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江南春:分众的“虚胖”与“减肥”

http://www.21cbh.com/HTML/2010-11-22/4OMDAwMDIwNjk4OQ.html

“第八年,我们从零开始”。

2010年2月,在分众的年会上,面对800多名员工,CEO江南春这样结束自己的演讲。2009年以来,无论是在公司内部,还是对媒体,江南春说得最多的,是自我检讨,自我反思。

这在分众高歌猛进的年代,是难以想象的。

2005年7月13日,纳斯达克迎来中国概念股分众传媒(FMCN)。

是日,分众传媒以其旋风般的增长速度和崭新的商业模式赢得华尔街投资者的青睐,融资1.717亿美金,创下中国概念股在纳斯达克融资规模之最。分众CEO江南春的身家也在IPO后暴涨至近3亿美金。

从2003年正式成立到上市,分众只用了2年多的时间。这对于国内众多传统行业的企业家而言,是难以企及的。

分众的成功也开创了国内的户外新媒体江湖。之后,类分众模式如雨后春笋般在中国大地上风起云涌,除了楼宇,从机场、校园、医院、宾馆、美容美发店、厕所到地铁、公交、铁路、出租车,一时间,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新媒体的影子,是为“分众效应”。

上市后,分众又驾驶并购的战车,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横扫国内新媒体业,其“媒体帝国”的梦想也推动股价一路飞涨,最高近70美金/ADS。甚至有投资人公开表示,“最大的遗憾是没买分众的股票”。

2009年,是分众的分水岭。

金融危机下,分众被当头棒喝,业绩、股价和心理都遭遇有史以来最猛烈的“暴风雨”。也是在这一年,江南春和分众都开始“回归”。

并购战车

从华尔街归来的江南春,依然马不停蹄,他意识到,上市后的分众,任务将更加艰巨。

的确,随着行业新进入者的不断涌现,一方面可能导致成本持续攀升,另一方面,也可能带来价格战,使得分众模式逐步迈入微利时代。

早在当年与陈天桥的聊天后,江南春就得出结论,在开辟一个新的产业后,“只有快速地在这个产业占据垄断地位,才能真正把所有竞争对手甩在后边”。

并购成为分众上市后,保持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2005 年10月,分众斥资1亿多美元收购框架。彼时的框架,占据国内公寓楼电梯平面广告90%以上份额。收购完成后,框架成为分众传媒的一个新业务部门,这不仅 为分众增加了在高档住宅区电梯和公共空间共约数万个广告框架,此前300多家国际、国内客户资源也被揽入分众怀抱。

2006年1月,分众又以3.25亿美元的价格合并聚众。此举不仅帮助分众消灭了最强劲的竞争对手,还使得分众的产品线覆盖了楼宇电视、社区电视和户外大屏幕等领域。在这一利好消息的刺激下,分众股价一日内飙升14.6%。

之后,分众又收购影院媒体央视三维,2007年底,又以1.684亿美元的现金收购即将上市的卖场媒体玺诚传媒。

江南春要打造的是“生活圈媒体群”。虽然这些并购也曾让分众交出亮丽财报,但这并未赢得华尔街的多少热情,因为他们觉得,“增长有限”。于是,他又开始打造新的概念——“数字媒体集团”,横跨户外、互联网、手机三大领域。

2006年3月,分众以3000万美金收购凯威点告,开始向手机广告进军;2007年3月,分众又宣将通过7000万美元现金加1.55亿美元新发股票的方式收购好耶,在互联网领域布下重要一棋。

2007年,分众共将8家数字户外,10家手机广告公司和6家互联网广告公司纳入囊中。

分众迅速搭建的媒体帝国也让其在业内的地位无人能撼。2008年初,分众以80亿美元的市值成为纳斯达克市值第一的中国概念股,股价飙高至 60多美元的历史高位。这也给此前的私募投资者创造绝佳的退出机会。

“约他们谈谈价钱。”一度成为江南春的口头禅,他已经开始沉迷于资本魔术。

但2008年初开始,分众开始遭遇“坏运气”。

央视“3·15”晚会对“垃圾短信制造内幕”的曝光,给了分众无线业务当头一棒。3月17日,分众股价大幅下跌。

“短信门事件后”,分众停止所有手机短信业,并对分众无线进行模式调整,这也导致2008年第一季度,分众首次出现净亏损,额度达5380万美元。分众无线原本的上市计划也付之东流,分众财报还因此承担了逾8000万美元的资产减值。

这只是冰山一角。

2008年开始的经济危机传导至实体经济疲软,也使得2009年1-4季度,分众的财报频亮红灯,按照美国会计准则,2009年全年,分众净亏损2.088亿美元。

除了大环境的影响,玺诚传媒项目带来的资产减值是重要原因之一。在玺诚项目上,分众共计支付了约2亿美金,虽然因对方业绩未达到要求而没有继续支付任何费用,但随着其资产价值的缩水,分众共在财报中减值约2亿美金。

在金融风暴之下,“收购玺诚不太成功”甚至成为2008年底,分众与新浪抱团过冬的一个催化剂。但分众与新浪的“闪婚”又无果而终。

2009年上半年,分众的股价一度跌至5美元以下,市值大幅缩水。

回归

2009年初,江南春重新回到分众CEO的位置上,这一年,他带领分众,做的最重要的事情,是自我检讨,自我救赎。

去年底,江南春接受本报采访时,坦然与记者讨论分众过去的“失误”。

他认为,在玺诚项目上,分众对收购时机和当时宏观形势的判断不充分,尽职调查不充分,虽然该公司的运营能力不够强,反而买的价格比较贵,而且收购之后也没有做消化。

收购分众无线,“没有考虑到其天生的道德风险”。

而并购的速度太快,也影响到了分众的整合效果。

但江南春坦承,这些不过是“表象”原因,本质问题是分众的出发点、价值观发生了偏差;分众过去的快速并购与扩张更多的是为了迎合资本市场,以满足企业家的扩张野心为目的。

江南春认为,未来分众的长期持续发展最重要是要重建价值观,要做自己认为对的事,做对别人有价值的事,要以满足消费者不断提升的需求为目的。

与此同时,分众在改变。

早在2008年底,分众就宣布,将终止无线广告业务。另外,随着环境的变化,分众开始对一些网络资源进行优化调整。

2009年第二季度,分众就放弃了过去收购的2个规模较小的框架广告网络,终止了收购协议,并出售了部分利润率偏低的业务。同时,分众开始剥离非主营业务,比如互联网业务,要么砍掉,要么变成小股东。

外界反响最大的一次资产剥离是出售好耶。

2010年8月3日,分众宣布已经完成了向银湖投资集团(Silver Lake)出售其所持好耶62%股权的交易,银湖为此支付的对价为1.24亿美金。

对此,甚至有人评价,“分众的数字媒体帝国崩裂”,“分众失去最后的宝藏”等等。

“好耶一年的净利才几百万美金,最多不过1000多万,与其赚这点钱,不如集中精力把主业做好”,江南春这样解释出售好耶的原因。

另外,分众再次将主业聚焦在楼宇、框架和卖场,而且在“纵向上深挖”,在稳住一、二线城市优势的基础上,加强三、四线城市的覆盖与品牌影响力。

从2009年第三季度开始,分众在一、二线城市逐步展开设备高清化改革。在全国经济实力排名前15位的城市中,其主力楼宇将在今年10月底前全部换成高清播放机,提升广告播出的质量和视觉效。

同时,分众加快了在三、四线城市的覆盖,计划将楼宇视频、电梯框架业务在三、四线城市的机器数翻番;将卖场业务从目前的160多个城市增加到300个城市及以上的覆盖量,覆盖大卖场的数量增加30%左右。

为了增强媒体的互动性,分众目前已与新浪、12580合作,将分众的广告通过多渠道平台推广,推动广告向销售前进一步,也为客户增值。

此外,江南春表示,分众还尝试了新的广告内容,引进了电影片花广告、故事性广告等,将娱乐营销、知识营销植入广告中,提升受众的关注度,从而提高广告主的传播效果。

在发展策略上,分众已经不再追求高冲刺,而是要做一个持续、稳定、健康的公司。

随着经济回暖,分众的广告量逐渐恢复,2010年前三个季度,分众楼宇、框架、卖场三大主营业务的营收环比均保持30%左右的增幅。至本报11月10日截稿,分众传媒(FMCN)收盘价升至25.25美金。

在管理上,江南春也不再“一意孤行”,而是已经开始倾听别人的想法。

他不再频繁地见客户,而是更加注重员工的培训。

对员工的管理也更加人性化。江南春自称以前比较“残酷”,连员工休假都不愿准许,导致“很多同事都没休过假”;他现在的态度是,“该休假的休假,该休息的休息”。

如今的江南春,工作也不再像以前那样“玩命”,一周工作7天;现在,他每个周末的两天时间基本都在台湾度过,休息、陪伴家人。

已为人夫、父的江南春已经不再谈什么媒体帝国,“人生以服务为目的,赚钱顺便”成为他的新标语。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351

減肥受騙 麥玲玲踢爆蠱惑磅

2011-2-24  Nm




最近皇室纖形被警方懷疑以不良手法推銷纖體療程,纖體公司蠱惑招爆煲,做過皇室纖形的代言人玄學家麥玲玲,啞忍多時忍唔住大爆,指前年亦被「蠱惑的磅」呃秤,搞到同纖形公司炒大鑊,反面收場。麥玲玲指責:「估唔到佢哋連代言人都咁樣對待!」三階段收錢

○九年,當時身懷一百三十八磅贅肉,腰圍三十二吋的麥玲玲,被皇室纖形睇中,以五十萬代言身價,接劉嘉玲及楊思琦棒任瘦身代言人。雙方達成協議,要在兩個 月內由一百三十八磅減至一百一十五磅,踢走廿磅為達標;酬勞則分三期過數,簽約後,麥玲玲先袋廿萬,若兩個月後能達標,於○九年十二中舉行記者會前,再有 廿萬進賬,剩下的十萬,需在達標後的一年內,持續保持一百一十五磅體重,成功的話,麥玲玲便可於去年十月約滿時,獲得全數酬勞。

據了解,麥玲玲一開始接受減肥挑戰,就被「蠱惑磅」整蠱。到纖體公司做機減脂,節食及每朝自發跑步四十五分鐘多管齊下,麥玲玲終於打破體重有升無跌宿命,不過,每次她在家中上磅發覺體重逐步回落,轉頭到纖體中心上磅卻變番重秤,起初麥玲玲不虞有詐。

「當時麥玲玲每星期要去纖體中心上磅兩次,每朝早跑完步,佢水都唔飲啖返屋企上磅check吓,跟住即刻躭車去纖體中心上磅;但每次顯示嘅磅數,都同麥玲 玲屋企個私家磅相差三、四磅。初初麥玲玲仲信晒中心啲員工講,可能係用嚟包住身磅重嘅毛巾太厚,影響磅數。」知情者說。

相差五磅

到○九年十二月中舉行記者會前,即纖體公司第二期「磅水」的日子,由於根據纖體中心的磅重顯示,麥玲玲一直唔達標,換句話說,她應有的中期酬勞凍過水。你 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麥玲玲開始懷疑纖體公司個磅有古怪,於是索性帶埋私家磅上皇室纖形,破解疑團。「臨近記者會前一個禮拜,麥玲玲帶埋自己個日本電子 磅走上纖體中心,當住職員面前用私家磅磅重,證明佢減到一百一十六磅,比目標只差一磅。但即時再上纖體中心個磅,麥玲玲卻重多五磅,即一百二十一磅,同目 標有大段距離。當時仲有個高層寸麥玲玲話佢唔掂,又話佢一身都係肌肉唔係脂肪,所以無得減,達唔到標。麥玲玲梗係唔忿氣,雙方為磅數拗到面紅面綠。「最後 麥玲玲話公平起見,搵醫生磅重作準。聽到要出動醫生做證,纖體公司高層態度突然軟化。最後雙方拗掂數,纖體公司如期支付第二期酬金。開記者會當日,麥玲玲 雖笑容滿面交足功課,但實質同纖體公司已經鬧到好僵。」據知情者稱,自此麥玲玲便絕跡纖體公司,即使keep目標磅數一年,可以收埋十萬尾數,她亦置之不 理。

搵醫生證明

對於同纖體公司合作出現磨擦,麥玲玲起初說件事已過去唔想提,但一聽到「蠱惑磅」,她就㷫爆,承認與皇室纖形鬧不快。「呢件事係真嘅,我估唔到佢哋連代言 人都咁樣對待。每次上佢哋個磅,我都好似阿婆賣紙一樣,濕咗水重秤啲,之後我咪帶埋私家磅去磅!舊年十月我已經約滿,剩番嗰十萬蚊尾數,仲諗緊追唔追,如 果要追,我會搵醫生證明,我依家仍然保持到一百一十五磅達標體重,咁就冇得拗。」

袋錢變受氣

廣告商同代言人本來互惠互利,各取所需;但合作過程出現磨擦,以致不歡而散,袋錢最後袋埋一肚氣。

戚美珍09年三嫂戚美珍為復出拍劇鋪路,簽約任纖體公司代言。有傳拍廣告當日,三哥三嫂與工作人員為廣告idea有拗撬,三嫂唔願提供減肥前的相片作對 比,雙方拉鋸近一個月;老闆娘謝沇錤唔想錯過夏季黃金銷售檔期,最後將三嫂廣告的版位抽起,轉由豐胸代言人袁潔瑩頂上。

林志玲林志玲01年開始出任唐安麒豐胸瘦身系列代言人,合作至08年,雙方因意見分歧,不再續約,唐安麒亦親自赴日,另覓新廣告人選。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736

大到跑輸人!購併狂思科急減肥

2011-8-1  TCW




中國古諺所說:「三個臭皮匠,勝過一個諸葛亮。」套用在全球最大網路設備公司思科(Cisco System)近兩年來的決策與發展,只能說是走過頭了。

七月十八日,思科宣布全球將裁員六千五百人,以期達成一年內省下十億美元(約合新台幣二百九十億元)營運成本的目標;此外,思科還同意將位於墨西哥的機上盒製造廠,連同五千名員工一起賣給台灣的代工龍頭鴻海。

連砍帶賣,思科共削減一萬一千五百個職位,近總數一六%。這是思科成立二十七年來第二次大裁員,而且數量還超過二○○一年網路泡沫破裂時的八千人。

別的不說,光是這點就透露出情勢有些緊張。

病因一:擴張成癮大吃陌生的非本業公司

產業觀察家與華爾街分析師不約而同將問題歸咎於「大」病:忙著擴張規模,購併了一堆與本業相差甚遠的公司,終至累積出肥滋滋的中階管理層「脂肪」,連執行 長錢伯斯(John Chambers)都坦承:「決策過程緩慢,有些錯誤的決策和缺乏擔當的問題,我們都感到吃驚。」

思科的確應該吃驚,因為購併一向是它坐穩市場第一把交椅的利器,如今卻成了沉重的負擔。

自從一九九三年買下第一家公司開始,就沒停止過收購能掌握未來科技的新創公司。根據道瓊創投(Dow Jones VentureSource)去年底統計,過去十年間,思科收購了四十八家新創公司,比第二名的IBM多出三分之一,堪稱「矽谷購併王」。

美國《商業週刊》(Business Week)的專欄作家傑菲(S. Jaffe)以前曾推崇,思科專注創新技術的購併策略能帶來良性循環。他分析,這是思科股價受到投資人追捧的主因,而且這些被暱稱為「思科貨幣」 (Cisco dollars)的充沛資金,又能用來支持它繼續擴張的基礎。

思科展開購併之旅的十八年間,拿下網路時代幾張重要門票:進入交換機市場,兩年內從第一代競爭對手3Com手中搶下冠軍寶座;購併專攻企業網路的公司,確立企業資訊傳輸的領先地位等。

然而,擴張一旦成癮,可能就免不了過量,導致思科今日活生生演出一齣「暴飲暴食之後,發現消化不了,才又趕緊催吐」的老戲碼。在所有分析師質疑的購併案中,大受抨擊的一環是它放手一闖消費性電子市場的決定。

二○○三年,思科收購連系(Linksys),切入家用網路市場與零售通路。

分析師隨即察覺,思科有意開發全然陌生的終端個人產品市場,便發出警語:「這是個距離太遠的跳板。」

不過思科仍陸續買下奇思科技(Kiss Technology A/S)、科學亞特蘭大(Scientific Atlanta,即日前所賣廠房),以及為了推動消費影音上網業務,斥資近六億美元,搶下在美國大受歡迎的Flip Video生產商。

病因二:放縱集體領導反應太慢,客戶被搶走

二○○九年更是關鍵點。思科聲稱路由器和交換機市場接近飽和,為了保有兩位數成長,它必須將觸角伸向與核心業務鄰接的三十個市場,並打破由上而下的管理模式,大權下放給跨部門運作的發展理事會(development council)。

錢伯斯本人強烈支持這種做法,數次對外表示,七○%的創新決策來自集體領導,一年促成跨部門計畫多達二十二件,是垂直領導的十倍之多。不過,根據《華爾街 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光是二○○九年就有多達五十九個發展理事會,拖累決策速度。

一個現實的例子是,原是客戶卻變敵人的惠普(HP)在二○○九年收購3Com,很快就推出免費升級和支援服務的方案,但採取共識決的策略卻讓思科拖了一年才跟上來,一批高階市場客戶等不及,已琵琶別抱。

另一個集體領導難辭其咎的弊病是,儘管不能獲利的業務占據大量資源,但這些發展理事會卻有志一同的「為員工謀福利」。網路設備分析師諾蘭(Jayson Noland)舉例,在同一地區,思科比中國的競爭對手華為,同等資歷的工程師年薪多兩倍。

龐大的組織、高昂的人事費用、速度落後的關鍵決策,思科就像一個消化不良的巨人,抱著吃太撐的肚子與對手競跑。根據市調公司愛迪西(IDC)表示,思科不 僅已連續四季獲利不如市場預期,核心產品路由器市占率四年內從六六%降至五五%,其他網路設備也被對手搶走一成以上。

藥方:大裁員一五%指向高階主管

向來懂得「傾聽市場意見」的錢伯斯,終於痛下改革重藥,定下整個裁員計畫中,一五%「分給」副總裁以上的高階職位,儘管得因此償付十三億美元的人事費用,多數分析師給予肯定。

投資銀行太平洋王冠(Pacific Crest)的分析師布蘭斯林(Brent Bracelin)在報告中指出:「思科賣廠、裁員雖不是長期解決方案,但重組後將更加切合競爭加劇的現實環境。」

言下之意,思科意識到肥胖百害無一益,抽脂瘦身雖能馬上消腫,但恢復體能後能夠持之以恆才是更重要的課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781

減肥與能源股投資的邏輯 歲寒知松柏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27a300f0102e4fb.html
最近兩年,天然氣類股票表現彪悍,其上漲背後的邏輯,眾說紛紜。也許,上漲本身才是大部分人看多股票最好的邏輯。

而我認為,燃氣股最大的投資邏輯,是同等熱值的能源,天然氣的市場價格一直比汽柴油便宜三四成,不單中國是這樣,國外也這樣,也許是美國打壓俄國的原因吧,反正事實就是如此。

最便宜的能源毫無疑問是煤炭,汽柴油和天然氣根本沒法和煤炭比,同等熱值就算是在東南沿海,煤炭也要便宜一半以上。

所以同樣的道理,電動車取代油汽車的邏輯也是這個。比亞迪的E6,每百公里最低只需要15度電,大概10塊錢,但燒油得50塊。除了發動機的做功效率有些影響外,最關鍵的原因是同等熱值的電比油要便宜,電不是油發的,是煤發的,實際是煤比油便宜。

天然氣因為比煤炭要環保,比汽柴油要便宜,所以成了一個香餑餑。中國貧油少氣多煤,看發改委的十二五能源規劃,未來煤炭將受限(6.6%->4.8%),原油0增長,天然氣將減速(14->10.5%,但天然氣發電將有16.2%的增長),核電將重新較快增長(9.6%->30%),風電將減速(90%->26.4%),太陽能發電將高速發展(90%,相當於晚風電5年)。

僅以發電來看,各種能源的成本最大的差別是年利用小時,其次才是能源材料的成本,機組含利息費的成本差相對較小(因為年利用小時會影響折舊攤銷額)。

以全國的平均利用小時數來看,煤電一年大概5300小時,水電3400小時,風電2000小時,光電1300小時,核電7800小時。

以機組投資成本來看,煤電1千瓦大概0.5萬元,水電1萬元,風電0.8萬元,光電1.3萬元,核電1.4萬元。

我們將年利用小時和機組造價結合起來,按20年的折舊年限,就能得出每度電的固定支出(利息人工日常開支不算,只算機組造價折舊費)大概是:煤電0.05元;水電0.15元;風電0.2元;光電0.5元;核電0.09元。

再看發電材料成本:煤電0.15-0.4元(煤從北方運到南方,加上運輸費用後的煤價要翻倍,不過絕大部分成本實際是用在吃拿卡要上);水電、風電、光電的發電材料成本基本為0,核電0.1元。

我們將機組折舊費乘以2,當成折舊和貸款利息費用之和,再加上材料成本後得出:煤電0.25-0.5元;水電0.3元;風電0.4元;光電1元;核電0.28元。另外,人工和日常維護可能還需要0.05元左右的成本,合計後就是發電的大概成本。

對於電網而言,上網的固定費用每度大概要0.13元,如果要長距離運輸,每千公里需要增加0.05元,水電、風電都有非常明顯的地理限制,基本都是要長距離傳輸的,風電的距離相對更遠,從內蒙傳到深圳,電網的成本需要0.25元。光電如果從甘肅新疆等地傳到東南沿海的話也一樣,但如果在東南沿海發電(有空地的話)就不受影響。核電一般都建在用電中心附近,不用長距離傳輸。煤電原本和水和風一樣,也有明顯的地理限制,但我們已經建立了鐵路、水運和公路運輸線,所以我在上邊的度材料成本計算時,才會用0.15-0.4元的區間成本,差價就是運輸費用。

如果電網建特高壓線路,直接從北方傳輸到南方的話,超過1000公里用直流電方式,成本比車船運輸煤炭更高。特高壓的傳輸成本大概是鐵路+水運+公路相結合的2倍。我認為原因很簡單,越接近地心的傳輸方式,成本越低。依次是水運、管道、鐵路、公路、高架線、航空。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核電的成本優勢非常明顯;水電和煤電次之,但水電相對更環保一些;風電已經很有吸引力,但地理和電網建設有限制影響;而光電要大規模商業化,還得有5年以上的時間來大幅度的降低太陽能電池組件的成本。

但核電少合適的標的股,並且仍然有較大的政治風險;水電由於上網價格被壓制,所以錢都被電網給賺了;風電現在有多只便宜的運營股,但未來一二年,甘肅內蒙冬季上網的問題很難完全解決,結構性的限電影響很大,本人有956新天綠色能源,河北的情況相對好一點;太陽能目前成本太高,國內要大規模商業化尚需三年以上的時間,所以做電池組件的公司還得熬,但金太陽之類的建築太陽能可以考慮,因為省去了電網的成本和利潤,加上政府一度可以補貼4毛錢,如果總成本能降到1.2元/度以下,對企業有吸引力。

按能源的理論可開發量,未來應該是太陽能的天下,其實所有的能源都和太陽有關,不論是生物質能源的秸桿鋸木屑,還是埋在地下的煤炭石油,甚至是水和風。所以,如果能想辦法更快更好的接受利用太陽能,將最環保,直到把太陽搞熄滅為止。

一個100斤的女人,每天大概需要900大卡的基本熱能,約為0.2公斤的大米或0.1升柴油或0.6度電(大米的熱值為4500大卡);一個135斤的男人,每天大概需要1350大卡的基本熱能,約為0.3公斤大米或0.15升柴油或0.9度電。因為男人比女人身體重,溫度高,也愛折騰一些,所以女人比男人要環保,當然,女人壽命比男人要長幾歲,也算是有所平衡。

所以,人如果只想維持基本的生存,像原始人那樣,每天要消費的能源是非常少的,一天還不需要一度電。中國13億多人,一年要消耗37億噸標煤(7000大卡的煤),相當於每人每天得35度電,遠超過基本熱能所需。

原始社會,一平方公里還養不活一個狩獵人員,人每天的工作就是出去找獵物。阿拉斯加的人口密度很接近這種狀態,蒙大拿州,以及加拿大和澳大利亞的一些州省也很接近。而現代的都市,一平方公里光胖子就可以供養出1萬個來,人們不用每天出門找獵物,在家用手機搖一搖就行了。

很多人操心減肥,按能量守恆定律,減肥的邏輯其實也很簡單,就是少吃飯多干活,胡思亂想也行,因為腦殼內的電流會閃個不停,能量消耗很快的,想想甲亢病就明白了。但現代人可能不明白這些邏輯,或者好吃懶做,所以減肥類股票值得期待。

也有閒得蛋痛的人,記錄了每項運動所消耗的大卡值,比如同意與不經同意的脫衣、與老婆或偷情、真高潮與假呻吟,消耗的卡路里竟然相差5倍以上。看來,最環保的方式,是人自己少折騰,少折騰就少攫取能源。若是地球上的人能消滅90%,少動些保增長的歪心思,那環保問題都解決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3926

中國急需加息, 減肥 張化橋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c88c400101kzzm.html

2013年06月20日, 鳳凰網,

摘要:  

1、過去27年,中國廣義貨幣供應量每年平均複合增長率高達21.1%,這是天文數字,

2、在貨幣政策上,很多國家的政府忘記了什麼叫「節制慾望」,不斷迎合短期訴求,

3、人民銀行要馬上把利率提高一個百分點,準備金率和其它政策不變,

4、中國經濟急需減肥,工業產能過剩應該盡快消化,房地產泡沫急需盡快消化


中國經濟象得了肥胖症的中年男子

財知道:近日,有媒體報導稱,中國四大國有銀行呼籲央行在週三前降存准率,亦有研究人員就是否應該降息進行了激烈辯論。降息降准,你怎麼看?為什麼?

張化橋35年來,中國的信貸擴張是瘋狂的,不負責任的,害自己的。五月份,我出版了一本英文書,講的就是影子銀行的爆發以及貨幣政策難辭其咎。現在我正在準備中文版。過去27年,中國廣義貨幣供應量每年平均複合增長率高達21.1%,過去十年,也高達18.2%。今年四月底的增長率竟然也高達16.1%。這都是天文數字。中國人真的瘋了。

在財政支出上,很多國家的政府不斷迎合市民和企業的短期慾望,導致了赤字纍纍。在貨幣政策上,很多國家的政府忘記了什麼叫"節制慾望",不斷迎合市民和企業的短期訴求,結果鈔票越印越多,通脹失去控制。中國和巴西是窮國的典型代表。希臘和西班牙是富國的代表。

每次遇到一點點經濟痛苦,市民和企業就呼喚政府救濟:財政政策放鬆,貨幣政策放鬆。降准無非就是多發放貸款。古諺:一口確實不能吃成一個胖子,但是,胖子又確實是一口一口吃成的。中國經濟確實像一個得了肥胖症的中年男子。

印鈔票最大膽的是中國人

財知道:我們看到很多人,包括經濟學家、專業的分析人士都喜歡央行出台降准降息措施。是什麼原因導致了他們這種偏好?如果降准降息,對當前的中國經濟造成什麼後果?

張化橋:太多的經濟學人放棄了道義責任和公正。我感到痛心。過去12年,中國的廣義貨幣供應量增加了6倍,原因是每年17.7%的複合增長。1986年,我到中國人民銀行總行上班,從那時起,中國的貨幣供應量增加了143倍。背後的年均複合增長率是21.1%。咱們究竟想用多快的速度把這個國家整垮呢?我們批評美歐和日本的印鈔票,但是,別人的貨幣增長率都在單位數字,5%以下。最膽大的是中國人。

財知道:有人認為,現在經濟處於低點、就業不足,通過降准降息,推出刺激政策。相比造成的通脹,這個犧牲是值得的。你怎麼看待這種觀點?

張化橋:胖子每次吃東西的時候都覺得必要,每次躲避體育鍛鍊時,也覺得有必要。

中國急需一個像樣的經濟衰退

財知道:當前的經濟形勢,政府應該採取什麼樣的經濟政策才是正途?

張化橋:我認為,我們的經濟急需要減肥。第一步,中國人民銀行要馬上把利率提高一個百分點。準備金率和其它政策不變。年底,再加息一個百分點。中國急需一個像樣的經濟衰退,需要減肥。工業產能過剩應該盡快消化。房地產泡沫急需盡快消化。國企和地方政府的揮霍急需制止或者減少。

昨天,我在香港一個研討會上講,中國人的愚蠢外匯政策害了自己30年,現在,咱們被美國人套住了。美元成了咱們中國人的貨幣,相當於你炒股票不小心炒成了二股東。中國人如果不小心,就會用國內信貸膨脹和信貸爆炸的辦法來收拾美國人。怎麼收拾美國人?很簡單。全球第二個次貸危機一定會在中國爆發。那個威力將遠遠超過希臘和西班牙的小打小鬧,也會超過美國2008年的次貸危機。那時候,中國就會綁架全球,實現中國人的最終報復。他們會需要救濟中國人,因為咱們越來越綁在一起了。

對此,我感到非常害怕。為什麼?中國的信貸擴張如此迅猛,神州大地的優良的貸款機會哪裡有那麼多?放貸的機會怎麼會如此快速增長?這就只能迫使和誘使銀行不斷降低放貸標準,直到給無家可歸的人們貸款。美國的次貸就是這樣來的。不是嗎?美國的銀行家本來都是聰明的,他們也是一步步走向次貸危機的。

中國現在的真實利率是負數。這就給了咱們很多幻覺:很多投資項目都變得可行了。你在做可行性研究時,如果把利率提高2-3個百分點,看看那些項目還是否可行。咱們自己騙自己,太久了。應該休矣!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9326

財務智商(5):儲錢如減肥 脫苦海

http://notcomment.com/wp/%E5%84%B2%E9%8C%A2%E5%A6%82%E6%B8%9B%E8%82%A5/

只要問一問:「你為乜要返工?」相信大多數人都是答「搵食」或者「搵錢」,簡單講就係為了支付生活所需。

對於一些「長崎良美」、入不敷出、連清咭數也有困難的人,或者薄有積蓄但一次旅行、購買心頭好就花清光的人來說,講投資似乎是太遙遠的事。

天下間,有兩件事都是「知易行難」,道理極之簡單,卻沒有多少人實行:

儲錢同減肥

係人都知:「食少D野,做多D運動」就可以減到肥;「開源節流」就可以儲到錢。咁點解減肥同儲錢咁多人都做唔到呢?

這個問題筆者想了很久, 得出一個結論,就是人性:鍾意食野同駛錢,唔鍾意做運動同做野(並唔係唔鍾意搵錢)。

結果,就有些商家想到設計一些機器,聲稱唔駛郁,坐嚮度就減到肥,係真係假都好,點都可以sell到。

如果筆者話比大家聽,有個方法,唔駛做野都可以搵到錢,相信點都有人有興趣。

答案就是:「資本的力量」。一筆錢消費掉或放在銀行戶口內睡覺,並不能稱為資本,最多只是「別人的資本」。

除非薄有家底或工作有特殊際遇,大多數人是要透過壓低生活水平儲蓄,然後透過投資為個人建立其他收入。

但現時無論傳媒或網上,均是鼓吹「平民收入中產生活,中產收入富豪生活」、「透支未來收入來消費」、「購買行為看感覺不看實用」,而現實世界很多人都是以這種模式生活。結果每個月底都要為支付賬單及咭數煩惱,超前的生活模式,不利個人資本的形成,變成了「你為錢工作」。沒有資本,投資亦無從談起。

無論香港或外國很多富豪,其生活並不像一般人想像中「豪」。已故美國Walmart主席駕駛農用貨車巡視業務、香港富商李嘉誠一副眼鏡一隻精工表帶幾十年,筆者以為因為他們都知道「資本的力量」。

有錢人與普通人最大的分別,是他們擁有資本,而不單是依賴個人的努力賺錢。據說某富豪年薪只是五千大元,你沒有看錯,是年薪,但投資及股息收入已富可敵國,即如筆者那樣持有一個小型投資組合,每年也多次收到股息的支票,而且這些收入是不用交稅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6142

中國的銀行應該減肥,瘦身, 張化橋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c88c400101n3p1.html
張化橋在路透社撰文:壞銀行,壞主意,
簡介如下:
誰也沒有先見之明。不過,現在回頭看,13年前中國弄出的四大資產管理公司是個巨大的錯誤。
當年,銀行雖然壞帳很嚴重,但是公眾對銀行的信心從來沒有動搖,而且銀行的流動性也很正常。1999-2001年貸款增速開始下降,信貸資金開始轉不動,那本來是好事,它會迫使銀行提高貸款標準,改善資金的使用效率。但是四大資產管理公司的出現以及後來大量的注資破壞了本來應該出現的改革。

這13年來的信貸失控,和高通脹都源於那次的強力注資。現在,中國的銀行又有了很多壞帳。千萬不要再搞"剝離"。中國的銀行資本金太多(不是太少),放款能力太強,應該瘦身。應該停止配售新股,停止優先股,和可轉債。應該大大提高派息,甚至實行大額的特殊派息。

Bad 
banks, bad idea,
By Joe Zhang,
At the end of the 1990s, China's banks faced rising tide of bad debts, and Beijing came to the rescue. Financial insiders still see that move as necessary, wise and courageous. On the contrary, bailing out the banks was bad idea. It would be mistake to repeat the trick.

Then, as now, China's lenders had lent too much. Between 1984 and 1997, their loans grew 24 percent per annum. It couldn't continue forever. In 1998, as non-performing loans started to increase, the growth rate fell to 15 percent, and then percent and percent in the next two years. By that point, bad loans in the banking system were close to 30 percent of total lending.

If Beijing had done nothing, this credit slowdown could have forced loan contraction, or even recession. That would have been blessing in disguise: it would have ushered in much-needed improvement in the quality of credit allocation.

Sadly, the necessary adjustment never happened. China's authorities instead set up four asset management companies Cinda, Orient, Huarong and Great Wall to take over the 「toxic」 loans, and between 1999 and 2005, they took out around trillion yuan (roughly $300 billion at today's exchange rate) of bad assets. They did this at 100 cents on the dollar, without forcing the banks to take haircut.

This had two side-effects. First, it gave everyone false hope that the banks had suddenly become solid and that there would be future bailouts if the bad debts ever piled up again. Second, it left the banks with masses of liquidity. The resulting equity injection was equivalent to 20 percent of their loan balance. The banks had received massive inflationary power with few strokes of the pen.

Print away the pain

What came next was inflation, and more lending. The government was already running deficit in 1999-2000 equivalent to 15 percent to 19 percent of its budget. So to fund the bailout, the Ministry of Finance let the monetary printing press do the work. Rates were aggressively cut too.

That drove annual loan growth as high as 21 percent in the following three years. The resulting spending and investing generated huge sales taxes and dividends for the Ministry of Finance, which then helped recapitalise the banks again in subsequent years.

Banks are now hooked on rapid loan growth. Even when the central bank forced them to keep 20 percent of their deposits in reserve, it was not enough to neutralise the power of the additional 「high-powered」 money in the banks. Subsequent IPOs and fund-raisings have given them even more firepower, keeping average loan growth since 2000 up to 16.6 percent annual rate.

But sensible lending opportunities have not grown, and cannot possibly grow, that fast. That means that bankers have competed to find new customers and lowered their credit standards, both knowingly and unknowingly. That is surefire recipe for crisis.

Repeat and repent
  
Were the AMCs really necessary? It's unlikely. There are two misconceptions. First of all, depositors were never at risk. There was absolutely no erosion of public confidence in the banks in the 1990s, despite the government's public admission that all the banks were technically bankrupt. Some financial institutions went bust, but no individual depositor lost money.

Second, banks never faced capital crisis. In order to accommodate the double-digit loan growth of the past three decades, lenders certainly needed more capital. But it would have been better for the economy if much of that lending had never happened. Besides, borrowers wouldn't all have failed to repay at once, so credit growth would have slowed, not collapsed entirely.

Today, the world is worried about China's bad debts again. There are loud calls for another round of recapitalisation. But that would be grave mistake.

Instead, the best thing for China's financial system would be to downsize the banks via special dividend payouts, and allow their lending capacity to gradually decline. That should force discipline into their lending processes, and reduce the risks of badly allocated credit.

Some pessimists estimate that China's bad debts are more than 10 percent of the total, enough to wipe out the sector's capital. But as long as depositors' confidence in the banks remains high, and loans don't all fail to pay back at once, that needn't matter very much. Bailing out the banks at stroke will only leave them emboldened to make the same mistakes again.
 
Joe Zhang, the author of 「Inside China's Shadow Banking: The Next Subprime crisis?」, is corporate adviser in Hong Kong.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8371

App減肥更便利 害塑身業喝西北風

2014-02-17  TCW  
 

 

二○一四年,美國經濟正開始要好轉,有些產業卻可能正要走下坡,而且其中還有一個讓人意外的面孔:減重塑身產業。

一月,美國數位媒體石英(Quartz)報導,美國減重產業連兩年營收都處於微成長二%上下的態勢,其中,傳統塑身機構更是吸金大失靈,前兩大龍頭業績慘澹,不是整個事業體被集團掃出門,就是執行長閃電落跑。

就以食品大廠雀巢(Nestle)為例,原旗下的事業體珍妮.克雷格(Jenny Craig)是全美第二大體重管理業者之一,走的是一對一服務的高價位路線,因創下四個月最多減重逾三十公斤的紀錄風靡一時。不過,去年下旬雀巢終於坦承,塑身減重事業過去幾年的獲利「遠遠低於期望」,三個月後就出脫給私募股權公司北堡(North Castle)。

另一方面,市佔率逾半的大哥大慧優體(Weight Watchers)則是面臨營收下滑了三年,去年股價狂瀉近四成,執行長柯霍夫(David Kirchhoff)更在半路就抬出「該是另謀出路」為由求去。

穿戴式裝置分食利益更兇

產業分析家大多認為,侵蝕這個六百一十億美元(約合新台幣一兆八千億元)市場的力量,正是「免費App」風潮,就如一名FitBit的愛用者所說,App能和生活緊密結合,更容易管理體重、監控熱量,使用App減重塑身是大勢所趨,更何況「年輕人才不想去上減重課程,那不是他們會做的事!」

若以珍妮.克雷格的費用動輒上千美元相比,在經濟不振的情況下,無怪客群流失、營收減少;不過,慧優體也曾嘗試推出不到新台幣六百元的線上互動課程,仍無助挽回業績,《華爾街日報》(Wall Street Journal)認為,這意味著,消費者做決定的依據不再侷限於價格,而是App滲入每個人生活,讓自我管理變得更容易,因而掀起一場市場典範轉移。

更不妙的是,去年在市場激起討論火花的穿戴式裝置,或許是最終把站在崖邊的減重塑身產業往下推的關鍵。市調機構顧能(Gartner)調查顯示,數位保健與健康管理應用就是穿戴式裝置最受期待的市場,更細緻的個人化服務、更易於操作的管理介面,或將消滅真人面對面諮商的必要性。

再看遠一點,這股自主管理健康意識抬頭的趨勢,恐怕不僅已危及減重塑身產業,打擊面更廣及還沒跟上來的餐飲業者,像是股神巴菲特最愛的可口可樂。去年五月,可口可樂推出不向兒童推銷產品的「打擊肥胖計畫」,《金融時報》指出,正是因為消費者捍衛健康,拒絕高糖飲料,美國整體碳酸飲料銷量驟跌,逼得可口可樂正視自己的責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1290

「女拳」當道開館教減肥劈脂

2014-04-10  NM
 
 

 

韓國美魔女鄭多燕,教跳舞減肥出曬位,近期獲萬寧邀請拍廣告,又來港開show,「錢」途無限。其「拍檔」、萬寧貓的主人包耀明(Sam),原來也一樣靠「減肥」賺錢。

被貓貓冧到陀陀擰的Sam,其實man爆。他身形健碩,曾當過拳手,只是搵朝唔得晚。三年前他決定自立門戶,在灣仔開設泰拳館Muaythai Station,把泰拳混合健身。其收取的學費,較市場貴一至三成,務求趕絕「打爛仔交」的男客。現時客路,都是以減肥為主的女性,連場內賣的拳套、短褲,都是粉紅色的!月賺四萬多元;為保持乾淨整潔,Sam說:「呢度個廁所好乾淨,我親手洗o架﹗」

記者心目中,泰拳館應充滿陽剛味(亦即臭味),一班拳手咬牙切齒,拳拳到肉。但推門走進Muaythai Station,換來的是高了八度的喘氣聲,還有一片香汗淋漓。一般拳館燈光黑暗,令拳手忘掉日與夜去練習,但這裡燈火通明,一塊塊的落地大鏡子,照著學員身形,似在警告:「你好快啲減肥啦!」

這裡的確是女人天下。老闆Sam雖是空手道黑帶二段,過去亦曾去過泰國學習泰拳,拿過不少獎項,打起上來拳拳到肉;但他的客人,主要都是想減去肥肉的女性,所以他與學員對靶、單對單練習時,都會放下狠勁。雖然用上與以往一樣的招式,卻唸著不同的對白:「夏天就到啦!踢埋呢腳,唔好懶!」女學員聽罷,亦出盡九牛二虎之力,狠狠地將最後一腳踢完。

「呢個動作日日做,拜拜肉好快拜拜﹗」另一位教練龍師兄說。Sam向記者講解:「教男學員,會教佢哋打對方邊啲位會最傷最痛。教女學員,你就話邊啲動作最修身最消脂。其實,大家學嘅動作都係一樣。」

熱身:捉正女客心理

這裡的女客,由OL、金髮少女到師奶都有;上週二放工時間,十五人的班上,又來了六個「新女」。課堂開始時,先由另一位教練龍師兄帶領她們做拉手、壓腿、大字馬拉筋熱身等動作,做足二十分鐘,Sam解釋:「熱身運動做得足,無咁易受傷,減肥先會事半功倍。」學員們聽到「點曬頭」,再按指示各自對沙包練習,有的練踢沙包、有的練出拳,其間教練會逐一上前觀察學員姿勢是否正確,「你仲差幾下呀,唔好偷懶做埋佢!」龍師兄說。在附近上班的OL Charlotte脫下套裝,換上貼身運動衫,她對記者說:「呢度唔單只教泰拳,佢逼我哋做push up,玩咗幾個月,feel到自己啲肉實咗。我都知無可能話瘦就瘦,要持之以恆囉!」Sam指曾有女學員玩足八個月,每星期玩四日,由一百七十磅減至一百三十磅,他乘機叮囑一眾女士們:「唔好以為個個得呀,人哋夠勤力!同埋節制一下自己啲飲食啦。」Sam坦言,打拳這一行龍蛇混雜,他當初希望走中高檔路線,故選址灣仔謝斐道,離政府大樓不遠,亦多辦公室。本來也做男客,怎知在附近下班趕來的女客更多,於是逐漸轉型。他甚至放膽加價;現定價七百八十元四堂,比坊間拳館貴一至三成,就是要隔絕「打仔」,令女士玩得放心。Sam說:「有啲人打拳只想發洩,顯示嚇自己力度。呢度收得貴,佢哋自然唔嚟玩。」他指以往做健身教練的經驗,令他知道OL入場與否,會視「現場環境」為重要因素,反而不介意收費「貴少少」。

上場:溫柔的接觸

拳館每日最旺的時間是放工後,由七時到十時半,分別有三個上堂時間,每堂七十五分鐘。然而,這裡中午十二時便開門,讓不用上班的客人,可彈性上堂,疏導繁忙時間的客人兼吸新客。Sam開業時買了幾部健身器材,如跑步機及TRX(懸吊式阻力訓練),就利用這些空閒時間,開設「一對一」的健身堂,為想減肥的女士作私人訓練,每一小時的堂收費五至七百元。現時愈來愈多人想私人授課,已佔總收入兩成。在保險公司任職的Sarah,就一次過買了五千三百多元的套票,六個月內須上完四十八堂。她平均每個星期都會上三次堂,「坦白講,呢度啲教練冇咁push,唔會成日sell單!就算貴,至少我覺得佢哋好有心機,教到足,每堂最少有三round單對單同教練練習,唔會hea。」能否留住女客,Sam認為保持教練與學生的良好關係最為重要。他會儘量記住每個客人的名字,記者跟他吃飯,Sam選擇在拳館對面的餐廳,並特意選能看到拳館窗口的座位,望著裡面正在學習的客人,Sam隨口也能說出她們的名字。Sam亦會因客人的需要而因材施教:「個客想減磅、想練線條定想打比賽,一定要知,以對症下藥!例如個客想減手臂,會安排佢做多啲出拳動作。」現時,拳館的三位教練,清一色都是男性,但記者觀察,他們說話都很斯文。「對住女學生,上堂要講嚇笑,唔可以咁嚴肅!有時候連拳帶都要幫學生綁,仲要教埋學生放洗衣袋。如果捲埋其他衫一齊洗,會好易爛!」

賽後:不硬銷課程

Sam曾當過兩年拳手,出賽十多場,近一半獲勝。不過,做拳手,幾乎零收入,連開飯都成問題。Sam因為經濟壓力,向現實低頭,「出嚟搵工,買咗本《Face》,一睇,見California請教練喎,咪轉行囉。」幾年的教練生涯,雖然搵到錢,但良心卻「過意不去」,「我哋話就話做健身教練,但由朝到晚都要開會,兩個鐘開一次,講咩嘢?仲有咩講呀,咪叫你跑數囉!」Sam無奈說。當年健身教練的底薪只有六千元,其他收入,要靠推銷客人上私人教練堂,「曾有同事氹客人借財仔,搞到啲客要債務重組,咁又何必呢?我唔會咁做。不過為咗有多啲生意,唯有多啲約客上嚟上堂。上曬啲堂,就可以快啲叫客人renew contract!」

三年前,儲夠錢的Sam 決定開一間自己的拳館,但拳館競爭大,Sam亦笑稱:「依家拳館多過便利店!」當過健身教練的他明白,現代人做運動,個個目標為本,主要想修身、減肥,於是另闢財源客源。他亦沿用舊公司的商業模式,如推出套票等,讓客人提前消費,「無辦法啦,月尾都要交租。」但他強調絕不會硬銷,「我唔想sell一次就無咗個客,而家係自己生意,同客人嘅關係要更加長遠﹗」

出盡「冧女」招,Sam雖屬堂堂大男人,但認為教女客並不困難;另兩位教練亦笑言,比起教拳拳到肉的男客,教女客更為輕鬆,唯獨是「儀容」上,原來有一大要求,「我喺泰國學師時,識咗個師傅,曾邀請佢來港任教,但佢個樣……太惡,嚇怕學生。而且佢老人家要求好高,有時未出拳,淨係望嚇個學生,對方已經嚇到腳軟!」Sam惟有請對方返回泰國。教女客,始終靚仔較有著數!

開業資料(3/10)

租金:$105,000*裝修:$500,000入貨:$50,000雜費:$20,000總投資:$675,000*二按一上

營業資料(3/14)

營業額:$225,000租金:$75,000^人工:$70,000#入貨:$25,000雜費:$10,000盈利:$45,000^ 曾搬拳館# 三位教練人工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5587

教減肥的粉絲團 兩年滾出三億營收

2015-01-19  TCW
 
 

 

在臉書開粉絲團,除了集結人氣,也可以賺錢。台灣有一家新創公司,將社群粉絲轉換成收入,成立兩年半,累計營收直逼新台幣三億元,並計畫二○一六年將登興櫃,成為台灣第一個靠臉書粉絲團上櫃的公司。它就是愛瘦身(以下簡稱iFit)。

iFit創辦人陳韻如,兩年半前開始在臉書粉絲團分享減肥心得,插圖搭配文字的可愛風格,獲得女性好評。第一次在粉絲團揪團買健身腳踏車,就號召到兩百人參加,團購金額達一百二十萬元。

不適合粉絲的,就自己研發

「我們就是扮演推薦的角色,」陳韻如說,有了成功經驗,iFit開始幫粉絲挑選瘦身等健康相關商品,從臉書粉絲團變成小型電子商務公司。二○一四年營收比前一年翻了兩倍,甚至跨足電視台做瘦身節目。

它和一般團購網最大不同,在於市面上找不到適合推薦給粉絲的商品時,它會自行研發。與它合作生產食品的廠商微卡董事長李佳蓁說,當初只是以實驗心態合作,銷量卻超過預期,如蒟蒻涼麵、鳳梨乾都供不應求。

透過第一線與消費者互動,將需求做為商品開發依據。陳韻如說,她每天都跟臉書粉絲互動、回答問題,「我們非常了解這群人要的東西是什麼。」

資策會MIC電子商務資深產業分析師王義智認為,iFit不像傳統電商拚低價、物流快,而是透過減肥步驟,帶進相關產品,不僅消費者忠誠度高,也會提升回購率。如今它有六十七萬名粉絲,是台灣最大健身俱樂部World Gym會員數的三倍。

只是,據臉書在二○一四年六月統計,全球共有三千萬個粉絲頁,每天以超過兩萬個的速度在增加。iFit共同創辦人謝銘元坦承,粉絲數越來越多,但實際在臉書上交流的人數並無成長。iFit未來若想走入資本市場,它如何開發更多粉絲願埋單的商品?將是這個粉絲團能否獲得投資人青睞的關鍵。

【延伸閱讀】營收與商品數都暴增逾2倍!

●營收

2013年:6,000萬元

2014年:2億元

●團購商品數

2013年:30項

2014年:逾100項

整理:莊雅茜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932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