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大陸投資十八年 吳禮淦養出﹁小金雞﹂ 滬士電掛牌為楠梓電賺進三個股本

2010-8-30 TTW




赴大陸設廠十八年的滬士電子,在八月十八日於深圳的中小企業板掛牌,數字上的巧合,是否會讓滬士電子股價表現也跟著「發發」?不過,掛牌消息已經讓台灣母公司楠梓電股價上漲五成,先行慶祝表態。

撰文.吳美慧

八 月二十一日,滬士電子在中國的昆山賓館舉行股票掛牌慶功宴,昆山市書記、承銷商等重要人士到場慶賀。甫於十八日掛牌的滬士電,掛牌當日股價大漲二五%,加 上又是第一家台商PCB(印刷電路板)公司在中國掛牌,讓董事長吳禮淦格外開心。上台致詞時,他發下豪願,不僅要成為中國企業通訊板最大生產廠,還要在五 年內成為全球的龍頭廠,讓人刮目相看。

十八年前,楠梓電率先同業到中國昆山設立名為滬士電子的PCB廠,吳禮淦眼光獨到,在一片荒蕪的土地 上,除了批下生產廠所需要的一二○畝地外,還幫自己批了近二百畝地。隨著昆山成為PCB以及台商零組件聚落,昆山快速發展,他個人批下的土地開始興建商 場、住宅大樓,賺進不少外快,生產廠房也應當地政府建議,準備搬到「郊外」。據估算,光是土地增值部分,就為持有滬士電二七%的楠梓電帶來約九億台幣的潛 在利益。

到大陸設廠以及股票掛牌,吳禮淦「按表操課」,一步步達成目標。為符合在大陸股票掛牌標準,原本擔任楠梓電董事長的他,先行在二 ○○一年辭去董事長職位,並陸續進行釋股。好事多磨,儘管早早做好準備,不是遇到兩岸關係生變,就是公司獲利起伏大,屢屢無法符合標準。這一次,趁著景 氣、接單好轉時,送件審查,十八年的努力,隨著股票掛牌終於獲得肯定。

滬士電子掛牌,對吳禮淦的意義遠高於楠梓電。其實,在吳禮淦辭掉楠梓 電董事長職位時,他對台灣廠的營運前景看法也相對保守,從台灣廠營運規模縮小,處分楠梓加工區部分生產廠可見一斑。相較之下,大陸廠持續擴充產能,年產量 一六○萬平方米,他的長子吳傳彬也擔任滬士電總經理職位,吳氏父子已經把大陸廠當作事業重心。

也因為父子攜手努力,讓在台灣營運遇到瓶頸的 楠梓電,得以藉由轉投資的「小金雞」滬士電,成為挹注營運的重要助力。以楠梓電持有的滬士電子每股成本人民幣二.五元及二十四日收盤價推估,帳上潛在利益 超過台幣一三○億元,相當於每股獲利三十四元,加上土地潛在利益每股貢獻約二元計算,光是大陸廠的投資效益,就相當於楠梓電三.六個股本,堪稱最會養「金 雞」的PCB公司。

而吳禮淦發下要成為全球企業通訊板龍頭廠的願望,能否如同滬士電在中國掛牌一樣的精準?不妨拭目以待。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841

第四台養出百位億萬富翁

2010-9-13 TCW




有線電視大戰轉手價格的漲勢,一路飆得讓人瞠目結舌。其中,富邦購併多系統業者(MSO)凱擘價碼,據悉在六百五十億元至七百億元間;至於,外資安博凱(MBK)標售多系統業者中嘉,更喊出七百億元、上看八百億元的歷史天價。

外資凱雷和安博凱在民國九十五年分別以四百七十六億元、四百八十億元搶下東森(凱擘前身)和中嘉兩大系統台,短短三年多就逢高獲利了結,都至少大賺兩百億 元。加上私募基金幾乎都是向銀行融資,例如安博凱當年就向銀行團聯貸二百八十億元,若以自有資金計算,報酬率高達一倍。

國外私募基金三大系統吃的是「滿漢全席」;而國內一位早年就跟著王令麟打天下,在當年有線電視整合過程中,無役不與的前東森媒體高層表示,有線電視同業曾 經估算過,近十八年來,靠這行攢出上億身價的,至少有一百位,至於千萬富翁更比比皆是,統統可以稱他們為「有線電視新貴」。

「有線電視新貴」的財富主要來自兩部分,一是每個月收取的收視費;另外則是在整併過程中,賣給財團獲利了結的利益。有線電視收的是現金,在早年人工收費時 代,手上的每一個客戶都等於是「提款機」,需要錢就去提出來用。業者有時遇到親友來訪,常隨手抓起一把收費單,然後出門收錢,回來時手上就是一疊厚厚的現 金,晚上吃吃喝喝、續攤的錢都有了,堪稱是最好的現金流事業。

不過,這位前東森主管也指出,花錢如流水是這一行的特性,因此,這些億萬富翁們,現在還能守住財富的,可能還不到一成。

苗栗吉元江德利 賺進五億,轉型打造高檔溫泉飯店

有人錢財來去一場空,但也有人靠有線電視致富後,成功轉型再創事業第二春,泰安觀止董事長江德利就是最好的例子。

江德利原本是苗栗最大系統台吉元有線電視的董事長,他在八十九年將吉元賣給太平洋建設集團旗下的太平洋聯網,之後轉進觀光休閒產業,打造出苗栗最高檔的溫泉飯店泰安觀止。

出生在台北縣瑞芳鎮的江德利,從一名福特汽車業務員,跑到苗栗投入完全陌生的有線電視領域,這一做就是十六年,也從此改變了他的一生。七十三年,江德利成立吉元電器行,從架設天線、鋪設纜線開始,之後成立吉元有線電視,是苗栗南區的唯一系統台。

到了八十二年,和信集團辜啟允、力霸集團王令麟挾財團雄厚資金,先後進軍有線電視業,八十六年太平洋集團章啟明也加入戰局,逐漸形成三大勢力;之後外資凱 雷(台灣先前稱為卡萊爾)在八十八年,以總價兩億美元(約合新台幣六十四億元)、每戶平均新台幣一萬元價格蒐購多系統業者台灣寬頻,至此有線電視業走向大 型化、財團化已不可避免。

由於體認到有線電視業大者恆大的趨勢,加上內部股東意見紛歧,江德利決定見好就收。八十九年他將有五萬收視戶的吉元有線電視賣給太平洋聯網,交易總價約十 二億元,換算每戶價格二萬五千元,江德利個人就進帳三億元。而除了吉元之外,江德利也將版圖擴展到台中縣,陸續在台中成立了西海岸、東楓兩家有線電視,之 後也陸續處分,總計賣掉三家有線電視,讓江德利賺進五億元,成為最大贏家之一。

當時的有線電視業者,早年投入成本很低,架好天線、拉纜線、設機房,每個月收了錢,再繼續一段一段鋪,等於是用回收的資金再投資。共同天線每月上限可以收三百元、第四台收六百元,而且沒有著作權法,不用付費,在那個年代就已經是暴利。

獲利出場的江德利,開始思索人生的下一步。矗立在苗栗泰安鄉汶水溪畔、視野絕佳的泰安觀止,就是他在處分有線電視,賺進五億元後的新起點。獨特外觀、採用 大量肖楠木材質,配上館內隨處可見、由原住民雕刻大師王信一創作的木雕作品,形成獨樹一格的特色。泰安觀止總經理王謙恭就指出,泰安觀止贏在「特立獨 行」,讓顧客留下深刻印象,回客率相當高,例如王品集團董事長戴勝益,就是泰安觀止的常客。目前飯店客房每晚房價在六千六百元至一萬三千五百元,獨棟 Villa每晚要價在一萬二至一萬八千元,是全台最高檔的休閒飯店之一。

一個觀光休閒產業的門外漢,居然能打造頂級的休閒飯店,讓江德利成功開創另一個人生舞台。現在他準備再斥資五億元,投資第二期的觀止Villa,將興建擁有五十至六十間Villa的頂級溫泉會館。有線電視事業的回收,就讓他的人生轉折,每次都充滿意外和驚喜。

中市群健呂崇民 獲利加碼買地,變台中七期大地主

不過在歷來有線電視交易中,單筆獲利最多的個人或家族(非財團型),當屬台中市群健有線電視前董事長呂崇民。呂崇民在中部地區是舉足輕重的人物,年紀輕輕 就在電玩業建立起龐大勢力(台中有名的金馬遊樂場即是呂家所有),之後跨足有線電視,陸續合併了長宏、台中民主台,成為台中市獨占的系統業者。九十年,凱 雷以總價五十四億元,高價蒐購擁有二十萬收視戶的群健有線電視,據悉呂崇民一舉進帳十幾億元。

在高價賣出群健後,手握大筆資金的呂崇民,轉而全力加碼布局已久的台中七期重劃區,尤其是最精華的新市政中心。台中建商透露,最高峰時,呂崇民擁有區內土地超過一萬坪,是不折不扣的七期最大地主。

中部台灣光訊兩大股東 身價破二十億,選擇緊抱金雞母

七期新市政中心的土地行情,從SARS(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前每坪二十至三十萬元低檔,到目前已飆漲到兩百萬元以上,呂崇民堪稱是最大贏家,外界估計 其身價上看百億元。儘管土地才是呂崇民最大的一桶金,但經營有線電視帶來的穩定現金收入,加上處分時大筆資金落袋,為呂崇民提供了源源不絕的子彈,也是重 要關鍵。

相較於江德利、呂崇民決定獲利出場、另闢財源,也有不少人選擇持續耕耘。台灣數位光訊科技董事長簡森垣、執行長廖紫岑(前雲林縣長廖泉裕之女)等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由於有線電視轉手行情屢創天價,因此現在還握有股權者,似乎像是倒吃甘蔗,越到後頭越甜。

一位中部同業就分析,擁有三十五萬收視戶(NCC登記資料為三十二萬六千戶)的台灣數位光訊科技,以目前行情估算市值,至少在一百五十億元以上,兩大股東簡森垣和廖紫岑身價,估計都在二十億元以上。

台灣數位光訊科技的前身是台灣基礎國際網路(簡稱台基網),當時中部地區的有線電視業者,為了抵擋外資、財團的敵意購併,決定組成聯盟,而且很快取得共 識,在九十年初正式成立台基網,最多時整合了九家業者,目前只剩下五家系統台,但仍是全台第五大多系統業者,僅次於凱擘、中嘉、台灣寬頻和台固等多系統業 者。

廖紫岑指出,當時大家都不覺得價格夠好,認為應該有更好的機會。的確,九十年台基網成立時,若每戶能賣到二萬五千元就是好價錢,但等到九十五年外資大舉蒐 購時,每戶價碼已漲到四萬元以上,今年更直接跳升到五萬元以上,足足漲了一倍。不過許多業者都強調,不管四萬、五萬或六萬元,都只是紙上富貴,如果不把它 經營好、做出獨特價值,不要說待價而沽,將來恐怕還會乏人問津,甚至因無力因應全面數位化,而遭到淘汰。

簡森垣很早就看出數位化是危機也是商機,因此這幾年台灣數位光訊科技大舉投入一億美元(約合新台幣三十二億元),大量鋪設光纖網路與設備升級,提前為數位電視時代做好準備。

簡森垣的人生經歷也很傳奇,他是大家眼中的天才型人物,還在念書時就自己寫程式賣給廠商,畢業後開了一家電腦公司,這輩子從沒到外面上過班。之後因為幫南投的有線電視業者寫程式,因緣際會進入這個行業,最後更成為中投有線電視的董事長與最大股東。

廖紫岑指出,他們現在占有很好的戰略地位,可以說進可攻、退可守,但目前經營團隊的共識是要永續經營。廖紫岑說,看到現在的喊價,當然也會心動,但是他們 都覺得有線電視未來還大有可為,而且大家都還很年輕,也要一個事業舞台來發揮,除非,真的有一個令人非常心動的價格出現。

未來更值錢 全面數位化後,更是座大金礦

未來全面數位化、走向雙向互動模式的時候,台灣光訊科技在高畫質節目的布局領先同業,應該很有機會。此外,各種附加價值如遊戲、隨選電影、線上卡拉OK、遠距教學、遠距醫療等等,都可以增加收入。

如果對比歐美經驗,數位化後,整體產值應有三成的成長空間。業界評估,台灣數位光訊科技若此時出售,每戶售價有機會達五萬元,蒐購價上看一百八十億元;而 如果能說服三大、世新兩家有線電視重回陣營,將可串聯起橫跨台中、彰化、雲林、嘉義的廣大區域,身價將可再大幅提升。

台灣有線電視行業歷經近十八年的發展與整併,不但造就了本土的億萬富翁,更成了外資最好的印鈔機、提款機。這個在大家印象中非常本土,水準參差不齊的行業,卻是內行人眼中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大金礦。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045

昔日威盛戰將 養出和碩小金雞

2010-10-18  TCW




和碩集團轉投資無線模組廠海華科技,十月七日獲證交所審議通過,將在今年底上市。泛華碩集團轉投資事業眾多,海華科技能在創立短短五年,脫穎而出,成為第一個掛牌上市的黑馬,海華總經理李聰結扮演關鍵性的角色。

李聰結曾是威盛超級業務戰將,民國九十四年離開威盛集團後,計畫自行創業,當時在華碩擔任研發副總經理的沈振來聽到消息,看好李聰結是個人才,立刻與華碩創辦人徐世昌商議,認為一定要延攬到集團內。

由於李聰結創業心已定,為留住這位人才,華碩投資一億元跟李聰結成立海華科技,全權由李聰結操盤,他擔任海華總經理,徐世昌則任董事長,在華碩與和碩正式分家後,海華就轉納入和碩集團旗下。

海華科技成立後,雖然華碩出資六七%,但華碩完全信任李聰結主導營運,海華科技的名字也由李聰結親自取名,他希望新公司格局能跟「鴻海」、「華碩」並駕齊驅,所以擷取「海」跟「華」兩字合為海華科技。

幫人打工:曾助威盛衝上全球第二

威盛一度是全球第二大晶片組供應商,就是在李聰結擔任威盛業務副總經理任內,威盛營運在民國九十年衝上最高峰。當時威盛電腦晶片組的全球市占率一度超過三 五%,兼任發言人的李聰結立刻宣布,次年將誓言拿下五○%市場,威盛當年也被視為最有機會扳倒巨人英特爾(Intel)的台灣小蝦米。

李聰結在威盛任內面臨英特爾最強大的攻擊火力,不論在業務防堵或專利官司上,威盛都面臨沉重壓力,也讓當年的李聰結個性總帶點嚴肅跟霸氣,加上帶領過威盛業務衝上前所未有高峰,讓李聰結被譽為威盛的超級業務戰將。

威盛飆高的市占率也因此惹惱英特爾,引發兩方晶片組專利大戰,纏鬥多年的戰役,威盛由興而衰。後來,李聰結轉任威盛董事長王雪紅投資的封測廠立衛科技,擔任董事長,肩負讓立衛轉虧為盈的重任,但並未讓虧損多年的立衛起死回升,李聰結決定自行創業。

「李聰結更讓人佩服的地方,不只是在業務手腕上,而是他不是研發出身,但對產品的瞭解跟熟悉度,是業界難得看到的。」一位一線主機板大廠採購主管表示。

如同李聰結在威盛任內創下後人難以追趕的紀錄一樣,對於自己創立的海華,也有高度的企圖心。

自行創業:帶領海華突破大廠環伺

海華成立時,當年台灣無線網路通訊大廠林立,建漢、正文、環隆電氣,在國際都有一席之地。為了避開跟大廠競爭,李聰結憑藉十多年IC設計的資歷,鎖定IC 模組領域方向發展,看好手持裝置小型化發展,對無線模組微型化的需求勢必大增,他決定布局當時台灣鮮少布局的無線晶片模組(SiP)領域。

李聰結並自創「模組IC」名詞,鎖定正在起飛中的手持裝置,替系統客戶的產品設計客製化網路晶片模組供貨,比方藍芽3.0加WiFi的網路模組IC,因而順利打入一線印表機大廠、歐系手機廠、日韓家電與電腦品牌供應鏈。

在當時,台灣無線網路通訊大廠都還沒留意這塊小利基市場,日本也只有村田(Murata)生產模組IC,憑著成本競爭力優於日廠優勢,海華一點一滴耕耘開 發,從筆記型電腦站穩腳步,目前已在非電腦領域也開花結果,九月營業額衝上五億五千萬元,營收規模跟網路晶片大廠雷凌相當。

海華在成立兩年內就迅速獲利,除了李聰結的拚勁,懂得運用華碩集團的經濟規模與採購規模優勢,也是海華能夠在無線網路模組大廠環伺中,快速竄出關鍵。

整個泛華碩集團內所投資的IC設計公司,除了海華,還投資電視顯示晶片,後又轉往USB晶片開發的祥碩,以及負責無線網路晶片開發的鈺碩,但成績都不如海華來的亮眼。

目標導向:不只看數字,更注重回響

這樣的成績,讓現在擔任華碩執行長的沈振來提及李聰結時,除了形容李聰結腦袋聰明,更讚嘆在集團眾多轉投資事業中,李聰結是唯一能把華碩的「勢」運用得最好的一位領導人。

海華成立後,初期目標就是轉虧為盈,中期目標就是要朝上市櫃邁進,以廣納人才,長期目標則是要成為台灣無線模組IC龍頭的高度願景。

一位追隨李聰結多年的海華員工觀察,李聰結設定的目標往往超級嚴格,但若員工盡力了仍達不到指標,很少看到李聰結動肝火拍桌子責罵部屬。也因為目標明確, 業務不只是看銷售數字,客戶的反應跟回饋,都是業務團隊績效的一部分;行銷也不只看曝光次數這類量化數字,他反而更重視目標族群的回響。

果然,海華在成立的第二年就迅速轉虧為盈,並在民國九十八年在興櫃掛牌,經過一年準備,今年底前將掛牌上市,上半年每股盈餘二‧○八元,全年預估逾四元,成為泛華碩集團轉投資眾多IC設計公司中,以最短時間、最早獲得上市資格的轉投資公司。

海華將在今年底掛牌上市,目前興櫃價格達七十元,在李聰結領軍下,效法「鴻海」與「華碩」格局的海華,能否以小蝦米對抗大廠之姿,闖出新天地,業界都在拭目以待。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733

一甲子老紙廠 養出電子紙金雞母

2010-10-25  TCW




成立六十年的紙業老廠永豐餘,曾經要靠洛陽紙貴才能獲利;但現在,它的主要成長動能來自電子書、生技產業和碳權交易。

永豐餘持有最大股權的電子紙顯示器暨中小尺寸液晶面板廠元太,已是全球前三大電子書閱讀器業者亞馬遜(Amazon)、索尼(Sony)與漢王(Hanvon)的代工廠商,拿下全球八成的市占率,六月以來股價漲幅一度達五成。

投資藥廠:新抗生素擬剋超級細菌 元太今年以來積極擴張中國大陸市場業務、爭取訂單,九月份合併營收創下單月營收新高,累計今年前九個月合併營收年增率三九‧一%。由於電子紙應用尚處持續成長趨勢、第四季又是傳統旺季,市場預期,元太今年業績至少可持續走揚到十一月。

此外,永豐餘集團也是國內最早投入生技領域的集團之一,其中最受關注的當屬持股近兩成的太景生技。

太 景生技開發中的新藥「奈諾沙星」 (Nemonoxacin)抗生素,已通過美國、中國、台灣與多國的第二期臨床實驗,證實可有效對抗抗藥性黃金葡萄球菌(MRSA),並治療對萬古黴素、 老虎黴素產生抗藥性的多項感染性疾病,未來只要能透過正式管道取得超級細菌NDM1的菌株,可在幾天之內完成測試,確認「奈諾沙星」對抗NDM1的有效 性。

根據國際醫藥市場分析機構IMS預估,「奈諾沙星」抗生素市場規模將達三十一億美元,目前在啟動第三期臨床實驗後,已逐步與美國藥廠洽談授權金,而未來掛牌後釋股利益將對永豐餘是一大進補。

至 於本業方面,永豐餘也轉向更上游投資,包括轉投資華紙,並與華紙合資興建汽電共生廠、共同持有廣東鼎豐紙業,除了掌握造紙最上游的木材原料,也能切入碳權 交易。因為中國規定未來須有林業產權證才可販賣碳權,以華紙目前於廣東有四十三萬畝自有林地,預估潛在碳權資產價值近新台幣三十億元。

多元 又活潑的策略,使永豐餘展現新活力,股價也增添新柴火,近期飆上十年來新高(還原權息後)。永豐金證券分析師陳昆仁分析,從基本面看目前國際紙漿在第三季 相對穩定,這次永豐餘的「暴衝」,應與補漲行情有關,預估今年每股盈餘約為一‧九六元,預估未來第四季每股淨值可以達到十六‧八二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744

窮爸爸奇美電 養出最賺錢富兒子

2011-9-29  TCW




窮爸爸能不能生個富兒子?

今 年上半年奇美電子虧損二百七十億元,然而,奇美實業和奇美電子轉投資的奇美材料,今年每股卻有賺兩元的實力,是奇美電轉投資持股一○%以上公司裡,最賺錢 的好兒子。

站在LCD電視賣場,鮮豔、對比強烈的電視最吸引消費者目光;決定對比鮮明與否,歸功面板裡薄約○.二毫米的偏光板。

面 板裡有多層化學模組成,其中偏光板位於最外層,是消費者第一個看到「門面」,它是僅次於玻璃,約占面板成本八%到一○%的零件 ,因此每家面板廠都想扶植自己的偏光板廠。

奇美電前總經理何昭陽回憶,二○○三年奇美電剛成立,七、八成零件都外購自日本,一直有斷料的痛 苦,「甚至我和廖董(現任奇美電董事長廖錦祥)還得到日本去要貨。」等於咽喉被日本控制住,才決定轉投資奇美材料。

二○○五年五月奇美實業 (原是奇美電母公司,現持股降低為一三.五%)資深副總經理梁以磐,帶著二十個夥伴成立奇美材料,但這個奇美實業持股四七%、奇美電持股一七%的孩子,一 出生就遇到殺戮戰場。

一設廠就有危機遇面板業衰退,跟著大賠

二○○六年,遇到面板業景氣翻轉,梁以磬心有餘悸說:「還沒開始 生產,隔年,價格就掉了一半。」當時國內龍頭廠力特光電,毛利率也從前一年的一七%掉到當年的九%。

二○○七年,奇美材料一年稅後淨損十二 億六千萬元,近一半資本額。這對於十幾年來本業年年賺錢的奇美實業來說,很難想像,梁以磐說,「我很不習慣,一開始就不賺錢。」

康和證券分 析師郭明錤指出,偏光板的技術成熟,要賺錢就是拚量產和管理能力。

走進偏光板產線,會看到長達兩百公尺的設備,十幾個滾輪同時運作,偏光板 如同布匹一樣,大量輸送出來,最後捲成一大捲像是衛生紙一樣的產品,再送去裁切各種尺寸。偏光板的生產流程就像流水般,二十四小時不斷生產,投產到產出要 花上兩週,也就是說產品做壞,得兩週後才會知道。

剛開始幾個月,奇美材料的良率竟然是○%!

成立第一年都在嘗試錯誤,如同重 念化學,改腦袋重新學習。梁以磐說,「為了抓問題,三個人有五個意見,」只能一個個測試提案。

第二年降低損失導入偵測系統,提早糾錯

奇 美材料行政處副處長曾仲南回憶,每天生產團隊檢討到晚上十點多才回家,這和過去在奇美實業六、七點下班差異很大,為了就是快點提升到七成以上良率,以達到 損益平衡。

曾仲南舉例,最常導致良率降低就是空中的粉塵。

過去奇美實業做合成樹脂(ABS),不須在無塵室生產。但是偏光板 不同,只要生產滾輪上有一點塵粒,輸送出來偏光板就會在同處有刮傷,傷痕如「滿天星」。最可怕的惡夢是刮傷在正中央,怎麼都沒法切除,只能報廢,兩週心血 付諸流水。

最後規定無塵室裡,每一次開產線的門不得超過十秒。連多一點人進產線視察,生產線主管都抱怨「你們一個人就代表多帶兩百個粉塵進 來。」

試做的代價頗高,內部研發人員曾經算過,一次小量試產,一啟動機器,至少都要花二十萬元材料費,試個五次,一百萬元就沒了,梁以磐估 算「常常要試到五次以上,才能找出錯誤。」

為了降低損失,奇美材料還想到「異業結合」,量身打造偵測系統,這在偏光板業內鮮少看到。

石 化業早有一套生產偵測系統,用在偏光板生產,將長達兩週的生產流程切分,一段段偵測,讓原本十天後才發現的錯誤,在一天內就可以找到,即時改善,以免後面 的偏光板都報廢。

身為舵手的梁以磐壓力大到失眠,連開車都在想策略和改善方法,一年發生七次車禍,還有一個禮拜撞兩次,最後公司禁止他開 車。

終於,在二○○七年十二月單月損益平衡。

未來面對低價戰開發蘋果零件,找新出路

只是未來挑戰更大,奇美材 料同業日商住華科技今年將擴產一一七%,供給增加讓買方議價能力更強,恐影響材料業獲利。

郭明錤認為,面板價格依舊走低的狀況下,偏光板依 舊有減產降價的壓力,這也是為什麼即便偏光板廠都有面板廠給訂單,但去年十一月明基材料掛牌上市,馬上跌破承銷價的原因。

看到成長的魔咒, 偏光板廠紛紛找第二條出路,明基材料轉往開發電動車用隔離膜,奇美材料也開始轉往高附加價值, 開發iPad、iPhone用的廣視角(IPS)用偏光板。

進軍新領域,將左右奇美材料能否維持奇美實業和奇美電旗下,最賺錢富兒子的頭 銜。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848

幫旅館省小事 養出兩個億元公司

2012-7-30  TCW




備品大亨―― 供應全台六百多家旅店消耗品

牙刷、毛巾、面紙、拖鞋、沐浴乳、茶包、泡麵、枕頭、吹風機、垃圾桶……,在旅行、出差時在旅館裡使用的各種物件,你有想過共有多少種物品?答案是,超過一百種!

不生產只統整包裝,當旅館倉庫

叫作遠隆的這家公司,專門供應飯店和旅館用的備品。到了他們倉庫,散布各式用品,你會以為到了雜貨店,位於彰化埔心鄉下的遠隆,客戶卻是廣布全台六百多家 旅館(約占全台兩成),從住宿一晚定價一萬五千元起跳的清境老英格蘭,到一晚收費一千多元的汽車旅館,遠隆都可根據客戶成本不同、客層不同,幫旅館量身訂 做;甚至有其他廠商想把備品賣到旅館,旅館採購請對方去跟遠隆談,透過遠隆再賣到旅館,幾乎等於一個中盤商的角色,與旅館業者之間的信任關係也不言可喻。

可別小看這個「小錢」生意,例如一套牙刷加牙膏,賣給旅館還不到兩元,但就靠這些用了就丟的小物品,一年為遠隆創造了上億元的營業額。

「說穿了,我們做的就是『買空賣空』的生意。」遠隆公司負責人張志隆說,遠隆向各供應商進貨,就連包裝袋也是找外面工廠做,然後存放在自家倉庫,定期出貨 給旅館。而對旅館來說,天天要處理上百種備品,透過遠隆,不用面對一、二十家以上的供應商,統一窗口方便溝通;旅館也不用囤積大量的備品,遠隆一次出一個 月的用量,等於是各家旅館的備品倉庫。

不過,這樣的商業模式也非遠隆獨創,它到底有何能耐,讓旅館非它不可?

關鍵就在於客製化與包裝。

早年,張志隆從事的是垃圾袋的生產製造, 當時的客戶以飯店、旅館、餐廳、休息站等為主。有一次,一家旅館的老闆向他提到:「你賣我一樣東西也是要跑一趟,怎麼不多賣幾樣?我也不用去找這麼多廠商來配合。」

品項做到上百項,毛利率僅七%

於是,張志隆就開始一樣一樣的去增加品項,衛生紙、牙刷組……,從一件開始,擴充到了上百樣,「因為大間的(旅館)老闆不會見我們,所以都是以小旅館為主。」張志隆說,只要旅館提出需求,他就到處去找產品,慢慢做出口碑。

幾年前,台中七期一帶汽車旅館興起,遠隆也抓到這一波趨勢,跟著成長。台中沐蘭時尚精品旅館經理柳宏學說,這一帶很多同業都是找遠隆,因為其產品選擇性很多,有不同等級,而且會為每一家客製化,加上獨特的包裝組合,所以能夠接下多家旅館訂單。

這個模式有什麼難?首先,是產品面,遠隆提供的備品,都不是買現成的,而是要求廠商按照他們的需求去做,這對旅館來說,確保了自家備品的差異性;但要能這麼做,除了量要夠大之外,產品的包裝也是關鍵。

遠隆結合全台六百多家旅館客戶需求,已達一定的量,至於包裝,以旅館內為旅客準備的西雅圖極品咖啡為例,站在公司立場,不會為了一、兩家飯店或旅館的需 求,另外幫他們去做包裝,但是張志隆因為做塑膠袋出身,知道如何去做合版印刷,例如一次開版要五萬份才可做,他一次找五家,每家做一萬份,成本更低。

然而,這樣近乎無本生意的商機並不是沒有人看見,只是一般的經營規模比較小,頂多做到二十、三十項,張志隆則因擴充到一百多項,旅館也多達六百多家,效益就出來了。

「我們這個行業是賺小錢啦!門檻不高,可是毛利也不高,」張志隆舉例,一支牙刷加牙膏再加上包裝袋,賣給旅館最便宜的不到兩元,他們的毛利率大約只有 七%,等於是一‧四毛錢,「所以,沒有量,什麼都不用做了!」因此,張志隆的策略是把量做大,他認為達到規模經濟後才有優勢,建立起更高的門檻。

為此,有時有些單品賠錢也要賣,例如賣十項備品當中,裡面有可能有一、兩項是賠本在賣,這也是留住客戶的策略之一。而且遠隆的擴充速度,其實不快,「因為 我的東西是客製化,只能一家一家慢慢做,」但張志隆說,談這麼久才做成一家生意,在這當中其實已經建立信任關係,客人比較不容易因價格競爭而流失。如今, 他靠著這幾毛錢的生意,累積出了年營收上億元的金雞母。

洗衣大王――毛巾、床單一年洗出六億營收

跟著旅館賺大錢的,不只備品供應商,洗衣業也是其一。而在這個一般人眼裡是非常傳統的黃昏產業中,有一家公司靠著先進技術,客戶從小旅館做到五星級飯店,創下年營收將近六億元的傳奇。

這是巨人洗衣公司。採訪這天,我們和董事長郭順景約在位於新北市的林口工廠,正好遇到丹麥來的設備商,正在安裝一組總價兩千多萬元的機器,下個星期,還有 日本廠商會來安裝同樣功能的另一組機器,郭順景告訴我們,未來會看哪一家的機器效能較好,全台的廠房也會跟著購入使用。

全台設廠,一天洗掉六十噸的量

很難想像,洗一條毛巾單價三元的生意,用到這麼貴的機器,而且還持續加碼投資中。此外,不僅台北,新竹、台中、台南、屏東墾丁都有設廠,一天光是洗飯店和 旅館的床單、毛巾等,就高達六十噸,等於是幾千個房間的量。而巨人做的,還不只旅館生意,全台四千多家7-Eleven所有員工制服、門口的地墊,也全部 送到它的工廠清洗。

早期,一般洗衣廠客戶多為旅館,郭順景認為,要有量才能買更新、更好的機器設備,而要把量做出來就一定要做飯店生意。一般大型飯店都有洗衣房,郭順景把成本差異算給對方看,「你養一個洗衣房至少要四十、五十人,又占空間,水、電都是費用,還要處理汙水問題……。」

而飯店在意的品質部分,他通常會帶對方去參觀工廠,「那些設備都是當時台灣第一,洗出來也比較平整,不像台灣機器會有皺紋。」郭順景說,一分錢一分貨,進口的機器除了洗出的品質好以外,相較之下也節省了人力。

更重要的,還有水質,硬度越低的水能洗得越乾淨,這道理現已成為業界普遍知識,在當時知道的人卻不多,郭順景透過和國際間的合作,提升自己的專業度,讓來自飯店和旅館的生意越來越多。

不過,飯店和旅館的淡旺季落差,常讓巨人「忙的時候忙不過來,淡季時又有過多閒置人力和機器。」

提供租賃,替客戶省去庫存成本

九○年代初期,日本最大清潔用品公司Duskin和統一超商合作,成立樂清服務公司,主要從事除塵拖把抹布、地墊、空氣集塵機等清潔用品的定期租賃業務,由於當時巨人已頗具規模,成為其協力廠商,負責地墊和拖把、抹布的清洗。

和樂清合作,不但提升巨人的技術,分散受飯店淡旺季影響業績過大的問題之外,頭腦動得快的郭順景,更學來了「租賃」的觀念。

他想到可以把飯店、旅館的床單、被單、毛巾等,通通買來,再以租賃的方式,這樣一來就解決了淡旺季落差大的問題,「東西是我的,我可以自己調節,只要夠旅館用就好。」

對旅館來說,省去儲放空間,淡季時省成本,旺季費用高一點也可吸收,這樣的模式很快就推廣開來,但也引起同業仿效。不過,後來許多廠商卻做不到兩、三年就倒閉,因這模式要順利運作,需要量大壓低成本,否則會有庫存及固定成本壓力。

有一定的量,郭順景在成本上已有優勢,而他能更省成本的方法是,買品質好一點的床單、毛巾。他的邏輯是,假如一條毛巾可洗一百次,耐用度好的可洗到一百二 十次以上;另外,他用好的機器,洗滌過程中減少布巾摩擦,又可再度延長其壽命。現在巨人三百多家旅館和飯店的客戶當中,已經有七○%採用他們家的床單和毛 巾,流通在各飯店的毛巾總計金額超過兩億元,相當於營業額的三分之一。

為維持優勢,郭順景不斷投資機器設備,一年預算約兩千萬、三千萬元,甚至自己到國外採購,「因一旦透過國內代理商,很快同業就會跟進,不要讓他們太快學走。」目前,巨人一條加工線已從七人降至三人,人工成本降低,同時效率也提升。

遠隆和巨人都是做和旅館相關的產業,他們的共同之處在於,做的都是單品利潤可能只有兩、三毛錢的生意,但只要把數量極大化,一樣是一筆大生意。不必自己蓋旅館,也可以從旅館業周邊發掘商機,而旅館業前景看好,他們也是隨著水漲船自高。

【延伸閱讀】房務快手阿桑,也搭上爆發式成長

打掃旅館房間需要多少時間?張集芳就有本事,縮短四成時間,在二十分鐘內把約莫五坪大小的旅館套房打掃乾淨。她在旅館業爆發式成長中,靠著專業,印證了即使鋪一張床,都能闖出一片天地。

房務人員的打掃時間,集中在客人退房、新客人入住前三到六小時。張集芳善用「分配時間」與「減少走動」兩大秘訣,讓她成為房務界的「快手阿桑」。

張集芳設計出「四、六、二」的分配時間法,把清掃房間最費時的鋪床、清洗浴室與吸地,依照設計的時間,在十二分鐘內搞定。剩下的八分鐘,則用來拆床單、洗杯子、擦桌子、倒垃圾與補充備品等細節上。

減少走動次數,是張集芳提升時間效率的另一秘訣。張集芳規畫出,從房間到房門外的備品車只能進出三次。用來倒垃圾、拿床單、備品、清潔工具,最後離開房間。「每進出一次就浪費一分鐘,」張集芳就靠省小時間提升效率。

從○六年一腳跨進房務工作後,張集芳就愛上這個「可一邊吹冷氣、一邊練體力」的工作。她的「用心」打掃,讓她曾獲飯店表揚,還被客戶指定為專屬的房務人員,是比拿到放在枕頭上的小費,還讓她開心的事。

四十八歲的張集芳,利用每一次的打掃,找到工作的成就感,與旅人間的連結線。(文●吳美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5518

羅智先減法經營 養出中國小金雞

2012-9-24  TCW




賣一個產品和賣十個產品哪個賺?集團合併年營收達三千八百多億元的統一企業總經理羅智先說:「我選擇全心全力做一個產品。」

這是羅智先的減法經營哲學,從聚焦核心事業到聚焦重點產品,他以「少做」取代包山包海的產品策略,反而帶動營收及獲利成長。例如,最近交出亮眼成績的統一 中國控股,上半年營收破人民幣百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兩成;稅後淨利為人民幣五億元,成長一.八倍;股價更是創下○七年在香港上市以來新高,今年以來漲幅 已超過七成。

這些成績來自於產品的聚焦與提升,今年上半年統一方便麵在中國的市占率由一二%成長至一五%,成長幅度為業內最高。茶和果汁等主要產品的市占率都向上成 長。而近年來推出的酸菜麵、冰糖雪梨、奶茶等當地市場的創新商品,也都引起市場潮流與同業跟進,讓多年來在中國市場始終落後康師傅的統一,終於扳回一城。

五年改革成功》百款麵只保留十款熱賣品

這同時證明了,統一在二○○八年開始的聚焦經營減法策略成功,並且已經開始發酵。以方便麵為例,原本統一在中國的方便麵共有一百多項商品,羅智先大刀一 揮,把賣不好、毛利低的全部砍掉,只保留十多項,再從中選擇開發出一個口味來加強推廣。紅透半邊天的老壇酸菜麵,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誕生。

羅智先認為,只要推出夠強的商品就好,其他不強的商品相對只是浪費人力和資源,不如淘汰。「你真的做好一個事情,在中國都很恐怖。」他以王老吉涼茶為例,正確的定位與經營,就可以讓它從一個飲料市場中極小的品類,賣到贏過可口可樂。

「你要去想(公司經營)真正目的是什麼,是創造營業額和淨利,而不是去做很多很多事情……,」羅智先表示,以前大家習慣什麼都做,以為什麼都有,就可以搶得最大市占,為此搞得很忙,卻沒有得到應有利潤。

所以他聚焦去發展差異化的商品,並投入最大資源。例如,統一的阿薩姆奶茶在中國已經取得高達六成的市占率,羅智先說,將近一年整個部門只開發這項商品,業務系統有段時間也只賣這個產品,其他產品都暫時不賣,「當然要做好。」

熬過初期陣痛》淨利掉兩成,商家也流失

統一中國綜合飲品事業群總經理陳嘉珩就說,以前是各部門拚命開發新產品,市場上有什麼、就去開發什麼,現在公司會進行「總量管制」,一年飲料和麵大約只上 十款新品,各部門之間要彼此競爭,「有的部門甚至一年上不了一支新品。」他的部門有將近百人,一年賣的產品數卻不到十項,他謹記羅智先的原則:「做精做 細,就可以把市場做大。」

但,刪減品項,聽起來簡單,實際執行卻不容易,統一為此也經歷過一段陣痛期。

要放棄十分之九的品項,即使是利潤不高的產品,仍需要強大決心,因為這最直接帶來的影響就是,沒有量就不會有利潤,從財報看,該年度淨利下滑近兩成。接著產能過剩、固定費用過高等問題浮現;另外還有通路問題,瞬間下滑的銷量,讓部分經銷商因業務量不足而流失。

羅智先不為所動, 他認為這是在調整組織行為,即使犧牲短期獲利也無所謂,因為他更看重的是長期效益,「產品變簡單,所有事情也會變簡單。所有事情做最好,就是要專心,現實上就不能去做太多事情。」他覺得時間拉長,效益就會出現。

兩岸策略相通》偏好獨家、高毛利商品

在同業看來,認為重壓某幾項單品風險大,羅智先卻認為專心做一個品項才能降低風險,什麼都做卻不專精,出錯的風險反而更大。他在台灣的改革成功經驗也證明了這點。

○七年,羅智先接手統一企業總經理,上任第一件事就是處分非食品本業的轉投資事業,本業更一口氣砍掉兩千多個商品,約占總數的九成,但此舉反而讓毛利率從 ○八年的一九%,一路提升至今年上半年的二七%,銷售額破億元的產品數也成長一倍以上,達一百零九個,顯示減法策略奏效。

今年六月,羅智先勢力版圖延伸至集團超商事業,他帶領下的統一超新任總經理陳瑞堂,也延續「羅氏經營理念」,發表了不少論點。例如,陳瑞堂曾在內部會議時說,產品太多什麼都賣,只是「為了掩飾沒有挑商品的能力。」

大學念經濟系、愛讀古書的陳瑞堂,亦重新詮釋「『量』小非君子,無『獨』不丈夫」這句話,他指的是商品銷售量必須大,而且最好能為獨家。此外,貨架也開始進行調整,毛利率太低的商品都可能被下架。

「其實想通了,就沒有說分哪個市場,中國、台灣、整個亞洲都一樣聚焦經營,」這位全台最大食品公司接班人的經營策略,已經讓統一在台灣和中國的食品事業產生變化,可以預見,未來每天接觸全台四成人口的統一超商,也將會有新的面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7973

影城老董 絕路養出建材EPS王

 
2012-12-24  TCW

 

誰,能一手管影城,另一手又管工廠?國賓影城董事長張世宗,正是讓台灣主流防火建材矽酸鈣板生產廠惠普虧轉盈,並後發先至成市占龍頭的推手。

「惠普市占率約二○‧三%,是台灣矽酸鈣板製造產業龍頭廠商,」中華徵信所的研究報告指出,以去年市場銷量推估,惠普市占比第二名的大倡國際高出五個百分點稱王。

用在室內隔間牆板與天花板的矽酸鈣板,可取代磚牆、木材,是由紙漿、水泥、石英粉等原料製成的防火建材。以隔間板為大宗的惠普,包括一○一大樓、W Hotel、台北國際航空站等,都採用它的板材。

國產集團旗下的惠普,今年前三季營收五億五千萬元、每股盈餘(EPS)二‧八九元,儘管營收分別約只有地磚、壁磚大廠冠軍建材與金屬建材廠青鋼的十分之一及二分之一,但惠普近一四%的淨利率,卻遠勝前三季虧損的冠軍建材,也較青鋼多近十三個百分點,居上市櫃建材每股獲利王。有此成績,是張世宗上任後靠三個突破換來。

計價革命砍價增產反擺脫惡性循環

第一個突破,是計價革命。

八年前,張世宗代他父親、國賓戲院創辦人張明吉掌管惠普時,幾乎是接下一個累積虧損近億元的爛攤子。那年,惠普剛購併國浦,準備從地毯廠轉型矽酸鈣板廠,當時市場龍頭大倡營業額至少是惠普的兩倍大。惠普由於缺訂單,陷入減產、堆高成本的惡性循環……。

看到台灣矽酸鈣板只有四家廠商,屬寡占市場,學管理的張世宗發現客戶對產品價格較敏感,讓技術源自英國百年矽酸鈣板大廠Cape、價格居台廠最高的惠普生意施展不開,他決定從價格上下工夫,把每片三百七十元的價格砍去一成,以求性價比合理化,擴大市占。

但,惠普當時一週只生產三天,總經理倪勇算出每片成本頂多只能打平材料費而反對,連父親也質疑他:「賠錢還降價,這樣不是賠更多?」

「做兩千萬除以一百個員工,做八千萬也除以一百個員工,(工費成本)就差很多,」張世宗評估材料、人工與製造費用成本後,卻力排眾議產能全開。他發現,達經濟規模下,攤提成本再搭配降價衝量就能帶來良性循環,「我常在黑板畫一個三角形,價高量少,降價當然就會把量撐出來。」

「他(張世宗)發現國浦(惠普購併建材廠)是一輛大巴士,卻只載幾個人,當出租車在用,」倪勇回想,自己要買原料、發薪水,才直覺若便宜賣絕對虧本,反觀張世宗的思維不同,因此跳脫惡性循環。

良率革命原料和機台採購都比人貴

一個轉念,讓惠普虧轉盈,接下來,張世宗再砸錢買關鍵原料並更新設備,突破良率打造高商品力。

經銷矽酸鈣板的宜紀負責人王勝玄觀察,惠普技術勝過同業,關鍵在不輕易更改配方甚至偷工減料。「良率要高,其實就是材料不能隨便用,」張世宗透露。相較同業用美國、智利產紙漿,惠普則選用全球品質最好,但成本至少貴上一成的加拿大長纖紙漿。

「什麼叫五星級飯店,不是枕頭睡到凹了才換,」張世宗管影城時,不到四年就把整套電腦系統換新,他也把該經驗帶進製造業,接手惠普第二年就陸續更新設備,且敢採購比同業至少貴兩倍的德國機台。

張世宗強調,一般工廠思維都是一省再省,但不能只算成本,更重要的是機器生產良率,「要有一加一減觀念,雖然這邊省了,那邊又加了。」以工程施工來說,瑕疵品最多只能以七五折賣出,不只無利可圖,一旦缺角或板材厚薄控制不準、龜裂,都會影響外觀,不良品還可能有客訴問題。

綜合關鍵材料與機台優勢,惠普生產良率已從他接董事長的八四%,進階到目前上看九八%。晶鋼工程公司副總經理王國禎觀察,惠普的板材穩定度較高,不用擔心冷熱溫差、施工工法等龜裂成因,「如果有問題,國泰、華固這些一線建商早就換供應商了。」

通路革命大小咖都不漏,突破寡占

再來,他又以螞蟻雄兵策略,突破通路限制。

元大寶來證券投資銀行業務部協理蔡佩孜觀察,矽酸鈣板產業並非直接面對消費者,主要透過經銷商推廣品牌,經銷商越多,品牌推廣才會越有利,通路角色舉足輕重。

不像大倡以工程公司通路為主,深知通路多,客戶接觸面才廣的張世宗,讓惠普除承接工程標案,也兼顧經銷通路,分散景氣風險。他一方面區隔價格、產品,並調整組織,由兩組人馬分別負責新舊經銷商,他以產品力為基礎,用現金回饋鞏固既有大經銷商,再開發新經銷通路,「看你的東西有沒有夠強,如果夠強,大家願意接受這事。」

目前累積近百家工程公司與經銷通路,居矽酸鈣板業界之冠,去年建築法規修正,對生產防火建材的惠普來說又是一大政策利多。

只不過,惠普在台灣隔間牆的矽酸鈣板市場已近飽和,在接連突破價格、良率與通路同時,能否順利進攻天花板新市場,搶下同業甚至進口品市場,再擴大規模,是這位影城老董下一步的關鍵挑戰。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1845

40歲前不買會後悔的5張保單 用小錢養出大保障


2013-07-08 TCW
 
 

 

40歲前不買會後悔的5張保單

用小錢養出大保障

保險商品五花八門,怎麼買也買不完。自己若沒有定見,很容易被保險業務員牽著鼻子走,付出高保費卻不一定買到該有的保障。

保險該怎麼想?怎麼算?怎麼買?才對自己最有利?

人生不同階段該有的保險都不一樣,每一階段都有一張一定要有的保單。

撰文‧方德琳 研究員‧辛曉昀十五年前,一場嚴重車禍,讓淑琪(化名)在床上整整躺三個多月。她回想:「一醒來,醫生宣布我骨盆都碎裂,這輩子只能坐輪椅了。」但她憑著宗教信仰,熬過兩年多漫長復健期,最後終於又站起來,醫生讚歎她的信念與勇氣,簡直就是一個奇蹟。

毅力過人的淑琪說:「意外發生後,我找保險業務員,才發現原來自己只有壽險,所以沒有得到任何醫療理賠。」車禍讓她驚嚇到,因此下定決心,要買足保險做好保障,才能讓先生與兩個小孩無後顧之憂。

保費高到變負債 保險還買不完?

但沒想到,這個美意卻是另一場噩夢的開始。

當時,她與先生一起在高雄經營便利超商,「先生是原住民,個性很樂天,但不會想到要存錢。」車禍後她立刻加買醫療險與長期看護險,年付七萬六千多元。而業務員看到她有存錢需求,又建議她買儲蓄型保單,每年支出將近四十四萬元,單單保費,每一年就要付五十一萬五千元。

六年多前,便利超商所在商圈外移,淑琪店裡業績不斷下滑。二○○七年,全家年收入約七十二萬元,可是保費加上日常支出卻高達一○八萬元,在付不出保費下,業務員又建議她以保單借款,年利率高達六.九%,每年再付保險公司兩萬多元利息。

○八年,淑琪開始出現車禍後遺症,雙腳越來越無力,完全沒辦法搬運貨品。「醫生建議,一定要趕快換人工關節。」她跑去問保險員關於醫療相關費用,沒想到詢問後才知道,當初買的醫療險,已將車禍事故產生的後續醫療列為除外責任,所以這六萬到十萬元換關節的費用,完全得不到理賠。

處在崩潰邊緣的淑琪,最後只好求助理財顧問。經過全面健診後,顧問建議她降低保費、停扣或者解約,讓淑琪每年保費下降到四十二萬元,以維持她每年正常家庭收支平衡。

繳了幾年保費,最後白忙一場。淑琪很感嘆:「人家都是賭博亂花錢才欠債,我與先生辛辛苦苦工作,只想早點退休,為小孩存教育費,居然會因為存保險而欠債。」她搞不懂,自己在哪個環節走錯路,才一步一步走到保費高到自己快破產,而得不到任何保障的慘境。

別以為淑琪的經歷是個特例,事實上,很多保戶也付出高昂保費代價,卻沒把該有的保障補齊,他們沒有抓住先保障後投資儲蓄的優先順序,以至於該保沒保,完全弄錯重點。

保額只有標準的四五% 保費卻超支七成保險專家常建議,保額應該是年收入的十倍。若以台灣平均國民所得約六十萬元(兩萬美元)計算,平均保額應該是六百萬元左右。然而根據保險事業發展中心的統計,一二年,每人平均壽險保額僅僅只有一四三萬元,即使加上意外險,兩者加起來的平均保額也只有二六四萬元而已。這個數字只有國人平均該有的四五%。

保額明顯不足,但台灣人花在保險的支出卻屢創新高,毫不手軟;去年,每人平均年保費支出首度破十萬元,達十.六二萬元。如果根據另一個「雙十原則」,也就是保費應該是年收入的十分之一,這個保費支出顯然又比六萬元(六百萬元的十分之一)多出快七成。

宏觀財務顧問平台總經理邱正弘觀察,這幾年,大家對保險意識提高,知道保險是理財不可或缺的一環,所以台灣人保費增加,投保率提高就不足為奇。「但只有保障觀念還不夠,如果沒有進一步了解正確的保險需求,反而容易被保險業務員牽著鼻子走,把預算花在刀背上而不是刀口。」他說。

會買保險的人總是基於對未來不確定的恐懼。邱正弘說:「你會不會擔心未來老了常常要跑醫院,會嘛!所以買一張終身醫療險;你會不會擔心老了坐輪椅需要人看護,一定會嘛!那就買一張長期看護險吧!台灣的保險商品很多,如果保障意識很高,無限放大恐懼,保險商品怎麼買也買不完。」很多業務員抓住保戶恐懼的弱點,就能成功地多賣幾張保單。

有保障觀念固然很好,但千萬別讓未來的恐懼蒙蔽理性。所以,應先搞清楚什麼恐懼該保,什麼恐懼不該保。

政大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助理教授彭金隆說:「引起的財務損失很大,大到自己完全無法負擔的事故才最需要保險。」就如同沒有人會保感冒一樣,因為感冒發生的財務損失很小,一般人用自己的錢來支應絕對不會形成負擔。

買保險原則︾ 保大不保小 保近不保遠從這個角度思考,很多人會將日額型醫療險買到三千元以上,萬一住院七天也不過給付二萬一千元,沒有太多補償。《平民保險王》暢銷作者劉鳳和說:「保險就是要一次賠大的才有用,一次只拿一點點小錢,不叫風險保障。」劉鳳和最推薦的三種險種,壽險、意外險與實支實付醫療險。「都是可以支付大額財務損失的險種。」他說。

「如果錢夠多,當然都可以買,但反過來說,錢多也就不需要保險了。」領有CFP(認證理財規畫顧問證照)的理財顧問師陳敏莉笑著說。她認為,在預算有限情況下,要以下一秒鐘會發生的風險為主,而不是去保很久以後才會發生的事故。

業務員喜歡用「年輕時買,保費比較便宜」當話術,很多人在年輕時就買了年金險、終身醫療,這種四十歲甚至六十歲以後才可能派上用場的保單。但是,對有家庭責任的人來說,下一秒鐘風險是萬一自己發生事故,家裡缺少經濟支柱,更急迫需要的是壽險。

保險要階段性地買。面對林林總總的商品,先從「保大不保小,保近不保遠」原則,縮小對未來的恐懼。克服恐懼後,才能理性持平地分析自己眼前最需要的保險。

如何找對保險商品,用小錢養出大保障?邱正弘建議保戶可以從「買對、買夠、買好」三個層面來考慮。

買對險種︾ 根據人生階段選擇不同險種所謂「買對」,就是買到符合自己需求的商品。雖然說,需求因人而異,但保險絕大部分與人生階段有關,每一人生階段適合買的險種都不相同。

人生最主要風險有四個:死得太早、病得太久、殘得太重與活得太久。一旦發生這四種狀況的其中一種,都會對家庭財務造成嚴重損害;而這四種風險恰巧可用壽險、醫療險、殘廢或失能、年金險來彌補。

彭金隆說,年輕時最怕死亡風險,年老時怕長壽風險。像年輕單身貴族,若不需要奉養父母,就等於完全沒有家累,這時候,他最重要的責任就是「防止自己成為家人的負擔」;此時,根據不同殘障程度給付的意外險,就可以給因意外殘廢而無法工作者基本的保障。

隨著年紀漸長,尤其結婚生小孩之後,家庭責任變重,這時,人生最害怕的事莫過於「死得太早,責任未了」,小孩的教育費,配偶的生活等,每一項都需要錢,壽險可作為死亡風險的保障。

「死亡風險會隨著年紀增長而下降。當小孩長大,房貸還完,家庭責任已了後,就不太需要擔心死亡風險。但之後,反而要擔心活得太久,所以長壽風險會隨著年紀增加而增加。而這中間的交叉過渡,約在四十歲到五十歲間。」彭金隆說。

年紀一到四十歲後,保險的焦點需要轉到年老的相關照顧上,加強醫療險與退休的年金險,是這階段最該考慮的險種。

每一人生階段都有它自身迫切需要的險種,但若經濟條件能力強,是不是可以提前準備?舉例來說,一位年輕單身貴族有了意外險後,覺得有餘裕又花一筆預算買壽險,這樣的購買行為會有什麼問題?

陳敏莉說:「從資源配置來看,這筆錢若不放在壽險,而是拿去投資理財,其實得到效果更大。」她直言,人生不是只有買保險,還有其他理財目標要完成。譬如:存錢買房、退休規畫等。而對年輕人來說,投資時間可拉長,更適合用積極型的投資方式來獲取較高的報酬率。「這筆錢放到基金或買投資型保單,都比買壽險好。」陳敏莉說。

買夠保障︾ 理賠金額足以解決風險問題選對險種只是第一步,接下來還要精算保障到底夠不夠。「很多保戶都敗在這一步,因為他們把保險當投資,把投資當發財。結果買了多功能保單,卻偏偏沒有買夠保障。」最典型的保單就是買儲蓄險,但儲蓄險設計的目的是「儲蓄」,屬於基本保障的保額只有一點點。

以三十歲男性來說,年繳三萬元,可以有終身壽險一百萬元的保額,但若放在儲蓄險就只剩下二十萬元。「不是說,儲蓄險一定不能買,但是要搞清楚你最初目的。如果是買保障,那就用最單純的險種,保費也比較低。」南山人壽業務襄理,同時也有CFP的王麗文說。

如何計算自己的保障夠不夠?以年輕人的意外險來說,最簡單的計算方式就是年收入的二十倍。年薪六十萬元,那就需要一二○○萬元保額。這個數字是假設萬一意外而全殘,餘命以二十年來計算。若買定期意外險,頂多年繳八千元左右就可解決。

另一個重要的保障就是壽險。壽險是保費最貴的險種,以至於很多保戶最後都因為預算而讓保額大打折。「寧可買保費較低的定期壽險,也不能讓保障打折。」王麗文說。

關於壽險的保障計算,可用「家庭需求法」來推算。把喪葬費用、子女教育費用、房貸費用與五到七年的家庭日常生活開銷等加總起來,就是大約需要的保額。

以居住在台北市的小家庭來說,房貸加上子女教育費,動輒上千萬元的壽險保額一定跑不掉。然而,三十歲男性,每百萬元的終身壽險保費就要三萬元來看,怎麼可能買得起千萬元保額?但若變成定期壽險,則每百萬元定期壽險(二十年)則為三千多元,兩者價差可達近十倍。

即使同一個險種,也有不同類型商品,保費差距很大。

在雜誌社擔任業務的小葉,就有這樣親身經歷。剛結婚買房子的小葉想要買保險,一開始,他鎖定買意外險、醫療險,預計每年花三萬元預算購買,可是保險業務員拿出來的規畫單卻嚇了他一大跳;因為單單終身醫療險就要年繳二萬八千元,再加上三百萬元保額的終身意外險四萬八千元,總共七萬六千元。

買物美價廉︾ 用低保費買到該有的保障事實上,業務員給小葉的商品都是屬於「終身型」,也就是繳費二十年,保障終身的險種。但如果小葉願意把終身型險種改成一年期的定期險,同樣日額兩千元的醫療險加上三百萬元保額的意外險,卻只要七五○○元,終身與定期的保費可以差到十倍。

台灣保戶偏好終身險,因為保費一定「賺得回來」。不過陳敏莉說,終身險是否有必要實在值得深思,以壽險來說,家庭責任有時間期限,定期壽險就已經足夠。

目前,定期壽險的觀念已慢慢推廣,但是能接受定期醫療險的人則少之又少。

劉鳳和曾經精算過終身醫療險,以目前住院一千元日額,保費一年至少都要一萬五千元,繳費二十年等於花了三十萬元;以住院一天理賠一千元來看,也要住院三百天,幾乎十個月才「回本」。

陳敏莉同樣認為,終身醫療險未必迫切需要,主因是住院才給付的醫療險,是照顧「醫療品質」而不是「把病治好」。「住健保房也能治病,只是住院品質較差而已。如果預算有限,更應該把錢拿去買實支實付型醫療險與重大疾病、癌症險才正確。」她進一步強調,未來醫學進步,住院天數越來越短,與其把錢拿去買一個只有住院才給付的醫療險,倒不如把錢拿去投資換一個現金帳戶,「應付未來醫學改變最好的方法,就是用現金。」陳敏莉說。

如何用小錢養出大保障?說到底,就是把錢花在對的險種,買最物美價廉的商品。

先根據人生每個階段的下一秒鐘風險,選擇最需要的保險,然後剔除終身、還本型的險種,用最單純的保障型商品,把基本保障做足。盡量以定期險商品為主,一定能把保費控制在自己的預算內。

人生不同階段一定要有的保單40~50歲開始為 長壽風險準備短命風險:死太早,責任未了

單身族

規畫重點:傷殘、積極投資

優先險種:定期意外險

有餘裕時:實支實付醫療險

已婚無小孩房貸

規畫重點:傷殘、積極投資優先險種:意外險、實支實付醫療險有餘裕時:重大疾病險、癌症險、基本型住院醫療

已婚有小孩房貸

規畫重點:家庭責任、投資優先險種:定期壽險、意外險

有餘裕時:補強醫療險

長壽風險:活太久,晚景淒涼

壯年期

規畫重點:醫療、養老

優先險種:重大疾病險、年金險

有餘裕時:補強醫療險

空巢期

規畫重點:節稅

優先險種:壽險

有餘裕時:無

年老期

規畫重點:節稅

優先險種:壽險

有餘裕時:無

台灣人購買保險行為大調查對保險認識正確,但無正確購買行為根據《今周刊》調查,75%的民眾認同「保障」是保險最主要功能。多數人期待買保險可為家庭帶來保障,但實際上能達到目的者卻很少,為什麼?

錯誤1 沒有調整保單的習慣6成人買了保單後,就不再調整Q.你購買保單後,是否曾經因環境改變(家庭狀況、經濟條件)而調整保單? 單位:%

有 39.32

沒有 60.68

錯誤2 壽險保額偏低

超過6成人保額不到300萬元;而年薪超過100萬元者,有54%的人保額不到500萬元Q.請問你的壽險身故保障是多少? 單位:%一○○萬元以下 21.6 一○○萬至三○○萬元 40.9 三○○萬至五○○萬元 16.4 五○○萬至八○○萬元 5

八○○萬元以上 3.8

不清楚 12.4

Q.你的壽險身故保障有多少?(針對年薪100萬元以上者)

一○○萬元以下 0

一○○萬至三○○萬元 29.7 三○○萬至五○○萬元 24.3 五○○萬至八○○萬元 13.5 八○○萬元以上 18.9

不清楚 13.5

錯誤3 險種錯置

26歲~30歲族群重壽險高於意外險;30歲以上族群重癌症險輕重大疾病險Q.請問你目前手上的保險商品有哪些?(複選) 此表為26歲~30歲年輕人 單位:%超過5成的人有儲蓄險,其實年輕人有時間優勢,適合採較積極的長期投資累積財富。

不清楚 1.5

儲蓄險 50.4

投資型保單 35.9

重大疾病險 29.8

癌症險 47.3

醫療險 66.4

失能險 9.9

意外險 63.4

壽險(含定期與終身) 74.8 近7成5有壽險,但只有6成3有意外險。

30歲~40歲族群重儲蓄險:高達52%的人有儲蓄險;重癌症險遠高於重大疾病險:64%有癌症險,但只有40%有重大疾病險Q.請問你目前手上的保險商品有哪些?單位:%高達6成4的人有癌症險,但只有4成人有重大疾病險;其實癌症也在重大疾病行列,而一旦確定罹病,能一次拿到定額理賠金,更符合醫療需要。

不清楚 1.4

儲蓄險 52.4

投資型保單 32.2

重大疾病險 40.5

癌症險 64.3

醫療險 81.9

失能險 12.2

意外險 70.3

壽險(含定期與終身) 83.8 調查時間:2013年4月10日~4月16日樣本數:1318份 調查單位:波仕特科技行銷公司三大保障型險種 購買前請深思

終身壽險

業務員銷售話術 身故理賠,因為是終身型,所以一定能拿回理賠金。

深思原因

●壽險主要保障家人,保障自己發生事故,對家庭責任未了的風險。

●家庭責任都有期限,通常隨著小孩長大,責任就越來越輕。

替代方案

●以定期壽險來取代終身壽險。

●同樣保額,終身壽險保費會比定期壽險至少貴10倍以上。

終身醫療險

業務員銷售話術 年老時一定有醫療需求,所以應該趁年輕保費便宜的時候趕快買。

深思原因

●醫療技術進步很快,很多病症住院天數都縮短。

●終身醫療險住院才賠,不符合未來就醫模式。

●與其把錢去買一個未來不一定得到理賠的醫療險,何不把錢去投資醫療帳戶,用現金模式保障未來的就醫。

替代方案

●醫療險以實支實付最重要,若需要日額型住院險,也應以定期險為主。

●以30歲男性,日額1000元為例,終身醫療險保費比定期醫療險貴2~3倍。

癌症險

業務員銷售話術 台灣每四人就有一人得癌症,一定要買才行。

深思原因

●標靶藥物成為未來癌症治療趨勢,但目前癌症險無法給付這筆費用。

●應以一次拿到一大筆金額的給付最適合未來癌症治療。若從這個角度看,重大醫療險比癌症險實用。

替代方案

在預算有限下,應先買重大醫療險,若預算有餘裕再考慮買癌症險。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4949

KPCB周煒:黃土養出最「土」合夥人 看中京東不為盈利

http://new.iheima.com/detail/2013/1209/56992.html

京東商城所在的TMT領域一直是凱鵬華盈投資的驕傲,凱鵬華盈曾經先後投資過超過600家創業企業,其中包括了Google、AOL、亞馬遜、網景、康柏電腦等TMT領域諸多明星公司。目前,凱鵬華盈中國基金管理規模近8億美元。IT出身的周煒也主要專注於互聯網、無線技術、媒體和消費服務等領域。

前一次遇見周煒是在一個著名的業內聚會上,他留了鬍子,顯得風度不凡,獨自站在大堂等車,對任何上前與他攀談的人都客客氣氣來者不拒。他的風格似乎印證了很多創業者們所評價的,凱鵬華盈中國基金「是一家很友善的機構」。從這位凱鵬華盈中國基金(KPCB China)的元老級人物身上看不出太多的「江湖氣」,反而還像是一個「IT男」,儘管他曾經歷和正在經歷著的「江湖」同樣充滿了血雨腥風、爾虞我詐、友情歲月與同門相背。

當記者來到位於北京銀泰中心的凱鵬華盈中國基金(KPCB China)時,辦公室裡很冷清,很少人在此辦公。周煒在會議室裡等著我們,見面就笑著說:「投資的企業非常需要我們的幫助,所以投資經理幾乎全都駐紮在項目上,我正考慮年底擴充團隊。」

大名鼎鼎的風投基金凱鵬華盈(KPCB,Kleiner Perkins Caufield & Byers),始創於1972年,與紅杉資本一起因其歷史上取得的驕人戰績而被稱為全球創業投資界的雙子星。2007年4月,凱鵬華盈在中國設立風投基金,基金Ⅰ總額為3.8億美元,旨在支持中國企業家和創業者,推動高速成長產業的創新。周煒正是在2007年加入的凱鵬華盈,當然,凱鵬華盈中國基金也曾遭遇水土不服,但這已不是如今這位凱鵬華盈創業投資基金的主管合夥人需要再去談和顧慮的事情。

「我太『土』了。」談到自己,他倒是毫不隱諱地說,「在凱鵬華盈中國基金的合夥人中,我是一個完全本土的投資人,其他人都是國外長大或者大部分時間在國外,而我是在甘肅長大,生活多與黃土地為伴。」

在這個的團隊中,人們評價周煒是「最本色的合夥人」。

這位「本土」西北漢子,擁有在國內高科技公司擔任高管十年以上的經歷,積累了大量企業管理和運營經驗,在此之後才進入風險投資領域,加入凱鵬華盈中國基金。

在投資過程中,周煒的「本色」常常顯露。他的同事們經常能夠看到他直接而嚴厲地指出企業家不足或需要改進的地方,但過後他又會拍著肩膀與企業家打成一片。「有的企業家也很『軸』,需要多陪他走一段路,然後再告訴他某個地方是存有問題的。」周煒對記者說。

目前,凱鵬華盈中國基金管理規模近8億美元,周煒主要專注於互聯網、無線技術、媒體和消費服務等領域。目前擔任董事和主要負責的公司包括京東商城、啟明星辰(深圳中小板上市)、滿座網、走秀網、塗鴉移動、力美廣告、秒針系統、融360,瑞爾齒科、賽諾水務、科淨源水務等。

從「戰士」到 「預警機」

其實周煒的經歷說起來也不複雜,他幾乎可以「被包裝成」一個基層硬、軟件設計開發人員的「IT男」奮鬥史。

從中國電子科技大學物理電子技術專業畢業之後,周煒並沒有選擇「包分配」,而是進入了一家福建的創業企業--實達集團。當時整個創業團隊都是二十幾歲的年輕人,團隊富有激情和衝勁,這讓周煒感覺非常好。「實達在那個時候特別像硅谷的創業公司,或者說就如早期的IBM,這在當時的國內並不多見。」

當年實達的電子支付產品,從POS到後台的清算業務,全國市場佔有率超過50%。這家以終端產品為主的企業,曾造就了「從16個人到16個億」的神話。1996年,實達公司股票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是國內首個上市的民營IT企業。「1996年,一個分公司的出納,年底獎金就分了20萬元現金。」周煒笑說。

周煒屬於「踏踏實實基層幹起來的幹部」。剛進入實達主要負責硬件開發,進一步成為軟、硬件兼備的工程師。但不久後,他被派到了一個全新的崗位--銷售。而這期間的銷售業績,使他在一年時間內升任實達湖南分公司的總經理,一年半後,湖南分公司的業績從原先的末位升至實達全國分公司第一名。周煒開始管理整個西部區域業務,2001年,開始擔任集團副總裁。

「從硬、軟件開發,到銷售、市場都幹過,當年在四川、湖南、福建、上海、北京都駐紮了超過1年以上。做業務的時候,大多就是一天到晚與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客戶喝酒打交道,這也是為什麼我說自己其實非常的『土』的原因。」

2000年之後,實達走入衰退期,現在的實達已成為一家以地產為主業的企業,與企業初創之時的業務完全背道而馳。

周煒原本計划去沃頓商學院讀書,但在企業高層的一再挽留之下,他開始負責集團投資業務,主要管理戰略投資與併購方面的事務。

2003年,周煒來到實達曾投資的上海瀚博科技公司擔任CEO,控股了瀚博科技,成功領導了戰略調整及其後的企業整合和商業模式的轉變,也經歷了為企業融資的過程。在成功將公司出售之後,他選擇沉下心,遠赴著名的沃頓商學院成為了一名學生。「當時就覺得,是應該休息一下,再做積累的時候了。」

「我的背景決定了我不是一個財務投資人,事實上我對財務領域除了在沃頓讀了兩年的財務課,以及平常看企業運行的財務報表之外,並沒有太多研究。例如Excel的一些model也是我在上沃頓的時候學會的,那時我34歲,一天到晚趴在電腦上學。我看項目不會從純財務的角度去看,而會考慮這個公司如何才能夠變大,在什麼位置加人,從哪個方向上把企業做好,這是我原來做企業的時候一直幹的事情,也是自己比較感興趣和擅長的。」周煒對記者說。

如果說原來自己做企業好比在戰場上扛槍打仗的戰士,而如今周煒把自己比作「預警機」,幫助「戰場」上的企業預判形勢,並對形勢變化迅速做出反應。

投資京東商城:盈利並非首要考慮

談到周煒的投資案例,京東是不得不談的。

2011年4月1日,京東商城宣佈已完成新一輪融資,金額15億美元,包括俄羅斯數字天空技術DST、老虎基金、凱鵬華盈等六家機構介入。A輪融資則是在2007年,獲得今日資本的1000萬美元。

「其實我們跟了京東很久,前兩輪都有機會投資,但由於種種原因,沒有投成。」周煒說,但凱鵬華盈中國基金一直跟進著這個項目。

周煒與京東商城CEO劉強東相熟,兩人年齡相仿,背景也十分類似。1996年,劉強東在中關村創業,而1994年,周煒也開始進入IT企業工作。由於都是IT人,劉強東的很多做法,周煒都能夠理解。非常巧合的是,劉強東原本公司的CFO是周煒曾經的同事,各種因緣之下,周煒一直對投資京東商城很「感興趣」。

實際上,投資京東後,周煒被很多人問起過關於毛利率、盈利等問題,他通常都會用一句話來回答:「看大格局。」作為補充,他還會舉亞馬遜的例子來說明。

「上市已經近20年了,亞馬遜到現在還是虧的,現在企業市值是1400億美元。其實,美國並不適合獨立電商發展,美國前25位的電商中的24個,都是傳統行業自己做電商,只有亞馬遜一家獨立電商做大了。」

周煒認為,在中國,獨立電商的機遇更大。中國電商的現狀就如「當年90%的中國人還沒有座機的時候,就直接進入手機時代」一般。現在很多二、三線城市傳統零售業根本來不及鋪點, 就已經進入了,這是對於行業大方向上的基本判斷。

其次要看京東商城是否處於這個行業內的領先地位,這個回答是毋庸置疑的。

電商互聯網公司有一個很大的特點就是「越大越贏」,照此邏輯,行業中會成長出一個巨型公司,那麼在行業內找一家最好的公司,有最好的團隊、最領先的位置,它必定就是京東。「接下來會不會有人顛覆他?反正目前還看不到。」周煒表示。

是否盈利並非是投資京東首要考慮的因素,周煒認為,一旦京東能夠如亞馬遜的發展一般,達到一定規模,這個規模本身就是價值,在未來的發展過程中,只要京東自身不犯錯誤,並且加強管理,成長速度是一般企業無法比擬的。

我們看到,如今的京東正在加強並改進管理,自建物流就是表現之一,並在未來會成為其重要的競爭優勢,儘管這個過程很漫長,成本很高。

「曾經也有人質疑說,自建物流是傻瓜。他們很多拿美國來做例子,我們需要認清的是,美國的物流體系非常完善,相反中國的物流體系卻是非常不完善的。對於京東來說,自建物流能夠保證用戶體驗,一旦建成之後,必然會成為京東的一道競爭王牌,這點亞馬遜曾經也做了,他們將部分資金與精力投入到相關的IT設施上,如今亞馬遜很大的部分收入都來自於曾經建成的基礎設施。阿里巴巴投『菜鳥物流』或許也是由於意識到了在用戶體驗方面存在的差別。」

早期企業共建者

京東商城所在的TMT領域一直是凱鵬華盈投資的驕傲,成立逾40年的凱鵬華盈曾經先後投資過超過600家創業企業,包括Google、AOL、亞馬遜、網景、康柏電腦等TMT領域諸多明星公司。

凱鵬華盈中國基金的團隊脫胎於曾經的TDF華盈基金團隊,也曾有很多光輝業績,如阿里巴巴、百度、中國網通、分眾傳媒、高德軟件等。

截止到採訪時,2013年,凱鵬華盈中國基金共投資了12個項目,大多集中於TMT領域,一部分為醫療領域項目。

周煒向記者表示,在TMT領域凱鵬華盈中國基金主要集中於幾類細分領域的投資:第一,是與手機相關的領域;第二,互聯網金融。凱鵬華盈中?基金或是最早佈局互聯網金融的投資機構之一,在第一輪投資宜信、中天嘉華、融360、卡小二等都是典型的投資案例;第三,O2O領域。2012年,他們投資了美餐網,在投資方建議下的商業模式調整之後,這家公司的業務已獲得了明顯增長;第四,「用互聯網思維衝擊或者改變傳統行業的領域」。凱鵬華盈剛剛投資了一家基於云服務和SaaS模式的視頻監控企業,他的業務客戶比如一家有10個服裝店的連鎖企業,店主需要經常巡店,如果使用該企業的產品,店主可以按照一個月所需要用的攝像頭數量,每月付租賃費用即可,設備都由企業提供,所有的數據存儲都在「云端」服務器上,並且能夠獲得更多軟件模式的服務。周煒表示,目前甘肅省的很多幼兒園都可能會與所投資的這家企業合作,家長就能夠隨時在手機上看到自己小孩在幹什麼。

未來,周煒形象地將他看好的TMT領域比作「飛禽與走獸」的結合。「飛禽」指的是那些互聯網專業出身的人,「走獸」指的是傳統行業。「未來會有一些互聯網出身的人進入傳統行業中創業,就像當年互聯網進入到零售業中一樣,我非常看好有互聯網思維的人,再結合了線下運營的一些經驗,整合團隊,他們未來可能會給傳統行業的格局帶來較大改變。」除此之外,周煒還比較看好社交化遊戲領域的投資機遇。

這些投資項目幾乎都集中於早期,所以周煒認為,目前用「早期企業共建者」來形容凱鵬華盈中國基金和自己最為貼切。

不存在投資人「綁架」創業者

周煒給人的印象是親切與惇厚,除了投資以外,他還是一個不折不扣的「運動家」,排隊、網球樣樣行,也愛好衝浪與蹦極,甚至學過一陣子開飛機,他希望能夠在極限運動中釋放自己。

但同時,他又非常喜歡龍應台的著作,評價他的投資風格就如龍應台的作品,針砭時事、鞭辟入裡。據說在投資過程中,周煒往往會扮演「紅臉」的角色,他會直截了當的指出企業問題。有時候創業者「不是很愛聽」,但他覺得十分必要,「有時候創業者會與投資人產生對立情緒,但其實投資人在中國是缺乏法律保護的,所以說不存在投資人『綁架』創業者,要他們去做不願意做的事情。從自身的角度來說,我們也從來不會想投資一家未來會更替CEO的企業,我們更多的只會幫助CEO堅持下去。」

在大方向和戰略發展的考慮,以及與資本市場相關的事情上,投資人確實比大多創業者要看的更多,更有見地。

周煒有一套自己的投資法則:選擇處於種子期的企業就像大學時候到街邊攤去吃宵夜,穿個拖鞋、光膀子、穿個大短褲,別人也不會覺得你很怪,這就是種子期的投資,在這個期間主要就是看人和大方向,而團隊好不好就是看「短褲穿沒穿」,該遮的一定要遮住;投資A輪企業,就如到街邊的小店去吃飯,你可以穿背心、短褲和拖鞋,但光膀子絕對不行,所以除了團隊好,商業模式還得不錯;到B、C輪就像到更好的餐廳去吃飯,就得穿西裝,對於企業的要求會更多,團隊、創始人、商業模式、數據等都要看;到了上市,你就得穿晚禮服了,上市階段是不能有瑕疵的。

周煒不投機會主義者,也不太能夠接受創業者動則無法堅持。

如今,相比做企業,周煒更享受VC的感覺,他認為做VC能夠從戰略發展層面考慮的更多而非糾結於細節。「我不太喜歡賭項目,對新的領域我有一套系統的研究方法。所以,如果一直做VC的話,等我到70歲的時候,和我的孫子聊天,一定都不會覺得落伍,因為最新的東西我都懂。」他笑言。

周煒

凱鵬華盈創業投資基金的主管合夥人,負責領導基金高科技投資團隊在中國的投資。在加入凱鵬華盈從事風險投資業之前,在中國領先的電子支付解決方案企業上海瀚博科技公司任首席執行官及董事長。在此之前,為上市公司實達集團及其子公司實達電腦設備公司服務八年,曾被投資中國集團評為CVAwards 2011年度中國最佳創業投資人物TOP10 。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422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