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有所为VS有所不为商业模式决定攻守节奏

http://epaper.nbd.com.cn/shtml/mrjjxw/20101104/2039251.shtml

  每经记者 徐洁云 发自上海
腾讯终于率先急切地抛出最终杀招。攻守节奏选择的异同决定于腾讯与360不同商业模式所形成的不同战局态势。
如果要说双方的根本区别,那就是在业务拓展方面,腾讯想得更多的是“有所为”,而360至少现在会想“有所不为”。
与QQ直指每一个账号用户个人不同,360针对的是每一台机器。QQ是要把用户拉到其亲力亲为的每一个具体应用中去,而360要的是让所有通过它的渠道进入用户终端或者带走用户流量的软件或应用,并且留下佣金。
360构建的是B2B2C的模型,所以它可以永久免费,可以不在客户端上做广告,可以把自己的终端产品分立开来。360无所谓,反正它不会直接从用户那里获取营收。
对于腾讯而言,则不然。除了不得不单独做的浏览器和输入法等少数业务,多数业务的入口都在QQ客户端上,实际上,腾讯也正是凭借这样强悍的客户端赢得了一场又一场扩张之战。
这样的特性决定了腾讯要开拓业务,就必须不断“有所为”,不断进入各个互联网公司的固有领地,从商业上讲这无可厚非,但结果是必然触及其他企业的核心利益。
反映到战局中,当360扣扣保镖砸向QQ客户端时,腾讯会痛彻心扉——客户端上的广告、QQ秀等,都是腾讯的重要收入来源;对360来说,因为其收入不依赖个人用户,腾讯只能通过“封杀”才能触及要害。
更为深层的原因或许是,如果不能速胜,在经济损失之外,腾讯多年的强势或将动摇。一旦不能一举破灭360,将其从用户的电脑上清除,那么这只企鹅恐怕很难再有第二次机会将愈发强悍的对手彻底击倒。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016

宏霸(802)香港上市後的首次收購 有所不為軒

http://crocodilehk.blogspot.com/2009/07/802.html

湯才兄之前提到,有公司能夠個半月變十五億,其實只要高手出招,5日就足夠了。

宏霸(802)在今年4月8日,
宣佈於 二零零九年四月七日向投資控股公司Top Digital Holdings Limited收購銷售股份,「該等股份佔A-1全部已發行股本之15%,總代價為135,000,000港元,將按以每股代價股份發行價9.00港元配 發及發行15,000,000股已繳足代價股份之方式予以支付。」

通告中有關A-1之財務資料提到,「由於A-1自其註冊成立日期二零零九年四月二日起尚未開展業務營運,故A-1並無營業額、稅前或稅後純利以及特別項目。」A-1由註冊成立,到宏霸收購15%股權,前後只有5日!

A-1之母公司Top Digital Holdings Limited,乃一家由CATV之股東全資擁有之投資控股公司,CATV全名是中廣亞廣播信息網絡有限公司,簡稱為
中廣網,主要業務是網絡遊戲、無線業務、寬頻娛樂。A-1之成立旨在為CATV提供獨家資訊科技及業務流程外包以及顧問服務,成立之後A-1及CATV就簽訂了外包協議(outsourcing agreement),當中包括為CATV逾5,000萬用戶提供策略規劃、業務及技術改造、行政及管理服務。

A-1與宏霸的間接全資附屬公司Virtual Storage簽署特許協議(Licensing Agreement),以於三年之合約期內購買WinLogon及VSW之使用權最少各21,000,000套。A-1繼而將向CATV之用戶轉售軟件使 用權,作為彼等會員服務升級及獎勵計劃之工具。不知道名字的獨立估值師評估這個特許協議之現值淨額約為900百萬港元

A-1向宏霸購入兩款軟件各21,000,000套,數量極多,雖然通告說是會員服務升級及獎勵計劃之工具,實際上卻非業務所需,而是作轉售之用。CATV將宏霸的面相識別軟件
放上網推售,售價¥299,宏霸也為此發出英文通告。點解A-1要一次過買入那麼多套軟件,它有把握將它售清?

收購的代價,除了參考「收購事項之原因」一節所載列之因素,另一個參考的資料是宏霸「委聘之獨立估值師就特許協議全部權益約900百萬港元(15% 即相等於135,000,000港元)之估值」。A-1向宏霸購買產品,獨立估值師說宏霸可從A-1身上賺取9億港元,結果A-1自己就這樣變了價值9 億,然後宏霸以9億的15%價錢,買入A-1的15%股權,這套定價邏輯太過高深難解,尤其是考慮到宏霸收購A-1的原因,是關乎線上遊戲之潛在發展空 間。

代價以發行宏霸股份支付,每股代價股份發行價9.00港元,較於最後交易日香港聯交所所報之收市價每股股份6.91港元溢價約 30.25%。雖然發行價高達9.00港元,但是賣家在4月28日以低於6元的價錢出售一批股份,在5月8日以6.xx再出售一批股份,之後股份比例低於 需要披露水平,不知道是否已經全數沽出套現。

交易的賣方Top Digital Holdings Limited,是由CATV之股東全資擁有,那麼CATV之股東又是誰呢?宏霸沒有加以解釋,有一則
舊聞提到,「1999年5月,廣電總局廣播影視信息網絡中心和上市公司北亞集團(600705)分別投資1200萬和1800萬元,成立了中廣亞廣播信息網絡有限公司的前身中廣亞交通信息廣播網絡有限公司。北亞集團獲得控股權,該公司董事長兼總裁王平轉任董事,同時擔任中廣亞的董事長兼總裁,2003年1月29日,王平已經辭去北亞董事一職,專事中廣亞。」

北亞集團於1992年7月創立,是由哈爾濱鐵路局等12家企業發起,並於1996年5月16日在上交所掛牌上市,代號為600705,07年因為連續三年出現虧損而被
暫停上市,現要進行破產重整。北亞集團前董事長劉貴亭去年被控四宗罪,「其中一筆是指,2002年2月,劉貴亭將公司3000萬元私自挪用給中廣亞交通信息廣播網絡有限公司使用。此筆資金截至2007年12月25日,在大股東哈爾濱鐵路局的支持和幫助下,經司法機關依法繳回900萬元,餘款已制定還款計劃。」劉貴亭最終被判無期徒刑。非常奇怪的是,我未能在北亞集團近年的年報中發現提及中廣亞,而更奇怪的是在1999年度報告摘要中提到,「本公司於1999年7月28日在北京註冊登記的中廣亞交通信息廣播網絡有限公司,由於該項目技術含量低、市場複雜、再加上產業政策等原因,該公司停止運營,故未納入本年度合併報表範圍。」

誰才是CATV的真正股東?宏霸又與誰人作交易?

鱷不群 said...

只要肯付錢,要請Big 4不難。

我剛發現,在06年的年報,主營地點是香港的數碼港;在07年的年報,主營地點是澳門;在08年的年報,「集團總部預期可於2009年第2季末遷至馬來西亞」,而04年才在馬來西亞開首間辦事處。

我這兩天一直想,Tan Ting Ting(陳婷婷)會不會是馬來西亞人,陳的廣東拼音是CHAN,普通話拼音是CHEN,Tan應該是福建拼音,在中港較少人用,反而新加坡、馬來西亞比較普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202

夫妻也可以不為錢財傷感情 夏韻芬:家用要自動化、紀律化

2011-9-12  TWM




知名理財作家夏韻芬說:「夫妻間 有兩件事情最重要,一個是『錢』,一個是『性』,偏偏大家對這兩件事都常選擇隱諱不談。」究竟夫妻要如何談錢,才能達成共識,又能讓彼此舒坦?

撰 文‧何珮郁

大家常說:「親兄弟明算帳。」那麼每天面對柴米油鹽醬醋茶的夫妻也要如此嗎?如果要把每一筆花費都拿出來討論,難免落入斤斤計較 的窘境,但是,遇上「錢」的問題,即使親密如夫妻,若不說清楚、講明白,又容易在彼此心裡留下疙瘩,造成日後爭端。究竟夫妻談「錢」,要如何談得巧妙、不 傷感情又能順利達成共識呢?

現實生活中,不論是新婚夫妻,抑或是老夫老妻,都曾有為了錢爭執不下的經驗,而第一關通常要面對的就是「家用分 攤」。結婚前,兩人只要為自己的開銷負責,但是結婚後共同生活,就會新增許多家用支出項目,例如房貸、水電瓦斯、小孩教育費用等,「該怎麼分配?」是每對 夫妻一定會面臨到的首要課題。

一方主導

關鍵在於「清楚記帳」

上一代家庭的傳統觀 念,大多是男主外、女主內,由先生賺錢,交給太太管錢。但是,一方主導經濟大權的方式,常會發生一種狀況,就是先生質疑太太:「到底錢都花到哪裡去了?」 辛苦控管家庭預算的太太卻滿腹委屈、百口莫辯。面對這種問題,知名理財作家夏韻芬建議,「要避免猜疑的情況發生,最好的方法就是『記帳』。」記帳的動作看 似繁瑣,卻是「一方主導」模式中最重要的基礎,也是解決金錢爭議的最後防線。「因為數字會說話。」夏韻芬解釋,建立家庭收支明細表可以讓財務更透明,雙方 可以隨時檢視,對於每一筆支出去向了然於心,自然減少猜疑。並且還可針對過去的明細加以檢討,改善不必要的支出,更有效率地分配資金。

而給 錢的一方要如何給,才不至於讓伸手要錢的一方有受辱的感覺,也是一門重要的學問。

夏韻芬認為,「給家用的方式,一定要自動化、紀律化。」萬 一賺錢的先生覺得上個月花錢花太凶了,這個月就刪減預算,往往容易讓管錢的太太心生不悅。如果可以預先設定每個月固定自動轉帳,約定付錢的日子到了就自動 執行,既可預防臨時變卦,又可避免開口要錢的尷尬。

如今,社會普遍以雙薪家庭居多,在夫妻兩人都有收入的狀況下,也發展出了不同的理財模 式。其中之一便是「公用帳戶」制度。由夫妻雙方約定好,各自從收入提撥部分比例到公用帳戶,共同分攤家用支出,其餘的收入則屬於個人自由使用的私領域,夏 韻芬夫妻便是以這種方式,同心協力走過二十多年的婚姻生活。

其實,夏韻芬的夫妻理財模式,也經歷過不同的實驗階段。新婚時,先生負責全部支 出,她也樂得輕鬆,「後來,我先生漸漸覺得不公平,彷彿他是一條血牛,什麼都要付,我卻一毛錢都不出。」所以這樣的方式並沒有持續太久,兩人開始討論公用 帳戶的可能性。

她先生認為,家是兩個人的,如果要共同分攤,比例當然要一人一半,但是夏韻芬卻認為六比四較合理,「男人養家是傳統,應該要 多付出一點。」夏韻芬坦言,光是為了這個誰多誰少的比例問題,兩人就互不相讓,協調了半年。

後來,夫妻倆討論過後,決定將所有的家用、投 資,甚至包括退休規畫、子女教育基金都詳列,才發現「其實數字沒有想像中的恐怖。」她強調,「數字化」可以幫助兩人更清楚地建立家庭財務目標。

顯 然地,如果要使用「公用帳戶」制度,先談好「遊戲規則」,就是維持制度長久運作最重要的關鍵。

公用帳戶

關 鍵在於「遊戲規則」

首先,針對公用帳戶中,要包含哪些項目來進行討論,除了基本家用,其他支出如紅白帖、家族聚餐、孝親費用等,是否也由公 用帳戶支出,都可以事先商量達成共識。接下來,則是針對兩人收入狀況來決定分攤的比例,甚至哪個時間點要把錢匯進公用帳戶,都可以事先明訂在遊戲規則裡。

夏 韻芬打趣地舉例,兩人可以先講好在發薪日後的一周內將錢匯入,如果沒有遵守規定,就要請對方吃飯,這種方式既帶點情趣又有約束的效果。

她補 充,其實遊戲規則是人訂的,可以一邊嘗試一邊調整,找到兩人都可以接受的平衡點。針對「孝親費用」,夏韻芬也曾嘗試過多種方式,起初為求公平,夫妻倆決定 直接從公用帳戶支出,買給婆婆和媽媽一樣的禮物,「但是,就容易發生婆婆和媽媽兩人相見時,撞衫或是撞別針的尷尬狀況。」後來,兩人決定改變策略,各自買 給自己的媽媽,「可是我又覺得,老公買給婆婆的東西有點醜,最後乾脆改成我統一採購。」就連買禮物給父母這種看來稀鬆平常的小事,夏韻芬夫妻也歷經三部 曲。

另一方面,公用帳戶制度的優點,不僅是讓夫妻共同承擔家庭財務目標,也可以在公領域之外,保留私領域資金的運用空間。夏韻芬笑說:「如 果送對方情人節禮物還要從公用帳戶領錢,不是太沒情趣了嗎!」其實很多人對所謂的「私房錢」 都存在著負面觀感,但是她卻將它重新「正名」為「個人資金調度使用權」。適度的留白,讓兩人都保有自由運用的彈性空間,也是夫妻互表尊重的方式之一。

至 於第三種模式,則是「各自管理」,這種方式與公用帳戶的比例原則不同,而是把各大類別的支出,直接分配給一方來掌管。如何「分工」又是一門學問,例如由擅 長財經領域的一方來負責投資,而另一方則負責家用,就是其中一種方式。不過,在各擁一方的情形下,如果少了充分的「信任」和「溝通」,就很容易產生夫妻倆 「諜對諜」的情節。

藝人佩甄認為,信任的基礎是建立在「了解」上,在結婚前,她曾用心觀察過老公的花錢習慣,「他沒有不良嗜好,也沒有購物 狂傾向,和朋友交際也不會為了愛面子,就隨便撒錢買單。」正因為兩人的價值觀相近,便能採用「分工合作」 的方式,放心交給彼此。

一直以 來,都是由佩甄負責支付房貸、投資房地產,而老公則負責家用開銷和股票投資,「因為我的個性比較穩健保守,老公個性比較積極冒險,也擅長股市分析,所以就 由我來Hold(掌握)住這個家的根基,讓老公去衝鋒陷陣。」佩甄一邊說還一邊模仿著「Hold住姊」的動作。

佩甄也透露,兩人在分工合作 的模式下,能夠越理財越多的祕訣,就在於「不計較」。

對於很多夫妻而言,「不計較」看來簡單,實際上卻不容易。「有些夫妻太過計較,老公花 錢買了一手啤酒,老婆不甘心沒花到錢,也要買一包洋芋片。」佩甄夫妻覺得,與其在瑣碎的小地方計較,不如彼此激勵,鼓勵對方更積極的「開源」,讓生活品質 提升。「因為我們共同的興趣,就是賺錢!」不過,兩人的理財過程也不是一路平順,佩甄坦言,剛買房子的時候,也曾因房貸問題而心存芥蒂。當初約定好由佩甄 付頭期款、老公付房貸,但佩甄習慣一有收入進帳就先大筆償還房貸,「直到房貸全都還清了,我才發現,老公怎麼都沒拿錢出來!」後來經過溝通才了解,老公的 資金並沒有藏私,而是投資在創業開立的診所上。

各自管理

關鍵在於「溝通了解」

因 此,除了從「了解」來建立「信任」,也須由「溝通」來增進了解彼此的價值觀。

夏韻芬以過來人的經驗分享,「以前我老公覺得,平常吃菜市場一 把十元的青菜就好,可是我就覺得,為了健康,一定要買比較貴的有機蔬菜。」經過幾次類似的溝通,她漸漸理解老公的價值觀,比較不重視現階段的吃穿品質,而 較重視未來的退休生活。

此外,夏韻芬強調,關心對方的財務狀況也要問得有技巧,可用討論連續劇一般的輕鬆口吻,如「最近投資的績效如何?」 或「我有買某一檔股票,你有買嗎?」至於溝通的時機,她覺得,一定要挑在氣氛良好的時候談,例如:晚餐後去散步一小時的空檔、看完電影之後,都是好機會。 「萬一遇到投資失利的狀況,也要以理解與同情的力量共同度過,千萬不要語帶嘲諷:『我早就告訴過你……』,因而大傷感情。」「夫妻要共同分享財務帶來的幸 福感,也要一起承擔壓力。」夏韻芬覺得,夫妻理財的模式千百種,唯一不變的是,大家都希望家庭的財務狀況能更好,不僅在金錢上要互相分享,情緒上也要互相 支持,用溝通來釐清模糊地帶,讓理財也能成為一件幸福的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716

正點鬧鐘董博英:不為創業而創業 想自己定規則

http://xueyuan.cyzone.cn/gushi-gushi2/223527.html

「我們不是為了創業創業。」這是我在採訪董博英的時候,聽他說的最多的一句話。「我們真的是想實現自己的夢想,我們想自己定規則,我們想把原來我們在公司裡看到的不對的管理方式,不對的領導理念,通過自己的實踐糾正過來。」那麼就跟隨筆者一起通過「正點鬧鐘 」來看看這幫80後的創業哲學。

手機鬧鐘,在「正點鬧鐘」這個App正式登場之前,彷彿所有人對這個手機自帶的功能都不以為然,不認為它是一個可以作為創業項目並投入很大精力的應用市場。而「正點鬧鐘」COO董博英與他的合夥人王穎奇則對這種看法say no。

做別人沒有做過的事情

「我們團隊建立之初的9名核心成員基本自於金山毒霸的無線事業部」,董博英介紹道,「2010年底,我們確立要出來創業,研發主要在珠海,開始北京就只有我自己。」

按照常人的思路,既然團隊的主要核心成員都是做殺毒出身,順理成章自己出來自己門戶就應該在熟悉的領域,但是董博英和他的團隊不這麼想,「剛開始決 定做安全領域,後來就感覺安全這個行業比較複雜,尤其像其他大公司也在做,我們覺得就不太合適,尤其我們從金山出來,覺得再做一個跟老東家有競品的產品, 從道義上講也不太合適。」

一個「道義上不合適」的想法,就促使他們另闢蹊徑尋找別的產品了。

也許是80後對於市場的直覺,董博英帶領團隊決心做鬧鐘領域的想法,就來源於日常生活,「我的合夥人王穎奇,他覺得手機鬧鐘很多功能使起來不太方 便,比如說一些輪班的提醒或者還信用卡的提醒做得不是很到位,由系統自帶的鬧鐘提醒起來會很麻煩,然後我們當時就想,這塊是不是應該有這個需求?於是我們 上網在百度知道里搜索手機鬧鐘,發現果然有很多人在提,在做了一些市場調查之後,我們就開始著手鬧鐘研發了。」

2011年4月1日,在經歷了三個月的立項、研發和一個月的內測之後,「正點鬧鐘」上線了。

因為沒有前人經驗,「正點鬧鐘」從始至終都只能自己探索。「其實最大的瓶頸,最簡單的一句話就是鬧鐘這個市場沒有前車之鑑,所以我們只能自己摸著石頭過河。」用董博英的話說就是真正想做一個made-in-china的東西。

找到自己的立足點

App Store和Android Market的成功給產業帶來了巨大的改變,但也讓大量的開發者因為忙於開發而放棄了產品創新的追求,這種大量應用趨於雷同的狀況,對於智能手機操作系統和移動互聯網的發展而言,都是一個不得不面對的問題。

面對激烈的行業競爭,很多創業團隊都犧牲在了被別人抄襲的路上:大公司依靠自己的資金和人才實力,把創業團隊的產品或以抄襲或以收購的方式截獲,這也是很多創業團隊面臨的巨大考驗。

董博英卻說:「不怕別人抄你,怕的是別人會變成你。只要是它不是能直接變成你,這個絕對對於創業者來講是有一線生機的。」

「比如我們設定鬧鐘叫醒時長的時候,有的用戶直接點關閉但他起不來,然後我們當時做了一個設計就是你得長按三秒,鬧鐘才停,但功能加了以後問題又來 了,又有很多用戶說不好,不喜歡,太麻煩,我憑什麼必須得按三秒。」這些就是小公司的優勢,可以更深層次的開發用戶的需求,而不像大公司為了很多產品的大 而全小而全,不能向產品的深層研發。

「類似的這種事情特別多,我們只能自己吸收用戶的反饋,自己分析再改,再有問題再改,完全沒有前車之鑑,它絕對不像國內的社交網站直接照facebook抄就完了,我們只能自己摸著做。」 董博英如是說。

上市絕對不是終點

2011年,App開發者的日子變得難過了許多。中國的移動互聯網開發者中,盈利的約佔25 .2%、打平的佔40 .4%,還在虧錢的則高達34.4%.另外,這些開發者的年收入水平普遍偏低,34 .7%的開發者收入在1萬元以下,1萬-5萬元的只有16.3%。

在這種情況下,很多開發團隊都會迷茫,甚至失去了目標,不能掙錢的想辦法掙錢,稍微有些盈利的想辦法上市。面對這種現狀,董博英卻說,「其實與其說目標,不如說我們是不想讓自己後悔,好多人問過我這個事兒,其實上市你說算目標嗎?那絕對不能成為目標。」

「我覺得正點科技做到今天,從9個人變到現在五十多個人,我沒幹過一件讓自己後悔的事,五十多名員工,我們都照顧得很好,產品方向與定位我們從開始 就很明晰。不讓自己後悔,才是我們真正的目標。最後結局無論是賣還是上市,甚至是公司破產,我們心裡也是很知足的。」 董博英坦言。

這款現在裝機量已經達到一千萬的正點鬧鐘,產品覆蓋Android、iOS、Symbian等平台,預計今年用戶將突破5000萬。承載著80後一代創業夢想的鬧鐘應用,「將會成為一個人與人之間的基礎的應用 」,董博英信心百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527

不為而為 農夫

http://xueqiu.com/3449769110/25466783
證券市場是一所大學,我們每個人在這裡都可以學到東西,汲取智慧。

我們每個人來到這裡,都是想要有所為。改善生活,成就夢想,創番事業。。。然而,資本市場從來都不可能讓每一個人都夢想成真。很多人進入資本市場那天,就是噩夢的開始。成功的投資,我們要切記有所不為,不為而為。

1.不要教條

2007年中國股市像一隻氫氣球,不斷上升,屢創新高,沒有最高只有更高。但斌老師固執的堅持「長期投資」,忽略泡沫的事實,教條化的執行巴菲特先生的長期投資思想。不願賣出股票。氫氣球總歸不能升到天上去,2008年泡沫破滅,但斌老師損失慘重。據說損失了10個億。後來巴菲特比亞迪之中國行,但斌老師現場向巴菲特求證股票高估要不要拋出,以可口可樂為例子進行了現場求證。我不太記得當時的細節了。我在想,也許但斌先生在慘重的損失面前,多少開始懷疑自己的教條化的「長期投資」,這也給我們上了生動的一課:不要教條

2.不要重倉

2009年至今,李馳老師一直重倉金融股,尤其是銀行股。銀行股的高槓桿性質,決定了這個行業本身風險重重,不適合重倉於一個風險很大的行業。銀行股持續了四年多的陰跌不止,讓昔日妙語如珠,才華橫溢的李馳老師,已經風光不再。市場已經差不多忘了這位投資前輩。銀行股持續了那麼長時間的低迷,銀行股的春天或許總會來臨,甚至近在咫尺。但對於一個基金公司來說,跟隨他的投資者很難做到五年如一日。做基金做私募跟自己做投資,總是有區別的。李馳老師的經歷告訴我們:不要重倉。

如果說重倉是很多人常犯的錯誤。那麼,對於我自己,這也是深刻的教訓。我在李寧股價從30多塊跌倒15塊左右,開始買入李寧股票。隨著李寧的繼續下跌,我更加自信的認為這是一個難得的機會。正因為這種盲目的自信,讓我不斷追加買入,最後重倉。而李寧的股價跌起來深不見底,給了我沉重打擊。所以,時至今日,我認為不管你自以為多麼有把握的機會,一定要切記:不要重倉

3.不要賭博

重倉已然是不可容忍的錯誤。而有的人還借錢。比如最近我們看到的董寶珍老師。他的否極泰基金8月30號的淨值是0.72,茅台股價9月份大跌,否極泰基金的淨值迅速掉至0.47!有人核算過,他的槓桿率大概是1.7倍。作為一家基金,對你的客戶負責,對你的合夥人負責,犯這種低級錯誤,實在是不應該。

董寶珍老師犯的錯誤比但斌老師和李馳老師都多。重倉單一個股,借錢放大槓桿,賭市場走勢,猜市場底部。。。這些看起來不像一個投資前輩的作為。甚至讓人覺得其投資連門都沒入。他的各種行為加在一起,讓我覺得他其實是一個賭徒,不是投資者,連投機者都不算。董寶珍老師的悲慘投資經歷必須讓我們牢記:不要賭博

我們重倉一個行業,重倉單一個股,甚至還借錢放大槓桿,賺足了泡沫還死了都不賣。。。這些行為背後,無非是我們的貪婪心在作祟。這種情況,首先是因為我們自以為自己是對的,自以為發現了巨大的投資機會。然後想極力抓住這個機會,適當配置都覺得可惜了這個機會,總覺得這麼好的機會,必須重倉才對得起自己發現的「巨大價值」,更有甚至,覺得重倉都不足以匹配這種「百年一遇的大機會」,不惜借錢融資放大槓桿。動用所有可以動用的資源來抓住它。而事實上總是事與願違,自以為是的巨大機會,往往成了啥也不是的機會。或者就算是機會,但市場持續的讓你失望,耗費了你漫長的時間去等待價值回歸。

這種極端行為背後,透露的是貪婪心。貪婪心放大後成了賭性。投資是一生的事情,就算真的是一次機會很高的擊球,也不應該傾其所有。

不要教條,不要重倉,不要借錢,不為而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5909

KPCB周煒:黃土養出最「土」合夥人 看中京東不為盈利

http://new.iheima.com/detail/2013/1209/56992.html

京東商城所在的TMT領域一直是凱鵬華盈投資的驕傲,凱鵬華盈曾經先後投資過超過600家創業企業,其中包括了Google、AOL、亞馬遜、網景、康柏電腦等TMT領域諸多明星公司。目前,凱鵬華盈中國基金管理規模近8億美元。IT出身的周煒也主要專注於互聯網、無線技術、媒體和消費服務等領域。

前一次遇見周煒是在一個著名的業內聚會上,他留了鬍子,顯得風度不凡,獨自站在大堂等車,對任何上前與他攀談的人都客客氣氣來者不拒。他的風格似乎印證了很多創業者們所評價的,凱鵬華盈中國基金「是一家很友善的機構」。從這位凱鵬華盈中國基金(KPCB China)的元老級人物身上看不出太多的「江湖氣」,反而還像是一個「IT男」,儘管他曾經歷和正在經歷著的「江湖」同樣充滿了血雨腥風、爾虞我詐、友情歲月與同門相背。

當記者來到位於北京銀泰中心的凱鵬華盈中國基金(KPCB China)時,辦公室裡很冷清,很少人在此辦公。周煒在會議室裡等著我們,見面就笑著說:「投資的企業非常需要我們的幫助,所以投資經理幾乎全都駐紮在項目上,我正考慮年底擴充團隊。」

大名鼎鼎的風投基金凱鵬華盈(KPCB,Kleiner Perkins Caufield & Byers),始創於1972年,與紅杉資本一起因其歷史上取得的驕人戰績而被稱為全球創業投資界的雙子星。2007年4月,凱鵬華盈在中國設立風投基金,基金Ⅰ總額為3.8億美元,旨在支持中國企業家和創業者,推動高速成長產業的創新。周煒正是在2007年加入的凱鵬華盈,當然,凱鵬華盈中國基金也曾遭遇水土不服,但這已不是如今這位凱鵬華盈創業投資基金的主管合夥人需要再去談和顧慮的事情。

「我太『土』了。」談到自己,他倒是毫不隱諱地說,「在凱鵬華盈中國基金的合夥人中,我是一個完全本土的投資人,其他人都是國外長大或者大部分時間在國外,而我是在甘肅長大,生活多與黃土地為伴。」

在這個的團隊中,人們評價周煒是「最本色的合夥人」。

這位「本土」西北漢子,擁有在國內高科技公司擔任高管十年以上的經歷,積累了大量企業管理和運營經驗,在此之後才進入風險投資領域,加入凱鵬華盈中國基金。

在投資過程中,周煒的「本色」常常顯露。他的同事們經常能夠看到他直接而嚴厲地指出企業家不足或需要改進的地方,但過後他又會拍著肩膀與企業家打成一片。「有的企業家也很『軸』,需要多陪他走一段路,然後再告訴他某個地方是存有問題的。」周煒對記者說。

目前,凱鵬華盈中國基金管理規模近8億美元,周煒主要專注於互聯網、無線技術、媒體和消費服務等領域。目前擔任董事和主要負責的公司包括京東商城、啟明星辰(深圳中小板上市)、滿座網、走秀網、塗鴉移動、力美廣告、秒針系統、融360,瑞爾齒科、賽諾水務、科淨源水務等。

從「戰士」到 「預警機」

其實周煒的經歷說起來也不複雜,他幾乎可以「被包裝成」一個基層硬、軟件設計開發人員的「IT男」奮鬥史。

從中國電子科技大學物理電子技術專業畢業之後,周煒並沒有選擇「包分配」,而是進入了一家福建的創業企業--實達集團。當時整個創業團隊都是二十幾歲的年輕人,團隊富有激情和衝勁,這讓周煒感覺非常好。「實達在那個時候特別像硅谷的創業公司,或者說就如早期的IBM,這在當時的國內並不多見。」

當年實達的電子支付產品,從POS到後台的清算業務,全國市場佔有率超過50%。這家以終端產品為主的企業,曾造就了「從16個人到16個億」的神話。1996年,實達公司股票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是國內首個上市的民營IT企業。「1996年,一個分公司的出納,年底獎金就分了20萬元現金。」周煒笑說。

周煒屬於「踏踏實實基層幹起來的幹部」。剛進入實達主要負責硬件開發,進一步成為軟、硬件兼備的工程師。但不久後,他被派到了一個全新的崗位--銷售。而這期間的銷售業績,使他在一年時間內升任實達湖南分公司的總經理,一年半後,湖南分公司的業績從原先的末位升至實達全國分公司第一名。周煒開始管理整個西部區域業務,2001年,開始擔任集團副總裁。

「從硬、軟件開發,到銷售、市場都幹過,當年在四川、湖南、福建、上海、北京都駐紮了超過1年以上。做業務的時候,大多就是一天到晚與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客戶喝酒打交道,這也是為什麼我說自己其實非常的『土』的原因。」

2000年之後,實達走入衰退期,現在的實達已成為一家以地產為主業的企業,與企業初創之時的業務完全背道而馳。

周煒原本計划去沃頓商學院讀書,但在企業高層的一再挽留之下,他開始負責集團投資業務,主要管理戰略投資與併購方面的事務。

2003年,周煒來到實達曾投資的上海瀚博科技公司擔任CEO,控股了瀚博科技,成功領導了戰略調整及其後的企業整合和商業模式的轉變,也經歷了為企業融資的過程。在成功將公司出售之後,他選擇沉下心,遠赴著名的沃頓商學院成為了一名學生。「當時就覺得,是應該休息一下,再做積累的時候了。」

「我的背景決定了我不是一個財務投資人,事實上我對財務領域除了在沃頓讀了兩年的財務課,以及平常看企業運行的財務報表之外,並沒有太多研究。例如Excel的一些model也是我在上沃頓的時候學會的,那時我34歲,一天到晚趴在電腦上學。我看項目不會從純財務的角度去看,而會考慮這個公司如何才能夠變大,在什麼位置加人,從哪個方向上把企業做好,這是我原來做企業的時候一直幹的事情,也是自己比較感興趣和擅長的。」周煒對記者說。

如果說原來自己做企業好比在戰場上扛槍打仗的戰士,而如今周煒把自己比作「預警機」,幫助「戰場」上的企業預判形勢,並對形勢變化迅速做出反應。

投資京東商城:盈利並非首要考慮

談到周煒的投資案例,京東是不得不談的。

2011年4月1日,京東商城宣佈已完成新一輪融資,金額15億美元,包括俄羅斯數字天空技術DST、老虎基金、凱鵬華盈等六家機構介入。A輪融資則是在2007年,獲得今日資本的1000萬美元。

「其實我們跟了京東很久,前兩輪都有機會投資,但由於種種原因,沒有投成。」周煒說,但凱鵬華盈中國基金一直跟進著這個項目。

周煒與京東商城CEO劉強東相熟,兩人年齡相仿,背景也十分類似。1996年,劉強東在中關村創業,而1994年,周煒也開始進入IT企業工作。由於都是IT人,劉強東的很多做法,周煒都能夠理解。非常巧合的是,劉強東原本公司的CFO是周煒曾經的同事,各種因緣之下,周煒一直對投資京東商城很「感興趣」。

實際上,投資京東後,周煒被很多人問起過關於毛利率、盈利等問題,他通常都會用一句話來回答:「看大格局。」作為補充,他還會舉亞馬遜的例子來說明。

「上市已經近20年了,亞馬遜到現在還是虧的,現在企業市值是1400億美元。其實,美國並不適合獨立電商發展,美國前25位的電商中的24個,都是傳統行業自己做電商,只有亞馬遜一家獨立電商做大了。」

周煒認為,在中國,獨立電商的機遇更大。中國電商的現狀就如「當年90%的中國人還沒有座機的時候,就直接進入手機時代」一般。現在很多二、三線城市傳統零售業根本來不及鋪點, 就已經進入了,這是對於行業大方向上的基本判斷。

其次要看京東商城是否處於這個行業內的領先地位,這個回答是毋庸置疑的。

電商互聯網公司有一個很大的特點就是「越大越贏」,照此邏輯,行業中會成長出一個巨型公司,那麼在行業內找一家最好的公司,有最好的團隊、最領先的位置,它必定就是京東。「接下來會不會有人顛覆他?反正目前還看不到。」周煒表示。

是否盈利並非是投資京東首要考慮的因素,周煒認為,一旦京東能夠如亞馬遜的發展一般,達到一定規模,這個規模本身就是價值,在未來的發展過程中,只要京東自身不犯錯誤,並且加強管理,成長速度是一般企業無法比擬的。

我們看到,如今的京東正在加強並改進管理,自建物流就是表現之一,並在未來會成為其重要的競爭優勢,儘管這個過程很漫長,成本很高。

「曾經也有人質疑說,自建物流是傻瓜。他們很多拿美國來做例子,我們需要認清的是,美國的物流體系非常完善,相反中國的物流體系卻是非常不完善的。對於京東來說,自建物流能夠保證用戶體驗,一旦建成之後,必然會成為京東的一道競爭王牌,這點亞馬遜曾經也做了,他們將部分資金與精力投入到相關的IT設施上,如今亞馬遜很大的部分收入都來自於曾經建成的基礎設施。阿里巴巴投『菜鳥物流』或許也是由於意識到了在用戶體驗方面存在的差別。」

早期企業共建者

京東商城所在的TMT領域一直是凱鵬華盈投資的驕傲,成立逾40年的凱鵬華盈曾經先後投資過超過600家創業企業,包括Google、AOL、亞馬遜、網景、康柏電腦等TMT領域諸多明星公司。

凱鵬華盈中國基金的團隊脫胎於曾經的TDF華盈基金團隊,也曾有很多光輝業績,如阿里巴巴、百度、中國網通、分眾傳媒、高德軟件等。

截止到採訪時,2013年,凱鵬華盈中國基金共投資了12個項目,大多集中於TMT領域,一部分為醫療領域項目。

周煒向記者表示,在TMT領域凱鵬華盈中國基金主要集中於幾類細分領域的投資:第一,是與手機相關的領域;第二,互聯網金融。凱鵬華盈中?基金或是最早佈局互聯網金融的投資機構之一,在第一輪投資宜信、中天嘉華、融360、卡小二等都是典型的投資案例;第三,O2O領域。2012年,他們投資了美餐網,在投資方建議下的商業模式調整之後,這家公司的業務已獲得了明顯增長;第四,「用互聯網思維衝擊或者改變傳統行業的領域」。凱鵬華盈剛剛投資了一家基於云服務和SaaS模式的視頻監控企業,他的業務客戶比如一家有10個服裝店的連鎖企業,店主需要經常巡店,如果使用該企業的產品,店主可以按照一個月所需要用的攝像頭數量,每月付租賃費用即可,設備都由企業提供,所有的數據存儲都在「云端」服務器上,並且能夠獲得更多軟件模式的服務。周煒表示,目前甘肅省的很多幼兒園都可能會與所投資的這家企業合作,家長就能夠隨時在手機上看到自己小孩在幹什麼。

未來,周煒形象地將他看好的TMT領域比作「飛禽與走獸」的結合。「飛禽」指的是那些互聯網專業出身的人,「走獸」指的是傳統行業。「未來會有一些互聯網出身的人進入傳統行業中創業,就像當年互聯網進入到零售業中一樣,我非常看好有互聯網思維的人,再結合了線下運營的一些經驗,整合團隊,他們未來可能會給傳統行業的格局帶來較大改變。」除此之外,周煒還比較看好社交化遊戲領域的投資機遇。

這些投資項目幾乎都集中於早期,所以周煒認為,目前用「早期企業共建者」來形容凱鵬華盈中國基金和自己最為貼切。

不存在投資人「綁架」創業者

周煒給人的印象是親切與惇厚,除了投資以外,他還是一個不折不扣的「運動家」,排隊、網球樣樣行,也愛好衝浪與蹦極,甚至學過一陣子開飛機,他希望能夠在極限運動中釋放自己。

但同時,他又非常喜歡龍應台的著作,評價他的投資風格就如龍應台的作品,針砭時事、鞭辟入裡。據說在投資過程中,周煒往往會扮演「紅臉」的角色,他會直截了當的指出企業問題。有時候創業者「不是很愛聽」,但他覺得十分必要,「有時候創業者會與投資人產生對立情緒,但其實投資人在中國是缺乏法律保護的,所以說不存在投資人『綁架』創業者,要他們去做不願意做的事情。從自身的角度來說,我們也從來不會想投資一家未來會更替CEO的企業,我們更多的只會幫助CEO堅持下去。」

在大方向和戰略發展的考慮,以及與資本市場相關的事情上,投資人確實比大多創業者要看的更多,更有見地。

周煒有一套自己的投資法則:選擇處於種子期的企業就像大學時候到街邊攤去吃宵夜,穿個拖鞋、光膀子、穿個大短褲,別人也不會覺得你很怪,這就是種子期的投資,在這個期間主要就是看人和大方向,而團隊好不好就是看「短褲穿沒穿」,該遮的一定要遮住;投資A輪企業,就如到街邊的小店去吃飯,你可以穿背心、短褲和拖鞋,但光膀子絕對不行,所以除了團隊好,商業模式還得不錯;到B、C輪就像到更好的餐廳去吃飯,就得穿西裝,對於企業的要求會更多,團隊、創始人、商業模式、數據等都要看;到了上市,你就得穿晚禮服了,上市階段是不能有瑕疵的。

周煒不投機會主義者,也不太能夠接受創業者動則無法堅持。

如今,相比做企業,周煒更享受VC的感覺,他認為做VC能夠從戰略發展層面考慮的更多而非糾結於細節。「我不太喜歡賭項目,對新的領域我有一套系統的研究方法。所以,如果一直做VC的話,等我到70歲的時候,和我的孫子聊天,一定都不會覺得落伍,因為最新的東西我都懂。」他笑言。

周煒

凱鵬華盈創業投資基金的主管合夥人,負責領導基金高科技投資團隊在中國的投資。在加入凱鵬華盈從事風險投資業之前,在中國領先的電子支付解決方案企業上海瀚博科技公司任首席執行官及董事長。在此之前,為上市公司實達集團及其子公司實達電腦設備公司服務八年,曾被投資中國集團評為CVAwards 2011年度中國最佳創業投資人物TOP10 。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4221

優衣庫考慮赴港上市 不為融資為知名度

來源: http://new.iheima.com/detail/2014/0207/58415.html

繼ZARA創始人阿曼西奧・奧特成為歐洲首富後,迅銷公司創始人柳井正也有望憑借優衣庫成為日本首富。近日,優衣庫確認即將在港掛牌。優衣庫十分不差錢,為何還要再上市?答案只有一個,知名度。近日,優衣庫母公司迅銷集團對外宣布,計劃以香港預托證券(HDR)形式,在聯交所主板做第二上市,預期上市日期為3月5日,保薦人為摩根士丹利亞洲。“我們此次上市將不會發行股份或者集資。”迅銷方面對南都記者表示。盡管日本經濟迷失近二十年,但卻無礙優衣庫越做越大。迅銷目前不僅躋身全球四大服裝集團之一,創始人柳井正更以1037億港元身家穩坐日本首富之位。擬3月5日在港掛牌此前,迅銷集團已經在東京證券交易所主板上市。“董事會是在衡量HDR上市的準備情況及進度後決定在香港第二上市。”迅銷方面告訴南都記者,目前公司尚未正式獲得批準以HDR形式上市,因此無法確切保證此項申請能否獲得批準。此外,即使公司正式獲得香港聯交所的上市批準,也有可能根據當時業務情況及市場環境而推遲上市進度。迅銷集團官網最新公布的2014財年第一財季(截至2013年11月30日)海外市場收入及營業利潤都出現強勁增長,同比分別增長76 .8%和97%。具體到中國市場,據聯商網最新統計,2013年快時尚品牌在中國開店近1000家。其中優衣庫新開店82家,門店總數達到257家,位居第一;H&M開店62家,門店總數達到176家;Gap新開店28家,門店總數71家;ZARA新開店18家,門店總數137家。不為融資值得註意的是,迅銷此次赴港上市將不會發行股份或者集資。這種做法與美國企業Coach頗為相似。在北大縱橫咨詢管理合夥人陶文盛認為,這種做法顯示了優衣庫致力於中國市場的決心,同時也是為了大幅提升形象。迅銷相關負責人表示,香港上市能夠為國際投資者提供機會,方便投資公司以港元計價的證券;同時,隨著中國等亞洲市場的急速增長,公司致力於集中發展亞洲業務,藉此提升公司在區域內投資者及顧客之間的知名度。迅銷集團目前經營優衣庫等7個主要品牌,其中5個已進入中國市場。截至8月31日的2013財年,該集團全球總營業額超過100億美元。迅銷集團的首席執行官T adashiY anai表示,他計劃在2020年以前將公司發展成為全球最大的服裝零售商,主要業務將集中在中國、東南亞和新興市場。“近幾年快時尚品牌在中國快速布局,市場競爭激烈,後續的增長空間和發展潛力將大大縮小。”中投顧問輕工業研究員朱慶驊認為,接下來的亮點將主要是快時尚的後進者們將以何種方式崛起。 相關公司: 數據來自 創業項目庫 作者:肖昕 | 編輯:ningyongwei | 責編:寧詠微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0761

滬港通細則發佈 李小加:不為搭救A股市場

http://www.infzm.com/content/100294

4月29日,上海證券交易所香港證券交易所分別發佈《滬港股票市場交易互聯互通機制試點實施細則》(下稱《細則》))徵稿意見。據財新網消息,香港交易所行政總裁李小加於晚間的香港記者會上表示,未來幾週內將與滬港通參與者進行溝通,提升技術系統,並啟動滬港通測試運行階段。

在4月10日兩地證監會發佈的《聯合公告》基礎上,《細則》進一步明確了滬港通的標的範圍、額度控制、交易時間、交收安排、投資者適當性和權益證券處置等六大關鍵問題的細節。

試點股票範圍:不包括香港創業板股票

《細則》明確,本次滬港通標的範圍不包括香港創業板股票。其中,港股通方面,包括恆生綜合大型股指數、恆生綜合中型股指數成份股以及不在前述指數成份股內但有股票同時在上交所和聯交所上市的發行人的H股,其中前述指數成份股內發行人同時在上交所以外的內地證券交易所上市的H股除外。

根據聯交所披露的標的名單,截至4月11日,共有266只港股通股票可供投資。此外,《細則》明確提出,符合條件的內地個人投資者需「證券賬戶及資金賬戶餘額合計不低於人民幣50萬元」,同時還需「具備港股通股票交易和外匯風險管理的基礎知識,通過上交所會員測試」。

滬股通方面,包括上證180指數和上證380指數的成分股,以及雖不在上述指數成分股內但有股票同時在上交所和聯交所上市的發行人的滬股,其中被納入風險警示板的除外。截至4月11日,共有568只港股通股票可供投資。

需要注意的是,當股票被調出後,投資者只能賣出,不能買入。滬港通暫不提供股份發行認購服務。

額度控制:滿額後停買不停賣

在滬港通業務的額度控制中,滬股通、港股通的總額度分別為3000億元、2500億元,每日額度分別為130億元、105億元,均按買入、賣出抵消之後的淨軋差計算,這意味著滬港通支持的實際成交額可以超過額度本身。而在連續競價階段當每日可用額度使用完畢時,雙方交易所將停止接受當日後續的買單申報,但仍將接受賣單申報。也就是說,滿額的情況下停買不停賣。

另外,當滬港通總額度分別趨近於3000億元、2500億元的總額度上限時,如總額度餘額少於單日額度時(滬股通130億元、港股通105億元),下一個交易日停買不停賣,當總額度餘額恢復到單日額度以上時,下一個交易日恢復接受買單申報。

上交所同時解釋說,交易手續費、現金紅利、利息等非交易因素引發的資金流動,不佔用滬港通額度。

新浪財經消息,李小加表示,現在試點的額度只是一個大致的判斷,需要同時滿足兩個條件,即要有足夠規模讓「滬港通」這件事情能夠做起來,市場達到有效的開放,但同時規模又不能太大,須保證試點的平穩開展。「我們並不希望一開始就搞得轟轟烈烈,這樣並不好,一開始靜悄悄沒關係,只要10年以後回頭再看是轟轟烈烈的,便是有意義的改革」。

他同時稱,試點時期對於額度進行管控,是為了讓市場逐漸適應新的變化,保持市場穩定,「這是長期的結構性的安排,我們並不希望市場在短時間內上上下下」。在初步試點獲得成功後,未來股票的選擇範圍、市場以及額度都可能會進一步擴大。

本地原則為主,主場規則優先

值得注意的,滬港通遵循「本地原則為主,主場規則優先」的原則。據《證券時報》消息,李小加表示,這意味著在哪個市場進行的交易,就使用哪個市場的規則,例如交收日期,雙方利益、權利、義務高度對稱,兩個交易所均分全部收入。

「兩地交易所將全程均分收入,無論那個市場吸引的資金較多,兩家交易所的收益都完全一致。」李小加指出。此外,滬股通每日仍設有10%的停板機制;香港則沒有停板機制限制。稅制也是一樣,按兩地現有規則進行。

對於市場關注的風險控制,港交所方面表示,滬港通結算僅淨量過境,實現最小跨境流動,結算交收全程封閉,以實現風險全面監控,且涉及的人民幣換匯將實現全程回流。

另外,李小加還表示,滬港通的目的不是為了搭救A股市場,意義在於內地和香港股票市場雙向開放,是為了長期發展的安排;滬港通也不是一個簡單的優惠政策,是一個里程碑,是兩地市場實現互聯互通的首發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7931

每週銳評(2014.11.16)—簡析那些不為國內投資者所熟知的港股通大型企業 dyc1500

來源: http://xueqiu.com/1703837764/33063021

$上證指數(SH000001)$ 每周銳評(2014.11.16)—簡析那些不為國內投資者所熟知的港股通大型企業

        11月17日,萬眾矚目的滬港通將正式開閘交易,雖說此次入選港股通的268支標的券,都是資產達到一定規模的大型或者中型上市公司,但其中大部分標的的情況並不為大部分國內投資者所熟知,今天,我們就來簡析一下其中部分國內不太熟悉的大、中型上市公司。

(1)昆侖能源(00135)

       這家公司的名字,國內投資者大部分可能感覺很陌生,但是說起這家企業的控股股東,卻是鼎鼎大名的中國石油。

       昆侖能源總部位於香港,是中國石油控股的國際性能源公司,公司目前主要業務涵蓋油氣田勘探開發、天然氣終端銷售和綜合利用等,其中油氣田勘探開發業務分布在中國大陸、哈薩克斯坦、阿曼、秘魯、泰國、阿塞拜疆及印尼等7個國家;天然氣終端銷售和綜合利用業務主要分布於中國大陸,中國石油近幾年一直不斷註入將旗下天然氣相關業務一體化整合後裝入昆侖能源,並有計劃將昆侖能源打造成旗下的天然氣業務上市平臺。

(2)深圳國際(00152)

       控股股東為深圳市投資管理公司為隸屬於深圳市人民政府的投資控股機構,主要從事物流基礎設施的投資、建設與經營,並提供相應的物流服務業務,包括第三方物流服務及物流信息服務。

       公司是深圳地區物流產業龍頭企業,同時通過控股新通產實業開發(深圳)有限公司30.3%的股權,間接A股上市公司深高速(600548)6.54億股,為深高速第一大股東;深圳國際同時也持有深圳航空49%股權,並直接持有A股上市公司南玻科控(000012)5977萬股,通過新通產實業開發(深圳)有限公司間接持有南玻科控6205萬股。

(3)中國光大控股(00165)

       這是我前期文章里重點介紹過的一家上市公司,該公司為中國光大集團在港的金融業務旗艦企業,涉及領域包括大中華地區之商業銀行、投資銀行、資產管理、直接投資、證券及保險等業務。最新總股本16.85億股,2014年中期每股收益0.68港元,每股凈資產16.7港元,按2014年11月14日收市價16.26港元計算,總市值274億港幣。

光大控股的資產構成如下:

       截至2014年9月30日,持有A股上市公司光大銀行15.7273億股,按2014年11月14日3.03元人民幣收市價計算,市值為47.65億元人民幣;持有A股上市公司光大證券11.3925億股,按2014年11月14日收市價12.9元人民幣計算,持股市值為146.96億元人民幣;持有港股上市公司中國飛機租賃(01848)2.139億股,按2014年11月14日10.34港元收市價計算,市值為22.11億港元,飛機租賃行業目前被李嘉誠等眾多知名企業家廣泛看好。

       近5年來,在律師出身的光大控股首席執行官陳爽帶領下,光大控股的資產管理業務做的風生水起。截至2013年12月31日,光大控股旗下共有16只基金,包括一級市場的3只私募基金、3只創投基金和5只產業投資基金,以及二級市場的2只債券投資基金和1只對沖基金,還有1只用於進行結構性投融資業務的人民幣夾層基金,和1只剛剛成立的以色列並購基金,資產管理規模已突破333億港元,過去五年複合增長率達60.8%。

       最值得一提的是,光大控股的全資子公司中國光大控股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在2012年12月以4億人民幣領投了對華大基因子公司華大基金科技服務有限公司13.98億的總融資,預計占華大科技10%左右股份;該項融資其它額度被紅杉資本、深創投等知名PE機構瓜分。該項融資的主要目的是以1.176億美元並購納斯達克上市的美國基因測序公司CG;收購完成後,由於CG擁有基因測序的上遊核心技術資源,由於華大基因有完整的基因測序中、下遊資源,兩公司合並後,將成為人類全基因組測序技術的領跑者,華大基因也因此被看好成為下一個騰訊級別的高成長企業。據悉,華大基因科技服務公司會在未來半年內在港交所上市,整體估值超過100億港元。

(4)粵海投資(00270)

       粵海投資為粵海控股旗下旗艦上市公司,粵海控股隸屬廣東省國資委。作為廣東省國資的投資試點平臺,粵海投資家底深厚,主要目前業務為投資控股、物業持有及投資、基建及能源項目投資、供水至香港和深圳及東莞之業務、酒店持有及營運、酒店管理及百貨營運。

       粵海投資控股旗下粵港供水(控股)有限公司96%股權,粵港供水控股持有99%廣東粵港供水有限公司權益,廣東粵港供水有限公司的東深供水項目,主要負責對深圳、香港和東莞的自來水供應,是上市公司的主要利潤來源。

(5)中化化肥(00297)

       這家公司也是我前期文章中重點介紹過的港股通標的,為中化集團旗下海外上市的旗艦企業,是國內最大的化肥供應商和分銷服務商,也是中國化肥行業首家在香港上市,以分銷服務為導向、產業鏈上下遊一體化經營的綜合型化肥公司。

       公司同時也是A股上市公司鹽湖股份(000792)第三大股東,戰略持有的1.419億股股份,並在今年10月13日發布公告,擬收購鹽湖股份第二大股東中化股份持有的2.3874億股。如果收購成功,中化化肥將持有鹽湖股份3.5364億股,占鹽湖股份近24%的股權,成為鹽湖股份第二大股東,按鹽湖股份2014年11月14日19.03元收盤價計算,公司持有的鹽湖股份市值預計將達到67.3億元人民幣。

       而根據過往財務數據,鹽湖股份2013年度總的營業收入不到81億人民幣,僅為中化化肥2013年總營業收入347億人民幣的23.3%。而中化化肥按照2014年11月14日收盤價1.34港元計算,總市值僅為94億港元。

(6)東風集團股份(00489)

       東風集團股份是中央直屬大型國有企業東風汽車公司的控股子公司。2004年10月8日,經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國資改革[2004]925號文批準,在原東風汽車工業投資有限公司的基礎上改制成立東風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並於2004年10月12日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核準登記。公司經營範圍:汽車工業投資、汽車、汽車零部件、金屬機械、鑄鍛件、起動電機、粉末冶金、工具和模具的開發、設計、制造和銷售;與公司經營項目有關的技術咨詢、技術服務、信息服務和售後服務。2005年12月,公司在香港聯合交易所首次公開發行H股並成功進行了整體上市。

       東風集團股份的上市資產涵蓋了東風集團旗下東風有限、東風本田、神龍汽車、東風日產柴、商用車以及發動機等核心零部件業務,其中中包括東風集團與3個外資夥伴的合資公司,惟有東風悅達起亞排除在外。在2002年東風集團與日產公司全面合資成立國內最大的汽車合資公司--東風汽車有限公司以後,東風集團又先後與本田汽車成立東風本田汽車公司以及東風本田發動機公司和東風本田零部件公司。東風汽車集團已經形成以東風有限為核心、神龍汽車、東風本田為重要補充的全系列合資體系。

       東風集團整體上市後,目前為中國在海外最大的上市車企,並通過控股東風有限50%股權,間接控股A股上市公司東風汽車(600006)。

(7)中國通信服務(00552)

        中國通信服務股份有限公司為信息與媒體運營商的服務商,也是中國最大的電信基建服務集團,為電信運營商提供專門電信支撐服務。公司提供電信基建服務(包括設計、建設和項目監理)、業務流程外判服務(包括網絡維護、電信服務及產品分銷和設施管理)及應用、內容及其他服務(包括IT應用、互聯網服務和語音增值等)。 中國所有的電信運營商,即中國電信集團公司(「中國電信」)、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公司(「中國移動」)及中國聯合網絡通信集團有限公司(「中國聯通」)均為該公司客戶。該公司也為中國電信設備生產商、企業客戶、政府機構及社會公眾客戶提供服務。

       中國通信服務最近傳聞不少,先是,媒體報道稱一個由三大電信運營商共同持股的“國家基站公司”已經敲定,註冊資金百億左右。國家基站公司在級別上將與三大電信運營商平起平坐。報道援引參與國家基站公司籌備的中國電信集團核心人士表述稱,公司成立初期,將把三大運營商的新建基站、鐵塔、管道都承攬下來,今後三大運營商不再自建基站,而是租用國家基站公司的基站,維護工作也交給國家基站公司。後期,運營商的存量基站、鐵塔、管道也逐步裝進這個超級基站公司。

       國家基站公司的成立有利於網業分離的實現,有利於推進渠道與基礎網絡的共建共享。 多位業內人士認為,考慮到三大運營商之間的平衡,國家基站公司或許將由中國通信服務來承擔運營。

       由於互聯網金融的發展,中國通信服務也於2013年正式發布由其開發的移動金融服務平臺“掌錢”(Gripay),主要與城市銀行合作,由中通服提供解決方案。另外,移動互聯網急速發展,令實時通訊(OTT)、虛擬網絡供應供商(MVNO)的出現,帶動網絡基建需求;中國通信服務董事長李平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提到正與內地三大科網巨頭BAT洽談合作,洽談範圍包括投資合作及業務合作可能。

(8)中國糧油控股(00606)

        中國糧油控股有限公司是中糧集團成員企業,於2006年11月在香港註冊,2007年3月21日在香港聯交所主板上市。公司主要從事生化能源、油脂加工、大米貿易及加工、啤酒原料以及小麥加工等業務。 目前公司主要的經營、生產設施和營運資產均位於中國,除大米等少量產品外,大部分產品都是通過遍及中國的銷售及分銷網絡在國內巿場出售,為客戶提供食品原料一站式解決方案、生物能源和綠色化工產品。

       公司除了食用油、生化能源、糧食與啤酒原料四大經營領域外,同時也是同為港股通標的股的中國食品(00506)第一大股東,持股20.7億股,占74%股份。中國食品主營飲料及酒類業務,飲料業務主要是透過與可口可樂公司合作成立的合營公司中糧可口可樂飲料有限公司來經營,其中,中國食品持有65%權益;酒類業務,依靠著其著名品牌長城葡萄酒的優良傳統及市場擁有領導地位。此外,中國食品還生產白蘭地、起泡酒。

       中國食品葡萄酒業務在國內擁有五大酒莊:位於華夏的華夏酒莊、位於沙城的桑幹酒莊、位於煙臺的君頂酒莊、位於寧夏的雲漠酒莊,位於新疆的天露酒莊;國外兩大酒莊:法國雷沃堡、智利聖利亞共同生產、瓶儲及陳釀。

(9)中芯國際(00981)

        中芯國際集成電路制造有限公司於2000年4月3日成立,是世界領先的集成電路晶圓代工企業之一,也是中國內地規模最大、技術最先進的集成電路晶圓代工企業。中芯國際總部位於上海,向全球客戶提供0.35微米到45/40納米晶圓代工與技術服務;中芯國際在上海建有一座300mm晶圓廠和三座200mm晶圓廠,在北京建有兩座300mm晶圓廠,在天津建有一座200mm晶圓廠,在深圳有一座200mm晶圓廠在興建中。中芯國際還在美國、歐洲、日本提供客戶服務和設立營銷辦事處,同時在香港設立了代表處。此外,中芯國際代武漢新芯集成電路制造有限公司經營管理一座300mm晶圓廠。

       從中芯國際所處的行業看,晶圓制造環節是半導體產業鏈中至關重要的一環,制造工藝高低直接決定了半導體產業先進程度。半導體產業鏈上各環節的盈利情況與其他制造行業產業鏈存在巨大的差異。一般的制造行業符合微笑曲線,上遊設計環節盈利能力最高,中遊制造環節次之,下遊組裝環節盈利能力最低。但是IC產業鏈卻並不相同,中遊制造環節盈利能力高於上遊設計環節,是整個產業鏈中最高的一環。

        晶圓制造環節之所以能獲得如此高的盈利,主要是得益於晶圓制造廠具有極高的資本壁壘和技術壁壘。在極高的資本壁壘和技術壁壘雙重作用下,現在全球晶圓代工行業早已經形成寡頭壟斷格局。行業龍頭臺積電2013年營收為199億美元,占據晶圓代工行業半壁江山,市占率高達46%。全球其他主要代工廠為GlobalFoundries、聯電、三星半導體、中芯國際,這前五大廠商合計市占率高達79%。

(10)中國忠旺(01333)

       中國忠旺控股有限公司是全球領先的工業鋁型材研發制造商,成立於1993年,致力於交通運輸、機械設備及電力工程等領域的輕量化發展。根據美國波士頓咨詢公司相關統計,公司是目前全球第三大、亞洲及中國最大的工業鋁型材產品制造商。2009年5月8日,中國忠旺成功在香港聯交所主板掛牌上市,融資高達近百億港幣,成為當時自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全球融資規模最大的IPO,引起全球金融領域的高度關註。公司目前擁有73條全球領先的生產線,其中125MN油壓雙動鋁擠壓機是目前中國乃至全球最大、最先進的擠壓機之一。公司建有全球行業領先的鋁合金傾動熔鑄設備及亞洲規模最大的特種工業鋁型材模具設計及制造中心。

       鋁合金產品以其質輕強度高、耐腐蝕抗氧化、導電導熱、易加工及可循環回收等諸多優異性能而成為中國政府積極穩妥推進新型城鎮化、調整產業結構、實現可持續性發展等戰略目標的優選工業材料,廣泛應用於交通運輸、機電設備、國防、電力工程、能源、建築及室內裝修等多個國民經濟領域,尤其是在國家節能減排和交通運輸輕量化發展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對其他金屬的取代效應亦日漸顯著,前景十分廣闊。

       中國忠旺是國內最早從建築鋁型材的紅海向工業鋁型材藍海轉型的行業龍頭企業,很早就奠定了自己的行業地位,在未來汽車輕量化趨勢中,在原材料供應領域占據了很好的位置。不過,2010年網上知名財務專家夏草對中國忠旺財務的深度質疑文章,導致了中國忠旺當年股價暴跌,並長期處於低迷。雖然中國忠旺近幾年財務數據表現穩定,股價今年以來有一定幅度回升,但不少投資者至今對中國忠旺這家企業存有不小的疑慮。

(11)中國宏橋(01378)

       中國宏橋集團有限公司主要從事液態鋁合金、鋁合金錠及鋁母線的生產和銷售,是中國這一全球增長最快的主要鋁材市場上第五大鋁產品制造商。中國宏橋位於中國山東省,生產規模龐大,擁有三個生產基地,分別為鄒平生產基地、魏橋生產基地及濱州生產基地。

        按照2014年11月14日5.8港元收盤價計算,公司動態市盈率不到5倍,是港股通標的中目前估值最低的上市公司之一。根據最新的機構研究報告,中國宏橋的優點是其低成本優勢,這主要是源於公司無論發電及氧化鋁的自給比重皆甚高。截至2014年6月底,公司的電力自給比例為71%,而氧化鋁的自給比例為56%。根據公司現時的發展計劃,在2015年底,電力的自給比重將會進一步提升至77%,而氧化鋁的自給比重則會提升至75%。由於公司在2013年底印度尼西亞禁止出口鋁土礦前買入了大量低價的鋁土礦庫存,公司在2014年上半年生產氧化鋁所需的成本僅為每噸1,900元人民幣,而期內市場的氧化鋁價格2,300元人民幣至2,500元人民幣。同時間,由於公司擁有自己的火力發電設施,其電力的單位生產成本僅為每千瓦時0.22元人民幣,而期內國內其他鋁廠的購電成本約為每千瓦時0.43元人民幣。由於電力及氧化鋁是生產電解鋁的主要成本來源(兩者占鋁生產成本逾70%),公司在上半年的鋁生產單位成本為每噸8,739元人民幣,而同期行業的平均鋁生產成本為12,000元人民幣水平。

       公司實際控制人為山東魏橋張士平家族,被稱為山東首富,同時還是香港上市公司魏橋紡織(02698)控股股東,行事頗為低調,導致股價估值偏低。

(12)華南城(01668)

       如果不是2014年1月騰訊的一紙入股公告,這家低調的土豪公司真的很難引起投資者的註意。

       華南城控股有限公司是一家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上市的綜合商貿物流企業(股份代碼:1668HK),2002年5月在香港註冊成立,是中國規劃、建設、運營大型綜合商貿物流中心的領航者,致力於開發建設集多個產業門類為一體的現代綜合商貿物流基地。

       華南城業務遍布中國,迄今開發建設並運營著深圳、南寧、南昌、西安、哈爾濱、鄭州、合肥、重慶等地項目。華南城以專業批發市場為本,業態涵蓋倉儲物流配送、綜合商業、電子商務、會議展覽、生活配套及綜合物業管理。2013年以來,好百年家居的加盟和華諾建築規劃設計院的落成,更加豐富和健全了華南城全鏈條的業務生態系統,既做平臺又做品牌,為華南城集團開疆拓土提供有力支撐。

       騰訊控股有限公司於2014年1月入股華南城,雙方以各自的資源優勢,開展華南城O2O商業模式的新探索,為商戶提供更高效的一體化商貿服務,共享商貿流通覆蓋全球的規模優勢。傍上了騰訊的華南城,未來的發展空間也被寄予了不同高度的期望,對此,我們拭目以待。

(13)保利協鑫能源(03800)

        保利協鑫能源控股有限公司總部設在香港,主要從事多晶矽與矽片的制造並銷售予太陽能行業的營運公司,是中國最大多晶矽制造商,並致力成為全球領先的矽片供應商。保利協鑫也是中國一流的環保能源供應商,通過熱電聯產、生物質發電、垃圾發電、風力發電及太陽能發電,提供高效環保的電力與熱力。

       保利協鑫致力於開發和運行環保能源以及可再生能源發電廠工程及提供相關的技術服務,提供包括能源市場分析和項目評估、項目開發、項目融資、電力工程設計、技術研發、物流配套、電廠建設、電力設備制造及電廠運營的一站式服務,在中國各級地方政府的配合下積極參與各地工業區的開發。保利協鑫和摩根士丹利、保利(香港)投資有限公司、中國神華集團、國華電力公司、華潤電力控股有限公司等眾多國際化企業緊密合作,積極拓展環保能源及再生能源事業領域。

       2013年的國內第一樁企業債11超日債違約事件,最後以保利協鑫作為拯救者入局,化解了這起嚴重的信用債違約事件,也讓國內投資者第一次真實的了解了這家新能源領域大鱷的實力。

(14)玖龍紙業(02689)

       玖龍紙業(控股)有限公司成立於2005年8月17日,按產能計算,為亞洲最大的包裝原紙生產商(包括日本在內),也是全球最大的包裝原紙生產商之一。玖龍紙業主要生產卡紙(包括牛卡紙、環保牛卡紙及白面牛卡紙)、高強瓦楞芯紙,以及塗布灰底白板紙。該公司的業務模式有助其成為一站式生產商,生產一系列優質的包裝用紙產品。

       玖龍紙業實際控制人張茵,曾被福布斯評選為中國女首富。玖龍紙業和同為港股通標的的理文造紙(02314)同為國內包裝原紙行業巨頭。

(15)中國電力(02380)

       中國電力國際發展有限公司於2004年3月24日在香港註冊成立,中國五大的發電集團之一中國電力投資集團公司的旗艦公司。2004年10月15日在香港聯交所主板上市。該公司的主要業務是在中國開發、建設、擁有、經營和管理大型發電廠。

(16)輝山乳業(06863)

        遼寧輝山乳業集團的品牌歷史可以追溯到1951年,企業總部坐落於沈陽,占據北緯40°黃金玉米帶及黃金奶源帶地理優勢。

        中國輝山乳業控股有限公司成立於2011年3月31日,是一家中國領先及垂直整合程度最高的乳品公司。公司目前擁有國內最大的上遊資源及第二大的奶牛群,獨特的業務模式覆蓋整個乳品產業鏈,包括苜蓿草與輔料種植及加工、精飼料加工、奶牛養殖以及乳制品的生產及銷售。目前擁有45家子公司,其中以奶牛養殖為主要業務的子公司25 家。牧場分布在遼寧省內,共運營50座牧場,存欄奶牛11萬余頭。

       2013年下半年,輝山乳業赴港IPO上市前夕,國內乳業巨頭伊利股份通過在香港的全資子公司伊利國際發展有限公司斥資5000萬美元(折合3.1億人民幣),戰略入股輝山乳業。2013年9月27日,輝山乳業成功在港上市;而隨著伊利戰略投資輝山乳業,複星入股三元乳業,國內的乳業整合潮,預計也剛剛拉開帷幕。

       11月17日,滬港通將盛大開幕,從總體上看,目前港股通268支標的中大多數上市公司對內地投資者整體上的吸引力不算特別大,考慮估值、稅收及跨境資金流轉便利度等多重因素,更多的國內的投資者會選擇將自己在海外的部分資金通過滬股通投資國內股市,在海外國內的滬股通中的低估值藍籌標的股短期看會受益更多,投資者投資港股通標的需精選個股。而隨著未來滬港通標的股的不斷擴容以及深港通的預期推出,港股市場更多的受內地投資者青睞的低估值二三線低價內資股或將受益。

關註更多可可投資雜談文章,請關註:

官方公眾號:可可投資雜談

掃描二維碼關註:
@不明真相的群眾@方舟88@implacebo@O_Livia@sylvan@管我財@灰色鉆石@李雪@梁劍@TAKUN@二元思考@左龍右鯉@Ricky@歲寒知松柏@梁宏@onedot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9501

不為科學「獻身」 孫旭東

來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9d5d75d0102v74o.html

我寫《價值投資是科學麽?》這篇博文,其實不是想討論投資——我堅信價值投資一定會成功,沒有半點疑問。我是想從(現在的或未來的)病人的角度討論一下中西醫之爭。我們是投資者,但除了投資外,至少還要關註醫療、養生方面的問題。畢竟,時間越長,雪球滾得越大。

熟悉我的讀者可能早已發現,我今年寫的文章很少。這是因為我的父親春節後被查出患了膽囊癌。在父親患病期間,如何治療他的病成為我考慮的頭等大事,這其中就涉及到如何看待中醫的問題。

方舟子先生對待中醫的態度是很鮮明的,他在回答“你如果得了不治之癥,西醫沒辦法治,會不會看中醫”這個問題時這樣說:

即使得了現代醫學還無能為力的絕癥,我也不把生命交到比我愚昧得多的人手里去碰運氣,否則也是對不起我的教育。這個世界上絕大部分人都不看中醫不吃中藥,也沒見他們就不健康長壽了。我還想反問一句,如果中西醫都沒辦法治,你是不是會去看巫醫、找“氣功大師”、求神拜佛?

我無法做到方先生這樣。當看到父親被疾病折磨的痛苦樣子,我們全家人都想盡一切辦法幫助他。所謂一切辦法,自然也包括中醫。我想,這是大多數人的選擇,也是理智的選擇。

我看過方舟子寫的書,以及他和中醫界人士辯論的視頻,但我還是認為,他對待中醫的態度不夠理性。以他的上述回答為例,我認為大有可商榷之處。

即使得了現代醫學還無能為力的絕癥,我也不把生命交到比我愚昧得多的人手里去碰運氣,否則也是對不起我的教育。

——即使你比所有人都聰明,但尺有所短,寸有所長,術業有專攻。畢竟,你不是醫生。我們在生病時要尋求醫生的幫助。如果在某一種病上中醫治療的效果比西醫好,那為什麽不選擇中醫呢?

這個世界上絕大部分人都不看中醫不吃中藥,也沒見他們就不健康長壽了。

——如果他們看中醫吃中藥更健康長壽呢?

我還想反問一句,如果中西醫都沒辦法治,你是不是會去看巫醫、找“氣功大師”、求神拜佛?

——這要看巫醫、“氣功大師”、求神拜佛是否有效了。方舟子可能覺得他們沒有療效,但他認為“中醫療效不確定”,換言之,可能是有療效的。有療效和沒有療效的方法怎麽能混為一談呢?

 

方舟子對待中醫的偏激態度並非獨此一家,甚至不是先吃螃蟹的。在《批評中醫》一書中,我們可以看到孫中山先生對待中醫的態度:

先生學他是學西醫的,他知道中醫靠著經驗也能把病醫好。西醫根據科學,有時也會醫不好。但西醫之於科學,如船之於羅盤。中醫根據經驗如船之不用羅盤。用羅盤的,有時會到不了岸,不用羅盤的有時也會到岸,但他還是相信羅盤。

——蔣夢麟追憶孫中山

魯迅文章中處處可見對中醫的批評、否定。1925年孫中山患肝癌晚期,協和醫院宣布束手無策時,他仍然不願服中藥。魯迅對此十分感動,寫道,“那時新聞上有一條瑣載,不下於他一生革命事業地感動過我,據說當西醫已經束手的時候,有人主張服中國藥了;但中山先生不贊成,以為中國的藥品固然也有有效的,診斷的知識卻缺如。不能診斷,如何用藥?毋須服。人當瀕危之際,大抵是什麽也肯嘗試的,而他對於自己的生命,也仍有這樣分明的理智和堅定的意誌。”

類似態度的人很多。

寧願讓西醫治死,也不願讓中醫看病。

——陳寅恪

中醫和我沒緣,我敢說我一直到死決不會麻煩中國郎中的。

——郭沫若

我從互聯網上查閱了一些資料,發現 孫中山先生最終還是請中醫治療過,詳見[1]



[1]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66969549.html

 

不過,我沒有查看《孫中山年譜》。至於中醫治療的效果,應該還是有,詳見《孫中山病逝前的一場中西醫之爭》[2]



[2] http://www.doc88.com/p-7728003728979.html

 

如果說孫中山先生的事太過久遠,真相難尋,那麽,我父親的情況總歸是真實的。父親在腫瘤醫院做了手術,手術不成功,醫生對他的病情很悲觀,告訴我們:1、身上的引流管取不下來了;2、出院後不用來複查;3、病情發展到最後會出現腸梗阻,不能吃飯,那時可以到附近的社區醫院對癥治療。

父親出院後,我們立刻請中醫為他治療。後來,有一段時間,父親的身體恢複得不錯,引流管取下了。再後來,病情惡化,但直到臨終,他還能吃得下飯,且臨終前表情安詳。

我覺得,像陳寅恪、郭沫若、方舟子那樣的態度,是為科學“獻身”的態度。對我們這樣的普通人來說,還是不為科學“獻身”的好。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131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