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市場的判斷力 xuyk的博客

來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10b154e0102vdpe.html

    “全通教育”昨天跌停,今天又大跌,有朋友問我:怎麽看?

    一、縱觀A股歷史,凡是第一高價股最終沒有一個不慘落的,這是投機的必然結果,全通教育恐怕也難逃厄運。

    二、許多朋友認為,大多數創業板股票都被大大高估了,價格高得離譜,很不合理。這個觀點可能很對,但問:那麽它們價格究竟達到多少才算合理呢?你能知道嗎?你說它們很不合理,那你的衡量依據是什麽呢?是拿主板市場來衡量的?還是拿美國納斯達克來衡量的?抑或是拿其他什麽地方的股市來衡量的?但這樣的衡量方法是否科學呢?其實,估值根本就沒有一個什麽衡量標準可循的,市場不同,高低就會不同,這也就是說,脫離具體的市場環境來談估值是毫無意義的。

    本人在2月7日的小文《閑聊“估值”》中講到過,高估值是一種激勵。市場推高創業板的估值,為的是鼓勵其中許多行業的競爭與發展,使得它們能夠吸引更多的資金,以期引領經濟轉型升級。這也就是為什麽市場給予其那麽“不合理”的高估值、讓人們趨之若鶩、使其大多數股票飛漲的原因。當然,漲得越猛,跌得也會越慘,並且時間也會來得越早。

    誠然,我國股市缺陷頗多,創業板更是如此,制度與機制很不健全,監管不力,很不成熟,投機嚴重,容易泡沫泛濫,然而,盡管如此,但創業板的動向確確實實地代表了經濟轉型升級和發展的基本方向,這是毋容置疑的,也是顯而易見的。這個現象再次驗證了股市一條“定理”:市場的基本判斷力與其成熟度無關。不然的話,這階段第一高價股為什麽偏偏是創業板的“全通教育”,而不是其他的“全通白酒”也不是“全通船舶”或“全通證券”或“全通什麽”呢?

    剛要結束此篇小文,突然得知朗瑪信息替代了全通教育,成為第一高價股。我操!又是創業板的。真不知新股王的命運又會怎樣?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7505

牢記每次誤差 他變最年輕製茶冠軍 七年級許瑋翔入行五年 就掌握製茶最難的「判斷力」


2015-12-14  TWM

做茶五年就拿下全國發酵茶製茶技術比賽冠軍,年輕製茶師許瑋翔,三年前拿到這個冠軍時,自己都不可置信,但正是這樣的榮耀驚喜,變成一股龐大的推力,推著他往前走,令他不斷要求自我:只能進步,不能退步。

許瑋翔出身新北市石碇的製茶世家,從爺爺開始,一家三代都身兼茶農、製茶師。父親許鍊文擁有五十年以上的製茶功力,是茶藝比賽的常勝軍,被日本媒體封為「大台北茶王」。

家學淵源的許瑋翔底蘊天成,從小聽父親講茶,跟著喝茶、聞茶,有時許鍊文還會遞來一杯新製的茶,抽考題目,例如:「茶菁(茶葉採收的嫩葉)炒多久?」許多製茶知識就這麼耳濡目染地進了腦袋。

製茶靠直覺 沒標準答案

儘管如此,結婚以前的他,說到製茶本是一派「漫不經心」,直到結婚生子,意識到自己有承擔家業的責任,才開始認真跟父親學做茶。

許瑋翔說,製茶最難在「判斷」。尤其石碇以文山包種茶聞名,這類茶的發酵程度低,且以果香清醇著稱,製茶過程比烏龍茶細膩繁複,要歷經採茶菁、萎凋(茶葉 採回後,攤開散熱去水氣)、攪拌、炒菁、揉捻等過程。其中,萎凋、攪拌、炒菁三個階段最重要,如何掌握製作「火候」,是茶品優劣的關鍵。譬如,靜置,是讓 茶葉裡的水分可以從葉尖蒸發;翻撥則可調節茶葉發酵的程度,像是「叫醒睡著的茶葉」,兩者交互運用,不能太過也不能不及。因此,什麼時候該翻撥、該靜置多 久、之後炒菁幾分鐘,在在仰賴「判斷」,而且每一次採收茶葉都不同,沒有標準答案。

每一次實做,許瑋翔便牢記判斷的誤差在心頭,對於茶菁的掌握越來越好,二十六歲才入行,不到三十歲,就拿到區域比賽的頭等獎,當時農會總幹事打電話來報佳 音,「我以為開玩笑」,接著以區域冠軍身分,參加新北市比賽,與坪林、新店等地的製茶師同場競技,結果拿到二等獎,這時他也發現茶世界其實很廣大,自己的 技術還有待精進,自此「整整休息兩年沒參加比賽」。

這兩年他閉門沉潛專心「練功」。每天日復一日地在種茶、收成、做茶的循環中,追求製茶之道,父親則是他的最佳導師。

許鍊文看著如今包辦製茶流程的許瑋翔說,「我只告訴他『做茶沒有捷徑,全靠自己摸索』」;同時他還加入產銷班,與同業交流,藉此開拓視野。不斷揣摩製茶技 術,許瑋翔逐漸體會出,當萎凋、翻撥的調節不同,製作的成品就不同,「翻一翻茶菁,二十分鐘後,香氣又變了」,箇中變化無窮。

兩年下來,他越來越體會到其中奧妙,對做茶的掌握也越細膩,譬如,有一次炒菁時,聞起來茶香濃郁,等到泡起來卻「像開花至盛則凋」,他回頭問父親,許鍊文提醒他「增香火候要恰到好處」,原來,「並非炒到至香就是好」。

炒菁到最香 沖泡未必好

製茶工作日復一日,平日,每天顧茶園,一旦收成,立刻展開連續八天、十天不眠不休的製茶過程,其間一天睡不到一小時,只能在萎凋靜置空檔假寐;勞心勞力的過程,為的就是他眼中「很漂亮」的茶寶貝。也難怪,不到三十五歲,許瑋翔已是一頭少年白。

對茶葉製作越來越有把握之後,他也會與父親較勁,比「誰炒出來的茶比較好」。二○一二年,他「出關」,與爸爸一起報名比賽,報了三個點(每一點十台斤茶,作一個比賽單位),沒想到父子拿去比賽的茶都拿到頭獎,而他的排名還在父親前面。

許瑋翔記得,一四年台大體育館參加全國製茶技術比賽的那天,當茶葉經過一夜的萎凋,隔天他憑著直覺判斷,把炒菁時間定為四分鐘,四分鐘之後,十二台斤茶葉只剩不到四台斤,當他把炒茶的結果湊近鼻前,那股撲鼻清香,迄今記憶猶新。

這四台斤包種茶讓他一舉拿下全國製茶冠軍,成為歷來最年輕的冠軍,連推廣新北市文山茶不遺餘力的農業局承辦人宋珮琪都說,這次比賽從地方、新北市一路比到 全國,「得獎難度相當高」。一般茶葉比賽,都是製茶師拿製好的茶去比賽,這項比賽則不同,是在同一時間、地點,以同一批茶現場製作,考驗的是臨場判斷與真 功夫。

「一旦拿了頭等獎,就不能退步。」許瑋翔說,為了維繫第一名的名聲,他更專心做茶,領略到追求製茶技術的過程,沒有終點,也沒有退路,他說,現在「腦袋裡沒有其他,只想著如何做更好的茶」。

有父親許鍊文做老師,許瑋翔英雄出少年,拿下全國製茶冠軍。

許瑋翔

出生:1981年

現職:阿文茶園製茶師

學歷:東南技術學院電子科

主要成績:

2014年全國製茶技術競賽條索組冠軍(包種茶形為條組狀)2013年石碇椪風茶比賽特等獎

2012年新北市文山區

製茶競賽頭獎

撰文 / 許秀惠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4647

不要漠視市場的判斷力 xuyk的博客

來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10b154e0102vxsw.html

    今天是2016年股市第一個交易日,也是熔斷機制正式實行的第一天,結果滬深300指數兩次觸發熔斷,暴挫7%,大盤也暴跌將近7%,提前收盤。市場哀鴻遍野,慘不忍睹!

    剛收盤,老股民老同學老周就發來幾個段子:
    一、美國佬從1988年實行熔斷機制至今,只有1997年10月27日觸發過一次熔斷。而我們第一天實行這個機制,便完成老美9年走過的歷程,可見效率之高、發展之快啊!

    二、美國佬設立熔斷機制意在:
    1、提供時間讓市場冷靜;
    2、提供時間讓金融機構公開信息;
    3、提供時間讓上市公司公開信息;
    4、提供時間讓政府發現其中原因……
    而我們觸發熔斷似乎變成:
    1、讓市場恐慌性信息蔓延;
    2、讓市場進一步恐慌;
    3、讓市場再進一步恐慌;
    4、讓市場更進一步恐慌……
    三、2016年最幸福職業:券商
    8:30晨會
    9:00泡茶,盤前準備
    9:20-30準備子彈,直接跳空5%開盤
    9:30洗杯子、上廁所、理包、穿衣服
    9:45再砸2%,關電腦,收盤下班
    一天工作就這樣輕輕松松地結束了。
    ……
    最後,老周恍然發現今天股市暴跌的原因:
不要漠視市場的判斷力

    我操!
    哈哈!玩笑歸玩笑,玩笑開完,我們交流了一下對暴跌的看法。我認為,我國的股市確實很不成熟,存在不少大問題,比如,生搬硬套熔斷機制是否科學呢?難怪廣遭詬病,必須不斷加以改進,但竊以為,今天的暴跌主要因素還是來自於內因,因為市場本身具有調整要求,不可一股腦地怪罪於熔斷機制和責備市場不成熟。其實,金融學有條“定理”:市場的判斷力與其成熟度無關。所以,即使今天不跌,以後也還是要跌到這個程度的,暴跌就是市場給出的一種判斷,因為許多股票的價格確實過高了。切勿漠視和低估市場的甄別能力及判斷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1021

嘉和一品:有精准判断力的连锁粥品牌

1 : GS(14)@2011-01-08 16:19:07

http://www.cb.com.cn/1634427/20110106/178582.html

  一位喜欢研究商业的朋友一直去一家品牌粥品店,至今已经去了三年,“方便,店多,想吃时就能找到它;虽是粥,但营养,且能吃饱;能多次去,选择性强,粥品、面点、菜品总计达上百种等餐品;每次人均消费20元左右,还能接受。”他表示,走进这家店能让你明显感觉到这是一家企业,一切都已经流程化,而不像小铺子,品质不让人放心。

  就在不久前,这家名叫“嘉和一品”的粥品店拿到了红杉资本中国基金和涌铧投资两家风险投资公司的近1亿元人民币的战略投资。红杉资本2007年投资的中式快餐品牌乡村基2010年的9月27日登录纽交所。

  看来,中式快餐的春天,真来了。与重庆乡村基的餐品由洋快餐变更为中式快餐不同,嘉和一品仅仅是不断升级粥品、面点和菜品等;与小肥羊上市前夕才强行推进信息化不同,嘉和一品从第一家店开始就在每家门店的前厅和后厨安装摄像探头,每天每份点单都被录入公司自主研发的数据系统进行统计分析预测。自2004 年的第一家店,到现在北京城60多家直营店仅仅用了6年,从现在往过去历数,嘉和一品走得顺风顺水,从未出现重大变革,这在中国刚开始的商业史上不得不算是个小奇迹,且来看看奇迹的背后。

  精准判断力

  现风险投资公司纪源资本投资合伙人,前任光明乳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王佳芬表示,领导力集中表现在前瞻力上,这从根子上决定了一个企业的商业模式。

  嘉和一品创始人刘京京早在创立“嘉和一品”品牌前就已经具备了极为丰富的企业运作经验:在1992年上首都经济贸易大学贸易经济系大学一年级时刘开始创业,至1996年毕业前夕,已拥有七八个礼品专卖店;紧接着在中国国际期货经纪有限公司基金部担任了三年交易员,在这三年里,她磨练了非常强的抗压能力,经常过手上千万元人民币资金,并具备了良好的宏观大势判断力;而直至创立嘉和一品品牌前夕的2004年前的4年时间里,刘京京曾经营过海鲜自助餐、杭帮菜、火锅、老北京炸酱面,水煮鱼,茶餐厅等,在2003年遭遇非典打击之时,刘京京感觉到健康餐饮的机会到来了,她说,“在创办‘嘉和一品’之初,我对餐饮市场进行了深度分析,伴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生活节奏的加速,快餐市场需求越来越大,生活品质提高了,会更加注重营养健康。而这块市场基本处于空白状态,没有一家品牌连锁店。而之所以选择粥品,是因为它富有中国特色,且是中国历史上最营养健康的餐品。”

  事实很快就证明了刘京京判断的正确性,在开出第一家店的一个月后,在同一条街上仅相隔1000米的第二家店照样火爆;紧接着,在五道口开出第三家店后,火爆依然。

  刘京京不仅把商业机会看准了,而且从开第一家店始,就奔着把“嘉和一品”做成一个中餐行业的连锁品牌。开店前,刘卖掉了之前经营的各种形态的餐饮业务,专心经营“嘉和一品”,花去大量时间在餐品研发上,并且从第一家店就形成统一的VI标识,包括店内布置、餐具等等。

  超级信息化

  对于连锁企业来说,在几家店内实现标准化、物流、翻台率等快餐行业三大指标漂亮并不难,但如果超过10家,要做到这些恐怕就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这时候,信息化在连锁企业实现商业模式的标准化复制中的重要作用便显现出来。刘京京早在开出第一家店就已经意识到这一问题,所以在信息化上不遗余力,无论是店面内的电子化监控,还是餐品的消费者偏好和成本分析的数据化。

  自开第一家门店起,嘉和一品就在前厅和后厨安装了摄像探头,进行24小时监控。“我们每一个店都至少有八个摄像探头,这首先保证了客人安全,知道有监控,小偷就不会来这边;另外,员工也会更加提高自觉性。在我们办公室可以全面了解到各店实时的经营现状,一方面你可以看到各种食料当天消耗多少;另一方面,如五道口店36号台的客人他现在吃的是什么,点了多少,而且是几分钟上了几道菜,这在监控中心都可以实时看到。”

 这样一个小小动作,显现了“嘉和一品”吸收高科技的学习能力,这一技术手段大大降低人力督导成本,在餐品和服务标准化上功勋卓著。但这一个大大的管理创新,仅仅源于刘京京曾经帮助其弟经营一个大型网吧,而网吧是因为政府的强制要求才安装上摄像探头,可一旦装上就让经营者意识到其之妙用。

  小细节,以窥全豹。从创业直到现在,嘉和一品一切人财物都实现了信息化。“比如:当天营业结束后,我们就可以打出当天销售排行,哪个菜品客人最喜欢,哪些不喜欢。因为你做经营决策,包括对员工整体业绩和店面经营好坏,凭经验肯定不客观,但数字不会说谎,根据实时记录,通过数据挖掘工具,我们既能对成本进行分析,也能对未来消费者偏好进行预测。”刘京京非常有把握地向《新领军》表示,嘉和一品现在的信息化水平至少领先中式快餐行业两三年,各种信息化工具多数由该公司自主研发,“即使自己出国半月,只要能上网登录OA系统,我就能查到分店整体运营情况,进行重要文件的网签即可。”

  现在员工们使用起信息化工具起来得心应手,然而当初推行信息化并不容易。当时业内流行着一句话,“在嘉和一品工作,简直无法忍受。”的确,“在这,每道餐品都要称重,半成品上下精确到10%标准克数,成品精确到2%标准克数。如果不能精确到此种程度,成本分析就不精确。”

  改变一个人的习惯不容易,改变一个团队的习惯更不容易。最开始,刘京京总是亲自给员工发现金工资,考虑到集体宿舍中个人现金的安全性和企业长远发展,刘琢磨着把工资发到银行卡上。“这点小事,就遭遇了不少操作阻力,有些员工没有身份证,得回家照相办身份证;有些员工虽有身份证,但就因为错了一个字,也得回去重新办身份证,障碍不计其数。”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246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