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保價護航合理合法 風語終朝


http://honfung.blogspot.com/2010/04/blog-post_27.html


詩曰:「一舞劍器動四方,天地為之久低昂」。樓市有政府舞劍出招,股市亦不乏攪局之舉。股壇長毛David Webb近期頻頻出招,短短兩周,先是劍指意馬(585),使其失蹄停牌。及後,又刺破蒙牛(2319)高層學歷,應是「烹『牛』宰『馬』且為樂」。

缸 湖既有刺客,自亦須有衛股之士。上市公司管理層,多專注於業務發展,有時難免忽略為公司「增值」,提升其股價。

當然,操控股價不足取,但 從公司基本面講述投資故事、增加透明度及公司管治水平、吸引投資者成為股東則完全合理合法。

「唱好」股價,需要內外兼修,缺一不可。內 者,功力也,上市公司一定要有基本的業績支持,內部運作良好,此為內功。外者,招式也。「招」者形象包裝,諸如企業辨識系統(CI system)、信息披露水平、公司透明度、開放形象、與持份者之接觸、社會責任、公司治理、投資者關係、媒體關係等。

「式」者企業與市 場溝通之工具與技巧,上市公司而言,其企業網站、日常媒體監測、分析報告整理、年報及中期報告中管埋層報告之內容詳細及文筆水平、業績發布之新聞稿、與同 業市場信息比較、預測的媒體及投資者答問內容、對市場的分析預測能力,與股評人、投資專欄作家、財經版記者、分析員、海內外基金經理的定期溝通活動。

招 式有盡,但其實變化無窮,如何在招式中,改變時序組合,利用科技提升溝通效率及準備性,做好市場溝通的起承轉合,在大事件的應變中舉重若輕,才能真正做到 在資本市場「名動四方」。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338

百億美元IPO背後 中國因素可護航嘉能可多久?

http://www.21cbh.com/HTML/2011-5-6/3NMDAwMDIzNjg3Ng.html

再過20天,瑞士嘉能可國際公司(Glencore International AG,以下簡稱嘉能可)CEO伊萬·格拉森博格或將憑藉96億美元的身家,超過谷歌和黑石創始人。

財富的超越緣於嘉能可正在啟動倫敦和香港兩地同時IPO,這家公司27年來以隱秘低調著稱,但最高達100億美元的募資總額,已讓這個世界最大的大宗商品交易巨頭被放大到公眾視野中。

身為領袖,現年54歲的格拉森博格在悉尼、香港和北京等地工作過,其中在後兩個城市工作時間超過兩年,這有助於其將資源的買家(中國)和賣家(如力拓、淡水河谷等)緊密聯繫起來,並最終促成中國成為嘉能可最大的客戶。

在兩地上市的嘉能可,中國因素也成為其倡導的主題。在其招股說明書中,除強調中國市場的重要性外,紫金礦業的名字作為基礎投資者屢被提及,而後者持有嘉能可2億美元左右的可換股債券。另有消息稱,紫金礦業將再認購1億美元。

嘉能可2010年實現1450億美元營收和38億美元利潤,目前為全球最大的煤炭中間商,同時控制著第三方鋅市場60%的份額,鋅精礦和銅市場一半的份額,鉛市場45%、鋁市場38%的份額。

「嘉能可在倫敦和香港上市後,超過100億美元的募資額,加上金融的支持,有可能使其可以控制全球大宗商品特別是煤炭和金屬商品的價格,使得中國每年支付的進口費用更加高昂。」5月5日,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一位負責人對此表示擔憂。

備受世人詬病之處在於,嘉能可本身即為一個商品交易公司,與投資銀行、對沖基金以及私募股權公司享有的共同的基因屬性,他們克制不住竭盡所能低吸高拋的衝動,使得世界小麥、鋅市甚至於世界煤市的數次起伏,嘉能可均隱現其中。

中國因素驅動

中國是嘉能可最大的市場,紫金礦業也已成為其基礎投資者

嘉能可由現年77歲的億萬富翁馬克·裡奇在1974年創立。

1984年加入嘉能可的格拉森博格,自加入之日起即受馬克·裡奇所賞識,並於2002年被300多位嘉能可交易員推上CEO寶座。

十多年來,出身南非的格拉森博格很少在公眾面前講話,幾乎從不接受拍照,拒絕一切採訪,但締造了一個價值600多億美元的龐大帝國——全球最大的交易商,主宰著從鋅到銅、鉛及電煤等多個市場,同時締造了公司內部「勝者生存」的強勢交易文化。

在過去的10年中,原油、黃金和鐵礦石的價格上漲了三倍,小麥價格上漲了兩倍,電煤價格上漲了12倍,玉米價錢也翻了一番。10年的時間,煤炭等成為中國的淨進口商品,而鐵礦石進口亦增長近900%,嘉能可獲益頗豐。

「只要是大型的進口煤商都知道,在多次國際煤市價格的陞遷起落中,嘉能可是不可忽視的存在。」數位國內進口煤商對記者證實,在每一年國際煤價攀升的諸多因素中,除卻中國企業進口倍增、國際航運費回調等,嘉能可多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

一則未經證實的消息稱,中國每年約7%-8%的進口煤均從嘉能可手中購得,而放入2010年中國1.65億噸的進口量中,即達到約1320萬噸。

同樣的進口量發生在鉛、鋅、銅等金屬產品身上,目前我國為世界第一大銅和鋅的進口國,同時也是嘉能可第一大客戶。

一位香港投行人士稱,嘉能可選擇在香港上市,就是為了更多吸引內地投資者,同時更好接近內地市場。在5月中旬,嘉能可在香港路演之後,還將到中國內地、澳大利亞等地進行路演。

作為貼近中國市場的更進一步舉措,嘉能可在上市前夕迅速任命71歲的馬世民為該公司董事會非執行主席,後者過去四十年都在香港工作,擔任過和記黃埔董事,並在中國內地有數家公司,積累了豐厚人脈。

擔心過分龐大

上市後嘉能可的話語權得到增強,可能會推高大宗商品價格

100億美元的募資,有望創下今年年度最高IPO,但批評者們對嘉能可隱秘的行事方式和機會主義的商業文化疑心重重。

根據路透社調查,在12名受訪投資者中有一半人表示,對嘉能可國際管理方式的擔憂。而這些接受調查的投資者代表了股權投資行業的多家巨頭,管理的資產額超過2萬億美元。

這種質疑值得理解。在嘉能可36年的公司發展歷程中,從創始人馬克·裡奇經營伊朗石油積累起原始資本,到格拉森博格衝破南非當時的種族隔離制,為該國難銷的煤炭尋找到買家,都凸顯了嘉能可的「機會主義」色彩。

擴展到整間公司,嘉能可許多頂級交易員永遠在過拎著行李箱奔波的日子,奔行於美國東海岸、倫敦和北京等全球50多個辦公室,隨時準備去別人不去的地方:上世紀90年代初時的哥倫比亞、本世紀初時的剛果。

對於具備猶太人血統的格拉森博格,競爭對手和同事都稱他始終在打電話,不是在蒐集信息就是在聯絡感情,看上去永遠準備好跳上飛機,撮合一筆交易,不管是去拜訪某家公司的首席執行官還是國家元首。

過去十年來,嘉能可收購、整合了數十家礦業公司,通常將它們分拆上市,同時保持大筆股權和銷售其產出的權利。

如澳大利亞鎳礦公司米納羅資源(Minara Resources)的71%股權、俄羅斯鋁業的9%股權及世紀鋁業的40%股權——以此證明其不僅僅是大宗商品貿易企業。

對於本次籌集的100億美元資金的用途,嘉能可表示將用於收購哈薩克斯坦礦業公司Kazzinc和英國的Xstrata礦業公司的大部分股權,使之成為絕對控制者,而後者的交易價值達240億美元。

這些收購,讓更多的業內人士感到憂心忡忡:嘉能可將從IPO獲得充足資金,並通過收購使自身成為產業和貿易一體化公司,成為其所在交易市場的更大的生產商,使得在第三方市場的份額足以影響期貨價格乃至現貨交易中的價格。

「更重要的是對國內的影響,大宗商品價格近期的飆升,如若嘉能可的話語權得到增強,更高的大宗高品進口價可能會助長國內通脹,使得國內抗通脹工作更為艱巨。」上述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負責人表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786

大股東增持頻現 一舉兩得「護航」再融資

http://www.21cbh.com/HTML/2011-9-29/xMMzA5XzM2OTQxMg.html

近期大盤持續萎靡,而上市公司大股東出手增持自家股票的現象再度集中爆發。總體來看,增持原因無外乎認可當前估值水平,對公司未來發展有信心;但投資者若認真「考察」,會發現大多公司股東增持的背後,實際上藏著提振股價為定向增發保駕護航的「短期」目的。

昨 日午間,三維通信披露公告,基於對目前資本市場形勢的整體認識以及對公司未來發展前景的信心,控股股東李越倫及其一致行動人洪革分別於9月26日和27日 通過深交所交易系統以16.39元的均價增持61.3萬股,約佔三維通信總股份的0.2857%。至此,控股股東李越倫及其一致行動人洪革合計控制三維通 信7986.04萬股,約佔公司總股份的37.22%。

但細心的投資者會發現,三維通信控股股東增持之舉實際上意在為順利實施定向增發「鋪路」。今年5月11日,公司非公開發行不超過2850萬股申請獲證監會核准,發行底價為15.51元/股,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4.42億元,全部投向無線網絡優化技術服務支撐系統項目。

值得玩味之處是,按照相關規定,證監會的核准批覆自核准發行之日起6個月內有效。這也意味著,時至今日,三維通信只剩下三個月的時間來根據市場情況擇機實施定增事宜。儘管日前三維通信股價略高於定增底價,但在大盤不斷探底的情形下,其控股股東此舉亦算未雨綢繆,以防萬一。

事實上,在大盤「跌跌不休」的大背景下,近期諸多大股東增持案例中,意圖明顯在於提振股價、為定向增發保駕護航的並不在少數;諸如永泰能源、廈工股份等。

以 永泰能源為例,其控股股東永泰控股9月26日通過上交所集中競價交易系統,以13.96元/股的均價增持了140.93萬股公司股份,佔總股本的 0.248%。同時,永泰控股表示還將根據市場情況,在未來12個月內以自身名義或通過一致行動人繼續在二級市場增持永泰能源股份,後續增持價格不高於 16元/股,累計增持比例不超過總股本的2%(含本次已增持股份)。

永泰能源大股東增持目的更為明顯。今年8月初,永泰能源新一輪定向增 發方案獲股東大會審議通過。有意思的是,永泰能源本次增發定價基準日前20個交易日公司股票交易均價的90%為15.08元/股,但公司出於對未來股價表 現有信心,將發行底價確定為15.50元/股。無奈「大市難違」,隨著大盤不斷下挫,永泰能源一路跌至永泰控股增持前一交易日(25日)的13.35元 /股。

當然,除了上述情況,還有諸如中國建築、中煤能源、寶鋼股份等上市公司,多數源於股價已創下一年多來的低點,身為央企的大股東則擇機進行了大手筆增持,結合二級市場來看,此類情況下出手增持則更多意味著對估值水平的認可。

此外,在本次大股東增資潮中,另一個值得投資者關注的現象是,不論大股東出手增持的真實目的為何,但基本上都同時披露了未來6個月或者12個月將繼續增持的計劃。有市場觀察人士指出,這意味著羸弱的市場中或許孕育著些許機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074

Facebook離不開的女人 扎克伯格護航者

http://www.chuangyejia.com/index.php?m=content&c=index&a=show&catid=23&id=5907

  四月末的一個下午,三十幾個分管不同業務的部門經理聚在 Facebook 位於帕洛·阿爾托市總部開會。他們大多身著 T 恤、牛仔褲,還有人穿了連帽衫——那是 Facebook 創始人馬克·扎克伯格的最愛。

  如果說Facebook用戶數激增要歸功於扎克伯格和工程師們,那麼廣告收入的翻番幾乎就是桑德伯格一手締造的。曾參與搭建Google廣告平台的桑德伯格為Facebook找到了新的商業模式,教會了扎克伯格怎樣將手中的用戶資源轉換成正的現金流。

  四月末的一個下午,三十幾個分管不同業務的部門經理聚在 Facebook 位於帕洛·阿爾托市總部開會。他們大多身著 T 恤、牛仔褲,還有人穿了連帽衫——那是 Facebook 創始人馬克·扎克伯格的最愛。只有一位女士穿著正裝,她就是 Facebook的二把手——首席運營官謝莉·桑德伯格(Sheryl Sandberg)。經理們一個個上台介紹工作進展,桑德伯格身體微微前傾,手靠在會議桌專注地聽著每一個人的發言。

  和斯蒂夫·喬布斯或拉里·埃利森這些苛刻的硅谷大佬不同,桑德伯格在聆聽過程中會不時給出一些積極反饋。當一個產品經理展示一張公司廣告業務逐年倍增的圖表時,桑德伯格幾乎從椅子上跳了起來,「這張圖太美了,我要把它貼在辦公室的牆上。」

  然而,為Facebook 繪製出這樣一張美妙圖表的人正是謝莉·桑德伯格自己。2008年3月,桑德伯格離開老東家Google,加入新興社交網絡Facebook,擔任首席運營 官。此後3 年,Facebook的用戶數從當初的6000萬飆升至如今的6 億,廣告收入更是從 2008 年的3億美元上漲到2010年的19億美元。

  如果說用戶數激增要歸功於扎克伯格和工程師們,那麼廣告收入的翻番幾乎就是桑德伯格一手締造的。曾參與搭建 Google廣告平台的桑德伯格為 Facebook找到了新的商業模式,教會了扎克伯格怎樣將手中的用戶資源轉換成正的現金流,她幫Facebook找到了另一條腿。

  馬克·扎克伯格甚至說:「沒有了謝莉·桑德伯格的Facebook不是完整的。」

  Facebook的「家長」和保姆

  2008 年3月,Facebook宣佈桑德伯格出任首席運營管。彼時,外界普遍不看好這一對拍檔,有人甚至說這簡直是「地獄一般的商業聯姻」;還有人戲虐,桑德伯格這個曾在世界銀行和美國財政部工作過的38歲精英女性,要去幫一名23歲的神童當保姆了。

  「馬克告訴我說,Facebook是他第一次做老闆,還是他的第一份工作。」桑德伯格回憶起當時與扎克伯格之間的交流時說道,「好吧,我承認做出這個決定確實需要一些勇氣。」

  那時,Facebook已擁有數千萬用戶,被譽為「全世界最受歡迎的社交網絡」,唯一也是最大的問題則是:包括扎克伯格在內的Facebook創始人們不知道如何從中賺錢。

  此前數月,Facebook自主創新的商業平台「燈塔」幾乎將這家全球最大的社交網絡逼入絕境。

  根據「燈塔」平台的設計,用戶在一些和Facebook合作的網站上完成的消費行為會直接向用戶的好友們廣播,但卻是以犧牲用戶隱私為代價的。通過 「燈塔」平台的廣播,一名紐約女子得知自己的男友買了兩張電影票,結果沒有和自己一起去看。最終,扎克伯格被迫向公眾道歉,並關閉了「燈塔」服務。

  《財富》雜誌針對「燈塔」事件寫了《Facebook,安息吧?》的評論,「如果有個聰明的『成年人』在掌管一切的話,這樣的事情完全可以避免。而在 Facebook內部,沒有一個這樣的人能教『孩子們』怎麼做。」

  「燈塔」事件讓Facebook董事會意識到請一個「家長」的緊迫性。不同於 Google,Facebook要找的「家長」必須既能獨當一面又心甘情願當公司的二把手,因為執拗的扎克伯格不願放棄 CEO的職位,他覺得自己需要「為公司定下基調」。

  董事會將這個任務交給了扎克伯格自己,而扎克伯格「追求」桑德伯格的故事則在硅谷傳為佳話。扎克伯格是在一次聖誕聚會上和桑德伯格認識的,他對桑德伯 格可謂是「一見傾心」,他們兩人在靠近門廊的地方足足聊了半個小時,讓善於社交的桑德伯格不得不在兩人聊天時敷衍其他來搭訕的朋友。

  聚會結束後,扎克伯格就開始跟在桑德伯格屁股後面。每次見面時,扎克伯格都要問「你什麼時候過來和我們一起工作」。由於桑德伯格想讓兩人的會面儘可能 低調,便將見面地點約在舊金山機場附近的一座不起眼的餐廳裡。餐廳晚上十點關門時,兩個人還餘興未了,扎克伯格又跟著桑德伯格回家繼續聊。 為了保密,桑德伯格和扎克伯格甚至還躲在桑德伯格家的樓梯間裡密談,好讓來找桑德伯格的朋友以為她不在家。

  據《Facebook效應》一書中記載,扎克伯格前前後後與桑德伯格共談了五十個小時。因為扎克伯格認為他要找的是「在未來十到二十年要一直共事的人」。而桑德伯格也對扎克伯格的孩子氣哭笑不得,她稱扎克伯格的「糾纏」是「無休無止」的。

  2008年1月,桑德伯格邀請扎克伯格搭乘佩奇和布林擁有的那架「Google 一號」波音767飛機,從舊金山飛去蘇黎世參加達沃斯論壇。那時,Google 和Facebook的關係還不像現在這麼對立,所以兩人一路上相談甚歡竟然沒有引起別人的注意。

  兩個月以後,桑德伯格欣然將自己的辦公室從山景城(Google總部所在地)搬到了南加州大街1601號(Facebook 總部)。

  「她幫Facebook找到了另一條腿」

  來到 Facebook 之前,桑德伯格是 Google 公司負責線上銷售業務的副總裁,其所負責部門的員工人數逾四千人,佔Google 全體員工的四分之一。正是在她的領導下,Google的側欄廣告業務收入激增,對公司總收入的貢獻超過一半,成為 Google最主要的收入來源。而在她 2001年加盟Google 時,這項業務的收入僅佔公司總收入的15%,其領導的部門僅4名員工。到了Facebook,她也想先拿廣告業務開刀。

  當時,在 Facebook內部瀰漫著濃重的「工程師情結」。馬克·扎克伯格曾說:「如果我們太關注廣告的話,那顯然無法將全部精力集中在用戶產品的優化上。」公司的首席技術官兼Facebook創始人之一的達斯汀·莫斯庫維茨,更是將廣告比作「收買靈魂的魔鬼」。

  然而,在互聯網廣告界有著豐富經驗的桑德伯格找到了「用戶產品」與廣告之間的平衡點,打消了扎克伯格的顧慮。

  在桑德伯格履新五週後,扎克伯格給自己放了個長假,開始一個月的環球旅行。人們明白,扎克伯格是想給新上任的首席運營官桑德伯格機會來梳理公司業務。

  在這一期間,桑德伯格在公司內部開了八次探討商業模式的研討會。每次會議都有15-20個員工參加,所有人都可以暢談己見,桑德伯格會把各人的意見都 寫在白板上。在幾次會議過後,大家似乎都達成了共識:Facebook超過70%的利潤應該來自某種形式的廣告業務。但問題是,如何才能在互聯網廣告業務 中脫穎而出呢?

  2008年,Facebook全年的廣告收入不足3億美元。同年,雅虎的廣告收入近16 億美元,而Google更是突破了21億美元。Facebook被自己的競爭對手遠遠地甩在了身後。

  桑德伯格和她的屬下發現, Google的廣告根據用戶的搜索需求產生,屬於「滿足需求類」的廣告。全世界高達6000 億的廣告業中,僅有20%的投放是屬於這種類別的。更多的廣告只是為了吸引注意力,屬於「創造需求類」。但在互聯網行業,還沒有哪家公司專注後者,這就是 Facebook的機會,Facebook定製化交互式的社交廣告模式就此誕生,並沿用至今。把「廣告變成內容」的理念不僅打動了扎克伯格,也說服了廣告 商。

  在推動公司廣告業務發展的同時,桑德伯格也瞭解扎克伯格的野心。「他的目標是讓全世界的人都用上Facebook。」在桑德伯格看來,關注用戶增長與尋求盈利點並不矛盾,「這些都非常重要,是整個事業的推動力。但我們不可能只做這個,不做那個。」

  在接受採訪時,桑德伯格毫不含糊地承認:「廣告就 是Facebook要做的生意。」

  她說得沒錯。Facebook 的用戶數量從她加盟時 的6000萬,急速增加到如今的6 億。與此同時,廣告 收入也持續翻番。2010年, Facebook的廣告收入達近, 19 億美元,比兩年前翻了六倍。而Google 的廣告收 入增速減緩,在這三年間,Google的廣告收入僅增加了40%不到。根據電子商務諮詢公司的預測,2011年 Facebook的收入可能還要繼續翻番,突破40 億美元, 超過Google成為互聯網廣告界的老大。

  如今,當桑德伯格交出一份令人羨慕的成績單時, 媒體們又調轉了方向。《華盛頓郵報》的CEO唐納德·格拉漢姆對扎克伯格和桑德伯格的合作大加讚賞, 稱「外界對Facebook生存能力的質疑終於可以消停了」。

  「她是個華盛頓的政治動物」

  5月25日晚上,身著一襲紅色連衣裙的桑德伯格來到倫敦政經學院演講,她足足說了四十分鐘,又在問答環節上花了半個小時。《每日電訊報》的編輯阿曼 達·安德魯斯評價說:「她說得不多,但卻很好很流利而且非常有魅力。」 安德魯斯甚至稱她為「Facebook的第一夫人」。此前,桑德伯格剛剛參加完法國總統薩科齊舉辦的G8論壇。

  「更難能可貴的是,她很會拿捏分寸,在諸多不同的場合從來不會犯錯。」《華爾街日報》評論道:「她唯一在演講中犯的錯誤就是把『一個IPO'說成了『這個IPO',讓觀眾瞭解了Facebook 上市的可能性。」

  1996 年,桑德伯格的恩師薩默斯出任克林頓政府的財政部長,不到三十歲的桑德伯格被邀請出任薩默斯的辦公廳主任,別人卻對她的少年得志並不買賬在她上任第三天, 當時的海關主管雷·凱利就在電話裡對她狠狠地說:「雖然我不是薩默斯的親信,但那並不意味著我不知道自己該幹什麼。」在凱利摔下電話後桑德伯格就開始計劃 逐一拜訪各部門的主管。「當我拜訪完所有人後,工作就變得順利很多。」她回憶道。

  《華盛頓郵報》的記者凱瑟琳·格拉漢姆說,桑德伯格在社交上展現的天賦,讓她在某種程度上仍然 是個「華盛頓的政治動物」。

  朋友們說,這是她的「軟實力」。曾經和桑德伯格共同為薩默斯工作的瑪恩·列文對此深有感觸。在參加完桑德伯格婚禮後的一天,她有一場重要的商學院考 試。「當我抵達婚禮現場時,她已經為我準備好一個單獨的房間,還可以上網。」回憶起這段經歷,列文仍然頗為感動,「在結婚當天,她有無數的事情需要去照 應,而我的複習竟然是其中一項。這太讓人驚訝了。」

  從華盛頓來到硅谷後,桑德伯格仍然經常在家中舉行各種派對。桑德伯格的丈夫戈德伯格說,她可以在下班後一小時之內就換好她的 CK無袖長裙和黑色Prada 踝靴站在門口迎接客人。「她還總是抱怨我們家的飯桌太小,只能坐下十四個人。」

  桑德伯格的社交能力也是不願面對媒體的「宅男扎克伯格所看重的。2009 年,桑德伯格以新的身份和扎克伯格再次共同出席達沃斯論壇。這次他們坐不上「Google一號」了。但冤家路窄,在晚宴上,兩人被安排和Google的創 始人佩奇坐在一起。扎克伯格又犯了年少輕狂的毛病,問佩奇有沒有 Facebook賬號,佩奇冷冷地說沒有。扎克伯格問佩奇為什麼不用,佩奇說那不適合他。於是扎克伯格便來了勁,開始要向佩奇介紹更多,但被一旁的桑德伯 格打斷了。她提醒扎克伯格,不要當著媒體的面說這些,扎克伯格這才收場。

  每週一和週五,桑德伯格和扎克伯格都會撇開別人進行推心置腹的兩人會議。《紐約時報》稱她是扎克伯格「最具有價值的朋友」。

  桑德伯格的廣泛交際為她和Facebook都贏得了聲譽。今年2月,美國總統奧巴馬宣佈將桑德伯格召入自己的二十二人就業問題顧問委員會,讓桑德伯格有了直接向白宮施加影響力的渠道。

  在硅谷找到自己的另一半

  在加入Google之前,桑德伯格從未想過自己會有一天在私有企業裡工作。「我的父母熱衷於參加社會活動,在蘇聯旅行的時候還因此被捕過。」桑德伯格認為家庭對她的影響很大。

  桑德伯格的父親是個眼科醫生,至今還未退休;母親是個英語老師。中學時,她是體操隊隊長,去過西班牙背包旅行,還學過西班牙語。

  在哈佛,桑德伯格的社交能力和政治熱情開始嶄露頭角。1991年時,因為在期中和期末考試裡都得了最高分,她被當時擔任經濟學教授的勞倫斯·薩默斯看中,後者答應做她的畢業論文的指導老師。

  在寫畢業論文時,桑德伯格在哈佛科學中心的電腦上調出了太多資料,以至於整個中心的系統都被她搞崩潰了。為此,薩默斯接到了學校方面的投訴,但桑德伯 格給他留下的印象更深了。桑德伯格畢業後,當時擔任世界銀行首席經濟學家的薩默斯把她招到了自己身邊。再後來,薩默斯又帶她一起去了白宮。

  2001年,薩默斯任期結束時,桑德伯格需要重新考慮自己的將來。她諮詢的第一個人就是時任 Google首席執行官埃裡克·施密特。桑德伯格說,當時她還在用傳統 MBA畢業生的模型權衡每個工作機會,但施密特卻要她扔掉這些條條框框。「去發展最快的地方吧,」桑德伯格回憶到施密特的建議,「因為那裡有最多的機 會。」

  就這樣,桑德伯格從東海岸來到了南加州的硅谷,加盟施密特的Google,負責廣告銷售。

  在硅谷,桑德伯格不僅找到了工作的新起點,還找到了自己人生的另一半,前雅虎音樂高級副總裁戴夫·戈登博格。現在,她和戈登博格以及他們的兩個孩子,住在位於舊金山以南的阿瑟頓市一座擁有七個臥室的公寓裡。

  2009 年,薩默斯重返白宮,擔任奧巴馬政府國家經濟委員會的主任。他又想到了桑德伯格。但這一次桑德伯格拒絕了薩默斯。「她覺得和扎克伯格一起共事來改變這個世界是件愉快的事。」他的丈夫戈德博格如此表示。

  如今,桑德伯格的另一個導師、也是她的前老闆施密特,成為了接替駱家輝出任美國商務部部長呼聲最高的人選,桑德伯格有一天會不會也重返白宮?桑德伯格 的好友,哈佛肯尼迪學院的發展經濟學教授蘭特·普里切特倒是對她的仕途很有信心,「我有種直覺,她有一天會管理這個世界。我想她可以成為美國總統。」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977

千億基金護航 “中國版馬歇爾計劃”呼之欲出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0249

中國計劃設立一只規模達千億元的基金,為“中國版馬歇爾計劃”助力。

據彭博報道,這只基金規模料達163億美元(約1002億人民幣),主要為“新絲綢之路”中的基礎設施建設籌措資金,該基金將由政策性銀行例如國開行進行管理。

報道引述一位參與起草的政府官員稱,基金的資金將用於新建和擴建中國部分省份的鐵路、公路以及管道,以此推動陸路和水路的貿易往來。

該官員稱,很快就會有更多的政策出臺,鼓勵銀行為絲綢之路的基建提供融資,鼓勵中國企業參與投資和競標。

所謂的新絲綢之路計劃由“一帶一路”組成,即絲綢之路經濟帶與海上絲綢之路,這一設想由習近平主席在去年提出,並且已經成為國家戰略。日前,有媒體報道稱,9月底上報國務院的“一帶一路”規劃有望近期獲批,再次引燃了市場的投資熱情。

中國當代國際關系研究所高級研究員Feng Yujun對彭博表示,以前中國的目光集中在怎樣吸引海外投資,現在事情不一樣了,中國越來越多的鼓勵資本走向國外。

興業證券在報告中稱,這項“中國版的馬歇爾計劃”是中國資本輸出計劃的戰略載體。

一方面是中國有過剩產能和過剩外匯資產,另一方面是新興市場國家(EME)和欠發達國家(LDC)的基礎設施建設仍然欠缺,發達國家由於自身陷入主權債務的泥潭無法拉動全球增長,於是,中國利用積累的外匯儲備作為拉動全球增長的資本金,同時通過資本輸出帶動消化過剩產能,成為了一個一石雙鳥的戰略。而近期以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的設立等為標誌,中國資本輸出戰略越發清晰,“中國版的馬歇爾計劃”已經能夠看見端倪。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7715

10月工業及投資數據點評:去產能陣痛 寬貨幣護航

來源: http://www.guuzhang.com/portal.php?mod=view&aid=706

本帖最後由 晗晨 於 2014-11-14 08:14 編輯

10月工業及投資數據點評:去產能陣痛 寬貨幣護航
作者:海通宏觀姜超、顧瀟嘯、於博





11月13日,國家統計局公布了2014年10月工業增加值和固定資產投資數據。其中10月工業增加值增速為7.7%。10月固定資產投資累計同比增速為14.4%。

總體判斷:
110月工業同比增速回落至7.7%,工業品通縮風險升溫,工業生產勢頭仍較為疲弱。
210月固定資產投資增速仍在14.4%低位,其中制造業投資增速降至11%的新低,去產能令經濟短期陣痛;而政策放松推動基建和地產投資反彈,使得總投資增速得以低位回升。
310月地產銷量降幅大幅收窄至-1.6%,新開工和土地購置面積增速大幅回升,但持續性需觀察。
410月工業下滑預示4季度GDP增速回落,經濟下行壓力未消,高融資成本仍是主要風險,預測政策寬松趨勢不改,寬松貨幣政策將為經濟去杠桿保駕護航。



一、工業增加值具體表現:繼續回落

10月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速回落至7.7%較9月降0.3%,低於市場預期的8%。從季調環比看,10月份比上月增長0.52%。10月中采PMI從9月的51.1下滑至50.8,而匯豐PMI受益於就業指數的反彈略有回升,但無論是中采還是匯豐PMI,生產和新訂單指數均有所下滑,與10月PPI同比下降2.2%、降幅繼續擴大相印證。當前PPI已連續32個月處於負值區間,工業品通縮持續,工業生產勢頭仍較為疲弱。

10月中遊行業增加值回落明顯。下遊紡織、食品、農副產品加工、汽車均小幅回升,醫藥繼續下滑。中遊加工組裝各行業工業增加值增速均有所回落。中遊原材料漲跌互現,電力、非金屬礦、橡膠塑料增速上升而化學原料、鋼鐵、有色增速下降。上遊采礦業增加值增速回升。

10月主要工業品產量增速漲跌互現。10月日均發電量增速驟降(從4.1%降至1.9%),和工業增加值增速回落一致。分行業看:偏上遊的原油加工量增速回落,中遊的鋼材、水泥產量增速回升,但乙烯、有色下降;下遊汽車產量增速回升。

預計11月工業增加值增速降至7.4%11月以來煤鋼價格企穩,但油價大幅下跌,預示工業領域通縮風險仍將延續,抑制工業增加值增長。此外11月以來發電耗煤增速又有下降,我們預測11月工業增速下降至7.4%,全年工業增速8.3%。

二、固定資產投資具體表現:制造業去產能、基建投資加碼、地產投資反彈

10月固定資產投資單月增速小幅回升。固定資產投資10月累計同比增速為15.9%,不及前值和預期值,但10月單月投資增速由上月的13.8%小幅上升至14.4%。

中央項目投資增速回落而地方項目投資增速走平。10月,中央項目投資累計同比增速回落,從9月的12.2%回落至10.4%。地方項目投資累計同比增速為16.2%,較9月走平。穩增長效應消退後,中央項目投資增速不斷下滑。

民間投資增速持續回落。10月民間投資累計增速為18%,較9月下降0.3個百分點,占比為64.7%。民間投資增速回落與當前貸款利率高企,融資困難,產能過剩等多因素有關。

投資的資金來源增速走平。10月固定資產投資到位資金累計同比增速12.4%,較9月增速持平,其中:國家預算資金增速有所反彈(由9月14.1%升至14.3%);國內貸款增速走平為11.2%;利用外資增速和自籌資金增速均微幅下滑。財政支出增速在3季度大幅放緩是投資資金來源低位徘徊的主因。

10月制造業投資增速小幅下降,去產能短期陣痛。10月的制造業投資單月增速從12%降至11.3%,反映制造業去產能持續,而這也是經濟短期陣痛的主因。從制造業分行業投資來看:偏上遊原材料的非金屬礦投資增速略反彈,有色金屬、黑色金屬增速下降;偏中遊加工組裝的通用設備、專用設備下滑,鐵路船舶軍工、電器機械增速走平,計算機通信電子增速略反彈;偏下遊的汽車制造投資增速微幅回升。采礦業投資增速繼續下滑,從9月的3.6%跌至2.2%;公用事業中,電力熱力的投資增速微幅回升。

10月基建投資增速大幅回升。基建投資增速回升幅度較大,從9月的16.0%升至23.2%,一方面源於去年同期低基數效應,也與10月以來發改委密集批複鐵路等基建項目相關,反映了政府穩增長政策的加碼。其中,交運倉儲郵政、水利環保市政增速大幅回升,而電力熱力燃氣水增速大幅回落。未來經濟下行風險未消,而基建投資仍是穩增長主要著力點。

政策放松推動10月房地產銷售和投資增速短期反彈。10月房地產投資單月增速由9月的8.6%回升至11.8%。且10月地產銷量降幅大幅收窄至-1.6%,新開工和土地購置面積增速大幅回升。但11月上旬地產銷量降幅再度擴大,高房貸利率依然制約地產銷量的持續改善,因而無論地產銷售還是投資回升的持續性都需要繼續觀察。

服務業投資增速整體略升。10月教育業投資增速、衛生社會工作投資增速上升,文化體育娛樂投資增速下降。

預計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將逐步下行。展望未來,產能過剩及工業通縮約束制造業投資,高貸款利率環境下房地產投資回升持續性存疑,僅基建投資可以倚重但獨木難支。我們預測11月投資增速為13.1%,11月地產投資增速為8.2%。預測全年投資增速為15.5%,全年地產投資增速為11.5%。

三、政策預測:寬松趨勢不改、寬貨幣保駕護航

經濟下行風險未消,高利率是主要風險,寬松趨勢不改,寬貨幣保駕護航。10月工業增速的再度回落預示4季度GDP增速大概率將繼續下滑,我們預測將降至7.1%。而3季度金融機構自主貸款利率仍在上升,高貸款利率是經濟主要風險。我們預測15年CPI將降至1.5%,GDP增速將降至7%,泰勒規則下對應的R007應在2.5%以下,比當前低50bp以上。預測未來正回購利率仍將繼續下調,降息周期也可能啟動,以降低社會融資成本,寬松貨幣政策為經濟去杠桿保駕護航。

消費低位盤整――10月零售數據點評

國家統計局公布:2014年10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3967億元,同比名義增長11.5%,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10.8%。其中,限額以上單位消費品零售額11745億元,增長8.3%。1-10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13118億元,同比增長12.0%。10月零售數據的主要看點:消費低位盤整。

1)10月零售增速11.5%,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10.8%,限額以上零售增速8.3%,社消零售名義增速和限額以上增速較9月微幅下滑,而社消零售實際增速較9月走平。
2)按經營單位所在地分,農村消費增速繼續快於城市;按消費形態分,商品零售增速繼續快於餐飲。

3)通訊器材增速42.3%、繼續領跑各行業,石油及制品僅增4.3%、取代汽車在各行業中殿後。
4)必需品零售增速漲跌互現,糧食漲、服裝跌,可選品中汽車依然不佳、家電繼續回落,房地產相關商品中建材回升、家具回落。
5)10月底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推進消費擴大和升級,或助於提振未來消費。



具體情況為:
第一,10月零售增速11.5%、較上月下滑0.1個百分點,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10.8%,限額以上零售增速8.3%、較上月下滑0.2個百分點。10月社消零售名義增速和限額以上增速較9月微幅下滑,而社消零售實際增速較9月走平,符合我們的預期,顯示消費增速低位徘徊。

第二,農村消費增速繼續快於城市,商品零售增速繼續快於餐飲。按經營所在地分,10月城鎮消費品零售同比增速走平為11.4%,農村消費品零售同比增速微幅回落至12.4%,農村消費增速繼續快於城市。按消費形態分,商品零售同比增速回落至11.7%,餐飲消費增速上升至9.7%,商品零售增速持續快於餐飲。

第三,通訊器材增速42.3%、繼續領跑各行業,石油及制品增速僅4.3%、繼續在各行業中殿後。10月,通訊器材類商品零售增速42.3%,較9月大幅回升12.8個百分點,繼續領跑各行業。石油及制品增速僅5.3%,較9月回落1個百分點,繼續在各行業中殿後。

第四,必須品零售增速漲跌互現,糧食漲、服裝跌,可選品中汽車依然不佳、家電繼續回落,房地產相關商品中建材小幅回升、家具小幅回落。必需消費品方面,食品類由7.5%大幅回升至9.5%,服裝鞋帽從11.1%小幅下跌至10.9%,日用品類從12.5%回落至11.9%。
可選消費品方面,汽車從6.7%回落至4.5%,家用電器從8.5%回落至6.5%。房地產相關商品漲跌互現,家具類從12.9%下滑至11.7%,建材類從9.2%回升至11.2%。10月地產銷售面積同比增速跌幅縮窄至-1.6%,但11月上旬地產銷量降幅再度擴大,預示房地產相關商品零售增速難有起色。

第五,未來消費有望提振,但預計短期內零售增速將繼續回落。10月底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推進消費擴大和升級,或助於提振未來消費。但考慮到地產銷量長期負增、汽車銷量依然低迷,仍將拖累經濟下滑,預計消費短期增速仍將緩慢下滑,11月消費增速將繼續回落至11.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9161

三駕“馬”車護航華誼兄弟娛樂母艦出航:阿里、平安入股,騰訊增持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4/1118/147809.html

11月18日,停牌2月有余的華誼兄弟傳媒股份有限公司今日晚間發布公告,將於明日複牌,公告稱:華誼兄弟將向杭州阿里創業投資有限公司、平安資產管理有限責任公司、深圳市騰訊計算機系統有限公司與中信建投證券股份有限公司非公開發行A股股票共計144,985,904股。定增後,阿里、騰訊所持華誼兄弟股份皆為8.08%,僅次於王忠(中)軍並列第二大股東,平安占股2%。

\馬雲、馬化騰、馬明哲“三馬”上一次合作是2013年年初,“三馬”聯手組建了一家保險財產公司眾安在線。此番入股華誼兄弟,重聚“三馬”,特別是馬雲、馬化騰身後兩家中國最大的互聯網公司願意“手挽手”共同護航華誼兄弟,足以彰顯王中軍與王中磊兩兄弟的吸引力和粘合力。

華誼兄弟近年通過去電影化、涉足互聯網、實景娛樂完成了內部結構調整——影視娛樂、品牌授權及實景娛樂與互聯網娛樂成為了企業內部的三駕馬車以驅動華誼兄弟從電影公司向娛樂公司的轉型。此番馬雲、馬化騰、馬明哲的“三馬”加持則無疑讓這家剛過完20歲生日的年輕娛樂公司華麗升級變形為娛樂母艦,“戰鬥力”的提升和“戰鬥半徑”的擴展都將是跨越性的。

+阿里巴巴:“手拉手,一起走進好萊塢”

根據公告內容,阿里巴巴將攜娛樂寶、電商平臺、新媒體平臺等資源與華誼兄弟展開從電影項目的制作、宣傳、發行、IP及衍生四個維度的深度合作。制作方面,雙方約定未來3年內,華誼兄弟和阿里影業將共同制作、發行5部電影作品,華誼兄弟將釋放其電影作品投資額的5%-10%給阿里參與投資;宣傳方面,在未來3年之內,雙方將挑選10部華誼電影作品進行“娛樂寶”的業務合作;發行上,優先與淘寶網進行線上首發票務合作的華誼電影作品,將獲得淘寶網優勢資源進行重點宣傳推廣;在IP及衍生方面,娛樂寶合作影片、阿里參投影片及制作發行合作影片的劇本互聯網在線閱讀傳播、音樂作品互聯網在線傳播、電影作品之遊戲及動漫開發均優先與阿里合作。

華誼兄弟董事長王中軍表示,引入阿里的平臺資源後,華誼兄弟的娛樂業務將釋放出更大的增長空間。

阿里作為全球市值最大的互聯網公司之一,其電商生態的成熟特別是支付體驗的領先能夠為華誼的娛樂母艦提供在電影衍生品銷售方面的戰略想象空間和戰術資源優勢。

而阿里與馬雲在全球的影響力也為正在謀求國際化的王中軍提供了登陸好萊塢、邁向世界級娛樂企業的更高跳板,據知情人士透露,馬雲曾在私下里對王中軍表示,很期待“手拉手,一起走進好萊塢”。

+騰訊:IP共享,互聯網娛樂全方位打通

2011年騰訊即以機構投資人的身份入股華誼,王中軍此前曾表示過華誼兄弟成功涉足互聯網娛樂離不開騰訊及馬化騰的幫助。此番增持,自然是水到渠成,互利共贏的再升級。

騰訊近年來大舉搶占IP資源,從動漫、遊戲到文學均呈現出豪取的姿態,此番與華誼的深度合作,重頭自然是雙方IP的共享,並打通各自的業務平臺實現IP流轉和增值。

根據公告內容,華誼兄弟所擁有的影視作品在改編換成互聯網遊戲、網絡文學作品(劇本除外)、動漫作品(電影作品除外)時,騰訊享有優先合作權;騰訊所擁有的網絡遊戲、文學作品在改編成影視作品時,華誼兄弟享有優先合作權。同時,華誼同意將“華誼電影項目”(指由華誼負責開發、制作,且由華誼主導控制的,且華誼享有投資安排決定權的電影項目)項下總投資額的5%-10%釋放給騰訊參與投資。雙方還將共同制作、發行5部(數量暫定)電影作品。

應當說,華誼兄弟與騰訊三年多來的緊密合作,是雙方此番進一步融合的重要前提,如此規模的IP互聯互通可能是互聯網公司與娛樂公司合作的首次,對行業而言亦可能是未來發展的方向。

+中國平安:早已不差錢的華誼兄弟,野心背後的信心助力

華誼兄弟可能是國內電影企業里對使用金融杠桿最熟稔的玩家了,從銀行授信、版權質押到創業板上市,華誼兄弟的勇於嘗試也使得其成為了銀行、金融機構的寵兒。2009年成功在創業板上市後,五年的時間其市值已達290多億,凈利潤從6800萬增至6.67億(2013年),華誼兄弟無論是從內部財務的安全角度還是外部融資手段的多元化角度而言,都已“不差錢”,因此引入中國平安絕不僅僅是簡單的金融技能加強。

公開數據顯示,中國平安已擁有保險、銀行、投資各大業務系列全方位的金融牌照,總資產已逼近4億,目前是中國最大的三家綜合金融服務集團之一。

於平安而言,通過華誼兄弟涉入娛樂產業,能夠有效補充其定位社交金融戰略里的“玩”(其他為衣食住行),憑借華誼兄弟和二馬的相融,馬明哲的中國平安可以享有國內最優的娛樂資源來滿足其社交金融的概念完善,並以娛樂的產品形式和交互方式推動平安的品牌推廣和產品銷售。

對於華誼兄弟而言,金融財團的引入,為其帶來了一個目前其他國內娛樂公司尚不具備的關鍵優勢——超大體量的企業並購案的資源支持,不僅僅是金融資本的充實,還有整個大型並購所需的金融資源支持。用華誼兄弟副總裁胡明的話來說就是:“對於我們突破現有的體量會是一個不可或缺的資源。”

華誼兄弟的國際化戰略還在繼續,近期剛剛在美國成立全資子公司,以及從年初即開始的海外收購嘗試,此番攜手金融財團,再加上阿里與騰訊兩家海外上市公司的影響力支持,相信華誼兄弟很快將展開好萊塢的大手筆並購。

華誼兄弟:如果狼來了,那就做頭狼

今年整個電影產業彌漫著“狼來了”驚恐與焦慮,BAT及其他互聯網玩家在內容原創、制作發行上大規模布局,讓傳統的電影玩家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在逐步深入互聯網娛樂和實景娛樂的過程中,華誼兄弟今年卻遭遇電影業務的“小年”,截止到賀歲檔前,前三季度電影票房與往年相比遜色不少,不免讓外界紛紛開始質疑華誼兄弟這家曾經的領軍企業是否在走入歧途。

虎嗅君在今天專訪了華誼兄弟副總裁胡明(專訪全文將在近期刊發),她也就這樣的質疑做了回應,並對華誼兄弟的未來圖景做了展望。

"華誼兄弟最最核心的東西始終是做最頂尖的原創內容,這個肯定是華誼兄弟最最核心的能力。影視娛樂是我們血液里的東西,也是立足之本。

其實今年年初的時候有媒體也會講,好像將來電影公司都會是給BAT打工的,好像感覺“狼來了”,好像我們沒有活路一樣。我始終覺得我們有自己的自信,要在自己核心的這些方面一定要做得更強。另外我們也要順應潮流的變化,其實你會從我們明年電影的片單上能看出來,比如說我們有更多的網絡小說改編的電影,明年我們會開拍遊戲改編的電影,這些比重都會加大,但是我覺得如何拍一部好電影始終是我們最最核心的能力,而且這也是我們合作夥伴所看中的地方。

我覺得中國會超過美國或者跟美國並列第一大的市場,所以我們相信在這樣的市場上中國肯定會誕生世界級的娛樂公司,世界級的標準比如它的市值、他所出品的影片在全球的影響力等等。我覺得今天我們應該能暢想一下,就像五年前誰會相信阿里巴巴能夠到2800億美金的市值,我覺得五年前沒有人會相信這樣的故事。

今天中國已經誕生了世界級的互聯網公司,我們也希望能夠向這些公司去學習和借鑒,努力在這個市場誕生世界級娛樂公司的過程中一直保持自己的領先性。"

華誼兄弟此番定增後已“變形”成為國內領先的娛樂母艦,不僅憑借其在內容原創和電影制作上的核心競爭力引入BAT中的兩匹“狼”為自己護航,而且令中國平安亦加入護航編隊為其未來成為世界級的娛樂企業鋪就金融坦途,顯然華誼兄弟已充實自己體量和結構,可以無懼“狼來了”,而且已有了在娛樂行業里做頭狼的資本——BATH,抑或是HBAT。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9605

多項政策保駕護航,新能源車為何還是賣不動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06266

新能源車離私人消費市場還很遠。 (CFP/圖)

中國新能源車產業規劃的2015年產銷50萬輛目標已經無望完成。僅僅靠政策,新能源車仍然難以撬開私人消費市場。

2014年11月20日,第19屆廣州國際汽車展單獨辟出了電動汽車展廳。這在國內車展中是第一次。

從漂洋過海來的特斯拉到中國本土微型電動車知豆,幾乎每一家在華銷售的車企都在此設展。但正如新能源車在中國市場當下的命運,電動汽車展廳設在不易為人發現的負二層,在它頭上,負一層是飲食餐飲區。

新能源車的產量一直在快速增長。根據工信部的數據,2014年前11個月,新能源車累計生產5.67萬輛,同比增長5倍,其中電動乘用車同比增長近7倍。但相比同期中國汽車市場超過2000萬輛的燃油汽車產銷量,它們可以用微乎其微來形容。

2014年下半年,國家發改委、財政部等部委出臺了一連串推動新能源車發展的政策——從免征車輛購置稅、鼓勵充電設施建設到有條件放開準入牌照等,以期完成兩年前產業規劃的目標——2015年,產銷50萬輛;2020年,200萬輛、累計產銷量超過500萬輛。

但這一目標似乎很難完成。

工信部急了

2014年12月1日,比亞迪汽車銷售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雲飛在微信朋友圈發了一條長圖文“我們有話說”,反駁了各種對電動車的質疑。他最後感嘆,“現在已經2014了,但好多人還活在1894!”

李雲飛的文字被媒體看作是對任誌強的直接回應。2014年11月24日,卸任華遠地產董事長的任誌強,在第三屆中國公益論壇上表示,中國更多的是靠煤來發電。汽車上用電即是把煤用到發電里,只是換了一個位置。城市里看起來沒有汙染,但是碳在其他地區造成更高的汙染。因此,他認為需要更多的支持來解決環保問題。

按理說,任誌強應該是電動車的目標消費群體,即是環保人士,以他的財力應該對電動車相比燃油車的高價不那麽敏感,可他對電動汽車不待見,一定程度也代表了數量不少的中國人的想法。難怪李雲飛急了。

李雲飛這段文字發表隔天,工信部副部長蘇波就到了比亞迪調研新能源汽車發展和推廣情況。比亞迪急,中國政府部門也急。三天後,工信部又組織召開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部際聯席會議聯絡員會議,除了發改委、科技部、財政部等18個部際聯席會議成員單位,還邀請國管局、國土資源部參加,規模空前。

中國新能源車的市場表現的確不那麽好看。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數據顯示,2013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的產銷為1.75萬輛和1.76萬輛,其中約八成為公交車。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領軍者比亞迪,2014年1-10月累計銷售新能源汽車不超過1.5萬輛。

私人消費市場不打開,新能源車難以破局,政府顯然很明白這個道理,也在想盡辦法刺激私人消費市場。

政府補貼,甚至取消汽車牌照限制的刺激,仍然無法打動消費者的心。2014年10月26日發布的北京市第五期購車搖號配置結果顯示,個人新能源車搖號指標一共有2724個,為歷史最多,可是有效的個人申請數僅為1855。在北京一號難求的情況下,多數人還是選擇放棄新能源車。停車難、充電難,大過了電動汽車帶來的經濟、便利。

特斯拉中國區總裁吳碧瑄對南方周末記者說,在中國,能夠買得起一輛70萬元人民幣以上汽車的普通人並不多。大智慧通訊社援引海關知情人士消息,2014年4月-10月,國內累計進口特斯拉Model S車型3541輛,10月進口量僅為110輛。

可是,再過20天,新能源汽車又要漲價了,國家補貼將實行2015年標準,在2013年標準基礎上下降10%,包括北京在內的大部分推廣城市執行國家地方1:1的補貼政策,地方補貼在2015年也會隨著國家補貼下降。

在兩批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示範城市——39個城市(群)88個城市中,2013年1月至2014年9月底,推廣最多的城市(群)累計推廣5203輛,還有4個城市(群)小於等於5輛,甚至還有一個城市是0,所有城市加起來累計推廣新能源汽車3.86萬輛,21個月僅完成目標量的11.5%。在接下來的15個月里,它們要完成剩下的88.5%的任務。

低速電動車轉正難

“2015年的目標肯定完不成了。”中國汽車工程學會理事長付於武對南方周末記者表示。

付於武的另一個身份是“電動汽車百人會”低速電動車課題召集人。所謂低速電動車,是那些靠電池驅動,最高時速在60-70公里的小型簡易電動車,包括摩托車、三輪車、四輪汽車,目前正行駛在中國農村、城鄉接合部。

按照《純電動乘用車技術條件》規定,純電動車的國家標準為最高車速不低於每小時80公里、續航大於80公里,低速電動車不在此列。

低速電動汽車處在地下狀態,尚未納入國家管理,也沒有準確的統計渠道,沒有人知道目前中國低速電動汽車總量的準確數據。付於武說,有一家低速電動汽車公司一年就生產了130萬輛,不包括電動摩托車和三輪車。僅以山東省為例,2014年低速電動車的產銷同比增長了50%。

這些車都賣到哪里去了?答案是農村。

不管政府政策是否支持,中國不少農民已經在駕駛低速電動汽車,看中了它們便宜、方便,低速電動車的電費平均只有汽油、柴油的1/5-1/6,農村也不存在充電問題。付於武在一個農家小院里就看到同時擺放有一輛拖拉機、一輛農用車、一輛低速電動車。

付於武問他,你不擔心開電動車上高速會出問題嗎?這位司機給出的理由也實在,“我開車不上高速,就是從家里開到地里、開到集市,再遠一點就是送孩子到鄰村上學。”

在付於武看來,低速電動車有旺盛的市場需求,是客觀存在的事實,只要尊重市場,就可以形成一個有潛力的增長極。低速電動車用的是鉛酸電池,如果能夠引導它們升級為鋰電池,國家稍微給點補貼,就會給產業帶來很大空間。

走訪了企業、用戶,召開了各種座談會,付於武對南方周末記者表示,從發改委、工信部等政府機構,到電動車正規軍、八路軍、遊擊隊,沒有人絕對反對低速電動車,只是大家建議的管理方法不一樣。目前,“電動汽車百人會”低速電動車課題報告已經完成,建議政府建立低速電動車的標準體系,並參照歐盟對摩托車的管理辦法,賦予地方政府對低速電動車路權的彈性管理權限。

2014年11月26日,發改委《新建純電動乘用車生產企業投資項目和生產準入管理的暫行規定(征求意見稿)》,放開電動車生產準入牌照。其中,對樣車試制技術要求是,樣車最高時速超過100km,0-50m加速小於5秒,電池續航里程超過100km,城市工況下制動能量回收對續駛里程的貢獻率不低於15%,這等於是把大部分想要轉正的“低速電動車”擋在門外。

盡管拿不到生產資質,這些低速電動汽車生產企業也在曲折尋求各自的發展路徑。

在廣州車展期間,有龍汽車集團一口氣展示了其代理銷售的5輛知豆汽車。

知豆汽車就是一款低速電動車。山東新大洋集團2013年通過與眾泰控股成立合資公司,使新大洋知豆獲得工信部生產許可。上個世紀末,拿不到生產資質的奇瑞汽車就是“掛靠”上汽造車。

知豆最高時速為80公里,續航里程為120km,可在220V的家用電源上進行充電。廣州有龍汽車集團總裁徐巍對南方周末記者表示,自2014年8月拿到代理權,兩個月內他們就賣出了兩百多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3486

任澤平:改革護航下的中國式“扭曲操作”

來源: http://www.gelonghui.com/portal.php?mod=view&aid=1599

任澤平:改革護航下的中國式“扭曲操作”
作者:任澤平


近期市場上流傳著關於此事的各種版本,甚至認為將由央行直接購買,開啟中國版大規模QE。作為一名財稅改革的研究和前參與人員,在此談幾點常識性的粗淺認識。


這是既定的改革進程,而不是突發事件。2013年11月十八屆三中全會、2014年8月31日《預算法》四審稿過會、9月21日《43號文》已經明確了地方債改革的時間表和路線圖。

地方債務替換有利於減少期限錯配、降低利息成本。用低息的7-10年市政債替換高息的3-5年期城投債、短期銀行貸款、1-2年信托。對銀行的影響有兩點:一是降低不良率(偏多),二是減少高收益資產(偏空),哪個影響更大需要具體測算。

新發市政債的購買主體應是商業銀行及其他市場主體,而不是央行,更類似扭曲操作,而不是全面大規模QE。如果是央行購買,則是基礎貨幣投放,考慮到截止2013年6月地方負有償還責任的債務有10.8萬億,如果全部由央行購買,無疑是大規模QE,我們不認為是這種情況。更可能的情況是,在國務院審批下的由地方發市政債替換商業銀行持有的城投債、貸款和信托,更類似扭曲操作,以長替短、壓低中長端(美國版是賣短買長,壓低長端)。

花錢買制度是關鍵。這不僅僅是一次債務替換,亟需相應的地方資產負債表編制、全口徑預算管理、透明預算、中期財政規劃等制度改革建立起來,解決地方財務軟約束。否則相當於“縱容壞孩子”,意味著改革的失敗。

未來仍存不確定性:1)地方債務規模究竟有多大?據傳截止1月5日債務甄別日,部分地方債務上報規模“激增”30%-50%,財政部打回去要求各地3月8日前重新自查、甄別並上報債務規模,意在擠壓地方上報債務的“泡沫”。2)地方債改革能否順利推進?考慮到地方債務最終可能13-15萬億(而非10.8萬億),目前批複的3萬億還只占20%多,大多數何時、如何處理?目前部分地方出現了反彈,要求對城投債不搞一刀切,給緩沖期,其實是既要發地方債又要發城投債。3)而且更重要的是,城投公司里非地方政府負有償還責任的債務如何處理,由於三四線城市房地產市場低迷、土地財政坍塌、抵押物縮水,相當一部分城投公司在解除政府信用隱性擔保情況下不具備生存能力,將如何化解?這是潛在的不確定性和風險點。

再一次強調我們的觀點:中國面臨的問題是結構性和體制性的,而不是周期性的,需要改革突破困局,而不是簡單地放水QE或大規模財政刺激能夠解決的。中國此輪牛市是“改革牛”而不是“水牛”。對於市場上流行的部分觀點,比如一味要求大規模放水,簡單粗暴地降息降準,或僅靠中性偏緊貨幣政策調結構,等等,我們不能茍同,這顯然不是當前中國形勢所需要的。政策需要寬松,但要花錢買制度,讓中國的市場經濟更加開放、公平、富有活力。在歷史的轉折點上,對於改革的呼喚,是這一代知識精英的責任。




【全國政協委員、財政部副部長朱光耀:中國版QE是不實之詞】對於市場傳言的3萬億存量債務置換將引發中國版QE,全國政協委員、財政部副部長朱光耀11日表示,中國版QE是不實之詞。地方債務置換是在國務院對地方債批準規模之下、企業與商業銀行之間的契約行為。(澤平宏觀)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5577

P2P亂象之下 “白名單系統”明年1月上線護航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12/4726088.html

P2P亂象之下 “白名單系統”明年1月上線護航

第一財經日報 周艾琳 2015-12-16 06:00:00

截至2015年11月底,跑路的P2P平臺已經創紀錄地達到了1079家,預計涉及金額超過2000萬元以上。

眼下,P2P亂象叢生,加之宏觀經濟形勢乏力,中小企業生存艱難,P2P“跑路潮”也在年末集中爆發。在全球負利率時代,P2P平臺如何動輒開出百分之十幾二十的收益率?真要深究,或許鮮有“完卵”。

在此亂象之下,信息的嚴重不對稱無疑是不規範P2P平臺屢屢“得手”的原因,因此也有相關方面提出建立P2P“黑名單”制度。然而,面對如此龐大的P2P軍團,“黑名單”或列之不盡,而“白名單”則或許是可行且客觀的防範方式。近期,商務部直屬機構——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下稱“商務部研究院”)正在醞釀制定《互聯網金融機構信用評級與認證標準》(下稱《標準》)。《標準》有望成為國內首個互聯網金融機構信用評級與認證的“國家級”標準,而平臺的評級情況也可在“中國互聯網金融信息查詢系統”中獲取,可謂P2P平臺的“白名單系統”,將於2016年1月正式為社會提供服務。

中國互聯網金融信息查詢系統主任、《標準》制定課題組副組長徐洲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互聯網金融‘黑名單’相當於‘追悼會’,除了所謂的不規範運營的剖析之外,無論是對行業還是金融消費者都不具有引導的作用,更不能保護金融消費者權益。真正行之有效的‘白名單系統’需要有獨立第三方的信息披露。”

“白名單系統”如何護航?

根據上述課題組的研究結果,號稱20%收益的平臺,80%以上的結果以跑路告終。此外,相關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11月底,跑路的P2P平臺已經創紀錄地達到了1079家,預計涉及金額超過2000萬元以上,這也使得在“資產配置荒”中積極尋覓理想回報標的的投資人心灰意冷。

“當前最重要的是正確區別P2P平臺的經營性風險和惡意以互聯網金融為名的詐騙。以互聯網金融信息查詢系統為例,其首先通過律師事務所和會計師事務所對P2P平臺的成立時間、註冊資本(實繳資本)、平臺綜合成交量、平均綜合收益率、人均借款額、資產健康指數、資金彈性指數、資本實力成長指數、從業人員、投資者權益保護機制、風險控制機制等信息的真實性進行調查鑒證,第一步先過濾掉那些惡意詐騙的平臺。”徐洲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

當然,泛泛的“白名單”也並無積極意義,嚴格的評級標準和獨立的第三方信息披露是“白名單”的兩大關鍵。徐洲表示:“互聯網金融信息查詢系統,通過三大標準2個體系為標尺,立足第三方信息披露為支撐,采取多方聯動的模式客觀呈現互聯網金融企業真實信息,以行業平均線為參照,結合信用評級與認證,從規範角度為金融消費者的選擇提供理性決策依據。”

所謂“三大標準”,即1.信用評級與認證標準;2.企業信息披露標準;3.從業人員信息披露標準(含不良從業人員數據庫)。所謂“兩大體系”,即1.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體系;2.風險防控發布體系。上述互聯網金融信息查詢系統已經和商務部研究院共建信用評級與認證標準,具有完整的知識產權。

無疑,只有獨立的第三方才能避免為利益左右,才能把促進行業規範發展放在第一位,並真正註重投資者權益的保護。久而久之,隨著市場的成熟,透明度越高的P2P項目越會形成強勁的市場競爭力,越會得到投資者的青睞,而投資者的信賴無疑是推動P2P平臺高速發展的最高效動力。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同時獲悉,上述互聯網金融信息查詢系統正與中債資信(銀行同業公會成立的評級機構)進行合作談判。

會否“誤傷”正規平臺?

盡管上述查詢系統有望成為P2P亂象之下的一縷清風,但人們仍難免心存疑慮——該系統會否“誤傷”正規P2P平臺?投資者對於未被記錄的P2P平臺又如何評判風險?

徐洲對本報記者表示,互聯網金融信息查詢系統本身不是P2P平臺的“114”,就算是114也不能保證所有號碼都有登記;此外,查詢系統只收錄行業平均線水平以上的平臺,只有依據商務部研究院《標準》進行過信用評級與認證的企業才會被收錄。“查詢系統對於沒有被收錄的企業也僅僅只會告知系統沒有查詢到相關信息,最終還是由投資者自主進行選擇。”徐洲稱。

徐洲表示,當前安全且收益理想的投資標的日漸匱乏已成投資者的痛點,因此,信息不對稱和所謂的高收益讓眾多不合規操作的P2P平臺屢屢得手。

“經歷20世紀80年代制造業的騰飛、2000年以來房地產的崛起,今天的中國,正在迎來低利率、低成長、低通脹的‘三低’經濟環境的挑戰。”外灘雲財富總裁許耀旂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在這樣一個新的經濟周期,意味著普通家庭配置資產的難度將會越來越大,許多人開始焦慮地尋找新的投資方向,P2P網貸的爆炸式繁榮正反映出這種心態。

“互聯網金融信息查詢系統開通了4000062252全國首條防範互聯網金融風險熱線,投資人撥打熱線就可以清楚知道系統收錄的平臺信息和信用等級。”徐洲告訴本報記者,“互聯網金融信息查詢系統將有效遏制互聯網金融惡意詐騙的風險,而熱線的開通則改變的是P2P理財的信息不對稱現狀。”

可以確定的是,隨著連發的“跑路事件”不斷“教育”著投資者,投資者對P2P平臺的透明度要求也將越來越高,“有底氣”的平臺會逐步主動向上述查詢系統拋出“繡球”。

編輯:一財小編

更多精彩內容
請關註第一財經網、第一財經日報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531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