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十九招,从生活细节中省下大钱

http://www.cbnweek.com/Details.aspx?idid=1&nid=5311

省钱的要义早已不是以数目字计算的存款增加,而是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以最小的花费获取最大的利益,使自己的增值最大化。


  如果跟一个从写字楼里走出来穿得日韩范儿的小青年儿说起空调车和非空调车的起步价相差1块,或者早市收摊时的西红柿会便宜5毛钱,他或她多半会给你一个恍如隔世的呆滞表情。
由于记忆的惯性,如何省钱仿佛是更适合奶奶辈儿的话题。在互联网上谈论着丰饶和长尾理论的我,没办法理解那些整天盼着粮票和油票从什么都讲究定额配给的时代里走过来的长辈们,对稀缺的恐惧和对节省的追捧已经植入他们的习惯里。
如果你也曾经是《读者》之类的杂志的读者,可能会记得里面那个吃烂梨子的故事:一家人发了一筐梨子,里面有几个已经烂掉了,妈妈不舍得扔掉烂梨就要求 大家先从坏的梨子开始吃,可是隔几天就有新梨子变坏,结果一家人吃了一筐烂梨。我把这个故事读给妈妈听的时候,她尴尬地笑了起来:“这不就是在说我吗,不 过那些都是钱呀,扔了多可惜。”
我也记得自己还没上小学的时候,太姥姥曾经费劲巴拉地把一个已经被扔掉的墩布把手捡回来改造成一把筷子的事儿,太姥姥得意地说:“看看,比买的都好 用,又省下来了。”很长一段时间我都搞不明白,太姥姥的脑子里都装了些什么呢?她不爱睡懒觉、不爱穿新衣、不爱看电视剧,可能也从没想过去旅游一下或住住 旅馆这档子时髦事儿,仿佛她的乐趣就是收集水龙头的漏水、计算这个月又省下几毛电费,或者一边责骂在院子里的驴子,一边带上老花镜把被驴子啃烂的连裤袜修 补好。
她们这种节省被我看做是赤裸裸的代沟。长辈们的节俭是无底线地将所有非必需品,变成银行存款上的数字。而对我来说花钱享受是有快感的,钱只是种等价交 换物,只有换成了花衣裳、好吃的才有价值。更主要的是,我根本不相信节省能攒下什么钱,也没见谁省钱省出财务自由的,开源才是正经事嘛。
工作以后,每月都有一笔钱按时打到我的银行卡上,财权在握的我,信心满满要过不同的生活。可是几年过去了,尽管工资也随着通胀涨了不少,“钱”给我带来的限制却越来越多,也越来越明显,旅游或进修都要钱字当头呀。欲望还总是跑在薪水前面,也不知道钱都花到哪里去了。
后来,一个买了3套房的前领导自诩过来人,向我展示财务规划的重要性,而理财的前提自然是先省下来。他说他跟另一个在凑第一套房首付的大学同学最大的 分化就是10年前他省下了2万块,正好够付第一个首付。又后来,某个五一长假,我宅在家里等着银行发来工资到账短信的时候,有个坚持吃完中午饭后在日历上 记账的同事,已经坐着提前订购的二折机票飞往袋鼠之乡。
我终于意识到对平凡的自己来说,只想着开源是不靠谱的,在有限的时间里,如果要更自由,学会省钱是唯一的选择。同时我迅速进化出一套省钱价值观:省钱 就是学会更聪明地花钱,它就像我个人资金池底下的水塞(这几年被我白白放走的人民币应该能买一辆比亚迪F0了)。不仅如此,我还决定大力鼓吹省钱的姑娘更 可爱,省钱的小伙儿更可靠等等。
当然也并不是说,我现在会为了节省1块钱起步费,在瑟瑟寒风中坚持等一辆非空调车,我只是学着把理财的意识种到心里—既使只有2000块,也要感觉到自己有义务让每一毛钱物尽其用。
前一阵,房祖名在《快乐大本营》上爆料自己小时候常常被成龙追缴电费、要求随手关灯,原因是电费很贵,星爸成龙还规定上厕所时,大便可以用2格厕纸,小便就只能用1格纸。这种省钱的境界真让我望而兴叹。
之后,我以能拖出3个惊叹号的声调高喊着“我要省钱”加入了一个省钱主题小组,然后才知道省钱可不像捡起橡皮塞,塞住下水道那么容易,它着实需要那么一点天赋、一点努力,最后还要习惯成自然。
现在,我总结了一些也许可以帮你快点找到省钱的感觉的Tips,供你参考一下!

 

1 在家请客
外出就餐一顿,吃得稍微像样点,每人至少50块,而100块的食材做顿饭至少够4个人大吃一顿。所以下次比较熟的朋友聚会时,不妨换个方式:找个人家,一人做一道拿手菜,凑成一桌,有什么比一起做饭更能增进感情的呢?

2 先比价再购买
如今,做到货比三家已经不需要你到处奔波了,比价网站早已如过江之鲫,到处都是。豆瓣网有图书比价,买3C可以去京东查最新报价,买机票有携程、艺龙、去哪儿等。比价也是门户汽车频道或垂直汽车门户的标配功能。

3 多利用公共交通
尽管咱们的公共交通还待完善,但足可应付日常出行,往往多睡了10分钟,或是磨蹭了一小会儿,为了按时赶到只好打车代步。早出门半小时,就可省下大部分打车费用。

4 团购
团购肯定能省下一大笔,但前提是你不买没用的东西。想好你需要什么,然后有针对性的去寻找团购机会,而不是每天守着团购更新,看到便宜货就情不自禁点击购买。

 

 

5 记账
记账不能直接帮你省钱,相反还得花出去一个笔记本的钱。但知道自己的钱都花哪儿去了,了解自己的消费结构之后,你才可能思考怎么把钱花在对自己更有价值的地方。记本清楚账也没那么容易,能坚持下来,你就离成功不远了。

6 购物卡
购物卡是单位的福利,但十有八九,定点购物的商店不是离自己巨远,就是跟自己平时购物相比偏贵,或者根本是自己不需要的东西,这时不要随便买买了之,跟更需要它的人交换吧,如果懒一点,还可以直接跟路边的收卡的二手贩子兑换现金。

 

 

7 闲置物处理
网上有个二手货卖家恨恨地说:“买的时候手多贱,卖时价格就多贱”。非理性购物这么多年,相信大家也都积攒了不少用不着的物品,留在自己这里就等同于废品,拿到二手市场它们也许还能焕发一下第二春。一般的小区里就有定期开市的跳骚市场,不妨跟楼下的大妈们打听一下。

8 手续费能省就省
跨行或异地存取款的手续费从千分之一到千分之五不等,多家银行的跨行取现手续费已经由每笔2元涨到每笔4元。省钱要的就是这股计较劲儿:多走几步去不收手 续费的ATM取现,利用支付宝网络转账省去跨行转账的手续费。跟公司财务部的同事闲聊的时候别忘了顺手学几招儿省钱窍门。

9 找到便宜的飞机票
有位同事利用去年国庆假期前去巴厘岛玩够7天,总支出还没超过3000块,全仰仗他在促销活动中抢到了免费往返机票,这事儿让我馋得直流口水。豆瓣上没钱 也旅游小组里有个将近7000人推荐的帖子叫“懂行的人,机票比火车票便宜”,作者罗列各种能买到2折以下机票的网站,看过才知道不一定要赚很多钱,多逛 逛穷游网,花点省钱的心思,也能实现年轻时四处走走的愿望。

10 二手货交易
二手市场比大家想象得要繁荣。大学的BBS和分类信息网站上有大量的二手交易信息,电子产品、家具甚至衣物。自从意识到我所拥有的物品,不过是暂时占有其使用权之后,是不是一手已经不是最重要的考虑因素,如果现在我想买一辆自行车,会先去二手市场转转。

 

 

11 利用大学资源
大多数公司人在职场打拼几年后都会意识到自我提升的重要性,报班、上学成了热门选择。住在大学附近的人有福了,这里到处是免费的学习机会。你可以花2万5 拿一个成本2块钱的某名牌大学在职研究生结业证,也可以趁周末免费帮那些偷懒没来的学生听课。大学里免费的英语角移植到培训机构里,即使打对折后也要 5000多。当然,想去商学院认识新朋友的除外。

12 简化婚礼
可以统计一下,有多少恋人因为不堪复杂婚礼筹办的压力产生嫌隙甚至导致分手?一场豪华婚礼最大的贡献恐怕只是拉动内需和帮助就业。与其繁琐铺张,不如找个清静地方,举行一场简约的婚礼,既省钱又浪漫。

13 做预算
在月初将本月必需品支出、非必需的欲望品支出列个单子,排除对自己太过昂贵的欲望负担。学会管理自己的收支,也算是成熟的一个标志,可以避免成为星光族(发完工资一个星期花光,剩下的日子用信用卡透支支持)。

14 买书先试读
搬家时,才发现曾经买过那么多地雷书(粗看介绍无比的好,但内容根本不合自己口味的书),无论是从个人经济角度还是地球环保角度上来说,这都是浪费,所以买书之前别太信别人推荐和书评,先从网上找一段来试读一下。

15 你会砍价吗?
很多人脸面薄,不好意思跟人砍价。但要想省下钱来,不砍价怎么行?此外,从砍价中你也可以发现很多生活的乐趣。从证券公司开户,到购衣置物、旅游住宿、景点门票、吃饭埋单,砍价无处不在。不过务必注意察言观色还有平衡的艺术。

16 淡季旅游
为什么非要等到黄金周跟乌泱泱的游客一起煮饺子呢?旺季的交通费、住宿费能比淡季贵出一倍还多。一年365天,把假期分散开,并不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特别是近年,相关部门已经取消了一些人为制造旅游资源紧张的长假期。

17 下次再买
“凡是遇到可买可不买的,一定不要买”,这是前同事传授我的一条省钱方法。但当我满脑子都是某件商品时,哪还分得出它是不是必需品。“下次再买”就成了我减少冲动购物的法宝:遇到那些计划外出现的喜欢物件时,忍住,先等等,告诉自己“下次再来买好了”。

18 使用互联网
互联网可以帮你泡美眉,帮你找工作,也可以帮你省钱。利用社交网络朋友关系节省费用的方法实在太多。如果你想找个人拼车,社区BBS是个好去处;还有一种 交换旅行,比如2个分别在北京和厦门的豆瓣网友,相约到对方的城市旅行,由生活在当地的那个人负责导游和接待;身边租房的朋友平均每年换1-2次住处的不 在少数,繁荣的社交网络还能省下中介费,只要上班时能有空看看微博、刷刷豆瓣,就不妨通过网络发帖为自己省下一笔中介费,顺便多认识几个朋友。

19 留心细节
我真的需要手机报服务吗?不需要。那为什么我还没取消这项服务?因为它一个月只有3块钱呀。
我真的需要发条彩信到微博上吗?也不是很需要。那为什么还要花这条彩信钱呢?因为它只是一条彩信钱而已呀。
好多好多小细节,攒下的其实不单是几块钱,而是节省的好习惯。譬如第一时间取消你不需要的套餐服务;取消家里没人用的座机(我家座机电话现在唯一的用处就 是呼叫我不知道放在哪儿的手机);随手关灯;把室内空调温度调高一度;每个月都按时还信用卡不要超过哪怕一天等,说白了,省钱就是种感觉。
联系编辑:
[email protected]             

 

文|CBN记者 朱小坤
插画|陈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275

凍薪時代 九招幫自己加薪10%

2014-12-22  TCW

 

「七‧四折」這不是百貨週年慶大拍賣折數,而是台灣高階經理人相較亞太地區國家、同職等平均中位數的職場身價。這個數字出自美商韜睿惠悅今年針對高階經理人薪酬調查報告。

當台灣整體調薪率八年平均約四%,若扣掉近四%物價成長率,薪資幾乎不動。不管是將,還是兵,當全面加薪時代式微,你的身價該由自己創造和選擇。

如果你想挑戰高薪地做好三種準備,才不會提前被KO

準備一:把「人脈資產」計入你的薪資

走出國境,是主動創身價的方法之一。

黃溫良,三十七歲,信義房屋南京三民店經理。他是信義房屋第一批「聚英計畫」候選人,從五百人海選,歷經七年,店經理、海外新市場擴展磨練,是僅存十餘人其中一位。

十月,他剛回台,職等立即晉升兩級。他是信義房屋青島店「開荒牛」,「我在台灣不可能遇到郭台銘,但在青島,客戶是海信地產總經理、青島啤酒第三把手、双星集團副總裁,後來都變成我的朋友,」視野,是他選擇出走理由之一。

舞台是其次原因。「台灣是二千三百萬市場,光一個山東省就有一億人口,」他坦言:「挑戰遠遠超乎我的想像,學到的價值遠遠超過我拿到的薪水。」在台灣,他只是一個店經理,在一個省,職稱依舊是店經理,但卻被受邀至推案量是富邦集團二十倍大的海信地產上課,當起講師分享台灣經驗。

準備二:轉速、抗壓力,都要調高十倍

不管是人脈、視野、格局等「隱形薪資」,都較同儕多;只是,付出的成本相對也比同儕轉速相對高出許多。他形容,在中國工作是「高壓轉速」,因為產業特性必須第一線貼近當地生活,「連過馬路都可能是壓力,」黃溫良笑笑的說。

孩子教育問題是他選擇回台原因。「工作壓力大,我隨時可以上陽明山調節身心,但在那裡,登個嶗山紓解壓力,門票就要(新台幣)五百,」文史研究所畢業的他更深諳教育的重要性,不想讓兩個要上幼稚園孩子,總在「人滿為患」世界長大,配合公司政策外,他決定返鄉。

準備三:能大鳴大放,也要能「收斂」

「薪水要靠自己創造。但在我的薪資表單中,舞台機會和孩子親情都在這本帳中被計算,」他自剖。只是,看慣大舞台再回到「小池」,如何能伸能縮?是項學問。

「要賺『文化差異』的高身價,是很辛苦的,但卻能讓自己職場生涯更豐富。」五年外派經驗讓黃溫良有不同職涯抉擇。儘管兩岸都有人高薪挖角,但他腦中那張身價盤算表再次浮現,選擇留老東家,因為他相信舞台和身價,已握在自己手中。

如果你受夠被動調薪攻擊型談判,戰勝薪水不漲窘境

「好手不好找!」這是台灣上市櫃老闆,中國前兩大視頻網優酷、土豆總裁,甚至好萊塢頂級公司執行長的普遍心聲。

準備一:成為創造公司前20%好手

二○○八年金融海嘯將薪資水準打得七葷八素,當大家抱怨低薪凍漲時,薪資市場的遊戲規則,卻悄悄改變中。不管是創業或外派,多少須帶點冒險性格,留在原職就代表你是「魯蛇(loser)」嗎?

人資長給你的答案是:「NO!」

「調薪照工作表現而定,身價依能力和績效調整,」成衣代工天王聚陽實業人資副總周文津,和明年將跨進東南亞市場的晶華酒店人資長劉富美,不約而同的說。

儘管對大企業而言,薪資標準都有一個參考尺,但並非全無彈性。在普遍要求「好手」供需環境裡,只要你有能力、敢開口,彈性調薪多能到一○%,相較台灣年平均調薪四%,高出超過一倍。

準備二:先評估同業行情,再大膽開口

不過,《揭密!萬惡人資主管的良心建言》一書中提醒:「但也請別忘了,評估你自己的狀況是很重要的。」如果總認為自己具備九十五分身價,但在老闆心中卻僅有六十五分,那就引來不知行情的窘狀,反弄巧成拙。

其實,如一○四人力銀行或網站,都有提供產業或行業職等薪資基本行情,偶爾上去看看,「買豬肉殺價也要知道底線,」一位獵人頭公司副總分析;多參加同學會或同業組成的「秘書會」、「讀書會」團體,也能幫助了解市場行情。

準備三:績效評估前適度表現

數位網路興起,媒體產業成了低薪一族,但仍有談判空間。一位在紙媒待了六年的工作者就表示,入行六年中有五年加薪機會,平均調薪五千元以上,幅度約一○%,過程中還遇到金融海嘯。

秘訣就是把自己當個「傳教士」,不斷讓老闆記住他的作品和貢獻。「尤其是績效評估前一個月,要特別認真,」他分析,一天很慢、一年很長,老闆的腦容量記憶體也有限,就算有數字紀錄但可能會遺漏。績效評估前多爭取大專案,負責任完善工作,然後一而再、再而三的,說明自己的投入。

如果你懷抱著創業夢培養嗅覺,多看多聽苦工不能少

創業,則是另一條出路。

謝侑利,五十一歲,一上興櫃即躋身百元俱樂部昇華娛樂總經理。十一年前,他是台灣第一大IT補習班巨匠電腦四位創辦人之一,四十歲左右即有十億身家。「四十歲退休」是曾歷經「台灣錢淹腳目」那代人,最大夢想。他卻沒有這樣做。

「曾創造過一個紀錄,要的是一種成就感,」謝侑利坦言,早就能遊山玩水,但他卻持續在找機會,「希望再被『錢淹一下』,」這位老將開玩笑的說,背後則是想再拚一次的幹勁,也是想證明自己的職場身價。

準備一:多看新聞培養市場嗅覺,找出下一條成長新興產業創業

二○○五年,他四十二歲,邊到新市場中國觀察市場,邊從新聞中發現韓劇《大長今》從一齣戲到後續觀光財,就創造九百億元產值,「五十四集大長今產值,等於我要賣七百五十萬台電腦。」在科技服務產業中打滾磨練出的市場嗅覺,讓他洞悉文創產業將是台灣站上國際舞台的下個戰場。

準備二:分析自我優勢,且要快人之快

謝侑利分析,「要快人之快,才能取得先機。」他清楚自己擅長管理和行銷企劃,於是找兩岸戲劇製作人俞惟中合作。

「很多人不知道自己擅長什麼,遇到機會就無法進攻。要放大自己實力,才有國際競爭力和影響力,只想著開鹹酥雞店,是無法創造身價的!」儘管現年五十一歲、當同儕紛紛退休,他仍保持當年早上九點教課到晚上十點半,整整工作十二小時以上的精神。

準備三:結合跨界資源

課程報名網站領導品牌「你知我知好學網」創辦人林才越,則是另個靠創業自創身價例子。華頓商學院畢業、曾任外資分析師的他,三十歲不到,就能以年薪加分紅賺得一輛賓士車,但他說,遇上二○○八年金融海嘯,大夥不是等著被裁員,就是降薪以求。加上他厭惡金融業只求短利的績效導向、而非基業長青的管理模式,且體會到:「不上班就沒薪水,創業卻有人幫我賺錢,」毅然決然出走舒適圈。

他想法樂觀卻不莽撞。去年,召集四個跨界好友合資一百多萬創立了「你知我知好學網」。剛創業正式員工不到五人,但他華頓商學院出身加上多年財務和管理經驗,讓他懂得「造船且找到對的人上船」,不同背景養成互補差異。或許身價不比當年任職於投行薪資,但真正拿不走的自信來源,也墊高他的「隱形身價」。

「倒著角度看世界。」是剛上映的迪士尼新動畫《大英雄天團》中主角經典對白。與其,靜態埋怨低薪職場,不如換個角度思考,反客為主將職場發球權拿回手上。要創造高身價,就先將如何思考新職涯選擇而不陷入薪資泥淖,做為你二○一五年第一個課題吧!

【延伸閱讀】另類加薪:如何用「非貨幣收入」搶人才?

各國政府在吸引有移動能力的高階人才,除了「貨幣收入」外,也會提供諸多「非貨幣收入」,通常會有加分的效果,並非只有調薪才能解決問題。對於目前薪資不滿意的職場工作者,這也是重新衡量薪資滿意度的一把尺,而非一直鑽牛角尖,找不到解方。

例如在新加坡,白領外勞可為配偶及未滿二十一歲的子女,申請依親證,也可為父母申請探視許可證。並且對這些白領外勞提供醫療保險、教育計畫,讓他們可以享受到當地居民同等的權利,以快速融入當地環境。

例如Google會在辦公室裡提供員工免費食物,以及各種休閒娛樂設施。有人會認為,為何公司不乾脆多付員工一點錢?其實Google此舉,就是要讓員工多花時間待在公司裡,員工必須待在公司才能享受這些福利。

同樣是一個中階經理,派駐在和平國家,與派駐在戰亂地區,後者的貨幣收入一定要比前者高。若非如此,那些高風險、較落後的國家就沒人願意去。但有些人寧可待在台灣,放棄海外機會,卻相對擁有享受安定、親情等非貨幣報酬。如此一來,調薪之路未必順暢,也就要自行承擔了。

這些例子對台灣的意義在於:對想挖角更多創意人才,以提升產品競爭力的企業來說,「非貨幣收入」的效果往往比「貨幣收入」更好。因為對這些人才來說,當地的治安、風俗、醫療,以及子女的教育,都是考量的因素。如何用「非貨幣收入」吸引人才?這是解決當前台灣勞工薪資與外國差距的問題時,另一個思考的方向。

(文●楊少強)

【延伸閱讀】金融海嘯後,全球人才找工作更重穩定性——吸引人才因素排行榜

■2006年第1名:固定薪資第2名:工作/生活平衡第3名:工作挑戰性

■2008年第1名:固定薪資第2名:職涯發展、機會第3名:工作挑戰性

■2012年第1名:固定薪資第2名:工作穩定性第3名:職涯發展、機會

■2014年第1名:固定薪資第2名:工作穩定性第3名:職涯發展、機會

資料來源:韜睿惠悅企管顧問公司整理:黃亞琪

【延伸閱讀】和老闆談加薪,3個準備不能少

■累積籌碼》專注2至3個大專案:想加薪5%,成功1次不夠,最好累積2次以上,且要超乎老闆想像

■數字溝通》大膽表達,想加薪××%:自我評估後,直接找老闆談,前提是,先用數字呈現自己的表現

■隨時記錄》把績效記在本子上:像寫日記一樣,將績效數字立即記下,有本有據談判更順暢

資料來源:Salary.com、Business Inside、LinkedIn整理:黃亞琪

【延伸閱讀】想一次開口就成功,3種錯誤別犯

■別提無關的事:別提別人也在加薪,或誰要挖角你。談薪不是威脅老闆。

■1年別提超過2次:1年1次最佳。老闆心中,好人才也要共體時艱。

■別獅子大開口喊漲50%:幅度最好在10%至30%之間,機會才會大。

資料來源:Salary.com、Business Inside、LinkedIn整理:黃亞琪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517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