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專題籽】法國人無樓一樣有高潮 上車港媽:生活易但發達難

1 : GS(14)@2017-05-07 15:31:30

當年嫁到法國,Celia(右)也曾經歷文化上的水土不服,轉了很多份工感到氣餒,直至她考到法國國家持牌導遊牌照,現為旅客策劃深度的私人導賞團,已成為她的事業與愛好。



【專題籽:法國五月】對於香港人「有樓有高潮」,法國人覺得匪夷所思,仲會藐你不懂得「C'est la vie」。對生活至上的他們而言,揸住磚頭收租不是人生唯一目標,炒樓也不是致富首選。無殼蝸牛在「租金管制」保障下,不像香港租客般經常被逼遷,政府更規定冬天時業主連租霸也不能趕絕,輪到你大驚小怪吧!



「我會說,在巴黎生活易但發達難。我認識不少香港人跑到外國,始終有份工就能有間屋,有些人還可以有輛車,如果你不求發達,生活還是比香港容易。」香港土生土長的蘇秀蘭(Celia),在美國工作時認識法國丈夫,嫁到巴黎生活逾廿年,對香港貧富懸殊差距越拉越遠和近年荒誕陸離的住屋現象,有感而發。在巴黎12區步出地鐵站走5分鐘便來到Celia的住處,1996年她和丈夫新婚便在這裏買了一幢約900呎的二手中層單位,地點相對於香港的紅磡區,靜中帶旺。Celia說巴黎沒有太多高樓和屏風樓,住宅一般都低密度,像她所住的七層樓高住宅已屬少見,一般房子只有六層或以下。「我在1996年尾用百多萬法郎買了這個900呎單位,大約等於百多萬港元,現在約升價兩倍多,巴黎與香港其他國際城市一樣,尤其是巴黎市中心樓價一直飆升,但不及香港恐怖。」「但飆升現在也只是賣三、四百萬港元?」我驚訝地問。



香港充斥「無飯煮婦」,Celia與丈夫卻愛自煮與兒子享天倫之樂,這天更特別為我和攝影師炮製法式芝士鐵板餐,喝的花茶由夫婦所種。

發掘新景點是Celia的日常工作,這天她帶我們到新開不久的香水博物館,也不忘向負責人攞料,為日後帶團作資料搜集。

1996年,Celia與丈夫以約百多萬港元買下巴黎市區這九百呎的物業,看到美麗的巴黎樓景,現時樓價翻幾番至四百萬,此數目在香港市區選擇不多。


香港無殼蝸牛Vs巴黎重殼蝸牛

「差不多吧。是比香港便宜沒得好說。香港樓價貴得驚人,都不是讓人住的,根本不知甚麼人才可以買到樓,就連身處高職位的像我在香港的會計師堂妹,也抱怨買不到樓。」翻查資料,1996年香港一個七百多呎的黃埔花園單位賣480萬元,太古城一個900呎單位就要600萬。Celia的房子現值約400萬,在香港市區買不到300呎的蝸居,沙田顯徑邨的公屋王就要500萬。去年巴黎一間32呎貴價劏房「閣樓」(Loft)賣五萬歐元(約43萬港元)巴黎報紙已大字篇幅:「巴黎樓價瘋了?」呎價13,000元在香港是平常事,在巴黎卻是大新聞。當然,一個錢幣都有兩面,在法國買樓一樣有辣有唔辣。「以為買樓供斷就可以住過世?別開心得太早,這裏每年要交住宅稅、物業稅及管理費之類,如果你沒有收入或退休金,孭着重殼的蝸牛一樣很可憐。」Celia說,巴黎無辣招打擊炒樓,但因為樓價升幅不算顯著,又有重稅和遇上租霸的風險,「有錢人寧願做別的投資好過。」唔願上車,在法國租樓也不差,政府有租金管制保障租客,業主租約到期不可以亂加租,也不可隨意趕走租客。「尤其是冬天,通常是10月至2月,就算租客欠租也不能趕他走。」除了生活質素,法國的工時較短,工作壓力自然相對香港細,Celia與丈夫各有自己事業,閒時逛博物館、旅行,丈夫愛在家做木工與手作,還會自己種有機茶葉。原本修讀酒店管理的Celia,移居巴黎後做過酒店銷售經理和國際貿易,最後重投旅遊業,經過一年的培訓,成功考取法國國家持牌導遊牌照,現在當上法國旅遊策劃和私人導遊,並以筆名「樂遙」撰寫blog,分享旅遊和生活樂趣。生活在法國,她覺得最自在是法國人崇尚我行我素。名牌店和精品店似乎是法國的國際商標,但真正的法國人卻不那麼着迷,君不見LV旗艦店外長長的排隊人龍,清一色是外國人臉孔,又以亞洲人最為之瘋狂。「巴黎女人都不跟風跟潮流,在街上看到每個人的穿衣配搭都不同,有自己的個性。」Celia說,巴黎女人不會因為成功搶購新出的手袋或限量別注版新衫放閃而驕傲,她們反而會因為在二手店淘到一件經典而自豪,逛二手店是她們的日常。「更準確一點,法國人的日常就是喝酒聊天。」像這天我們來訪,在電梯碰到Celia住在七樓的鄰居,熱烈招待我們到他們家開party和聊天,你有多久沒跟鄰居說話?



記者:鄭天儀攝影:潘志恆(部份圖片由受訪者提供)編輯:英穎欣美術:孔文彬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70507/2001190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241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