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工信部與江蘇省共建國家級大數據產業基地 力爭建成千億級集群

新華社南京8月27日電 27日,江蘇首個部省市共建國家級大數據產業基地正式簽約,力爭建成千億級產業集群,為全國大數據產業發展探路。

工信部信息化和軟件服務業司司長謝少鋒說,為搶抓互聯網經濟發展機遇,推動大數據產業快速集聚發展,工信部、江蘇省與鹽城市決定以“鹽城大數據產業園”為載體,共建國家級大數據產業基地。

鹽城是國家智慧城市建設首批示範區,近年來大力發展大數據等智慧產業。鹽城大數據產業園已獲批為國家大數據應用標準創新基地,目前落戶華為雲計算數據中心、軟通動力、華夏脈絡等大數據項目123個,總投資近145億元。

按照共建計劃,部、省、市三方匯聚優勢資源,將鹽城大數據產業發展納入“十三五”互聯網經濟和大數據產業發展總體規劃,引導和推動國家級項目、智慧江蘇重點項目落戶鹽城,以應用帶動產業聚集,拉動產業發展。

成為江蘇首個部省市共建國家級大數據園區後,鹽城大數據產業園計劃到2020年培育引進大數據相關企業500家,大數據產業實現產值達500億元,帶動相關產業規模超3000億元,建成在全國有影響力的千億級產業集群。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2172

打造世界級產業集群,長三角支持設立各類產業投資基金

為推動長三角一體化,長三角地區主要領導座談會提出,支持設立長三角地區各類產業投資基金。

6月1日,長三角地區主要領導座談會在上海召開。會議強調,三省一市要統籌謀劃新時代長三角發展藍圖,拿出更紮實的舉措,凝心聚力抓好落實。上海要進一步發揮龍頭帶動作用,蘇浙皖要各揚所長,以更加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推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不斷取得新成效、新突破,努力將長三角地區建設成為全國貫徹新發展理念的引領示範區、全球資源配置的亞太門戶、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級城市群。

6月1日,2018年度長三角地區主要領導座談會在上海召開。會後,舉行了成果發布會。 張馳 攝

在當天簽約的11個項目中,就包括產業投資基金——上海國際集團牽頭發起的“長三角協同優勢產業基金”,在現場簽署了投資意向協議,就各方作為有限合夥人參與基金事宜在認繳出資額度、基金管理機構、基金經營期限、基金投資方向、保密條款等內容達成意向。

該基金總規模1000億元,首期100億元。基金的發起人包括了央企、滬蘇浙皖的國企、民企、金融機構等各類主體,如上海國際集團、江蘇沙鋼集團、浙江龍盛集團、安徽省投資集團等。

該基金的定位是以母基金為載體,撬動千億級的社會資本集聚長三角,推動長三角產業鏈深度融合,加快形成面向未來的優勢產業集群,提升區域的國際競爭力。該基金將由上海國際集團旗下的母基金管理平臺“上海國方母基金股權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負責運營管理。

長三角要成為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級城市群,就要具備世界級產業集群。此前“上海制造”三年行動計劃提出,上海要全力打造兩個世界級產業集群,分別是電子信息產業集群、汽車產業集群。此外還要積極培育四個世界級產業集群,分別是民用航空產業、生物醫藥產業、高端裝備產業、綠色化工產業。

到2020年,這些產業集群面向長三角的核心配套率要達到60%以上。這也就意味著,未來幾年長三角三省一市將圍繞這些產業,吸引、集聚更多的要素,同時形成更緊密的產業鏈布局。

長三角地區主要領導座談會也指出,以建設世界級產業集群為目標,優化重點產業布局,推動產業鏈深度融合。

張江高科原總經理葛培健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長三角具有產業集聚的優勢。比如,整車產能占全國比重達到21%,零部件企業數量和產量占全國比重均超過40%,新能源汽車市場份額將近30%;生物醫藥產值接近全國的30%,位列中國醫藥百強企業達到29家;集成電路產業規模占全國比重達到45%,集聚了中芯、華虹等一批龍頭企業,形成了設計-制造-封測完整的產業鏈。此外,滬蘇浙三地造船產量占全國2/3,軟件信息服務占全國1/3。長三角地區的工業互聯網、人工智能等新興領域發展也走在全國前列。

不過,葛培健說,長三角雖然在生物醫藥、集成電路、高端裝備等領域處於國內領先地位,但離世界級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為此,需要充分整合長三角的資源稟賦,合力推動產業協同,齊心打造世界級城市群,共同參與全球競爭。

“鼓勵多方通過股權為紐帶,形成對高科技產業的資本合夥人,實現從‘技術合作’到‘技術十股權’的升級。”葛培健說。

上海國際集團總裁傅帆在媒體采訪時表示,長三角協同優勢產業基金一期將聚集三大產業,采用“442”的投資策略,通過市場化的投資和管理機制,撬動社會資本進入產業鏈。

其中,40%的份額為“硬科技”子基金,這個子基金將立足長三角,放眼全球,圍繞“硬科技”產業策略,在全國範圍內遴選頂尖的基金管理人。另40%的份額為“完善產業鏈”子基金,這個子基金將圍繞長三角地區優勢產業鏈上下遊,發起成立若幹個專項並購基金,圍繞長三角優勢產業進行產業鏈整合、加速彌補產業鏈短板,助力龍頭公司發展。20%份額將采用直投的方式,聚焦於優勢產業鏈中的“明星項目”,打造世界級的優秀企業。

結合投資標準與技術發展趨勢,基金將布局三個面向未來的產業:生物技術、物聯網、人工智能。通過投資布局底層技術,帶動細胞治療、抗體藥、機器視覺、微機電系統(MEMS)、人工智能診斷、智能駕駛、機器人等20多個行業快速叠代,促進長三角地區形成面向未來的優勢產業鏈集群。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5249

長三角一體化助力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成形

上汽大眾寧波基地,流水線上的機器人手臂正一刻不停地努力工作,伴隨著有條不紊的節奏,上汽大眾寧波基地每分鐘下線一輛車,每天有超過1000輛新車發往全國。

在2013年上汽大眾寧波基地投產以來,寧波的第一支柱產業是石化業,而隨著寧波基地的投產,帶動了零部件制造、檢測、培訓等產業鏈環節集聚,一座汽車城拔地而起。去年,汽車已躍升為寧波第一支柱產業。

上汽大眾寧波基地是上汽集團在長三角區域200家企業和生產基地中的一家,作為中國汽車工業的龍頭,上汽集團多年來始終以長三角為基礎進行產業拓展,經過30多年的發展,上汽集團不僅成長為全國第一大汽車集團,業務覆蓋整車、零部件、服務貿易、金融等四大板塊,還在新能源、互聯網等前瞻技術以及汽車共享領域積極探索,開創領先優勢。

上汽集團30年來的發展離不開長三角一體化帶來的協同效應。汽車產業是典型的規模經濟,關聯產業多、配套環節多、產業鏈長、技術及資本密集等典型特點要求紮根的區域不僅要具備匯聚全球資源的功能優勢,還必須兼具主動科技創新的先發優勢、打造引領潮流的品牌優勢及人才優勢。而在長三角的城市群中,上海的創新能力和服務業發展水平優勢明顯,江蘇先進制造業密集,浙江民營經濟發達,安徽創新資源豐富,同時勞動力資源充沛——這種資源上的差異化和可協同性,是長三角深入推進產業一體化最紮實的基礎。

長三角一體化帶來的協同效應除了吸引上汽集團這樣的老牌車企在此深耕之外,近兩年來,一些造車新勢力也紛紛布局長三角,形成以上海為總部、在蘇浙皖形成制造基地的聯動模式。

資源協同,新老造車力量落地深耕長三角

2018年3月,溫州市甌江口,威馬新能源汽車智能產業園投產,首批威馬旗下EX5量產車試裝下線。短短16個月,威馬智能化工廠就在海邊拔地而起,並具備量產的能力。

這樣的速度令人驚訝,在談到項目落地長三角的原因以及為何能如此快速推進時,威馬汽車創始人沈暉說:“汽車產業具有規模經濟、關聯產業多、配套環節多、產業鏈長、技術及資本密集等典型特點。長三角作為中國車界‘新矽谷’,長三角一體化將有助於推動長三角地區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的形成,威馬汽車可以更好地進行資源整合利用,優化資源配置,實現高效快速地發展”。

如今,威馬全球總部已落戶上海、智能工廠紮根浙江、核心供應鏈聚集江蘇、新零售網絡布局長三角。

威馬之外,另一家新創新能源汽車公司蔚來汽車同樣也選擇了在長三角落地發展。蔚來汽車創始人李斌認為,長三角將成為智能電動汽車的世界級創新中心。這得益於長三角地區完備的產業基礎、市場基礎,更積聚著智能電動汽車整個鏈條中的高端人才。長三角是唯一具備世界級人才基礎的區域。

在生產制造領域,在合肥,蔚來汽車與江淮進行深度合作,建造了全新的世界級全鋁車身工廠。在江蘇,圍繞電驅動系統的研發和制造,蔚來汽車布局了三個工廠,分別位於南京、常熟、昆山,其中位於南京的先進制造基地具備年產28萬套高性能EDS的產能。而在上海,蔚來也正在投建新的生產制造基地。

李斌認為,長三角之所以有望成為智能電動汽車全世界的創新中心,首先,得益於長三角的產業基礎,圍繞著智能電動汽車的全產業鏈,整個電動汽車的產業鏈非常完備,中國一年生產將近3000萬輛車,絕大部分的優秀零部件公司都在長三角,物流成本可以大幅節約。其次是市場,長三角是中國經濟最發達的區域,購買力非常強,蔚來在長三角各個城市目前已收獲了較多的訂單。

綠色引領,長三角有望成全球電動車產業重鎮

對於長三角來說,市場和產業鏈只是其成為全球汽車重鎮的基礎,要成為全球電動汽車的創新中心,依賴的是良好的創新土壤,以及企業不斷創新升級,在技術和模式上尋求引領的動力。

作為一家老牌國企,上汽集團多年來一直堅持技術和模式創新。上汽集團副總工程師祖似傑說:在上汽集團的規劃中,上汽希望在長三角構建一個以上海為龍頭的協同創新體系——在產業鏈前端,重點突破關鍵技術,為發展積累技術優勢,在後端,重點在移動出行、金融、汽車後服務等新業務上發力,為轉型創造市場空間,在中段,將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集成融合,提升智能制造水平;而從前到後,上汽還通過全力推進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等的應用,使得集團形成“以數據驅動發展”的態勢。

在新能源領域,上汽立誌打造全球新能源汽車主流品牌。目標是“十三五”期間,到2020年,樹立上汽新能源汽車國內行業領先地位,在技術上打造全球行業標桿新能源車型,建立創新的新能源汽車用戶綜合解決方案。新能源汽車領域的專項投資超過200億元,投放30款以上的全新新能源車型,新能源汽車的年銷量目標超過60萬輛。

上汽新能源目標的達成,有賴於周邊配套資源的支持。早在2017年,上汽就與電池領域的獨角獸企業寧德時代設立上汽時代動力電池系統有限公司和時代上汽動力電池有限公司,投資超百億元在江蘇溧陽建設動力電池和動力電池系統生產基地。寧德時代在電池技術的突破,產品的快速叠代,再加上規模化效應,將有效降低成本,形成優勢。上汽與寧德時代整合行業優勢,將開啟中國新能源汽車的新時代,並將推動中國新能源汽車趕超國際競爭對手。

創新驅動,長三角助力全球汽車產業轉型升級

在4月開幕的北京車展上,由威馬汽車技術有限公司帶來的國內首款全車交互純電動SUV威馬EX5,吸引了很多觀眾的眼球。定位為國內新興的新能源汽車產品及出行方案提供商,威馬希望基於全球人才、科技、研發、制造及產業鏈資源,致力於為中國消費者提供完善、便捷、舒適的出行體驗。

當世界進入萬物互聯的時代,汽車已經不僅僅是人們的出行工具,而是兼具交互和社交功能的智能移動終端。瞄準這一趨勢,早在2015年,上汽與杭州的阿里巴巴合資設立的斑馬科技,推出的全球首款量產互聯網SUV榮威RX5,目前以榮威RX5為代表的互聯網車型累計銷量已突破60萬輛,成為互聯網汽車的標桿,並形成了互聯網汽車系列化的產品陣營,建立起覆蓋金融保險、維修保養、導航娛樂等的互聯網汽車生態圈,可打通支付環節,新增了無感支付、智慧停車、智慧加油等服務生態,進一步提升了用戶體驗。

在商業模式創新領域,基於上汽環球車享平臺,上汽集團正全力推動新能源汽車分時租賃業務,目前EVCARD覆蓋江蘇、浙江、安徽17座城市,計劃於今年年內在上述三省投放量增至2萬輛。集團下屬安悅充電已在長三角地區累計建設超過1萬根公共充電樁。

在沈暉看來,此次《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三年行動計劃》,三省一市積極謀劃制定5G的先試先用,以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引領長三角數字經濟發展,為未來長三角地區汽車產業的轉型升級提供了技術支撐。

威馬的智能化主張是全車交互智能化,威馬將通過LivingID,改變傳統“人適應車”的狀態,讓車去適應人。未來威馬旗下車型將100%聯網,通過“AI+硬件+軟件+服務”的結合,在使用任意一輛威馬汽車時,均可通過專屬LivingID,依據雲端大數據,自動調整為用戶習慣的車。

威馬認為,硬件的軟件化才是真正實現汽車智能化的關鍵,才能給用戶帶來全新的出行體驗。

車輛之外,威馬還致力於制造領域的智能化,特有的C2M客制化生產方式,不僅可以結合用戶的創造需求,自由選配快速實現客制化生產,還能帶動上遊供應商、下遊銷售商,共同進行智能化改造,利用數據驅動,串聯起“需求—定義—研發—制造—推廣—渠道—運營—叠代”再回到需求的數據化產品閉環,一同為全產業鏈賦能。

通過合理布局產業體系,優化配置創新資源,靈活應對市場變化,長三角區域內的整車和零部件企業不斷提升競爭力,由此形成智能汽車創新集群,長三角車企正積極參與高水平的全球競爭與合作。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5281

【新時代 新作為 新篇章】長三角一體化助力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成形

上汽大眾寧波基地,流水線上的機器人手臂正一刻不停地努力工作,伴隨著有條不紊的節奏,上汽大眾寧波基地每分鐘下線一輛車,每天有超過1000輛新車發往全國。

在2013年上汽大眾寧波基地投產以來,寧波的第一支柱產業是石化業,而隨著寧波基地的投產,帶動了零部件制造、檢測、培訓等產業鏈環節集聚,一座汽車城拔地而起。去年,汽車已躍升為寧波第一支柱產業。

上汽大眾寧波基地是上汽集團在長三角區域200家企業和生產基地中的一家,作為中國汽車工業的龍頭,上汽集團多年來始終以長三角為基礎進行產業拓展,經過30多年的發展,上汽集團不僅成長為全國第一大汽車集團,業務覆蓋整車、零部件、服務貿易、金融等四大板塊,還在新能源、互聯網等前瞻技術以及汽車共享領域積極探索,開創領先優勢。

上汽集團30年來的發展離不開長三角一體化帶來的協同效應。汽車產業是典型的規模經濟,關聯產業多、配套環節多、產業鏈長、技術及資本密集等典型特點要求紮根的區域不僅要具備匯聚全球資源的功能優勢,還必須兼具主動科技創新的先發優勢、打造引領潮流的品牌優勢及人才優勢。而在長三角的城市群中,上海的創新能力和服務業發展水平優勢明顯,江蘇先進制造業密集,浙江民營經濟發達,安徽創新資源豐富,同時勞動力資源充沛——這種資源上的差異化和可協同性,是長三角深入推進產業一體化最紮實的基礎。

長三角一體化帶來的協同效應除了吸引上汽集團這樣的老牌車企在此深耕之外,近兩年來,一些造車新勢力也紛紛布局長三角,形成以上海為總部、在蘇浙皖形成制造基地的聯動模式。

資源協同,新老造車力量落地深耕長三角

2018年3月,溫州市甌江口,威馬新能源汽車智能產業園投產,首批威馬旗下EX5量產車試裝下線。短短16個月,威馬智能化工廠就在海邊拔地而起,並具備量產的能力。

這樣的速度令人驚訝,在談到項目落地長三角的原因以及為何能如此快速推進時,威馬汽車創始人沈暉說:“汽車產業具有規模經濟、關聯產業多、配套環節多、產業鏈長、技術及資本密集等典型特點。長三角作為中國車界‘新矽谷’,長三角一體化將有助於推動長三角地區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的形成,威馬汽車可以更好地進行資源整合利用,優化資源配置,實現高效快速地發展”。

如今,威馬全球總部已落戶上海、智能工廠紮根浙江、核心供應鏈聚集江蘇、新零售網絡布局長三角。

威馬之外,另一家新創新能源汽車公司蔚來汽車同樣也選擇了在長三角落地發展。蔚來汽車創始人李斌認為,長三角將成為智能電動汽車的世界級創新中心。這得益於長三角地區完備的產業基礎、市場基礎,更積聚著智能電動汽車整個鏈條中的高端人才。長三角是唯一具備世界級人才基礎的區域。

在生產制造領域,在合肥,蔚來汽車與江淮進行深度合作,建造了全新的世界級全鋁車身工廠。在江蘇,圍繞電驅動系統的研發和制造,蔚來汽車布局了三個工廠,分別位於南京、常熟、昆山,其中位於南京的先進制造基地具備年產28萬套高性能EDS的產能。而在上海,蔚來也正在投建新的生產制造基地。

李斌認為,長三角之所以有望成為智能電動汽車全世界的創新中心,首先,得益於長三角的產業基礎,圍繞著智能電動汽車的全產業鏈,整個電動汽車的產業鏈非常完備,中國一年生產將近3000萬輛車,絕大部分的優秀零部件公司都在長三角,物流成本可以大幅節約。其次是市場,長三角是中國經濟最發達的區域,購買力非常強,蔚來在長三角各個城市目前已收獲了較多的訂單。

綠色引領,長三角有望成全球電動車產業重鎮

對於長三角來說,市場和產業鏈只是其成為全球汽車重鎮的基礎,要成為全球電動汽車的創新中心,依賴的是良好的創新土壤,以及企業不斷創新升級,在技術和模式上尋求引領的動力。

作為一家老牌國企,上汽集團多年來一直堅持技術和模式創新。上汽集團副總工程師祖似傑說:在上汽集團的規劃中,上汽希望在長三角構建一個以上海為龍頭的協同創新體系——在產業鏈前端,重點突破關鍵技術,為發展積累技術優勢,在後端,重點在移動出行、金融、汽車後服務等新業務上發力,為轉型創造市場空間,在中段,將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集成融合,提升智能制造水平;而從前到後,上汽還通過全力推進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等的應用,使得集團形成“以數據驅動發展”的態勢。

在新能源領域,上汽立誌打造全球新能源汽車主流品牌。目標是“十三五”期間,到2020年,樹立上汽新能源汽車國內行業領先地位,在技術上打造全球行業標桿新能源車型,建立創新的新能源汽車用戶綜合解決方案。新能源汽車領域的專項投資超過200億元,投放30款以上的全新新能源車型,新能源汽車的年銷量目標超過60萬輛。

上汽新能源目標的達成,有賴於周邊配套資源的支持。早在2017年,上汽就與電池領域的獨角獸企業寧德時代設立上汽時代動力電池系統有限公司和時代上汽動力電池有限公司,投資超百億元在江蘇溧陽建設動力電池和動力電池系統生產基地。寧德時代在電池技術的突破,產品的快速叠代,再加上規模化效應,將有效降低成本,形成優勢。上汽與寧德時代整合行業優勢,將開啟中國新能源汽車的新時代,並將推動中國新能源汽車趕超國際競爭對手。

創新驅動,長三角助力全球汽車產業轉型升級

在4月開幕的北京車展上,由威馬汽車技術有限公司帶來的國內首款全車交互純電動SUV威馬EX5,吸引了很多觀眾的眼球。定位為國內新興的新能源汽車產品及出行方案提供商,威馬希望基於全球人才、科技、研發、制造及產業鏈資源,致力於為中國消費者提供完善、便捷、舒適的出行體驗。

當世界進入萬物互聯的時代,汽車已經不僅僅是人們的出行工具,而是兼具交互和社交功能的智能移動終端。瞄準這一趨勢,早在2015年,上汽與杭州的阿里巴巴合資設立的斑馬科技,推出的全球首款量產互聯網SUV榮威RX5,目前以榮威RX5為代表的互聯網車型累計銷量已突破60萬輛,成為互聯網汽車的標桿,並形成了互聯網汽車系列化的產品陣營,建立起覆蓋金融保險、維修保養、導航娛樂等的互聯網汽車生態圈,可打通支付環節,新增了無感支付、智慧停車、智慧加油等服務生態,進一步提升了用戶體驗。

在商業模式創新領域,基於上汽環球車享平臺,上汽集團正全力推動新能源汽車分時租賃業務,目前EVCARD覆蓋江蘇、浙江、安徽17座城市,計劃於今年年內在上述三省投放量增至2萬輛。集團下屬安悅充電已在長三角地區累計建設超過1萬根公共充電樁。

在沈暉看來,此次《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三年行動計劃》,三省一市積極謀劃制定5G的先試先用,以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引領長三角數字經濟發展,為未來長三角地區汽車產業的轉型升級提供了技術支撐。

威馬的智能化主張是全車交互智能化,威馬將通過LivingID,改變傳統“人適應車”的狀態,讓車去適應人。未來威馬旗下車型將100%聯網,通過“AI+硬件+軟件+服務”的結合,在使用任意一輛威馬汽車時,均可通過專屬LivingID,依據雲端大數據,自動調整為用戶習慣的車。

威馬認為,硬件的軟件化才是真正實現汽車智能化的關鍵,才能給用戶帶來全新的出行體驗。

車輛之外,威馬還致力於制造領域的智能化,特有的C2M客制化生產方式,不僅可以結合用戶的創造需求,自由選配快速實現客制化生產,還能帶動上遊供應商、下遊銷售商,共同進行智能化改造,利用數據驅動,串聯起“需求—定義—研發—制造—推廣—渠道—運營—叠代”再回到需求的數據化產品閉環,一同為全產業鏈賦能。

通過合理布局產業體系,優化配置創新資源,靈活應對市場變化,長三角區域內的整車和零部件企業不斷提升競爭力,由此形成智能汽車創新集群,長三角車企正積極參與高水平的全球競爭與合作。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5401

粵浙蘇,這幾個經濟大省提出打造世界級先進制造業集群

包括廣東、江蘇、浙江在內的沿海經濟大省,正加快打造世界級的先進制造業產業集群。

日前,江蘇省決定,將加快培育13個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世界級先進制造業集群,推動產業、企業、技術、人才和品牌集聚協同融合發展,讓產業特色更鮮明、創新要素更豐富、企業競爭力更強、空間布局更合理、分工協作水平更高,推動高質量發展走在前列。

江蘇省制造業規模居全國首位,產業門類齊全,不少已具備集群化發展基礎,迫切需要整體提升。該省綜合考慮產業影響力、集群化特征、發展基礎與潛力,兼顧傳統行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遴選出新型電力(新能源)裝備、工程機械、物聯網、前沿新材料、生物醫藥和新型醫療器械、紡織服裝、集成電路、海工裝備和高技術船舶、高端裝備、節能環保、核心信息技術、汽車及零部件、新型顯示等13個產業集群。

目前,這13個產業集群規模總量達4.9萬億元,占全省規模以上工業比重超過30%,新型電力(新能源)裝備、工程機械、物聯網、紡織服裝、集成電路、海工裝備和高技術船舶、節能環保、汽車及零部件等8個行業規模均位居全國首位。

2016年12月1日,中國制造的大型客車集結在江蘇連雲港港散貨碼頭等待裝船外運。

6月7日,在第二十屆中國浙江投資貿易洽談會主論壇浙江國際投資論壇上,浙江省發改委主任孟剛介紹,浙江將著力建設世界級先進制造業集群。聚焦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在人工智能、物聯網、柔性電子、量子通信等領域前瞻布局,建設國家數字經濟示範區;在集成電路材料、高端磁性材料、合成新材料、高性能金屬材料、增材制造等領域推進產學研合作,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新材料研發制造中心;在生物藥物創制、高性能醫療器械等領域率先突破,打造全球新興的生命健康產業創新中心。

在廣東,6月9日通過的中國共產黨廣東省第十二屆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決議指出,廣東要以構建現代產業體系為重點,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築牢實體經濟發展的根基,打造戰略性新興支柱產業,推進優勢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做優做強高端現代服務業,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強化人力資源支撐作用,建設世界級先進制造業集群。

作為省域經濟體,粵蘇浙這些經濟大省的區域範圍較大,人口也較多,因此產業結構也要比京滬豐富得多,這其中,先進制造業是也是立省的基礎和根本。

以廣東為例,中山大學嶺南學院財政稅務系教授林江說,多年來廣東以外向型經濟、出口導向帶動全省經濟發展,其主要的基礎還是制造業。如果廣東不抓好這個基礎,那麽廣東經濟增長就缺乏向上的動力和來源,其生產性服務業也就缺乏了服務的對象。

廣東體改研究會副會長彭澎對第一財經分析,從全國的範圍來看,長三角、珠三角的制造業根基最為堅實、產業集群更為豐富,選擇面更大。從參與世界競爭、成為世界級的先進制造業基地來講,長三角、珠三角是最有條件的。未來長三角和珠三角都需要往更高的先進制造業集群上去走,比如在芯片領域,在發動機領域、高級船舶等方面,或取得標誌性突破,或做精做細,做大做強,

另一方面,伴隨著人口向灣區流動的趨勢,目前長三角和珠三角都在大力打造灣區經濟,灣區將是粵浙蘇打造世界級產業集群的重要平臺。

以浙江為例,隨著高鐵網絡的構建,近年來該省人口、技術創新要素等進一步向杭州灣沿岸集聚。目前杭州灣經濟區擁有浙江省68%的經濟總量、55%的人口、78%的發明專利申請量、76%的高新技術產業產值、78%的境內上市公司、75%的中國民營500強企業。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566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