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跳槽必勝十七招

2010-12-13  TCW




為什麼你自認是千里馬,卻總是遇不到伯樂?為什麼你像籠中鳥,想往外飛,卻擔心被籠外野貓吃掉?

一般上班族,想在職場上追求更大的舞台,只有兩種方法,第一種,內部升遷,第二種,跳槽。但又不免擔心,會不會越跳越糟?

當一個上班族,不懂跳槽,發展的選項等於少掉一半。懂得跳槽「眉角」,才能爭取高薪和舞台,而不會適得其反。

以下,我們訪問知名人資主管、獵人頭公司總經理和轉職高手,按轉職時間序,整理出老鳥才知道的跳槽法則十七招,並用經濟學理論解釋,讓讀者更易理解職場潛規則,學會像高手一樣轉職。

第一堂課:尋找新買家

Q:為什麼好工作被別人早一步搶走?

招式一:經濟學裡有一個「效率市場理論」,只要有價值的機會,馬上就會被搶光。一般人資訊不充足,所以找不到好工作,如果廣建人脈,資訊充沛,自然較能搶先找到好工作。

怡東人事總經理劉東奇觀察「好的工作機會,經常還沒刊登,就已經被攔截了,」經常剛開缺,還不用登廣告,就有人自動上門報名,關鍵就在人脈。

八十五度C公關總監鐘靜如便是一例。她原本在電視台工作十一年,管過上百人,為了家庭因素,她希望轉做企業公關。但在電視台,訊息散布非常快,如果公開找工作,馬上就會傳進老闆耳朵裡。她該怎麼辦?

人脈是她轉職成功的關鍵。她認識的記者有幾百人,其中幾位轉職外商,她與他們保持密切聯絡,有時會在聚會時透露,「現在的工作環境和以前大不相同,」技巧性暗示想換跑道。

終於,她的朋友要從亞培藥廠台灣分公司調到總公司,在沒幾個人知道有這個位置時,主動詢問她的應徵意願。就任亞培藥廠公關後,她又被獵人頭公司挖到八十五度C當公關總監。

不管是同學、前老闆、工作上認識的朋友,甚至臉書(Facebook)、商業社群網站linkedIn等網友,都是轉職基本人脈,別人隨口一句推薦,就可能替你打開一個機會。其中,「人事主管和老闆」是黃金人脈,因為他們掌握最多工作資訊。

台灣最大獵人頭公司藝珂總經理陳玉芬分析,經營人脈求「廣」,行有餘力參加讀書會、美僑商會、扶輪社等組織,更能讓你在關鍵時刻找到關鍵人物。

Q:怎麼讓獵人頭公司、新老闆主動上門來挖角我?

招式二:想被挖角,不是光有實力就行,還要懂得「秀」。這現象可以用經濟學的「規模經濟」概念解釋。規模經濟是指生產規模越大,產品的平均成本會越低。

透過「秀」創造出的影響力和名聲,也有規模經濟,如果你做得不錯,只有少數人知道,你的行情就很有限,如果你被同行普遍肯定,你的市場價值就會被倍數放大。名聲越響亮,也越可能成為獵人頭公司的對象。

但創造規模經濟,也要有技巧。如果突然昭告天下自己要找工作,會給人「行情下滑」的印象,還會驚動老闆,輕則不敢把重要計畫交給你做,重則把你打入冷宮,列為優先資遣名單。

有技巧的跳槽,是針對關鍵人物暗示自己想異動,例如「我覺得我現在的市場價值被低估」、「我們部門的經理在等退休,」暗示你升遷受阻,或想尋找更好的報酬。只要你的個人品牌佳、人脈夠廣,規模經濟就會發揮,自然有人上門挖角。

就算現有老闆聽到風聲,你可以說「我並沒有在外面找工作。」等著被工作找,比找工作高明得多。

Q:我是有經驗的老鳥,對方會怎麼評估我的市場行情?

招式三:求職,是人力市場裡的一種交易,與經濟學的「訊號理論」分析交易過程中、買賣雙方如何評估行情,原理相同。

訊號理論的起源,來自經濟學家想知道「為什麼念大學,才能拿到好工作?」很多人工作表現與大學無關,為什麼雇主還是偏好大學畢業生?答案是,雇主無法知道求職者的能力,只能透過求職者釋放出的「訊號」,推估此人的工作表現。

對雇主而言,哪些訊號是加碼?哪些是減碼?

一位獵人頭業者分析,當拿到一分履歷,會分析你是在哪一個等級的公司、哪個部門、有哪些具體成績。常換工作的履歷馬上被刪掉,「就算是總經理,沒做滿十八個月,都不合格。」

做得久也不見得好,他們會再檢視,此人在該公司十二年,是都待在同一部門、做同一份工作,還是不斷輪調?前者也會被刷掉,因為待太久,公司卻不願培養他,他不是沒有潛力,就是缺乏企圖心。

若突然從大公司跳到小公司坐大位,這段經歷很容易被打問號。滙豐銀行(HSBC)人力資源處負責人陶尊芷觀察,若跳到新公 司,「新老闆不見得知道你的本事,很有可能你很會談判,卻不見得會做事,」有時是因為被資遣,硬找朋友公司掛的職稱。

暫時失業的履歷,不見得扣分,公司看的是長期發展和創造價值的能力,如果持續有戰功,卻因為某段嘗試失敗而暫時失業,還是會被視為有價值的履歷表。

市場定位,是另一種解讀「訊號」的方法,一○四獵才顧問中心副總經理晉麗明觀察,同樣的技能,對不同的公司,價值就不一樣。

「可能在一線廠沒有價值的人才,在二線廠卻願意出高價,」你可以從這家公司的產品、市場定位,產業趨勢、老闆性格,分析出這家公司會重視哪些能力。

陳玉芬建議,分析完上述項目後,要找比你高階的長輩當「教練」,從老闆角度客觀分析你的市場價值。

Q:我原本不想跳槽,但直屬主管約我一起跳,我該怎麼辦?

招式四:這種決策困擾,和投資非常類似。經濟學家發現,股市中每個人掌握的訊息都不完整,最保險的方法,就是看別人賣,再決定我要不要賣,反正最差的狀況,頂多就是自己跟別人做出一樣的錯誤決策。這叫「訊息流」理論。

面對主管相約跳槽,如果你心存觀望,可以回答「您先去,我隨後就來,」如果主管跳槽後發展好,跳過去自然風險不大,如果不好,他也不會回頭挖你。

但是,有些主管會將你不一起跳槽,視為「背叛」或「不識抬舉」,此時,最好動之以情,例如說「自己有家庭因素,無法馬上跳槽,」降低衝突。

Q:我想轉行,要怎麼跳槽才會成功?

招式五:如何跨行轉職,可以運用經濟學裡的「比較利益法則」。例如你掃廁所和寫電腦程式,都比一般人強,但你寫電腦程式得到的利益,明顯比掃廁所大得多,那你應專心寫電腦程式,把掃廁所的工作交給別人。

跨行轉職時,須注意新、舊工作間的比較利益,除非新比舊更好,否則未必適合轉職。但若你能把舊工作的經驗放在新領域,創造出更高的利益,則對你、對新東家,比較利益都較高。

曾有一家搬家公司徵總經理,最後卻挑中一名過去與搬家業毫無關係的雜誌廣告業務,「選他的原因,是看上他跟企業的關係,拉廣告的經驗,能幫公司擴大市場,」人資主管分析,延伸既有的能力,創造「比只會這項業務的人更大的價值,」跨行轉職較易成功。

如果有一定資歷,可以從小公司、或爭取兼管多個職能的工作開始。像露天拍賣前營運長葉奇鑫,他是交大電子工程畢業,考上檢察官後,負責網路法律業務,再利 用網路和法律專長,跳到剛創立的露天拍賣做營運長,從公務員轉型為網路公司的高階主管。一般人也可以利用這個模式,跳進高成長的新興產業或新公司,用原有 專長換新舞台。

Q:怎麼寫一份幫自己加分的履歷表?

招式六:在經濟學上有一個「差異化競爭」的概念,人們會利用「與眾不同」的條件,來競爭資源。就像找對象,如果追求者都是有錢人,而你不是最有錢,那最好利用幽默感,才能得到芳心。寫履歷表也要差異化,才能從競爭者中脫穎而出。

陶尊芷最近收到一份令她印象深刻的履歷表。它是一名瑞士人所寄,探詢有無來台工作機會,履歷表封面是一張寫有陶尊芷名字的手寫邀請卡,「一看就很吸引人打開,」她說。

打開卡片,先是一張簡要的說明信,說明他計畫來亞洲工作,信中只有四段文字,介紹自己的技能、來意和計畫,每段開頭,先用一句話說明重點,再說細節,沒有一句廢話。

第二張紙是簡要的履歷表,「他不一樣的地方是,他先寫技能,」陶尊芷分析,一般人技能都寫得很模糊,他卻把專長、例如曾做過財務管理業務,分成四、五項, 每項介紹最長不超過三行,清清楚楚,接著才寫學經歷。這封履歷既有創意,又嚴謹、扼要,馬上得到陶尊芷的好感,「我趕快要同事回信給他,表達我們的誠 意,」陶尊芷說。

「履歷表要簡明,加上適度的包裝,不要誇大,」陶尊芷提醒,常見的錯誤是,履歷表用e-mail寄,很難讓人留下印象,「用寫信才能打動人。」

其他包括:履歷表字跡潦草,履歷表格式違反一般習慣,陳述經歷從遠排到近,都會讓人懷疑求職者的工作品質是不是有問題。在履歷表中閃躲年齡,或編造職稱,都會讓履歷表扣分。對已有經驗的求職者,不需要像剛畢業的學生附上自傳,清楚說明自己對新公司的價值,才能取勝。

第二堂課:談出好價錢

Q:工作機會上門,我該怎麼評估呢?

招式七:在經濟學家眼中,資訊不對稱永遠是交易裡的難題,經濟學裡有一個關於二手車交易研究,經濟學家發現,二手車的賣方,因為更了解車子實際狀況,所以能把車子以高於合理的售價賣出。

資訊越少,你的薪資和工作條件越差。許多老闆畫大餅吸引員工上門,跳進去才發現,情況沒想像中好。

一一一一人力銀行發言人張旭嵐有切身經驗,幾年前,東森集團旗下的休閒公司,邀她開闢一個新旅遊節目擔任製作人兼主持人,此節目是東森開闢民宿平台計畫的一部分,並規畫把此模式推至中國,她知道這是未來趨勢,於是答應。

沒想到,上班後發現,新單位資源匱乏,連攝影機也沒有,用租更划不來,要說服民宿業者接受新的商業模式,也困難重重。幾個月後,王令麟入監服刑,其後新事業單位也跟著夭折,「現在找工作,我不會只著眼新工作的潛力,還會注意它的可行性,」張旭嵐說。

劉東奇分析,機會出現時,不能光聽公司名字就下判斷,必須盤點新工作條件,才不會誤判。

盤點包括公司和人兩個部分。除了弄清楚公司規模、前景,還要了解新工作的工作量、工作時間和資源,才不會拿到高薪,才發現代價更高。對人,要了解主管好不好相處、部門間配合度、同事之間是否和諧。

更關鍵的是,這位置是怎麼空出來的?是因為升遷空出?還是歷任前手都做不久?你可以在面試最後技巧詢問面試者,或是透過熟人打聽。如果不調查清楚,「可能你進去,賭你何時離職的賭盤就開出來了。」劉東奇說。

如果應徵新事業部門,你應該問老闆對新事業投資有多大決心?打算投注多少資金?計畫具體,工作更有保障。

Q:老闆開出優厚條件,我怎麼確定他開的支票會兌現?

招式八:經濟學家研究發現,合約條件寫得越不具體,合約履行的成本也越高。例如生產漢堡,只要求「衛生」,就遠比要求「煮熟到一百度」更難執行,條件越模糊,對方更容易找理由不付錢。

跳槽也是,條件不清楚,新東家也可以任意跳票,不履行承諾。

今年就有一家被動元件廠老闆,從外商挖角一名業務高手,老闆不但親自面談三、四次,也承諾重金和高位。沒想到不到三個月,此人就離職了。原因是大環境突然改變,老闆原本同意他帶的部門六個月才賺錢,卻改口三個月內要部門獲利。

不只高階主管,一般員工也會碰到新東家跳票。晉麗明說,曾有求職者面試時,拿到的職稱是經理,上班之後卻變成副理,理由是公司內部審查認為他「不夠資格」。

也有公司用e-mail通知新員工報到,員工辭掉原工作來報到,新公司卻說,組織改組,這位置被刪掉,拒絕聘用,員工連資遣費都拿不到。

獎金也是學問。有的公司聘用時談好年薪一百五十萬,其中五十萬是獎金,年底一次發放,沒想到年底老闆突然說,共體時艱,五十萬變成五萬。

如何確認新東家講話算話?聘雇合約書(Offer Letter)絕不可少。晉麗明分析,這兩年,只靠口頭承諾就去報到的人越來越少,有正式聘書才報到的人越來越多,「越是重要的職位,越是如此。」

但「收到聘書時,視為公司提出的邀約,公司仍有權力取消這個職位。」晉麗明說。標準的做法是,員工須在三天內回覆,才算正式生效,回覆確認後,若新東家突然不聘用,員工可申請賠償。

完整的聘書必須蓋公司大小章或人事部門的章才生效,聘書上會註明職稱、報到時間、薪資福利、工作範圍,最完整的還會附上一份工作說明書,說明你要和誰報告、帶幾個人。

面談最後可以請人資把談定的條件寫下來;聘書中的但書一欄不能輕忽,像績效獎金的發放,就可以在但書裡註明。

如果講明今年展店十家,要給一百萬獎金,那就該連做不到五家,或是展店到二十家,獎金該怎麼給,是做多就發多,還是做滿一年才付,都須清楚註明。配車、油錢也可以寫在裡面。

不過,晉麗明也提醒,台灣老闆不喜歡員工事事計較,最好跟老闆說,「細節我跟人資部門談,」再跟人資敲定細節。

Q:怎麼面談,行情才能越談越高?

招式九:經濟學裡有個「要素價格理論」,當產品價格越高,生產產品的原料,價格也會越高。就像大家愛看棒球,棒球選手的薪水也會跟著漲。找出新東家的需求,薪水就會三級跳。

最近發生一個案例,一家傳產公司找業務經理,原本人資已經替公司設下底線,薪水最多兩百萬,沒想到,來了一個業務高手,談完後,老闆竟開出三百萬,讓人資捶胸頓足。

「有些人,就是有辦法,讓老闆說出真正的需求。」晉麗明分析,應徵時,公司開出的需求,不見得是公司願意花最多錢的需求,因為如何解決公司困難,可能連老 闆自己都說不清楚。有些人幫新老闆找出公司實際需求,如果他的答案打進老闆心坎,薪水看的就不是「市場價格」,而是老闆認為這個人「能創造的價值」。

Q:面談中,對方想知道老東家的業務機密,我該怎麼辦?

招式十:經濟學的「資本價值理論」,認為不能只看當下發生的成本,還要考慮未來要負擔的成本。同樣是回答面試問題,但每個答案的隱藏成本不一樣,應該避開可能讓你付出極大代價的回答。

在台灣確實有公司透過面試套出競爭對手的機密。有家外國高科技公司,來台灣面試十人,問題鉅細靡遺,回去之後,產品就做出來了,卻一個人也沒聘,這十個人和他們的公司,都是輸家。

因此,當你面試時,要想想答案背後的成本。晉麗明建議,公司機密不能透露,以免沒應徵上工作,反而被告。

正確的做法是,第一次面試,只須談自己的成績,像是製程因此改善多少,證明自己的價值,這些答案成本較低。

如果對方有興趣,可以進一步分析難處在哪裡,像設計一支手機,熱的處理會如何影響手機運作,處理熱的難關又在哪裡,高手一聽,就能聽出本事。「如何突破」是最昂貴、代價最大的資訊,考慮未來的訴訟風險,保密才是上策。

Q:我若把原有整個團隊帶走,在職場上是加分還是扣分?

招式十一:經濟學上可用「邊際報酬遞減」解釋團隊跳槽。此論點原理是,投入同樣的資源,一開始增加的產出較高,後來產出的增加量逐漸下降,變得越來越不划算。

一開始,新老闆為了馬上做出產品,或開展新業務,一定對新團隊張開雙臂歡迎;但時間久了,新產品變舊產品,或是公司內部已有數個類似團隊,挖角來的團隊的優厚待遇就會逐漸消失。如果無法融入新東家,新舊勢力的衝突,可能讓新團隊再次離職,跳到下一個地方。

信義房屋人資長黃慧珠認為,集體跳槽會打亂新東家既有升遷次序,新來的團隊和既有團隊容易形成派系對立,「能留在新公司深耕的例子,少之又少。」她觀察。

第三堂課:穩當提辭呈

Q:我準備換工作,該什麼時候跟舊東家說,才不會留下副作用?

招式十二:經濟學的「資本價值理論」發現,如果痛苦和快樂是越久以後才發生,則人們現在的感受會越低。

該選擇何時和老東家坦白?早說,老東家可能會出招防止員工跳槽,晚說,又會讓原公司措手不及。考慮關鍵是老闆的情緒反應。

在職場上,老闆對員工離職的反應非常兩極,有傳產老闆只要員工離職,就加發半個月獎金,也有老闆只要員工離職,就提出告訴。離職前,和前同事打聽老闆的習慣,才不會誤觸地雷。

什麼時候說?確認新公司的聘書後,再提出離職比較保險。按照法律,年資越長,告知的時間也要提早,至少一個月前提出,給老東家足夠安排交接的時間。

Q:我不喜歡老闆,所以跳槽,但跟老闆提辭呈時,我該當面跟他直說嗎?

招式十三:這個答案,藏在經濟學對公司組織的研究裡。大企業或小企業,很多制度的設計,都是為了要降低「交易費用」而起。

對老闆來說,員工離職原因,是公司以後和這名員工再合作的成本。如果員工指控主管待人不公平,以後這名員工想再回原公司,主管就會考慮,他是不是比一般員工有更多適應問題,拒絕他的要求。

採訪中,所有人資主管都建議,離職理由應該說「為了自己的前途和發展,」畢竟離職是自己的生涯選擇,別把問題推到老闆身上。「不要讓別人為你的離職負責,」陶尊芷說,就算真要提出建議,也別把建議和離職理由混為一談。

如果不吐不快,離職面談時最好找人資旁聽,因為你的人事檔案,除了你寫上的離職原因,你的主管也會寫離職原因,以免主管在你個人檔案上寫下不公平評語。

Q:該怎麼寫離職信?寫給誰?要老實說接下來我要跳到哪裡去嗎?

招式十四:說再見是門學問,可援引「賽局理論」解釋。賽局理論研究發現,雙方沒有雙贏的可能,你可以做任何事,包括欺騙,換取生存的機會;如果雙方只合作一次,那就該選擇欺騙,如果要一直合作下去,誠實才能獲得最大利益。

寫離職信亦然,如你認為雙方未來永無交集,怎麼寫都不要緊;如果還有合作可能,就應避免欺騙。如果要跳到競爭對手,不方便和盤托出,可以說「新雇主希望訊息保密,」舊老闆、同事就不會認為你刻意欺騙。

一個真實的案例是,一個資深的銀行主管,突然表示要回家照顧父母,同時創業,申請離職,大家替他辦了歡送會,抱著他流淚送別,沒想到,第二天,就收到他跳槽到競爭對手的消息。當然,他和前同事的關係也煙消雲散。

道別信寫給誰?與其寫一封制式電子郵件發給所有人,更貼心的做法是,提筆寫信給真正幫助過你的長官和同事,真心感謝他們,在離開的時留下好印象,路才會越走越寬。

Q:離職交接要做到什麼程度,才算漂亮?

招式十五:經濟學「產權理論」認為,如果一項資源沒有明確所有權,就會使資源遭到濫用,因無人負責,價值大降。

離職也一樣,越能讓老闆確定你原有職責「產權」,離職會越漂亮。劉東奇分析,離職時,老闆最擔心的是業務沒有人承接,除了設備財務,重要的機密、客戶,都要交接清楚。也避免離職後,舊公司把業務不順的責任推到你頭上,留下不負責任的名聲。

如果是主管,在離職前最好已培養接班人,看到業務沒問題,老闆自然有較高意願放人。劉東奇分析,離職交接分兩個部分,第一要保護自己,和公司交接完後,留下白紙黑字的紀錄;第二是做人的技巧,主動幫忙同事熟悉工作,會降低主管的反感,減少離職帶來的負作用。

第四堂課:安全著陸了

Q:聽說很多人跳槽卻陣亡,我該如何安全著陸,提高生存機率?

招式十六:要在新公司求生存,可以參考經濟學裡的「網絡效應」。網絡效應的內容是,一個產品越多人用,就能吸引越多廠商生產,結果就會讓更多人來使用,這種良性循環會讓某個產品成為市場上主宰的商品。例如Windows作業系統、電子郵件或QWERTY鍵盤等。

對跳槽者來說,要生存,就要讓自己的好點子發揮網絡效應。如果點子只有一人認同,價值只有一分,如果有一百個人認同,價值就會增加五百倍,甚至一千倍。

以信義房屋人資長黃慧珠為例,兩年前,她從IBM到信義房屋任職,初期她定下原則,「只管大事,不管小事,」前二十天,她連大事都不插手改變,只專心觀察新公司。信義房屋規定內勤員工穿制服,她就穿制服,規定不管理由,遲到一分鐘就罰站一分鐘,她就照章辦理。

二十天之後,周俊吉要求她開始改變公司,黃慧珠才「亮劍」,挑重要的制度變革,小的制度,就算她不習慣也不改變,先讓好點子在大事上發揮效應。

晉麗明觀察「跳槽失敗的原因,人占了很大的比例,」許多主管在壓力之下,急於在新公司表現,「新官上任三把火,燒到的會是自己。」

人資專家建議,剛開始「多聽、少說」,先觀察新公司文化、派系,除了盡工作本分,也要留心觀察誰是看不見的「有力人士」,像是家族企業成員,或是哪些人是 黏在一起的好朋友,哪些人形同陌路,以免不小心陷入公司內的派系鬥爭而不自知。有「人和」支持,績效和存活機率都會大增。

Q:當初是負氣離開老東家,到新公司後,該怎麼維持跟前老闆的關係?

招式十七:以「奧地利學派」的理論解釋——儲蓄才能累積資本,也才能使一個經濟走向富庶。

如果把人脈比喻成資本,也是如此。陳玉芬建議,前三個月(最好先專注在新公司)不與前老闆聯絡,讓前老闆沉澱情緒,習慣你不再是他的員工,再回去拜訪前老 闆,這時你已不是他的員工,用朋友的角色拜訪,反而能讓過去的不愉快煙消雲散,建立正面互動關係。如果急著回原公司拜訪,反而會給人愛炫耀的負面印象,弄 巧成拙。儲蓄舊人脈才能累積新資本,走向富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262

七招成為飯局搶手咖!

2013-08-12  TCW
 
 

 

「晚清四大名臣」之一李鴻章訪問德國,參加德國鐵血宰相俾斯麥的宴會,他看到桌上一碗洗手水,端起來一飲而盡,現場賓客面面相覷,為了不讓李鴻章難堪,俾斯麥也喝掉自己的那碗水,在座賓客見狀跟進,一場尷尬悄悄化解。

李鴻章保住了主客的面子,但,這段糗事卻名留青史。

吃魚也有主客之別?自願吃「頭尾」小心喧賓奪主

寒舍藝術中心執行長王定乾,也有當陪客出糗的經驗。多年前,王定乾和寒舍餐飲集團創辦人蔡辰洋在香港宴請一位蒐藏家,當天有一道高檔菜:蘇眉魚,上菜後,服務生將魚頭魚尾切下來,放在盤子上,問:「上賓是誰?」王定乾想,魚頭魚尾沒肉,主人主客都不方便吃,就自告奮勇舉手:「給我吧。」

沒想到,香港習俗是,高檔的魚頭魚尾,要給主客,王定乾奪魚成功,卻變成「喧賓奪主」的客人。

古今中外,飯局「地雷」不少,主客、陪客一不小心,誤觸地雷,小則成為笑柄,大則成為拒絕往來戶,人脈鏈中斷。

當個飯局好咖,眉角不少,除了消極的避開地雷,若能積極的、有意識的參與飯局,經過三、五年的練習,會讓自己在培養人脈上增加不少機會;假以時日更可獨當一面,擔任主人。以下是飯局好咖必備的七大秘技。

出席前必修三門課東亞證券董座,Google了解賓客

首先,飯局前有三件事,好飯咖一定要知道。

一、接到邀請函,立刻回覆。不要拖,二十四小時以內回覆,較有禮貌。

二、了解飯局主題。主人為何要辦?華生資本董事長林宗聖認為,每個人都要篩選飯局,如果不知為何而去,他通常選擇不出席。如果要去,一定扮演好自己的角色,讓主人開心,也讓自己開心。

三、掌握飯局名單。若有不認識的人,盡量蒐集資訊。東亞證券董事長王伯鑫的飯局,通常都是知名人士,所以,他會Google一下朋友現況,在報章上看到朋友的報導,他也會蒐集起來,這是對朋友的關心,也是飯局話題的素材來源。

到場後的四道修煉鼎泰豐老闆,必備好酒當回禮

接著,飯局上場了,做好下面四件事,你就是好飯咖。

一、交誼時間主動出擊。

飯局開始前,通常會有一小段交誼時間。這時,好飯咖,要主動認識大家,自我介紹,不要等人招呼;要自我介紹,就要帶夠名片,以免名片換到一半沒了,就很失禮。自我介紹須留意,對方如果是一個人,可以主動打招呼,但若是兩個人,就不宜貿然介入,因為,兩人聊天可能是交談私密的事。

二、說個笑話製造話題。

幽默的笑話,最受歡迎。已故中信金控董事長辜濂松,在外交飯局上,經常會先來段英文笑話,讓全場熱絡。他有一則著名的英文笑話:「一位健美男子,有一天突然發現,全身黝黑漂亮,唯獨重要部分沒曬過,於是,他把自己埋在沙堆裡,只露出重要部位;一位老太婆看見後,感嘆的說:『我二十歲對它好奇,三十歲享受它,四十歲要求它,五十歲要花錢才有…現在,我八十歲,它竟然長在地上,我卻老得蹲不下來了。』」辜濂松的笑話,一直是台灣經貿外交的亮點,平日儲備十則幽默笑話,就是飯局中的搶眼人物。

好飯咖忌諱滔滔不絕,搶了主人、主客風采,但,也要適度製造話題,讓主人、主客有發揮機會。聚和國際總經理特助郭美璘,回家族事業前,曾在美國卡夫食品集團台灣分公司擔任品牌經理,四、五年前,集團全球排名第五大人物的亞洲之旅來到台灣,公司安排她坐在這位大人物旁邊,郭美璘很緊張,但,被賦予此重任,她就想:「我要讓他對我們團隊,有什麼印象?」

飯局前有個酒會,這位大人物人生地不熟,表情尷尬,這時,郭美璘就把準備好的問題端出來,她問他:「身為跨國集團的一員,我想知道總部對金融海嘯的因應對策跟想法?」結果,大人物很開心,因為,這就是他當天要講的主題。經過這次經驗,讓她很受到鼓舞,日後郭美璘每次赴宴,都會準備好話題,讓自己在餐宴中有收穫,也可以讓對方記住她。

三、討論可以,辯論不宜。

飯局不是會議場合,不應太嚴肅,切忌辯論。卡內基台灣區總經理黑立言,有一次去上海某校演講,演講結束,家長會長請吃飯,他是主客,一位同事是陪客。會長提出需求,希望組一個卡內基班,她要幫小孩挑同學,以免同學參差不齊。

此時,同事和她意見不同,同事認為,小孩的同學不應設限,接觸面才會廣,但,這位會長不同意。這時,話題應該要止住,但是,同事卻繼續提出看法說服,像在辯論,氣氛頓時變得嚴肅,後來,黑立言打圓場,才讓尷尬場面停止。黑立言後來提醒同事:「有不同意見,講一次就好。」

四、伴手禮價格須恰到好處。

鼎泰豐老闆楊紀華,每次當客人,一定會帶瓶酒去。在餐廳,可帶瓶紅酒,但,不宜帶太貴重的酒,以免其他客人有壓力,要恰到好處。如果主人是大陸人,帶高粱最合適。

如果飯局地點是主人家中,好飯咖一定要帶伴手禮,千萬不要「空手到」。

經常當主人,也常當客人的安吉斯集團大中華區董事長葉文立認為,主人難當,主客更難當。他認為,主人如果要找你當主客,要很尊重對方,「你應該要更尊重那些願意當陪客的人,這世界上,誰會比誰差,每個人只是成功一部分而已,社會不是用階級來分的。」

所以,絕不要忽略當客人的角色,一個餐桌上,主人一位,客人九位,若客人沒有扮演好應有角色,主人唱獨腳戲,就精彩不到哪裡去。

【延伸閱讀】掌握7要,輕鬆成為飯局好咖

要回覆:接到飯局邀約,不論參加與否,立刻回覆要知道:掌握飯局目的、主題要打聽:打聽一下飯局的其他受邀者,了解背景要主動:主動和其他人交談、問候,認識新朋友要幽默:準備1、2個小笑話,讓賓主盡歡要分享:飯局不是開會場所,只要分享心得,不要辯論要備禮:飯局地點在餐廳,不一定要帶禮物;若在家中,切忌空手到

整理:賴寧寧

【延伸閱讀】7大典型顧人怨飯咖

太勢利:只跟大老闆說話、換名片太冒失:不禮貌的行為、談話,亂開黃腔太小氣:經常被請,沒有回請太執著:投入特定話題,如:宗教、心靈團體太油條:Too much social太沒時間觀念:飯局只吃一半,遲到早退 太愛喝酒:喜歡勸酒勸不停

整理:賴寧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3478

七招教你搞定創業公司招人這個大難題

來源: http://www.iheima.com/top/2016/0721/157573.shtml

七招教你搞定創業公司招人這個大難題
張筱燕 張筱燕

七招教你搞定創業公司招人這個大難題

創業者目前面臨最大的難題,多半會說缺人 !缺好的人才!

如果問一個創業者目前面臨最大的難題是什麽?

多半創業者會說缺人,缺人 !缺好的人才!

從投資機構的投後工作來看,除去財務、法務、品牌、市場這些工作,最大的一個投後工作便是幫被投公司招人,招到合適的人。

那麽,創業公司究竟應該如何招人呢?今天,梅花創投創始合夥人張筱燕給出了七招建議:

1、殺熟

最開始的一批員工,尤其是核心骨幹,不要指望其他的招聘渠道,只能是殺熟,忽悠自己身邊的熟人,同事、師兄弟、校友、朋友、朋友的朋友….如果連自己身邊的人都不能“忽悠”過來跟你幹,那更不可能忽悠得了外人了。對這些人,不能光談錢,必須得講願景和未來,創始人要像談投資一樣,把對投資人講的故事反複地向這些人灌輸,俗稱“洗腦”,同時要給予與其能力匹配的股權/期權,讓人人都有是公司主人翁的感覺。

2、在合適的渠道進行招聘投放

當然不是去XX、XXX等招聘網站(具體不具名了,創業者可自行體會)買廣告和簡歷,去了以後你會發現收來的大部分都是垃圾簡歷,讓人無從下手。創業公司要控制成本,又要把握候選人質量,最好的就是去一些技術論壇、一些類似水木之類的大學背景的社區、互聯網從業者很喜歡看的知乎去混個臉熟,如果你是論壇大V,再加上把公司做什麽描述的很清楚,是很有可能吸引到一些誌同道合者的。

3、找你認識的HR幫忙

一個中等規模以上公司的HR手里或多或少都有一些用不上的簡歷,也許對他們來說是雞肋,但對創業公司來說卻是寶藏,因為這里面可能有一些人特別適合到創業公司“幹活”。他們通常學歷背景不高,工作經歷也並不光鮮,多在外包之類的公司工作,但勝在是熟手,而且對公司品牌、環境沒那麽挑剔,對工資敏感,如果面試結果不錯,對這樣的人應該直接在他的期望值基礎上加薪15%-20%留下來,這些人之後會在骨幹leader的帶領下,成為公司的“老黃牛”和堅強後盾。

4、找獵頭

很多創業公司舍不得花獵頭費用,但其實跟任何支出一樣,只要算好了ROI(投資回報率),該花的錢還是應該花的。但一定要註意,創業公司絕不能把所有的招聘都委托給獵頭,最主要的招聘工作尤其是在早期必須要由創始人自己來完成,但每個創始人背景不同,如果確實在自己的人脈圈找不到合適人選而又是比較緊急、關鍵的崗位,選擇一家負責任的獵頭並且主動提高獵頭費率是比較見效的做法,畢竟大部分獵頭公司都並不願意服務創業公司,比起服務BAT,如何說服候選人加入創業公司要難得多,但如果獵頭費率能比平均高出20%-30%,大部分獵頭看在錢的面子上還是願意嘗試的。

5、做PR的同時進行招聘

新產品發布了,融到資了,只要有曝光的機會,創始人都應該不遺余力地進行招聘。

6、把用戶變成產品的粉絲,最後變成員工

這個屬於比較高階的玩法,各位創始人自己去悟吧,等到某一天有人主動找過來說要加入你的公司,那你離成功也就不會太遠了。

7、找你的投資人幫你招

現在的投資機構都在說重視投後,幫助portfolio招聘是投後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是不是光說不練嘴把式就看這時候了。

在這一方面,梅花創投和青山資本也正在強化這方面的服務,希望與創始人一起,找到合適的人,一起做合適的事!

對創業公司而言,其實還有最重要的一點,創始人要把自己的公司打造成一顆珍珠,通過公司業績,創始人的個人魅力,以及利益分享等方式,吸引大牛加入,這才是人才的核心吸引力。

招聘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6587

二手車點揀好?師傅教你七招執到寶

1 : GS(14)@2017-02-18 00:51:21

生活在美國,沒有車如同沒有腳,車子可說是生活必需品。雖然買車的時候,新車總是最佳選擇,但礙於預算,並非每個人都可以負擔新車費用。因此,如何選購二手車就成為許多留學生必須面對的課題之一。在買二手車的時候,除了注意購車管道、市場行情之外,看到了實車又有哪些東西要注意呢?《蘋果》訪問資深維修師傅Turbo哥(Turbo Wang),請他分享二手車七大檢查原則,讓你輕鬆揀車。駐洛杉磯記者:陳志豪一:引擎外觀是否正常。Turbo說,第一個要看的就是引擎,它就如同一輛車的心臟,是最重要的部份,一定要好好檢視。雖然不是每個人都有專業能力判斷,但從外觀上還是可以簡單看出端倪。他說,「目測看看有沒有漏油、缺零件。若是有油漬、破損、或缺螺絲的情形,都表示這個引擎可能有很大的問題」。他強調引擎有問題的車千萬碰不得,「光是維修就要一大筆費用,買這樣的二手車是得不償失」。二:零件接縫要密。一旦出過車禍,就有許多的零件要更換。車主為省錢經常選用便宜的方式修理,接縫往往無法像事故前那麼完整。Turbo說,「舉例來說,葉子板(擋泥板)和大燈之間的接縫處就是一個很好的觀察重點,如果縫隙太大,那可能就是已經『整理』過了」。經過嚴重撞擊的車子,即使維修過也無法達到剛出廠的接合程度。三:車架是否有變形。除了零件接合外,車架也是觀察重點,「像水箱罩後方的鐵條,我們就可以用肉眼觀察是否有扭曲、折疊、或變形的情況,如果有,那出過事的可能性就很高」。另外,引擎靠近司機座椅及副駕的兩個角落也可以仔細看看,「這裏俗稱『龍骨旋』,若這兩處有不對稱或內凹的情況,可能都是受過擠壓了」。四:有些東西愈「粗糙」愈好。Turbo示範,「把手放在軚盤上,輕輕地滑過去,如果手感愈粗糙的,就表示哩數愈少」。軚盤紋路在剛出廠的時候手感是最明顯的,但經過車主日積月累的駕駛之後,反而會變得更平滑。另外,原廠的安全氣囊上蓋也是如此,「原廠氣囊的上蓋,顆粒比較明顯,如果摸起來很平,那可能就是已經爆開過再安裝回去,才會如此」。五:原廠標示要清楚。Turbo說,新車出廠時都會在司機座門邊以及引擎上蓋貼有標示,買車人可以從中得到出廠日期跟相關資訊。此外Turbo也強調,這些貼紙在出廠後原廠不會再補發,「因此,如果標示貼紙遺失,就有可能是因為車子大撞過」。六:檢查有否浸水。Turbo表示車子是不是浸過水,可以先從腳踏下方的地墊看起,「踏墊下方其實是一層海綿,一旦泡過水就非常難乾。買車時先看看有沒有水痕,也可以聞看看是否有潮濕的霉味」。除此之外,買車時也可以檢查車尾廂放後備胎的地方,「這個地方難以整修,如果浸過水,多半都會留下一些銹痕以及水迹,瞞不過專業人士」。七:膠軟才是一輛好車。Turbo指,「引擎的周邊或是四個車門內側,都會有一種白色的車膠,這種膠愈軟愈好」。Turbo強調,非原廠的車用膠通常比較硬,也沒有辦法像原廠塗抹的那麼均勻。因此,車膠也是可以看出車輛是否經過維修的一個細節。
Turbo說買二手車時,若能向信賴的車主購買是最好的,但並非所有人都能夠那麼好運,上述七大原則就是決定你是否能買到一輛好車的關鍵了。若對自己觀察沒有信心,一般車廠也能提供驗車服務,費用也不高昂,一般只需30元美元(約234港元)左右即可。除了有人陪看,還提供電腦診斷,「人可以說謊,但是電腦診斷是騙不了人的,任何狀況都無所遁形」。Turbo強調,花筆小錢找有經驗的專業技師一同看車、試車,才不會吃了暗虧,「不要省了小錢,日後反而花了大錢」。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217/1993137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673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