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優衣庫O2O「反常規」?非也,貌似恰恰相反

http://new.iheima.com/detail/2013/1125/56596.html

【導讀】談到優衣庫的O2O策略,很多人的第一印象是非常「反常規」。但事實真是這樣嗎?非也,與那些高喊徹底O2O一體化的品牌商相比,優衣庫反而是最理智、最穩健的。在此黑馬哥分享這篇劉琪(微信:liuqi-guancha)的文章,一、優衣庫O2O不會懷疑、減弱或拋棄線下實體店,反而將重心向其傾斜。二、優衣庫APP不重銷售,重安裝量與品牌曝光率,並積極推動線下實體店向線上的導流。三、優衣庫的電商官網與APP全部導向天貓旗艦店,沒有會員體系,也沒有積分系統,電商的工具性較強。

靈感、挖黑馬、評熱點、抄本質-這裡是黑馬通訊社:為什麼要寫優衣庫的O2O,在於今年我聽到不止一個電商朋友向我推薦,評價稱「優衣庫的O2O是目前最成熟、最成體系的」,這引起了我的好奇心。

你需要知道的是,在進駐天貓四年後,優衣庫直到今年才首次參與雙十一,玩起了O2O,這背後傳遞著一個關鍵的信號,中國電商市場正從批發爆款模式為主,步入品牌電商進化為主的階段,尤其是移動互聯網與O2O正處在爆發前夜,優衣庫必須提前切入。

為此,我也輾轉問了一些朋友,第一印象就是優衣庫的電商以及O2O策略非常「反常規」,幾乎給我帶來了思維上的巨大顛覆。但深入瞭解卻發現,優衣庫之所以如此,在於它和很多高喊反傳統零售主義的電商人,以及那些正在大上特上電商渠道、高喊徹底O2O一體化的品牌商相比,反而是最理智、最穩健的。閒話少敘,談談我眼中的優衣庫如何「反常規」,也許它會顛覆你對O2O的一些理解。

一、優衣庫O2O不會懷疑、減弱或拋棄線下實體店,反而將重心向其傾斜。

關於實體店的「櫥窗效應」的討論已經很多,電商將要沖垮大部分的實體店,這幾乎已經成為一種思維定勢,加之一些連鎖巨頭今年對實體店的關停並轉,實體店的前景似乎越來越迷茫。

優衣庫卻不一樣,幾乎是反其道而行之。

先說開店提速。據我瞭解的情況,明年優衣庫在中國的店面擴張是全面提速,新開店數量同比要增長30%,這背後部分原因在於優衣庫的APP以及O2O試水,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這是一個移動互聯網將拉平世界的典型案例。目前優衣庫的店面主要還是在一二線城市居多,而優衣庫APP和天貓旗艦店的用戶卻來自全國各地,於是就有了一種」先裝APP、再開店」的思路。

優衣庫通過APP的推廣,讓越來越多的用戶知道自己的品牌,提升知名度,可以讓更多用戶產生一種願望,期待優衣庫去自己城市開店。同時,根據用戶的地理位置、日活躍度等相關數據,來提供開店選址與節奏把控方面的決策參考。

再說優衣庫如何避免雙線互博,以及提升實體店的競爭力。

首先,它實現了線上與線下同價,從而避免線上渠道的衝擊,這似乎已經成為一種O2O標配,不展開談;

其次,它會通過多種方式吸引用戶前往實體店購物,比如APP中提供周邊店面的位置指引,其線上APP提供的優惠券二維碼都是專門設計的,只能在實體店內才能掃瞄使用,從而實現從線上的到店引流;

此外,對於商品打折,優衣庫採取了「指定產品區隔+時間段區隔」的策略。所謂「產品區隔」主要是指線上與線下打折的商品都是特別指定的,並在款型上有所區隔。而所謂「時間段區隔」,指定折扣活動的時間段,並採用錯峰排序的方式,用戶錯過線上摺扣,也可以耐心等候實體店隨之到來的折扣期。

二、優衣庫APP不重銷售,重安裝量與品牌曝光率,並積極推動線下實體店向線上的導流。

\

粗略瞭解和計算了一下,優衣庫APP在國內的安裝量應該在300萬左右,如果按照用戶每月至少打開一次來算,月活躍度超過50%。這是不錯的成績單。

即便如此,訂單轉化率、銷售額並不是優衣庫考核APP的指標,而更多是注重擴大安裝量,尤其是在未開店地區的用戶手機上搶佔位置,通過品牌傳播,提升曝光率。這樣,無論它去哪裡開店,都可以迅速積累人氣,也能減少包括熱場、促銷等新店開張成本。

為此,優衣庫積極在線下店向用戶「推銷」自家的APP,這種導流方式成本低,而且直接有效。在一年中,優衣庫的實體店大致會有3~4次大促活動,從店員到店長,以及店內廣播都在不遺餘力推app的安裝,這是一種全員目標。

我瞭解到的數據是,在今年4月15到5月1日的優衣庫APP首次上線的O2O活動中,每一百位到店用戶中會有30~50位用戶選擇下載APP,並完成了購買,效果非常明顯。

它的推廣方式也比較有趣,就是通過店內廣播以及收銀員的提醒,告知用戶如果使用APP掃瞄指定產品的二維碼,可以享受更好的打折優惠。所有的產品二維碼都是專門設計的,只能用優衣庫的APP才能掃瞄識別。為此,優衣庫對實體店的員工進行了大規模的培訓,就是為了借助大促的時機,不斷提升APP的安裝量。當然,這裡面沒有複雜的利益分配問題,而是一種公司規定,員工按此實施即可。

三、優衣庫的電商官網與APP全部導向天貓旗艦店,沒有會員體系,也沒有積分系統,電商的工具性較強。

優衣庫在創立初期,選擇了跟Gap、Zara等服裝品牌不一樣的策略,其創始人堅信單純模仿別人並不能致勝,於是就有了「Made For All」的品牌價值觀,即生產出人人能穿的基本款服裝,這一理念與積極求變求新求唯一的時尚品牌幾乎完全迥異。

這使得優衣庫不斷在供應鏈、新型面料應用上做出突破(比如據稱已是上海人手一件的輕羽絨系列),並帶來的一個奇特的現象,就是優衣庫沒有會員體系,也沒有「積分」一說。在優衣庫看來,它是全世界人類的好朋友,無論你是第一次來,還是一百次來,它都會對你一視同仁。這是一種簡單到出奇的思維邏輯。

比如,優衣庫為何堅持要用戶到店才能使用優惠折扣,並為此專門設計自家APP才能掃瞄的二維碼,這有效避免了優惠券的浪費情況。而優衣庫在優惠券、會員管理系統投入上節省出來的錢,就可以投入到線下店的改造上。同時,由於沒有複雜的會員體系,線上線下的互相導流和活動配合更容易立竿見影。

優衣庫移動推廣和運營的小夥伴上海信途介紹說,優衣庫的APP更像是一種增加客戶到店消費粘度的工具,提供真正有價值的折扣活動在線下店直接使用。

同時,仔細觀察就會發現,優衣庫在國內的電商官網以及APP,所有流量全部導向天貓旗艦店,這令人匪夷所思。畢竟,平台的用戶是平台的,將用戶沉澱到自己的官網,然後做好CRM管理,這幾乎是很多品牌商夢寐以求的事情,優衣庫恰恰不這樣做。

上述思路可能並不適合大部分的品牌商借鑑,但如何堅持自己的品牌價值觀,深究優衣庫如此做背後的深層原因,卻是每一個正試水O2O的品牌商應該嚴肅思考的問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2815

優衣庫考慮赴港上市 不為融資為知名度

來源: http://new.iheima.com/detail/2014/0207/58415.html

繼ZARA創始人阿曼西奧・奧特成為歐洲首富後,迅銷公司創始人柳井正也有望憑借優衣庫成為日本首富。近日,優衣庫確認即將在港掛牌。優衣庫十分不差錢,為何還要再上市?答案只有一個,知名度。近日,優衣庫母公司迅銷集團對外宣布,計劃以香港預托證券(HDR)形式,在聯交所主板做第二上市,預期上市日期為3月5日,保薦人為摩根士丹利亞洲。“我們此次上市將不會發行股份或者集資。”迅銷方面對南都記者表示。盡管日本經濟迷失近二十年,但卻無礙優衣庫越做越大。迅銷目前不僅躋身全球四大服裝集團之一,創始人柳井正更以1037億港元身家穩坐日本首富之位。擬3月5日在港掛牌此前,迅銷集團已經在東京證券交易所主板上市。“董事會是在衡量HDR上市的準備情況及進度後決定在香港第二上市。”迅銷方面告訴南都記者,目前公司尚未正式獲得批準以HDR形式上市,因此無法確切保證此項申請能否獲得批準。此外,即使公司正式獲得香港聯交所的上市批準,也有可能根據當時業務情況及市場環境而推遲上市進度。迅銷集團官網最新公布的2014財年第一財季(截至2013年11月30日)海外市場收入及營業利潤都出現強勁增長,同比分別增長76 .8%和97%。具體到中國市場,據聯商網最新統計,2013年快時尚品牌在中國開店近1000家。其中優衣庫新開店82家,門店總數達到257家,位居第一;H&M開店62家,門店總數達到176家;Gap新開店28家,門店總數71家;ZARA新開店18家,門店總數137家。不為融資值得註意的是,迅銷此次赴港上市將不會發行股份或者集資。這種做法與美國企業Coach頗為相似。在北大縱橫咨詢管理合夥人陶文盛認為,這種做法顯示了優衣庫致力於中國市場的決心,同時也是為了大幅提升形象。迅銷相關負責人表示,香港上市能夠為國際投資者提供機會,方便投資公司以港元計價的證券;同時,隨著中國等亞洲市場的急速增長,公司致力於集中發展亞洲業務,藉此提升公司在區域內投資者及顧客之間的知名度。迅銷集團目前經營優衣庫等7個主要品牌,其中5個已進入中國市場。截至8月31日的2013財年,該集團全球總營業額超過100億美元。迅銷集團的首席執行官T adashiY anai表示,他計劃在2020年以前將公司發展成為全球最大的服裝零售商,主要業務將集中在中國、東南亞和新興市場。“近幾年快時尚品牌在中國快速布局,市場競爭激烈,後續的增長空間和發展潛力將大大縮小。”中投顧問輕工業研究員朱慶驊認為,接下來的亮點將主要是快時尚的後進者們將以何種方式崛起。 相關公司: 數據來自 創業項目庫 作者:肖昕 | 編輯:ningyongwei | 責編:寧詠微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0761

潘寧口述:優衣庫是如何在中國做大的

來源: http://new.iheima.com/detail/2014/0214/58632.html

i黑馬在接觸服裝產業創業者過程中,他們大多數都會談到一個標桿企業――優衣庫。本文來自《中國企業家》日本服飾品牌優衣庫的母公司迅銷(Fast Retailing)集團日前公開宣布,公司將於3月5日以香港預托證券(HDR)形式在香港聯交所上市。這次上市不發新股不集資,希望通過上市提高優衣庫在大中華地區的品牌知名度,進一步強化在中國的影響力,鞏固中國作為其海外第一大市場的領先地位。優衣庫在日本的低價策略在大中華地區水土不服,潘寧調整策略,將顧客群定位在中產階層,並引進日式服務和先進的零售業經驗,8年間,中國遂成為優衣庫最大的海外市場。根據優衣庫中國方面的數據,截止2013年11月末,優衣庫在日本國內有856間店鋪,在海外有512間,其中中國市場作為優衣庫海外最大市場,開有270家店,預計到2020年將增加到1000家。去年9月30日,優衣庫在上海開設全球規模最大的旗艦店,8000多平的超級店鋪超過東京銀座5000平的旗艦店和位於紐約第五大道的優衣庫旗艦店。而迅銷集團全球高級執行副總裁、迅銷(中國)商貿有限公司CEO潘寧,揭秘潘寧執掌中國區8年間如何使優衣庫在中國生根並漸次發展成為全球最大的海外市場。以下是潘寧先生口述實錄:柳井正當年只是個鄉鎮企業小老板我從學校出來就加入到優衣庫,我在日本留學,是商學碩士,主攻金融和經濟。既然跟經商和經營有關,我想何不找一家企業去實踐一下,看看我的書本知識是不是能夠真正運用到現實當中去。非常碰巧的機會是碰到迅銷在招聘店長,我想試一下,沒想到面試的時候是柳井正先生面試的。那是在1994年,當時優衣庫還是一個很小的公司,銷售量可能還不到現在中國大陸市場銷售量的三分之一。我當時也不知道迅銷和優衣庫,甚至連企業的所在地山口縣都不知道在哪兒,因為我一直生活在東京。我跑到山口去面試,見了老板柳井正以後,受到了很大的沖擊。用我們的話說,他當時只是一個鄉鎮企業的小老板,當年就在鄉下,青山綠水的。但在鄉下讓我看到竟然有這樣的企業,他所擁有的夢想是非常龐大的,他當時跟我講,不是說做好一個鄉鎮企業,他第一句就是要成為世界最大的企業、世界第一的企業,你們來協助我,或者你來協助我。我覺得很奇怪。他問我,你十年以後做什麽?我說想做老板。他也很奇怪,因為日本的終身雇傭制使得很多普通員工沒有做老板的野心,只要在一家企業老老實實幹上三十年、四十年,這一輩子就獲得了保障。他聽我說要成為老板,他很贊許,說你來,讓你有絕大的機會,(這里)是讓你能夠成為老板的企業。我當時也很純樸,覺得也是一個機遇,就來到了優衣庫。我是從店員做起來的。很多人想象不到,一個碩士去做一個店員,天天去掃地、疊衣服有出息嗎?其實我本人也有過這樣的疑惑,我進了三個月以後,每天都在清掃和喊“歡迎光臨”,我也常常問自己:我有未來嗎?那時候經常能見到柳井正,我覺得他這個人敢說敢當,非常直率,不會說留幾句,他所想到的話都會講出來。我做店長做了半年,然後做店鋪運營做了一年左右的時間。但是我們那個年代是非常辛苦的,基礎是打得最紮實的,我今天跟員工們講,他們大吃一驚:現在優衣庫一個店鋪大概1000平米,擁有員工30人到40人,而我們當時500多平米的店鋪,普通正常的出勤人數是3個人。當時雖然沒有那麽多顧客,但是我的店鋪的預算也是100多萬人民幣一個月,這也不低,當時我們的價位比現在還要低一點,因為當時品牌還沒有做出來,而且賣場是差不多在600平米左右。我接觸各種各樣的業務,我和員工說,我現在踩縫紉機肯定比你們踩得快,我現在疊衣服肯定比你們疊得好,這就是基礎。進軍香港定位中產獲成功因為我們企業不斷壯大,有各種各樣新的業務產生,各種各樣的挑戰。我經歷過店鋪運營以後,很長一段時間在做海外供應鏈的打造開發。因為我是中國人,所以很大一部分業務是在中國大陸打造供應鏈,做了將近六年的時間,之後開始協助優衣庫在中國大陸初期的發展做零售。我們最早在2001年就進入中國了,當時因為還沒有加入WTO,不允許外資直接進來,我們當時和一家供應商合作的方式做了合作形式的零售點,國家是有這樣的規定。當時的品牌也叫優衣庫,協助把商品打造出來,之後又調回總公司參加收購兼並的業務。我真正開始接管中國市場是在2005年,當時香港市場要拓展,我被任命為公司在香港的CEO。香港的優衣庫的店開出來非常成功,是2005年9月30號開的店。香港做出來的模式當時讓日本大吃一驚,我做出來的毛利率是比日本市場要高的,我的價位也比日本市場賣得貴,我並不是單一的去提價,而是讓這個提價在可以接受的範圍內。怎麽讓消費者接受?就是(讓消費者獲得)最大的滿足感,通過這種購物體驗去接受。總結起來,優衣庫在香港的成功,在於我們強調體驗、服務、細節,最主要的是做到了精準定位目標客戶群。當時在香港,如果優衣庫面向普羅大眾,就必然會導致我和佐丹奴等一些本地品牌去競爭,跟本地品牌去競爭的話,我本身的價值就難以最大程度地發揮出來,因為我是國際化的品牌,從這個觀點去切入,我對優衣庫的定位是比香港當地品牌高檔,顧客群瞄準了中產階層。在香港和中國大陸的定位是一樣的,都是中產階層,但是采取的動作是不同的。香港和大陸有一個很不一樣的地方是,香港是非常親日哈日的,當地人覺得日本的東西是非常有魅力的,因為他們主力的消費群從小看日本的動漫、玩日本的玩具長大,對日本是非常有感情的。我當時想要把來自於日本的附加價值最大化。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在宣傳方面,優衣庫當時在招牌上文字的都是日文,這在中國是不可能的,一定要用中文,但是香港是允許的,沒有具體的規定,我巧妙得運用了這一點。當時日本的同事覺得很奇怪,說我們本來就來自日本,為什麽還要說日文,聽都聽膩了。我說不對,你們不了解香港人,因為我在香港,感受得到,讓他們知道多說一次日文,會覺得你的價值會高一分,這一點很重要。但是在中國大陸,因為有一些國民感情的問題,或者制度規定上的問題,不可能做到這一點。但可以通過其他的方式,比如說大陸的消費者還沒有接受到什麽叫真正良好服務的時候,我們優衣庫強化服務。我們有一句話是“優衣庫等於服務”,在服務當中做到讓顧客大吃一驚,顧客對你的品牌會另眼相看,會覺得你所提供的價值是有價值的。我是在北京長大的,北京以前就一個王府井百貨和西單商場,他們賣東西都是扔過來的,我們小時候都是經歷過的。優衣庫中國售價比日本高10%-15%在香港成功之後,公司考慮要給中國大陸帶來一些新變化,當時我的前任林晨,也是一位中國人,在負責中國大陸的業務。我接棒的時候是2005年年底,當時大陸有九家店,兩家在北京,六家在上海,一家在杭州,董事局交給我的第一個任務是先把北京的兩家店關掉,集中精力把上海店做好。當時優衣庫在大陸很長一段時間都沒有打開局面。原因是照搬了日本的做法,面向所有人,走市場上最低的價位。但這樣必然產生什麽樣的問題呢,我們必須要面對中國的稅的問題。中國的稅是非常高的,比如17%的增值稅,還有在海外采購的一些原材料要有比較高的關稅,造成了一定的成本壓力。當時為了緩解這樣的壓力,我們把很多商品都改成LOGO的式樣,中國的式樣,我們所用的面料是跟國外是不同的,為什麽這麽做,因為必須要把價格降下來,價格降下來以後銷售就發現一個問題,我們並不是最低價,因為很多企業會以更低廉的價格跟我們競爭。這樣的競爭結果是大家都完蛋。面對如此艱難的現狀,我不斷思考,問題到底是出在什麽地方。後來我發現,中國的消費者並不需要價格戰,優惠的價格固然令人欣喜,但更重要的是,你的商品會給他帶來什麽樣的價值,這是很重要的。對於優衣庫這樣的國際品牌來說,給顧客帶來他原本在國內享受不到的的銷售體驗,這是非常重要的,畢竟在當時還沒有那麽多人能夠像今天這樣隨意的出國,去旅遊、接觸外界。所以我們把國外相對來講在零售方面比較超前的東西給搬進來,比如說好的服務等等。這對中國的消費者造成了一定的沖擊,引起他們得興趣,成為一個亮點。當然,引進日本式服務是要付出成本的,當時我們把定位做了重新的調配,在日本優衣庫的顧客群是所有人,在中國則調整為面向中產以上的人群,我的策略是比日本的定價高10%-15%左右,這個策略至今仍在延續。這麽多年,我覺得就像在創業。我從零做起,香港是從零做起來的,臺灣也是從零做起來的,中國大陸從三十幾個人,很小的一個規模做到現在一萬多的中國員工,整個大中華地區有1.6萬人左右,這麽大一個企業,在八年前是零。這不是創業嗎,我覺得很充實。從這個角度來講,我認為自己受柳井正先生影響最深的就是這個:以一個企業家的心態去做事,不為了一些個人或者為了一些眼前短淺的利益,而是為了更長遠的目標。 相關公司: 數據來自 創業項目庫 作者:潘寧 | 編輯:weiyan | 責編: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1008

【案例】優衣庫靠什麽逆市大賣數十年?

來源: http://new.iheima.com/detail/2014/0224/58971.html

日本連續20年通貨緊縮,優衣庫卻逆市而上,營業額增長160倍,利潤增長1500倍,堪稱亞洲最會賣衣服的企業。優衣庫是如何做到的?讓信息產生巨大利潤優衣庫社長柳井正很早就提出第三代服裝零售企業。所謂的第三代服裝零售企業,就是不光要制造、銷售商品,還要通過持續性的企業活動發送信息,創造新價值,並進一步喚起顧客的購買欲。就是說第三代服裝零售企業已不再是單純的零售業了。提出這一概念基於柳井對現代消費的認識。他認為決定購買的關鍵反而是商品的形象或各種信息的價值,而不認為商品本身有多大吸引力,“不斷向外主動發送信息”才是今後服裝零售企業的要點。 何為最強商品?就是向顧客展示購買的理由。柳井說,在現代日本這樣消費成熟度極高的國家,推動消費的最終手段只能是信息。在零售業界,信息才是最大的收益源。要提高質量,自然需要耗費相應的成本,但成本結構一般是可視的,所以商品很難定出高於成本的價格。信息則不然,只要方法得當,完全可以在幾乎不耗費成本的情況下創造出巨大的利潤。1998、1999年優衣庫搖粒絨系列商品大賣時,優衣庫乘機有意識地向電視臺、報社、各類雜誌媒體提供兼具話題性與原創性的高質量新聞稿,這讓優衣庫的品牌知名度有了質的飛躍。重視銷售現場 因為重視“信息”,柳井最關註與顧客直接接觸的店鋪銷售現場,以及負責管理店鋪各項工作的店長一職。他解釋說“店鋪的銷售員們比總部的人更了解顧客,所以所有正確答案都在店鋪的銷售第一線中。”柳井完全否定了“總部決定,分店服從”的傳統連鎖店理論。在物資不足時代,這種體系能用最低廉的價格與最快的速度將商品提供給消費者,創造了零售業神話。但在供大於求時代,這種模式越來越低效,原因是“整齊統一的商品,大量供給”難以應付供大於求時代“個人”的多樣化需求,而且這種體系還會產生總部中央集權制的最大弊端――大企業病和官僚化,而零售業最為講究的應變力和靈活性會遭到埋沒。傳統的經營方法是經營者發出指示,銷售現場的人只要服從命令即可。而優衣庫采取的並不是這種單方向的方式,而是讓銷售現場的員工自主思考,自主行動,而經營者要善於傾聽他們的意見和要求。如此一來,判斷就成了雙向的。傳統連鎖店中銷售第一線會有很多不滿,比如第一線無法根據地區習慣、特征陳列商品,也無法根據顧客實際動向引進新商品;被不夠人性化的工作指南束縛,無法靈活應對顧客需求,等等。而優衣庫重視銷售現場的態度,能充分發揮每家分店的力量,提高員工和顧客的滿意度。所以企業必須將權力下放分店,尊重在分店工作的員工並予以重用,而不只是只將他們當打工族。為實施這項改革,把優衣庫從“總部主導”切換到“店鋪主導”,產生強烈危機感的柳井進行了極為激烈的高層大換血。大換血的結果是柳井替換了7位董事中的5位,“第一成長期”的幕後功臣幾乎全部離開了優衣庫。之後,柳井公布了具體措施:包括從柳井獨裁體制轉為新董事們組成的經營專家小組體制;包括重組供應鏈,確立更加靈活、可在銷售期間追加生產、更為細致的可調整型生產體制;執行店鋪單品管理,在一部分店鋪實行店鋪下單制度等。同時,柳井倡導全員經營理念,店長自不必說,就連普通員工都爭當“知識工作者”。知識工作者是經營管理學泰鬥德魯克提出的概念,是指“根據信息與知識,自行思考,主動做工作指南里沒有寫的、上司沒有交代的工作,並能良好完成的工作者。” 員工中的知識工作者增加了,企業的經營方式也會發生改變。這樣既能提高零售企業的效率,也能給員工提供發展機遇、工作意義和人生意義。改革帶來了超乎預料的成果。優衣庫此前的銷售額負增長戛然而止,現有店鋪在約兩年內竟創下了連續34個月同比增長的新記錄。有理由的漲價 “優衣庫放棄低價”,這是優衣庫2004年9月刊登在日本主要媒體的整版廣告,這句廣告語給人們帶去莫大的沖擊。因為當時人們對優衣庫的印象是“正因為優衣庫便宜,才能大賣”。優衣庫社長柳井正無法忍受這種看法,力排眾議發出“擺脫低價宣言”。他總結說:以往的優衣庫做的是“相對較好的服裝”,但今後將致力於打造“絕對好的服裝”,即從便宜的優衣庫變為優良的優衣庫。柳井說:一味出售低價商品,會被卷入廉價服裝經銷商的價格競爭中,那樣優衣庫將絕無勝算。2004年“擺脫低價宣言”後,優衣庫的商品價格線在緩緩上升,其主打商品牛仔褲,價格至少上漲了三成。然而,優衣庫不只是在漲價,它總能在漲價的同時提高產品質量,也就是增加產品附加值。如果漲價,就須提供等同或超出漲價幅度的附加價值;如果價格不變,就要不斷提供產品的功能與品質。最典型的例子如其人氣產品“HEAT TECH”系列,它的特征就是每年都有所“進化”。這樣優衣庫的定位就從曾經的低價轉向功能、品質、設計方面了。創造新的市場近年來一直困擾零售商們的難題是東西賣不出去,產生這種難題的根源是“商品擺上架就能賣出去”這種安逸而陳舊的思維。現如今東西賣不出去是理所當然的,因為社會早已過了物資不足時代,進入供大於求時代,人們的購買欲不斷降低。不僅如此,現代人買衣服多有一個喜好:不喜歡的衣服白送都不要,有些衣服再便宜也賣不出去。在現代消費行業,服裝是當仁不讓的“降價也不一定賣得出去”的商品。便宜的服裝不一定賣得出去,有一定價值的高價服裝就能賣得出去嗎?未必。現在必須“既有價值,又要便宜”才能賣得出去。換言之,現代消費者追求的是“有原因的便宜”。而傳統的百貨商店和綜合超市只看到了“不降價就賣不出去”,於是就不停地大甩賣。“沒有原因的降價”有時反而會引起消費者的懷疑,“那以前賣那麽貴幹嘛?”現在的優衣庫之所以廣受歡迎,並不是因為它便宜,關鍵是它發現了消費的潛在需求,也就是“新市場的創造”。比如其新式保暖內衣“HEAT TECH”在2011年銷量達到恐怖的1億件。為什麽賣得好?因為它跳出了“高質量且價格實惠的內衣”的框架,創造了新範疇――內衣的發熱功能。在現在的消費者心目中,休閑裝就是“日常生活中的便裝”,這個概念和市場其實就是優衣庫開創的。在優衣庫飛速增長前,休閑裝的定義還是“面向年輕人的潮流時尚、風格不定的服裝”。從這個角度看,ZARA、H&M就是傳統的休閑裝。而優衣庫除去了傳統休閑裝中的幾個關鍵詞――年輕、潮流、時尚,而是將其轉換成最貼近日常生活的必需品。說白了就是不被休閑裝定義束縛,而是創造了一個範圍更廣的新休閑市場。面向所有人的服裝 眾所周知,說起商品開發營銷戰略要點,首先就是明確自身的STP,即市場細分、目標市場選擇、市場定位。也就是說先對市場進行分類,再明確把商品賣給誰,最後決定如何將自己的產品與競爭對手的分開,確立競爭優勢。然而優衣庫偏離了現代營銷理論,甚至完全背離了營銷學常識。優衣庫並沒有鎖定市場、目標人群與定位,而是在開發沒有個性與特征、處於競爭劣勢的商品。可這也恰恰是優衣庫的最大優勢所在。如何解釋其中的矛盾?其關鍵在於“現代商品戰略中的差異化陷阱”。市場競爭的差異化導致過度的差異化競爭。所有競爭者都時刻保持差異化,這反而造成了同一化。現在的企業很容易陷入這個陷阱,這種“刻意保持差異化而沒有差異”的傾向在服裝行業尤為明顯。優衣庫與盲目的差異化競爭劃清界限,而是進軍“所有年齡段和性別都能穿的低價基礎款休閑服裝”市場。其實,這個市場早就存在了,而且規模非常大,也許因為這個巨大的市場出現得太早,反而成為其他商家的盲點。柳井正說:“我們做的服裝是適合所有人的服裝……‘面向年輕人的羽絨服’‘面向老人的毛衣’之類的思路本就是錯誤的。” 相關公司: 數據來自 創業項目庫 作者:Domarketing | 編輯:ningyongwei | 責編:寧詠微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1580

我們應該向優衣庫學習什麼? 余曉光

http://xueqiu.com/5277310522/28149142
作者:楊欽
$FASTRETAIL-DRS(06288)$

榜樣「值」得學習,偶像「得」到致敬。2014年伊始,我們之所以再次審視優衣庫,因為它身上的確有太多「值得」關注的理由,可以作為再怎麼解讀也不為過的公司範本。

理由一:能從一款標價為1900日元的搖粒絨外套裡擠出高達50%的毛利!這一條已足夠讓只有價格低,毛利也盡失的「中國製造」們汗顏。

理由二:就是這款高毛利低價格的搖粒絨外套曾推動了優衣庫在1999到2001年的三年裡,連續實現營收破1000億日元、2000億日元和4000億日元的三級跳。

這一條也足夠讓只有高價格,卻無銷售業績的中國品牌們汗顏。

理由三:從非標準化的服裝行業裡面挖掘出標準化的品類,借助全球供應鏈,利用品牌號召力和研發投入降低產品開發失敗的風險,將效率發揮到極致,從而也把價格降到極致。

要知道,搖粒絨外套不是極端案例,優衣庫的常規單品平均銷量也都在百萬件級別。

如果以上理由看完,仍然覺得優衣庫是不是被過多神話的話,那麼欽哥在這篇文章中一語點破:「優衣庫的成功,主要得益於廉價的中國製造,並在日本市場打贏了價格戰,而在此之前的這場戰爭已經持續了近20年。」

能夠在時間的洪流裡並經得起市場潮勢滌盪的公司才是好公司。

類似優衣庫,「值得」關注公司list既有銀泰百貨、上品折扣這樣正在大膽試驗的傳統零售商,也有海爾、美邦這些仍然在大膽進擊的巨人,也有阿卡、花笙記這類具有強烈設計師風格,繼續有向上生長空間的新生品牌,還有黃藥師、木智工坊這一類具有濃郁互聯網原創氣質,卻肯花時間裡打磨的奇葩品牌。

當然,2014年會出現諸多新面孔、新趨勢、新變化,我們仍然會堅持一點,不為神話公司添柴,只為去魅後仍然值得關注的好公司加油、喝彩。

接下來請看欽哥認為優衣庫是值得關注好公司的總結是:

從1984年優衣庫第一家門店開張到現在優衣庫成功走向國際市場,我們認為優衣庫在這三十年裡就集中精力幹了一件low爆了的事情:把價格戰打到極致!

查看原图價格戰?Low爆了!

相信這會是很多電商人看到這個話題的第一反應。誠然,在滿世界充滿高大上話題的電商圈子裡談論這個話題似乎顯得不夠上檔次。但是,試問在自由競爭的前提下,哪一家企業逃得過價格的審判?價格作為市場經濟最核心的調節變量,是一切商業活動的準繩。

而且,接下來我想表達的觀點是,優衣庫的成功,主要得益於廉價的中國製造,在日本市場打贏了價格戰,而在此之前的這場戰爭已經持續了近20年。

優衣庫的商業邏輯:成本最低

其實,只需要兩個簡單的算術就能理解優衣庫的商業邏輯:

30萬/30/1900≒5

46769/365/5≒26

其中,「1900」是指搖粒絨外套的日元單價。這種外套在2000年前後由優衣庫推出,隨後風靡日本甚至全球市場。這款外套推動優衣庫在1999到2001年的三年裡,連續實現營收破1000億日元、2000億日元和4000億日元的三級跳。「30萬」指日本厚生勞動省發佈的2000年日本普通勞動者的月均工資30萬日元。

第一個算術的意思是一個日本普通勞動者一天的收入大約可以購買5件優衣庫的搖粒絨外套。

「46769」指的是國家統計局發佈的2012年我國城鎮單位就業人員的平均工資46769元/年。

第二個算術的意思是以購買力平價計,「中國版優衣庫」的搖粒絨外套的價格為每件26元。

當然,上述估算我們做了諸多簡化。比如說應該考慮城鄉的差異、中日兩國稅制的差異、居民消費習慣的差異等種種因素。但任誰也不能否認的是,優衣庫的衣服放在日本市場實在是太便宜了。

我們暫且不妨想當然的認為,在中國,把質量尚可的26元的搖粒絨外套賣到風靡全國不算難事。那麼試問誰有信心能從這26元的標籤價格里面擠出利潤來?

而優衣庫做到了,正因如此,優衣庫毫無疑問是一家成功的企業。在截止到2013年8月31日的這一財年裡,優衣庫的收入突破1萬億日元,優衣庫的淨利潤也達到了900億日元。而創始人柳井正借助優衣庫的成功穩坐日本首富的位置。

從1984年優衣庫第一家門店開張到現在優衣庫成功走向國際市場,我們認為優衣庫在這三十年裡就集中精力幹了一件low爆了的事情:把價格戰打到極致。

26元的外套目前在國內還很難實現,但優衣庫是如何讓售價僅為1900日元的搖粒絨外套實現盈利的呢?

答案非常簡單:即便售價只有1900日元,優衣庫的毛利仍然高達50%。

1900日元、26元人民幣、50%毛利,在牢記這些數據的前提下,我們再來揣摩優衣庫的發展策略:

優衣庫的目標是製造出所有人都可以穿的基本款衣服;優衣庫每年推出的服裝只有1000款,而其他同等規模的服裝品牌的SKU都能過萬;上世紀90年代,恰逢中國製造走向世界,優衣庫不失時機的把製造業務全部轉移到了中國,而當中國的人口紅利日漸消退,現在優衣庫正在考慮把生產基地往東南亞國家轉移;優衣庫的工廠只有70家左右,對比其他服裝巨頭的供應商都超過1000家;面料一直是優衣庫產品研發的重中之重,繼搖粒絨外套之後,優衣庫又先後推出了羊絨衫、HEATTECH、超輕薄羽絨服等基於面料的流行服裝;優衣庫的早期業態是郊區工廠店……

不難發現,優衣庫的所有發展策略都集中指向一點:從非標準化的服裝行業裡面挖掘出標準化的品類,借助全球供應鏈,利用品牌號召力和研發投入降低產品開發失敗的風險,將效率發揮到極致,從而也把價格降到極致。

瞭解了以上背景,我們再來歸納優衣庫的成功秘訣:它只不過是一台高效運轉的爆款製造機。與淘寶上動輒幾十萬銷量的爆款不同,優衣庫的神款銷量可以達到上億件,只是這種爆款要隔幾年才能遇到一次。但優衣庫的常規單品的平均銷量也都在百萬件級別。

Low,這還真是優衣庫直到現在的一個痛點。柳井正多次在年度報告中提到要提升優衣庫品牌美譽度。在日本市場,優衣庫的店舖形態從郊區店升級到市區街邊店,再到現在的百貨商場店。主流門店的面積也從最初的500㎡升級到後來的800㎡、1600㎡,甚至現在正在嘗試的3300㎡。在國際市場上,優衣庫直接高舉高打,以高達數千萬美元的單店成本在紐約、倫敦、上海等地開設全球旗艦店。待品牌形象建立起來以後再向周邊地區輻射。

提升的是品牌形象,但不變的是1900日元的搖粒絨外套。今天,優衣庫可以供我們解讀的角度太多了,畢竟這麼大個品牌,不可能一招鮮闖天下。如果說「低價」這個詞語太過負面的話,那麼用「高效的單品推送能力」來概括優衣庫的核心競爭力當不為過。

從這個角度來看,所有成功的消費品牌的成功都是建立在價格戰的基礎上的。

比如說ZARA,它本質上不過是一台流水線式複製時尚的機器,它在與傳統的時尚行業打價格戰。

比如說淘寶,省掉傳統流通行業的層層代理環節以後,電子商務有能力向一切傳統商業開炮。

所以價格戰本身或許不是一件太上檔次的事情,但如果想要持續性的贏得價格戰,唯一的出路在於找到一種適合自身玩法的效率更高的商業模式。能把價格戰堅持幾十年的商業模式一定不Low。

工廠品牌:定義價格新底線

優衣庫定義了日本市場廉價基本款的價格底線。那麼,誰來定義中國電商各行業的價格底線呢?

在分析國內電商的價格戰之前,我們有必要劃定我們討論的邊界。

3C家電品類的價格戰不在我們的討論範圍。這些都是大行業大機會,品牌端和渠道端早已巨頭林立。對電商來說,這裡也是大投入、大產出的市場,只有巨頭才有資格把玩。目前來看,靠十億美金投入而砸成功的企業只有兩個:京東和小米,他們分別代表了渠道型和品牌型的電商玩家。其他企業要麼被掃地出門,要麼傍上了大樹。

化妝品、保健品等行業的價格戰同樣不在我們的討論範圍,原因在於這些行業的「銷售價格與成本無關」。對於家電品牌,我們關注它的渠道效率。對於服裝品牌,我們研究它的加價率。但是對化妝品而言,很難說研究這些指標有什麼意義。我們認為消費者對這些品牌的情感訴求大於功能訴求。九塊九包郵是由化妝品行業發明並且發揚光大的一種玩法。但是時至今日,也沒看到特別成功的九塊九品牌。

我們關注的行業主要是那些存在基本的功能需求,而且上游品牌競爭格局尚未定型的行業,如鞋服箱包、母嬰食品、家居建材等類目。

研究了大量類目在線上的發展軌跡以後我們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那就是一個行業在高速發展時期,必然伴隨著價格的快速下滑。而當行業發展相對成熟以後,價格也隨之趨穩。

任何一個行業,上線初期的參考標的都是對應的傳統行業,價格無疑是其中最重要的參考指標。而在大多數行業,電子商務相對於傳統行業都存在著較大的成本優勢。於是,這些行業的試水者有能力把商品賣得比傳統行業更便宜一些。我們把它定義為價格戰的第一階段:電子商務打傳統行業,電子商務存在基因優勢。

但是當線上市場被引爆以後,大量賣家的湧入使得價格戰不再侷限於業態之間的競爭,而是業態內部,賣家與賣家之間的競爭。這一時期的價格戰將會變得白熱化,價格下降的極限也就代表了電商的極限。我們稱之為價格戰的第二階段。

所以,一個行業電子商務發展成熟的過程,就是商品價格從傳統行業的極限打到電子商務的極限的過程。二者之間的差別代表了兩種業態在經營效率上的差距。

比如說家紡、食品、內衣等類目,近年來的增長速度都非常搶眼。而這些類目的商品成交價格每年也都以超過10%的速度下滑。線上線下渠道效率的巨大差異使得電子商務在這些行業的想像空間特別大。

而男裝、女裝這些類目則基本結束了行業層面的價格戰。在經歷了之前多年的價格下滑之後,男裝的價格初步企穩。說明男裝行業的價格戰已達極限,男裝電商有望很快步入成熟期。

進入價格戰第二階段以後,所有行業都面臨著一個困惑,那就是行業價格的底線由誰來定義?

如果不考慮品牌溢價等其他因素,價格底線的決定者當然屬於上線的工廠,因為他們處於產業鏈的最上游。各類目都有大量工廠品牌上線,工廠品牌的觸網也都表現出了非常強的破壞力。拿男裝來說,襯衫、牛仔褲、休閒褲、T恤、外套、羽絨服等相對標準化的品類都湧現出了很多工廠品牌。他們在線上的快速崛起一度引起了平台的恐慌,因為這些品牌不斷刷新價格的底線,讓行業的競爭環境極速惡化。

在2013年,工廠品牌也都觸到了價格的極限,男裝價格下滑的勢頭得到制止。但是這些品牌共同定義的價格底線卻成為了所有品牌的「生命線」。在這一價格帶上,品牌可以實現銷售,但賺不了錢,更不要說進一步降價了。但如果提價的話,品牌的銷售應聲下跌。

這就是玩火的工廠品牌的悲哀。

我們應該向優衣庫學習什麼

優衣庫是爆款界的集大成者。所以如果你想玩爆款的話,優衣庫毫無疑問是一個很好的學習對象。但是優衣庫的爆款是從面料研發、產品設計、生產物流到終端陣列、導購促銷等全產業鏈高效配合的產物,目前國內還找不到有這實力的玩家。

親,你能做出26元的搖粒絨外套來嗎?如果不能,那就可以解釋為什麼優衣庫玩了幾十年爆款,越玩越大,越玩越賺錢,而你最終淪落到被爆款玩的地步。

而時至今日,優衣庫的能力圈已經超出了基本款,g.u.的成功是最好的證明。

g.u.是優衣庫旗下的一個低價快時尚品牌,與ZARA、H&M、Forever21的品牌定位相似。但是g.u.的產品價格只有優衣庫的一半。990日元的牛仔褲、Polo衫、連衣裙,490日元的T恤、衛衣,這些都是g.u.的主打品類。

在如此喪心病狂的低價面前,g.u.品牌還能盈利。2013財年,g.u.品牌實現了837億日元的銷售收入和76億日元的營業利潤,營業利潤率高達9.08%。所以,優衣庫不但能用這套玩法推爆款,還能用它來做快時尚。

用優衣庫自己的話說,研究和實踐了20多年的SPA模式以後,優衣庫對服裝供應鏈的每一個環節的把握都已經爐火純青。所以只要確定商業模式,不管是少款多量的基本款,還是多款少量的快時尚,優衣庫都能找到相應的供應鏈解決方案。

對比來看,國內消費品行業的整體競爭層次還非常低。在線下傳統行業,生產商、品牌商、渠道商大多都是脫節的,各司其職,有分工但無協作。在電商行業,大多品牌也只是把線下的供應鏈照搬到了線上。倒是淘品牌將品牌和渠道有機的結合到了一起,部分品牌也在嘗試往上游供應鏈滲透。而我們反覆提及的工廠品牌,雖然他們的產品價格競爭力強,但這很難構成一個品牌的綜合競爭實力。

可以預見的是,隨著電商行業的各種紅利消耗待盡,電商企業之間的競爭將不斷升級。常規性的優勝劣汰將逼著商家往供應鏈的上下游滲透。而只有當企業對供應鏈全鏈條都有足夠強的掌控能力的時候,他才有條件建立基於商業模式的供應鏈解決方案。而那個時候,他才具備全面學習優衣庫的能力。

至於說價格戰怎麼打,那完全是商家自己的選擇。優衣庫是堅定不移的選擇了將低價進行到底。它活得很好。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2706

【案例】優衣庫:「反常規」玩法打造最成熟O2O模式

http://www.iheima.com/thread-6997-1-1.html
線上以互動為主線展開營銷

優衣庫從2008年開始探索線上營銷策略,並且在幾次營銷事件中都取得了不錯的效果。

用時鐘、日曆引爆下載,增強線上推廣:2008年,優衣庫在博客上推出UNIQLOCK,這是一個將美女、音樂、舞蹈與優衣庫當季主打服裝結合起來的時鐘,這個時鐘遵從了網絡整合營銷4I原則中的Interesting趣味原則:時鐘上面有數字顯示當前時間,每隔5秒就會進入一段隨機出現的影片,影片中人物或在跳舞、或在上樓等等,當然,這些人物都穿著UNIQLO當季主打服裝。時鐘可以作為插件下載安裝到博客網站上,直接建立起受眾與品牌之間的連接,這種方式也讓受眾「愛上」了看廣告。截止到2014年3月,UNIQLOCK共推出了8個版本,在全球200多個國家已經有超過2億人次的瀏覽量,50萬人次左右的下載量。

2009年,優衣庫推出日曆UNIQLO CALENDAR,這個日曆將不同季節的映像、音樂和優衣庫的服裝畫像三部分結合,可以放在博客頁面進行欣賞,消費者可以根據日曆瞭解優衣庫當月售賣的服裝及配件。

2012年,優衣庫鬧鐘UNIQLO WAKE UP以APP的形式上線,上線約4周,下載就突破了50萬次,這款能為消費者帶來方便的應用,下載國家和地區達到196個,範圍遠遠超過了優衣庫實體店舖所覆蓋的區域。

以時鐘、日曆等方式進行推廣,優衣庫創造了一種概念營銷,UNIQLO品牌向消費者心智又「侵佔」了一步,同時,這種營銷方式還起到了推廣優衣庫自身產品的作用。

嘗試SNS,引發網絡排隊:優衣庫推出過一款基於SNS的社交小遊戲,消費者在這款遊戲中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卡通形象,去參加品牌促銷的排隊,排隊過程中可能還會遇到自己的SNS好友,彼此的中獎信息會互相推送,從而增強互動性。排隊中獎的基本獎項為該品牌的打折優惠券,消費者可以拿著券到該品牌的門店去消費。

優衣庫在2010年首先將這款排隊遊戲放到了Facebook和Twitter上,用戶可以通過這兩個網站的賬號登陸優衣庫官網,排隊領取優惠券,據統計,這次活動吸引了6萬人次參加;2011年,優衣庫帶著排隊遊戲進入中國內地,合作方是當時比較紅的SNS平台人人網,一方面原因是人人開放了API,有很多應用可以操作,另一方面是因為人人和Facebook接近,而此前優衣庫已經積累了相應經驗。

這種排隊抽獎的活動,如果單純的開設在線下實體店內,對於已經麻木的用戶來說,沒有太多的影響力,而將其巧妙的與SNS結合起來,增強用戶在網絡上的互動,新穎的方式更具帶動性,而讓用戶得到優惠券的方式,則可以提升線下實體店銷售額。

優衣庫在人人網平台上推出的排隊遊戲,是它非常成功的一次促銷。據品途網瞭解,在遊戲結束時,共有133萬人次參與排隊,這直接導致優衣庫線下實體店順利完成銷售目標。而優衣庫線上部分也獲得了不小收益——活動期間優衣庫網站每天UV超過10萬,相比活動前激增了5倍。

推出APP,位置服務方便向線下引流:2013年,優衣庫推出其官方手機應用UNIQLO APP,用戶可以通過這個應用中的位置服務,查找距離自己最近的店舖、聯絡方式、營業時間以及銷售商品範圍等信息,用戶還可以通過導航工具查找到達店舖的路線;這項應用會及時將促銷信息推送給消費者。購物環節則是與天貓進行打通,消費者可直接在手機端完成一站式購物。

線下加強實體店舖設,推廣APP

如本文開頭所說,優衣庫在中國大陸很多城市各大商場都可以看到,品途網瞭解到,截止到2013年8月31日,優衣庫在中國大陸的實體店舖為225家(優衣庫官網信息),而優衣庫的計劃則是力爭每年新開80-100家店舖。優衣庫實體店大多開在城市的繁華地段,一方面可以加大品牌推廣作用,另一方面,百貨商場比較大的客流,對提升銷量有很大幫助。

除了在線上推出各種吸引流量的活動外,優衣庫也一直在積極探索如何提高線下實體店的體驗。紐約優衣庫旗艦店是全美第一家在店內引入星巴克咖啡店的服裝零售商,此外,為了增加用戶的停留時間,優衣庫還在店內擺放了桌椅、沙發以及iPad,這種做法還可以吸引消費者到線上進行瀏覽購物,增加銷量。

此外,優衣庫線下實體店是其線上部分很好的承接與導流者。優衣庫積極以促銷或優惠的形式向線下用戶推薦自家APP,甚至用店內廣播這種有趣的形式提醒消費者如果使用APP掃瞄制定產品二維碼可以享受打折優惠。當然,為了達到推廣效果,優衣庫對店內工作人員進行了大規模培訓。

線上線下融合,反常規O2O模式深得用戶心

優衣庫借助線上當下最火熱的平台,擊中消費者興趣點,引爆營銷,推廣品牌知名度的同時,為線下帶去流量,提高銷售額,此外,優衣庫還會通過大數據看哪裡潛在用戶多,從而決定將實體店開到哪裡;線下實體店則通過優惠打折等「誘惑」推廣其線上APP等工具,實現線下為線上導流。與很多加強線上部分建設、縮減線下部分的企業不同,優衣庫對線下實體 店的鋪設腳步沒有停止,反而在加快,這種反常規的玩法,反倒讓優衣庫成了目前服裝零售商中O2O模式較為成熟的企業。

來源:品途網
作者:肖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0459

優衣庫、新光三越「快閃店」背後心機

2014-06-30  TCW
 
 

 

二○一四年,國內零售業最紅的關鍵字,非「快閃」莫屬。今年六月,Line開出只營業三個月、販售周邊商品的快閃店( pop-up store)。新光三越、Gap、麒麟啤酒,甚至是未進軍台灣的美國速食業者In-N-Out,也都在今年推出限期四小時到六個月、說關就關的快閃店。

究竟快閃店因何而起?又為何成為台灣零售業的新趨勢?

台灣大學工商管理學系教授黃俊堯分析,二○○九年受金融海嘯影響,歐美都會區的店面空置率大幅提升、消費者購物慾下滑,因此,店東釋出短期租約,讓零售業者以二分之一的開店成本開設快閃店。透過期間限定的急迫感、與常規店面不同的陳設、主題設定的新鮮感來創造話題、吸引顧客上門。

有些業者甚至採用方便移動的貨車或大型貨櫃巡迴各城市,販售過季或限量商品,也做為當季新品的展示間。

研究機構IBIS World統計,二○一二年,全美快閃店達二千三百八十家,全年銷售額約八十億美元(約合新台幣二千四百億元)。雖僅佔整體零售業的銷售額○.三%,但已是崛起最快的市場之一。

頂多算廣告看板國內多用來提升品牌形象

在台灣,快閃店也成為百貨零售業度過低潮的策略。受網購興起、景氣不振等影響,二○一三年百貨業三大龍頭新光三越、Sogo、遠百的成長也僅在三%以內,較往年下滑。

「現在,業績年增率均不到三%,除了母親節、週年慶兩個促銷檔期,大家根本不上百貨公司了!」新光三越首家時尚快閃店的主導者、時尚總監郭思婷說:「所以,我們一定要一直有新花樣,給消費者平時『來逛街』的理由,快閃店是其中一個管道。」

台灣優衣庫(Uniqlo)公關陳郁伶也分析,期間特價、限量商品在過去雖有集客的能力,但仍是守在店舖、等消費者上門的「被動」姿態。

所以當客人走進商場的次數逐漸減少,業者也被迫離開店舖,主動上街接觸人群。Uniqlo來台四年,就累積三次的快閃店操作經驗。

一位廣告公司主管觀察,目前國內快閃店多停留在試水溫、提升品牌形象、或接觸新客群階段,較少快閃店以銷售為目的。因此,在台灣,造價動輒五百萬元至上千萬元的快閃店,功能更接近戶外大型廣告看板,很少能獲利。在帳面都是「賠錢的生意」。

成功法則一商品、裝潢、定價都限定

但是,以國外成功案例,如川久保玲的Comme des Garcons快閃店為例,除了達成以上的行銷目的,還讓單店獲利,並創造品牌整體三成至四成的業績成長。同樣是快閃店,做到「名利雙收」的秘訣是什麼?

黃俊堯分析,真正成功的快閃店是體驗行銷、口碑行銷、事件行銷之集大成。

他認為,如果只是做到「時間到就消失」,則和臨時櫃、花車商品沒有兩樣。必須將稀缺性發揮到極致,設計出和一般專櫃完全不同的購物經驗。

例如,Target百貨的快閃店就曾經開設在河邊碼頭,並以平價通路業者之姿,與設計師如吳季剛、品牌Proenza Schouler、3.1 Phillip Lim等合作,在快閃店裡販售聯名、限量商品,定價可低至正規商品的三十分之一。從店內擺設到商品、價格,都做到「只有這裡有」,給消費者不容錯過的誘因。

成功法則二採購、地點、訓練一次到位

做到限定再限定,還讓顧客想在臉書上分享,延伸出口碑效應。台灣麒麟商品企畫課課長李正中就表示,決定推出限定商品啤酒冰沙時,就看準了女性喜歡拍照,能透過「打卡」散播話題。砸下超過一千五百萬元自營快閃餐廳,活動過後,麒麟的品牌認知度提升四%,女性顧客也增加一成。

「要克服快閃店的『期間限定』,就是最難的一件事!」郭思婷說,因為開店只有三個月,很難有修正空間、一定要一次到位,因此從商品採購、選擇地點、到人員聘用訓練都要更精準,需要花上兩倍時間籌備。

快閃店再成功,若不能提升該品牌整體業績,不過是一次性的行銷活動。

成功法則三新客上門立刻導回原店舖

因此,優衣庫就曾在快閃店裡發放既有店舖的商品折價券,回收率達四成。陳郁伶說,快閃店目的之一是接觸新客群,並將其轉化為長期顧客,因此,優衣庫多會選在離原有店面稍有距離、但走路範圍可及的地點開快閃店。如此一來能接觸到非典型客戶,又能透過折價券將其引導至最近店舖。

快閃店人人搶著做,只是當此模式在台灣從稀有變得普遍,消費者已見怪不怪時,如何維持新鮮感?可能才是業者挑戰的開始。

【延伸閱讀】為了3個月快閃,花6個月籌備——知名服飾品牌打造快閃店5步驟1.決定主題、營業期間2013年10月,採購商品,品牌製造商則開始洽談限量商品的設計、製作。

2.決定店址、裝潢形式2013年12月,尋找店面、租約談判通常要提前3個月進行。

3.取得執照,開始裝潢2014年1月,開始動工,若是餐飲業則須準備水電、瓦斯、桌椅等。

4.徵才、員工訓練2014年2月,開始徵人,業者大多不會調派原有人手支援,人員必須從頭開始訓練。

5.店舖開幕2014年3月,店舖開幕,營業3個月後就結束。整理:郭子苓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4390

6個月 優衣庫如何讓門外漢變店長?

2  
 

 

培育一名店長,最快要多久時間?在Zara,這個答案是一年;在Gap,是九個月;在優衣庫,只要六個月!

優衣庫讓人才快速成長的關鍵,就在林孟柔入社時,領到的四張業務評價表裡。表單管理,也是該公司與同業最不同之處。

四張業務評價表,分別列出從一般店員、模範店員、外場主管與店長候補(指未來的店長接班人,即左表中第一至二關),四個職級所需的近兩百種技能。前兩個月,她必須讓自己從服飾業門外漢成為外場老手,後三個月,則是為了擔任店長做準備。

在不到兩百天裡,必須學會兩百種技能,聽來已經夠辛苦。但這只是成為店長五道關卡的前兩道、升等考試的資格賽。

「有時候,我也覺得自己做不來,但想到當上店長後還是要面對,也只能硬著頭皮去做,」林孟柔說。「硬著頭皮」,讓優衣庫的新進店長可以拋下年齡、個性,一次次把自己推向極限。

只是,年輕人敢做,公司就真的敢把一家店近百名員工、上千萬月營收,全部交付到這些「超嫩店長」手上嗎?

在林孟柔的例子中,我們也看見該公司風險管理、預留後路的思量。在她取得店長資格後,總部並未立刻將店舖交由她獨自管理,而是採「雙店長制」,由一名資深店長從旁輔佐。歷經半年的貼身調教後,再正式將其他店舖交由她一個人負責。

當然,這些看似「速成」的店長教育是否紮實、能否長久?還有待時間證明。但不可否認的,對有心、有膽識的年輕人來說,這是一個展現能力的舞台。

【延伸閱讀】想當正式店長,先過5大關!—優衣庫儲備幹部培訓計畫

●第1關:學會比店員更厲害的基本功

表單1 店員評價表,查核指標如:□75秒內結帳完成□7秒折1件衣服□15分鐘上架完1箱商品□7分鐘內修改褲長□ 站姿、笑容、試衣間接待流程等符合社內標準

※基層實習要快又好2個月內必須連跳三級,學會一般店員要1年才學得會的技能

表單2 模範店員評價表,查核指標如:□ 結帳60秒內□ 6秒折1件衣服□10分鐘上架完1箱商品

※從表單數字論績效優衣庫強調實力主義,「誰較優秀」不能憑感覺,而是用績效說明。透過表單,就能看出每個人的能力差異

表單3 外場主管評價表,查核指標如:□ 可掌控來客數?□ 可掌握缺貨狀況?□ 可指導同事進行顧客應對?

※先超越最優秀店員在成為店長前,表現要比外場最優秀的同事好,才能服人

●第2關:當主管貼身助理,成為店長接班人

表單4 店長候補評價表,查核指標如:□ 可理解、透過損益表進行管理?□ 可掌握人事出缺、制定排班表?□ 能否預防客訴發生? □ 可進行基本的店務管理?

※完成7成評量才過關學習替店長處理大小事務,儲備幹部要習得共4張評量表中、7成以上技能,才能參與店長升級考試

●第3關:店長升級筆試,70分才有下一關

筆試問題如:˙本月欲達成2,500萬元的營業額,需要多少

人手?你如何安排人事?˙要育成部屬,必須經歷哪3個步驟?˙請以下列狀況, 計算該店盤損率

※先筆試取得口試資格考核是否具備成為店長所需的知識、理解公司的理念;考題由《店長手冊》出題,成績達70分以上才能口試

●第4關:營運長面試,決定留校察看或晉陞

面試問題如:˙你所在店舖的營業額、庫存量、員工數有多少?˙你們店舖的問題是什麼?為什麼會這樣?˙你怎麼解決?你做了什麼、成果是?

※觀察是否掌握店內狀況?判斷是否有責任感?檢測是否能提出解決方案?視成熟度、獨立性,決定給予店長代理或店長職級(前者仍為受訓階段,暫時無店可管)

●第5關:雙店長訓練期

查核指標如:˙營業額達成率、營業額年增率、顧客滿意度˙執行長、營運長臨店考核成績˙決策、計畫能力

※資深店長貼身調教確認是否能獨立管理標準店,目前林孟柔與一位資深日籍店長共同管理美麗華店(大型店):前者掌管人事,後者負責數字管理、制定計畫等。半年後,林將轉調標準店

●在店長之路後,緊接的挑戰??一般店長在經歷6個月雙店長訓練期後,就可獨立管理200至400坪大的標準店舖;接著成為大型店店長(指400坪以上、月營收3,000萬元以上店舖)、區經理、全區區經理、營業部部長,最後才有機會挑戰區域營運長(林孟柔計畫10年後,33歲達此目標)。

整理:郭子苓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8015

優衣庫全球最年輕店長就在台灣!

2014-08-04  TCW
 
 

 

還記得二十三歲的你,在做些什麼?尋找理想的工作,或在第一個職場裡努力求生?

台灣優衣庫(Uniqlo)美麗華店店長林孟柔的二十三歲,和別人有點不同:這一年,她成為七十五名員工的主管,掌管四百五十坪大、年營收達三億元的店面。她,也是全球優衣庫一千四百六十二家店中,最年輕的店長之一。

三個數字,更能體會這個紀錄的難度:Zara、Gap在台店長皆在三十歲以上;優衣庫店長平均年齡較輕,但也有二十八歲,且從入社到成為店長,平均需要一年半時間,但她只花上半年。

現在的林孟柔,年薪百萬,但她還有更大的目標在後頭:「十年後,我要當台灣區COO(營運長)!」三十三歲當上區域營運長,這是目前優衣庫無人能及的成績,最接近的,是現任台灣優衣庫執行長寬志,三十六歲就當上台灣區營運長。「我入社前就研究過執行長的履歷,如果要像他一樣,我一定要半年就當上店長……。」

這麼大的口氣,常讓人忘記,她不過是個大學剛畢業、出社會不到一年的小女生。出身宜蘭龍潭村的農鄉、父親是水電師傅,一百四十九公分高的她,個子很迷你,最習慣的裝扮是雙肩後背包和帆布鞋,頭上還頂了蘑菇頭。

要成為三十三歲的營運長,或許仍是遙遠的路,但過去的三百天,已經是個開始。

前半年,跟自己比賽清大雙學位不管用??衣服摺太慢太醜,連當店員都不合格

去年五月,林孟柔從一萬人的履歷中脫穎而出,成為優衣庫錄取的四十八位儲備幹部之一。

擁有清華大學經濟系、計量財務金融學系雙學位的她,最理想的去處應是會計師事務所、銀行;但她在實習時發現自己受不了整天坐在辦公室,畢業後轉而投身服務業。

「爸媽一開始很反對,覺得清大畢業,為什麼要去打掃、摺衣服?」林孟柔說。但她沒料到,就連這些看似「低就」的工作,都讓她吃盡苦頭。

因參加海外志工服務,她比同期幹部晚一個月、八月底才入社,錯過了集訓、便直接分發到微風廣場店工作,「一開始,我連摺衣服都不會!連合格的店員都稱不上。」她回憶,曾因衣服摺得太醜、太慢,從前場被換下來,也曾把客人的褲子縫壞,讓店內蒙受損失。

在優衣庫的陞遷制度中,將各種技能依難易度給予二至三分的積分,每學會一項技能就能得分。當時總部為了加強儲備幹部間的競爭意識,每週四會以E-mail公佈四十八位幹部的積分排名。第一個月,她都是「四字頭」的倒數名次。

但是,她並沒有讓「進度落後」、「跟不上別人」幾個字一路跟隨。

在優衣庫的台灣店長中,從店員升上店長與儲備幹部出身的比例各半。她知道,年輕的空降部隊容易引發其他員工反感,因此,她情願暴露弱點,要求自己每天一定要問每個資深員工一個問題,將建議一一抄下,才能下班;回家後,要再摺完五十次衣服才能入睡,「別人能做到的,我也可以!」「我也許贏不了,但至少可以做到『不落後』。」

劣等感壓力變動力??不怕丟臉,再小的問題都敢舉手問

「她多小的問題都敢問!」同期儲備幹部、天母Sogo店店長簡宏達觀察,在訓練課程中,她永遠是第一個舉手的人,小至表格寬度,細至庫存量的預設值,她都要搞清楚,「她不怕問錯、不怕丟臉,甚至幫大家把不敢問的事情都問了。」

優衣庫管理與創意中心、負責培訓儲備幹部的陳冠妤也分析,許多人撐不下去,都是敗在「藉口」:店長是日本人、不懂中文,所以不敢問;光處理店裡的事就夠忙了,沒時間學新東西……。

但林孟柔從來不把年齡、入社時間等劣勢當理由,不懂日文,她就用中文加英文、比手畫腳;落後別人一個月,她就自願留下來加班補強。她甚至主動提出店舖營運改善計畫,讓微風廣場店的顧客滿意度提升了近二十倍。

「我認為,是這份『劣等感』救了她!」她的前主管、微風廣場店店長山本浩人說。

劣等感,指的是因先天條件不如人,而產生的心理自卑感。這對別人來說本來該是阻礙,但在她身上,卻意外成為動力。

「別人打掃用走的,我就用跑的;其他人被動等人教,我就主動問。」她說,過去在皮飾店打工時,曾因不擅長推銷,乾脆觀察店長與顧客的對話,一字不漏照抄,打在電腦中,再全部背誦起來。後來,她的業績整整提升了四倍。

所以,隨著半年的店舖訓練日漸嚴苛,有近十人退出儲備幹部之列時,她的排名卻能逐週攀升,到了去年十二月,她已經擠進前三名。今年二月,她通過筆試、面試後,正式考取店長資格,為四十八人中最快的三位之一,也是當中最年輕的。

不過,如果說成為店長的一百八十天,是她的個人賽,當上店長之後,則是一群人的團體戰。

三月,她以最年輕店長之姿,分發到美麗華店時,三種人、三種課題正等著她。

後半年,搏鬥三種人員工年紀比自己大怎麼辦?學會不套自己標準,站在員工立場想

第一個課題,是二十三歲的她,如何管理平均二十六歲的店員?

在優衣庫,店長最重要的職責有四:營業額、顧客滿意度、人員流動率、部下育成(陞遷率)。對她來說,最難克服的,始終是最後兩項。

在美麗華店,七十五名員工中,正職員工與時薪人員約各半,前者絕大多數比她年長、經驗比她豐富,「我知道自己年紀小,所以一開始想讓自己有主管樣,說話比較不客氣。」

當時,她有話直說,甚至常把「現在立刻給我人!」「你真的有努力做嗎?」「你會不會叫賣?叫給我看!」掛在嘴邊。

她當時想,既然當店長,就要拿出成果,效率越快越好。如果對方做不到,就覺得是他沒盡力,「我都做得到,為什麼你不行?」她把自己的標準套用在員工身上。

武裝自己、風行草偃的高壓管理,終究引發衝突,店員不只在背後批評她,「那麼快就升上店長,以為自己了不起?」一次,面對不服從的資深部屬,她以「這就是公司的基準」、「你不適合這裡!」為由,要求對方立刻走人,對方也不甘示弱、當場辭職。最後是出動了上層主管協調,才暫時緩和場面。

「後來,我在廁所大哭了一場,因為我說了身為主管不該說的話。」那天之後,她反省,自己認為對店舖好、為部屬好所下的指示,若不能讓對方認同、或確定對方有能力做到,都只是一相情願。

她曾經花三天三夜,把店裡七十幾人的陞遷規畫一一排出來,希望讓員工能陞遷、學東西;後來她才知道,有人就是不想陞遷,只想當基層店員,她未經討論就列出對方的職涯規畫,只是造成壓力與誤解。

正當她開始學習調整管理方式,店舖的低潮竟提早一步來臨。

五月,由她推薦參加陞遷考試的四名店員,有三位在總部面試被刷下來;六月,共三十天中,美麗華店就有十三天出現收銀差異(指收銀台的現金金額與電腦紀錄不吻合),不僅被公佈在全社信件中,還遭總部下最後通牒,當月業績的目標達成率也只有八○%,「那是我最挫折的兩個月,要當好店長,比當上店長難太多。」

也是這兩個月,她開始學著從部屬的角度想事情。對方犯錯,她會先問,是不是不懂、不會?請資深員工做事時,她改變上對下指揮的口吻,轉而從雙方共同目標:客人著手,如「不好意思,那邊商品亂了,客人可能會困擾喔,可以整理一下嗎?」

七月,隨著士氣提升、她與部屬的互動好轉,收銀差異已大幅降至兩天,業績達成率也回覆到一四○%左右的高水準。

「我以前都覺得自己是最好的,要改變的是同事。但這幾個月下來,我才發現,要改變的是我。」她說到此處,收起笑臉,讓人幾乎忘了她只有二十三歲。

顧客嚷退貨,怎麼做才高明?講公司規定更激怒對方,先求同理心

第二個課題,是如何面對盛怒的顧客。

有兩句話,她永遠記得:「這是公司規定」、「這是法律規定」,不要輕易說出口。

曾有一名顧客來電,要求更換一組已經洗過的內褲,她當下立刻以公司規定為由回絕,結果卻讓對方大發雷霆,掛上電話後直接到店舖現場理論。

「後來,我搬出台灣的《消費者保護法》,反而更激怒對方,」這名顧客越講越大聲,甚至開始鼓譟、煽動其他顧客:「你們不要買,他們會坑人!」讓現場狀況一發不可收拾。

她緊急請示主管,才知道自己一開始就犯了錯誤,想用冷冰冰的規定服人、快速解決問題,卻忘了站在對方的立場思考,「其實,賣場不提供內衣褲試穿、回家又發現買錯Size,如果是我也會很懊惱;有時候,顧客只是想要『被聽見』。」

「後來,那名顧客告訴我,如果我一開始換個說法,他可能就不會這麼生氣。」她才知道,面對盛怒的顧客,必須先安撫,再說理;同理心,絕對優先於合理性。

主管推翻原提議,如何應對?學乖做書面討論,交辦前再次確認

第三個課題,是當一位夾心主管,如何做到八面玲瓏?

為了輔助新進店長,優衣庫在特定期間內採取雙店長制,除了林孟柔,還有另一名日籍資深店長從旁輔導。有一件事,始終讓她耿耿於懷。

幾個月前,為了提升店內服務品質,她提議採小組監督制,將店員分六組、各安排一名組長確認組員的笑容、禮節。當時,她以簡單的日文與中文,對另一名店長口頭討論,很快就取得共識,於是她就開始對各組長交辦任務。只是,當該制度要上路時,她再知會日籍店長時,卻遭全盤否認,認為此制度不恰當。

「可是,我和Leader們都說好了,以後我的信用怎麼辦?」當下,她非常堅持,幾乎和對方吵起來,最後礙於職級較對方矮一階,還是讓步。

後來,她開始「學乖」,重要的事,不冒險,一定要透過翻譯,一開始就打成書面資料,在文字基礎上做討論。並在正式交辦前,做最後確認。不僅尊重對方,也避免徒勞無功、自己失去信用。

從社會新鮮人,變成七十五人的主管。三百天前,就連她自己都難以想像,成為一個媲美中小企業規模的店舖管理者後,會碰到的事。

但如她最喜歡的、網球選手阿格西(Andre Agassi)所說:「What you feel doesn't matter in the end; it's what you do that makes you brave.(真正讓你勇敢的,從來就不是你的感覺,而是你的行動)。」路途或有挫折,但唯有走出第一步,才有開始。

【延伸閱讀】首屆七店長,僅存三人留任晉陞

當上店長,等於是在優衣庫拿到陞遷門票。但是,未來真的一帆風順嗎?這條路有多長、多難?看她的前輩就知道。

優衣庫來台屆滿四年,開出四十六家店。為建立在地人才庫,三年前,台灣優衣庫培育出第一批、七位台籍店長,但經過三年,七位中已有四位離職。

這四位離開的原因,包括身體狀況、家庭考量或不適應高壓環境等因素,分別轉戰餐飲、零售業,甚至到「敵營」Zara擔任展店或行銷工作;當年最年輕、二十六歲當上店長的陳俞瑛,則遠嫁德國。

繼續留在優衣庫的三位,則全數晉陞:原阪急店店長張永慧晉陞為區經理,原站前店店長高筱嵐亦取得區經理資格、轉調至全台唯一的旗艦店:明曜百貨店,擔任總店長;原美麗華店店長方逸珮則內調至營業支援部,負責總部與各店舖間的溝通工作。

五七%的離職率,證明這工作不輕鬆;留下來的全部晉陞,也印證該企業處擴張階段,需要人才。同樣一張黃金門票,有人當作轉職跳板,有人願意深耕經營,端看各人的選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8023

敗走麥城的優衣庫:為何能在中國卷土重來?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4/08/4009841.html

優衣庫進入中國並非一帆風順,早在之前,就曾在中國市場敗走麥城。然而今天,優衣庫是如何實現逆襲的?除去供應鏈反應快速、商品價廉物美等核心因素之外,最直觀的原因可能還是要回歸第一線店鋪。

國際服裝品牌優衣庫(UNIQLO)的母公司,日本迅銷(FastRetailing)集團將“經營要順應顧客的需求,創造顧客的需求”作為自己23條經營理念的第一條來貫徹落實。

公開資料顯示,2012年9月至2013年8月,迅銷集團的銷售額達1.1430萬億日元,同比增長23.1%,並在該公司歷史上首次超過1萬億日元。

曾在中國市場敗走麥城的優衣庫如何逆襲?除去供應鏈反應快速、商品價廉物美等核心因素之外,最直觀的原因可能還是要回歸第一線店鋪——從進門時店員熱情的問候,到櫥窗內塑料模特的展示方式和貨架上衣物的折疊、掛放展示,再到店內潛移默化的燈光和音樂,每一項都讓人覺得恰到好處,以這種最直接的方式激發起消費者的購物熱情。

精確的背後,是優衣庫經年累月的大量測算和反複的實踐與改進。沒有什麽細節是理所應當的,只是你還不了解藏在優衣庫店里的秘密罷了。

陳列

1.櫥窗

優衣庫的櫥窗陳列一直為業界所津津樂道。在夏天快要來臨時,在優衣庫中國上海淮海路旗艦店,櫥窗結合當季主題,用沙灘、陽光等元素進行布置,選擇的色彩多鮮艷明亮,道具如傘、遮陽帽等一應俱全,排列方式也是錯落有致。

所謂“快時尚”,不僅意味著供應鏈的反應速度快,還有一項重要含義是引領潮流、提前教育消費者,在季節來臨之前就在櫥窗空間里展示下季的衣著搭配。

當然,這個工作量不可小覷。優衣庫淮海路旗艦店的塑料模特超過600個,其中300余個是可以旋轉的,並且櫥窗展示需要常換常新,周期一般不會超過1個半月。

在優衣庫,負責店鋪內陳列的主要是視覺營銷部門,貨架陳列由負責賣場布局的部門來主導。

每個月,總部的視覺營銷部門會向店鋪內的視覺營銷團隊下發整體的搭配指示,後者會根據指令實施具體的搭配。

2.次序

仔細回想一下,是什麽吸引你走進了優衣庫的店鋪?又是什麽讓你在店里逛下去?

如果說主題櫥窗說明優衣庫的商品陳列首先從店外就已開始,那麽陳列的第二個重點就是入口。

一般情況下,快時尚品牌都會選擇將入口處做得開闊、視野好,而在衣物的選擇上則會將一部分熱賣的當季商品放置在門口的位置,先將顧客吸引進場。

進入賣場後,隨著路線規劃和品類分區的不同,消費者也就開始不自覺地走入了品牌的“布局”中。

值得註意的是,幾大快時尚品牌的陳列標準各有差異,例如ZARA采取的是主題式分區陳列,將不同風格的衣服和飾品聚集在同一個區,避免互相之間的“混搭”產生不和諧;而C&A則是根據不同的生活方式進行場景式分區,把工作、休閑、運動等各式場景與商品結合,便於目標明確的消費者購物。

優衣庫的店面規劃則體現了以“效率”為中心的原則。其主要采取的分區方式是“長通道+小格子”,最大化地利用了賣場空間,倉儲式的陳列既在視覺上形成了豐富的形象,又可強化其“自助購衣”的品牌定位。

當下,優衣庫店內的商品已經涵蓋了夏秋兩季,因此從入口、電梯口到賣場深處的“長通道”上,消費者看到的商品次序就是由夏裝至秋裝,由T恤、襯衫等上衣至褲裝。

而在顏色和花紋的排列上,優衣庫的陳列宗旨是由淺到深、從冷色系到暖色系進行排列,順序可以具體到“紅橙米黃綠藍紫”,按光譜順序從通道入口向後排列。花紋方面則是由單色系、波點至條紋陳列,這也是最符合購物行為的花色選擇方式。

有一種特殊的商品並不遵循這一原則,那就是裙裝或其他頗具時尚感、需要重點推薦的衣服。淮海路店的一位樓層店長告訴《好公司》,優衣庫的原則之一是“把有魅力的商品放在賣場深處,吸引顧客走進來”。

同樣的道理也可以套用在收銀臺位置的選擇上:現在你知道服裝品牌們為什麽把收銀臺放在店鋪深處了吧?

3.陳列方式

走進任何一家優衣庫的店鋪,是不是遠遠地就會被一整面“T恤墻”抓住眼球?

優衣庫的PP(Point Of SalesPresentation,要點陳列)區,是人們進入店鋪後視線集中的區域,也是商品賣點的主要展示區。為了使PP區給人耳目一新、氣勢磅礴之感,優衣庫往往將其常規款的純色商品集中折疊、整齊劃一地放置在一起。

該區域的商品按照從上到下尺碼由小至大的順序進行排列,這幾乎已經成為了一件眾所周知的事。但,你知道展示架上每一摞T恤的數量嗎?

答案是:15件。沒錯,就是這麽精確,既恰當地填滿了貨架,又方便店員統計數量。

相比這些基本或經典款商品的陳列方式,表現藝術、音樂、電影、漫畫等流行文化的優衣庫UT(UNIQLO T-Shirt)由於以彩色圖案為主,陳列方式也多為掛放展示。

那麽,你是否有過這樣的感受:優衣庫店內掛著陳列的衣服,隨時都可以拿到手上,個中秘訣在哪里?

根據人體自然規律和消費者行為研究,服裝行業存在著“黃金陳列線”的說法,具體是指與人水平視線基本平行、離地90-120厘米之間的的貨架陳列空間。

該區域通常位於貨架的第二、三層,是眼睛最容易看到、手最容易拿到商品的位置,所以也被視為最佳陳列位置。

優衣庫對此進行了進一步細化,將男性的“黃金陳列線”調整為85~140厘米,女性則為75~130厘米,把衣服的掛放高度控制在該範圍內,最大限度地貼近人體功能、減少不適感。

說完了掛放展示的高度,再來談談每件衣服的間距。在掛放重點商品如真絲連衣裙時,店員們會將衣服逐件分開約3厘米的寬度來進行掛置,相對稀疏的陳列不僅會帶來更為清爽的效果,也避免了該商品因展示而帶來的庫存壓力。

4.促銷工具

“促銷”這件事對於任何一家快時尚公司而言都是不可或缺的,但大多數情況下品牌都會選擇一些並不紮眼的促銷工具進行輔助,稀釋消費者對“促銷”的敏感性。

在這方面,優衣庫的實踐可謂是靈活又不失章法。

在店內的POP(Point Of Purchase,賣點廣告)信息傳達上,優衣庫在每個品類分區都會放置關於產品介紹的背板,介紹材料、設計、版型、搭配、折扣等信息。這樣的做法不僅能讓消費者更直觀地了解和自主地選擇商品,最大限度地發揮其自助式的倉儲購物賣場風格。更重要的是,這些背板可以安裝在任何的貨架或櫃臺上,並且可以靈活調整尺寸大小,在保證店面整潔的情況下又及時傳遞了促銷信息。

服務

從消費者走進店鋪到離開,優衣庫員工依次有四句服務用語。

入店時“歡迎光臨”,查詢產品情況時“請稍等”,查詢結束“讓您久等了”,離開則是“謝謝,歡迎再次光臨”。

這僅僅是最基本的規定,店員們會根據實際情況加入更多人性化的服務。例如消費者進店時直接根據時間問候“早上好”、“中午好”;留意人們的信用卡簽名,在說“祝你購物愉快”之前加上對其的稱呼;甚至還會稱贊對方的商品,比如“這件衣服你買得真劃算”、“這是我們現在最暢銷的商品”。

很多時候,這些看似不起眼的服務細節卻是優衣庫“留住”消費者的核心。

另外,雖然優衣庫強調自助式購物,“店員不在消費者身邊給予建議,不影響顧客試衣體驗”,但這也不是完全固定不變的。

上述優衣庫店長對《好公司》介紹,在三種特殊情況下,店員們會主動為對方提供幫助:當消費者在貨架面前停留超過3秒時、當其觸摸商品時,以及當他將該商品拿起來時。

“我們會在場內不斷巡回,看顧客是否需要幫助。如果他們說希望自己看的話,我們就立即讓到一旁。”

燈光、音樂

如果把店鋪比喻為一個人,那麽燈光和音樂對他的“性格”起著決定作用。

在優衣庫店鋪內,即便是白天也會是燈火通明,營造出寬敞明亮、整潔通透的購物環境;H&M店內光線設置的重點則是打在模特和核心展示區域,明暗度可適當調整,但總體原則是“需要燈光打亮店鋪的所有區域”;而在性格迥異的Abercrombie & Fitch店內,昏暗迷離的燈光、濃郁的香水味都在向人們昭示,這是個標準的“夜店咖”。

音樂方面,優衣庫的配樂多為簡單的節奏和旋律。但這些辨識度極高的背景音樂在某種程度上營造出一種“緊迫感”,容易使消費者產生快速購物(也可能是快速離開)的心理。

比較而言,H&M的背景音樂偏愛爵士和嘻哈風格,ZARA則直接將歐美熱門單曲搬到店內,後者甚至連音樂播放都完全由西班牙總部的電腦系統控制。

而有意思的是,雖然音樂大部分時候聽上去“一成不變”,但事實上優衣庫總部每個月都會為各分店發來新碟。

你聽出不同了嗎?


(編輯:余佳瑩)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945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