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去哪兒網CEO莊辰超:手機端旅遊預訂仍有50%待挖掘

http://www.iheima.com/thread-22433-1-1.html
由網易科技和網易新聞客戶端聯合主辦的「2014網易未來科技峰會」於6月18日在北京舉行,去哪兒網CEO莊辰超在題為《旅遊業的未來前景》的演講中表示,手機預訂是在線旅遊的最大趨勢,但仍有50%的業務消費未被挖掘。

「旅遊是一個巨大的產業。」莊辰超介紹,全球有大約1.5萬億美元的旅遊消費支出,旅遊消費支出大約佔GDP的百分之四。在中國,旅遊總支出大約是 1.3萬億人民幣,佔GDP的2.8%,其中,出境旅遊5500億人民幣(含購物), 增長20%,航空支出約3500億人民幣,酒店支出約5000億人民幣,目的地支出約2000億人民幣。

莊辰超認為,旅遊行業是IT支出的大領域,O2O領域已經延伸到了整個旅遊行業,互聯網和傳統產業的核心IT系統正在不斷地融合。

「在整個旅遊消費體驗中,有很多新的機會正在呈現。比如,手機門票,雖然沒有太大折扣,但僅僅是因為方便,所以增長很快;酒店評論,大部門的評論是通過手機提交的,模式正在發生變化。」莊辰超說。

莊辰超認為,在線旅遊行業的大趨勢很明顯,首先是手機預訂,包括機票預訂、酒店預訂,但這只佔旅遊消費50%,另外還有50%的消費沒有被挖掘,包括在旅遊目的地的消費。在未來五年到十年裡,所有消費將百分之百向移動端轉移。所以手機預訂是最大的趨勢,現在的規模會在未來放大三到五倍。

此外,莊辰超認為,在線旅遊行業的還有很多正在顯現的趨勢,包括社會化庫存、個性化設置、動態規劃等等。



以下為莊辰超演講實錄:

今天是世界盃,我第一次知道互聯網和世界盃,我當時是在ChinaByte工作,是中國第一個IT網站,我是1997年開始接觸了互聯網,我做了一個搜索引擎的網站,98年開始我在那裡工作,一轉眼已經四屆世界盃過去了,當時互聯網人也很焦慮,因為我出去跟人家說我是做互聯網的,別人以為是遇到了騙子。今天互聯網的焦慮是因為我們對整個行業和產業產生了太大的影響,我們也不知道未來互聯網如何在產業中持續地發展,對社會和經濟產生更大的影響。

這張圖是簡單地說一下旅遊GDP,我是從事旅遊行業的,總體來講旅遊是一個非常巨大的產業,全球一年消費者支出大概達到1.5萬億美元,全世界消費者直接旅遊支出佔全球GDP4%,中國的數據也差不多,所以在旅遊行業在中國都是幾千億人民幣,所以這是一個非常龐大的市場。這個產業裡大家要知道如果看到IT支出,旅遊行業是IT支出非常大的領域。很多產業界的IT技術即使是在十年二十年之前,產業應用一個是在旅遊行業、一個是在零售行業。大家知道競價排名Google創造的,全世界第一個被大規模使用並且證明價值的是旅遊行業,旅遊行業有一個系統是GDS,把產品的信息列上來,讓銷售代理進行銷售的,這個系統大概是20年前在美國首創的。GDS產生以後是美國的億公司AA無創造的技術,他把所有的AA的航班列在排名第一的位置上,結果這個概念被不斷地引申之後,在美國的德州因為競價排名百家航空公司破產了,也因為這件事情美國的航空協會做的一些自我約制,所有的GDS排名要更加地公正比較按照時間排序,美國的這項政策只針對國內。這個官司最近還在打。信息產業20年前就對互聯網產生了很深入的影響。

影響到今天隨著移動互聯網的產生,整個的前端和後端不斷地融合,今天發生了什麼事情?Oracle出價50億美元收購了一家公司Micros Systems,這家公司壟斷了全球的五星級酒店和高端餐飲的中央控制系統,這家酒店用的系統也是如此的。它的延伸產品在中國有一個代理,是時機網絡。Oracle從最後端的數據庫產業,一直到阿里巴巴都對旅遊產業的交易系統產生了興趣,O2O的領域已經從最早的網頁放一些信息一直延伸到對旅遊行業實質性的改進和變化。同時,全球最大的旅遊類網站的市值大約有700億美金,它剛剛收購了一家公司,無論是後端到前端,整個互聯網和傳統產業核心的IT系統正在不斷地融合。

這張圖是在線旅遊的消費者的模型。從開始做計劃計劃很多時候都是在Google和百度來做的,到進入對比,在這個領域產生的幾家公司,去哪兒是在對比領域做得比較好的。再往後是購買,最近的像我們都是從對比領域逐漸延伸到購買領域去的。再往後還有旅途中的應用,包括去哪兒本身我們在手機上訂門票,在過去12個月裡面一年的增速達到了12倍左右,這是非常驚人的數字。去年的五一和端午我們剛剛上線了門票景點購票,只有幾百張,到今年的五一和端午門票銷售已經接近了10萬張,這個增長數字是完全難以想像的。實際上在手機上購門票折扣並不是非常大的,因為很多的基礎設施並沒有完整,導致了手機購票形成了這樣的增長。

中國大概在五一的時候如果去哪兒明年還有20倍的增長,我們一下子可以做到單天入園20%的增長份額,那麼這個是不是能延續幾個季度我們是不清楚的,但是這個速度是過去的互聯網是非常難以想像的。我們過去覺得每年翻一番和翻兩番是非常大的數字了,但今天互聯網很多的應用經常是翻5到8倍左右。旅途中的領域有很多新的機會,當然後面還有一些攻略分享等領域,隨著手機互聯網也產生了大量的新的變數,比如說我們看到酒店評論,我們去哪兒做的時間不長,但從更新量來講一直是國內第一梯隊的,每天更新將近2萬條,其中超過70%都是從手機上聚焦上來的,而且照片的數量遠遠大於在PC端。大家非常直覺的想法可以理解,但是反過來講,這個數字如果在PC時代可能需要5年到8年,在手機領域差不多一年的時間就可以達到這樣的量級。包括未來對景點景區整個的模式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這是互聯網人的焦慮,因為我們過去認為很多速度非常快的事情,移動互聯網到來的時候,這個速度會變得非常非常大,一兩年內有全新的應用場景,手機上就可以把在5年中積累的競爭力全部地顛覆。

我們來看未來互聯網向O2O、向在線旅遊產業和傳統旅遊產業升級有哪些趨勢?我自己總結有四個:

第一是手機預定。
現在的OTA佔整個旅遊產業的價值是非常大的。機票這個領域美國在線旅遊的機票預定量已經佔到了90%左右,整個傳統的美國國內機票幾乎是百分之百在線預定了,中國國內機票根據我們自己的統計數字大約有接近50%左右已經是完全在線預定了,機票領域可以說是第一個旅遊領域,是100%在線完成的,但在PC互聯網上是百分之百在線化的。酒店領域在美國和中國有很多很成功的公司,但實際上真正的在線成功率大約還不到40%。為什麼?因為在酒店應用場景中有很多的應用場景上是在PC上完成的,有很多場景在移動互聯網上才能更好地使用起來。我自己評估在未來5年內酒店的預定率也會100%移動向在線公司,這個當中60%、70%是通過手機客戶端來完成的。剛才說到的機票和酒店,其實只佔到旅遊消費的大約50%左右,還有50%的旅遊消費在過去10年、20年互聯網浪潮中其實還沒有完全被互聯網化,包括購買當地的活動的購票,還有當地的餐飲和特色購物,我自己評估在未來五到十年內,所有旅遊類的消費將百分之百移動向互聯網公司,而這些領域幾乎全部會在移動互聯網上完成,規模佔大概旅遊產業的50%是來自於移動互聯網。所以我認為手機一定是大趨勢,在線旅遊產業大概會擴大3到5倍,幾乎都在手機上完成。

第二,動態規劃。大家知道旅遊產業有很大的特點,我們的酒店房間機票的座位基本上飛之前還沒有賣掉價格就歸零了,我們如何定價和營銷方案是非常複雜的東西。如果大家用百度搜索收益管理,這是一套數據理論,而這個被證明有非常價值的都是跟旅遊相關的領域,平均來講收益管理的系統能夠為一個旅遊公司、航空公司的酒店帶來5%到10%的價值提升。而航空公司平均的淨利潤率大概只有5個百分點,整個全球航空公司的收益都來自於數據,酒店都是這樣的。收益管理在互聯網時代會產生巨大的變化,過去的收益管理都是依據於酒店的歷史數據,以及民航局和當地的酒店的協會來做計算和定價的,這是非常粗糙的。第二,它完全不能反映當下市場的格局。我們引入了先進的收益管理概念,通過消費者的搜索行為給你做動態的定價標準,因為消費者在搜索機票和酒店到實際購買的時候,中間還有48小時的思考時間,我們會把當時動態的格局數據反饋給收益管理系統,我們會提交給國內的客戶。這個有一點像買賣股票的建議,說現在在這個價位上放這麼多座位,我估計在48小時內可以得到百分之多少,97%的置信度。航空公司和酒店收益管理人員只要看到我們的系統整個的銷售系統就完全按照剛才推薦的方案,開始在系統上推送。在公司和酒店在做營銷的時候他們有一個高度集中的系統我們會給他很多的系統,我們會把所有的數據分析和抽象策略、策略執行都形成了,這是非常大的趨勢。

第三,個性化是一個很大的趨勢。

第四,社會化庫存。
大家已經看到了一些典型的例子,比如說在租車領域的Uber是一個典型的,但國內有很新的嘗試,可是整體來講旅遊本質上是一個用戶和消費者體驗的過程,需要用到大量的使用,我自己看未來10年以後有很多的酒店、有很多的租車公司將會被顛覆,尤其是像低端酒店,很可能絕大部分會有庫存,而旅遊的租車公司有導遊,所以這也是一個在線的趨勢。

我就分享這四個大的趨勢,我相信未來很多的創新都會沿著這四個方向,我們在5年後、10年後會來看在線旅遊行業。我們會把每一分錢都花到在線旅遊的錢都轉到互聯網和移動領域。第二,旅遊所有的格局、系統包括政策法規還有組織形態,在未來的一段時間內是一個根本性的突破。

來源:網易科技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2837

我的擇股觀:產業鏈前瞻挖掘和分析 趙乾明

http://www.guuzhang.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196
一、如何在股市中賺錢?股價的測不準原理
問:如何在股市中賺錢?
答:儘量做到每隻個股交易都是賺錢的。則上述問題變成:
問:如何做到單只個股的交易/操作是賺錢的?
答:要想做到單只個股的交易成功,落實到具體投資決策與行為上,體現為以下三個問題:
買什麼?
以什麼價格買?/在什麼時點買?
買多少?
回答上述三個問題,研究工作必須要解決三個要素:股價的運動方向、運動空間和啟動時間。但在實務中,對於如何解決這三要素,我總結出一個「股價的測不準原理」,即:股價的運動方向、運動空間和啟動時間這三要素,除了坐莊模式外,投資者在任意時間點上,只能對其中的2個要素做出較為精確的判斷。這個原理無法證明,是我在實際賣方工作中對買方工作旁觀提煉出來的經驗。
這樣一來,研究的目標就變得簡單,首先是解決股價的運動方向這一問題,因為只有對一個股票的股價未來是漲還是跌的概率有了判斷,才能決定買不買;其次是解決股價的運動空間這個問題,因為只有對未來可能的上漲空間或下跌空間有了判斷,才能決定買多少和什麼位置(價格/時點)買。
註:上述思想也是我個人微信的簽名「測不準的是長短,看得清的是方向」的由來,代表了我們全部做事哲學。
經過上述分析,「如何在股市中賺錢」這一問題就轉化為「如何判斷股價運動方向」和「如何判斷股價運動空間」這兩個問題。而這2個問題實際上等於「如何找到能賺錢的股票」和「找到之後如何對其估值」。所有分析都是為了回答這兩個問題。
首先,讓我們解決「如何找到能賺錢的股票」?
二、如何找到能賺錢的股票?發掘出所有能賺錢股票的共性
如何找到能賺錢的股票?要想回答這個問題,自然是去分析歷史上各種各樣讓投資者賺錢的股票,去總結歸納它們的共性。分析之後我們發現:所有能漲的股票不管基於什麼原因,比如說業績超預期、大牌分析師推薦、即將資產重組、甚至就是游資大佬心情好願意封個板,表現在股票的盤面上面,它都有一個共性,就是在一個時間段裡面,這只股票,資金流入越來越多,同時籌碼流出越來越少。
「在一個時間段裡,流入單只個股的資金越來越多,同時籌碼流出越來越少/持股心態越來越好」,這就是所有能賺錢股票的共性,不管成長股、價值股、內幕信息股、圖形好看股,在它上漲的階段,必然表現出這個特徵。聽起來像是廢話,但我入行以來從閱讀巴菲特、彼得林奇的書開始,一直到去年才悟通這一點。悟通這點後,我對「股價短期是投票器,長期是稱重器」之間的辯證關係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經過上述分析,「如何找到能賺錢的股票」這一問題就轉化為「如何找到在一個假定的時間段裡,資金流入越來越多、持股心態越來越好的股票」。
三、如何找到假定時間段裡,資金不斷流入&籌碼流出減少的股票?「邏輯傳銷」模型
尋找這個問題的答案時要解決兩點,一個是為何及如何確定假定時間段,另一個是如何找到資金不斷流入&籌碼流出減少的股票。
1、為何要先假定一個時間段?及研究放在什麼樣的時間段?
假定一個時間段非常重要,因為時間段不同,引起資金流入/籌碼流出的原因其數量完全不同,時間越短,能觸發資金流入/籌碼流出的因子越多,而時間越長,能觸發資金流入/籌碼流出的因子越少。
最短的時間段比如1秒、1分,最長的比如5年、10年。在以秒和分鐘計的時間段裡,影響資金與籌碼變動的因子太多了,任何一個投資者的想法變化(如他可能突然需要錢)就可以影響以秒、分鐘或小時為單位的股價波動,而我們作為研究者怎麼可能預判的到某個投資者突然要變現籌碼因為要用錢呢?在秒/分鐘/小時的時間段,分析資金/籌碼變動是高頻交易的領域,我們對於這個領域完全陌生,無法發表任何專業觀點。
時間段再拉長到日和周,影響的因子依然有很多,如圖形、政策、利好公告、甚至國家領導人的行程都會對部分股價產生影響。客觀的說,市場上確實存在擅於利用這些因子獲利的投資者,但如果想構建一個研究分析框架來,這個時間段長度裡要考慮的變量還是太多。
如果把時間段拉長到5年甚至更長,回顧全球的企業史我們會發現能夠超越週期(這裡週期的含義下篇估值的文章再闡述)的企業鳳毛麟角。因為在更長的時間段裡,影響一個企業經營的變量不僅多,但對變量本身的判斷難以做出結論,如企業所處國家政策的變化、企業內部團隊更替等;如果再加上對5-10年資本市場估值體系的判斷結論,我們會發現,對一隻股票3年後的運動方向想做出精確的判斷,也幾乎是個不可能的任務。(註:不排除少數公司和個股由於商業模式等可以看得更長,但本文的目的在於建立一個能複製的分析框架模型,特例意義不大)
總結髮現,當研究一隻個股時,將判斷其股價運動方向的時間段若設置的過短,會遇到資本市場本身影響變量太多的障礙,而將時間段設置的過長,又會遇到企業經營本身影響變量太多的障礙。因此,我們將研究的產業與公司的時間段設置為1-3年(36個月內),我們相信,在這個時間維度範圍內,一方面投資者本身可以依靠深入的研究對行業和企業的實體發展趨勢做出大概率的判斷,另一方面當在3年的時間維度內用月和季度來衡量股價時,資本市場股價最重要的驅動力是實體發展這一因子本身。也就是說,我們相信,只要我們能大概率對某產業和公司未來3年的做出精確判斷,就能依據此對其股票的資金流入和籌碼流出做出判斷。(註:這裡的3年是最上限值,在實務中我們發現第三年的情況已經很難做到精確,但對未來24個月或8個季度是可以做到大概率準確的預判)
這樣一來,問題就變成:在2-3年的時間段內,如何找到資金不斷流入&籌碼流出減少的股票?
2、在2-3年的時間段內,如何找到資金不斷流入&籌碼流出減少的股票?
現在我們知道,只要一隻股票在假定的分析時間段裡面呈現出資金不斷流入、同時籌碼流出減少的特徵,這個股票就會上漲,放在全球的任何一個市場裡都是這樣,而不管實際驅動這個股價上漲的原因是內幕信息還是基本面還是技術分析等。那麼該如何構建一個研究模型,可以大概率的找到2-3年內資金不斷流入、同時籌碼流出減少或持股心態越來越好的股票呢?同時我們給模型提出一些約束項,包括能夠:跨行業、跨市場、可複製、容納大資金。
跨行業是因為基金經理是跨行業投資;
跨市場是因為客戶分佈在A股美股港股市場;
可複製是因為客戶追求業績持續性;
容納大資金是因為客戶是機構投資者(實際上對於小資金,實現收益率跨越有更好的模型)。
邏輯傳銷模型的構建:
1)想像我們現在從上往下俯視,有一條流動的時間軸,在時間軸的兩側是兩面牆,一面我們將其命名為資本牆,另一面命名為實業牆。
資本牆可以看作是全部資本市場(包含天使/VC/PE一級市場在內)情緒、資金、想法、股價波動等各種因素波動的合集;
實業牆可以視為我們研究的產業或公司基本面數據的合集。
2)資本牆和實業牆之間存在一一映射的關係,即實業牆上的數據及數據曲線會投射到資本牆上,引起資本牆上曲線的波動。(我們對於資本牆波動的觸發因子和含義及理解請見後文估值部分)
3)當我們用「邏輯傳銷」模型去看待一隻股票的股價時,時間軸的原點可以看作是該股票的資金流入及籌碼流出是一個平衡,因為平衡的話股票才不會漲。在平衡的情況下,是什麼原因導致了資金流入加大呢?或者說又同時導致持股心態越來越好呢?不管是什麼原因(內幕信息要重組,單純技術分析看圖,牛B基金經理買入、大牌分析師推薦……),所有的這些原因,在時間軸的起點肯定有一個投資邏輯(我們也可以用投資火花、故事/story來稱呼它)出現了。這個投資邏輯可能是上市公司董事長提出來的,可能是某個分析師或基金經理提出來的,如何產生這個投資邏輯不用管,但是肯定在全球任何市場上,任何一個股票沒有上漲之前,它的籌碼和資金是對等平衡的,在這個時間軸的原點產生了一個投資邏輯。
(註:我更喜歡用投資火花這個詞,在時間軸的原點,一個投資火花點燃了,那星星之火、能否燎原?)
4)當時間軸原點產生投資邏輯/點燃投資火花後,在時間軸的左側,它隨著時間軸上時間的流逝就開始沿著資本牆擴散,擴散的方式可以通過群、一對一交流、博客、路演、調研等各種,反正不同的方式、所有的方式,都體現為邏輯的擴散。
5)就在邏輯沿著時間軸左側的資本牆進行擴散的同時,在時間軸右側的實業牆上也在擴散,但實業牆上擴散的不是邏輯,而是產業/公司的fundamental隨著時間流逝發展出來的數據對支撐這個邏輯的驗證或否定。
6)當投資邏輯從時間軸原點出發開始沿著資本牆和實業牆擴散後,會有三種結果:
強化:時間軸右側實業牆的數據超出之前邏輯的推斷,強化了這個邏輯;這種情形映射到左側的資本牆上很容易引起估值的快速提升。
支持:時間軸右側實業牆的數據支持之前邏輯的推斷,邏輯繼續隨著時間的推移沿著左右側的兩面牆推進。
否定:時間軸右側實業牆的數據沒有驗證之前邏輯的推斷;當實體發展否定或不支持之後,會有2種結果,一種是就此戛然而止,純粹講故事的公司就是如此,另一種是邏輯所反映的大趨勢並未錯,細節需要修正,這時就要根據實業牆的反饋進行修正,重新構建新的邏輯擴散模型(也可以看作是一個新的邏輯傳銷模型的建立和生長)。
7)無法證偽:
在上述投資邏輯從時間軸原點出發沿著資本牆和實業牆擴散時,兩個擴散過程在時間上經常有個時間差,即投資邏輯在資本牆的擴散速度遠遠快於實業牆上fundamental的經營速度。這個時間差,就是投資中面對的「無法證偽」階段。在去年《中小盤選股框架》中,我們提出「任何成長性的產業投資,或者微觀層面的成長股投資,在剛開始的階段,都表現為和主題投資一致的特性,無法區分;二者的區分源自之後的驗證階段,最終達成了就是成長投資,達不成就是主題投資」。這一觀點背後的分析根源就是我們「邏輯傳銷」模型中邏輯在時間軸兩側擴散的時間差。
理解了上述「邏輯傳銷模型」,會很容易找到「在2-3年的時間段內,如何找到資金不斷流入&籌碼流出減少的股票?」的答案,即在邏輯傳銷model中,儘量接近時間軸原點、甚至站在時間軸原點,是整個模型中邏輯擴散的前列或發起者。
如何在整個模型中處於邏輯擴散的前列呢?
四、如何在「邏輯傳銷」模型中處於前列?從產業資本角度進行分析和決策
要尋找這個問題的答案,我們認為十分簡單,就是看:在時間軸右側的實業牆上,什麼群體對某個產業/企業fundamental經營數據的預判上,預判準確概率最高?(如果預判不准,則不會出現模型中我們論述的強化或驗證這兩種結果,映射到資本牆上則難以出現盈利機會)
從整個資本市場(含一級市場)範圍看,如果要找一個群體預判準確率最高,只有企業家群體。這樣,資本市場參與者要想站在「邏輯傳銷」模型的前列,就需要站在企業董事長的角度去考慮、分析和決策。
但問題又來了。我們(研究/投資者),把自己假想為企業董事長,在諸多要分析和決策內容裡面,應該把精力放在哪呢?考慮到我們最終目的是通過站在董事長立場分析和決策後提高對某個公司fundamental的經營預判成功率繼而為投資服務,因此應該:把自己假想成企業董事長,站在產業資本投資的角度,作為董事長,我應該如何分析並決策投出我的產業資本,推動企業價值的提高。
那麼問題則轉換為:假想自己是董事長之後,在分析如何進行公司決策時,該如何分析、什麼是重點?
五、董事長做企業決策時,什麼是分析中的重點?「三三」分析框架,優選中觀產業
站在產業資本角度,假設自己是某公司董事長要對企業進行投資決策(資源配置決策)時,分析框架可以分為縱向橫向的三三制。
縱向:企業家的決策思考分為「宏觀-經濟」、「中觀-產業」和「微觀-企業」三個維度。
橫向:企業家的決策思考分為「戰略-決策」、「戰術-細化」和「執行-團隊」三個維度。
在「三三」分析決策體系中,剔除宏觀因素分析過程,將微觀企業層面分析作為輔助和驗證,首選中觀產業分析和篩選。
之所以這麼做,原因在於:
我們認為宏觀分析難以得到大概率的確定性答案,影響一個宏觀結果的因素太多,且很多因素不可控。如烏克蘭危機引發的全球地緣政治連鎖反應,這是不可能預判的。
首選產業的原因是,選對產業對我們選對公司來說就成功了大半,只要選對產業,最不濟也可以均配產業鏈上各環節的龍頭企業。觀察中國改革開放以來和美國近百年的企業史;那些耳熟能詳的牛B企業家之所以牛,很大因素是因為趕上了其所在行業的一輪向上趨勢。遠有長虹、近有蘇寧。
企業家本身的因素同樣重要,不然無法解釋同樣是在行業向上週期中,為何是A、而非是B獲得最大的效果。但我們將企業層面分析作為輔助和驗證的原因在於,對企業家的評判是定性的、主觀的,很難用統一的標準去量化;而企業家能力反映在企業經營層面上的數據是滯後的,面對數據的滯後性,想獲得alpha就難了。
如此一來,本章節所要回答的問題「站在董事長角度做企業決策時什麼才是重點」則變成「站在董事長產業投資視角,如何前瞻的篩選出所要進入的產業?」

六、站在產業資本角度,如何前瞻篩選出要進入的產業?-政治嗅覺&商業嗅覺
站在產業資本角度,該如何去做以實現能夠前瞻的篩選出要投資/進入的產業呢?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在分析框架中弄明白「要篩選出什麼樣的產業出來?」,然後才是如何前瞻的把這樣的產業篩選出來。
參考經濟學的基本理論,一切問題都是供需問題;產業資本要想掙錢,必須在所要進入的產業的供需上有機遇才行。而供需問題可以簡化為兩個小問題:蛋糕會有多大?蛋糕會怎麼分?(這兩個小問題是動態的,而非靜態的問題;即我們要尋求的不是靜態當前時間點上蛋糕多大、蛋糕怎麼分;而是動態在未來時間序列上蛋糕盤子會有多大、會怎麼分。參照高翎資本張磊的說法,則是投資於變化)
所以要篩選出什麼樣的產業出來呢?要找出未來行業蛋糕總量和切割會發生變化的產業,有變化,則存在機遇,怕的是不變!只要有這樣的產業出現,產業資本+企業家精神+能力就有可能抓住這個變化帶來的機會!
那如何前瞻的挖掘出未來在蛋糕總量和切分上會發生變化的產業呢?對此問題的答案,我們總結出四點:政治經濟學+商業經濟學(此為篩選的方法),長&多&大+耐心(此為篩選的原則)。
1、前瞻篩選出產業的方法
理性人假設(hypothesisofrational man):經濟學的理性人假設是指作為經濟決策的主體都是充滿理智的,既不會感情用事,也不會盲從,而是精於判斷和計算,其行為是理性的;在經濟活動中, 主體所追求的惟一目標是自身經濟利益的最大化。在我們基於「政治經濟學」和「商業經濟學」的產業篩選邏輯分析框架中,整個分析和篩選的前提就是理性人假設,即分析過程中所涉及的對象,從政府、領導人、企業家等,都是完全理性,以自身利益最大化為最終目標。(非理性對最終是否要進行投資這一結果的擾動,我們交給篩選出所要研究的產業之後,進行的分析和調研跟蹤驗證過程)
1)政治經濟學
我們所謂的「政治經濟學」是指:假想自己是國家領導人,從領導人政績目標/政治抱負和實現政績/抱負的路徑入手,尋找符合政治經濟邏輯的產業。
上述政治經濟學推導過程的keypoint在於「政績目標/政治抱負」、「實現路徑」、「政治經濟邏輯」。
政績目標:如果從領導人已宣佈的政策入手,那是不可能做到前瞻的;如等溫總理提出七大戰略新興產業後再去佈局是沒有提前量的。實際研究過程中,由於不可能即時獲知領導人的未公開真實想法,在分析政績目標這點時,一般採用換位思考思維,假想自己是領導人,從必須要做出政績這一目標倒推來看有哪些領域可以施展。
實現路徑:有了目標後,我們會沿著「如何實現這一目標」出發,去看分析出來的這些領域目前所處的經濟歷史階段以及手中有什麼牌可以打,如何打牌來實現這一目標。
政治經濟邏輯:有了目標和實現目標的路徑推理,後續就是看整個過程是否符合政治經濟學邏輯,實現的概率大不大,大則正式開展對該產業的研究。這裡需要注意的是,在分析是否符合政治經濟學邏輯時,不僅要對照明面上的邏輯,也要對照暗地裡的邏輯。
實例-1:稀土
2009年7月,我曾獨立在朋友圈裡推導出稀土產業的投資邏輯(當時是獨立負責公用事業研究的第一年),當年夏天稀土股隨著內蒙自治區領導要整治上游的表態而產生一波主題行情,隨後從2010年初開始走出整治上游落實推動的大行情。(這次案例的推導成功也給了我極大的信心,也是我2010年敢全市場第一個喊出環保股投資行情的依據)
下文是當時撰寫的原文:
①壟斷or資源整合:
鐵礦石對政府高層的刺激不可謂不大,但是你有鐵礦、我有稀土;其實對美歐的禁運已經表現出高層的態度;和國內國有鋼企進口鐵礦石再轉賣給民營鋼鐵企業的邏輯一樣,只要政府政策能堅持,第三世界國家進口稀土再轉賣給歐美是符合邏輯的麼?不管回答是yes或no,稀土價格上漲是大概率事件?(從全球供求角度看,需求隨著歐美經濟是回升的,但供給?)
②稀土價格:
政府如果想把稀土作為博弈武器,那麼能否順利建立定價權呢?從利益博弈角度看,整個鏈條的參與者包括中央政府、地方政府、現有稀土盜挖盜採的受益者、潛在會進入這個行業的利益者(大國企/實力民企/ 有能力拿到資源的利益群體)。從這個鏈條看,如果中央政府自上而下推動稀土整合,唯一受損的就是現有盜挖盜採的受益者,而他們在目前中國政治體系中是基本沒什麼話語權的。所以只要中央政府干,幹成的概率比政令不出中南海的概率要大的多,稀土價格上漲的概率就很大。
問題是稀土價格上漲能否帶來國內稀土企業業績實打實的增長。俺的理解是兩方面,一個是實在的EPS,這個確實很難說,因為量存在疑惑(價量難兩全?)但是如果換一種估值方法呢?價格上升後,考慮開採成本後的重估資源價值法?(註:當時我是公用事業研究員,非有色研究員)
③跟黨走:
一切的假設建立在政府高層是否會建立屬於中國自己的稀土定價權,若中央政府想建立,則稀土的大牛市只是時間問題,二級市場資金必然會跟著黨的產業政策走。
俺不是總理,無法揣測政府的想法,只能從政府的做法中去揣測一二。從出口禁運到國內幾家大企業的圈地為牢、各自收購礦產。俺看到稀土行業寡頭壟斷、把握自主定價權的希望。唯一能肯定的是,如果中國有稀土企業能獲取類似必和必拓這樣的壟斷利潤,我們的總理肯定是高興&支持,而不是沮喪並打擊!
買稀土,短期買的是價格拐點、行業企業利潤彈性進入谷底了很大;中長期買的是中國的力拓、必和必拓!
附註:稀土的案例說明,哪怕是一個剛做研究的小年輕,只要採取合適的方法和符合產業邏輯的推導,完全可以提前市場挖掘出十倍級別的投資機會。
實例-2:環保
在2010年10月10日,我們發佈報告《七大戰略產業之首,又遇十二五規劃東風》,系統論述了2010-2015年之間的環保股投資框架。能趕在第一時點發大報告,背後是因為在2010年,作為一名公用事業研究員,我把研究重心放在環保而非電力上;而之所以將重心轉向環保,一個原因來自賣方本身競爭態勢的判斷(環保是當時公用事業賣方研究員覆蓋的盲點),另一個更重要的原因源自政治經濟學的邏輯推導。
從中國經濟發展三十年角度看,能繼續發展的產業不多(產業升級需要時間,非一蹴而就),政府需要尋找新的產業。
環保在過去30年發展中欠賬很大,與歐美日工業化時代歷史類比,中國必然要經歷環保投入提升的過程。
2010年是「十二五」規劃制定的年份。(很多人更多的關心領導人換屆,而中國政府領導人換屆在政治經濟學邏輯中當然十分重要,但與領導人換屆同等重要的是五年規劃的制定,而這經常被忽視。在中國的體制下,五年規劃是集體決策,且關乎各地方政府政績考核,領導人換屆了也是認的。格外要強調的是:中國政府做事的規劃性和目的性十分強,這是我的分析結論,詳細見後文補充說明)
結果就在2010年10月我們發佈報告的當月開始,環保股開始走出一波跨年度行情,並從市場的邊緣板塊變成主流板塊。
實例-3:海工
最新的實例是海工,今年年初以來我們一直推薦海工板塊。這次的推薦建立在去年下半年我們對海工的重新覆蓋上,而我們團隊最初對海工的研究則始於2011年。(有興趣的童鞋可以查閱國金中小盤2011年10月30日報告《油氣產業鏈專題分析之二:「981」平台,打響深海油氣開發第一槍》。)
我們研究海工的政治經濟學邏輯如下。
南海富裕的油氣資源是天然解決中國油氣資源不足的答案,中國政府不可能不動心(理性人假設)。
在2011年之前中國政府在南海坐視越南等國油氣開採、不採取動作的根本原因是有心無力;而無力表現為2點:一是無深海自主勘探開發能力(由於地緣政治衝突風險,不能指望歐美公司在爭議海域勘探開發,越南實質也在他們的近海開發),二是軍事上無遠海護衛能力。
2011年981平台下水,它將我國海上油氣勘探和開發的能力由300m的淺水擴展到1500m及以上的深水區域,使得我國對南海大部分水域的油氣資源都將擁有開發能力。
當時我們判斷2011年內第一艘航母很可能下水。實際上2011年6月1日我們發表了報告《航母編隊專題:航母之夢,強國之路》。
航母報告與前述的981報告構成了我們對海工投資機會判斷的2個支點,即當時我判斷2011年航母下水+981下水並不是2個孤立的事件,是中國政府更大的海洋戰略的一部分(為何有此分析請見後文對中國執政黨做事風格之目的性、規劃性的補充說明)
我們推斷:首先,如果中國政府要大規模開發南海資源,那麼這個投資機會足夠大;其次,如果航母+981平台在2011年下水只是更大的海洋戰略在2011年落下的兩枚棋子,那麼對假想中整個投資機會把握的keypoint就在於南海上中國外交動作轉向+981平台開始佈局;剩下的我們所要做的就是等keypoint信號出現就可以了。(等的原因在於航母和981從下水到形成戰鬥力需要時間)
上一條分析可以解釋為何在13年下半年我讓我們研究團隊重啟對海工的研究和跟蹤;新一屆政府執政後,在東海日趨強硬(當時南海外交的轉向尚不明顯),根據理性人假設,我們在分析中不能用新一屆領導人民族主義情緒更強這個理由來解釋外交動作的轉向,只能推導出中國海洋戰略選擇在2013年正式開始踏出從近海向深海的那一步(包含外交、軍事和資源開發三個層面,而資源開發是目的也是時間上最晚出現的)。基於這個推導,我們重啟了海工研究,並於今年初獲得更多證據(黃岩島等)支撐後在全市場首家推薦。
附註-1:為何不能用民族主義情緒來分析和解釋已出現的行為?
因為情緒本身是一個無法推測的變量,如果採納情緒作為推導分析過程的一部分,作為研究者,我們將無法對任何事情開展研究。我們承認歷史中確實存在由於情緒等除當事人外其他人完全無法判斷的因素而影響了歷史或某些事情的進程,但作為非當事人的研究者,只能在這些擾動發生後再去判斷進一步的走向,而不能事先下判斷。我們相信,這也是理性人假設是整個經濟學研究基石的原因!
附註-2:為何在981西沙下水引發中越衝突前一年就開始重新研究海工?
在2013年10月7日我發表的《中小盤選股框架》第14頁,我論述了投資與研究這2種工作之間的差別。摘錄於下:
在選股時、配置時,不要去預測,而是去驗證;比如某種商業模式能否成功、某種做法能否去其他地區推廣、某行業是否過了週期性拐點等等,都不要去預測,而是去驗證;提出假設,等待確認成功的那一剎那,這也是進入的最佳時刻。
但是,等到確認了,超額收益從何而來呢?
這就要說到投資視角與研究視角的差別了。投資是去驗證,而非預測;但研究則是去預測,並驗證該預測的真偽。投資中的預測實質上隱含在提出假設的這個過程中(提出假設=研究過程),區別在於並不能僅僅依據假設去作出投資決策和操作行為。假設是否被資產管理者跟蹤的反饋所證偽,這才是投資決策和操作行為的依據。(是否可證偽是品種能否作為投資標的的前提,不能證偽的品種只有交易價值)
抓住驗證信號,關鍵在於對企業、行業未來發展的準確預測能力。優秀的投資者如果有了很深的研究功底,那麼就能在驗證的第一個信號發出時,收到信號(因為他事先已經準確預測了如果成功,第一個信號是什麼);而其他的投資者由於不具備這樣的能力,要等到第二個、或者第三個更為大眾所知的信號發出時才能驗證,才能做出投資決策。超額收益即來源於此!
等到市場接受了驗證信號,之前的假設成為現實;則超額收益將自公司EPS和PE的同向變動帶來的戴維斯雙擊效應中產生。
上述我們對海工的整個政治經濟學邏輯推導過程,相當於在2011年提出了一個關於海工投資機會的假設,提出假設這個過程就是研究。在提出假設時,就已經包含了後續可被證偽的系列驗證信號,而研究功底的差異就表現為「提出驗證信號的能力+抓住驗證信號的能力」。我們認為中國新一屆政府在東海外交動作的轉向就是第一個驗證信號,而南海以及981在西沙下水、中越衝突是後續的驗證信號。(所以研究對投資絕對是十分有用的,但這裡的研究不是緊跟熱點比誰的嗓門大或誰的服務好,而是提出符合邏輯的假設+未來可被證偽的驗證信號+抓住驗證信號)
附註-3:為何說五年規劃和領導人換屆同等重要?
要想瞭解一個人,最好的莫過於先去瞭解他的歷史;瞭解一個機構/集體/國家也是如此。作為以A股為主的研究者,中國政府的想法和動作是從政治經濟學邏輯出發選股的重要分析對象;而對中國政府的分析繞不開對執政黨的研究。
我們分析認為,中國共產黨自成立至今是個目的性十分強的政黨,同時也是個做事十分有規劃性的政黨,而持續執政使得其做事風格的規劃性在很多方面表現出來。(比如中國海軍現代化過程,已經持續20多年,就是系統規劃下的結果)
中國執政黨目前最大的目的就是對民眾宣稱的「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我們認為這個目標是執政黨內部確定為之努力的目標,而非說說而已。
中國共產黨與歐美政黨的最大不同在於其能長期持續執政,使得其規劃性特別強。
中國的政治體制使得驅動更多來自自上而下的規劃和推動,尤其是與地方領導人政績掛鉤的推動。
我們理解這種目的性和規劃性很強的做事風格,或許源於第一代領導集體的核心。
拋開對中國政府的研究不談,如果要總結政治經濟學邏輯的共性,我們認為:
政治經濟學是更大的政治博弈學中的一部分,我們理解的政治博弈包含權力博弈、資源博弈、軍事博弈和經濟博弈三個層面,相互交織。
政治博弈的最大特點是自上而下的預先規劃性,可以參考軍事博弈和下棋;但這種博弈中的規劃性特徵是動態的。
2)商業經濟學
我們所謂的「商業經濟學」是指:假想自己是企業領導人,從企業生存和可持續發展/盈利的路徑入手,尋找符合做生意邏輯(即能把企業做大、錢賺的越多的邏輯)的產業。
假設自己是企業家,理性人假設下,所要做決策和執行的目標就是企業生存以及可持續的獲利。
要想實現企業的生存與持續獲利,在市場經濟環境中與理性人假設下,企業家的決策行為必須符合產業規律+商業邏輯/做生意邏輯。
於是凡是發現符合商業邏輯、從做生意角度能賺到錢的思路,其所涉及的產業會進入我們的研究視野範圍內。
同時:好的生意會自己照顧自己,只要一個生意或行業在變好,在這個過程中,它自己會不斷超預期。
上面這段文字,格外要強調的就是產業規律+商業邏輯/做生意邏輯。
產業規律:對產業規律的分析,我們放在後文「前瞻挖掘出值得研究的產業鏈後,如何開展相關研究工作」這一環節。
做生意邏輯:簡單來說就是作為投資者/研究者,我們也要像商人/企業家那樣去尋找商機,而所謂的商機則就是符合做生意邏輯的機會。(我一位研究做的很好的朋友就和我說過,他用鼻子可以嗅到哪裡有機會,我理解這就是感知商機的能力,對於他這種BT的能力,我想說這功能我也是有的^_^)
找商機的出發點:還是開始我們就點出的觀點,一切經濟問題都是供需問題,所謂的商機,逃不出「蛋糕會有多大」+「蛋糕會怎麼分」這兩個動態的視角。
實例-1:指紋、封裝和藍寶石
2012年6月,當我們看到Apple收購指紋公司AuthenTec 後,立刻認為這個事件意味著相關細分產業鏈將變化的可能性。
一方面是技術驅動創造一個新的細分產業鏈,這個新的細分產業有像當年觸摸屏那樣成為智能終端標配並引領一個新產業的可能性。
另一方面則是對運營商積極推行的基於SIM卡技術的移動支付予以破壞性創新顛覆的可能性。
我們之所以做出上述判斷是因為我們認為隨著移動互聯網應用越來越多,安全認證將成為關鍵環節,而指紋天然具備良好的身份識別性+安全性,因此我們推斷蘋果收購Authen是為在新產品中搭載指紋識別功能做準備。再考慮到蘋果在消費電子領域的引領作用,則可以推斷出,一旦蘋果的新產品搭載指紋識別功能,很快別的消費電子產品將會跟進。而一旦別的消費電子企業也跟進,整個指紋識別這一細分產業鏈的需求將發生重大變化。(符合前文論述的蛋糕會有多大這個點將發生變化、有變化則可能有機會)
但是讓我感到十分遺憾的是預判出指紋並把握住封裝的機會,卻忽視了藍寶石。緣於我們測算認為在技術不取得突破的前提下(如GTAT),如果AAPL新一代iPhone用藍寶石,將大幅降低iPhone的margin,這是庫克所不能承受的(這也是AAPL包下GTAT產能的根本原因)。但由於商業思維能力不夠,我們未考慮到將iPhone進行高中低端予以產品分類的可行性,只要推出高端版,完全可以做到在margin不變的前提下用上藍寶石屏。
實例-2:天然氣
很多朋友以為我們對天然氣鏈條的挖掘是始於政治經濟學,而實際上起因是非常純粹的商業經濟學邏輯。
2010年9月我們組織領先科技衡陽燃氣公司的聯合調研,參觀了衡陽燃氣正在建造中的加氣站,驚訝的發現一個加氣站牌照運營時間20年,而收回成本只要1-2年。當時立刻聯想到這麼暴利的行業,一旦被實業投資者知道,他們難道不會想方設法的去投麼?如果未來很多實業資本進入這個行業,難道不會有大機會麼?這也是我們在富瑞特裝和華氣厚普(深交所擬上市公司)上市之前就去調研的根本原因。
而要研究清楚加氣站,就必須弄清楚整個天然氣的供需發展格局(LNG僅僅是大天然氣供需中的一環),才有了後續的研究和我們2011年8月5日報告《油氣產業鏈專題研究之一:技術新突破、供需大發展、帶來好機會》。
實例-3:特斯拉和純電動車
在2013年夏天,我曾在內部提交成立跨行業特斯拉路線純電動車產業鏈研究的申請,雖然由於一些原因未獲得通過,但欣慰的看到市場證明當初我的判斷是對的,特斯拉為代表的純電動車相關股票在過去12個月貢獻了巨大的絕對收益回報。
當時看好的理由後來都寫在我們今年3月發的《研究筆記26:特斯拉產業鏈分析框架》,我們提出的觀點正是基於商業邏輯:特斯拉在商業上、市值上和影響力上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不可能不觸動傳統汽車廠商,而在觸動傳統汽車廠商的幾個點裡(即特斯拉的創新點),又以pad大屏最易擴散,同時蘋果又宣佈新一代ios系統將支持車載,因此首選汽車電子;當時推斷未來主流汽車廠商中必然會出現和蘋果合作的企業,那時將引爆市場情緒。
而基於政治經濟學邏輯,當時我們認為中國政府一直藏著汽車產業崛起的夢,而純電動車給了中國一個彎道超車的機會,國內又已經有了萬向、比亞迪等開始一定佈局的企業,中國政府的政策支持只是時間問題。
同樣是基於商業經濟學邏輯,在一季度市場部分人熱捧PLUG等公司時,我們連啟動研究都沒有。背後的邏輯同樣很簡單,經過上百年的發展,石油工業+汽車工業這個聯合體是龐然大物,我們看好特斯拉是因為它從整條產業鏈的各個角度都繞過了「石油+汽車」聯合體,而PLUG代表的路線姑且不說技術成熟度問題,僅僅在城市加氫站這一環節就面臨巨大的障礙。
註:我們認為特斯拉的三大創新點
純電動車定位和設計,顛覆了傳統汽車的架構。
提升汽車電子化水平背後反映的「極致用戶體驗的互聯網商業思維」。
「體驗店+網絡直銷」,告別傳統汽車銷售和服務模式,背後反映的是「口碑+影響力的互聯網病毒式營銷思維」。
實例-4:云計算及相關軟件
和能源安全一樣,由於我們尚未正式推薦,所以不詳細展開。從商業邏輯,硬件的進步和網絡軟件技術的提高使得企業削減IT支出的同時反而獲得更多性能和更好服務成為可能,這是我們看好這個方向最大的動力,我們認為這裡面商機巨大。
2、篩選出備選產業後繼續篩選的原則
從「蛋糕會有多大」和「蛋糕會怎麼分」這個出發點出發,按照上述的政治經濟學或商業經濟學邏輯,實質上可以篩選出不少產業。但在實際的研究工作中,研究者精力有限;實際的投資工作中,我一直堅信集中、集中再集中才是獲得持續alpha的不二法門。這就要求我們在第一輪選出的備選產業中進行精挑細選。
1)長&多&大
長,指產業景氣時間要足夠長:因為就單個研究員來說,不管一個產業景氣時間長短,在產業內建立人脈、構建該產業的知識框架等所要投入的時間和精力是大致差不多的。因此選擇景氣時間長的產業,將使得自己在該產業內的積累具有滾雪球效應。
多,指產業鏈環節要足夠多:只有產業鏈足夠長,中間環節很多,產業的景氣傳導時間才會長。這樣有兩個好處,一個是你方唱罷我登場,資金跟隨產業景氣的傳遞而移動,吃魚吃全段,複利效應很客觀;另一個則是環節多才會公司多,大資金買的進來。
大,指產業未來發展空間要足夠大:空間夠大,產業裡公司的市值天花板才會高,辛苦的研究落實到個股收益率上才會更有可能較高。
如我們深入跟蹤的油氣產業鏈,從2011年至今,每年都有不同機會(因為環節多),未來2-3年內仍面臨著海工、頁岩氣/煤層氣,北美油氣對亞太出口等可能的投資機會(因為景氣時間長),這使得我們過去在三桶油和地方燃氣公司積累的人脈、學習的知識能夠繼續為未來的投資研究服務,而不用去重新從零開始。而與之對照如光伏,三四年一波機會,中間時間沒事幹。
2)老&中&青+耐心
這裡的「老中青」指的是挖掘出的產業鏈在投資組合中的遷移過程。
挖掘出研究對象僅僅是第一步,實務中的關鍵還需要和投資結合起來,對組合收益產生貢獻。但在這裡,在前期幾次與客戶的私下就研究方法進行溝通時,很多公募客戶提出的問題是:如何把前瞻研究和實際操作結合起來?因為不是每個買方的考核週期都那麼長。
我沒有做過買方,但思考後給出的紙上談兵型答案是:「對投資機會的分類」。為了更好的說明這點,我以足球隊為例來做比喻,因為對這個問題的思考實際上是受到我最愛的曼聯隊的啟發。
如果拿足球隊做比喻,主教練是基金經理,球員是投資標的,戰績是基金業績;那麼弗格森執教期間的曼聯無疑是只優異的基金。長期業績優秀(歷史總得分肯定第一)、短期業績又好(多次年度第一)。作為一名對這支隊瞭如指掌的球迷,我發現一個很有意思的事實,那就是把弗格森執教期間絕大多數年份單獨抽一年出來觀察球員,都可以分為老中青三代的年齡結構。
因此,我受到啟發。組合也是一樣的,投資標的要有老中青三代,「老」是已經被證明的白馬,提供基準收益;「中」是確定押注要為今年收益率做出貢獻的;「青」是為未來做準備的。
按照我們方法挖掘出要研究的產業鏈後,實際上就是為上述「老中青」的青在做準備。我思考認為:基金經理的研究,實際上要走在投資的前面,等到你想買什麼再去研究或者市場火什麼再去研究,我覺得已經沒有意義了。(小基金、交易型選手除外)買方的研究部更應該做的是前瞻性的研究,而把臨時性、當下的研究交給賣方。而由於研究的早且深,才能夠把握住實業牆數據將要開始爆發的首批信號,並在這個信號映射到資本牆的時候開始加倉,即將「青」的品種變成「中」的品種。(參見前文對邏輯傳銷模型的描述)
但在實務中,投資人很容易受到市場情緒和業績壓力的影響,這時耐心就顯得格外重要。這也是我們在去年的《中小盤選股框架》開篇就提出「若想成為一名優秀的資產管理者,必須要具備「獨立思考、堅持己見、逆向思維、遵守紀律與保持耐心」這五大特質」中保持耐心的原因。
解決了站在產業資本角度,如何前瞻性篩選出產業這一問題,緊跟其後的實際上只剩下兩個問題了。一是如何培養出政治經濟學和商業經濟學思維能力?二是前瞻性挖掘出產業機會後,該如何開展後續能落地的研究?對於這兩個問題,分別予以作答。
七、如何培養出政治經濟學和商業經濟學思維能力?-科學方法論與思維實驗
有一個故事,大意是一台儀器出故障了,修理工找不出毛病,只得請了一位著名的工程師前來指點。工程師在現場看了一會兒,隨手用粉筆在機器的某個部位畫了個圓圈,表示毛病就在這裡。一試果然。付報酬時,開出賬單一萬元,人們都認為要價太高,因為他只畫了個圓圈呀!工程師笑了笑,補充寫道:「畫圓圈1元,知道在哪裡畫9999元」。
我理解政治經濟學和商業經濟學邏輯推導就如上面的畫圈,說出來之後其實都容易理解,但要在市場或明確的產業證據出來前能指出來很難。其實,所謂的政治經濟學和商業經濟學能力就是政治嗅覺和商業嗅覺;只不過有人天生敏銳,有人後天鍛鍊。
那該如何培養出敏銳的政治嗅覺和商業嗅覺呢?這個問題太大,不可能做出精確的、系統的回答,只能談談自己粗淺的經驗認識。
1、top-down的歷史觀&bottom-up的執行觀
政治也好、商業也好,根本上是人與人的博弈競合,而上千年了人類文明雖然取得巨大的進步,但人性並沒有發生變化。所以培養政治嗅覺和商業嗅覺的第一要務,是熟讀歷史。中國宮廷鬥爭史、聯共歷史、中國共產黨黨史、羅馬興衰史、歐洲從野蠻中世紀到新教文明的過渡歷史、美國建國史和美國逐步邁入現代化與建立全球定價權的歷史是我個人建議必讀的。讀史百遍、其義自現!個人愚見,歷史讀的多了,自然會建立top-down的歷史觀視角,看待產業、國家和文化變遷的思路會更清晰。
但是,要想先人一步,光有top-down的歷史觀是不夠的,還要有bottom-up的執行觀。因為回顧歷史,我們會發現很多階段性歷史是由偶然性左右的;而偶然性大多來自執行的人,最為中國人所熟知的例子就是東晉、南宋和南明這三個偏安王朝的異同,南明沒有王導和宋高宗這樣的人物,於是亡了。
所謂bottom-up的執行觀指建立自上而下的框架和推導,不代表這種推導就會成為現實,因為事情是人做的,同樣的事情,哪怕步驟全部規劃好,不同的人去做,可能會產生截然不同的結果;這就要求我們還要對所建立的自上而下框架下所涉及的集體和人進行研究與分析,進行跟蹤,以判斷其執行力。
2、建立科學的分析/解決問題的方法論,規避工科生固有的兩個思維陷阱
中國教育是種典型的工科技能型教育,培養的是技能、而非思維。在過去幾年我負責的團隊招聘和培養過程中,我發現基本上進來的人在剛進來時無一例外不具備獨立思考和去摸索解決問題方法的能力;只是少部分人由於天生情商高或者天性擅於觀察總結,而在實戰中逐步培養出獨立思考能力。
現有的A股投研體系正規軍參與者大多是工科生,在賣方工作中與買方交流時我發現,很多買方在看待行業、公司和股票時,容易掉進兩個思維陷阱。我將其稱為工科生思維陷阱,因為它是經過多年工科解題培訓下很容易形成的思維習慣。
標準答案陷阱:工科解題都有個標準答案,導致部分人在實戰中開始也是遇到問題要去找個靜態的標準答案,但實際上很多問題的答案是動態的、開放的,尤其是股市中。如果一開始就想去找個標準答案,那就誤入歧途,很難做好。
解題公式陷阱:工科解題的一大特徵是依據公式推導出答案,好處是有助於培養邏輯思維能力,壞處是容易形成對公式的習慣性依賴,遇到問題想的不是怎麼樣才能解決問題,而是想先去找公式。在投資中,最典型的就是所謂的選股標準的濫用化,把巴菲特、費雪等人書裡的東西固化為所謂的「行業空間、護城河……」之類的公式,不是去分析行業、公司和企業家未來的發展趨勢,而是拿上述公式去硬套。具體表現就是還有很多人口中所謂的尋找投資的聖盃。
那如何規避這些陷阱,建立科學的分析和解決問題方法論呢?我的答案是學哲學。這塊其實很多投資界的先賢的書籍中都有描述,不再累述,推薦幾本書:《科學發現的邏輯》、《思考的快與慢》、《毛澤東選集》、《股市心理博弈》。
3、幾個有用的思維實驗方法
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重要手段除了觀察-歸納外,思維實驗是一種重要的方法。按照百度百科的描述,思維實驗是指:使用想像力去進行的實驗,所做的都是在現實中無法做到(或現實未做到)的實驗,它是科學實驗的一種重要形式,是通過產生靈感、邏輯推理、數學演算等發現科學規律的過程。如我認為最偉大的思維實驗—「薛定諤的貓」。除了科學,在投資中,思維實驗也有非常大的作用。
1)互換
即在分析和博弈中,時刻假想自己如果是對方會如何思考決策和執行,也就是站在對方的立場上想問題。這種思維方法應用在我們上文的政治經濟學和商業經濟學視角中。
2)極限推導
即在初始分析和博弈時,採取極限假設,假設對方所設想的一切能全部兌現,會發生什麼後果。這種方法十分有利於我們把握行業空間和泡沫空間。比如最近熱炒的電動車,假設百分百全部替代,會發生什麼?再比如今年初部分人熱衷的PLUG,就假設他們給出的最樂觀盈利預測全部兌現,在10美金以上價格也要15年以後百分百的增長才能消化,這時是否還要參與?是否會有做空資金盯上?再做決策就容易很多了。
3)拉普拉斯妖
根據百度百科的描述,拉普拉斯妖是由法國數學家皮埃爾-西蒙·拉普拉斯提出的一種科學假設。Laplace認為:「我們可以把宇宙現在的狀態視為其過去的果以及未來的因。如果一個智能知道某一刻所有自然運動的力和所有自然構成的物件的位置,假如他也能夠對這些數據進行分析,那宇宙裡最大的物體到最小的粒子的運動都會包含在一條簡單公式中。對於這智者來說沒有事物會是含糊的,而未來只會像過去般出現在他面前」。
注1:在下篇《我的擇股觀2:如何合理對股票進行估值》中其中一個重要的分析基石就是建立在我對拉普拉斯妖這一思維實驗的基礎上。受拉普拉斯妖的啟發,我把這個假設引入資本市場,可以從兩方面進行描述:
個股:如果一個智者知道市場上所有對某個股有興趣的投資者的想法,他就能精確對該個股股價未來走勢進行描述,未來股價走勢只會像過去般出現在他面前。
市場:如果一個智者知道市場上所有投資者的想法,他就能精確對該市場未來走勢進行描述,未來市場的走勢只會像過去般出現在他面前。
注2:拉普拉斯妖也提示出大數據在未來的重要性!!!
4)倒推
由於投資型研究中很多問題的答案都是開放和動態的,因此,面對這種無從適應的情形,根據我的經驗,倒推是一種十分有效的方法。
倒推指我們在動態、開放的可能答案中選定一個,然後假設這就是最終的靜態結局,從這個結局倒推,看看這個結局成立需要滿足哪些條件、克服哪些障礙;然後再把找出的條件和障礙作為新一輪倒推的起點,假設這個條件得到滿足/障礙得到克服,再需要滿足哪些條件/克服哪些障礙。直到倒推出來的條件和障礙就是現在時點真實存在的,然後把各個動態、開放的答案倒推出現在的條件和障礙進行依次比較,這有助於尋找動態、開放的諸多答案中更接近未來真實的那一個。
舉例:新能源汽車路線之爭
假設燃油車必然會被替代(事實也是如此),那什麼路徑才是未來的真實答案?這個問題的答案是動態的(政策、技術突破等都會影響未來路徑),這個問題的答案也是開放的(加氫、特斯拉、比亞迪都是不同備選答案)。但是如果在目前時點能對這些動態、開放的答案進行分析得出具備概率分佈的結果,那對一級市場和二級市場投資都是有巨大幫助的。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用我說的倒推思維實驗方法予以分析、比較,我會在下下篇《我的擇股觀3:互聯網和新能源汽車投資分析框架》中給出我們的分析過程與結論。
5)回到過去
這相當於是上文倒推給反過來。指:面對現在擺在面前的確定性事實(即相對於過去某個時間點的預測),假設我們穿越回到當時,瞭解的信息和當時其他人一樣多,該如何分析決策,再對照對應案例後續真實發展後再分析為何當初的分析決策是錯誤的或正確的。
舉例:假設回到2004年,面對蘇寧國美永樂大中等,從產業層面比較容易做出看好的結論,地產興起+新商業模式等,但具體公司上,為何是蘇寧最後獲勝?比較企業帶頭人,張大中、黃光裕、張近東和陳曉等都有各自的優勢與魅力,區位優勢各佔一方,為何是蘇寧?
6)關鍵點意識(keypoint)
Keypoint不是一種思維實驗,而是一種思想意識。即面對任何問題,都要捫心自問,這個問題的關鍵點是什麼、在哪裡?如果能夠找到關鍵點,把keypoint拎出來,就可以牽一髮而動全局,整個問題的脈絡框架就能跟著拎出來。
而Keypoint永遠只有一個,如果找到多個,那就是研究還不夠深入,認識不清。
八、前瞻性挖掘出產業機會後,如何開展後續能落地的研究?-找產業規律,建分析框架
僅僅找到要研究的對象只是第一步,還要對所找出的產業鏈進行研究,最後落地到具體的公司和個股上才能說得上是成功。這個過程其實也就是常規的行業研究過程,目前已經在投研體系正規部隊中普及,我們不再累述,但要強調兩點。
1、尋找產業規律
在進行行業研究時,是有一些共性的,如行業空間、競爭力分析、產業鏈價值曲線分析等等。但是,我們要認識到,不同的產業之間,除了研究方法上的共性,還存在很多個性。這裡的個性,不是研究方法的個性,而是產業本身規律的個性。
不同的產業,實際上是有不同的發展規律和行業特性的。我理解,研究一個行業的第一步是做產業鏈諸環節劃分,緊跟著就是對該產業的歷史、全球分佈進行蒐集,以總結出該產業的發展規律。只有認識了該產業自身的發展規律,才能對該產業所處的歷史階段、未來發展可能性以及當中的關鍵點在哪裡有認識。
2、構建分析框架
只有對某個產業的規律有了深刻認識,抓出keypoint後,才能開始構建該產業的分析框架,要不然,構建出的就是錯的框架,後續選股會南轅北轍。
我們會在《我的擇股觀3:互聯網和新能源汽車投資分析框架》這篇文章中以互聯網和新能源汽車為例,展示如何對一個產業挖掘出keypoint以及搭建出分析框架,然後依據這個框架在該產業內去選股。
至此,將進入最後也是最難的一個環節,那就是微觀企業。如何辨別出選定產業中哪些企業/企業家未來會脫穎而出呢?
九、如何辨別出選定產業中哪些企業/企業家會脫穎而出?-戰略+戰術,歷史+細節
1、戰略+戰術
戰略:就是上文我們所分析的過程和內容,我們理解企業家做決策同樣需要從政治經濟學和商業經濟學視角出發,為企業制定正確的戰略決策。而判斷一個企業能否做成,很簡單就是看該企業的掌舵者所做的決策是否符合產業發展規律,是否符合我們的產業分析判斷。
戰術:和上文bottom-up執行觀一樣,落地到產業內的公司和個股研究時,企業家及其團隊的執行力十分重要,需要對這批人進行判斷、做出結論。
2、歷史+細節
那如何對要研究的這批人進行判斷呢?方法和培養政治嗅覺與商業嗅覺一樣,要想瞭解一個人,就去瞭解這個人的歷史,看他經歷了什麼、做過些什麼,再配合以對這個人為人處事細節的觀察。其義自現!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6958

互聯網地產2014 峰會論壇精粹:四大細分市場 兩大挖掘方向

來源: http://www.gelonghui.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876&page=1&extra=#pid6052

本帖最後由 港仙 於 2014-9-30 16:12 編輯

互聯網地產2014 峰會論壇精粹:四大細分市場與兩大挖掘方向
作者:格隆匯 張常新  姜天驕

我們方正中小盤在 2014年9月26日成功舉辦了2014年互聯網地產高 峰論壇,本報告為主要發言嘉賓的觀點精煉集錦。我們本次論壇邀請到了 三六五網創新研究院、華燕置業(房盟中國)、金螳螂家裝 E 站、彩生活、 房譜網的創始人及高管作為演講嘉賓。精彩觀點不容錯過!

投資要點

※區別於市場的觀點:互聯網地產四大細分市場,兩大挖掘方向

互聯網地產的認識已經不限於垂直門戶的理解範疇,我們認為,互聯 網從房地產生態的價值鏈角度重構了生態結構,分為四大細分市場(新房 銷售互聯網化、家裝建材互聯網化,社區服務互聯網化、二手房互聯網化)。 而這四大細分市場按照用戶屬性分析分為兩大挖掘方向:1)根據低頻需 求服務精準用戶,對應於新房銷售、家裝建材、二手房交易三大細分市場; 2)根據剛性高頻需求打造粘性用戶社群,對應社區服務細分市場。

※低頻需求:線上導流精準性,線下服務是壁壘

新房銷售互聯網化:電商推廣模式“精準性+經濟性”最優,成長空 間巨大;2014 年房地產電商市場規模將達到 63.7 億,同比增長 84%,拉 動新房銷售互聯網滲透率達 12.8%,預計未來滲透率不斷提升。線上線下 打通(O2O),並融合增值服務為用戶提供完整的購房體驗是新房銷售的最 終趨勢,看好電商業務彈性大,具備 O2O 能力的公司。 家裝建材互聯網化:萬億級市場大幕剛剛開啟,行業用戶痛點多,市 場低效決定了線下服務改進的空間巨大。我們認為目前階段對於線下服務 顛覆式創新的重要性要遠高於線上精準導流,看好能夠重構家裝建材現有 商業模式的公司。 二手房交易互聯網化:二手房生態需要重構,等待政策和市場兩方面 驅動因素。未來“去中介、強經紀人”模式成為主流是大概率事件,產業 發展需要耐心。

※高頻需求:結合線下服務打造粘性用戶平臺

社區服務互聯網化:傳統物業服務效率底下,運營不透明,用戶痛點 多,我們認為,社區服務互聯網化顛覆傳統物業服務是房地產發展的大趨 勢,打開房地產後市場千億級市場規模。產業處於初創階段,我們看好通 過基礎物業服務來獲取用戶,獲取社區入口,再通過社區增值服務來變現 用戶價值的商業模式。   


※投資建議 自上而下推薦標的,依次看好:1)社區服務互聯網化,市場空間無 天花板,看好彩生活模式,我們認為 2014 年和 2015 年,彩生活管理規模 將達到 2.2 億平方和 4 億平方;凈利潤為 1.72 億和 3.28 億元,當前 PE 為 32、17,市值 70.1 億港幣,強烈看好。2)家裝建材互聯網化,首先 看好金螳螂家裝 E 站(002081),顛覆式創新值得長期關註。3)新房銷售 互聯網化,我們選取電商業務彈性大,線下服務基礎好,具備 O2O 能力的 互聯網新房銷售企業,首推易居中國(EJ.N),未來三年凈利潤(NON-GAAP) 複合增長率為 35%,PE 為 11.2、8.2、6.1;但受制於房地產行業周期性 波動,短期不確定性較大。

※風險 房地產行業風險,政策風險,線下服務擴張速度低於預期,線上線下結合 低於預期。  

1. 三六五網創新研究院院長劉錫剛:聚變下的房地產電商

1.1 房地產電商發展脈絡和階段的劃分

房產電商的發展是不可逆的,020 整合階段,廣告市場盡管可 能不會消失,但會大幅萎縮,大約只有大的品牌如開發商會有品 牌和形象的宣傳需要廣告。在流量大、轉化率低的電商媒體時代 強調流量,這類電商會被逐步邊緣化,現在我們更關註效果。離 購房者、交易最近是競爭致勝的王道。


1) 1999-2008 年,媒體時代。這個階段搜狐網一枝獨秀,後 來的搜狐焦點,新房樂居都成立於 2008 年。搜房成立於 1999年,當時屬於看流量的媒體時代,SouFun建立門戶, 以網絡廣告,線下看房活動並行。這個階段的特點是 1、 房地產網站以媒體屬性為主,為客戶提供網絡廣告服務。 
 2、網絡廣告按 CPM(Cost Per Thousand Impression)千 人印象數來計費,輔以線下線上增值服務。

2) 2008-2012 年,百花齊放時代。2008 年金融危機,當時 房地產的銷售通路出現問題,搜房開始轉型。搜房通過 多年積累,建立了很好的線下服務體系。搜房組織看房 團,以搜房白金卡(即會員卡)為載體,使其會員能夠 參與搜房網組織的團購,轉向房產電商+線下拓客相結合 模式。此階段的特點是: 1、房地產網站媒體屬性+營銷(電 商)屬性兼而有之,為客戶提供房產電商服務。 
 2、房產 電商按 CPS(Cost Per Sales)實際銷售產品數量來換算廣 告刊登金額來計費(廣告作為贈送資源),輔以線下配套 拓客服務。3、SouFun 作為房產電商先行者 2008 年金融 危機後率先使用房產電商+線下拓客模式,樂居、365、 搜狐焦點等紛紛跟進,百花齊放。

3) 2012-2014.6,撮合經濟階段。有的商品從網上購買優惠 券,到線下店鋪可以不經過咨詢直接進行消費,但房地 產不行,客戶必須得到一些專業的銷售咨詢才能安心購 買。房地產電商必須要從線上到線下,線下的咨詢、服 務是不可或缺的。現在很多新銳公司,如房多多,好屋 中國,均是最大化撮合交易,但不一定要在線完成。這 個階段的行業出現了:1.好屋中國,搭建全民經紀人平 臺(撮合的 B 端),涵蓋線上 PC 端及手機 APP 端和線下經 紀人帶客案場。 2.房多多,運用大數據技術把移動互聯 引入傳統產業的核心環節(如房點通),找尋精準購房對 象,匹配歷史精準數據,最大程度撮合交易達成。 第三個階段也是電商競爭得比較激烈的階段。

4) 2014.6-之後我認為是線上與線下全面整合,以移動端的 移動電商為核心,以全面營銷和互聯網金融為兩翼,房 產業互聯網電商 020 的趨勢會更加明顯。重要的行業事件有幾個:1、搜房:今年六月份入股房地產代理公司世 聯和合富輝,八月份從媒體轉向營銷,媒體流量轉到線 下營銷,新房分銷成為重點,O2O 模式顯端倪; 2、樂居: 借力微博微信入口,媒體電商屬性進一步加強,形成營 銷合動力; 3、365 網:區域房產電商深耕,註重長三角 地區,借力三個 O2O(房產、家居和社區)著力占領新入口。 從線上服務,到線下咨詢購買,再到購買後服務。以後 會改變只關註購房前段的現狀,更加關註購房後期服務, 包括裝修,小區服務的市場空間。



1.2 目前新房電商轉型之道

轉型下的一些市場數據:去年房產銷售總額 8.25 萬億,2014 新房電商規模1.2萬億,目前房產電商新房合同銷售規模房產3000 億,幾個主要的新房電商銷售規模是 31 億。未來空間非常大。 電商現狀分析:

1) 市場規模巨大,但滲透率不高。房產電商銷售的規模在 1.2 萬億左右。考慮目前主要的房產電商,其合同銷售規 模大概在 3000- 5000 億元左右,還存在很大的空間。

2) 客戶的覆蓋和客戶使用的深度不高。國內房產網站與國 外電商網站如 Zillow、Trulia 相比,在客戶流量上仍有 很大的差距,完全不具備優勢。從客戶瀏覽深度上講, 國 內網站與國外也有一定的差距。

3) 網絡營銷並不是萬能的蓄客手段。網絡蓄客只是眾多帶 客手段中的一種,開發商更希望利用更加廣大的社會資 源,去拓展客戶的來源。目前多數電商的服務線上多於 線下,不能完全滿足開發商需求。

4) 購房案場的最後 100 米——銷售成交環節處沒有實現閉 環。客戶從線上轉到線下後見到的銷售人員是開發商安 排的,也就是說最後的購買環節沒有被媒體電商掌控。 房產電商在房產銷售的最後一個環節(交易轉換)上沒 有形成閉環,造成電商們無法把控客戶體驗和有效客戶 信息缺失。

目前主流模式:

1) 線上到線下模式。有搜房、樂居、house365 的媒體電商 模式。有 Q 房網的加盟模式,業界對 Q 房網是爭論不斷 的。

2) 線下到線上模式:包括房多多,房點通的大數據營銷模 式,以及好屋中國的全民經紀人模式。

這四個商業模式中,媒體電商模式是通過門戶、搜索、聯盟 導入流量,再到現場進行轉換交易,講求的是流量;現在市場更 看重電商對最後購房成交的轉換率貢獻,因而這一類公司如搜房 就轉型了。加盟模式中,中介公司、經紀人作為合夥人與 Q 房網 合作,使用高傭金模式,新房提成 41%-49%,二手房提成 55-85%, 這是備受爭議的。其次,大數據模式,希望實現的是全民營銷, 如房點通,入口流量導流到現場,實現信息交互交流。最後全民 經紀人模式,好屋中國在走這條路,但最後的閉環依然沒有形成。 另一方面,萬科(“待客通”微信公眾號)、旭輝(“輝小寶”微信 公告號)等開發商也希望利用全面營銷的模式拓寬自身的銷售的 渠道。




新房電商的轉型之道 5 大方向:

1) 從媒體屬性正式轉型為購房平臺屬性;
2) 從媒體電商模式轉型為新房分銷模式(不與經紀人合作);
3) 減內容型人員增新房銷售型人員(人人會賣房),要求人流在賣場;
4) 電商取費模式:從向購房人取費轉向開發商取費(刷 POS 機;按照 1%-2%的房價結傭);
5) 收費模式:從硬廣+電商收費轉為硬廣+渠道傭金。




1.3 未來新房電商的三大戰場

1) 移動互聯網,移動端。去年移動互聯網元年,早期網易、 新浪、搜狐主打的媒體時代已經過去,現在人們生活的 時間、註意力高度分散,因而移動端的新入口更被重視, 成功的應用有像高德地圖,美團、大眾點評等。目前搜 房、365、樂居等都在做自己的移動端 app 應用。

2) 互聯網金融,提高流量轉化率。一方面,政府推出限貸 限購政策,放緩房產銷售,其中痛點在資金;另一方面, 余額寶激起了中國網民互聯網熱情,此時推出金融平臺, 解決痛點。此外,金融產品還能促進購房轉換,利用金 融產品進行續客。規定是不能提前續客的,但可以先通 過房地產金融產品先存,進行理財,之後轉化為購房款。

3) 如何在地產商去中介趨勢下立足。地產商在購房者之間 存在第三方服務商,包括代理公司,經紀公司,如租房 網,365,世聯等。第三方主要是為地產商招客,促進看 房轉換率。現下,萬科以互聯網思維代入,走到前端直 接接觸消費者,意欲繞開第三方。這種情況下,第三方 如何立足,證明自己的價值?重點是提高精準的轉化率。 從流量轉化為購房如果最後一步交易沒有完成,前面的 過程努力就浪費了。其次是,高效運營。購房後服務跟 進,後房產市場開發。最後是,數據管理。

1.4 三六五網——O2O 戰略

包括三個入口,三個 O2O,核心是“立足於居,成就於家”。 1) 房產 020,做成電商平臺; 2) 社區 O2O,小區寶 app。提供後房產深度服務,打造社區 家庭全方位 O2O 服務,真正實現 B2F 的範圍經濟模式, 挖掘小區及周邊商業資源和可持續發展的商業,真正實 現 B2F 的範圍經濟模式,活動、廣告、商戶推薦、交易 分成的多業態模式,構建物業、商戶、小區居民多體系 融合; 3) 裝修 O2O,裝修寶 app。交房之後,打造房屋專修服務體 系,將在國慶節之後上線。

包括三個入口,三個 O2O,核心是“立足於居,成就於家”。 1) 房產 020,做成電商平臺; 2) 社區 O2O,小區寶 app。提供後房產深度服務,打造社區 家庭全方位 O2O 服務,真正實現 B2F 的範圍經濟模式, 挖掘小區及周邊商業資源和可持續發展的商業,真正實 現 B2F 的範圍經濟模式,活動、廣告、商戶推薦、交易 分成的多業態模式,構建物業、商戶、小區居民多體系 融合; 3) 裝修 O2O,裝修寶 app。交房之後,打造房屋專修服務體 系,將在國慶節之後上線。




如何應對房產電商去媒體趨勢?開發商紛紛自建全民營銷 APP 和房產項目紛紛開通微信公眾號,說明:

1) 房地產中間服務渠道進一步被壓縮,媒體門戶網頁分流 至開放商微信公共號平臺。去媒體化趨勢明顯;

2) 作為房地產網媒和代理商,如何重尋並證明自我價值成 為生存發展關鍵;

3) 自我價值不是體現在要什麽我都能給什麽,而是真正抓 住開發商痛點,給他最需要的,競爭不是外延延伸而是 內涵增加;

4) 沒有幾家服務機構是真正“請關註消費者”,而是只盯 住開發商而忘記誰是開發商的衣食父母。

5) 未來房地產網媒發展將具備房產交易功能;傳統房地產 代理公司將努力打造網。

2. 華燕置業(房盟中國)總裁胡炯:房地產與互聯網的 一體化趨勢

2.1 互聯網正在改變房地產各環節


現在在做房地產電商從線上往線下走的,很難實現閉環。 互聯網,尤其是移動互聯網,在目前各行各業已經延續深入應 用了很多。但是在房地產這個巨大的市場里才剛剛起步,處於“戰 國階段”。以前大多數知識通過互聯網發布信息,但在整個產業鏈 中的運用互聯網在這一兩年才開始做。拿地施工不論,流通環節中 是互聯網應用的重中之重,包括金融,社區,商業物業。人們生活 習慣改變,移動互聯成主流,沖擊商業房地產傳統做法,目前他們 在做初步調整,未來還會有更多空間。


萬科目前有思維,但從實際效果來看,萬科通,以及與淘寶合 作的淘寶消費抵用券,效果並不明顯。沒有讓真正的購房者得到他 們需要的東西,噱頭重過於實質。




2.2 O2O 服務模式成為趨勢

互聯網要從實質上解決流通環節中的問題。O2O 是趨勢,但人 們對它的理解有差異。

線下經紀人是房產交易導客的重點,因為他們離購房者最近, 購房意向客戶通過經紀人的免費解說促交易效率是最高的。這里提 到的第一類經紀人是泛經紀人——帶動新客戶的老客戶。全民營銷 是比較難的,因為很多人和房產本身無關,難以成功導客。最後是專業經紀人,他們為客戶到現場看房的成本。現在人們生活方式改 變,導客方式也發生了改變,通過移動方法導客,成本降低。

客戶到了現場,轉換率又是一個問題。客戶到了現場以後這時 關鍵還在於經紀人。現場轉換率高還有一個關鍵在於,產品質量。 我們的大數據的房盟 ITC 智能化識別系統,能反應上海昨天五點到 十多年前的房屋全部成交記錄,反應熱賣戶型、地段等,智能幫助 提高顧客決策咨詢。有這樣的系統,開發商就可以定位準確,建造 受歡迎的戶型。

另外,客戶轉換率還涉及現場體驗的問題。這也是很有技巧的, 我們專業顧問有一行話,就是“導客的三句話剛好,五句就多了”。 如何上樓、看房,出樓整個流程都是策劃好的,從售後處去看房很 容易被打動。

圖表 6:O2O 模式成為趨勢
  



2.3 華燕房盟 O2O 服務模式

華燕置業前身是房地產代理,做到行業前十。業務集中於華東 地區,市場占比 2%;上海占比 10%左右。2005 年在全國同行業中最先開始從事渠道分銷,2008 年成立 了服務經紀人使用的網絡系統——房盟中國,開始走線上,目前房 地產金融量做到了全國最大。

利用經紀人賣房這路走得艱難;移動互聯網時代到來之後, O2O 模式使產業發生變革。戶型,客戶確認,促單技巧,傭金確認, 從始點到交定金首付,都可以通過移動互聯網同步信息。 其業務主要是精耕上海,上海經紀人隊伍 16-17 萬,11000 家經紀門店,我們在其中擁有 5000 合作經濟門店,接近 5 萬經紀 人使用房盟通,20%活躍用戶,接近 1 萬每天登陸。只要推送,經 紀人立時可以知道哪些樓房有賣,如何導客,傭金支付形式。有些 泛經紀人也可以在手機上確認,進行推房。我們大量的數據既可以 為客戶服務,也可以為尋找客戶的人服務。

華燕置業目前正在研發一個網上看房系統,學習的是美國最先進的 技術。預計在年底上線,將成為中國最先進的實景看房系統。在線 可以看到采光、實景物的,降低客戶看房成本大大提升客戶到了現 場的轉換率,因為客戶在網上看了基本滿意才回來現場,那他來現 場的購房率就很高了。

未來的趨勢:移動互聯網未來的趨勢我認為在 3+1。

“1”是交易:交易是本質、核心。二手房的交易將來會更重 要,但目前及未來一段時間新房交易仍是主導。交易這一塊目前基 本已經完美了,成立了閉環。

“3”包括互聯網金融、互聯網社區、二手房交易平臺。

1) 互聯網金融:不同於一般的 B2B 金融。而是房屋流通環精 準的金融服務,包括按揭、首付、資產互換,就是我們說 的三權互換,所有權,使用權,抵押權。這一領域中,盡 管之前業務量已經比較大。但在利用移動互聯網方面還須 提升。

2) 互聯網社區:完成交易閉環的公司比較容易涉足這一塊, 做一個延伸。

3) 存量房,即二手房的交易是一個長久的行業,房屋的再流 通率會很高。


這個行業以後會在這四個方面,以交易為核心的 3+1 方向發展, 且以後不會像現在這樣只是在平臺收端口費,只收費不服務;以後 會有更多更全的服務。




3. 金螳螂家裝E站創始人孟德:中國家裝建材市場電商 之路

3.1 家裝市場的特點和 O2O 趨勢

1) 家裝市場規模大:1.2 萬億

2) 高度分散、極其混亂,市場沒有標準化、規範化

3) 泛家裝市場包括家庭裝修、及後續的家庭裝飾、家庭生活, 市場規模達到 3.7 萬億。

4) 深耦合,高離散,重服務,高粘性。 新購房者,熱於裝修,裝修一次後身心疲憊,下次裝修遙遙 無期。因而,服務提供商不追求二次需求,行業中充滿欺騙,設 計師和家裝包工公司聯合欺騙消費者,要高價,給低品質商品和 服務,之後“分贓”。因而,我認為必須消除設計師和家裝包工公 司的環節。在上海業務中,公司作為有良心的家裝供應,一開始 與包工頭、設計師合作,卻單單虧本難以存活,因為包工商和設 計師欲壑難填,攫取高利潤。


電商四個階段(從產品角度理解)

1) 階段一:標準化、輕服務,如書籍類。當當、卓越等書類 電商的出現,傳統書店,如新華書店等大受沖擊,幾乎已 經看不見了。

2) 階段二:非標準化、輕服務:輕服務是指快遞十公斤以下, 如服裝鞋帽等。有代表性的是淘寶,教傳統服裝類受到很 大沖擊,李寧、美特斯邦威店面萎縮。

3) 階段三:標準化,重服務;代表是京東,它與蘇寧、國美 正面比拼;即使京東負盈利,資本市場已經拋棄了擁有眾 多門店的蘇寧、國美。

4) 階段四:非標準化、重服務;2010 年這類服務開始起步, 家裝電商就在這階段產生。 目前家裝市場電商整體還滯留在 PC 層面,但實際應該往移動 互聯網轉移。目前手機移動端電商流量已經超過 50%,天貓交易金 額超過 50%來自移動客戶端。此外,服務是有物理邊際,而對處於 第四階段的家裝電商來說服務是非常重要的,PC 端是肯定不及的, 移動端轉移是必須的。 其次,家裝電商肯定要往 O2O 趨勢發展,升級服務,打通流 量,形成閉環。家裝行業返銷成本是很大的,因而整體服務是非 常重要的。家裝行業 O2O 里最重要的部分,我認為就是服務。是 以人為中心的,“三分地板七分安裝”,安裝服務是非常重要的, 這就需要我們將人的服務商品化。 另一方面,家裝電商 O2O 重要的是去中間環節化。去掉施工 環節、材料環節、設計環節。其中,家裝企業中間環節最硬的是 設計師,被家裝商稱為“難以跨越的珠穆朗瑪峰”。設計師拿去利 潤的 20%-60%,有他們的存在,家裝行業很難做大,沒有百億規模 的家裝商。
  
3.2 家裝 E 站 O2O 模式


家裝E站的交易包含三個特點:一口價,三不限,零增項。消費者報面積,我報價,不限櫥櫃、門、地板的選擇。把確定性給消 費者,消費者付一筆固定錢款後,不限制其所需服務。這麽一來 改變了我們自己的成本結構,定價方面,我們對幾大城市做了評 估後定價,誤差在 2%以內,在各方成本利潤分配後,我們再拿, 承擔多一點或者少一點的風險。最後一個是——零增項,所含主 材、服務零增項;絕不欺騙消費者。

家裝 E 站 O2O 服務交易平臺


1) 我們和天貓,家裝 e 站,材料商共同構建一個家裝市場的 O2O 服務交易平臺生態系統;重構價值鏈,將設計師、施 工人員、主材商、輔料商等等都置於這一平臺之上,進行 更好的利潤分配。

2) 剪去中間環節,降低。利潤一部分返還消費者,一部分給 工人,提高其收入及社會地位。現在小工很難雇到,40 歲以上工人幾乎沒有,太累,社會地位低,大家都不想幹; 所以我們現在起薪都 6 千。

3) 設計師的設計功能保留,其導購功能去掉,因為他們導購 要收高額回扣。

4) 線下三大體系:首先是材料體系,包括主材,輔材,配套 工具的供應鏈,其次是施工體系,中間有個城市綜合服務 商體系,管理整個營銷、人(工人、設計)和材料分開運 營的體系。 家裝 E 站的使命是:開啟家裝電視 O2O 新時代;實現“天下 沒有難做的家裝”的願景。





4. 彩生活總裁助理段斐欽:中國最大的社區服務運營商

4.1 業務概況

首次公開招股的情況


1) 彩生活是香港的首個中國社區服務運營商的上市項目,也 是中國最大的社區服務運營商。

2) 路演簿記獲得 4-5 倍認購,認購者結構理想,得到資本界 和產業界的認可。

3) 為母公司花樣年增值。該交易使花樣年化:(i)釋放了公司 龐大的價值;(ii) 為其輕資產的社區服務平臺業務建立了 獨立的融資平臺;(iii) 提高了公司運營和財務的透明度, 並改善了其企業治理;以及(iv) 進一步加強了公司的企業 實力。  

運營情況

1) 服務超過 1,000 個住宅小區;總建築面積為 1.62 億平方 米;

2) 專註於服務“人”的社區服務運營商;

3) 搭建線下及線上服務平臺:專註於投入發展線下及線上服 務平臺;

4) 受益於移動互聯網迅速發展和普及;受益於中國人口日益 增長的可支配收入。

5) 2011–2013 年凈利潤增長 70.5% , 2014 年上半年凈利潤 增長 151.3%。  

優勢和亮點

1) 規模效應:中國最大的社區服務運營商,旗下管理的總建 築面積達 1.62 億平米,覆蓋超過 1,000 個社區

2) 物業管理與先進的信息技術應用相結合,可連接互聯網和 移動網絡:管理層畢業於同濟大學、華中科技大學早期的 大學生,這與物業管理層普遍低學歷的情況是不一樣的, 這給他們思考互聯網與物業服務的思路會有所不一樣。從 目前來看,我們管理的社區已經達到 570 個、顧問管理 467 個,面積截止 8 月份已經達到。8 億平方米。主要覆 蓋華南、華東地區,這兩個地區小區入住率高,小區居民 繳物業費習慣較好。

3) 提供增值服務的領先物業管理公司之一:線下及線上服務平臺。


線下:彩生活空間,可以與住戶交流。該業務遍布超 過 600 個居民社區,讓當地供應商展示其余彩生活網 站提供或宣傳的產品及服務。


線上:彩生活網站。業務涵蓋 663 個居民社區,記錄 並向相關的當地供貨商轉送網上訂單。彩積雲 app 也 是一個很重要的入口,提供繳費的便利服務,把 e 維 修,e 租房的功能也放入增值業務中,為業主提供更 便利的服務。

目標讓大部分居民成為彩積雲的網上用戶: a. 當前約 有200萬個家庭,其中25%為網上用戶b. 目標於2014 年底有 40%的家庭成為網上用戶。

目標和發展戰略  

1) 建立 O2O 平臺提供全面的社區服務,整合住戶、彩生活 和服務供應商,最終目標:提高住戶的生活質量並且為其 提供便利。

2) 快速擴張 – 依托成功的首次公開招股,公司目標在未來 3 年的合約管理面積以平均超過 50%的比率增長,希望服務 超過 500 萬家庭且大部分將使用網上平臺。把中國 100*1000,全國 100 個城市,每個城市 1000 個社區。我 們希望我們的管理面積到 2017 年達到 5 億,2020 到 10 億。

3) 與行業領導者合作–公司將與互聯網巨頭和領先生產商合 作,從而大大提高用戶經驗,包括優秀的有良好前景的團 隊。也希望將公司的物業向這些公司開放,為他們的孵化 提供支持。

4) 持續投資信息技術系統 – 包括 P2P、數據挖掘和相關的 互聯網應用。

5) 進一步提到標準化、集中化及自動化水平,實現成本效益 最大化,我們基於客戶滿意度實現低成本策略,我們強調 把勞動密集型項目轉換為機器主導型項目,同時加強中央 系統的管控,實現規模效應。





4.2 財務概況和未來展望

財務情況


1) 收入:2011 年 1.46 億,2013 年 2.33 億,2014 年上半年 增長 49%。毛利,11 年 6.9 千萬,13 年 14.3 千萬,14 年 上半年增長 82.4%。凈利 11 年 2.3 千萬,13 年 6.8 千萬, 14 年上半年增長 151%,增長率高過毛利
2) 收入占比方面:14 年上半年物業管理服務收入占 59%,增 值服務 20%,工程服務 21%
3) 富有競爭力的成本結構

未來展望

1) 彩生活將持續擴張管理面積,以更能發揮規模效益

2) 物業管理公司在提供線上及線下服務方面有入口級的競 爭優勢,是天然的線上及線下服務平臺入口

3) 成為社區服務作為一站式解決方案供應商,我們已留意到 隨住戶消費水平提高帶來的龐大利潤增長潛力,我們是須 要去找到好的服務類平臺供應商,我們去為他們提供服務 就好

4) 互聯網技術不斷提高使一家企業整合社區居民的不同需 求成為可能,包括彩積雲,彩生活網址的努力方向

5) 彩生活和母公司花樣年存在包括金融服務、老年服務、教 育服務、旅遊等各業務全面協同,為社區居民提供了全方 位服務

6) 實現具體指標的增長:

 1、總服務面積不斷增加,物業管理費也將相應增加;
 2、用戶人數不斷增加,增值服務業務將高速增長;
 3、公司與母公司花樣年集團各業務產生協同效應;
 4、更強大品牌的住宅物業管理公司:成為用戶心理滿意 度更高的公司;
 5、彩生活將持續擴張管理面積,以更能發揮規模效益 。



5. 房譜網創始人端然:開啟中國自助購房新模式

5.1 房譜網背景


房譜網,取自臉譜網,用一年時間註冊了公司網址。 新峰結合三十多年專業房地產顧問經驗,在“中國城市地產信 息資源決策支持系統”的大數據背景下,開創了地產顧問的新模式; “房譜網”顛覆了傳統的營銷模式,實現了線上與線下無縫對接。


新峰創立於 1984 年,是深圳第一家房地產銷售公司,其前身 是深房集團樓宇銷售租賃管理部,是深圳市房地產公司的銷售公司, 最早從事房地產咨詢顧問的專業公司之一,分公司遍及香港、沈陽、 大連、長春、哈爾濱、長沙、煙臺、惠州、河源等地,2013 年, 整合新峰資源品牌,組建了新峰。房地產城市運營、土地研究、策劃顧問、銷售代理、物業估價 等綜合服務於一體。

新峰的核心競爭力

中國房地產大數據平臺。包括五個分系統,三個專業研究體系:

1) 新房決策:決策支持系統,第一線的開發商都用它,我們 和競爭對手比做的更深,但不如別人廣,我們解決了封閉 鏈上各環節的數據。 2) 新峰讀地:地價自動評估系統 ;3) 新峰看市:市場信息監督系統 ;4) 兩個公眾服務體系: ;5) 樓盤自動查詢及自助購房系統 ;6) 住宅批量自動估價系統。

5.2 房譜是什麽

1) 房譜網是大數據:三十五城,全面上線。
2) 房譜網是新平臺:最新房源,一套不少,搜房網也沒有做 到。
3) 房譜網是價值鏈:從供到需。
4) 房譜網是 O2O:線上線下,無縫融合。
5) 房譜網是真電商:實時支付,絕無假貨。





5.3 房譜的功能

專業導購、自助購房;包括展示、篩選、預訂、交易、評估各 環節。分為新房板塊和二手房板塊:包括房源搜索、線上預訂,實 現一鍵式股價、一秒出結果、一站式服務。



5.4 體驗與願景

目前已上線 20 個城市數據,覆蓋約 12000 個樓盤,約 1200 萬 套商品房,約 200 萬套待售商品住宅。研究完畢 35 個城市,覆蓋 樓盤約 18000 個,商品房約 2000 萬套,待售商品住宅約 300 萬套。 預計 2015 年開通城市 50 個,全面覆蓋國內主要大中城市,到 17 年覆蓋 70 個城市。(本文作者目前供職於方正證券)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3658

產業鏈分析:挖掘機器人產業投資(VC/PE)

來源: http://www.gelonghui.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343

本帖最後由 晗晨 於 2014-10-18 09:12 編輯

產業鏈分析:挖掘機器人產業投資(VC/PE
作者:([email protected])


主要結論
  • 執行力強、體系健全的國家產業政策(頂層設計)對機器人產業發展起先導作用,本國發達的民族制造業起強力拉動作用;




  • 中國是世界人口大國,當前及今後很長時期勞動力仍富足,隨著城鎮化(尤其市民化)進程加快,“促就業,惠民生”仍是我國宏觀調控主要目標,難以規模“機器換人”;




  • 我國經濟結構調整以“激活力、促內消”為主,同時 “世界大工廠”格局難以短時打破,而戰略性新興產業仍處於培育期,導致承載機器人規模應用的有效市場有限;




  • 機器人研發是一項涉及基礎理論、工程材料、加工工藝、應用技術等的系統工程,局限於諸多環節的巨大差距和應用性人才的緊缺,我國突破及掌握機器人關鍵技術將面臨長期艱難挑戰;




  • 基於我國實際,雖不能遍地開花、但能點線擊破,機器人有望在細分行業或環節,以及多行業融合領域取得突破。



投資策略
  • 上遊:重點挖掘有高校、科研院所背景支撐的傳感器、精密軸承、驅動器、伺服電機、控制元件、微電子等細分領域,以及識別技術、環境感知、觸控感知、人機交互等集成化、模塊化系統開發領域的高精專科技型企業;




  • 中遊:重點挖掘有比較優勢的關鍵元件和零部件配套及解決方案提供商,以及有本體外資獨家代理及解決方案提供,並開始國產化的成長型企業;




  • 下遊:重點關註與節能環保、電子信息、高端裝備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等知識、技術密集型且發展較好的戰略性新興產業融合和專註有害環節作業的工業機器人;與公共安全、物流、醫療等領域融合的專用機器人;與智慧關聯、科技教育、科技娛樂、養老服務等剛性消費領域融合的個人/家庭服務機器人。



前言

2013年,全球工業機器人總裝機量達17.9 萬臺,同比增長12%;其中,中國市場規模最大且增速最快,共銷售3.7萬臺,同比增長60%,躍居世界最大機器人銷售市場;2014年上半年中國工業機器人進口數量高達3.5萬臺,同比增長92%,進口金額達4.57億美元,同比增長57%。


據IFR報告,預計從2013年到2016年,全球工業機器人市場將以年均6%的速度增長,中國年均增長率將達15%。又據業內測算,2014年以後,中國工業機器人年銷量約為3.5萬套,市場規模達到100億元,考慮到機器人為給制造業做配套,起到輔助和提升產能的作用,其帶動產業集群的規模將達到800到1000億元。


對於服務機器人,據預計,2012-2017年全球服務機器人市場規模複合增速將達到17.4%,到2017年達到461.8億美元。另外,隨著我國互聯網及物聯網的快速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特別是一線城市居民),中國作為後來者,增速將更快,巨大的機器人市場潛力激發了一級及二級市場投資狂熱。


本文旨在對機器人產業通過宏觀背景和產業鏈分析,特別是著重對比國內外技術現狀,以研判機器人產業發展態勢,深層挖掘各環節投資機會。


一、宏觀層面

本部分內容包含機器人產業國內外發展現狀和市場驅動因素分析,以便認知機器人產業發展的宏觀背景邏輯。


(一)產業現狀

  • 國外

【美國】基礎紮實。美國主導高端機器人。美國基礎研究實力突出,研究方向集中在機構學、控制理論、計算機科學、人工智能(尤其視覺識別方向),為發展機器人奠定了堅實基礎(符合Google物聯網終端投資布局);工業機器人主要應用於汽車等制造業領域;服務機器人大量應用於國防、醫療、服務和空間探索等領域。

【德國】精密制造。德國擁有全球四大機器人巨頭庫卡(KUKA),是機器人的主要生產國,本國工業大量應用機器人。除汽車等工業領域外,機器人已大範圍應用於非汽車行業,具體包括焊接、轉配、機械加工等環節。另外,德國“產-學-研”體系最為均衡,且發展初期國家政策強制規定有毒、有害的崗位必須使用機器人,有力推動了機器人產業快速發展。目前帶有視覺系統的機器人已成為熱點研究方向。

【日本】應用領先。與汽車產業發展模式相似,通過短暫引進後快速國產化和自主創新。目前,日本擁有全球四大機器人中的發那科(數控系統和工業機器人突出)和安川(伺服電機及驅動系統突出)。當前服務機器人得到快速發展,特別是個人/家庭服務機器人。

【韓國】政府主導。到上世紀90年代末,韓國僅用了10 年時間就建立了完善的工業機器人體系;2003年開始,韓國又把服務機器人列為未來國家發展的重點產業,現在已經主導全球服務機器人標準。在政府強力資助和引導下,韓國機器人滲透率位列全球第一,汽車和電子領域應用最廣泛



  • 國內

國內機器人產業總體嚴重落後於國外,關鍵技術和核心零部件高度依賴進口,研發人員奇缺,低端機器人出現產能重複建設。從2012年開始我國才逐步出臺相關產業政策。2014年被業界認為是機器人元年,產銷大幅上升至世界第一,但比日本滯後近30年。


從企業實力看,目前,國內機器人企業總量已超過350家(80%以上是新涉入企業),代表有沈陽新松、安徽埃夫特、廣州數控,但本土企業90%以上做系統集成,伺服電機、控制器、減速器等核心部件依賴進口,僅減速器就約占一臺機器人成本的35%。而具有基礎研發能力的也大都為少數高校、科研院所(如中科院、北京航天大學等等),“產-學-研”脫鉤,成果轉化及產業化程度低。


從市場占比看,中國雖為全球最大機器人市場,但約90%市場份額被外資企業占據,僅發那科、安川、庫卡、ABB等四家全球最大公司合計占比就高達65%。且外資機器人以6軸及以上、多關節型高端機器人為主,壟斷了焊接、裝配、潔凈、加工等中高端應用領域,進而控制了汽車、電子、金屬制造等行業,而國產機器人主要以三軸、四軸為主,主要產品是坐標型機器人。主要用於塗層與膠封、物料搬運等低端環節作業,應用較集中在食品、塑料等行業。


(二)驅動因素

根據韓國、日本、德國、美國等先進國家經驗,執行力強、配套體系完善的國家產業政策和規劃對機器人產業發展起到先導作用,同時本國夯實的社會經濟實力和發達的民族制造業起到強力拉動作用。機器人源於美國,傳播於其他國家,均經歷了應用於本國發達汽車行業延伸到非汽車行業延伸的過程,可以說機器人能被規模推廣應用得益於本國發達的制造業。


下面就我國機器人產業發展的驅動因素進行簡要分析:

【政策】近年來,我國相續出臺了《工業轉型升級“十二五”規劃》(2012)、《智能制造科技發展“十二五”專項規劃》(2012)、《服務機器人科技發展“十二五”專項規劃》、《關於組織實施2013 年智能制造裝備發展專項的通知》(2013)、《關於推進工業機器人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等系列產業政策,且機器人產業“十三五”重大專項規劃也有望出爐。當前全國各地爭相上馬,已建或擬建機器人相關產業園(基地)已經超30 個,規劃面積超2.8 萬畝,到2020 年規劃投資額超5000 億元。產業集群規劃有益於機器人產業上下遊產生協同效應。


風險:中國配套政策出臺晚,基礎研究、標準體系、資金扶持等政策體系和工業體系尚未建立。當前,產業園遍地開花,零散政策自成一家,且僅有上海、重慶有清晰、具體規劃,其他仍在研究探索。頂層設計欠缺,規劃產能存潛在過剩危機且上遊受制國外,警惕重蹈風電、光伏產業舊轍。


【經濟】經濟增長“三駕馬車”,出口、投資已倒下,消費又無力,“穩增長、調結構”,產業轉型升級勢在必行。低端勞動密集型制造業轉移至東南亞等低成本市場,高端技術密集型制造業回歸發達國家(美國“制造業回歸”,歐洲“再工業化”,日本“產業複興”),倒逼我國產業轉型升級,加快培養中高端高附加值的新經濟增長點。導致信息化、工業化“兩化”融合需求空前強烈,機器人特別是工業機器人潛在市場容量誘人。


風險:宏觀經濟進入經濟增長速度換擋期、結構調整陣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的“三期疊加”階段,將呈現長期低迷“新常態”。當前乃至今後時期我國經濟機構調整將以“激活力、促內消”為主,同時我國制造業基礎薄弱且處於低端環節,“世界大工廠”格局難以短時間突破,而高端制造業培養周期長、投資大,目前七大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仍處於培育期,相關產業的規模、帶動力和輻射力遠不能形成機器人規模應用的有效市場。


【人口】“人口紅利”消弱,“劉易斯拐點”顯現,勞動力成本大幅上升,“用工荒”問題頻現(特別是沿海地區);人口自然增長率下滑(目前低於0.9%),老齡化加劇(65 歲以上老人占人口比重已達到8%),為“機器換人”創造了巨大潛在空間。


風險:我國是世界人口大國,當前及今後很長時間勞動力仍富足,特別是隨著城鎮化(尤其市民化)進程加快,“促就業,惠民生,保和諧”仍是我國宏觀調控主要目標,機器人難以大規模應用。


【技術】目前,我國在減速器(諧波減速器、RV減速器)、控制器、伺服電機等機器人關鍵部件取得一定進步,部分已實現國產化,湧現了諸如沈陽新松、蘇州綠的、匯川技術等一批自主品牌企業。另外,以高校、科研院所為首的中國機器人產業聯盟已經成立,隨著國家及社會投資加大,有望進一步縮小我國機器人技術差距。


風險:機器人研發具有投入大、周期長、產出低等特性,目前本土企業相關技術大多處於測試階段,性能不確定性大;同時關鍵技術的突破是一項系統工程,而受制於我國設計研發、制造工藝等諸多環節的落後,機器人特別是上遊零部件及原材料難免高度受制於國外風險,突破和掌握機器人關鍵技術仍將面臨長期艱難挑戰。


【人才】雖然我國機器人產業起步晚,投入少,機器人產業從業人員緊缺,但部分高校、科研院所積累了一定基礎研究實力及成果。且中國機器人產業聯盟成員包括了從事機器人產業研究開發、生產制造、應用服務的企事業單位、大專院校、科研機構、用戶單位及其他相關機構自願組成的非營利性社會團體。至此,正式搭建起了“產、學、研”行業協同工作平臺,為機器人產業中長期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風險:因機器人產業是技術、知識密集型行業,在我國現行重理論輕實踐的人才培養模式及體制下,應用性產業人才特別是研發人才缺口短期內難以得到緩解。


表1:中國機器人產業聯盟主要代表成員
國內企業
沈陽新松、廣州數控、安徽埃夫特、南京埃斯頓、哈爾濱博實、唐山開元、昆山華恒、固高科技、國機集團、上海電氣。
外資企業
庫卡、史陶比爾、柯馬、愛德普、安川、川崎、那智、不二越、歐地希、歐德神思
科研機構
哈爾濱工業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沈陽自動化所、北京自動化所


二、微觀層面

本部分內容包含機器人產業鏈分析和相應環節投資策略。

機器人分為工業機器人和服務機器人。其中,工業機器人定義為:在工業自動化中使用的,固定式或移動式,具有三軸及三軸以上可重複編程、多用途的自動控制操作機;服務機器人定義為:除從事工業生產以外的半自主或全自主工作的多用途機器人,包括個人/家庭服務機器人和專業服務機器人。服務機器人不僅著眼於感知、決策與執行,高技術完成服務人類的工作,而且具有很強的技術輻射性與帶動性,對促進智能制造裝備發展、提高應急處理突發事件能力、發展醫療康複設備、增強軍事國防實力等都具有重要意義。


從產業鏈看,機器人產業分為:上遊,傳感器、減速器、伺服系統和控制系統;中遊,本地生產裝配制造商;下遊,系統集成和應用。


(一)零部件

  • 減速器

精密減速器用於在伺服電機和機器人關節間匹配轉速、傳遞轉矩,其技術壁壘在核心零部件中最高,目前,兩家日本公司占有全球約70%市場份額。機器人減速器主要分為:RV 減速器,主要應用在負載25KG 以上工業機器人關節處和6-25KG 工業機器人三個大型關節處;諧波減速器,主要應用在負載3KG 以下工業機器人關節處和6-25KG 工業機器人三個小型關節處。

RV減速器由行星齒輪減速機前級和擺線針輪減速機後級組成,具有結構緊湊、傳動比大、自鎖功能、振動小,噪音低,能耗低等特點。日本納博占有全球60%的市場份額,全球四大機器人制造商都是它的客服;日本住友占30%,主要面對中低端市場;歐洲斯洛伐克國家的SPINEA公司及其他公司占10%。國內,南通振康、浙江恒豐泰已實現小批量生產,並有少量銷售,但質量有待市場驗證。

諧波減速器由諧波發生器、柔性齒輪和剛性齒輪三個基本構件組成,靠諧波發生器使柔性齒輪產生可控彈性變形,並與剛性齒輪相嚙合來傳遞運動和動力。目前,日本Harmonic Drive占全球市場份額80%。國內蘇州綠的取得技術突破,已完成測試。

由於RV減速主要運用於大型機器人,應用領域為汽車等大型制造企業,而諧波減速器主要用於小型機器人,使用領域廣泛。電子、3C、食品、包裝等非汽車行業對小型機器人的需求快速增加和服務機器人加快發展,諧波減速器有望超越RV 減速器成為主流。


  • 伺服系統

伺服系統是指精確地跟隨或過程複現的反饋控制系統,由伺服驅動(控制信號傳輸)和伺服電機(轉化電信號為動能,控制機器人關節的位置、速度和力矩)組成,可分為液壓伺服系統、氣動伺服系統和機電伺服系統。其中,機電伺服系統因能源(電能)利用靈活方便,且電動機可按特定需求設計、選配,系統性能也優異,因此成為機器人應用最為廣泛的伺服系統。

目前,全球市場被歐美和日本壟斷。其中,歐系機器人伺服系統定位高端,電機及驅動部件負載能力、動態響應好,代表公司有倫茨、LUST、博世、力士樂等;日系機器人伺服系統定位中高端,電機及驅動開放性稍差,部分只具備模擬量和脈沖控制方式,代表公司有安川、松下、三菱、三洋等。

機器人伺服系統要求高精度、高動態響應、高剛性、高負載能力和高可靠性。目前,國內因自適應機械共振抑制技術、自適應低頻震動抑制技術、慣量動態前饋技術等技術還未掌握,產品定位低端,只有部分企業初步實現產業化,但工藝、功能、性能均與歐系、日系產品相差甚遠。代表公司有匯川技術、華中數控、埃斯頓、廣州數控等。


  • 控制系統

機器人控制系統主要是控制運動位置、姿態和軌跡,操作順序及動作時間,具有編程、軟件菜單操作、人機交互界面、在線操作提示等功能。控制系統的核心是控制器,直接決定了機器人性能,因此控制器一般由機器人廠家自主設計研發,所以控制器的市場占比分布基本和機器人一致。目前,國外控制器均是在通用的多軸運動控制器平臺基礎上進行自主研發的,各品牌機器人有自主控制系統與之匹配。

目前,國內呈現傳統數控設備生產企業開始向開發機器人專用運動控制器,轉型進軍機器人本體和系統集成公司方向發展,如華中數控、埃斯頓、廣州數控;機械設備制造商也開始使用通用運動控制系統,並從事專業機器人運動控制器開發,如固高科技、眾為興、卡諾普。總體而言,國內機器人控制器硬件平臺與國外差距微小,但因控制理論等基礎弱,軟件相差甚遠,特別是控制算法和二次開發。

今後,機器人將趨向多關節、多自由度柔性化方向發展,位移精準度要求更高,對控制器提出了更高要求。

投資策略:

  • 重點關註具有高校、科研機構背景支撐的傳感器、精密軸承、控制元件、微電子等細分領域企業,以及識別技術、環境感知、觸控感知、人機交互等集成化、模塊化系統開發的具有自主產權的高精專科技型企業。

(二)系統集成

系統集成包括單項系統集成和綜合系統集成。相對而言,機器人系統集成市場規模最大,十倍於其他環節,據業內預測全球市場規模達2360億元,中國市場達400億元。目前,全球四大機器人人企業占據了絕對領導地位,在我國也占據了65%的本體市場。我國本土系統集成領域小公司眾多,代表有沈陽新松、埃夫特、博實股份等。

面對中國機器人產業鏈中上遊被壟斷和下遊應用需求旺盛的現況,采用“零部件向單項集成”和“本體向綜合集成”發展模式的企業前景看好。

投資策略:

  • 重點關註具有關鍵元件比較優勢的零部件配套及解決方案提供商,以及具有本體外資獨家代理及解決方案提供,並開始國產化的企業。

(三)應用領域

從機器人發展趨勢看,工業機器人已從汽車行業向電子、食品、塑料等非汽車行業延伸,服務機器人開始從國防及專業作業行業向個人/家庭服務領域延伸。今年以來,我國電子、鋰電池、LED、食品、金屬加工等行業開始廣泛應用機器人。


從市場分布看,工業機器人和服務機器人仍是國外企業占據壟斷地位,但服務機器人,因起步較晚、技術涉及面廣、應用領域多等特性,各國之間差距相對較小。結合我國自身優勢產業,細分行業潛在機會大,有望得到突破。


根據我國情況,工業機器人方面,汽車行業已經被外資壟斷。隨著高端裝備制造業輻射能力和帶動能力的增強,有望在高鐵、通航、船舶、軌道交通、節能設備及電子信息等輻射行業細分產業鏈上尋求突破,特別是高危、有害等作業環節;服務機器人方面,綜合考慮“十二五”服務機器人規劃、現代物流等重大專項規劃,以及國家公共安全領域的迫切需要(我國是自然災害多發國),專業服務機器人有望率先得到發展,如公共安全機器人、物流機器人、醫療康複機器人、仿生機器人等。而個人/家庭服務機器人,考慮到我國貧富差距較大,中低層人群占絕對主體,大眾生活水平及質量仍不高,僅處於小康階段,遠未及發達國家富裕程度,個人/家庭服務機器人難以廣泛應用,將長時間處於培養期。但隨著互聯網特別是移動互聯網、雲計算、大數據和物聯網的快速發展,個人/家庭服務機器人有望在多產業交叉融合點獲得生機,如智能家居、智慧社區、數字校園、智慧城市、素質教育、文化娛樂、信息服務、醫療健康等領域。


投資策略:

  • 工業機器人重點關註和節能環保、電子信息、高端裝備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等知識、技術、資本密集型且發展較好的戰略性新興產業融合領域,以及有害、汙染環節;
  • 服務機器人重點關註與公共安全、物流專用融合領域,以及智慧關聯、科技教育、科技娛樂、養老服務等剛需消費領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5426

FILA,專註挖掘破爛兒一百年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4/10/4027900.html

有個段子。國外有很多破爛兒賣到中國當奢侈品,比如哈根達斯啊、路虎啊。中國也有些破爛兒賣到國外去當奢侈品的。FILA也能加入這個段子,有哪些破爛兒賣到中國,還繼續當破爛兒賣的。有。FILA就是。現在為FILA代言的是舒淇。

有個段子。國外有很多破爛兒賣到中國當奢侈品,比如哈根達斯啊、路虎啊。中國也有些破爛兒賣到國外去當奢侈品的。比如,一位據說喜歡搖滾的女演員,她可以為這個領域代言。

FILA也能加入這個段子,有哪些破爛兒賣到中國,還繼續當破爛兒賣的。有。FILA就是。現在為FILA代言的是舒淇。

FILA在世界杯期間做了一撥廣告,央視記者身上的彩色T恤全都是FILA的,包括出境的觀眾、智力問答的參賽選手都穿著FILA的T恤。作為一個運動品牌,選擇這麽沒有代表性的廣告標的,簡直是一種恥辱。

FILA在中國的所有權是安踏的。2009年的時候,安踏花了三億多人民幣從百麗手里買來了FILA。而2007年,百麗從FILA韓國母公司手里買來這筆資產的時候,差不多也是這個價。你要是像我一樣無聊,去查安踏的財報,你會發現,在當初安踏買FILA的時候,FILA中國的無形資產評估價是五億人民幣。比較一下三億多的收購價,不難得出結論,實際上FILA是個垃圾,實際資產有兩億的負值。

其實,要論資排輩,FILA簡直是耐克和阿迪的祖師爺,比那哥倆創業的時間早了半個世紀。103年前,一對意大利的山村兄弟,為同鄉生產內衣,後來這個內衣作坊稍稍擴大了一些規模,成了一家小規模的針織廠。20世紀70年代,這家針織廠找了個日本設計師,設計出了F-box商標,紅、藍兩色代表了地中海陽光和海洋。也正是從那個時候起,FILA開始了品牌運作,開始簽約網球運動員和登山運動員。近半個世紀過去了,當後起的NIKE和Adidas開始統治天下的時候,FILA還在做著半個世紀前他們做的事情,尋找邊角料運動員,低價代言。

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FILA以“世界第三運動品牌”聊以自慰。但第三這種事情你是知道的。清華北大說自己是全國前兩名,大家一般沒什麽意見,要是哪所學校敢說自己第三,肯定會有好幾十所學校不同意。FILA就是這樣。

2003年,由於持續虧損,FILA的意大利母公司把公司資產賣給了美國一家資產管理機構。四年之後,美國人感覺自己被騙了,又把這筆資產賣給了韓國人。半年之後,發生了全球金融危機。於是,每個人都感覺自己被騙了。

細數FILA的百年歷史,能夠拿得出手的代言運動員其實只有克里斯特爾斯和庫茲涅佐娃兩個女子網球運動員。其他大部分的時間,FILA在尋找類似於香港田徑隊、意大利高山滑雪隊、美國攀巖隊、薩爾瓦多足球隊之類的代言人。

而在2007年FILA被韓國企業收購後,這個品牌更是走入了萬劫不複的深淵。他們開始尋找東方神起這樣的娛樂明星開始代言。

在此時,FILA中國請的代言人是古天樂、鄭嘉穎、胡杏兒、舒淇。在百麗鞋業和安踏的治理下更是連虧無數年。2009年,在安踏收購FILA的最初三個月,FILA僅有50家門店,這些門店一個季度的營業額是1800萬,但虧損高達1400萬。現在安踏以營業額太低為由,拒絕披露FILA的經營數據。天知道他們每年虧多少錢,以後還能不能請得起代言人。

比較逗逼的事情是,安踏經過專業測算,認為FILA品牌還能繼續經營34年。這讓我想起了一句話,中華民族實現偉大複興的計劃完成了62%。


(編輯:余佳瑩)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5472

【黑問】互聯網時代,如何有效挖掘用戶數據?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4/1117/147777.html


i黑馬註:互聯網時代,都倡導以客戶需求為導向設計產品,但到底該如何研究用戶?哪里尋求到用戶資源?大家都在說大數據營銷,但該如何利用大數據?哪里尋求這些資源呢?
\易卓數據 問現在互聯網的時代,都倡導以客戶需求為導向設計產品,但是我卻不知道該如何研究用戶,哪里尋求到我的用戶資源,簡單的做問卷調查我想是有難度的。大家也都在說大數據營銷,但是如何利用大數據,哪里尋求這些資源呢?
 

答:在互聯網思維下,應該是社會化互動。


夢里秦淮  - 寧哲網絡創始人,區域互聯網顧問

1、互聯網的產品調研來自於哪里?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雷軍系的小米和凡客誠品是最好的例子。
記得在多次會議上,雷軍提到過他自己親自在小米論壇發帖、能叫得出小米社區活躍網友的名字,這就是最好的辦法。微創新、快速叠代,就是通過社會化互動,最快速體現在產品上的。
反之我們來看凡客誠品,陳年仍處於閉門造車的狀態,雖然凡客營銷上有不俗的表現,但是凡客的產品一直沒有體現出互聯網的優勢,這也是需要反思的關鍵。
 
2、大數據怎麽辦?
 
延續第一個問題,我們應該認識到,在你不具備統計級數據(這也是大數據命名的原因),你不要急於獲取大數據的結果。數據需要慢慢積累,最初可以用一些價值比較高的分析報告來解決問題,例如淘寶購物數據、百度搜索等,購買這些報告比自己調研的作用更大。
在業務發展階段,一定要重視數據的搜集、記錄、分析。數據從來都不是一天、一個渠道可以建立的,涓涓細流匯聚成河,大數據來源於日積月累。
因此,大數據思維才是最可貴的!
 

答:真正數據上的資源你是無法獲取的。

panyu  - 中國創業指導聯合創始人
 
在你沒提出你想做什麽的時候去找你所謂的什麽數據的資源本來就是一個錯誤,你起碼要把你想做的事說出來,1.做什麽、2.想解決什麽問題、你只有回答了前面的兩個問題你才有辦法找到你想要的用戶。
 
例如:你想做遊戲設備,你的用戶肯定就是一批熱愛玩遊戲的人,而你的調查目的就是要弄懂這群人是一群什麽樣子的人(1.做好第一步的調查統計),等你弄懂了他們以後你才有辦法找到合適的定位(2.產品的探索階段),他們在玩遊戲的過程中缺乏那種需要或者是基於體驗的方面那些東西是需要改進的(3.產品的需求挖掘),當你把產品做出來了以後你可以找一些用戶體驗,提一下意見,最後才到上市(4.產品的調試階段),只有這樣一步一步的來你才能發現你要做的事情和你的用戶是否吻合,根據你在每一步整理出的數據進行認真的研究和分析。
 
 

答:確定階段,確定用戶關註點

吳京川  - 黑馬會員,客戶通創始人

你是有足夠的用戶需要研究,還是說你沒有用戶,需要找用戶。 有足夠的的用戶要研究,這個比較簡單,想法和用戶建立聯系,一般肯定有手機號,有了手機號,可以通過電話回訪,或者發短信參加調查,最理想的方式是想法讓用戶加入你的微信公眾號,通過公眾號進行調研互動。 如果沒有客戶找客戶,那麽就複雜些了,一種方式簡單,花錢打廣告,到百度買些關鍵字或者到你用戶群聚集的地方打廣告,找到你的潛在客戶,如果不想花那麽多的錢,那就比較麻煩了。


你需要找出你關心的用戶群的一些關註點和痛點,寫一些文章之類的發到微博或者你的公眾號里,傳播這些文章,聚集對這類文章感興趣的人,可以通過微博或者微信公眾號聚集,聚集過來你在按照你的思路進行就行了。 至於外面說的啥大數據,說實在的真沒啥關系和你想要的,因為有用的大數據你也拿不到,有價值的交易又屬於非法的,一般都是黑客黑出來的,無非就是快遞名單、開房名單、醫院出生嬰兒名單之類的。
 
答:到底互聯網思維是什麽概念呢? 

淩晨不在莫

法則一:要從說服到傾聽
 
  很多企業還有互聯網從業者在玩轉互聯網的生活,都是說服網友來贊同自己的觀點,其實大家應該善於傾聽來自於網友、粉絲的新生,要顧慮粉絲來自由表達自 己的觀點和想法,這可以幫助我們更加了解粉絲真實的消費需求和心理願望,讓我們養成傾聽的習慣,可以為營銷提供更精準的方向。

  大家可以通過自己的網站和微信、微博、博客、即時社交軟件等第三方交流平躺來加強和網友的溝通,來了解他們真實的需求。我們還可以主動邀請網友到我們的企業實地考察,和他們建立面對面這種更加有效的交流方式,讓我們提供的服務更優質。

  法則二:全渠道體驗要一致過去傳統零售分銷模式時以產品、實體店為模式的,現在隨著電子商務的飛速發展,已經發展成以客戶為中心,以電子商務為主的全渠道體驗模式所取代。現在電子商務已經成為了全渠道銷售的主要途徑之一,尤其是移動媒體的增長點更為突出,這就需要大家重視社交、互聯網和電子商務。

  另外,我們要追隨顧客的腳步,要確保實體店、線上等各個銷售渠道帶給客戶的體驗要一樣的優質,建立起和顧客多方位的情感深入和交流,提高自身品牌的影響力和好評度。

  法則三、要超出顧客的期望

  優秀的企業能夠最大限度地去滿足顧客不斷增長的需求,而偉大的企業是創造客戶的需求。任何企業的營銷團隊都應該有人情味地思考,從調研和思考中來弄清楚顧客到底需要什麽,而互聯網就是一個不錯的途徑。

  顧客的每一個抱怨背後都是恨鐵不成鋼的希望和沒有被滿足的需求,這這些需求的背後都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市場。任何產品在剛開始滿足了用戶或者顧客的功能型需求後,接下來就應該準備上升到精神需求的這個更高的層面。

==================================================


點擊鏈接,上黑問社區和創業者一起討論相關問題~詳情請戳:http://ask.iheima.com/?/question/1839

 
 

國企改革挖掘路線圖 唐史主任司馬遷

來源: http://xueqiu.com/2054435398/34757138

本文原計劃發於603內部,為拋磚引玉之故,特發雪球。
本文僅供有一定國改認知基礎的球友討論,本人不解釋細節。

國企改革是2015年投資主線之一,在牛市背景和政策刺激下,烈度將不亞於2014年的軍工。A股中涉及國改概念的多達五六百支,為了捕捉其中潛在的牛股,制定必要的挖掘步驟,厘清個股屬性很重要。

首先,根據三類分或四類分(最近又冒出二類分)將央企112名單分開。命脈企業的改革推進過程會相對慎重,被外力介入強行叫停的概率也比較大,是為雞肋。經營型競爭類的相對確定性比較高。
縮小範圍後,可進一步確認可能采用的國改模式。最為迅速的是股權激勵員工持股一類的,停牌一個月就可以出結果,但市場上通常也只會以20%左右的漲幅回應。而漲幅比較大的將是明確提出證券化率的。例如:一個集團資產1500億,上市平臺為300億。而證券率目標如果為40%,則上市企業市值還有翻翻的空間。不管是以何種形式進行證券化,市值上升空間大體鎖定了股價空間。
誰會停牌比複牌後有幾個板重要,停牌後有的是時間讓你估值計算有幾個板。所以不要為估值模式著急。

其次,在厘清各省市的國企改革指導文件之後,將很容易鎖定各省市一二級企業中標桿企業。尤其是在財政困難且上市公司較少的中西部省份,推進的速度反倒有可能快於國資體系錯綜複雜的東部沿海。
照目前的指導文件看,省屬二級以下企業被賣掉的可能性最大。這一般都指向地級市的國資系統,往往也只是對應唯一的上市平臺。確定性比較大。但也不排除部分會直接在其他股權交易平臺進行股權出讓。只要排除後者的可能性,埋伏的價值將增大。


再次,本次國企改革是分階段進行的,且是深化全面進行的。這套話我去年十一月份就已經解釋過了。一個上市平臺可能多次使用。
舉例說:
一個股價4塊的企業,第一次停牌註入後,股價可能到6元。註入部分價值體現的同時還推高了原有企業的市值。
第二次再在這基礎上註入,股價將繼續被推高到8元,註入部分溢價更多,同時之前的市值也繼續增大。
第三次亦然。
這種強者恒強的雙擊效應是理性的估值無法抑制的。
有點類似旅遊點的方便面,越到核心景區,門票越貴。門票越貴的所在,方便面又可以更加貴。總之更上層樓!


綜上,證券化率明確的112、符合地方國改政策指向的標桿企業、地市級的唯一上市平臺都有相對確定性的投資機會。
本文不就基礎問題進行解釋,歡迎有挖掘經歷的球友交流。



張涵予:中國也有英雄,就看你挖掘出來沒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07194

 

少年時代,張涵予看完樣板戲電影,裹著家里一塊虎皮“扮演楊子榮”。他給自己定調:《智取威虎山3D》劇組里,我是最有資格談楊子榮的人。 (劇組供圖/圖)

《智取威虎山》宣傳期,片中的“楊子榮”張涵予正在拍《老炮》,管虎執導,馮小剛是主演,講老北京那幫當年叱咤風雲的老炮,如今六十多歲了,與這個社會格格不入,而他們的子女已經牛了,成小老炮了。馮小剛演六爺,老北京後海當年的一霸,張涵予演他的兄弟。《老炮》的上映期現在已經排定,2015年,時間跟《智取威虎山》同一天。(以下為張涵予自述)

“威虎山”的唱腔在八個樣板戲里真的是最好聽的。我特別喜歡京劇那版,因為它是伴隨著我們成長起來的,

人人心目中都有一個楊子榮,前面還有兩座大山,一座王潤身1962年演的《林海雪原》,一個是童祥苓唱的楊子榮。樣板戲、電影,兩個全都深入人心,你們要弄一個什麽樣的《智取威虎山》?當時很多的想法,不是簡單的興奮。

我當時覺得徐克導演拍《智取威虎山》,能把俠的那一面給展現出來。徐克的帳篷里一般坐著二十多個人,全都是韓國的技術人員,每一個鏡頭回看時都戴著3D眼鏡,直接已經把後面代替的各種布景特效全做好了,我們馬上就可以看到那個效果,真的3D技術徐克玩得是到位了。

梁家輝那個“座山雕”的造型特別好,第一天我看見他,我就說特別像格格巫坐在那兒。

我覺得楊子榮上去不能跟他們有太大的區別,我給自己給眼睛也調了一些顏色,頭發我弄了一個背頭,油亮油亮的背頭。

我要讓他更加有當年在濱、綏、圖、佳等地跑江湖的那種味道,橫跑於各個山頭的那種匪氣。

我閨女今年16歲了,那天首映時候看了,原來她看我電影,也不說好,也不說不好,這個片子她一進門就說:爸爸太好了。她說我發現你特適合演土匪。聽完她說,我特欣慰,現代的年輕人喜歡看這個電影。

到現在為止收到了很多觀眾的反饋,其中大部分都是90後,都是年輕的,他們居然特別特別喜歡。像《智取威虎山》這種紅色經典要拍成電影拍不好看的話,年輕人真是不買賬,真不看。但是我們確實是把《智取威虎山》的電影拍得讓年輕人也喜歡,楊子榮這樣一個中國的爺們兒,中國的英雄,能夠傳承下去。

幾個時代不一樣,現在的時代就要拍給現代人看的電影,來讓他們記住中國式的英雄。好萊塢好多大片里面其實弘揚的都是英雄主義,全是虛構出來的各種英雄,咱們看著都爽,都買賬。中國其實也有,就看你挖掘出來沒有,你給它拍好了,也能讓年輕人接受。


PPP模式:有待挖掘的主題金礦

來源: http://www.gelonghui.com/portal.php?mod=view&aid=1571

本帖最後由 晗晨 於 2015-3-9 08:29 編輯

PPP模式:有待挖掘的主題金礦
作者:孫金鉅 王永輝

導讀:PPP模式是投融資改革的利器,將撬開萬億市場空間。建議把握兩條主線,推薦新築股份、延華智能、華夏幸福和碧水源。



摘要:


  • 政策加碼,PPP迎來爆發期。PPP模式的推廣正契合了穩增長和管制放松的要義,其核心是政府和社會資本共擔風險、分享收益。從2014年下半年以來,財政部力推PPP項目,尤其是2014年9月76號文《關於推廣運用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有關問題的通知》發布之後,財政部將PPP作為一項重要的模式予以推廣。我們認為PPP模式將是未來城鎮化建設的主流投融資渠道之一。政府的動力來源:(1)緩解地方債務,改變政府投融資方式;(2)壟斷行業管制放松,發揮市場力量,提高建設和運營效率,降低成本;(3)撬動基建投資,增加地方財政收入。企業的動力來源:(1)撬開更大的市場,除基礎設施外,還有公益事業、軍工等其他領域可以進入;(2)解決BT、BOT等投資金額大、投資周期長、回款難等問題。


  • PPP撬開萬億市場空間。安徽、重慶、四川等10個省市已經公布了各自的PPP示範或試點項目。此外,山東省、廣東省、廣西省等地區也將陸續啟動項目試點。從已公布項目的各省PPP示範項目來看,交通基礎設施類項目和環境保護類項目個數占比較大。簡單匡算PPP的市場空間,按省來看,已經公布PPP示範項目各省的投資規模都在千億級別,簡單加總將是萬億規模。如果按地方政府總的融資需求減去新增地方債發行量來推算,估計也將達到萬億級別。


  • 我們建議PPP主題投資重點把握兩條主線。主線一:已參與PPP項目的龍頭公司,這類公司積累了較多的經驗,未來有望繼續通過PPP模式異地擴張。主線二:我國PPP重點涉及領域的細分行業或區域龍頭。公用事業重點關註供水、供暖、供氣以及環保等。房地產重點關註保障房建設。建築建材重點關註城市地下管網建設。交通運輸行業重點關註軌道交通領域。醫療行業重點關註醫療服務和養老服務設施領域。TMT行業重點關註智慧城市和在線教育領域。軍工行業重點關註軍工企業民品領域。PPP主題推薦組合:新築股份(002480)、延華智能(002178)、華夏幸福(600340)、碧水源(300070)。


  • 風險提示:合同風險、地方政府換屆風險。


1.前言:管制放松,PPP項目市場廣闊



我們在“壟斷行業管制放松”主題系列報告中指出,管制放松是穩增長的有力抓手。在目前國內經濟存在下行壓力的背景下,壟斷行業管制放松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加強。特別是在十八屆三中全會確認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以來,政策支持力度變大,管制放松正迎來黃金機遇期。

PPP(Public-Private-Partnership)模式的推廣正契合了穩增長和管制放松的要義,其核心是政府和社會資本共擔風險、分享收益。從2014年下半年以來,財政部力推PPP項目,尤其是2014年9月76號文《關於推廣運用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有關問題的通知》發布之後,財政部將PPP作為一項重要的模式予以推廣。我國大力推廣PPP模式,表明基礎設施、公共事業等傳統壟斷行業將面臨管制放松,以往強勢的政府和相對弱勢的企業在項目的主導權和話語權上將趨向於平衡。這對於涉足PPP的企業來說,不但意味著業務量的激增,還預示著相關項目的收益將有進一步提升。這里要解決兩個問題:第一,政府為什麽推PPP模式?(1)緩解地方債務,改變政府投融資方式;(2)壟斷行業管制放松,發揮市場力量,提高建設和運營效率,降低成本;(3)撬動基建投資,增加地方財政收入。第二,企業為什麽願意參與PPP投資?(1)撬開更大的市場,除基礎設施外,還有公益事業、軍工等其他領域可以進入;(2)解決BT、BOT等投資金額大、投資周期長、回款難等問題。

本文是我們“壟斷行業管制放松”主題報告的延續,主要從國家大力推進PPP模式以撬起民營資本的角度出發,重點解析PPP模式下的主題投資機會。我們建議PPP主題投資重點把握兩條主線:主線一,已參與PPP項目的龍頭公司,這類公司積累了較多的經驗,未來有望繼續通過PPP模式異地擴張。主線二:我國PPP重點涉及領域的細分行業或區域龍頭。我們認為,PPP主題的另一條投資主線是從行業或區域龍頭來篩選潛在能獲得PPP訂單的公司。公用事業重點關註供水、供暖、供氣以及環保等。房地產重點關註保障房建設。建築建材重點關註城市地下管網建設。交通運輸行業重點關註軌道交通領域。醫療行業重點關註醫療服務和養老服務設施領域。TMT行業重點關註智慧城市和在線教育領域。軍工行業重點關註軍工企業民品領域。

PPP主題推薦組合:新築股份(002480)、延華智能(002178)、華夏幸福(600340)、碧水源(300070)。


2.政策加碼,PPP迎來爆發期


2.1.政策加碼PPP落地

2014年下半年以來政府將PPP作為一項重要的模式予以推廣,PPP模式或將是未來城鎮化建設的主流融資渠道之一。從2014年下半年以來,財政部力推PPP項目,尤其是76號文《關於推廣運用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有關問題的通知》發布之後,財政部將PPP作為一項重要的模式予以推廣。2014年10月財政部發布《地方政府性存量債務清理處置辦法》(征求意見稿)和《地方政府存量債務納入預算管理清理甄別辦法》(財預351號文),暗示PPP模式可能會是未來政府大力推廣的融資模式,對緩解地方政府財政壓力、減輕地方債務風險的作用不可低估。2014年11月和12月,財政部和發改委相繼發布PPP操作指南和指導意見,分別從政策層面和實際操作層面上對PPP 推廣予以指導。


PPP模式的英文全稱為Public-Private-Partnership,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PPP為公共部門與私人部門為提供公共產品或服務而建立的各種合作關系(政企合作),又可以分為外包、特許經營和私有化三大類:外包類由政府投資,私人部門承包整個項目中的一項或幾項職能,並通過政府付費實現收益;特許經營類需要私人參與部分或全部投資,並通過一定的合作機制與公共部門分擔項目風險、共享項目收益;私有化類需要私人部門負責項目的全部投資,在政府的監管下,通過向用戶收費收回投資實現利潤。其中外包類和特許經營類較常用,BOT模式就屬於特許經營類。


狹義的PPP是指政府與私人部門組成特殊目的機構(SPV),其原理與BOT有相似之處,但更加強調公私部門的全程合作,當前政府所推廣的就是狹義的PPP模式。與廣義PPP相比,狹義PPP模式下的政府和企業合作更加緊密和深入,信息更加對稱。政府和社會資本組成的項目公司,針對特定項目,與政府簽訂特許經營合同,並由項目公司負責項目設計、融資、建設、運營。等到特許經營期滿後,項目公司終結並將項目移交給政府。狹義的PPP模式最早在英國誕生,應用領域十分廣泛,既包括公路、鐵路等經濟基礎設施項目,也包括醫院、學校等社會基礎設施項目。


2.2.全國各地PPP項目有序推進

在財政部和發改委發布PPP操作指南和指導意見之後,全國各地PPP項目有序推進。截至目前,安徽省、重慶市、四川省、江蘇省、福建省、湖南省、青海省、河南省、浙江省、江西省等10個省市已經公布了各自的PPP示範或試點項目。此外,山東省、廣東省、廣西省等地區也將陸續啟動項目試點。

分省市來看。2014年8月,重慶市公布了10個項目,總投資額約1018億元;青海省公布了80個項目,總投資額約1025億元。9月,安徽省公布了42個項目,總投資額約709.53億元;江蘇省公布了15個項目,總投資額約875億元;福建省公布了28個項目,總投資額約1479億元。12月,四川省公布了264個項目,總投資額約2534億元;湖南省公布了30個項目,總投資額約583億元。2015年1月,河南省公布了87個項目,總投資額約1401億元。




分項目來看。各省市公布的PPP示範項目重點領域略有差異。通過以上分析可見,各省市公布的項目雖然側重點略有差異,但總體來說,交通基礎設施類項目和環境保護類項目個數占比較大,而交通基礎設施類項目投資金額占據了總投資的較大部分。


四川省:環境保護項目個數有93個,約占總項目的35%;道路交通項目投資金額約1393億元,約占投資總額的55%。

福建省:交通項目和市政項目個數均有9個,分別約占總項目的32%;交通項目投資金額約1153億元,約占投資總額的78%。

江蘇省:交通基礎設施項目個數有6個,約占總項目的40%;對應的投資金額約794億元,約占投資總額的91%。

安徽省:生活汙水處理項目個數有17個,約占總項目的40%;城市交通設施項目投資金額約540億元,約占投資總額的76%。

湖南省:交通市政基礎設施項目個數有13個,約占總項目的43%;對應的投資金額約377億元,約占投資總額的65%。







3.PPP模式撬起萬億投資

3.1.PPP模式拓寬地方融資渠道
從PPP融資模式的一般運行流程可以清晰看出(如圖9),單個PPP項目涉及政府部門、民營投資者、以及金融機構等參與多方。


PPP模式如何實現政府部門、民營投資者、以及金融機構等參與各方受益是PPP模式有效推行的最本質問題。我們以下從三個重要參與方角度分析其各自的受益邏輯:

政府受益:(1)緩解地方債務,改變政府投融資方式;(2)壟斷行業管制放松,發揮市場力量,提高建設和運營效率,降低成本;(3)撬動基建投資,增加地方財政收入。

企業受益:(1)撬開更大的市場,除基礎設施外,還有公益事業、軍工等其他領域可以進入;(2)解決BT、BOT等投資金額大、投資周期長、回款難等問題。

金融機構受益:(1)以PPP這類新的金融創新模式參與國家基礎建設投資中;(2)在10~30年較長期的特許經營期內獲得穩定的投資回報。

3.2.PPP模式助推基礎設施建設

財政部和發改委等部門發布的文件中圈定PPP模式涉及的行業略有差異,綜合來看主要涉及城市基礎設施及公共服務領域,包括城市供水、供暖、供氣、供電、汙水和垃圾處理、保障性安居工程、地下綜合管廊、軌道交通、公路、鐵路、機場、旅遊、教育培訓、水利、醫療和養老服務設施、以及資源環境和生態保護等。


簡單匡算PPP的市場空間,按省來看,已經公布PPP示範項目各省的投資規模都在千億級別,簡單加總將是萬億規模。如果按地方政府總的融資需求減去新增地方債發行量來推算,估計也將達到萬億級別。從PPP模式在各行業落地和投資角度講,我們推薦投資者重點關註以下領域。

3.2.1.公用事業:重點關註供水、供暖、供氣以及環保等

PPP模式作為國家解決城市基礎設施及公共服務項目資金問題的重要途徑之一,我們認為應首要重點關註與公共事業最相關的供水、供暖、供氣、以及環保等領域。



案例:池州市汙水處理及市政排水設施項目


以財政部PPP示範項目中的池州市汙水處理及市政排水設施政府購買服務項目為例,一期項目采用“廠網一體”運營模式,將汙水處理廠和排水管網項目整合打捆,采取PPP模式運營,通過招標選擇合作夥伴,購買市政公用設施運營維護管理服務。項目最終由深圳水務集團中標。汙水處理廠的具體經營模式是TOT,管網的模式是政府購買服務,特許經營期為26年。期滿終止時,項目公司將設施的所有權、使用權無償交還政府。政府每年支付汙水處理服務費和排水設施服務費。項目公司(SPV)實行混合所有制,社會資本占80%,政府指定機構持股20%。安徽省住建廳已經補助池州2950萬元,其中包括200萬元前期費用。在26年的特許期內,政府將每年提供700萬元的資金支持。

3.2.2.房地產:重點關註保障房建設

我國提出“十二五”時期將建設3600萬套保障房,約是過去10年保障房建設規模總和的兩倍。保障房建設作為我國一項重要的民生工程,目前建設的主要資金來源包括政府財政撥款、土地出讓金凈收益、住房公積金、以及保障房租金收入等四個方面。隨著我國保障房建設規模的擴大,保障房建設的主要問題在於資金短缺。而PPP模式能夠有效解決保障房資金缺口,擴大資金來源。

案例:萬科保障房項目

萬科曾於2010年參與建設當時深圳最大的保障房項目——龍華保障房項目,項目總建築面積約21萬平方米,總投資約7.6億元。該項目定位為公共租賃房。而早在2006年,萬科就投資4600萬元建設了廉租房——廣州萬匯樓項目,其交付後的出租率接近100%。

3.2.3.建築建材:重點關註城市地下管廊建設

我國在2014年陸續出臺《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加強城市地下管線建設管理的指導意見》等政策加碼地下管網建設,並明確提出建設目標,其一:管網普查:2015年底前,完成城市地下管線普查;其二:管網建設和改造:力爭用5年時間,完成城市地下老舊管網改造;其三:管網信息系統升級:用10年左右時間,建成較為完善的城市地下管線體系。同時,政策明確提出開展城市基礎設施和綜合管廊建設等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機制(PPP)試點。

由於我國地下管網總體規模巨大(截止2012年底,我國地下管網總體長度達150~160萬公里),管網建設將產生巨大的投資機會。我們認為,PPP模式在地下管網建設中開展試點將給民營企業帶來發展機遇。

3.2.4.交通運輸行業:重點關註軌道交通領域

與BT和BOT模式相比,PPP契合了軌道交通準公共產品的經濟特點,將有效彌補財政資金不足。我們認為,PPP模式在軌交領域的應用重點關註現代有軌電車和地鐵兩個領域。(1)現代有軌電車:我國現代有軌電車已進入爆發期。根據規劃目前已開通運營線路約145km,在建線路約263km,同時,約65座城市正在規劃或準備發展有軌電車網絡,保守預計到2020年規劃總里程約3000km(總投資約4000億元)。而PPP模式或將在現代有軌電車網絡建設中發揮重要作用,目前典型案例包括新築股份擬建的新津現代有軌電車項目;(2)地鐵:PPP模式在地鐵建設中的應用已經較為成熟,典型案例包括北京地鐵4號線項目等。

案例:新津現代有軌電車項目

2014年12月,新築股份擬與新津縣政府通過PPP模式合作開展新津現代有軌電車項目,項目起點於新津城區,對接天府新區和成都主城區(總里程約20公里,總投資額約21.5億元)。

案例:北京地鐵4號線項目

北京地鐵4號線引入港鐵股份,參與軌道交通的建設運營。地鐵項目的收入結構主要分為三大部分:票款收入、站內商業經營收入和政府財政補貼。經初步測算,北京地鐵4號線每年票款收入約為4億元,商業經營收入近1億元,政府每年的財政補貼達到6~7億元。港鐵集團的年化投資回報率超過10%。

3.2.5.醫療行業:重點關註醫療服務和養老服務設施領域

PPP是醫療服務和養老服務產業引入社會資本的新模式。依照我國現行政策,醫療服務屬於政府實行的社會公益事業,但在一些經濟欠發達地區,政府難以一次性負擔公立醫院的新建或重建費用,利用PPP模式建設醫療服務設施也成為政府的備選方案。

我們認為醫療行業重點關註公私合營醫院及養老服務設施等領域。(1)公私合營醫院:PPP是公立醫院引入社會資本的新模式,可以幫助政府解決公立醫院新建和重建的較大費用;(2)養老服務:2014年,國家發改委等10部委聯合下發《關於加快推進健康與養老服務工程建設的通知》,要求新增健康與養老服務項目優先考慮社會資本。在公立資源豐富的地區,鼓勵社會資本通過獨資、合資、合作、聯營、參股、租賃等途徑,采取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等方式,參與醫療、養老等項目。地方財政資金可對養老機構按床位給予運營補貼。

案例:鳳凰醫療河北保定醫療項目

鳳凰醫療(01515.HK)2015年1月發布公告,宣布與河北省保定市政府簽訂框架協議,擬設立鳳凰醫療保定投資公司,通過PPP為主的多種合作模式與保定市政府進行公立醫院機構和醫療教育機構合作。預計於2021年前對投資公司總投入不低於3億美元,建成覆蓋養老、護理、醫療教育等的健康服務產業集群。

3.2.6.TMT行業:重點關註智慧城市和在線教育領域

從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和民營資本結合角度看,我們認為,PPP模式在TMT領域應用落地應重點關註智慧城市和在線教育兩個領域。典型的案例包括易華錄的智慧城市項目和立思辰的在線教育項目。

案例:易華錄智慧城市項目

根據易華錄2014年10月公告,公司目標在3年簽訂100個城市推廣智慧城市相關業務。從智慧城市業務開展方式上,公司擬與政府一起投資成立PPP公司,成為政府平臺層面的唯一合作夥伴,進而進入項目運營。

案例:立思辰安慶在線教育項目

立思辰2014年12月發布公告,公司與安徽省安慶市教育局、安慶市發展投資有限公司簽署了《在線教育戰略合作協議》,公司將在1-3年內計劃在安慶投資3-5億元人民幣,分期分項推進安慶在線教育的建設、實施、服務運營。雙方擬探索以PPP模式深化在線教育項目的合作。

3.2.7.軍工行業:重點關註軍工企業民品領域

PPP模式在軍工領域應用落地應重點關註軍工民品企業轉型。我們認為,在軍工企業中推行PPP模式是民用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途徑之一。主要原因來自於三方面,其一, PPP模式可將軍工高科技專業技術註入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其二,推動軍工民品企業由制造型向服務型的轉變;其三,推動軍工民品企業實現“從銷售產品到銷售服務”的商業模式創新。


4.投資策略:分享PPP主題機會

4.1.兩主線挖掘PPP主題機會
兩條主線挖掘PPP主題機會。我們認為應該從兩條主線挖掘PPP浪潮下上市公司的投資機會。

主線一,已參與PPP項目的龍頭公司,這類公司積累了較多的經驗,未來有望繼續通過PPP模式異地擴張。如新築股份(002480)、碧水源(300070)等。


主線二:我國PPP重點涉及領域的細分行業或區域龍頭。我們認為,PPP主題的另一條投資主線是從行業或區域龍頭來篩選潛在能獲得PPP訂單的公司。公用事業重點關註供水、供暖、供氣以及環保等。房地產重點關註保障房建設。建築建材重點關註城市地下管廊建設。交通運輸行業重點關註軌道交通領域。醫療行業重點關註醫療服務和養老服務設施領域。TMT行業重點關註智慧城市和在線教育領域。軍工行業重點關註軍工企業民品領域。


4.2.PPP主題推薦股票組合

新築股份(002480):PPP機遇下的軌交區域新貴。我們認為,PPP契合了軌道交通準公共產品的經濟特點,將有效彌補財政資金不足,減輕政府負擔,撬開軌交市場。而PPP模式的推行也將為從事與政府相關的軌交建設的公司帶來發展機遇。新築股份近年來制定了向現代有軌電車系統方案解決商發展的戰略,通過與長春軌道客車(成立“成都北車”)和鐵三院等簽署戰略合作協議以布局軌交業務。未來有軌電車宜賓項目(總投資約30億元)、新津項目(總投資約21.5億元)、以及其他省內訂單的逐步落地將進一步夯實公司區域地位,打造利潤增長極。

延華智能(002178):智慧城市醫療先行,優勢互補加速擴張。延華智能借助資本外延擴張搶占先機,有望成為醫療先行的智慧城市龍頭企業。通過收購成電醫星,公司在醫療信息化產業鏈上逐步完善。公司的銷售能力與成電醫星的銷售能力將形成互補。公司銷售體系主要在一線城市,而成電醫星主要布局二三線城市,客戶資源也將優勢互補。借助成電醫星的資源補充,延華“三位一體”的綠色智能醫院建設模式的推廣將更具競爭力,“智城模式”在醫療領域的拓展將更加迅速。

華夏幸福(600340):園區開發模式獨特,PPP模式之標桿;企業資源豐富,與政府議價能力強,未來多元拓展儲備資源多;超過40%的ROE水平行業領先。1)公司園區開發利潤率水平高,產業發展回報為落地投資額的45%,毛利率達95%以上。2)招商能力卓越,企業資源豐富,固安園區標桿效應明顯,與政府談判能力強。3)設立美國矽谷孵化器、清華大學中試孵化基地等,創新孵化或成為新的增長極。

碧水源(300070):PPP模式順應政策導向,為募投項目亮點。2014年12月,公司公布非公開發行預案,向不超過5名合格投資者發行股票,募集不超過78.86億元,此次募投項目中包括5個PPP項目,總計資金需求18.1億元。在地方政府負債逐漸受到限制後,PPP模式已經成為中央提倡的公用事業投資模式。在ppp模式推廣初期,公司的5個項目能夠起到樣板示範作用,有利於公司後續推廣PPP模式,獲取訂單。



(國泰君安中小市值團隊)







無形隱蔽資產挖掘系列1:概述 漁_夫

http://xueqiu.com/5774757064/38444352
我所說的無形資產是相對報表中的有形資產而言,它屬於無法在會計上進行計量而又對企業價值產生重大影響的資產,所以無形資產有點類似於巴菲特說的經濟商譽,但無形資產與經濟商譽研究的對象不完全一致(經濟商譽是從與會計商譽對比的角度開始思考的),因此有必要特別做一個系列談談無形隱蔽資產的挖掘問題。要注意的是那種無形資產能夠被相對可靠計量並能體現在報表中的,不在無形隱蔽資產挖掘考慮的範疇。  

     要相對可靠地進行無形隱蔽資產挖掘,有幾個觀點需要認知:

    (1)有無形隱蔽負債的存在。相對於資產負債表中,負債是資產的來源之一,這裡的無形隱蔽負債更多地是考慮無形隱蔽資產的扣減項與對立項,也就是說,一項無形隱蔽資產在思考的時候,你需要考慮一下反方面,是不是可能對其形成制約的負債性質無形項目存在。

     (2)只能定性加經驗判斷,不能定量處理。無形隱蔽資產只能通過我們頭腦中的思想實驗加上自己的經驗,加以分析與判斷,基本上不能定量處理。如果進行定量處理,基本上結果會是錯誤與不準確的。所以學習無形隱蔽資產挖掘關鍵是學習會一些思維模型,這些思維模型的質量與你常識、經驗的豐富性,基本上就決定了你對無形隱蔽資產的挖掘能力。

     (3)無形隱蔽資產的內在價值才是挖掘的關鍵。無形隱蔽資產的挖掘與有形隱蔽資產的挖掘都需要秉承一個原則,就是需要挖掘重要的,內在具有穩定性的價值,對於小的、穩定性差的價值不在挖掘之列,也就是說小內在價值的東西不挖掘,瞬時價值不挖掘。

      (4)不是每一家企業都具有無形隱蔽資產。很多企業不具有無形隱蔽資產,甚至僅僅有很低的無形隱蔽資產,但無形隱蔽負債很多。所以千萬不要陷入為挖掘而挖掘的怪圈中。

      (5)重視心智資產的挖掘。無形隱蔽資產本質上來源於心智資產,所以你進行無形隱蔽資產的挖掘,必須要同意心智資產的理念,就是要明白對企業來說,最大的資產是企業在消費者心智中的地位,而且是相對穩定地位。如果沒有這個心智資產,那麼無形隱蔽資產挖掘的意義就大打折扣。
       
       (6)無形隱蔽資產的挖掘在逆向投資中威力大。對投資來說,使用挖掘出無形隱蔽資產儘量在逆向投資的環境中,所以要放開的手腳,不要被暫時的利潤、現金流所迷惑,也不要被暫時的市場對企業的瞬時性價值判斷所迷糊,需要有強大的內心去堅持內在價值導向才可以,而這種強大的內心最好的方式就是經歷過幾次成功的挖掘經驗。

     (7)無形隱蔽資產從競爭優勢的視角挖掘。這與一般隱蔽資產的挖掘方式不同,競爭優勢的視角挖掘無形隱蔽資產需要大家去學習優勢的分析觀,而不是財務上面的技能,雖然財務上面的技能可能幫助更深理解無形隱蔽資產的問題,但明顯不能決定挖掘的成敗,而一般的隱蔽資產的挖掘,財務理解清楚很大程度上就決定了挖掘的成敗。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