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投資教訓二十六歲賺到四千萬 三十歲財富歸零偶像歌手張克帆 一堂四千萬的理財課

2012-01-23  TWM




曾經大紅的偶像團體「紅孩兒」主唱張克帆,十六歲踏進演藝圈,十年內就累積超過四千萬元身價。

卻因投資失利而財富散盡。三十歲那一年財富歸零,重新當起月薪四萬元的上班族。

張克帆一堂四千萬元的人生理財課,你一定要知道!

撰文‧謝富旭、林筱庭

鮮少人能像張克帆一樣,深刻地體驗到什麼叫作「人生如夢」!十六歲出道,被主持界的大姊大張小燕網羅加入偶像團體「紅孩兒」擔當主唱快速竄紅,爾後單飛發 行過八張個人專輯,張張大賣。他以十年的青春歲月累積超過四千萬元的財富,這一年,張克帆二十六歲,但,不過四年的光景,他在股市輸光所有資產。讓他永生 難忘的是三十歲那一年的農曆過年。

談起這段不堪回首的投資經驗,在螢光幕前一向搞笑的張克帆,點起一根菸,神情嚴肅地緩緩道出:「三十歲那年,也就是二○○二年我剛進入EMI唱片當音樂後 製那一年的過年,是我人生中最窮的時候。」「我第一次領到EMI四萬元的薪水,想說要重新作曲,就花了四萬元買了一台電鋼琴,導致過年時身上僅剩幾百元, 這幾百元是我僅剩的所有財產……。」似乎是為了讓訪談氣氛更愉快些,張克帆接著說:「進入EMI領一個月四萬元薪水的那段時間,窮歸窮,但回想起來,應該 是我這輩子最單純快樂的時光!」「我搭捷運上班,下班後作曲,日子過得平凡簡單,重新體會做音樂的快樂……。」

致命傷一:

以為股價有規律性 因兩國論破功然而,在樂觀語氣的掩護下,他仍不經意洩漏因投資大意造成的悔恨。他接著說:「如果那時候不把台北市健康路與板橋文化路的房子賣掉,還繼續拗 股票;如果我是用現股買,而不是融資買股,就算一直擺著都不動,我現在至少有七、八千萬元的身價……。」人生總是充斥太多「如果」的悔不當初。大部分的 人,尤其是投資人總是以「如果這樣」、「如果那樣」來為自己所犯下錯誤找一個讓心裡好過點的藉口。

於是,當張克帆反問我們:「我又不是成功的投資達人,我可以為你們做什麼嗎?」我們誠懇地告訴他:「你可以告訴我們一件事,在人生追求財富的漫漫長路上, 如何減少『如果不那樣』的懊悔!」他頷首微笑了一下,直接進入正題:「我買的第一支股票叫中強電子,時間約在一九九八年,董事長叫王涇野,到現在他的名字 我都還記得很清楚,因為我買進不久後,中強就爆發財務危機,我投下去的一百四十萬元就這樣沒了!」第一次投資就慘遭滑鐵盧,非但沒澆熄張克帆對股市的興 趣,反而更激起他想要扳回一城的賭性。那時候,張克帆已經逐漸淡出演藝圈,自己創立行動電話門號批發公司,搭上台灣第一次電信開放熱潮,收入依舊豐碩,年 賺三、四百萬元算稀鬆平常,加上之前「紅孩兒」走紅所累積的財富,一個二十六歲的年輕小夥子擁有超過四千萬元的資產,企圖轉型成企業家兼做投資,對於追求 財富充滿了企圖心。

「中強一役,把我帶進股市後難以自拔,頻繁進出股市的結果,讓我成為『大戶』,當時我一個月成交金額高達一至二億元,常在台北市民生東路大慶證券VIP室 裡看盤!」張克帆自恃膽識大、銀彈足,以為只要在短線上頻頻擊出安打,就可以讓財富達到加乘效果。中強失利後,他憑著一股自稱從「亂作」當中體會到的股價 規律感,操作上竟逐漸有起色。豈料,這種「股價手感」只要一遇上政經事件大利空或企業重大變故亂流,就讓操作手感變得荒腔走板,瞬間產生的龐大虧損,讓之 前累積的小獲利悉數吐出不說,還讓財富元氣大傷。

致命傷二:

聽信明牌重押 因遠森科破功第一個嚴酷挑戰在一九九九年,當時的總統李登輝對國外媒體發表「兩國論」,引發台股驟跌。「兩國論那一次,我就虧了三五○萬元以上」。二 ○○○年陳水扁當選總統,台灣首次政黨輪替,張克帆還是沒躲過那次的股市急跌,也虧損了三至四百萬元之譜。

不過,即使屢遭股市重大失利,仍沒讓張克帆覺悟。二○○○年四月,他聽信友人所報的明牌──遠森科(現已改名為東森國際),這是他首次對「明牌」股重押。 自以為比別人早一步得到消息的他,大膽重押遠森科近五百張,買入價為二十六元。豈料,才買進沒多久,遠森科爆發與台開的購地利益輸送弊案,股價直線下墜。 「二十六元買的遠森科,最後以四元認賠出場,總共虧損超過一千萬元,是讓我感受到『很痛』的一役!」在遠森科操作失利之前,張克帆操作以現股為主,鮮少融 資或融券,但踏入股市不過兩年,已經虧損一千七百多萬元的他,除了被迫把一戶房子賣掉調度資金,因銀彈漸少,也開始增大融資與融券的金額,這種作法,又種 下張克帆日後的第三個投資致命傷。

在股市上即使小勝頻繁,卻在「兩國論」、「阿扁第一次當選」、「遠森科」等嘗到大賠的滋味,依舊沒能讓張克帆參透為何自己總是陷入「小贏大輸」的命運漩渦 中難以自拔。遠森科失利後,他依舊沉醉於股價波動的套利中,精業(現已改名為精誠)是他進入股市以來最得意,但也是傷得最重的一次。

「我的股市手感似乎在精業得到充分的印證,我在精業股價跌至九十元時就買進,一一○元附近賣出,來回了好幾次!」為了擴大戰果,張克帆在精業最後一次觸及 一一○元時決定放空一一○張,企圖來回多空都賺,豈料,執行這一放空動作沒多久,美商雅虎宣布高價購併精業旗下的網路事業──奇摩。

這樁合併案一宣布,精業股價連續多日大漲,一直漲到三百多元才停住。張克帆回憶說:「好在,我是在一九八元回補,但放空精業一役,讓我虧損近一千萬元。」

致命傷三:

擴大槓桿 因精業與可成破功為了回補精業繳交保證金,張克帆把所有的定存全部解約。「那一天我從銀行總共提了一千二百萬元出來,左肩背著Nike的袋子,右肩背著 Adidas的袋子,裝著現鈔到證券公司繳錢。」「那一千二百萬元真的好沉重啊!」張克帆回憶說,第一次感受到錢的重量,卻沒想到是在如此悲慘的情況下。

精業這次大傷,張克帆不僅解約了所有的定存,也因日後股市資金調度需求,把名下第二棟位於板橋文化路的房子賣掉。時間已經來到○二年初,手上還剩下七百萬 元的張克帆,決定孤注一擲力求翻身,這次他選了可成這檔股票。

可成是張克帆透過基本面與產業面精選出來的股票,為了了解這家公司,他還特地到可成位於台南的工廠觀察出貨量,更親耳聽見公司主管對鋁鎂合金前景發表樂觀 看法,讓他信心大振,決定把所有的資金投入,並以融資方式全數買入可成,買入價位在一二○至一三○元,張數仍高達一一○張。

不過,當時大盤表現不佳,即使像可成這樣的業績成長股,股價仍從張克帆買進的一百二十幾元價位,跌至五十五元。「我在六十元附近,因為身上已經沒有錢補繳 保證金了,被全部斷頭!」「可成一役,賠光了我所有的財產,也是讓我對自己投資方式徹底覺悟的一次投資經驗!」從二十六歲踏入股市買入首檔股票中強電子, 到三十歲可成被斷頭,張克帆以十年光陰累積的四千多萬元資產,竟在四年內全部賠光。「我生性樂觀,總是正面思考,當時心想,還好是在自己年輕時破產!」他 笑著說,從那四年中學到最重要關於投資的事是,投資股票一定要具備三種學問:第一是心理學,沒事不要買股,等出事再來買,危機入市才有超額報酬。其次是玄 學,股海無常,天災人禍什麼時候來不得而知,因此要有高度風險意識,最好不要融資或融券,也要嚴控資金部位。最後則是佛學,要心存善念,不要貪心,股市有 獲利時捐點錢給弱勢團體,讓投資可長可久。

儘管頭上還頂著「紅孩兒」偶像明星的光環,張克帆不諱言:「我現在是綜藝節目的B咖藝人,財富或許大不如前,但日子過得踏實快樂!」○九年金融海嘯期間他 伺機進場,獲利率超過一○○%,但他微笑不語不肯透露到底賺了多少錢。「真的不多啦,有賺就好,對股票要保持平常心,人生開心最重要!」昔日的躁動青春已 經遠颺,張克帆臉上閃過一絲老成的神情笑著說道。

張克帆

出生:1972年

現職:綜藝談話節目客座來賓、歌手、演員經歷:紅孩兒主唱、湖北衛視《我就是天才》節目評委去年重要作品:電影《皮克青春》

張克帆的3個投資教訓

投資致勝要學「心理學」:大多數人恐懼時再來撿便宜貨,危機入市的報酬率最高。

趨吉避凶要尊敬「玄學」:股海無常,不要融資、融券或太執著於股價漲跌。把一部分獲利轉往房地產,做好資產配置。

富足常樂要修「佛學」:求財戒之在貪、嗔、癡,多做善事活絡財庫。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829

劉首信看電視也能悟出分析財 麥片行銷專員走上獲利千萬的投資之路

2012-02-13   TWM




兩年多前離開法人圈的劉首信,成 為專業投資人,透過精準的分析及敏銳的觀察力,財富不斷翻倍。他看好台股底部已經浮現,投資可聚焦中概通路及低價智慧型手機零組件雙主軸。

撰文‧歐陽善玲

「證券公司自營部協理,負責過共同基金,也操作過政府四大基金,更是兩屆基金金鑽獎得主」,這樣的人物,人們一定認為是系出著名學府的財金高材生;沒想 到,一位出身行銷界的人,一樣能夠成為投資達人。

「你可能會好奇,我學的是行銷,為何後來進入投資領域,而且一待就是十多年。」習慣了外界的好奇,現任以撒資產管理執行董事的劉首信這樣自我介紹。

劉首信中興大學行銷系畢業後,就進入佳格食品從事行銷工作,雖然成果受到肯定,但他發現,在這一行要出人頭地,還得具備真正的創意才行。劉首信表示,「我 自認自己不是創意型人才,但因緣際會察覺自己是屬於分析型的人物,後來才利用這項優勢,跨足投資圈。」參訪鴻海 觀察生產線後力薦買進原來,桂格的明星產品「三合一麥片」每到冬天就賣得嚇嚇叫,但工廠卻來不及出貨,讓下游零售商心急不已。如果通路商賣出兩箱,那麼接 下來叫貨就會叫四箱,像這樣以等比級數方式往上累積,工廠就會來不及備貨。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劉首信透過敏銳的觀察力,找出氣溫與銷售之間的密切關係。「我先到中央氣象局,將歷年來冬天的氣溫與產品銷售的狀況列出來,兩者之間會 得到一個數值,之後,再蒐集每周的溫度資料,就可以大致抓出銷售量,提早告知工廠做準備。」「想出這個辦法,解決工廠的難題,大家都覺得我好厲害!」劉首 信不好意思地笑著說,「後來,我也藉此機會認真思考,自己的特長其實在需要大量分析、預測的工作上,因此,興起了重新規畫職涯的想法。」就這樣,劉首信開 啟他的投資人生。

一九九五年,劉首信挾其食品業背景,及面試時展現對數字的高敏感度,擊敗眾多對手,順利進入投信公司擔任研究員。在他投資職涯中,最經典的代表作,就是在 鴻海八十元左右,積極向公司推薦買進,並預估目標價至少看到二百元。

「在投信第二年,我到大陸參訪,當時鴻海工廠的辦公室還是貨櫃屋,毫不起眼,但讓我印象較深刻的是,那天一大早的拜訪行程,七點四十分不到,機台上作業員 努力工作的戰鬥力,就已達到百分百!」劉首信回憶,那時候鴻海剛切入機殼事業,拜訪過程中就忍不住打電話向公司回報,認為鴻海值得買進!

「大清早就看到生產線上鬥志如此高揚,相較前一天拜訪的某家監視器公司,下午四點員工就在打籃球,實在差太多。」劉首信說,後來那家監視器公司果然下市 了,而鴻海卻締造了無數個致富傳奇。

劉首信分析,當時從基本面角度評估,認為鴻海絕對大有前景。後來,又向與鴻海平起平坐的競爭對手台達電打聽,發現他們對鴻海也稱許有加。

劉首信表示,「大陸人並不好管理,鴻海卻以軍事化方式賺到管理財;另外,郭台銘曾發下豪語,將來要打敗索尼︵SONY︶,不論就企圖心或產品利基點來看, 鴻海潛力雄厚。」「回去後我積極說服主管,跟他說鴻海一百元以下買進,要是賠錢就開除我!」後來,公司在八十元附近開始布局,一路抱到二百元,獲利將近 一.五倍,為他投資職場首戰寫下風光的一頁。

買進網龍、上銀 成功為自己累積財富但他脫離法人身分後,真正靠投資為自己累積財富最成功的一役,則是○九年買進的網龍,以及去年押寶的上銀。

劉首信說,○八年金融風暴,隔年大盤自谷底回升,最容易有表現的,不是跌深反彈股,就是「新東西」。「可能是之前做行銷的關係,我平常就有注意電視廣告的 習慣。記得○九年最紅的廣告,是線上遊戲廣告詞﹃殺很大﹄。當時因為裁員、無薪假四起,大家開始討論一個新名詞,就是『宅經濟』,再配合政府發放消費券, 我才注意到這個族群。」劉首信說,自己平常沒有玩線上遊戲的習慣,但身邊卻有很多人在討論;再觀察類股表現也相對強勢,於是著手研究個股。

做好一切功課後,劉首信在二百多元買進網龍,一直持有到四百多元賣出,獲利超過一倍。敏銳的觀察力,以及隨時留心身邊事物,讓他再次創造一倍獲利。

而去年劉首信押寶上銀,目前帳上獲利更是接近兩倍。

「富士康跳樓事件喧鬧一時,當時我就在想,郭台銘是不會認輸的人,遇到挫折一定會另闢蹊徑。果然,後來他帶著媒體名人陳文茜去參觀無人工廠,給了我很大的 投資靈感。」劉首信說,自動化設備取代人工,是未來重要趨勢;而上銀主要生產線性滑軌及滾珠螺桿,是工業機器人最關鍵的零組件,品質精良,可取代日貨。

他先向法人圈確認上銀基本面,再透過技術分析,約一百元左右進場,股價最高曾到四百元,目前仍持續持有。「我看好上銀長期投資趨勢,現階段這個價位若在兩 百多元,就有再加碼的空間。」看好低價智慧型手機、中概通路族群劉首信憑藉著精準分析優勢,為自己創造出一筆可觀的財富,現在操作部位已達八位數。

綜觀他的操作心法,主要有三重點:第一,挑選基本面佳,且股價有想像力的公司;第二,個股營收一定要持續成長;第三,看錯市場時,一定要勇於出脫持股,不 跟盤勢作對。

至於開春後的新一年布局,劉首信的投資規畫則聚焦在雙主軸上:即低價智慧型手機及中概通路族群。

劉首信表示,「我之前在網路上有發表一篇文章叫︽九二共識︾,與政治無關,純粹是個人對今年大盤指數目標的想法,就是『加權指數回到九二○○點的共 識』。」劉首信認為,台股對歐債已過度反映,如果像鄰近的韓國「適度」反映就好,那過年前大盤相對位置應該在七八○○點;何況,歐元不太可能垮,實在不用 跟著美國如此唱衰歐元。

他說,去年底很多大企業老闆跳出來,說今年第二季景氣會逐漸好轉,甚至有八十一家公司十二月營收創新高,大環境不如市場預期差;再看技術面,大盤月線季線 已逐漸交叉向上,「講句直接的,現在不買更待何時?」劉首信反問。

他進一步分析,仁寶、華寶、宏碁等公司對今年多有樂觀期待,研判第一季可能就是景氣谷底,第二季緩步復甦,在股價領先景氣三個月到半年下,預料農曆年後將 是進場好時機;尤其,二月中旬季線將扣抵低點,至二月下旬季線可望開始翻揚,全年指數有機會挑戰九二○○點。

至於投資標的部分,中國在持續提升內需經濟下,中概通路族群最具「漲相」;至於低價智慧型手機趨勢,也可望為相關零組件廠帶來豐厚利潤。透過雙主軸布局策 略,劉首信有把握龍年財富再翻一倍。

劉首信

出生:1968年

現職:以撒資產管理執行董事

經歷:群益證券自營部

學歷:中興大學行銷系

劉首信的投資3心法

1. 選股除了看基本面,還要有想像空間及市場期待,才能驅動股價。

2. 透過「檢查表」(各國指數、強弱勢族群、個股及技術指標),提高市場敏感度。

3. 控制情緒、不與市場作對,情勢不對要「敢砍」持股。

註:劉首信的「檢查表」項目包括美歐主要國家指數、美元指數、原物料價格及多空反轉訊號,透過逐一檢視,在操作上自我提醒。

劉首信的春耕布局

1. 中概通路:

益航、潤泰新、潤泰全、

遠百、神腦。

2. 低價智慧型手機概念:華寶、聯發科、大立光。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323

熟能生「財」穩定獲利的私房術 賺1000萬的投資練習

2012-3-5  TWM




你是否曾嘗試,對自己的投資理財勤加練習?

其實,從儲蓄、投資到停損,每一種財務決策都需要練習。

今天就開始練習投資理財,讓你不僅做到熟能生巧,還達到熟能生「財」!

製作人‧張弘昌 撰文‧周岐原、歐陽善玲這是一場史上最長的決賽,坐滿一萬五千名觀眾的球場內,不時傳來陣陣驚歎。耗費五小時又五十三分鐘後,喬克維奇(Novak Djokovic)終於打敗納達爾(Rafael Nadal),拿下今年度澳洲網球公開賽男子單打冠軍。比賽結束時,已經接近凌晨兩點。喬克維奇和納達爾球風不同,然而這兩位巨星有一項共同特色,就是他 們各自有嚴謹的練習習慣。

知而不行

半數民眾缺乏投資練習習慣「身為網球選手,你每天就是得拚命訓練,」喬克維奇曾在一場記者會中,分享自己的心得:「這樣你才有把握,自己也許可以參與重要 比賽,甚至站在決賽場上。」頂尖球員所說的「拚命」,究竟達到什麼程度?納達爾的回答更具體。他回答球迷提問時說:「這(練習時間)得依賽程而定。球季 前,我每天練習七、八個小時;開賽後,如果當天沒有比賽,練習時間就加倍。」喬克維奇和納達爾,分別排名男子網壇世界第一和第二,從他們的話不難了解,練 習,和成功有關。

其實,練習更和財富有關。今年澳洲公開賽的冠軍可獨得二三○萬澳幣(約七三一六萬新台幣),是歷年來最高的獎金。連同這筆錢落袋,二十四歲的喬克維奇入行 以來,已獲得三五二五萬美元職業獎金(約十.四九億新台幣);至於二十五歲的納達爾,職業獎金更達四三八二萬美元(約十三.○四億新台幣)。可見持續、專 注地練習專業,有助於增加財富。

熟能生巧,練習可以提升專業,但若將練習用在投資理財行為上,是否可達到類似成效,熟能生「財」?從《今周刊》委託波仕特線上市調網進行的「投資理財練習 調查」中,我們發現不少有趣的結果。

在這份接近三千人次的問卷裡,超過九七%受訪者肯定,培養投資理財的練習習慣,確實有助於改善理財技巧,進而提升家庭的資產水準。顯見無論資產多寡,民眾 普遍認同,投資理財是一種可以改善的行為。

但是,被進一步問到目前執行情況,卻有二○%受訪者指出,投資理財習慣是最近一年內才開始執行;另外,也有二九%受訪者坦承,並未養成任何投資理財習慣。

從調查結果來看,對於練習改善投資理財的效果,有接近半數民眾,明顯處於「知而不行」、缺乏練習的狀態。換句話說,理財觀念一百分,執行力卻只有五十分的 民眾,比例接近一半!

「投資、理財都需要練習,即使記帳也是一種練習,只要長久執行,數字感就跑出來了。」世新大學財金系副教授郭迺鋒說。他強調,初期的投資損益並不是重點, 重要的是透過練習操作,投資人可以了解自身的風險承受度,避免不知情下承擔過大的投資風險,也避免錯誤決策。

追高殺低

投資人群聚效應難以改變

單憑衝動與直覺投資理財,可能造成的後果,在黃先生身上顯露無遺。春節期間,和好久不見的同學聚會,在眾人分享新年投資計畫時,惟獨他沉默不語。「老實 說,我的錢都套在基金了,就算看到便宜的好標的,我也沒錢買進」,黃先生終於說出實情。對將滿四十歲、育有二子的他而言,無論是加碼攤平,或忍痛停損,似 乎都不是最穩當的解決之道,進退兩難的感覺,實在難受。

原來,平時沒有研究投資習慣的黃先生,因為眼見股市熱絡,將可用資金全數投入,買進不少台股基金。直到去年台股重挫、跌破七千點,他收到對帳單才猛然發 現,自己原來全買在指數高點。如果及時「止血」,或許不至於嚴重套牢,但時間一久,黃先生漸漸懶於理會這筆投資,被問及處理方式時,他的答案令人擔心: 「再看看吧,也不知道何時解套,乾脆先不管。」讓黃先生備感困擾的第一個原因,是盲目跟隨熱潮。再者,沒有做好資產配置與停損也是主因。投資人如果持續練 習、努力避開這兩個陷阱,肯定能讓財富更上一層樓。

早在上個世紀,被稱為「資本主義救星」的經濟學家凱因斯就曾觀察,認為個人經常有模仿群體選擇的「羊群效應」;《漫步華爾街》作者墨基爾也在《穩健理財十 守則》書中提到,「和群眾在一起,人們往往覺得比較安全」。到了後金融海嘯時代,這種特徵依然存在,類似黃先生的案例從未絕跡。

「結果和我過去的經驗並無差異,投資人還是追高殺低。」從事理財顧問多年的安睿證券投顧總經理劉凱平就分析。那麼,投資人該怎麼強化心理、突破這種陷阱? 墨基爾的建議簡單又直接:「別理會股市的傳統智慧和一窩蜂的群眾行為,他們通常是錯的。」此外,黃先生缺乏停損觀念,也是造成當前窘境的主因。香港知名股 市作家曹仁超曾在著作《論勢》中形容,散戶面對抉擇時,有九成以上表現得畏畏縮縮,寧願逃避危險也不做決定。檢視調查結果,同樣可以印證這個現象:無法在 關鍵時做出決策的投資人,並不是只有黃先生一個人。越缺乏投資理財練習的受訪者,越無法落實停損!

觀念錯誤

多數做不到確實停損

《今周刊》發現,能夠確實停損者,在所有受訪者當中只占四八.六%;如果再將受訪者依不同習慣劃分,無理財習慣的民眾,高達八六.五%無法停損!但將受訪 者依照可投資、可儲蓄收入劃為五等分,能夠停損的比例,卻與收入成正相關。兩者的對比,或許正是造成窮與富落差的真正原因。

「其實,投資理財一點也不複雜,源頭就是收支必須產生結餘,接下來才能談理財。」劉凱平語重心長地說。他的沉重很有道理,因為問卷結果中最令我們意外的現 象,是入不敷出的人遠超過預期!

數據顯示,有近三五%受訪者無法持續收支平衡,更有超過一成受訪者,帳面上始終是入不敷出。這代表,對接近五成受訪者而言,連固定儲蓄都不容易做到,想要 利用儲蓄進一步進行投資、理財,可能性自然更渺茫。

造成入不敷出的主因,可能是開銷過高,必須降低物欲;也有可能是收入不足,要量入為出.無論是哪一種因素,Alice的理財練習經驗都具有參考價值。

Alice年幼時,家裡經營鐘錶店,由於父母從不吝惜為孩子花錢,例如購買昂貴的家庭電影院設備,在她印象中,家裡似乎從來不缺錢。直到父親投資的工廠倒 閉,家庭經濟陷入困境,Alice才驚覺自己的富足,全來自父親勤儉的支持。

勤於記帳 粉領族修補財務漏洞「父親是十分節儉的人,從小見他每天記帳,日後我也培養出記帳習慣。」Alice這個維持多年的習慣,為她抓出了不少隱形的財務漏洞。

例如踏入社會後,最初Alice是擔任駐唱歌手,這份工作月收入甚豐,有時甚至逼近十萬元,對一位二十出頭的女孩而言,如果沒有規律記帳,很可能因為不清 楚花費流向,讓資產在不知不覺中流失。

後來Alice投入壽險業,當時熱中參與社交活動的她,加入了多個高爾夫球隊,然而從下場比賽、球具到服裝,高爾夫運動的開銷不在少數。

有一次,當Alice檢視記帳本時,意外發現高爾夫竟成為最主要支出來源,這個結果讓她震撼不已。為了控制過高的消費,Alice減少參賽,也格外注意自 己在高爾夫活動的支出,在每日自我督促下,高爾夫占Alice支出的比例已經大大下降。

現在的Alice,自己創業成立公關活動公司,在台灣、日本兩地接洽演出,日子過得忙碌又充實。她不好意思地承認,在金融海嘯及去年歐債危 機高峰期,自己的台股部位都有受傷,因此接下來,Alice最主要的練習課題,就是「不斷訓練自己,漲要敢抱,跌要捨得賣!」經過許多跌跌撞撞的嘗 試,Alice摸索出最得心應手、適合自己的理財模式。相形之下,Sunny採用簡單又清楚的途徑練習投資,同樣為她創造理財的成就感,過程也值得借鏡。

六年級中段班的Sunny,對於金錢的第一印象,就是一本幼稚園時期的存摺。

雖然生長在小康家庭,但在金融業工作的母親影響下,Sunny從小受到的財務教育,就是以儲蓄為根本,出手投資之前,必須先學會存錢。「當存摺上的數字變 多,本金逐漸厚實,投資才能無後顧之憂。」Sunny笑說:「我想,應該可以用穩健踏實來形容自己吧!」落實儲蓄 三十歲小資成功買屋Sunny回憶,除了每逢過年將紅包存起來,母親還以身教代替言教,灌輸自己對金錢負責的態度。例如每次母女購物,母親會將貨物依使用 者分開,如果屬於自己使用,母親便會要求Sunny繳出款項,將家用和個人使用區隔得清清楚楚。

從小開始的理財練習,其實讓Sunny很不適應。

「一開始當然會抱怨媽媽太嚴苛,直到發現友人年近三十仍積欠卡債,才恍然大悟,原來媽媽一再強調的個人信用真的很重要!」Sunny點頭說:「對錢負責的 智慧,是媽媽給我最好的禮物。」母親的儉約和勤於儲蓄,讓Sunny潛移默化,也不斷透過設定目標來規律儲蓄,短短數年,Sunny帳上便已經存到一百萬 元。但真正改變她的,是向父母的置產觀念看齊、買下屬於自己的房子。

Sunny的父母親擁有三棟房子,Sunny從小就認為,家庭財務能維持這樣的成果,和父母及時將資金投入房地產有關,因此她也一直希望自行置產。在多方 比較一年多之後,Sunny終於買下一戶位在新北市永和的房子,目前每月攤還的房貸約為三萬元。

有了房子之後,Sunny雖然能儲蓄的金額不多,但是投資模式變得更簡單,除了固定償還房貸,只有定期定額投資一檔基金。「我想起賈伯斯的一句話:要勇於 對不需要的事說不,專注在真正重要的事情上。」Sunny直截了當地說:「自己這樣理財的模式應該可行,所以等房貸還清之後,有機會我還會繼續投資房地 產。」這些歷程不同的故事,都說明一個事實,無論是網球天王或尋常上班族,練習,都是極為重要的課題。透過練習,運動員可以洞悉自己的弱點,一般人也能透 過投資練習,掌握財務規律,進而朝累積財富邁進。

即使當前景氣亮出兩顆藍燈,前景混沌不明,即使每個月只能存下不到五千元用來投資,立刻行動,展開屬於自己的練習,仍然是向成功接近的第一步。你是否做好 準備,用投資練習來改造自己的財富?

練習過第一關—— 散戶常犯的10大錯誤

一味重押

投資報酬率有多高,有九成取決於資產配置,考慮標的前,先想想如何分散資產和時點。

聽信小道消息

標榜「穩定高收入」或「快速回本」的商品,十之八九無法達到宣傳般報酬率,永遠記得風險和報酬成正比的原則。

忽略費用

購買費用較低的基金,長期表現有機會更好。連購買保險、貸款或信用卡服務,也該選擇費用最低的業者。

不適合的投資策略

實際投資策略與投資組合,應隨風險承受度與家庭收支調整,無法接受積極投資帶來的大漲大跌,就該調整成自己能接受的投資策略。

過度恐慌

太保守、什麼也不敢投資,往往會讓資金被通膨打敗。

明星就是保證

同一經理人無法長期打敗指數,與其選擇明星操盤手管理的基金,不如買進指數基金。

搶買新股

圈購熱門股票的額度早被法人鎖定,根本輪不到散戶,所以不必跟著一窩蜂。

輕視儲蓄

平均壽命不斷延長,為了累積退休的老本,千萬別忽視規律儲蓄的力量。

追逐流行

市場最熱門的商品,往往也是日後崩盤的重災區,請想想投資理由是充滿情緒的看好,或是充分考慮的決策。

砍在最低點

散戶應該設定適合自己的停損點,避免被急跌的市場情緒牽著走,受到最大虧損,又在後來的反彈中缺席。

資料來源:《聰明投資金律》、《穩健理財十守則》三大名師教你投資理財不再翻船!

安睿投顧總經理

劉凱平

心法1:

做到收支結餘

檢視財務狀況,應該持續做到收支結餘,開支太多就要降低物欲,收入不高則必須量入為出,接下來才有能力投資、理財。

中山大學副教授

鄭義

心法2:

停損很重要

如果資產沒有完整配置,又集中投資單一市場,就要做好停損。價格下跌五成,必須上漲一倍才能彌補虧損,在單一市場中,不停損可能造成嚴重後果!

世新大學副教授

郭迺鋒

心法3:

從今天開始嘗試練習

行動就是關鍵,無論金額多寡,一定要盡早開始練習、邁出第一步,否則無法確認自己可承受的風險,以及自己的投資屬性,讓資產累積成長的機會也就變小。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750

補教金童劉駿豪 股市慘賠數千萬的啟示 致富沒有捷徑 努力還要耐心等待

2013-02-11  TWM  
 

 

台北,一月中旬的寒冬裡,難得出現陽光。抬頭看,灰色天空仍舊布滿低矮雲層,是背後的太陽趁機從間隙穿透下來,給了大家久違的暖陽。

這一天,走在台北火車站前補習班戰區裡,迎面都是緊鑼密鼓準備學測的學子。「劉主任好!」「主任好!」三不五時聽到學生招呼聲,劉駿豪面露笑容揮揮手,內心湧起陣陣溫暖。

「這群學生,是我現在最大的成就感。」得勝者文教補習班的創辦人劉駿豪說。他穿著簡便polo衫、白色布鞋,平實親切的模樣看起來就像這群學生的大哥哥。就在前一個晚上,他和一位沉迷電玩的學生深談到半夜;雖然是補習班老闆,他卻以年輕人導師自居,額外花再多時間也不覺得可惜。

你很難想像,就在五年前,劉駿豪過著與現在截然不同的生活。在創立得勝者之前,他是全台最大補習班「選才赫偉」的班主任,補教名人沈赫哲、吳岳背後的招生高手就是他。每學期他經手幾千萬元資金,「從來不覺得賺錢很難。」劉駿豪每天和老闆吃香喝辣,過著有錢人的生活。

到底賺多少錢,劉駿豪算不清楚,因為賺進來現金,一下子就被他投入股市賠掉或花掉。但他記得在二○○六、○七年最巔峰的那段時間,他和老闆每星期至少吃三次頂上魚翅,去高級鐵板燒餐廳,菜單一拿來,不管三七二十一,就從最後面一道菜點起。「不是因為它好吃,而是因為它最貴。」劉駿豪說。

然而,在他近四十歲時,在股市摔了一大跤,人生變調。他在○九年一月十九日的日記裡寫到一段話:「明天是補稅的最後一天,九萬多元。我很害怕,因為我只剩下九千五百元。」劉駿豪的太太邱競慧回想,即使在這麼艱苦時候,有一天他們在路邊等公車,劉駿豪卻好像突然醒過來大聲問:「我們在幹什麼?」太太說:「等公車啊!」劉駿豪說:「怎麼可以!被別人看到多丟臉!」隨即招手攔計程車走。對劉駿豪來說,沒面子的問題比沒錢還嚴重。

少年得志 招生高手「從不覺得賺錢很難」由奢入儉難,其中的苦澀辛酸,要不是靠著宗教信仰,劉駿豪恐怕無法分享這段歷程。回頭再看,原本應該一帆風順的人生,為什麼有這麼大起落,其實和他的個性與生命態度有很大關係。

如果人一出生就從上帝那裡拿到一副牌,劉駿豪手上拿的就是一副好牌。

他出身在優渥外省家庭,爺爺在美軍顧問團裡任職,爸爸是輪機長,身為長孫的他,得到家中長輩最多的寵愛。小時候,他每天的零食就是可樂和箭牌口香糖,「我媽媽就說,如果我以後沒辦法賺很多錢,一定會去偷去搶。」因為無法想像過著少爺般生活的他,將來如何能吃苦。

除了家庭環境不錯外,劉駿豪還有另一張好牌就是聰穎機伶,能言善道。他在師大附中的數學老師胡天爵回憶:「劉駿豪腦筋動得很快,很聰明。」在附中,他當吉他社社長、當班聯會幹部、交女朋友,是學校風雲人物。

劉駿豪有辦法在高中前兩年成績很差,卻只用最後一年時間念書,就讓自己數學從零分進步到全國前五十名,並考進當時文組前十名的台大經濟系。「在谷底之後,一下子又拉起來,很刺激,感覺自己無所不能。」劉駿豪說。他之後在股市殺進殺出的手法其實在這裡就能看到端倪,因為他喜歡在最後一刻全面翻盤的感覺。

大學時期,劉駿豪喜歡四處打工,他發現補習班是賺快錢的好工作。畢業後就到補習班當班主任,負責招生管理。

追求刺激 年薪四百萬在賭場輸掉一半當時,他年薪三、四百萬元,但從來不存錢。「我都對人家說,賺錢這種事不難。甚至,我還放話,如果我對一個高中生講完,他不報名,那一定是他有問題。」劉駿豪認為他業務能力一流,每年一定有高收入,所以從來沒有存錢的念頭。

四百萬元怎麼花?「差不多就兩百萬元花在賭場裡。」他第一次出國就到美國雷諾賭場,之後平均一年出國七趟,全部以賭場行程為主。別人覺得輸錢很可惜,他自己卻還沾沾自喜。

劉駿豪回想說:「我覺得這是我控制的局,一方面,我沒有輸到傾家蕩產,跑去借錢,所以自制力很強;另一方面,在賭桌上,我都贏過,只是沒有在贏錢那一刻收手。」言下之意,他認為只要有一天他贏錢收手,錢就回來了。

從念書到工作,他從來都不是「一分耕耘、一分收穫」,因為聰明總讓他比別人用更少的時間達到更好的結果。即使在賭場中輸錢,他都認為,「那是因為我要輸。」人生都在他的掌握中。

○一年,他第一次出來創業,設立「選才補習班」,在沒沒無聞下,就收了六百多個學生,一瞬間就進帳六百多萬元現金。「我本來以為創業會辛苦一陣子,結果卻出乎意料順利。我想:『啊!就這樣了。』覺得還有多餘時間,所以又跑去開一家網路公司。」○五年底,他的補習班和當時的赫偉合併,國文名師吳岳加上數學名師沈赫哲,是當時補教界大新聞。這個合併很成功,讓招生數破新高,短短時間有上億元資金進來,也開始他幾乎天天吃魚翅的生活。

○六年,太太生第二個小孩,老闆到坐月子中心探望,「老闆走後,我們打開禮盒,裡面就是一百萬元紅包。」除此之外,老闆每年招待他出國旅遊四、五次,「一定搭頭等艙,且不是我一個人,而是全家四個人。」補習班賺錢很快,但就在這時候有朋友告訴他:「股市賺錢更快。」想要快速致富的劉駿豪下定決心鑽研股票。每天晚上看美股開盤,上午再睡眼惺忪起床看台股;所有與股票有關的報紙和雜誌都買來看,從技術線形到消息面選股,操作手法就是搶短搶快。

為了增加資金,劉駿豪把公司股權賣掉,再賣掉一棟房子,把資產換成近兩千萬元資金。當時合夥人不解,明明公司前景大好,為什麼他要賣出股權?「現在想起來,應該是覺得股市賺錢更快更容易吧!」如果說股市裡有人失心瘋,這時候的劉駿豪恐怕是其中一位。

搶賺快錢 賣房炒短線賠掉數千萬元賺少賠多從來也不知道虧多少。○七年十一月,他認為大同一定會出手旗下一支跌跌不休的福華電子;他把所有錢全部集中到這一檔,還融資操作,最後全部在十一月二十三日出場認賠。

他一路從高點四十多元進場,出場時只剩二十九.○五元,所有錢都沒有了,還欠朋友三百萬元。算算,這幾年間,他賠掉了一棟房子,也賠掉所有賺來的錢,總計至少有幾千萬元。

劉駿豪的人生順風車到此為止。在沉迷股市之時,他早就感覺到工作不像以前得心應手;過去,他會親自想招生策略、做宣傳,後來都交給部屬做,慢慢就抓不到市場的脈動。以前,他誇說別人聽他的話術沒有報名是對方的問題,這句話成了胸中之痛,「每天都擔心招生,每天都被這句話打巴掌。」劉駿豪說。

有一天,老闆終於找人下通牒告訴他:「給你企畫經理位置,但不能管事,一年給兩百萬元,沒有其他多餘的錢。」原本是老闆愛將居然被打入冷宮,愛面子的劉駿豪終於第一次認輸,嘗到人生失敗的滋味。

「股市賠錢不會影響我,因為我認為自己賺錢能力很強。但是,當工作也出問題,自信心就被徹底瓦解。」然而,處在低潮的劉駿豪不是悲傷痛苦,而是到處找藉口把過錯推給別人,「我曾經對我太太說,都是因為你和孩子讓我不敢奮力一搏,才會有這個下場。」劉駿豪最後選擇離開公司。就在他四十歲那一年,事業、財富都回到原點。

在人生最谷底時,他想起:「教我做股票的朋友曾經告訴我,股市是忍耐的報酬;如果把股票當遊戲,那成本就太高了。」他最喜歡的金庸小說人物就是令狐沖,逍遙快活,確實,人生前四十年,他以玩得盡興、體驗刺激為目標,最後嘗到苦果。

現在,他遠離股市,用他之前輕易就能賭掉的兩百萬元資本重新創業,這規模和他過去無法相比,但卻是他開創事業新局的機會。他說:「我終於知道,不只股市是忍耐的報酬,人生也是,很多事情需要等候。」以前,他只想招生策略,設計招生話術,學生對他來說只是客戶;現在,他把學生當家人,花很多時間輔導他們,耐心等候好結果。

每個人出生就從上天得到一份禮物,劉駿豪得到的是聰明與天分。四十歲前,這禮物讓他活在虛幻假象裡,以為凡事靠包裝就能快速成功,靠豪賭就能迅速致富。四十歲後,「套句股市的話,我現在回到基本面。」劉駿豪說。在財富信心歸零時終於體會:無論武功再高強,人生終究沒有捷徑。

劉駿豪

出生:1969年

現職:得勝者文教創辦人

經歷:文成補習班班主任

學歷:台大經濟系

豪賭慘敗後

劉駿豪的 3個人生體悟

30歲

補教界的超級業務員,享受有錢人生活。

38歲

搶賺快錢,在股市中輸光現金。

30歲

被迫離開原來工作後重新創業。

體悟1:努力

天資再好,也不可能有賺快錢的捷徑。

體悟2:耐性

努力未必立刻有回報,要耐心等候結果。

體悟3:謙虛

別以為自己很行,沒有做十幾年的事都是門外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3894

拿小錢‧養好股‧穩穩賺‧好退休 瓦斯行阿嬤 年領百萬的存股傳奇

2013-04-22  TWM
 
 

 

一個要養育四名孩子的寡婦,經營瓦斯行並替人修補衣服為生。她憑什麼條件,竟能在退休後達到年領百萬元以上股息,並從事公益,過著幸福又富足的人生。請看阿嬤的存股傳奇。

撰文‧謝富旭 研究員‧楊寶楨編按:︽今周刊︾第七九五期〈小資養錢術〉封面故事主人翁陳重銘,經本刊力邀,親自寫一篇自己母親二十幾年前,以二百萬元買進台積電未上市股二十張,到如今已累積至三百張,每年坐領百萬元現金股息的存股故事。

一九六六年底,我出生在台北市附近的鄉下地區,家裡在菜市場租了一間店面,賣米與瓦斯。有幾年我爸爸生病,媽媽要去店裡幫忙,她順便把縫紉機帶過去,一邊顧店一邊幫人家改衣服來賺些小錢,才可以應付四個小孩的生活開銷。

擇善固執 抱緊好股耐心等待小時候,家裡的經濟大權全掌握在阿公手上,連媽媽的買菜錢都錙銖必較,要盡量挑便宜的買。時到今日,我媽媽還是會趁菜市場要休息前,去買便宜但稍有瑕疵的水果,然後削掉碰爛的部位來給孫子吃。而每天陪她買菜的那輛腳踏車,已經破爛到連送給小偷都不要,一樣騎得很快樂。

由於媽媽勤儉的個性,儘管我結婚後有了三個小孩,她也一直要我乖乖地「開」那輛二十幾年的「BMW」(Bus、Mrt、Walk公車、捷運、步行),她認為車子只是負債並非資產,還要繳一堆的稅金、保險、油錢與停車費。幸虧省下了買車與養車的開銷,我可以逐漸地累積資產。去年我四十六歲才買進了人生的第一輛國產車,而且是用那一年領到的百萬元股息買的,沒有再額外花我一毛錢;現在靠股息來養車,也滿爽的。

一切都始於一個觀念的改變,三十幾年前,我們的三合院老家被收購,媽媽拿到六百萬元的現金。她思索著要怎樣把這些錢做最有效的運用,後來決定拿一半去買股票。當時有親戚在剛成立的台積電上班,在「聽說那家公司不錯」的情況下,以一股九十二元的價位買了二十張未上市的台積電股票,開始改變了我們一家子的未來。

那個時代的資訊不發達,買股票靠「道聽途說」的比率極高。媽媽靠著鄰居的仲介,也買進了台晶、鑫成、飛虹、世界先進等未上市股票。其實我媽媽當時根本不懂股票,她只是知道在現金貶值情況下,「不買股票不行」。

我常說我媽媽很幸運,就剛好買到了一檔台積電,一檔股票的獲利,足以抵掉其他四檔不賺錢股票。這或許可以稱作「分散投資」吧?畢竟沒有人買股票不賠錢的。

但是能夠「擇善固執」,把未上市的台積電股票,抱緊到現在總計高達三百張以上(不計已贈與子女的股票),也不得不佩服她的功力。我要給一個良心的建議,在「道聽途說」的情況下買進不熟悉的未上市股票(特別是科技股),風險非常的高。我曾經幫媽媽以四十八萬元,去參加鑫成這一家未上市公司的增資,後來變成一堆的壁紙。至於台晶與飛虹,抱了二十幾年後終於回本殺出,不然現在也成了壁紙。世界先進也早在十幾年前減資後,統統賣掉轉進台積電。

我媽媽投資股票,我觀察到一個特點,就是她很堅持,有賺錢的股票她死也不賣;至於沒賺到錢的股票,她可以等上十年、二十年都不賣,但是一旦耐心等到回本,一定馬上賣光,絕不戀棧。

每年股息相當兩位公務員月退俸年總和我的外公在日本時代是警察,但是從我有記憶開始,外公、外婆就住在巴西。我媽媽排行老三,她與大阿姨、二阿姨年輕時,要負責工作及照顧六個弟妹,讓他們讀大學。後來我這些阿姨、舅舅,也無後顧之憂地跟著外公到巴西工作,最後因為巴西幣貶值而移民美國,現在也都有了很大的成就。我想我媽媽家族的血統中,早就存在著精明、冒險的商業基因。在二○○九年全球金融海嘯時,我看當時機不可失,與媽媽討論後抵押房子,借得五百萬元資金投入股市,現也得到不錯的報酬。

我的岳父、岳母當了一輩子的公務員,岳父年輕時還得過十大傑出青年,算是認真工作的最佳代表;兩位老人家兢兢業業,努力工作三十幾年後,也領到不錯的月退俸。我媽媽一輩子就是在家帶小孩、處理家務,幫別人改衣服賺小錢。但是她現在每年領到的股息,卻不輸給我岳父、岳母月退俸的總和,因為她在二十幾年前就開始投資股票。

記得我剛結婚時,岳母驕傲地跟我說:「你要學你岳父一樣,好好工作,將來在台北市買下兩間房子。」以前公務員待遇不高,岳父又要養三個小孩,還能夠買下兩間台北市的房子,確實不簡單。只是我看著媽媽輕鬆領股息,似乎更技高一籌。

我決定學我岳父般認真工作,我白天在學校教書,別人輕鬆下班回家,我晚上在夜間部兼課,利用星期六、日寫教科書賺版稅。我盡力減少不必要的開銷,為了少繳一點電信費用,至今還沒有智慧型手機。看著同事開車上下班,我只能乖乖地擠公車。我認真賺錢,盡量節省,努力當個不敗(buy)教主,持續了將近二十年,也終於可以年領百萬元的股息。

我開始禁止自己繼續寫教科書賺版稅,不想再讓自己依賴勞力賺錢。靠勞力賺錢,好比拿鏟子挖土,兩隻手可以挖多少?可以挖到幾歲?如果用挖土機來挖,不是可以挖一大片?投資理財的知識以及資金,就是幫你挖掘金礦的挖土機。

媽媽對於稅的觀念很清楚,在我爸爸過世時,土地資產就一次分配給我們。至於她的台積電股票,也在早期股價還很低的時候,分批贈與給子女,節省了很多的稅金。見賢思齊下,我也是逐年贈與股票與土地給我的小孩。稅法有規定,每年以合法贈與的額度,就是要給老百姓節稅用的,一定要善用;而且贈與土地、股票的效益,比現金還要大很多。

持續投入公益 能捨才有得現在媽媽年紀大了(七十四歲),股票資產也比以前增加了;所以投資的方向,不再以「高收益(高風險)」為考量,而是轉移成「穩定配息」股票為主。持有最多的台積電,最輝煌的成長期已經過去,儘管每年還是賺很多錢,但是資本支出也很驚人,現在每年三塊錢的現金股息,殖利率實在是不高。所以我幫她把部分的台積電,轉移到亞泥、台泥、富邦金、中信金、聯詠、新普等現金殖利率較高的公司,穩定的股息可以確保生活無虞。

我當兵時,爸爸過世了,媽媽信了阿彌陀佛,閒暇時就去聽師父講經,跟著師父拿錢去幫助別人。或許是善有善報,她的股票投資都很穩定地在成長。

媽媽都說是阿彌陀佛在幫她,我是覺得「善有善報」的成分比較大。見賢思齊,我現在也每個月固定捐款給七家慈善機構。其實看看世界上的有錢人,像是巴菲特、比爾蓋茲等人,都是把大多數財產捐獻出來幫助別人。因為他們能「捨」,所以得到的就比別人來得多。

我很慶幸投胎對地方,站在一些長輩的肩膀上,可以看得更遠,也從中吸收到了認真工作、冒險犯難、投資股票的知識。儘管我的人生已不缺錢(收入大於支出等於不缺錢);但是我還是會努力把資產再增加一、兩個零,如此一來,我看世界的角度就會不一樣,這樣我教導給下一代的知識也會不一樣。與其給下一代很多錢,還不如讓他們站在上一代的肩膀上,看見更寬廣的未來。

如同瓦斯行阿嬤投資台積電一樣,存股,是一條漫長又寂寥的投資之路。然而,在《用心於不交易》一書作者林茂昌眼中,對資金有限的散戶而言,卻是一條最正確的道路。

林茂昌指出,企圖在股市中發財的投資人,往往忽略了一個亙古不變的事實:即股市中一直存在著「馬太效應」。意即,勝利的果實,通常不是平均分配給所有的參賽者,往往是贏者全拿。如同︽聖經.馬太福音︾所說的:「凡有的,還要加給他、叫他多餘;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過來。」林茂昌在書中舉大富翁的遊戲為例進一步解釋:如果同時有好幾個人玩大富翁,一開始就給某個人一大筆錢的話,遊戲到最後,剛開始擁有最多錢的人,往往是最後大贏家,其他參賽者則皆落至破產境地。

存股長期收益 遠勝定存與儲蓄險保單這就是股票市場最殘酷,但卻被大多數投資人忽略的一面。散戶因為在資金、消息,甚至在交易成本上處於劣勢,短線操作的結果,通常落得空歡喜一場,導致大多數人以被痛宰痛賠下出場。

因此,股神巴菲特的最重要事業夥伴,同時也是波克夏海威瑟(Berkshire Hathaway Inc.)副董事長查理.蒙格(Charlie Almanack)如是說:「你必須弄清楚自己有什麼本領。如果玩那些別人玩得很好,自己卻一竅不通的遊戲,那麼,你注定一敗塗地!」小資散戶的「優勢」,或許跟資金雄厚的中實戶沒得比,但是,較之投資法人機構,卻擁有可對「好股」專注,且長期持有的「存股」優勢。迫於短期績效壓力,專業經理人管理的共同基金,往往每季就會轉換一次持股,頂多持有半年至一年,交易頻繁,投資組合又過於分散,以五年期而言,一五○幾檔台股基金中,績效超過三○%以上的僅有十檔(第一名基金五年期報酬率僅四○%)。

然而,同一期間,以「普通常識」判斷的「好股」如台積電、中華電與統一,還原權息後卻分別締造出八七%、一四七%與一九○%的報酬率。更值得注意的是,僅有四十一檔基金,占國內股票基金檔數的二六%,擊敗台灣五○指數型基金(過去五年還原權息報酬率僅一二%)的報酬率。

挑選好股進行存股,過程就如同鑿隧道般,過程苦悶又艱辛。因為,看到別人一天內賺到一根漲停板,存股投資人常常面對自己手上股票不動如山的處境。不過,一旦鑿開岩壁,微光透射進來,隧道工程就將以飛快的速度完成。

專精企管顧問公司精算師葉崇琦就算出,鑿隧道般的存股工程,以一般台灣小資階級進行存股而言,「微光」起碼要五年才看得到。如果你能找到股息殖利率五%以上,獲利穩定的好股,並把股息再投入;假使每年拿二十萬元(每月一萬元加每年八萬元年終獎金),五年後,你不僅將擁有人生第一桶金,而且所領的股息,每月等於自動幫你加薪近五千元。

如果你在三十歲開始存股,持續了二十年,等到五十歲時,即使你存的股票價格不動如山(沒漲也沒跌),但每年卻可領回三十四.七萬元股息,等於每個月約二.九萬元。每月二.九萬元的被動收入,約可維持一個人的基本生活開銷;換句話說,五十歲後,一個有紀律的存股者,基本上已經不必為錢太過煩惱了。

相對的,如果你不是存股,存的是定存或儲蓄險保單,時間一拉長,它們的財富累積效果遠遜於存股。以目前儲蓄險保單利率僅有二%出頭的狀況下,你起碼要存四十五年,也就是約七十五歲,才能達到月領三萬元的被動收入效果。

中年存股兩個帳戶 分存績優股與收租股今年四十六歲,本身也是保險經紀人的羅守至,不管是建議客戶還是自己,均把存股作為未來退休規畫的主要工具。「我很怕風險,小孩也才上小學而已,還有父母親要奉養。即使如此,我自己的退休理財規畫,還是以存股及存基金(投資等級公司債基金)作為兩大主軸,保險主要買健康與意外險。」羅守至把個人存股分兩個部分、兩個帳戶同時進行。第一個帳戶:存高殖利率績優股,進可攻退可守;第二個帳戶:存收租股,退休後領股息。

保守的羅守至對「收租股」的定義非常的嚴格,「因為這是退休後要靠領它的股息過生活用的。」目前他心目中理想的收租股僅有中華電信、大統益,以及統一等三檔,並且中華電信、大統益的成本僅六十幾元與四十元以下。

「我理想中的收租股,一定要是民生必需品股,其需求難以被取代;且公司具該產業的領導地位、每年穩定配息的公司。台積電、亞泥、中興保??被視為是標準收租股,我都還有一點疑慮,因為如果很不景氣的話,人們可以不買3C產品、不蓋房子、不裝保全系統,但總是要打電話、要吃飯吧!」羅守至說。

至於第一個帳戶高殖利率績優股的選股標準,羅守至就放寬許多,並分享了他個人一個選股心法:「市面上每一本財經雜誌我都看,我會把專家推薦股票、雜誌報導的投資達人持股全部蒐集起來,交叉比對後,出現頻率最高的就列入候選名單。」接著,羅守至再從候選名單中挑出股價淨值比一.五倍以下,長期負債極少,最好是零的公司。「選中標的後,我通常會在殖利率六.五%以上進場,買進如果股價上漲,殖利率掉至四%以下,就獲利了結,把賺來的錢轉進收租股帳戶;等中華電、大統益或統一跌到我滿意的價位再進場。」目前羅守至第一個帳戶存股名單計有F-茂聯與耕興。「股價如果沒漲,光領股息的報酬率也不錯,達到攻守兼備的效果。」光在這兩檔股票的帳面獲利,過去一年來就高達近四十萬元。羅守至計畫俟大統益今年除息後,用這筆獲利買進,加速收租股帳戶累積的速度。

羅守至認為,中年人資產較豐,剛開始存股時,一聽到有「好股」,就急著把資金一古腦兒投入,輕忽股票跌價風險。往往落得賺股息,賠價差,情緒受影響結果,反而會對日後存股的耐心與意志造成負面影響。

青年存股戒之在急 先搞定第一桶金三十五歲的高中國文老師小樂(「小樂的生存之道」部落格板主)深諳存股戒之在急的道理。小樂與妻子皆在學校當老師,收入雖然穩定,但公教人員退休年金即將出現大改革的新聞,讓夫妻倆決定靠存股準備購屋頭期款,以及將來的退休所需。

育有兩個孩子的小樂,扣除生活開銷以及保險費(小樂夫妻買了不少儲蓄險),目前每月僅能拿九千元進行存股。存股進行不到一年後,小樂決定把每月存股金額降至六千元,另外,三千元作為將來危機入市的預備金。

「我的存股資齡才一年多,就遇上了這波高殖利率股上漲的盤勢,看好的存股標的如中華電信、統一超、正新、中租迪和??,已經貴得令人買不下手。」小樂認為,「存股要成功,選對好股很重要,但買在夠便宜的價位也很重要,兩個條件缺一不可,尤其是對我這種想在短期內買房子的人而言!」小樂目前存股的兩大核心是興農與高股息指數型基金(兩檔即占存股資金的六○%),同時輔以胡連、亞泥、恆義、台汽電作為衛星持股。小樂很慶幸,一出社會時,就把大部分的儲蓄以保險的方式存起來,這張儲蓄險保單報酬率雖極為有限,卻扮演了儲存他人生第一桶金的重要角色。「經過這幾年在股市的摸索,現在總算有些心得,還好錢先放在保單上,沒有在股市摸索期揮霍光,再過二年保單到期後,就有一筆可觀的資金進行存股。」存股要成功,需要具備獨具慧眼的眼光、過於常人的耐心,以及嚴謹的紀律。人生在任何一方面要成功,也都要如此不是嗎?懂得存股之道,你不僅可以克服「馬太效應」的散戶輸家命運,甚至可能成為年領百萬股息的下一個「台積電阿嬤」。

存股成功的 3大條件

條件1懂得從定量與定性

兩面向挑好股票

定量條件 定性條件

1. 過去5年股東權益報酬率(ROE)年平均高於10%。

2. 配股率介於50%~80%之間,殖利率高於5%以上。

3. 自由現金流量(營運現金-投資現金)大於零。

4. 營收與獲利趨勢平穩或向上。

5. 不景氣時,獲利衰退幅度低於20%。 1. 經營者的社會觀感與誠信。

2. 企業的社會責任與形象。

3. 產業龍頭股、產品具利基性(高毛利)或民生必需品類股。

4. 開股東會時,經營者是否認真回答小股東(非職業鬧場股東)的問題。

條件2股利再投入,創造複利效果股息不再投入(萬元) 股息再投入

(萬元) 差額

(萬元)

5年後總值 100 116 16 10年後總值 200 264 64 20年後總值 400 694 294 註:假設選股息殖利率5%的標的,每年拿出20萬元進行存股(股價持平)條件3在以下兩種情況下,懂得適時調整

情況一:存股後股價大跌

a. 如果大跌是屬外在因素(如景氣、政策或政治利空、天災人禍),反而應該逢低買進。

b. 如果大跌乃是公司內在因素使然,應再研判是否屬一次性利空,還是結構性利空。前者情況應持有,甚至逢低買進,後者應斷然賣出。

情況二:存股後股價大漲

a. 如果股票大漲是外在因素,與公司基本面無關,那殖利率將隨大漲節節走低。如果殖利率跌至4%以下,應考慮換股。

b. 如果股票大漲是內部因素,公司獲利也同步提升。殖利率仍在你可接受的水準,如4%以上,應繼續持有。

存股遠勝存錢、保險 每年存20萬元效果比較存股(元) 存保險(元) 存定存(元)殖利率 5% 2.20% 1.20%5年後值多少錢1,160,383 1,067,968 1,036,581 每年可領多少錢 58,019 23,495 12,439 10年後值多少錢2,641,357 2,258,697 2,136,868 每年可領多少錢 132,068 49,691 25,642 15年後值多少錢4,531,498 3,586,297 3,304,776 每年可領多少錢 226,575 78,899 39,657 20年後值多少錢6,943,850 5,066,502 4,544,460 每年可領多少錢 347,193 111,463 54,534 優點複利效果最佳、有機會賺到可觀資本利得,但也有股價下跌風險。 風險低,且不用花腦筋。 風險最低,不用花腦筋。

缺點 須花精力挑股及換股有知識門檻。 中途解約,將損失可觀利息。 複利效果最差,對退休生活杯水車薪。

資料來源:專精企管精算師葉崇琦人生 3階段 需求大不同

存房屋頭期款以及

子女教育金(25~45歲)選股原則 產業前景看好,具有成長性,低價資金配置 70%成長股、30%收租股建議標的勤誠、華立、興農、新產、台產、興勤、智邦存退休金(46~60歲)選股原則 進(具成長性)可攻、退(股息不錯)可守的標的資金配置50%成長股、50%收租股建議標的 耕興、詩肯、好樂迪、松翰、百略退休後的生活及實現夢想的花費(61歲之後)選股原則配息穩定,較不受景氣良窳影響資金配置 20%成長股、80%收租股建議標的 大台北、大統益、中信金、華南金、兆豐金、生達、中興保、新保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4874

一個月營業額450萬的天貓店長淺談淘寶運營

http://www.yicai.com/news/2013/05/2676213.html
先我要說我之前從來沒發過貼,但我看了很多,太多對新手朋友誤導的貼子了,忍不住奮筆一貼。

我對數據不太敏感,說白了不太懂,我對搜索不太在行,說白了我從來不去優化這些東西,我對美工就更是個門外漢了,有人可能要問你啥都不懂你做什麼店長啊?我手下人懂就行了,我簡單自我介紹一下,我99年從事電子商務,期間自己開過店創過業,跑過龍套打過工,創辦過淘寶培訓班,開設過攝影工作室,管理過工廠供應鏈等等,但我又說我為什麼不懂呢,聽說過一句話嗎?「搜索優化的最高境界就是忘記搜索優化」,數據很重要他是唯一衡量店舖績效的標準,新手朋友們不要過份相信那些華麗的數據,你是做不到的,大多數人是做不到的,為什麼做不到這個我真不想多說,或者那一個時間節點上能做到,或者配合那個活動會有漂亮的數據,但往往就是這些數據害了好多新手。

我的竟爭對手同行基本一天十多萬營業額,老闆說誰誰一天賣多少多少,很牛,我笑笑,我輕輕的打開數據魔方,看到他們確實一天20多萬,轉化率0.8%,客單價220左右,那這數就好算了,一天1000票左右嘛!需要多少UV和PV結合我們類目的點擊率可以大概算出來,流量從數據魔方也可以看出來,如果沒有活動就是分析付費流量了,付費流量跟免費流量是有一定規率的,排名越靠前付費流量佔比會越低,分析他們銷量前20的寶貝,利用轉化率大概算出他們的各自的流量,再分析他推廣了那幾款,直通車點擊費用和鑽展點擊費用以一個客觀的價格計算它,這個客觀值就需要經驗了。

當然也要看他們直通車的排名和鑽展位置,講到這應該聰明人都能大概算出他們的推廣流量了,綜合同類目同等級店舖要算出他們的推廣費用也不難了吧!一算他們的推廣費用是我們的0.8倍以上,他們的銷量確是我們的1倍以上,他們的推廣投入也是呈現虧損狀態的,但自然流量所帶來的利潤足以填補付費所帶來的虧損還有營利,這何樂而不為呢!說白了投資二十萬和四十萬所帶來的利潤就算一樣,人家多了市場佔有率,品牌在市場得到了從被熟悉到認可的過程,這個過程被大多數商家忽視了,結果是樂觀的但過程的痛苦常常被忽視,我相信大多數人都會說這道理我也懂,但懂也沒用,我說過人家的數據你做不到,為什麼呢?資金這一關就卡死你,虧一兩天也許你能行,十天八天,一月兩月呢?也許你又會問那他們公司怎麼就虧的起?他們公司資金就這麼靈活嗎?不會斷裂?呵呵分析他們產品的客單價,你可能又會問如果是利潤高那質量就會降低啊!又錯了,足夠高的利潤才能支撐好的品質與推廣。

所以大家看排名和做的大的店舖,都是一些單價比較高的店舖,很多賣家經常罵MD怎麼他們賣這麼貴就有人買,我賣這麼低反而沒人要,不好意思我單價高是犧牲了轉化率為前提的,你價格再低跟我在後面排著,那一天你夢中驚醒,決定從明天起開始提高品質,提高推廣,提高價格,提高服務,提高對人力資源的投入,恭喜你!你進入了一個全新的領域,這裡有全新的竟爭機制,全新的營銷觀念,真正進入到拼實力的領域。之前你根本沒有資格跟我拼實力。大家看完可能會覺得沒有任何收益,我要說的就是電商有風險,入市需謹慎!沒那個精力沒那個實力沒那個觀念趁早轉行,別在這個苦B的行業待下去了,到頭來熬壞了自己的身體沒賺到你期望的第一桶金。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5198

微信營銷案例:粉絲單日暴增6萬的秘密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40522.html

來源: i黑馬 作者:李軍

單日增粉峰值57805,單日互動峰值173734,運作國色天鄉樂園官方微信一個月粉絲達到6位數,在西南圈裡算是一份還不錯的成績單。數據龐大的背後是我們也並沒有完全思考清楚所有問題,只是圍繞著清晰的商業目的不斷的摸爬滾打中尋找前進的方向。概要分享一些過程中的感想和經驗,不見得都對,供大家參考。

一、你的商業目的是什麼?

「我們想做微信!」

「為什麼想做啊?」

「現在大家都不玩微博跑去玩微信了啊!」

「你們企業最需要的是什麼啊?」

「呃,口碑和美譽度吧。」

「哦,微信私密性太強欠缺傳播性,做不來口碑,你還是去做微博吧。」

平時遇到太多的客戶對微信有興趣,恨不得馬上進去搗騰一番。但大前提是企業得想清楚自己的商業目的是什麼,你到底要解決什麼。如果你的商業目的根本就是微信所解決不了的,折騰的再厲害都是0。在我們看來,用微信做客戶服務和二次銷售是最適合的方向。

二、目前微信營銷所處階段:圈用戶

你知道微信營銷該怎麼做麼?相信99.99%的回答都是否定的。有的時候我們也不完全確信什麼做法才是最有效的,但有一點無疑:無論怎麼做,沒有用戶一切都是空談。零星幾個粉絲,還專門去做運營和技術開發的事情相信不會有多少企業願意幹。

同時,微信一定會像微博一樣,越往後期做用戶的難度越大,畢竟用戶關注企業微博/微信的數量是有上限的。按新浪的數據,平均一個用戶會關注8個企業微博,微信的這個數值肯定更低,而且低得多。往後圈用戶的難度肯定越來越大。在當前階段能圈到用戶的企業主已經是贏家了。

三、圈用戶的兩種方式:自有用戶和微博用戶

微信的起點相比微博是高上很多,其表現之一便是獲取用戶的難度相比微博是明顯難的多,很多小企業是很難解決用戶的問題。目前獲取用戶的主流方式有兩種:

1、轉化自有用戶

一些本身具有品牌影響力和顧客群的企業具有天然優勢,對於他們,只要合理的使用其門店、POP、DM單等資源就能實現將已有用戶轉化到微信。例如廖記棒棒雞,就是利用了其近200家門店的優勢,門店發起「加微信送3元」的方式來轉化用戶。

2、從微博轉化用戶

微博用戶和微信用戶的重合率非常高,同時微博的媒體特徵造就了其具有很強的信息擴散能力而利於快速爆髮式積累用戶。比如國色天鄉樂園,便主要是通過微博來做用戶。

通過微博做用戶其實也分兩種:自有用戶(自己官方微博上的粉絲);陌生用戶(普通的微博網友)。多數企業都會關心,獲取陌生用戶的成本有多高?按我們目前的經驗,最低也得10元/個,還別嫌高,這還是有品牌知曉度的企業在策劃/執行等方面極其優秀的前提下才有可能達到的,而且今後一定越來越高。如果哪個企業告訴我他們獲取陌生用戶的成本高達幾十塊,一點都不令人吃驚。

四、微信運營三部曲:用戶、粘性、結果

微信運營,首選需要獲取用戶,其次需要實現用戶粘性,最後達成商業目的。獲取用戶不再贅述,前兩點做好了結果是水到渠成的過程,主要說說「粘性」。

當粉絲達到一定量級後,最關鍵的便是粘性(你也可以理解為與粉絲之間的關係深度)。微信和微博一樣都屬於社交類平台,只有當官方微信和用戶之間建立了良好的關係形成了較強的粘性後,才可能更大程度上實現商業目的。邊交朋友邊做生意,這是才是社交平台區別傳統媒體或平台的本質。

微信實現粘性的核心是什麼?內容和客服。

1、內容

內容的基本原則跟微博一樣:有價值+有品牌相關性。如果你推送的內容不能給用戶創造某種價值(或娛樂/或利益/或信息),等著每天的掉粉猛增吧。如果你推送的內容長期跟品牌無關,不僅我會懷疑你是不是在浪費時間粉絲也會懷疑自己是不是加錯微信了。

2、客服

在與客戶合作的過程中,我們反覆強調客服工作的重要性。看似簡單的工作,對用戶的粘性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會直接影響到微信的成敗。關於這一點,下面將單獨詳細闡述。

五、運營的難點1:客服

1、為什麼客服如此重要?

請注意,我這裡用的是「客服」的說法,而沒有用「互動」的說法,雖然本質的工作是一樣的,但「客服」的說法更能闡明它的重要性。要理解它的重要性首先要理解微信和微博的一點重要區別:微博是媒體,微信是溝通工具。

微博是媒體,是「一對多」的模式,所以你發佈一條信息後,用戶在下面可能僅是進行一個隨意的評論參與,即便官微沒有搭理他,他也不會覺得有什麼問題。微信是溝通工具,是「一對一」的模式,當他向你發送一條信息時,一定是帶著問題的或者是溝通意願的,是會期待你的回覆的,如果你不搭理他勢必引起對方的不滿(微信的留言相當於微博裡的私信)。換句話講,微博裡是有評論和私信功能區別的,評論你可以不回但私信你得回;而微信是只有私信功能的,你必須得全部回。一旦你不及時回應對方,就可能對你們之間的關係造成危機。

2、為什麼是難點

主要便是在信息量上,微信與微博的機制差異造成微信的客服量是天然大於微博,不是大一點而是大一個量級。一個典型的現象是,如果你組織的是微博活動,一些用戶不明白則回去翻查活動微博下的評論去尋求答案甚至會用戶之間相互諮詢;但如果你組織的微信活動,當用戶不明白的時候就只有向你諮詢了。

尤其在做活動的時候,信息的量級會造成客服人員完全無法處理。例如國色天鄉樂園5月7日時,互動信息量超過17萬,後台的海量數據完全是爆髮式的,一些用戶的問題諮詢基本上被淹沒在信息洪流中無法處理。當天由於一點技術問題還出現了點小插曲,20分鐘裡500個粉絲收到了錯誤的系統回覆,手忙腳亂中先是安排了六七個人來緊急應對然後專門兩個人分工合作給這500人發信息(微信系統最多能容納4萬條左右的信息,當天總信息量是17萬,處理晚了的話,這500人的信息就找不到了),而且他用戶的諮詢信息則是只能忽略了。

3、如何解決

專門的人力與流程機制是必不可缺的,同時結合技術開發也是必要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5676

【每日一黑馬】大姨嗎創始人:我們的用戶是怎麼從零到千萬的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42172.html

大姨嗎是怎麼誕生的?

柴可1986年6月6號6點鐘出生,畢業於加拿大卡爾加里公立大學,畢業後開始回國創業。大姨嗎不是柴的第一次創業,但是他之前的產品和經歷並不算成功。他曾做過一個幫助人們記錄一天身體狀況的網站「友樂活」,後來又做了一個企業輿情監測的網站,但都無疾而終,「基本上北京所有的投資人我們都見過,但沒有一個看上我們的產品。」

「做B端的用戶不是小公司所能做的。」事後,柴總結,所以他開始做C端——做量化健康和可視化健康,包括減肥糖尿病等做了一圈。而在做這些項目的時候,他有了關於大姨嗎的第一個靈感碰撞。

「我發現手機其實是一個傳載文字和聲音信息的媒體圖片信息的媒體,這樣的東西是適合手機的,而健康是一個不斷投入,延緩很久才能傳遞給你信息的東西。所以,如果你要在手機這樣一個慢反饋的載體上做一個健康這樣的快反饋的事情實際上是很矛盾的。」

而他女朋友的經歷則是大姨嗎誕生的直接誘因,有一次他發現他女朋友在每次月經期前都會頭痛,而醫生得出診斷是她在經期前攝入了大量的咖啡因。之後他又發現每個女孩在月經前都會有類似的各種症狀,而這正好符合他所理解的健康慢反饋的事業,所以他腦海中靈感的閃現——開發一款女孩生理週期管理的工具。

大姨嗎是怎麼推廣的?

2012年1月包括經期記錄(用於醫生問診)、經期預測、月經病自測與建議、易孕期/安全期預測、日常美容保健貼士功能的大姨嗎正式上線。上線之後,大姨嗎也面臨著一個最現實的問題——推廣。柴可又靠什麼解決這個問題?好名字和好口碑。

「我們用戶從0到1000萬,每個成本不到一毛錢,說出去別人都不信,但是去我們的確做到了,原因是我們堅持了正確的運營策略和好產品口碑傳播的思路。我當時非常擔心女孩對月經這個事不會拿出來說,可能安裝了手機還要放在最後一屏,怕人看見,就起了一個咋呼的名字,我都不叫什麼粉色花朵,就叫大姨媽。

我們在外面的推廣也把月經這個事情大家在大庭廣眾說的事情,我們會畫那種無節操的漫畫,比如對比蛋疼和月經哪個更疼。在我們微博只有5000粉絲的情況下,這個漫畫被轉發12萬次。這是一個不好意思的話題被我們堂而皇之來說,很好玩,比如性的話題也很隱蔽,但被杜蕾斯堂而皇之來說的事情。我們在微博推廣上可以說借鑑了一下他們的一些經驗。除了這些在微博上的推廣,他還堅持了精細化運營的思路:他們可以在只有10多個團隊的情況下做到24小時諮詢在線,幫助女孩子解答他們的問題。

隨後在ios的版本上線之後,大姨媽用戶數獲得了大規模的增長,在沒有刷榜的情況下可以排在總榜前幾位。我後來反思之所以如此的火爆,原因還是在於我們真正的做了一個好產品。」

挫折

在用戶數持續增長、融資機構主動找上門來的時候,大姨嗎的團隊卻遭遇到了挫折——9人創業團隊中的4個人先後離去,這給了柴可沉重打擊。

「這是我自己的錯誤,前兩年太苦了,你沒給人家經濟回報,人家跟你幹了兩年,到了三四月還是沒有錢,那個時候有投資人明確表態,但是我很固執的覺得估值太高,導致團隊有了想法。人家覺得跟了我兩年做了一個市場很喜歡但是投資人不喜歡的產品,他們並不理解我是在希望獲得更高估值。他們覺得是我這個人的問題,其實不是,假若團隊跟我說你不融資我就離開,我會選擇融資的。」

之後,柴重新組建了團隊,並組織了一次為期30天的「軍訓」培養團隊的感情和默契。他還試著調整自己的節奏,甚至引進融資,以讓團隊一直保持在興奮的狀態之中。此外,他還考慮了團隊的股權問題。

大姨嗎如何盈利?

很多APP應用都會面對無法盈利的問題,柴可對此對此想的很透徹。

「除了很低門檻的廣告服務這塊可以看得見沒有壁壘的收入之外,我們其實還可以從女孩月經問題一個點切入進去,解決女孩其他很多的健康問題,比如女孩月經前皮膚不好等問題,我們可以為他們提供很好的增值服務。我們未來最大的挑戰一定還是自己,前幾天看中國合夥人,最大的體悟是關於新東方的,新東方從來沒有看過自己的競爭對手怎麼做的,因為新東方走的太快了,因為它看他的客戶太多了,我們也一樣。」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6699

港人之苦: 產生被動月入一萬的例子(答) Home Blogger

http://homebloggerhk.com/?p=8930

香港按揭證券公司沒有明確表示個人擁有第二套房就不能借出九成按揭,只要第二套房都是自住的,就有批出九成上會機會。所以就算讀者自住擁有唐樓,是可以在第二套房九成上會,當然要申明為何有第二間自住樓。另外在你一拆二之策,即將現居屋由聯名轉單名,DSD(雙倍印花稅)是用你該次交易的從價印花稅徵收金額之雙倍計算。

 

 

還有一點就是,同學在課堂上問如果本身有一間工廈(總之係非住宅樓),如在港購買多一間住宅,是否要繳付雙倍從價印花稅呢? 答案是需要的。上述意見是本樣向教律師提問,惟要留意雙倍印花稅是2013年2月之新政策,在港熟悉此策的人根本未有。基於本BLOG希望提供資料不是純粹和大家解字面,本樣會力求將真確信息放上網,如大家有更多此方面資訊不妨傳送予我和大家分享。有所不當亦請提出,你可見之前有些文章會公開重要的修訂。

 

 

家庭總收入為$48000,已假設所收租金為可核實收入,租約處理清楚。借貸力為48000*50%/10000*2.59=6.2MIL。現已用借貸約為(1.5+1.6)MIL=3.1MIL,剛好是借貸力之一半。原本呢個「設置」做得不錯,買唐樓是要高息些少(2.75%年息)但用現價計收租回報都有5%(10950*12/2.6MIL),最正係可以提供成萬蚊正現金流。問題係首期要多點,現時估價都係1.9MIL,但市場做緊2.6MIL附近,此為讀者活生生提供的例子,說明唐樓有其投資好處,但在首期上,及租客加上維修上都要用點心力。如果用讀者當初買入價計,回報更有(10950*12/1.86MIL)=6%,不過不失。

 

 

現時老公要幫家人買樓,就係放棄第時市跌再買平貨的機會。既然係屋企人,那也沒從選擇。其實以你們人工只中等,小朋友出世後更要沒錢儲,難免要保留實力再乘下次跌市,買入物業善用槓桿才能改善下半世的生活。香港人就是就是這麼苦,人工已經唔高,仲要計好兼食盡個勢,再能用有限人工去改善人生。當然人工是可以靠努力去增加的,但是此等機會在香港你話有幾多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3188

如何打造一家文藝范的淘寶店:兩個文藝青年賣女裝年營收3000萬的故事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48119.html

這家店叫「步履不停」,主打文藝風,追求簡潔、舒適的著裝體驗,最抓人眼球的是類似篇首這樣個性十足的文案。大多數情況下,女粉絲都始於被店家的文字感動,繼而穿上了這家店的衣服。

這要歸功於兩位廣告行業出身的創始人,肖陸峰和何曉明,十年前他們就是同事,一個是文案,一個是美術指導,在上海高聳的寫字樓裡討論廣告創意,也經常談天說地,聊聊理想和人生。兩人趣味相投,成了朋友。多年之後,才有了步履不停的故事,老同事變成了合作人。

廣告人和旅行者

三年前進入淘寶集市,又是做女裝,從大環境而言,早已錯過淘寶紅利期,在激烈的競爭中,新的小賣家能生存下來就不錯了。不過也正因為此,新賣家要佔得一席之地,必須有自己的獨到之處。

在步履不停,最大的優勢是其獨具創意的文案,吸引了一大批忠實讀者兼買家,有人留言說即使不買東西,也習慣了上他家淘寶店看看。到今年7月,步履不停上線已經三年整,成績是四皇冠,去年銷售額是1200萬元。根據上半年勢頭,兩位小老闆預計今年將達到3000萬元,前三年每年都保持了3倍增長。

從無到有,從小到大,一家淘寶店的成長不一定都得烙上辛酸和艱難,至少肖陸峰和何曉明沒有這種感覺,三年下來簡直可以說是一帆風順的。當然,兩個人的人生軌跡已經隨著淘寶發生了改變,這變化至今令他們詫異,「有時候到公司看著這麼多人在忙,有種奇怪的感覺」,對老闆這個身份,他們還不太適應。

7月一個炎熱的上午,在杭州濱江某園區的一幢樓裡,步履不停的公司所在地,兩位小老闆與《天下網商》記者見面,採訪地點在一間不大的會議室,這也是肖陸峰的辦公室,長桌上擺著一台手提電腦。空調開著,頭頂的風扇也呼呼地轉著,對面坐著兩個穿著T恤的大男孩,態度溫和,既不過分熱情也沒什麼架子。在進屋之前,肖陸峰一手夾本書,一手拎杯咖啡,穿一條及膝短褲,腳上是一雙人字拖,好像要去樹底下乘涼看書一樣,但其實這是他上班的常態。

肖陸峰與何曉明都生於1978年,廣告出身的他們,骨子裡都帶著點不安分,喜歡四處旅行。上海的兩年廣告文案生涯對肖陸峰來說,只是人生的一小段,他無法忍受自己繼續過那種生活,常常日夜顛倒,賺來的錢支付完房租等生活開銷後也不會剩下太多,即便成為創意總監,也是過著繼續加班並成為房奴的生活。於是他果斷辭職,獨自背包旅行,走過了國內大部分地方和東南亞,去云南偏遠山區支教,在印度一待就是半年。

在他四處遊走的時候,何曉明依然留在廣告圈,但也不安於現狀。他嘗試過自己開廣告公司,對行業的不滿,令他最終選擇了退出。

2010年,肖陸峰迴到上海,與何曉明再度相遇。此時,身邊同齡人大都已經安定下來,成家生子,上班下班忙忙碌碌。這兩個大齡未婚男青年卻赤手空拳,開始了創業之旅。

他們說自己是不靠譜青年,既不瞭解市場,也不懂淘寶,看到朋友做淘寶感覺不錯,便決定自己也來開店。

「如果沒有淘寶,我們可能也不會來創業了,因為兩個人的性格都不是做生意的,但淘寶這個平台可以讓我們躲在背後,不用跟外界接觸,就把生意做了。」 肖陸峰告訴記者。

「我們的性格也比較互補,在一起創業是正好碰上了。」肖陸峰說,他覺得自己比較複雜,而對方比較簡單。何曉明比搭檔少言,他說,肖對大方向的把握包括直覺比較準,而他對細節包括執行的東西更有興趣,兩人正好互補。

文藝青年的轉型

兩個大男人,為什麼選擇做女裝呢?連朋友都覺得好奇,肖陸峰在淘寶日記上「招認」,大概因為店老闆兄弟倆都是光棍,還沒追到喜歡的女生,就先賣賣她可能會喜歡的衣服吧。他們聊了好幾天,得出這樣的結論:他們喜歡的女生是這種類型的——她像夏日里路過的一陣風,清淡自然,卻回味悠長。她喜歡穿什麼逛什麼,棉麻、長裙、草帽,日式雜貨店、咖啡館……如此定位的客戶對象已確定是文藝女青年無疑了。

照此思路,他們四處找貨源,拍照上傳,忙得不亦樂乎。2010年7月,「步履不停」正式開張了,這個名字是他們聊天聊出來的,也是一部日本電影的片名。第一批貨源質量不錯,加上廣告圈的朋友們也來捧場,很快售罄,並通過微博等社交媒體傳了開來,更多陌生的姑娘湧入了步履不停。

文藝青年都愛做夢,也很享受用文字或影像表達的過程。肖陸峰曾夢想當一個作家,父親是教師,他從小就看了不少書,看多了便喜歡上了寫字。他記得很清楚,十年前在上海寫字樓裡上班,有天中午靈感閃現,他匆匆打了一輛車奔回住處打開電腦,但是坐了一下午也沒寫出什麼來。那一刻,他很沮喪。

2006年去云南德欽支教時,當地的人和生活給了肖陸峰很多觸動,他一口氣寫了一堆筆記。後來讀到美國作家彼得·海勒斯的《江城》,因為類似的支教經歷,更因為思想的共鳴,他對這名作家相見恨晚。他根據這一段故事寫的文章後來發表在《天涯》雜誌上,但依然沒成為作家。開始淘寶創業後,肖陸峰在店舖開設了「步履日記」專欄,有一搭沒一搭地寫一些自己開店的經歷和感受,當然,這些文字和每次上新的文案一樣,都受到了粉絲的追捧。買家中也不乏圖書編輯,就這樣,有出版社來邀請他出書了。

有意思的是,隨著淘寶店越做越大,他當作家的念頭卻越來越弱。「做了生意之後,對很多事情的看法會改變,以前覺得很重要的事現在變得不重要了。」肖陸峰發現,渴望出書其實也是在追逐名和利,現在的慾望已經沒有那麼強烈了。他反問自己,出了一本書,生活會不一樣嗎?

「我想要的東西可能根本不存在。」肖陸峰頓了頓又說,現在不太在意外界對自己的關注,更在意自我的認可。一直以來他經營著步履不停的官方微博,這個文藝氣息濃郁的微博粉絲數已近4萬,但他不會逼自己去討好粉絲。

肖陸峰很清楚,想像跟現實是不一樣的,但是人們很容易混淆。他舉了個例子,步履不停的部分員工是從微博粉絲轉化過來的,她們越是衝著步履不停而來就越容易產生強烈的落差感,雖然公司整體環境比較寬鬆,但工作畢竟不是陽春白雪,每天都要完成一些基本的事情,做不好還要挨批,這與其他公司沒什麼兩樣。

淘寶這檔生意切切實實地改變了這兩個文藝青年。步履不停剛開張的時候,有朋友問他們要把這家店做成什麼樣,他們也沒有太明確的目標和計劃,只是跟著心裡的感覺走。當時肖陸峰剛看完日本作家青山七惠寫的《一個人的好天氣》,小說主人公在大城市裡過著自己的小生活,上班下班,吃飯睡覺,戀愛失戀,總是欠缺存在感。他感覺每個人多多少少也有這樣的問題。「老實說,開這樣一家店,也許能增加點我自己的存在感。從下了決定那一天開始,雜七雜八的事就從來沒斷過,忽然發現,這樣也好,忙得像條狗,就沒時間像以前那樣唉聲嘆氣。」

有尊嚴地做生意

做淘寶起初兩年在上海,兩個人外加幾個客服,這樣一個小團隊一年忙下來也有不錯的收成。淘寶上這樣的小店很多,有的也做得很大,掙錢很快,但在肖何兩人看來,這個模式是有問題的,從長遠看這批店可能會被淘汰掉,淘寶也不會如此發展下去,這樣沒法提供更好的東西。

於是,他們開始自找「麻煩」,搬到杭州註冊公司,完善架構,設立設計部、版房、外發生產、運營、質檢等各個部門。兩人說,起初設計師把打好的版拿過來,他們也看不懂好不好,只是相信做這些是有價值的,對以後的發展有好處。

兩人意外的是,同行對他們的做法不以為然,同樣是做服裝的朋友也潑來冷水。何曉明告訴《天下網商》記者:「朋友都說不要建版房,現在服裝不就是抄嘛,你這樣做是消耗時間和財力,沒有意義。但是大家都抱著這種想法的話,就不會產生一個有研發能力、有創意的品牌。可能你一年收入上千萬,但不是我們想要的東西。我們雖然在做淘寶,但我們在做服裝,我們是一家服裝公司,那你覺不覺得一家服裝公司需要設計師和版房呢?所以我們還是簡單一點,不要考慮他人怎麼說,要有自己的判斷。」

「我們希望這件事情至少做得有點尊嚴。」肖陸峰補充說。很多朋友都是設計圈的,他們也希望自己有真正的原創和優秀的品質。

體系架構起來了,人員也擴充到了二三十名,但去年1200萬的銷量,肖陸峰覺得十幾個人也能完成。他口中的「混亂」,或許在於完善規模後,管理和效率一下子跟不上。靠文案打動人、吸引人,也要靠過硬的質量留住人。兩個小老闆也說:「沒有好的產品,一切都是瞎談。」他們在後端下起了大工夫,多次去紹興、廣州跑原材料市場,不斷完善供應鏈。

今年,步履不停正在申請入駐天貓。「現在註冊了品牌,就要做品牌價值,不是單純賣貨。」小老闆們表示。

現在,他們的重點依然是對產品加以改進,圍繞產品風格、客戶對象等問題反覆進行討論。他們發現,產品目前只能打動一小部分人,做小了只有學生來買,有購買力的人就不會買了,到底是定位學生還是白領,公司還沒有統一意見,產品也需要更加精緻的風格。沒事的時候,兩人會研究品牌歷史,他們都很喜歡日本的無印良品,這樣的極簡風格出現在日本經濟高速發展、人心卻很浮躁的時代,與當下的中國社會頗有些相似。

他們傾向於腳步慢一點,看長遠一點,讓步履不停經得起時間的考驗。從一開始,兩個小老闆就沒聽信別人的建議去刷銷量。「刷銷量短期內有幫助,長期下去會讓你喪失對產品的判斷力,把一個爛產品的銷量刷得很高。」肖陸峰說。

步履不停很少做付費推廣,吸引來這麼多粉絲,漂亮的文案功不可沒。這種方式看上去很容易模仿,但也沒那麼簡單。「店裡呈現出來的東西,跟我們的經歷是有關係的,我們往外走看到了一些東西,也在上海繁華都市的寫字樓裡呆過,說出來的故事可能比較容易引起共鳴吧。」肖陸峰告訴《天下網商》記者。

在淘寶店三週年前夕,他們策劃了一次微博抽獎活動——「把你抽到西藏去」,獎品是兩張往返拉薩的硬座火車票和3晚拉薩青旅住宿,共有三個名額,活動成本只有6000多元,但這條微博轉發量達到了1.3萬多人次,評論3000多條,微博粉絲也增加了六七千個,按照10%的轉化率來算也達到了不錯的活動效果。

影響他人和社會

在活動期間,一個粉絲的留言令何曉明很是感慨,他說,原來去趟拉薩只是兩張火車票這麼簡單,來回2000塊錢而已。很多人都把去西藏當成一個高遠的夢想,但事實上沒有想像中的那麼難。

他們從自己和他人身上,無數次感受到「那麼多人活得不自由」。肖陸峰在旅行過程中發現,很多中國人即使出去玩心理上也是不自由的,常常怕東怕西,歐美人就不太會這樣。歸根結底,在國內,家庭和社會對個人的期待早已成為一種重壓,讓人不敢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成為想成為的人。

如果把步履不停當成一個品牌,他們希望這個品牌能傳遞一些有價值的東西,比如告訴人們——人是自由的,起碼心靈應該是自由的。

幾年前,還在西部的肖陸峰參與到剛成立的「壹個村小」公益組織中,為秦嶺和大巴山的鄉村教育做項目籌款,如招募義工、蓋校舍、建籃球場、幫助貧困學生交學費等。肖陸峰負責挖掘並採寫當地人的故事,吸引外界的參與。在他眼裡,這跟在淘寶賣東西差不多,也是以講故事為主,來進行品牌滲透。

過去做公益項目時,籌款的艱難時常令他感到無力。當他回歸城市生活,因為淘寶創業,反而有了更大的能力投入公益。步履不停店裡專設了公益項目,其中80%都與「壹個村小」有關,對方發需求過來,他們做淘寶義賣。每個項目完成後,店舖都會公佈匯款憑據、收據、照片和文字等,迄今已完成了15個公益項目。

上半年雅安地震,步履不停進行了一天的義賣活動,當天銷售收入全部用於賑災。最後的數字讓兩個小老闆吃驚:一天竟然賣了15萬元。他們感慨:「一條微博發出去,就來了這麼多粉絲參與,是因為信任我們。雖然這15萬改變不了什麼,但我們的行動力確實比以前強了很多。」

肖陸峰還記得以前做公益項目時,總不自覺地先看看口袋裡有多少錢,現在對錢沒那麼在乎了,一年捐十幾、幾十萬是在能力範圍之內的。「以前我也是一個哀怨的文藝青年,拍一些灰暗的照片,但是想改變一些事情的時候卻是無力的,成為商人後,自身的力量比以前強大了。」

有了這樣的經歷和感受,兩個小老闆都覺得,步履不停的基調應該是「明朗的文藝青年」、「有行動力的文藝青年」。「埋怨是沒用的,世界不會因為你的埋怨而改變。」何曉明說。只要步履不停能生存下去,他們就希望用這樣的理念去影響社會上的年輕人。

他們有一個想法,等公司將來做大了,成立一個基金,支持年輕人實現夢想,或許會命名為「流浪基金」,像台灣的「云門舞集」一樣,助力那些熱愛旅行熱愛生活的年輕人。

「我們希望社會能夠更包容一些,讓不同的人能夠有自己的生長空間,有的人天生就想做生意,有的人天生想做科學家,就讓他們去做,大家都有自己的安身之地,不要用一個標準去要求所有人……」肖陸峰說。

步履不停走到今天,肖陸峰和何曉明都很感激對方的信任,加上對彼此的深入瞭解,兩人形成了默契,創業路上算得上風平浪靜。上個春節何曉明自駕西部,臨行前兩人還簽了一份生死協議,萬一出事也好有據可循,於人於己這都是一種負責任的行為。

如果步履不停是一份事業,他們也沒有抱持強烈的執著心。肖陸峰說:「我們沒打算把它作為終身事業,如果不做這件事了,可以去開個客棧什麼的。」何曉明接過話頭:「如果公司做得很大的話,很可能就不是我們來做了,我們會有新的方向……」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368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