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穩賺不賠?中國股市正在上演打新神話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100609

ipo

如果告訴你有一項投資幾天就能賺50%~70%你信嗎?第一感覺肯定是不信,但事實上打新股正在實現這一造富神話,這樣高的回報主要歸功於中國政府。

華爾街日報報道,今年58只在滬深兩地IPO的股票,開盤首日幾乎全部達到了漲停限制即44%,其中有57只股票在首日掛牌後的五個交易日中又進一步平均上漲了24%,第58只新股則剛於上周五登場。

分析認為,這與中國金融監管機構有很大的關系。在今年初重啟IPO之前,中國金融監管機構暫停IPO長達14個月。在1月份本輪IPO首只新股上市之前,監管機構增加了新股上市首日漲幅不得超過44%的規定,同時要求上市公司低價發行股票,從而為首日上市提供動力。

在原本就起伏不定、充斥著短線散戶投資者的股票市場,IPO需求的釋放使得這些新股在中國股市炙手可熱。濃厚的興趣使得潛在投資者競相去打新股,其熱烈程度可與90年代末的美國市場相媲美,當時熱門的科技股受到投資者的熱烈追捧。

中國目前實行的IPO審批制一直受到外界批評,外界認為這樣做扭曲了這個世界最大股票市場之一的供求關系。想要上市的企業必須要忍受漫長的審核手續,其中包括大約10輪評估,時間可能長達數年。目前還有637家企業等待審批上市。

中原證券的高級分析師張鋼表示,監管當局再度造成了僧多粥少的局面,這完全是將更多的收益讓給了以散戶投資者為主的二級市場,這樣的改革有很強的行政意味。

目前IPO之所以如此有吸引力還因為,近來在中國通過其他投資方式難以獲得高回報,例如房產價格在下降,貨幣市場基金收益率也在下降,而截至上周五基準的上證綜合指數今年迄今仍低於去年底的收盤水平。

在最新一批獲準首次公開發行股票的10家公司中,汽車零部件制造商北特科技(Shanghai Beite Technology Co.)是最後一家上市的公司,上周五該股在首日交易中大漲44%。該公司於2012年4月份進入IPO申請的最後審核流程,於今年6月份獲批上市。

今年還將有更多新股上市。中國證監會上周表示,將允許另外12家公司上市,這是今年1月份IPO重新開閘以來第三批獲批上市的公司。中國證監會將把6月至年底這一階段IPO企業的數量控制在100家左右,以防股市供應過剩。

外國機構投資者可通過一個配額體系購買上海和深圳證交所的股票,但這類投資者估計在市場上的比例不超過2%,且他們也不太可能獲得IPO的配額。其余的新股將流向國內投資者,主要是在市場上占主導地位的散戶。

寧波一位29歲的銀行管理人士洪奔說,像他這樣的小散戶基本不可能買到任何新股。他申購了三四次,但沒有一次成功。他補充說,這跟中彩票差不多

此前浙江世寶曾創下0.135%的歷史最低中簽率,而今年的新股中簽率普遍在1%以下,比如聯明股份、飛天誠信、北特科技等,中簽率分別為0.437%、0.544%、0.281%。

那些在一級市場申購不到新股的投資者經常在新股剛一上市就在二級市場買進,這推高了新股首日上市的漲幅。

新上市公司的業務範圍極廣,有肉制品生產商,也有廢棄物處理設備制造商,還有安保技術公司等等。

而且,它們的估值很低。全部58只新股的平均市盈率為27倍,這些新股所屬行業股票的平均市盈率為35倍。 

本輪IPO中的大熱門嗎,飛天誠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Feitian Technologies Co., 300386.SZ, 簡稱:飛天誠信)以IPO發行價及該公司2013年收益計算的市盈率為17倍,遠低於其他IT行業公司平均52倍的市盈率水平。上市首日,飛天誠信頂格上漲44%後,又迎來了連續11個“一”字漲停,股價由33.13元飆升至136.13元。

南方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基金經理楊德龍稱,由於人們依然預計IPO股票的估值將低於行業平均水平,因此目前很難阻止新股上市時的瘋狂炒作。他表示,壓低IPO的估值實際上是確保了IPO投資者的高利潤。

此輪新股開閘是今年年初開始的,當時中國證券監管部門確定了新股發行的長期目標,但對這些目標的措辭較為模糊,主要目標是讓企業和投資者來決定進行IPO的時機、規模和股票估值。但由於在首輪IPO的市場推薦活動中,新股的估值大幅飆升,監管部門隨即實施了限制措施,其中包括壓低IPO估值及打擊部分承銷商的違規行為,包括財務欺詐、信息披露不透明及虛報財務數據等。

一些人士擔心,對新股估值設置的新限制及每年的IPO批準限額將打擊一些企業的上市積極性。但不少企業除了上市之外幾乎沒有其他選擇,特別是一些無法輕易從債券市場融資或獲得銀行貸款的中小公司。

中歐國際工商學院教授丁遠稱,中國監管部門的問題是,他們認為自己不僅有信心和能力、而且有責任對股市進行幹預。他表示,監管部門是監督機構,更應關註信息披露等問題,而不是股價的走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8279

操作口訣 靠自營商買賣技法 謝晨彥享快意人生 練就技、籌、財、策四字訣 每年穩賺七位數

2015-04-13  TWM
 
 

 

台北社區大學人氣名師謝晨彥,每年靠著股票自營操作,穩定賺進七位數。

他將過去在券商自營部學到的操作技法,成功複製到個人日常操作上,創造穩定報酬,簡單歸納其中要訣,就在四個字|| 技、籌、財、策。

撰文‧歐陽善玲

「若要比喻,自營商操作模式,就像靈活的游擊兵;股價還未發動前,嗅覺敏銳、高竿的人會慢慢買進,一旦個股發動攻擊,追價買進也會相當迅速。且所有射擊動作,都必須瞄準後再發射,絕不能輕易浪費子彈,否則很快就會連拿槍的資格都喪失。」台北社區大學人氣名師謝晨彥,每年靠著股票自營操作,穩定賺進七位數;上午操盤,下午講課,閒暇時寫書,周末假日騎著帥氣的哈雷機車遊山玩水,五年下來,能將興趣與工作完美結合,羨煞不少人。這樣怡然自得、生活無虞的背後,正是嚴格專業的券商自營部訓練出來的成果。

「二○一○年,我在自營部負責期貨選擇權及衍生性金融商品,並參與股票研究。」謝晨彥回憶,雖然在券商自營部只有一年多,但從中學到的操盤經驗與「眉角」,卻成為日後維持「大賺小賠」的關鍵。

深刻體會 在極小風險下追求最大利潤經過自營部洗禮,讓他體會三件事,那就是產業分析、分散投資及嚴格停損;前一項,決定投資獲利大小,後兩項,則與風險控制能力有關。一言以蔽之,就是在極小的風險下,追求最大利潤;而這也正是一般投資人不斷提升、自我修鍊的目標。

「過去,在自營部能夠一戰成名的,都是產業嗅覺靈敏,能搶先卡位布局的人。重視產業基本面及發展,也是自營部操作的重要原則。」謝晨彥說,不要看自營商平常好像都在短線交易,當市場不安時,要能看出眼前不好只是假象,甚至深入分析,挖掘出基本面轉好的產業,才是大賺背後的真本事。

他舉例,一三年金融股獲利大爆發,當時對金融產業掌握較好的自營商,早在獲利數字出爐前,就已預先布局,等到一四年財報公布,成績確實亮麗,不過股價卻在之前就已反映完畢。對看到獲利才準備進場的投資人來說,都為時已晚。

紀律操作 分散投資、嚴控停損是最佳寫照至於風險控制部分,「以前做股票,容易看好一檔就集中重押,可能目標設定要買一百張,就一次買進。不懂分批進場,也沒有停損觀念。」但受過自營部訓練後,謝晨彥改變交易習性,就算某產業或個股再看好,也不會單買一檔,重視投資組合的分散性。

「自營部除了每天就當日盤勢進行溝通外,每周五下午還會針對各產業及全球概況做分析報告。同時也會檢討當周績效,同事間可看到彼此操作成績,壓力很大。」為避免在檢討會上被「修理」,最佳防衛機制就是嚴格執行停損,將風險控制在最小範圍。

「過去操作最難的地方是,明明看好的個股,卻因短期下跌較多,而被迫停損出場。自營部風控要求嚴格,不論是績效掌握或下單額度,都嚴密監視。一切交易都是目標導向,只要個股目標價位一到,就開始調節;或走勢不對,就馬上砍單出場。」在這樣紀律嚴明的操練下,謝晨彥養成習慣,寧可錯過未來獲利可能大爆發的潛力股,也要維持停損機制,一旦個股回跌五%,就忍痛出場、絕不戀棧。

以風險控制為前提,爭取最大投資獲利,也是謝晨彥個人操作最佳寫照。「自營商與基金公司,或其他機構法人最大差異,在績效與分紅、獎金掛鉤,所以個股進出場時機掌握很重要,不像ETF或共同基金,是依照比例及配置進行布局,不必太在意進出時點。也因此,現在養成只做強勢股的操作習慣。」相較過去是一支隊伍,打的是團體戰,如今少了專業分工與機構法人資源,卻因掌握其中訣竅,個人作戰成績也毫不遜色。他簡單歸納其中要訣,就在四個字:「技」、「籌」、「財」、「策」。

「技,就是先從技術面找出突破整理,或形態漂亮的強勢股。」他坦言,技術面一定會先引起大家注意,強勢股代表市場人氣高、夠熱門。在資金簇擁下,投資效率也會提高。簡單確認線形後,再來就要釐清是誰在買股,追蹤「籌」碼;若有外資、投信法人蹤影,投資興趣就會增加。

「法人思惟較好掌握,會買進某檔個股,代表事前一定先經過會議討論,有詳細的研究及拜訪報告,跟著買進風險低。或有特定券商,過去買股票時機都很精準,有高手在裡面,也相當具參考性。」有了法人買進背書,接著就要檢視營收獲利數字是否相稱,或題材面是否具亮點,所謂「財」,除了財報表現外,也有題材性概念。「基本面若由虧轉盈,或月營收、接單量確實逐步成長,股價就不容易只漲兩、三天。以長期獲利保護短線波動方式,也較能參與到大波段行情。」經過以上三步驟檢視,最後決定是否買進,取決於「策」。「當個股利多消息浮出枱面時,股價易漲難跌,此時就必須靠『策』略評估股價基期,本益比太高,就算前三步驟過關,也無法買進。」謝晨彥解釋,股價評價方式,一般以本益比評估。但散戶不像法人,要預估個股獲利不容易,對產業合理本益比也未必有概念,只能以簡單方式,大概抓個區間,在安全範圍內進行操作。

例如大盤長期本益比約在十七、八倍間,可約略抓個區間,以十五倍至二十倍當作可操作範圍。若本益比超過二十倍,就只能拿一部分資金進場,若超過二十五倍,就不要再追高。反之,本益比在十五倍以下可大膽買進,若連十倍都不到,就更應全力布局。

堅守原則 儒鴻一檔獲利逾二○○%依照四字訣操作,最經典的代表作就是紡織股儒鴻。「一一年四月,儒鴻股價只有四十多元時,我就注意到這檔個股,當時股價從最低三十元,上漲超過五成,股價有明顯攻擊力道,吸引市場目光。」接著,謝晨彥觀察籌碼,發現有投信持續買進,增強他的投資興趣,並開始留意儒鴻的營收獲利表現。

「相較前一年,儒鴻營收確實明顯成長,當時估計每股獲利有機會賺到七至八元,換算本益比才八倍。後來又打聽了一下『機能布』用途,確認題材價值,研究後覺得相當有看頭,就大膽進場。」他說,剛開始操作並不順利,常因跌破停損價位而得暫時離場。後來,又在五十元附近承接,一路抱到一六○元,獲利逾二○○%漂亮出場。

對謝晨彥來說,超過一六○元的儒鴻,已超出自己設下的本益比天險,與其追高買進,不如回頭尋找價格被低估的個股,才不違背安全交易鐵律,而這也正是自營部歷練下來,教會他最重要的事。

在自營商學會四招每年獲利百萬—— 以儒鴻為例50元布局,160元附近出場,2年獲利逾200% 財 透過財報確認,營收數字也較2010年同期成長25%。

技 2011年4月中旬,股價帶量大漲。

策 預估EPS可能上看8元,股價僅50元附近,本益比低,值得大量買進。

籌 經過籌碼追蹤分析,發現投信法人陸續進場布局。

謝晨彥

出生:1972年

現職:專業投資人、台北社區大學講師

經歷:大展證券自營部

學歷:交通大學財金所

著作:《神奇五四三選股法》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0679

萬達:“穩賺1號”,真的穩賺?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7/4644720.html

萬達:“穩賺1號”,真的穩賺?

《中國房地產金融》 王聞 2015-07-13 20:46:00

拋棄“以售養租”,推行“輕資產”化,萬達第四次轉型開端良好。

號稱“最低只要1000元,就能成為萬達廣場股東”的“穩賺1號”,確實很牛。

這款萬達集團的首期眾籌產品自6月12日推出,上市三天內就被一搶而光,順利完成50億元資金的發行計劃,創造了全球眾籌行業的新紀錄。

據悉,該眾籌項目50億元中,有5億元面向個人投資者發售,線上在很短時間內被“秒殺”,線上認購超額多倍;面向機構投資者的45億元額度,3日之內也被搶光。

中國首富王健林也表示,借助互聯網金融的手段,到2020年萬達將可以開業400家萬達廣場,到2025年萬達廣場開業要達到1000家。這樣一來,即便每家萬達廣場按照10億元計算,萬達也將輕松實現自己的萬億市值夢。

首款眾籌產品受熱捧

去年底,萬達以3.15億美元收購快錢公司68.7%的股權,成為了其控股股東。時隔半年後,萬達終於邁出了轉身互聯網金融的第一步——聯手快錢推出中國首個商業地產眾籌項目“穩賺1號”。

據知情人士稱,“穩賺1號”眾籌項目為鄭州惠濟萬達廣場、梅州萬達廣場、三門峽萬達廣場、宜春萬達廣場、常德萬達廣場,這也意味著最低只要1000元,就能買到這五座萬達廣場的“原始股”。

按照產品說明,購買了“穩賺1號”的客戶,首先每年將有來自凈物業收入,也就是來自定投的萬達廣場租金的6%年化利率,每年收益派發日發放。另外,假如項目成立3年後REITs上市,預期年化收益率可達14%。如至第7年期末仍未上市,萬達商業地產將以不低於實際投資資金1.5倍的價格(扣除相關稅費後)收購自有租賃物業或相應權益,預期年化收益率為6%。因此此次“穩賺1號”號稱年化收益為12%起。

事實上,為了未來REITs上市,萬達也已經提前做好了功課。早在年初,萬達集團已經在上海自貿區著手搭建準REITs權證交易平臺,該平臺是上海自貿區為萬達設置的定向開閘REITs平臺,為雙向跨境資金池。

由於定位於眾籌產品,因此外界將“穩賺1號”理解為股權融資。然而,萬達內部人士指出,不同於股權融資的是,“穩賺1號”產品的退出既可上市,又可向第三方轉讓,確實無法轉讓時,到期由萬達集團回購。同時還擁有每年預期的6%收益,因此也具有債權的特征。

同時萬達集團也指出,不能將快錢眾籌理解為萬達商業募資。根據預期,該理財產品資產增值收益絕大部分歸投資者,租金收益的絕大部分也歸投資者。萬達商業只負責選址、設計、建造、招商及管理,並分得30%的租金收益,是萬達商業典型的輕資產模式。

第四次轉型開局滿分

早在今年伊始,董事長王健林就宣布萬達要啟動集團歷史上第四次也是最重要的一次轉型,核心就是要拋棄以往“以售養租”的模式,推行“輕資產”化。

過去,按照“以售養租”的模式,萬達已經在全國成功開業超過100座萬達廣場,未來幾年還可以按照每年新開業20座萬達廣場的速度擴張。不過在王健林看來,重資產模式容易受到房地產波動影響,並且,在原來的“重資產”模式中,萬達每修建一座萬達廣場,盡管可以通過銷售物業平衡現金流,但仍免不了前期的投入。

而輕資產之後,投資建設萬達廣場的錢將全部來自其他機構和大眾投資者,萬達只負責開發建設和運營。這也就意味著只要大眾對萬達廣場有足夠的信心,萬達就能夠吸引源源不斷的資金。同時,輕資產模式不僅不受市場影響,擴張速度還可以更快,每年甚至可以開業100座萬達廣場。

在獨立經濟學家馬光遠看來,所謂“輕資產”模式,簡單說,就是用別人的錢,利用萬達在商業地產領域卓越的運作優勢,由萬達負責選址、設計、建造、招商和管理,產生的租金收益由萬達與投資方按一定比例分成的模式。

但“輕資產”模式不僅僅是利用別人的錢做自己的廣場,更重要的是,通過“輕資產”的路徑,實現萬達從房地產企業,到綜合性的文化娛樂產業的全面轉型。這種轉型,從空間上而言,是從中國企業轉型為跨國企業;從產業看,是從以房地產為主的企業轉型為服務業為主的企業,形成商業、文化、金融、電商四個支柱產業。

馬光遠認為,萬達利用自己的優勢、重新詮釋互聯網金融和金融在萬達板塊中的定義,這無論對於萬達自身,還是其他公司的轉型,都具有極其重要的借鑒意義。

承諾回報前景存變數

當然,雖然理論上未來萬達廣場不用萬達投一分錢,但還是需要萬達負一定責任,並且這和重資產時要擔的責任完全不一樣。

易居執行總裁丁祖昱評論說,重資產一經銷售,現金流就能回來;而輕資產不僅不能靠去化平衡現金流,還要靠實在的商業地產運營,才能兌現每一年的承諾回報,即便是6%,也並非容易的事情。

按照推算,萬達2014年的新增土地成本約1200元/平方米,並假設前期設計和建安成本為2800元/平方米,加上稅費、營銷、管理等,總成本價在5000元/平方米,以50%左右的面積可租計算,每平方米可租面積的成本在10000元。

相比2014年萬達所有項目平均75元/平方米/月的租金,新項目要達到稅後6%的回報存在一定的運營壓力。

第一是增值壓力。雖然投資者都按“原始股”入股,但如今的市場下,連成本價都難以收回的地產投資遍地都是。姑且不說商業地產,一二線城市的住宅銷售不賺錢的項目也很多,王健林未必能保證這些商業地產就在7年內增值150%,但屆時即便沒有達到,也要履行承諾,這實際上對他來說也是巨大挑戰。

第二,雖然投資起點僅需1000元,但真會有那麽多人願意買單嗎?對於大多數中小投資人來說,7年期的封閉式的類REITs的理財產品,這一期限實在太長,中間任何事情都可能發生。即使在3個月後能上平臺進行轉讓,而這屬於自發型交易範疇,香港如此多的折價債券實質上也證明了,轉讓並不一定能賺錢,除非萬達來定轉讓價,但顯然不存在這樣的可能性。

當然,也有業內人士指出,類似“穩賺1號”這種帶有上市或轉讓資產優先權的類債券型產品,不得不說是眾籌方式上的一個重大創新。

首先,這一金融產品要具備當下互聯網金融產品普惠金融的理念,投資者可以以極低的門檻參與實體經濟的直接融資,免去中間環節而直接獲得投資收益;其次,所有的資金直接對接投資項目,從線上回歸到線下實體,而只有回歸到線下,實現產融結合,才是未來互聯網金融真正的發展方向。

編輯:張瑜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2980

精打細算》小心匯差風險 高利率貨幣不見得穩賺 現階段外幣投資 應考量避險而非配息

2015-08-10  TWM


外幣存款是台灣人喜歡的配息型金融商品之一,尤其是澳幣、紐幣、南非幣及人民幣。

考量到現階段的全球經濟情勢,專家建議應考量避險,把外幣資產核心放在低利的美元。

撰文•黃瑋瑜

高利率的外幣,如澳幣、南非幣、紐西蘭幣與人民幣,一向是配息型投資人鍾愛的標的。然而,隨著美國升息箭在弦上、原物料市場步入空頭格局、全球經濟復甦遇上亂流,匯差波動的風險是否造成匯兌損失而吃掉利息,甚至侵蝕本金,值得投資人精打細算。

全球經濟疲軟 短線著重防禦型貨幣相對之下,低利率的避險型外幣︵如美元與瑞士法郎︶看似利率很低,沒有配息效果,相對新台幣卻有持續升值的潛力。一來可利用匯兌收益補 低利率的不足,二來可作為資金停泊避險的避風港,俟全球經濟回復平穩,原物料止穩向上後,再轉移至高利貨幣上頭,不失為一條穩中求富之道。

著有《未來十年最好的投資機會》,外幣投資經驗豐富的理財達人盧冠安分享他的經驗說:「其實外幣投資很簡單,如果你感覺全球經濟開始復甦,那就買高利率的 原物料出口國貨幣就對了,如澳幣、紐幣、南非幣;如果你感覺經濟要走下坡了,不太對勁了,那就把資金往低利率的避險型貨幣移動,如美元、瑞士法郎,日圓也 可以。」以美元為例,美元指數是國際資金流向的重要指標︵編按:美元指數愈高,代表相較其他一籃子貨幣升值愈厲害,反之則是貶值愈厲害︶。○八年金融海嘯 時,美元指數一度推升到八十九點;一一年爆發歐債危機時,美元指數也同樣又上升到八十九點,顯示市場動盪期間,資金將流向美元尋求避險,使得美元匯率上 升,從近期美元指數來看,也已到九十七點的高點位置。

外匯部落客JOE也認為,在未來一年內應該繼續持有美元,他強調美國現階段景氣持續復甦樂觀,在聯準會升息前,投資美元是不錯的好選擇。

另外,若是以日圓、瑞士法郎作為避險貨幣,富邦銀行財管商品處資深協理黃致淵則提醒,日圓雖為避險貨幣,但因資金停泊時間較短,在市場震盪時間拉長時,避險功能會隨之降低;瑞士法郎則是因瑞士央行不時進入匯市干預,使得瑞郎避險需求降低。

至於歐元,由於歐洲央行加入量化寬鬆行列,加上希臘債務危機紛擾,歐元匯率恐長期維持下跌趨勢,投資人最好也要小心避開,歐元的避險性也因希臘債務危機而失色不少。

屬於高利率的貨幣,像是國人最愛的澳幣、紐幣、南非幣定存,在高利的背後,往往也具有高匯率波動風險,投資人又該如何投資?

澳洲是煤礦、鐵礦的主要出口國,過去因中國工業化高度發展,使得澳幣匯率兌美元曾突破一.一元的高點,但近一年來受中國經濟成長放緩影響,匯率目前已回跌 至○.七二,今年更已貶值近一一%。對此,盧冠安指出,「未來澳洲工業原物料需求,可能會由菲律賓、印度接手,但目前礙於其成長規模,仍無法與中國相比, 使得澳幣價格尚無支撐,短期內仍應避開操作。」除了澳幣,同樣受原物料價格影響的紐西蘭幣,面臨乳製品價格崩跌,以及紐西蘭央行企圖刺激農產品出口的弱勢 貨幣政策導向,經濟面、政策面皆不利匯率上升,不排除仍有續貶風險。

匯率波動高者 長線注重資產配置至於定存利率最高的南非幣,近期美元兌南非幣匯率已跌破金融海嘯低點,來到十二.六四兌一美元。此時是否適合投資人進場低接?

投資南非幣長達十幾年經驗的外幣達人饒允武表示,從一二年高點的七.五元南非幣兌一美元迄今,跌幅已近七成,若資金充裕者則可考慮逢低分批進場。以三個月定存利率三.八%來看,將近新台幣定存利率的四倍,還是可用時間換取匯率回升空間的划算投資。

南非是高失業率、高通膨以及治安不佳的國家,但整體來看仍屬於BBB信用評級︵屬投資等級︶的國家。因此他也強調,若要降低投資風險,還是要著眼在長期投 資及資金的分配。一般而言,他會把資金分為二十等分,其中五等分會放在風險大,但價格便宜時進場低接,其他十五等分則拿來作為風險控管,當作未來攤平或是 加碼時的運用。

全球經濟環境詭譎多變,各界關心是否有黑天鵝事件發生時,外幣匯率波動難免加大,這當中雖有危機,但機會也同時出現,就看投資人能否把握。

短期看防禦型貨幣,以美元為首── 外幣定存利率、兌台幣升貶幅度

種類 外幣 今年來

兌新台幣

升貶幅度 3個月

定存利率 1年期

定存

利率 風險 操作策略

幣 美元 -0.59% 0.40% 0.80% 美國股市、債市價格過高,風險升高。 應作為現階段外幣資產的核心。

瑞士

法郎 2.67% 0.001% 0.001% 瑞士央行出手干預匯價,壓制瑞郎升值。 傳統的避險角色弱化,宜觀望。

日圓 -3.88% 0.001% 0.05% 離通膨目標還有距離,短期內可能繼續量化寬鬆。

幣 澳幣 -11.45% 1.60% 1.80% 中國經濟成長衰退,導致相關工業物料出口下滑。 經濟基本面短期內恐難好轉,匯率恐繼續探底,宜暫時避開。

紐西蘭幣 -15.33% 1.80% 1.95% 面臨乳製品價格崩跌、央行態度由鷹轉鴿。

南非幣 -8.73% 3.80% 3.50% 政經環境差、匯率波動大。 可分批低接,但須留意資產配置。

註:數據統計至7月27日 資料來源:台灣銀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6745

一年三千款設計 「蕾絲王」穩賺28年 最創新》偉特從被嫌廢物 到打進好萊塢

2016-02-22  TWM

台灣有哪家公司,從創立至今,整整二十八年,沒有一年虧過錢,即使遇到二○○八年的全球金融海嘯,營收仍然維持正成長,這家公司就是偉特,其背後的靈魂人物,是擁有「蕾絲王」封號的王明祥。

去年(二○一五年)全球經濟局勢嚴峻、景氣直直落,偉特竟然還有餘裕可以大砍二○%的訂單,除了讓人嘖嘖稱奇外,更是滿心好奇──偉特如何做到「東方不敗」?

二十八年來,偉特只專注在一項產品,就是「蕾絲」,竭盡心力將一個產品做到最極致,自然會被全世界看見。

逆轉夕陽產業 創新是生存密碼深受王公貴族、好萊塢影星喜愛的晚禮服婚紗品牌Elie Saab、高級訂製服聞名的Valentino和歐洲最大婚紗品牌Pronovias等國際大品牌,服飾上所用的頂級蕾絲,均出自偉特之手。

偉特締造東方不敗光榮紀錄的葵花寶典,是靠著「每天都要創新,推出最優的產品。」不斷創新背後的壓力其來有自,董事長王明祥表示,「全世界頂尖的設計師都非常挑剔,不是最精華的他不會用,我們做時尚,只要一次沒做好,客人就會嫌棄你,掉頭離去。」有一次,王明祥迫不及待地向歐洲最大婚紗品牌Pronovias的負責人,展示數百款最新設計圖樣,結果,對方看完只丟下一句話:「All shit !」(都是廢物!)當下,王明祥難堪又難過,但是也正因為擁有如此嚴格、刁鑽的客戶,才能時時刻刻激勵自己,必須不斷進步,絲毫不能鬆懈,直至開發出最完美的產品!

如今偉特可以霸氣又自豪地說:「創新是我們的強項」,偉特每年總共開發三千多款新設計圖樣,一個月就有高達近三百種的創新需求量。「為了幫助客戶做到產品差異化,我們在同一地區,會針對不同的客戶,提供不同的產品,因此只能愈開發愈多,不然不夠分配。」王明祥解釋。

台灣紡織業曾經一度是夕陽產業,主要原因不外乎:敵不過中國的低價競爭,產品的創新研發能力不足。偉特之所以能撐過風暴、屹立不搖,最大原因是,從創業初期開始,創新早早就成為偉特的生存密碼。

王明祥創業沒多久,身為貿易商的他,發現工廠端開發新產品的速度與品質,常常大幅落後客戶的需求,甚至連號稱台灣蕾絲第一把交椅的設計師,一個月竟交不出三款新作品,當時的王明祥決定搶回發球權,自己設立工廠,培養、主導設計團隊。

「我們光設計團隊就三十多人,每天都有新圖樣出來。」每年春秋兩季國際展售會,偉特的展示攤位總是擠滿人潮,「在巴黎的展覽會,我們甚至必須發號碼牌,來管制人數進出。」王明祥笑道。「現在是我們領導流行,今年我們推出哪個新款式,它可能就會成為潮流。」王明祥自傲地表示。換言之,偉特早已跳脫低價代工的困境,成功轉型為產品的制定者。

九成設計圖稿 均親自逐一審視更讓人驚訝佩服的是,掌控整個蕾絲設計和研發的靈魂人物,竟然是完全沒有設計相關背景的王明祥。東吳大學經濟系畢業的他,出社會的第一份工作,是在當時最大的蕾絲製造廠東洋紡織當業務。

在東洋上班時,王明祥就發現,自己對流行時尚的敏感度比同事們都強,每當新設計款式出來,他常常能一眼看出哪一個款式好、會大賣,哪一款設計有缺陷;結果,也往往真如他所料。

天生對時尚的敏感加上後天的努力,以及和世界頂尖設計師長期相處溝通的經驗累積,讓王明祥成為獨霸一方的「蕾絲王」。

他解釋,大部分的設計師其實只會畫圖而不會設計,欠缺想法和創意,更不了解全球各地的流行趨勢,幾乎九成以上的設計圖稿,王明祥都會一一審視,並且指導設計師修改,數十年如一日。

研發技術品質 讓企業立於不敗倘若創新與設計是偉特所設下的第一道不敗門檻,第二道讓對手無法追上的門檻則是技術。

織造蕾絲,除了機器設備外,仍有許多道繁複工序,必須仰賴大量手工作業,如縫珠、貼花、亮片、刺繡等。所以,蕾絲廠商們常自嘲,「做蕾絲會累死。」除了蕾絲款式的設計創新外,偉特進一步投入大筆資金於機器設備的研究開發。「我們長期和義大利、日本等設備商合作,目前已經成功開發出原本須仰賴人工的刺繡、骨線、亮片、珠子、緞帶等工序的機器設備。由於是共同研發,偉特可以單獨享有最新機器設備三年的專利使用權。

傳統代工製造廠商多是遇到轉型升級瓶頸,才開始對品質有進一步要求。偉特卻是從創立一開始,品質就已經是基本功,並成為擊退競爭者的第三道門檻。

「很感謝我們有一位嚴格的客戶,踩在巨人的肩膀上,讓我們變得更好。」王明祥說道。這位巨人是當年美國最大的禮服公司之一Mori Lee,它們對品質的要求很嚴格,從一開始就設下高標準,例如絕對不能有色差,甚至直接指派品檢人員駐紮工廠。

「有一次,一批貨因為骨線沒有修乾淨,全公司員工留下來,熬夜加班修線頭。」偉特現任顧問、前總經理呂長安回憶。這位大客戶陪著偉特一起練兵,偉特成就客戶的同時,也成就了自己。

正因為設下研發、技術、品質三道障礙門檻,大幅將競爭者遠遠拋在其後,讓偉特足以自豪地說:「目前看不到第二!」開拓婚紗市場,搶先卡位緬甸鎖國長達60餘年的緬甸,去年底,由著名民主鬥士翁山蘇姬領導的全國民主聯盟,成功打敗長期由軍方把持的執政黨,贏得緬甸大選。

資源豐富、人口眾多的緬甸,外界看好將一飛沖天。

早在7、8年前,王明祥就眼光獨到搶先卡位緬甸,成為合法台商第一人,並且一口氣設立了10座工廠,說服婚紗產業上下游相關供應鏈,一起將生產核心從中國移到緬甸,因而獲得「緬甸王」頭銜。 (燕珍宜)

撰文 / 燕珍宜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6535

壽險公司祭出停售牌,儲蓄險越賣越熱 儲蓄險穩賺?拆解四大推銷話術

2016-05-23  TCW

國泰、富邦儲蓄險保單相繼停售,現在不搶會吃虧?

別急!先有正確觀念,才不會被業者話術牽著鼻子走。

央行頻頻降息,讓不少保險業者深感吃不消,最近兩大壽險國泰、富邦先前熱賣的儲蓄險保單都宣布喊停,業界預估,在利率水準還有可能走低的壓力下,之後會有更多業者停賣儲蓄險。

每逢此時,「停售效應」戲碼便會再度上演:理財專員們乘機對民眾搬出「正式停賣前,要搶要快」、「現在不搶,以後費用調漲才買會更吃虧」等話術,鼓吹民眾砸錢購買。

話術一:安全、穩賺不賠

但決定是否投保儲蓄險前,民眾應先破除錯誤觀念,別被理專或業者行銷話術牽著鼻子走,以免賠了夫人又折兵。

關於儲蓄險,一般民眾最常聽到的推銷話術之一是:「儲蓄險既是儲蓄,又有保險性質,是很單純又安全的商品,穩賺不賠!」換言之,業者或理專喜歡如此勸誘你:倘若你不懂投資理財,或有「強迫儲蓄」的需求,儲蓄險是不二選項。

事實上,民眾應建立

觀念:任何標榜利率超

過銀行定存的金融商

品,理論上都隱含比定

存高的風險和機會成

本,儲蓄險也不例外。

比方說,不少業者和學者都直言,儲蓄險並

非針對一般年輕人或上

班族的商品,因儲蓄險的保費堪稱昂貴,這可能是多數民眾沒察覺的。

「儲蓄險保費金額很高,常是有錢人拿閒錢買的。」永達保經董事長吳文永觀察,保儲蓄險的客戶,保費達一、兩干萬元者大有人在,泰半是有錢人為規避稅費而投保,或做為資產配置其中一環。

「一般儲蓄險的保費,年繳數十萬元跑不掉,躉繳的可到上百萬元。」淡江大學保險系副教授郝充仁提醒,以正常情況面言,儲蓄險非月薪寥寥數萬元的上班族能輕易負擔的。

話術二:保證拿回本金

中國信託人壽商品發展一部副總經理賴玉菁也說,一般小資族就算買儲蓄險,能投入的保費通常不高,累積財富效果不大,資金不多者,不建議優先考慮此商品。

關於儲蓄險,常聽到的話術之二是:「儲蓄險是保本商品,保證能拿回本金。」但,業務員或理專不會告訴你的是:投保後,要是在前幾年解約,幾乎都拿不回本金,更不必談利息。換言之,若提前解約,通常都虧錢收場。這與定存解約,僅僅是少拿一點利息的結果,是截然不同的。

保單中,常會附上「解約金表」,詳列每年的解約金,基本上,解約金都是隨保單年期遞增而逐年降低,民眾購買前應詳細比較,短期內若有現金需求,不宜貿然投入儲蓄險。

話術三:利息遠高於定存

第三種話術,也是民眾最易被沖昏頭的推銷說法:「預定利率逾二%」或「期滿N年後,以二%以上複利增值」,標榜利息遠高於定存,不買可惜。

尤其是二代健保制度上路

後,銀行定存的利息收入被納入課徵保費的範圍內,業者更順理成章的端出「與其放定存被迫繳費,不如轉入儲蓄險,省保費兼賺利息」的說詞。

不過,和其他保單一樣的是,所謂的「預定利率」,並不等於實質報酬率,而要看IRR(內部報酬卒,又稱折現率)而定。理財作家李柏鋒指出,市面上不少儲蓄險,十年內的IRR都沒有比定存高到哪裡去。

一般Excel軟體有內建IRR 公式,可供民眾試算。如某

張六年期儲蓄險保單:年

繳三萬六千七百五十四元,期滿後每年以二.二五%複利計息。該保單顯示,六年期滿後可領回二十二萬九千零九十五元,計算後發現:這六年內,IRR為一.〇九%,竟連現在一年期定存利率(一.一二%到一.

一三%)都不如。

就算六年過後繼續投入資金至第十年,以每年二.二五%複利試算後,該儲蓄險的利息也只比同期間的定存多了約一萬三千元,這還尚未計入這段期間若升息,儲蓄險利息收入不變、定存利率增加的可能性。過程中想解約、轉入定存,還要承受拿不回本金的風險。

話術四:組裝套餐超划算

第四種話術,是隨著近期業者推出的「組裝套餐」而生,聽起來也誘人:投保某儲蓄險,再拿儲蓄險提供的利息,去買長照、重大疾病、醫療其他養老商品,為退休做準備。

不過,吳文永提醒,以目前儲蓄險的利率水準,利息高到足以再買另一種保險,保費本金要達上千萬元,才有可能。

郝充仁也說,五十五歲以上、財力雄厚到一定程度且有養老規畫需求的保戶,較適合考慮這種組合方案。

最適有閒錢、險種完整者

到底要不要買儲蓄險?答案因人而異,不過做判斷前,應該先問自己:究竟想要透過「儲蓄」來累積財富,還是想替自己的人身安全、健康買一份「保險」?也就是說,不會有一種商品,滿足你所有需求,更不會有白吃的午餐。

「儲蓄險大部分都訴求

IRR比定存高,但其實保障不多。」賴玉菁建議,在所有純粹保障性質的保險,像是壽險、醫療險等,都已購買齊全後,再考慮儲蓄險。

多數專家都建議,手頭上有一筆「一定期間內確定不會動用」的閒錢,或已擬定一個十分明確的中長期理財目標,再考慮買儲蓄險,最為妥當。

撰文者張舒婷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9743

想靠選擇權穩賺權利金?先搞懂規則 以為「還能下單就代表沒風險」 慘賠九千萬元

2016-07-25  TWM

訴求以小搏大的選擇權,讓一般投資人躍躍欲試,期待財富翻身。 但,在研究選擇權買、賣方交易策略前,其實,更應該弄清楚的是,期貨商的遊戲規則。

從事營建業的陳先生,今年五十多歲,三十歲起投入股市,算是台股老手;二○○三年,他在營業員的推薦下接觸台指選擇權交易,自認心態保守的他,雖然交易金額達到三、四千萬元,但操作策略是押寶於獲勝機率較高的「盤整盤」,以「賣出賣權」搭配「賣出買權」,只要指數在一定期間內沒有大漲大跌,就能穩賺權利金。

「就像收租金的概念,每三個月結算一次,穩拿權利金。」這樣「穩收租金」的賣方交易策略,確實一度讓陳先生帳上獲利越滾越大,直到一一年八月全球股災,加上隨後全球股市普遍出現暴漲暴跌的劇烈震盪,才戳破他的認知。

如果對選擇權稍有了解,多半知道選擇權的特性之一,可說是「買方風險有限」,至於賣方,雖然理論上獲利機率較買方高,但「虧損風險卻可能無限擴大」;也就是說,如果採取賣方策略,對於停損點的掌控必須極為嚴格,否則可能造成難以挽回的虧損。

一一年八月股災,陳先生固然成為系統性風險下的犧牲者,但真正造成他財務災難的根源,在於對保證金交易制度、追繳與建立新倉等相關規定,與期貨商之間的認知有落差,讓他不但沒有意識到保證金不足的問題,反而不斷加碼建立新倉,最終賠掉九千萬元。

投資人疑問

發出追繳通知 還能下單?

台股成交量低迷,不少散戶近來逐漸轉往期貨、選擇權市場尋求短打機會,而陳先生這堂九千萬元選擇權風險課的核心,在於搞懂期權市場賴以維持交易秩序、且保護交易人控制風險的保證金制度。

陳先生回憶,在那段「不斷虧錢,但也不斷加碼」的過程中,「帳戶經常出現權益總值低於維持保證金的情況,營業員卻從來沒有真的要我們補錢進去,只拿了一份文件請我簽名,至於為何要簽名,他也說得含糊不清,當時我不以為意,根本不會有保證金不足的聯想。」陳先生說,後來才知道,那就是所謂的「保證金追繳通知」,他心中的最大疑惑是:為何已被發出「追繳通知」,卻還能繼續下單、建立新倉,以致虧損雪球越滾越大?

要釐清實務運作,找到答案,就必須先搞懂四個期貨專有名詞,分別是原始保證金、維持保證金、權益數及權益總值。只有看懂這四個名詞,才能了解「追繳通知」及「建立新倉」的交易規則。

首先,「原始保證金」是期交所規定,投資人在下單前、帳戶內所需的最低金額;原始保證金會因市場行情變動而有所調整。其次是「維持保證金」,代表當投資人已經持有部位後,帳戶內最低所需的保證金,若帳戶餘額低於這個數值,期貨商就會發出追繳通知(目前稱為「高風險帳戶警示」),建議投資人必須補到原始保證金。

「權益數」是期權帳戶當日淨值,加上當日「期貨部位」的浮動損益;至於「權益總值」,則是「權益數」加「未沖銷買方選擇權市值」減「未沖銷賣方選擇權市值」。以陳先生案例來看,他只做選擇權賣方交易,因此在權益數扣除未沖銷賣方選擇權市值後,權益總值就會低於權益數。

問題在於,期貨商雖以「權益總值」低於維持保證金,向陳先生發出追繳通知;另一方面,卻以數字較高的「權益數」,當作可否繼續下單、建立新倉的標準,只要「權益數」高於原始保證金就能下單。於是,雖然保證金早已被不當的操作一路侵蝕,但陳先生誤以為「既然還能下單,風險就還能控制」,持續進場「攤平」,最終導致保證金不足的部位,全數遭到斷頭砍倉,虧損累累出場。

操作眉角

隨時注意權益總值水位

期交所期貨商輔導部副經理張文禮表示,「就先前制度來看,期貨商以權益總值(低於維持保證金)當作高風險通知標準,以權益數(高於原始保證金)作為建立新倉依據並無不妥,陳先生遇到的正是這種情況。」因此,只要帳戶內權益數高於原始保證金,期貨商就可接受客戶下單;不會因投資人收到追繳通知,就認定盤中不能建新倉。

自一三年起,主管機關統一以權益數(低於維持保證金)當作高風險警示,但對於「不做期貨、選擇權只做賣方」的人來說,「權益數」中包含了賣方預先收取的權利金,因結算前不是實際獲利、不能算是自己的錢,所以操作時,不能僅憑主管與期貨商機制來控管風險,更應隨時注意自己的權益總值水位。更重要的是,期權操作畢竟屬於高槓桿,進場前必須先想清楚。

整體而言,未來投資人在做選擇權賣方交易時,不要以為「還能繼續下單」,虧損就不會太大,很可能「權益總值」、也就是自己帳上真正的金額,已低於維持保證金而不自知,甚至持續建立新倉,擴大虧損。在目前交易制度已有讓投資人低估風險的疑慮下,只有搞懂遊戲規則,嚴控交易風險,賺錢才踏實。

撰文 / 歐陽善玲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9503

海外巨頭加速“歸隊”,炒CDR穩賺不賠?

6月6日深夜,證監會發布了包括《存托憑證發行與交易管理辦法(試行)》(下稱《管理辦法》)在內的9份文件,標誌著CDR的制度核心規則全面落地。

CDR作為一種新型的融資工具,必然會產生增量的融資需求,但是究竟會產生多大體量的融資需求,與現有的融資體系又將如何平衡引起討論。有觀點認為首批CDR的發行集中在市值體量較大的科技公司和獨角獸中,按5%左右的比例初步估計吸金強度可見一斑。

分析人士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的時候表示,雖然說獨角獸企業代表了經濟發展的方向,但是買CDR並不是一定就會穩賺不賠,這一點必須註意。

落地會吸金多少?

此次發布的九大文件覆蓋了存托憑證(CDR)發行、交易、上市、信息披露制度、試點企業選取標準和選取機制、以及對保薦機構要求等。此外,《管理辦法》不僅強化了信息披露義務,同時明確了科技創新咨詢委員會的工作職責。自6月7日起,符合條件的企業可以向證監會申報發行IPO或者CDR材料。

據證監會相關表態,獨角獸中四新類企業更符合上市標準,另外滿足條件的企業也有部分已在籌備美股和港股上市。根據《2017年胡潤大中華區獨角獸指數》,目前中國估值超過70億的獨角獸公司共計120家,估值總計近3萬億人民幣。

值得註意的是,由於獨角獸大多存在VIE結構,發行CDR為這些公司提供了便利的上市途徑。因此除了中概股外,CDR另一個重要的融資需求是獨角獸公司。而以獨角獸為代表的創新企業體量相對較大,以工業富聯(601138.SH)為例,不僅從預披露到過會僅用了27天,首版募投項目所需資金高達約270以人民幣,遠大於2018年以來約10億人民幣的新股首發募集資金。

工業富聯昨日晚間發布公告稱,公司將於6月8日在上交所上市交易,A股股本為196.95億股,本次上市數量為11.18億股。以新上市的同樣為獨角獸公司的藥明康德(603259.SH)收獲連續16個漲停板的態勢,業內有觀點認為工業富聯“吸金”趨勢或超預期。

數據顯示,2017年、2016年和2015年IPO融資金額分別為2301億、1496億和1576億人民幣,而今年前五個月IPO籌集資金共519億元。按照海外經驗,已上市公司發行CDR占普通股的份額比重一般為2%-10%不等。此前媒體報道稱首批發行CDR的公司包括百度、阿里巴巴、騰訊、京東、攜程、微博、網易和舜宇光學。以阿里巴巴為例,目前總市值達到3萬億人民幣,若按照5%的比例回歸,其資金規模將達到1500億人民幣,約占2017年全年IPO募資規模的70%。另有消息稱,即將在港股上市的小米或通過CDR在A股同步上市。

考慮到BATJ市值巨大,安信證券首席策略師陳果認為,較少比例的CDR發行就可以實現較多融資金額,因此其預計相對發行比例可能不會太高。基於BATJ融資比例1%-5%,剩余四家融資比例2%-10%條件下的粗略計算,安信策略預計未來的融資需求或可高至4220億元人民幣。

由於獨角獸回歸,可能會分流一部分市場的資金,引起了市場擔憂。為了防止對市場造成過度沖擊,目前已有嘉實、南方、華夏、招商、易方達和匯添富六家公募基金(戰略基金)申報的CDR戰略配售基金獲得批文並開始募集資金,專門投資以IPO和CDR形式“歸隊”的巨頭們。單個產品募資規模下限50億元,上限500億元,個人最高額度為50萬元。

資料顯示,若個人投資者合計募集規模不到500億元則向機構投資者配售;超過500億元則不對機構客戶發售。僅四類與養老基金相關的機構客戶能夠認購戰略配售基金,分別為社保、基本養老金、企業年金及職業年金,四類機構客戶也是按照這一先後順序進行認購。個人投資者發售時間為6月11日至6月15日,而面向機構投資者的發售時間為6月19日。

前海開元基金董事總經理楊德龍對記者表示,這六家針對獨角獸回歸的戰略配售公募基金有力地承接獨角獸發行CDR,減少對於市場的沖擊,使CDR發行對市場資金面造成的壓力得以減輕。同時,CDR發行之後,可能會進一步加劇大小盤分化,資金會向優勢的龍頭企業,特別是代表新經濟方向的大龍頭企業集中,而一些非龍頭的企業,以及績差股、題材股可能會進一步被邊緣化。

國金證券研究中心亦表示,CDR的推出符合我國支持新經濟發展的戰略方向,但短期或對資金面形成一定擾動。申萬宏源表示,短期而言CDR對A股市場流動性影響不大,且在A股漲跌停制度下,CDR吸籌效應有限。

買CDR未必穩賺不賠

從目前來看,CDR發行、交易和存托管等基礎制度已基本明確。但是,市場關註的“CDR與基礎股票之間轉換方式”等問題仍待後續出臺細則進一步明確。從國際實踐來看,各國存托憑證與基礎股票轉換機制安排存在一定差異,其中部分國家對存托憑證與基礎股票之間的轉換設定了一定的比例和時間限制。

楊德龍認為,從國際實踐來看,存托憑證與基礎股票間通常具有轉換機制,但各國的轉換實踐存在一定的差別。有關CDR與基礎證券的轉換,以後會專門予以規定。開展創新企業境內發行股票或者存托憑證的試點,主要目的是為了支持創新企業在境內發行股票或者存托憑證,有效發揮資本市場服務實體經濟作用,同時方便國內投資者投資代表新經濟的創新企業,分享是新經濟增長帶來的回報。

值得註意的是,雖然有關CDR的核心制度加速推進,仍存在諸多未明確的領域,投資者要註意其中的風險,買前多看一步。比如CDR雖然存在基礎股票,但是CDR本身和基礎股票的價格並不一定完全符合。由於國內投資者對於新興經濟的追捧,有可能導致CDR的定價高於境外的基礎股票。一般來說,CDR的價格和國外的技術股票的波動會有一定的相關性,但是並不完全相關。

以香港聯交所發行的HDR為例,聯交所先後共四家公司發行過HDR,現僅存一家HDR掛牌;而臺灣證券交易所TDR掛牌數量共36家,目前僅存17家仍流通。

此外,買了存托憑證,股價的波動可能與海外市場的相應的基礎證券的價格波動存在同向性,但並不完全一致。所以買了CDR,收益並不完全等於直接買了美股或者港股。

楊德龍稱,雖然說獨角獸企業代表了經濟發展的方向,但是由於在海外上市的這些“獨角獸”企業市值都已經非常大,估值可能也已經比較高,特別是美股,已經漲了九年的時間,很多“獨角獸”企業已經成長為“巨無霸”。它們的回歸價格是否合理,還需要認真的進行分析,同時要考慮國內外資本市場環境的變化。所以並不是說買了存托憑證,沒有投資的風險,買CDR並不是一定就會穩賺不賠,這一點必須註意。

對於普通投資者來說,參與CDR投資存在著一定的風險,必須高度重視。投資CDR本質上和投資新發行的股票類似,楊德龍強調,建議投資者理性對待,不要參與發行後的炒作。如果是追求長期穩定回報的投資者,可以考慮買三年封閉期的戰略配售基金,通過買基金來參與到CDR的投資。但是考慮到戰略配售基金有三年的封閉期,又加上戰略配售的CDR一年之內無法出售,就要考慮在一年封閉期間,CDR價格會不會跌破發行價,所以還是存在一定的投資風險,因此在認購戰略配售基金的時候要適當控制資金量。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5525

iBond穩賺 券商齊推十成孖展

1 : GS(14)@2012-05-23 23:44:35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20523/News/ea_eaa1.htm




信誠聯席董事張智威表示,有關優惠接近無利可圖。他預料今次iBond掛牌後,做價可升至105元或以上,即較發行價至少升5%。去年政府首批iBond(4208)認購反應熱烈,超額認購31.5%,張指今次認購反應將較上次更為熱烈,目前已收到數百個查詢,每日查詢數量持續增加,由此推斷,認購中籤率將較上次更低。去年政府第一次推出iBond,吸引了15萬人認購,認購44手或以下,皆可獲全額分配;張預計今次8至10手已是極限,建議巿民不要集中金額於同一個戶口認購,需分散投資。若巿民欲斥20萬元認購iBond,建議連同親友開設兩個戶口,每個戶口認購10萬元,中籤率更高。

信誠:上限10萬 手續費100元

有中型證券行負責人說:「收到風大家(其他本地券商)都會做百分百孖展,只要做足haircut(為計算資本需求、毛利及抵押品而減低資產市值的百分比),合規地齊齊搶客。」被問到做100%孖展又免利息及手續費,經紀行豈非做蝕本生意?他解釋,現時中小型經紀行生意難做,即使微利或近乎無錢賺都要做,該行擬下周公布認購iBond優惠詳情,「只要借出街的百分百是公司的現金而非向銀行拆借,不用承擔利息,即使百分百抽中,都仍是自己錢。」他續稱,經紀行亦會衡量風險,只有在特殊情下才提供100%孖展,例如當年匯控(0005)供股,證券行便提供100%孖展予客戶借錢供股。

耀才證券(1428)亦表示會推出優惠,預計是次每人最多可獲分配30至40手;輝立證券亦將於下周公布優惠。有市場人士指,券商積極借出100%孖展讓客戶「搵快錢」,新iBond掛牌首幾天可能會有較大沽壓。
2 : GS(14)@2012-05-23 23:44:46

大家孖唔孖?
3 : GS(14)@2012-05-23 23:45:33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20523/News/ea_eaa2.htm
通脹率勢回落 今年料4%
  2012年5月23日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20523/News/ea_eaa3.htm
iBond有政府包底 屬零風險投資


陸叔:料新iBond「只升不跌」

獨立股評人「陸叔」陳永陸表示,去年大手50萬認購iBond,今年亦會再花20萬元認購,「4%至5%的回報已經好吸引,已經高過做定期存款好多」。他又說保證一人一手,「等同政府派錢」。他預期,新iBond上市「只升不跌」,即買即放都會有回報。對於是否用新iBond「換馬」舊iBond,他認為,增發iBond會有攤薄效應,舊iBond會有一定跌幅,他已在4月收息後賣出首批iBond。

著名獨立股評人胡孟青表示,3.5%的回報不吸引,「識投資的人睇唔上眼,因為好容易在市場找到8%至10%、回報更好的選擇」,她亦提醒單靠投資iBond絕不能抗通脹,除認購數量有限外,實際通脹會較官方數字高,「停車場加價都唔止啦」。iBond僅適合投資風險承受性極低或唔想研究股票的人。

4 : dennis001(8614)@2012-05-24 11:10:43

2樓提及
大家孖唔孖?


一通好似無乜孖展優惠
5 : david395(4434)@2012-05-24 13:02:55

人人知道的東西no
6 : 蘇菲(27611)@2012-05-24 15:29:43

100%孖展既意思姐係咩?
請見諒!
7 : dennis001(8614)@2012-05-24 15:32:07

6樓提及
100%孖展既意思姐係咩?
請見諒!


即係客仔唔洗出錢,全部錢都係問人借來買證券
8 : 蘇菲(27611)@2012-05-24 15:35:59

咁咪好著數?!要收幾多利息??
證券行咁做對佢地有咩好處?
9 : 雪貓(1200)@2012-05-24 23:51:59

唔會孖,入幾手算數
10 : stanly9988(17906)@2012-05-25 12:00:36

今次應該賺唔多,重點係孖完抵唔抵?
11 : 肥B(18468)@2012-05-25 15:03:58

10樓提及
今次應該賺唔多,重點係孖完抵唔抵?


關鍵係無人答到你~~

今次全城唱好係因為上一年「走左寶」, 所以分得唔會多, 但唔申請就一手都無, 所以點都分幾個A/C各抽幾手

睇下下星期會唔會有報導 GATHER晒各銀行股票行等的申請資料同優惠啦~~ 到時再決定孖唔孖~
12 : dennis001(8614)@2012-05-25 15:16:58

11樓提及
10樓提及
今次應該賺唔多,重點係孖完抵唔抵?

關鍵係無人答到你~~
今次全城唱好係因為上一年「走左寶」, 所以分得唔會多, 但唔申請就一手都無, 所以點都分幾個A/C各抽幾手
睇下下星期會唔會有報導 GATHER晒各銀行股票行等的申請資料同優惠啦~~ 到時再決定孖唔孖~


不如諗下到時會唔會唔夠對手交易啦
13 : 肥B(18468)@2012-05-25 15:18:59

唔似細價股, 我諗唔駛擔心....呱...
14 : dennis001(8614)@2012-05-25 15:24:15

13樓提及
唔似細價股, 我諗唔駛擔心....呱...


第一日過億成交金額,之後千萬,最少幾十萬,平均約百萬吧
15 : ux176(28668)@2012-05-25 15:57:03

其實以往資料數據, 派息幾多邊到睇到, 平均派幾多呢
16 : mainfree(26769)@2012-05-25 16:34:15

11樓提及
10樓提及
今次應該賺唔多,重點係孖完抵唔抵?

關鍵係無人答到你~~
今次全城唱好係因為上一年「走左寶」, 所以分得唔會多, 但唔申請就一手都無, 所以點都分幾個A/C各抽幾手
睇下下星期會唔會有報導 GATHER晒各銀行股票行等的申請資料同優惠啦~~ 到時再決定孖唔孖~

同一個人名可以用幾個唔同A/C各抽??
17 : 肥B(18468)@2012-05-25 16:42:26

16樓提及
同一個人名可以用幾個唔同A/C各抽??

係喎..應該係同上年一樣, 計申請人ID NO, 太耐無抽IPO, 抽得紀念鈔太多了..
咁要借家人ID了...
18 : mainfree(26769)@2012-05-25 16:49:01

17樓提及
16樓提及
同一個人名可以用幾個唔同A/C各抽??

係喎..應該係同上年一樣, 計申請人ID NO, 太耐無抽IPO, 抽得紀念鈔太多了..
咁要借家人ID了...

我冇抽到紀念鈔 SO SAD
19 : passport(1491)@2012-05-25 21:25:50

訓身抽…反正呢排無咩心水…中哂賺番幾千都好
20 : J J(1180)@2012-05-25 22:10:55

請問一通可唔可以抽ibond
21 : pars(2406)@2012-05-25 22:18:06

20樓提及
請問一通可唔可以抽ibond


可以
22 : GS(14)@2012-05-26 14:35:08

15樓提及
其實以往資料數據, 派息幾多邊到睇到, 平均派幾多呢


http://www.censtatd.gov.hk/freed ... 3%81&issue=-&lang=2
拿去慢慢計
23 : GS(14)@2012-05-26 14:35:36

我現金抽幾萬算,唔會超過33萬人抽吧
24 : passport(1491)@2012-05-26 16:18:23

訓身抽有著數ma?
25 : GS(14)@2012-05-26 16:28:29

24樓提及
訓身抽有著數ma?



26 : passport(1491)@2012-05-26 17:34:15

係囉…反正我無咩心水…賺番d洗費都好丫
27 : GS(14)@2012-05-26 19:39:18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20526/16370172
花旗、永隆交行「五免」

花旗香港、永隆和交行香港對認購 iBond的客戶,一律「五免」各項收費,「五免」包括認購手續費、到期贖回費、存倉費、代收利息費以及二手買賣交易費。而渣打、富邦和信銀國際客戶則免首四項,而二手買賣交易費分別為交易額的0.75%、0.25%及最高1%。同樣「四免」的東亞(023)二手買賣交易費則為0.03%,但交易額超過500萬元則降至0.01%。另外,富邦全線分行於6月5至8日及11至12日將延長服務時間至晚上7時。
渣打香港財富管理投資策略主管梁振輝表示,環球市況波動,相信會令更多投資者轉向購買債券。雖然該行預期今年至明年通脹率將回落至約3.5%,但在低息環境延續下, iBond至少保證有1厘回報。
28 : passport(1491)@2012-05-26 19:43:58

我用渣打的…如果交易額的0.75%…咁佢咪賺好多?
29 : GS(14)@2012-05-26 19:44:34

28樓提及
我用渣打的…如果交易額的0.75%…咁佢咪賺好多?


是呀
30 : 肥B(18468)@2012-05-26 19:45:23

咁快d去永隆開個戶口先啦~
31 : passport(1491)@2012-05-26 19:46:41

當我買十萬而全中…通脹3.5%…但要扣佢0.75%…咁咪賺少好多…
32 : 肥B(18468)@2012-05-26 19:50:31

唔同, 0.75%係二手買賣的交易費, 你一直唔賣等收息的話, 應該食你唔到~~
33 : passport(1491)@2012-05-26 19:54:54

我林住即買即沽ma
34 : 肥B(18468)@2012-05-26 19:58:37

咁咪拿拿淋到 citibank 或永隆開個戶口~~
35 : 雪貓(1200)@2012-05-26 22:29:06

知唔知中銀有咩手續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9530

飛機租賃穩賺術 高仁

1 : GS(14)@2015-02-23 15:24:40

[table=100%][td=3,1][table=100%]2014-02-23 HJ
[td=3,1]

踏入羊年,高仁謹此祝賀各位「巴打」與「絲打」,「羊」眉吐氣,三「羊」開泰,名「羊」四海。過時過節,小朋友最鍾意收到利是或新玩具,廿四孝家長通常都不會吝嗇,盡量滿足子女的欲望。

本港大孖沙腰纏萬貫大把錢,隨時都可以一擲千金買「新玩具」,但卻不約而同流行買一件「新玩具」,就是收購飛機租賃業務。高仁將拆解大孖沙愛上「新玩具」的原因。

先不講遠、講近期的「刁」,新世界發展(00017)主席「純官」鄭家純上月底購買的「新玩具」,乃透過新創建(00659)以總代價2.225 億美元(約17.355 億港元),向家族旗艦周大福企業收購Goshawk的40%股權及票據。

超人純官羅旭瑞涉足

Goshawk 是一家商務飛機租賃公司,從事投資於出租一般航空、貨運及定期航班服務的營運飛機,目前投資組合內共有27 架飛機,分別租賃予世界各地多間航空公司。Goshawk 去年除所得稅後純利為2330萬美元(約1.817億港元),足見飛機租賃是有利可圖的行業。

新創建絕非航空業的新手,2013 年底投資於北京首都機場(00694),令經營方面累積到一定經驗。集團希望通過收購Goshawk 進軍飛機租賃行業,擴大航空板塊業務,以把握行業的發展機會。

談到賺錢機會,長和系主席兼本港首富「超人」李嘉誠,又怎可以少他一份呢?「超人」進軍飛機租賃業務的時間,比起「純官」還要來得早,而且其個人更加看好該市場。

長實(00001)去年11月初宣布,向多間飛機租賃公司如美國通用旗下GECAS、中國銀行航空租賃、日本三菱商事旗下的JSA,購入45架飛機,涉資18.9億美元(約147.42億港元);集團又與三菱旗下MCAP組合資企業JVA,以持有15架飛機資產,長實佔股60%。

「超人」於不足3個月突然「變卦」,引入李嘉誠基金會參與上述的「刁」。根據協議,長實投資於合營JVA權益比重將下降至50%,以騰出「空間」讓李嘉誠基金會投資,出資2200萬美元(約1.716億港元)佔股10%。

原來,世城系主席羅旭瑞更早涉足於飛機租賃行業,世紀城市(00355)擁有1架波音737-800飛機的84.9%權益,富豪國際(00078)則擁有2架空中巴士A321飛機,而該3架飛機全數出租予不同航空公司。

去年11 月,富豪國際決定加碼投資於飛機租賃行業,向ECC Leasing收購飛機機隊,包括18 架由巴西航空工業生產之客機,總代價8470萬美元(約6.607億港元),令集團機隊規模增加至21架。

目前,該新收購飛機機隊根據租賃協議,出租予一名航空公司營運商,屆滿日期介乎2015 年7 月至2023 年5 月期間,估計機隊月租總額150萬美元(約1170萬港元)。

回報高現金流強勁

「高仁指點」話你知,大孖沙不約而同愛上飛機租賃的「新玩具」,估計是與其行業前景需求、投資回報、現金流收入等因素有關。

根據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估計,到2017年亞洲航空客運需求將增長5.7%,增速為全球第二,尤其以中國境內或往返中國的航線需求最大,預示航空公司對飛機租賃存在龐大需求。

飛機租賃業務是一項回報高、成本低的投資,ROE(平均資金回報)可以高達9%,但平均融資成本僅約5%。只要飛機租賃公司做好收入與利息開支的matching(匹配)工作,就可以近乎「零風險」賺取息差。

飛機租賃業務是一項極穩定的業務,可以帶來強勁的經常性現金流及收入,與新創建的基建及交通業務的投資相類似。配合渡輪與巴士業務,加上飛機租賃業務,將可構成一個「海、陸、空」版圖,提供穩定而強勁的現金流收入。

「超人」經常把李嘉誠基金會掛在口邊,並已經把其視作為「第三個仔」,李嘉誠基金會中途加入成為合營股東,可能是「超人」極看好飛機租賃市場前景,希望「第三個仔」可以分享到穩定的現金流收入。 本欄逢周一刊出

歡迎交流上市公司的財技個案及招數,請電郵至[email protected]

高仁


2 : LHC(34894)@2015-02-23 21:26:59

幾時會輪到遊艇租賃、遊輪租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794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