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技術聯盟對戰 棄PC闢行動運算新戰場抗Wintel大軍崛起 台廠兩邊壓寶

2010-6-14         今周刊 





後金融海嘯時代,行動運算大為盛 行的年代,過去在PC產業壟斷的Wintel不再不可被挑戰,Google、英偉達連手的抗Wintel聯軍,要用不同利基,來打破Wintel獨大的框 架,讓使用者有更多的選擇權。

撰文.賴筱凡

六月鳳凰花開,一年一度的Computex(台北國際電腦展)也正 式到來。若說年初的CES(北美消費電子展)是科技大廠概念新品的展現,那麼Computex應該就是年中正式產品推出的收成季。

不過,今 年的Computex很不一樣,因為當科技產業走過二○○○年的科技泡沫、○九年的金融海嘯,「今年,科技產業的機會更多了!」繪圖晶片大廠英偉達 (nVIDIA)總裁暨執行長黃仁勳興奮地說。

因為金融海嘯替資本市場帶來財富重新分配,更為科技產業帶來勢力版圖的移動。受到金融海嘯的 重創,壟斷PC產業的龍頭廠Wintel︹指微軟(Microsoft)與英特爾(Intel)的商業聯盟︺產業,壟斷堡壘不再堅不可破,換言之,非 Wintel的廠商機會更多。

Google加英偉達

迸出行動運算新火花

如果說, 二○○○年科技泡沫,走入蕭條的是電腦產業,最後撐過衰退期、帶領高科技產業邁向復甦的也是電腦產業。然而,○九年金融海嘯將電腦產業帶進衰退期,但V型 反轉後,這次帶領景氣復甦的,卻不只是電腦,還多了行動運算裝置(Mobile Computing),不論是今年生命力旺盛的智慧型手機,還是銷售火紅的平板電腦,都一再證明了這項趨勢。

而在這個趨勢下應運而生的,不 是別人,正是Google領軍而起的﹁抗Wintel聯軍﹂。一個是網路搜尋引擎Google,一個是繪圖晶片大廠英偉達,他們有一個相同的訴求:「使用 者可以有更多選擇。」在相同的期望下,兩家廠商之間開始出現交集,他們要證明Wintel的框架是可以被打破,微軟與英特爾更不是大到不能被挑戰。

「英 特爾是很龐大的公司,它很值得被尊敬,但不代表它就不能被挑戰。」黃仁勳話講得直接,對於英特爾、超微(AMD)與英偉達三家電腦晶片廠多年來的恩怨糾 葛,就算英特爾仍舊握有各家電腦廠的命脈,但當電腦不再單純只是電腦,當平板電腦讓行動運算迸出新火花,英特爾將不再是永遠的贏家。今年Computex 中,平板電腦大軍大大地露臉就說明了一切,Wintel不再是電腦廠的唯一選擇,取而代之的,是採用Android平台(以Linux為核心的軟體平台和 作業系統)與英偉達Tegra晶片的平板電腦。

﹁抗Wintel聯軍﹂揭竿而起,平板電腦只是第一炮,Google即將在下半年推出為筆記 型電腦量身打造的Chrome作業系統,更將是﹁抗Wintel聯軍﹂的新力作,台灣的PC供應鏈也不再只是追著微軟、英特爾跑,他們選擇的是兩邊壓寶, 所以今年的Computex格外地熱鬧,不論是﹁Wintel﹂或者是﹁抗Wintel﹂的場合,都能見到台灣PC廠、代工廠大老們穿梭來去。

回 歸中心思想:

到底使用者要的是什麼?

但要對抗Wintel豈是一件容易之事,帶領Chrome作業系統團隊,Google負 責產品管理的全球副總裁桑達(Sundar Pichai)想了想:「我們要做的事情很多,但目標只有一個,到底使用者要的是什麼?」從兩年多前桑達的團隊動手開發Chrome開始,他們的目的很簡 單,當瀏覽器已變成電腦使用者最重要的窗口,就該將瀏覽器變得更簡單,因而創造了Chrome;但為了能讓Chrome程式跑得更順暢、更快速,就要有更 完備的使用環境,開發Chrome作業系統的念頭,就是這麼來的。

這個被視為下半年電腦產業矚目的焦點—Chrome作業系統,之所以受到 市場高度關注,原因無他,就是Google推出的Android平台實在太成功。僅僅花了兩年時間,市占率在今年第一季就衝上了九.六%。同一時間,在美 國知名調研機構Gartner的統計數據裡,微軟的Windows Mobile平台市占率卻掉到六.八%。桑達更直言,在部分市場,Android的市占率高達二○%,而即將接棒演出的Chrome作業系統,同樣也會有 相同的實力。

桑達是位標準的印度人,談到Chrome作業系統能否青出於藍?對比於四平八穩的專訪回應,他難得展現出十足的自信,「絕對會 (Absolutely)!」因為他很明白,在使用者為尊的新科技時代裡,消費者不再對電腦廠推出的產品照單全收,反過來,電腦廠要思考更多,到底使用者 要什麼,這也是為何桑達總把使用者經驗掛在嘴邊。

軟體、晶片巨頭地位難保

數位家庭商機成新興戰 場

同樣也胸懷扳倒大巨人夢想的,還有黃仁勳。

每年固定在Computex期間回台的黃仁勳,今年格外不同,除了安排兒子到台 灣英偉達辦公室實習外,他要談的不再是PC、超微、英特爾云云,「這次我回來,大家最想找我談的是3D、是Tegra。」黃仁勳的話透露出玄機。確實,金 融海嘯創造了產業板塊重整的機會,但英特爾在PC產業的勢力太龐大,英偉達要扳倒這個巨人,黃仁勳不打算正面迎擊,而選擇抓住新機會,從3D與行動運算的 平板電腦下手。

就在Computex開展第一天的下午,英特爾副總裁浦大衛(David Perlmutter)的年度演講上,也強打3D繪圖效用的新晶片「Sandy Bridge」,甚至直指有了這顆晶片,就不用額外加購其他繪圖晶片,等於是直接衝著3D領頭羊的英偉達而來。倒是黃仁勳聽了之後,沒有太大的情緒起伏, 「3D我們做了五年,才等到市場成熟。」相較於對手的敲鑼打鼓,英偉達寧願讓市場來決定產品價值高低。

但黃仁勳想做的事不僅僅於 此,Tegra晶片在平板電腦的成功,更是英偉達在行動運算上搶灘成功的另一例。其實,早在○八年的Computex上,英特爾就曾推出搭載在MID(行 動上網裝置)的Atom晶片,當時跟進的只有技嘉與BenQ,隨著金融海嘯襲來,英特爾的初期MID產品也幾乎都死在沙灘上。有了這樣的契機,讓黃仁勳嗅 著了機會。

當○八年會計年度英偉達首度出現虧損的時候,黃仁勳卻仍加碼研發費用,投入行動運算產品,「即使股東與公司內部反對聲浪不小,但 我還是把二○%的研發費用都投了進去。」黃仁勳的堅持,是因為他看到行動運算,這塊英特爾的﹁勢力﹂還沒全盤滲透的新利基,英偉達得好好利用這個機會。

顯 然地,即使英特爾已在CPU(電腦處理器)上大舉防堵英偉達搶進市場,卻仍在行動運算產品上,被英偉達抓住了領先的好機會;從Computex上的平板電 腦中,屢屢可見的英偉達Tegra晶片,就明白Wintel框架已不再穩固。

如今,當電腦產業的競爭延燒進入數位家庭,Google與英偉 達都有志一同地看到了電視的商機。誠如三星、宏碁先後揭開數位家庭的發展藍圖後,身為數位家庭核心的電視應用,成了這些科技廠的下一個競爭重點。

不 管是高調宣布與SONY(新力)合作網路電視的Google,抑或是對電視應用虎視眈眈的英偉達,都透露出在數位家庭年代來臨後,繼電腦、行動運算裝置, 這場大戰將一路打進核心的電視應用。

不論如何,在後金融海嘯的年代,當產業龍頭地位鬆動,讓其他廠商有了更多的機會,可以預見的是,接下來 的科技產業競爭一樣會非常熱鬧。

黃仁勳

出生:1963年

現職:英偉達總裁暨執行 長學歷:美國史丹福大學電子工程研究所經歷:巨積(LSI Logic)工程師、超微工程師

桑達

出 生:1967年

現職:Google全球副總裁學歷:美國史丹福大學碩士、賓州大學華頓商學院企管碩士經歷:應材工程與產品管理、麥肯錫軟體 與半導體管理顧問

巨頭失勢

抗Wintel火苗從平板電腦延燒沒有行動裝置的時代,兩巨頭獨霸市場

PC 市占率

英 特爾 80%

微軟 91%

行動裝置帶動,平台系統百家爭鳴

平板電腦 市占率

蘋 果 51%

Android 24%

微軟 1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108

人生戰場 陸羽仁

http://blogcity.me/blog/reply_blog_express.asp?f=5YTPBH5B812303&id=262365&catID=&keyword=&searchtype=

美國非農就業數據今日公布,在一般情況下,數據公布前夕,市況都麻麻,加上杜指上日勁升255 點,好多人都估大市昨日有回吐,誰知大跌眼鏡。杜指不單止無滑坡,午後更大發神威,越升越有,再次以全日最高位收市,收報10320點,漲50點或 0.5%,升幅唔算大,但勝在突破鰦50天移動平均線。標普500指數表現仲好,漲10點,報1090點,漲幅接近1%;0.91%。納指升23點,造 2200點,漲幅1.1%。杜指期貨最新報10304點,比現貨低水16點。大市交投淡靜,紐約證券所成交不足10億股。

 

港股美國預託證券造好,ADR港比指數收報21018點,比香港收市高142點或0.7%。匯控收78.31元,比香港高0.5%。中移動收80.37元,比香港高0.8%。

 

美股昨日鮋升勢,其實都幾叫人意外,市場普遍唔睇好今日公布的就業數據,預計美國失業率會輕微上升0.1%至9.6%,估計私人企業職位會增加3萬人,而整個非農就業人數縮減11萬人,其中原因係2010人口普查已完結,辭退了大量人員。

 

就業市場預期唔好,不過美國房地産經紀商協會(NAR)宣佈的7月份的二手房簽約銷售指數,意外地較上月增長5.2%,好過市場預期,加上零售商在8月份Back-to-school黃金銷售檔期的同店銷售較去年上升3%,好過預期的2.8%,零售股股大幅造好,沖淡投資者對於就業市場的擔心情緒。

 

另一個推動大市向上鮋原因係多家巨企併購戰,令市場人氣轉旺,市傳大型漢堡飽連鎖Whopper會以每股24美元,售予一家私人企業3G Capital。而Burger King則傳出會有一家快餐巨頭出價40億美元搶購,Burger King股價繼上日大升15%,昨日再飆22%至接近每股23美元!收購對象的尋寶遊戲又再展開。

 

網友Monica 剛剛賣了港島出租樓,想在大陸大城市買樓。佢有此一說:「陸Sir,其實講開德川家康,在坊間其實都有好幾個版本。你推薦的是那位作者?亂世出英雄,睇呢 D書真係好好睇,比追劇重精采。德川除左超群的智慧外,重運氣很好。因為少年時代的艱苦,令佢長大都好小心,有安全意識,不會過度自信。織田信長就是少左 少年重大挫折的經驗,背叛人多,被人背叛得少!套在現今,很多的八十後就係缺少左幼時的磨練,競爭因人為的錯誤(父母學校體制等)被推遲至成年後甚至出社 會後才出現,所以跌得好甘。大家都知越老跌越危險啊嘛。哈利波特個作者羅琳就講過,如果一個人因為細時無遇過困難而成長後又因此而避開困難,咁呢個人的人 生是一個failure by default.」

 

Monica 又講:「我識得個八十後的三字頭,因結婚,死都要升呢,買三百多萬樓,借九成,月供萬幾,覺得輕鬆!我睇到佢咁就即刻去放盤。因為我好驚到加息時,會有好 多咁既雜碎斷供,引起恐慌性拋售。加多句,呢個碎料重要係本身家冇底、打私人工,做marketing喎,人工唔夠三萬,居然當自己係穩定中產,重冇諗過 會老、失業或加息!而家D大學生畢業真係咁唔肯面對現實,但又死要扮上等人?」

 

正如Monica所講,我地要「提醒自己唔好get carried away」, 即係話唔好俾自己的成功帶去自滿的境地,最後自陷失敗的難面。我地做人的成敗,好大程度和成長有關,艱難的成長,造就堅強的性格,將來應付挑戰的能力高一 些,迎難而上,成功的機會大一些。舒服的成長,特別在直升機照顧下的成長,只能產生柔弱的性格,將來應府挑戰的能力低一些,遇難即縮,成功的機會細一些。

 

坊間講德川家康的小說有不同版本,我所講的日本小說家山岡莊八的版本(在頭條網的頭條旺舖找得到http://www.hkheadline.com/shop/shop_item_list.asp?shop_id=2621),德川家康年少時是送到敵人家中寄養的人質,講錯一句話,做錯一件事,可以命都無,其磨難之慘烈,可想而知。不要講八十後,就算七十後、甚至六十後,年少時磨練都不多。年少時磨練越少,出現哈利波特個作者羅琳所講的「人生是一個failure by default(設定失敗)」的機會就愈大。在受磨練的人心中,人生只是一場遊戲,好似打機咁,開局打得唔好,可以馬上restart重來(我見好多後生 仔打機都係咁打)。佢地唔知道人生其實是一場戰鬥,無得restart! 若果你在舒適的環境長大,睇睇書,看看報,了解一下某些成功人士成長的環境如何艱艱,至少都可以擴閣自己的視野,多思考自己本來從來無思考的問題。

   

    Monica講起那個年青人「碎料」,雖然用語「寸」了一點,但月入不足3萬,買300萬 多的樓,以求「升呢」,借九成月供萬幾,用一半收入供樓,覺得好輕鬆,的確未充份體會到在泡沫市中買樓的風險。我年紀大一點,看過一個又一個的波浪,見過 唔少人買樓炒樓好風光,亦見過唔少人炒到要破產,所以對泡沫有點戒心。特別在香港這種經濟發展已達高原的地區,不要少看未來經濟的挑戰,以及個人就業的困 難。

 

    同樣勇進買樓,在大陸和香港處境有好大不同,大陸經濟還在高速增長,兩地樓市同樣有泡沫,但樓市長線和經濟增長同步,高速增長可以消化泡沫。正如Monica所講,我兩年前已不斷叫人趁內地樓市低迷買樓,舉北京CBD的二手住宅為例,當日28000元一平方,今天45000元,升了60%!阿爺打擊樓市,都無乜點回落,只是買賣兩閒。假使外圍經濟環境轉壞,樓價跌兩成,跌回36000元一平方(暫時看機會不大),估計阿爺已頂唔頂要反手干預阻止樓市下滑,唔會俾佢暴跌七、八成。所以買貴鰦少少守三幾年,即使跌鰦都有機會再上高位。但香港唔同,港島樓已追上97價,但以太古城樓價為例,都要等13年後,今天才可以重上97年的高位,而新界樓價好多還只是高位一半,例如深井樓價幾時可以去返1萬元一呎的97高位?(而家未到5000),可能永遠都唔到。所以即使做同一件事,冒險在高位買樓,結果也可能不一樣,要看當地經濟發展的前景,唔好睇少香港經濟未來面對的挑戰。

 

    在艱困中長大的人,睇危險會睇得多一些,為自己留的後路又會多一些,所以在人生戰場中生存的機會也大一些。

 

 

陸羽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733

人生戰場(2) 陸羽仁

http://blogcity.me/blog/reply_blog_express.asp?f=5YTPBH5B812303&id=262802&catID=&keyword=&searchtype=

美國重拾上升動力,8月份非農就業數據好過市場預期,令投資者情緒樂觀,「恐慌指標」VIX指數再跌逾8%至21.3的近期新低,美股連續第四個日上漲,結束了連續三周的跌勢。此外美國總統奧巴馬宣佈,將在本周公佈一攬子經濟刺激措施,提振復甦緩慢的美國經濟。

 

 

杜指上周五開市即抽升逾100 點,略為回順後,中午再發力,收市連續第三日以近全日最高位收市,報10448點,漲128點或1.2%; 標普500指數重上1100點,漲14點或1.3%,報1105點;納指升34點,造2234點,漲幅1.5%。杜指期貨最新報10454點,比現貨高水 6點。美國勞工節假期前夕,大市交投淡靜,紐約證券所成交只有9.5億股。

 

   杜指上周累計上漲2.9%,是1990年以來在勞工節前表現最佳的一周。標普500指數升3.8%,納指漲3.7%。

 

港股美國預託證券造好,ADR港比指數收報21130點,比香港收市高158點或0.8%。匯控收78.8元,比香港高1%。中移動收81.36元,比香港高0.4%。

 

就業數據是刺激大市向上的主要觸媒,美國勞工部上週五宣布,8 月份美國失業率從前一個月的9.5%升至9.6%,不過市場預期非農職位會減少10萬至11萬個,但結果只係減少5.4萬個,降幅遠好過預期。同時,私營 領域就業增長6.7萬人,亦超過預期的3萬,比較理想的就業數據令投資者對美國經濟二次衰退的擔憂情緒大幅降溫。至於失業率上升,皆因經濟前景顯著改善, 促使好多此前已經放棄蹾工鮋長期失業者,重新再去蹾工,令失業率上升。

 

美股已經連升四日,標普500 指數收復1100點水平,多項技術指標都掉頭向上,顯示股市仍有上升空間,預計勞工節過後美股將繼續攀升。不過,亦有部份市場人士持較審慎態度,考夫曼兄 弟銀行的CEO洛倫佐表示,市場對於全球經濟復蘇步伐放緩的基調仍然存在,今後美國乃至全球經濟增速將放慢,股市上漲很有可能只是暫時現象,再者,9月向 來是美股表現最糟羔的月份,所以唔好太樂觀。對美股而言,就業數據是最為關鍵的指標,要有資料證實美國經濟復甦正在帶動就業,才能真正扭轉的美股的大局。

 

另外,奧巴馬上週五話,「經濟正朝正確的方向運行」, 但要「令其加速,會宣佈更為廣泛的一套想法(一攬子經濟刺激方案)」。奧巴馬沒有透露方案的具體內容,但據報導,本周即將推出的經濟刺激方案,包括對企業 進一步減稅以幫助創造就業,延長針對中產階級的減稅期限,擴大對清潔能源的研發及投資,加大基礎設施建設以及針對商業活動減稅等。

 

    網友Monica想在大陸買樓,我覺得另一網友GM100的回應實在太全面了,所以想在這裏擇引出來,讓Monica和其他網友參考。GM100:「我雖然從來未在這裏留言,但看見Monica想在國內投資,我也想給你點意見,我從 1995年開始跑大陸,基本上全國各地都去過,對國內算是有一喴認識。

 

1.如果你純是從投資角度出發,全國的大部份省會城市都可考慮 西藏、青海等例外 ),就是較窮的省份,省會的城市建設和經濟活動亦不會差到那裏,樓價有上升動力,就是新疆的烏魯木齊和內蒙的呼和浩特這些偏遠城市,這十幾年投資房地產的,亦令不少人發了財。全國除了那四大城市外,最贵的也不過10000—30000一平方 1000—3000/ ),今天在當地來講是天價,但以今天國內發展的速度,真是高處未算高( 就像香港的 七、八十年代一樣 ),持貨十年,翻1 2倍是極有可能的事。」

 

2.買樓是人生大事( 不管自住或投資 ),因為別人的喜好不一定是你杯茶,因為買樓除了考慮它的升值能力,還要考慮它的出租回報,你對這個城市的喜愛,有些地方你不喜歡,有物業在那裏你都會覺得不舒服,除非你有很多物業,否則你今天投資的物業, 出租多年後,可能有一天你自己都會住進去。所以你最好實地考察,多去幾次。」

 

3.我們在國內買樓等如隔山買牛,而且地產商良莠不齊,就是大的發展商也不一定會好的,最好不要貪便宜買樓花,最好買剛落成,有實樓可以看的新樓,因為你看了會安心,就算買贵了一些,長線來說,回報還是會跑赢那些劣質樓。因為國內的保養問題, 舊樓的質量都有一定的問題。」

 

4. 選擇城市的問題,四大城市和其他省會城市各有優喴,上海和北京,雖然贵些,但有租金回報抵消一些費用,因多外資,租出較易,而且你租給這些公司,自己都放 心些。如選擇省會城市,入場費會低些,回報百分比未必差得過上海和北京,但你的租金收入可能會有問題,因為外資不多,當地的有錢人大多有自己的房子,中等 收入的人,根本租不起你的房子。」

 

5.如果考慮上海和北京,上海又比北京好些,因較接近港人生活習慣和口味,而且是全國最安全的城市,那些天價房子根本不要碰,風險高也。可考慮地鐵沿線靠近地鐵站的地方,上海地鐵眾多,最好選12號線,有些路線 (如 9 ),終點站可能重遠過屯門。地鐵沿線有些地方的價錢比那些中心喴如徐家匯和陸家咀便宜一半,風險較細,有些網友推介的莘庄是不錯,因為它在1號線上,而且是1號線的終點站,較易上車 (上海的地鐵真是到你唔信 ),而且莘庄是一個新區,區內設施齊備,但十多年前,這裏只是一個農村而已。但買上海的樓就要注意室內的佈局間隔,上海的房子外表漂亮,但室內的佈局大多很不合理 (那些極豪的樓如新天地當然例外,最近一、兩年的新樓亦有些改進 ), 連其他小城市亦不如,港人多看不順眼,例如它的厕所設計很多都是沒有窗的,我兩年前在古北看過一個和黃新盤,都是這樣的,而且質素不見得怎樣,所以不要相 信名牌,要實地考察。古北以前亦是一個不錯地方,有小台灣之稱,因為很多台灣和韓國人眾居,但近年不覺得怎樣,因為畢竟沒有地鐵站,而且室內的設計都不是 太好呢。」

 

6. 至於其他省會城市,如果要買就要買最好的地段,因為它們的天價,對我們來講仍不算很贵,至於選那個城市,就要看你的個人口味了,個人覺得成都,重慶,青 島,大連都不錯,成都兩年前曾被選為全國最快樂的都市,這個城市不太大,亦不太小,天氣怡人,生活悠閒,市民肯消費,但又有一定的經濟動力,很多港商都喜 歡在這裏投資,有位飲食名家古鎮鍠亦有在這裏投資餐館。重慶是一個山城,有喴像香港,樓市熾熱 看它的樓房高度就知道 ),經濟強勁,缺點就是四大火爐之一,但我在 40 度時去過,並沒有想像中熱,而且現時很多北方城市夏天亦達 40度的高溫。大連和青島雖然不是省會,但勝在乾淨,風景市容好,大連是東三省最適宜居住的城市,所以東三省的有錢人都喜歡在那裏置業,房價有上升動力,青島的風景好更不用說了,當然,上海附近的江浙大城市如杭州,蘇州,無錫,南京,常州因為距離上海近 半小時至兩小時的車程 , 但房價卻與上海有一段距離,都是可以考慮的。」

 

7.中介問題---公司大小不是問題,港資公司亦沒有特別優勢,主要是看跟你那位 sales或經理有沒有本事,一些小公司的老闆又有本事,跟得又貼,做法靈活,並不比大公司差也。」

 

GM100講的可以話係標準答案,對一個在內地沒有買樓經驗的人來說,非常值得參考。我只有少少補充,第一,千里之行始於足下,Monica你想買樓,一定要投入去,找飱城市,要去多幾次,到處跑,才有感覺,最好定個目標俾自己,半年內要出手,否則可以睇一輪,又無買。若你要返工,可以星期六飛,星期日走,飛去目標城市睇樓,只留一日,從深圳飛班次多機票比較便宜(但飛機有時誤點誤得比較厲害),去多幾次才有感覺可以落注。

 

    第二,睇飱落注,不斷投資。GM100講的上海莘庄,或者是重慶、成都等大城市市中心的一級樓盤,都可以買,唔好一筆俾哂,借埋銀行錢,原本買一間的錢,可以買兩間。過5年樓價升鰦,賣兩間又變4間,合理地擴大投資,過10年就有大收獲。

 

    第三,隔山買牛,反而不用太講究時機。你不用買到最平,只要求唔好買到最貴就可以。在上海買20萬一平方的樓王(約等如2.2萬元一呎),這些樓好貴,要升一倍升到40萬一平方不容易。但在成都、重慶買靚樓只是1萬元多一點一平方,佢地過5年升到2萬幾元一不方一鱓都唔奇。只要唔好買貴№,睇住當地經濟發展,以合理樓價置業,唔會衰得去邊,買完即使樓價跌鰦,都可以升番上去。

 

 人生有一個又一個的戰場,在香港玩鰦咁耐,都係時候想纒在大陸投資,唔想買樓,就買有增長潛力的紅色股吧,但買股要有耐性長獱,比買樓更難。

 

陸羽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861

人生戰場(3) 陸羽仁

http://blogcity.me/blog/reply_blog_express.asp?f=5YTPBH5B812303&id=262978&catID=&keyword=&searchtype=

美國勞動節假期休市。歐洲股市受美國上週五8月非農就業資料刺激,昨日繼續造好,但升幅輕微,交投清淡。FTSEurofirst 300指數收漲0.2%,歐洲三大股市都係輕升0.2%至0.3%。德國表現好鱓,因為德國決定延長核電廠使用期限後, 令公用事業類股上揚, 帶動大市向上。

 

 

美國中期國會選舉,兩個月後到11 月就要舉行,到時會重選所有的眾議院議員和三份一的參議員。民望今非昔比的總統奧巴馬頻頻出招,希望做番鱓№去拉番起個經濟,尤其係就業市場,因為選舉的 焦點議題必然集中在美國失業問題上。美國失業率繼續高企,佢當初承諾改善就業問題,現在好難向國人交待。奧巴馬昨日就趁出席勞動節活動時發表演說,話在未 來六年內會動用500億美元,改善美國運輸基建設備,計劃會重建15萬哩公路、150哩高速公路和重鋪4000哩鐵路和150。這些工作收大量需要人手, 相信係藉此去補救連續三個月的職位流失。American Action Forum主席Douglas Holtz-Eakin則表示,「基建項目常常只能刺激到口水花,但實行起來就往往叫人失望。」

 

其實奧巴馬提議獲批的機會頗成疑問。雖然他強調基建開支長遠來說,而且資金來自撤消對石油和天然氣行業的補貼,不會增加赤字。不過,眾議院七月時就曾拒絕過奧巴馬要求40億美元成立基建銀行資助新項目的請求,時近選舉,共和黨明知奧巴馬出招買票,都未必咁易俾你過關。杜指期貨對奧巴馬出招的反應平靜,只是微升10點。

 

匯市方面,上週五好過預期的美國就業資料使風險偏好升溫,投資者一度放棄避險貨幣,推動美元下跌。但歐元升勢只係曇花一現,昨日歐元從高點回落,美元和日圓則小幅反彈。歐元兌美元由1.29美元上方回落至最新的1.2831美元,兌六隻主要貨幣的美匯指數亦回升至82上方,最新報82.11。風險偏好的逆轉,是因為市場預期本周的一系列央行政策會議不太可能傳出加息消息。相反,針對許多主要經濟體需要進一步定量寬鬆政策輔助的猜測揮之不去。

 

我講「人生戰場」,係講人生如戰場,若想成功,就要不斷戰鬥,而且首先要戰勝自己。網友Goal 有一個評價,說中了我心裏的話。佢咁講:「陸Sir,你真係好風趣同謙虛。拜讀你的blog,我各樣學識增進不少。也全靠各位blog友的分享。我五年前 睇完德川家康,係巧合,果陣時仲未開始投資買股票,仲做緊定期。也對生意管理一竅不通。但是,從那時起,我特別鍾意看成功人士失敗的書(好似好茅盾),他 們點樣成功,失敗,再起,再跌。特別想知道他們最後失敗的原因,也不是作爲自己的警惕,因爲自知自己無本事做一個成功的人。純粹想學下野。借書比我的人, 比我叻好多,對此書認識比我深好多,但係股票投資上,仍遭遇滑戆盧。」

 

     我話Goal說中了我的心裏話,並非是他說「陸Sir, 你真係好風趣同謙虛」那一句,我其實主觀上懶風趣,客觀上唔謙虛。我是說人生的成功與失敗,其實是一脈相通,無論古代的帝王將相,今天的販夫走卒,做人、 做事,返工、炒股,看似是風馬牛不相及的東西,其實是一脈相承,成功有成功的脈絡,失敗有失敗的軌跡。具有成功性格的人,你好難將佢打敗。充滿失敗性格的 人,佢又好難達至最終的成功。而我認為,德川家康那種堅毅不拔的性格,是最關鍵的一種成功性格。

 

     Goal話,「我特別鍾意看成功人士失敗的書(好似好矛盾),他們點樣成功,失敗,再起,再跌。特別想知道他們最後失敗的原因,也不是作爲自己的警惕。」要成大事業之人,首先要明白成大事業之難,這個講法看似很低能,好 ABC,其實好多人唔明白。我自己就有這種經歷,我剛出來做事兩三年,升到一個主任位,那時睇公司的老總,覺得佢個位好易做,行行企企,食飯幾味。但二十年之後,我自己在另一間公司升到老總(CEO)的位置,才知道呢個位好難做,簡單一句叫「上蒸下焗」,除了公司業務要做到超常地出色才可保住份工之外,對上要應付老闆,對下要面對同事,一鱓都唔易做,到這一刻我才知道,二十年前的我的想法太天真了。

 

     好 多人就是把事情想得太易,所以跟本無準備用超凡的堅毅意志去做事,返工如是,投資也如是。返工以為上司是靠擦鞋上位,一句「我唔擦鞋架」,就放棄了所有力 爭上遊的努力。我見過唔少高級管理人員,就唔見幾多個只是靠擦鞋上到位,或者有些人表面都幾擦鞋,這只是在掩藏他的真正實力所在,又或者減低大老闆對他的 敵意,這些高管無義務告訴全公司的人,他上位的真正力量所在躀,否則天天有人來挑戰他,他咪好唔得閒。

 

     炒 股也是一樣,愈是新仔,愈覺得炒股賺錢容易,在市好的時候,睇報紙跟個軲巴,全副身家一買,過幾個月升一倍,他當然覺得我是股神,大地在我腳下。殊不知只 是跌入莊家股的陷阱,最後莊家散貨,散戶一鑊熟,這種曾經富有的感覺,相信好多「老股民」都有過。贏過又輸過,死過又番生,才知道炒股好難,要有十年以上 持續贏錢或輸少贏多的紀錄,一鱓都唔易。

 

     明白做事之難,才能忍,能忍他人之所不能忍。李登輝公然表示崇拜德川家康,試想佢20歲 在日本留學後坐郵輪回台灣,恐怕那時都有台灣獨立的思想,好快就看到二戰結朿,日本殖民政府撤退,國民黨殘兵敗將登陸,他那裏會看得起這些靠把槍就指指點 點的「大陸人」。但還是在國民黨政府這個大陸人主導的世界,以一個台灣本土人的身份,捱出頭來,最後竟然成為蔣經國指定的國民黨主席接班人,做埋台灣的總 統,這時他的台獨根才冒出來,運用權術,分化統派的連戰和宋楚瑜,暗挺只有不到4成民望支持的陳水扁上台。李登輝可以忍4050年,才去實現自己的理想,無論你是否認同他的所作所為,但以他一人之力,在台灣這種環境局限下,竟然可以運作到這種地步,我只能寫個服字。

 

     你想工作成功,你可以有多堅忍? 你想投資出眾,你付出過多少努力? 簡單點講,不願付出,是不會在人生戰場上成功,最後只能是一個口水佬,讚下這一個,彈下那一個,因為你根本無落場參賽。

 

陸羽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862

人生戰場(4) 陸羽仁

http://blogcity.me/blog/reply_blog_express.asp?f=5YTPBH5B812303&id=263145&catID=&keyword=&searchtype=

德國宣佈7月份製造業訂單跌幅大過市場預期,加上有報道指歐洲銀行在壓力測試中瞞報風險資産,令市場情緒緊張,「恐慌指標」VIX指數跳升近12%投資者在美股連升四日之後,借勢獲利回吐。三大指數下跌約1%

 

杜指開市即插逾80點,之後在低位橫行,尾市再跌,以近全日最低位收市,報10341點,跌107點;標普500指數挫13點,收1092點;納指跌25點,造2209點。杜指期貨最新報10345點,比現貨高水4點。惟大市交投異常淡靜,紐約證券所成交只有8.3億股。

港股美國預託證券勁挫,ADR港比指數收報20986點,比香港收市低416點或2%匯控收78.58元,比香港低0.8%。中移動大插,收78.07元,比香港低4.8%

歐洲金融業再現危機,華爾街日報報道,歐洲銀行最近搞嘅壓力測試,當中好多銀行沒有申報高風險貸款;而德國銀行公會周一表示,當地十家最大銀行可能需要總數1330億美元資金,才能達到合格標準。經濟比較好嘅德國都咁大鑊,其他弱啲嘅國家就可想而知了。報道嚇到投資者腳軟,歐洲及美國股市齊齊向下,歐元兌美元昨日回落至1.27美元邊緣,最新更跌至1.2691美元。資金從股市流入債市,美國5年、10年及30年期國債孳息率全部向下。

金融股成為拖累大市嘅主要力量。杜瓊斯金融指數勁跌2.4%,其中美國運通大跌4.1%,美銀及摩根大通下挫逾2.2%,係表現最差嘅幾隻杜指成份股。

 

我講在人生戰場生存之道,千萬不要誤會我話人生只有一個目標,例如一定要成功、發達,或者所謂「中環目標」。印 度太子「悉達多」有太子唔做,看到人有生老病死,唔知點解要咁慘,就出家苦行,到菩提樹下坐,想參透人生的奧秘,結果成為佛教創始人釋家牟尼,佢老豆希望 佢繼位為王,應該會覺得佢出家好失敗。但從人類發展的長河看,悉達多好成功,創立了一個影響千年的宗教。所以我唔係想講人人都要博發達,博到入廠,只係講 應為自己的理想而奮鬥,至於理想係乜,就唔係我可以為大家定啦。

     不過從超現實回到人間,大多數人都是想安居樂業,有世俗定義上較成功的人生,至少老來財務自由,不用向政府伸手。但有些類別的人種,就距離目標太遠,這就是好hea(即漫無目的,無所事事)的人,我稱為「漫無目的型」。

               在網友的引述後,看到一個叫「ive133133」的後生仔在一個討論區的留言。佢話:「今年24歲,覺得工作好可怕,以後都唔會再搵工。做過三份工,一份清潔,一份侍應,一份廚房,結論係三份工都有幾個共通點,人工低工時長,最可怕係D同事,根本佢地全部都係假仁假義,有咩事就賴哂我度,再唔係就排斥人,搞小圈子,而家見到人對我「微笑」我真係會驚,工作真係好可怕.....所以我而家日日無所事事,屋企叫我搵工我聴左就算數,介紹工比我做都推左佢。」

              「後生仔」留言後,惹來支持和反對的回應。有人話:「咁我祝樓主你屋企人真係要長命萬歲,唔係點養同照顧你呢個不思長進嘅人,小小事就話乜話物,仲要同人大大聲講話今年係24歲,我真係替你屋企人難過,生舊叉燒都話可以食落肚,生你就真係........」後生仔馬上反駁:「我有講過我有問屋企攞錢咩? 我而家d積蓄如果唔大洗都可以用四五年,用哂到時咪最多攞綜援。」

               又有人話:「樓主度度(做事)都係咁架啦。」後生仔話:「所以咪唔搵工囉。」另一個評論話:「攞綜援囉........」後生仔就話:「一定會,我只係攞番我應得既野。」又有人評佢:「乞兒無種,懶情變成。」後生仔又答謂:「呢d嘢係觀點與角度啫,我有我無憂無慮生活,你有你做一世奴隸嘅生活。

               而家好多後生仔其實漫無目的,好hea,自讀書時開始,都唔知自己想做乜,最後就過一個由頭hea到尾的人生。我覺得人各有志,唔一定要有「中環目標」,但至少都應該有少少目標,唔要求你對世界有貢獻,都至少唔好由出世至死亡都係世界一個負累。

               呢個後生仔做過三份工,「一份清潔,一份侍應,一份廚房」,都是較基層的工作,我並不是職業歧視,行行出狀元,做這些工絕對有人出人頭地,成為酒樓老闆,清潔集團主席,或者不求發達,競競業業做好呢份工都得。除非呢個後生仔是1718歲才是新移民來港,否則多數是讀書不成,讀不上去,才要做基層的工作,基層工作辛苦、工時長、環境差,又是人所共知的ABC,不想做這些工作,為何讀書時不努力? 努力讀書入大學,做啲工咪舒服啲囉? 後生仔有無同班同學入咗大學,同樣24歲打份好工呢? 佢有無問吓自己點解做唔到那些好工?

        後生仔講的返工問題,真係濕碎到唔濕碎,同事「假仁假義」,「有咩事就賴哂我度」,「排斥人搞小圈子」,對住佢「微笑」都係問題,咁多問題,佢有無諗過係自己的問題。我做嘢的經驗,真係少咗啲對我假仁假義的微笑,俾老闆問候就試得多,如果同事對我假仁假義微笑都要走,我都走咗一千次啦,我估忍微笑容易過忍粗口啩。後生仔咁不滿,說穿了就是怕辛苦,唔想做。既然唔做都得,有食有住,可以頂得幾年,又點解要做呢?

老實講,你做唔做都無所謂啦,你住屋企食屋企問阿爸阿媽攞錢其他人管唔到,即使攞綜援都算啦,最恐怖係後生仔話一定會攞綜援,仲話「我只係攞番我應得嘅嘢。」點解佢會覺得攞綜援係佢「應得」? 請問你24歲做過幾份低收入工作,有無交過稅? 恐怕交都無交過,有交過亦交唔多,而佢由出世可能在公家醫院開始,在津貼學校讀書、若住公屋或居屋,諸如此類,用了無數公家資源,稅又無乜點交過,點解佢會覺得攞綜援係「應得」? 未來啲後生仔,個個唔做嘢話攞綜緩係應得嘅,咁政府邊度有錢發綜援,政府點維持下去? 呢個後生仔唔係錯在唔做嘢,而係錯在唔做嘢以為自己好啱,好應份。

        當社會充斥著這些人時,伸手的人多,交稅的人少,這個社會沒有希望,愈來愈窮。個 個人都想唔做嘢就可以過無憂無累的生活,問題是人人如此時,生活資源從何而來?天跌落來?如果要有人做嘢才有這些生活資源,點解你唔做嘢無憂無慮過生活又 何以平白享受?唔好將呢啲嘢變成生活態度問題咁簡單,其實係責任問題,總有人要負責,要人人分擔責任,有人白食,其他人就要做多啲。

        看明珠台的大城小廚,英國名廚Jamie Oliver想在英國小鎮推廣人們自己煮食,不吃薯條等現成垃圾食物,他教人煮食時,發現有不少人無做嘢攞福利金,典當渡日,教佢地乜嘢都無用,做嘢只得一份鐘熱度,就好似爛泥扶唔上壁,一扶上去三分鐘就跌落來,真係極度恐佈。發達國家福利太好,就是這種下場。

 

(我這個星期不在香港,下星期一才回覆問題,請諒)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914

人生戰場(5) 陸羽仁

http://blogcity.me/blog/reply_blog_express.asp?f=5YTPBH5B812303&id=263324&catID=&keyword=&searchtype=

葡萄牙成功拍賣國債的消息使投資者對歐洲債務危機的擔心情緒減輕。歐洲股市造好,杜指早段亦近升逾90點。但聯儲局發表褐皮書,指出美國經濟增長放緩,奧巴馬又話不會延長國民減稅優惠,杜指升幅逐步收窄。杜指收市報10387點,升46點或0.5%;標普500指數漲7點或0.6%,收1099點;納指升20點,報2229點。杜指期貨最新報10406點,比現貨低水19點。大市交投仍然淡靜,紐約證券所成交只有8.8億股。

港股美國預託證券偏軟,ADR港比指數收報21061點,比香港收市低28點或0.1%中移動繼續下滑,收77.17元,比香港再低2.2%,匯控靠穩,收78.43元,比香港高0.3%

市場憂慮歐洲主權債務危機和銀行可能大量舉債,令歐美股市上日下挫。不過昨日葡萄牙成功賣出超過10億歐元3年期及10年期國債,雖然利息高咗,對上一次國債拍賣,3年期的利息只係3.597厘,今次係4.086厘,但反應熱烈。反映市場對葡萄牙政府仍然有信心,投資者對歐洲債務危機的擔心,暫時可以鬆一口氣。歐美股市昨日又返回上升軌道。

昨日發表的美國經濟狀況報告,俗稱「褐皮書」,指出全美共劃分的12個聯邦區域,只有5個地區「經濟以穩健的速度增長」,其他7個地區只屬「正面的發展或凈改善」、好壞參半,甚至增長速度正在放緩。反映經濟增長有減速跡象。

奧巴馬日前公布一項修橋築路嘅刺激經濟措施,昨日又表示會停止延長布殊時代已經開始的減稅優惠,這包括年薪超過25萬美元的高收入人士。有交易員指奧巴馬此舉會惹來好大的政治爭議。在11月選舉前,所有有關稅務安排都會受阻,這包括他剛提出的500億美元基建計劃和企業的資本和科研稅務優惠。經濟已經唔好,政局又開始動盪。投資者真係要小心注意。

 

  年青人開始愈來愈多好hea(無 所事事),皆因現代社會開始富裕,人們開始不用為搵兩餐而爭扎,就變成直升機父母,事事為子女做哂,做突,令子女失去求生能力,不止中產父母係咁,基層父 母都係咁,以前見到仔女唔讀書會鬧,而家見佢唔讀書覺得將來政府會養佢,亦唔太緊張。這種舒服的成長環境,造就大量無所事事的族群。

  網友Monica話,東南亞氣候溫暖,人都懶啲,西北方氣候嚴寒,人就有奮鬥心。這 是事實,唔係種族歧視,只是環境分析,現實上也有例外,星加坡處於赤道,但亦可以把人催谷成奮發上進。中國歷史有好多例子,環境可以影響整個歷史的進程, 影響幾千年的文化。我地讀中學時中史科只求死背,不求甚解,但後來睇到美國歷史學者黃仁宇的《中國大歷史》,佢解釋歷史發展的成因,真有茅塞頓開之感。

  黃仁宇講到中國地理上有「15吋等雨線」,即係話每年降雨15吋,這條線大約等如在中國地圖右上方(東三省)向左劃一條線斜斜地到西南部(雲南),在這條 線之南,就是每年降雨多過15吋的濕潤地區,即是傳統中原之地,這條線的北面,就是降雨少於15吋的乾旱地方,即是關外之地。中原氣候較好,發展出安定的農耕社會; 關 外乾涸苦寒,只能是遊牧民族聚居地。關外天氣唔好遊牧民族為求生存民風強悍,關內氣候好食好住好,人民變得柔弱。所以外族經常入侵中原,為的只是搶錢搶食 物。中原人唔夠人好打,慢慢就有需要形成中央集權的國家,集中國力,倚多為勝,用人多錢多打外族人少。所以中國的氣候因素,差唔多解釋咗幾千年歷史一半發 展原因,可見環境的影響有幾深。

             後生仔hea係死局,但性格形成咗,就好難改,所以做父母的,自少就要培養子女靠自己唔好靠人的性格,唔好只係俾佢學英文、學琴棋書畫、讀名校、學做超人,但係平時自己和工人照顧佢照顧到加零一,佢只是按足家長規劃做事,完全唔獨立。但由於好似用咗腦其實唔使用腦,所以不知不覺間變成漫無目的之人。

        歷史發展所見,舒服的環境,只會消磨人的意志。做 家長的,在細路仔細細個時要為小朋友製造一個將來要應付困難的預期,等佢地有應付困難的準備。要向他們傳播一個理念,你將來唔做嘢,就無飯食,你無能力, 預備瞓街乞食,唔好以為政府可以發綜援養你。做嘢交稅人少,白食的人多,到時政府破產,你就要食自己。仔女無正確的人生觀,只識hea,父母留下1億俾佢,佢未夠40歲都可以花光。記住10年河東,10年河西,花無百日紅呀,香港今日咁好,20年後大陸可以好過香港。

        正如網友Goal所講,「看到現在的年青人,真的有點看不下去。本人F6開始替人補習,20多 嵗出來工作後,幫家人供房子。結婚後,自己的房子差不多供完。從不靠人(包括伴侶)(也自信永遠不需要靠人),財務獨立,日子過得很自由自在。喜歡做自 己,喜歡做自己喜歡的事,一定要財務獨立。有閒錢時幫吓人,無錢時也可以幫人。要先苦後甜,抑或永遠遵從阿爸阿媽支笛(唔係話阿爸阿媽錯),由他人支配自 己的人生,自己選擇。千祈唔好賴政府唔照顧你。」

        正如Goal所講,財務自由靠自己,例如買樓,上一代買樓多數靠自己死慳死抵少消費打兩份工搵番來。現代年青人旅行多,一年去兩次日本,男女兩個人都唔見45萬,再加其他使費,唔花呢啲錢45年夠俾間細樓首期。你可能話,而家啲樓郁吓300400萬一間,唔花都唔夠錢。我總覺得樓市有週期,而家走緊去週期頂部,儲埋都唔夠錢買樓,咪唔好買住,等到樓價跌番落來,自己夠錢時才買。

        我的理念是靠自己,唔好靠政府,愈依賴政府,愈會跌向社會的底層。我地教自己、教仔女,都要有呢種自強自立的精神,才可以在人生戰場中生存發展,老豆係邊個,在邊間學校畢業,反而係次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915

人生戰場(6) 陸羽仁

http://blogcity.me/blog/reply_blog_express.asp?f=5YTPBH5B812303&id=263545&catID=&keyword=&searchtype=

  美股昨日走勢與上日相若,先升係回。美國最新公佈的就業與貿易逆差數據都好過預期,推動美股早段造好,但市場對經濟復蘇放緩的憂慮仍然揮之不去,大市無力再上,升幅逐步收窄。

杜指收市報10415點,升28點;標普500指數漲5點,收1104點;納指升7點,報2236點。杜指期貨最新報10329點,比現貨低水86點。大市交投持續偏淡,紐約證券所成交只有8.4億股。交投異常淡靜的情況由8月開始已經係咁,對比去年同期,8月及9月份成交量大幅減少31%

港股美國預託證券造好,ADR港比指數收報21258點,比香港收市高90點或0.4%匯控收78.94元,比香港高0.8%;中移動靠穩,收77.51元,比香港收市高6仙。

技術因素可以解釋到美股升唔上去嘅原因,標普500指數的關鍵阻力位為100天移動平均線的1103 點及200天線的1115點,想要向上突破,就必須得到成交量的配合,需要有足夠多的買家到資金。但現時全球經濟時好時壞,情況未明,喺未有強勁利好數據的支援和重大宏觀經濟事件發生前,無乜投資者願意冒險入貨也。

昨日公佈的最近一周的首次申請失業救濟人數減少2.7萬人至45.1萬,降幅遠超市場預測的減少2000人。消息一度使投資者情緒振奮。但稍後有報道指,由於勞動節假期關係,最少有九個州沒有公佈相關數據,實際數字未必咁靚仔。股市升勢馬上受挫。另外,美國7月份出口大增1.8%1533億美元,係自20088月以來最高, 進口則大減2.1%。貿赤大降14%!據此,大摩將美國第三季GDP增長由2.1%調升至2.4%。不過,一份藍籌股經濟指標報告則預計美國GDP全年增長2.7%,較6月預測降低了0.6%

 

            之前講到人生戰場上最恐怖的是「漫無目的型」,非常之hea,不知想做甚麼。今天想講另一種型態,叫「理想錯位型」。報載有一個35歲的AO(政務主任),兩年前離職,放棄了一份月入8萬元的工作,呢個前AO叫邵力競,條件一流,中學讀男拔萃,A Level狀元、大學讀牛津、成功考做政務官,可謂天之嬌子。他做官逾10年後,不滿政府官僚僵化,芝麻綠豆小事如影印文件的數量,做政務官的也沒權決定,向上司提出反對意見隨時換來死亡懲罰,所以就無癮辭職。

無可否認,邵先生是成功人士,單是讀書背景,已可以保障他在人生戰場上走上一條直路,問題是他是否喜歡這條路而矣。人各有志,只要自己想清楚,追求「中環價值」也好,追求「上環價值」、「西環價值」都好,無乜所謂,關鍵是走的道路不要和自己的目的錯配。

我覺得這位邵先生就有少少理想和道路錯配。他遇上的問題,並不是一個特區政府的獨特問題,他應該一早知,全世界好多政府都是這樣,在這種龐大的官僚架構下,人只是一粒小螺絲,AO是天之嬌子,頂多也只是大螺絲吧,要話事不做螺絲,恐怕要升到做部門處長,甚至常任秘書長的級數,才有少少話事權(之所以話「少少」,因為理論上主要決策權在政治問責的局長或以上級的官員),在升到這些高級職位前,就只是大螺絲而矣。

我二十幾年前睇個一個研究,話香港幾百人政務官的精英小圈子中,雖然考入去好難,但最後也有大約一半人升唔到上去,升咗一級到高級政務官呢個水平就行人止步,成為政務官階層的沈澱物,雖然薪高糧準,但不太如意。另一半就會逐步爬升,由首席助理乜乜司(當時的稱謂)、副乜乜司、乜乜司,當時華人升到呢啲位就停止,鬼佬就可以再升到財政司、布政司。現時的情況大體上也一樣,做AO十年八載,大體上都知道自己有無機會做到「坐直升機的一半」,做唔到呢一半,要麼甘於平淡做高級政務官終老,要麼就走出來,到商界博一博。

如果話而家的初級政務官無權,過去港英年代的政務官更無權,當時的英國外交及聯邦事務部(後改名外交部)每 天都發電報過來,直接就香港的重要決策落指令,所以不止小官無權,做到乜乜司的大官,都完全要聽命於英國老細,講唔上有好多決策權,有些敏感部門,更是清 一色由英國人自己做番,例如保安科,裏面連秘書都是英國人,當時保安科在政府總部的辦事處,有度大閘鎖死,和其他政府辦公室隔離。回歸後玩港人治英,一般事情不再有外邊老細代香港政府揸車,做官的決策權加大; 雖然話話權在特首和問責局長,但只要局長不是政務官出身,不熟悉政府運作,好多時還是要對常任秘書長言聽計從,所以AO升到D6D8級,做到一個處長,甚至官至常任秘書長,就開始有啲話事權啦。

所以邵先生對AO工作不滿,覺得政府官僚僵化,只係佢揀呢份工之前,唔明呢份工的性質係唔升上高位無話事權,以為一做AO好大決策權。在 這種巨大而科層化的官僚機構,唔升到好高級的話事位,就唔好期望工作好有創意,這是理想和現實的錯配。你唔鐘意咁呆板僵化,可以選擇去私人機構做嘢,私人 機構會靈活好多,問題是私人機構人工無咁高,你做得好可以跳級升,但做得唔好會被炒魷,而且經濟環境唔好時會裁員,職位安全性比政府低,危機和機會同時存 在。

在人生戰場,即使一些人人都話筍的好工,亦有人做做吓唔鐘意做,或者捱唔到佢可以發揮的地步已經離場。也可以從一個反面講,最後勝利之人,中間捱得幾慘無人知,佢付出的代價亦不足為外人道,影印,濕濕碎啦,邊得閒俾咁多意見。

我並不想鼓吹目標單一化,或者鼓吹所謂做到生癌的「中環價值」,但係覺得做人要目標和道路要匹配至得,目標和道路不配合,人生會較崎嶇。搵工唔好太理想化,無乜工薪金又高,升職又快,做3幾年又話得事,而且工作又唔辛苦嗰喎。

講起辛苦,好多人抱怨工作,其實不是「理想錯位」,不是理想和道路不配合,只是抱怨工作太辛苦,好像早前有網友引述做會計的後生仔的文章,話做四大行工作時間太長,被人搵笨,佢是從打工權益角度出發,唔覺得做核數應該做到三更半夜。我又咁假設,假設四大行工作方式大改革,基本上每天都只返8個小時,但現實上四大行一年收數以百計的新仔,十零年、二十年後升得上去做合夥人者,你估係做夠8個鐘即走,還是做到唔願走之人? 我估只要你有合理的智商,博命和回報會升正比例。你付出比別人少,就唔好抱怨坐隔籬位的人爬左上去。

對就業環境不滿者,可以嘈,可以同老闆抗爭,但對自己投資戰績不滿,就無得嘈,無得上訴。投資失敗,99%和自己有關,即使有莊家設陷阱陰你,你都要問吓自己,點解人地跌錢,自己會咁蠢去執,搞到俾人扒埋個銀包。在投資的世界,「理想錯配型」的投資者好多,有些人入場時好天真,亦唔係諗住狂炒,只係受市況熱度鼓動,受朋友影響,以為買股好易賺錢,以為買一隻股唔郁佢升10倍就可以變富翁,我可以話,十隻股有九隻半唔係咁,你抱咁嘅心態買股,買咗好多唔理唔郁,最後好可能輸大鑊,買中電盈(008)股價及相關新聞 就係咁啦。投資唔做功課,唔研究,唔總結失敗經驗,可以玩到7080歲一樣輸錢,在投資世界,理想和現實落差更大。

 

陸羽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930

人生戰場(6) 陸羽仁

http://blogcity.me/blog/reply_blog_express.asp?f=5YTPBH5B812303&id=263545&catID=&keyword=&searchtype=

    美股昨日走勢與上日相若,先升係回。美國最新公佈的就業與貿易逆差數據都好過預期,推動美股早段造好,但市場對經濟復蘇放緩的憂慮仍然揮之不去,大市無力再上,升幅逐步收窄。

杜指收市報10415點,升28點;標普500指數漲5點,收1104點;納指升7點,報2236點。杜指期貨最新報10329點,比現貨低水86點。大市交投持續偏淡,紐約證券所成交只有8.4億股。交投異常淡靜的情況由8月開始已經係咁,對比去年同期,8月及9月份成交量大幅減少31%

港股美國預託證券造好,ADR港比指數收報21258點,比香港收市高90點或0.4%匯控收78.94元,比香港高0.8%;中移動靠穩,收77.51元,比香港收市高6仙。

技術因素可以解釋到美股升唔上去嘅原因,標普500指數的關鍵阻力位為100天移動平均線的1103 點及200天線的1115點,想要向上突破,就必須得到成交量的配合,需要有足夠多的買家到資金。但現時全球經濟時好時壞,情況未明,喺未有強勁利好數據的支援和重大宏觀經濟事件發生前,無乜投資者願意冒險入貨也。

昨日公佈的最近一周的首次申請失業救濟人數減少2.7萬人至45.1萬,降幅遠超市場預測的減少2000人。消息一度使投資者情緒振奮。但稍後有報道指,由於勞動節假期關係,最少有九個州沒有公佈相關數據,實際數字未必咁靚仔。股市升勢馬上受挫。另外,美國7月份出口大增1.8%1533億美元,係自20088月以來最高, 進口則大減2.1%。貿赤大降14%!據此,大摩將美國第三季GDP增長由2.1%調升至2.4%。不過,一份藍籌股經濟指標報告則預計美國GDP全年增長2.7%,較6月預測降低了0.6%

 

            之前講到人生戰場上最恐怖的是「漫無目的型」,非常之hea,不知想做甚麼。今天想講另一種型態,叫「理想錯位型」。報載有一個35歲的AO(政務主任),兩年前離職,放棄了一份月入8萬元的工作,呢個前AO叫邵力競,條件一流,中學讀男拔萃,A Level狀元、大學讀牛津、成功考做政務官,可謂天之嬌子。他做官逾10年後,不滿政府官僚僵化,芝麻綠豆小事如影印文件的數量,做政務官的也沒權決定,向上司提出反對意見隨時換來死亡懲罰,所以就無癮辭職。

無可否認,邵先生是成功人士,單是讀書背景,已可以保障他在人生戰場上走上一條直路,問題是他是否喜歡這條路而矣。人各有志,只要自己想清楚,追求「中環價值」也好,追求「上環價值」、「西環價值」都好,無乜所謂,關鍵是走的道路不要和自己的目的錯配。

我覺得這位邵先生就有少少理想和道路錯配。他遇上的問題,並不是一個特區政府的獨特問題,他應該一早知,全世界好多政府都是這樣,在這種龐大的官僚架構下,人只是一粒小螺絲,AO是天之嬌子,頂多也只是大螺絲吧,要話事不做螺絲,恐怕要升到做部門處長,甚至常任秘書長的級數,才有少少話事權(之所以話「少少」,因為理論上主要決策權在政治問責的局長或以上級的官員),在升到這些高級職位前,就只是大螺絲而矣。

我二十幾年前睇個一個研究,話香港幾百人政務官的精英小圈子中,雖然考入去好難,但最後也有大約一半人升唔到上去,升咗一級到高級政務官呢個水平就行人止步,成為政務官階層的沈澱物,雖然薪高糧準,但不太如意。另一半就會逐步爬升,由首席助理乜乜司(當時的稱謂)、副乜乜司、乜乜司,當時華人升到呢啲位就停止,鬼佬就可以再升到財政司、布政司。現時的情況大體上也一樣,做AO十年八載,大體上都知道自己有無機會做到「坐直升機的一半」,做唔到呢一半,要麼甘於平淡做高級政務官終老,要麼就走出來,到商界博一博。

如果話而家的初級政務官無權,過去港英年代的政務官更無權,當時的英國外交及聯邦事務部(後改名外交部)每 天都發電報過來,直接就香港的重要決策落指令,所以不止小官無權,做到乜乜司的大官,都完全要聽命於英國老細,講唔上有好多決策權,有些敏感部門,更是清 一色由英國人自己做番,例如保安科,裏面連秘書都是英國人,當時保安科在政府總部的辦事處,有度大閘鎖死,和其他政府辦公室隔離。回歸後玩港人治英,一般事情不再有外邊老細代香港政府揸車,做官的決策權加大; 雖然話話權在特首和問責局長,但只要局長不是政務官出身,不熟悉政府運作,好多時還是要對常任秘書長言聽計從,所以AO升到D6D8級,做到一個處長,甚至官至常任秘書長,就開始有啲話事權啦。

所以邵先生對AO工作不滿,覺得政府官僚僵化,只係佢揀呢份工之前,唔明呢份工的性質係唔升上高位無話事權,以為一做AO好大決策權。在 這種巨大而科層化的官僚機構,唔升到好高級的話事位,就唔好期望工作好有創意,這是理想和現實的錯配。你唔鐘意咁呆板僵化,可以選擇去私人機構做嘢,私人 機構會靈活好多,問題是私人機構人工無咁高,你做得好可以跳級升,但做得唔好會被炒魷,而且經濟環境唔好時會裁員,職位安全性比政府低,危機和機會同時存 在。

在人生戰場,即使一些人人都話筍的好工,亦有人做做吓唔鐘意做,或者捱唔到佢可以發揮的地步已經離場。也可以從一個反面講,最後勝利之人,中間捱得幾慘無人知,佢付出的代價亦不足為外人道,影印,濕濕碎啦,邊得閒俾咁多意見。

我並不想鼓吹目標單一化,或者鼓吹所謂做到生癌的「中環價值」,但係覺得做人要目標和道路要匹配至得,目標和道路不配合,人生會較崎嶇。搵工唔好太理想化,無乜工薪金又高,升職又快,做3幾年又話得事,而且工作又唔辛苦嗰喎。

講起辛苦,好多人抱怨工作,其實不是「理想錯位」,不是理想和道路不配合,只是抱怨工作太辛苦,好像早前有網友引述做會計的後生仔的文章,話做四大行工作時間太長,被人搵笨,佢是從打工權益角度出發,唔覺得做核數應該做到三更半夜。我又咁假設,假設四大行工作方式大改革,基本上每天都只返8個小時,但現實上四大行一年收數以百計的新仔,十零年、二十年後升得上去做合夥人者,你估係做夠8個鐘即走,還是做到唔願走之人? 我估只要你有合理的智商,博命和回報會升正比例。你付出比別人少,就唔好抱怨坐隔籬位的人爬左上去。

對就業環境不滿者,可以嘈,可以同老闆抗爭,但對自己投資戰績不滿,就無得嘈,無得上訴。投資失敗,99%和自己有關,即使有莊家設陷阱陰你,你都要問吓自己,點解人地跌錢,自己會咁蠢去執,搞到俾人扒埋個銀包。在投資的世界,「理想錯配型」的投資者好多,有些人入場時好天真,亦唔係諗住狂炒,只係受市況熱度鼓動,受朋友影響,以為買股好易賺錢,以為買一隻股唔郁佢升10倍就可以變富翁,我可以話,十隻股有九隻半唔係咁,你抱咁嘅心態買股,買咗好多唔理唔郁,最後好可能輸大鑊,買中電盈(008)股價及相關新聞 就係咁啦。投資唔做功課,唔研究,唔總結失敗經驗,可以玩到7080歲一樣輸錢,在投資世界,理想和現實落差更大。

 

陸羽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931

人生戰場(7) 陸羽仁

http://blogcity.me/blog/reply_blog_express.asp?f=5YTPBH5B812303&id=264079&catID=&keyword=&searchtype=

 

上周五公布的美國商業庫存及中國進口數據超出市場預期,加上全球石油需求預期被調高。在能源股力萦下,美股上肚五小幅向上,連續第三日上漲,但波幅同成交量越來越細,杜指全日波幅只有68點,紐約證券所成交量縮至7.6億股,上升動力略弱。

 

 

杜指收市報10463 點,升48點;標普500指數漲5點,收1110點;納指漲6點,報2242點。杜指期貨最新報10444點,比現貨低水19點。美股9月份表現意外地好 過預期,總結全周,杜指升0.1%,標普500指數漲0.5%,納指升0.4%。雖然升幅輕微,但已經係第二周上漲。

 

港股美國預託證券偏軟,ADR港比指數收報21195點,比香港收市低62點或0.3%。匯控收79.02,比香港低0.2%;中移動收75.46元,比香港低1.4%。

 

中國上週五宣佈8月進口較去年同期大幅增長35%至增至1193億美元,遠高過市場預期的25%。數據反映,中國政府調控經濟的影響並沒有市場預想的那麼嚴重,不過,市場仍猜測中國可能很快就會出台額外措施,令經濟增長速度降溫,這在一定程度上會打擊到金屬及其他大宗商品市場需求。

 

  美國方面,美國商務部宣佈,7 月批發庫存較上月增長1.3%,係兩年來最大增幅。Summit Place Financial Advisors總裁Elizabeth Miller表示,據近期經濟數據分析,雖然美國經濟復甦步伐放緩,但仍處於增長當中。上週五公佈的庫存資料符合這一趨勢,「表明企業目前正開始再次補充 庫存;通常企業只有在認為需求增長的情況下才會開始補充庫存。」

 

與此同時,國際能源署(IEA) 發表最新一期的石油市場月度報告,基於對GDP指數和經濟復甦前景的判斷,報告再次調高今年全球原油需求預測,升至每日8660萬桶,較去年上升 2.2%。並預期,到2011年全球能源需求將會再上升1.5%。報告顯示,7月由於金融市場反彈,以及墨西哥灣和北海的供應中斷,原油期貨呈走高趨勢。 截至8月初,原油價格已升至近三個月來的最高水準,北美和歐洲的石油價格會穩定在每桶80美元左右。

 

    早前講起有個24歲後生仔返三份工後頂唔順同事,話唔做№綜緩的事件。從網友的回應看,這種情況都唔係個別事件。網友accdia咁講:「睇左Luk Sir 篇文我也不住開a\c回應, 我細佬就正正是這一類人, 試過做10幾份工, 每一份最長不過1個月, 理由是同事逼他走, 現在說都是要先讀書, 要孝大學, 將來找一份好工等發達; 但他已 repeat了一年; 第一次A-level 5Absent 3, 原因是前一天晚上打機太晚起不了身; 第二次沒有Absent, 但我看不到他study, 不是打機就是上 forum, 經常問大學生活怎樣怎樣, 我叫他做 past paper 入左U再算, 完全唔理, 只是幻想大學出來後找到份多工, 月入3, 4 ; 告訴他改善自己與別人相處之道否則他入大學也沒用, 他就入房唔理我。屋企人唔比$, 他就綜援, 他說這是他「應得」, 人人也是這樣, 覺得我好衰, 我歧視他; 我跟他的社工談, 社工說這是我細佬選的路, 我應尊重他..........

 

    對於accdia細佬的情況,我有兩點回應,第一,懶散的人時時都有,50年前、30年前也有,但那時候懶散的人都知自己唔飱,而家懶散的人開始覺得懶散無問題,政府應該養他,你批評他懶散才有問題。到唔做№的人多過做№的人時,這個社會就玩完。第二,社工話「這是他選的路,應尊重他…..」呢個邏輯從經濟學看來有鱓怪,如果呢個社會有99個人係非社工,有1 個人係社工,那99個人選的路是不做№發纒夢,咁邊個出糧俾那1個社工呢? 權利和責任如何平衡

 

另一個網友Gooooood就話:「唔做野拎綜援有咩問題~? 無交過稅, 又想著數? 其實每人一香港人都有交稅,只不過形式上不是薪俸稅. 我地被逼放棄左我地有份的土地使用權, 景觀甚至空氣質素, 而換來大家係呢幅土地上發財. 政府出售市民的權益, 換取巨大的金錢收益, 分返比市民唔係應份呀?~  我無做野用唔到D基礎建設,政府服務, 收返D綜援都好應該呀.

 

我不想作政治爭拗,因為覺得這不是一個政治論壇,只想討論經濟、投資及人生自我改善的態度。看見 Gooooood的說法,我也有些回應。第一,從稅務層面看,有人話政府的賣地收入是變相徵稅,呢種講法唔錯,因為香港的直接稅低(即利得稅和薪俸稅), 除了間接稅外,就是靠買地收入去填補,但是交這種「間接地產稅」的人,主要是買私人樓的業主,甚至加埋租私人樓的租客,所以買鰦貴樓的人,鱓錢除鰦去鰦地 產商那裏之外,部份亦俾鰦重稅,但若你和私人樓無關,你就無乜交呢種「間接地產稅」。當然,每個人都有交稅,例如你食支煙都要交煙草稅,但以政府2067億元的經營收入中(20092010年度),這些間接稅只是佔極少比例。

 

第二,從社會運作層面計,土地唔郁不能產生收益。Gooooood話 他放棄了土地使用權,先不討論是否有這種權利,假設有,都不能乜都唔做產生收益,要社會上的人在土地上工作才產生收益。假設三個人坐船漂到荒島,島上乜都 無,只有地,三個人從到達那一刻佔有了土地使用權,但三個人你眼望我眼,唔做№,你叫我做,我叫你做,甲話你做啦,你種№食啦,我佔有三分一土地使用權, 我分№食得啦,其他兩個當然無咁笨去做,三個人都係咁講,結果大家都知,餓死哂。我的觀點只是唔好個個人講權利,唔做№。而家4人家庭可以近1萬元綜緩,在一宗案件中,法官舉出數字,076月至096月,共有11萬多宗綜緩申請。而07年至08年度的綜緩支出達180億元。假設如今綜援開支差不多,092010年經營開支2440億,社會福利支出佔392億,當中近半俾鰦綜緩,並不是少數目,試想如果多10萬人唔做№綜緩,開支就倍升,再多鱓,無眼睇。所以先不論對錯,如果社會上多數上只講權益,唔做№,個社會就頂唔順。

 

第 三,從個人計,唔做№唔過癮,有綛精神健康,更影響下一代。千萬不要以為綜援好過癮,你想像一下孩子被視為綜緩家庭孩子的感受。講到呢鱓問題,有人叫社 會唔好標簽,我就話實際鱓自己博命鱓上進鱓好過,做好份工,學好投資,財務自由,無人可以標簽你,不求兼善天下,只求獨善其身,搞掂自己更易。若將個人失 敗完全歸結他人,歸結社會,好似自己一鱓責任都無,但結果仍是失敗,何苦呢? 老土鱓講句,點解不在年青有得博時博一纒呢?

 

陸羽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004

人生戰場(8) 陸羽仁

http://blogcity.me/blog/reply_blog_express.asp?f=5YTPBH5B812303&id=264227&catID=&keyword=&searchtype=

  全球就銀行資本金要求達成協議,新巴塞爾協議給予銀行漫長的時間到2019年去逐步實施新規定,銀行無需匆忙提高資本金,令投資者鬆一口氣;而中國及歐洲最新的經濟數據,顯示全球經濟繼續增長。歐洲三大股市齊漲約1%,美股連續第四日上漲。

 

杜指收市報10544點,升81點或0.8%;標普500指數漲12點或1.1%,收1122點;納指漲43點或2%,報2286點。杜指期貨最新報10482點,比現貨低水62點。大市交投轉旺,紐約證交所成回升至9.5億股。

 

港股美國預託證券靠穩,ADR港比指數收報21699點,比香港收市高41點或0.2%。匯控收80.81,比香港高0.3%;中移動收77.82元,比香港高2仙。

 

巴塞爾協議III 規定銀行將資本金由2%大幅提高至4.5%,以增強銀行抵禦來未風險的能力。新規定會使銀行系統更穩定,但投資者最大的憂慮係向銀行借錢的難度會高鰦。而 新規定實行期限延遲至2015至2019年,銀行好一段時間都唔需要提高資本金,銀行及投資者多一點時間適應。皆大歡喜的情況下,全球銀行股大漲,杜瓊斯 金融指數上漲1.6%。其實,美股近期的升勢主要由金融股帶動,費城銀行指數昨日勁升3.1%;9月份的累積升幅已超過一成。30隻杜指成份股中,摩根大 通及美銀鰠昨日鮋升幅榜中排第二及六,齊漲逾3%。地區銀行Fifth Third Bancorp亦升 3.5%。

 

另一個推動歐美股市向上的主要催化劑係來自中國及歐洲的經濟數據。中國8 月份工業産值增長13.9%,增幅超出預期,令好多預計中國工業産值增速將會放緩的分析家大跌眼鏡。歐洲的經濟數據亦同樣樂觀,週一歐洲委員會調升了歐盟 及歐元區16國2010年經濟增長預期,稱工業出口強勁增長推動該地區經濟復甦的速度超出原先的估測。中國及歐洲經濟的意外反彈使得全球經濟的增長前景好 轉。市場投資氣氛亦轉趨樂觀。「恐慌指標」VIX指數不斷向下,昨日就再跌近4%至21.21低水準。中國經濟轉強的消息提振了油價及金屬資源股價格。金 屬資源股全線向上。銅金公司Freeport-McMoRan Copper & Gold 及美國鋁業齊升逾 3.1%;美國鋼業亦漲近2%。

 

網友Gooooood回應我所講的話,提到一個我想討論的問題,佢話:「但如陸sir 所講, 自己唔做№唔過癮. 香港競爭激烈, 大把勤力人. 有過人之處, 上位當然好。 資質差的人, 唔通就點都要迫人在一個起晒”酒店”的大富翁遊戲上擲骰 !?」

 

    我觀察呢個世界係咁,在100個人中,有10個左右係聰明人,佢地比一般人叻,轉數快,另外80個智力一般,但如果維基百科的數據係飱,香港人IQ全世界第一,呢80個智力一般的人,其實可能都有美國總統的智力;另外10個人智力略差。

 

    普通人以為智力決定命運,讀書叻唔叻,主要睇智力,但據我觀察成功的學生以至做№成功的人士,發覺不一定如此,專注力都好重要,可能更重要,愈是低年級愈重要。在幼稚園和小學,一個專注力好的學生(即係我地一般講上堂留心聽書無發哂夢傾哂偈的學生),佢成績會好好多。相反聰明而不專注的學生,直至讀大學之前,表現都會比較一般,年紀愈小愈是這樣。到大學就要講鱓IQ啦,光靠專注力不一定可以成功,所以大學裏有些不大讀書但成績都好好的學生。

 

    但到做№的環境,講的又不同,只有專注力的工作者,做不上高級。光有小聰明的,也做不上高級。EQ高的人最大機會做上高級的職位,智力高EQ低的人做不上高職,這種人特別失落,會經常講廢人才坐上高位。當然,專注力高、智力高、EQ又高的人,不只可升上高位,更是世界級的水平。

 

    講番那100個學生,20多年前大學學額只有1%多鱓,要在香港上大學,都要相當聰明比較專注的學生。如今大學學有18%,普通一點都可以入大學,或者可以咁講,智力一般,但專注力較好者,入大學都無甚難度,問題是入那所大學。若加埋副學士,有60%中學生可以升上大專,即係副學士有42%。其餘40%或許是家境不容許再讀,更多是學歷太差讀不上,這40%應該是甚不專注的一群。

 

    如果你或你的子女屬於那1%比較專注相當聰明的一群,就不用太擔心了,輕鬆鱓啦香港人,唔使咁緊張啦,做父母唯一要訓練纒呢班叻仔叻女的EQ,教纒佢地綁鞋帶就得啦,免得佢高考4A,但唔識綁鞋帶失禮人,或者因為第一份工無房坐而投訴。

 

    真正要做鱓№的是那80%的「普通人」,只要做鱓№,就可以在這80%的人群跑出,讀書時成為大學生。或者即使讀唔到大學,將來做№做做纒都可以做番起。或者做№都係一般,但自己搞纒投資,搞搞纒又搞到有美好生活。令一般人進步,才是我寫文的目的,這樣才幫到人。對1%叻人而言,佢地唔使我幫。對10%太蠢的人而言,我亦幫唔到(記住大部入讀唔到書,都唔係因為蠢,只因為唔專注,我自己小學和初中時都屬於呢類人)

 

    所以Gooooood話「資質差的人, 唔通就點都要迫人在一個起晒”酒店”的大富翁遊戲上擲骰 !?」 呢點我唔同意之處,就因為好多自以為資質差的人,其實唔差,只不過他們自己唔知。如果佢地以讀書唔成作為資質差的判別標準,我就唔係幾同意。以投資為例, 好多讀得書好似資質好的人,投資都唔得,做№都唔一定得。做№要博命做才可以上位,投資要有方法,買股票要計的數,好多只是「婆仔數」,唔係微積分,問題 是好多人買股只是用器官思考,唔係用大腦思考,隨著感覺走,所以輸錢,在呢個問題上,讀書上、事業上成功和不成功的人士,都會犯上類似的錯誤。

 

    在幾唔公平的大富翁遊戲上,都有上位的機會,點解你唔可以擲骰? 點解你唔可以成功? 信自己,唔好信政治。我唔反對人建議改變大富翁遊戲的規則,但這些規則的改變,好多時都要5年、10年、20年,人生有幾多人個10年, 所以想改規則唔係錯,但在規則改到之前,如何跟到規則上位,係在人生戰場的鬥爭的關鍵。你以為你自己唔得,在學校、在職場、在股市唔研究遊戲規則,唔識/ 唔想順住規則去玩,咁你就老襯,在這些戰場上一般意義上的「成功人士」正中下懷,這樣等如少鱓競爭者。以職場為例,點解一個中學生唔可以做№做贏一個大學 生? 一個餓狼中學生,肯定強過一個小白兔大學生啦。

 

    我想幫人生戰場上的弱者,唔係叫佢地唔鬧,佢地鬧乜都唔關我事,因為唔係鬧我,我只係想佢地明白,單是鬧改變唔到世界,改變自己容易一點。例如我話現在hea(漫無目的)的人有30%40%,我不是想評論時事,以偏蓋全,話所有「XX後」都係hea,因為任何世代都有hea人,只是在富裕社會hea人多鱓而矣,因為社會養得起。我只係唔希望這種hea的文化蔓延,慢慢hea得理直氣壯,慢慢變成50%hea60%hea……hea的人害到社會之前,先會害苦自己。不少人讀書時唔係幾專心,讀唔到書出來做№,慢慢讀番書,由於自己俾錢交學費,又知讀書有用,變得專注,網友RVR講自己做№時讀夜間大學的例子,就是如此,總有機會提升自己的戰鬥力,問題係你去唔去做。

 

    以投資為例,我經常都講,呢個市場有好多大戶,特別係外資大戶,佢地財雄勢大,左右大局。又例如本地莊家,亦舞高弄低,謀殺散戶。但你輸了錢,媽大戶,又有何用? 一鱓用都無,不如檢討下自己點解輸,例如人云亦云,隨大流買貴№接貴貨。又例如見到莊家股跌錢就去執,執完俾人打荷包。檢討自己,改善自己,比媽人有用。你可能會話呢個世界「應該」如何如何,但在弱肉強食的世界,講「應該」無用,武裝自己最實際。

 

 

陸羽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02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