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曾經“經營杭州”的前書記王國平:要堅持“政府做地、企業做房”

從提出“建設美麗中國”到中共中央、國務院出臺《關於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見》,落實“節約優先”戰略的部署始終貫穿其中,堅持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和實行最嚴格的節約用地制度如影隨形。

在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2016年年會“發現城市之美”論壇上,前杭州市委書記,杭州城市學研究理事會理事長王國平提出,在美麗城市建設過程中,要切實做到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的同步提升,而這其中,“錢從哪里來”問題是重中之重,難中之難。要解決這一難題,核心環節在於深入研究土地,做好城市土地工作。

王國平是較早在國內大城市主政者中提出“經營城市”理念的,還著有《城市論》。他表示,做好城市土地工作,一要堅持“政府做地、企業做房”的理念,二要堅持“集約用地、節約用地”的理念,三要堅持“取之於民、用之於民”的理念,四要堅持大項目帶動土地開發的理念,五要堅持“無形資產經營”與“有形資產經營”並重的理念。

目前,很多地方政府對“土地財政”過度依賴。2013年全國土地出讓收入首次突破4萬億元大關,占地方財政收入比重為59.8%,成為地方財力不折不扣的“頂梁柱”。

過度依賴“土地財政”會對生態環境造成破壞,因為當大片區域被劃入城市後,從此便可以把“市區範圍”所有土地,包括耕地、農田保護區、水域全都合法地規劃用作城區建設用地。

過度依賴“土地財政”還會導致實體經濟邊緣化。前幾年,以溫州為代表的民營經濟先鋒城市,在短期利益和眼前利益的驅動下,將房地產當作了城市的支柱產業、主導產業。由於當時房地產領域賺錢太容易,導致大量資本撤離了實體經濟,實體產業“空心化”的現象十分嚴重。

十八大以來,各地土地管理者和使用者結合實際、因地制宜,以盤活存量土地、提高建設用地效率為重點,大膽探索節約集約用地的新路子。比如,廣東省以“三舊改造”為重點,積極推進城市用地二次開發,促進土地內涵挖潛,提升集約化用地水平;上海市提出實現新增建設用地零增長甚至負增長,新一輪到2020年的規劃仍將3226平方公里作為“終極規模”予以鎖定,以提高土地資源綜合利用效率為核心,切實將節約集約用地放在了首位;江蘇省從“空間優化”、“五量調節”、“綜合整治”等方面探索實踐,提出努力實現節地水平和產出效益的“雙提升”目標。

王國平表示,要做好城市土地工作,舉措上關鍵要做到“四改聯動”,即農地征用制度、土地儲備制度、土地招拍掛制度和土地出讓金使用制度的改革聯動,做到節約用地、集約用地、優地優用,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應、生態效應的疊加和統一。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388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