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徐小平,牛文文,雷軍:中國投資人和創業者之間存在著嚴重的不信任問題!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39975.html

【i黑馬導讀】中國的風投還處於起步階段,尚有許多問題需要解決,在GMIC大會現場,大佬們一起呼籲中國投資人和創業者之間建立信任,以及盡快完善風險融資相關的規則,促使中國有一個更好的風投環境。

地點:國家會議中心GMIC大會現場

時間:2013年5月8日

主持人:我們下一個論壇主持人李晶,她是摩根大通董事總經理中國區全球市場業務主席。下面有請李晶女士。

李晶:大家下午好,我非常高興出席今天的會議,我是摩根大通的李晶,我們現在開始進入圓桌討論階段,我們今天非常榮幸請到四位資深來賓,有創業者,小米手機創始人和CEO雷軍,雷總。

今天我們關注非常有趣的問題就是創業者和投資者重建信任和規則的意識,我們在座的嘉賓都有不同的背景,他們都非常關注中國投資人和創業者的命運和未來前途,而且他們瞭解各自面臨的機遇和挑戰,四位嘉賓背景不同,但是他們可以分享一下各自不同的視角,也闡述一下這次圓桌論壇主題,就是創業人、投資人怎麼重新建立信任。

首先我想提一個問題,給雷總,因為雷總是全國非常著名的創業者,以前也是投資人,他旗下有27個公司,雷總日程排得非常滿。我現在的問題向雷總講一下,我們怎麼把國際成功的規則引進中國?因為在投資者和創業者的博弈規則還沒有形成,移動互聯網業務在中國還是比較新興的業務,怎麼把國外形成規則引入到中國來。

雷軍:多謝主持人給我這個機會,我自我介紹一下,我現在主要精力在參與小米科技的創辦,我也在管金山軟件。同時,我有一家投資公司。談到這個話題的時候,我想跟大家分享作為投資者最大的困惑是什麼?最大的困惑是說服一個創業者,瞭解並遵守這些規則。這裡面談的是什麼問題?比如說前段時間,我看中了一個項目,我們開了很多次會,也跟創業者把條件談好了,結果過了一個月以後,我問這個項目怎麼樣了?他們說還沒有談定,我說為什麼沒談定?他們說這個創業者第一次創業,對投資條款不是特別瞭解,他幾乎跟我們每個條款都談。一個VC標準條款30、40頁,每個條款都談,談一個月下來都沒有什麼結果,而且談的過程很鬱悶在什麼地方,對於大家來說都是一個常識問題,這些問題沒什麼可談,每家公司都一樣,這些條款都是西方社會經過幾十年,上百年創業者跟投資者的博弈形成一個共識,怎麼來約束創業者,怎麼來約束投資者。但是很多創業者不瞭解這個。談了一個月之後,我後來沒辦法了,我很想投這個項目,我跟我的同事講,他要什麼條件都接受。但是一定要跟他講清楚,我們放棄這個條款是一個共識的條款。過了一個月以後,我的同事再反饋的時候說他不想投了,我問他為什麼?就談了一個合同下來,這個人太難共事了,就是以後投進去之後,這個項目很難管理,最後他就放棄了。

我相信我參與創辦的基金,是要把自己定義為一個好基金,永遠站在幫助創業者的角度去考慮問題,我們的條款是同行裡面最弱的。通過我們這樣的基金的條款,都談不攏。我們整個創業的環節,要普及規則,規則是什麼?大家沒有普及規則之前,大家遵守規則的話,在扯淡。最關鍵的問題規則是什麼?我今天參加這個論壇的目的跟在座的創業者一起進行溝通。包括請劉社長他們要加大對規則宣傳和普及,不僅僅是張律師這樣的人,最最重要的是綠色行業要教會創業者怎麼回事,媒體要宣傳這些規則怎麼回事,最重要把這些規則拿出來,從創業者和投資者角度兩邊看規則,因為這是一個博弈的結果,不是單向的。應該把這些規則拿出來,從正方反方去看,因為我自己過去談完重要條款之後,剩下問題不多。為什麼第一次創業者有這樣的困難,首先對投資者不信任,第二,他對你不瞭解,直到談崩了。我覺得是怎麼讓創業者瞭解規則。

牛文文:中國創業者和投資者相當於30多年前中國第一次向美國開放大門之後,互相害怕的格局,美國人來了以後會不會害怕把他扣在中國不讓他走,大家互相提防。其實一套非常成熟的規則,大家左右手互相博弈,如果兩個都在瞎子摸象正如30年前中美博弈一樣。我們做創業家雜誌,尚倫律師所在做這些事情很有意義的事情。對於早期創業者和投資者來講,一些基礎法律模板應該免費開放,如果你要創業投資,這是ABC,你要先學,先把規則學會,才可以創業,才可以談投資。我很高興我們創業家雜誌很高興向大家免費發佈這個免費的規則。

雷軍:不僅要發佈,關鍵要把背後的邏輯跟人家講清楚,要做規則解釋。

李晶:徐老師,我們剛才談到怎麼普及規則,牛社長講了投資者與創業者有不信任的感情,其實應該雙贏,您是著名天使投資人,過去也是新東方三架馬車之一,從您的角度來看有什麼辦法讓創業者跟投資者的利益成為共贏的利益?

徐小平:我先講講投資辛酸史,2006年開始投資的時候,是沒有任何合同的。我只有兩個合同,你要我多少錢,給我們股份。最後出現了很多問題,這個時候我作為一個偉大投資人,我不跟投,我心裡還是很難受的。我跟創業者之間的關係就酸了,就出問題了,這樣就有了疙瘩。等到清算的時候,有些人說不要清算的權,有些說要,我們就吵,所以說清算權也是博弈的過程。這一系列的規則都是西方社會經過幾百年的演進已經有的規則,這不是重建的問題,是一個常識,偉大企業都有一個偉大的條款。

我作為投資人,在中國摸索著走,中國商業經濟整個規則在建設之中,反過來作為創業者,一開始就理解這些東西,我高度的認同,創業者和投資者是一個整體,利益共同體,我們共同追求這個規則。

李晶:說得很好,雷總解釋一下,你多年經驗積累過程中,能不能分享一下哪些例子讓您對規則的重要性有一些重新的認識?

雷軍:我覺得其實在中國核心問題中國市場化時間比較短。我接觸VC最早是1999年IDG,真正被大家接受是2000年。這個行業,這套規則,在中國剛剛引進了十來年,時間很短。而且這裡面像徐老師講的生動例子,徐老師作為投資人,在初期的時候都不瞭解優先清償權,好像是欺負創業者,其實不是,它是為了保護極端情況出現。優先清償權什麼意思?你公司被賣掉或者你公司關門,投資者有優先清償的權利。這麼一個權利對付什麼時候出現的時候?比如說我投資徐老師一百萬人民幣,佔10%,這是一個標準天使投資的做法。萬一徐老師說我們今天關門,按照中國《公司法》,帳上有一百萬人民幣,徐老師有90%股權,我有10%,如果按照《公司法》約定我就拿10萬,你拿90萬。我遇到最大困難,大家怎麼能夠深層次理解每一個規則制定的來龍去脈,假如把規則給創業者講完,他肯定能接受,你要是投資者,你幹嗎?明天他說不幹了,我不干了,不就賠90%。我為什麼賠90%?張明若他們的工作把這個規則做成免費的模板,這就為社會做了一件好事。我覺得在各種場合去講規則合理性。

李晶:合理性能不能讓社會接受,這是很好的創新,模板讓公眾披露,而且有透明度。

雷軍:這個模板我沒看過,我聽張律師介紹過,它用的中文版簡化。

李晶:徐老師你怎麼看這個問題。

徐小平:這個過程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創業者們的進步會逐步的學到這個東西,自然而然這個問題就解決了。我想講另外一個問題,當時我早期投資一個項目,多少錢拿多少股份。有一次兩個創始人非常興奮告訴我,小平我們進了一個人才COO,給他20%股份,太棒了,公司會騰飛,很好。我作為投資人,我肯定支持這個東西。但是經過新東方股權演變,我就問他,我作為投資人,我的股份被稀釋了20%,你給我打聲招呼,讓我摁手印也可以,但是他們跟真誠跟我講這個事,但是他們是違法的。後來我給他們寫了封信,我理解你們不懂這個程序。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有律師在,我們現在任何股權變更,任何公司變化,我們就有了法律的保護。

李晶:從模板的推出,可以講一下,是不是社會能不能接受,因為是創新,在硅谷操作模式如何,在硅谷規則如何,跟中國有什麼類似和不同?

張明若:涉及到兩個問題,要不要尊敬規則,要不要一開始要認真對待和尊敬規則?要不要理解這個規則?我在自己的工作當中,我大量出現這個問題,明明是非常好的創業者,但是他們確實不太瞭解,不瞭解就產生了不信任,然後為此像雷總說的故事,這個故事我有大量的經歷。我想借這個契機跟牛社一起做一個,尤其是創業者理解這個過程,每一個條款演進,怎麼產生的,為什麼它是合理的?它的變化哪些?這是我們做。

李晶:牛社長,從媒體角度來看,怎麼理解和教育投資者和創業者怎麼來理解接受新的遊戲規則?

牛文文:美國是一個法律國家,訴訟很多。張明若律師是創業者平民律師,我們面臨很多問題90%有共同模板,90%悲劇是對基本規則不瞭解,如果有標準模板,收費很低廉或者免費,90%的增益在簽協議那一刻就沒有了。我特別想說一句,對於創業和投資來講,是一個很大的心理挑戰,經常有那種創業者和投資者打得很厲害,比如PCG的故事等等,所有的規則是為了防殘局的。所有的規矩往回倒看的話,都是雙方對某一個規則沒有寫明或者沒有談好,或者理解不一樣。很多創業或者投資者的悲劇,是因為對規則不瞭解而導致的。我們《創業家》雜誌到下來做過兩期封面,都是這樣的殘局,第一期是真偽創業家,我們認為所有的失敗悲劇是因為創業者不是真正的創業者,在失敗那一刻主要對投資者不負責,一個創業失敗的時候,要先考慮投資者的利益,才可能東山再起,但是2005年的時候失敗那五個案例都是先把自己利益保護好,而沒有考慮投資者的利益。2012年的時候我們做了一個封面就是真偽VC,我們拉了11個選項,大家不喜歡的VC,都是對法的意義和精神不瞭解,某些條件防什麼事的,它是某些不喜歡都是對你的預防。投資者中間也有很多讓創業者很難接受的行為,那些行為也是模板中間沒有寫清楚。

在經濟不好的時候,創業者融資有時候一個月,兩個月,三個月就要死人,如果融不到就要出大問題。

徐小平:不是死人,死的是公司。

牛文文:創業者最害怕的是投資者拖你半年或者一年,最後放棄了投資。創業和投資方面發生衝突的時候,背後都是最初對法律條款和精神不瞭解。從我的角度來看一個創業投資失敗,一定到了殘局,去年好多團購一定會發生激烈互相指責,到底這個公司不能做了,我來關,還是投資者來關,誰有權利來關,關的時候有什麼程序?這都是有法律。

尚倫律師事務所是創業界平民律師所,服務廣大創業者的同時,他能夠把模板弄出來,能夠免費公佈給大家。我們作為創業家雜誌,我們希望這套規範被大家接受,不要有那麼多殘局。在中國現在撞車了,有了保險公司的教育,不會打架。現在創投雙方失敗了沒關係,不要打架。尚倫做的事就是那個事,當創投創業碰到殘局的時候處理完,咱們再從頭開始,我認為你做這件事,別打架。

李晶:剛才牛社長說張明若是平民律師,我看您是富人律師,從窮人開始變成富人,是一個成功的案例。雷總講一下創業者跟投資者成功的範例。

徐小平:幸福的家庭都是一樣的,同樣幸福的公司是一樣的,不幸的公司各有各的不幸,法律合同不完整,雷軍繼續。

雷軍:創業的90%的人會死,幸福的是少數,不幸福的是多數。公司可以失敗,人不能失敗。你在處理你事業失敗的時候,你怎麼能夠獲得一個好的口碑,這樣你就獲得下一次東山再起的機會。我做天使投資成功率比較高,成功率比較高的秘訣,一般不會在外面講。那是我們家的鎮山之寶,只跟徐老師交流過。其實最重要投資經驗是什麼?我有一半以上的項目,他輸了,我會再給他第二筆錢,或者他的公司轉不過來,我會借錢,我覺得失敗是絕大部分會出現問題。關鍵是怎麼處理好,你說完以後還能重新開始。我最近有一個創業者,他的公司遇到困難,要關門了,最後我答應還是再借他錢。為什麼要經過思考才答應借他錢?因為很簡單一件事情,我投他150萬人民幣,佔15%,初期不知道什麼原因,註冊的時候給我借了50萬註冊資本,註冊完以後,那個50萬一直沒完,我催了一次他還了20萬,180萬花完以後,他也借了很多錢在公司裡面。我跟他說一年多可悲不是你把公司賠了180萬,是你失去了我對你百分之百信任。你再跟我借錢的時候,我就有點覺得你這個人信用不好。他很後悔跟我道歉以後,我說我願意再幫你一把,我舉這個例子想跟大家分享是什麼?其實創業者跟投資者之間的信任,是挺脆弱的。你一定涉及到信用這個問題上,你一定要非常認真。我覺得他再跟我借一百萬的時候是很容易一件事情,而且我很願意幫創業者。但是當這個例子擺在我前面,你跟我借的不是錢,是註冊資本,註冊完要還我,他給我講一堆問題,我沒有聽明白,可是他公司開了一年多都不還給我,我覺得很不舒服。

關鍵問題你怎麼處理好每一件事涉及到信用的時候,信用對每個創業者是無價之寶。我們天天看到一堆的公司,公司是正常的,成功是不正常的

李晶:徐老師投過多個行業,每個行業有不同的規則,你覺得規則有什麼特點?

牛文文:我說一句話,我跟大家說一句話,我們知道有很多創業者認為徐老師非常豪邁,非常講情感的。你能打動他,他能立即給你錢,有很多創業者認為徐老師是好騙的,好多創業者有這種誤解,根據我的理解,徐老師的確很豪放,根據他對創業者的激情,但是徐老師也是很細心的。很多創業者會把像徐老師這樣的天使投資人豪邁比較簡單粗放,但是他會認為好騙,騙完以後再來一次,徐老師其實很不好騙,騙了徐老師代價很沉重。沒有一個投資人會把信任加倍給另外一個人。

李晶:徐老師受過騙嗎?

徐小平:古人有一句話大智若愚,我只不過太聰明了而已。其實要知道做事可以失敗,做人不能失敗,信用這個東西,在英文裡面跟金錢是一回事,信用卡。信用卡這個錢怎麼辦?你沒有錢可以用錢。所以創業者最最重要的方向就是信用,創投是一個很小的圈子。我們講得其實是保護創業者,在創投兩者之間需要保護,對於創業者來說你真正的命門是什麼?是信用,是社會面前的信用,公司賣假貨就沒有信用了。比如跟合夥人投資者人有信用問題就是最致命的。創業者之間流傳著關於我的傳說,不要迷戀哥,我們也是在市場上賺錢的。我們要做的事情,無非多一點信任而已。一旦你失去這個信任,其實人生很漫長。

牛文文:因為徐老師被騙了以後,他不願意說,所以他們認為他很好騙。

張明若:徐老師沒有真正一次被騙過,所謂騙徐老師被騙之前都知道,或者他願意花這個錢。

徐小平:who騙who。我跟張明若相遇以後,我們投資標準程序,談半個小時一個小時就直接投了,完了我們就找張明若,現在有了免費的網上資源以後,我覺得這是中國創投環境重大進步,重要貢獻,這是非常好的事。

李晶:雷總說過只投人不投項目,只投熟人的項目。如果跟陌生的人,一會兒台下跟您遞交一份材料,他說投資你從來沒有見過他,你會信任他嗎?有沒有做天使投資者,你會給一個陌生的人金錢嗎?

雷軍:我不想說這個實話,我其實覺得大家一定要理解天使投資者,他們真的不是傻瓜。天使投資的本質是什麼?是六合彩,有個朋友要創業,十來個朋友一人出個份子,他做成騰訊我們也發財了,不做成騰訊我們也支持了朋友,同時也創造了當年的GDP。你們尋找投資的時候,不要在大會上遞方案,因為我們很少看,找天使投資最好的方法,一是找身邊的朋友、同事、領導,你的上級找大家幫助,他跟你很熟,他們完全不知道你做什麼。我很多項目投的時候,我都不知道公司要做什麼,這個人幹什麼事情,我支持他一把。這是我投資核心理念,大家一定找我投資,只有一個路徑,你看看你的朋友中有沒有跟我特別熟的,我需要那個朋友擔保,如果你跑了,我會找我的朋友,你怎麼給我推薦這種人?我只投熟人或者是熟人的熟人,只做兩層關係。

李晶:還是人際關係非常重要。從法律角度來看,律師角度來看,張明若你覺得只投熟人,不投生人,從法律角度能不能保護天使投資者或者創業人,如果不投資的話,有很多生意沒法做成了。能不能從投資角度增強投資人和創業者的信任度?

張明若:法律文件是防君子,不防小人的。所以法律文件的保障必須在起碼的道德或者信任基礎之上,才能夠進行保護。所以說,我覺得創業投資,包括我們這個圈子,實際上最值錢就是信任。信任你只能消費一次,對某個人,你這一次把它消費掉了,以後再沒有機會了,而且以後的人也沒有機會了。

牛文文:大家心目中把自己認為不能投的人名單寫出來,私下在裡面說這個人我投過他,這個人不行,你不要再投了,已經有這種事情了。打聽不超過三個人就可以打聽出來,看起來信息不對稱,其實可以打聽出來。

徐小平:如果你要創業,找百萬級的信任,如果你沒有熟人、朋友、老師、領導能夠導向某一個能夠幫助你的人,我建議你這種創業不要做了。我們參加了各種各樣的會議,說你投一個吧,難道身邊沒有一個人幫助你找到有資源的人。美國發達創投國家,他們三個F說法非常有道理的,朋友、家人、蠢人。你想想那個蠢人你都找不到,得到瘋人院去找。要找投資者,要找你的資源是什麼?如果沒有人投資,恰恰說明你不行。

李晶:談了很多投資者和創業者的關係。創業者跟客戶的關係,記得雷總前一段說過別把客戶當數字來看,把客戶當人來看,你也講過不要把客戶當成上帝,中國人沒有上帝,客戶當成朋友,客戶是您的朋友嗎?

雷軍:這個問題轉彎轉的太大了。我講一下有點幫小米公司做廣告,我有點擔心,如果大家不罵我,我再講一遍。我做小米,我昨天發了一點牢騷,結果有個報導出來很沮喪,說我不干IT準備干餐館,我跟他們說我很羨慕騰訊,也很羨慕百度,也很羨慕華為,也很羨慕聯想。但是我不想再幹一間華為、聯想、騰訊、百度,我覺得不需要了。我說辦個小餐館,門口有人排隊,經常有人給我打電話說老雷留個座,這是人生最成功的境界。大家設想一下我辦了一個小餐館,這個餐館十來道菜都是我做的,我每天幸福看著客人吃飯,小餐館老闆跟客人都是朋友的。我就從這件事體會到,我們能不能把所有的用戶當朋友看?第一,千萬不要當上帝看,因為中國沒有人信上帝,你把用戶當上帝看,你就是把用戶當「傻逼」看。我們談到一個問題叫信任,我覺得在中國今天的信任最重要是朋友之間的信任,你把用戶當成朋友的話,你的產品會有多大壓力。我的一個朋友買了小米手機出了一點問題,兩個小時沒有修好,我陪著他出了一身汗坐在那裡。

第二,互聯網的弊端,互聯網有九億用戶,十億用戶,五十億用戶,我們互聯網公司就是量化管理和數字管理,量化管理完了以後出現什麼問題?我們只關心日和月,只關心GDP的增長,不關心人。我們問這些數字開始做什麼事情呢?手機後面一安裝你的產品就自啟動。然後每天自動喚醒,每天天天在背後啟動,這都是為了幹嗎?都是為了日活躍,他們投資要求日活躍對嗎?在GDP就開始了,所以核心問題是什麼?假設用戶是你的朋友或者活生生的人,如果你能忍痛那個手機半天就沒電了嗎?完了以後罵三星、蘋果、小米,誰幹的?就是我們這些創業者干的。大家一定要思考罵GDP的時候要想一想我們KPI是不是有問題。我辦餐館的時候,我們小米沒有KPI,我說一定要放棄KPI,一有KPI,我們也變成偷偷自啟動,偷偷喚醒,偷偷聯網,不是我有多高尚,是因為我想明白一條,是不是真正把用戶當朋友,這是我在努力的方向和自己辦小米一點體驗,不是今天改行做餐館,我做菜很差,估計只會炒土豆絲,別的不會,我是用小餐館生意的方式來讓大家理解什麼是小米。小米所追求的目標就是辦一個小餐館,不要有多大,但是門口有人排隊,每個員工跟我一樣享受跟朋友相聚快樂的時光,這是我要做的生意。沒有多偉大,但是是我喜歡的。

李晶:雷總講得非常誠懇,非常好。徐老師您的角度來看呢?

徐小平:我覺得雷軍已經辦餐館了,挺好的,別人賣糯米雞,他賣小米機。中國人確實不信上帝的,但是中國人信朋友,這是小米一種新的企業文化。

李晶:您當時說一句話,怎麼實現自我,您投資目標,創業這麼多年也非常成功,你的目標如何?你下一個目標是什麼?

徐小平:我們對創業者懷著無限信任和期待的時候,我相信創業者也會創造無限的奇蹟,我相信一個目標,如果能夠得到雷軍這樣的人,下一個雷軍,下一個小米,這可能是一個投資人最大的夢想。

牛文文:我認為大公司經常說讓生意不是那麼艱難,我覺得最好是讓中國的創業不那麼複雜,難就難在後面,不要難在前面,讓中國創業簡單一點。不要再那些基本的規則上面吵架打架,大家把心思用在產品和用戶身上。

李晶:請張明若回答一個簡單問題,大家談了很多,最關鍵一個詞就是信用,如果是投資者、創業者握手是不是比簽合同更有效?

張明若:不是。握了手之後一定要簽一個好合同。

徐小平:簽了合同再握手。

張明若:我要特別強調一件事情,剛才舉了很多例子並不是一開始互相之間沒有誠信,以我的經歷,後期很多分歧基於誤會。

李晶:代表大會感謝嘉賓的精彩演講和各位的出席。

主持人:好,今天晚上我們有一個聚會,希望大家參加,今天晚上也會有抽獎活動。在今年十月份希望大家參加硅谷的大會,最後是一個總結髮言。

文廚:不知道現場有多少大會的志願者,幕後英雄們、志願者們,請你們上台。

雷軍:首先是謝謝所有工作人員,謝謝所有志願者,我們非常驕傲的在北京辦了一個國際會議,無論哪來的來賓都跟我講,他們到了GMIC會場都感到巨大的震動,這是我們一起做出的努力,謝謝大家,明年再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5422

免費金字塔原理:堆積足夠多的不付費用戶,你才能掙大錢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49747.html

所有瞭解免費業務模式的都知道漏斗定律。在剛開始都要獲得儘可能多的用戶衝進排行榜,之後在保留率和運營階段對玩家進行最大化的取利。

但這是我們應該使用的模式嗎?

諮詢師Nicholas Lovell認為,我們應該把漏鬥倒置過來。

「下圖中的金字塔就是按照漏斗定律的原理反過來製成的,但開發商們的挑戰並不是儘可能多的從『鯨魚用戶』那裡取利,也不是竭力讓『超級粉絲』(即鯨魚用戶)們滿意」,他說。「這個道理很簡單,不過這對免費遊戲的策劃有著一定程度的影響」。

 

金字塔原理

在對金字塔進行解釋的時候,Lovell認為,開發商需要一個足夠大的用戶群才能夠維持遊戲的正常運作,他們才是決定遊戲核心玩法的人群。雖然他們可能不會花錢在遊戲中,但這是最重要的遊戲人群。

金字塔的第二層就是保留率功能,這個階段裡,開發商們需要嘗試各種方法讓玩家們經常回到遊戲中來,而且,這個階段的盈利也幾乎沒有,但會出現參與度比較高的玩家群。

最後一個階段才是培養「超級粉絲」(即鯨魚用戶),這也是免費模式掙錢的開始。超級粉絲會在遊戲中花錢,但前提是你要有大量的核心玩家,足夠的高參與度玩家才能夠最終掙到足夠多的錢。

因此,他認為,這個金字塔對開發商們的提示就是,儘可能建立完整的遊戲社區,而不是專注於如何從一小部分玩家手中取利,大多數玩家才是開發商最應該注意的。正是有了底部支撐,你遊戲的賺錢金字塔才可能堆的更高。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4739

比亞迪的不歸路 林智遠 Nelson Lam

2014-05-29  NM
 
 

 

當面對持有的投資要大折讓供股或配股集資時,大家會否想起梅艷芳的《似水流年》,低哼:「望著『股海』一片,滿懷倦,無淚也無言!」上月中《盈利增長是怎樣煉成的》分析統一企業(220),提醒大家其盈利或只是「表面風光,背後陰乾」。不足一個月,統一就在11日公佈按市價折讓三成,供股集資約33億港元。這還不是《「抽」水流年》才真?誰料上星期五,曾獲「股神」巴菲特入股的比亞迪(1211)亦在中午突然停牌,晚上就公佈以35港元、即停牌前市價15%折讓,向獨立人士配股集資約42億港元,以作一般營運資金支持業務發展,配售股份相當於已發行H股約15%及已發行總股份約5%。有股神作為第二大股東的比亞迪,也向市場「抽水」,財務報表可否看到一些端倪?為何股神愛股也抽水?

分析財務報表除注意業績外,也要留心發展趨勢和財務狀況,現金流量變化也不能忽視。股神在2008年9月入股比亞迪,加上汽車分部業績由當年人民幣5億元,暴升6倍至2009年人民幣35億元,普遍分析認為這是比亞迪股價飛昇的分水嶺,股價還曾在2009年10月創下88港元的歷史高位。比亞迪的財務狀況和現金流量,由2009年開始變化。五年財務概要中,可看到由2009年開始,比亞迪的資產不斷膨脹,當年總資產407億元(人民幣,下同),五年間上升92%,至2013年780億元。比亞迪的溢利滾存跟不上這膨脹速度,故要以負債支撐,令到總負債由當年217億元,上升145%,至2013年532億元。同期,總負債對總權益比率,大幅由114%上升至214%。現金流量表中,也展示比亞迪持續在投資活動(主要包括購入物業、廠房及設備),投入大量現金;五年間,每年投入46億元到127億元。在溢利不前侷限了經營活動現金流入下,比亞迪僅可以融資支撐投資。

比亞迪是藍海、紅海、黑海?

「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導致今天配股集資,主因都是當年期望甚殷的汽車分部。經營分部資料顯示過去5年,汽車分部資本開支達278億元,是其他分部資本開支總數的191%;但2013年汽車分部的業績只佔所有分部的40%。更嚴重的是,汽車分部的資產、負債和收入都不斷上升,不過業績和收益率卻持續下跌。業績在2009年創高位35億元後,輾轉下跌,2013年見8億元,分部業績對分部收入比率由當年17%下跌至2013年3%。這次比亞迪管理層的配股集資行動,相信意味他們仍認為將有「比亞迪的拐點年」。但命運不由人,一切應以市場需求為依歸!綜觀比亞迪財務狀況和現金流量歷年趨勢,大家衡量的應是市場前景是危、是機,以及自己對其風險的偏好。當初連股神或也認為是創新高潛力的「雙模混合動力汽車」,催化比亞迪積極投入這「藍海策略」。然而,今天似仍是血染的「紅海」,何時才能成真的「藍海」?或者,明天將成了不歸路的「黑海」?其實,儘管大家仍追憶梅艷芳的歌詞:「浩瀚煙波里,我懷念,懷念往年,外貌早改變,處境都變,情懷未變。」然而投資決定卻不能不隨之而變!

林智遠 Nelson Lam

執業資深會計師,會計專業發展基金主席,最愛與太太旅行,出名講talk及撰寫大學會計書,其著作已被翻譯成不同語言。目標以淺易簡單的方法,使牛頭角順嫂也能看懂會計數字和陷阱。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0710

反脆弱:從諾基亞裁員看組織的不可靠性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4/0804/144667.html
這兩天,在微博上討論激烈的一則消息是:被微軟收購的諾基亞大幅裁員,僅北京有2400餘名人員裁撤,相關合作單位也有數千人遭受波及。很多員工紛紛組織抗議,看著那些年齡頗長、掛著工牌、拿著印著抗議口號A4紙、手拿iPhone的諾基亞員工,讓人有種深深的悲涼感。

我還清晰的記得,我剛大學畢業時,去找湖南華為辦事處的一個朋友,諾基亞和他們在一棟樓,結果我誤入了諾基亞那層,穿著修身職業裝的漂亮前台和印著NOKIA巨大LOGO、品味不俗的裝修,讓當時剛大學畢業不久的我驚嘆不已,這才幾年時間,已經完全沒落了。

被稱為現代最偉大的思想者之一的納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Nassim Nicholas Taleb)在其著作《黑天鵝》中提出過一個著名概念:「黑天鵝事件」,泛指是事先無法預測,但是影響巨大的意外事件。事件的發生,推翻了人們根據歷史經驗得到的一切認知。這個概念來源於一個故事,歐洲人一直認為天鵝都是白色的,直到在澳洲發現了黑色的天鵝。一隻黑天鵝的出現,推翻了人們根據幾百萬隻白天鵝得出的結論。這對於長期生活「前著名」外企諾基亞的員工來說,無疑就是整個人生中的「黑天鵝事件」,這會極大影響到他們以後的生活甚至一生。

針對黑天鵝事件巨大的影響,納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在他另外一本著作《反脆弱》中提到:「脆弱的對立面不是堅強,而是反脆弱,殺不死我的,使我更強大。既然黑天鵝事件無法避免,那就想辦法從中獲取最大利益,每一件事情都會從波動得到利益或承受損失。脆弱是指因為波動和不確定而承受損失。反脆弱則是讓自己避免這些損失,甚至因此獲利。」

這裡面有個很有趣的案例,可以和諾基亞裁員對比著看看:有兩兄弟約翰和喬治,約翰多年來在一家銀行任職,有一份看起來很穩定的的收入,還有其他福利。喬治是一名出租車司機,收入時多時少。兩者相對比起來,出租司機確實由於天氣等不確定性,看起來確實沒有銀行的白領工作穩定,事實是這樣嗎?

《反脆弱》提到:人們在生活中的核心錯覺,即認為隨機性是有風險的,消除隨機性,就可以消除風險。類似於出租司機的職業,沒有什麼事件能夠一下子完全切斷其收入來源,因為他們具有強韌的抵禦變化和適應能力(有人用的詞是「耐操」,很形象),這種角色和創業者有驚人的相似性,創業者面臨的是系統性的工作、高強度的工作節奏、超人的抗壓能力,靈活的變通和適應能力等等。而對於約翰那樣的高級白領來說,他從事的是一個龐大工作鏈條上很小的一部分,在數十年日復一日的工作中,溫室效應使他抗風險能力大大下降。在後來,約翰遭遇了可怕的金融危機,他在50多歲失業,這對他來說簡直是毀滅性打擊。

為什麼當危機發生時貌似很穩定的高級白領,會變得一下子束手無策?根本原因就在於高級白領意識裡平時會刻意規避不確定性,極度厭惡風險。在數十年日復一日的工作中,他的工作技能和成長在某個時間其實已經停止增長了,抗風險能力大大下降,而且他只是一個環節的很小的切片,對組織形成了高度的依賴性。一旦他的工作有波動,他用來應付風險的能力是很有限的。看起來很穩定的工作其實很脆弱,因為他不僅沒有反脆弱能力,甚至喪失了基本的應付能力。

諾基亞、寶潔、MOTO等老牌外企裁掉的這批人有很多共同特點:年齡不小、習慣了舒適的環境、歐美式的管理方式和思維方式、身價不會低、自尊心和優越感很強、對環境和組織依賴性很強、民企或者創業公司很長時間在他們入職清單中連備胎都不是。這些人就像電影《後會無期》裡被主角江河放進鍋子裡的那隻青蛙,當意識到所在的環境有危機甚至是要命時,剛掙扎幾下,現實巨大的蓋子卻把他們直接拍回了熱鍋裡。

在互聯網圈子,一直有個討論很激烈的問題:到底呆在騰訊等這樣的大公司還是選擇自己出去創業?大多數人都會選擇在大公司呆著,名氣大、福利、獎金、分紅等各種利好,大樹底下好乘涼;出去創業,資金、發展、人員等各種問題,甚至連明天的午餐都不知道在哪。在諾基亞抗議裁員的照片上,可以看到很多40多或者50多點的人,如果沒預料錯,這些人應該是準備在這養老度過的,沒想到事情突然變化了,補償再合理,也沒法替代工作,心理不能接受是可以理解。但是落到這般田地,和個人的思維方式是不是有很大關係呢?

很多人喜歡把自己的命運寄託在一個組織或者別人身上,殊不知,在移動互聯網高速發展的這個時代,任何中心和機構、組織、權威都有被解構和顛覆的風險,一個組織和他人的防禦能力都有限時,這種寄託根本沒有任何抗風險能力。之前有人調侃:看完《集結號》才知道組織不可靠,其實,組織是一直不可靠的,只有自己的反脆弱能力加強才是最可靠的,現在的諾基亞、剛剛被打入冷宮的騰訊微博、被打包出售給京東的騰訊電商、還有之前的戴爾等等,生動的案例不勝枚數。

最後說一句:諾基亞員工的「討伐微軟的戰鬥檄文」寫的真爛,幾千里面就不能找一個文字寫的好點的人嗎?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8092

開咖啡館賺錢的不多,但「教人開咖啡館」已經成了一門好生意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4/0808/144786.html

一個35課時的專業班收費是3700元一人,而興趣班就比較便宜,有一個「手工滴慮操作」的班只有兩個課時,收費180元一人。

只要輸入「咖啡」兩個字,美團網立馬跳出了1149個相關團購,大眾點評有1132個,百度糯米也有986個。

這兩年雖然咖啡行業因為高租金壓力不景氣,但是咖啡館的開店速度還在繼續增長,從杭州市咖啡西餐行業協會處瞭解到,目前杭城大約有1100家咖啡館,大多經營情況不樂觀。

 

慘淡歸慘淡,依然有人前赴後繼殺進咖啡館行業,就連上游機構——不少做咖啡豆貿易的商家,也打起了新開咖啡館的主意,不僅自己開出了咖啡體驗館,還提供咖啡師培訓、供應咖啡設備、咖啡豆等業務。

杭城僅3成咖啡館經營較穩定

店面高租金壓力,以及電商衝擊等因素,街邊越來越多的實體店如服飾店難以生存。於是,很多店舖趁機轉型。咖啡流行,讓一些人看到曙光,並認為開一家咖啡館既小資又難度不大。還有一些大學生畢業後,家庭條件比較好,不想出去給別人打工,咖啡館就是創業平台。

就這樣,近年來,杭州街頭咖啡館是越開越多了。目前杭州大大小小咖啡館差不多1100家左右,其中包括了星巴克、COSTA等「明星」咖啡館。

不過,細心的人會發現,經營好的咖啡館櫃檯前排長隊,有些咖啡館則一天也進不了幾桌顧客。

據悉,主城區小咖啡館去年增長了70多家,但很多都是開一段時間就轉讓了,開門關門現象頻繁。杭州市咖啡西餐協會秘書長樓波音說:「不懂咖啡的,不懂經營的,都開起咖啡館,存活時間並不久。和2012年、2013年相比,預計今年咖啡館營業額下降了20%。」

樓波音告訴記者:「杭城大多咖啡館情況都不是太好,經營都在走下坡,只有30%經營得較好,主要是一些像星巴克這樣的連鎖咖啡館。」

怎麼開好一家咖啡館?經營者須轉換思路

儘管眾多咖啡館經營欠佳,但新人新店還是蜂擁而至。

「咖啡市場其實並沒有萎縮,而是咖啡館的經營者要調整開店思路。」很多咖啡業內人士如此表示。

\

比如,杭州一些創意咖啡館也慢慢成為街邊風景,這些小咖啡館都以自己獨特的姿態生存著,而且經營得都不錯。另一類,就是類似漫咖啡這樣的大型連鎖咖啡,以強大的陣勢贏得了年輕人的歡心,除了皇后公園店、黃龍店外,7月4日新開張的北城天地店,有5個NBA籃球場那麼大,近2000平方米的面積,被稱為是亞洲最大的咖啡館。每天漫咖啡的收銀台前都是排長隊的架勢。

漫咖啡來勢洶洶,「特別是黃龍店一開,附近咖啡一條街上的咖啡館立馬就沒生意了。」「××咖啡」負責人張斌說,像漫咖啡這樣的外資咖啡店對中國市場是虎視眈眈,如果本土咖啡館不抱團,很快就會遭受吞併或淘汰。

張斌說:「一般一家好的咖啡館至少需要1年時間的經營,但是倒閉只需要3到6個月,更迭很快。」所以說,只要找對經營模式,咖啡業還是一個很有生氣的行業,這也是近兩年越來越多人,明知開店容易守店難,還是爭先開咖啡館的原因。

比如杭州一家以前主要經營咖啡豆貿易生意公司,專門在杭州附近的高速公路服務區開咖啡店。負責人表示,「國外有很多咖啡便利店,大家喝咖啡站在街頭喝上一杯或打包帶走就行,杭城未來趨勢也一定是咖啡便利館越開越多,越開越好。」

同樣,樓波音也建議:「年輕人多出去看看,多學點東西回來,用心經營的咖啡館一定不會生意差。其實一些經營不善的咖啡館必定是缺少格調、改革創新和多元化,或者對咖啡完全不懂的人在經營。」

有人專做咖啡館配套服務生意

隨著杭城咖啡館的興起,一些身處咖啡產業上游的企業,看到了商機,也逐漸開始向下游發展。

不少年輕人有資金想開咖啡館,但又沒什麼底氣,大多都是邊開邊摸索,有人就是看中了這個市場,立馬轉型做起教人開咖啡館的生意,不少業內人士稱:「這生意還包賺。」

這些咖啡館配套服務提供商,除了提供咖啡館的一些原材料,比如咖啡豆、糖漿等,還有配套的咖啡師培訓,甜點班等,甚至可以根據咖啡館的營業面積和租金等情況,幫經營者定製產品。

杭州歐森咖啡食品有限公司是一家主要經營咖啡豆貿易生意的公司。負責人張群保說,一個月前,他們在之江路上開了一家門麵店,對外經營,更設立了展廳,主要是向一些對咖啡商戶開放的。

這家咖啡體驗館進行著差異化經營。除了日常經營外,咖啡館會不定期舉行「第二課堂——咖啡技術培訓」活動。開設不同的培訓課程,指導咖啡商戶或普通消費者進行一些咖啡的製作,然後收取相應的費用。一個35課時的專業班收費是3700元一人,而興趣班就比較便宜,有一個「手工滴慮操作」的班只有兩個課時,收費180元一人。

「這種經營模式讓我們公司的業務量立馬提升。」張群保介紹,「我們這裡只有7個座位,3個包廂,今天包廂就被一家企業包去搞活動了。」張保群介紹,目前,這家咖啡體驗館每天的營業額在3000元左右。

位於杭州城北「××咖啡」也有著類似的路數。作為一家本土咖啡店,「××咖啡」去年11月份開張,除了經營咖啡館門店生意以外,負責人張斌還從事一些咖啡豆的原材料貿易。

張斌一直強調「咖啡文化」這個關鍵詞。「我們可以把咖啡館發展成第三空間、社交空間,畢竟我們喝的不是一杯簡單的咖啡,可以讓更多的人瞭解咖啡文化,做人文咖啡。」

每個月,這家咖啡館還會開小班化的培訓班,主要分初級、中級和拉花3個班,有獨立的培訓教室,專業的培訓師。在7月份,這家點還成為浙江省唯一一個SCAE(歐洲精品咖啡協會)咖啡師考試考點,提供專業培訓, 「有不少咖啡從業者或愛好者專門從上海跑來學習、考試的。」張斌說。

另外,平時,「××咖啡」也會做一些推廣,如拉花推廣、原材料推廣等。針對周圍的一些寫字樓,白天也會推出一些簡餐。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8339

揭秘:韓劇、泰劇在中國的火與日劇的不溫不火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4/0810/144821.html
這個問題,對於我這樣一個多年日劇死忠來說,一直在思考,這裡不說政策層面上的事情。

我覺得,簡單地說:日劇不適合目前的中國觀眾。

我以前寫過一個回答,講述了國產劇韓劇日劇的差別,僅對戀愛劇來說,這三者的差別是很明顯的:

日劇:兩個不相愛的人相愛了。

韓劇:兩個相愛的人結婚了。

國產劇:兩個結婚的人相愛了!

這裡面微妙的差別在於,日本這個國家的文化產業,和這個國家的經濟生活一樣,已經過了某個正常一日三餐,溫飽求穩的年代了。

對於日本電視劇來說,除開故事層面上的創新和不斷進化之外,在核心戲劇主題上,不再對傳統的 " 大團圓 "、" 堅韌不拔得勝利 " 這一類主題感興趣,更多的主題定位在個人的獨立,人的異化,慾望、家庭解構、公平正義……等等一類上,簡而言之,就是不再和普通生活休戚相關了。

大熱的《Legal High》,如果沒有一點自嘲和反思心態的人,恐怕是不會喜歡這個戲的。就算是《半澤直樹》,核心要講的還是一個 Dilemma:生存和道德原則之間的衝突。而不是簡簡單單的 " 愛拼才會贏 " 的職場奮鬥史,這和我們能理解的《杜拉拉》是有本質區別。

換句話說,日劇現在的主題是比較黑暗的。是討論人性中善惡對立的,並不是一味喜洋洋。

這些主題對於國產劇來說還是很陌生的。中國的觀眾目前喜歡的,或者說能消費的主題,基本還是和普通生活,柴米油鹽醬醋茶有關的主題,比如家庭矛盾啦,愛情小糾紛啦,痛打鬼子啦……

不是說我們的觀眾就低級,而是說在一個國家剛剛過溫飽線的時候,人們的主要思維不是反思,不是困擾,而是享受,而是狂歡,因為以前過於苦難,這是很正常的事情。

所以,我們更喜歡和我們比較貼近的韓劇,韓劇從整體規模和製作理念上,是介乎中日之間的。

韓劇的流行和韓國電影流行是一樣的,在九十年代末期,韓國電影突然流行起來,緊接著韓劇也開始流行,這和政策層面是有關的。因為以前由政府主導的中日友好開始降溫,一個強大的韓國文化不可能不顯示出其力量。

在日劇逐漸進化的過程中,中國的消費群也在發生著變化,老一代的日劇本身也不像現在日劇這樣,老日劇顯然比現代日劇要傳統一些。所以,國內的老日劇迷逐漸消退,新的電視劇消費者主要由新增城市人口構成,也不太能消費那種老牌資本主義國家城市題材所滲透出來的黑暗和頹廢味道。

關於美劇,我只能說,在中國一貫的邏輯思維裡面,有一個鄙視鏈條在起作用。比如某個人特別鄙視那些開比亞迪的人,這是因為他可以談論蘭博基尼了,但是這個人其實根本一輛自行車都買不起。

全世界都知道美劇代表世界電視劇最高標準,所以我看了美劇,那也就沒必要再看日劇了。很多人瞧不起日劇,其實根本沒看過。

補充:關於日劇動不動大段講道理的 " 說教 ",其實這是日本電視劇最大的特點,日本的崛起和發展是離不開一種 " 精神力量 " 的,人家不再關注生存的時候,必定要關注精神和信仰層面。你說美國電影動不動就宣揚美國價值觀是一個道理,因為倉稟實而知 " 禮 "。中國若穩定富裕三十年以上,咱的電視劇也會以發散價值觀為主。

至於現在,活著就不容易啦,有點閒工夫找個富二代結婚少奮鬥二十年要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8560

如何應對來自競爭對手的不正當競爭?

來源: http://news.iheima.com/html/2014/0916/145715.html

黑馬問答

在社會競爭激烈的今天,創業者要認清自己公司在行業的位置,好好的調整公司的戰略,簡單切入。才能更好的發展下來哦~

 

來源:黑馬問答

用戶:q11q12q13:

面向中小企業的市場營銷工作怎麽做?

我不知道可不可以通過文字來表達清楚我的問題,因為會有點複雜。真的希望可以得到答案,或者方向。我是一家會展公司的項目經理,項目名稱叫“家博會”目前在中國有很多有展館的城市基本上90%都有這樣的展會,就是家居建材裝修的展會,展會現場可以直接下訂單的活動。

現在遇到的問題:

我們是目前在國內操作家博會最大的一家公司,而且我們實現了數據化和雲大數據分析。總之就是現代一點的技術操控展會。 所以說樹大招風,我們現在進入的很多城市都遭到了當地傳統賣場的打壓和排擠,他們要求這些企業不允許參加我們的展會,參加就退掉他們在賣場的門店。為什麽呢?因為現在生意難做,10個人搶一個只能2到3個人份量的蛋糕,大家都使盡全力,但他們畢竟是賣場,商戶在我們這即使是生意再好,也就做幾百單,但是在賣場就不一樣了。我希望商家們可以心齊一點,或者說可以通過什麽方式讓他們最終來參加我們的活動。這中間怎樣做可以一步一步得取得他們的信任。所以希望可以碰到同行,拜托拜托!

 

答1:楊子超--愛部落輕日記社區負責人

 

學會用網絡推廣自己的品牌

你的問題是用來宣傳自己的產品的?還是要找到自己的聯盟?既然來了,子超就給你說幾句:

 

馬雲之前搞這個家具裝潢就是被地方的大賣場抵制的,結果阿里巴巴沒有做起來,還是電商大企業搞這個都沒有做起來,因為裝潢和裝修本身都是需要高級的用戶體驗的,互聯網上給不了特別好的用戶體驗,因此互聯網本質上沒有品牌推廣以外的更多優勢在上面,商家都不傻,利潤大頭在賣場,而且入店的時候肯定都簽署了協議的。

 

這種情況和蘇寧國美的賣場不同,那些是標準化商品。像裝修,房屋,這些註重高質量體驗的商品可以和高級稀缺資源的服務產品掛鉤,這些產品,現在互聯網上一般運用的是線上線下的互聯網模式,俗稱O2O。就是我們需要70%在線下,30%在線上,註意這種模式的關系是傳統店面需要網上尋求第二個渠道的打通或者網絡推廣自己的品牌。

 

你的這個為什麽受到排擠主要還是因為都是傳統的,即便是用上了大數據什麽的依然很傳統,建議你換一個思路,如何幫助大賣場去提高自己的銷售,這個大賣場就會支持你,慢慢的滲透過去,否則一上來就要搶別人的地盤是不行的,除非你的資源非常雄厚。自己的企業定位一定是順勢而為,一定是幫助別人更好的買東西。

 

另一個,很多二線或者三線的小企業或者新興的企業在推廣品牌方面和大資金進入賣場方面都很難,你可以抓這方面的市場,也許在你的這個會上可以培養出新的明星企業也是不錯的。

 

還有就是你要擁抱互聯網,互聯網會慢慢的讓資源和產業結構重新分配,到頭來商家不會受傷,而做渠道的機構包括你們和大賣場,包括二級三級的分銷商都會被互聯網消弱其在傳統的影響力。因此擁抱互聯網才是最重要的趨勢。

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這些“會”沒問題,但是在二線估計沒什麽價值,畢竟人口參與少。

 

社會變革的年代,我們不需要抱怨,需要的是認清自己公司在行業的位置,好好的調整公司的戰略,簡單切入。

 

答2:吳京川--黑馬會員,客戶通創始人

 

與賣場建立共贏的關系

不正當競爭這個很難避免,所以在一開始就需要考慮到這個問題,形成對策,如果開始沒有考慮到,後面就比較被動。

 

我個人以為可以從兩個角度進行解決不正當競爭,一種是憑實力來應對,這個難度比較大,需要你的實力足夠強,靠實力碾壓對手,譬如你的客戶受到威脅,那你能否給予你的客戶更多的支持,讓他可以不依賴當地傳統賣場也可以生存,如果可以就可以打這個仗,如果不可以,那麽就只能協調了,怎麽協調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

 

還有一種方法是我比較喜歡的方式,就是共贏的方式,怎麽在商家、賣場和你之間找到共贏點,大家不是競爭關系,而是合作關系,譬如幫助解決賣場的一些難題,展會是暫時的,結束後協助人流回到賣場,至少可以和一部分賣場達成合作,這樣和賣場之間建立一種共贏的關系。

 

答3:顧險峰--魅途旅遊網創始人

 

與賣場合作的好處

這個問題很實在,做為家居企業,在某個賣場租地擺攤,就相當於每日三餐,是靠這個過日子的。參加你的特賣會是屬於偶爾出去吃大餐。
 

這是三者關系,一家居賣場靠租金和成交提成獲利,不希望租他地方的企業出去辦特賣會,會沖擊本身業務,至少會減少收入。二家居企業由於趨利的本性必然希望多賺錢,只要有利可圖的特賣會都想參加。三你們辦展會的,希望越多企業品牌越強越好,收益也越大。
 

給您個建議 ,與賣場合作搞特賣,將以你為主的特賣會轉變成與大賣場合作的特賣會。幾個好處,一成本大幅度降低,租金搬運,人員成本都降低。二給大賣場聚了人氣,你們的時間精力可以省很多,利潤不一定少。三由於大城市大賣場不少,可以利用他們的競爭減少你們的進入成本。四你們等於在幫大賣場包裝營銷推廣,應該能獲得當地政府支持。
 

也是臨時想的供你參考吧。任何時候不對立,把大家拉到一起使勁是商業的最高境界。

 

答4:葉飛--曾經的天使投資人

 

 通過整合營銷來解決困境

首先我認為你們的存在就是讓那些專業賣場感覺到不正當競爭,家裝的市場本來就競爭激烈,好不容易來個旺季,你們殺出來了,你不僅搶了他們客戶,還損害了他們自己生存空間,所以抵制你是出於自衛並不是攻擊!

 

但是我認為你們可以換個角度把競爭對手變為合作夥伴,1.會展合作,你們可以不以個體品牌為參展單位,以賣場為合作單位,比如某家具賣場區,軟裝賣場區,區域品牌他們自己來定,統一風格,例如世博會一樣,一個國家一個館,每個館有每個館特色,不僅宣傳了企業品牌還宣傳了賣場品牌,你們也得到了你們的目的,2.營銷整合,現在的賣場面臨互聯網的沖擊,很多賣場生存壓力很大,所以你如果通過一套完整的營銷整合,來解決他們某一點問題,我想合作上可以有很大空間。由於沒深入了解你們具體運作,只能給點簡單思路,希望有幫助。

 

更多精彩問答盡在 【黑馬問答】社區的哦~快來加入我們的討論吧!詳情請戳:http://ask.iheima.com/?/question/181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1997

新華社重磅評論:期待降息是對改革的不信任!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8278

新華網周二發表重磅評論,稱目前盛行的中國經濟悲觀論調是對改革的不信任。並對這些唱衰的聲音進行了一番批評。

8月多項經濟數據不及預期,海內外金融機構、經濟學家都開始染上了一絲悲觀情緒,進而對今年中國經濟增長能否達標產生了懷疑。彭博、花旗、瑞銀等機構紛紛下調中國GDP增長預期,更有許多經濟學家認為,中國央行需要用降息等手段來拯救經濟。

然而,新華社的評論似乎澆滅了降息的前景,新華社稱:

認為中國經濟再次來到“十字路口”,預測年終經濟增長目標不達標,期望政府采取降息等強刺激政策的悲觀論調,伴隨著8月份若幹經濟數據的公布再次擡頭。

回望過去幾個月,幾乎每個月度和季度的經濟數據公布後,海內外總有這樣的聲音。這種聲音一而再再而三地出現,一方面是他們並未看清中國經濟的“新常態”,一方面也是對中國正在大力推進改革的不信任。

國家統計局13日公布的宏觀經濟數據顯示,中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9%,創近6年來的新低。此外,1-8月固定資產投資增速為16.5%,比1-7月回落0.5個百分點,延續下行趨勢。一些外媒據此認為,三季度中國GDP增速可能降至接近7%的水平。

如果從歷史經驗判斷,外界的猜測似乎有點道理,中國工業增速上一次跌破7%是在2008年12月,當時金融危機讓這項數值連續兩月不足6%,4萬億刺激計劃隨即出臺。但他們並沒有意識到,如今的中國經濟,正在邁向“新常態”的過程中,中國有足夠的容忍度和政策儲備應對經濟放緩,而且在“強改革+巧調控”的雙重作用下,從長遠看,中國經濟運行的質量和效率還會得到顯著提升。

增長速度換擋期、結構調整陣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中國經濟正處於“三期疊加”的特殊階段,經濟增速也在由高速增長向中高速、中低速增長轉型,一些原來因高速增長掩蓋的問題將會在這個周期集中暴露。

在這種新常態之下,中國一方面需要接受經濟數據的波動,一方面需要盡快完成結構的優化升級。那種經濟下行壓力一增大,就寄望政府出臺刺激政策“燙平”周期的論點和做法是一種短視,對中國經濟的長遠發展並無裨益。

正如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2014夏季達沃斯論壇所說,“看中國經濟,不能只看眼前、看局部、看‘單科’,更要看趨勢、看全局、看‘總分’。”其著名的“改革就是強刺激”的論述,言下之意就是要強力推改革,大力調結構,著力惠民生,通過改革激發活力,通過優化結構增加內生動力,保持經濟平穩運行。

新一屆政府全面深化改革的紅利正在逐步顯現。在經濟增速放緩的情況下,今年1至8月,31個大中城市調查失業率保持在5%左右,城鎮新增就業970多萬人,與去年同期相比增加10多萬人。

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商事制度改革等“強改革”帶來的準入門檻的降低也極大調動了全社會創業興業的熱情。1至8月,新登記註冊市場主體800多萬戶,其中3至8月工商登記制度改革後新登記註冊企業同比增長61%,出現井噴式增長,顯著地帶動就業。

與之相伴的是中國的經濟結構的不斷優化,上半年,電子商務、流通快遞等新產業、新商業模式迅速增長;新登記註冊服務業企業增幅達70%以上,第三產業增速和比重超過第二產業,在國民經濟中處於領先地位;民間投資占固定資產投資比重同比提高1.4個百分點;高技術產業和先進裝備制造業增長均快於工業整體增長。

當然,中國經濟也存在著一些內在矛盾需要解決,比如部分產業增長方式粗放、中小企業貸款難、區域之間發展不平衡等等。專家表示,不出臺強刺激並不等於完全不需要刺激,這些內在矛盾需要中國政府實施以“區間調控”和“定向調控”為特點的“巧調控”手段。

區間調控是指確保經濟增長不突破保就業的“下限”,CPI不突破防通脹的“上限”;定向調控則意謂要在“下限”和“上限”中向有需要的地方發力。

譬如在“三農”和小微企業貸款難這兩大制約中國經濟發展的薄弱環節上,央行在今年的4月和6月先後進行了兩次“定向降準”,被外界認為是行之有效的“巧調控”。專家建議,未來在“定向調控”上,還應在加大棚戶區改造、中西部地區基礎設施建設等能夠孕育中國經濟新增長點的方面著力。

“強改革+巧調控”的政策模式正在成為中國經濟在新常態下保持發展的“穩定器”,成為中國完成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五大任務的支柱。

在這一“穩定器”的支撐下,盡管經濟數據出現一定程度的波動,支撐經濟穩定運行仍具備較多有利條件,結構調整穩步推進、消費增長總體穩健。因此,中國有足夠的信心和政策儲備應對經濟下行,並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保持宏觀政策的穩定性和連續性,同時繼續有所作為,完成今年經濟主要預期目標。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2038

論打車軟件製造的不公平現象 橡谷智庫 橡谷智庫

來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08e1afd0102v4fs.html

    老人家接受新事物比較慢,我直到站在市區街頭半小時打不到車時,才想起來微信可以試試嘀嘀打車。

    五分鐘後,車到了。在此之前,無數出租車輛從我身邊掠過,無一肯停。

    於是我和司機閑聊這件事。

    司機說,當然,現在寧願兜圈子,也不拉短途,揚招的基本不停,因為吃不準距離。

    好吧,我住鄉下,相信每次嘀嘀打車都可以找得到車,但短途就慘了。我上車之前,一個國外口音的亞洲女孩問我,從常熟路走到瑞金路永嘉路怎麽走,因為她絕望了,實在打不到車。

    第二天上班,我和同事討論這個問題:如何兼顧效率與公平問題。

    自由市場的好處是效率,對於出租車司機來說,效率和收益都明顯提高了。對於市場的消費者來說,有部分人的利益受損害了。

    那麽,需要政府出面幹涉嗎?比如說把嘀嘀打車之類軟件停了。這不符合市場規則,但是政府可以放開出租車牌照,讓出租車多一些,就會供應大於需求,終會達到平衡。

    後來,我們討論美國的校區問題。比如好學區,因為地產貴,地產稅養得起好學校和警察,治安好,學分高,於是地產繼續上揚。就會形成資源不平衡,許多壞區的教育陷入惡性循環。

    但夏威夷解決了這個問題,它是一個大學區,沒有社區教育經費區分,而是平均分配。當然,由於居住者不同,家庭背景不同,還是造成某些學區的學分高,但實際上照顧到了公平。至於中產以上或有錢者,可以送孩子去私立學校,這就兼顧到了效率。

    當然,夏威夷有自身的問題,教師工會過強,許多爛教師不能被淘汰,這是大問題。

   自由市場的偏差,會造成資源向優勢力量集中,形成馬太效應。政府並不是完全不應該幹涉,適當的體制修正,要平衡公平問題。

    比如美國醫藥行業,一些巨頭希望惡意並購專門生產仿制藥的,許多專利到期的藥物在這些工廠生產。美國法律禁止了這類行為,因為一旦形成壟斷,制藥廠就不再生產廉價藥品,供應給底層人士。

    今天我和客戶見完面回來的時候,打車和司機聊起,他說不會的。還是有很多司機願意做這種短差。這和我看到的現象不符合,我問他十一點多以後打不到車怎麽回事。他說,那倒是的,高峰嘛。

    只是此時很麻煩的是,地鐵也停了,出租車開始挑三揀四,嘀嘀打車幫助司機獲得了信息不對稱優勢。

    政府可以做的,兩件事:

   1,禁止嘀嘀打車類軟件顯示到達地點,因為這妨礙公平原則;

   2,增加短途出租,允許其降低份子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6551

簡單背後的不簡單 小米內置實用APP點評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4/1028/147270.html

i黑馬:近日,小米CEO雷軍在其微博上宣布,小米的產能不斷提升,目前小米絕大部分產品已保持供應,如小米移動電源/小米電視2/小米平板/紅米等,小米網可以隨時有貨,同時,雷軍還宣布小米4也將很快進入開放購買。消息一出,眾米粉歡欣鼓舞,摩拳擦掌準備下單。
 
\小米熱潮的背後,源自其對用戶需求的深度把握。除了從硬件、MIUI系統、基礎應用等方面不斷強化,針對用戶閱讀、聽音樂、看視頻等日常需求,小米在內置APP等方面也頗費心思,通過精選體驗極佳的實用客戶端產品,給用戶帶來更好的綜合體驗。下面我們就通過幾款內置APP,看看小米如何根據用戶需求提供產品服務,提升用戶體驗的。
 
一點資訊  從打發時間到價值閱讀
 
根據CNNIC發布的《第34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當前我國手機網民規模達到5.27億,而手機網民使用最多的前10大應用中,新聞閱讀使用規模達3.91億人,滲透率高達74%。由此可以看出,閱讀是移動端的強需求。那麽對於廣大手機用戶來說,影響移動閱讀體驗的關鍵在哪里呢?這先要從設備終端發展和上網方式的變革說起。我們知道,手機界面的大小十分有限,因此傳統PC時代那種搜索海量信息,再從中挑選合適內容的閱讀方式顯然不再適用,同時,移動互聯使得碎片化時間增多,這些使得為用戶提供量身定制的真正符合他們個體需求的閱讀產品被提上日程。
 
針對用戶的移動閱讀需求,小米手機通過與一點資訊合作,打造米粉的專屬新聞客戶端,以智能化的信息平臺,圍繞用戶興趣,提供個性化的新聞資訊,深度滿足用戶長尾閱讀需求,進而幫助用戶方便快捷地獲得有價值的信息,提升閱讀體驗。
 
 
\一點資訊主打“興趣門戶”,強調圍繞用戶的興趣提供最有價值的內容。小米內置版本的新聞資訊是一點資訊專門為其打造的定制化版本,除了進行針對性調整,以便更契合小米手機的軟硬件,在內容上則憑借推薦+搜索的模式,為用戶提供定制化、個性化的價值內容,從而將用戶從繁複無用的冗余信息中解放出來。
 
每個人的閱讀興趣都不盡相同,要實現真正的個性化,即所謂的千人千面,就需要深挖每位用戶的興趣方向。一點資訊在挖掘用戶興趣方面優勢明顯,首先結合綁定的社交賬號初建興趣模型,同時通過搜索功能,讓主動查找自己感興趣的內容,主動表達興趣,並且可以對相關興趣內容進行一鍵訂閱。而產品端也會根據用戶興趣,推薦相關內容,讓用戶便捷獲取精準內容。據悉,基於一點資訊的長期積累和深耕內容源,目前可以訂閱的興趣頻道超過100萬,能為用戶帶來豐富的內容。
 
\同時,一點資訊還能結合用戶的搜索、訂閱及點擊、閱讀時長、評論反饋等操作,深度分析用戶的長尾閱讀興趣需求,構建完整的興趣圖譜,進而推薦更多興趣內容。舉例來說,一位用戶是對明星感興趣的都市女白領,產品端會推送相關內容;經過進一步分析,發現她經常閱讀關於好萊塢明星的內容,那麽後續就會進行更精準更集中的推薦,幫用戶實現真正的定制化、個性化閱讀。而且這種閱讀體驗在應用操作上十分容易,所有繁瑣和複雜的分析運算等都依賴於背後的機器算法,真正實現將簡單留給用戶,提升用戶體驗。
 
當然,除了滿足用戶的個性化閱讀需求外,對於熱點新聞一點資訊也可以完全可以滿足。真正實現,面對海量信息,智能的讓用戶從單純打發時間到價值閱讀。
   
\定制音樂 隨心而動
 
上班路上、工作中、做家務的時候,高興的時候來一曲勁爆,傷感的時候換一闋溫柔,音樂無疑是我們生活中一個貼心的夥伴。而隨著智能手機和移動網絡的發展,隨時隨地享受音樂更加便利。不過,不同用戶的音樂愛好千差萬別,就是同一個人,在不同時段和場景,想聽的音樂也在不斷變化。如何滿足用戶的這種需求呢?小米和百度音樂聯手,提供了定制化的音樂解決方案。
 
\在百度音樂為小米定制的音樂APP中,用戶不僅可以從“發現音樂”中找到音樂榜單、新歌首發、音樂專題以及隨心聽等內容資源,滿足不同的聽曲需求,尤其是其“智能分類”個性化功能,更是可以根據手機的系統時間、用戶的運動狀態、用戶的地理位置等,給用戶推薦合適的聽歌場景和音樂內容。特別值得指出的,是其聽歌識曲功能,只要進入相關界面,音樂APP即可自動識別周圍播放的歌曲,最終得出歌曲結果,並提供播放、收藏、下載、分享等功能,而用戶的識曲記錄也可儲存其中。此外,手勢的支持也讓用戶輕松實現欄目和頁面的切換,從而獲得更加智能化的音樂體驗。
 
視頻觀看 打通娛樂與社交
 
視頻是人們生活中的重要娛樂方式,針對用戶觀看視頻的實際需求,小米手機為用戶內置騰訊視頻APP,用戶除了可以獲得國產影視劇、歐美日韓等進口影視劇,《中國好聲音》、《爸爸去哪兒》等綜藝精品,以及自制劇等海量內容,還可以通過QQ、微信等方式,便捷地與朋友進行內容的分享、交流。
 
\比如通過微信登陸,實現與朋友圈一起看節目,公眾號視頻都可以看,而一鍵截屏,可以幫助用戶輕松留住精彩瞬間。通過內置的視頻應用,用戶可以將休閑娛樂與社交生活輕松結合,享受真正的智能化生活。
 
 除此以外,小米手機還為用戶提供百度地圖、豌豆莢等實用軟件。這些應用看似簡單,其背後無不是依托著先進的技術和大數據的支持。小米手機在內置實用APP上的用心,體現以用戶體驗為核心的理念,這是其能牢牢抓住用戶的關鍵,也是值得行業學習和借鑒的重要經驗。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681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