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林書豪從沒沒無名到頂尖高手的七個致勝法則 我不是傳奇!

2012-02-27  TWM




「史上僅見的火速成功傳奇故 事!」這則標題,是NBA官方網站給予林書豪的最新定義。

2012年2月,轟的一聲,林書豪像是啟動了開關,他在球場上的火力,從紐約城,瞬間爆發至全世界。

但是,成功絕非偶然,在啟動開關之前,林書豪早已做到了每一個關於成功的真理與條件。

拆解林書豪、閱讀林書豪,你會發現,火速成功不是傳奇。

每一次的精采出手,都是信念、毅力與智慧淬煉而成的結晶。

製作人.楊紹華 撰文‧莊 芳、林讓均 研究員‧楊卓翰二月最新一期︽時代雜誌︾(TIME)亞洲版封面,被NBA籃球新星林書豪手捧籃球跳躍空中的身影所占據,斗大的標題寫著 LINSANITY(林來瘋)。

一張圖片,足以顯示林書豪的風潮,早已從美國延燒至亞洲國家。他的名字Jeremy Lin,一夕之間攻占全球各大媒體版面,幾乎所有人都在談論林書豪的崛起、關注他的表現、震驚於他的傳奇故事。

同樣受到林書豪傳奇故事感動的,包括在全球各地長期教授「成功學」的權威機構—— 卡內基。「在二月初,林書豪才剛剛躥起的時候,我就意外收到了總裁寄來的信。」卡內基大中華區負責人黑幼龍說:「總裁在信中有感而發,林書豪對於信念、信 仰的堅持,令他印象深刻。」在黑幼龍的眼中,林書豪像是一本真實版的「成功學」教科書,「我所教給學員邁向成功應有的正向特質,他全都做到了!」在他看 來,邁向成功的五大推動力量,分別為:自信、溝通、領導、熱忱與團隊合作,「林書豪具備所有成功特質,而且,他不過才二十三歲!」閱讀「林書豪成功學」, 這本書或許並不算厚,畢竟只是二十三歲的小伙子,但是可以發現,所有關於「成功」這件事的必要條件,原來都已成為林書豪十餘年來一路從平凡走向卓越的生命 法則。

林書豪的暴紅不是傳奇,而是把成功真理極致演繹後的一個必然。

法則一

聆聽內心,立定最渴望的明確目標「要成功,首先必須立定目標,然後集中精神向目標邁進。」—— 發明家愛迪生位於加州的帕羅奧圖市(Palo Alto),不只是蘋果創辦人賈伯斯(Steve Jobs)的生前住所,現又多了一位名人—— 風靡籃壇的林書豪。在美國出生的他,五歲起開始接觸籃球,從小就立志打NBA,「我不想當醫生、律師,或是銀行家,因為熱愛籃球,所以追隨夢想。」林書豪 說。

在許多人對於未來還摸不清方向之時,林書豪已經立定志向要走自己的路。哈佛畢業時,他下定決心要先打籃球,給自己一年的時間。無論結果是好是壞,他都要嘗 試看看。日本趨勢大師大前研一曾說,「不以世俗眼光來決定人生方向,而是憑藉對興趣的執著,才能成就人生。」「想做什麼,就去做!」正是林書豪的生活態 度。而去年夏天,林書豪到舊金山舉辦籃球訓練營,也鼓勵在場的朋友:想要做什麼就勇敢地去追求,別在乎旁人否定,凡事就要「Follow your heart !」(跟隨自己的心)。

法則二

接受挫敗,所以不怕失敗「我的人生充滿一次又一次的失敗,所以我才成功。」—— 籃球大帝麥可喬登對於遭受否定這件事,林書豪的「經驗豐富」。由於身高體型不如其他西方球員,再加上黃色皮膚—— 在NBA籃球場上少見的膚色,使得他的籃球路困難重重。即使充滿鬥志,仍然苦無機會表現。

高中時,幫助學校拿到州冠軍,卻申請不到大學獎學金;大學時,帶領哈佛在NCAA(美國大學體育協會)叱咤風雲,卻還是在NBA選秀會時落選;隨後即使陸 續與金州勇士隊、休士頓火箭隊簽約,卻仍是擺脫不了板凳球員、最後釋出的命運。

就和一般人一樣,林書豪也曾感到失望、挫折,對於未來徬徨不安,但他始終沒有讓短暫的失望擴散成喪志、氣餒的負面情緒。根據隊友透露,即使沒有機會上場表 現,林書豪仍在「冷板凳」上仔細研究對方的防守戰術,私底下則勤練球技,才能在隊友缺席、機會來臨時狠狠掌握,創下連續七場勝利,獲得NBA東區單周「最 有價值球員」殊榮。

以籃球創造人生巔峰的知名球星麥可喬登在為NIKE拍攝的一支廣告中說,他曾有九千多次投籃未進,輸掉三百多場籃球賽,還有二十六次被球隊寄以厚望,卻失 手沒有投進!「我的人生充滿一次又一次的失敗,所以我才成功。」失敗經驗人人都有,只是如何堅持到底,將阻力轉為助力,才能成為最終勝者!

法則三

苦練、苦練,還是苦練!

「成功雖然有運氣在其中,主要還是靠勤勞;勤勞苦幹,就有很多機會。」—— 華人首富李嘉誠林書豪就讀帕羅奧圖高中時的籃球教練迪潘布洛克(Peter Diepenbrock),對於他的努力付出給予滿滿的肯定。「他總是願意比其他人花更多時間練習,期望能有最佳表現。」他認為,林書豪之所以每次比賽都 能全力以赴,是因他事前做好各種準備,每天比別人多訓練三、四小時以上、認真研究好對手戰術,才有充足信心上場應戰。

從高中時就勤練球技的林書豪,直到現在站上NBA的舞台,依舊不改勤奮本性。他的隊友傑佛瑞斯(Jared Jeffries)更表示,即使暴紅以後,「現在的林書豪與第一天來報到的他還是同一人,沒有改變,還是一樣謙虛,一樣努力練球。」NBA台灣區總經理管 光中回憶,有一次,林書豪受邀至上海參加籃球活動,「那是非正式工作的行程,本來,Jeremy可以放鬆心情,當作是一次度假活動,」令管光中意外的是, 林書豪卻主動向當地主辦單位要求,希望能夠安排場地,﹁每天至少要有兩個小時的球場練球時間。」在暢銷書《一萬小時的神奇威力》中,曾為英國奧運選手的作 者馬修施雅德(Matthew Syed),蒐集了高球名將老虎伍茲、網球名將阿格西、足球金童貝克漢等人的故事,得到的重要結論是,「只要是頂尖高手,幾乎沒人可以規避這條路,達到頂 峰之前必須先下十年苦功。」二十三歲的林書豪,亦復如此,他從五歲開始接觸籃球,如今每天平均練球九小時,累積的總練習時數早就超過一萬小時,這也是他邁 向卓越的關鍵。

法則四

承受壓力、管理壓力、克服壓力「克服恐懼最好的辦法,就是行動。」—— 心理勵志暢銷書《誰搬走了我的乳酪》台北時間二月十五日,紐約尼克隊對上多倫多暴龍隊的精采絕殺一幕,只見林書豪在球賽剩下十秒左右,不疾不徐地,先是回 頭告知教練「不必喊暫停」,再用手勢指揮隊友位置,全場近三萬球迷屏息以待,揣測林書豪的起步時機、突破方式與傳球路線。

當計時器的數字剩下三秒時,他沒有突破、沒有傳球,甚至沒有起步,而是選擇外界對他質疑最多的「外線長射」出手。三分球,空心進籃,一舉定下勝負。

對林書豪而言,在這十秒內的每一個決定,都是壓力──為何不喊暫停?為何不傳球給空檔更大的隊友?為何不選擇自己擅長的突破切入、製造犯規?如果沒有投進 籃框,這些質疑聲浪,勢必全數撲向林書豪。

作為一位控球後衛,林書豪把最後一擊交給任何其他隊友都是合情合理,但他選擇承受壓力。其中,除了自信,必然也包括了他面對壓力的智慧:勇於承受、適度管 理,最終克服壓力。

一路走來,壓力,始終伴隨著林書豪。

成長過程中,因為膚色,他必須承受「一旦犯錯就被放大檢視」的壓力;當不受外界重視時,林書豪必須克服「哈佛畢業生入錯行」的壓力;太受各界關注時,他則 要想辦法擺脫眾人高度期待所帶來的壓力。

尼克隊教練狄安東尼(Mike D'Antoni)也對他最後一擊感到欽佩,面對龐大的壓力、身為眾所矚目的焦點,「他還是對自己充滿信心,把球留到最後一刻出手。」讓對手毫無反擊的機 會。

其實他曾經因為給自己過高壓力,迷失了方向。「以前我為了討好別人而打球,對球賽失去熱情,甚至一度想放棄,有時情願當初沒和勇士隊簽約。」但最後他選擇 沉澱,過濾不必要的雜音,才找回最初單純打球的快樂。「我要求自己,不要為錯誤的理由打球,所以不管有多少人看著我,都沒關係。」林書豪用行動克服心中恐 懼與壓力,重新思考最初的目標,就算面對全球觀眾的注目,也能隨時呈現最佳狀態。

法則五

信心來自信念、信念寄於信仰「當選手心中存有懷疑,那絕對是危險的事。」—— 職場成功暢銷書《一萬小時的神奇威力》去年NBA因勞資糾紛而封館,許多球員紛紛尋求其他出路,但他卻一直留在美國,進行每周四天、每日數小時的投籃技巧 訓練。狄安東尼表示,「足見他想留在NBA的堅定信心。」堅定的信心來自堅定的信念,在去年六月,林書豪的第一個NBA球季結束後接受媒體採訪時,他是這 麼說的:「我的上場機會不多,很多關心我的人給我建議,但最終,我是試著讓自己靜下來重新思考,然後我得到最清楚的答案:只要更努力一些,一定能夠站上舞 台。」在《一萬小時的神奇威力》書中,以運動心理學角度來詮釋「信念」的重要,「運動員常常透過堅信自己終能達成目標,來摒除種種懷疑和不確定性。」當選 手心中抱持懷疑,「那絕對是危險的事。」像是曾雅妮藉著持續灌輸「想要贏得冠軍」的信念,降低自己的失誤,最後真的邁向冠軍之路。

馬修施雅德更提到,「宗教是最佳的安慰劑。」「無論心目中的上帝是否存在,只要信仰真誠就好。」在他看來,信仰對於運動員來說,的確有頗大助益。

事實上,所謂信仰可以不只是宗教,它可以是強化自己信念的作法:有些人隨身攜帶關於「相信自己」的著作;或在出席重要場合前,先花十五分鐘做深呼吸。而對 於林書豪來說,他的信仰就是上帝,藉由這份信仰,他得到了相信與肯定自己的力量。每次上場前,他都和同隊好友費爾茲(Landry Fields)模擬手翻︽聖經︾、高指上天的打氣動作,讓他更能心無旁騖,專注地上場打球。

法則六

樂觀,用正面態度面對每一次意外「如果想改變生命中的任何事,就藉由改變你的思想來轉換頻率。」—— 《祕密》朗達拜恩當然,隨時維持樂觀心態,也是林書豪邁向成功的一大重點。迪潘布洛克在高中教導林書豪之時,就發現了他正向思考的特質。「在學習過程中, 這孩子經歷了比任何人都更多的不愉快經驗,令我訝異的是,他總能正面思考,以樂觀態度面對一切。」去年十一月底NBA新的球季開打前夕,林書豪開心地在臉 書上公布,「我又有工作了!」想不到沒隔幾天,確定被勇士隊釋出,後來轉與火箭隊簽約,他又興奮地感謝粉絲支持,正式成為火箭隊隊員。可惜火箭隊還沒給他 正式上場機會,又將他釋出,最後才來到總部位於美國東部的尼克隊。

一個月內換了三份工作,心情起伏變化可想而知,擔心再度失業的他,就連房子也不敢租,選擇暫時借住哥哥家。但他還是正面地回應,「感謝神給我機會成為紐約 尼克的隊員!該把我大學的雪衣從箱子找出來了。」

法則七

謙遜才能無私,無私才有更大成就「才華是上帝給的,要謙虛;名氣是人給的,要感恩;自滿是自己給的,要小心。」—— 傳奇教練約翰伍登林書豪的崛起,讓整個委靡不振的NBA起死回生,重獲全球注目,就像是突然現身拯救社會的標準美式英雄人物,但偏偏他才二十三歲。年紀雖 輕,卻一直保持著謙虛,超乎年齡的沉穩態度。每當眾多媒體湧上詢問他得分創新高、打贏強敵的感想,他總是誠懇地回答:「感謝隊友,如果沒有他們協助,我無 法投進那麼多球。」接著感謝上帝讓他堅持,打出了自己的夢想。

在近期一場賽後記者會中,一段幽默的回答,更能看出林書豪的謙遜和無私。記者問:「那個漂亮的空中接力傳球,你是怎麼辦到的?」林書豪幾乎沒有多想:「在 這個球隊裡,很容易,你只要把球丟到空中,不管它飛到哪裡,總會有隊友能飛起來接到,並且把球投進籃框。」林書豪又補了一句:「是我的隊友,讓我『看起 來』好像很厲害!」除了個人夢想得以實現,他也從不吝於和人分享打球過程的樂趣。二○一○年,他來台參與「姚基金慈善之旅」時,主動表示希望有機會來台舉 辦籃球訓練營,讓喜愛籃球的青少年都有機會學習。後來在國泰人壽贊助下,他於一一年親自回台和一二○位國中、國小學生進行教學、互動,分享他累積多年的球 技。

透過電視螢幕的轉播畫面,都可明顯感受他作為一個控球後衛的熱情,在每次比賽積極得分並助攻。

從一位沒沒無聞的板凳球員,到現在變成全球關注的鎂光燈焦點,林書豪所創造的傳奇,相信仍將一直延續下去。

林書豪(Jeremy Shu-How Lin)出生:1988年8月23日,美國加州舊金山灣區帕羅奧圖市現職:紐約尼克隊控球後衛學歷:哈佛大學經濟系(副修社會系)

身高:191公分

體重:91公斤

信仰:基督教

婚姻:單身

燒出火熱商機的林來瘋現象● 按照緯來體育台數據,平均每三個台灣人就有一個觀看林書豪的轉播比賽● 前五場比賽,美國地區負責轉播賽事的MSG Network,收視率大幅成長87%● 紐約尼克隊比賽的收視率飆升了66% ●林書豪在中國的新浪微博目前已經超過200萬名粉絲追蹤者● eBay上,林書豪的初中畢業紀念冊以4800美元結標● 過去一周,林書豪的球衣在官網上的銷量增加了30倍● 據《富比世》(Forbes)雜誌估算,林書豪的個人市場價值達1400萬美元,而2012~13賽季,林書豪的市場價值總計可能達到1.5億美元● 經營林書豪所屬球隊的麥迪遜花園廣場公司,股價在過去10天內上漲10.23% ● 尼克隊這一季的營收可能增加2000萬美元● 尼克隊主場門票自林書豪砍下25分那天起,價格就上漲了27%

三專家看林書豪的崛起

卡內基大中華區負責人黑幼龍:正向思考是走向成功的原力「自信、溝通、領導、熱忱、團隊合作」成就了林書豪的成功傳奇,這五種能力,正是成功的五個關鍵推 力,也是好EQ的最佳展現,令人更加認同他。想要擁有林書豪的好EQ,除了家庭的教養、堅定的信念,你得鍛鍊自己面對挫折時的心理韌性,最根本的方法就是 「正向思考」,並且走入群體,創造積極健康的人際互動。

提醒你,不要只把金錢拿來訓練自己的專業能力,應該多關注自己的EQ養成,這才是讓你在職場與人生中,能夠逆轉勝的關鍵能力!

1111人力銀行執行長李紹唐:

努力+方法=成功

林書豪在努力的同時還很講究方法,不但有「目標」,而且擬定了前進的「策略」,並在策略之下細分出「行動計畫」。他為了進NBA打球,甚至細部規畫了「進 NBA之前要做的12~15件事」,終於讓自己一步一步達成目標。

林書豪的例子,也提醒我們必須勇敢為自己的決策負責任,惟有如此,才會一肩扛起成敗,努力找方法去實踐夢想。

台大管理學院前院長許士軍:謙虛的人,才能帶領團隊企業管理的目的,除了讓個人成功之外,更高的層次,是帶領一個組織、一個團隊邁向成功。而林書豪,可以 看作是企業管理的一個典範。林書豪是控球後衛,他得在現場指揮球隊,這個職位很像是企業裡的CEO,負責執行教練、也就是董事長的命令。林書豪不簡單的地 方是,他不著眼於個人的表現,而是為團隊盡力。

這不是祕密,但為什麼其他人做不到?因為很多人不知道,領導除了管理,還得靠「倫理」。林書豪的態度謙虛,而且在場上不斷傳球,成就隊友,才能逐漸被隊友 倚重、信賴。領導沒有祕訣,就是要去做!

崛起不是僥倖——努力的人,不怕沒有舞台「我試著靜下來,聆聽內心最真實的聲音……,打了這麼多年的籃球,我很清楚自己,只要繼續努力,總有一天能夠站上 舞台。」—— 2011年6月,林書豪第一個NBA球季結束後的訪談,不久後,他被球團釋出。

輸球不是結局——承認錯誤,但是拒絕失敗「錯都在我,當一位控球者出現9次失誤,比賽難免會走入困境……。我痛恨輸球,但這會讓我冷靜一些,未來我會做得 更好、更有力量!」—— 2012年2月17日出戰黃蜂隊,林書豪擔任先發球員後的第一敗。

贏球只是養分——謙虛以對,看見更高目標「勝利來自每一位隊員的貢獻,我扮演的角色,不過是盡量讓隊友們都能融入比賽……,而當團隊融合,我們就能看到更 高的目標。」—— 2012年2月19日出戰小牛隊,林書豪以14次助攻率隊取勝。

奇幻之旅待續——跟著林書豪,你也可以發光發熱● 在沒人看好的時候,仍要相信自己。

● 機會敲門的時候,奮力抓住它!

● 別離開家人,他們永遠會挺你。

● 了解自己的特質,找到適合自己的場域。

● 別輕忽了團隊裡尚未發光的潛在好手。

● 不要試著成為「某人」的複製品。

● 保持謙虛與平常心,才能長久。

● 讓身邊的人看起來更棒,他們就會永遠愛你。

● 找到一個正面的信仰,並且真心相信它。

● 總而言之,就是全力以赴。

—— 以上出自《富比世》雜誌報導,《林書豪給上班族的十堂課》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630

Valve:一家100%「去老闆化」的頂尖遊戲公司

http://news.cyzone.cn/news/2012/09/10/232264.html

今天要向大家介紹的Valve你可能不是那麼熟悉——它甚至連中文名字都沒有。但是哪怕你不玩遊戲恐怕多半也聽說過《反恐精英》這款遊戲吧!——這是全球多年來最流行的第一視角射擊遊戲。它就出自Valve。

Valve是駐紮在美國華盛頓州的一家遊戲公司。1996年由兩個微軟離職員工創立。

它的獨特性不僅在於它是全球頂尖的遊戲開發商,也不僅在於它擁有PC遊戲最大的數字分發平台Stem(功能就像iTunes,活躍用戶超4000 萬),還在於——它獨特的創新文化16年未曾改變:不設CEO在內的任何職位,沒有職位陞遷,人人給其他同事投票排名以決定他人薪酬,人人參與招聘與解 聘。扁平到極致。

這樣運作帶來的某個壞處或自嘲是:Valve有一本解釋公司經營理念和工作流程的員工手冊,上面寫著——用人不當「可能要花很長時間才能被發現」。

本週一,Valve將開始公開測試一款新型電視操作界面。這樣的話,用戶就可以從Steam 上購買遊戲,在電腦上運行,在客廳享受。

這只是Valve進軍客廳的一小步。

幾個月前,蘋果CEO庫克對Valve總部的造訪曾引起業界猜測:蘋果會與這家遊戲公司產生什麼樣的合作呢?在相關硬件的開發上?

尚無答案。但不管是不是與蘋果合作,反正Valve自己是要開乾硬件了。

9月初,Valve在其網站中的一篇博客裡寫:「我們為在計算機硬件市場缺乏創新而感到沮喪,所以我們要加入這一市場。」但Valve並未明確表示 將打算做什麼產品,只是說道 「甚至在基本輸入方面,鍵盤、鼠標在過去幾年都沒有什麼有意義的改變……這在市場上還是空白,我們將創造機會引導用戶體驗——從前被忽視的一些東西。」

以「谷歌眼鏡」為代表,美國科技界又在領某種硬軟件結合的風氣之先。Valve向硬件領域挺進的舉措,也是這股潮流的一支。它的舉動,會帶給遊戲、娛樂界什麼樣的改變,引人關注。

而支撐它16年在競爭激烈的遊戲界屹立不倒、總是先人一步(2003年它就做了Stem平台,同一年iTunes商店也才開張)的,是其令人印象深刻的創新機制。如果說谷歌留20%的工作時間給員工自我裁決用於何事已足夠令人稱讚,那這個數字在Valve就是100%。

Valve是一家容易被忽略的創新公司,而它的創始人蓋博·紐維爾(Gabe Newell)是一個被價值低估的、罕見的遊戲極客。

我們從《紐約時報》最新關於Valve的一篇報導中,摘出事關創新的部分分享如下,由虎嗅編譯,原文標題為《無規則玩家》:

這可不是 Xbox 360 或者 PlayStation 3。

每一個方向,場景都在變換,戰鬥都在展開。我腦袋上綁著一個古怪的裝置:一坨好像二十二世紀版本的 ViewMaster(譯註:一種戴在頭上的照片播放器),這東西讓我一下子進入到虛擬世界中。我猛一回頭發現殭屍正準備咬我的肉,朝另一個方向我又期待 還有什麼噩夢會出現。

靜觀視頻遊戲的未來。這是來自 Valve 公司的這些玩家、程序員、手藝人和夢想家們為我展現的未來景象。就是這家公司曾給我們帶來第一人稱視角大作《半條命》系列。

16 年前從微軟離職的一隊人馬創辦了這家公司,如今 Valve 設計的遊戲能讓那些骨灰玩家通宵達旦玩到手指疼。而 Valve 真正與眾不同的地方是他們的前瞻性和技術實力。

十年前,在還沒有媒體高管意識到下載才是未來潮流的時候,Valve 就啟動了一項名為Steam 的在線服務。這項服務之於遊戲的地位就好比 iTunes 之於音樂——它是一個龐大的分發中心,Steam 有超過四千萬活躍用戶,這個數字大概佔到PC遊戲 Web 購買下載量的 70%。借由 Steam,Valve 實際上從在向其他公司的在線遊戲銷售收費,除此之外還在上面銷售自己的遊戲產品贏利。

「這些傢伙站在遊戲產業未來的最前沿,」電子藝界(EA)的首席運營官彼得摩爾(Peter Moore)這樣形容。電子藝界也是一家大型遊戲公司,同時也是 Valve 的對手與合作夥伴。

穿戴設備

現在 Valve 的領導者們認為他們正在著手遊戲業的下一個爆發點:可穿戴計算設備。

我正戴著的這款眼鏡設備——讓人聯想到谷歌前不久那次引發轟動的產品——這項技術能讓玩家沉浸在虛擬現實中,達到遊戲與現實世界圖像混合的效果。

像谷歌這樣錢花不完的公司去投入谷歌眼鏡(Project Glass)是一回事,但對於一個像 Valve 這樣有三百人規模的軟件公司,研發視覺計算設備看起來有點太野心勃勃了——有人會說這是愚蠢。

Valve 在新計算設備形態上的探索源於 PC 平台市場的變化趨勢,一直以來該公司的業務都要依賴這一平台,但是走向不容樂觀。新操作系統 Windows 8 將於 10 月推出,微軟將會在該款操作系統中內置可以購買軟件的網絡平台,這其中業包括遊戲。這有可能將會帶走Steam的一部分市場份額。

硬件非目的,終極目標是將設計免費分享

負責可穿戴計算設備這一VALVE最前端硬件項目的團隊,由Michael Abrash領銜, 他是一個科技產業的資深人士, 曾通過當時其僱主Id Software向Valve的一款重要遊戲產品發放許可,幫助Valve的業務在1990年代一飛衝天。對於Abrash先生來說,能在玩家眼前投射遊 戲畫面的眼鏡毫無疑問是目前可穿戴計算設備、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之後的下一個熱點。

谷歌眼鏡將可以顯示文本內容和視頻會議, VALVE在顯示現實感增強(augmented-reality)效果的遊戲上則面臨更大的技術挑戰。它必須解決的問題是,如何讓一個虛擬對象(比方 說,室外廣告牌)的畫面保持穩定,這意味著當玩家在移動的時候,必須把該對象和真實世界裡的物體(建築物的邊緣)進行捆綁。否則,這個視覺效果就會消失。

儘管 Abrash先生說過虛擬現實眼鏡會很快到來,但他也指出可靠的適用於增強現實感遊戲的眼鏡的出現可能還需要三到五年。他表示Valve並未決定是否自行製作這種眼鏡。但是Valve的終極目標是將設計免費分享,這樣其他硬件公司也可以製作這種眼鏡。

「紐維爾有一個名言『我們要做我們需要做的事』。」 Abrash說,「我們並不是特別想成為一個批量生產硬件的公司。我們不是做這個的。」

100%「去老闆化」

Valve 團隊鼓勵非同凡響的思考方式,其公司文化以科技公司的標準評價也顯得別具一格。許多創業公司只是動動嘴皮子,說是要扁平化的公司結構,只有Valve的工作環境才真的是「去老闆化」。

「我們不想要什麼管理層,沒有人需要向誰『報告』,」Valve 的新員工手冊上這樣寫到。今年曾經被披露到網上引發一陣騷動。

忘記那些挺起傻乎乎的硅谷職稱頭銜吧,什麼絕地碼農(code jedi)或者首席傾聽者(chief listener)之類的。Valve 沒有正式的員工頭銜,幾乎沒有員工將頭銜印在名片上,而只是為了讓外部人員不必擔心自己在和沒有職位的人一起工作。對蓋博·紐維爾來說也如此,他就是 Valve 的創始人。

「我認為理論上來說他就是 CEO,但有趣的是我都不能確定這一點,」公司的第一批員工,藝術設計師 Greg Coomer 說。

為了激發創新,谷歌的管理者設計了「20%時間」的概念,允許員工在上班時間投入到自己主導的項目中去。在 Valve,這一數字變成了100%。甚至沒人告訴新員工要去公司的什麼地方工作,而是被期望做出自己的決定,到他們認為能夠發揮最大能力的地方去。許多 Valve 的辦公桌是帶輪子的。弄清楚想去哪裡以後,員工只要把桌子推到想要加入的團隊那裡就可以了。

在 Valve總部會議室進行的採訪中,紐維爾表示最近幾年幾乎沒有員工離職。辭職的員工很多是因為有生病的父母需要照顧。Valve 曾經為了一名員工而將其父母接到西雅圖,同時也能接受更好的癌症治療。

「一有人離開我就抓狂,」滿臉鬍鬚戴著約翰列儂標誌風格眼鏡的紐維爾接著說,「就好像系統裡出了個 bug。」

對創造力的鼓勵甚至延伸到玩家

這家公司是遊戲界裡的領頭企業之一,吸引著眾多玩家和用戶們的關注。Valve很早就贏得了遊戲玩家們的信任,因為它不僅可以忍受玩家們對自家出品的遊戲進行自我創造式的微調或者「修改」,而且還鼓勵這種行為。

這正是Valve遊戲裡一貫堅持的創造力,獲得了玩家們的一致首肯。「大門2」遊戲其實是一個很難解決的問題,它用一個叫做「大門之槍」的神秘武器 作為先決條件,玩家可以用它打通穿過房牆,地板和屋頂的入口,以及其他地方相應的出口。玩家借助於這把槍打開缺口,垂直跳入一個洞口,可以穿越峽谷或者裂 口,從牆上的大門位置上脫離出去。

這款遊戲激發粉絲們製作出一連串的娛樂視頻,玩家們可以使用自制的大門之槍,加入大量的特效,穿越繁忙的街道,跳脫著穿過他們家裡的牆。

團隊多樣化

Valve的團隊成員豐富多樣 。這家公司曾希望聘請一位藝術家,只因為他過去在英國留下很多噴漆塗鴉藝術作品。該公司最近招募了賴斯利裡德(Leslie Redd),她原來在一個學校當管理員,在學校曾使用「大門遊戲」來教授物理學以及其他科目,而且他向學生們提供了更多樣的方式展示像宇宙速度這樣的術語 概念。裡德女士說,全世界超過2000名的教師都會註冊使用這款遊戲用來教授課程。

今年,紐維爾先生因為讀到了Yanis Varoufakis發表在個人博客的一篇文章,於是決定僱傭這位希臘經濟學家。他在博客上發表了一邊關於歐洲經濟危機的文章,並且加入了他很多的個人見 解,深深地打動了紐維爾先生。Varoufakis先生此前從未聽說過Valve,因為他也不是遊戲玩家。然而他目前正在研究Valve遊戲中虛擬經濟的 運作方式,在這些遊戲裡面,可以做易貨貿易,也可以銷售諸如帽子和盔甲之類的物品。他說,他最終選擇去那裡工作,有一部分原因是因為被Valve推崇的 「徹底的反威權主義」文化所吸引,他很驚訝這種文化正在發揮作用。

「究竟Valve必須加入哪些元素,才能影響我們對未來公司結構改革構想的意見?」他在希臘阿爾吉尼島通過SKYPE聊天軟件接受採訪時說道,「讓我們一起面對這個問題吧,這種文化現在預留了很大空間讓我們想像和期盼。」

VALVE還僱傭了Jeri Ellsworth,他是一位發明家,也是一名自學成才的芯片設計師, Valve辦公室那台彈珠球機器就是他的。Ellsworth最近參觀了VALVE硬件實驗室,該部門成員自豪地為她展示了3D打印機,這是一個通過使用 激光切割器和其他製造業工具。

寧肯員工陸續離開也不願賣給大公司

Valve由紐維爾私人控股,所以可以省去很多公司程序環節。1996年,他和麥克·哈靈頓(Mike Harrington)用早些時候在微軟積累的財富共同創辦了Valve。麥克現已離開了公司。這個公司從未向外部投資者募集過資金,所以沒有來自外部環 境的要求出售或上市壓力。

並不是紐維爾先生沒有機會出售公司。據兩位知情人士匿名透露,多年來,電子藝界一直謀求收購Valve,經過多次私人會談,本來非常有可能以10億美元的估值價格出售。

儘管Valve的財務狀況並不公開,但Wedbush證券的分析師Michael Pachter預計,如今的Valve市值在25億美元左右。

紐維爾表示,相比較被出售而言, 因具有獨立思想的職員紛紛離開而導致Valve「分拆」 的可能性更大。

「我們更有可能沿著這個方向走下去。而不是想著要『找一些大公司把我們收購變現,然後等個兩三年盼到僱傭合同終止』 。」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7191

頂尖人才出逃 我淪為全球人才斷層最嚴重國家 亞洲人才競備賽 台灣已經墊底!

2012-11-26  TWM
 
 

 

我們擁有最便利的生活,最溫暖的人情味,但是人才卻一波一波往外走。

二○○八年後,出走不再是為了淘金,而是為了求生存。

人才的國安危機顯示,台灣十多年的經濟撞牆期終於要付出具體代價了。

撰文‧方德琳

過去,沒有天然資源的台灣,憑藉著人才在世界經濟舞台擁有一席之地。但是,這項優勢正在迅速消失。

台灣人才出走已非一朝一夕的事,但今年以來,情況更為惡化。因為從具體來看經濟指標,台灣經濟弱化已經到了「死亡交叉點」,其中以各國平均薪資來看最明顯。台灣平均薪資水準早就跟不上大陸,今年甚至被馬來西亞與印尼追過去。

根據美商韜睿惠悅企業管理顧問公司一份︽二○一二年亞太地區薪資福利︾報告,若以公司策略發展方面資深經理一職來看,最高是日本,新加坡薪資幾乎是台灣的兩倍,而北京為二七○萬新台幣年薪,上海二四五萬元,而台灣只有一八五萬元左右。在亞太地區只比得過菲律賓及越南。

台灣相對高薪的科技業,韜睿惠悅也發現,一二年台灣科技業的平均薪資也正式被大陸追過。之前,有人警告說,台灣即將菲律賓化,若以薪水指標來看,所言不差。

薪資只比菲律賓、越南高 早跟不上大陸但是,不要以為人才出走都是為了錢,其實除薪資之外,沒有舞台、看不到未來才是更嚴重的問題。台大商研所兼任教授魏啟林就直言,台灣經濟出大問題,「台灣的現狀是一流人才,二流經濟,沒有舞台給他們。」一位海外外商金融機構的高階經理人不諱言說,他起用一名大陸畢業生的年薪就是四萬人民幣,而這家仍在台灣有業務的外商,卻已經不再聘雇台灣畢業生。

這名高階經理人是台灣人,年約五十多歲,在台灣工作二十多年,最後當上跨國公司亞洲地區最高負責人,但「台灣下一代的金融人才,已經沒有這個機會了!」他斷言。

他認為,主要原因是台灣金融已經被管死,很多業務不能操作。「你想想看,我在香港的同事,一天要解決客戶四十個問題,他要想各種解決方案。台灣業務量本來就少,一天兩個問題,而且這個不能做那個不能做。」「人家的腦子在那裡是不斷被訓練、被刺激……,台灣沒有,幾年下來,你想他們會差距多大?」他替下一代金融人才惋惜,唯一的辦法也只能叫年輕人趕緊出去。

日本慶應義塾大學與新加坡國立大學聯合研究中心研究主任杜本麟,是五年級末段班的台灣人。他經常往返台灣,也有很多學術界朋友,以他的觀察,台灣研究人員素質一點都不差,但是制度與系統無法培育人。

十多年撞牆期終要付出代價以他自己來說,他主持的聯合研究中心擁有四十多位全職研究人員,來自全球十三個國家,他們研究多媒體與虛擬實境。杜本麟說:「我最近就接待了日本NEC、Toshiba、荷蘭科技官員、星際大戰導演喬治盧卡斯……等,這個平台國際交流的程度很高。」他們用豐富的研究資源與一流科技、娛樂公司跨界合作,魚幫水水幫魚,同時也催生出最先進的研究成果。

「但是台灣的國際交流活動比較低。這是平台系統的問題。」同樣研究素質的人,因平台資源不同,六年後研究成果就會有差距。

在移民人口較多的美加、新加坡等國的移民政策裡,有三種人才是各國極力爭取的精英:帶有各領域最先進技術的創新研發人才、企業的國際化管理人才以及專業的高端技術人才。不幸的是,台灣流失的正是這些攸關國家競爭力的人才。

十一月五日,在國立大學理工學院任教的陳教授,剛送兩位來訪的大陸友人上飛機。他們原本都在美國教書,其中一位已經被大陸挖角回去。臨行前,他們聊了許多美、中、台的學術近況,越聊陳教授語氣越沉重:「我實在感觸很多。」靜默一會後,他說:「如果不是因為家人,我也想去中國。」陳教授感慨,自己研究能力不差,但朋友在其他國家得到的研究資源,是他遠遠比不上的;看自己好友越走越前面,內心的焦慮讓他興起離開念頭。而他認識同領域的台灣教授,已有三位到香港,一位到新加坡。

去年,中研院院長翁啟惠發表「人才宣言」提到,這幾年台灣每年平均輸出二萬至三萬名白領人才到國外工作。翁啟惠之所以疾呼人才危機,就是因為中研院深切感受人才流失的威脅。過去五年,單單在人文科學領域,就有十七人被挖角到鄰近國家,其中以大陸為大宗。

至於技術人才,以大陸華星光電挖走台灣二百位面板人才最典型。魏啟林說:「華星光電就是台灣人培養起來的,很可惜。」尖端技術隨著人才被帶出去,又沒有新技術跟上,產業沒有競爭力,薪水就漲不上來。

更令人擔憂的是,再崩壞下去,將來台灣可能看病也成問題。這一波人才流失最指標性的危機,就是醫師居然也在出走中。

按理,醫師是最難跨國流動的職業,每個國家都有各自的證照與訓練制度,彼此間很少接軌,但台灣已經有人不在乎了。

台大雲林分院的急診主治醫師李皎豪,犧牲台灣主治醫師資歷,跑到新加坡從最基層醫師做起。這一換,他起碼要重新當四年住院醫師,跟著年輕人一起輪班過夜。

以前出去是二軍 現在一軍也得出走求存新光醫院急診醫學科主治醫師張志華說,想出走的醫師很多,但大家都還想帶著台灣資歷走。現在醫師都在觀察馬來西亞,因為他們已經開始承認馬來西亞籍的台灣醫師資歷。「我認識在台灣當醫師的馬來西亞僑生,就有超過十位已經回去。如果他們進一步承認台籍醫師資歷,到時候就完全擋不住!」張志華說。

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一份世界各國移動人口調查報告顯示,台灣外流人口的高教育者比率最高,在調查的二百多個國家中,遙遙領先第二名的印度。台灣向鄰近國家大量輸出高端人才,速度沒有停歇,而且人力越趨向金字塔頂端。

台灣怎麼了?為什麼一個自由多元、人情濃厚的溫暖島嶼,留不住一波波出走的優秀人才。從○八年開始,台灣人才外移就發生本質的改變,近兩年又更加嚴重。一○四獵才派遣事業群資深副總經理晉麗明觀察,民間企業很早就有人到大陸工作,但是,早期去大陸多數是「二軍」。那時候,台灣生活環境好,經濟也不差,在公司擁有資源的「一軍」,誰會想去大陸?

「但是這五年,出去的都是一軍。」一軍本來就是國際化人才,台灣企業要靠他們走上國際,「現在這群人都走了!」企業已經沒有下一波競爭力的人才。像奇美電子液晶電視處前總處長陳立宜,被挖角到大陸華星光電就是一個明顯的例子。

以前台商到海外打天下多半是要淘金,現在出走則是為了求生存。然而,十多年來,台灣經濟就已逐漸弱化,但為何是近五年,特別是這兩年情況急遽增強?晉麗明認為,有三項因素讓上班族突然變得很有危機感。

第一,裁員。

○八年全球危機、一一年歐債危機,都衝擊台灣。「不賺錢就裁員,賺錢的照樣趁機偷偷裁。」台灣上班族已無安全感。

第二,台灣經驗貶值。

當企業沒有競爭優勢時,台灣人才相對鄰國也就貶值。過去,台灣人才是靠三十年摸索一步一腳印培養出來的,但是大陸花十年就學走。現在,大陸要脫離製造代工朝國際化品牌企業走,「台灣有這方面附加價值的人才嗎?越來越少。」所謂的台灣經驗失去光彩,有危機感者只能自顧自趕快找生路。

晉麗明說:「很現實的是,現在去大陸,即使你的經驗在一級城市待不下去了,你還可以去二級城市,再沒辦法就去三級。大陸有一級到六級夠你換,讓你撐到退休。」但在台灣,工作能不能做到退休?是上班族內心很大的隱憂。

第三,企業不培育人才,看不到未來。

這十多年,台灣經濟沒有進入全球贏者圈。二十年前靠代工壓低成本的競爭模式,二十年後依然是如此。產業know-how被學走,但企業仍然不打算培養人才去研發創新。

台籍企業老闆只想找人力 不是找人才晉麗明身為獵人頭公司主管,感受很深。他說,幫企業找人才時,一開始老闆都很有氣魄地說,薪資福利無上限,找到對的人最重要。等到找到人選時,老闆就拜託他:「跟他說,請他共體時艱,薪水能不能降一點?」「人家都還不認識你,也不是你栽培多年的老員工,怎麼叫人家共體時艱?」晉麗明苦笑不已,而且這還是絕大多數台籍企業老闆的共同思惟。「他們只是想找人力,不是找人才。」去年底,馬英九把這「人才赤字」視為國安問題, 國科會主委朱敬一與政務委員管中閔也警告,照這樣下去,台灣將淪為三流國家,死狀甚慘。人才流失到底會對台灣產生什麼影響?美國人力資源公司萬寶華,針對企業徵才困難度進行調查,目前亞洲地區台灣企業徵才困難度僅次於日本。但未來幾年,台灣的情況還會不斷惡化;預估十年後,台灣人才斷層將是全球最嚴重的國家。

沒有人才,企業無法提升競爭力,更無力吸引人才,形成惡性循環。而台灣是依恃人才創造經濟奇蹟,一旦喪失人才,台灣也將難以翻身。人才出走是過去十年台灣經濟走下坡,溫水煮青蛙後最後呈現的總樣貌。要如何解決這個問題?恐怕台灣整體經濟思惟要再重新大翻轉。「從工研院、中研院研究人員出走,醫師外移,到民間企業的金融人才逃跑,這些領域的共通點都是被過度管制。」台大經濟系教授、曾在國安會議發表人才流失報告的陳添枝說。

政府不鬆綁法令 台灣永遠是一攤死水以大學教授薪資來看,齊頭式的平等,造成研究做得好與做不好的人都領一樣錢,優秀人才沒有做好的誘因。「管制下去,這個領域少了競爭,就失去成長的動能。」很不幸的,台灣這幾年經濟表現不好,經濟不好時就越退縮,管制保護就更多,「管來管去,現在已經是一攤死水。」陳添枝說。

台灣經濟體質需要中長期的調整,要重新找回人才還需要一點時間。「現階段可做的就是鬆綁限制,把台灣環境弄得更開放多元,才能重新攪動這攤死水。」陳添枝說。

黃韻如是台灣第一位在新加坡執業的醫師,她曾是台大婦產科主治醫師。她的例子正說明,優秀人才多需要彈性多元的空間。

○七年,黃韻如因緣際會到新加坡念博士後研究,兩年後面臨是否要回台灣的選擇。當時,她仔細比較兩邊的差異,最後選擇定居新加坡。

黃韻如分析,以新加坡十年以上資歷的主治醫師,在公家醫院的年薪約三十萬星元,折合約七百萬新台幣。台灣相同資歷醫師月薪約二十萬元,如果看病數增加可以再高一點,換算成年薪恐怕也只約三百萬元;且同樣工作十二小時,新加坡主治醫師的看診數約為台灣的二分之一。

青壯年被迫遠走他鄉 危機已然浮現新加坡醫療的勞動環境明顯優於台灣,但最終讓黃韻如選擇留在新加坡的關鍵因素,則是制度的彈性。原來,黃韻如想做卵巢癌研究,新加坡為了她特別提供「研究型醫師」的條件,讓她可以在相同薪資下將看診數降到二成,把時間挪出來做研究。

在台灣,醫師收入主要來自看診,看診量低薪水就少。新加坡則可以根據黃韻如的需求提供符合她的條件,這種待遇在台灣就很困難。「台灣應該想想,凡事都要齊頭式平等到底會得到什麼結果?」陳添枝問。如果台灣經濟走不出現在的困境,十年後還有誰留在台灣?

從生活條件看,台灣很適合居住過生活,我們有密度最高的超商,最便捷的生活機能,還有濃濃的人情味;但現在,很多青壯年都被迫遠走他鄉享受不到,他們多數人心裡都渴望再回到台灣。讓他們再回到這裡工作,讓他們有一條回家的路,這是這一代人應該認真面對的責任。

人才出走大陸 不再只考量薪水Q:請問您前往大陸工作的原因?(複選)

52.3% 市場潛力大

49.6% 增加工作歷練

42.7% 公司安排

26.3% 兩岸競爭先卡位

37.4% 薪資較優渥

26% 台灣工作機會少

19% 較國際化

資料來源:104人力銀行「2012年西進大陸求職意向調查」台灣人才短缺 全球最嚴重2012年亞洲國家企業徵才困難度,台灣僅次於日本

81%日本

47%台灣

37%新加坡

34%全球平均

23%中國

資料來源:美國人力資源公司萬寶華《2012年人才短缺調查全球結果》2021年 台灣人才斷層將超越日本

-1.5台灣

-1.4日本

-0.6新加坡

0.0中國

2.1印度

資料來源:美商韜睿惠悅企業管理顧問公司《全球人才2021調查研究》註:1. 此研究為韜睿惠悅與牛津經濟研究機構合作,考量各國人口趨勢、教育體系等多面向指標綜合預測結果。

2. 負值為人力短缺,數字越大,短缺情況越嚴重;正值為人力剩餘。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0263

創業公司CEO中,頂尖的10%贏在哪裡?

http://www.yicai.com/news/2013/02/2493775.html

1 擅長找人,也擅長炒人

出色的 CEO 都是招人好手,這就意味著你得為了你的夢想和事業招來人,也得趕走人,尤其在看起來不太重要或者很冒險時。以前我曾經在一個 CEO 手下幹過,他很會招人,但是不會炒人。死定了的。

2 創立一種文化,而不單是一家公司

最好的 CEO(比如 Zappos 的 Tony)能夠構建一種文化,給每人一個使命,這樣就會在一堆爛公司中站出來。

3 傾聽,行動

許多 CEO 會告訴你他們在幹嘛,但是只有最好的才會去傾聽反饋,甚至依據這些反饋做出改變。這一點我要誇下 Flipboard 的老大 Mike McCue,他會告訴觀眾有哪些功能是他負責設計的。

4 夠堅韌

AirBnb 用了一千天時間才把生意弄轉,想想要是他們在第 999 天放棄了會如何?最好的 CEO 都會不斷的努力向前,即使所有事情都似乎在跟他們作對。

5 有願景

不消說,隨便一抓就有一大把不錯的 CEO,但是除非你可以創造出某個真正對人們有用的產品,要不然沒人會記得你。你能看到所有人都有穿戴式計算設備時的場景麼?我相信有些人可以,他們就是那些能帶來有趣產品的 CEO。

6 專注

我有個朋友,以前在 Steve 手下,他說 Steve 的牛逼之處就是,他手下的團隊不搞定特定任務就不准換其他的。

7 說話清楚

就是有很多人不會講好一個故事,讓大家都能記住。而 CEO 的職責就是給別人講述這家公司和產品的故事,那些最好的 CEO 正是精於此道的人。

8 理解客戶

最好的 CEO 打心裡明白自己的客戶想要什麼,即使是在做出一些反客戶的選擇時。

9 擅長說服別人

CEO 經常需要和不同利益群體的人打交道。消費者想要這個東西,投資者偏又不喜歡,怎麼辦呢?優秀的 CEO 總能找到辦法把別人說的心服口服,牽著別人的鼻子走。

可以加分的幾點有:

Nice

Steve 的確不怎麼 Nice,但是他在很多方面都是例外。人們會記住那些混蛋,儘量繞著他們,所以作為 CEO 還是不要太討人厭。

創造者

沒錯,就算你不是創造者也可以做 CEO,但是這麼做就有點逆流而上的意思了。好的 CEO 通常是那些可以寫寫代碼或者能夠用 3D 打印機做出一個全新設計的人。

正直

最好的 CEO 都是倖存者,如果你有什麼不可告人的秘密或者私下裡以不同面孔對人,是很難倖存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4217

頂尖孵化器YC是如何訓練創業的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49166.html
8月20日在硅谷山景城的計算機歷史博物館外,只要看看沒有一個空位置的停車場,在南灣空曠的建築群的反襯下,就知道是個重要的日子——孵化器Y Combinator Demo Day,夏季訓練營的成果展示。

有創業者對我說「YC就是創業公司的常青藤」。我不喜歡這種誇大的形容,也不想把進了YC訓練營的創業者視為明星,在和本期訓練營的創業者交談之後,綜合他們的不同觀點,我們就來看看一個創業公司在YC的三個月裡是如何度過的,他們究竟能獲得什麼。

申請:沒有什麼國籍之分,重點是你想到硅谷來,想獲得YC的資源。

我們報導過的創業公司Prim創始人Xuwen對我說,其實你可以把申請YC看成美國大學的招生,他們當然更傾向於找到英語講的更流利、思維模式更相近的美國本土創業者,這也是為什麼早前有說法Paul Graham不喜歡英語不好的創業者,相對更傾向於從海外找創業公司的500 Startups,YC顯得更關注美國本土的創業者。但是在和從荷蘭、英國來的創業者談過他們申請YC的過程時,我發現其實重點根本不在於你是哪個國家的人,而是你是否真的想到硅谷來接受三個月的訓練甚至留在這裡更長的時間,同時,你是否非常清楚自己要做什麼。

我們報導過的IxiPlay、和Kivo都來自美國本土以外的歐洲,他們申請YC的經歷和所有人一樣。他們希望到硅谷來,從融資、增長、發展路徑等方面獲得YC的幫助,都在網上填寫申請,隨後接到電話獲得面試的機會,立刻飛到硅谷來參加著名的10分鐘面試。

面試:10分鐘,只問最基本的問題:你是誰,你的產品是什麼,產品給誰用,你如何與眾不同。

幾乎所有採訪的公司都向我提到這個10分鐘的面試,幾個YC的合夥人坐在面前,他們只問你最基本的問題:你的產品是什麼,你的用戶是誰,給用戶解決什麼問題。其實這些創業公司也有一個共同點,他們在進入YC之前已經多少都有個產品的模型或者已經做了一段時間,並不是帶著一個想法就跑到硅谷來的。

來自荷蘭的創業者Bart Dirkx和Ruud van der Aalst對我說,你必須準備的非常充分,知道你的用戶是誰,市場規模有多大,競爭對手在做什麼,你的願景是什麼,你現在做到什麼階段了。如果你自己可以回答這些問題了,才會有機會通過面試。

不過情況也並非絕對如此,Kivo的創始人Zefi Hennessy Holland提到也可以通過朋友的推薦,他的一個朋友從YC畢業,在他申請YC的過程中給YC的合夥人寫了一封郵件介紹Kivo和Zefi本人,至於這是否有用,Zefi告訴我「這就要看幫你寫介紹信的人對你的評價了。」像我們報導過的創業公司Prim創始人Xuwen,他因為是第二次參加YC的訓練營了,只跟Paul Graham聊過想法沒有參加面試就直接被招進了本期的訓練營。在強調人脈和個人信譽的美國,有合適的介紹人和建立過個人信用顯得非常重要。

指定導師,獨立工作。

和500 Startups為創業者提供一個250人的導師名單和一個co-working space不同,YC的導師就是他們自己的合夥人,並且讓創業者自己獨立辦公。Zefi Hennessy Holland告訴我,現在YC一期訓練營有60個公司左右,四個全職的合夥人每個人負責15個創業公司,還有6-8個(或者更多)的兼職導師選擇負責的創業公司,「他們不會像老師一樣跟在你後面問你最近怎麼樣了,做到什麼程度了,所有你做的事情就是到硅谷來,自己找個地方住,自己找個地方辦公,做你自己的事情,當你需要幫助的時候再找他們。」

也就是說,在這三個月裡,如果你沒什麼事情,YC的人不會經常找你。

星期二晚餐:建立人脈、分享經驗。

進入YC的創業公司都會參加這個常規性活動:星期二晚餐。在這個晚餐裡YC會邀請硅谷的知名創業者來分享經驗,其中一位創業者對我說,他覺得YC最不同的不止是邀請像Mark Zuckerberg這樣的當紅明星,還有一些「失落的創業者」,像被趕出公司的前Groupon CEO Andrew Mason、前ZyngaCEO Mark Pincus、雅虎創始人楊致遠等等,「他們會從自己的經驗裡分享當時為什麼要做這個決定,自己做錯過什麼,會很平心靜氣的跟你說建議你不要犯我犯過的錯誤。」他告訴我在星期二晚餐上的這些談話內容完全保密(YC的一些導師也是保密的),他只能告訴我請過誰、主題是分享自己的錯誤,但是不能告訴我具體談了什麼(所以也在這裡隱去了他的名字),「在YC,活動內容保密是大家的共識。」

最像常春藤盟校的地方:內部社交網絡。

在美國的大學裡,如果你的家人曾經畢業於常青藤盟校,會對家族中的其他人再申請學校有幫助。在這些創業者的介紹中,我認為最像「常春藤」的地方在於他們都談到的內部社交網絡。YC為所有參加過訓練營的創業公司設立了一個不公開的聯繫名單,進入這個名單後有個簡單的共識是大家要互相幫助,Ixiplay來美國後要拍產品Demo的視頻,就是找YC畢業的公司做的;Prim最早找用戶也是從這個聯繫人名單裡找的。你可以找他們來做用戶測試、推廣、介紹投資人、瞭解行業信息,只要你們都有一個「YC」的標籤。

YC會指導你做兩件事情:優化產品和與用戶交流,核心只和一件事情有關——增長。

Zefi Hennessy Holland對我說,當他到YC之後,他們談的最多的就是增長。「YC不會管你遇到了什麼幾乎問題,他們只是和你一起討論對用戶來說最重要的是什麼,你怎麼獲得用戶。」以Kivo為例,他們做的是協同辦公的產品,早前Kivo的模式是賣授權給大企業的IT經理,後來他們發現這種模式是把設計給用戶用的產品賣給IT經理,而且大企業要決定一個服務的供應商需要很長的流程,對Kivo來做增長慢,在進入YC後Zefi Hennessy Holland把模式改為把產品做給每個消費者都會用,強調簡單直接,不再賣授權而是用下載安裝和註冊來作為增長的標準。

 YC的投資:佔股2%-10%不等,通常在6%-7%。

所有的公司都會獲得YC的內部投資,投資的規模和YC的佔股比例都根據具體的創業公司的情況而定。簡單來說,如果創業者的經驗豐富,產品模式簡單易懂,YC的佔股會相對較少;如果創業者是第一次創業,特別是做企業級的產品或者看起來盈利路徑比較長,YC會佔較多的股份,最多會到10%。正常的情況下,佔股在6%-7%左右。

訓練演示產品、和投資人對話的能力

YC很看重創業者演示產品的能力,他們會在Demo Day的前一個星期對創業者進行訓練,主要是關於如何演示產品、強調重點。但是這些創業者也都告訴我,在YC的感覺是他們不會幹涉你太多,因為創業的項目是創業者自己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4376

頂尖產品經理有哪些特質?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52888.html

視野開闊。塔尖1%的產品經理思維不會被今天或當今市場環境中可以獲取的資源所限制。他們會描繪出顛覆性的大機遇,並為抓住這些機遇而制定具體計劃。

交流。1%產品經理的提議是無法反駁或忽略的。他們會恰到好處地使用可以得到的數據,但也會利用偏好、信念以及激將法等讓掌權者乖乖拿出經費、資金或其他資源並不再加以阻撓。

簡化。1%的產品經理知道如何投入20%的精力從任何產品功能或項目中汲取80%的價值。他們不斷重複這一過程,發佈更多項目或並為產品或業務帶來復合回報效應。

分清主次。1%的產品經理知道如何按照主次輕重對項目進行排序。他們能夠在速戰速決與平台投資之間找到平衡;也可以在主動出擊與防禦項目間取得平衡。主動攻擊是指那些業務增長型項目,而防禦則是那些業務保護以及消除業務阻力(運算、清除「技術債」,消滅bug等等)的項目。

預測與衡量。1%的產品經理能夠預測一個項目的大致收益,並且能夠應用過去經驗並利用具有可比性的參照標準實現高效預測。他們也會在項目開展之後衡量收益,並將所學到的經驗教訓應用到未來的項目排序以及收益預測中去。

執行。1%的產品經理會迎難而上。為出成果,他們會做任何需要的工作。他們理解中的職責,是不存在任何具體界限的。只要有必要,他們就會招募人才、製作按鈕、開發業務、做升級、與內部律師作鬥爭……

理解技術上的權衡。這1%的產品經理不一定擁有計算機科學學位,但卻需要大致理解他們對項目所要求功能的技術複雜性,而不需開發部門投入人力物力。他們應該與開發部門合作,做出恰當的技術權衡(即妥協)。

理解優秀設計。這1%的產品經理不一定要是設計師,但應該能夠鑑別卓越的設計,將其與優秀的設計區分開來。他們也應該能夠向設計部門的同事傳達出其中的區別,或至少指引從優秀追求卓越所應努力的方向。

編寫有效的文檔。1%的產品經理應能夠寫作簡潔明了、能夠奏效的文檔。他們應該瞭解,每多寫一詞,前文的價值就被稀釋一點。他們應該花時間與精力為關鍵文檔(按鈕標籤、導航等等)找到最佳表述,一般的表述是不夠的。

我似乎從未遇到過一個這樣位於塔尖1%的產品經理,當然,在真正僱傭之前我也不會找到這樣的人。你可以試著僱傭一個前10%並且能夠在這些方面成長與提升起來的產品經理,而不是一開始就去尋找那塔尖的1%。

本文作者伊恩·麥卡利斯特為(Ian McAllister)為亞馬遜(Amazon)流量管理高級經理。

譯 丁盈幸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6457

比特幣價值幾何?華爾街頂尖分析師這麼看

http://wallstreetcn.com/node/66739

比特幣已經開始吸引華爾街最頂尖的貨幣分析師的注意。

昨日美銀美林利率與外匯研究全球主管David Woo發表了該行對比特幣的第一份研報。

如華爾街見聞昨日報導,在報告中,David Woo認為:

我們相信比特幣能夠成為電子商務的一種主要支付方式,並且成為傳統貨幣交易的有力競爭者。我們認為,作為一種交換中介,比特幣無疑有著增長的潛力。

假設比特幣成為(1)電子商務和貨幣交易的主要力量以及(2)成為一個聲譽接近白銀的重要價值儲存中介,我們對其的公允價值分析顯示比特幣的最大市場價值為150億美元(1個比特幣=1300美元),這顯示今年比特幣的100倍大漲可能存在超過基本面的風險。

而花旗G10外匯策略全球主管Steven Englander也在思考比特幣的前景,他在報告中寫道:

我試圖研究比特幣的分析框架以及其是否可被看作貨幣。由於一些理由,我對此仍然感到困惑,看起來比特幣的供給方能夠限制比特幣的攻擊,但他們無法限制採取類似科技、與比特幣特徵相似的「山寨比特幣」的供給。這使得人們面對一大波類似的電子貨幣無從選擇,這將讓估值變得困難。

Englander在報告中解釋了這一問題:

與藝術品不同,比特幣能夠被精確或接近的複製。比如在比特幣需求旺盛時,一些人可以做有著類似特性的耐特幣(但可能挖掘的難度是比特幣的兩倍),而另一些人(可能是美聯儲)則可以創造哥特幣(比如挖掘成本可能更低些)。你可以說這些貨幣的相對價值由其在當時的挖掘成本決定,儘管比特幣至今的大幅波動顯示價格驅動的投機因素主宰了邊際生產成本。我的推測是,隨著不同「幣」被創造出來並先後引領潮流,我們會看到巨大的投機波動,更多人會擔憂這些幣種的價值中樞是什麼,沒什麼能停止其擴張。我認為,如果比特幣們沒有了匿名和可攜帶的優勢,其基礎的定價難題將導致其失去吸引力。

你可能會問比特幣與美元或其他貨幣的差異在哪。答案是在美國,你必須要接受用美元來對貨物和服務付費,而你並不必須要用比特幣,更不用說那些山寨比特幣。法律地位和供給端的獨一無二性可以引領美元在交易中的價值,而這是比特幣做不到的。美元是法定的貨幣,從長期看,如果沒有辦法區分比特幣們,那麼當前比特幣不受政府監管的優勢最終會變為劣勢。

Englander承認比特幣初期的成功,但他仍然不相信這會持續。

「如今,比特幣還沒有碰到真正的競爭,其魅力非常巨大。比特幣目前尚未因沒有收益而陷入劣勢,因為G4國家的貨幣實際上也都沒有。但我仍然持懷疑態度,因為看起來啟動一個替代品非常容易。

事實上,就在最近幾個月已經至少有54個類比特幣的電子貨幣出現,而其中大多數的價格都出現了飆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4024

美國金融和咨詢業如何招募頂尖人才?砸錢,狠狠地砸錢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76194

每年校園招聘季,各大公司都會為了獲得頂尖人才在各大高校進行軍備競賽式的競爭。中國如是,美國更是這樣。在美國,銀行和咨詢公司尤其舍得為招聘砸錢,其中有的公司每招一個人的投入高達5萬美元。 和傳統制造業不同,金融、咨詢等服務業是人力資源密集型行業。歸根結底,人才是公司唯一也是最重要的資源。所以,在各個公司眼中,即便砸下重金,校園招聘仍然是不能放棄的香餑餑。正如一家資訊管理公司聯合創始人所說: “我們喜歡在頂尖高校招人,因為我們知道校園里能夠招聘到很好的人。我們只要投入資源、設置一些篩選標準就可以找到合適的人。我們很清楚什麽樣的人會有高智商,什麽樣人具備領導力,什麽專業的人合適做什麽…… 我們做校園招聘的年數越久,就越容易得到想要的人才。我們每年都會確保從不同的高校招募頂尖人才。如果幾年不從一所學校招人,那麽再想從那里招到人就很難了。” 為了以下數據可以直觀地展現各大公司對招聘有多麽重視:非盈利組織Teach for America在2011年的招聘預算為3760萬美元。一家金融服務公司的員工估計,她所在的公司每招一個人的投入為5萬美元。如果你看看大銀行和大咨詢公司的這類支出,你就會發現每年花在校園招聘和新人培養上的錢至少也是好幾千萬。 有一家對沖基金非常舍得在招聘上花錢,他們在達特茅斯學院招聘時,甚至給每位沒有參加他們招聘的人100美元獎勵,只為了弄明白他們為什麽不選擇自己公司。2012年,達特貌似學院的四個致告別辭的優秀畢業生代表中,有兩個去了高盛,一個去了摩根士丹利,一個去了麥肯錫。 每年校園招聘季,各大公司都會為了獲得頂尖人才進行軍備競賽式的競爭。這並沒有什麽錯。每一家私人公司都應該盡最大的努力,以期獲得更好的發展。在招聘方面,這就意味著在學校里投入大量地時間和金錢,將全國最優秀的學生收入囊中。 大多數銀行和咨詢公司都會在8月和12月期間對大四學生發出offer。校園招聘文化也為在校生們提供了一個普遍的追求目標,當他們看到自己的前輩們步入一個令人羨慕的職業軌道時,他們會努力讓自己也變得優秀。 如果你是一家小公司,為了公司長遠發展希望招募一些高素質的畢業生,這絕非易事。 首先,你得提前幾個月下手,因為稍晚一點人才就被招走了。你得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去召開招聘會,散發工作宣傳冊,在各地的高校之間來回奔走。你還得與各品牌公司的大幅的廣告牌和衣著光鮮的招聘人員競爭。最重要的是,你還要開出足夠有競爭力的薪酬,才能從那些財大氣粗的大公司口中奪食。即便這樣,你最後找到的人還未必能滿足你的要求。 那麽,人才爭奪戰的結果如何呢?下表就展示了近年來美國各大高校在校生的就業意向: 如果你仔細看,就會發現雖然不同學校的專業傾向不同(比如耶魯法學院學生較多,而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學生偏多等等),但他們理想工作的行業分布都差不多。雖然畢業後實際的行業眾多,但在校生們的選擇大多集中在金融、咨詢、法律、醫學等六大方向。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0927

美國金融和咨詢業如何招募頂尖人才?砸錢,狠狠地砸錢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76194

每年校園招聘季,各大公司都會為了獲得頂尖人才在各大高校進行軍備競賽式的競爭。中國如是,美國更是這樣。在美國,銀行和咨詢公司尤其舍得為招聘砸錢,其中有的公司每招一個人的投入高達5萬美元。 和傳統制造業不同,金融、咨詢等服務業是人力資源密集型行業。歸根結底,人才是公司唯一也是最重要的資源。所以,在各個公司眼中,即便砸下重金,校園招聘仍然是不能放棄的香餑餑。正如一家資訊管理公司聯合創始人所說: “我們喜歡在頂尖高校招人,因為我們知道校園里能夠招聘到很好的人。我們只要投入資源、設置一些篩選標準就可以找到合適的人。我們很清楚什麽樣的人會有高智商,什麽樣人具備領導力,什麽專業的人合適做什麽…… 我們做校園招聘的年數越久,就越容易得到想要的人才。我們每年都會確保從不同的高校招募頂尖人才。如果幾年不從一所學校招人,那麽再想從那里招到人就很難了。” 為了以下數據可以直觀地展現各大公司對招聘有多麽重視:非盈利組織Teach for America在2011年的招聘預算為3760萬美元。一家金融服務公司的員工估計,她所在的公司每招一個人的投入為5萬美元。如果你看看大銀行和大咨詢公司的這類支出,你就會發現每年花在校園招聘和新人培養上的錢至少也是好幾千萬。 有一家對沖基金非常舍得在招聘上花錢,他們在達特茅斯學院招聘時,甚至給每位沒有參加他們招聘的人100美元獎勵,只為了弄明白他們為什麽不選擇自己公司。2012年,達特茅斯學院的四個致告別辭的優秀畢業生代表中,有兩個去了高盛,一個去了摩根士丹利,一個去了麥肯錫。 每年校園招聘季,各大公司都會為了獲得頂尖人才進行軍備競賽式的競爭。這並沒有什麽錯。每一家私人公司都應該盡最大的努力,以期獲得更好的發展。在招聘方面,這就意味著在學校里投入大量地時間和金錢,將全國最優秀的學生收入囊中。 大多數銀行和咨詢公司都會在8月和12月期間對大四學生發出offer。校園招聘文化也為在校生們提供了一個普遍的追求目標,當他們看到自己的前輩們步入一個令人羨慕的職業軌道時,他們會努力讓自己也變得優秀。 如果你是一家小公司,為了公司長遠發展希望招募一些高素質的畢業生,這絕非易事。 首先,你得提前幾個月下手,因為稍晚一點人才就被招走了。你得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去召開招聘會,散發工作宣傳冊,在各地的高校之間來回奔走。你還得與各品牌公司的大幅的廣告牌和衣著光鮮的招聘人員競爭。最重要的是,你還要開出足夠有競爭力的薪酬,才能從那些財大氣粗的大公司口中奪食。即便這樣,你最後找到的人還未必能滿足你的要求。 那麽,人才爭奪戰的結果如何呢?下表就展示了近年來美國各大高校在校生的就業意向: 如果你仔細看,就會發現雖然不同學校的專業傾向不同(比如耶魯法學院學生較多,而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學生偏多等等),但他們理想工作的行業分布都差不多。雖然畢業後實際的行業眾多,但在校生們的選擇大多集中在金融、咨詢、法律、醫學等六大方向。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1020

全球頂尖高頻交易公司Virtu謀求上市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77920

隨著全球網絡化進程的不斷加速,金融行業和互聯網的聯系也越來越緊密。而就在前不久,一家頂尖的電子交易公司Virtu開始在美國謀求上市,這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金融業的進化趨勢:交易系統對於公司利潤的影響正在不斷增大,向高科技領域邁進將是金融業未來發展的走向。 Virtu是一家全球專利的電子交易公司,主要采取高頻交易策略。可能不少投資者對於這個名字很陌生,這毫不奇怪,因為這家公司總共只有150名雇員,前年的稅息折舊及攤銷前利潤不過2.4億美元,去年升至2.75億,但依舊和那些大型銀行券商差距甚遠。然而Virtu的估值卻高達30億美元,顯示了市場對於高頻交易的充足信心。此次Virtu的融資規模大約在2.5-3.5億美元之間,如果上市成功,則Virtu將成為首家成功在美國上市的獨立電子交易公司。 高盛將負責承銷Virtu此次的IPO,此外還有摩根大通、奧尼爾投資銀行(Sandler O'Neill)參與其中。Virtu公司的一部分股權屬於美國銀湖投資基金(Silver Lake Partners)。 據英國《金融時報》報道,Virtu創始人Vinny Viola在投身商界前曾是一名陸軍軍士。然而天賦過人的他在退伍後迅速融入了美國的金融圈,曾擔任過紐約商品交易所的董事長。他在2002年創立了這家公司,其董事會中還有John Abizaid也出身軍隊,為前美國中央司令部指揮官。 在公司上市成功後,現任總裁的Viola將出任董事長,而Douglas Cifu則將接任總裁一職。而前納斯達克執行官Chris Concannon在2009年加入了Virtu,並將出任CEO一職。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187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