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金融菁英憨勁 拚出首輛電動巴士

2012-4-16  TCW



油價高漲,電動車再度受到注目, 包括裕隆集團、台達電、必翔實業等大廠都陸續投入此市場。然而,國內第一家通過認證並已上路的純電動巴士,居然是一家資本額只有一億二千萬元,名不見經傳 的小公司。

這家公司叫作華德動能,目前,全台灣十輛正式領牌運行的電動巴士中,有八輛是它做的。相較於已上路的兩萬多台電動機車,以及一百多輛電動汽車,「電動巴士 的市場小,一般企業多半不願意投資,」經濟部工業局智慧電動車推動辦公室主任王正健說。

放棄千萬年薪投入做不出車停業,仍不服輸

面對大企業「不為」的小市場,華德專心投入,反而交出第一張成績單。這張成績單的背後,是一個金融界菁英「誤闖」電動車市場的故事。

二○○五年,原本在東京摩根大通銀行證券部擔任執行董事的蔡易忠,因父親的關係,陸續投資一家電動車工廠。蔡易忠看到電動車的趨勢,加上一場金融海嘯,讓 他決定放棄千萬年薪,投入電動車產業。但,「實際參與經營後,才發現問題很大,」最後,車做不出來,公司財務也有問題,只能停業,把員工全部遣散。

當時,全公司只剩下蔡易忠和父親蔡篤雄(當時華德董事長),對於究竟要不要繼續做下去,掙扎許久,最後決定再投入新台幣七千二百萬元(原本已投四千多 萬),「我覺得是不服輸吧,我就不信我做不出來。」

要說服供應商砸馬達售價十倍錢開模具

蔡易忠不想認賠過去的投資,加上一份理想,讓他一路面臨不少挑戰。

首先,是零件取得困難。

蔡易忠雖然以自己電子電機工程碩士的背景,加上一群台灣黑手師傅,研發出電子控制系統,解決技術門檻的問題。但,電動巴士所需的零件特殊,他必須說服廠商 為他們重新設計並開模生產。供應華德馬達的富田電機副總經理張吉龍就說,電動車馬達只占公司全部產量的五%,其中又以小車為主,為了做給華德大車馬達,開 發模具的費用幾乎是馬達售價的十倍左右。

蔡易忠說服供應商:「這是大眾運輸,又能節能減碳,是政府會支持的產業。」「我們的車,可以幫你開發的新產品做展示和宣傳。」最後,這些供應商願意出貨, 張吉龍說,華德以商業化為目標,讓他們看到市場未來性。

要說服客戶買進比柴油車貴一倍的車

但,緊接著,他也面臨如何說服客戶的問題,因為電動車和柴油車的價差,可以高達四倍。在美國,一輛電動車的價格要新台幣兩千萬元以上,即便華德已經盡量壓 低成本到八百六十萬元,和一般柴油巴士只要四百萬元相比,仍貴一倍以上,若沒有政府補助,根本無法推行。而且,對電動巴士性能的疑慮、司機駕駛習慣、充電 問題,以及客運業者和柴油巴士公司長年合作關係難以打入等,都讓華德在開發客戶上,變得難上加難。

蔡易忠不放棄,他參與政府舉辦低碳、環保等相關活動,利用樣車做試乘與接駁;另一方面,他主動找上客運業者,提供他們政府補助的資訊,以及撰寫企畫書所需 資料等。為了使客戶接受度提高,蔡易忠還把最高成本的零件電池、充電機和車體分開來賣,電池改用租的,充電機可分期付款。甚至,還幫司機做兩週的教育訓 練。

二○一○年,他終於獲得來自台北客運的第一張訂單。台北客運副總經理楊承志坦言,主要是為了配合政府政策才採購這兩輛電動車,「畢竟現在市場不夠成熟,便 利性不足。」但他也佩服華德的決心,「他們看的是產業前景……,總是要有人先做。」

拿到訂單前,銀行不願意貸款,營運資金只能夠靠著東貼西補,「大概沒人相信我們做得出來。」就連來自台北客運的第一張訂單,都是賠錢賣,只因為要讓車子在 路上跑,其他人才會相信,電動車真的可為。

之後,華德得到上市公司車王電子入股,投資約兩成股權。二○一一年,華德陸續拿到新竹客運和高雄客運的訂單,並外銷到菲律賓。

但,辛苦之路還沒結束。一輛十二公尺的電動巴士,美國要賣兩千萬,但華德為了讓市場普及,只能賣八百六十萬元。到去年,華德還是在虧損中,今年才有可能損 益兩平。

市場前景未明電動車變主流還要再等

不過,電動巴士市場前景難料。雖然這是一個大趨勢,但現在上路頂多是油電混合車。蔡易忠認為,油電混合只是過渡期,但王正健卻認為,這個過渡期,有可能會 是十、二十年以上。

一個資本額幾乎是大廠百分之一不到的小公司,算是「誤闖」進入電動車產業,「如果當初了解這個業界生態和投資報酬率,我可能就不敢做了。」蔡易忠笑說。但 也因是外行,當大廠認為電動巴士市場封閉且規模有限,不想進入時,他卻勇敢前行,跨越不少門檻,最後,有今日初步成果。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836

菁英戰場》中國比拚台星港名校,排行大公開入學第一難關

2015-09-14  TCW

不需要額外考試,以台灣學測成績就能申請入學,這看似直通中國名校的捷徑,五年來,門檻卻越墊越高。

第一道門檻是分數。相較於第一屆搭上北大、北京清華「直達車」的台生,最低錄取的學測成績是六十五級分上了年,則是七十二級分,相當於今年全台學測考生前一.六%的人,才有機會獲得去北大、清華面試的機會。

這是校方考量台生的課業適應能力,所採取的調控手段。按照中國現行規定,台灣學測成績達頂標、也就是該屆成績前一二%的學生,均可申請中國已開放台生入學的一百二十三所大學;但實際上,北大、清華卻只收頂尖中的頂尖。

也因此,雖然台生報名北大、清華的人數持續增加,錄取人數卻未放寬,僧多粥少。以清華為例,今年約一百五十名台灣頂標生報名,卻僅十名錄取(含重複錄取此大者),錄取率不到七%。

第二道門檻是數學。除了新聞等少數科系,中國大學的文科生在大一、大二也要必修微積分、線性代數等四門數學,理科生則直接從大一就開始上更高等級的數學課。

因此不少台生建議,到中國念大學前,最好在台灣先學微積分,「高三暑假趕快去補習。」

必備:心理建設+強心臟

北京清華最後一名,出去還是第一北京清華大學副秘書長兼港澳台招生組組長尉志武接受本刊採訪時建議,因為兩岸教育體系不同,台生「來了之後要更專注一點, 特別是第一、二學期,不要想做很多事、參加社團等等。」他強調,台生要能適應當地,心理素質必須要好,「不要怕排名靠後,這邊倒數第一名出去,也是非常好 的。」尉志武說,清華已專門組織老師和高年級學生,優先為港、澳、台生設「特別輔導桌」,有課業疑惑的台生可多加利用;大學四年的各科及格門檻也有區隔, 一般生六十分及格,港、澳、台生五十分就算及格。

北大和清華都會趁著面試時期,為台生辦理數天的落地招待「體驗營」,除了認識校園,也會去北京周邊旅遊。許多台生在體驗營中留下好印象,決定就讀;但也得做好心理準備,入學之後,就是荷槍實彈、硬碰硬的開始了。

文●田習如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9900

超一流菁英逆齡的祕訣 鍛鍊敏銳五感 融入大自然

2015-11-23  TWM

隨著年齡增長,自律神經處於不穩定狀態時,身體會感受到疲累不適, 如果想與超一流菁英一樣,讓人生活得豐富精采,不受時間影響, 只要在日常生活中改變一點點,你也可以是一流菁英。

每個人都會一年比一年老,毫無例外。縱使你擁有卓越能力,也無法改變這項事實。不過,越成功的超一流菁英,越懂得隨著時間成長,一年比一年過得更豐富精采。

我認為關鍵之一就是「自律神經」。簡單來說,自律神經就是控制所有內臟器官,尤其是控制血管的神經。此外,人類生命活動中最重要的「呼吸」,也是由自律神經掌控。

自律神經是由「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兩種神經組成。以汽車來比喻,交感神經可說是油門,交感神經活躍時,血管收縮、血壓上升,情緒會亢奮,人也會充 滿活力。另一方面,副交感神經相當於煞車,副交感神經活躍時,血管會適度放鬆,血壓下降,情緒平緩,人也會感到冷靜。

就與開車的道理相同,唯有保持油門(交感神經與煞車副交感神經)平衡狀態,才能將人的身心功能發揮到極致。遺憾的是,現代社會很容易導致身心失衡。壓力、 不安與恐懼會壓抑副交感神經,讓交感神經持續處於活躍狀態——這就是自律神經失調(身心失衡的現象)。最明顯的症狀是,不明原因的身體不適,以及做什麼事 都不順利。這些「無名病」以及毫無來由的委靡不振,就是自律神經失調的表徵。

自律神經失調 易感疲累

不只如此,副交感神經的作用會隨著年齡增長逐漸下降,男性在三十歲、女性在四十歲過後,副交感神經的功效就會大幅降低——換句話說,正是由於副交感神經功 效不彰(自律神經失調),才會導致男女分別過了巔峰年齡之後,深刻感受到體力急劇下降,甚至出現更年期障礙的原因。反過來說,當一個人隨著年齡增長,活得 越來越豐富精采,就代表對方平常十分注重健康,隨時調整紊亂的自律神經。

無論是哪個領域的菁英,每個人的五感都很敏銳,而且對於大自然的感受性最為強烈。乍看之下,體會四季變換的感受性似乎與身體健康、成功人生毫無關聯,不過,這是極為重要的特質。因為敏銳的五感,是「自律神經平衡極度穩定健康」的證明之一。

當自律神經平衡處於極度穩定健康的狀態,優質血液就會運送至身體的每一個細胞,不只能促進腸道與肝臟等內臟功能,還能喚醒大約六十兆個體內細胞。長久下來,視覺、聽覺、嗅覺、觸覺與味覺等「五感」便會越來越敏銳。

感受四季變化 豐富人生

以戶外運動高爾夫球為例。看到全盛時期的老虎.伍茲與日本選手石川遼的傑出表現,讓我深深體會到,他們不只能感受風的氣息,簡直就與大自然融為一體。日本 第一摩托車賽車手秋吉耕佑也是其中之一。無論在多惡劣的氣候下比賽,他絕不會逆天而行,而是將自己融入大自然裡。

若是你也想像超一流菁英一樣擁有靈敏的感受性,第一步就是要磨練對於大自然的感覺。只要從今天起不斷累積小小的改變,就能輕鬆做到。早上出門時不妨仰望一 下天空,感受風的氣息。或者是晚上回家時,不要一直拖著腳步嘆氣說「今天好累喔」,抬頭仰望一下天空,感受風的輕撫。

縱使你正處於高壓狀態,導致自律神經失調,五感也變得遲鈍,只要持續仰望天空,感受風的氣息,絕對能發現不一樣的東西。有時你會聞到淡淡的七里香香氣,發 現春天的腳步近了;有時空氣中帶著丹桂香氣,捎來秋天即將降臨的訊息。運用這個方法慢慢體會,可進而鍛鍊出敏銳的五感。

擁有敏銳的五感不只是成為一流菁英的必備條件,更能讓人生豐富精采。

(本文摘自第一、二章•孫蓉萍整理)超一流菁英的「健康」奧祕

作者︰小林弘幸

1960年出生於埼玉縣,順天堂大學醫學部教授,日本體育協會官方認可運動醫學醫師。畢業於順天堂大學醫學部,修完順天堂大學研究所醫學研究科課程。先後 服務於倫敦大學附屬英國皇家兒童醫院外科、愛爾蘭都柏林聖三一大學附設醫學研究中心等,回國後曾任順天堂大學小兒外科講師、副教授。身為自律神經研究領域 的專家,從醫學觀點研究分析如何才能發揮最佳表現,協助許多運動明星與藝人更上一層樓。

譯者:游韻馨

出版:春天出版(2015年11月)

撰文 / 小林弘幸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7231

2016業務力 5大關鍵字出爐! 1,200位菁英票選,打破悶業績的武器

2016-02-22  TWM

去年下半年以來,國內景氣燈號,連續亮出七個代表「低迷」的藍燈;可以說是所有業務人員非常辛苦的一年。開春之後,依舊未見起色,在業務第一線衝鋒陷陣的業務菁英們,將如何面對二○一六年?什麼是業務力的關鍵?

《商業周刊》首度邀請「商周學院」超業講堂名師,與跨產業行銷業務團隊主管,共同推薦代表金猴年「業務關鍵字」,並在商周官網進行為期兩週的票選活動,經由超過一千二百位各界業務菁英的圈選,票選結果出爐,最能代表二○一六年,突破遲滯景氣的業務態度關鍵字詞是「翻轉」!而排序在「翻轉」後面的其他業務關鍵字,則分別是「蛻變」、「初心」、「大數據」和「行動」。

趨勢變了!業務工作去中間化大數據介入,扭轉顧客消費習慣數位趨勢觀察專家、「商周學院」超業講堂講師的許景泰認為,「翻轉」成為業務菁英們最重視的關鍵宇,因為越來越多非典型的戰術和業務形態,正顛覆原本的產業秩序和生態。

許景泰指出,在科技變革的全面衝擊下,業務工作正面臨「去中間化」、「去代理人」,以及產業藩籬瓦解的新競爭環境,例如金融業要面對的,不再只是同業之間的行業內競爭,而是如騰訊、阿里巴巴等網路公司。

尤其是自媒體、即時通訊的大量發達,更改變原本品牌和顧客之間,存在的資訊不對稱關係,這都改變了業務工作的遊戲規則。

富邦人壽業務經理,連續蟬聯保險業最高殊榮MDRT(百萬圓桌會)最高榮譽TOT(頂尖會員)的楊美娟則指出,從金融市場的經驗出發,選出「翻轉」這個詞,代表若繼續延伸傳統的成功方程武,已經看不到未來了。尤其是大數據的介入,改變人們選擇商品和服務的決策路徑,當消費邏輯改變,就需要全新的業務開發工具。

楊美娟以團隊帶領為例,過去只要靠不斷激勵,給予更高獎金和報酬,或持續進修相關領域專業,就能鼓勵團隊成員闖出好績效,但現在可能是營造快樂開心的工作環境,比金錢更具有吸引力,而這正是業務領導人必須被翻轉的觀念。

心態變了!從「說」變「聽」傾聽客戶聲音,取代洗腦式推銷著有《絕對成交勝經》、曾經擔任法商萊雅集團(L'Oreal蘭蔻(Lancome)教育訓練經理的張敏敏則指出,因應產業變革,以及銷售流程的重組,有三個核心的「翻轉」心態,是業務工作者應該要自我提醒的。

首先,面對客戶時,從「說」變「聽」的翻轉,以傾聽顧客的聲音,取代洗腦式的推銷,因為面對過多的質詢,人們變得缺乏耐性,越多的銷售話術,只會帶來反效果。

其次,則是和過去不斷靠陌生拜訪或翻電話簿,苦勞型的業務開發模式說再見,積極擁抱實體通路與虛擬通路的整合,搭上大數據列車,用資訊力來擬定策略,翻轉業務思考方式。

最後,則要有挑戰高端客戶,和高價產品的勇氣。張敏敏表示,不敢嘗試接觸高端客戶或銷售高價商品,其背後代表的是銷售勇氣不足,事實上,「要有本事讓高端客戶黏住你,才能真正展現出你的業務工作價值。」翻轉,代表了展現全新工作方法、思惟與心態。我們也看到,即便大環境不好,在不同領域都有展現翻轉思維的超級業務員,在業務上開花結果、勝人一籌。

新業務力,代表了不是小改變,而是翻轉舊有,展現全新工作方法、思維與心態。

我們也在業界看到,即便大環境不好,仍然在不同領域都有展現翻轉思維的超級業務員,在業務上開花結果、勝人一籌。

撰文者尤子彥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6504

全球將更慘?歐盟不夠好,引發保守派反撲 脫歐成功 都因為「受夠菁英了」

2016-07-04  TCW

英國脫歐帶來兩個問題:是否會掀骨牌效應?全球化與經濟整合是否將逆轉?答案將取決於歐盟這個產品的「供給」與「需求」,能否持續達成均衡而定。

從英國看全球

脫歐過關三大理由,早就蔓延各國歐盟的「需求」源自終止戰禍,也就是二戰之後,各國領袖與民眾深恐戰亂重演,經過演變各種組織,成為今日歐盟的起源。

六十多年後的今天,對戰禍的恐懼不再,入歐、脫歐皆以是否對自己有利為標準。如今不少國家民眾對歐盟好感度偏低,英、法、德等歐盟龍頭國家有一半民眾對歐盟沒有好感,顯示出各國對歐盟所能創造出來的「利益」,產生巨大分歧;英國脫歐後,法國等國家亦有呼聲要跟進,反映的正是對歐盟需求下滑的大時代背景。

時代改變,歐盟卻未與時俱進,更使其需求進一步下滑。歐盟這個「產品」號稱可整合歐洲各國,但實際使用後發現各國差異仍無法化解,英國就是最明顯例子。

沒福享,有難卻要擔!

歐豬五國爛帳,英國卻得幫忙收歐盟這個「產品」組成,近年來摻雜了一些「劣質品」,自認為優等生的英國因此不願與其為伍。歐盟前五大經濟體(德、法、英、義、西),英國最近三年平均成長率是其他四國平均的兩倍;從「歐豬四國」到希臘債務危機,最後皆由德國為首的富國出面收拾殘局。看在英國人眼裡,加入歐盟不是在消費享受,而是要「能者多勞」做善事,英國脫歐派認為,英國對歐盟的貢獻遠大於歐盟對英國的好處,就是源自於此。

其次,歐盟制定的法律凌駕在成員國法律之上,這些法律卻不是根據各成員國的民意來制定的。像歐盟決定坐牢的犯人也有投票權,包括英國在內的成員國並不認同。此外歐盟的官僚機構不斷擴大,這些官僚皆要靠各成員國的公民納稅養活,他們不是各成員國人民選出來的, 但他們制定的政策法令卻影響每一個人。一些英國民眾認為加入歐盟反而 自縛手腳,自然就有退出的呼聲。

此外,歐盟各種管 制也伴隨其官僚機構擴大而增加,它 的管制遍及生活各層面(詳見五十六頁表),例如小到香蕉太彎不能賣,小黃瓜要直的才可

銷售之類的管制,讓歐盟各國吃不消。智庫「開放歐洲」(Open Europe)統計,歐盟讓成員國負擔最重的前一百項管制,每年造成英國四百六十七億歐元的成本。

雖然無數專家表示英國脫歐將惹禍,但脫歐派主張的其中一種論點是:英國脫離歐盟,產業將不再受到歐盟的重重管制,其競爭力可望提升,這種論點並非全然沒有道理。

除了歐盟供給的品質下滑,近年來從英國到歐洲各國,對歐盟的需求也發生變化,這來自利益分配不均等。

反移民,不滿搶工作!

見其害不見其利,是脫歐最大盲點

此次英國公投,倫敦支持留歐的比率近六成。這和倫敦的結構有關三五%人口出生在海外,八分之一人口是穆斯林,今年五月六日倫敦還選出史上第一位穆斯林市長,倫敦吸引的多是高學歷、從事外向型服務業的工作者。

但出了倫敦,英國鄉村地區以藍領工人為主,這些地方的發展和倫敦差異極大,當地人民多從事內向型工作,對這些人來說,移民搶走他的工作,占據他的醫生預約,奪走他孩子的學校名額,他們對全球化只見其害不見其利,自然傾向脫歐。

英國脫歐是全球化面臨挑戰的縮影,但真正挑戰不在於全球化的利弊。

事實上近百年來各國發展軌跡,早已證明「開放即富,封閉即窮」這個道理。

就算英國今後全部斷絕對外貿易,將所有移民驅逐出境,英國鄉村人民的處境也只會變更糟,因為沒有移民創造財富,整體消費及投資下降,他們能銷售的產品與工作機會也變少了。

然而全球化帶來的利益是無形的,移民已現實存在,人們無法設想沒有他們時,自己財富會下降多少;卻很容易看到多了移民時,自己會遭遇什麼不便。有心人只要利用移民帶來的種種亂象,很容易就可說服一般人移民有弊無利。事實上英國脫歐派宣傳主軸,就是「留在歐盟,無法控制我們的邊界,更多移民將湧入」。無形的利益不敵現實的亂象,使一般民眾反全球化聲浪高漲,這不僅是英國,也是在各地皆有的現象。

反菁英,激起民粹反骨!

專家、企業主警告,越聽越反對但英國脫歐還有一更深層原因,那就是反菁英情緒。

在一些選民看來,不斷警告脫歐會出問題的,不都是那些公司老闆、首相高官、諾貝爾經濟學家嗎?脫歐帶來經濟衰退,受害最重的不正是這些菁英嗎?專家說要往東,我偏要往西,就如《金融時報》引述英國公投前夕電視辯論,脫歐派大將高夫(Michael Govc)的話:我認為,這個國家的人民對於專家的話已經聽夠了!」投下脫歐票來「教訓」這些專家,順便告訴他們誰才是主人,這就是一些英國脫歐派民眾的心理。

這種反體制、反菁英的情緒,不只出現在英國,法國、奧地利極右派政黨崛起,希臘與西班牙反撙節勢力高漲,在美國則是走極端路線的川普可能入主白宮。

同樣有無數專家菁英警告,這些人若當權將帶來危險,但他們卻深受民眾歡迎,同樣亦是這種反菁英情緒展現。英國脫歐公投後,川普就恭喜英國「重新奪回自己的國家」。

不過英國脫歐,畢竟是公投的結果。以民主方式決定重大政策,有何不對呢?《金融時報》經濟學家馬丁·沃夫(Martin Wolf)否定「不公投就是反民主」的論點,「早在脫歐公投前,英國就已是成功的民主國家。」在他看來,歐盟去留問題,「不應由全民公投決定,而應由議會決定。」他認為公投的危險在於助長民粹主義,「英國是否應留在歐盟是個(很複雜的)技術問題,」其中利弊絕非三言兩語能說清楚,在全民論辯過程中,正、反方往往會誇大甚至誤導,「我不相信選民在這種氣氛下會做出明智決定。」

從馬丁·沃夫的論點來看,現代社會已是專業分工,選民選出政客,委託他們在一段時間內管理國家,這是代議政治的精神。受委託的政客自然不一定能把國家管好,但若事先認定選民選出的專業政客無法勝任重大決策,那麼美容師、水電工、畫家等無數選民,是否能比專業政客做出更正確的選擇?

英國公投脫歐,除了顯示歐盟這個制度的「供需失調」,英國選民展現的反菁英情緒,以及直接訴諸公投的代價,都值得其他國家思索。

創始國德、法民眾’逾半對歐盟沒好感——會員國人民對歐盟喜好度歐盟香蕉太彎也管,讓英國人抓狂!

——歐盟管制項目

撰文者楊少強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3944

以理服人:偏心才留得住中層菁英 倪以理

1 : GS(14)@2013-07-04 22:54:15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30620/18305444

                香港的失業率處於歷史低位,有好resume的人基本上唔憂做。傳統企業怎麼樣留住一班員工?麥肯錫香港分公司總經理倪以理指出,企業面臨最大的問題,年資長的高層固然唔願走,但有潛力的中層員工就流失嚴重。管理層要留得住他們,無可避免要「偏心」。

                  問︰金融中心

                  答︰倪以理(Joe)

                  問:Joe,香港的企業流失人才問題嚴重嗎?
答:我最近在好幾家公司講這個議題時,大家都不約而同地跟我說,他們公司的問題是兩個極端:一方面老的員工不肯離開,在等退休;但另一方面,年輕的員工又留不住,做兩三年就走。所以講整體的流失率是沒有意思的,15年以上的員工幾乎近零,但是五年以下的超過20%!
今天香港的失業率大概3.5%,是一個求過於供的市場,尤其是在一些專業的領域裡。
但是值得一提的,是同時有很多年輕人失業或者待業。香港青年協會最近做了一份調研,發現年輕人的失業情況比整體社會高2至6倍。他們請我去研討會討論這個議題時,我們都發現在現今的香港,一方面企業大喊請不到人,另一邊廂,年輕人又話找不到工!供求出現一個失衡。
問:為甚麼會有這樣的情況?年輕人太揀擇了吧?現在茶餐廳找洗碗也要八九千蚊吧?
答:這是一種看法。我記得在青協的研討會裡,另外一名嘉賓陳婉嫻(嫻姐)講述,當年她十幾歲出去找工作的時候,跟現在的年輕人完全兩種心態。可能生活好了,經濟環境沒有那種危機感,大家覺得搵不到合適的工作就繼續搵,不要勉強。連他們的家長都有份參與,我最近收到很多家長幫他們的子女找暑期工。康宏理財(1019)主席Quincy(王利民),前幾天同我講,甚至有家長親身帶女兒去他們公司見工!

fb導致年輕人多轉工

                我覺得還有一個現代元素導致年輕人不斷轉工,就是facebook!以前俾老闆鬧,最多打電話畀阿媽,阿媽就話唔緊要,打工邊個未試過俾老闆鬧?但是今天,你寫上facebook,「我俾老闆鬧」,5秒內就會有朋友A回應:「炒咗份工啦!畀我就唔忍嘞!」然後朋友B再加一句:「我都剛剛quit咗!明天去玩喇,cheers!」在社交網絡的世界,走最極端的意見往往得到最多的Like。這就是現實中的年輕人社會。
問:這個問題有甚麼解決辦法?
答:沒有!一日我們的經濟環境還可以,家裡又沒有負擔,年輕人有選擇能力,他們的確是有這個空間去嘗試。反正做甚麼都買唔到樓!你只能話這個是他們的幸福(或悲哀)吧!日後他們結婚買樓,就要肩負經濟壓力的擔子,到時候facebook的朋友就沒有那麼大聲了。
其實我覺得企業反而要關注的是那些高潛力的員工,所謂hi-potentials(Hi-Po),在公司工作5至8年,這些通常是30歲左右的中層,是未來10至15年的接班人。我們對Hi-Po的定義是他們要有三方面的條件:強的專業能力、有高的遠景(動力)和有投入感(高舉公司文化)。每一家公司都應該花時間去發掘這些Hi-Po。
問:要達到這三個條件不容易。有沒有三缺一的?
答:確實不容易找到同時都滿足這三項要求的人才。我看過很多有遠景又投入的,但能力不足。這類稱為「engaged dreamers(投入的做夢者)」。這些人雖然非常有熱情,但是如果缺乏培育,他們幾乎不可能日後成為出色的領袖。
第二種是有能力、有動力,但對公司沒有真正的投入。這是「unengaged stars(不投入的明星)」。這些人對於公司沒有完全信心,因此經常沒有出盡力,投入感不足。第三種,是有能力,投入公司的,但因為種種原因,他們not hungry enough,沒有足夠的慾望努力往上爬。
要成為Hi-Po,真的需要有高要求,而且要願意投入。例如在人才培育方面,最具典範的公司是通用電氣。
90年代擔任通用電氣行政總裁Jack Welch,親身考核公司頭600名精英員工,然後參與他們的職業生涯規劃。他對於企業文化特別關注,曾經在1991年的一個高管高峰會講過:」Look around you, there are five less officers here than last year. One didn't make their numbers, the other four didn't live the values.」(今年的高峰會不見了五名高管。一位的業績不夠好,其他四位沒有活出公司的文化。)

培訓Hi-Po睇四範疇

                  問:Joe,在你們行業,精英中層流失率嚴重?
答:在我們這類專業行業,考核方面傾斜精英制,例如我們公司陞遷文化是up or out,不能夠讓員工長期留在同一位置,當員工不能夠升職的時候會離開,由新的僱員取而代之。不過,在諸如銀行、物流、地產公司,員工數目成千上萬,老年化比較嚴重,比較留不到年輕的一代。
問:如果找到這些Hi-Po,應怎樣培養他們?給他們怎麼樣的培訓課程?
答:我們前幾年做過一個大型的調查,發現課堂培訓對於這些員工的效果是最低的。我們發現越高潛力的員工,越需要把他們放到一個陌生的環境中,讓他們脫離本身的安全網(comfort zone)。例如把他們安排到海外的公司,轉到另一個事業群,處理危機事件等等,都是這些高潛力員工生涯規劃上的學習成長亮點。這些高難度的環境,再加上適當的mentoring(師傅師徒式培養),就是給Hi-Po最好的培訓!
問:但是給他們挑戰不一定留得住他們,是嗎?
答:當然,想這些Hi-Po留低,需要加倍努力。一般公司留人不外乎幾大方面:一、工作性質是否能令Hi-Po發揮他們的潛力?公司的晉陞制度是否鼓勵高潛力員工快速成長?二、報酬是否讓Hi-Po感覺到他們被「特別照顧」?三、公司文化是否讓Hi-Po得到認同?譬如,對於他們的家庭、個人需要等等。四、公司的領導層是否得到Hi-Po的尊重?
尤其最後一點是最重要的。我們對Hi-Po的調查有一個發現:Hi-Po對於平庸的領導層是特別介意的。我們發現:86%認為幫一個平庸的上司工作會讓他想離開公司;82%認為平庸的上司讓他不能發揮;有八成人也認為平庸的上司影響了他的晉陞機會。
要留住人才講就容易,做得好難度是很高的。我最近碰到的企業案例,都是在討論如何創造一個不一樣的環境給高潛力人才。但是對於很多過往在晉陞或考核方面偏向注重「公平」的企業而言,這種厚待高潛力、中層員工的方式是對「公平」文化的一大衝擊,怎樣跟其他的員工交代呢?尤其是對那些等了一輩子才等到收成的老員工。
開一條路給Hi-Po走是不容易的。關鍵的是我們究竟覺得流失Hi-Po這個問題有多嚴重?我們不面對的代價又是甚麼?

                                                                                                                                                             倪以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321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