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歐洲:改革倒計時

http://magazine.caixin.cn/2011-12-04/100334084_all.html

財新《新 世紀》 記者 張翃 張環宇

 

  11月30日六大央行聯手提高美元流動性行動,起碼暫時贏得市場的滿堂彩。大家心照不宣的是,這場好戲中真正的主角只有兩個——美聯儲和歐洲央 行上演了一場「英雄救美」,其他四家央行則是「路人甲乙丙丁」。

歐元區資金緊繃

「為什麼現在行動?是不是有什麼潛伏的情況臨近?」

  六大央行聯手的這一舉動表明,在綿綿不絕的主權債務危機中,歐洲銀行體系已經千瘡百孔。除了各銀行持有的歐元區主權債務可能是「定時炸彈」、迫 切需要注資以滿足資本金率的監管要求,美元流動性不足的風險也不容小覷。

  事實上,歐洲央行今年6月的《金融穩定回顧》中就做了一個專題提示:金融危機以來一個認識不足的風險就是,歐元區的銀行需要大量的美元資金。

  十年來,歐元區銀行建立了巨大的美元資產頭寸,2010年末的美元資產達到了約3.2萬億美元。美元資產的積聚主要是出於追求更高收益率的投資 需要,也因為歐洲銀行向美國市場擴張業務,以及企業客戶需要美元融資帶來的相關頭寸。

  歐元區銀行對短期批發融資工具的依賴度很大,加大了歐元區銀行美元流動性風險。特別是當舊債到期需要借新還舊時,一旦資金來源方改變主意不願繼 續投資,就可能引發資金鏈的斷裂。

  在歐債危機愈演愈烈的背景下,作為歐元區銀行一大美元資金來源的美國貨幣市場基金(MMF)中,有不少開始中止或者減少對歐元區金融機構的頭 寸。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經濟學家孫濤告訴財新《新世紀》記者,美國7000億美元貨幣市場基金,由於擔心風險,約有三分之一撤出歐洲,野 村證券自今年三季度也已從意大利和西班牙分別撤出75%和60%的資產,由此產生的歐元換美元的需求導致歐洲銀行美元流動性頓顯不足。同時,因擔心銀行風 險,存款企業也出現跨銀行和跨國家的資金轉移,這從存款渠道加劇了流動性緊張。

  如評級機構穆迪的分析部門經濟學家加伯所稱,11月30日央行間的互換協議,僅僅是已有項目的擴展。為了幫助歐元區銀行獲得美元流動性,早在 2010年5月美聯儲就已經和幾大央行聯合設立暫時性的美元互換協議。但由於互換的利息過高,歐元區銀行對這種工具並沒有表現出很大的熱情。截至11月 25日的一週內,這種互換隻有24億美元。

  歐元區銀行不願多用這種互換工具的另一可能原因,是怕引來壞名聲。因為要找歐洲央行借美元,就說明這家銀行難以從貨幣市場上借到錢。所以,即便 降低了借貸成本,歐元區銀行要向歐洲央行借美元或許也要猶豫一番。

  而美元流動性的緊張,只是歐元區總體流動性緊張的一小部分。

  據《金融時報》報導,歐洲銀行業今年有6540億美元債券到期,但至今只發行了4130億美元的新債券,也就是說今年內歐洲銀行業有2410億 美元的資金缺口。

  「銀行間的不信任達到多年來最嚴重的程度。」加伯說,由於歐洲銀行持有大量意大利公私部門的貸款,很可能因此損失巨大,再加上歐元區衰退的可能 性,導致歐洲銀行業很難進行必要的資產負債表調整。

  歐洲央行行長德拉吉(Mario Draghi)11月在法蘭克福一個銀行業會議上說:「我們知道銀行現在由於主權債券壓力而面臨的困難。」這既包括資金市場的緊繃,也包括用於貸款的合格 抵押品的短缺。由於許多主權債券的市值大挫,銀行用持有的這些債券作為抵押品向歐洲央行借款的難度也增大。

  德拉吉的表態,應該是歐洲央行開始加大對歐元區銀行支持的信號。分析人士普遍預測,12月8日歐洲央行的下一次理事會會議將會宣佈一些新的流動 性工具。歐洲央行可能通過提供更長期限(如兩到三年的貸款)和擴大合格抵押品範圍來紓解銀行業資金壓力。

  雖然幾大央行11月30日的舉動在市場上大受歡迎,但沒有人認為這會一勞永逸地解決歐元區金融市場的不穩定因素。

  「不宜期望此舉創造奇蹟。只不過是為歐元區政府、歐央行和國際社會解決歐債危機爭取了一些時間。」孫濤說。

  「效果會迅速消失,可能就在一週之內。」卡斯商學院的高級講師得利斯(Manthos Delis)說,正是因為這只是一個應急之舉。

  得利斯甚至認為,這一出其不意的救助,反而讓人擔心歐洲金融市場的情況有多惡劣:「這一行動可能一定程度上解決流動性壓力,但並不能解決清算壓 力,所以市場的繁榮持續不了多久。我認為這一救助其實反映了情況到底有多糟糕。」

  「為什麼現在行動,是不是有什麼潛伏的情況臨近?」這是高盛在11月30日的一份報告中提出的疑問。

  的確,一種猜測已經流傳開來,是不是因為有哪家歐洲銀行遇到了巨大的流動性問題,才讓幾大央行不得不出手?

危機大限逼近

「歐洲央行的政府債券購買操作是危險的、錯誤的、非法的……卻是不可避免的」

  歐洲銀行流動性吃緊的重要原因是歐債危機,而歐債危機已向核心國家蔓延。

  11月29日,受諸多利空因素影響,意大利國債收益率再度衝擊歷史新高,當天拍賣的三年期國債收益率高達7.89%,逼近8%的關口。而在一個 月前,該品種國債收益率還僅僅在5%的水平。

  與此同時,一向被視為歐元區內避險工具的德國國債,也開始承受拋壓,十年期國債收益率已從11月初的不到2%攀升至2.5%附近。

  面對危機加劇的風險,歐元區幾乎沒有能力保護自己。早先成立的救助機構「歐洲金融穩定工具」(EFSF),遠不能滿足意大利的融資需要。10月 底歐盟峰會決定通過槓桿操作擴大EFSF的「火力」,經過一個月的試探、諮詢,結論頗為悲觀。11月29日的歐元集團會議上, EFSF首席執行官雷格林(Klaus Regling)承認,原來設想的將EFSF「火力」擴大到1萬億歐元可能並不現實,實際的數字可能要打個七五折。

  雷恩稱歐元集團正在接洽IMF,希望其「通過雙邊貸款安排或投資」參與救助計劃。但IMF本身能夠借出的錢也不超過4000億美元。

  在這種情況下,人們更將希望寄託於歐洲央行。過去18個月,歐洲央行已經購買了逾3000億歐元的歐元區國家債券。但比起美聯儲和英格蘭銀行的 「無上限」購買的操作力度,這個規模實在還是太小了。

  許多分析人士都認為,目前只有歐洲央行能及時遏止歐債危機的蔓延——只要歐洲央行像美聯儲和英格蘭銀行那樣,大規模「無上限」地承諾購買歐元區 政府債券。換句話說,就是讓歐洲央行開動印鈔機。

  這種呼聲不僅來自銀行界的經濟學家,甚至也來自經合組織(OECD)等國際機構,以及一些歐元區國家政府,比如法國。

  最大的反對聲來自歐元區「老大」德國,以及歐洲央行內部繼承了德國央行謹慎作風的技術官僚。他們堅稱,讓歐洲央行購買成員國國債,只會開啟潘多 拉的魔盒,置央行獨立性於政治壓力之下,種下未來通脹失控的惡因。

  但隨著危機的深化,歐洲央行或許別無選擇。「歐元區經濟增速放緩,風險也開始向核心國家蔓延,而這可能會推動歐元區的政策制定者轉變想法,特別 是歐洲央行。」摩根大通駐倫敦經濟學家弗澤斯(Greg Fuzesi)稱。

  系統性風險向核心國家蔓延的趨勢已經不容忽視。市場屢屢傳出法國主權評級將被調降的傳聞。德國在國債發行方面也開始遇到麻煩。

  11月23日,德國央行標售的60億歐元10年期國債,商業銀行僅僅認購其中六成,德國央行被迫認購了剩餘國債,這種罕見的場景,無疑是對市場 緊張情緒的最佳詮釋。

  在意大利博科尼大學經濟學教授塔貝里尼(Guido Tabellini)看來,德國國債拍賣中遭遇的困境證明,即使態度最為強硬的德國政府,仍然在危機關頭充當著最終貸款人的角色,儘管這可能是短暫的情 景,但這可能會令歐洲央行開始相信,現在形勢已經相當危急,維護金融市場穩定的重要性甚至已經超過維護價格穩定的目標。

  11月29日的歐元集團會議前後傳出,歐元區正考慮讓歐洲央行借錢給IMF,然後讓後者回過頭來借錢給歐元區國家,或許會成為一條出路。因為這 既能繞過禁止歐洲央行「貨幣化」政府債務的法律規定,給歐洲央行和德國一個台階下,也能減輕一些人對於IMF借款給歐洲的富國,會妨礙對發展中國家貸款的 擔心。

  不難想像,在IMF的總裁是法國人、歐洲央行行長是意大利人的情況下,德國的反對立場或許最終難以維持。

  談起在柏林訪談政府官員的感受,英國智庫「歐洲改革中心」(CER)副主任巴瑞師(Katinka Barysch)說:「(在他們大多數人眼中)歐洲央行的政府債券購買操作是危險的、錯誤的、非法的……卻是不可避免的。」在歐元崩潰的災難性威脅下,德 國人或許也不得不放下自己堅守的原則。

「最後十日」

財政聯盟正式登上了歐洲的日程表

  德國不會白白答應讓歐洲央行大舉購買政府債券。放棄原則必然要求回報,而回報就是根本改革歐盟經濟治理結構,杜絕成員國政府在財政上不負責任的 做法。

  具體而言,要防止歐洲央行淪為不負責任國家政府的印鈔機,就必須修改歐盟條約,給予歐洲央行和歐盟委員會監督成員國政府財政政策的權力。

  修訂條約,一度是德法等國家都望而卻步的選項。因為上一輪「里斯本條約」的修訂長跑,已經讓歐盟國家領導人飽嘗了艱難。但事到如今,再迴避條約 的修訂已經不是一個可選項。

  11月23日歐盟委員會提出關於發行歐元區「穩定債券」的三種可能方案,就是向財政一體化方向走出的一步。雖然距離真正的落實還有時日,但共同 債券從被德國堅決反對,到重新提上日程,已經證明這是一個意義顯著的轉折。

  「財政聯盟已經正式地登上了歐洲的日程表。」布魯塞爾智庫布勒哲爾(Bruguel)主任讓·皮薩尼-費裡(Jean Pisani-Ferry)也撰文指出。允許歐洲央行通過某種方式救助、籌備統一債券的發行、給予歐盟委員會和歐洲央行對成員國政府財政預算的發言權,是 財政一體化相輔相成的幾個方面。

  歐盟正進入一個十日的衝刺期——從11月29日歐元區財長會議到12月9日的歐盟領導人峰會。

  屆時,歐盟委員會需要提交關於修改歐盟條約的中期報告。這將向世人展示,歐盟國家願意在財政一體化道路上走多遠,換句話說,歐債危機距離治本還 有多遠。

  「我們現在進入了關鍵的十天,歐盟對於危機的應對必須在這十天內得出結論。」歐盟委員會經濟與貨幣事務委員雷恩(Olli Rehn)11月29日表示。他知道,經過一次次的峰會、一次次的救助、一次次的市場從歡呼到失望,歐盟還能浪費得起的機會已經不多了。

  修改歐盟條約有三種可能:一是歐盟全體27國採納;二是17個歐元國採納;三是更小範圍內的幾個歐元區核心成員國採納,以避免要花過長的時間去 說服像愛爾蘭和希臘這些「反一體化」情緒高漲國家的民意。

  德國一直都希望能夠讓27個國家都加入條約修訂的行列,而法國則傾向於從「核心圈」開始做加法:德、法,加上一些與這兩個國家步調較為一致的歐 元區國家先行動,這樣就會給不加入的國家造成壓力,因為後者會在市場上被投資者視為「次品」。

  11月29日的歐元集團會議後已經比較清楚,很難讓27個歐盟成員國都加入進來——英國首先就是一個難以說服的對象。但德國也不會過於堅持,因 為目前沒有什麼比盡快讓改革起步更重要。

  「歐盟歷史上首次,德國是不可置疑的領袖,而法國成了第二號。」CER主任格蘭特(Charles Grant)說。

  他與法國官員交談後得到的印象是,法國人很明白,雖然其他國家的人總覺得德國人太執拗,太堅持自己的原則而不顧別人的痛苦,但跟德國人打交道還 是不要太多在公開場合指責他們。因為他們相信,到了最後關頭德國人還是會出手的。

  當然,風險就在於,德國人真正出手的時候,會不會已經太晚了。

  當世人將目光聚焦於德國與法國,歐盟委員會顯然已經在這場危機中失去了扮演中心角色的可能。

  德、法兩國國內都有很多對歐盟委員會的批評,包括歐委會的官員專業性不足、歐委會在危機中不夠主動、無所作為等。比如說,過去十年歐委會早就應 該警告愛爾蘭和西班牙的房地產市場過熱。

  「德國自己從東德的經驗中知道,要拯救一個病入膏肓的經濟有多麼困難。所以德國並不願意將緊縮措施強加於人,而希望通過建立規則和制度,來把德 國的『穩定文化』推而廣之。」巴瑞師說。

  本刊特派華盛頓記者章濤、特派紐約記者霍侃對此文亦有貢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786

統一歐洲的盲點 李兆富

2011-12-15 NM

歐元區的主權債務危機,拖了差不多兩年。就算剛剛在上週的峰會,也不見得有什麼真正的轉機。


過去兩年,整個 歐洲充斥各種謊言。不,正確一點講,從○三年起,也就是歐元正式面世四年不到,歐元區內已經有越來越多的國家,不論是國債上限,抑或政府財政赤字對國內生 產總值的比例,都違反了《馬城條約》的規定。最諷刺是,其中兩個帶頭犯規的國家,就是今年主導了歐洲政治的法國和德國。 坊間一般的分析認為,只要德國「下決心」,願意讓歐洲央行「做點事」,一切問題便可以永遠得到解決。另一個主流的觀點就是,歐洲應當統一,只要將權力都收 歸中央,也不會出現各國政府違規的情況。最後,就是任何抗衡歐洲一體化的想法都是錯的,無論所持的理由是什麼。所以當英國決定不再商討所謂的更緊密財政安 排,旋即被口誅筆伐,彷彿是什麼千古罪人。


說到底,很多人心底裡相信,政府能人所不能,大政府更能做到小政府做不 到的事。所以,比起各自為政的國家政府,統一歐洲的大政府,自然可以逢凶化吉。 其實創立歐盟的時候,本來有一個非常基本但又緊要的原則,叫做「輔助性原則」(Principle of Subsidiary)。在這個原則之下,問題要是能夠被最低層次的政治單位所解決,就不要往上推。簡單一點講,鄉里之間的事,保長村民要是能夠處理,就 不用國家出面;國家有能力擺平,就不用驚動歐盟。但是當歐盟實權在手之後,布魯塞爾的歐盟委員會,時刻都構想如何去統一歐洲的各樣事物,包括這一次,希望 能夠將各國的財政權收歸中央。


中央集權,盲點在於以為由上而下施點壓力便自然成事。不過,在政治的現實中,尤其是減滅財赤這種高度政治化的題目,越是由基層做起越容易。事實上,由上而下最大的問題除了山高皇帝遠,還有親疏有別的主觀考慮。 試想,以下各種情況,那個更易接近整體的收支平衡:(一)三萬個私人屋苑業委會,(二)三百個一百萬人的城市,(三)五個六千萬人的國家,(四)一個三億人的政治聯盟。


政 治的單位規模越小,理財的方針也傾向越保守。顯而易見,「輔助性原則」也好,權力下放也好,是出於實際的政治可行性,並非單純對原則的執着。《馬城條約》 的規定,也是出於對這項原則的信念而提出,希望各國可以盡力令到歐元成為一個可行的貨幣制度。可惜,歐元還是一個失敗的政治實驗。始終,歐洲大政府的文化 根深蒂固,不可能貫徹由下而上的民主。諷刺是,二次大戰後構想政治和經濟一體化的歐洲,目的是避免不穩和衝突,現在反而是為了統一粗暴中央集權,恐怕離歐 洲小國寡民的本性是越來越遠了。

李兆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872

《魔球》作者第一手觀察 窮歐洲怪奇事件


2011-12-26  TCW




路易士(Michael Lewis)曾任所羅門兄弟債券交易員,出道作《老千騙局》(Liar's Poker)便讓他躋身國際暢銷作家之列。另有已改編為電影的《攻其不備》(The Blind Side)、《魔球》(Money Ball),以及《大賣空》(The Big Short)等多本暢銷著作,為《紐約時報》及亞馬遜暢銷書榜常勝軍。路易士近來走訪冰島、希臘、愛爾蘭、德國等國家,在他這本最新著作《自食惡果──歐 債風暴與新第三世界之旅》中,路易士描寫了這些國家許多個性鮮明、行事乖張的角色,述說她們為何會身陷債務危機的故事。以下為新書部分內容摘錄。

銀行狂熱前,當時的冰島除新鮮的魚貨之外,也沒什麼可以賣給外國的東西。無論如何,冰島的財富都來自魚產。因此,如果你想瞭解冰島人怎麼看待金錢,你就得 先瞭解他們一開始是怎麼賺錢的。

冰島魚產證券化,打漁郎變投機銀行家

這些打魚郎跟美國的投資銀行家很類似。他們對於自己的過度自信,不但讓他們窮困度日,也會導致漁場資源的耗竭。光靠限制捕魚量並不能解決問題,因為這只會 加劇捕魚的競爭,造成利潤減少。因此目標不在於讓漁民花太多錢去添購更多魚網和更大的漁船,應該要讓他們能以最少的努力撈到最多的魚產。而要達到此一目 標,就需要政府的干預。

冰島政府採取激烈的行動,他們把魚產私有化,每個漁民都被設定一個配額,這數額大致上以漁民過去的漁獲量來設定。

更妙的是,如果你以後不想再捕魚,你還可以把自己的配額轉賣給想當漁民的人。因此,配額會流向那些可做最大利用的老練漁夫手中,他們才能以最高效率從海中 捕魚。你也可以拿配額去銀行貸款,因為這配額等於是在這個全球產量最大而競爭最少之鱈魚漁場中的漁獲數額,所以銀行要給它一個合理價位可一點都不困難。因 此,魚產在冰島不但是被私有化,而且是被證券化了。

於是在一夜之間,冰島出現了第一批億萬富翁,而且個個都是打魚郎。

請注意,當時沒人問冰島人可能想做什麼,甚至也沒人問冰島人適合做什麼。誰也沒想過冰島人有沒有煉鋁的天賦。其實認真來看,要說是冰島人根本沒有煉鋁的天 賦,還比較正確些。

美國最大煉鋁業者美鋁公司(Alcoa),於二○○四年在冰島開設大型煉鋁廠時,就特別碰上兩個問題。

設廠先證明沒精靈,其餘免談

首先是所謂的「隱形人」,明白的說,就是那些長期存在於冰島民間文化中,許多冰島人虔誠信仰的「精靈」。在美鋁公司興建它的煉鋁廠之前,必須先讓政府派來 的專家進入那個與世隔絕的預定廠址徹底搜查和感應,以證明這地方不管在地表上或地底下都沒有「精靈」盤據。這對一家企業而言可真是棘手。

美鋁公司一位發言人告訴我,為了消除民眾對於煉鋁廠可能妨礙「精靈」棲息的疑慮,公司不得不付一大筆錢讓大家明白預定廠址並沒有「精靈」。可是呢,正如他 所說的:「站在公司立場,我們也不能承認有所謂的『隱形人』啊!」

那裡的人雖然久經培育,到最後卻只能從事不適合他們的工作。這些受過良好教育和高度訓練的冰島人,個個自視甚高,但主要卻只有兩條出路,不是捕魚就是煉 鋁,實在糟糕透頂。

當然,冰島還有一些別的工作是這些受過高等教育的冰島文青可能樂於從事的,例如去證明某地沒有「精靈」(這個工作至少也要花六個月的時間,可說是相當不容 易)。可是,這整個國家就是沒那麼多樣化的工作。因此,直到二十一世紀,冰島人還在等候經濟大環境中會有什麼工作機會出現,好讓他們一展長才。

結果就是進入投資銀行業。

阿富森的身材精瘦,他十六歲就開始出海,趁漁事閒暇之際才上學研習漁業知識。大家都說他是個捕魚天才,不過在二○○五年一月,他三十歲的時候,阿富森毅然 放棄討海生涯,上岸進入蘭德斯銀行的外匯交易部門。

他在金融市場從事投機買賣將近兩年,直到二○○八年十月碰上「大屠殺」,他跟那些所謂的「交易員」才都被解雇。他說他的工作就是推銷那些他認為不能錯過的 投機機會,主要對象就是他的漁民同伴。

他們以三%的利率借得日圓,以之購買冰島克朗,獲取一六%的利率。「我覺得教捕魚的人學會外匯交易,」他說:「可比教導銀行業的人學會捕魚要容易多了!」

「那麼,你怎麼會認為自己連一天的訓練都不用,就能進入銀行業,在金融市場上投機買賣呢?」「這真是個好問題啊!」他說,思考了一分鐘之後:「這是今晚以 來,我第一次不知道該怎麼回答。」

希臘國鐵收入,只夠付員工二五%年薪

希臘:還發明了數學呢!

在過去十二年裡,希臘公務員薪資增加了一倍,而這還沒把他們收取的賄賂計算在內。公務員的薪資,平均大約是民間企業的三倍。希臘國營鐵路一年的收入是一億 歐元,薪資支出卻高達四億歐元,還要再加上三億歐元的其他費用。二十年前,由成功企業家轉任希臘財政部長的史蒂法諾.馬諾斯(Stefanos Manos)曾抱怨道,「出錢讓所有火車旅客搭計程車,還比維持一個鐵路公司省多了!以平均工資而言,整個希臘沒有一家私人企業比得上。」

希臘的公共醫療保健制度,每年相關物品供應支出,遠遠超過歐洲的平均水準。有幾個希臘人告訴我,說他們看見醫生和護士下班回家時拎著滿手的紙巾、尿布,還 有任何他們可以從供應櫃搜括的東西。而這樣的情況並不罕見。

浪費和偷竊的分界在哪也不重要,反正是前者掩護後者。

三分之二醫生,「窮」到免繳稅

況且賄賂公行,大家都認為只要是公務員都在接受賄賂。前去公共醫療診所求助的民眾,都認為一定要送紅包,醫生才會認真照顧他們。而那些終生在公務體系服務 的希臘政府首長們,則擁有數百萬美元的豪宅,還有兩、三間鄉村別墅。

希臘人逃稅成習,規模足以令人大開眼界。希臘的醫生據估有高達三分之二的年收入申報在一萬二千歐元以下,依稅法規定得以免繳所得稅。因此即使是一些年收數 百萬歐元的整形外科醫生,仍然一毛錢的稅都不用繳。這並非無法可管,事實上,逃漏稅金額若超過十五萬歐元是得以繩之以法的。問題在於執法。「如果切實執法 的話,」稅務員A說:「希臘每位醫生都要送去坐牢囉!」我笑了出來,他瞪我一眼,說:「我說真的!」逃稅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堅持只收現金而不提供收據。

我決定前往希臘北部找尋一群僧侶,因他們發現一種改良過的新方法,可以幫助希臘經濟。不過我除了聽過維托派迪修道院(Vatopaidi monastery)這名字以外,其他什麼都不清楚。這場經驗可說相當令人感動,足以推薦給任何想體驗西元十世紀生活的人。

僧侶們吃的食物,大都是在距離餐室不遠的菜園自己種的,在一些粗銀碗裡,盛裝著沒切開的生洋蔥、青豆、小黃瓜、番茄和甜菜球根。另一個碗裡裝著僧侶自己烤 的麵包,這也是自己種的小麥做出來的。有一大罐水。這些僧侶們吃的東西,簡直就像拍照前的時裝模特兒一般少。他們五天裡有四天只吃兩餐,有一天吃三餐;五 天下來,總共只吃了十一餐,幾乎大家都是如此。不過這就讓人想到一個問題——為什麼有人會胖呢?

當然大多數的僧侶,現居於此的一百一十位僧侶,大概有一百位就跟他們的食物一樣,看來又乾又癟。但少數幾位,包括那兩個大頭目,則是一副營養充足的樣子。 十一餐生洋蔥和小黃瓜恐怕很難解釋這件事,就算吃再多蜂蠟也不可能這樣吧。

為爭取官方的援助和補償,維托派迪必須拉攏一些富豪和知名人士的支持,希臘北部有個湖泊仍屬於維托派迪名下,這可是十四世紀拜占庭皇帝約翰五世帕里奧洛格 斯(Emperor John V Palaiologos)的賞賜。

僧侶用一座湖換到十億歐元土地

那地方早被希臘政府劃為自然保護區。但一九九八年指定為保護區的命令突然失效,沒過多久,此地又重歸修道院名下。

這塊湖泊區後來根據某獨立機構評估,總值約五千五百萬歐元。但僧侶當時不知道用什麼方法,讓政府官員相信它的價值更高,因此要求交換總值十億歐元的政府土 地。僧侶們的湖泊區總共換得七十三件政府地產,包括二○○四年舉辦奧運的一間體育館。

後來發現,僧侶們想創辦的竟然是一個商業房地產帝國。他們開始說服希臘政府,實行過去極為罕見的變更地目,把原本非商用的土地重新劃定為商業用途。除了這 些交換得來的房地產之外——後來希臘國會估計約值十億歐元——這些僧侶們還自己爭取到一○○%的融資貸款,收購位於雅典的商業大樓,並進行開發。

之前的奧運會體育館,後來變成一家光鮮亮麗的私人醫院,其經營顯然跟僧侶們大有關係。後來又在某位希臘銀行家的協助下,僧侶們制定計畫成立了維托派迪房地 產基金(Vatopaidi Real Estate Fund)。這個基金的投資人,實際上就等於買下僧侶們跟政府換得的土地,而僧侶們再用這筆錢重建修道院,讓它恢復往日的榮光。

從一份古代文書出發,一個毫無價值的湖泊最後變成報紙宣稱達數千萬到數十億美元的鉅額財富。不過事實上,根本沒人知道這些僧侶的手上到底握有多少資 產。(本文摘自該書第一章、第二章)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219

三一重工歐洲捕「象」

http://magazine.caixin.com/2012-02-03/100353216_all.html

 一個月前,三一重工(600031.SH)總裁向文波與普茨邁斯特(Putzmeister)董事長卡爾·施萊西特還在爭奪一家印度客戶,如今兩人成了「一家人」。

  三一重工2012年1月31日發佈公告稱,旗下子公司三一德國有限公司(下稱三一德國)將聯合中信產業投資基金(香港)顧問有限公司 (下稱中信基金),共計出資3.6億歐元收購德國工程機械製造巨頭普茨邁斯特公司100%股權,其中三一德國收購90%,中信基金收購10%。三一德國的出資額為3.24億歐元(折合人民幣26.54億元)。

  「從今往後就是一家人了,誰能中標都一樣,是真正的龍象共舞。」向文波在發佈會上如是說。

  有著「大象」之稱的老牌跨國公司普茨邁斯特,由德國人施萊西特在1958年創建,1963年改名為普茨邁斯特——意為「灰漿專家」,始終專注於 製造灰漿、混凝土機械,是這一領域的世界第一品牌。可是,這個輝煌的家族企業後繼乏人,掌舵人施萊西特年過八旬,不僅要應對來自中國的競爭者,還要應付金 融危機的巨大壓力,這一切讓施萊西特感到力不從心,「大象」已經開始虧損。此時,接過三一重工拋來的救命繩索至少可以讓「大象」避免越陷越深。

  這起收購容易令人憶起中聯重科(000157.SZ)2008年聯合私募股權基金收購意大利混凝土機械企業CIFA的交易。2008年9月,中聯重科聯合弘毅投資、高盛和曼達林三傢俬募基金,以2.71億歐元收購CIFA100%的股權。

  這是否預示著未來中國製造企業海外收購的一種潮流?中國工程機械行業協會副秘書長王金星認為,機械企業與金融資本聯合跨國收購,是看好機械行業 發展。「工程機械回報率是比較高的。從增長來看,「十一五」期間,工程機械銷售收入翻兩番。在未來20年左右,工程機械的市場前景也非常大。」

  「與金融資本合作,他們有經驗可以讓收購價格更加合理。」一位機械行業分析師向財新《新世紀》表示,之前三一重工也對CIFA估值過,比中聯重科估值還高。「當時沒有金融資本參與,這次價格比較合理。」

「閃電」交易

  這是一樁快如閃電的跨國交易,從提議到決定雙方前後僅僅用了不到三個星期。

  2011年聖誕節後,施萊西特收到了三一重工董事長梁穩根的一封信。信中,梁穩根表達了三一重工與普茨邁斯特合作的意願。「後來見面,也是我和 施萊西特的第一次見面,相談甚歡,一見如故,數小時就敲定了合作意向。在半個月左右的時間完成了談判。」三一重工董事長梁穩根在發佈會上表示。

  為何選擇三一重工?施萊西特表示,三一重工和普茨邁斯特都是創業型企業,雙方都有很好的技術水平和具有前瞻性的眼光,而這背後,「正是因為兩位企業領導者有著相同的認識,才會在如此短的時間裡達成親密共識」。

  「施萊西特已經80歲了,現在注意力轉向慈善和道德研究,他們是家族企業,其子女都有其他事業,賣掉普茨邁斯特是他最好的選擇。」三一重工總裁向文波表示,他們和三一重工見面後,就把三一重工當作唯一的合作夥伴了。

  在王金星看來,普茨邁斯特經營狀況不佳是其出售的一個重要原因。「其實很早就聽說普茨邁斯特想出售的信息,主要是金融危機後,市場萎縮,公司經營狀況下滑。」王金星說。

  普茨邁斯特經營業績最好的是2007年。當時公司灰漿機營業額1.8億美元,混凝土泵是12億美元,總營業額15億美元。銷售覆蓋全球154個國家。2008年,受全球金融危機影響,普茨邁斯特銷售和盈利下滑,收入僅為4.5 億歐元,出現50 年來第一次虧損。金融危機後,公司業績回升緩慢。截至2010年12月31日,普茨邁斯特淨資產1.77億歐元,2010年實現銷售收入5.5億歐元,淨利潤150萬歐元;預計2011年實現銷售收入5.6億歐元,淨利潤600萬歐元。

  「普茨邁斯特一直想進入中國市場,但一直不太理想。目前在中國的市場份額不到5%。主要是因為他們的產品屬於高質量高價格,而中國客戶更喜歡物美價廉的產品。」王金星在接受財新《新世紀》記者採訪時表示。

  普茨邁斯特早在上世紀70年代通過香港代理進入中國市場。上世紀90年代相當長時間裡,普茨邁斯特和另一個德國品牌施維英的進口產品掌握了中國 混凝土機械市場的絕對話語權。上世紀90年代中後期,由於三一重工、中聯重科等中國混凝土機械企業的發展,普茨邁斯特產品在中國的市場份額急劇下降。

  在國內市場站穩腳跟後,三一重工開始放眼海外市場。由於品牌、渠道、專利壁壘等因素,三一重工海外銷售市場主要集中於印度、巴西、俄羅斯及中 東、北非、東南亞等新興地區,在工程機械傳統成熟市場歐洲、美國進展相對偏慢。2009年,三一重工斥資1億歐元在德國西部北威州建立了一家生產建築設備 的工廠,以及一個研發中心和一個培訓基地,成為中國企業在德國投資最大的生產製造型項目。(參見本刊2011年第39期「中國製造去德國混血」)

  「歐洲市場份額佔到全球份額的四分之一,要想成為一個全球性的公司,或者全球領先的公司,必須佔領歐洲這個市場。」三一德國總經理賀東東在接受財新《新世紀》記者採訪時表示。

  通過收購普茨邁斯特,三一重工將獲得普茨邁斯特52年建立的全球分銷和售後服務渠道,令三一重工全球市場的佈局得到提升。「三一重工出口占銷售 不到5%,通過收購,我們擁有了海外市場。這個是戰略併購,是改變世界競爭格局的併購。」向文波說。與此同時,三一重工也獲得了普茨邁斯特的品牌和先進技 術。普茨邁斯特仍保持著兩項世界紀錄:1994 年垂直泵送高度532 米,以及1997 年2015 米水平泵送距離。

  「普茨邁斯特技術強,不僅僅體現在泵送高度,而是其關鍵部件,比如液壓件、發動機等,以及其控制系統和智能化環節比國內企業要先進很多。」王金星稱,普茨邁斯特產品可靠性、使用成本、安全性、效率等多個方面在用戶口碑中仍排名第一。

借力PE

   三一重工此次收購的資金來源,一直為外界關注。對此,向文波強調,「三一重工不缺資金,我們收購的資金全部是自有資金。」向文波表示,「我們負債率只有50%多,我們市值1000多億元,這次收購不到市值的5%。」

  儘管如此,三一重工此次並未單獨行動,而是聯合中信基金共同收購,後者出資10%。國金證券分析師董亞光認為,聯手金融資本的好處是借用後者的經驗。「比如,整合後遇到的裁員問題,還有以後在歐洲遇到稅務問題等,金融資本都有豐富經驗。」

  2008年中聯重科聯合弘毅投資等收購CIFA時,弘毅投資很大程度上承擔了財務顧問的角色,並促成了另外兩家金融機構的參與,幫助提升了中聯 重科的可信度。董亞光還表示,三一重工對普茨邁斯特的收購價格,低於目前A股市場工程機械公司相應的平均估值水平,「收購價格比較合適。」

  這次收購也是三一重工海外市場策略從建廠轉向收購的重大轉變。向文波表示,之前沒想過普茨邁斯特會出售,這次併購是從戰略考慮,並不純粹為了增 加銷售。「即使掏200億元,也要拿下普茨邁斯特。」向文波稱,「200億不過是我們混凝土機械兩年的利潤,但能為國際化進程縮短5年-10年時間,而且 減少了一個最大的競爭對手。」

  要通過收購普茨邁斯特來實現縮短國際化進程的願景,三一重工需要解決如何管理好「大象」的挑戰。TCL集團七年前併購法國彩電巨頭湯姆遜、聯想 併購IBM的PC部門都是前車之鑑。三一重工和普茨邁斯特宣佈交易後,數百名普茨邁斯特工人1月31日在普茨邁斯特總部門前舉行了示威活動,抗議企業被收 購,預示著三一重工面臨不小挑戰。

  為了穩定,三一重工表示,普茨邁斯特仍將獨立運作。普茨邁斯特總部斯圖加特將成為三一重工在中國以外的新全球總部,三一重工仍將專注於開拓國內 中低端市場,普茨邁斯特則繼續保持其在高端市場的地位。三一重工還與普茨邁斯特管理層續約五年,並承諾不會解僱一個工人,在保留現有員工崗位的同時還將擴 大招聘,只是雙方會分工生產有比較優勢的產品。

  三一重工計劃未來將「大象」的部分配套部件轉移到中國進行製造,以降低成本,從而提升其盈利能力,進而為雙方帶來好處。

  對於留任原管理層五年、普茨邁斯特獨立運營的做法,商務部下屬研究機構的一位專家表示擔憂。「併購後企業的管理團隊不變,那麼收購來幹什麼?這 也不叫國際化。」這位專家對財新《新世紀》記者表示,「中國企業跨國併購的企業多少都是經營狀況出現問題的,原來管理層已經把這個企業經營差了,還繼續要 他們經營,肯定不行。」

  可以料想,三一重工眼下只是剛剛套住「大象」,要想馴服並讓「大象」重新跑起來,得拿出新辦法。

  財新《新世紀》記者曹海麗對此文亦有貢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055

歐洲借殼上市吸金大案真相

http://www.capitalweek.com.cn/article_16302.html

【《證券市場週刊》記者 秦穎】2月7日早上9時許,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外,聚集了數百名群眾,他們均為涉嫌一起非法吸收公眾存款及非法集資詐騙案的受害人。

當天,由於前去參加旁聽的群眾實在太多,法院除保留原法庭審理外,還臨時增加開放了兩個法庭,給沒能進入現場的其餘當事人觀看視頻旁聽。

據瞭解,此次案件的涉案金額達1.57億元,涉案範圍極廣,共計有11個省市、892名群眾被害。一位受害群眾告訴記者,這僅是登記在冊的數字,加上有些掛名的或遺漏登記的,估計受害者超千人。

庭審從上午9點半持續到晚上7點半,控辯雙方就涉案的兩位當事人是否應該承擔刑事責任進行了激烈的辯論。包括兩位當事人本身,也是互相推諉責任、互相指責。法庭上,一場歐洲借殼上市陷阱背後,長達數年的吸金大案真相浮出水面。

新加坡導師出場

空殼公司開啟夢想

一個吸金故事從2006年1月在北京註冊成立中林聯合資源開發有限公司(下稱「中林聯合」)開始,這一切就顯得不同尋常。

據檢察機關的指控,中林聯合的註冊資金是5000萬元,而通過驗資發現,這5000萬元為借入款,驗資完畢後,已全額歸還,故其實收資本並未到位。

中林聯合的實際投資方為北京世融達投資有限公司(下稱「世融達」),據工商部門2005年的驗資報告表明,2005年年底該公司僅「值」50萬元,又哪裡能拿出5000萬元成立中林聯合呢?

世 融達的實際控制人是寧威,其簡歷顯示,父親為北京某檢察院退休幹部。寧威於1991年高中畢業後即進入社會工作,1998年開始在經濟日報社策劃中心擔任 副主任,之後至2001年又調往《人民日報》海外版信息中心擔任副主任。直到2004年,和幾個朋友籌建了世融達,主要從事文化教育、節電器材開發與銷售 等業務。

寧威的經歷原本並不複雜,然而,2004年他遇到了Edwin(新加坡人,中文名戴榮貴),一名在新加坡破產後來到北京找工作的律師。

剛開始,寧威將Edwin介紹給了自己的朋友白峰。因為白峰當時在山西一家叫菲菲森旺的林權銷售公司負責銷售工作,Edwin便被介紹去菲菲森旺擔任培訓講師的工作。

2005年上半年,Edwin和寧威聊天時說起菲菲森旺銷售模式比較好,建議其將此作為投資項目,並通過資本運作最終實現海外上市。

對融資上市情況不甚瞭解的寧威,一直以來把從新加坡過來的Edwin看成是自己在資本市場的導師。雖然之前兩人也談起過一些關於融資的話題,但是一直沒有具體的項目好談。此時Edwin提出這個想法,兩人一拍即合。

於是,寧威開始緊鑼密鼓地註冊跟林業有關的公司。

2006年2月,號稱註冊資金有800萬元的上海中林聯合資源開發有限公司(下稱「上海中林」)成立。2006年6月,號稱註冊資金有500萬元的湖北中林聯合林木開發管理有限公司(下稱「湖北中林」)在湖北石首成立。

檢察機關對上述公司的調查顯示,均為墊資註冊的企業。

3家林業公司的分工卻很明晰:中林聯合購買林地,上海中林進行銷售,湖北中林進行管護。

事實上,成立這麼多公司,兩人是想通過銷售林地使用權及代管林地等方式吸收資金。

在湖北石首購買的林地價格,一般在1000-2000元一畝,最後銷售給客戶的價格從3000-6000元不等,中間的差價由公司賺取;而之後在湖南澧縣購買的林地更加便宜,僅100元每畝,也是通過賺取數倍差價銷售給客戶。

問題是,之所以能吸引客戶購買林地,上海中林需要給出優惠的條件,即承諾客戶年均10%-13%的回報。

公司跟客戶共簽訂三份合同,即:《林木轉讓合同》、《林木管護合同》和《林木銷售合同》,而合同中關於立木材積量的「權威數據」都是由請來的中國林科研院資深研究員、原湖北省石首市楊樹研究所所長等人做的評估。

但事實是,承諾給客戶的每畝到期立木材積量為13-15立方米,結果卻只有6-7立方米材積量。按照合同,不足部分由公司想辦法給客戶補足。

雪上加霜的是,隨著市場價格的變化,到期後每立方米的木材價格在逐年走低。這就意味著,當初跟客戶簽訂的合同,很可能做一單虧一單。

歐洲借殼資本秀

上市上演「黃雀在後」

公訴人在舉證時指出,上海中林跟客戶之間的銷售已經出現了重重問題:如有的向客戶宣傳的林地林權證還沒有辦下來,或者根本還未付錢,就已經拿來賣給客戶;更有甚者,將之前買過的林地重複賣給客戶。

在瘋狂吸金同時,向客戶兌現的壓力也時時壓迫著寧威和Edwin等高管。

2007年底,「偏好」在資本市場掘金的Edwin又看到了機會。他發現菲菲森旺的模式就很成功——即將客戶手中的林權轉換成股權,這樣以後便沒有向客戶兌付之前投資林權的現金壓力,於是他想到了效仿。

寧威同意了Edwin的想法,在資金上全力支持Edwin,讓他具體負責操作將中林聯合帶上市。

Edwin先是在一次大型的論壇上結識了克里斯托弗和羅伯特兩位投行人士,經過他們的介紹,Edwin找到一家在德國上市的荷蘭公司UFC Holding NV(股票代碼:NL0000817005),準備借殼上市。

首 先,中林聯合收購了由美國森林資源私人有限公司(環球)(UFR)全資控股的UFC,持有98%股權(其餘2%為公眾股)。之後,Edwin僅用8000 元人民幣在新加坡買下了一家號稱「擁有12家子公司,四大森林基地,為國際資源供應商」的「新加坡聯合國際森林資源控股集團」,讓該公司和世融達「共同出 資」建立一家離岸公司——「中林聯合國際有限公司」(下稱「林聯國際」)。

事實上,因為中國居民無法直接持有境外公司股權,Edwin又花 了極少的手續費在上海找了家代辦公司註冊了兩家離岸公司:林聯國際為其中之一,林業投資有限公司(下稱「林業投資」)為另一家。兩公司的法人代表均為孫長 佳,法庭證據顯示,孫長佳只是代持,實際控制人仍為寧威。至此,UFC的股權又調整為:北京世融達持股67%、林聯國際持股23.1%、林業投資持股 9.9%。

而林聯國際和林業投資的股份則是轉化為客戶持股的部分。

為了讓客戶持股顯得更加正規,中林聯合還搞了股權證。寧威在一份筆錄材料中坦承:由於成本較高,我們從代理公司處要來了股權證的模板,由公司自己打印出來。

這 些都是小錢。公訴人的材料指出,歐洲的這家殼公司本身只值10萬歐元,但是Edwin卻問寧威要了45萬歐元用於支付投行費用,且這45萬歐元也沒有全部 的發票。加上10萬歐元「股票經紀費」、10萬歐元作為賬戶保證金仍存在德國銀行,Edwin承認共計花費了65萬歐元用於購買價值10萬元的殼公司。

但公訴人仍指出,Edwin用於歐洲借殼UFC上市的費用遠不止這些,僅有記錄的就已經超過1000多萬人民幣。可Edwin卻在法庭上說不出這些錢的去向。

其中有個小細節,也一度成為庭審現場爭論是否屬於欺騙客戶的焦點之一。

Edwin 當初買下殼公司UFC時,該公司的股價僅0.01歐元。Edwin和寧威在克里斯托弗、羅伯特的介紹下,在慕尼黑的一間酒吧,認識了股票經紀馬特。在 Edwin和寧威之前的供述中,兩人均承認見過馬特並給他10萬歐元「股票經紀費」,拜託其將股票從0.01歐元炒至0.5歐元以上,但在庭審中兩人卻矢 口否認這件事,只是承認見過。

不管承認與否,當時的股價確實從0.01歐元漲到了0.51歐元。在這樣的背景下,2007年11月至 2008年6月,之前的192名購林客戶以每股人民幣6.5-9.5元不等的價格將價值人民幣6797萬餘元的林地使用權折換為在薩摩亞註冊的林聯國際有 限公司和林業投資有限公司股權。

其中,1股離岸公司股權等同於1股UFC股票。但問題是,當初花費人民幣6.5-9.5元購買的股票,目前每股僅剩0.03歐元。

一張發票吹泡泡

林地估價子虛烏有

當然,除了上市後將一部分林權轉成股權,中林聯合還需要不斷地有新資金的進入,因為在UFC的官網上,其宣傳的戰略目標是要到2011年成為中國的十大林業公司之一。

其官網的財報顯示,2006年、2007年、2008年在中國的收入均達幾十億元,利潤均有近千萬元。且每年還能保持20%的增長。

如此巨額的銷售額實在令人難以想像。

據公訴人的材料證實,2007年9月3日的一份評估報告,就是完全偽造。

該評估資料是由西門(遠東)有限公司提供,是對江西九江一塊1萬多畝林地的估值報告。做估值報告的目的是,中林聯合想借此機會,以資產注入為由頭,在資本市場募集更多的資金。

但事實是,中林聯合從始至終都沒有購買過該塊林地。

一 份來自九江新園農林開發有限公司法人代表繆澤榮的筆錄證實,湖北中林的負責人寧勇(寧威的姐姐)曾多次去過林地考察,也曾許諾欲購買該林地,甚至還提出讓 繆先開發票再付款。繆為了能做成生意,還真的去當地國稅局開具了805萬元的發票給了寧勇,但是寧勇這邊卻遲遲未支付任何費用,卻拿著這張發票宣稱對九江 林地付過定金。

2007年底,這份意味著宣告「中林聯合對九江林地主權」的報告出來以後,投資客戶對中林聯合更有信心了。在一些宣講會上,主持人甚至把這點結合進股票中,暢談未來股票會漲至25歐元以上,並讓大家把握好機會。

一方面,這些資料被堂而皇之地放在了網上,九江新園農林開發有限公司有關人員看到後打電話給寧勇,要求撤銷不實的收購林地信息,但是中林聯合竟不予理睬。

另一方面,中林聯合也早有準備,在還沒撕破臉皮之前,就已經向繆要了一間九江新園農林開發有限公司的辦公室,付了10萬元租金,在外面掛了塊中林聯合的牌子,請了幾名工作人員專門接聽來自上海等地客戶的諮詢電話。

甚至在繆澤榮於2011年4月27日被派出所找去做筆錄的當天,寧勇還打電話給繆,關照他如果公安局找到他,要他承認中林聯合購買林苗支付的800餘萬元情況是屬實的,還希望繼續合作等。

即使是一份假報告本身,中林聯合甚至對數據不滿還要加以干涉。

為此,公訴人提出的大量證據證實,報告其實是做了兩次。第一次是估價8000萬元人民幣,第二次是1.13億元人民幣,而之所以是這樣的結果,雖然現場不能承認,但極可能是寧威的意思所致。

此外,包括UFC官網上一些關於業務的介紹等,全都是誇大不實、甚至不存在的。

如關於蘑菇的培養。該公司網站介紹,2007年1月,該公司已開始種植蘑菇和自由放養鵝等,但這些業務,據寧勇在筆錄中反映,其實早就因為不賺錢結束了。

此外,其官網上還刊登了2010年7月1日,該公司的註冊資本將從50萬歐元增加到150萬歐元。但據寧威自己在筆錄中反映,自公司買殼後,從來沒有注入過資金。

主角囊中空空

高消費背後巨款何在?

那麼,高達1.57億元的集資款到底被用到哪裡去了呢?

跟「龐氏騙局」不同的是,寧威等人所募集的錢並沒有太多是用後款補前款的。除了在2007年曾返還過278萬元外,再無所出。

本刊記者在一份2007年3月25日的《中林聯闔第二屆第二次董事會決議》中看到,該公司2006年的利潤約為680萬元,被黃舒、白峰、寧勇三人按比例分掉。

而其餘包括庭審現場公訴人羅列的一些數據:上海徐家匯國際大廈的房租5000萬元、員工工資3000萬元、湖北公司的運營費用、廣州公司、宜興公司、上市費用等等。

但令人感到疑惑的是,作為公司老總,寧威目前名下基本沒有什麼資產,既沒有股票、房產,又沒有存款。就是過去有過一輛轎車,也已經賣給別人。而其在北京居住的房子,據說是其母親買了給他住的。

有幾個受害人曾在檢察院看到過寧威消費的記錄,其中有一筆吃飯費用竟然消費了5萬元。另外還有一些消費,只有記錄沒有發票,根本說不清是用掉了還是被放進了個人腰包。

此外,本案的另一被告Edwin也被被害人質疑為高消費、賬目不清。特別是其在德國多次出差的幾筆費用,很多都沒有發票。

本刊記者獲得的一份資料顯示,Edwin在中林聯合的時候即領取了高工資,僅2006-2008年三年,共計獲得工資報酬達198萬元。

庭審現場,寧威表示能夠接受懲罰,希望求得諒解。但Edwin卻表示不接受任何罪名的指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328

「抄底」歐洲

http://www.infzm.com/content/71183

這一樁中國與歐洲的混搭生意裡,中國人想要的是技術、品牌與渠道。而歐洲人低下高傲的頭,為的是叩開中國市場的大門

到歐洲去,在歐洲的危急時刻。

2012年2月3日,國家電網3.87億歐元收購葡萄牙國家能源網公司25%股份;1月31日,三一重工公告其控股子公司收購世界混凝土工程機械第一品牌普茨邁斯特公司;1月10日山東重工3.74億歐元買下豪華遊艇生產商意大利法拉帝集團75%股權……

一樁樁大併購熱鬧地開年,不過是中國企業併購歐洲熱的延續。根據普華永道2012年1月發佈的報告,2011年中國大陸企業在歐洲地區完成併購交易44件,較前一年25件上升76%。中國企業對歐直接投資達到67億美元,較上年增長2倍。

希望前往歐洲尋找機會的企業如此之多,以至於愛國者董事長馮軍、格力集團總裁董明珠、匯源董事長朱新禮、中坤董事長黃怒波、招商銀行行長馬蔚華、東軟集團董事長劉積仁等14人發起成立愛國者國際化聯盟,組織企業抱團一起向落地國家要求各種優惠條件,第一站便是歐洲。

不過,和2008年金融海嘯引發的併購潮相比,再一次出手的中國買家成熟了很多。

中國企業走出去的過程中,對能源類購併對象的興趣持續的同時,對工業類、消費品類、高科技類的興趣也在上升。普華永道數據顯示,2010年工業品和消費品的海外併購佔中國海外併購的22%,2011年上升至35%。中國企業已在追求自身的技術、品牌和渠道。

此外,民營企業是對外投資增長最快的部門。普華永道企業購併合夥人路谷春告訴南方週末記者:「這些『走出去』的民營企業特別專注與自己所在市場相關的國際企業、品牌,從公司的發展戰略上考慮哪些是自己想要的,什麼樣的併購對象適合自己,不再盲目抄底。」

危中之機

 

2008年的金融海嘯是促成交易的關鍵轉折。

 

如果不是金融危機,三一未必有機會吞下「大象」,即使它已經暗戀了後者18年。

「大象」是普茨邁斯特在業界獲得的別稱。2011年12月20日,三一長沙總部會議室內,大門關閉,「大象」董事長卡爾·施萊希特告訴和他熱情握手的三一重工總裁向文波,他的「大象」計劃整體出售,三一是普茨邁斯特認定的潛在買家之一。

37天後,德國法蘭克福當地政府審批通過並對外公佈了三一3.24億歐元「吞象」的消息。

「閃婚背後其實是18年的暗戀。」龍年正月十一,整個長沙在冬雨中瑟瑟發抖,向文波在昏暗的辦公室裡回憶,「我們剛剛入行時,『大象』就是混凝土行業的老大,當時提口號都是把『大象』當奮鬥目標。已經18年了,我們瞭解『大象』比一些專家、報告還要全面。」

在收購「大象」之前,「不輕易碰併購」是三一的全球發展戰略。「如果只是財務性投資,賺快錢,讓每年的財報好看一點,我覺得挺沒必要的。」向文波告訴南方週末記者,出手併購要看有沒有實質價值和戰略協同效應。

「大象」始終是全球混凝土工程機械第一高端品牌,與三一目前的定位具有戰略互補性。但是「併購在這個行業是個敏感詞,『吞象』的心思一直是心裡的腹稿,只能時時關注。」向說。

2008年的金融海嘯是促成交易的關鍵轉折。這個財年,普茨邁斯特的年銷售額從11億歐元跌至5億歐元,此後一直維持在這一水平。正是從這一年起,三一重工超越「大象」成為世界混凝土機械行業銷售第一。

「一聽說要賣『大象』,我們第一時間就答應了。」施萊希特離開後20天,向文波接到了摩根士丹利的電話,三一成為最終收購方。

比選擇更短的是談合同的時間。接到通知的第二天,向文波和三一集團董事長梁穩根帶著11個人奔赴法蘭克福,一週內和大象的CEO、經理達成收購協議。

同樣,如果不是歐債危機,長沙澳優乳業股份有限公司的併購計劃不會這麼順利。

澳優2003年成立之初是進口國外奶粉,在國內分裝,貼澳優牌銷售,一直希望能夠收購上游國際奶源。2006年它的海外第二供應商出現資金困難, 「當時特別想併購,但是沒錢,」澳優執行董事顏衛彬帶著長沙口音的普通話裡充滿了遺憾,「2009年香港H股上市之後,我們第一時間就啟動了海外併購計 劃。」

2010年底,在浩如煙海的信息中,澳優董事長陳遠榮發現了荷蘭海普凱諾公司出售股份的消息。

2011年1月,顏衛彬帶著整份事業發展計劃和收購方案趕到了荷蘭。因為歐債危機,荷蘭本地的活躍買家很少,大多都是財務投資者,包括澳優在內,只 有4個企業競購海普凱諾的股份。「競爭對手少,談判桌上的競價也相對少一些。」陳遠榮和顏衛彬帶隊的澳優最終以1665.15萬歐元收購海普凱諾51%股 份。

不貪便宜

 

中國商人開始不再是「人傻、錢多」的象徵,跨國併購不是盲目抄底。

 

「『抄底』不是一個好概念。」普華永道企業併購服務合夥人錢立強告訴南方週末記者,現在歐洲經濟環境不好,資產比以前便宜。但是中國企業已經學會不貪便宜買一些有問題的企業,而是選擇經營狀況良好的企業。

最近發生的許多併購,都是等待的結果。

「我們對德國嚮往已久啊。」寧波均勝集團副總裁郭志明在高新開發區的辦公室裡向南方週末記者感嘆。有「德國經濟脊樑」之稱的中小企業佔其GDP總量的70%,其中汽車及相關行業是中國企業海外投資的熱門選擇。

寧波均勝集團成立於2004年,主營業務之一是汽車零配件。中國高端電子汽配市場這片均勝一直望洋興嘆的藍海,規模在2011年已經發展到2400億元人民幣。

中國汽配企業和2400億市場之間的距離是技術。過去,歐美和日本的汽車零部件供應商向中國轉移汽車電子技術,是有很強的技術壁壘的。中國企業在成 本控制上有優勢,而且供貨及時。一旦中國企業拿到技術,歐美和日本企業就只能退出。所以歐美、日本企業一直對中國企業嚴防死守。

2006年,均勝在中外汽配企業之間的重重矛盾中,正式出海尋找收購目標。「德國普瑞公司的CEO在他們巴伐利亞州總部親切地接待了我們,然後再客 氣地把我們送走了。」郭志明詼諧地講起均勝和普瑞的第一次交談,「我們那個時候從年銷售額到規模都比人家差一大截,能婉言謝絕已經很不錯了。」

普瑞原是德國一家家族產業,第三代繼承人無意接手家族生意,2003年左右德國私募股權公司(PE)DB-AG作為財務投資者買下普瑞,用專業管理層替換掉原來的管理者和一部分家族成員。

這樣的「婉言謝絕」均勝碰到過很多次。「當時在歐洲選了很多家公司,有些是合作夥伴,都去看過,結果也都一樣。」郭志明說,「我們能做的就是積攢實力和等待機遇。」

出海遇冷是很多中國企業都有的經歷。「有些技術西方不是不賣,而是我們連門還沒摸到呢,兩邊技術差距太大,沒法賣。」普華永道企業併購服務合夥人錢立強說,關鍵是中國企業自己的實力要提起來。

2006年,普瑞CEO對均勝做了回訪,均勝當時的規模只有現在的一半。「規模小,但是我們當時承諾均勝在長春、上海的基地都會建成投產。」郭告訴南方週末記者,「他後來又來了中國幾次,每次都看到我們的進步和成長。」

歐洲企業對中國企業的看法在改變。2011年之前歐洲企業從來沒考慮過會被中國企業投資,他們能接受的亞洲企業就是日本、韓國企業,印度其次。

2011年6月,均勝2億歐元收購普瑞74.9%的股份,並計劃在2012年底繼續增資買下其餘的25.1%。與此同時,普瑞將在中國建立除老家巴伐利亞州之外的第二個研發基地,研發團隊的領隊是德國人,計劃今年在中國招收幾十人。

「門當戶對」

 

「普瑞很清楚,如果被博世、上汽這樣的大企業吞掉,可能就是普瑞的最後一天了。只有私人中小企業才會把它們當寶貝」。

 

談起最近的這些交易,併購主角們向南方週末記者說出了同樣的感慨:一定要門當戶對。

澳優為此交了幾年的學費。在接觸海普凱諾之前,它幾乎完成了和歐洲乳業巨擘法國Sodiaal乳業集團的合作。

歐洲乳業的複雜程度給了剛剛出海的澳優沉重的一擊。「優質奶源全部控制在奶農合作社手裡,那裡沒有大股東,每個人的意見都必須聽取,真是太難談了。」顏衛彬皺著眉頭,「歐洲當地的公司就用合作社和我們討價還價。」

兩年內跑了10次歐洲後,澳優最初選擇和法國最大的奶農合作社Sodiaal建合資公司,並和其CEO建立起了私人關係。

「Sodiaal的體量太大,在和我們談合作的同時還在收購法國排名第三、第四的合作社,我們的合作根本接觸不到母體,只能和集團底下的分公司簽合同,這份合同在集團層面根本不受重視。」

在不被母公司重視的情況下,澳優花大價錢建立起的合資公司很可能會遭遇同集團旗下其他品牌的打壓。顏衛彬等人在法國時的談判重心就是要Sodiaal做出承諾,不能把優質資產放到全資子公司那裡,對合資公司厚此薄彼。

2010年7月澳優與Sodiaal簽署合作合同,當年聖誕節前後,其CEO因肝癌去世,合同擱淺。

「這次算是知道什麼是塞翁失馬了。」顏衛彬在2010年過了一個異常消沉的聖誕節後,來年就奔赴了荷蘭,發現了中小企業海普凱諾,「這才是真正的夢中情人,因為門當戶對。」

海普凱諾乳業與澳優規模相當,都屬中小企業。4家前去競購的公司中,有的是比澳優體量大很多的中國乳業公司,有的甚至是海普凱諾一直為其貼牌生產的本地企業。

「海普凱諾一直想找的就是戰略合作者,它的老闆沒有一賣了之的意思,所以價錢反而不是最重要的。」顏衛彬說,因為規模相當,能夠在戰略上形成互動,這成了澳優競購成功的關鍵。

寧波均勝也有類似故事。一位汽配業內部人士說,當時和均勝競爭普瑞的也有國資股份企業,以及海外公司。「普瑞很清楚,如果被博世、上汽這樣的大企業吞掉,可能就是普瑞的最後一天了。只有私人中小企業才會把它們當寶貝。」

「大企業資金實力強,但是體量小的歐洲企業更喜歡找平等的合作對象。」錢立強說。

技術、渠道與品牌

 

這一樁中國與歐洲的混搭生意裡,中國企業想要的是技術、渠道與品牌

 

技術,一直是中國企業「走出去」的動力源。

2010年3月28日,吉利18億美金收購沃爾沃100%股權的新聞發佈會上,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李書福在致辭開篇即強調相關資產和知識產權均屬收購內容。此外,吉利還可以通過沃爾沃獲得一部分福特汽車專利的使用權。

「三一董事會曾經說過,就算花200億元人民幣(三一混凝土機械2年的收入)也要拿下『大象』。」向文波告訴南方週末記者如此大手筆的原因,「誰擁有『大象』,就擁有世界頂尖的技術和研發體系,可以幫三一奠定全球混凝土行業老大的地位。」

收購一旦完成,三一將獲得「大象」100%的專利技術。

對三一而言,「大象」的品牌效應同樣價值連城。

目前,「大象」是全球混凝土工程機械行業的第一品牌,佔據高端市場。整合後,因為三一有混凝土工程機械全產業鏈生產能力,「大象」的技術拿到中國進 行生產,將大幅降低「大象」的成本。此外,「大象」的非核心零部件可以使用三一製作的價格較低的零部件替代,這對成本控制同樣有效。目前,三一混凝土工程 機械的毛利率在40%以上,而「大象」只有10%左右,實現中國生產將大幅提升「大象」盈利能力。

當「混搭設計」被質疑是否會出現三一與「大象」品牌產品同質化時,向文波的解釋是:「區分產品的不一定都是實體價值,品牌價值的份量也很重。最大的協同的作用體現在品牌效應上。」

三一國際化已有10年,但目前在海外市場的銷售額不到總銷售額的5%。而收購「大象」讓三一一夜之間擁有了世界品牌。

「以前經常出現三一和『大象』對打的情況,以後但凡遇到『大象』,三一的銷售都不爭了。」向文波在併購發佈會上大手一揮,想到隨之降低的營銷成本, 笑容難掩,「『大象』和三一將整合國際和中國市場的營銷團隊,一個渠道兩個品牌用。成本降低,但價格不會降低,因為不存在競爭,還可能會加價。」

合併後,三一原有的德國分公司與「大象」分開經營,相當於事業部,負責三一品牌產品在德國的組裝。普茨邁斯特將成為三一混凝土工程機械的全球總部,提升三一全球的品牌形象,一次收購獲得的「名」、「利」讓三一國際化多往前走了5-10年。

叩開中國之門

 

每個被收購的歐洲企業,都有一顆嚮往中國市場的心。

 

在全球疲軟的時刻,站在中國企業背後的巨大市場,已經成為談判桌上越來越重要的籌碼。

「歐洲企業對中國企業的看法在改變。合作的時候,除了資金,還有其他是可以由中方提供的,比如原材料、市場。」錢立強說。

當三一滿足於「大象」帶來的國際光環時,「大象」也通過三一近距離擁抱了中國混凝土工程機械市場,後者佔全球混凝土工程機械市場的比重是80%。

2011年12月的密訪是施萊希特第一次造訪三一,在閉門會議之前,他先去看了三一的工廠後,很慶幸自己打算用合作而不是硬碰硬的形式進駐中國市場。

「三一在中國混凝土機械行業引領了40%-50%的市場,可以對大象品牌起到放大作用。」向文波告訴南方週末記者,「『大象』的核心價值是技術、品牌,把它們放到中國市場,乘上一個大係數,力量無限。」

沃爾沃在歸屬吉利一年後實現扭虧為盈。但在2011年全球大賣47萬輛之時,重要新興市場的中國僅貢獻了5萬輛,主要受限於國產化能力有限。

「我們戰略目標就是鞏固與提升歐美傳統市場,積極開拓以中國為中心的新興市場,增量在中國等新興市場。」沃爾沃汽車集團中國區副總裁寧述勇告訴南方週末記者。

目前,沃爾沃的目標是2016年在中國市場銷售20萬台汽車。為此,成都、大慶工廠已經選址等待審批,另一家專門生產發動機的工廠也在籌備之中。此外,收購完成後沃爾沃在中國成立的研發中心大方向上複製瑞典總部的研發中心,目前的計劃是為全球設計整車。

普瑞一早就想進入中國市場,但是看到很少有德國企業在中國獲得成功,始終邁不出關鍵性的一步,公司的CFO和一些中層管理者甚至沒有來過中國,勇闖中國市場的夢想在均勝收購之前,只是夢想。「收購之後,普瑞的發展重心之一將通過均勝落地中國。」郭志明說。

2003年初出茅廬的澳優能夠打動澳大利亞最大的乳品企業MG按照自己的標準、配方生產奶粉,並在中國貼澳優的品牌進行銷售,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澳優背後站著具有強大吸引力的中國市場。

「MG公司本來就非常想進入中國市場。但發現自己沒法獨立拓展市場,就回澳大利亞了。」顏衛彬告訴記者,「其實他們當時猴急猴急地想進中國,特別想找中國的合作夥伴。」

在海外併購路上,許多中國企業遇到的各色公司幾乎都帶著一個相同的標籤:想進入中國市場、想找中國合作夥伴。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517

地磚界鴻海 把地板鋪進歐洲機場


2012-03-12  TWM




從英國曼徹斯特機場、義大利羅馬 機場,到台北一○一、信義威秀影城,這些地方有一個共通點,它們都鋪了美喆生產的塑膠地板。

美喆不僅是台灣塑膠地磚外銷的最大製造商,在大陸東莞擁有占地三萬六千坪的國際集團,每個月生產的地磚超過五十萬坪,相當 於四千座籃球場,還被同業冠上「地磚界鴻海」的稱號。

這個成績的背後,卻是一個曾經負債上億元、被客戶退貨,靠著不斷轉型擺脫價格戰宿命的成功故事。

轉攻商用市場!沒做出品質反倒賠幾千萬

時間回到二十五年前,當時的美喆已是國內塑膠地板前三大製造商,但,和大部分台灣廠商一樣,做的是家用地磚,技術門檻不 高,美喆國際集團董事長陳本源無奈表示,那時接的每一份訂單幾乎都會被客戶砍價。

不願受限於價格導向的市場規則,陳本源下定決心,一定要打入比家用地板毛利率高出五成的商用地板外銷市場。

恰逢日圓升值,剛好有日商來台灣找商用地磚的製造商,便與美喆合作。

不過,家用地板注重的是外觀和便利性,商用地板卻是講究品質,還得要耐磨、耐刮、耐熱;這點,讓美喆一開始吃足了苦頭。

「檢測時,經過(攝氏)一百二十度高溫火烤後,地磚居然變斜的,」陳本源直到後來才發現,儘管做出商用地磚的外觀,卻做不出穩定品質,當時賣給知名飯店用 的地板,竟然因為不耐溫差而變形,不但被客訴,還倒賠了幾千萬元。

危機,同時也是一種轉機。

這個挫折讓陳本源徹底領悟到,如果要擺脫殺價競爭,不能再用原本做家用地磚的思維來做商用地磚,必須從技術層次全面提升。

可別小看這薄薄一片的地磚,「塑膠地磚的難度,就在於它是一片一片鋪成一大塊,所以一點點的瑕疵都會被發現,」從事地材經銷超過十一年的維東興業建材總經 理陳伯宏表示。

拉高技術門檻!縫隙做到比國際規格還小

舉例來說,塑膠最怕熱脹冷縮,商用地磚又特別講究產品的穩定性,要符合歐美大廠的認可,每片磚材間的縫隙都是關鍵。

一般而言,國際標準對塑膠地板縫隙的規定是:每片磚材縫隙不可超過原尺寸的○.二五%,但是,為了避免和同業做一樣規格又得比價,陳本源硬是拉高門檻,想 盡辦法做到○.一二%。

相差○.一三個百分點的縫隙,要做到有多困難?由於PVC(聚氯乙烯)是屬於軟質地板,常因為溫度變化而縮脹,陳伯宏表示,做到○.一二%的縫隙確實不容 易,產品穩定性必須要很高。

為了穩定物性條件,陳本源解釋,除了得將半成品以攝氏一百二十度高溫「提早老化」(讓不確定因子提早產生,避免地磚日後熱脹冷縮),還要在攝氏二十三度的 恆溫室中放置四十八小時,這個步驟,是為了讓品質更穩定。

但,光是品質穩定還不夠,「塑膠地磚要做出差異性,比的就是仿石材、木材的功力,」財團法人台灣建築中心綠建材發展部經理李明賢表示。

開發專利技術!用塑膠材質做出石頭地磚

為了吸引國際大廠下單,美喆不惜下重本,前後淘汰了十幾台超過千萬元的設備,也因此,轉進商用地磚市場的前五年幾乎都在虧 本,一直到一九九九年,他們開發出的一項專利產品:對花立體磚,讓美喆的「仿真技術」進而提升到另一個層次。

這項技術,是利用超強耐磨的高分子PVC,做出從外觀、觸感到重量幾乎和木材、石頭一模一樣的塑膠地磚。

當時,美喆到拉斯維加斯參加專業地材展,日本三井物產的部長經過展場攤位時,還指著掛在牆上、鋪滿石頭顆粒的一大片地磚, 好奇問道,「陳桑,這個石頭會不會掉下來啊?」陳本源大笑後得意的跟對方表示,這個「石頭地磚」完全是塑膠做的。

從那時候起,美喆不但成為歐洲三大塑膠地磚品牌:保麗(Polyflor)和潔福(Gerflor)的固定合作廠,十年 內,營收還從五億元跳增到十億元、二十億元,去年更突破了三十億元大關。

不甘願只做國際品牌的代工廠,美喆還大膽的開發出特殊磚材,透過ODM(委託設計製造)增加本身的核心價值,把遊戲規則門 檻拉高,防止客戶轉單。

此外,隨著客戶產能增加,陳本源在每個廠房使用率達八五%時,便著手投資下一個廠,目前在大陸東莞已有三座加起來超過三萬坪的廠房。

「品質穩定又能量產,是美喆可以獲得大廠青睞的主要原因,」陳伯宏指出,就算大廠想要轉單,要找到第二家能生產同樣品質和 量的代工廠也十分困難。

在歐美市場打下外銷的深厚根基後,接下來,美喆打算用自有品牌和通路打進中國市場,從生產財改賺行銷財,目前在大陸已有四 個據點,這個「地磚界的鴻海」能否再次轉型成功,業界都拭目以待。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887

歐洲陷阱 謝國忠

http://magazine.caixin.com/2012-04-06/100376646_all.html

 歐債危機可能還要持續數年。其解決方案要求南歐多國生活水平大幅下降,以及勞動力市場 的徹底改革。這兩點都有賴於民眾的認同與合作,現在尚不可行。外部的救助或投資只能拖延危機,幫助政客們維持現狀。

  歐債危機最終不取決於希臘,而取決於意大利。意大利經濟的特徵就是最大化勞動力的工資而最小化其工作,本土工人可能最終吸乾外國投資者的血。投 資只會進入那些有政治背景的勢力手中。資產所有權一旦轉移給外國人,就會因為政治干預而不成其為所有權。

  歐元區並不會很快拋棄其經濟模式。保持實際利率為負的貨幣擴張,會讓債務危機展現無遺。歐元貶值很可能會給投資歐元區政府債券的外國資金帶來損 失。

  無論如何,中國都不應該給意大利投資。

把特權當權利

  我在出席意大利北部的一個會議時,切身目睹了意大利經濟的弊端。輪渡工作人員有條不紊地減慢售票速度,導致大量排隊等待買票的遊客眼睜睜看著幾 乎空著的渡船離開。火車站和高鐵的冗員現象也非常明顯。

  意大利公共部門的問題類似於20世紀90年代的中國國有企業的問題,而且更加嚴重。私有部門的情況比公共部門略好一些,但也沒有好多少,大多數 經濟活動都受政府和工會的限制。零售部門最以市場為導向,比其他行業有效率,但其效率仍然遠低於美國或東亞的零售企業。

  如果放鬆管制,意大利經濟就能輕鬆成長很多年,直到效率低下的企業被完全擠出市場。經濟規模可以比現在大20%至30%。意大利國家債務高達 GDP的120%。效率的提高可以在六年內完全彌補這部分缺口。

  儘管意大利經濟危機有多重因素,但主要原因就是政府和工會導致的效率低下。在過去十年裡,意大利經濟一直停滯不前,很大原因就在於與市場相悖的 政府管制和工會規定。其他歐洲國家也有類似的問題。

  歐元區債務水平和財政赤字並不比英國或美國高多少。然而,市場對未來沒有多少信心。外部救援不能解決經濟問題,只能助長對問題的逃避。

  歐洲人經常強調工作條件和人權之間的聯繫,弦外之音就是中國通過剝削工人而實施不公平競爭。我強烈支持人權和人性化的工作條件。但是,公平的工 作條件應該在哪裡止步,市場力量又該從哪裡開始呢?

  比如,一天工作20個小時顯然是不對的,應該規定限制加班的最長時間。但是,如果法律不允許加班,每週最多工作40個小時,顯然是一個很糟糕的 政策。實際上,只要工人不受強迫,工作時間應由市場決定。

  限制他人行為似乎主導了當前歐洲對公平的理解。如果某家店舖營業時間比其他人更長,就迫使其他人延長營業時間。既然維護人權需要規定工作時間, 也就應當統一規定每家商店的營業時間。這種思維導致歐洲有關商業營業時間的各種規定。限制工作時間已經成為歐洲人權概念的核心部分。

  由於歐洲人無法限制其他國家的營業時間,導致其競爭力大大降低。抱怨中國的工作條件已經成了歐洲人對其經濟困境的最佳解釋。

  歐洲限制工作的做法等於把人類當作大熊貓一樣的瀕危動物來對待。很多歐洲人似乎都把自己看成大熊貓,將特權看成權利。大熊貓綜合徵是歐債危機的 根本原因。

  如果歐洲人不打破這種思維定勢,歐債危機就不可能結束。救援只能緩解症狀,不可能治本。

痛苦尚未到來

  每個國家的經濟都有其強項也有其弱點。全球化放大了強項和弱點的後果。要想在當今的全球經濟中獲得成功,一個國家就必須放棄那些弱勢的經濟活 動,將全部資源投入到優勢產業中。比如德國放棄了普通製造業,將資源轉向了汽車產業。大多數歐洲國家都沒有做到這一點。

  意大利是普拉達、古琦、法拉利、蘭博基尼、帕爾馬火腿、托斯卡納葡萄酒的產地。這些知名品牌和產品都深深根植於意大利文化。隨著全球經濟的發 展,它們給意大利帶來了巨大的利潤,但不足以彌補意大利的貿易赤字。

  遊客進入意大利的旅遊景點,會發現這裡的產品全都有明顯的意大利設計和做工,價格也非常有吸引力。但是,這些商品大都是中國製造的,也許是在意 大利組裝的,但組裝者也很可能是在意大利工作的中國人。較為便宜的歐洲產品其實大都是在中國製造的。

  一些意大利人很痛苦地抱怨「不公平」的中國競爭。他們經常援引在意大利地下室工作的中國工人的例子,認為這些人的存在對於那些不願在地下室工作 的意大利工人「不公平」。

  但是,很可能正是意大利同中國的這種聯繫增加了意大利的優勢。如果沒有中國工人的參與,意大利奢侈品部門可能會規模更小,利潤更低。意大利勞動 力市場的限制大大提高了其生產成本。意大利是否有足夠的勞動力可以滿足這種手工製造,也很值得懷疑。

  人們通常假設,意大利工人雖然成本很高,但是能製造出質量更高的產品。我對此嚴重表示懷疑。中國製造量如此之大難免會有一些偽劣商品。對於製造 奢侈品來說,很容易找到與意大利工人水平相當甚至更高的中國工人。

  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期間,亞洲各國紮緊了腰帶。一些國家的GDP以兩位數百分比的速度收縮,很多餐館都門庭冷落,商業航班上的商務艙很多都 空著,高檔酒店打很低的折扣來吸引客人。

  歐洲從未發生過這種情況。儘管歐元區經濟略有收縮,但是人們似乎一如既往及時行樂。餐館尤其是高檔餐館仍然有很多人在等位,高檔酒店賓客盈門, 航班上的商務坐席比經濟艙賣得更快。歐洲人儘管擔心危機,卻並未採取應有的行動。

  國際環境也有助於歐元區一如既往好逸惡勞。金融危機最迅猛的衝擊是貨幣大幅貶值,能夠立刻降低生活水平。在一個到處都採取寬鬆貨幣政策的世界 裡,歐元一直表現良好,衝擊非常有限。較低的利率還可以削減家庭債務。

  金融危機對歐洲民眾的真正影響來自財政緊縮,相當於GDP的1%至2%。

  因此,金融危機的痛苦還沒有真正被歐洲民眾感受到。恐慌還僅限於金融市場和政治圈內。全部救助規模為2萬億歐元,相當於意大利的全部國家債務。 在痛苦到來之前的救助,無益於構建變革所需的社會共識。

歐洲必須自救

  歐洲政治領導人業已頻繁造訪中國。意大利蒙蒂總理是最近造訪的一位,他希望勸說中國或是通過IMF參與歐元區的救助計劃,或是通過購買資產向歐 元區注資。

  中國救助歐元區是一個很糟糕的想法。希臘國債持有人已經經歷了70%的減記。意大利可能也會調整其債務結構。

  歐元區很可能不會改變樂於休閒的癖好。財政緊縮只會放緩其債務積欠,但無法治本。在可以預見的未來,歐元區經濟不會有太大增長。滿足現在的還本 付息要求,需要實際利率為負。歐洲央行需要擴大貨幣供應才能穩定歐元區的債務市場,這將導致通脹和負實際利率。歐元區國債的投資者會遭受實際上的損失。

  給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注資可能是最糟糕的想法了。IMF是受歐洲控制的。中國對於IMF如何給歐洲注資毫無發言權。歐元區的救助計劃也 是一樣,中國對於如何分配使用救助資金也毫無發言權。

  由於歐洲仍然沒有計劃實施改革以提高生產率,任何救助都只能是拿錢打水漂。中國完全沒有理由幹這種蠢事。

  購買資產,尤其是像在意大利這樣的國家,是非常糟糕的主意。各種政府管制和工會規定讓所有權幾乎沒有任何意義。本土企業可以通過各方面的政治影 響對資產保持控制。外國購買者可能會輕易地被打劫。歐洲資產的中國購買者表現欠佳。除非歐元區的改革可以使所有權具有和其他地區同樣的意義,否則外部人士 不應該購買歐洲的資產。

  從2011年中期開始,中國對歐洲的出口就削弱了。有人認為中國幫助歐洲就是幫助自己,這是一種很糟糕的論調。刺激中國出口的直接影響很可能是 微不足道的。歐洲的需求受到了金融緊縮的影響。在這種影響完全發揮作用之前,歐洲的需求會基本保持穩定。

  中國通過進出口融資來支持出口,效果要好很多。中國可以從其他市場上獲利。這場危機讓歐洲出口商們缺少出口融資。這為中國製造商在新興經濟體中 創造了機會。

  中國救不了歐洲,沒有外人能救得了歐洲。只有歐洲人減少休閒,增加工作時間,才能自己救自己。如果歐洲無意做出改變,外部救助只不過是推遲清算 的到來而已。

  作者為玫瑰石顧問公司董事,經濟學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558

歐洲股神承認被騙 沽出消費股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9d5d75d0102e6fo.html
 

  歐洲股神安東尼.波頓(Anthony Bolton)主理的基金買入民企股頻頻中招,較早前更向《金融時報》承認,曾發現其投資的內地公司涉嫌造假,店舖數目較報稱的縮水一半。根據歐洲股神所屬基金公司富達的持股紀錄,發現其內地消費股持倉越減越少,看來造假問題,已打擊歐洲股神以至富達對內需股的信心。

    《彭博》資料顯示,波頓主理的富達中國特殊情況基金(下稱特殊基金),年初至今僅錄得正回報0.61%,跑輸同業的2.51%正回報,表現亦遜於恆指逾2%的升幅。波頓於4月表示延長任期至2014年4月,似乎有意一雪前恥,但目前形勢不容樂觀。

   金融時報》上週刊登波頓的訪問,指他表示在曾投資的中國公司中,100家內會有數家出現嚴重企業管治問 題,或涉嫌造假。他曾聘請5家企業情報公司進行深入的盡職審查,發現有一家由他決定投資的公司,其擁有的店舖只及聲稱的一半;另一家他投資的公司聲稱有四 大客戶,但當中有3家表示不認識該公司,不過,歐洲股神未有就此開名。

    店舖數目誇大的問題方面,所指的可能是擁有零售店舖網絡的股份。根據富達年報,特殊基金持有40大股份當中,擁有零售店舖網絡的股份,包括國美(493)、亨得利(3389)、明豐珠寶(股吧)(860)、周生生(股吧)(116)及六福(590),另根據聯交所資料,前三者先後被富達減持,持股量於今年之前已降至5%以下。而令波頓聲名狼藉的霸王(1338),以及因延遲刊發業績而自3月底停牌至今的寶姿(股吧)(589),亦在今年曾被富達大幅減持。

    不僅特殊基金,富達今年以來換馬增持的對象都避開消費股類別。根據披露,富達增持了從事軟件業務的金蝶(268)及中國自動化(569),以及醫療概念的創生(325)及李氏大藥廠(股吧)(950),及從事雜誌出版的現代傳播(股吧)(072)。眾多零售股之中,只有春天百貨(331)及東方表行(398)今年獲增持,且看富達轉投軟件、基建業懷抱,能否為歐洲股神退休前打一場翻身仗。

 
我的感想:
    姜國華教授認為——波頓不是買股的思路不對,只是不瞭解情況,對信息的鑑別度誤差太大。我贊同姜老師的看法。
    我們應該從波頓這位歐洲股神處吸取教訓,提高鑑別上市公司信息真假的能力。我在博客上轉載了一些質疑上市公司的文章,其中有些上市公司不會進入我的股票池,但質疑文章的分析思路是值得學習的,一些新的做假套路也是要記住的。
    我對這篇報導中提到的企業情報公司很感興趣。波頓是在事後才請這些公司做盡職調查的麼?為什麼以前沒有做?是因為他買的股票太多了麼?如果是,那麼一百家中只有幾家有問題,怎麼會對投資業績產生大的影響?中國什麼時候會有本土的企業情報公司?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770

安東尼·波頓:「歐洲股神」緣何折戟中國?

http://www.yicai.com/news/2012/06/1779115.html
一開始我就知道投資中國會遇到很多問題和困難,但實際上這些困難和問題都比我想像中嚴重。」波頓近期在接受《金融時報》採訪時指出,投資中國面臨的第一個挑戰是,你如何來判斷你獲取的信息究竟是真是假。

被稱作「歐洲股神」的安東尼·波頓晚年卻「栽」在了中國市場。

根據富達基金網站數據,截至4月30日,波頓管理的富達中國特殊情況基金(Fidelity China Special Situations Fund)自2010年4月成立以來已虧損了15.7%,同期MSCI中國指數僅下跌8%。這一成績讓波頓面臨頗多質疑,「歐洲股神」為何折戟中國市場?

進一步推遲退休

在歐洲市場,波頓可謂泰斗級的投資大師。在1979年至2007年,波頓掌管富達英國特殊情況基金的28年中,該基金的年化收益率達到19.5%, 同期富時全類股指數(FTSE All Share Index)的年化回報僅為13.5%。也就是說,如果你在1979年投入10000英鎊在該基金,那麼到2007年你可以獲得148200英鎊。

2007年,波頓在市場頂峰時期宣佈退出,因為他當時預計股市將開始大幅下跌。

原本可以功成身退的波頓在2009年年底高調宣佈推遲退休計劃,因為他認為「中國市場的投資機會太好,讓人不忍錯過」。2010年,波頓移居中國香 港,並成立了富達中國特殊情況基金。由於波頓此前亮麗的投資業績,該基金首募規模達到了4.6億英鎊,之後又有約1.5億英鎊新增資金投入。但富達中國特 殊情況基金成立之後,就陷入虧損。2010年虧損了15%,2011年3月至9月的虧損幅度更是一度高達28.9%。

2011年年底,波頓不得不在媒體上發表業績不佳的致歉聲明。近期,波頓更表明自己將進一步延遲退休計劃,繼續管理富達中國特殊情況基金至少至 2014年。一開始,波頓表明將管理至2013年。很顯然,波頓進一步延遲退休,是寄望於能夠挽回虧損的業績,而不至於弄得「晚節不保」。

波頓也承認,基金業績不佳是自己進一步推遲退休的主要原因。「這是我投資生涯以來從未有過的糟糕情況。」

頻踩「地雷股」

波頓在2009年年底指出:「中國的牛市僅僅開始了一年,我認為它擁有持續數年的潛力。而我預計明年全球大多數股市將震盪調整。」正是基於這種判斷,轉戰中國市場的波頓最初信心滿滿,但現在波頓承認他對中國市場過分樂觀了。

2011年3月波頓撰文稱:「遷至香港管理一隻中國題材基金近一年後,我驚奇地發現市場的氛圍變了。投資者似乎沒有能力一次在腦子裡保留多個想法:對通脹、匯率問題緊張局勢及政治不確定性的擔憂,取代了對中國增長故事的熱情。」

事實上,在2009年的「小牛市」之後,中國A股和港股表現平平,甚至大幅落後於全球其他市場。不過,「生不逢時」只是造成其業績不佳的一部分原 因。波頓的失敗很大程度上可能因為他鍾情於中小公司,富達中國特殊情況基金成立的初衷就是專攻中國內地中小型消費企業。從基金投資報告來看,其投資的股票 中,總市值在10億英鎊(約100億元人民幣)以下的基本佔50%以上。但很多中國中小公司由於成立時間短、治理結構不規範等,存在很大投資風險。此外, 由於波頓使用一些槓桿操作,更是放大了損失。

2011年3月開始,因部分在美國上市的中資概念股出現財務造假等問題,結果牽連所有中資概念股。在這波下跌過程中,中小股票的跌幅遠遠高於大股票。而富達中國特殊情況基金投資美國市場的比例通常保持在15%左右,在這一波「中概股風波」中波頓損失慘重。

波頓表示:「這6個月(2011年3月至9月)是我從業以來經歷的最糟糕的時期。」此外他很快發現自己投資組合中的上百隻股票都面臨非常嚴重的企業管理問題,甚至有財務造假的可能性。

更讓波頓困擾的是他頻頻踩中「地雷股」。2011年他投資的味千中國(00538.HK)和霸王集團(01338.HK),分別遭遇了「骨湯門」和「二?f烷事件」,當年股價分別下跌了34.53%和64.08%。

今年,波頓的投資組合中再次出現「地雷股」。3月,博士蛙(01698.HK)爆出涉及財務造假導致股價1日暴跌35%,波頓因重倉該股而損失慘 重。5月,港股上市公司寶姿(00589.HK)公告稱,「漏報」從2010年至今向公司董事會主席及大股東、子公司董事及關聯人士等提供約7.8億元人 民幣免息貸款,該事件一經披露隨即引起公司股價暴跌,截至5月30日已經下跌了34.21%。

根據香港聯交所資料,波頓旗下基金曾在今年3月7日減持寶姿96.2萬股,成交均價為12.154港元,持倉比例由5.09%降至4.92%。據此計算,富達基金的損失達數億港元。

此外,波頓投資的另一家納斯達克上市的中國概念股雙威教育(CAST.NASDAQ),近期因涉嫌資產騰挪也正在經歷一場「浩劫」。

信息難辨真假

在波頓決定轉戰中國之前,很多人都質疑他連中文都不會說,如何投資中國。但波頓卻指出,在歐洲投資時,他既不會講挪威語也不會講波蘭語或葡萄牙語,但仍然可以從上述地區賺錢。

但讓一個英國人投資歐洲和讓一個英國人投資中國是兩回事,波頓顯然並不熟悉中國市場的一些特殊規則。「一開始我就知道投資中國會遇到很多問題和困 難,但實際上這些困難和問題都比我想像中嚴重。」波頓近期在接受《金融時報》採訪時指出,投資中國面臨的第一個挑戰是,你如何來判斷你獲取的信息究竟是真 是假。

「你能相信他們說的嗎」、「這個數據是真實的嗎」……這些都是困擾波頓投資的一些關鍵性問題。波頓表示,一開始他決定移居香港就是希望和富達基金的 中國團隊在一起,畢竟這些團隊對很多中國公司有很長時間的跟蹤。「但一些我感興趣的新公司或者小公司,他們可能也沒有跟蹤過,這就需要我自己來做調研。」

為此波頓僱用了5傢俬人研究機構對他感興趣的上市公司做深度的盡職調查。這些調查包括通過其供應商、消費者以及競爭對手來瞭解公司提供的數據或資料 是否真實完善。波頓表示,這些調查的結果讓人瞠目結舌。「在調查一家聲稱有1000家店面的公司時,我失望地發現只有60%的店面真實存在。另一家公司聲 稱擁有四大客戶,但其中有3個大客戶表示不知道該公司。」不過波頓也承認,自己也是到最近開始更廣泛地使用這種調研方法,一開始並沒有太多使用。或許直到 頻繁失利之後,波頓才意識到這種調研的重要性。

此外,很多中國公司都是通過反向收購(指一家非上市的運營公司與一家已上市的殼公司通過換股實現的合併)實現在美國上市,波頓對此似乎也缺乏瞭解。 「我一直認為這些在美國上市的公司,其達到的一些標準會更嚴格。」波頓指出,自己忽略了反向併購根本就是一個制度漏洞,這讓一些公司可以通過非正常程序實 現在美國上市,這些公司中有的存在「明目張膽的欺騙行為」。波頓近期踩中的「地雷股」雙威教育正是一家通過反向收購實現在美上市的公司。攝影記者/吳軍

安東尼·波頓:

「我對中國市場仍然看好」

「我對中國市場仍然看好。」儘管在投資中國市場失利,波頓卻並沒有改變看好中國市場的觀點。

波頓近期接受《金融時報》採訪時指出,這種看好不是短期的,而是對未來1~2年,相信投資人還是可以從中國市場獲取豐厚收益。「無論從其發展規模和速度方面來說,中國和其他新興市場有很大不同。」

不過波頓也承認在中國投資的種種困難。「主要是中國資本市場發展還不夠完善,很多數據、信息可能都不真實的,尤其是一些中小股票,但最大的機會也正來源於中小股票。」

雖然熱衷於中小股票投資,但其前十大重倉股多為大盤股。根據富達中國特殊情況基金月度報告,截至2012年4月30日,基金的前十大重倉股分別為中 國平安、中國聯通、TVB、中國銀行、友邦保險、匯豐銀行、御泰中彩控股、中信證券、香港電訊信託(HKT Trust & HKT Ltd.)和亞信聯創科技。不過這十大股票佔基金資產的總比重僅為33.8%,其投資於總市值在100億元以下的股票比重為47.96%。

從其投資市場分佈來看,投資於香港市場比重最高,H股比重為3.6%、紅籌股為9.3%,其他港股為48.4%,美國上市的中國概念股比重為16.7%,A股和B股的投資比重為14.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97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