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從兩地市場差異來看港股中的陷阱 歲寒知松柏

http://xueqiu.com/1272530506/26819991#comment_23998196
證券市場週刊特約作者-歲寒

投資香港股市的大陸人越來越多,有些人是衝著AH的價差或估值差去的,有些人是因為投資移民而被迫買的,也有人是衝著港股的 T+0、不設漲跌幅限制、買空賣空、衍生品等去的。投資港股的人大都滿懷希望進去,但多數人都交了慘重的學費。為什麼比A股整體估值更低、機制更健全、市場更成熟、選擇更多的港股市場,陷阱會更多、投資回報可能更差呢?

第一部分、投資港股與A 股的幾大不同點

筆者曾在2009年滿倉認購權證,在恆生指數差不多翻倍的大牛行情下虧光,幾欲跳樓自殺;也曾在2011年恆生指數下跌2成時虧損一半,直到今年才挽回全部損失重新盈利。筆者相信自己得到的教訓,可以當成反面教材同大家做一些分享。查理芒格曾說:如果我知道自己會在哪裡死去,我就永遠都不去那兒。失敗的經歷,其實也有它的價值。

筆者進入港股時,已經有3年的A股投資經歷,年年都跑贏了滬指,為什麼做港股反而遭受如此慘重的損失呢?筆者認為,自己的那點A股經驗在一定程度上其實是起了負面作用的,因為港股與A 股的投資至少有以下幾大不同點:

一、估值結構不同,港股市場相對更有效

港股常常喜歡龍頭企業,龍頭股的市盈率通常比二、三線股市盈率要高,有些人看行業的龍頭企業市盈率為15倍,而二、三線企業只有8倍,就舍龍頭去追落後,結果是一直跑輸大市。同樣的,港股通常也喜歡成份股(恆指、國企、紅籌三大成份股),非成份股只有到了特定時期,比如重大事項或財報公佈,機會才比成份股大。所以我們就能很好的解釋,為什麼香港股市的中國平安會比中國人壽受青睞,海螺水泥為什麼會一直AH倒掛,因為買港股要「成者為先」。

筆者最初去港股市場的時候,第一隻票就是看到中國遠洋A股8人民幣,港股才5塊多港幣而買的,今天它的A股3.4元,港股3.8港幣,差距雖然小了很多,但也仍然是H股比A低一成。之後又看到一大堆PE10倍以下,甚至5倍以下;PB1倍以下,甚至0.5以下的中小市值票,欣喜若狂,以為遍地都是金子,結果要麼就是買了一年後毫無反映,白白浪費時間,要麼就是PE從10倍跌到5倍,或者從5倍跌到3倍,低估仍然低估,甚至更加低估。

而大盤股如騰訊,PE基本維持在40倍以上;恆安國際,PE基本維持在30倍以上;蒙牛乳業現在PE40倍,動態PE明顯比伊利還高;康師傅的PE也一直在30倍以上,這些大盤股無論是對比香港的中小盤股還是A股同行,長期以來估值都不低,並且在金融危機的08年大熊市和2011年的小熊市裡有相對較好的抗跌性,究其原因,筆者認為:

1、從概率上看,大盤的成份股本身抵禦風險的能力就比中小市值公司更強,有馬太效應,所以買大盤股長期會更穩健;

2、大盤股基本是歐美大行在研究、定價和買賣,由於歐美的經濟增長速度和投資回報率遠低於香港和大陸,所以他們的投資期望也要低些,倒過來就是PE能給得更高些。小盤股歐美機構不瞭解,難以覆蓋,也不經濟;

3、中小市值公司,特別是民營企業或香港本土企業,出千、財報造假橫行,筆者估計至少佔了三分之一的比例,港交所是個盈利機構,根本不管這事,香港證監會則說自己忙不過來,所以最多就是抓個典型殺雞駭猴,由於廣大投資者難以區別老千和造假的公司,這就使得整個中小市值的非國企股估值明顯被打低。若是市場認同公司出千或造假,那股價很快就會被打趴下,並且長期「嚴重低估」無法翻身,這和A股被質疑造假後股價還持續創新高完全不同,所以港股真不能貪便宜,沒有金剛鑽就不能去攬瓷器活;

4、大市值股的研究跟蹤比中小市值股方便,除創業板外,絕大部分港股沒有季報,很多中小市值公司平常對二級市場也不熱心,所以買它們就像去澳門玩「百家樂」一樣,只有一年2次的財報公告日才能揭開底牌知道大小,因為不確定而給它們低估值也可以理解;

5、港股市場確實比A股要成熟有效,A股資金說話多,港股價值說話多,A股中小板和創業板的估值現在就明顯高過大盤股,嚴重畸形,主要原因是中小板和創業板資金好操縱股價些。

二、供求關係不同,大部分港股的流動性遠不如 A股

香港除了三大成份股外,很多股票的成交是非常稀少的,有時幾天也沒有一筆成交,這是港股與A股的重大不同點。A股你只要買進了,完全不用為賣出擔心,上億的股民盯著2500只票,標的嚴重供不應求,隨便一隻票都有上萬的股東和多家機構覆蓋。港股則不同,香港幾百萬股民有1500只股票,還有幾千隻牛熊窩輪期權。所以要是你「大量」買進了不活躍的股票,除了大股東外,也許你就是該股的唯一莊家,最後是想賣也沒有人接盤。

筆者以前買過好幾隻這樣的小票,比如前年買過的675堅寶國際,這公司業績穩定,每年分紅收益都有10%,市值不到2億,比一個殼的價錢還低。曾經一個月只有3天有成交量,其餘20天每天都是0成交。如果你判斷準確並能長期持有若干年倒也沒什麼影響,若是把握不大或是需要調倉換出資金時,那真是要急死人。

如前所述,香港的大盤股,基本是歐美大行在研究、定價和買賣,包括相關的衍生產品做市。而香港本土及內資機構大約在50億-500億的公司中有較好的定價權,低於50億市值以下的上市公司機構就基本不再覆蓋。所以市值小點的公司,你研究深入一點你就是評級人,比如以前就有好幾個這樣的小票,10-100億的市值,有券商或基金關注到這些票時,他們都是問筆者要分析報告的。

香港的衍生品成交額世界第一,比較活躍的是牛熊證和窩輪(權證),喜歡以小博大的人,對小市值公司就不感興趣了,這對投機資金的分流影響很大,一般能佔到大市成交額的一成以上。並且小市值公司本身估值就低,又經常出老千造假,不到中報年報股價往往也沒什麼波動,所以造成小市值股票成交金額極小,一萬塊錢就可以拉一個板來,筆者就多次碰到自己或朋友用幾萬塊錢搞了一二十個點漲跌的事。

三、港股股價波動大,市場相對更規範

由於港股實行T+0、不設漲跌幅限制、可以買空賣空等原因,導致股價的波動要比A股劇烈。在港股裡,通常不存在A股普遍的「慢牛」與「陰跌」拉升或下跌形式,代之而起的是「瘋牛」與「崩盤」式上升或下跌。對於趨勢投資者來說,追漲殺跌可能是炒作港股的最佳方法。

從價值投資的角度看,港股的內幕交易和操縱市場行為比A股要少,抓香港證券法的漏洞出老千和財報造假的違法行為不算。大部分港股在重大事項和財報公告前,股價往往沒有異常現象,不像A股經常是見光死,這對大小股東來說都是公平的。

筆者曾幾次在財報公告前兩天買入,財報公告當天股價翻倍。比如444先施表行,它是賣瑞士手錶的,產品銷售、黃金和匯率變化等因素合起來影響,造成業績波動很大。這個股票因為代碼發音很難聽,公司又極其不願意接待二級市場的投資者,業績比較難預測,所以被市場冷落,結果就導致財報公告時股價大起大落。

這其實給了研究基本面的人很好的研究環境,你可以因為足夠瞭解而選擇在股價低估時且報表未公告前潛伏買入(一般是中小市值股我們才有這種研究優勢),甚至也可以在利好信息公告後開盤從容買入賺確定的錢,而利空信息公開後及時出局。由於機構一般也沒有內幕消息,資金又大,進出肯定沒普通投資者方便。

四、港股的投機性要比A股大,而且品種很多

港股市場以機構為主,參與正股投機的散戶不多,大多是買來做中長期持有的,那些投機者通常參與窩輪、牛熊證之類的品種。每隻正股的窩輪和牛熊證有很多只,通常每個藍籌股都有幾十至一二百隻的窩輪。牛熊證更是實行「即時死亡」制度,即所謂的打靶,也就是說,你要是運氣不好,被點殺了,就算之後股價逆轉也與你無關,你可能一分錢都拿不回來。

窩輪方面筆者有發言權,2009年底港股就因滿倉認購權證而虧光賬戶,有關筆者2009年虧光的詳情,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新浪港股論壇看《港股一年祭(滿倉認購權證一年到暴倉)》,這個帖子點擊35萬次了,現在回想起來仍然感慨萬千。08-09年筆者港股收益的波幅可以簡單列幾段,入市後一週虧60%,8個月後從最低位上漲16倍,然後一週跌75%,再二個月漲500%(此時盈利已近10倍),最後2個月虧光,賬戶結餘200港幣。

2009年炒窩輪失敗在經濟上的損失遠不如思想上的挫敗來得絕望,那段時間是筆者人生以來最低迷的時期。港股投資(投機)之所以慘敗,簡單來說,就是覺得自己剩餘的時間和機會已經不多,想和時間賽跑,把過去落後的追回來,結果欲速則不達。所以聽巴菲特的話沒錯,有能力的人不需要用這個收費的槓桿,沒有能力的人用槓桿放大去投機,結果只會更慘。

搞牛熊證和窩輪,基本就是在和大行對賭,在絕大部分時間裡平均勝算幾乎為0,如果去看看匯豐控股的年報和《泥鴿靶》這本書,相信感觸會很深的。

當然,衍生產品也並不全是毒藥,用得好確實是可以以小博大的,更多的時候它其實充當了一個套利的工具,所以關鍵在於你怎麼對待它。就像鴉片,它也是可以做為藥品的。

典型的例子是Option即期權,通過買賣CALL和PUT而與正股相配合是可以無風險套利的。比較常見的做法之一是賣PUT,比如巴菲特和段永平都這麼幹。賣PUT的意思,就是你創設並賣出一個未來的沽出權利給對手,比如Facebook在20美元的時候你認為它有價值,那麼當時你可以賣出一個半年的PUT給別人,如果半年後FB跌到20美元以下,比如18塊,你必須以20美元的價格買入對手的股票。由於你在賣這個PUT時,會先收取2美元左右的手續費,所以實際上你的成本只有18美元,並沒有虧錢。反過來,如果FB的股價在半年後漲到20美元以上,那麼因為對手不會以20美元的低價格賣給你,所以你那2美元的手續費就白賺了,半年有10%的無風險收益率也很好。

對於資金量大的機構投資者,投行甚至可以為你量身定做衍生產品,比如前些年馬化騰與投行簽的減持騰訊協議,史玉柱與投行簽的期權協議等等。

五、港股財報披露比A股差

香港市場是很奇怪的,除創業板外,大部分公司不披露季報,這既和A股不同,也和美股不同,比較規範的是台灣,它們要求上市公司按月披露營運信息。

香港的會計年度劃分時間也很自由,不像A股必須以12月31日為年結日,這方面香港和美國比較類似,由上市公司自行定會計年度區間,港股多數是12月31號和3月31號為會計年度截止日。這裡有個好處,就是我們研究財報的工作可以適當分散。

港股財報最大的特點就是外觀花花綠綠煞是好看,像(HK1388)安利芳的年報那真是堪比《花花公子》,但多數公司披露的信息內容簡單粗糙,對比A股是非常明顯的,基本上很多公司是只要滿足了港交所和證監會的最低披露要求就算完成任務了。

比如年報裡的現金流量表,經營活動就沒有主表,用附表替代了,而中報乾脆只列只個大數。報表附註更是簡單,很多會計項目上市公司想披露明細就披露,不想披露你啥也看不到,主要的附註也可能因為完全沒有明細展開或說明而看不出個所以然來。加上中外會計準則略有區別,以及香港公司的會計科目名稱和歸類相對自由,這讓很多朋友看起財報來吃力不討好。

我們對比(HK1068)雨潤食品和它大陸的大陸全資子公司南京雨潤的年報就能看得很清楚,上市公司(HK1068)的會計報表部分才70頁紙,但子公司南京雨潤的報表部分有107頁紙,很多的會計科目,大陸子公司的披露要詳細得多,香港上市公司往往是一筆帶過。

不過事物都是兩面的,你剛剛開始看港股的財報時吃力不討好,能獲得的信息少,那別人看財報時其實也一樣的。由於內幕交易控制得比較好,所以對機構來說其實也差不多。這樣,如果你能多花些時間去研究分析財報,去公司和行業網站及同行研究報告裡多蒐集信息,再配合一些草根調研,那麼你就可能會成為對這個公司掌握信息最多的人,從而獲得信息的差額優勢和超額的投資收益。

第二部分、港股花樣繁多的資本運作手段

一、買新股可能讓你破產

香港市場比較成熟,資本運作手段很多,遠比A股要複雜。比如新股上市可以不融資而掛牌上市,融資的股票,所謂的國際戰略配售,實際的投資人有可能就是我們這種中小投資人。筆者曾參與過不對外公開發行股票的新股申購,是經紀人私下通知的,當時感覺那股票比較熱,結果開盤就賺了一倍多。有些不熱門的股票,經紀會說只需認購一手就返現金一千幾百或送Iphone之類,這種情況基本不可能虧錢。

而一些參與認購的基礎投資者,有些可能真是戰略投資入股,有些則可能是和大股東私下協議做托的,比如經常性中地雷的某女股神就是一例。又因為港股IPO經常是包銷,包銷商不遺餘力的托市是必然的,所以不能認為有戰略投資人助興就是這票安全值買,這裡邊水很深,關鍵還是自己得對公司的估值能有把握。

在A股但凡打新股,鮮有賠錢的,主要是炒新熱潮高中籤率太低。港股一般會保證每人中一手,所以如果覺得票不錯,那可以開多些戶頭去申購(同一個人可以在不同的券商開很多個賬戶)。但香港的新股開盤是完全可能破發的,不像A股幾乎包賺錢,所以打新前的基本面分析很重要,然後決定投入的資金及孖展比率,用心做的話收益會很不錯。

打新股進行孖展是很正常的事,但有時候因為你分析公司有誤,比如基本面並不好估值不便宜,市場申購的金額少,那就可能會讓你以自有資金幾倍的比例抽中新股,當開盤那天股價大跌時,你會損失慘重,所以在香港打新股是可能打到破產的。

新股開盤後,有經驗的投資者一般都是立即拋售套現,不論盈虧多少。因為據統計,香港的新股在一年半截內大部分會跌破發行價,不少公司股價會腰斬。而民營企業,三年內中地雷的概率高得驚人,筆者曾經吃過大虧。

比如2010年上市的(HK1863)思嘉集團,當初是招商證券承銷上市的,招商的股友在招商證券持續不斷的看多宣傳下,不少人都買了。筆者最初很排斥思嘉,因為它盈利能力太強,而核心競爭力始終無法分析清楚,加上它是新股,並且是福建股(福建公司中地雷的概率相對很高,其次是東北股,這個不是地區歧視,確實是統計結果)。但後來上公司網站看了《思嘉慧報》,加上天天看到別人討論,態度慢慢改變了,從懷疑轉為看多買入,之後在獨董辭職、大二股東減持的利空消息下仍然堅持持有,最後業績下滑,市場重新解讀為誠信問題,兩者結合,造成了股價雙殺! 還好當時買得少成本低,在年報後果斷割肉出局,只虧了2成。現在這股票已經因財報問題而停牌,股價從當初的6塊多跌到了停牌前的1.37元。筆者認識一個某證券公司的網友,他重倉買了1000多萬,以前3塊左右時還常打電話問怎麼辦,跌破2塊的最近一年已經沒聽到他的消息,最近問他,說在1.8元割肉了。

筆者還中過(HK0312)歲寶百貨的地雷,這公司是2010年底上市的,從2塊錢跌到2012年的8毛錢時,因為歲寶百貨就在深圳,心想這公司看得見摸得著,股價也腰斬了,覺得便宜就投機買一點,結果第三天就停牌了,之後換了核數師,原因是大股東挪用現金,收入和利潤倒是沒有做假。直到去年底它才復盤,復盤當天趕緊在集合競價時全拋了,虧損30%,還好只有一成多倉,若不果斷割肉會更慘,這票現價只有0.37元。

所以得堅持一條原則,上市沒超過3年的民營港股,堅決不能碰。

二、增發和配股就像剪羊毛

港股有一個慣例,就是每年年報後,董事會都會提請股東大會審議批准董事會在來年適當的時候可增發不超過20%的新股而不需要再開股東大會。這樣,大股東完全可以在股價低迷時再打個8折配售20%的新股給所謂的獨立第三方,實際上這些人是不是獨立的呢?

也有臨時公告向全體股東增發或向特定投資人增發的,向全體股東增發時,經常會大幅折價,相當於強制小股東去購買,因為不買的話除權損失很大,這個時候股價往往會暴跌。比如2010年底(HK0449)志高控股曾巨幅折讓82%增發50%的新股,股價立馬就暴跌了一半,到今天股價不到2成了,志高空調在業內也是有頭有臉的知名企業啊。

筆者所指的配股是老股東向特定投資人折價出售舊股,一般是通過投行或券商代銷。大股東或二股東配股基本代表了他們不看好公司發展,改善生活之類的藉口難以信服,這些股份毫無疑問是會轉到小股東手裡來的。比如(HK0336)華寶國際,大股東一邊拉抬股價一邊配售舊股,累計套現了近100億元,儘管這票沒有增發,但實際上這100億就是小股東掏了腰包。(HK1068)雨潤食品的大股東則是一邊高位增發一邊配售舊股,累計套現了50億,類似的案例非常多。

三、CB(即可轉換債券)是攪肉機

CB一般是兩種,一是借殼上市時或老千股發行天量的低價CB,把股價拉抬上去後行權換股然後轉給代銷商,最後慢慢散貨給小股東,坑人無數;二是真實的融資需求,既有債券的保底收益又有可能轉股的超額利潤。但香港的CB似乎可以隨意修改行權價格,比如2331李寧向TPG發的CB,去年就趁著增發無恥的大幅下調了行權價格,這種行為就是出老千。基本上,港股凡有CB的,都不是什麼好現象。

有CB的股票筆者中過地雷,它是(HK0904)中國綠色食品,大約在兩年多前,出年報的前一天買入(HK0904),看它估值低,也有分紅,想投機一把,結果晚上公告說年報要推遲幾天出,第二天股價暴跌40%,最後財報出來並沒有任何異常,但股價卻再也沒回上去。

(HK0904)的報表上,常年趴著上十億的現金,它除了CB外,並無銀行貸款,而且可轉債的利息率以前是很低的,所以看似不是大借大貸問題。

去年中它終於出公告說原本即將到期的13.5億人民幣可轉債無力償付,建議先付尾數,其餘10億展期3年,並大幅上浮利率,結果不但這個可轉債跌到50塊以下,股價更是從以前最高的10多塊錢跌到了現在的9毛錢。

不過,如果你對公司和CB足夠瞭解,也還是有套利機會的。就拿(HK0904)的這個CB來說,它到期後上市公司無力償還,提議債權人展期,從而導致CB價格從106塊跌到45塊。由於上市公司並無銀行貸款,業務也還是有相當比例是真實的,大股東顯然不願意放棄上市公司這個平台而違約清算,當時先是拉了沱牌酒的一個子公司進來定向增發,收的資金可以先付CB中的25塊錢,同時也上調了CB利率並下調了CB轉股價格,並分三年還本付息。那麼這個CB在45元買入其實是非常便宜的,投資者完全可以將CB換成股票然後折價拋掉而獲得一些利潤,可以說是一個無風險的套利。

(HK0904)的CB在新加坡交易,關注的人極少,基本是歐美機構在定價,由於歐美機構對中國的企業並不瞭解,很多時候只是因為看好中國或看好某個行業而分散配置一點,佔基金倉位一般都很低,經常不到1%,所以一有風吹草動,這些基金往往都是無條件斬倉出局,這就導致CB的價格有時像股票一樣大幅波動。由於債券的受償權利在股票之前,所以實際風險是要小很多的。大陸人由於關注這些產品少,券商又沒有公開的報價和宣傳資料,同時單筆交易一般在100萬港幣以上,所以交投很不活躍,也因此存在投資的機會。

四、優先股的轉換危機

似乎香港的優先股都是為轉股而設的,一般是在借殼上市或收購時配套發行,類似CB。也有還比較靠譜的優先股,比如(HK3899)中集安瑞科,由於當初中集借殼介入時發行了大量的優先股,為了保證25%的流通盤比例,(HK3899)近兩年一路上漲而中集一路將優先股轉換成普通同時配售套現,可股價至今漲勢不止,原因是(HK3899)的業績確實不錯。

五、回購也可能是象徵性的

每年年報後,董事會都會提請股東大會審議批准董事會在來年適當的時候回購不超過10%的股本而不需要再開股東大會。一般來說,回購股票都有利於提高老股東的每股收益,也是維持二級市場價格的利好行為。但很多時候,公司其實只是象徵性的回購一點股票,做市值維護,以便大股東之後減持套現或增發新股,所以這個也還得具體分析。

六、私有化會終止長期持股計劃

一說到私有化退市,我們就能聯想到阿里巴巴,這個神一樣的公司最近為了選擇在香港或美國上市而花招頻頻。目前A股市場除了少量吸收合併退市情況外,還沒有出現過大股東全額收購股權從而私有化退市的案例,但港股市場上,每年都有好多宗。

比如當年的阿里巴巴(HK1688),這個公司2007年以13.5港元,超過100倍的PE上市,上市時味道做得很足,就如同現在頻頻出手收購概念公司造勢一樣,當時市場關注的是它的高成長,所以開盤價高達30元,250倍的PE。5年過去了,儘管阿里巴巴的利潤翻了一倍,公司經營也很健康,但股價卻一路下滑到6塊多錢,投資者損失慘重。如果我們堅持價值投資長期持有,甚至越跌越買,以為業績增長最終會帶動股價上升,那你就錯了。為什麼呢?因為大股東並不怕股價下跌,它甚至喜歡下跌,去年2月,在股價極度低迷的情況下,大股東提出全盤私有化並退市。

香港市場經常會玩這種遊戲,市道好時高價IPO,市道差時低價私有化,上市公司被大股東玩波段遊戲。所以,就算是報表數據良好,價格低廉,小股東也是可能沒法將價值變現的。

A股儘管整體估值處於歷史低位,但還沒有私有化案例出現,這也證明了絕大部分A股的估值其實仍然不夠吸引力。未來A股在全面做空機制形成後,加上改為註冊制使得容量不斷擴大估值下降,可能會出現私有化案例。

第三部分、融資融券與完善的沽空機制

一、融資買入


在香港,融資融券最初是一種自發的市場行為,後來一直到80年代才形成統一規定。所謂融資,在香港通常稱為「孖展」,取的是美國對此業務的叫法「Margin」的諧音,即客戶以自有證券做抵押通過證券公司等借入資金購買股票或申購新股;所謂融券,也稱賣空,即客戶向證券公司借入股票後賣出,並在規定的時間內將所借股票買回還給證券公司。

在香港市場操作孖展業務,投資者根據需要在選定的證券公司開設孖展賬戶(保證金賬戶),超出自有本金的部分由證券公司或銀行以客戶帳戶上的證券作抵押提供融資支付。一般來說,哪些股票可以進行孖展交易,會由證券公司根據自己的判斷來決定,而孖展比例(孖展融資額佔購買證券所需全部金額的比例)亦會不斷調整,例如40%的孖展比例,即你買入10000元市值的股票,自有資金必須為6000元,孖展融資4000元,由此資金槓桿為1.5倍。一般來說交易軟件上可以看到比例值,資金較大的專業投資者,可融資標的和融資比例都可以直接和券商談條件。

投資者開設孖展賬戶,可以博取更高的投資收益,但同時,也會槓桿放大風險。另外,證券公司也可以將孖展賬戶內的股票,不經客戶同意而出借給融券做空的人,這極大的方便了借貨做空。

二、 融券做空

A股現在雖然也有融券業務,但沽空機制並不完整,一是開戶券商能借貨的比例很低,多數時候根本沒貨可以借,既不能直接向其他股東借,也不能讓券商直接從開保證金賬戶的客戶裡劃走;二是平倉方式單一,無法場外交易平倉;三是內地各級政府和證監會有對造假的包庇、對泡沫的容忍和對沽空的罪惡態度。

在香港的融券交易中,賣空的基本都是藍籌股,開戶也比較麻煩,得特別申請並經香港稅務局審批,前後歷時一個月。買賣時首先需要向證券公司或是股票經紀人借入股票,在市場上賣出,然後在約定的時間內從市場上買回股票還給證券公司或是經紀人。此外,在融券交易中,通常還會涉及第三方,因為證券公司或是經紀人如果自己手中並沒有股票,就需要向其它證券公司或是基金公司等借入股票,並轉借給客戶,這之間的借貸利率完全是雙方協商的,不同時間不同的股票可能借貸利率都不一樣,一般要比按揭貸款利率高4-5個百分點不等。

筆者沒有直接參與過融券做空,但曾有幾次因為分析財務造假而和做空機構有「親密接觸」。實際上機構做空多數時候並不是因為財務造假,而是公司出現業績下滑的拐點時,業績和估值雙殺出現前進行的戰略沽空,比如今年的(HK1880)百麗國際。如果是發現財務造假而做空,那麼:

做空首先要評估一下大股東的實力,一般來說,嚴重做假的公司都是民企,而國企特別是央企,沒有嚴重做假的動機,最多是為了政績做短期平滑,或是資金挪用,多數是不作為窩裡鬥無效率。民企的老闆如果實力雄厚,那他可能在短期內托住股價,這對做空應該會很不利;

二是做空時機的選擇,最好是在業務和市場的拐點處爆料,因為做假的證據掌握在做空者手中,你可以等待和選擇在任何時點曝光。做空時,你應該要先借入股票談妥條款之類的,時間就是金錢,選時不好逆大勢而為的話,風險可能是無窮的;

三是做空的證據要硬,讓大股東和其他利益相關人沒有反駁的餘地。多數時候我們都是懷疑人家做假,我們可以選擇迴避它,因為我們不是公司內部的人,很難得到確鑿的證據。但你要做空的話,沒有證據就不行,不但起不到震憾效果,還容易被公司反咬一口。畢竟你是希望股價下跌的,下跌得原有的小股東拋掉手中的股票,而一般人都會有稟賦效應,寧願做斯德哥爾摩症患者,也不會輕易認錯割肉出局;

四是選擇的標的要適合平倉,因為你先借貨賣掉後,最終你總是得買回來還貨平倉的。所以如果大股東持股比例過高,那你在二級市場上就很難買回足夠的貨而股價不上漲。如果想場外交易平倉,特別是股價長期停牌的那種,因為借貨是要付利息的,所以最好是選股東中有大私募的股票,若是公募,人家可能不收表現提成費,所以公募寧可硬撐著讓賬面好看些也不願意折價賣股套現止損,這就使得沽空方無法買回股票平倉,不能平倉你就得不停的付利息。

完善的沽空機制,長期有利於多空力量的平衡,但短期會加劇市場的波動。港股沒有ST和強制退市制度,但因為被質疑造假而停牌甚至清盤退市的事件時有發生。一旦長期停牌甚至退市,投資者可能血本無歸。

綜上所述,投資港股雖然有很多的機會,但也會面對更大的風險,A股市場相對比較單純,投資者應該多瞭解兩地市場的差異,以避開港股市場裡的各種陷阱。

聲明:本人未持有文中提及的股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6455

創業之路上南北的差異:來看看深圳的落地精神

來源: http://new.iheima.com/detail/2013/1228/57472.html

i黑馬觀察到,以南北地域為界限,中國互聯網形成截然不同風格。北方主矽谷風範,走高大尚路線,美國火什麽,做什麽,一般都在國外有現成模式。南方主本土風範,走“土鱉路線”,一切從需求出發,低調務實,國外基本難以找到現成模仿模式。大凡有所成的人,做事情大多主張先行動, 把事情落地下來,然後在逐漸完善的過程中追求成功。一次,一個做投資的朋友,在福建出差期間,在微信上寫了這樣一段話:只有來到南方,你才能體會到,在南方哪些創業項目可落地,以及你賺錢的能力。也許是我在北京待的時間太久了,或看到的,或聽到的,或在朋友聚會時談到的基本上都是上市,千萬美金被收購等。因此,在我剛看到這句話時,我的感受其實並不怎麽強烈,在很長一段時間以來總認為,在南方創業不外乎就是通過快速做小公司去賺錢。終於有機會,在深圳待了較長一段時間,機緣巧合下,有幸見了一些朋友,切實感受到了一把在中國南北方創業的區別,讓我在認識上和觀念上開始有所轉變。創業差異眾所周知,北京的IT業始於中關村。當時,最先引得媒體關註的當屬1995年成立的瀛海威時空。起初,它用了一句“向前直走100米就是互聯網”的廣告牌,掀起了中國互聯網發展的熱潮。雖然現在的中關村已經變成了全世界最大的IT產品批發與零售市場,但依舊不能改變它作為中國軟件龍頭的地位。在這里,有號稱軟件公司一條街的“知春路”,有“中國矽谷”之美譽的“中關村軟件園”,幾乎全球所有知名軟件公司都在此建立了研發中心。同時,北大、清華等國內一流大學比鄰中關村,這讓這些軟件公司變得更加有活力。2009年,李開複開始創辦了天使投資機構“創新工場”,開啟了一股天使投資的熱潮。同時伴隨著幾大互聯網公司紛紛加入IT投資和收購圈,北京的創業變得越來越熱情似火。這些機構幫助初創公司解決最棘手的資金問題,而中關村又從不缺少軟件人才,這些因素讓北京以風險投資為前期資金來源的創業項目,如雨後春筍般從市場上冒了出來。然而,大部分企業都是負資產運營,它們或靜靜地等著A輪和B輪的投資,或等著被收購,或等著最後的灰飛煙滅。與北京創業的熱火朝天相比,遠在萬里之外南國的深圳,則完全是另外一種情況。1978年,作為中國第一個經濟特區,大量的國外公司開始進入深圳,利用中國的低成本人力生產商品。本質上說,這是一個以做買賣和提供服務見長的城市。在這個城市里,交易的絕大多數商品不是人力就是實物。同時,深圳也是一個以速度見長的城市,“深圳速度”只有切身感受過才會有深深的體會。在這里,一家公司從註冊到辦理完各種手續只需要4天;在這里,隨時能找到從硬件到軟件,再到畫電路板的人才。曾與一位做手機的朋友聊過,他說只要你在華強北電子市場逛上一圈,就能買到拼出一部手機的所有零件;在這里,這也是一個分工明確的城市,這里很少能聽到人們談概念,談收購,談上市。每個人都腳踏實地做著細分的一片市場,先賺到錢養活自己才是這里創業者最基本的訴求。其實,每個地方的人們,都在利用自己的區域特色追求自己的夢想。對北京來說,軟件人才多是優勢,但是在深圳,IT創業項目也大多以電子商品為基礎。其電子器件的生產能力在國內絕對名列前茅。比如電子導遊器是個很傳統的產品,在稍大一點的旅遊區,都會有這樣的設備出租,而用過的人在體驗上都沒好感受。當移動設備興起後,很多開發者才看到這類產品的價值,於是出現了很多通過APP來解決用戶體驗的方案,但是很快這些開發者就發現在許多景區網絡信號差,比如在許多廟宇之類的室內景點,根本沒有GPS信號。這就導致了這類應用遲遲得不到實際應用。這次,終於見到我的一位朋友正在解決此問題。他感覺電子導遊確實有用戶價值,於是自己出錢印刷調查單後,跑到景區做了幾千份用戶調查。基於用戶反饋確定此類產品確實如他所想有使用的意願,他外包了軟件和硬件開發模塊,找來了大學生,錄了導遊詞,找朋友的工廠做了產品開模,在兩個月的時間內,一款漂亮的電子導遊器就開發出來了。接著又帶著這個半成品,前往一家景點進行交流,幾番商討後,就順利拿到了景區合作運營的合同。就在3個月的時間內,做完了產品的用戶調查,做出了產品,順利簽下了第一個合同,且有了升級產品的開發計劃和模型。這種做事的方法,給了我非常大的感觸。如果在北京有同樣的事情,那麽它的創業過程會是怎樣呢?我想大致的活動會是這樣:其一,某個聰明人有這個想法,肯定認為自助遊會成為一個巨大市場,每人都不希望旅遊只是走馬觀花的轉轉,所以電子導遊會很有市場;其二,他發現做這個玩意兒,需要一些有懂硬件、軟件方面的人。其三,開始找創業夥伴。先看看身邊有沒有合適的人,或是發個創始人招攬廣告這類的事,找到有興趣有技術的人加入,並作為創始人一起兼職創業。於是,花了兩個月才把各路人馬組織到一起,或利用下班時間,或利用周末時間,找一個咖啡廳開始做產品;其四,兩個月過後,產品開始進入研發階段,同時也開始要準備商業計劃書;最後,會順理成章地期望著投資商能認可這個項目,並希望引入風險投資成立一家公司。同樣一個產品,如果放在不同的地域,創業發生的過程是完全不一樣的。我的目的並不是要評價出哪種過程更好,但至少有一點是值得我們思考的:深圳的這位小夥伴做產品的“落地精神”是值得肯定的。他沒有好高騖遠地只去談想法,也沒有把希望寄托於不花錢的兼職創始人身上,更沒有把公司的成敗,寄予風險投資的引入。大凡有所成的人,做事情大多主張先行動,把事情落地下來,然後在逐漸完善的過程中追求成功。創新與創業如果我們只是一味地追求完美,天天坐在家里做計劃,想有百分之百的把握後才肯付諸實施,你就是選擇了放棄,因為在這個世界上完美的事情是沒有的。再見到另一位同鄉,已經是一周以後了。他也已成立了自己的公司,並且註冊了自己的品牌。在創業前,他所在公司是一家國內做PC電源年銷售額億元以上的公司,經過多年拼搏,他的職位也已經做得不錯。但是,他去年毅然離職投身到轟轟烈烈的創業大軍中。他做的產品也是自己相對比較熟悉的電源類,不過不是服務於PC,而是服務於移動電源的。雖然移動電源現在還處於代工生產貼牌銷售的階段,但是他依然很認真地找了專業的設計人員,設計制作了產品LOGO和公司網站,並定義了品牌價值。從離職後,用了短短半年間,產品就進了沃爾瑪,月銷售額在4000枚以上,同時完成了公司第一個自主產品的設計和開模。當我問他為什麽會有這樣的勇氣時,他沒有太多的感嘆,只是淡淡地說,從現在的手機到以後的可穿戴電子設備,都應該需要移動充電,所以就投身做了。他的話雖簡單,但從中可以聽出他對市場的洞察力,以及創業的決心。若照一般的做法,這樣的小電子商品應進大的電商或是淘寶。但是他並沒有這樣做,其原因是進電商需很大的庫存量和資金投入,當資金投入不夠時,在電商渠道的銷量肯定會少得可憐。因為在超市方面的資源線較好,所以就優先選擇了做超市。其實,在深圳這樣的小公司多到數不勝數。它們都有夢想,都在利用著自身最有優勢的資源,做著細分的市場,並且都能一步落地。另外一個創新型的項目同樣來自於讓人感覺有些過時的電子菜單。在IPAD推向市場不久後,這種應用已經開始嶄露頭角,它通過直接把紙面菜單電子化並且放到IPAD中,提供給用戶一種全新的點單感覺。但直到今天也沒看到它在多少餐飲企業中使用。然而這次看到的這類產品,雖不能說讓人耳目一新,但模式卻變得易於接受。其實,在軟件的行當里,大家都期望能通過軟件解決用戶的問題,但在深圳這樣一個電子業特別發達的地方,這個項目就變了一種形式――把軟件顯示的菜單和硬件一起賣給用戶。這家公司通過硬件成本價,軟件免費的方式把產品銷售給酒店,再按年或月收取一定的服務費,酒店通過登錄雲端的後臺在線維護菜單。這種模式下,平均一臺硬件僅需500元,而對於一次性投資在1萬元左右的酒店來說,完全可以接受。如果酒店不更新菜單的話就不需要收費,更新菜單才產生服務費用。這種模式的好處是給客戶提供了性價比非常高的一攬子服務,並且它比只提供軟件給客戶帶來的粘性更高。我們可以設想,當賣出去的客戶端點越多,收集的數據就越能體現價值,正如這位創始人所說,他們現在至少已經做到了兩點:其一,賣出去的設備馬上收到了錢,未來肯定能收到服務費;其二,哪種類型的酒店里的哪一樣菜被食客點得最多和最少也一目了然。其實,市場永遠不缺少想法,也永遠不缺少產品,看似所有的產品都已經被先行者做過了,有些更是看似死氣沈沈,但到了不同的人手中,就有可能成為另一種鮮活的生意。也許現在看來,上述這些公司做的東西單一,且沒有任何技術競爭力,所在行業也非常傳統,但稍加分析我們就會發現,無論是移動電源、電子導遊還是電子菜單,它們所依托的同樣是移動互聯網的興起,只因為地域差異帶來的人文和資源的區別,讓他們選擇了以能快速落地的電子產品來實現自己的創業夢,並且利用實體產品的變現能力在早期能養活公司。他們的創始人天生就具有一種腳踏實地,勇於冒險的精神,誰又敢保證在未來的億元公司隊伍里,不會出現他們的身影呢?正如馬雲所說:“今時今日,一場由新技術掀起的革命正初露端倪,這股浪潮必將永久改變顧客與企業之間的力量態勢。”在世界各地,能夠把握這些新契機和新趨勢的中小型創業者,必將在競爭中脫穎而出。 相關公司: 數據來自 創業項目庫 作者:企業觀察家 | 編輯:ningyongwei | 責編:寧詠微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6476

補短板和差異化要注意些什麼?

http://www.yicai.com/news/2014/02/3464577.html
互聯網公司」突然變成了一個很紅的標籤。一些傳統產業的公司都在忙於往自己身上貼標籤。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華為了。不久前,它的新榮耀品牌獨立為一個新的事業部,由華為副總裁余承東直接管理,上上下下都對其期待很大。

這個品牌簡直就是在全面Copy小米:市場定位、渠道構成、營銷模式、產品定價、戰略部署幾乎一模一樣。

聯想可能也在學小米。至少,楊元慶最近一直對外強調說聯想要做一家互聯網公司。

在這樣一個年代,當一個「奧特曼」無疑是可恥的。讓這些老牌大公司產生危機感的是,當前的商界環境是無比糟糕的:可供選擇的產品非常多,到處都是競爭者,它們的產品還都越來越好。並且,機會到處都是,但屬於自己的似乎總隔著一層。

人們不得不用所謂的「互聯網思維」去思考的原因在於,技術降低了產業進入門檻,讓市場上的產品快速迭代,一個公司的競爭優勢會快速消亡。這時,扁平化的組織結構,對用戶的快速反應,對大數據的利用,就成為一個公司的基礎生存能力。

這是一個現代公司必須接受的事實。但是,這並不意味著,你必須變得跟你的競爭對手一樣。

你會發現這樣一個事實:精益求精未必導向一個好的結果,它可能的另一個方向是過度服務—而這個服務未必與你的用戶群相匹配,它可能只是浪費了過多的資源,很有可能只是「對手有」,而且贏得了掌聲和關注。於是,在每一個過度成熟的市場,我們都能看到越來越同質化的現象,大家不停地參照對手調整自己的策略,做加法或乘法,調動大量資源補足短板—但我們一點不覺得它們做的事符合最初的品牌和產品定位。

在商業世界裡,沒有什麼比失去差異化的優勢更可怕了。反過來說,你觀察那些成功的顛覆者,把一個競爭得近乎無利潤的市場重新帶入一個新的循環,它們實際上不是在效仿和跟隨,而往往是脫離競爭,逆對手之道而行之。

我們都知道,手機行業就是一個過度競爭的市場。蘋果當年做的事就是用智能化的觸屏手機打開一個新市場

。可短短幾年,觸屏手機已經遍地都是了,仍然還有一些公司能夠勝出,比如小米,通過改變渠道、縮短產業鏈環節、提高資金運轉效率等方式擠進了這個市場並讓大公司重視它的存在。它的粉絲經濟也好,互聯網營銷也罷,是為了繞開傳統手機產業鏈中龐大厚重的到達客戶的渠道,這本來是小米看起來毫無勝算的短板,但對於聯想來說,這是它最大的優勢,即便是華為,它的運營商關係和產品定位也足以支撐起渠道。

任何時候,盲目補短板都是一個極其危險的行為,對一個公司如此,對一個人而言,也是如此。因為不管是

一個組織還是一個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只能集中精力在一些必要的事情上。就像德魯克告誡經理人的:你的下屬必然不是完美的,而能夠利用好其優點就是你的成功。對於一個公司而言也是如此,長的那塊板決定了你的產品與市場上其他產品的差異化程度,而不斷地補短板卻會讓你看上去跟對手差距越來越小。

對於華為來說,它的優勢是其強大的專利儲備和技術研發能力,以及對海外運營商渠道的佔有;而聯想,它

在PC領域積累下了強大的做渠道的經驗和資源。而它們的短板不是缺少互聯網上粉絲的關注,聯想缺的是產業鏈控制力,華為缺的是製造高附加值產品的經驗,如果結合資源投入,顯然這些更重要。

所以我們一點也不想看到寶馬變成特斯拉,也不想看到華為和聯想變成小米,騰訊、百度、新浪及網易變成

阿里巴巴;或者,《第一財經週刊》變成一個什麼到處可見的新媒體形式。

我們都在尋找一個不一樣的打法。這很重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1104

落腳市場見差異 楓葉資料室

http://danielkyip.mysinablog.com/index.php?op=ViewArticle&articleId=4965590

過去的1月是連續第二個指數高開低收的月份。回顧本地基金經理的1月操盤表現,基金經理們落腳的市場變得非常關鍵。截至131日,林少陽的「VL Champion FundYTD表現為跌1.06%;黃國英的「Leverage Partners Absolute ReturnFund」經年度派息調整後,YTD表現為跌0.07%;陸東的「Looks Absolute Return Fund YTD表現為跌4.24%;惠理價值基金(單位)的YTD表現跌5.69%

上述基金表現很大程度反映了三個不同市場的表現,因黃國英的基金在港股以外主要持有美股,林少陽的基金在港股以外主要持有日股,這讓只限中港股票的惠理基金及陸東基金望塵莫及。值得留意的是,美股在1月明顯跑贏日股及中港股票,這應該是黃國英基金表現最好的主因。由於預期環球股市的表現將愈來愈無關聯性,我們相信,上述各基金的表現亦將會愈來愈分歧。

回顧1月,黃國英表示:『剛過去的1月市況發展相當有參考性,一日升一日跌,單跳已成習慣,自己受不了港股的無定向風,早已進一步將注碼轉戰外圍。不過港股方面注碼減少,一樣要運作,還是要動腦筋去迎戰。最近市況受壓,主要是受制於錢荒及信貸產品爆煲危機。前者有了去年6月的經驗,應該不足為懼,真正值得擔心的是後者,的確有機會演變成黑天鵝,但正路預期中央一定不會容許出現金融危機,中資金融股又跌得殘,低位沽空已無謂,唯一要想想是否有得博。

回顧整個1月的操作,感覺是帶點沮喪。有好幾場漂亮的勝仗,卻不知怎地,利潤總是在其他地方蒸發掉,猶如打了一場激烈拳賽,打到天昏地暗,最終和局收場。雖然面對一個絕頂高手,打和已經算是不錯的賽果。賽後檢討,白做原因有兩個。第一是有兩三次重錘出擊失手被反噬;第二則是不少長期持倉由熱變冷,不經不覺之間被陰乾。

更重要的是,市場一直都是牛熊共舞,超級兩極化,甚至到後期出現新興市場走資陰影這件宏觀事件,也無改投資者微觀上的操作,甚至因應形勢,情況變本加厲。市場愈來愈成熟,再不相信世界會一鑊熟,當環境趨向惡劣,就更加擁抱少數卓越有條件免疫的公司。』

林少陽認為:『環球股市在1月尾出現戲劇性的調整,為投資者帶來趁低吸納的機會,很可惜一直居高不下的增長股,在今次的調整裡跌幅非常有限兼歷時甚短,未必能為保守的投資者提供一個可執行的候低入市機會。

……從市場對美國就業數據的反應,顯示歐美成熟市場仍然處於牛市之中。例如在官方公布最新就業數據之前,有市場傳言指數據將優於預期,結果卻是適得其反,但美股依然無視負面消息,照樣回升,上述往往是股市處於上升周期的常見現象。另外,外匯市場的反彈,亦反映市場避險的情緒有所舒緩……

可以說,雖然調整市況歷時多久難料,但是從整體環球市場的氣氛看,調整之前市況並沒有過熱的跡象,預期今次的調整,幅度亦未必太大,不排除2月初段的調整縱未見底,亦已離底不遠。』』刊於21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2709

途牛CEO:實現盈利沒有問題 與攜程差異互補 歡聚美股開戶

http://xueqiu.com/3061886413/29183831
途牛網CEO於敦德在納斯達克接受專訪 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5月10日早間消息,途牛旅遊網美東周五成功登陸納斯達克,開盤價與定價持平為每股9美元。首日收盤每股10.07美元,漲幅為11.89%。
途牛網CEO於敦德在納斯達克接受新浪科技專訪時表示,公司在中長期實現盈利不是問題,將更加專注行業細分後的競爭優勢,注重無線客戶端的投入。他稱,與攜程的關係將更加差異互補,共同將中國在線旅遊市場份額的蛋糕擴大,預計行業能夠實現如歐美同行千億美元市值的目標。
以下為採訪實錄:
新浪:融資金額為1.17美元,最終定價為每股9美元,處於定價區間低端,是否是受美股大環境和中概股近期表現影響?
於敦德:短期內市場環境比較波動。我們在綜合考慮各種因素之後,將價格定於這個位置。但是關鍵不是定價多少,還是看將來公司股價表現。
新浪:途牛為第四家登陸美國的中國在線旅遊網,怎樣形成競爭優勢,實現突圍?
於敦德:跟其他三家攜程、藝龍和去哪兒業務差異比較大。他們更多在機票酒店以及國內游上面,我們更加專注休閒旅遊,尤其是打包產品(跟團游和自助遊),在目的地上面我們更多是出境游。商業上我們是商家的模式,而其他的為代理商的模式。我們專注在休閒領域已經7年,通過積累,我們的品牌、產品和服務已經建立了非常好的優勢。這也是我們在之後增長裡面會持續不斷的提供支撐,和擴大優勢。
中國整個在線旅遊行業的空間非常大,目前整個行業市值只有100億左右,但是我們看到歐美相關領域(priceline、tripadviser等)市值是達到1000億美元的,中國在線旅遊市場會達到相應的水平。目前還是應該考慮怎麼把蛋糕做大,加強核心競爭力。
新浪:如何實現盈利?
於敦德:長期來看,實現盈利是絕對沒有問題的。但目前重點還是如何進一步擴大市場份額。今年上半年我們也在品牌、產品和服務商增加投入。目前中國旅遊在線滲透率僅為7.7%,整個規模還比較小,我們相信通過這些方式實現快速增長,擴大市場份額。隨著市場份額和規模增長,盈利是沒有問題。在報表上也看得出來,我們的毛利率在不斷提升,規模不斷增加,費用率不斷降低,這樣發展下去是一個很穩定的盈利的節奏,我們也想保持這種節奏,為客戶提供更好的服務。實現盈利不是一件困難的事情,有一定的計劃。
新浪:實現盈利屬於你的短期目標之一嗎?
於敦德:他不是一個短期目標,是一個中長期目標。
新浪:短期是一年?
於敦德:時間上不太方便給出。我們覺得發展空間還是很大,我們目前的城市覆蓋也很少,只有64個出發地,包括在線下服務中心的增加。這個是現在更重要的工作。
新浪:我們也看到途牛跟攜程、奇虎等行業龍頭的合作甚至競爭,上市後如何深化合作實現實質突破?
於敦德:奇虎是我們的重要合作夥伴之一,奇虎這次也投資了我們500萬美元。之後還會進一步溝通、合作。攜程在這次IPO也投資了1500萬美元,我們與攜程並不是競爭對手的關係。業務上我們有很大的差異。我們的在線跟團優勢會多一些,主要也是休閒旅遊客戶,攜程商旅客戶較多。從目的地上,我們出境游佔到交易額70%以上,攜程主要是國內。產品上,我們主要是開放的採購,我們通過3000多個合作夥伴的合作共同提供每個目的地最好產品。攜程更多是自己生產、自己銷售。所以業務上有差異互補關係。所以在未來產品上也會有更多的合作。第二,攜程很看好我們,7年發展在休閒遊領域也建立好很高的門檻,攜程覺得不需要自己重複做一個,投資我們是更好選擇。第三,整個在線率市場發展還是會非常大,全球酒店預訂上,中國公司做得還不夠,生活服務領域還有很大空間發展。現在行業的共識是如何把蛋糕做大,而不是惡性競爭。
新浪:境外旅遊考慮跟國際夥伴合作嗎?
於敦德:目前已經有很全球很多目的地的合作夥伴來合作,通過我們在自助遊上面會和酒店和公司合作。跟團游加大跟供應商的合作。行業趨勢跟我們7年前預見的一樣,會更多的專注於分工,市場細化。供應商會更注重當地的資源和產品,所以我們需要協助來共同服務客戶。
新浪:能講一講線上和線下的結合嗎?
於敦德:線上和線下在共同結合起來。通過無線互聯網、PC互聯網,包括400多人的旅遊顧問和超過15個城市的出發中心共同結合幫助客戶。上下班可以通過無線跟我們取得聯繫,通過電話取得聯繫,當簽證材料出現問題可以通過本地服務中心取得聯繫。這樣多種的方法服務客戶,我們在無線上的增長很快,無線也是重要發展趨勢。我們流量和訂單的25%來自無線。我們在中國電子商務領域來說的客單價是最高的之一,要好幾千塊錢。這樣的客單價要求我們的服務體驗良好,盡靠線上是絕對不夠的。(新浪財經 羅綺梅 發自紐約)
公司簡介:
途牛旅遊網定位於「在線休閒旅遊服務」,創立於2006年10月,2014年5月9日登陸美國納斯達克市。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8717

Uber和Airbnb何以顛覆傳統行業:打造自身差異性

http://www.iheima.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2126
近年來旅遊行業未能誕生出偉大而成功的品牌,Expedia、TripAdvisor等大品牌,退一步說,包括Kayak在內的企業都是在至少十年前起步的,行業人士對這一現狀深感痛心。

與此同時, Booking.com、Skyscanner以及Trivago等品牌在歐洲深入人心,去哪兒和攜程在中國也是家喻戶曉。

Uber和Airbnb的估值已超越了主流租車企業和連鎖酒店,儘管它們面臨許多監管問題,但仍有潛力成為國際大品牌,為這個行業帶來新的生機。

Uber和Airbnb如今知名度大增,它們和競爭者一起正在改變租車和住宿行業的傳統觀念。

Uber剛剛完成12億美元的融資,估值達到170億美元,其移動應用和它的競爭者Lyft一起正在拉動消費者的增量需求並改變他們對租車服務的認識。

正在重新定義住宿行業的Airbnb估值同樣高達100億美元,正如凱悅酒店的CEO Mark Hoplamazian所說,毫無疑問Airbnb將會發展,但它也會一直存在。




創業公司要多麼與眾不同?

Uber、Lyft和Airbnb都有機會成為國際大品牌,因為他們與行業內其他企業非常不同。

還有人稱這三家企業與行業先行者「截然不同」。

想起這句話是因為我最近和HotelTonight的CEO、一名積極的旅遊創業公司投資者Sam Shank聊起了他對旅遊創業公司的看法。

Shank對我說,當創業公司和他討論差異化的問題時,他會問他們所做的事情是否與其他公司「截然不同」。

旅遊創業公司Hipmunk創造了機票和酒店搜索的痛苦指數(Agony Index),這是否能成為足夠獨特的成功基石有待探討。當然,Hipmunk不會止步於此,但是大家都知道了這個創意。

要想獲得真正的成功,旅遊創業公司必須致力於自身與其他企業的「差異性」,就像Uber和Airbnb與他們的競爭者一樣。

Hopper的轉變

當談到旅遊創業公司Hopper時,我們難免會想到旅遊創業公司的創意流失。

Hopper由Frederic LeLonde創辦於2007年,致力於打造一個能改變旅行計劃過程的大型目的地數據庫。

融資2200萬美元之後好幾年,Hopper才將所謂的「alpha」網站上線,展示其姍姍來遲的旅行計劃產品。

然而這個產品並未引起關注。

據說,在成立七年之後Hopper改變了策略,因為他們發現旅行者對目的地內容和旅行計劃產品並不是特別感興趣。

Hopper最新開發的產品是讓旅行者獲得潛在航班的票價「資料」,從而決定最佳飛行時間。

Hopper似乎完全無視行業的現實,沉浸在自己打造的技術中,現在他們又弄出了另外一個旅行者不會感興趣的產品,以證明自己這些年的付出是值得的。

沒人能通過預測什麼時候坐飛機賺錢,幾年前Bing Travel收購Farecast時獲得了其航班預測技術,但最近他們也停掉了航班預測業務。

LeLonde是一個非常聰明的技術專家,也曾獲得過成功,他創辦了Newtrade Technologies並於2002年將其賣給了Expedia。

不過,Hopper沒有創造過、顯然目前也沒有創造「截然不同」的產品,無論是旅行計劃、機票預測還是傳說中的元搜索產品。

LeLonde以及一群有志向的旅遊公司創業者,尤其是那些創始人和聯合創始人一直在旅行計劃和移動應用方面進行著各種努力,但他們只是在白費工夫,而且還浪費投資人的錢。

當然,這些嘗試不能完全歸零。創業者們可以獲得有益的經驗,或許還能創造出有趣的產品,只是他們在開發旅行計劃產品上面花費了太多精力,而這些產品又太過相似,成功的幾率太小,因為他們不像TripAdvisor或是Lonely Planet那樣「截然不同」。

Hopper或許不願承認,但是這家創業公司會發現消費者並不買賬,無論技術看起來多麼誘人。

Airbnb和Uber已經證明了要成為成功的具有顛覆精神的旅遊創業公司,必須「截然不同」。

「我經常和創業公司說的一點就是,他們不能僅僅是比別的企業更好,他們必須與眾不同,」 Hotel Tonight的CEO Shank說道,「HotelTonigh提供更好的酒店、更優惠的價格和更便捷的預訂服務,但我們與眾不同的地方在於我們只做當天服務,並且只在移動設備上提供服務。」

你可以爭論說HotelTonight的模式最終會被市場淘汰,但事實是我們的確在創辦之初就做到了「截然不同」。

僅僅是調整策略變得和其他企業略微不同,或是開發出一些很容易被大公司模仿的產品,這樣的企業只能走向毀滅。

創造一個截然不同的創業公司極其不易,但這是成功創業者的信念。

來源:環球旅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2248

要充分利用公司的市場價值與其內在價值的差異 海鷗_cxhope

http://xueqiu.com/5116618835/30003191
巴菲特說他所認識的一些人,他們的成功絕非是幸運二字所能解釋的。那天,他舉的例子都是圍繞著那些長時間持續擊敗市場的人的。這些人不是靠運氣,而是靠遵循同一個人所制訂的基本原則--「要充分利用公司的市場價值與其內在價值的差異」,而這個人就是本·格雷厄姆。

昨天寫帖子,偶然看到這句話(之前應該也看到過,可能是因為那時水平還不夠,對這句話完全沒印象):要充分利用公司的市場價值與其內在價值的差異!

想起了我的投資思路(最近才總結出來的),就是找到那些被市場誤讀的企業,和格老的這句話真是如出一轍啊,好吧,我宣佈,今天開始,我也是格雷厄姆的徒子徒孫之一了,嘿嘿。

這個錢真的很好賺又很不好賺。好賺的意思是說真有便宜貨給你撿,大把的利潤。不好賺的意思就是既然定義為市場誤讀,那麼一定都是些不受市場待見的股,等待之久你必須提前預見到,否則你不可能有耐心在被所有人否定的時候還堅持下去。

同時再說說運氣,倒不是我想否認運氣(很多次我自己就在反覆強調自己是運氣),運氣這東西,你可以事後總結的時候用,但是事前,一定一定別這麼想。市場有多殘酷,我想每個參與的人都知道,在這麼殘酷的環境裡,尤其又是價值投資,不被大多數人認可,更別以為市場能贊同你(你若想買便宜貨,想找那些存在差異的,一定是被市場當垃圾的才有可能,而被市場當垃圾,一定得是大家全反對才可能)。

這個時候,除了你自己,沒人能幫你,你必須依靠自己的堅定信念,依靠自己積累的知識,相信自己做出的判斷。你才可能堅持下去。如果你想,哎,我也不知道自己買的對不對,我就是在等運氣呢,運氣來了我就賺了。

你當然可以等,等一天,等一個月,甚至等一年。知道嗎?一天的時候你可能還很樂觀,一個月的時候你就會疑惑,是不是自己沒看準?你的心理就會起變化,會認為自己真倒霉,怎麼拿了這麼個衰股,拿著這破股能有好運嗎?我得換換股改改運。倘若你說,哎,再堅持一下吧,也許到一個半月的時候運氣會來呢,人家不是說扎飛鏢的猴子都能選到牛股嗎?也許我這就是牛股,只是運氣還沒來。然後你又等了三個月,再等了半年,最後等了一年,你發現它還沒漲........

我想說的是:第一,運氣這兩個字,是不足以支持你撐過慢慢長夜、無邊黑暗的。第二,僅僅依靠運氣是選不出正確股票的。因為那樣的話你等於把自己給定義為和扔飛鏢的猴子是一類了。所以,僅靠運氣二字,最終你將什麼都得不到!

*******************************************************************************

為什麼在A股會覺得價值投資不好用,可能是這幾個原因:

第一,缺乏成功例子,有很多人依靠價值投資賺到錢了,但這都是小散層面的。而那些公開持續發售的基金,成功的例子卻不多,沒有榜樣鼓舞,心裡肯定會打鼓,會懷疑,呵呵。比如說到A股成功的那些人:王亞偉,徐翔,這些都不是靠價值的。而依靠價值不願意炒作的,比如邱國鷺,從南方辭職了,呵呵。比如但斌,據說業績並不特別出色,至少比起徐翔來差了很多。

第二,A股的大資金們都不價值,你讓小散怎麼堅持。環境是由所有參與的人自己創造出來的。如果主流資金提倡價值,如果我們看那些基金的年報半年報中,並沒有頻繁換股,也沒有一大把的創業板,那麼整個市場氛圍可能就會和今天完全不同。人是群居動物,沒人支持你的時候你很難堅持下去,若周圍人都在價值投資,即使不賺錢,你堅持起來也會容易很多。

第三,A股歷史短,制度不完善。我想,美股肯定也投機,但人家幾百年歷史發展下來,各項制度不斷完善,把投機的路子基本上賭死了。而且歷史上幾次大的股災,到最後不投資賺不到錢,把大家都趕到投資路上來了。

再來看A股,

財務造假很容易(判斷報表真偽應該是投資者做的事嗎?可現在卻成了讀報表的第一目標,你只能依靠自己去判斷真偽),有漲停板制度,容易造成缺貨假象,拉升方便。

缺乏好的公司,如果京東、阿里,百度,騰訊這些在A股上市,大家買了一路享受上漲,我猜一定特別多的小散會放棄追漲停,踏踏實實地投資。問題是這些標的都不在國內上市。這就好像隨著歷史的發展,最開始時候馬車確實是藍籌股,但後來有汽車了,馬車就不能定義為藍籌了。你得讓汽車上市,讓人們享受到汽車發展帶來的收益。很早很早以前,鐵路還都是綠皮車呢,那個時候投資綠皮車就是買藍籌股,你可以幻想不斷開線路,擴充綠皮車,不斷賺錢。那絕對是價值投資。再然後都變動車變高鐵了,結果高鐵不在國內上市,國內的企業還是綠皮車。也不能說一個動車都不來,但是主流時速300的,沒辦法在國內上市,而時速只有100的,卻靠著財務造假在國內上市(比如優酷和樂視),像這種情況你讓大家怎麼價值投資啊。

第四,大股東大量是持股超過50%的國企,佔著茅坑不拉屎,他自己不創造價值,還能阻擋別人來收購,企業資產無法變現。比如五糧液,假如真是完全的市場經濟,那麼股價跌到一定時候,就有大資金進來發起收購了。但是現在,股價跌到零也不用擔心,大股東毫無壓力。那這個時候你買了五糧液做投資,你也無法享受資產重估帶來的利潤。

暫時我能想起來的就上面這些。

既然大家投資賺不到錢,可是來這個市場又必須賺錢(幾年不賺錢,神仙都被餓死了,更何況我們都是凡人),那也只能去投機,不然還能有什麼辦法???


************************************************************************

上面說的是投資為什麼在A股不好用。凡事有利必有弊,那麼有弊一定也會有利。正因為A股沒人價值投資,所以有時候會出現特別好的標的卻能特別便宜的現象,呵呵。從這個角度說,這裡又簡直就是投資者的天堂了,呵呵。

拿我喜歡的交通銀行來舉例,財政部是大股東,又是全國第五大銀行,又有各種政策保駕護航,又是壟斷,要牌照的,無法自由競爭。就算真做假賬,過幾年也把假賬抹平了,利潤超級好........等等吧,這麼好的股,卻被打折賣,如果是在一個價值盛行的市場裡,可能不會有這麼便宜的價格出現。

所以,這方面看,A股是天堂。

還有就是既然大家都炒作垃圾,垃圾都有好幾塊,那萬一看走眼了,以為是價值實際是垃圾,不用擔心象國外那樣會跌到一毛一分的,這方面保護作用也比國外強,絕對是沒什麼實力的容易判斷錯的小散們的天堂。

還有一點:價值投資的誤區!!!

不是買了有價值的股就叫價值投資,就能賺到錢。如果真這麼簡單,那世界上沒人工作,都來炒股了,呵呵。所以,你得明確幾點:

1、這個行業裡,發大財和賺溫飽和虧錢,這樣的比例跟其它行業差不多的,甚至因為門檻低,來的人多,分母也就大了,那麼成功的比率反而更低了。賣早點的,都說賣早點辛苦能賺錢,但是不是每個賣早點的都能賺錢呢?肯定不是!一定有人賠的,還有很多人也就賺的比工作多一點點甚至不如工資,只有極少數的,因為賣早點最終開了連鎖店成了大亨,比如永和豆漿。股票這行業也是如此,如果你覺得你無法通過賣豆漿就成為永和,那麼你肯定也不可能只通過炒股就成為巴菲特。對這一點必須有個清醒的認識。

2、你買的股票是否有價值,不是由你說了算的。所以你也別抱怨,說什麼市場不接受你的價值。明明這個股很好可就是不漲。像這種情況我沒什麼好的建議,只能說你回去繼續學習吧,我都讀了那麼多年報和招股書,都這麼勤奮了,都不覺得我能知道什麼股有價值,你連一點基本的努力都沒付出,你就認為你能懂價值?你買的股一定是價值股?

3、即使你買的股真有價值,根據我上面說的各行業發財比例,大多數的價值股,就算它真是價值股,其命運依舊還會是不漲,嘿嘿。因為如果是價值股就得漲,那麼通過市場發財的比例就太高了,違背自然規律。所以,股票跟人一樣,平庸的永遠都是大多數。

4、股東很難通過企業賺到錢!理由:企業經營很難,能維持工資和稅收,能十幾年不倒閉,這就已經是家好企業了。還想要股東利潤?想都別想,呵呵。那為什麼好多人開企業發財了呢?那是因為財富集中,只有他一個股東。比如他的企業裡要養100個人,每個人的工資是10萬,那麼企業的工資費用是1000萬,而給股東的利潤只有100萬,雖然遠遠低於工資,但因為這100萬全是一個人的(只有一個股東),100萬要比10萬工資多了10倍呢。開企業能賺更多錢通常是這個意義上的,是指的這個層面。那股東要靠什麼賺錢呢?靠上市啊。否則為什麼總聽說,股東快維持不下去了,拚命在上市呢,呵呵。所以,連大股東都賺不到錢,作為市場上的小股東,甚至一家企業的股東數都快比員工數量還多了,那麼本身就比工資少的那部分利潤,又怎麼夠分啊。

5、股價不漲是常態,畢竟錢不好賺(這裡只說投資,不討論炒作)。那麼你只有兩條路可選:1、確實選出超常規發展的企業,企業特別優異!!!2、老老實實靠分紅收回成本!!!除此之外,大多數的價值投資,都是平庸加平淡且賺不到錢的,呵呵。

*************************************************************************************

好像跑題了,嘿嘿。

回到主題:要充分利用公司的市場價值與其內在價值的差異!!!

我是這麼理解這句話的,差異產生的原因應該有兩個:

1、消息不充分,比如千山明明是醫療股了,市場還按機械股對待。比如安琪明明是保健品了,市場還把它當成一個只會生產酵母的過度競爭和市場容量有限的企業。.......這個時候,市場給的價值,和企業自身價值,就會產生一個差異。只要持股,耐心等著市場重新估值就行了。至於市場什麼時候會重新估值,引子可能會很多,五花八門的,這方面不用太花力氣研究,也研究不出所以然。比如也許只是有某個資金某個大佬,那天恰好路過那裡,進去上了個廁所,發現此公司這麼整潔有序,然後就派了個人去調研,然後就建倉瞭然後股價一漲大批人都去調研,然後就發現公司好了。像這些背後的理由,你根本無法去提前預知。你所能做的,就是相信自己,然後等待!

2、企業發展了,比如原來企業一年只賺一千萬,相應的市場給一千萬的估值,但企業在發展嘛,兩年後人家賺一個億了,市場自然也會給出一個億的估值。這時候股價肯定就漲了。買這種股你要做的也是等,但不是等著大佬去上廁所,而是等一年又一年的財務報表,因為企業成長全體現在這年復一年的數字裡了。有新數字出來,市場隨之會給新的價格。

說起來很容易,好像只要等就行了。但是在等之前,你買入的那個依據,也就是你的那個判斷,那一步很難的,為什麼別人都認為不好,你卻給出好的判斷???你怎麼知道一定是別人都錯了只有你是對的???所以,這裡需要的是實力,是你過去知識和經驗的積累,是所有所有你學到的東西的彙總應用,是一場綜合的考試!沒人能幫你,想提高能力,只能多學多看多用多摔跟頭。

綜合起來差不多就是:能力(有能力才能有準確的判斷,若沒有準確的判斷其它也就都談不上了)+ 信念(等待的日子裡需要信念夠堅定,否則自己先崩潰了) + 耐心(沒有耐心根本等不下去,等不下去有陽光你也見不到)

實力 = 能力+信念+耐心。有實力不怕沒運氣!!!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4708

逆行開車與港股A股投資文化差異 晗晨

http://www.guuzhang.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041&extra=page%3D1

編者按:近期港股那點事陸續討論了港股中的老千股、港股實戰中不得不防的風險等內容(以上內容發佈在港股那點事格隆匯話題中),也得到了眾多會員的響應,今天我們把格隆在5月初寫的一篇文章再度拿出來分享,希望大家有所收穫。

滬港通後,一些朋友問格隆能否依據多年經驗最簡單概括一下兩地投資文化的異同。我回問了一個問題:在香港開過車嗎?有兩個關於開車逆行的笑話。其中一個是夫妻之間的對話。妻:「老公,我剛聽到報導說高速路上有一輛車在逆行,你要小心!」。夫:「一輛?我看一百輛都不止!」另一個是一次我坐一個大陸師傅的車。師傅過去長期在大陸開車,大陸車輛方向盤的位置以及路上行駛的方位與香港都是相反的。我問司機在香港開車的感覺,他回答:很彆扭,總感覺自己在逆行!

如果以開車來描述香港與大陸資本市場投資文化的差異,簡單而言就是在香港必須守規矩,老老實實掙實在的錢。如果試圖走邪門歪道,抄近路,甚至逆行,罰你沒商量。首先從投資機構角度看,香港市場是一個完全開放的市場,美國人、法國人、印度人乃至阿拉伯人,全球資金都能在這裡覓到其身影。各路資金有其各自的偏好、口味與習慣,但最終大家一定會統一到一個驅動力上面來,那就是上市公司的基本面,或者說價值。任何機構如果膽敢偏離投資價值這個主線,而使用其他考量因素選股,最終結果多半會死得很慘。最可怕的是,在香港市場選錯股票的糾錯成本極高,買入後賣不出來一路被閘蟹而下的情況比比皆是。有時候市場甚至不給你糾錯機會,一些有治理結構瑕疵的公司可能乾脆被直接停牌、退市或者清盤。組合中遇到一隻這樣的股票,足以把你整個組合辛辛苦苦賺的錢全部抹掉。在這裡,選擇好人舉手的好公司,老老實實與好公司站在一起是最基本的盈利模式。大陸則不同。A股市場本質上是一個博弈市場,賺錢靠的是博弈而非價值。A股因為歷史遺留等各種原因,整體估值始終高高在上,這種估值水平本身是談不上什麼投資價值的。既然沒有投資價值,唯一的盈利路逕自然是博弈。換句話說,就是人與人斗,講故事,畫餡餅,挖坑讓人跳,內幕信息,資金操縱等等,大家比拚的是內幕信息優勢、資金實力、講故事以及包裝的技巧等,那些原本應該處在投資中心的標的——上市公司,反而淪為一個可有可無的擊鼓傳花工具。想在這種環境裡賺錢,必須削尖腦袋且敢於撞線,敢於違規。這個如同開車。在香港,很少看到有司機頻繁變道,如果地上畫了實線,更是無人敢越。但在內地城市,像魚一樣游來游去的車子隨處可見,跨越實線基本沒有心理障礙。內地司機把交通線當作一條線,香港司機當它是一堵牆。這種胡亂變道肆意違規的開車方法,表面看似乎是討到了便宜,別人40分鐘才能到達目的地,你可能20分鐘就到了。但更多的情況是,因為更多的人加入違規佔道、變道、搶道、加塞的隊伍裡,整個道路上已無規矩可講,再寬的道路也會在短時間內變得狹窄而擁擠,最終無人能從這種不守規矩中獲得額外收益。本質上,人人都更希望呆在一個公平有序的環境裡,因為沒有人能永遠強勢。有規矩、守規矩、公平才能有持續收益的土壤。這也是為什麼香港街道普遍不寬,但車速普遍很快,也很少見到擁堵的原因。

其次投資標的,也就是上市公司也必須老老實實走正道,敢超速敢撞線敢加塞,多半會收到罰單。這種罰單可能來自監管機構,但更多會來自市場,而香港的做空機制讓這種市場的懲罰力量體現得更加淋漓盡致。香港市場對於正邪的處置是涇渭分明的。香港市場是典型的辯方舉證,任何公司要證明自己是好公司,靠講故事是沒有用的,必須用足夠長的時間用實際經營數據來證明自己持續而且穩健的盈利能力——在香港可以接受故事一個月不兌現,也可以接受三個月不兌現,但如果超過4個月,殺你沒商量。而一旦證明了自己,市場也會毫不吝嗇地給予遠高於同業、也遠高於市場平均的估值水平。這也是為什麼中國海外能長期以十倍以上的市盈率水平交易,而其他諸多地產股長期只能趴在五倍以下的估值水平的原因,也是恆安、康師傅、百麗這些公司一度擁有遠高於同業估值水平的原因。相反,有任何公司膽敢使壞,無論是欺騙市場還是弄虛作假,哪怕一次,都會被市場打入冷宮,從此被邊緣化。在誰曾經騙過市場這點上,香港市場擁有無比驚人的記憶力。所以不少新入港股市場的朋友不明就裡,看到一些公司看似行業地位、市場空間、盈利能力、估值水平似乎都不錯,但卻以很低的交易價格仍乏人問津,忍不住就衝進去,結果就會中了「價值陷阱」的套:在香港市場遇到「便宜」公司,一定要查其有無犯罪前科,是咎由自取還是真被冤殺。A股就不同了。沒有做空機制,股票漲起來有恃無恐,一個故事講個五年、十年不兌現都非常正常;壞公司三五年退不了市,中間能炒幾個回合,即使退市最後也必定能鹹魚翻身。這種沒有罰單風險的道路,實際等於在鼓勵和縱容欺騙和違規,最終結果必然是劣幣驅逐良幣。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5924

貝萊德:個人投資者和金融專業人士眼中的風險差異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101469

關於資產風險的基本定義,個人投資者和金融專業人士的觀點差異很大。(更多全球財經資訊,請加微信號:wallstreetcn) 美國貝萊德(BlackRock)多元資產策略組總經理和投資策略師Nelli Oster博士從以下三個方面解析這兩類群體對風險的認識有哪些不同。貝萊德是全球領先的投資管理、風險管理及顧問服務公司。 衡量風險 金融專業人士衡量風險的標準是收益波動和該資產與其他資產的關聯性。簡單解釋一下,收益波動就是該資產在某個特定時間段的收益是如何分散,包括漲幅和跌幅。一種資產的收益越穩定,就越被視為低風險,反之則為高風險。 在證券投資組合中,專業人士還比較關註組合中的一種資產與其他資產的關聯:關聯度越低,則這種資產就越不受組合中其他資產的影響,且它就越可能通過投資多元化幫助減少整個投資組合的波動性或者風險。反之亦然。 然而,個人投資者通常都是風險厭惡者。因此,他們通常使用既定倉位的損失來衡量風險高低,尤其會將做多點位或者做空點位作為基準。換句話說,他們僅僅關註下跌風險,並且只看損失了多少金錢,而不是損失了多少百分比。 此外,個人投資者最為關註一個單獨的資產本身,而非整個投資組合的風險。不僅如此,他們對短期風險的憂慮要遠遠高過對長期風險的擔心。這種思考問題的方法低估了資產隨其他資產變動的風險,高估了多元化帶來的資產風險,並將誤導投資組合的風險預算。 對待風險的態度 現代金融理論建立在假設基礎上,即“投資者的風險偏好是相對穩定的”。然而,研究人員發現,在實際應用中,影響個人投資者對待風險的態度是環境和人口統計因素。比如,在那些與風險偏好有關的資金來源問題上,個人投資者更可能將中彩票得來的錢拿去投資風險資產,而不是動用繼承的財產來投資。 另外,風險的來源同樣重要。例如通脹,個人投資者通常不會感覺通貨膨脹將為資產帶來固有的風險,因為它並沒有改變名義投資總和。 此外,還有一部分表現出性別差異。女性比男性更傾向於規避風險,結婚後會好一些。而男性則相反。總體來說,一個投資機會究竟怎麽樣是個框架問題,當想獲取收益但又希望避開虧損時,人們就會表現出規避風險的一面。然而,基於個人考慮的風險評估和投資決策可能導致投資組合不合適這位投資者。 對風險的預期  金融專業人士通常假設風險可以預期,或者可以利用以往的波動性和關聯性提前預測。 相比之下,個人投資者的風險預期則主要基於他們的投資經驗。假如一位散戶的股市回報總是令他失望,那他多半對股市前景持悲觀態度,並很可能高估股市風險。當然,他繼續投資的可能性也不太高。 簡單地說,良好的宏觀經濟環境總讓人希望得到更高的收益和更低的波動性。而曾經經歷的虧損可能令投資者陷入失望和後悔這樣的負面情緒中,而不是去期盼未來的收益和波動。負面情緒同時還可能提示他和這些資產保持距離以避免資產再度受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7896

微風靠一%腦袋差異 衝第三大百貨

2014-11-03  TCW
 
 

 

十月二十四日,微風松高開幕,這不僅是微風廣場(以下簡稱微風)首度進駐信義區,待明年微風信義落成,該公司將以七個據點,從二軍正式晉升一軍之列,「二○一六年,我們會是台北第三大百貨!」微風執行常務董事廖鎮漢說。

遭Sogo抵制後自問:為何百貨一定要長一樣?

兩年後,微風年營收上看二百五十億元,在台北市,將僅次於新光三越、遠百體系;論據點數,就單一百貨品牌,則緊追新光三越的九館。十三年間,微風廖家以門外漢之姿進入市場,到現在能直接挑戰百貨業兩大龍頭,憑的是什麼?

「關鍵在我們頭腦裡!」他自信的指向自己的腦袋,「豬和人就是那一%的不一樣!」

話說的雖然有些自負,但這十幾年來,他最常問自己和同仁的一個問題是:「為什麼百貨公司一定要長得一樣?」他口中這關鍵一%的不同,指的是「敢」跳脫業界常軌來看事情,如微風之夜、名媛策略等業界創舉。

「找代言人、自營品牌……這些事,我們品牌強、商品強,不需要!」「他們被打得沒辦法嘛,只好另求出路。」同業話說得直接,也有些酸味。十三年前,因微風挖走Sogo前總經理、現任微風總經理的岡一郎,讓Sogo祭出「微風條款」,禁止廠商在半徑兩公里內設櫃,使其招商困難。

被市場老大逼到牆角,小蝦米必須敢做出關鍵一%的不同,才有突圍機會。

如果說百貨經營像是編刊物,別人就像大賣場的目錄,應有盡有,盡量填滿頁面、確保獲利。但廖鎮漢不這麼想,「就像《Vogue》,精品為什麼讓人想買?因為《Vogue》找明星來穿、拿,商品才變得讓人嚮往,」他把微風當時尚雜誌經營,從封面到介紹的商品、餐廳,一脈相承。讀者雖不一定能在其中立刻找到他需要的商品,但只要他認同封面,對整本雜誌都能欣然埋單。

「百貨也一樣,一定要靠人來帶,才有溫度。」順著微風老闆娘孫芸芸喜歡跑趴、與影劇圈相熟的特性,微風很早就學會在包裝上下功夫,借力使力,採取代言人、名媛策略,即使每年廣告、行銷支出近千萬,是同業的兩到三倍,廖鎮漢也從不手軟。從林志玲到昆凌,代言人,就是微風吸引讀者購買的封面女郎。

現在,微風行銷更從封面女郎的思維,擴大到「讀者模特兒」,讓顧客也有透過微風成為明星的機會,「以前大家來微風之夜看明星,以後,是來微風當明星。」廖鎮漢說。

十二月起,該公司將引進大型錄音機台「明星製造機」,置放於微風松高,讓顧客可以一百元錄製單曲,發掘素人明星。不只提供年輕顧客上門的誘因、加深微風的「明星」光環、省去開發新人的心力,還能成為一筆營收來源。

改造台北車站變金雞:招商不滿反追加「變臉」預算

微風對包裝、造勢的敢投資,也展現在通路的改造上。從微風台北車站,到前身為環亞百貨、momo百貨的微風南京,不到八年,該公司能從兩館,迅速拓展到六館的關鍵,靠的就是在垃圾堆找黃金,把別人手中的爛攤子,改造成自家金雞母的能耐。

廖鎮漢第一步,是認清「賣相」。他說,決定商場潛力的指標有二:人潮、需求。交通位址決定人潮,而該處客群是否有未被滿足的需求,則決定了成長空間。

以微風台北車站為例,前身金華百貨因經營不善,讓原址成治安死角,「但這不代表位置不好,是它和對面商家太像,書店、唱片行、小吃什麼都賣,沒有辨識度。」他對賣相的看法跟前手不同,決定以三千坪的美食街應戰,提供車站大樓沒有的「熱騰騰」食物,給旅客想坐下來吃飯的環境。

但過程並不順利,賣場招商一度不滿四成、抽成得打六折、開幕還被迫二度延期,這才是考驗一個經營者火候的時刻。此時,一般業者多會縮手、減少預算,壓低虧損,但他不但沒有縮手,甚至加碼搏下去,硬是將工程預算追加一倍至五億元,還「附贈」車站大廳一片黑白相間的瓷磚地板,是同規模商場少見的投資,「沒辦法,要改變印象,就要做到徹底,連不是我們承租範圍的形象,都要一致。」

敢在重點砸大錢,讓七年後的微風台北車站年營收達二十二億元,為前承租商的二十倍,也證明他當初那關鍵一%與別人不同的看法。

敢砸大錢,也要敢捨利益。此次微風松高爭取到H&M台灣首店,是最鮮明的例子。

據了解,H&M與國內百貨業者洽談已久,但因對方提出十年長約、千坪店面的嚴苛條件,在習慣數年一簽,依櫃位表現、市場狀況調整抽成或淘汰的同業眼裡,均無法接受,才花落微風。「那種要求,我們這種『正統百貨』不可能答應!」同業的一句話,勾勒出業界眼中的微風:比起正規軍,更像游擊隊,不按牌理出牌。

微風之所以願意拱手讓出全館近三分之一面積,賭的就是H&M帶來的人潮。微風松高因被新光三越四館包圍,對手的櫃位應有盡有,就連微風擅長的精品,都已被對面的Bellavita搶占,讓該公司只能改打十五歲至三十歲的年輕客群。

淘汰倒數10%櫃位:現實內規「洗」出最好組合

只是,廖鎮漢也知道這群人消費力較弱,因此,不計成本引進H&M、Line Store等排隊店,為的就是吸客,透過來客數的「量」,來彌補客單價的不足。

在重點砸大錢,就得在其他的地方敢「砍」;面對不對的櫃位,他大膽捨棄的魄力,也常讓廠商印象深刻。微風內部有項規定:每年必須汰換一○%的櫃位,但其實微風汰換櫃位的頻率、比率,皆超出這個數字。

「他(指廖鎮漢)沒有包袱,不用背人情壓力,是最大的優勢,」大品國際餐飲總經理蔡威華觀察,微風用半年、一年一簽的方式,不斷修正商品結構,「洗」出最好的組合,看似無情,卻也實事求是。

三個月對決策認錯:富二代13年改寫百貨版圖

「和其他百貨做生意,像是交朋友、重感情,就算你一開始狀況不好,對方也都會情意相挺;但和微風,就真的是談生意,講難聽點,你可以感受到他們『很現實』,彼此給一段時間試試看,合則合、不合則分,不用『牽拖』什麼,」一名進駐微風的業者分析。

不只對外,廖鎮漢對自己的決策,同樣不留情面。例如,微風台北車站曾經仿造東京自由之丘的甜點森林,規畫集合各家甜點櫃的「甜點小路」,但試了三個月,發現台灣人飲食仍以主食為主、甜點為輔,業績連預估的三成都不到,立刻撤掉。尤其對東方的經營者來說,三個月就要對自己的決策認錯,很少人做得出來。

再如三年前,微風以近十億台幣風光購併義大利設計師品牌giuliano Fujiwara,創台灣人入主義大利品牌的首例,曾吸引眾多媒體報導。但三年內即便經歷內部整頓,該品牌仍連年虧損,亦迅速決定於今年認賠出場,也凸顯廖鎮漢敢認錯的務實風格。

關鍵一%的不同,讓微風面對抉擇時,總是能選擇和同業不同的答案,敢砸錢、也敢認賠、認輸。但是,整場採訪下,廖鎮漢提及不下十次的「堅持」二字,才是讓創新、反骨,得以成事的關鍵。

「每個決定,很多人都會有意見,但能堅持下來,你才會知道自己是對或錯。」歷經被抵制、微風之夜遭批評、台北車站不被看好的幾個關卡,主事者廖鎮漢從十三年前的富二代,到如今的企業家,他的改變,也詮釋了微風的成長。

被業界形容為行事「跳tone」的他,靠一次次的奇招,讓微風進入高速成長期,扭轉台北百貨業版圖。未來,當公司變得越來越龐大,是否能堅持、持續顛覆百貨業規則?將是微風下一個十三年,值得觀察的焦點。

【延伸閱讀】微風營收,2年後穩坐市場老三——台北3大百貨公司營運成績

■微風廣場成立時間:2001年2016年台北營收(估): 250億元台北據點數:6(明年增加到7家)

■遠百體系成立時間:1967年2016年台北營收(估):280億元台北據點數:7(遠百3家、Sogo 4家)

■新光三越成立時間:1989年2016年台北營收(估):280億元台北據點數:4(共9館 )

【延伸閱讀】擅長認清「賣相」,13年拓6據點——微風百貨台北版圖變化

■初試啼聲:微風廣場開幕(2001年)

■首接爛攤:承接ATT流行廣場忠孝店,改名微風忠孝(2005年)

■北車變身:

1.微風台北車站開幕,為國內最大美食廣場(2007年)

2.再拿下台北車站一樓、地下一樓,成立伴手禮、輕食區(2011年)

■改造momo:獲momo百貨經營權,原momo百貨南京店改名微風南京(2013年)

■贏過誠品:從誠品手中搶下承租權,微風台大醫院開業(2014年6月)

■進信義區:

1.微風松高開幕,原址為規畫中的momo百貨信義店(2014年10月)

2.微風信義預計開業,微風增至7個據點(2015年10月)

整理:郭子苓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837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