📖 ZKIZ Archives


走别人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的微软 陈思进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ef1fe090100krej.html

文/陈思进

 

去年秋天的一天,浏览中文 网站,一个醒目的标题抓住了我的眼球:“吻妻”即将问世!我打开连接一瞧,原来‘吻妻’是幽默的中国网友给微软最新视窗Windows7取的中文名字。电 脑技术是华尔街的火车头,可以这么说,没有电脑技术的日新月异便没有华尔街的今天。我在华尔街工作至今,跟微软结下了不解之缘,一路走到现在,见证了微软 的发展史。

 

20年前的电脑软件业好似中国的春秋战国时代,群雄并起,但后来无数的软件商不是被微软斗垮,就是被微软兼并。

 

刚上班时,我的电脑中装有 上百家软件公司的各种软件,那时上网的浏览器是Netscape、发电邮用的是Lotus,写文件用WordPerfect、试算表用Quantum、开 发使用PowerBuilder、数据库用dBase和Sybase,感觉上微软就只是提供了操作系统Windows而已。

 

Windows95是微软 的一个里程碑,特别是它提供了免费浏览器IE,给了Netscape以致命的打击。Netscape是互联网时代的先驱,它的浏览器曾经占有60%以上的 市场,那时50美金一个浏览器,好似印钞机,市值曾高达数百亿,如果不败给微软,它可能会比今天的Google还厉害。

 

微软接着开发了办公室软 件,有写文件的Word,试算表Excel,桌上型数据库Access和演示所需的PowerPoint等,将这些软件捆绑打包,比其它软件商单卖的软件 至少便宜30%;软件包在每次新视窗上市时卖还有更大的折扣。因为华尔街公司更乐意由一家公司作支援,没几年,同类软件如WordPerfect、 Quantum等便消失得无影无踪。

 

我曾在开发金融软件的 INEA公司做过三年。我是INEA的第三名员工,挖我跳槽时,老板为激发我的积极性,给了我0.5%的公司干股,他担保公司一旦上市后,市值至少突破 10亿美金,我的0.5%干股就是500万美金!诱惑实在太大了。我跟着老板没日没夜地苦干,使产品好几次在同类的软件评比中名列第一。这套软件的经济效 益非常大:例如有家大投行在全球有几百家分行,在没有使用我们公司软件之前,平均一个分行要请十个分析师,而使用了我们的软件之后,只需两个分析师,并且 我们电脑软件比分析师更为精确。两套软件的使用费才3万一年,相比较一个分析师平均年薪10万,这家投行每年就能节约5千万美金!

 

不久微软闻风而来,我的老 板当然兴奋万分,进入了与微软的谈判进程。我每天在等待好消息,进公司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电邮信箱,希望读到公司与微软谈判的最新动向。一天上午,我终于 从老板的电邮中得知,微软开价一个亿收购INEA。虽然这个价格是我们公司年产值的10倍,在兼并生意中还算合理。但在那个疯狂的年月,高科技公司一旦上 市,市值超过年产值二、三百倍稀松平常,差距太大,老板自然一口回绝。结果微软兼并了仅次于我们的另一家公司,将他们类似于我们的产品开发做大,打进那些 投行的软件包里,逼得我们公司做不下去。INEA最后只能以500万的价格卖给了法国一家软件公司。

 

每一次微软的新视窗中,都依附着微软模仿其他公司的软件、以及其它公司的创新软件,像微软发明的口号那样:If I can't beat you, I buy you!微软走着别人的路,逼得其他软件商无路可走。这次“吻妻”上市也不例外,在“新人”欢笑的同时,又不知背后有多少“旧人”在哭泣……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973

韓國是所有人的敵人 台灣是所有人的朋友 施振榮:聯日抗韓是台灣應走的路

2011-1-10  TWM




韓國三星以不正當手段打壓台灣科技業者,引起科技業反彈,宏碁集團創辦人施振榮不滿地指出,韓國在商界的確是又奸又詐,但光有奸跟詐是無法讓一家企業永續經營。他認為,韓國可怕的地方不在於「大」,而是他們長期對人才的訓練!

口 述‧施振榮 整理‧林宏文、賴筱凡編按:韓國三星接連以自首、告密方式,讓台灣面板廠陸續遭到美國、歐盟重罰,連鴻海郭台銘都身受其害。身為宏碁集團創辦 人、台灣科技界領袖,施振榮重批韓國企業又奸又詐,「奸詐不是核心競爭力,光只有奸詐是無法讓一家企業永續經營的!」他認為,韓國人是所有人的敵人,與日 本連手抗韓,是台灣企業應該走的路。以下是施振榮接受《今周刊》專訪的第一人稱口述精要內容。

其實我們與韓國是很不一樣的,我們講究的是永續經營,希望讓我們的企業理念能夠延續下去,所以我們很不屑用不正規的手法來取勝。韓國在商界的確是又奸又詐,但奸跟詐不是核心能力,光有奸跟詐是無法讓一個企業永續的。

經營一個企業,與競爭對手爭千秋,是一定要爭的,但不能用這樣的方式。

韓拍「商道」卻無商道

「商道」是韓國的片,他們也只是講講而已。「商」講的是共創價值,是買賣雙方之間都有創造價值,買方把東西賣掉創造價值,賣方買到東西獲得價值;「道」則是講誠信、多贏。這樣看來,韓國確實沒有「商道」。所以,我覺得韓國不足以學,韓國的方法不會是我們的方法。

要如何抗韓?與日本合作是個方法。

像PC(個人電腦),就是台美合作打敗了韓國。韓國是獨大思惟,他們有很多很大的財團,像三星、LG(樂金電子)跟現代汽車,這是因為他們從日本學到了財閥的制度。日本絕對是值得所有人學習的,而大陸是所有人的機會,韓國是所有人的敵人,台灣則是所有人的朋友。

我們與韓國其實是有條件可以跟他們抗衡的,兩邊競爭實力看起來是五五波;但你走你的,我走我的,兩邊的企業經營模式是非常不一樣的,韓國有很多大企業,可是台灣卻有很多中小企業,這是很有活力的。

有一次Tom Peters(彼得斯,全球最著名的管理學大師之一,是後現代企業之父,著有《追求卓越》一書)來台灣,他就說,如果有機會讓他選擇當韓國或台灣的總統,他一定不喜歡當韓國總統,因為很有可能睡一覺醒來,隔天起床哪個企業倒了,整個韓國就垮了。

過去在科技業裡大家一直強調垂直整合,後來變垂直分工,到最後就會變水平整合整併。可是像PC再整合也是有限。同時,你看面板已經整併為這四大(指三星、樂金LGD、奇美電與友達),即使再整合,效益也不顯著。

應學習人才訓練與資源分配但有些產業不一樣。我講這些話可能會得罪人,像DRAM現有模式就不值得投資,本來就應該要改變,做生意只要你經營模式錯,就很難回收,還是要日台聯軍、美台聯軍才會有希望。

最近有一些新的制度很好,因為有了TDR(台灣存託憑證),外國公司可以來台灣發TDR,台灣公司與外國公司合作,這樣就能一體。所以我講「王道」,就是要共存共榮。

韓國其實不可怕,韓國可怕的地方不在於「大」,而是他們長期對人才的訓練、對設備的投資。一九八九年時,我有幸與史欽泰(潘文淵文教基金會董事長)一起去三星參觀,他們對先端設備的積極投資及對人才的訓練,尤其是三星人才訓練所都讓我們印象非常深刻。

所以我說「大」不可怕,重點在他們對資源的分配,把資源用在人才上,投資在設備上。

其實三星長期追求第一,追求卓越,我們也有很多一樣的科技廠,但用的方法不一定要和他們(指韓國)一樣。不一定要跟他們(指三星)比大,重要的是我們有沒有把足夠的資源投資在人才跟設備上。

其 實台灣擁有那麼多技術,重要的是設計一個架構,建立一個平台來整合這些技術;可是,整合是台灣科技業最缺的,第一受制於文化,台灣公司比較不願被整合;其 次則是台灣整合的機會很少,所以我才講說台灣應該多加強無形的基礎建設,像民主素養及法治精神,都比有形的基礎建設有助於資源的有效整合。

台 灣要生存就要創新,其實台灣如果要創新,首先要借重的就是台灣條件。台灣很小,科技產業有群聚效應,所以台灣科技廠可以把time to market(產品上市)的時間縮短,交貨時間很有彈性,但是空有這些條件,要是你不做品牌、不了解市場需求,能創造的價值會受限制。

我很擔心大家都只忙著現在,只忙著眼前的事情,而沒看到未來,沒時間想未來。其實對未來投資,時間拉得越長,風險就越小,如果沒有把眼界拉到未來,風險就會很大,這就是零存整取的概念,要先想到未來。

台 灣如果要進步,就應該找一個自己新的定位,像我小時不了,大還不錯!這是因為我在過程中不斷找到自己該做的事,別人已經做的事,我再去做就沒價值。應該要 專做能挑戰困難的事,所以台灣要多創新,多強調創新整合能力,不要怕犯錯,創新本來就會犯錯,如果當年大公司都不容許員工犯錯的話,那早就沒有今天的宏碁 了。所以我覺得台灣應該要形成一種文化,就是容許員工犯錯,然後創新整合,台灣才會進步。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362

被「偷」走的黃浦江回來了

http://www.infzm.com/content/79774

一個世紀的工業沉澱,「偷」走了上海市民的黃浦江。三任政府,七區統籌,十年拆建,重築「上海客廳」。一座城市如何重建公共空間,上海黃浦江的改造工程或許能提供中國樣本。

2012年3月18日,好萊塢大導演、美國夢工廠動畫CEO傑弗瑞·卡森伯格在雜草叢生的黃浦江邊徘徊了一下午。最後,他相中了一個破爛不堪、狀似「蒙古包」的水泥均化庫,還有龍華機場舊址遺留下的數個高達三十多米的航油油罐。

均化庫位於徐匯濱江——這是實業大王劉鴻生於1920年創辦的上海水泥廠舊址,該廠生產的「象牌」水泥是近代民族工業標誌之一。2006年,上海水泥廠正式從黃浦江邊停產、搬遷。

在他眼裡,這是未來最酷的劇院群落。8月7日,東方夢工廠正式宣佈落戶上海徐匯區濱江,未來,這裡將以「蒙古包」為中心,形成「夢中心」大都市文化集聚區。

「蒙古包」的變臉緣起是黃浦江的改造,這是中國最繁華都市核心地塊的綜合改造,中國民族工業發祥地的嬗變。這個已進行十年,今後還將綿延更久的「世紀工程」將給予市民更廣闊的公共空間。

讓黃浦江透氣

在很長時間裡,上海儼然一個巨大的建築工地,塵灰飛揚,機器隆隆聲中,高樓像竹筍一樣日夜瘋長,而公共空間卻日顯狹隘,生態環境面臨挑戰。

隨著浦東開發推進,浦江兩岸,不再只是單邊的風景。東西相望,今昔輝映,黃浦江從「城市邊緣線」一躍成為連接騰飛兩翼的「城市中心線」。

從吳淞口到徐浦大橋,黃浦江蜿蜒42.5公里,擁有85公里岸線。可是除了外灘,作為生產、航運之江的浦江兩岸一直被無數的煙囪、塔吊、碼頭、倉庫、工廠佔據著。對於2300萬市民來說,1600多米的外灘是上海僅有的城市客廳。

2001年,上海開始醞釀「黃浦江兩岸綜合開發計劃」,這被視為繼浦東新區後的又一項「世紀工程」。明確的方針是:借黃浦江的改造提升上海的現代服務業;要在沿江邊進行大量的生態和綠化的改造;重視了黃浦江沿岸的歷史文化保護;要創造一個非常親水性的公共空間。

「不是吃一小塊、做一小塊規劃,而是整體謀劃。」上海黃浦江兩岸開發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以下簡稱黃浦江開發辦)副主任許如慶告訴南方週末記者,在 黃浦江流經的7個城區(寶山、楊浦、虹口、黃埔、盧灣、徐匯、浦東新區)中一些項目進行集中梳理,不輕易審批,直到區域詳細規劃出爐,再啟動開發。

該辦公室承擔市級層面的牽頭、協調、管理職能,它還有另一塊牌子——上海市申江兩岸開發建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同時被要求以市場化、公司化的運作方式進行兩岸的土地前期開發。同樣,沿岸的7個區幾乎都設有濱江土地開發公司。

但是,這個規劃屬於老區改造,牽涉的利益方非常多。開發前期,最難的莫過於動遷,這些碼頭、工廠、企事業單位權屬複雜,無論央企、地方國企、民營企業,還是居民個人,幾乎哪個都不好惹,哪個都是強勢階層。

「拆不動?很簡單,國企領導下課。」一位當時被拆遷的單位主管概括。

據上海市城市規劃和國土資源管理局的一名專家回憶,濱江動遷的大戶——上海水泥廠領導就曾多次前來說情,「你們幫幫忙,我們那麼多工人只會做水泥,你們總要再給我們找塊地方,留條活路吧。」

最終的結果是,上海水泥廠的上級--上海建材集團貢獻了1700畝土地用於新址建設,耗時6年,包括水泥廠在內的建材集團下屬八家單位,近一萬員工完成了搬遷調整。

「我們一共拿到60億的補償。」上海建材集團專項工作辦公室主任梁兵說。補償的另一塊交給了建材集團的上級單位上海國盛集團,後者獲得了徐匯濱江160畝文化用地的開發權。

拆和遷的陣痛無法避免,退出也從不平靜。十年裡,包圍了黃浦江一個多世紀的碼頭、倉庫、工廠陸續關停、搬遷。沿江的公共開放空間從2平方公里,增加到現在的23平方公里。同時,濱江的公共濱江環境也從10公頃,增加到597公頃。

拆或保,舍和得

眼下,黃浦江的綜合改造工程仍在繼續,「拆或保」、「舍和得」的難題還時而困擾著市、區級的規劃者,顯然,這注定是一個比預想更為漫長的過程。

十年間,上海換了三任書記,具體到各區,也幾乎都經歷了三屆政府。每屆政府上台都有做新項目的衝動。黃浦江邊,這樣的中國難題如何求解?「我們經常和區裡做溝通,不太符合的我們提醒請他們注意,在專家評審和行政審批中很難通過的。」許如慶說。

慎重再慎重,是當時的要求。這樣對各級主體都產生了壓力,規劃不慎,土地隨時可能得而復失。

例如,獲得徐匯濱江160畝黃金地塊的國盛也曾為此悉心規劃。知情人士透露,國盛的方案從世界動漫中心,到結合沿江遊艇碼頭的劇院秀。「概念都很好,但可操作性不強。」方案修改了3年,不擅長文化用地開發的國盛最終讓出了寶地。

不輕易地拆,也不輕易地建,這是黃浦江開發辦一個重要原則,「能保留的儘量保留。」這樣的話已在黃浦江開發辦和沿江各區形成共識。

走過大拆大建階段的上海,越發懷念傳統石庫門的舒適精巧,舊時裡弄的謙卑平和。即便從經濟的角度考慮,上海人發現,老建築穿插於新建築之間,這樣的搭配充實了城市的多樣性,產生了上佳效果。

熟悉規劃的專家告訴南方週末記者,在上海,寫字樓出租率最好的區域是老城區靜安、黃浦,其次才排到嶄新的陸家嘴。適當比例的老建築,能為寫字樓做配套,大大降低了商務成本,而在陸家嘴,白領們難覓經濟實惠的午餐。

黃浦江邊,一段鐵軌,一個車間,一座燈塔,大批的老建築被保留。不過,老建築也發生著「騰籠換鳥」的質變,上鋼三廠的特鋼車間成為世博園區裡寶鋼大舞台,位於北外灘的國棉17廠的舊廠房演變成新的時尚時裝中心。

隨著開發的深入,黃浦江增加了眾多可供活動的公共空間。圍繞著浦江兩岸新辟23公里,涉及7個區的岸線都各自著力打造特色空間。

尋找「引爆點」

在2011年8月,徐匯區委的新書記孫繼偉走馬上任。他是同濟大學建築專業博士,也是英國皇家特許建造學會(CIOB)中國區主席,曾主持領導了多個上海地塊改造的經典案例。

在黃浦江兩岸沿線85公里區域的劃分中,徐匯有8.4公里的岸線,這個地塊是中心城區唯一可大規模成片規劃開發的濱水區域,含金量不言而喻。

前任區長陳寅和湯志平幾乎完成了濱江一期土地的拆遷、儲存。徐匯濱江用地究竟要成為什麼?一些徐匯區政府的官員回憶,當時,製造業央企願意將總部搬 至此,並承諾可以帶進數十億稅收;外資藥企也來過,要將研發中心引入。如果簡單地做商務,徐匯能夠很快就能培育出「月億樓」(稅收每月上億元)。

但孫繼偉說:「第一不能心浮氣躁,第二不能急於求成。城市建設不能實驗,每一次失敗或者錯誤都是永久的。」

比起以經濟效益為上的單核開發模式,孫更期待為一個地塊引入多樣性。作為城市規劃專家,他當然知道高密度、單一開發會引發的問題,國際著名的花園城市規劃者雷蒙德·昂溫甚至為此寫了一本書,《過於擁擠——無利可得》。

「如果每一塊都想發揮出經濟價值,最終肯定喪失特色,做不好,一定是多元混雜的一種狀態,有些地塊你一定要讓它發光,有些地塊發熱,你不可能全部都 發熱,全部都發熱就燒燬了。」孫繼偉說。在他眼裡,城市不同用途之間的互相融合不會陷入混亂,相反,這代表了一種高度發展的複雜秩序。

具體到徐匯濱江的8.4公里開發,孫繼偉看中了文化元素,他認為從整個地區的開發和長遠帶動角度,文化引來的人氣吸引力和知名度,相比單純做商務,影響力更為持久。

「這裡會有辦公樓、美術館、創意園區等等,但如何讓黃浦江沿線在開發中脫穎而出,我們非常希望有一個引爆點。」孫繼偉說。

上海西岸,巴黎左岸

2011年11月,東方夢工廠適時進入了孫繼偉的視野。「我們一得到夢工廠尋找中國夥伴的消息,就決定死死地抓住,因為這對徐匯濱江來說,太重要了,是個最好的引爆點。」孫繼偉回憶。

相比其他地區的主政者,美國人眼中的doctor sun事無鉅細、親力親為。美方最初的想法是在濱江建一個十幾萬平方米的總部大樓,做簡單的展示,孫繼偉告訴卡森伯格,「上海不缺高樓,但有工業遺蹟歷 史、能夠容納公眾參與的、激發人們無窮想像的建築,上海水泥廠的舊址再合適不過。」

在無數的面談、電郵、電話之後,卡森伯格和總裁科爾曼被孫繼偉打動了。終於在2012年3月,東方夢工廠的框架協議簽訂,項目確定落戶徐匯。

最終議定的夢工廠項目分為兩部分,一是影視產品及其衍生產業;二是位於徐匯濱江的大都市文化集聚區——「夢中心」。後者未來將匯聚一系列劇場影院群 落、文化創意企業、會展觀光景點、餐飲商業設施等等。東方夢工廠CEO黎瑞剛並不掩飾他的雄心,他說,未來夢中心就是像百老匯+倫敦O2+洛克菲勒中心。 這都是世界頂級的文化中心。

最吸引黎瑞剛和孫繼偉的,正是洛克菲勒中心中的媒體元素,在徐匯濱江,除了東方夢工廠,還包括西岸傳媒港,這裡將引入國內外一流的傳媒企業。

在這一系列令人咋舌眩目的世界級標準背後,先期的投資是30億美金。而持續帶動的開發資金將超過1200億元人民幣。

而在「夢中心」,這裡將有數條綠色通廊、濱江廊道、步行道串聯起若干廣場和綠地,成為市民的親水公共空間。

「上海西岸,巴黎左岸,他們的想法是把西岸做成像巴黎左岸那樣世界知名的文化地標。」一位落戶徐匯濱江的美術館館長告訴南方週末記者,但要想打造世界級的文化地標,上海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他舉例說,上海目前的75座創意產業園區,最早來自藝術家在弄堂中開掘出來的品位獨特的空間。但它們裹挾在滾燙的房地產中,很快將人們的注意力吸引 到房屋的增值上,甚至被戲稱為「二房東」。日益攀升的成本,將這些地方變成了盈利能力強的廣告公司、飯店和咖啡館的集中場所,而不是真正的創意產業園。

不過,8月7日,當南方週末記者問起卡森伯格項目需要的回報時間,他一貫嚴肅的神情馬上露出粲然笑容,「very soon!(很快)」。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6334

林玉明:品牌是民營醫院必然要走的路

http://www.iheima.cn/thread-1476-1-1.html
高起點
2002 年以前,我主要在山西銷售醫療設備,當時就感覺公立醫院對婦產科重視程度不夠,床位很緊張,有的病人還住在走廊裡。如果我們能提供更好的服務,更加人性化,應該有很好的市場前景。但當時大家都看好綜合性醫療(i黑馬::這裡指由幾個不同科室組合而成),都做小綜合醫院,我提出做專科醫院,大家都不理解。而且那麼多可選擇的科室不開,為什麼單獨選擇一個專業性特別強的?所以我們集團的人都反對,包括我的兄弟也反對。


第一家婦產醫院建在山西太原。房子是粉紅色的,醫院裡有人彈鋼琴,像賓館,服務也很人性化,很受時尚年輕女性的喜愛。當時,辦這樣一個醫院大概要一兩千萬,基本上把我全部積蓄,還加上跟別人借的錢都投了進去。創業初期很艱苦,開業遇上非典,工資都發不出。後來,我們醫院經營不斷創新,客戶也越來越多,在當地有了很好的口碑。兩年後,投資就收回來了。


第二年, 我們開始在重慶、武漢、天津等地擴張, 與太原一樣, 都叫「 現代女子」。我的想法是在全國每一個地方都開一家。2008 年,在資本進入前,我們已有8 家醫院,基本都是兩年實現贏利。第一家醫院創辦後,全國各地很多人都來參觀,有人開始模仿、冒牌。我們想保護,但有時力不從心。而且模仿者裡有的還是朋友,不好打官司也不好罵,所以特別難受。我一直呼籲民營醫院一定要有自己的內涵,一定要提升管理,不要一味模仿。現在這種仿冒情況還存在,最近寶島醫院,就被人連logo都不改地仿冒。


莆系抱團,但抱團是指信息共享。抱團不等於不競爭,但不是惡性競爭。特別是前幾年,市場不規範,不正當競爭,搶地盤,吵架、打架的特別多。成立聯盟也是規範的意思。我一般不愛吵,愛模仿模仿,我的思路跟他們不一樣。你模仿我,我超越你,讓你永遠模仿不了。核心的東西不是好模仿的。做高端品牌民營醫院最大的問題就是口碑比較差,誠信有問題。


這麼多年,我總把誠信放在第一位。第二位就是專家隊伍。我們對專家、技術非常重視,我們北京的專家隊伍,在搞婦科的民營醫院裡是最強大的。第三,服務也很重要,要重視顧客感受,我們基本上採用酒店式的服務模式。第四,我們還通過JCI 認證,保證醫療服務體系的品質。創辦現代女子醫院時,國家對民營醫院管理特別嚴,我們沒有進入醫保(林玉明的助理稱,目前現代女子系醫院均已進入當地醫保),專家和醫生都很難請。我們最初的團隊,一是退休專家,二是廠礦醫院裡出來的醫生,還有一些是剛從學校畢業的。「現代女子」定位於中端,現在我們的「和美」品牌定位在高端。這個變化是適應社會發展需求及國家政策走向,目前北京、上海等地都在鼓勵高端醫療。在北京,我一個醫院(指和美婦兒)的投入要一億多,七八年才能收回成本。


這個沉澱的過程,非常痛苦。以前民營醫院通過廣告,能夠馬上上一個軌道,很快收回成本。我現在不一樣,沒有打廣告(i黑馬:此處僅指和美婦兒,現代女子等仍有廣告投入)。理論上,創品牌跟做廣告不矛盾,但廣告成本很大,往往一打廣告,就著急了,這個肯定不行。創品牌這條路,是非常艱難的。我要通過內部管理體系,通過對人才的培養,不斷沉澱。設備可以模仿,房子可以模仿,但是內在的管理體系,專家、服務體系,很難模仿。這個投入很大,回報很慢,但是有口碑的東西做起來,錢自然而然就來了。


品牌是民營醫院必然要走的路,不跟資本結合很難做出品牌。不能再靠虛假廣告走過去的老路,說難聽一點就是騙人。


與資本結合

在莆田醫療裡,我有很多創新。第一個是開辦女子醫院專科連鎖;第二個是跟資本結合。應該來說,是比較超前的。引進資本時,我們有幾個想法:一是通過外力來推動內部變革,讓自己更加健康;二是通過外力來推動行業發展。資本進來前,我們有8 家醫院,現在有30 家,從數量上來說是全國最大的專科連鎖機構。資本進來,需要財務規範、管理規範。不規範的話,人家給你投錢,錢跑到哪裡都不知道。一些人完全靠廣告,然後騙人,過度醫療,那投資者給你投資,不就是跟你一夥了?但規範的成本非常高。莆系裡跟資本結合的還不是很多,一些是條件沒達到,一些是沒有意識,因為日子過得也很滋潤。現在,還是依靠短期行為的話,說嚴重一點,死路一條。


我是1969 年生人,應該來說我算莆系第二代。我一出來就比較創新,對品牌比較重視,起點不一樣。目前莆系裡,詹國團是做三甲醫院,通過土地跟醫院結合的模式來發展;我這邊做特色專科醫院,以數量來發展;林志忠也有自己的特色(邊欄:簡單介紹林的特色)。莆系,以前大家不看好,口碑很差,這兩年是一個難得的調整機會,國家政策比較支持。現在很多大公司都要進入醫療市場。我看好莆系醫院的未來,它更貼近市場,更瞭解中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5814

【媒體中國】說走就走的境外遊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05780

那些去美國商務、旅遊與求學的國人有福了。2014年11月10日,美國總統在北京宣布:延長中國人赴美簽證有效期限,商業旅遊簽證最長延長到10年,學生簽證最長延長到5年。看起來像美國送給中國的一個大禮。

11月14日,中國外交部領事司司長黃屏在媒體吹風會上表示:“中美雙方經過友好協商並本著平等互惠原則,就互為對方商務、旅遊和留學人員頒發長期多次簽證達成共識。”

黃屏介紹:“根據共識,雙方為前往對方國家從事商務、旅遊活動的另一方公民頒發有效期最長為10年的多次入境簽證,為從事留學活動的另一方公民頒發有效期最長為5年的多次入境簽證。11月10日,中美雙方以互換照會的形式,對上述的安排進行了確認,並且商定自11月11日起執行。”原來,這是對等互惠的安排。

官方口徑的關鍵詞是“中國護照含金量”。黃屏說:“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中國公民走出國門,大家越來越關註中國護照含金量的問題,期待實現更多說走就走的旅行。為此,外交部認真回應人民群眾的呼聲……努力提高中國護照的含金量。”

那麽,當下中國護照含金量究竟幾何?根據外交部官網,截至目前,中國與90個國家締結了各類互免簽證協定;37個國家和地區單方面給予中國公民落地簽證待遇;8個國家和地區單方面允許中國公民免簽入境。

今年1月28日,黃屏介紹,截至當時,中國與81個國家簽署了互免簽證的協定,其中與聖馬力諾、塞舌爾、毛里求斯、巴哈馬的互免簽證協定適用於持普通護照的中國公民。他解釋:“這幾個國家既不窮又不亂。巴哈馬、聖馬力諾、塞舌爾的人均GDP均超過中國。毛里求斯也是著名的旅遊勝地。它們都是風景秀麗、旅遊業發達的國家。”

也就是說,今年年初,真正體現中國護照含金量的普通護照互免簽證,只有四個國家。其他的互免簽證,只適用於外交護照與公務護照,只對外交人員與公務人員有意義,與普通國民無關。看存量真不多。

不過,長期以來,只有聖馬力諾一國與中國有普通護照互免簽證協議(1985年)。2013年是轉變的一年。這一年5月6日,中國與塞舌爾簽約;8月29日,與毛里求斯簽約;12月19日,與巴哈馬達成了涵蓋各類護照的互免簽證協議。從中可以看出外交部的努力。十個月後,互免簽證的國家又增加了9個,亦可以看出外交部在努力。這90國名單中有——

韓國。11月10日,中韓簽署了“關於雙方持有外交官、公務護照免簽證的協定”,這是將2013年8月生效的中韓“關於持外交官護照互免簽證的協定”適用範圍延伸到公務護照,並不適用於普通護照。不過韓國濟州島一直是可以免簽入境的,是“8個單方面允許中國公民免簽入境”的國家和地區之一。

俄羅斯。2009年4月23日,香港與俄羅斯簽署互免簽證協議,公私護照均適用。2012年6月19日,澳門也與俄羅斯簽約,澳門護照持有人免簽。2013年3月,中國與俄羅斯簽署“關於便利公民往來的協議”,該協議今年4月26日生效,但只有公務護照免簽。

11月11日《環球日報》文章《中美不妨開啟互免簽證談判》,稱:“5月美國駐華大使鮑卡斯曾表示關於學生簽證5年一簽的事情正在討論,如今此事已有成果。所以,我們也對在鮑卡斯任內推進中國加入美國的36國免簽證計劃充滿期待。當然,因中國采用簽證對等原則,互免簽證將使來華的美國人同時受益。”要是與美國真達成普通護照互免簽證,那就是重大外交成果。

世界上大部分國家尤其是較大的國家免簽還是講求對等的,這意味著必須通過一對一的雙邊談判來逐個突破,對等是說有取有予。

其實,中國也是有一定主動權的。單方面給予中國落地簽的國家,中國要與它們達成普通護照互免簽證協議,難度不高。至於已有外交護照、公務護照與公務普通護照互免簽證協議的,是要把為官便利進一步提升為為民便利,難度或有大小,但這是“海外民生工程”,也是中國在國外的形象與顏面,外交人員值得拿出為自己爭免簽的勁頭來為國民爭。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0292

徐小平:創業,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4/1126/147969.html

來源:i黑馬

作者:王赫

11月25日,徐小平老師在2014年中國青年天使會年度峰會上做了《創業,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的主旨演講。這幾個故事是真格基金幾個創業者們的故事。現在中國整個創業的氛圍、創業的觀念、創業的行動,已經深入人心,已經成為這個時代最強大的一種力量。以下是徐小平老師的幹貨發言:
 

\創業,人生有更加偉大的選擇

我們公司CEO的共識,國內名校畢業以後上寶潔工作,到了斯坦福500強企業做中國的CEO,這個中間換了工作到另外一個500強企業做CEO,就在這個時候,有一家特別著名的公司來中國找首席代表,我就去面試他。在面試的過程當中,他突然感到無與倫比的煩燥,突然憎恨起自己,那種精英里的職業生涯,對自己的生活突然產生了巨大的不滿意,因為他們在跟美國公司談判的時候,無非是從100萬工資到150萬,150萬到200萬,200萬到250萬,然後掙個提成、回扣,他突然發現這不是他要的生活,在面試的時候,他拒絕這個工作。那個美國人說“對不起,我還沒有給你這個工作”,回去以後他就辭職了。

同時,他的太太剛剛生孩子還沒有滿月,他的父親也有病在醫院,但就在這個時候心靈深處的聲音在召喚他,說離開你原來那個,看著你輝煌的軌跡,因為人生有更加偉大的選擇,他心里想的是創業。

時隔一個多月以後,他加入了一家只有5、6個人的公司,成為這家公司的CEO。這家公司在去年的時候估值只有2、3000萬人民幣,到今天一個著名基金給他850萬美元的估值,到今年10月份時候另外一個基金定價是3.5億美元,最重要的在於公司從5、6個人,現在到2、30個人,每天做的事情,每一個產品都是想改變這個世界,顛覆產品,他到底能不能成功還不知道,但是他身上已經煥發出無與倫比強大的活力。把所有的才能、所有的激情、所有智慧都在身上燃燒,燃燒周圍的人,在追求一個偉大的夢想。

所以當他從世界500強離開,真正的夢想是做自己的500強。這就是創業的力量,一個創業者生命的無限價值。從一個優秀的、成功的高級職員,突然變成了一個創造者、改變者、顛覆者,創造著偉大的價值。

所以,每次見他,我就在想,在世界500強這樣一種過去二三十年中國優秀青年人夢想的職務,到五六人一起創業的過程,反映了這個時代極其深刻的變化,反映了這一代青年人價值觀的真正轉變,也反映了每個青年生命力量的爆發。

離開哈佛商學院,回國創業

第二個故事在今年5月份,我去一家公司遇到一個女生,女生從美國一個著名的文理學校畢業回國工作一兩年,在這家公司打工實習。我說,你是不是在這家公司永遠幹下去?我認為她非常有前途,但這個女生,說對不起老師,我已經被哈佛商學院錄取了,我當時第一個反應就是說不要去哈佛上學,留在這個只有10個人的創業企業,這個女生微笑不語。

過了三四個月,我去這個公司又見到她,在她身邊是她媽媽,我當時不知道,她媽媽帶她去機場飛波士頓,到哈佛大學商學院報名,我說退票不要去了,留在這家公司,因為你去我認為會有問題。但是從他們兩個禮貌的表情里面,我看到一種惱怒,徐小平在這里面幹預別人美好追求,哈佛商學院那是什麽?一個神往的地方,象牙塔里面鑲著金邊的象牙,真正一代青年人偉大的夢想,她就走了。

走了以後,我是實實在在的陷入了郁悶和沈思,這個郁悶和沈思我認為是個歷史性的思考,為什麽呢?因為一方面是哈佛,一方面是一個二三十人的小企業,我是一種強烈的本能覺得她必須留下來,她離開這里是一種自毀前程的表現。我在新東方做留學咨詢做了10年,我知道哈佛商學院是什麽,那時候內心有一種感覺,她不能走。最後她還是走了,留下了我的神往和惆悵。

在上個世紀我經常說,學生拿到美國錄取通知書。我說,不要走,他們就走了,我能競爭得了一家公司,但是我競爭不了美國。

那麽到了21世紀,這種力量對比依然懸殊,就在一個禮拜以前11月15號,我去MIT參加中國學生創業大會,又遇到這個女生,我見到她很驚訝,我說你怎麽還在這里,為什麽不趕快回去創業?這個女生我看到她眼睛里流露出一種奇異的光芒。第二天舉辦的創業研究會上,她告訴我,她想了一個晚上,決定退學離開哈佛商學院,回國到原來實習的公司里去,而且得到了原來公司的CEO同意待遇不變。她打電話給她媽媽,她媽媽說只要你開心就好,能發揮你才華就好。

這是一個創業公司,和最傳統的,最精英人才競爭的成功的故事。當時我就看著她,我說離開商學院不要是因為我的原因,而是因為你的原因,為你自己的夢想,為你自己的前途,而且當時跟我說,你在哈佛上學當場宣布她要離開,她在宣布的時候很多同學,這也是創業創新事業在中國引起新的價值觀的劇變之下,個人命運的一種選擇。

創業是以生命釋放能量的總爆發

第三個小故事是真格基金的實習生,這個女生一直想做大家,大一、大二時在類似《紐約時報》這樣的地方實習過。他說,我實習兩個月,去美國讀大三、大四。在這個時候我就給她講一本書創新創業的書,在講的過程中,這個女生低頭在寫電子郵件,我以為她在記錄我寫的東西,等她擡起頭來告訴我,這一瞬間她給她學校寫了推遲一年的信,她在這里看到了整個中國大地上沸騰的創業氛圍,作為作者能夠抓住這次千載難逢的機會,實現自己寫作的夢想,這是前無古人,巨大的精神盛宴。

最近我見到她,她說正在認真的考慮,這就是一個人才演變,一個人才成長的道路,在進入中國創業的氛圍里面,也在發生了劇烈的變化。

所以,這幾個故事雖然發生在我們身邊,可能大家也見到過我,它反應了幾個重要的現象。成年人自我實現的方式豐富多樣,以及我們生命釋放能力的方式也豐富多樣。有一句話叫創業即自由,創業能夠把自己的生命能量,全部爆發出來,所以青年人在創業的領域里,一個想法,一幫朋友往前追求,這是真正個人的價值,極大地提升的一個途徑。大家知道,“自由”也是社會主義的,16個字的核心價值觀之一。

我想起一首歌,這一切的出現,當然與國家的政策,整個社會的環境,跟觀念的變化,跟中國社會的進步有直接的關系,但是跟在座每一個天使投資人,有最最直接的關系。正是在座的我們每一個人的投資,每一次的信任,每一次跟創業者的交流,使得中國的創業氛圍越來越成熟、越來越繁榮、越來越能夠和世界創業強國,美國、以色列去競賽,最終在這個時代,共同實現我們的創業的夢。

所以,我在這里想引用一首歌,這個歌是一首紅歌,叫“大海航行靠舵手,萬物生長靠太陽”。創業者離不開天使的陽光。謝謝大家!


本文為i黑馬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侵權必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0855

走的更遠 橡谷智庫

來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08e1afd0102v8q7.html

    小師妹說你的博客影響太大,散戶看了會去做多。

    今天漲過了,你們可以忘了我的話。

    因為我沒有告訴過你堅持多還是空,《橡膠混沌時刻》說的是道理,人間事,沒有多空;後一篇《王海濱交易的哲學》告訴你時空節點的看法。

     你看得懂這兩篇文章,假以時日,你可以在交易上賺錢。

     看不懂這兩篇文章,不要敬仰我任何事,也不要憤恨我任何事。

     我是個很孤獨的人,因此會寫一些真實的東西,和外界溝通,假裝我知道那邊有些懂我的人在閱讀。

     因我信神,神的戒律是誠實,不可說謊,因此我可以保證我的每一句話都是真實的,但不保證任何時空節點都有效。

     因我研究宗教,聖人教導我們,有智慧的人不可謙虛,不可盲從,不需要向平庸的人和人世低頭,因而我狂妄而不加掩飾。

     但我仍舊對神有謙卑的心,知道這世界的理解和做事,是我和神之間的事。

     當我通過寧靜,在心中找到門,走進萬物之緣起,經過億萬光年外時間與空間之美,回溯至量子,靈魂循環,我不知神在哪里,永恒是什麽,我知在那里。

     自古時以來,已經生死無數,這一世,我想看透往昔與前程,因而在死去之前,得到解釋。

     交易者看到錢財,我看到數字和光明,遊過幽冥之河。

     孤獨的人有孤獨作伴,凡塵有凡塵欣喜。

    冬夜里,酒醉的人躺在街頭,錯過死神的美麗,懵懂中去了它世。

    清醒的人,忍受著寒冷、寂寞,恍若間,看見死神魅惑的眼睛。

    天堂的歸天堂,地獄的歸地獄。

    元旦,橡谷智庫上線,我們那里見。

    OTT.AC     OVER THE TO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2440

央行上交所齊放利好,這是要股市暴走的節奏?

來源: http://www.gelonghui.com/portal.php?mod=view&aid=1890

央行上交所齊放利好,這是要股市暴走的節奏?
來源:第一財經報道

導讀:清明小長假前夕,市場好不熱鬧,上證指數再創7年新高。收盤時央行和上交所又紮堆放利好。有網友感嘆:又是信貸資產證券化實行註冊制,又是放開一人一戶限制的——這下周金融股要爆發啊!

4月3日消息,繼銀監會、證監會雙雙推出資產證券化備案制後,央行節前也送來註冊制政策大禮包。央行下發公告稱,信貸資產支持證券發行實行註冊制,打通了資產證券化最後一公里!

而上交所在今天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公開表示,將允許投資者一人開設多個證券賬戶:投資者可以在券公司開設賬戶,每個賬戶指定一家證券公司。

有網友感嘆:又是信貸資產證券化實行註冊制,又是放開一人一戶限制的——這下周金融股要爆發啊!

開放一人一戶限制很好理解,在這里一財君主要解釋一下相對專業的“貸資產證券化實行註冊制”。央行這一舉措標誌著,中國資產證券化銀行間和交易所兩大市場,徹底告別審批制。

《第一財經日報》此前曾援引信托機構人士表示:“央行註冊制執行之後,銀監會和央行均無需開包,只需遞交相應的資料進行登記、備案即可,我們即將發行的一單產品就等央行政策落地。

此前,國內金融機構申報信貸資產證券化項目,需分別向銀監會和中國人民銀行取得“資格審批”和“項目審批”。

2014年11月,銀監會、證監會雙雙推出資產證券化備案制,發布資產證券化業務規則,銀監會對已經取得資質的銀行取消資格審批,發行產品“事前實施備案登記”。預計接下來,我國信貸資產證券化將迎來春天。

人民大學重陽研究院研究員董希渺表示:

現在央行也推出了“註冊制”意義重大,對老百姓而言,可能還可以增加一個新的理財投資產品和方式!

為什麽說這會是一種新的投資理財方式呢?那就簡單了解一下(信貸)資產證券化的概念吧。

什麽是資產證券化

我國資產證券化主要包括信貸資產證券化、企業資產證券化和資產支持票據三類產品。其中,銀行發起的信貸資產支持證券是發行量最大的資產證券化品種

簡單通俗地了解一下資產證券化:

A:在未來能夠產生現金流的資產;
B:上述資產的原始所有者(銀行等);
C:樞紐(受托機構:券商);
D:投資者。

資產證券化——B把A轉移給C並以證券的方式銷售給D。

B低成本地(不用付息)拿到了現金興高采烈;D在購買以後可能會獲得投資回報,因而也喜氣洋洋;C有事做\有錢賺了,心里樂滋滋。大家其樂融融!

投資者D之所以可能獲得收益,是因為A不是垃圾,而是被認定為在將來的日子里能夠穩妥地變成錢的好東東。

C(受托機構:券商)是個中樞,主要是負責持有A並實現A與破產等麻煩隔離開來,並為投資者的利益說話做事。

SPV進行資產組合,就是把“高”“矮”“胖”“瘦”不同的A在信用評級或增級的基礎上進行改良、組合、調整。目的是吸引投資者,為發行證券多換點錢而做精細的準備。

數據顯示,2014年全國資產支持證券(ABS)總發行量3264億元,較2013年增長10倍以上。

2014年底信貸資產證券化占整個資產證券化市場的82%。發行的信貸資產支持證券2833億元,企業資產證券化產品342億元,資產支持票據89億元。三類產品合計總發行量3264億元,較2013年增長10倍以上。

其中,信貸資產證券化的基礎資產主要是銀行發放給企業的貸款,住房抵押貸款支持證券(MBS)比例不高,其他基礎資產包括不良貸款、汽車貸款、信用卡應收款等。

利好銀行、券商等金融機構

對於券商來說,可以獲得一筆可觀的承銷費。有投資者認為,今天盤中券商股的異動和上述兩則消息有關。

而作位發行方的銀行,可以釋放貸款額度。對銀行而言,信貸資產證券化具有流動管理、增加中間業務收入、提高資本充足率等多方面意義,是盤活存量信貸資產的重要手段。有利於銀行增加信貸投放的增量,進一步提升對實體經濟的服務能力。

招商證券研報認為

信貸資產證券化緩解銀行資產質量壓力,促進經營方式轉變,通過信貸出表轉移風險,銀行體系不良貸款壓力將減輕,同時也有利於促進銀行經營模式從資產持有向資產交易轉變,樂觀預估,2015年信貸資產證券化規模可達8000億元,接近全年新增信貸額度的8%。

中金公司宏觀研究團隊在近日研報中指出

中國資產支持證券化出現爆發式增長。隨著市場制度的不斷完善,監管方式由審批制轉為備案制,未來幾年資產證券化的發展步伐就將會加快。

而第一財經此前也曾報道

除了傳統的央行、銀監會和證監會在競相推動資產證券化市場的“自由化”進程,一向在資產證券化市場上表現“稍遜”的保監會也已經於去年年中向保險資管公司下發《項目資產支持計劃試點業務監管口徑》,鼓勵保險資管通過項目資產支持計劃發展保險資管公司的資產證券化業務。

面向投資者的龐氏騙局?

不過市場也別高興得太早,財經評論員葉檀在其文章中指出,資產證券化是好事但目前只能說是試水

2008年的金融危機正是由於次級貸等不良貸款被打包發售,最終風險爆發引起金融海嘯:

上世紀80年代,美國試水此項業務,房貸資產在證券化後打包成投資品,通過評級,賣給市場上張著大嘴想獲厚利的投資者。

美國利率市場化後資產證券化市場迅猛發展,產品余額從1980年的111億美元大幅增長至2007年的9.3萬億美元,同期住房抵押貸款的資產證券化率也從7.6%上升至64%,美國房地產價格飛速上升,買得起房的、買不起房的都通過房貸資產證券化,獲得資金在郊區買起房子,過上三個孩子一條狗的幸福生活。臭名昭著的次級債證券化產品,就是其中的一部分。

如果銷售、評級等出現一連串的虛假,撒上國債糖霜冒充3A級證券時,資產證券化就是面向投資者的龐氏騙局,最後以金融危機收場。

中國資產證券化還處於幼兒園水平,激勵機制不夠,評級機制不夠,雖然在審批等方面有所改善,雖然存貸差下行會倒逼資產證券化,但形成相對完善的市場談何容易,目前只能說是試水。第一財經資訊綜合)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8352

過去四天的複盤:該來的總歸會來,該走的總歸會走

來源: http://www.gelonghui.com/portal.php?mod=view&aid=2138

過去四天的複盤:該來的總歸會來,該走的總歸會走
作者:格隆匯 svlla


如果說過去四天是中國證券史上最特別的四天,應該沒有人有疑議:真的是一念天堂,一念地獄。

先回放一下過去四天發生的一些具體事件:

    周五四部門聯合發文,放開機構融券。證監會發文,嚴禁場外股票配資、傘形信托;

    周六證監會辟謠:不是鼓勵做空,也不是打壓股市;

    周日央行大幅降準一個點。

    周一(今天)兩市天量震蕩(單滬市成交就超過1.15萬億),上交所成交量爆表;


對機構放開兩融業務,終於來了。只準散戶融資融券,不準機構融資融券的變態市場,終於恢複常態了。但是,這被諸多空頭解釋為:監管層要打壓股市了。

大幅降準終於來了,一次降1%,史上罕見,對部分機構更是直降1.5%!一次性釋放1.2萬億以上的流動性,這樣的大幅寬松措施,在中國歷史上也是罕見的,所以,多頭們說:這是08年4萬億要再次到來了!!!股市的狂歡又要到了!

再回頭看上周五的盤面,很有趣,不管是證監會,還是降準,都不可能事先無人知曉,所以我們看到股市還是在瘋漲,也就是說東風壓倒西風,央行打敗肖主席。再看交易所債市,突然放量大漲,明顯是有資金開始入場掃貨。

一個是高歌猛進,一個是否極泰來。一個是面臨重重利空打壓卻無人在意,一個是剛開始放量上漲。

有的是真漲,有的只是陽亢。懂行的人,該看得出其中的區別。


再仔細想想,證監會澄清說自己不是要打壓股市。單從政策本身看,的確是這樣,常規的業務而已。可是,為什麽挑在這個時候放出來?3000點不放,5000不放,4300放出來?放出來之後外盤就立即有過激反應(比如新加坡A50指數),說明政策意圖是非常清楚的,多數人並沒有會錯肖主席的意思:該謹慎了,別再追高了!

央行大幅降準又說明啥?

之前其實早就指出過,但是很少有人響應:存款保險制度推行後,存準降十次也不多。央行這次的放水,遠遠超過了實體經濟的需要。正常來說,完全可以一個月降一次,每次0.5,可是央行並沒有這樣做,要知道5月1日存保制度就要開始實施,央行十分清楚這對銀行意味著什麽,短期成本費用大幅增加是定了。但是長期來看,央行就有了巨大的降準空間。所以,小川變大江,從華盛頓回來立即就著手開啟三峽大壩了。

我的理解,這次降準,目標顯然不是股市,而是債市。為何?任何一個經濟體,經濟下行通道里,資金是不會去往實體經濟的。如果要把資金趕往實體,唯一通道是債市。但如果要大發地方債,正常銀行對此並不感冒。高息貸款置換為低息的地方債,銀行傻了才樂意。所以,為了配合財政部,央行不得不急速下調存準(證監會周五規範兩融,實際也是間接在為降準放水而提前修築導流渠道)。

銀行突然得了這麽多錢,幹什麽?會去買樓部長的地方債嗎?不會,至少一開始不會,因為有比地方債更好的選擇。你說啥?開玩笑,不是打新股啦,那麽麻煩幹嘛。年初的貸款計劃應該是沒有考慮這種急速降準的,所以貸款還是要按計劃投放,不會因為突然錢多了就亂派錢。現在銀行都謹慎的跟小媳婦似的。降準的錢,最好的去處,不是正好買買各種產業債?現在產業債的收益率絕大部分都高於貸款利率,何樂而不為呢?我是銀行的話,會把降準的1.5萬億都用來買企業債、公司債,白白多賺近千億利息,多好啊!今天的股跌債漲走勢,也印證了以上分析。如果債市收益率不極速下降到合理水平(其實就是銀行認為沒啥嚼頭的水平),降準並不會給實體經濟帶來明顯的資金增量。

唯有債市收益率降了,其他市場的利率才會降下來,股市的估值才能上去,所謂大河有水小河滿,小河有水大河滿。債市相對於其他市場是條大河,但這條大河並不需要太多回流的水就能灌滿。債市大河一旦水滿,必然四溢到其他小河,真的多頭,不該不懂這個道理啊。之前我曾經期望和建議,港股應該會較快的拉近與A股的差距,結果N多A股多頭們把我罵個狗血噴頭,可惜了我一腔熱血。諸位想想,A股都傲嬌成這樣了,可是鄰居和兄弟都死氣沈沈,你能傲嬌多遠?不要說證監會不喜歡瘋牛,就是不打壓,你還真當他能獨上重霄九?真以為自己開個神車,滑個神創板,就當自己真是神仙啊?如果債市收益率不快速降下去,任何放水都無法惠及實體,股市的中期調整可能會變為一個大頭部。如果AH溢價率不快速降到合理水平,A股獨漲的結果就是會讓無數新股民萬劫不複,毀了這批新股民,也就毀了中國股市未來十年的行情。

我之前還指出過,新股大量增加發行,按目前的市值打新制度,必然導致門票需求量下降,這對藍籌其實是一大利空。而對機構放開兩融,機構最多的券源其實也是藍籌。

當然,這不是說小盤股就該漲,滯漲的、低價的還是會漲,已經變成神的票,就只能上封神榜了,比如神創、神車,不管你是藍籌還是中小創。

該來的,總歸會來。

該走的,總歸會走。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1051

A股創業板與漢能(0566):該來的總會來,該走的總會走

來源: http://www.gelonghui.com/portal.php?mod=view&aid=2635

A股創業板與漢能(0566):該來的總會來,該走的總會走
作者:格隆匯 Redevil


在520這個特別的日子里,看到我和前首富李河君的財富差距瞬間縮小1400億,我又相信愛情了……

今天上午漢能薄膜發電(0566.HK)的管理層走進股東大會會場的時候,想的大概只是說說薄膜發電好、業務前景光明,然後讓媒體發幾條通稿,就一切OK了。萬萬沒想到,這邊開著會,那邊股價二十分鐘近乎腰斬。而臺下有重倉漢能權證的人上前去問個問題,回來就發現自己從零開始了……

這下炸鍋了,都在猜測到底發生了什麽。年度股東大會,董事會主席李河君為什麽不出席?總裁代明芳中途接電話直到大會結束才回來,電話說了什麽?漢能說晚間會有公告,公告會有啥內容?還有人說漢能被舉報操縱股價,或者對沖基金大舉做空……

我也不知道是有實質性利空還是有人故意做空,我只想問一句:對於漢能這家公司,這麽高的估值(90倍PE),到底為什麽今天跌,真的很重要嗎?常識都知道知道它會下跌,而且是狠狠地跌、一擼到底地跌,這還不夠嗎?

為什麽會跌?市場討論已很多,無需展開,簡單說說:

1 市場主流的光伏技術是晶矽技術,薄膜技術基本只有漢能在用;
2漢能幾乎全部營業收入都來源於與其母公司的關聯交易,具有高度可操縱性,且一大半收入均為應收賬款,現金流很差。其現在的盈利數據好看,不能代表真實的盈利能力;
3漢能80%的股權都由李河君控制,其他股東的利益很容易被大股東侵占,而且這連是否符合港交所的規則(公眾持股25%以上)都有很大的疑問;
4 英國《金融時報》統計過漢能股票每日的交易規律,發現尾盤經常有大幅拉升,具有明顯的被操縱嫌疑:



就是這樣的公司,股價卻如同坐火箭,幾個月內連翻數倍。盡管其產品技術路線已經被證明是被市場淘汰的,其產品在現實生活中基本找不到用戶、未來也很可能不會有任何用戶,市值卻已超過中國光伏行業其它所有公司的總和,甚至一度超過港交所這種躺著數錢的大藍籌,直逼長和,PE達90倍。

其實無需糾結漢能到底價值幾何,李河君靠一個產品沒人用的公司成為了中國首富,這里的黑色幽默還不夠明顯麽?不需要多麽高超的行業知識或估值能力,只憑常識就能看出,漢能就是個笑話,其估值已經進入了極度非理性的區間。在這個估值水平交易,需要完全忘掉理性,去參與純粹“博傻”的遊戲。所以我說不論今天566的下跌原因是什麽,都只是導火索,是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其下跌的命運早已註定。

漢能就像一面鏡子,照出了我們人性中的貪婪。我相信多數人是有這個常識的,都知道漢能遠不值3000億,但總忍不住去賺那一點投機利潤,每個人都以為自己比別人聰明,都以為自己不會是接最後那一棒的傻瓜。人性往往就是這樣,不顧風險從100層高樓跳下去,前99層都以為自己是在飛翔,而且越飛越快越飛越爽,等落到地面血肉模糊的時候,一切都來不及了。

等這一陣風平息了回頭再看, A股創業板的很多股票有無可能就是下一個漢能?它們實在太相似了:都是由激動人心的美夢和高高在上的估值構成的矛盾綜合體,壓抑著巨大的內在緊張感。夢過於美而無法成真,那只有估值向下修複來結束這種矛盾。也許是明年,也許就是明天,無論如何總會發生。如果你覺得自己肯定能在下跌前逃出,那我建議你看著漢能的K線,再考慮一下:

魯迅先生寫過一種捕鳥的方法:“掃開一塊雪,露出地面,用一支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篩來,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條長繩,人遠遠地牽著,看鳥雀下來啄食,走到竹篩底下的時候,將繩子一拉,便罩住了”。

高位買入的人就像這鳥,捕食的人會先讓鳥吃點秕谷(浮盈)安定下來,當你覺得一切正常、眼前還有食物的時候,繩子就要隨時拉緊,竹篩就會罩下來“套”住你。怎麽辦?食物到處都有,看到有陷阱不要去吃就是。不要以為你動作足夠快還能鉆出來。只要失足一次就是滅頂之災。正如巴菲特所說:“投資的原則是:第一,不要虧損;第二:不要虧損;第三:記住前兩條。”

說了這麽多,大概也並不會有什麽用處,因為人性如此:人的經驗教訓都是在自己鼻青臉腫的時候才真正學會的。該來的下跌總會來,該走的浮盈總會走。“The only lesson we ever learn from history is that we never learn from history.(人們從歷史學到的唯一教訓,就是人們從來不吸取任何教訓)”。

最後再溫習一下兩千年前聖經里說過的話吧:

Whatever has happened before will happen again.
Whatever has been done before will be done again.
There is nothing new under the sun.



已有之事將來必有
易行之事將來必行
太陽底下無新事


後記:暴跌前這段時間,漢能這個皇帝的新衣越打扮越漂亮,甚至以前多有質疑的各大媒體,看到漢能的強勢上漲也漸漸開始發正面的報道了,實在是掉節操。還好有格隆匯的各位大俠數次發文,提醒大家“你看你看,那人好像沒穿衣服呀”。1月份旻超的《漢能的疑點與新首富的算盤:李河君想要什麽?》,以及3月份Michael的《奔向外太空,還是墮入地獄——漢能疑惑》,對漢能的風險做了詳細的分析,我也有參考,在此誠摯謝過。

格隆匯聲明: 本文為格隆匯轉載文章,不代表格隆匯觀點。格隆匯作為免費、開放、共享的16億中國人海外投資研究交流平臺,並未持有任何公司股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634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