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精彩的一天 易明的生活點滴

http://eming620.mysinablog.com/index.php?op=ViewArticle&articleId=5328514
 所謂「城門失火,殃及池魚」,昨天綠色動力(1330)突然發出盈警,一度導致股價大跌11.6%而低見3.82元,我已經馬上聯想到近日上市的康達(6136)可能受到拖累。

  昨天曾經跌破3.08見3.02於3.07元,當時已經擔心至2.79可能,自己疑慮寫在上了。昨天下午市,.08元,中午差不多。

  今天上,以3.09意,久,突然股價了2.9真的應驗昨天我預期於是於2.8

  久,股價真的進一步跌,來勢洶洶,於2.8盤,覺得跌破2.8可能很大洶湧至,昨天於3.98綠色之後至3.82陰影,惟有先行取消盤,觀望。

  料,2.8了,而且見2.78元,是,2.8迅速失得,而且沒有擔心進一步下跌

  沾沾自喜以WhatsApp朋友炫耀眼光際,原來已經於2.78底,竟然回3.08元,好像什麼事情沒有發生樣。

  後,自己自己,為什麼自己沒有信心?取消盤,今天豈非

  昨天,我亦同一時間預期浩澤淨水(2014)有跌至2.54-2.67元之間的可能,既然今天的康達測中了,若然浩澤淨水真的跌至上述範圍的話,今次可是不能再失之交臂了。

  雖然,今天錢,眼光,總算精彩天。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6040

從瀕臨破產到市值300億:特斯拉的精彩逆襲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103801

本月第一天,電動車制造商特斯拉(Tesla Motors)公布了盈利與收入都高於分析師預期的財報,當天股價收漲2%。這只是特斯拉誕生以來發布的第17次季報。短短兩年里,這家公司取得了一些舉世矚目的成績:

    · 截至今年第二季度,在美國市場,特斯拉所產電動車銷量比豪車勁敵奔馳S級汽車高30%。

    · 上市以來,特斯拉股價漲逾十倍。截至7月末市值突破300億美元,相當於百年老牌汽車制造商通用汽車市值的一半。

    · 2012年特斯拉銷量2.2萬輛,到2014年年底,計劃每周產1000輛。2015年將發布中型SUV Model X。

    · 特斯拉還計劃讓全球鋰離子電池供應量增加一倍。

但就在七年前金融危機期間,這家公司還瀕臨倒閉,官司纏身,被迫和一位聯合創始人對簿公堂。

去年2月,《紐約時報》的一篇評論文章將特斯拉斥為騙子。特斯拉的創始人兼現任首席執行官埃隆·馬斯克(Elon Musk)為此特意在CNBC和彭博電視上駁斥那篇文章。特斯拉的股價也在那期間下跌。

從矽谷的跟風小企業到舉世矚目的業界新星,從掙紮在倒閉邊緣的落魄者到資本市場熱捧的當紅炸子雞,特斯拉書寫了一段精彩的逆襲故事。下面華爾街見聞就和大家一起分享特斯拉生命中的重要事件和成績:

2003年,五位矽谷的企業家成立了特斯拉。

特斯拉, Tesla, Elon Musk, 電動車, 美國股市

嚴格來說,最先發起特斯拉的不是馬斯克,馬斯克2004年加盟。

2003年,AC Propulsion公司成功研發時速480公里的鋰電池電動跑車Tzero。第二年,馬斯克與兩位特斯拉的創始元老馬克·塔彭寧(Marc Tarpenning)和馬丁·艾伯哈德(Martin Eberhard)聯手,努力實現Tzero車的商業化。

特斯拉得名於電氣工程師Nikola Tesla,其宗旨是“全面推出越來越平價的電動車,讓全球市場更快向電動車過渡。”

(來源NPR

2006年,特斯拉Roadster原型車公開亮相,兩年後量產。

特斯拉, Tesla, Elon Musk, 電動車, 美國股市

特斯拉募資6000萬美元,投入約2500萬美元開發兩座電動車Roadster

Roaster出售了10.9萬輛。這款車4秒內時速由零增加到60英里,一次加油後行駛里程250英里。

Roaster誕生十年前,通用汽車就已經發布了兩座電動車EV1,但最終還是以退市告終,因為那款車一次加油行駛里程不會超過100英里。

(來源:《紐約時報》

特斯拉最初批量生產的計劃是先賣給富人。

特斯拉, Tesla, Elon Musk, 電動車, 美國股市

(兩位特斯拉的創始元老馬克·塔彭寧(左)和馬丁·艾伯哈德(右))

2006年7月的一篇《紐約時報》報道提到,前特斯拉CEO馬丁·艾伯哈德說過:

手機、冰箱、彩電,它們最初都不是供應大眾的低端產品。價錢都比較貴,面向那些買得起它們的人。

出售這類產品的公司起初這麽做‘並不是因為他們傻,自以為真正面對的市場就是高端市場’,而是因為那就是生產起步的方式。

艾伯哈德當時還說,他的公司和其他在探索電動車的同行都太小,無論怎樣都沒法達到上萬輛規模的生產。

馬斯克倒是一直堅持,特斯拉的目標是創造大眾市場的電動車,第三代車將僅售2萬美元。

到2008年,大部分電動車都是個人客戶通過電話或者上網訂購。

(來源:《紐約時報》

2008年金融危機期間,特斯拉差點倒閉。

特斯拉, Tesla, Elon Musk, 電動車, 美國股市

彭博的報道當時說,特斯拉推遲生產,成本過高,“差不多已經倒了”。特斯拉當時宣布,將裁掉24%的員工。

但特斯拉還要開發ModelS車,所以開始想方設法籌集1億美元。那時馬斯克把自己最後的3500萬美元財產也投進公司。

(來源:《洛杉磯時報》) 

2009年,特斯拉獲得美國政府4.65億美元的低息貸款。

特斯拉, Tesla, Elon Musk, 電動車, 美國股市

特斯拉走入生死存亡的緊急關頭,美國政府送來了救命稻草:金融危機期間特批250億美元的汽車貸款項目,特斯拉為此得到4.65億美元貸款。

特斯拉將其中3.65億美元貸款用於研發生產Model S,其余1億美元撥給了一家傳統系統的制造廠。

不過,美國政府的資助也是有條件的。馬斯克至少要持有公司65%的股份,如果他拋售股份,持股比例下降,那筆貸款理論上就等於違約了。

(來源:Information Week

2007年,艾伯哈德離開特斯拉。此後他起訴了馬斯克和特斯拉公司。

特斯拉, Tesla, Elon Musk, 電動車, 美國股市

馬斯克本來是以投資人的身份進入這家公司。據艾伯哈德說,他是被馬斯克排擠出局的。他還指控馬斯克導致特斯拉生產延遲。

艾伯哈德說,馬斯克一直把興趣放在一些對盈利來說無足輕重的細枝末節上,比如他不用傳統的車門鎖,而是把寶貴的資源和時間都浪費在研究安裝電子門鎖。結果Roadster的生產日程只能不斷推遲,成本飆升。

對老拍檔的種種指責,馬斯克在特斯拉的網站上發表長篇文章駁斥,還稱艾伯哈德是騙子。

這場官司直到2009年9月才達成和解,和解的詳情並沒有公開披露。

宣布和解時,馬斯克在發表的聲明中這樣寫道:

沒有馬丁不可或缺的努力,(我們)幾乎不可能為產業革新去奮鬥,特斯拉也不會有今天。

(來源:Business Insider

2009年,因擔心車後輪轂“馬力不足”,駕駛時可能失控甚至撞車,特斯拉被迫召回2008年3月到2009年4月22日產的Roadster。

特斯拉, Tesla, Elon Musk, 電動車, 美國股市

當時,據報道問題出在蓮花汽車公司(Lotus)的組裝線,特斯拉決定派技師上門為車主解決問題。2010年,特斯拉又召回了439輛Roadster,那次是因為12伏的低壓車燈輔助電纜問題。

(來源:Business Insider

2010年6月29日,特斯拉公開上市。這是特斯拉歷史上最有紀念意義的一天。

特斯拉, Tesla, Elon Musk, 電動車, 美國股市

特斯拉在那年年初提交申請文件,稱計劃通過IPO募資1億美元。這也是1956年以來第一家在美國公開上市的汽車制造商。

到了6月真正上市那天,特斯拉發行價是每股17美元,開盤就漲到每股19美元,當天更是以每股23.89美元收報。

(來源:《福布斯》

特斯拉開始設計、制造並向其他公司出售電動車零部件。

特斯拉, Tesla, Elon Musk, 電動車, 美國股市

2009年,特斯拉與德國老牌汽車制造商戴姆勒達成協議,為戴姆勒的Smart Fortwo兩座電動車研發配套的電池組和充電器。

一年後,兩家公司簽署了另一項協議,特斯拉要為戴姆勒定於2011年在歐洲市場推出的A級電動車提供電池組和充電器。

同年,特斯拉和豐田也簽下協議,雙方將共同投入專業技術,開發Model S和豐田旗下電動車的動力系統。

2012年,特斯拉收到第一份全方位開發電動車動力系統采購訂單,要將它用於戴姆勒旗下另一款梅賽德斯-奔馳車。

(來源:特斯拉

2012年,因特斯拉要將重心轉移到Model S,Roadster退市。

特斯拉, Tesla, Elon Musk, 電動車, 美國股市

特斯拉Model S獲得《消費者報告》(Consumer Reports)雜誌99分的百分制評分。這是該雜誌截至2013年給予測試汽車的最高分

特斯拉, Tesla, Elon Musk, 電動車, 美國股市

《消費者報告》稱,和其他車比起來,Model S在定價和行駛里程方面有自身的局限性,但仍不失為一款“確實引人註目”的好車。

上述評價寫道:“Model S非常靈活,是一款掀背式七座豪華電動車,電池續航里程達到84英里。這還不會引起我們註意嗎?”

(來源:《消費者報告》

2013年5月,特斯拉公布第一季度財報,這是該公司史上首次第一份公開的季報。

特斯拉, Tesla, Elon Musk, 電動車, 美國股市

當季特斯拉每股收益0.12美元,遠超此前分析師預計的每股0.03美元。當季特斯拉的銷售額環比大漲83%,漲至5.62億美元。

外界對特斯拉批評主要是,這家公司的盈利是依靠政府的補貼得來。但馬斯克說,特斯拉的盈利並沒有沾了政府補貼零排放車的光。

2012年2月,特斯拉起訴BBC2008年的報導失實,被判敗訴。

特斯拉, Tesla, Elon Musk, 電動車, 美國股市

特斯拉訴稱,2008年,BBC的汽車節目Top Gear報導,Roadster的最高時速只有55英里,這是誹謗。因為特斯拉聲稱這款車的最高時速可以達到200英里。

法院判定,上述誹謗的罪名不成立,上述相關Roadster報道為惡意錯誤,必須修改。特斯拉後來提出上訴,但誹謗的指控又被駁回。

法官認為,即使上述報道屬於惡意錯誤,也不足以構成毀壞特斯拉名譽的誹謗。

2013年,特斯拉出售Model S 2.245萬輛,高於公司目標銷售量。

2013年,圍繞特斯拉汽車的電池續航里程,馬斯克與《紐約時報》記者John Broder展開口水戰。

特斯拉, Tesla, Elon Musk, 電動車, 美國股市

那年2月,Broder在《紐約時報》發表了一篇評論文章,稱特斯拉產的電池續航里程並沒有這家公司自稱的那麽久,還不夠車從華盛頓開到紐約。

此後,馬斯克分別在CNBC和Twitter上發表言論,批評Broder的觀點。他發帖稱Broder的文章“作假”,還說:“汽車駕駛記錄披露的實情是,他根本沒有充滿電,而且繞了遠路。”

《紐約時報》回應:

“本報2月10日的一篇文章講述了記者試駕特斯拉Model S的真實經歷,對試駕期間的行程描述詳盡。當然,任何認為該報道‘作假’的看法反而都是虛假的。”

《紐約時報》還說,Broder的報道是以他與特斯拉工作人員的多次交談為依據,他完整描述了整個試駕過程,其中並無任何繞道行為。

2013年,特斯拉宣布Model S的新融資方案。

特斯拉, Tesla, Elon Musk, 電動車, 美國股市

該方案提供的融資擔保將保證特斯拉的二手車保持盡可能高的市價,也就是說,保證二手Model S的售價高於任何豪車品牌的二手車,如寶馬、奧迪、奔馳、捷豹等。

(來源:Business Insider

2013年底,馬斯克宣布計劃推出第三代電動車。

特斯拉, Tesla, Elon Musk, 電動車, 美國股市

據稱,特斯拉的電池續航里程將達到200英里,外形類似Model S,造價約3萬美元。特斯拉希望,到2017年做好準備上市的工作。

 (來源:InsideEVs

特斯拉還宣布,計劃投資20億美元,建立全球最大的鋰電池生產廠Gigafactory。這將使全球鋰電池供應量到2020年增加一倍。

特斯拉, Tesla, Elon Musk, 電動車, 美國股市

Gigafactory是特斯拉的合資廠,合資夥伴將出資30億美元。

近來日本松下與特斯拉達成了Gigafactory的合作協議,由特斯拉準備、提供並管理建廠所需的土地,松下負責制造與供應圓柱形鋰電池,並投資廠房設備、機械與其它制造工具。

兩家公司在聯合聲明中未提及投資金額。一名消息人士此前曾透露,松下初期計劃投資該廠約200億至300億日元。

(來源:中華工商時報

特斯拉, Tesla, Elon Musk, 電動車, 美國股市

就在業界普遍認為特斯拉領跑全球電動車技術、形成產業優勢時,2014年6月12日,馬斯克發布名為“我們所有的專利屬於你”的文章,稱特斯拉將公開電動車專利

據馬斯克所說,任何人出於善意想要使用這些專利技術,特斯拉公司將不會對其發起專利侵權訴訟。

按馬斯克的說法,低排放車有助於解決全球變暖的氣候問題,但現在這類車的推廣速度還不夠快。特斯拉

“真正的競爭不是有少量非特斯拉品牌電動車出產,而是每天都有大量以汽油為燃料的汽車在世界各地的工廠誕生。”

特斯拉目前全球雇員合計5800多人。特斯拉的股價自2010年IPO以來漲了十倍多

特斯拉, Tesla, Elon Musk, 電動車, 美國股市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8579

[已推薦到博客首頁,點擊查看更多精彩內容] 科網泡沫再輪迴,麥子熟了又一茬 摸啊摸

來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bce9940102uzt2.html

1,2000年的時候,美國納斯達克指數屢創新高,各種科網股瘋漲,熱潮傳遍全球,也傳到中國。當時國內的上市公司也跟風觸網、搞高科技、改名。1999年和2000年中國上市公司大概有50多家改名“科技”“信息”相關的名字,炒作的也很厲害。當時最有名的是億安科技的炒作,70多個交易日從26塊漲到100塊。

 

2,美國網絡、生物、其它新科技這2年出奇的火,公司上市動輒以百億甚至千億美金計,給初創企業估值也很高,那些大甩金錢的高價收購,指不定多少年後成反面教材,一如當年AOL花巨資收購網景公司。​美國的科網泡沫把國內的BAT也帶瘋了到處大舉的投資收購......

 

3,近年,國內跟風潮也來了,蘇寧---賣電器的搞電子商務,改名蘇寧雲商;湘鄂情---搞餐飲的跑去搞大數據,更名中科雲網......還有些不一一舉例。傳統行業做不下去,趕著熱門的去搞,會是啥結局?

 

4,觸網?搞高科技?改名?這一切的一切都是如此熟悉,怪科網公司的愛好者們不漲記性?NO,當時美國普通投資者投資科網公司,在泡沫破滅後羊毛被薅光的差不多是整整一代人,過了15年,新一代的股民長大了而且正值壯年,兜里又有錢,麥子熟了,收割的時間又到了。

 

賦詩一首:
股票市場再輪回,科網泡沫又來了。
不怪股民沒記性,麥子熟了又一茬。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9788

[已推薦到博客首頁,點擊查看更多精彩內容] 對手盤更是朋友 白雲之鄉

來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1874a560102uxhj.html

這幾天發了幾篇短文。看到一些網友的評論。


對於見解一致的網友,讓我更多地感到了人生的意義。對於見解不同的朋友,讓我更多地認識到對手盤的價值。

所以,無論觀點相同的網友,還是觀點不同的網友,我都發自內心,說一聲謝謝。

大千世界,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觀點。所以,才會有開賭場的,也才會有做賭客的。開賭場的,絕對歡迎賭客。沒有賭客的賭場是多麽悲哀啊。同樣,賭客也沒有攻擊賭場的理由。

股市里,也是同樣的道理。想象一下,沒有對手盤的股市,會是多麽的悲哀啊。當你想買的時候,沒有人賣。當你想賣的時候,沒有人買。

所以,與你觀點不同的網友,是你股市里的朋友。就像在商場里一樣,買你東西的顧客,或者賣給你東西的商家。

無論你是商家,還是顧客。或者倒過來,你是顧客,還是商家。都是魚和水的關系。

我通常沒有,再評論網友發言的習慣。大千世界,我尊重每一位網友的思想和觀點。大家彼此尊重就好。生活里,就多了一些愉快和幸福,社會也更加美好。

對於個別習慣了在網絡了,隨意不尊重人,或者自視不凡的網友。我會采取一概拉黑的方法。因為我們彼此沒有意義。

再次謝謝各位網友,無論是觀點一致的,還是不一致的。你們都讓我在股市里,多了一些思考,一些快樂。

白雲之鄉 QQ:1878006405

2014年7月

白雲解惑公共平臺微信賬號:white_cloud_class
對手盤更是朋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2596

[已推薦到博客首頁,點擊查看更多精彩內容] 辨析「一網打盡大牛股的交易策略」 xuyk的博客

來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10b154e0102v2gp.html

股市連漲5個月,其中大漲有2個月,有朋友還嫌漲得慢,欲求超常獲利方法!可不是麽,前天,一位同事朋友興沖沖地捧來一篇《有一網打盡大牛股的交易策略?》,興奮不已地說,覓到了一個既簡單又可超級贏利的好方法:“有沒有能一網打盡所有大牛股的交易策略或者說是投資策略?這個,其實是有的。這個辦法就是買入股價創歷史新高,或階段性新高的股票。”
    “哈哈!簡單吧?”朋友笑道,“你怎麽看?”
    我看後,笑曰:“我看這個方法恐怕八字還沒一撇呢!”
    關於這個方法,文章所說理由是:“股票創歷史新高或階段性新高,必然有資金沖破了較強的阻力,繼續進一步上漲的概率較大,潛在漲幅也不小。當然很有可能會有假突破,那就以止損來應對。”因此,“如果以基本相同的金額買入所有創歷史新高的股票,則必然能將所有大牛股一網打盡。”這樣做,可以“提高資金的利用效率。不必浪費太多的時間,只參與它上漲最快的那個階段。”
    這番說法看似道理充足,完美無缺,但細究一下,問題頗大,實乃似是而非的。我們隨意從下面幾個方面來作辨析:
    一、“買入股價創歷史新高,或階段性新高的股票。”這里的“階段性”說法非常模糊,很不明確!這個“階段性”到底是指哪種級別的階段性?是日線級別的,還是周線級別的,或是月線級別的?存在如此不確定性的條件因素,讓人如何操作?這種方法會是簡單可循的嗎?
    如果買入創歷史新高的股票,是不是就一定能夠獲取超常收益呢?且看作者的一段論述:“到底如何處理達到止盈後的操作,就需要經驗,也需要進一步的理論知識。創新高的股票,每天可能都有近百只,如何選擇勝率較大的一組股票,也需要一定的經驗。”由此可見,對於這個最最關鍵的買與賣的操作,又是一個很不確定的事情,這叫你又如何操作呢?這個所謂的簡單可循的方法究竟怎麽實施?
    由上得知,無論是應對“創階段性新高”的股票,還是應對“創歷史性新高”的股票,都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內容,從而沒法固定操作,據此,這會是個確定性可操作的交易方法嗎?
    二、我們再從另個角度來辨析。你想,要是確有這麽個簡單可循的方法存在,難道市場還會發現不了?就你知道?別人都是傻瓜?
    三、我們從作者其他文章中得知,他也只是在模擬盤上運用這個方法試行了一年半的時間而已,而這段時期恰好是中小盤股票的牛市。如果操作真的非常切實可行的話,那他為什麽實盤不幹脆也實施這個方法呢?甚至只要編個炒股軟件不就萬事大吉了?
    顯然,由於這個“一網打盡大牛股”的方法存在著許多不確定性內容,操作難以固定,對你來講,根本就沒有一套固定可循的依據,所以,你也就根本建立不起一套切實可行的操作模型的。
    四、說到模型,不由得想起這麽一件事,中國有一位著名投資人士,當時在美國索羅斯旗下工作,他創造了一套股市交易模型,經過一段時間的模擬操作,效果極佳!於是乎,他向索羅斯要求,交給他一部分資金讓他按照這個模型運作,索羅斯當場斷然給予否決,索羅斯的理由極其簡單:任何模型都不能覆蓋市場不確定性部分的。股市實在是一個典型的複雜適應性系統,買與賣難以固定,這也就是為什麽世上從來不曾出現過依靠某款炒股模型而長期獲勝的大贏家的原因。
    五、所謂的“一網打盡大牛股”隸屬於“追漲殺跌”方法,而股市歷經400來年,雖然“追漲殺跌”不失為獲利方法,但至今好像還沒聽到過有哪種“追漲殺跌”法能夠長期奏效並可獲得超常收益的。
    倘若非要“一網打盡所有大牛股”的話,恐怕只有買指數基金才能做到,但這也並不能給你帶來超常收益的哦!
    現在,你還想要這麽個“一網打盡大牛股的交易策略”嗎?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3570

[已推薦到博客首頁,點擊查看更多精彩內容] 美國的糾結和日本經濟 井底望天 井底望天

來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21090fd0102v2b3.html

其實美國在亞洲也是蠻糾結的。民主政治,其實就是輿論政治。中東那邊,像ISIS這樣的,或者俄羅斯那邊普京這樣的,都是實際練肌肉不大,但是眼球動作特別大,逼迫美國不得不出手。

這兩天,基地敘利亞組織,馬上在卡塔爾政府(的美元)的斡旋下放了一個美國記者,來表白不和ISIS同流合汙。所以我一直覺得殺美國記者的倫敦四人組,是基地英國成員出來黑ISIS的。這樣引導美國人去打ISIS,至少為被ISIS猛揍的基地敘利亞分部報一把仇。這個就像共產黨員秘密身份加入國民黨,所以秘密基地成員也可以公開加入伊斯蘭國。

因為是英國人做了恐怖分子殺美國人,所以英國特種部隊也乘機出動了,估計這些特種部隊會配合美國特種部隊,到伊拉克庫爾德族和敘利亞庫爾德族那里去參戰。

中美軍機在海南以東海面瞪眼,兩軍關系惡化。這個是之前中國WU14試驗的余波,也有在美國現在被中東和東歐拖住的時候,幫你再開一個熱點的意味。當然美國反潛艦,想找機會摸清楚中國晉級核潛艇的底,也是一個原因。

俄羅斯救援車隊進烏克蘭。美國戰略界人士認為是普京要幹預的前奏,北約情報官員認為俄羅斯軍隊已經在烏克蘭布置火炮,對烏克蘭軍開火了。

 

問:伊朗派官員訪問沙特去了。伊朗想與沙特談什麽?

答:伊拉克分餅。

 

大家都知道,日本這個季度是-6.8%的GDP增長,我們周報也有淡定這樣的專家向大家介紹。

日本最核心的問題是少子化。你要是現在30多歲的全是臨時工,會改變嗎?所以日本將來是兩個方向,一個是老年人們集體跑出來養老,降低成本;淡定可以評價一下,這句話靠不靠譜:一個是趕緊從海外移民來填補人口空缺。日本人最想看到的移民,其實是來自中國江浙滬的移民。

 

問:為什麽對江浙滬有興趣?

答:因為文化上最接近,智力和勤奮等等品格,日本人也很滿意和佩服。你叫菲律賓人過去?日本人會自殺的,呵呵。

 

問:我也覺得江浙話音象日語。

答:日語是6成漢音(唐朝普通話),3成吳音,1成本地音。所以將來人口的融合、文化的融合、社會的融合都是不可避免的。

有人想中日開戰,傻瓜才開戰呢,我還等日本變成特別行政區呢。所以將來中國崛起,新朝貢體系建立,是無需對外開戰的。

 

問:打和不打,哪個更便於融合呢……

答:現在大國戰爭,很容易動用核武,所以打不合適。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3732

[已推薦到博客首頁,點擊查看更多精彩內容] 存款「沖時點」痼疾難消 熊熊

來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8414290102v5e7.html


本刊特約作者  陳同輝/文  2014-09-19 《證券市場周刊》

         中國銀監會、財政部與中國人民銀行於912日聯合下發《關於加強商業銀行存款偏離度管理有關事項的通知》(下稱“236號文”),主要包括敦促銀行改善考核體系、禁止違規吸收與虛假增加存款,以及通過量化指標對違規行為進行懲罰三部分。顯而易見,其主要目的,在於希望通過約束商業銀行存款沖時點行為,緩解企業融資成本高難題。然而,市場自有其運行規律,任何不顧市場規律,簡單粗暴的管制行為,不僅無法達成目的,反而可能事與願違,加大市場扭曲。在筆者看來, 236號文恰恰有此風險。

          從近幾年看,銀行在月末、季末時點,有非常強烈的吸收存款沖動,在此沖動下往往伴隨著高息攬儲,從而擡高市場資金價格。資金價格的提高通過銀行體系傳導到貸款方,導致貸款利率易升難降。因此,如果扼殺銀行的存款沖時點行為,便可讓高息攬儲現象消失,從而間接起到降低企業融資成本的作用。

           這種邏輯看似合理,其實完全經不住進一步的仔細分析。任何問題,要做到標本兼治,必須知道問題的根源,並針對此提出解決方案,如果僅僅只是針對現象進行簡單的壓制,則問題不僅無法得到解決,反而可能更增加其複雜性。

融資成本居高不下

          考慮企業融資成本問題,目前在間接融資市場上,普遍存在融資貴,融資難現象,此兩者既相互聯系,有略微區別。先說融資貴,從字面理解,融資貴說的是價格問題,也就是貸款價格普遍高於企業可承受範圍。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3年中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率為6.11%,而同時期企業貸款利率普遍高於6%,甚至於9%,由此可見,融資貴確實是現實中企業所面臨的的困難之一。

既然是價格問題,那麽首先考慮的自然是供求關系,從需求方來說,是企業資金需求過旺,而從供給方面,則關鍵在於資金供給不足。從需求方來說,目前市場上巨大的資金需求來自於2009年四萬億刺激計劃,在此巨量刺激計劃下,無論是國企、地方政府,還是民營企業,都在極度樂觀前景的鼓勵下大幅增加投資,擴大產能。而這種投資對資金的需求與使用並不能在短期內發生改變,換句話說,實體經濟在資金需求上存在一定程度的慣性。而在資金的供給方,由於目前中國仍處於以銀行為主的間接融資階段,作為衡量資金緊缺的最重要指標之一,廣義貨幣供應量M2的存量規模並不低,截至2013年年末,M2/GDP之比為195%。但是從增量上來說,這幾年M2增速相較以往卻大幅降低,數據上看,M2增速自2011年以來始終維持於13%14%區間,相較於2009年、2010年分別降低13個百分點與6個百分點。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就供求關系而言,目前融資貴問題在於存量資金未盤活,而增量資金又無法滿足經濟增長的內生需求。

         其次,由於金融業產品並非售賣,而是使用權在一定時間內的讓渡,因此其價格除取決於供求關系外,也受市場風險溢價影響。過往幾年,某些行業因銀監會限制而無法從銀行獲得融資,由此轉向信托、基金子公司等渠道尋求獲取資金。與銀行不同,信托等機構的盈利依靠管理費而非利差,也並不需要為未來可能出現的壞賬提供類似銀行業標準的足額撥備,因此能夠以高於銀行存款利率的價格吸收市場上的資金,外加剛性兌付的潛規則,兩者共同作用,導致市場無風險利率上行,風險溢價降低。在此情況下,以逐利為目的的資金流向自然不可避免的提高市場整體的融資成本。

          從供求關系來說,如果供求失衡,則價格會自動調整以實現供求的再平衡,因此,一般情況下只會出現融資貴,而融資難現象的出現,則源於中國市場的特殊情況。在中國融資市場,貨幣政策的傳導鏈條包括央行、銀行以及企業。從央行來說,其通過控制基礎貨幣投放速度,間接限制了一定時間內可用M2總額。而對處於傳導鏈條核心位置的銀行來說,其發放貸款的能力受到存款以及核心資本充足率的限制。貸款投放能力受制於存款的主要原因在於《商業銀行法》中關於存貸比75%規定。一般而言,M2增量由央行通過貨幣工具或者外匯占款所投放的基礎貨幣以及通過貸款派生存款產生,在75%存貸比限制下,一旦央行限制基礎貨幣投放,而外匯占款又逐漸降低,則銀行通過貸款創造存款的能力就被75%存貸比限制住,這意味著市場上可供獲取的資金數量相對不足。而核心資本充足率則受制於管理層規定的各項資產風險權重以及銀行在資本市場上的融資能力。由於資產風險權重在短時期內無法進行重大變更,外加在資本市場低迷情況下,銀行融資能力受限,核心資本充足率便成了制約銀行貸款投放能力的重要監管指標。從已經披露的2014年銀行業半年報看,由於受到存款增幅放緩以及核心資本充足率的限制,銀行貸款投放的速度大為減緩,一些股份制銀行更是開始收縮資產負債表,這意味著作為貨幣政策傳導核心的銀行已經開始減緩資金的供應,貨幣政策傳導的有效性存在降低的可能。

         同時,在資金需求方,融資難,則源於以國家投資為主導的經濟刺激計劃。在投入要素市場存在約束情況下,任何政府投資,都不可避免的通過對要素的占用而減少民間對資金的獲取。在央行緊縮貨幣以及銀行貸款投放能力受限情況下,由於先前大量開工的國家投資項目無法立即停工,資金無法從這些項目中退出,這使得市場上可供民間投資使用的資金數量大幅降少。在資金的供給與需求方共同作用下,收益較低的房屋按揭貸款以及無抵押、風險較大的小微企業貸款等自然被銀行首先排除在外。

          可以說,目前市場上出現的融資難、融資貴現象,是多方面原因共同造成的結果,要解決,則必須對癥下藥。而236號文卻尋求在不解決根本原因、不改變供求關系的情況下,通過條文管制以緩解企業融資成本高難題,其最終結果只可能是事與願違。

存款爭奪戰

          其實,要理解這點我們只需做個邏輯推演。假設銀行十分“聽話”,停止存款“沖時點”,同時也不以各種方式高息攬儲,那麽這對銀行來說無異於自廢武功,因為金融業與其他行業的不同之處在於其原料是資金,在銀行則是存款。一旦存款流失,則銀行資產方業務也就成了無源之水。不幸的是,在利率市場化進程加快的今天,金融業各子行業間對資金的爭奪已經進入白熱化,分行業看,保險業為了應對多年保費增速低迷的困境,於2013年動手修改預定利率,以增加對資金的吸引力,在費率新規下,2014年上半年保險業保費收入同比增長20.8%,一掃前幾年的萎靡之勢。與此同時,各種貨幣市場基金也借助互聯網手段參與對資金的爭奪,最有名的余額寶更是創下了半年規模沖到5000億元的新速度。在此情況下,“聽話”的銀行將面臨存款流失的風險,從銀行自身來說,似乎不會做出如此選擇。其次,在存貸比75%規定下,放棄對存款的爭奪意味著銀行可貸資金規模增速的降低。若需求不變,存款供給的減少顯然將擡高資金價格,這將導致市場上融資難、融資貴的現象將進一步加劇,此舉亦明顯與236號文的目的南轅北轍。

           實際上,236號文最有可能的結果,是銀行選擇拉長“沖存款”的時間,例如從最後一天拉長到最後五天、十天乃至十五天。畢竟,如果放棄對存款的爭奪,意味著將減少同比例的貸款,與此相應的是放棄存貸利差部分所帶來的營業收入。同時,銀行貸款資源的減少,也意味著無法拓展新的客戶,甚至於無法滿足已有客戶的需求,這對銀行來說,存在客戶流失,市場份額降低的風險。相較而言,拉長“沖存款”時間,最多僅是增加銀行獲取資金的成本,導致利差有所縮小,同時在維持已有存量客戶基礎上,開發新客戶,為未來發展做好準備。更何況,如果市場資金需求旺盛,則因拉長“沖存款”時間而增加的成本更可以轉嫁給貸款客戶。可以想象,如果將銀行業內部看成一個個互相博弈競爭的個體,那麽從納什均衡角度,對每家銀行來說,最優的方案顯然在於更加賣力的、更長時點的吸收存款。

總而言之,在不改變宏觀貨幣政策,不放開對直接融資的各種管制,以及不降低政府投資對民間資金的擠出效應下,任何試圖僅僅依靠管制降低資金成本的措施,其最終結果只可能事與願違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3903

這裡給10倍薪水 工作環境像聯合國精彩

2014-09-29  TCW
 
 

 

離開了馬來半島最南端的新山,我們往北前往距離吉隆坡三個小時車程的檳城。手中的資料告訴我們,檳城是台灣醫師聚集的另一據點。

以人口來看,它是馬來西亞第三大城,擁有聯合國評定的世界文化遺產,世界著名搜尋網站雅虎(Yahoo)去年選出全球八個退休後最適合居住的城市,檳城首府喬治市位居第四,也是亞洲唯一入圍的城市。

一世紀前,孫中山在檳城落腳,這裡是同盟會的南洋革命總部,處處有孫中山的遺跡;中國前國家主席胡錦濤,二○○四年還特別到檳城的孫中山紀念館走了一遭。

如今,這裡則以國際醫療與休閒旅遊聞名,大馬全國的國際醫療產值,有七成來自檳城。

我們循著《台灣醫界》上的徵才廣告,來到南華醫院,它是檳城病床數及病人數最多的私人醫院,走進去嚇一跳,裡頭人山人海,環境整齊、乾淨,看診的病患有馬來人、華人、印度人、印尼人、泰國人、孟加拉人、中東人;各種膚色、語言都有,與台灣醫院的景況迥異。其中,又以印尼人占比四八%最多。

在醫院大廳,我們看到許多台灣醫院沒有的景象。

他們,工作的醫院像聯合國「我看過印尼病人和家屬整團搭飛機過來」

進門的大面牆上,門診看板活脫脫像個聯合國,各科醫生的名字下方,都以中、英文寫出該醫師從哪國受訓並取得執照,例如:馬來西亞、印度、澳洲、英國、美國、香港、台灣、伊朗、埃及、南非……,任君挑選。

剛下飛機就衝來的病人,來不及換馬幣?沒關係,一樓有貨幣兌換專櫃。行李沒地方放?有專責寄放行李的服務台。交通、機票還沒安排?櫃檯會協助處理。隨行家屬沒地方住?醫院跟外面的旅館、大廈合作,提供短期、長期的住宿服務。

「醫院是一條龍服務的,在印尼有接洽單位,我看過印尼的病人跟家屬整團搭飛機過來,醫院派專車去接,除了病人做治療,家屬也會住下來,一起做健檢。」先前服務於國泰醫院,目前在南華醫院神經外科擔任專科醫師的陳俊賢觀察。

航空公司也配合醫院,病患需要特殊躺座,上下飛機要輪椅,都會事先預備,送跟接的兩頭都有專責窗口。我們一眼就瞧到,醫院把印尼窗口負責人的照片、聯繫方式、服務內容,掛在大廳旁,讓病患清楚知道跟誰聯繫、能得到什麼服務。

大門口旁服務處的志工老伯伯,能以馬來文、華文、英文、印度話、印尼文、客家話、閩南話七種語言,流利切換。護士最起碼要能講英文、馬來文、華文。

我們坐在醫院內,跟等待的病患聊天。一位華人說,大馬因為曾是大英國協屬地,對英國、澳洲籍醫師特別信任,有錢人迷信哈佛、牛津學歷,一開始對台灣來的醫師,半信半疑。

後來發現,台灣來的醫師講話實際、有耐性,不誇大吹噓,風險與成效都能清楚分析,逐漸在當地建立好口碑,尤其許多華商,指明要台灣醫生看診。

他們,一開始最不適應語言「台灣住久了,幾乎不太講英語」

而這群回到大馬的台灣醫師,一開始最不適應的是語言。

「我們在台灣住了很久,幾乎不太講英文,一回來大馬,我覺得我自己的英文能力差當地的醫師一大截,」之前在國泰醫院,目前在南華醫院骨科擔任專科醫師的陳清安說,私人醫院醫師與醫師、護士間,都用英文溝通,就算是華人病患看華人醫師,剛開口也是講英文。

在東南亞,最有錢的人生病,會到新加坡就診;經濟條件中上者,選擇馬來西亞,再沒錢的,只好選擇當地的公立醫院。馬來西亞不但吸納了財富金字塔中間的龐大族群,就連中東,例如伊朗、沙烏地人,也因為大馬有六成的人口屬於穆斯林,對其思維、文化、飲食較熟悉,很多來這裡看診。

「用很多種語言跟來自不同地方的病人溝通,這也是大馬醫生一種很獨特的能力。」在檳城檳安醫院急診部擔任專科醫師的蕭蔚全說,檳安醫院的非大馬人就醫比率比南華醫院更高,達到七成左右。

點進檳安醫院網站,出現與台灣醫院迥然不同的首頁,首頁最醒目處,介紹為何就醫要選馬來西亞,如何入境、簽證申請、使用機場貴賓室;首頁左邊,介紹大馬觀光景點、交通、食宿。光從網站,就能理解為何此地國際醫療能蓬勃發展。

他們,毫不保留說台灣真的很好「但看30年和剛畢業的醫師,收費都一樣」

目前,這群醫生工作上都已漸上軌道,他們先前在台灣醫院工作多年,許多人娶了台灣太太,喜歡台灣的生活環境,一有空就返台環島旅行。「我每次都說『回』台灣看朋友,台灣真的很好,」陳俊賢說。

不過,他們回台執業、定居的可能性,卻非常渺茫。八月底一個晚上,我們與五位台灣來的醫生聚餐,歸納他們離開台灣的主因,一是現實面收入考量,二是兒女的教育。

馬來西亞政府對手術收費有上限規定,例如開某種刀是新台幣四萬元,醫生要收一萬、兩萬、三萬都可,醫術越好、越受病患歡迎,收費的彈性就越大。這也讓該地熱門醫生,月收入經常新台幣百萬起跳。

「台灣的病人很幸福,但是台灣的醫師很辛苦,」陳清安說,「一個看了三十年的跟一個剛畢業的醫師,一個名醫跟一個沒沒無聞的醫師,收費都是一樣的。」而且還經常被告,動輒被要求賠償幾千萬元,「當醫療太便宜,什麼東西都隨手可得,醫療就會變得沒有價值,人們也不會珍惜。」

台灣婦產科權威、台大教授謝豐舟曾說,他父親的時代,「婦產科做一個月,買一棟樓房」。現在的醫生,想買房要很拚。

台灣健保到現在十九年,費率幾乎沒動,醫生的收入只降不升。二十年前,一般住院醫師月薪約十八萬,如今變成七萬,工時增加,收入變少。

他們,為兒女下決心留下來「這裡連印度人都講中文,在台灣會怕走出去」

這群中生代醫生,攜家帶眷回到大馬,希望能越拚越富,而不是越拚越窮。再加上,考慮孩子的未來,更讓他們下決心留下。

在檳城,平均物價約為台灣四分之三,房價大概類似台中、高雄,四十坪、有車位、游泳池、健身房的酒店式住宅,售價大約新台幣七百萬到一千萬元,多位回台醫師,都住在新興的酒店式住宅裡,小孩就讀國際學校,太太、小孩都適應得不錯。

陳清安的兩個孩子,原本念台北市仁愛國小,當初還吵著「好朋友都在台北」而不願意搬到大馬,沒想到去上了當地的國際學校以後,學校活潑的教學方式,讓小孩一去就愛上那裡,也交了各國朋友,現在兩個孩子都說:「已經不想回台北了。」

前幾天,陳清安家裡找了歐巴桑來做窗簾,他發現這裡五、六十歲的歐巴桑,能講一口流利的英文、馬來文、華文、福建話、廣東話,「實在太厲害了,會講五種語言!」他佩服的說著。

「你只要在馬來西亞可以生存,到全世界各地都可以生存,」之前曾在台北振興醫院,目前在檳城中央醫院心臟外科服務的何俊豪醫師說,「這裡連印度人都會講中文哩!」

「在台灣,你會害怕走出去……,」陳清安語調轉緩。

隔天,我們採訪檳城首長、會計師出身的林冠英,他揮舞著雙手說,「檳城沒有天然資源,我們只有人才,人才能夠發揮、賺錢、養孩子,就能把他們留下來。人才吸引人才,人才培養人才,只要有人才,就會吸引更多的人來。」

經常赴台灣取經的他,自稱「檳城在交通、設施上比不上台北、高雄,但這一、兩年我們逐漸在做,免費巴士、免費上網,教育要達國際水準,」「雖然條件還是台灣比較好,但是我們盡量拉近一點。」

人才是一個社會競爭力的關鍵,現在富有,沒有人才,以後也會變窮;現在窮,有了人才,以後也會變富。

這批醫師的父母,先前因為大馬對華人的歧視政策,而將他們送往台灣就讀、就業,希望能有更大的發揮舞台;如今,他們卻因自身與下一代的舞台,選擇回到改變中的大馬。

我們在檳城小巷中穿梭,到處瞥見民眾屋裡的電視,播放台灣TVBS電視台的新聞以及民視的八點檔鄉土戲劇,在這有點像台灣、有點像中東、又有點像英國的地方,越來越多的台灣人,正飛向這多元文化的交會點。

【延伸閱讀】檳城首長驚歎:台灣醫師月賺30萬,實在太少了

檳城首長林冠英主政下的檳城,不僅財政赤字由負轉正,每年都出現盈餘;全國有七成國際醫療產值,都來自檳城,居大馬之冠。採訪開場,他對於台灣醫生的薪資水平,非常驚訝,認為是難以想像的低。以下是專訪摘要:

《商業周刊》問(以下簡稱問):外資可在大馬設醫院?

林冠英答(以下簡稱答):外資可以來這裡設醫院,但是你要找得到醫生,這裡現在到處都在搶醫生。

問:因為制度上的差異,現在有台灣醫生想到大馬執業。

答:(驚訝狀)我印象中,台灣的醫師應該很好做的,怎會有醫師想來?

問:在台灣服務二十年的頂尖的醫師,月收入約新台幣二、三十萬。

答:那不就是馬幣兩、三萬元而已?太少嘍,我們這邊的頂尖醫師,一個月至少有馬幣三、四十萬的收入,就怕病人太多賺不了。

問:台灣醫師可以到大馬當醫師?

答:檳城有很多外國的專科醫師來開診所,我們很歡迎台灣醫師來,薪水可以給多十倍,但就怕先被新加坡搶去!

問:檳城國際醫療做得很好,台灣也很想做,但外國人來就醫的很少。

答:是台灣的收費很貴?

問:台灣的收費在國際間不算貴。

答:那是不是語言的問題?我們招待外國人來看病,他們覺得溝通沒有障礙。其實台灣醫師非常好,可能是語言上,比較不足。

問:語言外,檳城醫療還有什麼優勢?

答:地理位置的優勢,吸引很多印尼人來看病,菲律賓、印度、歐洲、美國人也有。台灣與中國這麼近,如果台灣的醫院連中國病人都吸引不到,那做國際醫療就會很有問題。

(採訪整理●張瀞文)

【延伸閱讀】藍帶大廚告白:為了孩子,我們離開台北來這裡

「為什麼要到檳城來?台灣有什麼不好嗎?」四年來即使回答過無數次,江宗訓夫妻倆還是帶著微笑輕輕的說:「我們是為了孩子的教育,所以來到檳城。」

江宗訓原本擔任特警,太太從事保險,兩人都是土生土長台北人,數年前他們決定放下一切,帶著女兒一起到法國巴黎藍帶廚藝學校學藝,沒想到學成回台北開店後,台灣的教育環境卻讓他們不敢恭維。

「國外的教育會從小發掘孩子的潛能,但台灣的教育是為了考試,採取的都是填鴨式的方法,老師就是一直塞,很多小孩子的潛能沒有被發掘,我們不想孩子每天早出晚歸拚功課,所以決定離開台北,」江宗訓說。

他們猶如現代孟母三遷,先移居台東,後來決定轉往海外的國際學校,原本屬意新加坡,但因新加坡的生活環境跟台北太類似而放棄。最後他們透過大馬的MM2H(第二家園移民)方案,選擇落腳檳城,開咖啡廳。

江宗訓說,檳城有很多國際學校可選擇,英國、美國、新加坡、大馬當地人創辦的都有,如果是英國人創辦,老師都從英國派來,包含小學、國中、高中,選擇很豐富。

女兒班上同學,有韓國、日本、德國、英國、美國、印度人、本地馬來人,就像是一個聯合國,孩子的國際觀在無形中培養起來。孩子的家長有的是外派人員,有些透過MM2H移民,當地華人來念的也不少。

與台灣的國際學校一年動輒接近百萬相比,檳城國際學校學費屬於物美價廉,一年的費用約在新台幣四十萬左右。

江宗訓說,這裡的國際學校教學靈活,強調從實際的生活中去學習,不會總是在教室裡解題、考試。他說,從國外看,台灣很多東西一直在退步,他很憂心,很希望家鄉能慢慢回到進步的軌道上。

(文●張瀞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3945

[已推薦到博客首頁,點擊查看更多精彩內容] 互聯網時代 ----第三次工業革命 二月立春

來源:http://blog.sina.com.cn/s/blog_6cba21780102v2se.html

從古巴回來以後,看的第一個有點份量的片子,就是央視二套的《互聯網時代》,有些橋段甚至有淚奔的衝動,這並非因為央視敘事手段一向比較感性化所致,而是被事實擊中,覺得現實的發展,實在超越想像太多,改變的太深,太廣,一次又一次打破眼前的迷障,一個又一個新天地矗立面前,大到世界發展的進程,小到我自己的工作生活狀態,完全被互聯網時代所改變,今天自己的一切,在學生時期根本就無從想像,連個線索都沒有,走到現在,這個「令人驚訝」的變化進程還在持續,雖然表面上看不出有什麼波瀾,但我很清楚,這是一個「心事浩茫連廣宇,於無聲處聽驚雷」的躍升境界,這一聲驚雷的震撼度,因為時間軸的相對漫長,消減了所有始料未及者的驚詫,其實今天絕大部分人都不能想像,未來將會是怎樣的不可思議。

 

人類社會發展至今,真正根本徹底的改變沿襲近千年來社會發展面貌的,既不是某個哲學論調之爭,也不是某個主義之爭,更不是哪個偉大的政治家的功勞,而是來自實業家和科學家的貢獻,歷史看得越多,對之越是感慨,這也是當我看到成就了互聯網基礎架構的那些科學家們逐一亮相時,有淚湧衝動的原因。

迄今為止的三次工業革命,第一次是1760年以蒸汽機為標誌,所有重要的生產力應用都用上了蒸汽機動力;第二次是1870年前後進入電氣時代,幾乎所有的生產活動都電氣化,大大提升效率;第三次是1980年後開始進入的計算機信息革命時代,這三次工業革命,每一次都把人類社會推向一個新的高度,而巧合的是,前兩次工業革命基本上都經歷了100多年左右,才孕育出下一次工業革命,以此為經驗,簡單類推,發生在1980年後的第三次工業革命才剛剛完成少兒期,僅僅走到青年期,還沒到壯年期呢,互聯網時代只是第三次工業革命的基礎鋪墊,它的終極發展應該是全面深入的智能化,投入產出的最優化和效率提升的最大化;等這一時期發展充分,運行良好之後,可能會孕育第四次工業革命,這一次,隨著計算能力的提升和智能化發展的無所不在,有思維能力的智能機器甚至是類真人的機器人將誕生,這個未來會怎樣,是一百年後的事情了,就我們當下的現實而言,第三次產業革命還在進程中,它的高潮部分還沒有登場,但是我確信,現在正是一個入口期。

 

就像電力時代的發展那樣,從最基礎的通訊、照明開始,一直延續滲透到生產生活的方方面面,今天的世界,如果大面積停電,堪比重大災難,電力時代的發展走了一百多年,在此基礎上的發明創造每隔一個時期就翻幾翻,徹徹底底的改變了世界,現在夜晚航拍地球,除了「偉大的」朝鮮和其他不發達地區,很多地方都是亮的,世界經濟發展水平的版圖原來用一張衛星拍攝的夜間明暗對比圖就能精確評測。

 

從工業革命的歷史看,生產力水平決定一切,馬克思主義說生產力決定生產關係,可是全世界馬克思主義者在獲得政權後都在折騰生產關係,專注於階級,鬥來鬥去,改來改去,弄了近一個世紀,最後各自散去,發明創造少得可憐,更不用說促成偉大的工業革命,反倒是不信奉馬主義的那些,用一個又一個發明創造真正改變了世界。

 

1930年前後,中國發生了著名的土地革命戰爭,宗旨是打地主、分田地、廢除封建剝削和債務,滿足農民對土地的要求,以此為始,建國後多次土改直到改革開放,土地制度改來改去都是在人與土地的制度關係上打轉,沒有什麼質的飛躍,直到上世紀80年代末還有8億多人(佔國民總數近80%)被綁在土地上。

同樣在1930年代,美國加州的中央山谷,一個荒涼的沙漠地區,雖然日照充分,晝夜溫差大,氣候條件十分適宜種植農作物,但是這裡沒有水,自然母親饋賜有限,農夫說,這裡若有水,就能讓滄海變良田,可是水在北邊600多公里之外;

1945年,加州沙斯塔水壩建成,這直接使得加州中央山谷在數年後變成了美國著名的農產品種植基地,果蔬產量在美國農產品中佔比巨大。

還是在1930年代,美國堪薩斯州的大部分地方都是荒草連綿,而且常遭龍捲風肆虐,是個完全的從不毛之地,幾十年之後,這裡變成了著名的大糧倉,有86000多個農牧場,哈佛大學公開課裡曾講到一個有趣的比喻,就是有關堪薩斯農場,因為那裡有太多巨型農場,所以不是美國人的理想居住地,這些巨型農場從太空看下去是一個又一個色彩各異,星星點點的大圓圈,這是美國玉米和小麥的主產區,一些農場龐大到農場主需要坐著飛機來視察作物生長的情況,難以想像的是,在過去,堪薩斯是個缺水且災害頻繁的不毛之地,在經過美國農業史上最偉大的改造之後,這裡變成了大糧倉,這個改造就是著名的中心旋轉灌溉系統,地質探測表明堪薩斯地下堅硬的岩層下,有豐富的淡水儲量,據此建設了這個把荒野變良田的灌溉體系。

加州中央山谷和堪薩斯大農場,都不是天然的良田,都是曾經的不毛之地,但經過幾十年的改造,成為美國農業的重要基地,之後,隨著農機、農藥、化肥和農業科技的不斷提升,畝產產量一次又一次刷新歷史紀錄,終於發展到以2%的人口從事農牧養殖業,就養活了98%的人口,不僅如此,還成為全世界最大的糧食出口國和最大的糧食援助國。

相比之下,美國這個,才是真正的土地革命,雖然很多地方不具可比性,中國有更多的歷史和傳統包袱,可是千評萬說,真正能夠破局的只有生產力提升,今天中國在18億耕地紅線都受威脅的情況下,在農業人口逐漸遞減的情況下,在城鎮化不斷發展的情況下,仍然保持糧食年年增產豐收,起決定性作用的,絕不是什麼包產到戶政策,而是生產力大爆發;如果過去這一點因為認識的侷限性不能被充分認可,那麼在今天這個資訊爆炸的互聯網時代,還不能夠對此有深刻認識的話,那麼落後就不再是一種不平衡而是天注定了。

所幸今日中國已經認定: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

 

生產力水準決定一切,不必糾纏哲學,看事實就好,互聯網時代,對此有共鳴的國家正日益增多,互聯網不僅是知識載體,還是人際互動,交流,軟硬件聯繫的必要工具,互聯網對整個世界的深度影響正在推進過程中,今天我們就站在這個當口,新氣象的大風吹,確實豬都會飛起來,因為不是互聯網企業才和互聯網時代相關,到一定時段,所有的行業都將與互聯網聯繫密切。

 

學習歷史,是為了預知未來,除了未來學家,現實生活中對未來最為敏感的是資本市場,尤其是那個生產力水平最先進的國家,它的資本市場會最先傳導未來的信息,某種程度上,投資學就是未來學,對投資人而言,明天永遠最重要。

 

2008年金融危機後,美國資本市場在經濟相對疲軟,需要QE政策扶植的背景下走出創歷史新高的大牛市,並一直持續至今,這絕不是美聯儲的刻意,更不是美政府的安排,而是資本市場敏感意志的表現,這是對互聯網時代大變革的預演,所有和移動互聯網,智能化相關的產業,不論軟件硬件,不論新興傳統,全面走強,積極表現此起彼伏,顯然,計算機信息產業革命,已經開始步入到強化時代,美國是這個變革的中心,它已經開始輻射世界,全球各主要經濟體在危機重重的壓力下,其資本市場紛紛走出牛市,中國的創業板也緊隨其後,走出歷史新高,接下來,它將帶動中小板也逐步走高,直至創出歷史新高,並在整體大變革的氛圍下,把傳統產業為主的中國主板指數,也推向牛市之路。

 

就像美國的農業大變革多數是出於商業推動的本能一樣,這些進步都是自發性的,都不是某個強勢力量組織的,這也充分體現了美國小政府,大市場的本質;中國自開始接受市場經濟以來,也將會逐步的走上這條道路,這是市場經濟的本質決定的,美國夢是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們在美國一步一步奮鬥出來的,當它成為現實之後,才有美國夢的說法,而不是由某個強勢力量事先的刻意謀劃,一個國家只有多數人都有強烈改變現狀的願望,才有可能成就偉大,中國因此成為世界經濟第二,到了互聯網時代,這個強烈改變現狀的願望得以昇華,任何人對可預見的更美好、更方便、更有效率之事都會動心,其中那些目光銳利者看到有這麼一種工具,能夠如此不可思議的實現他的理想和抱負,必然會不遺餘力,十多年前,杭州一個其貌不揚的英語教師看到並去做了,今天成為中國首富,他的示範效應,在未來多年裡,都將持續發酵,因為在互聯網時代,作為最基層的一個個體,只要胸懷大志,並積極努力,就能成就如此龐大的商業帝國,讓世界為之喝彩,這一切,並不需要借助高不可攀的力量,也不需要一個強勢的政府為你規劃籌謀,互聯網時代,有能力捕捉每一個微不足道的優秀,然後把它匯聚起來,成就非凡,相比前兩次產業革命,它聚集的能量,無以復加的巨大,馬云只有這個時代能夠造就,過去任何時期都不可能。

和互聯網發展初期所不同的是,今天互聯網企業開始了跨行業,逐步滲透和改變一些傳統行業,以至於有些被侵入的機構與行業還不能完全接受,並希望互聯網來適應它而不是相反,這實際上已經是處於被動了,變革雖然一波三折但是終究會持續下去,互聯網和傳統產業的結合、互動,將是未來產業變革的重頭戲,會持續很長的時間。

 

所以對經濟前景,沒有悲觀的理由,悲觀來自認識的侷限性,每一次工業革命,都是幾何級數性質的提升經濟和產業效率,與之對應的資本市場,也一定會最忠實的表現這個偉大的進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4602

[已推薦到博客首頁,點擊查看更多精彩內容] 戒毒療程第一期——最新的中國經濟數據不好嗎? 二月立春

來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cba21780102v22b.html

現在回過頭來看,2008年那場五十年一遇的金融危機和股市大暴跌,根本就是美國整體經濟金融體系對一種危險經濟發展模式的大規模肅清,作為世界第一經濟體的美國,其百多年的發展史上不止一次的經歷過房地產泡沫,其中發生在1926年佛羅里達州的房地產泡沫,雖然只是一次局部的泡沫爆發,但是牽連了銀行和股市,成為日後美國經濟危機的導火索之一。

2000年初,因為美聯儲連續降息,引發美國房地產業不斷走牛,同時由於金磚四國的發展,全球房地產進入景氣週期,並隨後引發全球資源炒作潮,開啟了有色金屬和大宗商品多年不遇的盛宴,全球資金為之瘋狂,世界各地的房地產在各種利多元素的堆積中火爆上漲,美國人則在所謂創新的次級貸中開始了高負債的房產大躍進,這一派火紅的景象,終於在2008年的次貸危機爆發中戛然而止。

荷蘭,現代金融的發源地,阿姆斯特丹四百多年的房地產指數走勢表明,房地產就是一個跟隨國家整體經濟走勢的典型的週期性產業,絕不是一個好的投資品,它甚至不能完勝通脹,但是房地產炒作卻是危害巨大,儘管美國對於週期性特性明顯的房地產行業早在二百多年前就開始了多種稅務管理,但仍然難以避免這個行業成為影響廣泛的炒作標的。

經歷過鬱金香泡沫的荷蘭人瞭解實物炒作的危害與風險,但是資本逐利本性又無法避免泡沫,因此只有把炒作元素虛擬證券化,才有可能魚與熊掌兼得。作為現代經濟制度的締造者,荷蘭人初創了華爾街,建立了金融、生產、商品和流通體系,集合所有來美國尋夢的金融人才,成就了今日紐約,這個全球的金融中心。

秉承了華爾街不斷創新的精神,當代金融驕子們孜孜不倦,搞出了後來引發全球金融大震盪的次貸危機,其實從一開始他們就沒有接受教訓:實物資產不得炒作,房地產也好,資源也罷,一旦經濟發展是由這兩項需求做牽引,那麼之後的崩潰是必然的,沒有任何僥倖的可能,這種經濟發展的模式,必不可持續,我稱之為:吸毒模式!

吸毒的特徵就是,毒品不可斷供,有毒品,則精神盎然,反之,就是一灘爛泥,如果不斷供,持續吸下去,那麼總有一天,突然倒地死亡。

在經濟發展模式上,吸毒模式的特徵就是某實物資產持續量價齊升,不論是房地產,還是有色金屬,大宗商品,期間幾乎所有主要的經濟數據都表現持續向上,儘管有些數據如CPI也持續向上是負面的,但卻遭漠視;在這種態勢下,逐漸培養出來的依賴性就猶如毒品侵蝕心智那樣,讓人們失去基本的警覺和理智,明知不可持續,也不能接受一點調整和降溫,過去10年間,前任溫總理不止一次的對著發燙的CPI緊蹙眉頭說:今年是最艱難的一年,可是數年下來,這句話說了不止一次,情勢都未能有效扭轉,靠中國經濟體制自己的糾正能力是徒勞的,甚至根本不能。

 從2005年開始,為應對日益高漲的這種實物資產量價齊升的態勢,美聯儲連續十七次加息,依然未能遏制這個態勢,因為這一次吸毒模式的經濟大躍進是全球性的,局部降溫只能讓美國房地產漲勢落後一些,其他全球性的實物資產依然高歌猛進,同時創新性的次級貸款正把美國家庭負債率水平推升到68%以上,在實際收入水平未能同步增長的情況下,必然引發信用危機,於是,次貸危機發生,可以說,是美國金融體系的敏感性架構,促生了這次大危機,讓世界經濟從吸毒模式中抽身出來,次貸危機從局部看破壞力巨大,但是對於全球經濟而言,這是以最小的犧牲換取最大的利益。

美國要的是效率提升為主導的經濟發展模式,這是長效的,最具爆發力的,也是最具創新力的,這是美國成為世界經濟領航者的不二法寶;次貸危機後開始施行的量化寬鬆政策,簡稱QE,被不少中國人解讀為「印錢,走消費提升經濟的老路,而且明顯使得房地產市場復甦」等等,這是典型的選擇性色盲症,美國QE實際服務的卻是效率提升型的企業,實施以來,推升了頁岩氣革命,電動車特斯拉顛覆性出世,雙雙直擊煤炭和石油的緊張供應預期,使其價格逐級回落,大大降低整體工業運作成本;同時頁岩氣管道鋪設的巨大需求,也拉升了傳統基礎工業的產能,而特斯拉電動車也將重新塑造整體汽車產業鏈關係;移動互聯網和智能產業的全面深化,提升了社會的商業活動熵值,它讓每一個人都成為一個潛力巨大的商業元素,令全社會的商業活力與信息爆發量幾何級數般劇增;3D打印,可穿戴設備(如運動攝像機),中大屏觸摸屏,機器人,生物芯片,云計算及物聯網,都將整體工業生產提升到一個新的層級,他們的公共特點就是效率提升,大幅度的提升。

美國的房地產,在次貸危機後,聯邦國民抵押貸款協會和聯邦住房抵押貸款公司(房利美與房地美)被政府接管,元氣大傷,股價長期徘徊在一美元上下,最終失去上市資格,在2010年退市,美國整體房價遭受重創被打跌回本輪週期性上漲的起點,回到上世紀九十年代的水平,經過7年的逐漸恢復,剔除通脹因素的整體平均房價也不過到2003年左右的水準;大宗商品和有色金屬也在07年高峰後一直處於弱勢,其中煤炭最為慘烈。

稍微留心一點可以觀察到,人類史上任何以廣泛需求的實物短缺而引發的非理性炒作無一例外都會遭遇慘烈崩潰,在投機炒作上這種物以稀為貴的理念最容易讓普羅大眾瞬間接受並瘋狂傳播,卻不瞭解無利不起早的除了他們,還有一小部分更聰明的人為更大的利益而忙碌奮鬥,能源緊張就有了頁岩氣技術的出現,石油只能再用50-100年,那就有更多的替代性技術出現,人類幾次工業革命的本質,都是在提升生產效率的同時,釋放出更加多樣性的剛性需求,繼而極大的帶動經濟總量的發展,近現代經濟追求的恰恰是物以量為貴,而不是相反。

實物商品的炒作,和提升生產效率無緣,可以刺激剛性需求,但卻抑制需求的多樣性,甚至造成需求總量的萎縮,長此以往必貽害經濟,所以世界第一經濟體的美國,很少有全民參與炒作實物商品的歷史,那是華爾街的金融專才們做的事情,且伴生的風險極大;而始於1997年的房地產上升,十年下來升幅不過86%,即遭遇如此嚴厲的打擊,相比其他國家,這種嚴厲和美國總是能夠在創新之路上不斷引領潮流恰好形成因果關係?

 

對中國來說,歷史上沒有房地產產業和概念,更沒有經歷過大宗商品的週期性爆發,作為世界經濟新生代有一次非理性繁榮也不為過,至今仍有相當部分的人對06/07年那一波排山倒海的有色金屬行情唸唸不忘,記憶猶新,總是不自覺的以此邏輯推斷那些故事還能重演,市場將會給這些人上課,讓他們知道這個遊戲不好玩;作為政府,能否看清這種吸毒模式經濟發展的本質,能否逐漸扭轉經濟參與主體的認識,並能夠在制度上予以防範,是最為重要的。

顯然,在中國,這個認識的進展並不理想,至少在行動上,不夠理想,08年次貸危機之後,美國推出QE,中國迅速跟進,推出了進一步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平穩較快增長的十項措施,並為此計劃總共投資4萬億,俗稱「四萬億計劃」,從提法上看,政府認識不錯,但從具體操作實施看,這四萬億,很多又流入到本以「斷供的毒品」產業中去了,房地產很快再度反撲,且力度更大,相應的過剩產能再度增長,一直提倡的經濟轉型進展緩慢,在中國經濟總量不斷增長的背景下,股市的表現異常萎靡,這是資本市場對吸毒模式經濟發展的必然反映,就算資金氾濫,一些相關產業盈利也不錯,但也不會對這個一旦斷供就可能立即倒地的產業群體趨之若鶩,實際上,這種認識與實際操作的走樣是必然的,這是經濟結構注定的,美國QE能催生新產業,中國四萬億大部分再去加強過剩產能,因為美國有創新的傳統和體系,中國經濟倚重的卻只有房地產和出口,一時之間,就算心知肚明知道利弊,也不可能讓經濟休克,讓很多人失業空等新經濟的出世,所以如果新經濟比重不佔據絕對優勢,四萬億不給吸毒模式又能給誰呢?

而經濟轉型與否,一定會在經濟數據上體現出來的,經過近三十年的高速發展,已經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中國絕不可能再以過去的那個速度發展,而且以現在的模式,經濟總量也絕不可能超越美國,就算絕對數值超越,實際差距還是巨大的,性質大不同,例如同一類產品--鋼鐵、鋁合金,用到每家每戶的防盜門窗上,和用之建造幾個模擬地球生態圈的大型科研基地,其意義是絕不一樣的,可以GDP等值,但是這兩個應用,一個顯示了惡劣低效的社會生存狀態,一個展示了高度發達的科技增長潛力,這種差距,等值的GDP怎能顯示?

經濟總量的基數越大,增長率越向低值化發展,直到產生重大產業革命,才會再度提升,期間的社會經濟發展,質量遠勝過數量;未來中國經濟增長率會不斷下降,尤其在房地產經濟落幕的過程中,這一回落直到新產業支撐的新經濟成為主角為止,中國,終於走到重視質量遠勝於數量的時代,今後如何解讀經濟數據,並因此作出何種反應,是衡量政府管理,投資機構和投資人優秀與否的的重要依據。

上週,中國宣佈了2014年8月的經濟數據,一些媒體稱這是「一系列讓全球沮喪的經濟數據」,從工業生產、零售和固定資產投資全部疲軟,其中最令人擔憂的是工業生產,已降到了2008年以來的最低水平;可是全球資本市場並未因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的沮喪數據而憂心忡忡,一向疲軟的中國股市也一反常態,再僅有一天的震盪後,繼續保持強勢,這是為何?

這是因為,從2004年溫總理就開始呼喊的經濟轉型,開始有起色了,葉公好龍,龍來了,葉公反倒被嚇壞了了嗎?

執中國經濟牛耳的房地產要退出主角的身段,絕不可能是細雨無聲的,經濟數據必定會反映,尤其是和它關聯度最大的工業生產和固定資產投資,中國創新經濟的基礎架構還在發展中,房地產份額佔比太大,來不了美式次貸危機那樣的嚴苛打擊,慢撒氣的進程是最理想的,房地產弱勢,帶來關聯度最大的一些經濟數據式微是必然的,轉型的標誌之一就是這些與房地產關聯度大的數據疲軟。與此同時,服務業,零售卻增長提速,尤其值得一體的是就業,「8月末,31個大城市城鎮調查失業率保持在5%左右,1-8月份,城鎮新增就業人數970萬人,同比增加10多萬人」,同時CPI回落到可能通縮的地步,這為貨幣政策的靈活把控,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如果中國的新經濟時代開啟,它首先就應該表現在吸納就業的能力上,一方面,農業的現代化會讓更多的農民轉向城鎮就業大軍,另一方面,每年新增的就業人口壓力依然巨大,而過剩產能的的淘汰又會釋放不少就業壓力,在這個三方夾擊的態勢下,在工業生產和固定資產投資增速下滑的同時,就業增長相對樂觀,實在是一個相當值得重視的趨勢,說明整體經濟中,已經出現了一股較強的承接力。在產業分佈上,服務業、零售等涉及消費的產業增速提升,製造業的PMI數據疲軟,反映了製造業的不景氣,但是非製造業的PMI數據出現了打破拐點回升的態勢,此消彼長,正是中國一直以來謀求轉型需要的結果。

這種轉變的拐點期,被資本市場敏銳的捕捉到了,有人說政府需要股市上漲助推經濟,所以才有市場的強勢,這與事實不符,因為政府渴求資本市場上漲早已不是什麼新鮮事,早在兩年前這種用心就大白天下了,市場不僅沒有回應,還以不斷的下跌予以否定,這兩年來,新經濟元素的發酵,市場也做出了積極的反應,走到今天,當整體經濟轉型初現端倪之時,資本市場表現出強烈的躁動,這絕不是簡單的炒作,而是先知先覺的資金跳躍流動的協奏曲,其中必定會有反覆,但是涓涓細流終將匯聚成滔滔江水,預示了中國必將把長效經濟發展模式作為永遠的追求,也只能是唯一的追求,創造繁榮,刺激需求,滿足需求,進而全面提升社會生產的運做效率,此方向明確,路已經在腳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460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