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已陷資金危機-十友控股(33)

公司主要從事派對禮品的銷售,客戶大部分是是美國的「一元店」,前文早有述及該股票好大機會成為殼股:

殼樣新股的十大理由:

http://blog.zkiz.com/greatsoup/2008/06/29/%E6%AE%BC%E6%A8%A3%E6%96%B0%E8%82%A1%E7%9A%84%E5%8D%81%E5%A4%A7%E7%90%86%E7%94%B1/

業績短評:

http://blog.zkiz.com/greatsoup/2008/07/17/%E6%A5%AD%E7%B8%BE%E7%9F%AD%E8%A9%95/

點知今次呢隻股公佈其驚嚇業績: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81120/LTN20081120117_C.pdf

今次呢隻股的營業額有大約15%的上升,增加至2.43億港元,但細看應收帳已經增加1倍,至1.13億港元,相當其半年的銷售額,另以超過其資產淨值(1.08億),假如他的客戶全部倒閉的話,公司就資不抵債了,但以其放款質素來看,公司好大機會會拿不到全部款項。

再細看下去,公司毛利有下降,經營開支上升,導致公司盈利下降了50%。

此外,直至九月尾,公司只剩下800多萬現金,但負債卻增加至3,800萬,另外又要派900多萬股息,就算如公告所說,由於七月、八月及九月為付運高峰期,所以資金需求很大,於高峰期過後,在二零零八年十一月十五日,公司的現金及銀行結存為 1,540萬港元,而銀行借貸為750百萬港元,可見只剩下790萬現金,據估算,要維持公司的2億多營業額,大概都要約1億元(應收款減應付款),可見公司財政非常危險,有周轉不靈的危機,但是公司今次都要造出盈利,派發2.5仙股息,共500萬元,加上上次派了1,300萬,由此可見大股東急需資金,那為何大股東急需現金?可能是投機失利,也有可能是找街數。

讓我們看看張資產負債表:

公司的資產約一億元,在上面已經講過,公司的應收款已經超過其資產淨值,他們稱,「管理層已對客戶及內部作出若干營運調整。因此,我們客戶大多經由美國一間信譽昭著的銀行出具信用狀、為大客戶的往來賬投保及解除銀行借貸,藉以向全體股東保證我們財政穩健。」,但從以上字面看來,以及我的見解,大客戶財政都有點困難,公司為做大些生意,谷大銷售額造出盈利,不惜大膽出貨予這些已陷危機的客戶,使應收帳大增,但收款卻以銀行作出擔保,也把這些應收款出售予銀行,以銀行代催款項,加快公司收款的速度,以維持有足夠營運資金週轉。但是這些客戶生存都有困難,始終都是上得山多終遇虎,和他們稱「收緊了信貸政策」有所不同。

另外,公司商譽及按金已佔有公司四千萬資產,對於他們一億的資本來說,已算危險,另外公司的應付款亦同時增加一倍,但存貨沒增加,可見公司對他們的供應商加長了數期,以增加流動現金。

公司稱,「在這些形勢下,相信管理層的本領才能、品德操守及認真處事極為重要。我們欣然匯報,本集團沒有牽涉任何結構性投資產品,沒有訂立任何外匯合約,沒有投機任何金融工具,沒有上市股份、債券或債權證投資。」,只可以說他們因為手緊,沒錢拿去投資,所以沒損手而已。

由此,我們可以看到一些東西。

公司因要谷大盈利,所以要做大營業額,所以要加長對客戶數期,而向客戶放帳需要大量營運資金,所以就向銀行借款及拖供應商錢,另外由於油價及原料上升,使毛利下跌,而勞動法的實行及上市的關係,增加了經營成本,使盈利減少。

但是公司的經濟情況實非常嚴峻,公司現金在派息後只剩下幾百萬元,加上大股東手緊,未來公司的現金一直會維持這樣的情況,甚至可能兇殘供股,以保住公司,而公司的策略證明了他們的未來,如公司述:

於本年度,一元市場業務表現理想,帶動本集團主要客戶及營業額增長。鑒於普遍預期經濟衰退,加上我們收緊了信貸政策,故難以預測我們的銷售(尤其美國市場)於二零零九年將受影響的程度。然而,我們相信,像我們在一元市場業務所供應的低端基本生活必需品所受的影響將較為輕微。

(greatsoup:這是一般公司上市後的軌跡,公司上市前盈利增加,營業額也會跟得上,第一份業績,營業額上升,盈利下跌,第二份兩者都同告下跌,其後甚至會有虧損,營業額會慢慢變少,直至變零。這份業績仍吻合預測。)

截至二零零八年九月三十日前 8個月,我們的純利初期因人民幣升值及至後期原材料價格暴漲而降低,原材料價格增幅尤其遠高於我們預期。我們致力於產品開發及開拓新採購網絡,從而提高售價,成功將部分(但非全部)有關影響抵銷。人民幣匯價於過去數月靠穩,原材料價格最近亦見有所下調。這趨勢持續與否是我們業績前景的關鍵所在。

(greatsoup:如果公司真是這樣轉會強勢的話,又有第二個原因解釋盈利下跌,如營運費用增加。)
長遠而言,我們仍相信人民幣匯價呈現升值趨勢。因此,我們已在深圳新設辦事處,藉此在中國開創新商機,為本集團開拓人民幣收入來源。

(greatsoup:這個就是營運費用增加的原因。)

這是一般工業股的縮影,亦是一隻股票變成殼股之路。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092

多元化?-十友控股(33)


http://realblog.zkiz.com/viewpage.php?tid=3802


這隻股在上市時我已經留意,已經告訴大家這隻股是好對象。


http://realblog.zkiz.com/viewpage.php?tid=4092


在公佈全年業績後,我已經說這隻股已經開始缺水,正面臨轉變成殼股。


http://realblog.zkiz.com/greatsoup/5159


不久,這隻股開始把業務「多元化」,進軍中國地產業,但這還不夠。


文中寫道:

我非常欣賞這家公司的文筆,它的業績公告都寫得極具真實感,令我感受到經營一盤生意確是不易,今次份公司公告標題都沒有一般公告標題悶蛋,是稱為「業務更趨多元化」,別具風格。

十友控股宣佈把上市集資所得一千萬轉去投資遼寧一商場,我在前文提及,這家公司極缺水,現金極少,那為為又有一千萬呢,那這家公司的目的是甚麼,大家應該猜到。

這家公司今日又來一招,開始廣納「財資」之士,並購入一公司,我繼續欣賞公司祕書的文采。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90312/LTN20090312273_C.pdf


公司宣佈,以900萬購入一家Channel 8 Financial Planning Limited的財務策劃公司,並委任該公司的負責人黃達東先生為執董,根據公告,對於他的說明是這樣。


黃先生,39歲,於加盟本公司前曾擔任數個高級管理層的職位。於本公佈日期前三年,黃先生自二零零八年八月起為海王國際集團有限公司(於聯交所上市的公司)的獨立非執行董事,並自二零零三年七月起為時富金融服務集團有限公司的附屬公司(於聯交所上市的公司)的董事。黃先生於財富管理行業擁有逾七年經驗。黃先生於一九九六年獲美國著名學府頒發工商管理碩士資格。

黃先生現任香港特別行政區深水埗區議員,亦為仁愛堂副主席,仁愛堂為香港一個慈善機構。彼同時為廣東省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江門市委員。另外,黃先生為澳洲亞拉臘市榮譽市民。再者,黃先生現為美國註冊財務策劃師協會的榮譽顧問。


根據網上資料,這些東西大致真實。


但這兩家上市公司,一家曾為金勞詹的公司,現在則有大海背景;一位為財技高手關先生的公司。但是他負責財務策劃,應該沒學到多少功夫吧。


但這家公司的資產,根據公司的描述,是這樣的:


Channel 8為於二零零八年十月十五日於香港註冊成立的有限公司。自其成立以來至該協議日止,Channel 8並無重大營運。


Channel 8於最新近管理賬目日期(二零零八年十二月三十一日)的負債淨值為6,900港元。Channel 8 自其註冊成立日期(二零零八年十月十五日)起至最新近管理賬目日期(二零零八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期間的稅前及稅後虧損淨額為7,000港元。 於緊接該協議訂立數星期前,Channel 8僱用數名員工及銷售人員。


但購入的條件其中幾條如下:


1. 於完成日期前以合理市場工資為買方聘請及保留不少於30 名富經驗員工,有關名單
已於早前共同制定、商討及審閱;


.....
3. 為買方取得不少於300 名資深投資者的客戶群,有關名單已於早前共同制定、商討及
審閱;及


....
4. 按合理佣金水平為Channel 8 向不少於八名主要產品供應商(大部分為知名保險集團)
取得出售財富管理產品的合約;及


.....


6.保證於完成日期時,Channel 8將不受任何資產及負債所限,而其資產淨值須為現金100
港元,相當於Channel 8的已發行及繳足股本



此外,委任王先生為執董的條件為:


應付予黃先生的酬金為每年1,200,000港元,另加酌情花紅(董事會根據董事會薪酬委員會參考本公司及黃先生的表現作出的推薦建議釐定,並按年調整)


從上述可以知道,公司除付出800萬現金外,尚需付出120萬年薪,並聘請多幾十位員工,每月的開支可以算得出是幾十萬,一年就約幾百萬,加上這八百萬,即千多萬,這已經是上半年已灌水的盈利。


不過,從以上可知,他真的不太懂財技,因為他把他的嘗試東西都放進公司,利用資本市場做吸水機支持這些生意,很像早期起大陸及香港的上市公司的老闆一樣,一有錢,就甚麼都想試一樣,結果下場如何,不言而喻。


可以知道,大股東成為一家上市的公司的老闆,應是不簡單的人,但他花大量的錢去投資這生意,可見他真是轉型已決,但是我卻為香港工業悲哀,終於又有人受不住股市賺快錢的誘惑,向財技靠近,做毒品分銷商,以及被教壞,做一些他不懂的財技了。


今次份公告好像不太有文采,看來這些財技太難了,這位祕書也不太懂如何寫呢,哈哈。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536

香港昌盛对赌陷危机33亿售中华广场


From


http://company.nbd.com.cn/newshtml/20090507/20090507023643825.html


每经实习记者  朱玲  发自广州

        中华广场是香港昌盛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邹锡昌花费长达10年时间精心打造的高端地产项目,如今这个曾为他每年带来数亿元租金收入的项目,也带来了资金链断裂的窘迫。

        夜幕中,位于广州中心城区繁华地带的中华广场依然车水马龙。然而这个堪称广州地标性建筑之一,也是广州第三大购物中心的商业项目却面临可能易主的窘境。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昨日获悉,香港昌盛集团由于陷入严重财务困境,已经计划打包出售广州中华广场物业,估价大约33亿元;合作方广州新星实业则继续持有原有业权,并成为潜在的接盘方。

资金遇困33亿出售中华广场

        中华广场是香港昌盛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邹锡昌花费长达10年时间精心打造的高端地产项目,如今这个曾为他每年带来数亿元租金收入的项目,也为他带来了资金链断裂的窘迫。

        去年11月上旬,香港昌盛传出消息,将打包出售广州中华广场的物业。香港昌盛集团持有的中华广场物业权,包括6万多平方米的商铺和4万多平方米的写字楼以及部分车库,当时市场估价最高达38亿元。

        而作为中华广场另一个投资管理方——广州新星实业公司则继续持有其原有业权,并且有可能接盘,维持对中华广场的长期经营策略。据悉,广州新星实业公司在中华广场投资中,商场部分占35%,写字楼部分占38%。

        相关资料显示,中华广场是广州除天河城、正佳广场外的第三大购物中心,可以算是广州商业地标性建筑,2008年初步略计中华广场年营业收入达20亿元,市值达30亿元。

缘于高盛一纸“对赌”协议

        据知情人士透露,香港昌盛集团急于出手市价达30多亿元的中华广场项目,主要是因为无法兑现与高盛旗下创投基金GSSIA订立的“2008年底之前上市”的“对赌”协议,以及无法及时偿还与香港苏格兰皇家银行的土地贷款协议。

        2006年10月,昌盛中国开始酝酿赴港上市。当时香港昌盛集团董事局主席、广州市中华广场经营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邹锡昌、昌盛中国与高 盛旗下创投基金GSSIA签订协议,向后者发行可赎回可转换债券,利率为7%,约占当时已发行股本20%,双方同时订立2008年底之前上市  “对赌” 协议。协议表示,如果在2008年底之前不能完成上市的话,高盛这部分投资额将转化为昌盛的负债。

        2007年11月,昌盛向香港苏格兰皇家银行提取银行贷款6.11亿元,用以结清中山广场一期二期土地使用权收购融资的贷款。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因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加之房地产市场低迷,2008年11月12日,昌盛中国未能如期上市。为了渡过困境,昌盛集团被迫将旗下核心业务——中华广场套现抛售,较实际市值降低了近10亿元,但至今谁来接单仍无明确消息。

        记者昨日致电香港昌盛集团营运总监周志荣,周委婉表示对目前项目的出售进展情况不便透露;而中华广场另一业主、广州新星实业公司相关人员也婉拒了记者的采访。

        广州地产开发商利海集团副总裁莫嵘认为,地产公司签订对赌协议是一种具有博弈性质,可能基于当时公司所处环境条件,签订对赌协议都针对当 时市场的发展,对公司的发展而做的,短期内获得的资金支持企业发展。然而市场变化谁也说不准,因此协议对双方来说,都需要冒很大的风险。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813

炒雜錦-佳訊控股(33)、英發國際(439)、嘉進投資(310)


散打幾股,佳訊(30)、英發國際(439)、嘉進投資(310)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90603/LTN20090603290_C.pdf


佳訊(30)方面,五日前才寫就此股,股價連續兩日暴升,不出所料,果然有消息。


公司委任兩名執董,老王先生亦被委為榮譽主席,有礦業經驗,細王生好有政府背景,看來會搞礦業。


王森浩先生
王森浩先生,76歲,於一九五六年畢業於北京礦業學院。王先生在煤礦業工作逾30年,最初投身此行業為技術員及工程師,其後出任山西省礦務局局長。此後, 於一九八三年,彼擔任山西省人民政府省長。於一九九三至一九九八年期間,王先生為煤炭工業部部長。王先生亦曾擔任第12、13 及14屆中央政治局委員以及第9屆全國政協常務委員。


王志剛先生
王志剛先生,62歲,畢業後加入中國人民解放軍。於一九七八年,彼於國家建築材料工業局任職,擔任基建辦公室主任。於一九八八至一九九九年間,王先生被調 任為海南省人民政府駐北京辦公室副主任及廣西壯族自治區科學技術委員會副主任。其後王先生曾獲委任為中國華興(集團)公司副總經理,直至二零零四年退休。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90603/LTN20090603922_C.pdf


英發(439)方面,自2001年後股權開始非常亂,並已經成為金氏一團,作風不良,如有時間會有專文描述。


公司稱,謝安建購入一主要股東1.76億股或15.32%公司股權,此前亦任非執董。


http://www.webb-site.com/dbpub/positions.asp?p=9363&hide=


據資料稱,他為中科環保(351)、新時代(166)及江山控股(295)的董事,三家公司都是背景複雜的,有機會又可寫寫。


http://the-sun.on.cc/channels/fina/20061223/20061223013419_0000.html


據報導,其背景如下:


新時代的大股東謝安建現時在「公路大王」劉根山任董事長的茂盛控股(0022),擔任董事總經理。今年初又毅然接手廉署去年採取「響箭」行動後停牌的中科環保(0351),出任公司主席。現時持有新時代逾21%股權。

謝安建今年四十四歲,持有加拿大約克大學行政管理學位,從事企業策劃十七年,過去曾歷任長城數碼(0689.現已易名長盈)副主席兼行政總裁、中國資源開發(0661.前慶豐金)行政總裁,以及TCL國際(1070)董事總經理,一手策劃TCL海外上市。

市場人士形容謝安建為低調的「公司醫生」或「殼王」,熟悉重整問題公司後再轉手圖利,由於謝氏在內地具有一定人脈,與曾憲梓亦稔熟,近期有項目令曾憲梓感興趣,遂小注入股,據悉項目涉及內地礦業。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90603/LTN20090603947_C.pdf


嘉進投資(310,前名德眾集團、金源創展、金源投資)宣佈,先派發13仙股息,在削減股本後,派67仙股息,共80仙。


公司此前大股東為金源米業(677),此股表面正經,實際和273、279等極有淵源,後逐步減持。現時股東有羅旭瑞旗下公司為大股東的四海國際(120),此前和其換股的中國投資基金(612)。


最奇怪的是,之前公司供股集資,又配股集資,應有資金需求,但現在又要派息,和之前的行動不符呢。


合完又供: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80117/LTN20080117378_C.pdf


批股公告: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80725/LTN20080725438_C.pdf


後話:


經我唱「好」老千系的股票後,股權開始集中,所以他們的股票終於識得升,隻136今日仲入了十大升幅,哈哈。


不過唔好買呀,真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320

比亞迪重提回歸A股 擬集資33億研發太陽能電池

2009-07-17  AppleDaily





【本報訊】比亞迪(1211)昨重提回歸深圳發A股上市集資事宜,隨着該公司獲美國股神畢菲特垂青入股,加上生產的轎車大賣,比亞迪股價今年以來已大漲1.94倍,令該公司新A股發行量得以相應縮至最多1億股。

記者:龍婉嫻

由 於比亞迪近日已隨一眾汽車股勁升,昨日股價反未再創新高,最高升4.2%,收37.4元,升幅僅1.6%。比亞迪昨宣佈,董事局前日召開會議,訂於9月 11日召開股東特別大會,尋求股東批准,向中國證監會提出申請,發行不多於1億股新A股。以昨日H股收市價37.6元計,最少集資33億元人民幣。

最快明年下半年上市

該 公司曾於去年2月提出發行5850萬至2.22億股新A股,當時股價(已計算紅股調整)為11.5元,集資約6.2億至23.58億元人民幣;雖然3月獲 股東會通過議案,但因市況持續向下,中證監停止了新股審批發行,最終授權因過時而告失效。比亞迪前後兩次建議的集資用途大致相若,主要用於鋰離子電池生 產、汽車研發、擴展汽車產品及汽車零部件,但上次還準備用於LED發光棒及相機模組,今次則改為擬用於太陽能電池項目。該公司主席王傳福5月中曾向分析員 表示,比亞迪將利用在電池技術方面優勢,短期內向太陽能電池業務方向發展,而且是完整的太陽能光伏產業鏈,即由多晶硅生產至太陽能電池系統集成。摩根大通 引述比亞迪管理層指,若審批順利,預計明年下半年可完成新A股發行及上市的工作,由於發行股份減少,新A股只佔擴大後股本4.4%(計及發行新H股予畢菲 特),對現有H股股東的攤薄效應亦較上次的10.8%為小,而且由於股價揚升,集資金額反較上次多,對近年急速擴張導致負債率偏高的比亞迪實屬有利。摩通 稱,由於比亞迪有美國股神撐腰,相信今次審批不會遇到太大阻力。該行預計,發行新H股及新A股後,比亞迪的資產負債比率可由目前的60至65%,降回較穩 健的30%水平。

擬涉足地鐵機車生產

另外,《每日經濟新聞》引述知情人士稱,王傳福除了瞄準汽車電池及太陽能電池外,還準備 利用比亞迪在電子控制領域的IGBT(絕緣柵雙極型晶體管)模塊上具備的優勢,打算涉足中國南車(1766)及中國北車近年的新主力業務──地鐵機車,主 要看中該業務的客戶是政府,推廣銷售相對較易。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636

非常老實的老闆-十友控股(33)


http://realblog.zkiz.com/greatsoup/6536

小弟已經第三次寫這隻股票,初時以為他由搞十元店產品制造,本業可能不穩,又搞酒店,又搞金融,這麼多元化,導致財務有些困難,並導致未來會失敗。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90814/LTN20090814589_C.pdf

今年上半年業績,財政較去年有所好轉。但是公司可能對概念酒店這個東西沒詳細出公告,只是以下林奇兄的博客附上的報導也有幾字提及,可能有點敗筆。不過我始終不看好多元化。

於二零零九年年底前,我們除了經營現有的一美元產品業務外,還銳意在香港設立財富管理服務的業務、在深圳設立概念酒店業務及在遼寧展開購物商場發展項目。此後,我們計劃擴大財富管理業務環節所涉及的金融市場業務範疇,並會物色其他可行的多元化商機。


但是看到林奇兄這篇報紙文章,我對他有點改觀,為免被人曰侵犯版權,我改寫一點。

http://hk.myblog.yahoo.com/lynch200705/article?mid=6432

他說他小時候在「九龍東屋邨」生活,中學就讀於拔萃男校,看見身邊同學的爸爸 和阿叔不是運輸司都是大官。放學後,別人去馬會吃飯,他就一星期兩三天做兼職。

當時他因為窮得書也沒法讀,覺得「很沮喪」。於是,他許下宏願,「40歲前要當馬主,45歲要當上巿公司主席。」,結果他提前達成願望。

其後,他先在會計師行工作,後創立這家公司,結果在2001年911期間,成功把握商機崛起,並在前年11月上市。

他說他是一位「孤獨的劍客」,雖然他的文采真是不錯,但連我也不相信他不會騙公司,但是昨天的公告,我肯定他是對公司好的,以下原文再引公告: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91223/LTN20091223473_C.pdf

根 據2009 年1 月9 日及1 月12 日作出的須予披露交易,本公司透過一間全資附屬子公司-Soccer Sky Limited [ “ Soccer Sky”] 簽訂股東協定, 認購一間合資公司的20% 股權及提供股東貸款。合資公司主要從事一個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遼寧省內的購物商場地產開發項目。

於2009 年12 月23 日, 本公司確定我們於此合資公司之20% 股權已經已成本價出售,已經全數收回向合資公司所提供的股東貸款而且還收到一筆由合資公司發放的股息。

本公司在合資公司之20%股權是出售給另外一位合資公司的股東。此買家與Soccer Sky 均為此合資公司之股東並且均有推薦個人董事進入合資公司擔任董事。


除以上提及事項外,根據董事所知,此買家是獨立於本集團及其關聯人士的第三方。 本公司在此項項目的投資回報共約1 千萬港元。

董事會認為本次收到的股息金額對比本公司在中期業績公告的利潤是重大的而且本次收到股息可能會對於本公司的股價有顯著的波動。

由此可見,公司的今次令公司獲利增加1,000萬,以預計市盈率13倍數來計,市值增加1億以上,令自己賺錢之餘,大家都在帳面上增加身家,這才是財技的精妙之處。

澳門模式,只為殺雞取卵,吃掉股民的金錢,遲早沒有人上當,導致自己的滅亡。利豐或十友模式,使到基金投資,在上市公司需財的時候較易集資,能夠維持的時間會很長。

再者,他賺錢都誠實的告訴大家,我也覺得他很可信,但是我始終不喜歡他太多元化,只要他專注本業及專注投資有穩定的收入的東西,不要投資一些需要長期投資的項目,我會看好這隻股票,但是投資酒店和金融策劃業務,這些都不一定立即產生效益,所以我還是不太看好。

至於賣方的方面,公司稱「本公司在合資公司之20%股權是出售給另外一位合資公司的股東。此買家與Soccer Sky 均為此合資公司之股東並且均有推薦個人董事進入合資公司擔任董事。


我查回今年初的公告,據稱公司持有20%股權,「其餘8名投資者沒有一位買方持有多於27%的股權」,其後的澄清公告稱,大部分為歐洲投資者,有一位為中國投資者,並稱「而該董事會是由不多於10 名董事組成」。

可以說,公司每一位股東平均都有派出一位董事,所以完全看不出誰是買方。筆者估計,當年是由於中國夥伴資金緊張,故找人合作投資項目,現時由於市場情況好轉,加上銀根寬鬆,故他可以向銀行借錢或取得其他融資來源,買回其餘的股權,導致十友能夠成功大賺83.33%退出。


但是一次幸運,不等於會永遠成功,請公司不要忘記不能拋棄本業,亂搞其他生意,導致自己失敗,賣殼告終。


這就是我一直給上市公司主席的忠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553

回覆-十友控股(33)


(註:有機會會補充。)


(1)


今日,有一位網友找了一些關於錦藝紡織(565)的新聞給小弟,小弟發覺可能和上市公司的資金問題有關,但赫然發覺有某公司主席看過小弟的文章,「深感不安」,他在業績公告補充資訊,特此回覆如下:


1. 遼寧的購物商店項目是一項有意與友好夥伴發展的多次性項目。除非本人合理認為某項目╱公司從長遠看可在集團整體穩定性、盈利能力或股價層面令股東受惠,否則我們不會在該項目╱公司上耗費時間。


然而,本公司一貫採取審慎態度,不願在公告內披露有關詳情或未確認的觀點。整個建造工程耗時稍長,但我們及╱或介紹人已為本投資預設某些條款進而容許我們在項目處於比較明朗的第一階段時取得豐厚回報地完全撤出本投資項目。


我們寧願賺取較少利潤(已公佈回報),也要停止技術要求高及無法預測的第二階段,如此才能順暢而有效地運用資金,彌補公司在新行業經驗不足的缺陷。第一階段涉及的技能主要是法律、財務策劃與控制、談判、關係建立及在被投資公司建立良好管理構架,本公司正是精於此道。

2. 本公司首次涉足精品酒店業務時,因涉及的財務承擔未達致作出法定披露的標準,故並無單獨刊發正式公告。本公司對精品酒店採取的策略為租賃而非購買。本人深知,與酒店營運相比,土地及物業升值可為其他酒店運營商創造更豐厚利潤,但本公司不願為之。我們現已著手裝修第二間酒店,但不想在此業務過於急進。

3. 我們未就一元業務發出較多公告,乃因該業務發展平穩。如造成本公司對該業務不上心、績效不佳或創造力喪失殆盡的假象,本人深表歉意。其實原因很簡單,該業務本身極為穩健,毋須就此發出過多公告。本公司於二零零九年失去一個大客戶及若干其他客戶,但新增數個客戶,實屬自然。行業的要求較之以往更為苛刻,但本公司應付自如。


事實上,這是有利於本公司的,因為這環境持續地把那些只靠廉價競爭的對手淘汰,對本公司而言實是利好消息。本公司多次赴海外取經、採購,一年內湧現3,000多項設計,並收緊替客戶開發產品程序。在各方面,本公司均取得進步。故此,本公司在各大國際知名派對產品中穩居派對產品製造商及供應商的龍頭地位。


(2)


現在不談這些,先談談該公司業績:

由於公司一元業務的客戶訂單量猛增,下半年的營業額較上半年的1.7億大增約24%,至約2.1億元,使全年營業額增長15.91%,至3.89億,現時是尚未回復金融海嘯前的高位約2.4億。


但 是,由於原材料價格及人民幣幣值穩定,毛利大幅走高至18.1%,雖開拓新業務帶來的折舊及人工開支增加,但仍使公司扣除結束遼寧的業務特殊的利潤 1,200萬港幣的利潤增加87%,至2,053.5萬(未扣除則為3,253.5萬,增加196.2%,每股扣除遼寧項目盈利為約10.2仙(未扣除則 是16.2仙)。

至於客戶方面,最大客戶及五大客戶分別佔及共佔銷售額之52.4%及69.0%,仍是較為集中。


稅項對盈利來說支出較中國及香港稅率約15-20%有點偏低,估計他們的盈利有部分利用境外公司儲存,本地公司的業務則只有少量盈利,以合法地避稅。


在資產負債表上,公司的生意額有所增加,故存貨及即期至30日應收款亦大約按比例約20-30%上升,但預付款款可能有大量新發展項目增加,但比重尚算不大。


至於現金方面,經取回約2,000萬的投資後,現金達5,392.8萬,小弟定義的負債(其他應付款加稅項加銀行借貸)3,077.7萬,即淨現金約2,315.1萬,折合每股11.57仙。


另外,其應付款水平較去年有少量增長,配合存貨及應收款,估計訂單有約10-15%的增長。


整體來說,公司的財務較去年健康,但尚未計其後的投資項目及派息,獲利有大幅增長,業務也有進展。


(3)


業績期後,公司作出兩項已披露的投資及派發高額股息。


(1) 2月9日,投資2,680萬投資遼寧購物商場開發和銷售項目的12.4-14.4%股權。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00209/LTN20100209377_C.pdf



(2)同日,以1,230萬向深圳報業租用於中國深圳市福田區深南中路特區報社綜合樓招待所報春大厦一層西北及取得固定資產的使用權利,並承擔蘇怡華持有的深圳特安電子有限公司租約中的責任及義務,開設第二家精品酒店。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00209/LTN20100209677_C.pdf


(3)派息9仙,以2億股來算,即派發1,800萬。


另外,他們正在營運財務服務業務,欲取得經紀業務及財富管理業務方面。


三項已披露合起來共投資5,710萬,基本上耗盡公司現金,但由於本業每年帶來約2,000萬現金,如公司保持穩健及經濟情況許可,應是無大問題,反之如經濟情況惡化,本業惡劣,則問題會很嚴峻。


(4)

現在分析業務前景:


本業來說,據公司稱基礎不錯,2010年的經濟勢頭良好,加上有部分廠商退出,營業額相信能增長,但缺工問題嚴重,反過來降低毛利1%-2%。據公司稱,「管理層會為本公司及股東之整體利益庶竭駑鈍。」

至於財務業務及酒店方面,雖或有人才,但始終要守一段時間,中間或有虧損,應未能有即時盈利貢獻。


遼寧項目,大勢是向上,如無意外,應能賺錢。


不計其他項目,2010年本業營業額預期約4.2億,盈利約1,700萬,每股盈利8.5仙。



(5)


我只是想指出,始終一人分心多項業務不是好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570

十友控股(33)第五項業務?


前言:


我希望將我所知的告訴大家,並希望把可能不知道的事,例如合作的這位先生的背景都談一談,令他有所啟發吧。


他是白手興家,好老實的,我絕對不想他因為一時缺乏資金給人吃了。


現在我絕對是在說真話。


(1)


前兩日,因趕著睡覺,沒把事情說完就完成上一篇文章,其實,最後一段,我是想談談他的所謂四大業務的。


他們四大業務,包括:一元店精品業務、經濟酒店業務、金融業務、投資業務。


首先,就上市業務一元店精品業務來說,該公司在金融海嘯下,據公告稱,本公司於二零零九年失去一個大客戶及若幹其他客戶,但新增數個客戶,實屬自然。行業的要求較之以往更為苛刻,但本公司應付自如。

所以可以知道,他們是有一定競爭優勢,故此應該維持這方面的發展。


但是,在上市後,由於可能不甘心上市後無所作為,所以開拓以下行業。


(1) 經濟酒店: 公司在深圳有一家經濟型酒店,亦正籌備第二家,但行業領導者如家七天連鎖等,分店遍佈全國,也有接近十年的經驗,投資額逾十億元人民幣以上,雖然未必有盈利,但人們是利用一家上市去做,但是十友的經濟酒店卻只是一家上市的一部分,況且規模僅是對手幾十分之一,的想請問你們有甚麼競爭優勢,能避免大型業者的淘汰?


故問題不是在購買土地增值,是在根本在大型業者的競爭下,以較小的上市公司部分資源(現時市值約3億)挑戰人們在美國上市公司全部資源(市值均超過港幣100億)投入,雖然都有機會成功,但未必真的是值得投入。


如家2009財務報表:


http://english.homeinns.com/phoenix.zhtml?c=203641&p=irol-SECText&TEXT=aHR0cDovL2NjYm4uMTBrd2l6YXJkLmNvbS94bWwvZmlsaW5nLnhtbD9yZXBvPXRlbmsmaXBhZ2U9NjgwNzMzMCZhdHRhY2g9T04mc1hCUkw9MQ%3d%3d


七天2009年財務報表:


http://www.sec.gov/Archives/edgar/data/1434220/000119312510050249/d6k.htm


(2)金融業務: 關於產品推銷方面,在雷曼事件後,已經很少人相信這些東西,至於經紀業務,大的做不過大福、新鴻基,平的做不過耀才、一通,網絡也不夠銀行多,請問有甚麼優勢值得你們去做?除非為你們股票開拓市場就可能吧。


(待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654

暴力事件- 駿新能源(91)、十友控股(33)、譚木匠(837)


(1)


今日,駿新能源(91,前德榮投資、航宇數碼科技、駿新集團)公佈,附屬公司的關重慶三峽(燃氣)集團有限公司及暴力事件,矛頭直指舊管理層:

公告稱:


誠如本公司截至二零零九年九月三十日六個月止之中期報告所披露,雲陽縣天然氣開發辦公室(「原告人」)於二零零九年三月十五日向重慶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法院」)提交有關重慶三峽(燃氣)集團有限公司(「重慶三峽」)之呈請(2009渝二民初字第25號)(「訴訟」)。


重慶三峽由重慶市雲陽縣天然氣有限責任公司及雲陽縣三峽壓縮天然氣有限公司(「該兩家中國附屬公司」)之前股東擁有。


該指控最終撤銷,並支付與訴訟有關之一切堂費。


但一波未平兩波又起:


(1)原股東不法地把轉益轉移至新股東之手,新股東再出售予駿新:


向本公司之中國附屬公司提出另一項訴訟據悉,原告人已向重慶三峽及該兩家中國附屬公司提出另一項訴訟(「新訴訟」)。


新訴訟之起訴通知書已於二零一零年三月四日或相近日子向該兩家中國附屬公司發出,原告人在當中指稱,重慶三峽在下列各方面違反由原告人及重慶三峽所訂立之開採經營合同(「合同」):


(i)開設該兩家中國附屬公司,將彼於合同之權益轉移及轉讓至該兩家中國附屬公司;及

(ii)未經原告人允許,於二零零六年出售該兩家中國附屬公司之股權予本公司。原告人現要求法院頒令終止合同。


(2) 前管理層及僱員或涉及搶奪該等公司的重要資料:

於二零一零年二月一日,大約20名非法人員闖進本公司之重慶代表處(「重慶代表處」),奪走該兩家中國附屬公司及本公司另外兩家中國附屬公司(即奉節縣三峽風天然氣有限責任公司及巫山縣三峽風天然氣有限責任公司)(統稱「天然氣公司」)之營業執照、公章、官方文件及其他相關文件。本公司懷疑有該等天然氣公司之前管理層及僱員涉及上述事件。


...


發生上述事件後,本公司採取一連串緊急措施,以保障本公司於天然氣公司之合法權益。該等措施包括但不限於:


(i)向天然氣公司所經營地區之不同政府部門(包括重慶市政府)發出緊急通知,要求有關當局阻止非法人員之非法行為;


(ii)將上述事件通報法院及天然氣公司之主要往來銀行;


(iii)向有關政府當局申請天然氣公司之新公章及營業執照;及最重要者為(iv)即時向中華人民共和國重慶市公安局報案。


然而,新公章及營業執照之申請現階段不獲有關政府當局接納,乃因當局認為是次事件乃天然氣公司與其前任管理層及僱員之間的商業糾紛。


(2)


但是,這些資產是誰賣給公司呢?

根據小弟的舊文所述,賣方就是在2007年前後想上市的,但其後失敗,之後在去年捲土重來的譚木匠(2007年上市編號: 805,現837)掌舵人的兄長譚傳榮先生。

該公告: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60510/LTN20060510048_C.pdf


三峽燃氣集團之資料
三 峽燃氣(英屬維爾京群島)為一家於英屬維爾京群島註冊成立之有限公司。於該等買賣協議日期,其法定股本為50,000股每股面值1.00美元之股份,及其 已發行股本為一股面值1.00美元之股份, 為賣方所持有。於重組(其完成應於完成前發生)後,三峽燃氣(英屬維爾京群島)將直接擁有香港三峽燃氣投資有限公司之100%權益,並間接擁有第一雲陽、 第二雲陽、奉節燃氣及巫山燃氣之100%權益。


「賣方」指譚傳榮先生


譚木匠招股書: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91215/LTN20091215030_C.pdf


(a) 銷售產品予重慶三峽燃氣(集團)有限公司(「重慶三峽燃氣集團公司」)重慶三峽燃氣集團公司為一間於一九九八年八月二十一日在中國成立的有限責任公司,由譚先生胞兄譚傳榮先生及譚先生姪女譚佚男女士分別擁有35%及65%權益。

(3)


其後,唐先生因這些資產官司纏身,故在2009年12月出售予透過「共同朋友認識」的商人龐秀英,惜後來失敗,但為何好端端的會失敗,相信就是有人不知這重大不利因素,但後來知道,就不買了。



(4)


有一位網友leolam20092009兄,在港交所十友控股的股權紀錄:

股東名稱 作出披露的原因 買入/賣出或涉及的股份數目 每股的平均價 持有權益的股份數目(請參閱上述*註解) 佔巳發行股本之百分比(%) 有關事件的日期 (日/月/年)
Market Speed Limited 101(L)
2,595,000,000(L)
HKD 1.250 2,595,000,000(L)
999.99(L)
22/02/2010
唐乃勤 101(L)
2,595,000,000(L)
HKD 1.250 2,595,000,000(L)
999.99(L)
22/02/2010

我希望他能迷逃知返。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679

十友控股(33)第五項業務? (2)


http://realblog.zkiz.com/greatsoup/14654


關於搞證券行,其實以前有一位張志誠先生,他原本應得二十萬(?)佣金,但其後老闆僅給他一萬元,他憤而以四千元結婚,剩下六千元創立創立大凌集 團(211),從事做東歐貿易,後來在1980年代末把之上市,但上市不久其後東歐巨變,公司損失慘重,其後把重心轉至中國貿易及製造,但 其後又因中國1990年初中國宏觀調控,財務陷入困境,但因取得中資銀行的資助,取得融資,終於解除危機。


當時,據小弟調查及資料顯示,大凌集團約在1994年當時購入長雄證券,從事證券生意,廣開人脈, 為大凌及其朋友公司的股票打開銷路,以拯救公司的財政,雖在1997年前後為大量二三四線股集資,甚至可能有炒作自己的股票, 據以往的新聞所悉,他把自己的股票抵押融資予 正達證券(已清盤),可見他的財政不太充裕。


其後 正達清盤,他的股票被鎖住,他炒作的股票也大跌,故他亦陷入財務困境,但當時的報紙稱,大凌集團供股集資,其後以集資所得購入廣州物業,以取得資金紓解財 務問題。


1999年,為協助朋友,他資助創立山河 控股(8127,已除牌),據招股書稱,大凌以股東貸款支持,但無持有股權。不久科網興起,大凌為製造概念集資,竟建議山河控股不做強項,轉做網 業,但朋友卻不願如此做,建議在山河控股下另開一家網站公司,其後大凌以1.48億購入其中40%股權,和之有很多淵源的數字地球(109,前稱榮德控股、後稱榮豐、榮德豐,現稱金威資源)也購入5%股權


不過,其後他們因在多項收購產生 欺騙股東問題,並且在國際融資(8006,已除牌)上市後因利益不均和夥伴鬧翻,爆出大量事件,故此引起證監會調查,於一次供股後,被停牌至今。


所以主席搞證券行,只要真是做生意是無問題,最怕接觸太多財技人士,導致錢賺不成之餘,更暴路更大 的財務困境,故希望他以史為鑑。


(3)其實在遼寧 投資業務來說,根據多項新聞綜合,他是利用他們的會計及法律專長去投資去取得利潤,但因風險太大,故不進行其後投資,並以高利潤退出。不過最後又利用更多 資金又投入一個更大的項目。


這樣項目,其實只要以 其專長其當股本投入即可,為何要投入資金?


(待 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76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