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自保之道》有被炒作之嫌的個股 連碰都不要碰 看穿股市陷阱的四個警訊

2011-10-17  TWM




股市投資人面對刻意炒作,如何避 免誤入陷阱? 當出現以下四項指標:本益比過高、被主管機關列為「注意股票」、經營動態常見諸媒體、被投顧老師點名,就要提高警覺,才能趨吉避凶。

撰文‧周岐原

今年台股開高走低,加權指數一度跌到六八七七點,相當於從高點修正逾二五%;統計資料也顯示,今年股價跌幅超過大盤的個股達七三四檔,約為上市櫃公司總數 的一半。在大盤重挫情況下,投資人難免因選擇標的不慎,使資金部位受傷。

市場信心低落時,投資人不妨定下心來,重新檢討進出策略;若貿然布局炒作股票,不但無法賺錢,更容易虧損。所以選擇標的時最好提高警覺,曾有疑似炒作紀錄 的股票,就應該從理想標的刪除,並且堅持先做好準備功課,才進場買股票,如此才能趨吉避凶。

被有心人士盯上的股票,往往有一、本益比過高。二、被主管機關列為注意股票。三、經營動態常見諸媒體。四、被投顧老師點名。如果有以上四項指標出現,就應 該對其敬而遠之。因為股民訊息落後,往往見到明顯漲勢才匆匆布局,又無從得知行情何時結束,萬一來不及「下車」,被套牢的機率相當高。尤其是遇到類似今年 中,全球股市集體重挫的系統性風險,更是難以擺脫虧損夢魘,所以根本不碰有被炒作之嫌的個股,是最理想的作法。

本益比高出大盤太多很難賺到價差以本益比來看,雖然本益比是根據各公司所屬產業,及不同年度獲利的情況而變動,但與相近產業或指數比較,仍可客觀反映個股 的價位是否偏高、投資價值是否滑落。如英格爾股價去年十二月中漲到一九九元,接著在今年三月初衝上最高價二五七元。如果以前一年度獲利計算,英格爾的本益 比已達五十五倍。

五十五倍的本益比是否偏高?投資人只須略加研究產業,找出同樣生產電源供應器的企業,像是台達電、飛宏、幸康、新巨等公司,再觀察其財報表現,便不難找到 分辨方法。

以連年獲利不錯的幸康為例,若用去年每股稅後純益(EPS)五.○六元計算,今年三月股價來到五十八.五元高點時,本益比約為十一倍;去年稅後純益回升的 新巨,以今年高價計算的本益比是十四倍。對照同業股價,本益比超出甚多的英格爾,就算強勁成長,但投資價值勢必難有太大空間。

在此同時,大盤在今年元月初的本益比約為十六.四倍,重挫二千點後,本益比更降至十四倍左右,也就是約英格爾本益比高點的四分之一。可見英格爾驚人的股價 與其說是大機會,更像是危險訊號;因為五十倍的本益比,代表公司每年維持這股成長趨勢,買進者也要五十年才回本。所以投資這類股票,通常很難賺到價差,投 資人應特別當心。

知名股市投資作家、鉅豐財經資訊執行長郭恭克則指出,對於營收、獲利高成長的個股,市場通常給予較高的本益比評價。但即使公司快速成長,投資人仍應仔細審 視其現金流量變化;若本業的現金流量持續流出,表示公司雖然賺錢,但獲利款項又持續投入經營運用,無法成為自由現金。所以投資時,並非個股具有高本益比、 高成長特質,就是最理想的選擇,而應搭配其他指標共同檢視、篩選。

主管機關列「注意股」出事機率高時常觀察主管機關公告的「注意股票」,並且避開這些標的,是另一條簡單的自保之道。證交所與櫃買中心會不定期公告被列為注 意股票的標的,標準包括漲跌幅放大、成交量或周轉率放大、單一券商成交量占當日成交比重過高等。當這些跡象出現,通常意味著這檔個股已被有心人士介入,才 會出現價格暴漲暴跌,籌碼大量換手,或集中特定券商進出的情況。

最顯著的例子,非去年股價狂飆的唐鋒莫屬。唐鋒從去年一月的二十二.二元,一度漲到二九九.五元,一年之內大漲近十三倍;在這段過程中,單一券商成交比重 過高、周轉率放大、漲幅放大等特徵,唐鋒全都具備。由於該公司無法如期申報完整財務預測,終於導致股票被主管機關暫停買賣。恢復交易後,唐鋒一路無量跌 停,目前已經回到起漲時價位,而且幾乎無人聞問。這段「轟轟烈烈」的暴漲暴跌之路,堪稱投資人最好的借鏡。

根據公開資料顯示,第三季至今有一一二家上市櫃公司因股價表現異常,被主管機關提列為注意股票。他們的共同特徵,多半是在短期內大幅漲跌。其實一檔股價劇 烈波動的股票,散戶越心存僥倖買進,越容易成為撿到最後一波籌碼的倒楣鬼;較晚進場者,更可能因主管機關祭出管制措施,而難以脫手。可見遠離「注意股」, 是股市求生的重要原則之一。

媒體、名嘴常點名個股應敬而遠之此外,經營消息常在媒體曝光的個股,投資人也要多加留意,最好是先研究其月營收變化、財報獲利結構等數據,是否符合報導指 稱的展望,再思考布局策略,以提防被特定人士利用報導出貨的可能性。

舉例來說,今年初曾有消息指出,LED產業可望出現顯著成長,但從獲利能力、存貨周轉來看,不少LED業者的表現較去年差,甚至有逐季下滑的情形。例如以 合併財報觀察,LED大廠晶電、億光的存貨周轉率都有持續下滑現象,同時營業利益率降低,意味著獲利能力比先前弱化。不只是大廠,璨圓、佰鴻、泰谷等公司 也有這個現象,可見LED產業確實面臨結構性調整。

今年中就有多家LED廠股價重挫,到了八、九月股災期間,股價又跌得更低。如果只根據片面消息就買進LED相關個股,很可能受傷慘重。至於投顧老師經常點 名的個股,更是應該敬而遠之,免得被當作抬轎的冤大頭。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534

餡兒餅還是陷阱? 沒事偷著樂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75565470102dxtd.html

一般不太愿意在博客里讨论具体的股票,今天破个例,原因是我不太认为我这辈子会碰到某股票市值跌破该企业持有的现金的情况,这需要非常非常极端的市场情况之下才会出现,但是真有可能会出现,我也不知道我是不是应该博一把?

 
   先把它记录下来。

 
   股票代号:03818HK  中国动向
 
   今天市值:71.58亿港币

 
  按照中国动向中期年报披露的内容,中国动向持有现金48.2亿人民币,约合57.84亿港币,如果股价再跌个20%,跌到股价1元港币市值就跌破企业持有的现金了,

 
  市值跌破净资产,这个不足奇,好多制造型企业资产账面价值都很高,但实际是堆破铜烂铁,我完全没有兴趣,但如果某公司毛利率超过60%,资产中大部分都是现金,基本没有负债,并且市值已经快跌破现金,这个股票你说有没有投资价值?

 
  有购入的想法,就是不知道是不是个馅儿饼还是陷阱?

 
 
纠结中!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740

[轉載]週期股的低市盈率陷阱 黃曉航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56698330100z7vh.html

過去一直聽見這樣一種說法,週期股應該在高市盈率時買入,在低市盈率時賣出,但沒有說明道理,百思不得其解。經過這些年的投資實踐和思考,對此有了一些認識。

 

    就以我手上持有的中聯重科為例,這是一隻大家公認的強週期股,看看它上市以來的盈利情況: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2010年/9/30

淨利潤 0.52   1.05   1.53   2.30   3.82   3.10   4.82   13.33  15.69  23.72  46.65    59.61

增長率 ---- 101.92% 45.71% 50.32% 66.08% -18.85% 55.48% 176.55% 17.70% 51.11% 90.71% 90.68%

ROE   6.49% 12.02%  15.27% 18.65% 23.62% 17.92% 20.87% 36.75%  30.88% 32.10% 17.03%  17.84%

 

             淨利潤增長率   ROE

上市以來      54.70%       21.94%

最近五年      76.40%       27.53%

   

    從以上數據可以看到,中聯重科是一家相當優秀的上市公司,它沒有一年虧損,除了2005年淨利潤負增長外,其他的年份都是正增長,通俗的講就是錢越賺越多!

    今年前三個季度又是高增長,假設第四季度沒有賺錢,那麼2011年該公司淨利潤為59.6167億元,按目前總股本77.0595億股計,每股收益為 59.6167/77.0595=0.77元,按照昨天(2011年11月18日)收盤價9.01元,市盈率為9.01/0.77=11.70倍。

    假如今年公司所在的行業處於高景氣,明年將出現拐點,也就是說明年再也賺不到像今年那麼多錢了,淨利潤將出現負增長。

    假如中聯重科2012年淨利潤為40億元(即負增長32.90%),那麼對應總股本77.0595億股,2012年的每股收益為40/77.0595=0.52元。按照昨天(2011年11月18日收盤價)9.01元,市盈率為9.01/0.52=17.33倍。

    這裡我們可以發現,即使股價沒有改變,仍然是9.01元,但由於每股收益下降,從0.77元下降到0.52元,結果造成市盈率上升,從11.70倍上升到17.33倍。

    那麼我們是否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呢?如果公司業績下滑,淨利潤出現負增長的話,即使股價不變,原來的低市盈率也會變成高市盈率,你以目前看似低的市盈率買入,其實是在以高市盈率買進。

    所以低市盈率買入、高市盈率賣出本身並沒有錯,錯就錯在由於淨利潤負增長,原來的低市盈率會變成高市盈率而已。

    週期股有比較明顯的週期性,每過若干年後會出現淨利潤負增長,所以要警惕這樣的低市盈率陷阱。

    推而廣之,任何公司只要出現淨利潤負增長,即使原來的股價保持不變,原來的低市盈率都會變成高市盈率,原來的高市盈率會變成更高的高市盈率。

 

    所以低市盈率買進本身並沒有錯,但前提是要判斷未來淨利潤會不會出現負增長。

 

    我們再設想這樣的情景,如果中聯重科2012年淨利潤正增長呢?

 

    假如中聯重科2012年淨利潤為80億元(即正增長34.20%),那麼對應總股本77.0595億股,2012年的每股收益為 80/77.0595=1.04元。按照昨天(2011年11月18日)收盤價9.01元,市盈率為9.01/1.04=8.66倍。以目前的11.70 倍如此低的市盈率買進不是更好呢?

 

     現在我們明白這個道理後,就不會機械的背誦這樣的句子,「週期股應該在高市盈率時買入,在低市盈率時賣出」,而應該具體情況具體分析才對,

 

    週期性股票的市盈率與整體市場及大周期小興衰有著辯證的關係。從初學者的見到市盈率低就敢買,到漸知者的見到市盈率低也不敢買,最後到掌握者的見到市盈率低(週期開始向上轉折、股價具有安全邊際)時才買,恰似見山見水的三種境界,

 

    老手知道規則,而大師知道規則後面的真義。大師告訴我們規則,但不會告訴我們這規則後面的真義,也就是說不會告訴我們這規則是怎樣推理出來的,這就需要我們獨立的思考,才能活學活用。

 

 

   我們在上學時學習數學公式時都有推導數學公式的經歷,其實投資過程也應如此,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千萬不能死記硬背呢,如果機械的照抄照搬「週期股應該在高市盈率買進」而買入,有時會死的很難看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371

公關陷阱

http://magazine.caixin.cn/2011-12-31/100344833_all.html#page2

300萬元公關合同

對方拿出一份準備好的300萬元公關合同,分三次付清。黃志新明白那合同的條款跟價錢沒的商量

  2011年7月10日播出的「達芬奇『密碼』」影響巨大,達芬奇家居深陷被動。手足無措之時,達芬奇的股東們想到的不是通過法律手段「討公道」,他們更願意相信「潛規則」。(相關音頻:《李文學與潘莊秀華面談實錄》、《崔斌與潘莊秀華通話實錄》)

  「我們是新加坡人,在中國做生意,不認識什麼有權位的官員。」達芬奇家居董事黃志新對財新《新世紀》記者回憶,7月11日,經負責上海門店的小股東樊計超介紹,他們輾轉找到一位名叫孫國軍的北京某地產公司副總經理。

  「7月14日早上,孫國軍給我打電話,說找到『那幫人』了,讓我趕緊過去。」黃志新說,「他告訴我,等會兒來的那幫人,你們什麼都不用談了,直接談錢就行了,錢談好了事情就擺平了。」

   當天中午,黃志新先是見到兩男一女,又由他們帶到崑崙飯店對面的平安國際金融中心,見到了某香港上市公司總裁崔斌。崔在多家國內媒體擔任過高層職務,在京城媒體圈能量巨大。

  根據財新《新世紀》記者調查,崔斌與《每週質量報告》報導「達芬奇『密碼』」的暗訪記者「李總」相識,兩人曾於2011年6月一起參加了某企業 組織的媒體赴美考察團。黃志新稱,崔斌給他看了手機裡一起旅遊的照片。擺在黃面前的是一份準備好的300萬元公關合同,要求分三次付清。他明白那合同的條 款跟價錢「沒的商量」。從當天下午兩點見到崔斌,簽完字後,崔派手下跟黃志新回公司蓋章、拿第一期120萬元的支票,「前後也就一個小時左右」。

  這份「公關顧問服務合作合同」,乙方為「傳媒中國網(北京赫立傳媒廣告有限公司)」,其義務是「與各大主流媒體深度溝通,盡全力幫助甲方北京達 芬奇家居有限公司化解媒體的輿論監督,逐步幫助甲方平息事件的負面影響」。乙方主要公關服務內容包括:關鍵公關策略;核心媒體溝通(央視廣告部主要人士與 相關欄目組核心人士的溝通);重點主流媒體專訪(邀請中央級主流媒體與其他重點主流媒體,對甲方進行專訪澄清);網絡公關服務(面對鋪天蓋地的負面報導, 乙方將提供網絡公關服務,全力清除負面影響)。

  公關合同的乙方授權代表陳金芳,是傳媒中國網常務副總裁;7月14日取走的支票和8月18日達芬奇家居打出的第二筆120萬元,收款方均為北京 赫立傳媒廣告有限公司。據查,這是一家註冊於2002年7月的小型民營廣告公司,同時也是傳媒中國網的主辦單位之一,兩者在同一地點辦公。崔斌本人與合同 的乙方並無法律關係。

唐英的450萬「和解金」

達芬奇家居完成給唐英的「和解金」打款當晚,潘莊秀華終於見到了「央視的人」

  不過,真正進行公關顧問工作的還是崔斌。2011年7月14日付款當晚10點多,崔斌來到北京友誼商店頂樓的達芬奇家居辦公室,與潘莊秀華見了面。

  「我們最關心的是和央視的記者談得怎麼樣了。」潘莊秀華和黃志新得到的答覆是,「那邊說了,要解決問題,你們和唐英的事情一定要擺平。」

  「我們問怎麼擺平?崔斌說唐英是有背景的,而且央視的人還講,為了做這個事情也花了不少錢,所以達芬奇要埋單。」黃志新直接問要多少錢,「崔斌打了個電話過去,說他們要800萬,賠款後,才可以安排見搞你們的人。」

  接下去的兩天,達芬奇北京門店經理、唐英的弟弟及雙方律師開始了艱難的談判,始終無法達成協議。

  7月17日,央視播出「達芬奇『密碼』2」。第二天,雙方迅速簽訂和解協議:達芬奇家居給付「和解金」450萬元,不再追討唐英所欠貨款,唐英放棄對達芬奇索賠484萬元的反訴要求。

  7月19日下午,黃志新的妻子周彩文通過中國農業銀行,分兩筆給唐英在中國銀行北京中關村南街支行的開戶賬戶打去450萬元。7月20日和21日,唐英和達芬奇家居分別到東城區法院申請撤回反訴和起訴,獲得法院批准。

  財新《新世紀》記者曾打電話聯繫唐英及其家人提出採訪請求,對方一次表示聽不明白,另一次一聽是記者便掛斷電話。

  7月19日,也就是達芬奇家居完成給唐英的「和解金」打款當天晚上,潘莊秀華終於見到了「央視的人」——崔斌稱呼這位「達芬奇『密碼』」的暗訪記者「李總」為「李老師」。

誰拿了15.52萬美元?

達芬奇家居向新聞出版總署、廣電總局舉報,指稱央視《每週質量報告》記者李文學「故意編髮虛假報導,徇私隱匿新聞事實,並聯合唐英、崔斌對達芬奇進行敲詐勒索」

  見面地點訂在離友誼商店不遠的金湖茶餐廳,後又改為較為僻靜的瑞吉酒店。潘莊秀華回憶,自己一見面就問,「我們沒造假,為什麼你們要這樣報啊?『李老師』說,你們沒造假不代表意大利廠家沒造假,也不排除個別員工偷賣假貨。」

  「『李老師』一直說還有500分鐘視頻,我害怕了。我不是做賊心虛,是真的兩次報導50分鐘都受不了。」潘莊秀華稱,「『李老師』還說那500分鐘素材,可以接著報導,也可以不報。」

  「李老師」未提錢。根據潘莊秀華的追述,但當天晚上回到公司,崔斌又對她說,「李老師」開條件了,要錢,幫忙擺平央視,不再做第三期報導。

  7月25日,潘莊秀華終於得到了答案:100萬元。因為達芬奇國內缺乏現金,潘要求從香港過賬。兩天後,她的手機收到一個中信銀行國際的賬號。

  7月28日,黃志新給收款地址為香港金鐘道89號力寶中心一樓的中信銀行賬戶轉去15.52萬美元(折合人民幣100萬元),收款人為Ma Zheng。

  這前後,潘莊秀華稱自己又見過四次「李老師」,每次崔斌都在場。一次是「李老師」約她,7月21日達芬奇家居網站登出62頁的致消費者公開信, 「『李老師』很生氣,要求我們馬上撤下來,我們也馬上撤掉了」;一次是她約「李老師」,在梅地亞酒店,「媒體還在報導,我們該怎麼辦?『李老師』讓我們安 撫消費者,派銷售員去客戶家裡派水果」;還有一次是「李老師」約她,「說上海工商的人到央視要那500分鐘的視頻,但他沒給,在幫我們」。

  最後一次潘莊秀華通過崔斌約「李老師」見面是2011年9月2日。此時,她已經拿到了意大利人偷拍的央視記者採訪和電話視頻。潘莊秀華態度明顯 有所不同。她一見面就提到,公司其他董事不認可給「李老師」的100萬元,並拿出轉款單據給李看,被崔斌當場打斷,稱「所有的,都是和我發生的聯繫,和他 沒有任何關係。你不用和『李老師』講了,這個和他沒有任何關係」。

  從三人談話錄音可以聽出,「李老師」一開始被潘莊秀華反覆拿100萬說事弄得措手不及,說「怎麼,怎麼談到這個問題來了?」在崔斌周旋之後, 「李老師」開始強調,這是朋友之間辦事,已經很幫達芬奇了。他對潘莊秀華說:「您家先生是法人,咱說實話,現在都還平平安安的,就是生意上受了點挫折,是 不是?這事情就是當時處理得非常好,如果不是這樣,你說,潘先生最後被警察抓進去,這是會有牢獄之災啊,搞不好就被拘役起來,這會變成什麼結果?我和小崔 是幫了你忙了,是不是?唐也不是我家的什麼親戚,但是你們聽了我的意見,咱們趕快處理完,咱保一個平安,是不是?⋯⋯潘總啊,生意可以做黃,人不能做黃 啊。」

  潘莊秀華旋即要求「給我們一些正面的報導」,「不是讓你們亂報導,把『上海工商局公佈達芬奇調查結果,未發現有造假行為』這樣的客觀陳述讀一遍 就行」。「李老師」沒有正面回答,而是積極建言達芬奇不應再提造假門事件,要利用好將要舉辦的意大利精品家具展,「在宣傳的時候,淡化達芬奇的色彩,強化 家具品牌」。

  三人分手後,潘莊秀華與崔斌又有一次通話,潘再次受到「教育」:

  崔斌:人家不會承認拿過你一分錢的,永遠都不會承認的,你知道吧。你還當著我說,你怎麼能這樣說呢⋯⋯你是通過我辦的,本來我就說你直接給他,那就是彼此心照不宣的事情對不?你通過我辦,那就和人家沒有關係,人家永遠都不會承認有這個問題對不對?

  潘莊秀華:那我問你崔總,當時我們打到香港那個戶頭的那個錢⋯⋯

  崔斌:為什麼要打到那啊,就是為了這個事情,大家要保密,不想要別人知道,不就這麼簡單嘛。

  潘莊秀華:那不是這個李記者拿了嗎?那你就要讓他們幫我們的哪。

  崔斌:你要讓人家幫你,人家沒不幫你啊,人家今天來不就是來幫你嗎⋯⋯潘太,你們股東之間如何去分攤這個成 本,和我沒有任何關係,但是你不能說這個錢是他拿了,還是我拿了。這個錢你們出了就是出了⋯⋯你打了,他來了,幫你完成了你想要做的事情,這就是你要的結 果;幫你完成你想要的結果,這就是整個過程⋯⋯我本來說讓你們直接聯繫,我給你們創造場合直接聯繫,他不願意,你也不願意,是不是?你敢跟人家說你這個錢 是行賄的錢嗎?你敢說嗎?

  潘莊秀華:我不是說行賄,是他們⋯⋯

  崔斌:那是什麼錢?

  潘莊秀華:是他們要的嘛。

  崔斌:那你是不是要給啊,你是不是願意給啊,是不是還一定要通過中間人給啊⋯⋯

  通過一條未知人士發來的短信,潘莊秀華知道了「李老師」的大名——李文學。在「達芬奇『密碼』」片尾的職員表中,暗訪記者的署名為「大學」。

  李文學究竟拿沒拿100萬元?2011年11月14日,達芬奇家居向中央電視台紀委進行了舉報。11月下旬,他們從央視紀委處獲知,收款人Ma Zheng,是與崔斌、李文學並無直接關係的馬征,「北京赫立傳媒廣告有限公司的會計」。工商登記資料顯示,馬征是赫立傳媒的兩名股東之一兼總經理。

  2011年12月9日,達芬奇家居又分別致函國家新聞出版總署、廣電總局、中央電視台紀委和《每週質量報告》欄目組。在給新聞出版總署、廣電總 局的舉報信中,達芬奇指稱李文學作為央視《每週質量報告》的記者,故意編髮虛假報導,徇私隱匿新聞事實,並利用職務之便,聯合唐英、崔斌對達芬奇進行敲詐 勒索,牟取巨額非法利益。在給央視的兩封函件中,達芬奇希望央視紀委反饋11月14日舉報的調查處理結果,並要求《每週質量報告》欄目組澄清相關事實,還 達芬奇清白,並公開道歉。達芬奇家居稱保留起訴央視侵害名譽權和賠償全部經濟損失的權利。

  這些舉報信附上了意大利生產廠商和意大利製造商保護協會出具的證明、央視記者朱鋒採訪卡布麗緹及同國內通電話的視頻片段、上海廣東工商海關等部門的調查結果,以及給唐英及崔斌指定賬號的付款憑證,但沒有拿出另一些涉及要錢和給錢的談話及電話錄音。

  2011年12月12日和13日,財新《新世紀》記者先後致電中央電視台紀委和《每週質量報告》欄目組,並給中央電視台新聞中心發去採訪函。從 央視紀委得到的答覆是已收到達芬奇舉報,正在調查,尚未出結果。12月17日,《每週質量報告》欄目組相關負責人向財新《新世紀》記者轉達幾點:歡迎記者 的關注和報導,但不便接受正式採訪;部門自查認為,「達芬奇『密碼』」客觀有據,並非虛假報導;對於工商、質檢、海關等的調查結論,他們認為達芬奇可能轉 移了證據,導致工商部門的調查並不全面;對於暗訪記者李文學「敲詐勒索」或「索賄」一事,李文學稱為追蹤報導,曾在崔斌介紹下,與潘莊秀華見過兩面,但不 承認收錢,欄目組認為達芬奇家居如有證據,可向公安機關報案。

1200萬元打水漂

達芬奇家居向北京市公安局經偵處報案,要求追究李崔孫等人涉嫌敲詐勒索和詐騙的刑事責任

  給傳媒中國網(北京赫立傳媒廣告有限公司)的240萬元公關費(按合同規定,第三筆60萬元的尾款應在2011年9月15日付清,但達芬奇拒絕 給付),給唐英的450萬元和解賠償金,再加上「不能說」的15.52萬美元,這合計790萬元人民幣是達芬奇為擺平麻煩支付的所有「租金」嗎?不,連一 半都不到。

  達芬奇家居遵潛規則「病急亂投醫」的投入遠不止於此。潘莊秀華事後承認,在「達芬奇『密碼』」播出後的慌亂之中,他們又走了另一條「線」,再次 求助最初的中間人孫國軍。「他大口報價,以找權貴需要『見面禮』和『政府公關費』為由,前後索要了550萬元人民幣和800萬港元(約合660萬元人民 幣)」。

  財新《新世紀》記者看到了有關匯款憑證:2011年7月21日,深圳達芬奇從深圳發展銀行網上銀行,向指定的中國工商銀行北京國貿大廈支行開戶 賬號跨行匯款50萬元,收款人馬桂珍;同日,達芬奇董事黃志新給香港匯豐銀行的一個指定賬號轉賬600萬港元,收款人Leung Kwo。7月27日,黃志新再次給Leung Kwo的這個賬戶轉賬200萬港元。7月25日和8月5日,深圳達芬奇又分別給孫國軍在深圳發展銀行北京東四環支行的私人戶頭匯款300萬元和200萬 元。

  「到8月下旬,我與孫國軍在達芬奇辦公室見面約談,他突然表示事件太複雜,他無能為力,我方知上當受騙。」潘莊秀華說。

  11月15日,黃志新給孫國軍打電話,以達芬奇家居董事會認為孫未按承諾為達芬奇做事為由,要求其在第二天下午4點前還款。電話錄音裡,孫國軍 說:「錢已經支付出去了,你再讓我退回去,這個事情可能性不大⋯⋯說實話,如果當時不找××部領導去協調,你們也走不到今天,工商局也不會放過你們⋯⋯當 時也沒留個後手,就把錢都打出去了,一個打給香港,一個打給廣東,自己拿到的基本沒什麼錢。」

  黃志新強調這是董事會的最後通知,如不按期退款,後果自負,孫國軍說道:「老黃,我已經很客氣了。」

  據記者確認,達芬奇家居已向北京市公安局經偵處報案,要求追究李崔孫等人涉嫌敲詐勒索和詐騙的刑事責任。

  2011年12月23日,崔斌同意與財新《新世紀》記者見面。根據他的講述,7月的某一天,他和赫立傳媒負責人及幾位老同事一起吃飯,電視上正 在報導達芬奇的新聞。崔斌說認識央視《每週質量報告》的人,其中一位老同事正好受孫國軍所托找關係,幾方一拍即合做這單生意:由赫立傳媒出面接單,崔斌算 這個公關項目的合夥人,赫立傳媒與他分成。崔斌說,目前赫立傳媒還沒給他錢。

  關於達芬奇家居給唐英的450萬元賠償金,崔斌稱,7月14日達芬奇與赫立傳媒簽訂公關合同後,他聯繫了李文學,並確向達芬奇傳話「要求解決與 唐英的糾紛」,但具體是否傳遞過「開價800萬」的信息,崔說記不清了,和解金的具體談判是達芬奇與唐英兩方直接談的,他沒有參與。

  關於達芬奇所訴經由他給李文學100萬元,崔斌堅稱無此事。他強調,這100萬元是通過馬征的香港戶頭打回赫立傳媒的賬上,屬於公關合同收費, 因為合同裡有一條,300萬元合同金額中未包括約見媒體負責人的費用。崔斌稱,公關界幫助危機公關甲方約見媒體負責人,「收費就是這個價碼」,且赫立傳媒 為達芬奇提供的服務「能出具發票的已達350萬元」。

  但崔斌的說法漏洞明顯。該份「公關顧問服務合作合同」中,乙方赫立傳媒主要服務內容第二條是「核心媒體溝通」,要點即是央視廣告部主要人士與相 關欄目組核心人士的溝通。合同「服務費用」條款的第一條是:「本次合作乙方收取的服務費用總額度為300萬元,本費用不含甲方支付給媒體廣告費與媒體相關 人員的公關費」——崔斌的辯解因此前後矛盾:如果按他的說法,這100萬元屬於不含在300萬元合同金額以內的「甲方支付給媒體相關人員的公關費」,那等 於說達芬奇還是通過他支付給了李文學100萬公關費;如果他沒有給李文學錢,那麼,這100萬元就是崔斌以支付給媒體相關人員公關費的名義,額外向達芬奇 索要的錢款。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300

便宜陷阱 CUP

http://nodeadcow.blogspot.com/2012/01/blog-post_6487.html

李順威有一句說話十分中聽,那就是:沒有所謂好資產和不好的資產,問題是那個資產的價格是什麼。

正如看一檔股票,公司優質不優質是一個考慮(嚴格來說假數公司或者老千公司只屬一個騙局,不算是股權投資),最重要是它用何種價格出售。

經歷了2008和2011年熊市後,坊間對價值投資的信心顯然破產,走向了極端。面對股票的價值判斷,若你說那一檔股票便宜,很快就被人劈頭一句質問:「你憑什麼說它便宜?何謂便宜何謂昂貴?在熊市之中,所謂便宜的股票,可以便宜再便宜。」

我相信偏見並不能解決問題,認真思考才能解決問題。

判斷股票的平貴,就好像判斷一個人的美醜,很難一句說話就能定義,但難於三言兩語定義不代表我們無法理解這個概念。正如有兩個女人站在你面前,一位是夏蕙 姨,一位是林志玲姐姐,普世的美醜便不難判斷;又或者拿 Susan Boyle 和 Scarlett Johansson 的身材樣貎來比較,那就極少有爭議性。

很多人在熊市中了「便宜了更便宜」的陷阱(我以前都中過不少,損失亦很大),主因並不是價值投資的失效,而是判斷價值的方法出了問題。綠色的便宜,並不是真正的便宜,所以繼續跌(不好意思,我是挺藍的)。沒有看清歷史與根據實際環境合理預測未來,誤判綠色很好,值得參予,那就中伏了。

之前其實已有多篇文章談及這個問題,所以我主張大家多探討宏觀經濟、行業週期、回顧企業歷史估值和生意模式、比較姊妹公司的特性、鑽研股價技術的走勢(價量關係 [Price-and-Volume action])。

大家在這就覺得出奇了,討論價值和技術走勢有什麼關係?

技術走勢在這裏有幾個功能:

  • 當技術走勢和自己的價值判斷互相違背的時候,有助反省自己的判斷有可能出錯。
  • 技術走勢和自己的價值判斷吻合的話,有助定立操作的策略。
  • 技術走勢有助我們對周期的判斷。
  • 技術走勢有助我們分辨個別事件對股價甚至基礎因素的潛在影響。
作為散戶,追求形而上的基礎分析完美主義是不切實際的,擅用我們能夠易於利用的功具,完善我們判斷的準確度,才能提高我們的績效。一切不能提高回報和減低風險的做法,我無意去採納。

當一檔股票價格殘到不堪時,例如市值跌到只是銷售額的3-4%,必定是利淡因素充斥,一看就知這檔股票面對重要的逆境,極有可能虧 損,甚至倒閉。這種股票是否不值一顧呢?視乎不同投資者的策略。以我個人來說,我對這種企業是深感興趣,因為只要做對,潛在回報可以很巨大。研究一番發現 有問題而放棄,最多只是浪費了一些時間,當做下腦部運動;但只要捉到一隻兩隻這類股票,只要做好風險管理,回報可以很理想。

---------

相關文章:

1. 《Parabolic Movement and Panic》

http://nodeadcow.blogspot.com/2011/12/parabolic-movement-and-panic.html



2. 《Divergence of News》

http://nodeadcow.blogspot.com/2011/11/divergence-of-news.html



3. 《賭 Turnaround stocks》

http://nodeadcow.blogspot.com/2011/10/turnaround-stocks.html



4. 《價值投資仍然有效》

http://nodeadcow.blogspot.com/2011/12/blog-post_24.html



5. 《練真材實學免被淘汰》

http://nodeadcow.blogspot.com/2011/12/blog-post_10.html



6. 《一些操作和分析的分享》

http://nodeadcow.blogspot.com/2011/07/blog-post_13.html



7. 《周期分析》

http://nodeadcow.blogspot.com/2011/04/blog-post_16.html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518

揭開 美味陷阱

2012-03-19  TCW



鐵板嫩牛柳、麻油三杯雞、鳳梨蝦 球、涼拌花生豆腐、炒高麗菜……一道道端上餐桌的菜,香味四溢,但,你知道它們打哪兒來的嗎?

每天,你忙著打電話、上網、msn(即時通訊)……,你花許多時間關心身外事物,卻對吃下肚裡的食物,漠不關心?

你說,不,我可挑剔呢!不美味的,絕不吃。但,你關心的是味蕾、還是健康?你認為的美食,真的算是「食物」嗎?

食品添加物暴增十四倍!下一代孩子,恐比父母少活十年

是的,含瘦肉精的美國牛和台灣豬、遭禽流感的病死雞,不能存活很久,已引發你注意,你開始警覺讓牠們上桌的必要性。但,除了這些,每一道美味料理,都可能 潛藏危機!

它們,有你不知道的秘密……。

蝦子活跳跳真新鮮?錯!蝦子從水中撈起,離開原來的飼養池,正常情況下,從南部養殖場撈上岸,經大小分級、盤商分銷,運送到台北菜市場,早應奄奄一息,遠 離產地還會跳,可能被加了興奮劑。

蚵仔飽滿碩大?小心,牠可能含有會讓骨質疏鬆的磷酸鹽,加了它,蚵仔吸水性更強,賣相更佳。

草莓令人垂涎欲滴?它可能被噴了能促進生長、但對環境傷害大的勃激素,才能又大又肥。

現宰雞肉最好吃?溫體雞豬肉口感好、肉質鮮,但賣了一整天還不會壞?原來含有防腐劑甲醇。

珍珠奶茶的粉圓口感Q彈,己二烯酸、苯甲酸少不了,天天喝,恐造成嘔吐和痙攣;超商麵包聞起來奶香四溢,幕後功臣是氫化過的酥油,吃進體內轉換為反式脂肪 酸,恐導致心血管疾病……。

它們像是潘朵拉的神秘盒子,從外觀看不出來盒裡藏了什麼。這些添加物,都不是樹上長出來、土地養出來的,而是人類製造出來的。短短半世紀,人類「發明」的 食品添加物,暴增近十四倍,聰明又貪婪的人類,正透過製造「食物」賺取財富,卻傷害自己與孩子。

這行徑,連廚師也看不下去。

揭發美國麥當勞、漢堡王速食業者,使用浸泡氨水狗糧等級碎肉「粉紅肉渣」的英國廚師奧利佛(Jamie Oliver),二○一○年受邀赴Ted(美國非營利組織,每年邀請各領域傑出人士發表演說)環球會議演講時,語出驚人的說:「過去四個世代的成年人,賦 予了下一代孩子的命運,那就是孩子的壽命,比父母的壽命還短!」

「我們現在正為孩子打造的食物城堡,讓他們比我們少在世界上生活十年!」這不是詛咒,而是提醒,他呼籲大家一起來,推行具健康意識的「飲食革命」。

食材動手腳是公開秘密! 農漁民與化學教授,都有拒吃美食

事實上,這股「飲食革命」早已悄悄進入台灣。尤其是深知食材生養過程,可能被動了什麼「手腳」的農漁民以及化學專家,早就從自己開始做起,拒絕毒物進攻。

在台南學甲,魚蝦養殖戶洪銘鴻,就不曾伸出筷子,把炸的酥脆的鳳梨蝦球送進口中。因為,又大又脆的蝦仁,都是浸泡了違法食品添加物——硼砂 (Borax)。

「這是業界公開的秘密,」他說,若是新鮮活蝦製成的蝦仁,口感較軟爛,且由於剝蝦的時間長,甜味會喪失,但多數餐廳廚師為滿足顧客口感,「多半還指名買進 硼砂『發過』的蝦仁,這樣才能煮出好味道。」

在嘉義大林,文心蘭花農曾明進到黃昏市場,絕不碰豆類製品。他在做花農之前,曾經自製豆腐在菜市場擺攤,但純豆類加工品不耐久放,半日就發酸,讓他生意 差,報廢品多。同行教他,「要放硼砂」,就能Q軟彈牙又不易壞。「夭壽喔!這樣的生意怎麼做得下去,」不想賣黑心商品,他選擇改行種花。

在雲林東勢,台灣外銷日本胡蘿蔔大戶王文星夫婦,晚餐的青菜,不是買有標示產地來源的認證產品,就是吃鄰居送的菜。因為,這些老農自家種菜雖然脆度、口 感、賣相較差,但身為農家子弟的他很清楚,若不靠化肥和農藥的「外力」介入,田裡不可能四季都長出漂亮堅挺、人見人愛的葉菜類蔬果。

至於,半輩子在實驗室進出的台灣師範大學化學系教授吳家誠,則不吃身長超過一公尺的旗魚、鮪魚這類大魚。因為工業化造成海洋污染,小魚吃進帶砷、汞等重金 屬含量的水生動物後,這類大型魚種再吃進有毒的小魚,食物鏈的循環累積下來,當人們吃進大型黑鮪魚,享受如冰淇淋般入口即化的口感時,同時可能也吃進一肚 子的毒素。

美味的誘惑,就像帶刺的玫瑰,越美麗,越危險,一桌本該盛滿幸福的晚餐,竟成為一場「超美味謀殺案」。「人們一生都在擔心車禍、謀殺,卻不知,食物才是最 大殺手!」奧利佛提醒。

工業國三成人因食物生病!台灣超市蔬果抽檢,逾七成農藥殘留

「食物殺手」絕非危言聳聽。世界衛生組織(WHO)公布,在工業化國家,罹患食源性疾病(編按:因攝取有毒或有害物質,造成的身體疾患)者,占總人口三 ○%。例如美國二○○七年統計,每年發生約七千六百萬例食源性疾病,相當每四個美國人,就約有一人受被污染食物之害,造成每年三十二萬五千人次住院,五千 人死亡。

台灣腎臟醫學會統計,二○一一年,台灣洗腎人口比率居全球第四高,當中八成病患屬外食族,飲食高油、高鹽、高糖,加速導致腎臟病惡化。

綠色和平基金會今年二月公布,針對頂好、松青、家樂福等連鎖超市所售的蔬果產品,進行農藥殘留檢測,抽查的五十八項蔬果,其中的四十三項驗出三十六種農藥 殘留,檢出率高達七成四。

檢驗報告中顯示,殘留的農藥成分,除農委會列為合法使用的加保扶、歐殺滅等劇毒農業,花蓮愛買的芥菜驗出得克利、台北松青的蜜棗驗出益達胺、達滅芬,則是 依規定不得使用在該項作物的農藥。

不只瘦肉精、農藥,無處不在的食品添加物,更成為人們的隱形殺手。

吳家誠指出,一九五○年代,美國食品暨藥物管理局(FDA)認可安全的單一食品添加物,僅約六百種,但現在食品加工業者常用的食用添加物項目,已高達八千 七百多種,去年國內爆發的飲料含塑化劑風暴,即是一例。但麻煩的是,要驗證這些添加物的毒性與致癌風險,須經長時間追蹤,等到被證實有害,早已對人體造成 嚴重影響。

是誰,布下美麗陷阱?消費者耽溺口感,被食品業者制約

是誰,精心設下這道美味陷阱?

「過去,從耕作、加工到消費,以至歡喜享用,食物有一條像是臍帶的東西連結者,如今,這條臍帶已經被徹底切斷,」慢食運動創辦人佩屈尼(Carlo Petrini)指出,人們不關心食物的來源、也對生產過程興趣缺缺,耽溺於美味的追逐,口感也被食品業者所制約,正是陷阱所在。

設下陷阱的有兩隻手,一隻是政府與大型通路商,它們本該扮演認證與資訊揭露的角色。另一隻手是消費者自己,面對安全與美味的天平時,把籌碼大量放到後者身 上。

以瘦肉精爭議為例,食材達人朱慧芳認為,這類進口肉品皆來自美式的企業化畜產形態,其商業模式是靠最低成本的工業化生產,加上迎合市場口感偏好的商業化行 銷,至於消費者健康,從來不是大型畜產業者最優先考量的。

列管,就能免除風險?飼料添加物難細數,用藥過量難查

「過去認為進口食物一定是好的、符合美國標準就是安全的,其實都是對於食品安全的錯誤迷思。」她強調,農畜集團、超商通路最怕消費者上門投訴,在乎的是品 質均一、確保儲存期間不會變質的「食品安全」,因此,大量添加物成為必要之惡,卻徹底犧牲了真正的「食物安全」。

吳家誠也指出, 以牛、豬等畜產品飼養過程,添加的生長促進劑卡巴得(Carbadox)為例,這個恐導致基因突變的劇毒,目前美國仍列為合法使用的藥物飼料添加物,但歐 盟、澳洲和加拿大卻早已禁用,在食品安全的規範和保護上,美國仍大幅落後以上這些地區。

光靠政府不可行,就算政府宣稱將加強檢驗,也不等於國人能免除所有有害添加物的攝入風險。

農委會針對進口美國牛肉祭出「三管五卡」管制措施:「三管」是管源頭、管邊境、管市場,「五卡」則是透過核、標、開、驗、查等五道關卡。其中,「驗」是指 進行三十八項動物用藥、重金屬及大腸桿菌的檢測。

但是,動物的經常性用藥有上百種,光是農委會的國產家畜「含藥物飼料添加物使用規範」,即列出超過四十種藥品名稱,真能一一驗出嗎?

攤開這份名單,洋洋灑灑上百種添加物:阿美拉黴素、滴克奎諾、磺胺二甲氧嘧啶、洛克沙生、乃卡巴精……,這些彷彿「外星文」的名詞,即便如實標出,消費者 也有看沒有懂。雖然政府強調只要劑量在安全值以下,就不會對人體造成立即傷害,但若畜產戶不說,政府除非鋪設天羅地網,才可能查出是否用藥過量,而那又要 花多少人力!

真的沒有解方嗎?

「好消息是,這些壞消息是可以預防的,而且是非常非常可以預防的。」奧利佛強調,當我們開始行動,這一切就會開始改觀。

儘管,強權國家動輒以軍事外交為籌碼,輸出大規模生產的農畜產品,但每個人還是擁有不購買、不消費,說「不」的自主權利,只怕,圖美味、便宜、便利的餐飲 慣性,讓我們對美味陷阱自動繳械。

以朱慧芳自身經驗為例,她買牛肉只買苗栗農家飼養、吃草野放的台灣本地牛,但這種牛因為經常運動,肉體不可能有分布勻稱的油花,如同一句俗諺「you are what you eat !」(你吃什麼,決定你是什麼樣的人),對牛來說亦是如此,只吃牧草的牛,肉質口感就像草的纖維一樣乾澀,沒有消費者想買。

多數消費者想吃的,還是一口咬下去,多汁、軟嫩的牛排肉,但要養出這樣的牛,一定得把牠圈起來,不讓牠運動才會長出脂肪,還得改變牠的飲食習慣,餵食吃肉 骨粉、玉米等飼料,並大量添加生長期間不易染病的藥物。

蔬菜水果類農產品亦然,多數消費者上菜市場,喜歡買菜葉外觀完整、挺拔的高麗菜、翠綠不見斑點的芭樂,但卻忘了問,不是在盛產季,又非產自高山,怎麼會有 如此完美的高麗菜?芭樂遇病菌蟲害會自我防禦,在表面形成結痂般的黑點,無瑕的芭樂,憑什麼百蟲不侵?

眼前這個美味陷阱,其實我們都是安上捕獸夾的幫兇。

食物完美定義該修正了!用餐前了解食物身世,別碰類食物

食品工業發展研究所副所長陳陸宏說,消費者對追求色香味的愉悅感受,促成食品工業發展,進步的食品科技,又回頭改變人們的餐飲方式。「大家對食物的完美定 義要修正,享受美味也要正視它存在的陰影。」朱慧芳提醒。

事實上,食品加工的潘朵拉盒子,早在一八○四年,拿破崙為解決軍糧保存問題,誕生人類史上第一個罐頭食物,就被開啟了。時至今日,我們已經不可能活在零添 加的食物環境裡,只能在追逐美味和添加物劑量的天平兩端,找到食品安全的平衡點,少一點對美味的依賴,換來更多的安全和安心。

拆解美味陷阱這道捕獸夾,最先該修正的,是人們於完美食物的定義,以及期待「俗擱大碗」的慣性餐飲形態。因為,注重便利、好吃,而不重健康、安全的消費態 度,正助長生產者不斷施化肥和農藥、在飼料裡添加藥物、研究出成本更低、更美味、更耐久、卻也更毒的產品。

而你的行動,正是扭轉餐桌危機的開始。

下一次,在用餐之前,請花點時間,帶孩子了解食物的身世,並避開充滿「外星文」的神秘食品。雖然個別消費者力量很小,但集合起來,人人都用鈔票來監督廠 商,就能迫使廠商改變。

每一位成人,都該為下一代的健康負起責任。你我都是「飲食革命」的種子,讓奧利佛的示警:「孩子將比我們短命十年」,不要在台灣發生!

【延伸閱讀】美味背後,你不知道的陷阱

雞肉現場宰殺更鮮甜?潛在陷阱:若無低溫設備,為保存較長時間恐添加防腐劑危險因子:甲醇過量影響:累積體內易嘔吐、痙攣並代謝為甲醛,造成神經系統傷害

韭菜碩大碧綠最鮮美?潛在陷阱:恐噴灑農藥抗蟲害危險因子:恐含加保扶(是某種劇毒)過量影響:有致癌風險

鱈魚切片越大肉質越飽滿?潛在陷阱:體長超過1公尺的大魚,吃的食物多,易在體內油脂囤積重金屬危險因子:恐含重金屬汞過量影響:懷孕的母親要注意哺乳對 胎兒的影響

蝦子活蹦亂跳最新鮮?潛在陷阱:可能添加興奮劑,汆燙若水中有橘紅色雜質,可能加人造蝦紅素危險因子:恐含鎂鹽過量影響:對神經傳導系統造成損害,使智力 受損

糙米一定比白米健康?潛在陷阱:非有機栽培的糙米,保留外層組織,農藥含量會比白米高出許多危險因子:有機磷過量影響:會產生致癌物,損害腎、肝功能

蚵仔飽滿大顆口感佳?潛在陷阱:加入磷酸鹽,能讓蚵吸水更強危險因子:磷酸鹽過量影響:體內鈣離子流失,造成骨質疏鬆

進口蘋果又大又紅正好食?潛在陷阱:因運輸時間過長,須塗上厚蠟,再用福馬林浸泡,延長保存效期危險因子:恐含甲醛過量影響:在人體內易殘留,有致癌風險

魚丸越是Q彈越好吃?潛在陷阱:添加硼砂增加彈度與黏度危險因子:硼酸鈉過量影響:妨礙消化酵素的作用,嚴重會休克昏迷

審訂:台師大化學系教授吳家誠 資料來源:《毒物專家絕不買的黑心商品》、《速食的恐怖真相》、《只買好東西》、各新聞網站 整理:劉于甄

【延伸閱讀】獨家特蒐!揪出6大類 食物隱形殺手

五穀雜糧類

麵條饅頭 觀察指標:外觀淡黃偏白,可久放 潛在陷阱:麵條本身為黃色,基於銷售考量,業者加入漂白劑 危險因子與影響:過氧化氫:消化系統產生大量自由基,傷害細胞產生癌症

吐司 觀察指標:表面較粗糙,易掉麵包屑 潛在陷阱:添加加速發酵的益麵劑(人工乳化劑)增加體積 危險因子與影響:乳酸硬酯酸鈉:影響體內電解質平衡,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風險

麵包 觀察指標:香味四溢,有奶油酥香 潛在陷阱:多半含氫化過的酥油 危險因子與影響:反式脂肪酸: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風險

杏仁粉 觀察指標:聞起來香氣非常強烈 潛在陷阱:添加香料精油 危險因子與影響:醛、醇、酯、酚、酮等混合成分:容易誘發肝臟發炎

水果類

草莓 觀察指標:又紅又大,鮮豔欲滴 潛在陷阱:噴灑促進生長的激素 危險因子與影響:勃激素:毒性小,但對環境傷害大,殃及水產魚類

芒果 觀察指標:呈金黃色,美觀漂亮 潛在陷阱:外表以生石灰染黃、催熟 危險因子與影響:氧化鈣:增加結石風險

水蜜桃 觀察指標:顏色鮮紅,不易腐爛 潛在陷阱:用工業用洗劑浸泡過 危險因子與影響:檸檬酸:化學殘留會影響神經系統,誘發過敏性疾病

脆桃 觀察指標:清脆香甜 潛在陷阱:用明礬、甜味素和酒精浸泡過,保持脆度 危險因子與影響:明礬主成分是硫酸鋁:長期攝取過量會影響記憶力衰退、癡呆

桂圓、龍眼乾 觀察指標:顏色特別鮮豔 潛在陷阱:用酸性溶液浸泡,保持顏色與光澤微量硫酸 危險因子與影響:具腐蝕性,會損傷消化道

西瓜 觀察指標:外表渾圓,表皮條紋不均勻 潛在陷阱:可能用膨大劑催生過,體積異常增加會影響紋路 危險因子與影響:氯吡苯脲:危害人體神經系統,也可能造成兒童發育不良

香蕉 觀察指標:表皮嫩黃好看,但缺少香氣 潛在陷阱:用氨水催熟,使得果肉偏硬,口感也不甜 危險因子與影響:氨:誘發呼吸道疾病與氣喘,損及肝腎功能

紅棗 觀察指標:顏色深紅 潛在陷阱:噴灑農藥且易殘留表皮 危險因子與影響:二氧化硫:導致過敏性氣喘等呼吸系統功能障礙

海鮮類及肉類

吻仔魚 觀察指標:身特別白 潛在陷阱:汆燙後應是灰白色,太白可能是加漂白劑 危險因子與影響:二氧化硫:導致過敏性氣喘等呼吸系統功能障礙

冷凍豬肉 觀察指標:解凍後大出水 潛在陷阱:冷凍前被注射化學藥劑來增加重量和口感 危險因子與影響:磷酸鹽:體內鈣離子流失,造成骨質疏鬆,亦有導致肺癌風險

香腸火腿 觀察指標:顏色鮮豔,呈現深紅色 潛在陷阱:添加亞硝酸鹽來保色 危險因子與影響:亞硝酸鹽:可能導致肝臟壞死或出血,甚至癌症發生

蔬菜類

香菇 觀察指標:底部白皙美觀 潛在陷阱:漂白劑殘留甲醛 危險因子與影響:二氧化硫:導致過敏性氣喘等呼吸系統功能障礙

馬鈴薯 觀察指標:表面光滑沒有凹痕 潛在陷阱:培養出含配醣生物鹼品種抵抗病蟲害 危險因子與影響:含氮有機化合物:具神經及腸胃道毒性

白木耳 觀察指標:顏色特別潔白 潛在陷阱:用農藥達馬松來漂色 危險因子與影響:二氧化硫和有機磷:易引發哮喘,嘔吐及呼吸困難

芽菜 觀察指標:白白胖胖,賣相美觀 潛在陷阱:自然芽菜離開土壤後會氧化變綠,白胖芽菜可能浸過漂白水和打生長荷爾蒙危險因子與影響:二氧化硫:導致人體呼吸系統功能障礙

加工食品類

粉圓 觀察指標:口感Q彈 潛在陷阱:幾乎所有粉圓都有防腐劑 危險因子與影響:己二烯酸、苯甲酸:難代謝,累積體內易嘔吐、痙攣與過敏

包裝果汁 觀察指標:無沉澱物,且口感濃稠 潛在陷阱:用塑化劑取代天然棕櫚油 危險因子與影響:鄰苯二甲酸酯(具致癌性的環境荷爾蒙):影響甲狀腺功能與生殖能力

審訂:台師大化學系教授吳家誠 資料來源:《毒物專家絕不買的黑心商品》、《速食的恐怖真相》、《只買好東西》、《只買好東西》、各新聞網站 整理:劉于甄

【延伸閱讀】「超美味謀殺案」從沒斷過 ——台灣歷年食品安全事件

2012/3肉類禽流感爆發:台灣爆發H5N2禽流感疫情,2天內撲殺6萬隻雞,預估出口產值損失至少新台幣6億元

2012/2蔬果超市賣劇毒蔬果:全聯、家樂福等超市驗出過半蔬果含3種以上農藥,甚至含高劇毒的護賽寧、加保扶

2011/5加工食品 塑化劑風波:155家廠商產品被驗出有塑化劑,內含致癌物DEHP恐影響發育和生殖功能

2010/5肉類 狂牛症致死:台灣出現第1例死亡案例。政府開放美國帶骨牛肉爭議,再度浮上檯面

2009/7加工食品 手搖冷飲含菌量超標:北縣衛生局抽查,92%手搖冷飲生菌量超標20倍

2009/6加工食品 速食用油含砷量超標:麥當勞在內的5家速食業者,被驗出炸油含砷量過高,食用後有致癌風險

2006/7五穀雜糧 鎘米事件:彰化縣200多公頃稻田被重金屬污染,整治後仍連續產出鎘米,影響肝、腎功能,造成腎衰竭 整理:劉于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089

轉型海工:餡餅還是陷阱?

http://www.21cbh.com/HTML/2012-4-7/zMNDE3XzQxNTgzMw.html

在為期一週的調研中,記者發現,無論是造船廠還是當地主管部門,都在為船廠尋求轉型與升級的途徑。

中遠船務集團算是其中走得比較早的企業。南通中遠船務工程有限公司總經理辦公室副主任蔣玉生介紹道,早在2006年修造船市場異常火爆的時候,中遠船務集團便將目光瞄準了當時還不太引人注意的海工裝備製造。

2008年中遠船務抓住國家調整振興船舶產業的政策機遇,逐步確立了該集團各所屬企業海工業務定位,形成以南通、大連中遠船務為主,舟山、廣東中遠船務為輔,配套企業參與局部工程的海工建造格局。

該年,中遠開始投入近40億元在啟東籌建海工基地,該基地總體規劃使用岸線2030米,佔地面積100萬平方米。目前一期工程已經建成投產。

明德重工則是一家以高端特種船舶建造為主導產品的船舶企業。經過8年的發展,該公司汽車滾裝船、不鏽鋼化學品船的手持訂單量均位列全球第三、中國第一。但該公司董事長季風華透露,該公司也開始嘗試接一些小型海工船的訂單。

道達重工集團業務以建造30萬噸以下油輪、散貨船、重吊船為主,但是這兩年也開始涉足化學品船、LPG、海工產品、海上風電開發等。

江蘇船舶企業之所以集體轉向海洋工程裝備製造,其中一個原因與國家對海工產業的力推密切相關。

自去年以來,國家為大力發展海洋工程裝備製造業,相繼出台了《海洋工程裝備製造業中長期發展規劃》、《海洋工程裝備產業創新發展戰略(2011-2020)》等一系列規劃,明確提出培育壯大海洋工程裝備製造業。

按 照上述規劃,2015年,我國海工產業年銷售收入達到2000億元以上,工業增加值率較「十一五」末提高3個百分點,其中海洋油氣開發裝備國際市場份額達 到20%;2020年,年銷售收入達到4000億元以上,工業增加值率再提高3個百分點,其中海洋油氣開發裝備國際市場份額達到35%以上。

而 眼下,我國海工產業離這一目標還相當遙遠。據中國船舶工業協會的統計數據顯示,2011年,外高橋造船公司、大連船舶重工公司、南通中遠船務、中集來福 士、上海船廠、招商局工業集團等多家企業共獲得18座(艘)海工裝備訂單,成交金額近50億美元(未含海工輔助船和工作船),約佔全球海工裝備成交額的 10%。

可是海洋工程是否就像上述規劃所描述那樣,是個美好的大餅?江南造船廠總工程師胡可一告訴記者,事實上這一行業的准入門檻更高,需要的資金更為龐大。

在胡可一看來,目前外界對海洋工程有認識上的錯誤,外界以為,如挖泥船、運輸船等海工輔助船和工程船也屬於海工領域,實際上,狹義的海工應該專指海洋工程平台。

這 些海工工程平台通常造價極高,如一個Seavan650海工平台,造價6億美金,而一個海洋石油981號第六代3000米深水半潛式鑽井平台,其總造價也 高達60億元人民幣。這些動輒數億元甚至數十億元的平台,不僅需要製造企業有技術水平,還需要企業有很高的資金實力及融資能力。

除此以外,由於海工產品都是量身定製,並非標準化產品,這類平台建造本身還需要企業擁有很強的技術實力和製造能力。胡可一表示,造船廠如需轉型海工,一定要有重裝碼頭,需要把平台運出去。而一般造船廠則是使用船塢將船體浮出來,再運出去。

據悉,重裝碼頭的投資相當龐大。以中遠船務的海工基地投資為例,目前已經近40億的投資額,僅僅完成一期工程。如此投資體量,非一般造船廠能夠承受。

胡可一還透露,獲取海工訂單實際上非常困難,這一行比造船行業更講究既往業績。造船企業必須拿得出以往修建海工的業績經驗,方可接到新海工訂單。

蔣玉生坦承,當初中遠船務之所以能切入海工領域,是因為接到第一個海工訂單「SEVAN DRILLER」,與那時造船市場太過於火爆,挪威SEVAN MARINE公司幾度找不到船廠來修建該平台,而被中遠爭取到手。這一案例此後再難重現。

(高江虹)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467

歐洲陷阱 謝國忠

http://magazine.caixin.com/2012-04-06/100376646_all.html

 歐債危機可能還要持續數年。其解決方案要求南歐多國生活水平大幅下降,以及勞動力市場 的徹底改革。這兩點都有賴於民眾的認同與合作,現在尚不可行。外部的救助或投資只能拖延危機,幫助政客們維持現狀。

  歐債危機最終不取決於希臘,而取決於意大利。意大利經濟的特徵就是最大化勞動力的工資而最小化其工作,本土工人可能最終吸乾外國投資者的血。投 資只會進入那些有政治背景的勢力手中。資產所有權一旦轉移給外國人,就會因為政治干預而不成其為所有權。

  歐元區並不會很快拋棄其經濟模式。保持實際利率為負的貨幣擴張,會讓債務危機展現無遺。歐元貶值很可能會給投資歐元區政府債券的外國資金帶來損 失。

  無論如何,中國都不應該給意大利投資。

把特權當權利

  我在出席意大利北部的一個會議時,切身目睹了意大利經濟的弊端。輪渡工作人員有條不紊地減慢售票速度,導致大量排隊等待買票的遊客眼睜睜看著幾 乎空著的渡船離開。火車站和高鐵的冗員現象也非常明顯。

  意大利公共部門的問題類似於20世紀90年代的中國國有企業的問題,而且更加嚴重。私有部門的情況比公共部門略好一些,但也沒有好多少,大多數 經濟活動都受政府和工會的限制。零售部門最以市場為導向,比其他行業有效率,但其效率仍然遠低於美國或東亞的零售企業。

  如果放鬆管制,意大利經濟就能輕鬆成長很多年,直到效率低下的企業被完全擠出市場。經濟規模可以比現在大20%至30%。意大利國家債務高達 GDP的120%。效率的提高可以在六年內完全彌補這部分缺口。

  儘管意大利經濟危機有多重因素,但主要原因就是政府和工會導致的效率低下。在過去十年裡,意大利經濟一直停滯不前,很大原因就在於與市場相悖的 政府管制和工會規定。其他歐洲國家也有類似的問題。

  歐元區債務水平和財政赤字並不比英國或美國高多少。然而,市場對未來沒有多少信心。外部救援不能解決經濟問題,只能助長對問題的逃避。

  歐洲人經常強調工作條件和人權之間的聯繫,弦外之音就是中國通過剝削工人而實施不公平競爭。我強烈支持人權和人性化的工作條件。但是,公平的工 作條件應該在哪裡止步,市場力量又該從哪裡開始呢?

  比如,一天工作20個小時顯然是不對的,應該規定限制加班的最長時間。但是,如果法律不允許加班,每週最多工作40個小時,顯然是一個很糟糕的 政策。實際上,只要工人不受強迫,工作時間應由市場決定。

  限制他人行為似乎主導了當前歐洲對公平的理解。如果某家店舖營業時間比其他人更長,就迫使其他人延長營業時間。既然維護人權需要規定工作時間, 也就應當統一規定每家商店的營業時間。這種思維導致歐洲有關商業營業時間的各種規定。限制工作時間已經成為歐洲人權概念的核心部分。

  由於歐洲人無法限制其他國家的營業時間,導致其競爭力大大降低。抱怨中國的工作條件已經成了歐洲人對其經濟困境的最佳解釋。

  歐洲限制工作的做法等於把人類當作大熊貓一樣的瀕危動物來對待。很多歐洲人似乎都把自己看成大熊貓,將特權看成權利。大熊貓綜合徵是歐債危機的 根本原因。

  如果歐洲人不打破這種思維定勢,歐債危機就不可能結束。救援只能緩解症狀,不可能治本。

痛苦尚未到來

  每個國家的經濟都有其強項也有其弱點。全球化放大了強項和弱點的後果。要想在當今的全球經濟中獲得成功,一個國家就必須放棄那些弱勢的經濟活 動,將全部資源投入到優勢產業中。比如德國放棄了普通製造業,將資源轉向了汽車產業。大多數歐洲國家都沒有做到這一點。

  意大利是普拉達、古琦、法拉利、蘭博基尼、帕爾馬火腿、托斯卡納葡萄酒的產地。這些知名品牌和產品都深深根植於意大利文化。隨著全球經濟的發 展,它們給意大利帶來了巨大的利潤,但不足以彌補意大利的貿易赤字。

  遊客進入意大利的旅遊景點,會發現這裡的產品全都有明顯的意大利設計和做工,價格也非常有吸引力。但是,這些商品大都是中國製造的,也許是在意 大利組裝的,但組裝者也很可能是在意大利工作的中國人。較為便宜的歐洲產品其實大都是在中國製造的。

  一些意大利人很痛苦地抱怨「不公平」的中國競爭。他們經常援引在意大利地下室工作的中國工人的例子,認為這些人的存在對於那些不願在地下室工作 的意大利工人「不公平」。

  但是,很可能正是意大利同中國的這種聯繫增加了意大利的優勢。如果沒有中國工人的參與,意大利奢侈品部門可能會規模更小,利潤更低。意大利勞動 力市場的限制大大提高了其生產成本。意大利是否有足夠的勞動力可以滿足這種手工製造,也很值得懷疑。

  人們通常假設,意大利工人雖然成本很高,但是能製造出質量更高的產品。我對此嚴重表示懷疑。中國製造量如此之大難免會有一些偽劣商品。對於製造 奢侈品來說,很容易找到與意大利工人水平相當甚至更高的中國工人。

  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期間,亞洲各國紮緊了腰帶。一些國家的GDP以兩位數百分比的速度收縮,很多餐館都門庭冷落,商業航班上的商務艙很多都 空著,高檔酒店打很低的折扣來吸引客人。

  歐洲從未發生過這種情況。儘管歐元區經濟略有收縮,但是人們似乎一如既往及時行樂。餐館尤其是高檔餐館仍然有很多人在等位,高檔酒店賓客盈門, 航班上的商務坐席比經濟艙賣得更快。歐洲人儘管擔心危機,卻並未採取應有的行動。

  國際環境也有助於歐元區一如既往好逸惡勞。金融危機最迅猛的衝擊是貨幣大幅貶值,能夠立刻降低生活水平。在一個到處都採取寬鬆貨幣政策的世界 裡,歐元一直表現良好,衝擊非常有限。較低的利率還可以削減家庭債務。

  金融危機對歐洲民眾的真正影響來自財政緊縮,相當於GDP的1%至2%。

  因此,金融危機的痛苦還沒有真正被歐洲民眾感受到。恐慌還僅限於金融市場和政治圈內。全部救助規模為2萬億歐元,相當於意大利的全部國家債務。 在痛苦到來之前的救助,無益於構建變革所需的社會共識。

歐洲必須自救

  歐洲政治領導人業已頻繁造訪中國。意大利蒙蒂總理是最近造訪的一位,他希望勸說中國或是通過IMF參與歐元區的救助計劃,或是通過購買資產向歐 元區注資。

  中國救助歐元區是一個很糟糕的想法。希臘國債持有人已經經歷了70%的減記。意大利可能也會調整其債務結構。

  歐元區很可能不會改變樂於休閒的癖好。財政緊縮只會放緩其債務積欠,但無法治本。在可以預見的未來,歐元區經濟不會有太大增長。滿足現在的還本 付息要求,需要實際利率為負。歐洲央行需要擴大貨幣供應才能穩定歐元區的債務市場,這將導致通脹和負實際利率。歐元區國債的投資者會遭受實際上的損失。

  給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注資可能是最糟糕的想法了。IMF是受歐洲控制的。中國對於IMF如何給歐洲注資毫無發言權。歐元區的救助計劃也 是一樣,中國對於如何分配使用救助資金也毫無發言權。

  由於歐洲仍然沒有計劃實施改革以提高生產率,任何救助都只能是拿錢打水漂。中國完全沒有理由幹這種蠢事。

  購買資產,尤其是像在意大利這樣的國家,是非常糟糕的主意。各種政府管制和工會規定讓所有權幾乎沒有任何意義。本土企業可以通過各方面的政治影 響對資產保持控制。外國購買者可能會輕易地被打劫。歐洲資產的中國購買者表現欠佳。除非歐元區的改革可以使所有權具有和其他地區同樣的意義,否則外部人士 不應該購買歐洲的資產。

  從2011年中期開始,中國對歐洲的出口就削弱了。有人認為中國幫助歐洲就是幫助自己,這是一種很糟糕的論調。刺激中國出口的直接影響很可能是 微不足道的。歐洲的需求受到了金融緊縮的影響。在這種影響完全發揮作用之前,歐洲的需求會基本保持穩定。

  中國通過進出口融資來支持出口,效果要好很多。中國可以從其他市場上獲利。這場危機讓歐洲出口商們缺少出口融資。這為中國製造商在新興經濟體中 創造了機會。

  中國救不了歐洲,沒有外人能救得了歐洲。只有歐洲人減少休閒,增加工作時間,才能自己救自己。如果歐洲無意做出改變,外部救助只不過是推遲清算 的到來而已。

  作者為玫瑰石顧問公司董事,經濟學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558

創業板陷阱 laoba1梁軍儒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5a73c90102dvst.html

梁軍儒:很多創業板大股東上市的目的就跟PE一樣,並不是為了企業的長期發展,而是賺一把就走。因此上市前和限售期內不惜用盡各種手段包括造假拚命做高業績,以求賣一個好價錢,一旦套現得以實現就被打回原形。 

zhanghuyue:所以說不要買新股,IPO就是周瑜打黃蓋,一個願打一個願挨,又有什麼法子。 

佐羅投資札記 :短視的人總是比長期投資的人多得多. 

梁軍儒:關鍵是市場發行制度和瘋狂的股民給予他們以畸形高價套現的機會。 

佐羅投資札記 :是的,這是禍根之源,高價總有更高價使得很多人參與了冒險遊戲。 

陳軍--價值投資者 :很多創業板大股東上市賺的錢,是他們做實業幾輩子也賺不到的,套現才合乎情理。 

自由的使者:的確創業板的高發行一點也不利於創業板的健康發展,而是滋生了一些企業家套錢的慾望。 

nanguadian:主板其實也沒好哪去! 

林林_價值投資:比如漢王科技。。。。血淋淋啊!!!! 

zhanghuyue:那也是股民喪心病狂,願意出這麼高的價,能怪誰呢?誰也沒逼著投資者,非得去買呀!所以首先就得問問,是誰在那兒叫那麼高的價,若沒人接手,這些高價低質的東東壓根就發不出去。所以砒霜毒死了人,是不能怪砒霜有毒的,只能怪人,也只能是人的錯。 

thinksys2012:不光是創業板,主板也一樣,二級市場投資回報率不高的主要原因在於一上市就已經透支了未來10年的業績。所以結論是,要買上市以後連跌幾年的績優股,PE不能超過8倍。 

chen963254:管理層和價值投資者都在呼籲別炒垃圾股,要價值投資,但漲得厲害的都是這些垃圾股。 

梁軍儒:創業板打著新興產業、高科技、高成長的旗號爆炒,其危害比垃圾股更甚。 

zhanghuyue: 也不能怪什麼市場發行制度,主要是股民,或者說完全是投資者的事,周瑜打黃蓋,一個願打一個願挨,你光怨周瑜有什麼用?你制止了周瑜,黃蓋還不爽呢。分明 是一幫股民亂了市場,這才是客觀的事實。人家在你茶杯裡下了砒霜,你中了毒怪砒霜?這邏輯不很可笑麼?砒霜也有藥用價值的,關鍵是怎麼用。投資者要以高價 買股票,管理層有什麼辦法?錢是人家的,人家怎麼用你能管得了?人家有怎麼花錢的自由,你若管,人家又要罵娘了,說是干涉人家自由,說這國家沒有自由。 

梁軍儒:大部分投資者就像小孩,管理層就是家長,家長把砒霜在家裡到處放,不懂事的孩子吃了,你說怪誰?管理層監管不力,造假、肆無忌憚地調節利潤、操縱股價的沒見查處,發行模式造成發行價奇高,不怪管理層怪誰?

 

最近一季報顯示創業板的情況在惡化:

在已經公佈的創業板企業一季報中,佳訊飛鴻、 啟源裝備和新大新材等公司均出現了淨利潤同比下滑的情況。而在創業板第一季度業績預告中,「報憂」更是比比皆是。截至4月23日,已經有306家創業板公 司根據深交所的要求披露了2012年一季報業績預告,佔全部創業板公司總數及市值的99.35%。然而,在這306家公司中,預虧、預減的創業板公司數量 明顯多於預增公司數量。僅有41家公司預增,179家創業板公司預告第一季度業績為「略增」,業績出現負增長或者虧損的公司達到83家之多。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025

IPO造富之路佈滿陷阱 「不可知性」太大

http://xueyuan.cyzone.cn/chouzi-qita/226536.html

創辦一家科技公司然後將它賣掉,接著又去創辦下一家公司。作為這樣一位商人,弗蘭克•法齊(Frank Fawzi)相信他幾乎能夠解決任何問題。不過等他進入首次公開募股(IPO)市場、想讓自己的公司上市時,情況就不一樣了。

今年他和其他一些經理人在IPO工作中發現,哪怕是在強勁的市場環境之中,上市過程也並非總是一帆風順,甚至能不能實現上市都很難說。

身為電信服務提供商IntelePeer Inc.首席執行長的法齊說,在公司開始向潛在投資者推銷自己的股票之後,IPO就不再是其掌控範圍內的事了;CEO們以為自己能夠解決任何問題;這是我第一次感到有些事情是我不能解決的。

隨著美國的IPO活動在近幾個月加快步伐,越來越多的公司期盼著上市之後股價出現常有的開門紅,然後公司的創始人、投資人和員工都一夜暴富。今年以 來規模最大的IPO預計將由凱雷投資集團(Carlyle Group L.P.)在本週創造,它計劃最高融資7.63億美元。接下來幾個月,凱雷這樁交易可能很快就會被Facebook Inc.的IPO超過。

但在IPO前夜的興奮之中,各公司也面臨著它們的出場表演以潰敗告終的可能。這是一種切實存在的可能性。

3月份,就在IPO定價和表現開始改善之際,六宗上市計劃遭到推遲或撤銷。據Dealogic的數據,4月份又有七宗IPO被取消,相關公司給出的 還是與市況有關的理由。最新例子是生物燃料公司Enerkem Inc.,該公司撤銷了其1.38億美元的IPO交易,此前它在4月份花了差不多一個月時間來給這樁交易定價。

據Dealogic的數據,在過去六年裡,IPO撤銷量佔申請量的比例時高時低,2006年到2007年IPO活動十分活躍時低至21%,在2008年市場幾乎不能運轉時則大幅上升。

上市失敗的原因多種多樣,而且往往與公司本身的質量沒有關係。

風投公司Millennium Technology Value Partners的聯合創始人施威林(Sam Schwerin)說,怎樣才能實現上市的「不可知性」大得讓人無法置信。

現年50歲的法齊和IntelePeer其他高管在今年1月份經歷了忙得不可開交的兩個星期。他們從舊金山橫跨美國前往紐約,與大投資者見面,又舉行了多輪每次有70名或更多潛在投資人參加的「路演」。

法齊反覆講述自己公司的商業計劃和財務表現,一天開七場會是家常便飯。法齊說,一開始時得到的反饋似乎是正面的。但到第一個星期結束時,他就感覺到 氣氛發生了變化。他聽到有人擔心IntelePeer的商業計劃過於複雜,說這家公司不是消費品企業,也沒有贏利。他說,接下來我經歷了一生中最漫長的一 個星期。

法齊說,一旦形勢不利,想要扭轉乾坤就很難了,因為有關投資者沒有踴躍申購公司股票的消息將傳遍投資界。法齊覺得投資者和媒體並沒有仔細研究該公司的財務報表。IntelePeer最終退出IPO,法齊則飛回他在佛羅里達的老家。

而就在IntelePeer的上市計劃夭折之際,另一家科技企業、計算機安全軟件廠商AVG Technologies NV的巡迴推介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該公司現年47歲的CEO史密斯(J.R. Smith)參加了數不清的投資者會議。有一次他在一天之內去了米蘭、法蘭克福和倫敦三個城市。AVG的總部位於荷蘭阿姆斯特丹。

2月1日,AVG的發行價確定,在預期範圍之內。次日該公司股票開始上市交易,上市首日股價下跌19%。

史密斯說,對我來說最大的意外是,我們的發行價定在了16美元,而一開始上市交易,股價就跌到了13.50美元;到底什麼發生了變化?我們不就是昨天晚上的那家公司嗎?昨天晚上人們不是還願意以16美元一股的價格買我們的股票嗎?

擬上市公司的IPO出現問題時,承銷商至少要承擔部分責任。承銷商給擬上市公司就股票定價、上市時機選擇以及如何向投資者銷售股票等事宜提供諮詢服務,同時收取數百萬美元的承銷費。投資銀行通常能從首次募資數額中收取1%的費用。

負責IntelePeer上市的主承銷商摩根大通(J.P. Morgan Chase & Co.)、德意志銀行(Deutsche Bank AG)和巴克萊(Barclays)的發言人不予置評。負責AVG上市的主承銷商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摩根大通和高盛集團(Goldman Sachs Group Inc.)的發言人也不予置評。

多位投資銀行家表示,IPO是投資銀行和擬上市公司高管之間相互合作的一個過程,擬上市公司在究竟是接受較低的估值還是擱置交易方面有最終發言權。

培訓機構Training the Street的創始人、曾在美林(Merrill Lynch)任職的羅斯坦(Scott Rostan)說,從一方面來講,投資銀行家應該提供他們在資本市場的專業知識,這一點不容置疑;但想要完全跟上市的節奏則幾乎是不可能的,否則每一筆交 易都會成功。Training the Street培訓的是有志投身於投資銀行業的初級專業人士。

法齊和史密斯都說,對於交易出現這樣的最終結果,他們並不責怪投資銀行家。

對於法齊和史密斯來說,巡迴推介結束之後的那個上午各自情況可謂有著天壤之別。法齊說,他在家待了一天,思考IPO失敗的原因以及他和公司在哪些方面還能取得改進。

法齊說,坦率地講,這絕對是我職業生涯中在業務上遇到的最大挫折。

史密斯則在AVG Technologies上市交易首日敲響了紐約證券交易所(NYSE)的開盤鐘聲。他所持有的120萬股該公司股票如今的市值約為1,770萬美元,這些股票有六個月的禁售期。史密斯說,公司上市之後,他給自己買了一把吉布森(Gibson)吉他,還帶妻子去上街購物。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17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