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折价36.5%美国TPG5.5亿“抄底” 达芙妮或转型零售商


From


http://www.21cbh.com/HTML/2009-5-27/HTML_5TNVQK2XYULK.html


投资事件沉寂一年后,TPG向连锁消费领域投出第一张支票。5月25日晚9点,女鞋上市公司达芙妮(00210.HK)披露,引入美国德太投资有限公司 (TPG Capital) 共5.5亿元(约8100万美元)的策略性投资,持有达芙妮扩大后约14.5%的股权。

危机之下,PIPE融资(即Private Investment in Public Eqity)已成为私募们最热衷的融资方式,取代了此前盛极一时的杠杆融资。

5月26日,达芙妮收报3.62港元,大涨11.4%。

“达芙妮将实现从生产商向零售商的转变,”26日,中信证券下属直投金石公司投资经理告诉记者。面临不确定的消费需求,花旗分析师则对管理层是否能够降低门店的固定租金感到担忧。

演绎PIPE融资 TPG猛赚一笔

正 如无数投资与被投资机构对外宣称的一样,TPG和达芙妮的表白是“互相欣赏”。达芙妮主席陈英杰表示:“这不仅有助于我们进一步巩固集团在中国内地市场的 领导地位,更有利于促使达芙妮发展成为世界级的企业。”达芙妮董事总经理陈贤民继续说:“TPG 的全球网络亦将为集团增加市场竞争力,开展更广阔的商机。”

魔鬼存在细节里。根据协议,TPG 同意认购本金总额5.5亿元于2014年到期的无担保可换股债券。有关债券票面息率为3.125%,每半年支付,并可按指定条款被转换为达芙妮普通股份,初拟换股价为每股3.50港元。若债券不被转换,将以票面价值被赎回。

此 外,TPG 还获得1亿份每份可转换为一股普通股的认股权证,初步行使价为每股4.00港元。认股权证有效期五年,若 TPG 悉数行使认股权,则将获达芙妮1亿股普通股。若所有债券及认股权证获全面行使,TPG 将持有2.79亿股达芙妮普通股,相当于达芙妮经扩大后股本约14.5%。

“加上股息率30%左右,把所有折让的价格算上,相当于摊薄成本每股2.3港元,折价非常离谱。”一位长期跟踪消费领域的分析师做出上述判断。相比之下,26日,该股收报3.62港元,折价高达36.5%。

花旗银行当日发表对TPG入股达芙妮的研究报告,报告认为,假设一年后TPG全部转股,将对达芙妮每股收益有6-10%稀释,公司净负债率将从7%上升到18%,可预期净收益降至负15.2%。

投 资女鞋市场,并不偶然。国金证券分析师张斌分析称,该行预期明年国内消费市场复苏,达芙妮鞋类和运动服饰效益将随市场好转而增长,预计鞋类效益增速将超过 运动服饰。伴随行业成长,达夫妮未来业绩将平稳增长,09-11年净利润分别为21.15亿元、24.42亿元和29.81亿元,分别同比增长 5.21%、15.45%和22.06%。

同为香港上市公司的百丽,也早在2005年被摩根斯坦利和鼎辉斥资3亿元投中。

TPG亚洲投资团队也刚经历重大人事调整,两位合伙人离职,投资达芙妮是继3月份变动后,TPG出手的第一单。金融危机引发去杠杆化,对PE是致命打击。前不久,TPG在一封致投资者的信中透露,最近数月,该集团曾考虑过140宗杠杆收购交易,但没有一宗达成。对达芙妮的入股或可被视为转向之策。

目前TPG其它在华投资还包括在深圳发展银行、汽车及零配件销售企业广汇汽车服务股份公司和日新集团的持股,后者是一家日本金融企业,在华设有分支机构。

预留的伏笔:转型零售商?

TPG的介入刻不容缓。5月26日下午5点,达芙妮正式召开了股东大会,宣布正式引入TPG,并由TPG委任CFO和负责零售渠道的管理层。

据摩根斯坦利最新报告披露,根据双方协议,TPG进入董事会将获得3项权利,指派一名独立董事,一名董事会监事,以及推选达芙妮CFO和负责供应链的主管。同时达芙妮需向上述来自TPG相关人员每年支付30万美元作为薪酬。

公司宣布, 5.5亿元将用于进一步扩展“达芙妮”及“鞋柜”品牌在中国的零售网络。此外若TPG认股权证全面行使后还将额外筹资4亿港元,将用于一般营运资金。

公告披露,达芙妮计划新开300家门店,但这将取决于09年上半年的销售表现,并非定局。“达芙妮将实现从生产商到零售商的转变,”中信证券下属直投金石公司投资经理告诉记者。

花旗分析师表示,达夫妮部分管理层希望开设更多的加盟店,以降低固定间接费用,另一部分管理层正在对加盟的模式进行研究。同时,达芙妮还要面对消减业务的挑战。由于公司将关闭所有亏损的耐克店,因此运动品牌将恢复盈利。未来,公司将伺机出售阿迪达斯店,并逐步缩小其业务。

中 银香港分析师胡文洲则表示,看好该企业发展前景外,但有两点风险提示:首先,占总利润的90%以上的达芙妮品牌面临巨大的利润率压力,经营利润率缩窄了 3.3个百分点至13.8%。下半年,其所负责OEM中的零售运动品牌 ,如耐克和阿迪达斯,也陷入亏损,亏损值预计280万港元。同时,高库存现状也难以改变。他认为,达芙妮在2008年下半年到2009年上半年,经营将表 现出现反复。公司较高的存货也迫使其以较低折扣出售,否则就将面临2009年上半年底出现跌价损失的风险。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207

为什么资产折价股难以估值 value91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4dc8080100hxws.html


许多人喜欢资产折价股(包括折价基金),但此类股实际上难以估值,多数情况下折价是 完全合理的。

这样说,理由如下:

1 资产本身的会计价值是否真实反映现在的市场价值。

   所以你要搞清楚到底是什么资产

2 资产何时兑现

  有些公司资产就是现金或可变现的证券,此类折价股要考虑公司是否会现金分红,多数公司永不分红或很少分红,股东根本享受不到折价好处。

  即使公司可能会分红,还要考虑是明年、后年。。。。,哪一年分红。分红时间拖得越久,年收益率就越低。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997

折价,溢价,泡沫 自强不息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5d4888a0100nozh.html

 以下假设是指不在市场极端态,就是非极度高估和极度低估的情况下。
溢价交易:
    溢价交易在两地市场的存在都比较普遍,如A股的云南白药,贵州茅台,H股的雨润集团,味千等。大多数时候都是在高于市场平均PE在交易。这种 大多数交易者都认为合理,实际是企业竞争优势的体现,企业所积累的无形资产保证了企业能够持续的发展,并在发展中实现超额利润。这种溢价的存在是合理的。 而作为投资人,在合理的价格买入,一直享受这种溢价也是合理的,在A股市场上,溢价常常和泡沫难以分辩。

    折价交易:在A股难得有企业折价交易,而在香港一个离岸市场,以及机构为主的情况下,有许多比较普遍的折价情况,其中有一些比较好的投资机会:

1:流动性匮乏的企业,因为机构甚至散户都难以自由进出,这样的企业一般都会折价交易,此类企业的基本面千差万别,但如果是优质企业,做好3-5年持有的 准备,往往在企业基本面持续变好,被机构认同时,短时间实现非常大的涨幅,港股往往出现的一天一倍的情况,并不完全是炒作,也有一些是企业基本面确实发生 了变化以前期一直折价交易的原因。

2:市值较低的企业,香港机构对市值低于10亿的小企业一般不感兴趣,此类企业因为企业规模不够大,抗风险能力较弱。往往出现折价交易的情况,也是个人投 资者挖宝的地方。如港股创业板,固然以垃圾股为主,但也走出了1066,8058等牛股,就是小企业在发展中不断壮大,投资者享受到从低估值和企业发展双 重的成果。

3:偶发性灾难因素,这个是恐惧和贪婪的问题了,不用多说

4:持续良好发展的企业,但竞争优势不明显的。典型如服装类企业,大多数公司是同质化经营,竞争优势,经营的壁垒都很低。此类企业无法保证自己在未来的潜在竞争中能一直保持超额利润,折价交易(peg小于1)也是合理的状况,这隐含了投资者对企业风险所保留的安全边际。

泡沫:

1:概念炒作,周期性企业高峰时的炒作等

2:同质化高速发展企业享受的较高估值

3:有强竞争优势的企业享受了如天空般的估值(这一点也许可能只是降低投资者收益,因为从茅台,苏宁等企业来看,在历史上绝大多数时候买入,都不会亏损)。所以这类企业何时抛出是个比较有艺术性的问题。

    总结起来,机会可能在于折价交易的企业获得了市场的认同,获得了正常的估值和自身的成长 ,更可能在于折价交易的企业在自身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取得了竞争优势,获得了强大的经营壁垒,从而实现从折价到长期溢价甚至泡沫的估值,港股中的546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而正常经营的企业,如果确立竞争优势,具有强大的经营壁垒,也能实现双击,从估值和业绩双方面的提升。

    从风险上来说,溢价交易的优势企业基本面发生了变化,或者本身就是没有经营壁垒,较长时期的持续增长而获得的溢价,在经营困难时,则可能导致双杀。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666

看得見的底部,看不見的折價---談銀行股的價值 流水白菜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3b1d06701011co9.html

2005年,當市場持續的低迷和絕望後,有些人發現了封基處於極其離譜的低估狀態。4-5折的封基,意味著大盤跌到300多點,才會發生虧損。封基的計算極其簡單,因為現金和債券是不打折的,因此,百分60-70倉位滬深300股票的封基,意味著股票在3折-4折在賣。

 

去年此時,日本地震,大盤2900多點,農行2.62元。一般人計算了一下,也可以得出農行的稅後利潤大概在5-6之間。一年過去,大盤跌了百分20,但 農行的價格不僅沒有下跌(中間還有一次分紅),而且分紅率也和當時預估的差不多。換句話說,看到分紅率,就能看到農行的底部。農行的底部和封基的折價不 同,它的底部是由堅實的分紅基礎建立起來的。假如農行永遠都不增長了,每年分紅利潤有百分6,對於幾千億要投入股市的保險基金,社保基金,養老金,以及只能把錢存在銀行的巨量存款,都有巨大的誘惑力。因此,農行2.62元就是農行的價值鐵底,即使被擊穿了,也不用擔心它不會漲回來。(農行只是一般的銀行,但農行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2005年,封基的風險是中國經濟的徹底崩潰,如果大盤跌破400點,那麼,封基發生虧損的概率還是有的;2011年,農行的風險也是中國經濟的崩潰,如果不是,那麼大盤跌到1000點,農行的價格還是無法撼動的。

 

2012年,在GDP7.5的全年預期下,在2011年銀行賺得太多紛紛隱藏利潤的情況下,銀行目前的預期是一季度盈利20的增速,全年15左右的增速。 因此,目前的銀行股無需去懷疑它。銀行目前的壞賬率還處於歷史最低位置;中國總體經濟的不平衡(落後的省份在高速增長);城市化進程還在高歌猛進(離城市 化60的目標還有10個點);以及中國政府對經濟超強的控制力(全世界最強大的政府之一)諸多因素,決定了2012年的銀行業績高枕無憂,決定了目前銀行 股如珠玉般寶貴的價值。

 

有些人說銀行融資不斷,損害投資者的利益。他們或許不知道當年的封基老鼠倉不斷,利益輸送給開基,高位接盤莊股,基金經理豬一般的投資。有些人還說封基當時的折價是確確實實的,但他們看不見,如果銀行的合理估值是15-20pe,那麼目前的折價也就是當年4折的封基。

 

估值之難,難在確認股票的底部;價值投資之難,難在遇到4折買的股票。珠玉滿街,不識貨的人們往往習慣去追逐被熱捧的木石。當然,他們也許不知道,當封基 4-5折的時候,機構們紛紛減持,避之唯恐不及;而當封基漲了5到10倍以後,機構和股評們開始視封基為價值投資,被長期推薦。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509

7折價入住北市 地上權住宅能買嗎?


2014-02-17  TCW
 
 

 

七折價,買到全新屋,且搶進台北市中心精華地段,但你要付出的代價,是只能住「七十年」,買這樣的房子划算嗎?

政府為了打房,禁止標售大面積國有地,讓台北市土地成「稀有財」,因此,國產署、財政局、中油、台電等公部門或公營事業,近年為活化資產,改以「僅有土地使用權」的地上權方式標售住宅用地,遂開發為沒有土地所有權的「地上權住宅」。

這些沒有土地所有權的地上權住宅,近年來也成為建商的新興目標,今年更將大舉進入房地產市場。依全球資產管理公司估算,四年來,建商總計已砸下約兩百億元、取得超過二十件地上權案。經過規畫,目前已有四案進入推案階段。

以去年下半年公開、位於台北市民生東路的吉美璞立為首,今年預計有位於板橋的昇陽寓見、日勝生的仁愛本真及華固的景美財訓所案將陸續開案。除了位於台北Sogo復興館附近的仁愛本真,傳言開價將接近市價外,其他皆以當地行情價的六至七折為號召,讓地上權住宅在今年正式成為消費者的購屋選項之一、重新挑戰國人「有土斯有財」的傳統觀念。

事實上,地上權住宅並非新產品,諸如京站,信義區的台北花園、塔悠路的寶成河畔皇家,都是過去十五年來推出的地上權產品,卻始終未成市場主流。

除沒土地所有權,且有五十或七十年使用年限、期滿須拆屋還地外,過去因住戶不能取得物權(地上權持分、建物所有權),導致銀行不願承辦貸款業務,也是一大阻礙。不過去年九月底,國產署解禁地上權分割限制後,已為未來新地上權標案打通任督二脈,但也導致廣義的地上權住宅區分為地上權住宅、使用權住宅兩種,其貸款條件、買賣成本皆不盡相同。

比起投資客,更適合自住者別碰豪宅區,以低總價、小坪數優先

「所有權住宅是老大,地上權住宅是老二,使用權住宅是老三!」高力國際估價及諮詢服務部董事袁嘉隆分析,目前如京站及市面上新推案,多是去年九月前的標案,即沒有物權的使用權住宅案,住戶僅有建物使用權。住戶貸款則由建商做東,和銀行合作提供融資,因此,轉手時,接手者仍須面對貸款問題,因此條件最差。

國泰建設協理陳仁澤認為,沒有增值空間,才是地上權住宅接受度偏低的關鍵因素。「台灣房地產會漲,是因為土地在漲。只買建物,交屋那刻起,價值就開始遞減!」他說,沒有土地持分的地上權住宅,建物折舊,造成價格下跌是必然。他建議,若對地上權住宅有興趣,首先須拋開房價增值、轉賣獲利念頭,因現階段,地上權還是百分百的「自住產品」。

「五十年、七十年,其實很長,」面對地上權住宅,潤泰新董事長簡滄圳相對樂觀,他說,三十年老房就能都更,所以七十年絕對保證能「住滿兩輪都有剩」。

他分析,只要地段好,價格合理的地上權住宅對首購族仍有一定吸引力,因此若想保留轉手機會,建議消費者避開豪宅區,選擇低總價、適合小家庭的二十坪至四十坪案型。簡滄圳解釋,對能花上億元購屋的豪宅客來說,價格已不是最大考量,「畢竟,要花一億四買地上權,或兩億買所有權,有錢人當然選後者!」

比起「購屋」,它更像「租屋」購入成本低,但保證可入住兩代以上

信義房屋企研室經理蘇啟榮也分析,在房價過高的氣氛中,六至七折出售的地上權住宅,有絕對優勢,但他建議購屋者在評估時,必須將地上權住宅視為「租屋」,而非「購屋」:「地上權應該想成一次預付五十年、七十年的房租。」

他解釋,地上權因未持有土地,且即使擁有房屋所有權、期限到仍須返還,所以比起買房,更接近「可自由裝潢」、保證入住兩代以上的租屋方式。不過,袁嘉隆提醒,地上權的隱形成本:地租、房屋稅、管理費等,仍不可忽視。

他說,地上權雖無須繳付地價稅、土地增值稅,但每年須另繳地租給建商,約是公告地價的三%至五%不等。若以五%計算,與自用住宅地價稅的優惠稅率千分之二相比,便足足是後者的二十五倍。而且,隨著公告地價逐年調漲,地租的負擔只會越來越重。因此,雖地上權購入成本較低,若有意出租,租金報酬率相對能上看三%,但依他估算,不到四%恐無法回本。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1285

中集集團(2039):深港通提速,關註高折價藍籌

來源: http://www.guuzhang.com/portal.php?mod=view&aid=1193

本帖最後由 三杯茶 於 2015-1-22 14:55 編輯

中集集團(2039):深港通提速,關註高折價藍籌

作者:武當海波

港交所總裁李小加19日出席亞洲金融論壇時對媒體表示,“深港通”一定是“滬港通”的升級版,會努力在今年推出“深港通”。
筆者在上一期(1月8日)“深港通”專題中分析過,受益品種的標的,以及股價表現的節奏,那麽問題來了?有沒有特別看好的品種?即使拋開深港通這個短期因素,中長期來看,也是不錯的投資品種?答案已經在標題中給出——中集集團(2039)


看好的邏輯有三:

1高折價

中集集團目前A股價格19.4,H股價格折合人民幣12.2,,折價近40%,在深港通的大背景下,H股股價具有很大吸引力,未來兩地估值對接,折價縮小甚至消弭是大概率事件。

2低估藍籌

中集集團屬於滬深300板塊,14年動態市盈率13倍,公司3季報顯示收入增長20%,利潤增長66%。

3前海地主

前海大開發、粵港自貿區加速推進,中集集團在前海有52萬平米土地,商業價值約七八百億,而公司目前香港市場給的估值才400億人民幣左右,潛在價值巨大。


公司毛利分項統計


公司毛利分項統計:

集裝箱業務見底:

公司占全球市場份額50%,隨著歐美經濟溫和複蘇,有利於需求好轉。

能化、道路運輸車輛、物流業務保持增長。


海工業務潛力大:

目前已發展成為了全球半潛式鉆井平臺制造領先企業,累計獲得7座半潛式平臺訂單,合計生效訂單約40億美元


前海地塊含金量高:

公司在前海中心區域擁有52萬平方米的工業用地,土地價值(轉成商用地後)500—800億元。除了前海以外,公司在青島、深圳蛇口、上海寶山等多地具有土地儲備或有望轉商的工業地塊,價值也210 億元以上。暫不考慮未來經營所獲現金流,用NAV 法對中集深圳(前海、平山)土地資產進行估值,在700 億以上。


中集在前海擁有的土地(紅色)


風險因素:


1、世界經濟不景氣,集裝箱業務繼續下滑,海工業務繼續虧損。

2、前海土地方案遲遲不能落地,土地收益與深圳市政府分成的比例具有較大不確定性。

3、國際油價的大幅下跌利好公司集裝箱業務,但如果油價長期低迷,對海工業務可能有較大影響。


二級市場走勢特征:


A股中集股價表現出很強的周期性,跟大盤走勢相關度也非常高。

中集H股表現弱於A股,從12年底B轉H後,公司股價在11-19港幣之間寬幅波動。


投資建議:


考慮到目前二級市場上公司股價仍處於下降通道,可分批布局,建議13-15之間可中長期關註。(來自國信港股)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8483

格隆匯醫藥群:華翰生物折價供股引發的論戰

來源: http://www.gelonghui.com/portal.php?mod=view&aid=2311

本帖最後由 優格 於 2015-4-29 18:35 編輯

               格隆匯醫藥群:華翰生物折價供股引發的論戰
  作者:格隆匯整理


導語:華翰生物制藥(587)昨天突然公告,建議每2股供1股,每股供股價1.3元,較昨日收市價2.3元折讓43.48%。根據華瀚最新公告的中期報,賬面上還趴著20億現金,對於突然如此大幅折價供股——要知道香港資本市場可是相當不歡迎這種行為的,民營企業大折讓供股圈錢基本上會打入出老千陣營的。到底是什麽原因?對該事件,專業人士又是如何看待的?格隆匯醫藥群對對此事件做了很深入的探討,小編整理了各位專業人士的看法,供大家參考。
(註:在不影響交流的情況下,對發言者名字做了適當處理)

RSFH
點擊查看:華翰生物制藥供股公告

RSFH
                           
LY
這貨賬上這麽多現金還高比例抽水,太坑爹了!

SS
華瀚又是老千股?

AC
有點意外

HHY
公開發售,股東持有兩股獲一股認購@SS 

TH
華翰以往都是派現少,融資多,這也是我它有所保留的原因

HHY

JPM
華翰的根本癥結在於其股權結構,這一點格老早就指出來。
創始股東占比很少,現在醫院業務又是一個非常有發展潛力的行業,但是又是非常需要創始人等團隊通力合作去拓展的時候。
格老大說的,誰願意拉著一個很長的車卡呢?做得多,分得少。
所以再多的現金都不夠用!
單單舊廠房改造據說就要花掉十幾億。

CR
game over 醫藥股再告別一只

TH
港股玩概念是不能長久的
派息率是選港股的重要因素
當心民企

CR
華夏醫療 鳳凰醫療 華翰 複星 四環 一共五個帶醫院資產~妹的 明天開始全部刪除只留一家

JS
我能不能不合時宜的提示一下華夏醫療的風險?

TH
想玩概念還是回A股吧

JS
我知道大家都很happy地從華夏醫療賺錢了,但覺得華夏醫療的氣質其實比華瀚差好多好多

VR
中肯

JS
華夏醫療4毛多的時候,我就提示過風險的。現在都兩塊了。我這是滿倉踏空的風險[可憐]

XR
我之前的一家國企投過華瀚管理層的一個林板項目 管理層的可信度很值得懷疑
之前那個項目 同樣的一起華瀚的管理層 空轉 國企投了一兩億元 生產線都沒見一條
同樣的管理層 就鄧 龍他們

SL
華翰醫院還是幹得不錯
融資的方式不對

CR
民企是不少“千” 但我總想辦法找到“幹” 一定有!

AC
華瀚,我堅守
往好的想,是不是六盤水兩個國企的附屬醫院要拿下的節操了
GMP改造和醫院都須要投入
華瀚醫院這一票如果幹成了,未來按比例分股分拆上市,N倍
好再沒有滿倉獨股了,否則都沒錢配啦

SL
肯定是醫院那邊需要錢
問題是港股不喜歡供股
配售,或者發可轉債大家可以接受
供股在港股基本是禁區

JS
賬上那幾十億怎麽解釋呢

SL
你看海通國際那麽強勢的票,在供股之後跌成什麽樣子
二十多億對於投資醫院,不算什麽大錢
一兩家醫院就燒完了
海通這種確定不是老千公司的,一旦宣布3.5供股,幾天跌得多兇,我不知道公司是怎麽考慮的。港股基本把供股跟老千畫等號

WPC
海通強在又填權了

TH
低凈值配就有千股嫌疑
海通高過凈值配股

CR
在本輪最高峰時,給幾位友私聊,冒著成為摯友的風險叫賣,不知摯友了還是友盡了…[呲牙]
虎豹賣4% 跟它賣了5% 原來摯友在那~

AC
@CR  盡心提醒、買賣由人,

JS
@AC  對於長線支持華瀚的股東,的確是個增持股票、支持公司長線發展的難得機會

CR
[握手]醫藥股的林子里玩打仗遊戲,也過夠癮了…唉

JS
@CR 跟虎豹一起賣 沒問題吧?

SL
供股沒有改變股權比例啊
只有增發才改變
這哪里叫增持?

TH
高過凈值配才不會損害原來股東權益

JS
可以二級市場上便宜增持啊

AC
現在明白虎豹為啥要減持了

SL
供股和配售有區別的好不好

AC
籌錢配股

LJW
@LY  我看海通國際3月18日公布配股,次日只跌了7%,跌得不多啊

AC
可能虎豹也要加銭

SL
不止跌一天

LJW
後面也沒跌

SL
接近除權日還在跌

TH
華翰華翰又一炸彈
想好怎麽拆彈吧
明天跌幅估計20%

AC
@JS  順其自然

CR
跌下來增持??
這麽好的辦法我想不到[發呆]

AC
GMP改造、醫院都是需要資金投入的
公司完全可以發行債券嘛
華瀚需要供股籌資的傳聞早有了

LZX
供股基本和老千劃等號

TH
13年配售價,2.02元,現在越配越低

JN
白雲山當前賬上現金34.4億,只有6.04億有息債務。白雲山2015年1月公告擬A股定增4.19億股,占發行後總股本的24.5%,發行價格為23.8元,定增規模100億元,本次非公開發行A股股票的募集資金總額為不超過100億元,在扣除發行費用後全部用於增資廣州王老吉大健康產業有限公司、“大南藥”研發平臺建設、 “大南藥”生產基地一期建設、增資廣州醫藥有限公司、信息化平臺建設等項目及補充流動資金。為確保本次非公開發行A股股票後公司H股符合香港聯交所上市規則中關於公眾持股比例的規定,經第六屆董事會第八次會議審議通過,公司提請股東大會以特別決議審議批準授予公司董事會一般授權,授權董事會根據市場情況和公司需要,決定單獨或同時發行、配發不超過於該等決議案獲股東大會通過時公司已發行境外上市外資股(H股)20%之新增股份。

JN
白雲山公告複牌後,H股股價大幅上漲,最大漲幅43.8%,當前價格漲幅28.2%,還有中國中藥今年初公布完巨額融資和收購公告後,股價也是大漲的,關鍵是融資投向,能否明顯提升ROE水平和每股EPS,
1.3元是給原來股東的一種權利,可以以這個價格再買入華瀚股票, 認購權證是有價值的,是可以出售的

TH
怎麽可以和白雲山比較,白雲山是高價增發
華翰有底氣讓阿里5元入股,那另看了[微笑]

JN
都是融資方式,這種方式給了華瀚原來股東選擇權,可以選擇被攤薄,也可以選擇不被攤薄

TH
問題是這樣的方案有損原來的股東
如果不參與配股就虧大了

DY
@LY 同意,配股理論上不影響股價

JN
定向增發有損於原來股東,因為原來股東沒有選擇權

TH
看看海通國際就知道了

AC
這種方式小股東顯然有被迫成份,確實不受市場歡迎,這是事實

RSFH
理論上中性,實際上影響比較大。
比如近期的509

TH
那要看向誰定向增發

AC
準備配股,大跌增持

TH
對了,看好的就想好什麽位置增持

JN
如果不想參與,你可以把認購權證賣掉,配股和其他再融資一樣,如果確實有好的項目能提升EPS對原來股東是有利的
但是募投項目不好,那就另說了,如果華瀚大股東拿出真金白銀參與,好項目的概率偏大

WZS
海通國際那一單老股東不虧

HHY
@JN同意,並不是所有供股的就當作老千,只要集資回來的錢用在點上就行,如果真心做實事,供股也算省了融資成本,例如之前中國太平也是超過三成折讓供股一樣

MMC
看昨晚大家的討論,總結下來有幾點:1華翰大折讓供股理論上中性,實際影響比較大。短期股價承壓。2對於公司長遠前景,需要看募集資金的投資方向,看錢是否用到點子上。3註意有類似融資需求的公司風險,比如81434華翰的癥結在股權結構上,創始股東占比太少。

MMC
以上總結可能不完整,僅供參考
轉幾個在別的群的觀點
虎豹減持+配股,華瀚大動作,大股東看來在股權上有大訴求,增加控股權,未來看好

MMC
當時在醫藥群里討論過可能面臨的融資,很多人說賬上20億現金,而且是醫院托管模式,後來就沒有後來了,也有人買了也賺到一部分,包括8143也討論過,後擔心巨額融資在0.6出了。自然後面的沒賺到,總結下來,長期而言你只能賺到你可以理解的那部分錢。有的股票你可以拿著翻幾倍,有的卻在大漲前賣掉,這個當中其實沒有偶然
這些討論,供大家參考

AC
雖然我是華瀚的鐵桿,也理解醫院需要大資金投資,但覺得這個做法在港股的傳統上還是比較流氓

HHY
如果供股股份不足,大股東會包底嗎

SL
供股實際可理解為負的現金分紅。

AC
現在理解虎豹為什麽賣股,不是為了降低持股比例而是為了籌前供股,那麽它應該是事先知道的,畢竟他是懂事股東,那麽它就涉賺內幕交易,哪位大神方便與港交所投拆,查它鴨子

AC
籌錢

HHY
走勢比想象中好很多

AC
2元附近拉拉據吧

JN
如果投資者不想參與,可以把認股權賣給大股東,公告披露大股東承諾可以增加持股比例至29.99%

CR
以下是轉的~一個股友講:
關於華瀚,大股東持股比例太低,在這樣的情況下,大股東並沒有動力提高股價訴求,其一直想收購虎豹的股權,從虎豹高位減持看,這一點正在曲線實施,供股也是獲得股份的曲線機會,一方面公司有項目收購要錢,一方面關聯人事獲得股份。所以這次下跌是很好的機會。牛市來了,牛市思維很重要。

AC
關鍵看下來是否有大項目落實,有則這次風波可以看作靴子落地,前面一片陽光,否則前途渺茫,適時離場,時間暫以三個月為限
我自己的想法
相信前者的概率大

L
是增持的好機會

CR
暫時看不清華翰是“ 千”還是 “幹 ”總之我走了。我去買 “幹 ”的公司。

AC
建議觀察前期參與轉債的國資是否提前轉股參與供股

YB
也可以賭五月收購托管醫院,六月人神,九月業績

ZW
大股東已經給你亮了底牌了,還賭

YB
@ZW 對,是等

AC
半年了,六盤兩家收購的醫院應該差不多了,
這個屬於一廂情願哈

JN
有價值的股票是遲早有表現的。巴菲特告訴我們:股票長期看是稱重機。

AC
人神我不寄厚望,什麽幹細胞也是概念而已,幾個胎盤產品倒有點譜,能否騰飛看醫院這一塊
醫院這一塊既是香噴噴,又沈重重,香:掙錢是不爭的事實,重:需要巨大投資,不是誰都舉得起
地方政府為什麽願意引入投資,必須理解其原理,不全是人情送禮,更多的是雙贏

HJB
我等。。

CR
目前融資成功的:複星醫藥57億,華翰這下30億。 華夏不能不融吧,鳳凰模式不同,不並購只托管。
好吧,AC哥有理

CJY
1.華翰不是千股,給華翰這樣優秀的企業戴千股的帽子不公平
多年來,華翰送股+派現,算是很好的了。絕大多數股民應該都是賺錢的。
這個股票還沒賺錢,只能從自己操作水平找原因。
2.面向所有股東供股比只對部分第三方定向低價增發公平
3.2011年首次調研華翰至今,華翰值得信任。長線看好華翰。
29日,我在醫藥群里說1.3是底,結果1.36止跌。
今天我要說,華翰還會創歷史新高。
萬州國際上市後不久,我說萬州極端情形下4元抄底,結果3.75元見底。如今5.34元了

AC
公立醫院不盈利的貞潔牌訪註定成為政府沈重負擔,特別是投資上的無底洞,實際上醫院掙了很多錢卻只能自己花,不能上交,如今政府也是在經營,投入是要產出的,而老百姓生活水平提高,加上城市化人口集中,醫療需求爆增,所以政府引入投資者,雙方同謀醫院既得利益,客觀上解決百姓就醫需求

SS  
華瀚投資符合當前政策方向

JSC
醫療投資是當前的政策方向。那請教一下,華夏醫療有什麽問題嗎?為何AC也不理解這家公司?

CR
華夏,在深圳吃完飯到現在一年了什麽動靜也沒有,沒耐心等
我們追捧已經融到錢的。按理華翰也算進來了

C總認為怎樣,這個邏輯?

CJY
華夏醫療我是2013上半年買的
已經賣了

AC  
@CR   輕資產掙快錢,但沒有收購根基好

JSC
我持有著,但似乎大家都不看好

AC
@CR  複星是不錯的,老板有眼光,夠大局

GL
民企大比例,高折價供股,基本就算出千了。無論華翰這麽做的出發點是無私的目的,比如做事業(比如真的是想籌錢做醫院),還是自私的目的,比如提升創始人股權,都離光明正大有相當距離。做這種必然會惹爭議的動作,說明公司小聰明有余,大智慧不足

LK
主要是賬面上的現金都沒用光,就搞供股。。。
難道有五十億的大項目要投嗎?

LJBL
基本同意GL看法

LJBL
管理層大格局不夠

HW
好公司會二送一,比如867就是這樣做過


AC
@LK 帳上現金期實沒有那麽多,公司之前有解晰

HW
一直認為公司管理團隊最重要!管理團隊是否控股更重要!

DT  
港股的玩法確與A股有很大不同,牛市中,A股對定增尤其是大折價配股(華瀚相當於後者)趨之若鶩,往往會出現搶權(大折價配股幾乎等同給老股東送錢),問題的關鍵是,所募錢的投向未來能否增厚股本回報,對華瀚,還是應該看好!

兩個市場不同,港股老千多,根源是離岸市場,香港交易所及證監會無法深入監管非香港本土企業。至於大陸與香港哪個市場投資者更聰明,留待時間檢驗吧。

JN  
如果大股東希望低價參與再融資,增加股權比例,可以通過折價向關聯方定增,這樣原來股東沒有權利參與,只有默默承受被攤薄的命運,向原來股東發供股權的融資方式是對原來股東利益最大限度的保護。

WT  
a股是因為公司市盈率夠高。拿著近百倍市盈率是收30倍左右市盈率的資產,對原來的股東來說估值也下來了。但港股不一樣。587這樣供股對老股民絕對是一種傷害

WT  
最近的股價走勢說明一切。你供不供的上尚且不論,真看好的,現在進也比前段時間買劃算很多

AC  
@LD   投資者喜好是兩個市場對配股態度截然相反的根本原因:港人作為成熟市場的投資者,買股當儲蓄,更看中實打實的分紅,所以盈利再多不分現金市場就以腳投票。A股作為新興市場,大家追求社會轉型的暴富機會,更看重發展,而不是現金分紅,所以受故事多過利潤

JN
再融資如果能產生額外收益,增加EPS決定是利好,這就是中國中藥大漲的邏輯,當然了,投入的項目不好,那就是利空,但是從再融資的方式上分析,供股比定增好

AC
隨著南下資金的不斷增加,港市的投資者結構也跟著變化,兩者會逐步平衡折中

華瀚今天低開後上升,個人估計應該是傳統港市資金感到失望而出,南下資金勇敢接盤檢漏
主要討論內容到此結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2414

13只分級基金瀕臨下折 “兩B”驚現折價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16502.html

自1個月前的3082.36點回調以來,A股市場近期回調幅度接近10%。具有杠桿效應的分級B,不無意外地成為領跌的品種之一。

據集思錄統計,截至20日上午收盤,煤炭B級(150290)、地產B端(150208)、一帶一B(150276)、帶路B(150274)、泰信400B(150095)、金融地B(150282)、一帶一B(502015)、國防B(150206)、成長B級(150214)、環保B端(150324)、房地產B(150118)、高貝塔B(150146)、互聯網B(150196)13只分級B瀕臨下折,估算凈值位於0.307元至0.391元不等,距離0.25元的下折閾值分別18.6%至36%之間。

盡管仍有18%以上的安全墊,但倘若市場繼續調整,那這些基金下折風險不容小覷。截至目前,12只瀕臨下折的基金中,有煤炭B級、地產B端等6只基金凈值杠桿超過了4倍。以距下折閾值18.6%的煤炭B級為例,目前4.33倍的凈值杠桿,只要其掛鉤的煤炭指數跌幅達到5%,那該基金便毫無疑問將觸發下折。

值得註意的是,下折並非意味著投資者將會在一天之內遭受額外的大幅虧損。股災之時,由於急跌和杠桿效應影響,分級B二級市場價格相對於凈值大幅折價。而基金折算又通常以凈值來衡量,以致於當時出現下折引發投資者損失一日內暴增的情況屢見不鮮。

此一時彼一時,倘若接下來市場延續陰跌致使分級基金出現下折,那B持有人的虧損並非清一色被放大。截至目前,溢價率較高的帶路B、泰信400B溢價率分別為10.83%、9.68%。而另有兩只分級B出現了折價,環保B端(150324)、房地產B(150118)目前分別折價1.16%、3.43%。這也預示著,即便分級B出現下折,也並非所有的下折都會造成額外虧損,相反部分基金可能因為下折帶來額外收益。

理論而言,B份額的折溢價率反應了市場預期,當市場預期B份額跟蹤指數上漲時,B份額溢價率上升,反之則下降。不同風格B份額的折溢價率波動差異,反映了市場板塊熱點所在。

廣發證券對此表示,從B份額的表現來看,由於近日大部分行業主題分級B繼上周以來繼續出現下跌,投資者對於分級B信心的下降以及對於下折的擔憂使得本周分級B份額的溢價率出現了較大幅度的下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7020

跨市場折價並非必買信號 深港通預期趨於冷靜

在缺乏明確投資主線的當下市場,呼之欲出的“深港通”再次成為市場的風口,頻頻被寫進賣方研報的推薦主題中,扛起了修複藍籌等板塊估值和市場情緒的重任。論道深港通的機會,無論是開通進度、資金偏好還是投資策略,諸多市場觀點都習慣於比照滬港通的邏輯。

從滬港通的運行看深港通,市場預期正歸於理性並迎來一輪全面的校準:跨市場的折價並非就是買入機會、資金偏愛也不意味著股價上漲,掘金深港通需把握結構性機會。

滬港通的折射

運行了近兩年的滬港通,到底傳遞了怎樣的投資信號?

從資金的總體流向上來看,滬港通的資金流動的南下趨勢穩定,北上資金即滬股通的使用額度不及預期。根據現行的交易規則,滬股通、港股通的總額度分別為3000億元、2500億元人民幣,每日交易額度則分別為130億元人民幣、105億元人民幣。wind數據顯示,截至8月15日,滬股通總余額為1497.18億元,港股通的總余額為464億元。以此測算,當前滬股通的使用額度剛剛過半,而港股通的額度則使用了八成。

從每日額度來看,除滬港通開通的首日滬股通達到130億元額度之外,此後再無出現單日用滿額度的情況;港股通在2015年4月8日、9日連續兩天用滿單日額度。從滬港通開通以來的交易來看,滬股通的平均單日額度為5.8億元,港股通的單日額度為7.58億元。“整體來說,滬股通不如預期中那樣吸引香港投資者。”廣發證券策略分析師陳傑在其研報中總結稱。

在滬港通的當前的資金流向格局是否延續、深港通的開通對A股市場的影響有多大?對此,市場預期在分歧中更趨於冷靜。多位券商分析師普遍認為,深港通開通後的增量資金對A股市場的實際影響或有限,對市場情緒的影響意義或更為長遠。

“考慮到短期內國內宏觀經濟周期和貨幣環境或將維持現狀,深港通對於增量資金的吸引、兩地估值趨勢性收斂的作用有限。”興業證券的研究報告指出,深港通的更大看點在於對內地市場的長期影響,如對估值體系有望與全球接軌、市場投資者結構和投資氛圍更健康。

華泰證券策略分析師戴康則直言,目前滬港通北向的累計使用額度占滬市23萬億元自由流通市值不足1%;未來,即便深港通北向額度累計使用達到3000億,對於深市約15萬億的自由流通市值也僅僅只占2%,不能改變A股存量博弈的格局。

掘金前的預期校準

滬港通近兩年來的開通與運行,不僅僅為港股通提供了可借鑒的經驗與參照;伴隨部分初期主流的投資策略被證失靈,市場預期正迎來一輪全面校準。

“2014年11月滬港通開通催化金融藍籌引領牛市行情,期待深港通帶來的催化效應。”華泰證券分析師徐彪在最新一篇行業研報中,如此總結和預期互聯互通所帶來的市場機遇。類似的投資邏輯,在滬港通推出之處極為盛行;尤其是A/H股的高折價股、大盤藍籌和高股息標的等,都一度視為滬股通的“金礦”而獲市場追崇。就在近期深港通的開通預期再度升溫之時,加配藍籌和高股息標的的投資建議再次興起。

從近期的港資配置和股價表現來看,上述策略也得到了短期驗證。

目前,交易所每日公布滬港通雙向交易的十大活躍個股。根據開通後的公開數據統計顯示,二季度以來,滬股通標的貴州茅臺有85個交易日躋身前十大活躍個股,上述交易日內資金累積凈買入額為7.44億元。同期,貴州茅臺的股價漲幅為28.73元/股。若從滬港通開通之日後公布的十大活躍個股統計來看,貴州茅臺的累計凈買入額依然位居榜首,超過120億元;同期股價漲幅則已翻倍。

而除貴州茅臺外,受港資偏愛的其他個股也均為各行業龍頭。以二季度自8月15日的統計區間為例,中國平安82個交易日登上滬股通十大活躍個股,民生銀行、中信證券則分別有61次、58次登榜記錄,而興業銀行、伊利股份亦有近50次的上榜成績,宇通客車、招商銀行上榜次數超過30次。股價表現也較為樂觀。同期內,宇通客車上漲16%、招商銀行上漲14%、中國平安累積漲幅9%,民生銀行、興業銀行、中信證券分別上漲7%、6%、1%。

然而,短期的對比並不是滬港通的全貌。若將統計區間延長至滬港通開通後的運行來看,市場預期將需要再次校準:對於A股來說,折價並非就是買入機會,而資金偏愛也不意味著股價上漲。

廣發證券的上述研報統計稱,自滬港通開通至今年8月初,滬股通凈買入金額超過10億元的股票有16只,首位被貴州茅臺占據,其他個股也幾乎全部為行業市值排名第一的龍頭股。但同期的股價表現卻出現較大分化,如海螺水泥、大秦鐵路等港資青睞的個股,其絕對、相對股價都不及滬港通開通之前。

“這意味著,滬港通開通後,有港資流入的行業龍頭股也不一定會在股價方面體現出相對優勢。”陳傑進一步分析稱,資金流動只是影響股價的眾多因素中的一個,港資流入不一定意味著股價一定上漲。此外,大部分標的股票的滬股通交易額占該股票總交易額的比例不高,港資交易對股價的影響相對不大。

陳傑稱,滬港通推出後,兩地上市的AH股股票、大盤藍籌股、高股息率股票也均未體現出相對優勢。這主要是因為,滬港通並不能將已買入的股票進行跨市場賣出,無法真正“互聯互通”消除折溢價。而滬股通交易額平均占比僅為不到2%,難以改變A股的投資者結構和市場風格,基本無法影響到大盤藍籌股的估值以及A股的遊戲規則。

基於上述類似邏輯,多位分析師對深港通的影響和投資策略分析正歸於冷靜。陳傑就預計,深港通下港資依然會選擇業績好、市值大的行業龍頭股;但港資流入不一定意味著股價上漲,最終股價表現如何是由上市公司基本面、投資者風險偏好以及資金面綜合決定。

戴康則表示,深港通開通前大藍籌有階段性機會,外資亦偏好低估值股票;但由於外資占比低、影響尚淺,深港通開通後低估值的股票不一定會跑贏。相對而言,其認為未來兩市折價的個股將有望受益於深港通;而目前深市A股相對溢價,港市H股有17只相對折價。興業證券最新發布的研報也認為,深港通對A股總體影響有限,但仍存在一定的結構性機會;包括估值相對便宜的大勢至行業龍頭、白馬股中低估值且高成長標的、QFII連續重倉個股和兩地稀缺品種值得關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0373

定增折價空間收窄 多基金參與項目“破發”

明顯超越大盤收益的超額回報讓定增受到越來越多資金的關註。在2013年至2015年的三年間,定增平均收益率達到66%之高。如同打新,“資產荒”背景下如此的高收益也在被逐漸壓縮,首當其沖表現出來的是折價空間的收窄。

為了追逐高質量的定增資產,機構的申報策略也在發生變化,比如溢價申報。而一些低溢價的定增項目也被認為具有較好的投資與收益機會。與此同時,目前有超過一成的定增項目發行時出現了定增價與股價的“倒掛”,不少基金身在其中。

溢價報單 公募謹慎合規

隨著越來越多資金關註到定增連續多年來的超額收益,定增的折價空間也在收窄。以9月4日至9月11日的統計來看,一年期項目的定增平均折價率為9.95%。

北京一名資深公募基金經理表示,定增的收益來源於三個部分,即“折價+阿爾法+貝塔”。而折價是一次性的,阿爾法來自於能否超越市場獲得絕對收益,貝塔便是跟隨市場的起伏波動。“全市場的投資回報在下降,定增市場過去平均一年能賺50%多,肯定是不合理的。那麽定增的投資回報肯定也會隨之下降的,因為整體理財收益都在下降。”該北京資深公募基金經理認為。

事實上,《第一財經日報》記者也了解到,折價大並不代表就一定會出現套利空間。去年5月,有一上市公司擬啟動定增,當時股價是50元∕股,定增價格是33.32元∕股,也就是說折價率是6.7成,並且大股東參與5億,而現在該公司股價已經跌破了20元∕股。

“折價特別大的項目可能也有問題,折價特別,說白了跟你去超市買東西一樣,動不動就打五折三折的東西,你要自己想一想到底需要不需要,品質是不是有問題。也就是說這是一個品質和折價的權衡。”一家大型公募基金經理對本報記者表示。

對一些優質的資產來說,大資金量看好甚至會將折價空間壓縮至極小,甚至出現溢價,其中不乏機構溢價報單的例子。分析人士亦指出,高溢價項目一般市場預期較好,往往能獲得相當高的超額收益,但其投資機會相對較少,相對而言,低溢價的定增項目從收益和投資機會的角度更加值得關註。

在蘇寧雲商引入阿里的292.33億的定增中,定增價是15.17元/股,實施價相對基準價格的比例是105.76%。

“對公募基金來說,溢價買的話可能涉及到一些合規的問題。因為有可能不去二級市場買,而是去一級市場買定增。市面上有一些溢價發行的定增,在買入之後,確實有一些公司釋放利好,股價出現大幅上漲,沒有鎖定期的話即可賣掉,這其中涉及一些投資的問題。”上述北京資深基金經理表示。

定增價倒掛 多基金“中招”

盡管定增在過去被證明具有相當的超額回報,但並非所有定增都能穩賺不賠,一個最新的例子便是樂視網(300104.SZ)。8月8日,樂視網以45.01元∕股的價格非公開發行,近48億市值的新增股份在深交所上市流通。截至9月8日,樂視網報收於44.75元∕股,也就是說,定增一個月後樂視網的股價與增發價出現了倒掛。

在樂視網的此次發行中,樂視網發行1.07億股募集48億元,發行折價率是4.54%。本報記者發現,今年來不少上市公司的定增價與發行價出現了相當程度的倒掛,也就是定增溢價發行。

以保稅科技(600794.SH)為例,上市公司8月20日公告發布針對員工的定增持股計劃,公開資料顯示該定增計劃發行價為6.71元/股,相對於8月19日收盤價5.72元/股存在著17%的溢價。

Wind統計也顯示,截至9月18日,今年來共有56家上市公司定增溢價發行,定增溢價最高前三的是龍泉股份(002671.SZ)、寧波港(601018.SH)及蘇寧雲商(002024.SZ)。

據不完全統計,在溢價發行的上市公司中,大量的基金公司身在其中。截至9月18日,以下出現了股價與定增價倒掛的上市公司中,出現了基金公司身影的有:財通參與衛寧健康(300253.SZ)、大洋電機(002249.SZ)、金雷風電(300443.SZ)、*ST橡塑(600346.SH);創金合信、申萬宏源、博時資本參與東方集團(600811.SH);天弘、平安大華、中信建投等參與了大洋電機;華安、財通參與了蒙草生態(300355.SZ);上銀參與了上實發展(600748.SH);新沃、華福等基金公司則參與了海南航空(600221.SZ)。

即便是折價發行都不能確保穩賺不賠,溢價發行的定增更是增添了不少變數。以保稅科技為例,發行時股價是5.72元/股,如今股價是5.5元/股。

“折價的話,也不能保證不被另外阿爾法及貝塔拖累,大盤跌很多會吃掉折價,另外如果選擇的公司不好,本身也跑不贏大盤。”上述大型公募基金經理也認為,隨著折價的縮小,對基金經理的投研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532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