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推背圖》裡關於中國經濟和股市的預言 釋老毛

http://xueqiu.com/6146070786/24252707
《推背圖》其實寫的明明白白,現在是第四十三象:君非君,臣非臣,始艱危,終克定。 頌曰:黑兔走入青龍穴,欲盡不盡不可說,惟有外邊根樹上,三十年中子孫結。
我來解之:「君非君,臣非臣」,是指君子道消,小人道長,臣僕凌駕於君主之上。創業板小盤股本來都是給大企業做配套供應,邊緣化生存,結果借助創業板炒作,估值極度膨脹,凌駕於君子之上。
「始艱危,終克定」,是指這個本末顛倒的怪象會讓市場很艱危,但有藍籌股的價值在,中流砥柱,最終會安定市場。
「黑兔走入青龍穴,欲盡不盡不可說」,兔年是2011年,龍年是2012年,黑、青,都是陰線,熊市之兆,這兩年「君非君,臣非臣」的現象興起到「不可說」的地步;「惟有外邊根樹上」重點是「外邊」,也就是跑出場還能保本把根留住,「三十年」是隱語,倒過來就是十三年,也就是兔年、龍年之後的2013年,「三十年中子孫結」,就是2013年到頭了,跑出來保留勝利成果,「子孫結」嘛!

緊接著是《推背圖》第四十四象:日月麗天,群陰懾服,百靈來朝,雙羽四足。頌曰:中國而今有聖人,雖非豪傑也周成,四夷重譯稱天子,否極泰來九國春。
我來解之:其實寫的很直白了!「日月麗天」,日月為明,明者,巨陽,股市大陽線;「群陰懾服」,陰線伏了,空頭爆倉。
「百靈來朝,雙羽四足」,是指中國經濟強勁發力,成為世界經濟增長龍頭,萬國來朝。「雙羽」,中美兩大國合作,雙極體制形成;四足,金磚四國,成為世界經濟四根基石。其實這句話,還暗含著盛世國主之名號,雙羽指的就是習大大,習的古體字寫作「習」。
「中國而今有聖人,雖非豪傑也周成,四夷重譯稱天子,否極泰來九國春」。四句頌不用說了,全都是好詞兒,中華民族復興之象!習大大帥領中國成為超級大國,股市否極泰來,大牛市,九州皆春!

《推背圖》結尾有詩曰:「茫茫天數此中求,世道興衰不自由」。一命二運三風水,信哉斯言![鼓鼓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9669

「金十條」裡有黃金 釋老毛

http://xueqiu.com/6146070786/24352672
市場養了熊市思維,因此任何政策都是熊市解讀,「金十條」表面上看穩健貨幣政策未變,慎用增量、盤活存量,輿論解讀偏利空,實際上這些論調都是老調重彈,市場早有預期,甚至是過度預期!

至於勉強把「金十條」解讀為利好創業板,牽強附會,未免屁股決定腦袋。所謂鼓勵信貸支持高科新興產業,更是老調重彈,企業盈利能力強,信用好,貸款當然沒問題。貸款過度投向新興產業,導致的唯一後果是這些所謂新興行業競爭更加激烈,門檻更低,利潤平均化更快!實際上,新興中小企業的主要融資方式主要是VC、PE,然後到創業板套現退出。「金十條」裡大力發展直接融資、鼓勵私募股權基金、創業板大擴容,政府擺明就是讓創業板二級市場的股民高價埋單,為經濟轉型輸血做貢獻。就跟當年讓股民為國企解困做貢獻一樣,目的沒變,花樣翻新而已!今天接盤所謂「中國夢」的創業板,就和07年接盤「亞洲最賺錢企業」的中石油,本質上沒有任何區別。當年48元敢買光芒萬丈的中石油的股民肯定沒想過5年後這個「亞洲最賺錢企業」股價會只剩下個渣,想想當年股民的口號「滿城盡帶汽油桶」的豪邁,和今天「創業板不翻番不痛快」的股民心態,驚人的一致!

然而,輿論沒有注意到的是「金十條」隱藏的大利好,金融創新!資產證劵化、外匯儲備商業銀行轉貸款、併購貸款、保險投資範圍擴寬、優先股、金融民營化,這些結構性的制度變革的威力對中國銀行業乃至整個金融業的推動是難以估量的!英國80年代的私有化改革和金融創新大爆炸(big bang)引發了經濟振興和倫敦城重塑世界金融中心,本屆把金融改革和金融創新作為開篇之作,無疑是大手筆!

未來必然有牛市,牛市必然以創新高為標誌,那萬點論的驅動力是什麼?05-07年藍籌牛市發動機是「股改」、12-13年的創業板牛市發動機是「中國夢」,下一輪牛市的發動機很可能就是「金改」,標誌著中國從重化工業為主轉型為以金融消費服務業為主,金融改革一旦推行,就是點燃了金融核聚變,「金改」概念很有可能成為下一輪牛市的最強音!

附:關於「盤活存量」,銀監會楊家才指出十大措施:
一是充分發揮貨幣政策工具的引導作用,主要是要通過再貼現、再貸款和差額存款準備金率的動態調整機制進行引導。
二是創新外匯儲備的應用,主要是拓展外匯儲備委託貸款和商業銀行轉貸款渠道。
三是探索發行企業優先股。
四是定向開展重組企業的併購貸款,並且適當延長併購貸款期限。五是探索發展併購投資基金。
六是擴大不良貸款的自主處置權,讓銀行可以把存量的不良貸款用撥備核銷掉或者賣出去。
七是逐步推進資產證券化、常規化發展,特別是把一些收益率比較穩定、期限比較長的優質貸款證券化,把存量變成新的增量。
八是拓寬保險資金的應用化。
九是引導銀行理財產品對接實體經濟,讓銀行理財成為債權融資、直接融資的重要工具。
十是擴大民間資本進入金融業,讓民間資本煥發青春。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3651

美股的喪鐘快敲響了——卡拉曼的最新言論與我的判斷驚人一致 釋老毛

http://xueqiu.com/6146070786/24580997
危機至今,五年飛逝,大筆大筆的銀子用來挽救市場。然而,危機並沒有得到根本解決。弱勢群體受衝擊最大。

·美國失業率卡在了7%上。把所有沒有工作的人都算進來,真實數字恐怕是這個數字的兩倍。

·中等家庭實際收入已經連跌四年,回降到1995年的水平。

·美國股市估值過高,與實體經濟不符。

·很多人質疑金融市場的現狀,認為股市債市的欣欣向榮主要源於寬鬆政策,特別是QE。我很贊同。

·對於投資者,最危險的組合,永遠是脆弱的實體經濟加上膨脹的金融市場。這恐怕就是當下的境況。

資產泡沫:

格林斯潘說得好,除非等到泡沫破碎,聯儲很難提前判斷有沒有泡沫;對於政府來說,更現實的做法,是一旦泡沫破掉,就趕緊上前清理。我很贊同。如果像現在一樣,強行削弱市場下行風險,卻不能同樣限制金融上行風險,不對稱的政策就會扭曲市場。近十年來,金融機構與個人投資者已經是習慣了扭曲的金融市場——在政府的干預下,這個市場有人托底,卻沒有上限。

07年前的「大穩健時代」,之所以沒什麼大動盪,也沒什麼大幅下跌,就是因為政策放寬了信貸約束,壓低了借款成本。只要你沒有壞到一定程度,總能借到錢來維持運轉。許多問題就這樣被掩蓋。

市場節節高昇,有問題的機構也能維持生存,小危機被扼殺在搖籃裡,風險看上去很低,但這一切都為之後的大危機埋下了種子。2008年是必然中的偶然,金融市場注定轟然倒下。倘若之前被掩埋的小危機,能夠免於政策干預,正常地發生發展,金融市場也會摔跤,但不會像一下子這麼慘。

美聯儲與泡沫:

一旦撤掉QE,有多少市場是靠它撐的,就有多少市場會出問題。一旦QE完全停掉,恐怕金融市場會縮水30%。可悲的是,投資者並沒有做好準備,他們把政策帶來的虛假收益當成了真的。想像一下,美聯儲說零利率政策要停止了,或者,突發事件使政府無力繼續幹預市場,市場要亂成什麼樣子?我們無法確知它們何時到來,但可以肯定的是,早晚要來。

現在,很少有人預見到這種未來。不過,一旦摘下眼罩,定睛細看,每個人都可以做出這種預測。

出來混,早晚要還:

世上沒有免費的午餐。倘若政府能隨便印鈔、借錢,卻沒有任何代價,那他們為什麼不持續這樣做呢——永遠這樣印鈔、借錢,讓每個國家都走向繁榮富強?不會的。

2008年的金融危機,本該使經濟觸底,卻最終影響不大,很大程度源於對美聯儲的過度信任。事實上,美聯儲的政策,不會沒有代價,它創造了什麼,得到了什麼,就將付出等價的成本,接受等價的懲罰。只是,這些尚未浮出水面。

出來混,早晚要還的。究竟以什麼形式還回去——是崩潰的美元?是飆漲的利率?是惡性的通脹?是賣不出去的國債?是長久的衰退?還是什麼別的?我們很快就會知道。

不這樣,能怎樣?

槓桿率,永遠是雙刃劍。2007年,超高的槓桿率威脅了國家的經濟安全。2008年,問題暴露,我們無處可藏。今天,赤字與債務又達新高,相比四年前,我們更加無路可退。如果不採用這種扭曲的、危險的、很可能失敗的一系列政策,我們能用什麼替代它呢?Jim Grant提過一個建議——不妨走向真正的資本主義,讓市場徹底自由運轉,讓看不見的手發揮作用,允許問題,允許失敗,允許小危機,也許一切會好起來。

評論美聯儲政策:

《Antifragile》的作者Nassim Taleb觀點新穎,他讚揚了市場的動盪,批評了那些掩蓋市場波動的人。他認為,干預市場的成本,短期內看不見,但絕對相當大。他寫道:扼殺自然的波動,只會掩蓋真正的問題,掩蓋的問題最終還要爆發,雖然來得晚,但是更加猛烈。

然而,我們的政府,總以穩定為第一要務,總在扼制經濟的自然波動。

時候未到?

當下,兩個問題迫在眉睫:短期刺激難以為繼,福利政策難以持續。

開源節流是唯一的辦法,卻難以推行——減掉政府開支,增加公眾稅收,在短期內,會給經濟與金融市場造成重創。在確保經濟復甦前,沒有哪種政府會切斷現金流。同時,所有政策受益者都會極力反對政策轉向。他們總在說:「時候未到」。

歐洲一直在說「時候未到」,我們已經看到了它的下場。

看一看美國的報紙雜誌,也一直有人在說:「是該關掉房利美和房地美,但是啊,時候未到!現在關掉,地產市場要出問題的。」那要等到什麼時候?永遠不會有什麼合適的實際,可以讓你高高興興地停掉住房補助項目,或者撤掉QE政策,或者削減財務赤字。任何時間做這些事,短期都會抑制經濟。

大部分的人都會贊同:刺激政策不能永遠搞下去,福利政策難以長久維持下去。

同時,大部分的人都一直在說,「時候未到」。

這是個悖論。

聯儲抽身不得:

所謂的「穩定的金融市場」,是灌水慣出來的。所謂的「成功的貨幣政策」,是掩蓋事實的。只要政策一停,壓抑的問題就會湧出來,美聯儲根本退不出來。

長久以來,一丁點經濟下行信號,都會讓美聯儲緊張萬分,他們願意付出一切代價,去滅掉一切下行跡象。這樣,他們一手製造出史無前例的政府赤字、超高的槓桿率、難以想像的道德風險,只是為了換取經濟表面上的平靜如水。經濟學家Hyman Minsky如此形容美聯儲的政策:「穩定政策」將導致「不穩定」。美聯儲為沒有資質的人提供了大量貸款,降低了整個經濟的信用水準,金融系統迅速膨脹,走向炸裂的宿命。

金融定律:

金融市場最靠譜的定律,是「回歸均值」。任何市場、任何資產,價格終將返回均值。

這就意味著,所有的高潮後面,都有低谷;所有的泡沫,都一定破裂。

這不是僅僅是個理論,而且幾百年來的歷史經驗。看看Jeremy Gratham的書,你將發現,數據證明了這條定律的正確。

同樣,政府強行鼓氣的金融市場,成本巨大且十分危險。在政策作用下上漲的,政策撤去就要下跌。政策的最終效果,僅僅是又帶來一次漲跌,僅僅是增加了額外動盪。在這樣的政策思路下,市場很可能在「被政策鼓起來」、「狠狠栽下去」、「再被政策弄起來」、「死得更慘」之間反覆循環,越來越依賴治標不治本的救助。

國家破產:

什麼時候國家債務才算危險,目前並沒有明確的界限。這完全取決於投資者和市場的心態。在海明威的《太陽依舊升起》裡,有人問Mike Campbell是怎麼破產的,他回答,就像溫水煮青蛙,不知不覺地,慢慢地,然後,突然就不行了。國家破產亦是如此,有個看不見的臨界點,讓人不知不覺地逼近。等你到了那一點,什麼都晚了。

總結:唯有祈禱

我們借了太多,花了太多,卻投資很少;

我們忽視長期問題,任由它們越拖越嚴重;

我們靠借錢為生,卻沒有給自己留什麼餘地。

一旦災難來臨,無論是戰爭,還是金融危機,我們毫無辦法。

沒有一個理性的投資者靠祈禱上帝來賺錢,也沒有一個理性的國家應該這樣。

我們並不比歐洲和日本好。現在已經不早了。即便馬上行動,要返回常態,也需要很長時間。

所以,我們不得不祈禱,上帝,請保佑我們——讓我們可以靠自己弄好經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9591

脫硬入軟:硬件必須死——小米電視發佈的一點感想 釋老毛

http://xueqiu.com/6146070786/25116945
一、小米在下一盤大棋
首先是一個問題,小米為什麼值100億美金?

前一段小米手機啟動融資,估值100億美金,我本能的以為是二級市場創業板泡沫蔓延到了一級市場,給一家手機製造商市夢率估值。因為現在的手機市場,除了三星、蘋果和被微軟收購的諾基亞,沒有哪家手機業務能超過100億美元。

很多雪友把小米定義為一家薄利多銷的低成本大規模製造業公司,現在看,確實是大錯特錯了。這不是小米這盤棋的棋路,雷軍在下一盤很大的棋!

今天小米發佈小米電視,我重新開始認真思考小米的故事,傾聽雷軍的聲音。雷軍反覆給投資人講的故事是,小米不是一家手機製造商,小米是一家互聯網公司。雷軍強調,小米最重要的創新是「軟件+硬件+互聯網」的鐵人三項模式。

大家明白了吧?小米在下一盤很大的棋。PE對小米的估值是按照騰訊、阿里、奇虎來估值的,小米本質上是想做一個平台。小米手機以微利甚至虧損來搶佔屌絲市場,是互聯網得屌絲者的天下的邏輯展開,小米手機不是手機,是一個流量的端口。控制了端口,掌握了通道,就可以搭台唱戲、招商引資、增值服務,想想騰訊用微信是怎麼樣把幾個新手游瞬間推到人人打飛機的地步的吧!手機等硬件之於小米,就相當於QQ、微信之於騰訊,搜索、91之於百度,360安全衛士之於奇虎……,悠悠萬事,唯此為大。哪怕燒錢幾十億美金,哪怕白送倒貼消費者,小米也要拿下這些端口,也只有拿下這些端口,小米才能值100億美金。這個估值正好是僅次於騰訊、阿里的第三大互聯網公司,與奇虎並列。

二、小米的下一步棋
我認為,互聯網社會一個人的日常生活中離不開幾張屏,電視的大屏、電腦的中屏、ipad的次中屏、手機的小屏,每個屏都是流量的端口,都是互聯網的兵家必爭之地。因此,小米在穩住了手機市場之後,銜枚輕進,迅速殺入電視領域,估計$海信電器(SH600060)$ $海爾電器(01169)$ $TCL集團(SZ000100)$ $四川長虹(SH600839)$ $樂視網(SZ300104)$ 全都瞠目結舌了,家電們,顫慄吧!

雪友@方新明 認為小米不會推出小米電腦。我認為這是傳統製造業的思維,沒有一點互聯網基因,小米發佈電腦根本不會考慮投入回報問題,他看中的那張屏,那個流量端口。我的推斷是,小米電腦不僅會出,而且必須要出,這是互聯網戰略的必然結論。也許用不了多久,小米就會以同樣迅雷不及掩耳盜鈴之勢,發佈小米筆記本和小米平板電腦,傳統電腦市場面臨重新洗牌,我們拭目以待!

想一想,未來屌絲青年們的生活,沒事手裡拿著一台小米手機上網滾雪球,排隊的時候拿個小米平板玩手游,工作時捧著小米筆記本敲代碼,回家躺在沙發上看小米電視……四張屏,將通過軟件、互聯網連接為一體,一個小米社區,一個小米王國。就像果粉兒們通過APP Store組成一個蘋果共和國一樣,這不就是第二個騰訊、淘寶、奇虎嘛!你說到時候,小米值不值100億美金呢?

三、為什麼硬件必須死?
為什麼硬件商必須死?這是借用@不明真相的群眾 的「老二必須死」的口號。

我在思考,以後電視會不會像360一樣對消費者完全免費,簽合約機,作為流量端口靠後續增值服務賺錢……!總之,小米電視的發布是太震撼了,太顛覆了!小米電視橫空出世,傳統黑電不用看報表了,直接可以扔了,膽子大的做空吧,就像iphone剛問世時的nokia,這將是傳統家電廠商的噩夢。

很多雪友認為可能是老毛我反應過度,那麼大的工廠和市場佔有率能一下都變成廢鐵?當年蘋果發佈iphone的時候,諾基亞也是這麼想的,那時諾基亞的CEO對iphone這種花裡胡哨的產品很不在意,傲慢和偏見,結果……[摊手]

為什麼呢?

生活中離不開的幾個屏,電視的大屏、電腦的中屏、ipad的次中屏、手機的小屏,每個屏都是流量的端口,這幾個屏對軟件和互聯網來說非常重要,不惜一切代價也要掌控;對硬件卻是紅海,是純粹的物理製造,沒有任何特殊價值。這是一場不對稱的戰爭,傳統硬件商注定是要消亡的,跟企業的管理層有沒有製造業經驗和執行力沒半點關係。因為,為了戰略目的的實現,互聯網企業不但有燒錢的決心,還有燒錢的能力,因為一級市場上PE們願意高價融資源源不斷的提供彈藥。結果,就像京東顛覆蘇寧一樣,小米顛覆硬件,這就是一個顛覆的時代。這幾張屏的競爭未來都可能沒有任何利潤,甚至免費供應,甚至最後倒貼消費者。端口最終免費化,硬件商沒現金流怎麼獨立生存?傳統製造商沒有任何軟件和互聯網資源,資本市場的估值有根本不支持其燒錢血拼,如果傳統製造業務產生不了足夠的現金流,最後的命運就是二條路:一是被消滅;二是淪為附屬的硬件提供者被軟件商收購。

在一個顛覆性的時代裡,一切皆有可能……

結論:脫硬入軟,顛覆性時代的必然選擇
綜上所述,硬件沒有護城河,Nokia、Moto的命運就是縮影,遲早都得淪為軟件和互聯網企業的附屬。因此,作為投資者,我們要賺錢,而不是去陪葬,要投就投經營軟的商品的企業,白酒、醫藥、能源、貨幣、TMT……

某些硬件商,可能相對來說受互聯網衝擊小,暫時不會被顛覆,例如傳統製造業的汽車、白電等,但誰能想到tesla等新技術的顛覆呢?白電業未來會不會也有tesla、小米等行業的顛覆者出現呢?天知道,與其提心吊膽猜下一個是誰,不如迴避這些行業,君子不立於危牆之下。

脫硬入軟,這是我一貫的感覺,小米電視發佈印證了我的這個直覺。我去年20元清空了格力電器,現在25元,戰術上看是失誤,戰略上看是正確的。朱洪江走後,董姐的棋路越來越讓人看不懂了,拉個警察進管理層……。現在持有的唯一的製造業公司是福耀玻璃,本身就是寡頭化的配件供應商,我想燒玻璃總不會被顛覆吧?不管是寶馬還是tesla,玻璃總是要安裝的。

A股銀行白酒;B股紅酒;美股煙草網遊;構成了一個柔軟而綿長的投資組合。《道德經》云,「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以其無以易之。弱之勝強,柔之勝剛,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PS.樂視網與傳統黑電不同,是一家互聯網公司,但樂視電視和小米電視的競爭,我不看好樂視,因為與小米的產品能力相比,它又顯得太互聯網了[大笑]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4801

巴菲特1999年太陽谷的演講 釋老毛

http://xueqiu.com/6146070786/25511340
泡沫:1999年網絡投資熱的最高峰

這是巴菲特一生中最難熬的一段時間。1999年夏天,《時代》週刊公然在封面羞辱巴菲特:「沃倫,究竟哪兒出了問題?」沃倫-巴菲特是網絡股最大的看空者之一,但是事實似乎證明他這次真的看錯了。從1999年下半年開始,網絡股好像成了唯一的熱門股。可口可樂?聽起來似乎是上上個世紀的名詞了。

巴菲特在這封一年一度的信中自我批評道:「我唯一的功課是資本配置(Capital Allocation), 而1999年我這門功課的成績是'D'.」 伯克夏哈撒維公司1999年的淨利潤從去年的28億美元驟降到15.6億美元,這主要是因為巴菲特的重倉股表現差勁:Dairy Queen(美國最大的乳製品公司之一), Geico Insurance(保險公司),可口可樂,迪斯尼和美國運通。這些股票在1999年的表現只能用「噁心」來形容,在科技股瘋漲100%的年代,它們卻在下跌。1999年初,伯克夏哈撒維的股價曾到達80300美元,到了2000年初卻只有50900美元,下跌近40%。

背景:自1980年代以來,美國知名投資銀行家赫伯特·艾倫在愛達荷州的太陽谷(Sun valley)舉行的媒體高峰會,就已成為媒體、科技以及投資大亨界的一大盛事。巴菲特把為期一週的太陽谷峰會當作自己真正放鬆和家庭聚會的一個好契機。除了偶爾打一下高爾夫和橋牌,以及少數的社交活動,峰會的大多數時間他都會把自己關在房間裡看商業新聞。

但在1999年的太陽谷峰會,巴菲特卻決定受邀為峰會做閉幕演講。在峰會之前4個月,隨著科技股正在取代「老經濟」,道瓊斯工業指數突破了一度看起來遙不可及的1萬點,在近3年半的時間內翻了一倍。在很多人看來,聲稱不碰科技股的巴菲特在這個熱潮中落伍了。

事實上,為了這場閉幕演講巴菲特已經準備了數週。他認為人們在股票市場裡的交易並不是像在賭場那樣簡單拿籌碼下注,股市裡的籌碼代表著商業。他想到了全部籌碼到底價值幾何。接下來他開始翻檢歷史。這已經不是第一次一種新科技來把股票市場搞得天翻地覆了——鐵路、電報、電話、汽車、飛機、電視:所有把事物更快聯接在一起的革命性方式——但是有多少讓投資者賺得盆滿缽滿呢?這是巴菲特在演講裡要講述的。

這是他30年來第一次對股票市場做出公開預測。

「我現在要講股票價值分析,我不準備談論如何預測下個月或明年的股市走勢,價值分析並不等同於預測。」巴菲特如此開頭,「短期來看,股票市場是投票機,但長期看來它更像是稱重機。最終,稱重機會勝出,但短期內會是由投票的籌碼左右。不過,其投票機制卻非常不民主。不幸的是,正如你們所知,它並沒有對投票資格進行認證。」

「在1964年到1981年的17年間,我們的經濟體擴張了5倍,財富500強企業的銷售額也增長了5倍,但是股票市場卻幾乎沒有增長。」

「當你在投資時,是在推遲消費,把錢拿出來以期在將來收回。關於此只有兩個問題:一是能夠得到多少回報;二是何時得到。」巴菲特繼續。「寓言作者伊索看起來是不精通財務,因為他說『二鳥在林,不如一鳥在手』,但是他並沒有說在『何時』情況應如此。」

巴菲特解釋到,利率正是「何時」的價格。利率之於金融正如地心引力之於物理。當利率變化時,所有金融資產的價值——房屋、股票、債券——都會跟著變化。一如鳥的價格波動。「這決定了有時一鳥在手要好於二鳥在林;有時則相反。」

巴菲特語速很快,帶著鼻音。他把伊索與他所視為荒誕不經的1990年代大牛市相比,在1990年代,公司利潤與此前並沒有明顯增長,但因為低利率,林裡的鳥很貴,人們不願意要現金—手中鳥,而是以前所未有的價格去買那些在叢林中的鳥。巴菲特將這稱之為「貪婪因素」。

「只有三種手段能夠保證股票市場以每年10%的幅度上升。」巴菲特說,「一是利率下跌並保持在歷史低位上;二是經濟增長的大部分成果都回饋給了投資者,而非僱員、政府以及其它;或者整個經濟體的增長速度超過以往。」但巴菲特把這三個假設都稱之為「異想天開」。

「很多投資者其實並不相信股市的繁榮會持續,他們只是相信自己能夠挑選贏家。」巴菲特像樂隊指揮那樣揮舞著手臂,繼續通過幻燈片向聽眾解釋為什麼儘管創新會有助於讓世界擺脫貧困,但從歷史來看,投資者對一些創新的投資在後來並沒有得到很好的回報。

「美國一度擁有2000家汽車公司:汽車很可能是20世紀上半葉最重大的發明。它對人們的生活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但最終,只有3家汽車企業活了下來,而其股價也都曾低於賬面價值。因此,儘管汽車改變了美國,對投資者來說卻非幸事。現在,我們能夠很容易分辨出輸家。但當時投資汽車卻是一個當然的決定。」

巴菲特接著展示另一張幻燈片。「20世紀上半葉另一項最偉大的發明:飛機。從1919年到1939年,一共誕生了約200家飛機製造公司。假如你當時看到萊特兄弟試飛小鷹號,你肯定會為當時航空業的投資前景激動不已。但是事實上,截至1992年,所有航空公司的合併淨利是零,沒錯,連一毛錢也沒賺過。」

「我告訴你們,如果當時試飛小鷹號時我在場,我一定會有勇氣把懷特兄弟擊落,我會為未來的資本家們這麼做。」

台下發出了陣陣輕笑。一些人對巴菲特的老式案例有些厭煩了,但是出於尊重,他們決定繼續聽下去。

接著,巴菲特開始談論網絡新貴們所處的行業。

「推廣新行業是一個美妙的事情,因為他們是非常容易推廣的。畢竟,說服人們投資尋常的產品會很難。實際上,要推廣一個複雜的產品非常容易,即便該產品的投資會帶來損失,因為沒有定量規則的限制,人們還會繼續投資。這讓我想起一個石油探勘者的故事。」

「一個石油勘探者死後進了天堂,聖彼得對他說:『你符合所有的條件,但這裡人以群分,石油勘探者的居住區已經滿了,我沒有地方提供給你。』商人問:『您不介意我說五個字吧』。『可以。』於是商人把手攏在嘴邊,大聲說:『地獄裡有油!』所有的石油勘探者都直往下衝,地方被騰空了。聖彼得說好吧,現在這塊地方全都是你的了。商人停了一會兒,說:『哦,不了,我還是跟著他們去地獄吧,畢竟空穴不來風。』」

「人們就是這樣來感知股票的。人們很容易相信流言非虛。」

聽眾知道了巴菲特的話中之意:他們可能就是聽信流言去地獄找石油的無腦勘探者。

在演講的結尾,巴菲特又回到林中鳥的諺語。他認為,不存在新的范示(Paradigm)。股票市場的最終價值只能反映經濟的實際產出。

接下來的一張幻燈片顯示,最近幾年的市場價值已經大大超過了經濟增長。巴菲特說,這意味著之後17年的市況不會比1964至1981年好多少—除非市場下跌。「如果我必須給出這段時間的最有可能的收益率,我想是6%。」而根據當時的蓋勒普調查數據,投資者們預期的股市收益率為13%至22%。

聽眾沉默了。巴菲特接著說到:「我剛剛買了一架飛機製造公司NetJets,它出售可共享所有權的噴氣式飛機。我本來想送你們一人一架灣流IV型飛機的1/4所有權。不過,當我到了機場,我就認識到對你們中的大多數來說實在是太屈尊了。」作為替代,巴菲特說決定送每人一個珠寶鑑定商們使用的放大鏡,這樣大家就可以來欣賞彼此夫人手上的鑽戒—尤其是第三位夫人的。

沉默由此被打破,聽眾們大笑並開始鼓掌,但一會兒之後就停住了,怨恨的情緒在屋子裡蔓延。巴菲特的演講就像在一群聲名狼藉的人中宣揚貞潔的重要性。雖然精彩紛呈,但並不意味會讓聽眾放棄自己的堅持。

但一些人認為自己受益匪淺。「這非常棒,在一堂課裡就完成了對股票市場的基本教育。」比爾·蓋茨說。

巴菲特揮舞著一本書,愛德華·勞倫斯·史密斯的《作為長期投資的普通股》。「這本書是1929年股市狂熱的智慧基礎,書中說股票收益總是好過債券,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公司會保留一部分利潤,然後以同樣的回報率進行再投資。這就是利潤再投資—1924年的新概念。但是正如我導師格雷厄姆常說的,一個好主意給你帶來的麻煩常常要多過一個糟糕的主意,因為人們忘記了好主意都是有限制條件的。凱恩斯爵士在這本書的前言中說:『期待可以根據過去發生的事情來預測未來結果,是危險的。」

巴菲特回到了同樣的主題:人們不能因為過去幾年的股市狂漲來推導未來。

「在座的先生們,還有哪一位沒有被我的演講挖苦到嗎?」巴菲特停了一下問。

沒有人舉手。「謝謝大家。」巴菲特說。演講至此結束。

結局:

互聯網泡沫在2000年破裂。巴菲特的預言成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6234

我是怎麼投資新興產業的?——互聯網公司的五要素分析框架 釋老毛

http://xueqiu.com/6146070786/26995293
@蘋果小子
這個台階老毛自己走上去的,沒人給他搬梯子要他下來,更多的人都逼他往上爬,老毛被綁架必須站在藍籌隊伍裡。只怕自己早開始買創業板了。
-------------------------------------------------------------

@釋老毛:理性的投資者沒有什麼台階不台階的,有價值就投,沒價值就不投,尋找物美價廉的好企業,沒有什麼板的條條框框的限制。在股票的世界,每個人都是自己賬戶的主宰,這是一個真正的自由王國。我在A股買大藍籌,不是偏愛大藍籌,而是這些大藍籌目前具備足夠的安全邊際,如果像07年那樣大藍籌都漲到10倍PB、60倍PE,我也會棄之如敝履,事實上我已經幹過這事兒了!現在不買小盤股,不是討厭創業板,而是創業板的股票大多數不符合價值投資的標準,A股的創業板質地太爛,價格太高,要符合我的買入標準,估計要跌到300點左右,才可能有系統性的淘到便宜貨的機會

我並不排斥新興產業,更不排斥互聯網企業,事實上我對新事物充滿好奇心和探索欲,我愛好科學,追求進步,喜歡讀推理小說和科幻小說,這樣的人能拒絕新事物的誘惑嗎?只不過我買的新興產業,不是在A股,而是在美股的中概股裡淘金而已,因為那裡有更優質的公司,更便宜的價格,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

網遊公司:我買過網易、盛大、完美、暢遊,網遊四大豪門;試問,創業板的中青寶能比嗎?

視頻公司:我買過搜狐,搜狐視頻的客戶流量比樂視網高吧,此外還有暢遊、門戶、焦點地產、搜狗,市值才30億美金、180億人民幣;試問,創業板的樂視網360億市值,能比嗎?

互聯網公司,我還看好YY、500彩票網、奇虎360,悲劇的是,這三隻股票與我無緣,像我這樣正統的正人君子,從來就沒上過YY、草榴之類的網站,一輩子也沒買過幾張彩票,對周鴻禕的印象開始基本上當成個流氓……。當我搞明白這三家公司的商業模式和投資邏輯之後,股價已經一路瘋漲上去了,市場沒有給我買入機會,我抱怨了嗎?沒有,我只是在靜靜等待機會降臨而已。

科技股:我買過藍汛,CDN佈局佔有率不亞於網宿,寡頭競爭,市值才不到3億美金、18億人民幣;試問,創業板的網宿科技140億市值,能比嗎?

我還買過女性健康,真正顛覆性的新科技,女性安全套,能改變人類生活方式的偉大產品,我認為這個產品比把汽車從機動變成電動要牛逼多了。至於另一隻大牛股Tesla,老實說我搞不懂,我至今也搞不清楚Tesla和比亞迪哪家的技術路線更代表未來的方向,Tesla粉兒和比亞迪粉兒在雪球論戰過不知道多少次,他們即不能說服對方,也不能說服我這個第三方,因此,我的選擇就是兩個都不買。

我實在不明白,為什麼同樣的企業,在不同的市場,價格能相差十倍?有中概股這個錨,創業板明擺著是在裝傻嘛!我更不明白的是,那些向A股散戶鼓吹創業板的黑嘴們到底居心何在呢?

投資最難的是估值,沒有估值這個錨,就沒法定價。有人說閉著眼買,有人說看靈感,例如昨晚看到某大神的觀點,「我對一家上市公司的業務看幾秒鐘,我就能斷定有沒有前景,該不該投資。幾秒鐘可能誇張了一點,最多1分鐘考慮該不該繼續調研下去。一般從我開始認真調研一家公司,到我買入的時間平均不會超過3天。掌趣花了1天,網宿花了2天,藍汛花了2天,SCTY花了1天,特斯拉花了1天,樂視網花了半天,奇景光電花了幾週,比特幣花了3天……」我只能說,抱歉你這不叫投資,你買彩票也只需用幾秒鐘或1分鐘考慮就足夠了,或者在一堆強勢股中靠擲硬幣決定,也許更節省時間,收益率更高!

關於互聯網公司,雪球上高手很多,i美股以30%資金3個月創造出30%回報,這個業績更是神操作。我也是到了雪球之後逐步學習的,投資心得有一些,方三文童鞋現在四處為他的新書作宣講,我也拋磚引玉,談談我的互聯網投資思路,主要受@梁劍 @不明真相的群眾 @巴菲林奇小厄姆 @AkusaMikasa @毛老闆 等雪友的啟發,那就是不看PB、PE,輕資產沒法看PB,現金流是未來的,更沒法看PE,定性分析方面互聯網公司也沒有成熟的商業模式,那怎麼估值呢?化繁為簡,就看五條:

第一,看用戶流量
燒錢是為了賺錢。互聯網公司初期沒有利潤,只能看未來利潤的源頭,即用戶流量(UV),特別是活躍用戶數(Active Uers)的變化。奇虎360為什麼估值高,高就高在他的用戶數量太龐大了!我的理解是,用戶數量才是互聯網公司的真實資產,這個模式其實很好理解,非常像中國平安的壽險業務,保單表面上看是費用,實際上是未來的利潤,中國平安賣出的保單越多,賬面虧損越大,但內涵價值越高,就是這個道理。哈哈,傳統行業和互聯網行業能融會貫通的,雪球也就是釋老毛一人吧,我正是悟出了這個訣竅,才敢在13年A股大舉進軍平安,美股大舉進軍互聯網。總之,互聯網公司的用戶流相當於傳統行業的現金流;傳統行業看淨利潤的增長率,互聯網公司看用戶數量的增長率;傳統行業看PE、PB,互聯網公司看市值和用戶流量之比(P/U)。這個估值模型分析騰訊、奇虎、YY,是目前市場通行的方法。

第二,看貨幣化能力
免費的才是最貴的,有了用戶流才有現金流,有了U才能分析ARPU(每用戶平均收入)。能讓用戶甘心情願從口袋掏錢,互聯網最賺錢的業務就是3G:Game、Gamble、Girl。因此,把用戶轉到這些能賺錢且有黏性的業務才是出路,騰訊的Game、500彩票的Gamble、YY的Girl,看好的邏輯就在於此。當然,用戶流能否未來轉化為現金流,是互聯網公司的風險一躍,不成功則成仁,要麼上天堂,要麼下地獄。騰訊帝國的崛起,就是通過免費的QQ、微信吸引到海量用戶,再通過網遊、增值服務、渠道分成、廣告把用戶流源源不斷的轉化為現金流。反面的例子就是新浪,新浪微博也擁有海量用戶數,但始終沒有辦法把用戶流量貨幣化,在微博最火的時候投資新浪,注定了腰斬的悲劇。貌似雪球和新浪微博很相似啊,呵呵。

第三,看用戶體驗
互聯網行業用戶就是上帝,能吸引用戶、留住用戶,唯一能靠的就是偉大的產品。騰訊、奇虎、淘寶的興起,不是依賴政府保護和推廣,而是依賴產品極致的用戶體驗,方能殺出一條血路。同理,央企也搞過人民搜索,結果一塌糊塗,互聯網行業千萬不要投國企或者有官方背景的企業,互聯網是屌絲的天下,官僚永遠搞不好互聯網,因為根本沒有為屌絲服務的互聯網基因。

第四,看企業家精神
互聯網行業沒有任何門檻,VC的錢比好主意多,幾個大學生在地下室就能創業,只要注意好就不愁融到資,因此互聯網的競爭極為殘酷,全行業野蠻成長,能僥倖勝出,全靠領導人和團隊的狼性!狼性!狼性!不玩命,就滅亡!關於企業家精神我對360有一些思考http://xueqiu.com/6146070786/26796120

第五,看行業龍頭
因為老方說過,「老二非死不可」嘛!任何互聯網的細分市場,要投就投No.1,老二便宜的話可以投,老三老四基本就是垃圾,不投蘇寧云商就是這個道理(不是蘇寧不好,而是它做不到No1No2),所以,真想投互聯網公司就去中概股吧,創業板別說是老二,老三老四都排不上,還被市場炒得群魔亂舞。

投資互聯網公司難在哪兒呢?第一條和第五條有客觀的數據可供分析,但這兩條只是結果而不是原因,而最重要的中間三條(用戶體驗、企業家精神、貨幣化能力)是純粹主觀的,這也許就是投資互聯網公司的難度所在吧!

對於美股新興產業的投資,@許志宏 @國老 等大V都有豐富的經驗,我也是試水,在摸索中前進,沒有成熟的經驗,甚至連有價值的教訓都沒有一個,自從2012年在美股開戶以來,正好趕上中概股狂飆,無論哪只股票,基本都是買了就漲,一路上漲,漲得令人瞠目結舌,說實話,漲得我都暈了,因為我搞不清到底是在賺公司的錢,還是在賺市場的錢?這種感覺和06、07年的A股市場非常相似。

2013年美股賬戶收益33%,主要是因為後續的新增資金量較多,建倉成本較高,大幅拉低了年度收益率,如果按照年初的資金計算可能收益率要高一倍,60、70%甚至翻番。面對動輒30%以上的回報,很多雪友還嫌不過癮,我和我的小夥伴們都驚呆了,試問,這正常嗎?我的經驗告訴我,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市場可能持續提供年化100%的回報,這一點我不太同意@不明真相的群眾 「100%不是夢」的預期。我可能和大多數的美股投資者都不同,我認為其實我們都是池塘裡隨著水位上漲而上浮的鴨子,更需要的不是得意而應該是警覺,巴菲特早說過,只有退潮之後,才能知道誰在裸泳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7729

傳易方達前員工陳志民涉嫌老鼠倉跑路 釋老毛

http://xueqiu.com/6146070786/27353237
有媒體今日報導稱,易方達基金前員工陳志民涉嫌老鼠倉內幕交易,並且陳志民被傳已經跑路了。

  在上週五(1月24日)市場就開始有傳言證監會正在調查一個史無前例的老鼠倉內幕交易,據消息人士稱,該人士名氣相當大,名氣與王亞偉不相上下,而案件事發地為深圳。

  截至昨天媒體圈開始傳言涉及三個人,其中兩個人在今日上午相關的公司已經出面澄清,僅有陳志民目前仍無進一步的消息。

  搜狐基金聯繫了易方達基金市場部相關人士,該人士稱:「陳志民離職時正常完成了交接,對於他個人的其他事情我們不清楚,我們公司旗下的基金經理未接受任何形式的調查。」

  同時,搜狐基金也致電了陳志民186開頭的手機,一直顯示「您撥打的電話呼叫前轉不成功「。

  隨後搜狐基金向該手機號碼發送了短信,提示市場有關他涉嫌老鼠倉傳言,期望得到本人具體解釋,但截至發稿時也未收到陳志明的回覆。

  陳志民,前易方達副總經理,2000年參與籌建易方達基金公司,2001年4月公司成立至2012年2月29日,曾任易方達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基金經理、投資經理、基金投資部副總經理、機構理財部總經理、基金投資部總經理、總裁助理、基金投資總監、基金首席投資官。

  管理時間最長的產品是易方達積極成長,任職期間(2004.9.9-2011.4.21)累計收益率為394%,此前還管理過三隻封閉式基金,分別是基金科翔、基金科瑞和基金科匯。

  發生老鼠倉最可能出現的產品是易方達積極成長。在陳志民管理期間涉及的基金持有人最高達42萬人,2007年之後基本上持有人總數均在30萬以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0175

央視獨訪巴菲特【轉載】 釋老毛

http://xueqiu.com/6146070786/29234478
   (記者傅喻)每年五月, 巴菲特股東大會就會成為國際財經界的熱詞。投資家沃倫巴菲特。執掌的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 目前每一股的市值約120萬元人民幣。也就是如果在19年前投資一萬美元給巴菲特,現在就已經是億萬富翁了。在剛剛過去的一週,沃倫巴菲特召開了2014年股東大會,央視財經《經濟半小時》記者傅喻,連續第六年參加大會的報導,並且受沃倫巴菲特邀請進行了獨家對話。

  ●巴菲特:中國將成為美國的大投資方

  2013年被視作中國的房地產出海年。2013年,綠地集團以50億美元購得美國紐約的大西洋廣場項目,復星國際以總價格7.25億美元購得紐約的第一大通曼哈頓廣場,SOHO與巴西財團聯手以7億美元購買了美國紐約通用大樓40%的股權,萬科等多家企業也表示了出海置地的計劃。在這位國際投資家眼裡, 這些商業行為意味著什麼呢?

  巴菲特: 如果中國人將一部分在美國市場獲取的收益用於房地產和股票,這是很好理解的。我認為在將來中國將成為美國的大投資方,中國對美國的貿易順差就基本上可以保證這點。而這些交易是否是好投資取決於價格。我認為過去的四、五年中美國的股票非常值得買入,中國的基金也投入了大量的資金進入美國股票市場,如果他們將這些股票保存十年、二十年,將會給他們帶來可觀的收入。

  央視財經記者傅喻:投資房地產是一個最好的選擇嗎?中國海外投資還有什麼可以選擇的領域?

  巴菲特: 美國有許多投資的商機。中國的政府和企業都積累了美元資產類型,我認為對比於購買美國債券,他們更好的選擇是投資貿易、房地產。

  巴菲特指出,由於美國債券人為定價過高,如果利率不可避免地上升,那麼投資者將會損失慘重。因此他認為跟債券相比, 投資貿易和房地產更有前景。然而,中國企業不約而同地大筆購置以美國為主的海外地產熱潮,也引起了一部分人的擔憂。

  央視財經記者傅喻:這讓人們不由得想到80年代末的日本,很多日本企業在美國買地產, 1989年三菱地產買下了洛克菲勒中心,不久後低價賣回給美國人。隨後日本陷入漫長的衰退。所以有人擔心中國企業在美國購買地產的熱潮,會不會是歷史重演,這就像一種信號,您認為這種擔心有一定道理嗎?

  巴菲特:我不認為這是預兆。我關注公司、股票、房地產,關注這些資產未來的潛力,對比我投入的金額。如果你投資了正確的公司、正確的房地產、正確的股票,並長期持有他們,你的投資就會有很好的回報。這適用於中國,同時也適用於美國。

  央視財經記者傅喻: 所以您認為那樣的擔心沒有必要? 歷史不會重演嗎

  巴菲特:歷史會站在投資後一直持有的那些人那邊,而不會站在不斷的買入和賣出的那些人那邊。在美國,投資後一直持有的那些人獲得了很好的收益,道瓊斯指數在二十世紀從67點漲到11497點,你不需要做任何事情就能得到這樣的收益,不過如果你一直在買入賣出,你有可能成功,也有可能失敗。如果你一直持有,那你就會幹得很好。

  這是巴菲特所倡導的價值投資原則,不管經濟大勢如何變動,如果看好一項資產,就在價格處於安全邊際的時候購入,長期持有。說到經濟大勢,中國政府縮減過剩產能和治理污染的改革,正在對中國經濟結構產生重大影響,巴菲特對於中國經濟發展趨勢有什麼樣的理解呢。

  ●巴菲特:長期投資是一個可以贏的遊戲

  央視財經記者傅喻:預測很難,但是,我們試著看遠一些,您認為中國未來兩三年的經濟形勢會怎麼樣?

  巴菲特:我認為任何告訴你他們知道未來經濟發展的人,儘管他們的出發點是好的,但他們什麼都不知道,我們也從不聽這些人的預測,明年也罷,後年也罷,這些預測對我們不重要。

  央視財經記者傅喻:假設說,一位全球投資者目前在哪裡投資最好呢?中國,美國或者別的地方。

  巴菲特:任何一個。應該投資在你認為最合適的市場,如果你認為這份投資適合你,一般來說這樣的投資長期收益會更好,而不是那些出於別人建議的選擇或者在電視上看到別人的建議的投資。

  央視財經記者傅喻:但是大部分人希望在一個正確的時點,正確的國家投資。因為資金是有機會成本的。

  巴菲特:他們正在做出一個錯誤的決定,因為明年又會有其它的聲音告訴他們什麼是更好的,他們又回過頭來質疑他們先前的決定。這是一個他們無法贏的遊戲,為什麼不選擇長期投資,一個他們可以贏的遊戲呢。

  ●巴菲特:欽佩馬云 但不投高科技

  央視財經記者傅喻:中國著名的電商企業京東,阿里巴巴已經宣佈即將在美國上市,您對他們有瞭解嗎?

  巴菲特:我對這些電子商務公司不是很瞭解。我知道馬云。我非常欽佩他在阿里巴巴的成就。

  央視財經記者 傅喻:您將來可能對它們產生投資的興趣嗎?

  巴菲特:這方面並不是我的強項。我更加偏向於沒那麼令人激動的行業,例如食品,交通,保險,這類我更為理解的行業。但我認為阿里巴巴是相當傑出的公司,高科技產業也有很多很好的公司,只是我並不瞭解他們。

  此前,阿里巴巴赴美上市的消息早已引發華爾街關注,《華爾街日報》網站多次撰文報導,稱阿里巴巴集團即將成為美國歷史上最大規模IPO的公司之一,面對這樣聲勢浩大的投資機會,巴菲特表現出了一種敬而遠之的態度。

  ●巴菲特高額收購中國企業被拒

  央視財經記者傅喻:為什麼您聲稱看好中國經濟卻不願意投資中國的企業?

  巴菲特:我們一直在關注著中國的市場,在過去的十二個月中,我們提出了一個涉及很高金額的收購一個中國企業的方案,對方感謝我們的出價,也喜歡伯克希爾哈撒韋的理念,但是因為價格問題,我們雙方並沒有達成共識。

  央視財經記者 傅喻:哪家中國企業謝絕了沃倫。巴菲特的出價,能知道這家中國企業叫什麼名字嗎?

  巴菲特:哈哈,你知道我是不會說出它的名字的。

  央視財經記者 傅喻:世界經濟進入互聯網時代已經是個不爭的事實,您只投資傳統產業的投資風格還會堅持多久?

  巴菲特 :我不認為我會改變我的投資方式,對於風險我一直都懷有保守的態度,但是我們也願意承擔風險,這些這麼多年來從未變過。我們分析利潤與風險的比例,我們對那些風險不大、有好的管理層、價格合適的公司感興趣。但我們不需要做所有正確的判斷,只要是那些我們投資的企業就足夠了。從20歲時我只有十萬美元時,這就一直是我的觀點。我們不希望在業務中賠錢,我們也從來不冒過大的風險。

  央視財經記者傅喻:從價值投資的眼光,一些世界上最好的成長型科技企業如 Tesla,Google, Tencent 可能都被排除在外。您對錯過他們的成長收益一點都不動心嗎?

  巴菲特:我不知道在五年、十年後誰將是電動車行業的領先企業,同時TESLA的股票價格已經相當的可觀,所以我並不會考慮這家公司,當然我也沒有任何對它的負面意見。我只是不知道答案。

  央視財經記者 傅喻:但是您投資了比亞迪,人們奇怪的是為什麼不投特斯拉, 您總是投資行業裡最先優秀的企業 ,特斯拉成長越來越好有目共睹。

  巴菲特:汽車行業是一個很難斷定勝利者的行業,五十年前,通用汽車看似是無法阻擋的,他們在美國擁有幾乎一半的市場佔有率,但四年前通用公司破產。在汽車業很難預言誰將是經久不衰的贏家。美國國產的汽車業有將近兩千家公司,你能在網上找到他們全部的名字,需要四十頁才能列完。這麼多公司接下來發生了什麼?在2009年春天,只剩下三家,而且其中兩家都申請破產. 挑選一個未來贏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中國投資集團的創始合夥人約翰艾倫認為:對巴菲特來說,投資放在第一位的是不虧錢,然後才是賺錢。巴菲特也有這樣的投資哲學,投資季節,而不要投資天氣,因為季節可預測,你可以弄明白,但是天氣的變化你從來沒法猜透。這些高科技公司,尤其是中國的高科技公司,美國的也一樣,它們現在就像天氣,非常難以預測。

  在採訪快結束時,巴菲特提到,他並不特別,他感恩自己的一生擁有公平的競爭機會,從而釋放潛能。這位84歲的老人特別向中國的年輕人送出了祝福。

  巴菲特:我們要致力於給所有的人一個公平的機會。這包括了公平地接受教育,看到每個人身上的潛能,並且提供足夠的機會讓人發展。有些人會成功,有些人可能不會,但這就像組一個奧運團隊一樣,我很喜歡乒乓球,每個人都打乒乓球,但是只有少部分人能成為冠軍。但每人都應該擁有成為冠軍的機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9109

雪球嘉年華之毒舌酷評 釋老毛

http://xueqiu.com/6146070786/29747696
終於抽出時間來把視頻看了一遍,看到深夜,真你妹長啊,談談2014年雪球嘉年華的感想,撈乾貨說。

開場白是@不明真相的群眾 blablablablablabla,各種贊助商……,可以省略。

---------------------------------------------郭荊璞----------------------------------------
@郭荊璞 郭帥哥據說青年時榮獲過三星智力快車年度總冠軍,牛人一枚,在雪球是逢水必灌,談國企混合所有制改革也是一個字:水!為什麼?因為他談的都是「應然」,而不是「實然」,是我們應該如何如何(should),而不是怎麼樣(How)。廢話,國企「應該」改革,中央文件都寫了,地球人都知道,還用你說?

郭大V唯一亮點是引用了老毛我在雪球上的一句話,丘拜斯說的:「無論把財產分給誰,哪怕是分給強盜,只要把財產從國家手裡奪過來就好。如果強盜變成了自己資本的主人,他也就不會再做強盜了。」

-------------------------------------中間企業訪談都是廣告------------------------------
--------------------------------------------東博老股民--------------------------------------
@東博老股民 沒出場就掌聲一片,痛說家史,憶苦思甜,老股民兄和老毛我一樣屬於改革開放改變命運的中國人,對鄧公感情很深。內容很簡單,屬於大道至簡,理念我100%贊同,聽眾能不能聽懂就看造化了!老股民回答的雪友提問很有價值,銀行業沒有天花板,抗通脹,這是在東財博客討論了一個月的結論,很有價值,雖然這個觀點我早知道。

第一次見老股民真容,國字臉,棱角分明,一字濃眉,眉帶煞氣,頭腦思路清晰,說話慢條斯理,我想如果不是小時候耽誤了教育,老股民應該能有點官運的,有管理能力,能掌大局。

-----------------------------------價值PK成長沙龍討論---------------------------------
幾位金融圈大佬穿的都很隨便,@劉建位天天學習巴菲特 褲衩背心就上來了,印象最深刻的是@鄧曉峰 ,其他幾位大佬講的不多。

@鄧曉峰 價值和成長分不開,硬要分開很幼稚,地產也有成長期,電子也有成熟期,投資看的是行業的具體生命週期。市盈率不重要,看未來,看資產的未來盈利能力,例如青島啤酒,在資產減值導致高市盈率時買入,迎來業績高速成長階段,賺了幾倍。其實這個問題在彼得林奇的《戰勝華爾街》裡說的很明白,週期性行業就是高市盈率買入,低市盈率賣出,因此高市盈率不構成不買的理由。我對鄧總的觀點100%贊同。

@劉建位天天學習巴菲特 這老哥剛打完球回來吧,舉著網球拍要打人的樣子,旁邊的GT周每次嚇得都全身戒備。劉老師主要談了兩個問題:
一是投資到底進攻重要還是防守重要?巴菲特是防守反擊,牛市跑輸市場,熊市跑贏市場,投資是跑馬拉松,不是百米衝刺。防守靠什麼,四個字,安全邊際!
二是投資能不能區分價值和成長?不能,投資就是價值投資,沒有無價值的投資。劉老師認為巴菲特早期是85%的格雷厄姆,15%的費雪,後期是70%的費雪,30%的格雷厄姆。
總起來說,劉老師講得都是原汁原味的巴菲特語錄,耳熟能詳,算是老生常談吧。

劉建位旁邊的一位嘉賓,坐姿受到爭議的那位,大大咧咧,坐的比較侉,坐沒坐相,我以為是GT周,結果不是,大談奇特歪,不看利潤和現金流,看無形的東西,無形資產未來能轉化為收入和利潤。其實就是用戶流量和貨幣化能力,也沒什麼新意。

@GT周 第一次見GT真容,竟然說銀行利潤佔比問題,內容之荒謬很多雪友都已經撰文批判,作為GT大神的老朋友我就不展開反駁了。我仔細觀察了GT周的相貌和氣色,典型的培訓師腔調,嘩眾取眾,巧舌如簧,長臉尖頜,顴骨高聳,掃帚眉,眉毛淡而散,這種面相的人油滑取巧,親人緣薄,自私且心胸狹窄,個性強烈容易眾叛親離。在其他嘉賓發言的時候,GT周在肆無忌憚的玩手機,愛誰誰,此人注定一生好與人爭,是非不斷……。

@cfuwxd 沒說啥,跟幾大佬一樣,說不要區分價值和成長,不要區分藍籌和創業板,要看性價比,投銀行股,明顯是針對前面的GT周反駁的,可惜旗幟不鮮明,口才比GT周差太遠,還時不時冒出幾句英文單詞,這是大陸90年代初提升逼格的招數。
於是會議間期@Mario 借訪談之機用數據又重新駁斥了GT週一遍,唉,可憐的GT,落後就要挨打,沒文化就要被虐[呵呵傻逼]

----------------------------------------葛文耀----------------------------------------
葛文耀 我認真聽了,人家講的是對消費品行業的PE投資。談到了消費品的巨大市場,消費升級的潛力,現在打造時尚品牌產業的有利條件:

1.外資品牌光環消退(感謝CCAV);
2.經濟週期,歐美日衰落,中國崛起是大勢;
3.中國製造在進步,製造業需要產業鏈配套,越南、泰國暫時取代不了中國製造;
4.中國80後不排斥國貨(此判斷存疑)。

葛老爺子在搞時尚產業基金,機會就是國企改革,通過輸出管理和搞活機制,把不良的國企資產盤活,提到了漢光瓷、琺瑯表、海鷗表等項目,其實運作好時尚品牌談何容易,需要精準的定位和對顧客心理的深刻把握,家化後來搞的「雙妹」、「玉澤」都不行。關於國企改革,葛老提到的路徑比@郭荊璞 更具體,怎麼搞活國企?很簡單,一是讓利,經理人的激勵機制,落實股權激勵;二是放權,國資不絕對控股的公司決策靠董事會就行,不要國資委審批。這都是葛老的經驗之談。

大家評價很高,可能是出於對悲劇英雄的同情吧,個人感覺對股票投資價值不大,葛老演講的對象不是二級市場的股票投資者,而是PE和政府。

----------------------------------------利弗莫爾一平----------------------------------------
@利弗莫爾一平 是個很年輕的小夥子,約85後,科班出身,從ID看是利弗莫爾交易者的擁躉,一張嘴就是科斯的the nature of the firm,迅速讓我提起了興趣(@pune的碎片哥 不知為何對一平略有微詞,他颱風不錯,上台鞠躬既是自尊也是尊重觀眾,專業素養比GT周高不知幾倍了,不足就是英文和普通話的發音都太爛)。一平的演講內容應該是本次雪球大會最有新意的,是經過獨立思考的,因為其他嘉賓講的內容基本我都知曉。

全部聽完之後,說實話,我沒聽懂!高頻交易、短線套利、價值投資、趨勢投資,這四種投資策略我都懂,但整合在一起的鐘擺模型我就不懂了(補一句,@pune的碎片哥 @cfuwxd 提出批評,演講中一平把高頻交易和短線套利搞混了,他說的高頻交易其實是期貨和現貨的短線套利,而不是現代交易策略裡的高頻交易,所以,準確的說,不是三種策略,是四種策略。如果拋開概念之爭,一平真正想表達的三種是:短線套利+價值投資+趨勢投資)。

我的疑問是,如果不同的交易用不同策略,是四種不同系統的分別運用,是四種系統,而不是一種系統,怎麼可能整合成一個統一的鐘擺系統裡去呢?從盲人摸象到博采眾長,談何容易,這就像把中醫和西醫、iOS和Windows整合成一個體系一樣,邏輯上就是矛盾的,怎麼整合?記得以前有個叫李馳的,號稱把巴菲特和索羅斯合二為一,一手巴菲特,一手索羅斯,據說還得到了索羅斯本人的面授機宜,結果呢,巴索兩套都整不到一塊去,三個又怎麼整合?所以,號稱聽懂的同學們,我懷疑真的聽懂了嗎?@梁宏-500刀小YY 你號稱搞day trader的,各派武功融會貫通,你懂了嗎?懂了我問你,在具體一項投資中,投資者必須要做出明確的決策,那麼在這個三合一的交易系統中:

一是買點,價值投資的買點是安全邊際,在左側交易;趨勢投資的買點是突破阻力位,在右側交易,兩者的邏輯是完全矛盾的,那麼在這個整合的系統中,你的買點在哪裡?怎麼判斷,不可能同時既左側又右側吧!

二是賣點,價值投資的賣點是基本面惡化,趨勢投資的賣點是跌破支撐位,如果買入股票後基本面沒變而股價大幅下跌,價值投資者此時應該補倉,越跌越買;趨勢投資者此時應該斬倉,果斷止損。這兩者的邏輯又是完全矛盾的,請問怎麼整合成一個交易系統?

三合一的整合模型連交易的最基本問題都很難提供一個自洽的答案,所以,所謂三種策略的融合,其實只是不同場合的分別運用,屬於多元策略投資,而絕不是統一的投資系統。其實對投資者而言,或價值投資,或趨勢投資,或套利交易,或高頻交易,認同一種理論、擅長一種拿手絕活就足夠了。我個人建議不要輕易說創新,巴菲特也沒敢說自己創新,他的理論框架都是來自格雷厄姆,股神幾十年實戰也只是繼承和發展而已。孔子述而不作,信而好古,一平可以為鑑。

----------------------------------------歲寒知松柏----------------------------------------
@歲寒知松柏 是個帥哥,語無倫次,東一鎯頭西一棒子,還時不時卡殼忘詞,慘不忍睹,歲寒吃力講了很多,但聽眾基本都沒聽懂到底在說些什麼。結果講完就完了,觀眾連一個問題都提不出來,可見演講效果之差!

-------------------------------------------梁信軍--------------------------------------------
梁信軍 梁總的觀後感已經早貼出來了。梁總講的不錯,原來這就是廣受雪友讚賞的嘉年華第一演講呀!不過我要說的話可能讓人失望了,作為長期觀察復星的投資者,熟悉復星和梁總的朋友應該知道,除了一些新鮮案例,大部分內容都是老生常談了,至少很多東西在以前梁總不同場合的演講中我都看到過,怪不得能脫稿呢?

全球資源,中國動力,一直就是這幾年復星的發展戰略。至於什麼中產階級崛起、消費升級,大金融、大健康、大消費、互聯網,都是時髦概念,其實幹貨不多,復星的投資佈局也不像想像得那麼成功:保險佈局沒啥起色,靠海外收購;海外奢侈品也還停留在概念;鋼鐵、地產、礦業一堆累贅的重資產;互聯網除了個鋼聯也就呵呵了,跟BATQYJ真正的大牛差十萬八千里;復星醫藥給人感覺還是產品又多又雜,大而不強,缺乏恆瑞那樣強悍的重磅產品,股價上漲只不過是沾了一些醫療器械、醫院概念的光而已,復星投資唯一可圈可點就是國藥控股這個項目……。

投資者不用離董事長太近,因為他的個人魅力會發生光環效應,會有董事長溢價!如果不是梁總演講,而是但斌或者老毛說同樣的話,估計底下扔鞋的都有了!不過我贊同梁總中產階級崛起的邏輯,如果這個邏輯成立的話,最佳的投資標的肯定不是$復星國際(00656)$ ,而是真正的頂級大金融、大健康、奢侈品龍頭:$中國平安(SH601318)$ $貴州茅台(SH600519)$ $恆瑞醫藥(SH600276)$

------------------------------房地產投資和梁劍談美股-----------------------------
太累了,聽不下去了,@梁劍 依然是投資界的少婦殺手,高興的是終於看到了久仰的@西峰

總結:總起來說,由於釋老毛沒有參加,所以這是一次團結的大會、勝利的大會,祝賀啊,否則,以我心直口快的性格,把上述內容當場噴出來,呵呵,安全第一……



(文中提到的各位當事人,用語不當之處請多包涵;視頻觀看不少細節受到Pune的碎片哥啟發,特此致謝;熬夜完成作業,不明真相的群眾是不是給我重重的打賞雪碧呀)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2686

釋老毛論十大關係——答任兄股票投資的10個「悖論」 釋老毛

來源: http://xueqiu.com/6146070786/31101947

釋老毛論十大關系——答任兄股票投資的10個“悖論”

1、 宏觀與微觀
主要看公司,宏觀經濟不是不看,而是沒人能看懂,但超宏觀結構,大環境、大趨勢、大氣候是能感受到的,這就是巴菲特所說的“卵巢彩票”。為什麽可口可樂在美國不在伊拉克?為什麽文革時再奮鬥也白搭,改革時稍微不懶的人都富裕了?

2、 遠景與近景
無論遠近,其實都看不清,不光投資者看不清,管理者也看不清,包括王石、馬化騰。投資基本靠蒙,蒙就要在大概率上下註,寧要模糊的正確,不要精確的錯誤。

3、 集中與分散
在集中中分散,在分散中集中。兵無常形,水無常勢,抓住機遇,動態平衡。這句話能聽懂的都算高手了,聽不懂的就翻翻巴菲特幾十年的持股變動,再修煉十年吧!舉個簡單例子,毛太祖抗日時期發展了十幾塊根據地,是分散吧;而抗戰剛結束,就果斷放棄南方,弱化北方,抽調一半以上的精兵強將全部派往東北,乾坤一擲,是集中吧。

4、 業余與專業
投資跟專業、業余無關,有關的是天份、努力和一點運氣!專業有專業的短處,業余有業余的優勢,長期跑贏市場的,業余選手也是專業水平了。據說天朝奧林匹克選手都是國家掏錢專門訓練的,運動員就是從兒童就選拔的職業選手,美國奧林匹克選手都是業余愛好者,阿根廷的球員小時候都是在街頭踢破球膽子玩出來的,但為毛人家就那麽牛逼?

5、 成長與價值
根本不用區分,完全可以兼容於同一估值體系之下。我鐘意的是以價值股的價格買入成長股的公司。天天搞區分的人八成都是騙子,既不懂價值,也不懂成長,其實就是看K線和熱門題材去瞎炒,與成長和價值都沒有半毛錢關系!

6、 同向與逆向
逆向,逆向,永遠逆向!逆向可能犯錯誤,但同向肯定是錯的。如果一群醫生給你診斷意見,那麽多數人大概率是正確的;如果一群工程師給你技術方案,那麽多數人大概率是正確的;如果一群股民給你投資建議,那麽多數人必然是錯誤的[吐血]

7、 簡單與複雜
簡單,但不容易。就像打球,就那幾個簡單動作,但頂尖高手全世界也沒幾個。

8、 屁股與腦袋
一回事兒,想明白和坐得住,是一回事兒,不是兩回事兒!老任在這個提問中也露怯了[大笑]中國傳統哲學中知行合一的老問題,不知,就不能真行;知而不行,不是真知。故此,知即行,行即知,知行合一。

9、 風險與回報
也不矛盾。大多數人誤解了風險和回報的定義。大家都把股價波動當作風險,而真正的風險是本金的不可逆性虧損。大家都把股價上漲當作回報,而真正的回報是終局性的資產增值,所謂落袋為安,如果一個像巴菲特那樣永不空倉的長期投資者,沒有落袋的計算時點,他的真實回報就只能是股票內在價值的增長。所以,這個問題的悖論是大多數投資者正好搞反了,股價上漲是風險的積累而不是回報的增加,除非股票內在價值的增加超越外在股價的增長才足以消化風險。所以,價投者在與那些不懂裝懂的機構和散戶交流時,談到風險和收益,全是雞同鴨講,因為兩者根本上的定義就不同嘛!這個問題上以@東邪 為代表的大多數人都顯得很Shability[不贊]

10、 股票與債券
從抵禦通貨膨脹的角度看,長期持股比債券安全。這是有金融學家實證驗證過的。

搞清這十個問題,成功不遠矣。(沒感覺啊[可憐]

@江濤 @黃建平 @耐力投資 @巴菲林奇小厄姆 @青城山中鳥 @平淡平安 @堅信價值 @Pune的碎片哥 @唐朝 @中國資本市場 @管我財 @老刀101
--------------------------

@renjunjie :股票投資的10個“悖論”

1、 宏觀與微觀
甲:宏觀沒啥用
乙:哪天我們變成下一個北韓或伊拉克咋辦?

2、 遠景與近景
甲:看遠不看近,因為近的更不易看清楚。
乙:近的看不清,怎麽能看清遠的呢?

3、 集中與分散
甲:集中比分散更能降低風險
乙:分散風險指的不就是“分散”才能降低“風險”嗎?

4、 業余與專業
甲:我是一個業余投資人,因此我有望戰勝職業投資者。
乙:拔牙時,你去找一個業余醫生試試?

5、 成長與價值
甲:我買的價值股後來都勝了成長股
乙:兔子都輸給了烏龜?寓言看多了吧?

6、 同向與逆向
甲:我不去人多的地方
乙:你確信比大家都聰明?

7、 簡單與複雜
甲:投資很簡單
乙:那為啥大部分人都成績不佳?

8、 屁股與腦袋
甲:我用屁股賺了很多錢
乙:你的腦袋燒壞了?

9、 風險與回報
甲:低風險才能高回報
乙:腦袋真的壞了……

10、 股票與債券
甲:股票比債券安全
乙:餵、餵,是120嗎?

搞清這十個問題,成功不遠矣。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979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