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農業銀行(1288)以縣域業務支持凈息差,重申買入

來源: http://www.gelonghui.com/portal.php?mod=view&aid=1743

本帖最後由 jiaweny 於 2015-3-25 11:18 編輯

農業銀行(1288)以縣域業務支持凈息差,重申買入
作者:歐宇恒

農行2014年凈利潤同比增長7.9%,大致符合市場預期,與我們預測的偏差主要來自14年4季度較預期高的貸款減值損失
凈息差按年擴大13個基點至2.92%,這主要歸功於其持續改善的縣域業務貸存利差及同業資產負債利差
新增不良貸款主要是來自中國東部的制造業和批發零售業,在中國的“新常態”經濟下我們相信2015年資產質量將保持穩定
農行致力通過內部增長來維持資本充足率,盡管派息比率小幅下降到33.1%,我們認為股息收益率仍有保證。農行目前的價格相當於15年市賬率0.9倍,重申買入評級。
2014年凈利潤大致符合市場預期。農行2013年的凈利潤為人民幣1794.61億元,大致符合市場預期(人民幣1843.81億元)。14年凈利息收入及營業總收入同比上升14.3%與12.5%。與我們預測的偏差主要來自14年4季度較預期高的貸款減值損失。

體現縣域銀行業務競爭優勢。銀行14年凈息差同比擴大13基點至2.92%,農行的縣域銀行業務優勢起著關鍵作用。其縣域貸存利差比銀行總貸存利差高56基點,達到477個基點。14年縣域貸存利差同比小幅上升1個基點,相較銀行總貸存利差同期收窄4基點。另外農行的同業資產負債利差同為凈息差護航,14年同比增加108個基點,至182個基點。然而我們預期受早前降息的遞延影響,銀行凈息差在2015年將遇輕微下行壓力。

2015年資產質量前景穩定。不良貸款率14年攀升至1.54%,較年初上升32個基點,當中主要源自14年第四季度(環比增加25個基點)。盡管整體資產質量仍然可控,制造業及批發零售行業不良貸款率上升較為明顯,從年初的2.86%和2.36%上升到2014年底的3.69%和5.93%。此外,新增不良貸款主要來自中國東部。長三角、珠三角和環渤海三地區合共占全部新增不良貸款的57.5%,中國西部地區亦占29.1%。管理層認為2%-3%的不良貸款率在中國經濟“新常態”仍為合理水平,我們預期農行2015年資產質量將保持穩定。

股息回報率仍有保證,重申買入。管理層致力優先以內部增長維持資本充足率,並輔助使用優先股及次級債。派息率從13年35%輕微下降至14年33.1%。盡管如此,管理層考慮優先股股息後,認為未來普通股每股股息不會低於現水平。農行目前的價格相當於15年市賬率0.9倍,目標價意味著33.9%的上升空間,重申買入評級。

風險因素:1)利率市場化步伐快於預期;2)來自非銀行金融機構的競爭;3)資產質量嚴重惡化,貸款需求轉為疲弱;4)影響銀行的經營和盈利能力的新政策。


(作者:文中觀點僅代表作者看法,僅供參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7054

普惠金融專家:“高效抽水機和低效灌溉器”是縣域金融的普遍困境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6-04-22/1000216.html

“高效的抽水機、低效的灌溉器是縣域金融普遍面臨的困境。但世界銀行、IMF等組織都一致認為,普惠金融最有可能成功的是中國。未來五年是普惠金融發展的黃金時期。” 近日,中國人民大學普惠金融研究院院長貝多廣在浙江青田舉行的“縣域經濟與金融創新”論壇上表示。

____.thumb_head

每經記者 施娜

“高效的抽水機、低效的灌溉器是縣域金融普遍面臨的困境。但世界銀行、IMF等組織都一致認為,普惠金融最有可能成功的是中國。未來五年是普惠金融發展的黃金時期。” 近日,中國人民大學普惠金融研究院院長貝多廣在浙江青田舉行的“縣域經濟與金融創新”論壇上表示。   

該論壇由四大國有資產管理公司之一的中國東方資產管理公司和浙江青田縣、中國銀行麗水分行聯合主辦。

貝多廣認為,整體經濟社會結構呈金字塔形,大型企業、政府、富裕階層處於塔頂,微型企業、自雇經濟體及大眾工薪階層構成塔中,1.8-2億的農戶位於塔底。而塔中及以下則構成了經濟主體部分,占到全國GDP60%以上,就業人數占到80%以上,稅收占到50%以上。

但與此相對應的,金融卻是倒金字塔形的,主要是為處於頂端的大型企業、政府、富裕階層服務,導致高端金融服務過剩,而越往下金融服務越不夠,金融服務嚴重失衡。

“數據顯示,浙江青田存貸比非常低,在其他縣域也是如此,說明縣域地區是整個金融市場的資金提供者,是個高效的抽水機,但縣域地區放貸微小,是低效的灌溉器。” 

在縣域農商行、農信社、郵儲等銀行是儲蓄調動系統,而保險、租賃、理財在縣域幾乎是微不足道。

近幾年來,金融機構也在嘗試創新商業方式,金融創新過去的發展中,形成了小額貸款市場,但現狀格局主要是大多數小貸公司還是圍繞中小企業,貸款規模也比較高。

不過現在有了新的趨勢,部分小貸開始轉型,向微貸發展。現在的商業銀行也開始有趨勢,業務下沈,但因為模式等多方原因,很難向微小下沈,所以微貸領域還是一片藍海。

普惠金融是全球金融創新的重要方向,金融創新角度看,有兩個指標,一個是市場創新,開拓新的業務覆蓋面、新的客戶;二是技術創新。

在兩個指標體系下,又有三類創新。

第一類創新包括漸進式創新一級金融機構對現有產品、服務、運作方式的改善;第二類創新由金融機構導入現有的新技術,服務過去未觸及的市場與客戶;第三類創新被稱為“創造性跳躍”,徹底改變現有市場面貌,比如京東、阿里等非傳統金融機構的闖入。

貝多廣最後提到數字化普惠金融需具備四個要素,即金融服務商、網絡運營商、代理商、終端用戶。其中最核心問題是如何解決“最後一公里”問題,將服務傳遞到終端用戶。

  • 每日經濟新聞
  • 張喜威
  • 每經記者 施娜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版權合作及網站合作電話:021-60900099轉688讀者熱線:4008890008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或 028-86740011 廣州:020-89660257

每經網客戶端推薦下載

每經網首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3435

50家天貓商家擬上市 為何未見全國縣域電商最發達的金華商家

7月5日,一向低調的菜鳥網絡,在金華發布了旗下首個電商產業園。通過整合菜鳥的物流優勢和阿里巴巴的服務體系,產業園將為義烏等地的商家提供倉配、金融、培訓等立體服務,幫助中小商家成長。

據介紹,菜鳥網絡有意通過產業園這個平臺,在金華多小散的電商格局中培育出一批上市企業。

此間的一大背景是,今年4月份,天貓宣布成立“協助商家上市辦公室”(上市辦),要幫助平臺上的五十多家商家與券商、交易所加強溝通,推之到資本市場。不過據天貓方面的統計顯示,這50多家擬上市的商家中,竟沒有一家來自縣域電商最為發達的金華地區。

金華擁有180多萬種商品和20萬以上中小企業,是我國目前電商最為發達的地級市。數據顯示,2015年,金華市電商交易規模達到3360億元。整個金華地區有超過27萬賣家活躍在淘系平臺上。阿里研究院日前發布的報告顯示,根據“阿里巴巴電子商務發展指數(aEDI)”,阿里研究院分析形成2015年中國“電商百佳縣”榜單,義烏名列榜首。

這其中,排名榜首的義烏電商發展指數為42.114,是排名第2的永康的兩倍,在全國遙遙領先。阿里研究院數據顯示,2015年義烏市在全國25個淘寶村集群中名列第一(擁有37個淘寶村,數量居全國首位),是全國網上創業最活躍的縣級市,內貿網商密度、零售網商密度、網購消費者密度三項指標在全國縣(市)中均排名第一。

在義烏之後,排名第二的永康與義烏同屬於地級市金華。包括義烏,永康在內,金華轄下的7個縣市全部入圍電商百佳縣,在全國各地市中排名榜首。

不過,就是這樣一個縣域電商高達發達的地區,卻沒有一家擬上市的天貓商家,很能說明一些問題。目前金華義烏、永康等地的電商產業雖然總量大,線下基礎好,但在消費端、品牌端卻相當弱勢,與該地區在中國電商業的地位不能匹配。

分析指出,天貓擬上市的商家,包括三只松鼠、匯美、韓都衣舍、裂帛、駱駝、禦泥坊、韓後、十月媽咪等企業,其共同特點是形成了自己的知名品牌,並在是在面對消費者端的激烈搏殺中勝出,但金華的電商企業,卻仍然主要是脫胎於小商品經濟為主,沒有形成什麽知名品牌。小商品批發在全球享有盛譽的金華地區,商品豐富,物流發達,這是當地發展電商業的優勢,但很多商家之是把業務直接從線下搬到線上,而思維模式未變,還是做中間商賺差價的思維。

菜鳥網絡相關人士對《第一財經日報》分析,目前,金華地區的電商呈現出數量多、規模小、汰換率高的特點,缺乏叫得上名字的電商品牌,而只有湧現出大量的知名電商品牌,金華才能從電商大市轉變成真正的電商強市。

有鑒於此,從去年開始,金華決定把網絡經濟作為新常態下撬動轉型升級的“一號產業”。金華市委副書記、市長暨軍民認為,電子商務是一個完整的產業鏈,今後電子商務發展將非常重視服務平臺建設。

菜鳥網絡CEO童文紅介紹,菜鳥網絡把首個電商產業園放在金華,是看中這里的電商基礎。菜鳥金義電商產業園就是用阿里巴巴集團的資源,用淘寶、天貓的平臺,用支付寶、阿里雲計算和菜鳥的大數據物流平臺,來幫助商家升級。未來這里既有中小賣家,也有圍繞賣家服務的服務商,還有中大品牌的商家,形成真正的電商產業生態圈。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3388

經濟增速下滑顯著 更多縣域經濟體現負增長

承擔著更多經濟興隆發達、民眾安居樂業重任的縣域經濟正陷入增長的煩惱。最新調研成果顯示,我國縣域經濟增速總體出現更為顯著的下滑,更多縣域經濟體出現更大幅度的負增長。

“400樣本縣(市)地區生產總值占全國的比重繼續呈現下降趨勢,由上年的25.8%下降到24.4%。”22日,在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主辦的《中國縣域經濟發展報告(2016)》暨全國百強縣案例報告成果發布會上,中國社會科學院競爭力模擬實驗室副主任呂風勇說。

縣域經濟是一個國家或地區的基本經濟單元。攝影/章軻

GDP全國占比下降到24.4%

縣域經濟是一個國家或地區的基本經濟單元,縣域經濟體承擔著縣(市)全域的經濟發展任務,也賦有全域的社會民生改善的責任,只有縣域經濟得到更好的發展,國家才能真正實現治理目標。

呂風勇介紹,《中國縣域經濟發展報告(2016)》首先對根據GDP、地方公共預算收入和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數目三項指標遴選的全國400強樣本縣(市)的經濟發展狀況進行了年度回顧。研究發現,2015年,中國經濟仍舊延續了深度調整的態勢,縣域經濟增速總體出現更為顯著的下滑,更多縣域經濟體出現更大幅度的負增長,對當地經濟帶來了嚴重的沖擊。

數據顯示,2015年,400樣本縣(市)地區生產總值同比實際增速較2014年回落了2.26個百分點,明顯超過全國0.5個百分點的回落幅度。400樣本縣(市)地區生產總值占全國的比重繼續呈現下降趨勢,由上年的25.8%下降到24.4%。

地區比較表明,2015年中部地區樣本縣(市)經濟增速最快,成功實現對西部地區的超越。同時,中部地區樣本縣(市)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額、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和地方公共預算收入的增速分別達到12.4%、16.1%和7.8%,都明顯超過了東部地區和西部地區樣本縣(市)的增速。

呂風勇介紹,報告還基於全國400強樣本縣(市)的縣域經濟競爭力評價指標體系和投資潛力評價體系遴選出了2016年度全國縣域經濟競爭力百強縣(市)和全國縣域經濟投資潛力百強縣(市)。其中的競爭力指縣域經濟對生產要素的吸引能力,同時體現在生產要素數量的集聚和生產質量的提升兩個方面;投資潛力指縣域經濟集聚生產要素的能力,主要體現在生產要素數量的累積速度和未來發展空間兩席方面。

“冰火兩重天。”發布會上,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財經戰略研究院院長高培勇說,中國縣域之間的差距是巨大的,針對不同縣域發展之間的差別,應當“分縣施策”。

江蘇昆山綜合競爭力最強

研究發現,競爭力十強縣(市)中,綜合競爭力排名第1位的是昆山市,第2位的是江陰市,第3位的是張家港市,其余依次是常熟市、義烏市、慈溪市、諸暨市、宜興市、即墨市和太倉市。百強縣(市)前10強中,有9個是長三角地區的縣(市),排名第9位的即墨市屬於山東省,是進入前10強的唯一地處江北的縣(市)。

競爭力百強縣(市)分布20省(市、區),江蘇、浙江和山東分別占了百強縣(市)26席、20席和20席,與其他省市相比擁有絕對數量優勢。

其他依次是福建6席,河北4席、河南3席、湖南3席、新疆3席、內蒙古2席、廣東2席、貴州2席、天津1席、遼寧1席、吉林1席、上海1席、安徽1席、江西1席、湖北1席、四川1席、陜西1席。在所考察的27個省份中,山西、黑龍江、廣西、重慶、雲南、青海和寧夏等7個省份無緣百強縣(市)。

競爭力百強縣(市)東部地區超八成,中部地區進入比例最低。東部地區、中部地區和西部地區進入400樣本縣(市)的縣域經濟體數目分別為216個、126個和58個,競爭力百強縣(市)的數目分別占了81席、10席和9席,中部地區競爭力百強縣(市)占中部地區樣本縣(市)數的比例只有7.9%,而東部地區和西部地區這一比例分別為37.5%和15.5%。

人均收入浙江領盡風騷

GDP規模百強縣分屬19省份,蘇魯兩省遙遙領先。GDP絕對值最大的100強縣(市)中,江蘇和山東分別占了23席和22席,其他依次是浙江11席,河南9席,福建6席,河北5席,湖北5席,湖南4席,廣東4席,遼寧3席,安徽2席,江西1席,貴州1席,陜西1席,新疆1席。

昆山市、江陰市、張家港市、常熟市、晉江市、宜興市、慈溪市、長沙縣、瀏陽市和準格爾旗GDP規模分別排在前10位。

33個縣(市)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過40000元,浙江領盡風騷占了24個,江蘇占了7個,福建有2個。400樣本縣(市)中浙江縣(市)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過了42094元,比江蘇高出10406元,比山東高出13504元。

2015年,400樣本縣(市)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過50000元的達到7個,不足50000元但超過40000元的達到26個。義烏達到56586元,排在400樣本縣(市)首位,其他6個超過50000元的分別是玉環縣、昆山市、江陰市、張家港市、常熟市和太倉市。

江北固安縣投資潛力最大

研究發現,投資潛力百強縣(市)前10名散落7省市,主要集中於特大城市周邊,環京地區表現最佳。投資潛力排名第1位的是固安縣,第2位的是香河縣,第3位的是德清縣,其次分別崇明縣、義烏市、界首市、三河市、太倉市、新津縣和遵義縣。

投資潛力百強縣(市)分屬18個省份,浙江數量最多,占了29席,其次是安徽和江蘇,分別占了18席和15席,其他依次是山東5席、河北4席、四川4席、福建3席,江西3席,河南3席,廣東3席,貴州3席,新疆3席,雲南2席,天津1席,山西1席,吉林1席,上海1席,湖南1席。

經濟增速前100位的縣(市)中,江蘇、河南和安徽數量居前,分別達到26個、12個和11個,其余依次是貴州7個、福建6個、湖南6個,湖北5個、廣東5個、四川4個、河北3個、新疆3個、山東2個、重慶2個、雲南2個、天津1個、遼寧1個、黑龍江1個、浙江1個、江西1個、陜西1個。

經濟增速最快的前10位縣(市),有7個縣(市)屬於西部地區,2個屬於東部地區,1個屬於中部地區,分別是哈密市、興義市、清鎮市、惠東縣、博羅縣、盤縣、水城縣、界首市、遵義縣和昌吉市。

附表:

全國縣域經濟綜合競爭力100強排名

排名 縣(市) 省份 排名 縣(市) 省份

1 昆山市 江蘇 51 永康市 浙江

2 江陰市 江蘇 52 鄒城市 山東

3 張家港市 江蘇 53 章丘市 山東

4 常熟市 江蘇 54 石獅市 福建

5 義烏市 浙江 55 伊金霍洛旗 內蒙古

6 慈溪市 浙江 56 青州市 山東

7 諸暨市 浙江 57 德清縣 浙江

8 宜興市 江蘇 58 溧陽市 江蘇

9 即墨市 山東 59 惠東縣 廣東

10 太倉市 江蘇 60 招遠市 山東

11 長沙縣 湖南 61 海鹽縣 浙江

12 晉江市 福建 62 沛縣 江蘇

13 余姚市 浙江 63 新泰市 山東

14 榮成市 山東 64 嘉善縣 浙江

15 海寧市 浙江 65 臨海市 浙江

16 樂清市 浙江 66 石河子市 新疆

17 瑞安市 浙江 67 昌吉市 新疆

18 海門市 江蘇 68 閩侯縣 福建

19 龍口市 山東 69 廣饒縣 山東

20 三河市 河北 70 寧海縣 浙江

21 膠州市 山東 71 蒼南縣 浙江

22 啟東市 江蘇 72 博羅縣 廣東

23 桐鄉市 浙江 73 南昌縣 江西

24 如臯市 江蘇 74 盤縣 貴州

25 溫嶺市 浙江 75 鄒平縣 山東

26 壽光市 山東 76 遷安市 河北

27 薊縣 天津 77 瓦房店市 遼寧

28 丹陽市 江蘇 78 新密市 河南

29 東臺市 江蘇 79 郫縣 四川

30 海安縣 江蘇 80 乳山市 山東

31 如東縣 江蘇 81 肥城市 山東

32 東陽市 浙江 82 新沂市 江蘇

33 瀏陽市 湖南 83 嵊州市 浙江

34 福清市 福建 84 長樂市 福建

35 萊州市 山東 85 南安市 福建

36 泰興市 江蘇 86 延吉市 吉林

37 崇明縣 上海 87 香河縣 河北

38 靖江市 江蘇 88 句容市 江蘇

39 邳州市 江蘇 89 高密市 山東

40 諸城市 山東 90 興義市 貴州

41 平度市 山東 91 儀征市 江蘇

42 哈密市 新疆 92 固安縣 河北

43 寧鄉縣 湖南 93 肥西縣 安徽

44 準格爾旗 內蒙古 94 興化市 江蘇

45 滕州市 山東 95 高郵市 江蘇

46 萊西市 山東 96 神木縣 陜西

47 沭陽縣 江蘇 97 宜都市 湖北

48 新鄭市 河南 98 揚中市 江蘇

49 長興縣 浙江 99 中牟縣 河南

50 平湖市 浙江 100 建湖縣 江蘇

全國縣域經濟投資潛力100強排名

排名 縣(市) 省份 排名 縣(市) 省份

1 固安縣 河北 51 興義市 貴州

2 香河縣 河北 52 如臯市 江蘇

3 德清縣 浙江 53 余姚市 浙江

4 崇明縣 上海 54 潁上縣 安徽

5 義烏市 浙江 55 薊縣 天津

6 界首市 安徽 56 桐鄉市 浙江

7 三河市 河北 57 巢湖市 安徽

8 太倉市 江蘇 58 臨安市 浙江

9 新津縣 四川 59 肥西縣 安徽

10 遵義縣 貴州 60 天長市 安徽

11 嘉善縣 浙江 61 開平市 廣東

12 句容市 江蘇 62 新昌縣 浙江

13 繁昌縣 安徽 63 靖江市 江蘇

14 南陵縣 安徽 64 中牟縣 河南

15 海寧市 浙江 65 閩侯縣 福建

16 桐城市 安徽 66 永嘉縣 浙江

17 海鹽縣 浙江 67 懷寧縣 安徽

18 永康市 浙江 68 宜興市 江蘇

19 海安縣 江蘇 69 郫縣 四川

20 平湖市 浙江 70 無為縣 安徽

21 長興縣 浙江 71 哈密市 新疆

22 青田縣 浙江 72 山陰縣 山西

23 嵊州市 浙江 73 長垣縣 河南

24 慈溪市 浙江 74 安寧市 雲南

25 安吉縣 浙江 75 新鄭市 河南

26 鶴山市 廣東 76 海門市 江蘇

27 奉化市 浙江 77 金湖縣 江蘇

28 蕪湖縣 安徽 78 沂水縣 山東

29 寧海縣 浙江 79 福清市 福建

30 東陽市 浙江 80 高安市 江西

31 博羅縣 廣東 81 肥東縣 安徽

32 寧國市 安徽 82 上饒縣 江西

33 啟東市 江蘇 83 禹城市 山東

34 金堂縣 四川 84 臨泉縣 安徽

35 廣德縣 安徽 85 南昌縣 江西

36 萊西市 山東 86 延吉市 吉林

37 昌吉市 新疆 87 清鎮市 貴州

38 昆山市 江蘇 88 膠州市 山東

39 當塗縣 安徽 89 平陽縣 浙江

40 瑞安市 浙江 90 浦江縣 浙江

41 石河子市 新疆 91 寧鄉縣 湖南

42 涿州市 河北 92 武義縣 浙江

43 樂清市 浙江 93 沭陽縣 江蘇

44 洪澤縣 江蘇 94 常熟市 江蘇

45 揚中市 江蘇 95 蒼南縣 浙江

46 即墨市 山東 96 桐廬縣 浙江

47 諸暨市 浙江 97 臨海市 浙江

48 個舊市 雲南 98 龍海市 福建

49 濉溪縣 安徽 99 峨眉山市 四川

50 懷遠縣 安徽 100 高郵市 江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6102

國務院:加強縣域企業創新建設 利用多層次資本市場融資

5月24日消息,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縣域創新驅動發展的若幹意見》,《意見》中強調,加大新一代信息網絡、智能綠色制造等產業關鍵技術推廣應用,培育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產業集群。支持符合條件的高成長性科技企業上市,引導企業有效利用主板、中小板、創業板、新三板、區域性股權交易市場等多層次資本市場融資。

《意見》指出,新形勢下,支持縣域開展以科技創新為核心的全面創新,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加快實現創新驅動發展,是打造發展新引擎、培育發展新動能的重要舉措,對於推動縣域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確保如期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奮鬥目標具有重要意義。

文件中提出,到2020年,縣域創新驅動發展環境顯著改善,創新驅動發展能力明顯增強,全社會科技投入進一步提高,公民科學素質整體提升,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氛圍更加濃厚,形成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新格局,為我國建成創新型國家奠定基礎。到2030年,縣域創新驅動發展環境進一步優化,創新驅動發展能力大幅提升,創新創業活力有效釋放,產業競爭力明顯增強,城鄉居民收入顯著提高,生態環境更加友好,為躋身創新型國家前列提供有力支撐。

附《關於縣域創新驅動發展的若幹意見》全文: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縣域

創新驅動發展的若幹意見

國辦發〔2017〕43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

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基礎在縣域,活力在縣域,難點也在縣域。新形勢下,支持縣域開展以科技創新為核心的全面創新,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加快實現創新驅動發展,是打造發展新引擎、培育發展新動能的重要舉措,對於推動縣域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確保如期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奮鬥目標具有重要意義。經過多年努力,我國縣域科技創新取得了長足進步,對縣域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撐作用顯著增強,但總體仍然比較薄弱,區域發展不平衡等現象突出。為貫徹落實全國科技創新大會精神,全面實施《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綱要》,推動實現縣域創新驅動發展,現提出以下意見。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牢固樹立和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發揮科技創新在縣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的支撐引領作用,強化科技與縣域經濟社會發展有效對接,打通從科技強、產業強到經濟社會發展強的通道。以建設創新型縣(市)和創新型鄉鎮為抓手,深入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整合優化縣域創新創業資源,構建多層次、多元化縣域創新創業格局,推動形成縣域創新創業新熱潮,以創業帶動就業,培育新動能、發展新經濟,促進實現縣域創新驅動發展。

(二)基本原則。

——創新驅動。堅持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加強創新資源共享,完善創業培育服務,激發全社會創新創業活力,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向更大範圍、更高層次、更深程度發展,加快形成具有縣域特色的創新驅動發展路徑。

——人才為先。堅持把人才作為支撐縣域創新發展的第一資源,實施更加積極的創新創業激勵和人才吸引政策,優化縣域人才環境,加快培育集聚創新創業人才隊伍。

——需求導向。緊扣縣域經濟社會發展內在需求,提高科技創新供給質量和效率,集聚各類創新資源,促進產學研用結合,加快先進適用科技成果向縣域轉移轉化,做大做強縣域特色產業。

——差異發展。堅持分類指導、精準施策,結合縣域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和定位,因地制宜確定縣域創新驅動發展的目標和任務,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社會轉型,推動實現縣域差異化、可持續發展。

(三)主要目標。

到2020年,縣域創新驅動發展環境顯著改善,創新驅動發展能力明顯增強,全社會科技投入進一步提高,公民科學素質整體提升,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氛圍更加濃厚,形成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新格局,為我國建成創新型國家奠定基礎。

到2030年,縣域創新驅動發展環境進一步優化,創新驅動發展能力大幅提升,創新創業活力有效釋放,產業競爭力明顯增強,城鄉居民收入顯著提高,生態環境更加友好,為躋身創新型國家前列提供有力支撐。

二、重點任務

(四)加快產業轉型升級。

落實區域發展總體戰略和主體功能區規劃,支持城鎮化地區整合各類創新資源,推動制造、加工等傳統產業改造升級,加大新一代信息網絡、智能綠色制造等產業關鍵技術推廣應用,培育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產業集群。支持農產品主產區加快發展農業高新技術產業,促進農業與旅遊休閑、教育文化、健康養生等產業深度融合,發展觀光農業、體驗農業、創意農業、電子商務、物流等新業態,推動商業模式創新,走產出高效、產品安全、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現代農業發展道路,帶動農民增收致富。實施農業產業競爭力提升科技行動,建設國家現代農業產業科技創新中心。支持重點生態功能區以保護自然生態為前提、以資源承載能力和環境容量為基礎,科學有度有序開發,促進人口、經濟、資源環境均衡發展。結合地方資源稟賦和發展基礎,發展知識產權密集型產業,促進縣域特色主導產業綠色化、品牌化、高端化、集群化發展。

(五)培育壯大創新型企業。

找準縣域創新驅動發展的著力點,加強企業技術創新平臺和環境建設,在有條件的縣(市)培育一批具有較強自主創新能力和國際競爭力的高新技術企業。加快實施《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行動方案》,指導縣域內企業加強與高等學校、科研院所的產學研合作,支持有條件的縣(市)加強基礎研究成果轉化和產業化。引導金融機構支持縣域科技創新,提升縣域科技資源配置和使用效率。支持符合條件的高成長性科技企業上市,引導企業有效利用主板、中小板、創業板、新三板、區域性股權交易市場等多層次資本市場融資。鼓勵有條件的縣(市)設立科技成果轉化基金、創業投資引導基金等,引導社會資本投資初創期、種子期科技型中小企業。鼓勵有條件的縣(市)采取科技創新券等科技經費後補助措施,支持小微企業應用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發展新服務、新模式、新業態,培育一批掌握行業“專精特新”技術的科技“小巨人”企業。

(六)集聚創新創業人才。

發揮企業家在縣域創新驅動發展中的關鍵作用,營造有利於創新型企業家發展的良好環境,支持企業家整合技術、資金、人才等資源,加快企業創新發展。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員制度,支持科技領軍人才、高技能人才、專業技術人才等到縣域開展創業服務,引導高校畢業生到縣域就業創業,推進農村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推廣“科技鎮長團”、“博士服務團”等模式,發揮鄉土人才等農村實用人才作用,提升縣域人才集聚和創新管理服務能力。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法》、《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法〉若幹規定》,通過股權期權激勵等措施,讓創新人才在科技成果轉移轉化過程中得到合理回報,激發各類人才的創新創業活力。加強農民就業創業培訓,培育新型職業農民,推動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

(七)加強創新創業載體建設。

科學編制縣城總體規劃,支持有條件的縣(市)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農業科技園區、火炬特色產業基地等創新創業平臺,並將相關園區納入縣城總體規劃統一管理,引領縣域創新驅動發展。推動符合條件的科技園區升級為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建設若幹國家農業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在有條件的縣(市)建設創新型縣(市)、創新型鄉鎮。結合縣域需求實際,依托科技園區、高等學校、科研院所等,加快發展“互聯網+”創業網絡體系,建設一批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開放式的眾創空間、“星創天地”,降低創業門檻,促進創業與創新、創業與就業、線上與線下相結合。鼓勵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高等學校新農村發展研究院等各類創新平臺在縣域開展應用示範,實現開放共享,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提供有力支撐。推動縣域生產力促進中心建設,提升知識產權代理、交易、咨詢、評估等服務水平。

(八)促進縣域社會事業發展。

加大大氣汙染防治、土壤治理、水環境保護、資源高效利用等領域核心關鍵技術轉化應用力度,強化重點地區生態保護與修複。圍繞重大慢病防控、人口老齡化應對等人口健康重大問題,加強疾病防治技術普及推廣,加快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協同創新網絡向縣域發展,推進健康中國建設。開展集生產生活、文化娛樂、科技教育、醫療衛生等多種服務功能於一體的社區綜合技術集成與應用,推動科技成果更多惠及民生改善。加快實施“雪亮工程”,推進縣域公共安全視頻監控建設和聯網應用,加強縣鄉村三級綜合治理信息化建設,提高縣域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科技化水平,建設平安中國。充分發揮市場主體作用,結合地方特色產業基礎和發展潛力,加大對經濟發達鎮、特色小鎮、專業小鎮、技術創新專業鎮等的支持力度,建設美麗鄉村。

(九)創新驅動精準扶貧精準脫貧。

實施科技扶貧行動,強化科技創新對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支撐引領作用,瞄準縣域脫貧攻堅中存在的科技和人才短板,動員全社會科技資源投身脫貧攻堅,提升縣域發展的內生動力。精準對接貧困地區發展的科技需求,加強先進、成熟、適用技術的應用推廣和集成示範,支持發展優勢特色產業。推進創業式扶貧,激發貧困地區的創新創業熱情,提高農民技能素質,以創業式扶貧帶動產業發展,幫助建檔立卡貧困戶脫貧致富。

(十)加大科學普及力度。

把縣域科學普及擺在與科技創新同等重要的位置,深入開展農業科技教育培訓和農村科普活動,切實提高農民科學素質。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著重在縣域普及科學知識、弘揚科學精神、傳播科學思想、倡導科學方法,推動形成講科學、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良好氛圍。充分發揮縣級學會、企業科協、農技協開展農村科普的獨特優勢和科技社團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的紐帶作用,面向縣域有針對性地開展科學普及和信息服務。提高縣域中小學科普教育質量,為青少年提供更多參加科普活動的機會。

(十一)抓好科技創新政策落地。

加強國家與地方科技創新政策銜接,加大普惠性科技創新政策落實力度,落實企業研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高新技術企業所得稅優惠等創新政策。加大創新產品和服務采購力度,鼓勵采用首購、訂購等方式支持縣域企業發展。面向縣域企業等創新主體加強政策培訓解讀,建立縣域科技創新政策落實督查機制,幫助企業更好享受優惠政策。

三、保障措施

(十二)加強組織領導。

推動部省市縣聯動,建立適應縣域創新驅動發展的組織領導體制和工作推進體系,科學謀劃創新發展工作格局。強化縣(市)科技管理隊伍建設,提高縣(市)科技部門管理和服務能力,加強對鄉鎮科技工作的指導。支持有條件的縣(市)制定創新發展規劃,在科技管理、知識產權運用和保護、人才吸引等方面探索先行先試改革措施。

(十三)加大支持力度。

國務院各有關部門要加強對縣域創新驅動發展的政策扶持,通過技術創新引導專項(基金)、人才支持計劃等,支持縣域開展科技創新創業。各地要積極支持縣域開展科技創新活動,確保一定比例的科技創新項目、一定數量的科技創新平臺和載體在縣域落地。

(十四)開展監測評價。

實施國家創新調查制度,開展縣(市)創新能力監測,加強縣(市)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研究,優化區域創新布局。指導有條件的地方參照國家創新調查制度開展各具特色的區域創新調查工作。

(十五)做好宣傳總結。

在推動縣域創新驅動發展中及時發現新典型、總結新模式、探索新機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對先進單位、先進個人進行獎勵和表彰。宣傳推廣各地成功經驗和做法,形成全社會支持縣域創新驅動發展的良好局面。

國務院辦公廳

2017年5月11日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0491

國務院參事劉堅:發展縣域經濟要一二三產業融合

“我國縣域經濟面臨巨大發展機遇。”國務院參事劉堅21日在第二屆中國縣域經濟發展論壇上表示,“我國消費結構處於變革升級階段,無論是工業、農業,必須敏銳地註意這個問題。這既是機遇,也是挑戰。”

“關鍵的是把產品質量搞好、品牌建設好。只要有核心技術、核心產品,農業、工業和縣域經濟就會蓬勃發展。”對於如何建設有競爭力的產品,劉堅提出,第一要誠心,第二要匠心,第三要耐心,第四要有信心。“創造一個好的產品,沒有誠心是不行的;要有匠心,才能沈下心來;縣域經濟的結構調整中,要有做事業的耐心;把產品做到極致,同樣可以掙錢,這就是信心。”

他認為,就農業抓農業是不行的,必須一二三產業融合,農業才有競爭力,才能成為吸引人的產業。

“我們需要一二三產業的融合,發展思路要從過去的消耗能源、消耗資源轉變為綠色發展。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鄉村振興戰略,縣域經濟有不可取代的作用。”劉堅說。

對於縣域經濟發展的重要性,華夏幸福產業研究院院長顧強表示,中國經濟的高質量發展,離不開廣大縣域的成功轉型。他認為,產業新城正成為縣域高質量發展的有效途徑。

顧強表示,中國縣域經濟必須轉向高質量發展。他認為,在轉型的過程中需要解決好兩大痛點問題:第一,產業因缺乏城市而孤島化;第二,城市因缺乏產業而空心化。

他建議,每個縣域應該具有符合自身特點和實際情況的一套產業與城市發展相適應的綜合解決方案,用產業新城的建設運營模式,實現產城融合、城鄉統籌、宜居宜業、民生幸福的新發展理念。

目前,在圍繞產業新城這一發展模式,已經形成了河北固安、浙江嘉善、安徽來安、河南武陟等一批依托產業新城模式實現縣域經濟轉型的典型案例,並由此形成了以華夏幸福等企業為代表的社會化產業新城運營商這一新生產業生態角色。

此次論壇還發布了2018中國縣域經濟創新驅動指數,北京市海澱區、廣東省南山區、北京市朝陽區、上海市浦東新區、廣東省天河區等20個縣(區)入選。

泓谷(北京)技術咨詢有限公司總經理徐菁蔚表示,研究2018中國縣域經濟創新驅動指數發布,有助於降低驅動區域新發展過程中的攀比性;有助於探索總結示範性、推廣性,創新驅動發展模式,找出“創新驅動”基準線,指導我國其它區域繼續深化改革發展;有助於提升創新驅動綜合實力。

十九大報告指出,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支撐。要提升創新驅動,徐菁蔚建議,要在強化國家空間治理能力與治理體系建設進程中,構建軍民融合、軍地一體的創新驅動發展格局。

同時,對有待提升的縣市區,徐菁蔚建議,要深入研究資源稟賦,立足自身發展基礎,結合變革與創新方式方法,擴大政府引導力量,激活民間創新氛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2811

融入長三角一體化 蘇北沿海縣域經濟也主打機器人產業

產業是縣域經濟發展的核心和靈魂,《十三五規劃綱要》提出要發展縣域特色經濟。

蘇北與上海相距200多公里,和蘇南地區的蘇州、無錫、常州更是臨近。近年由於長三角地區土地、人力成本的上升,以東臺市為代表的蘇北地區承接了上海、蘇州等地不少產業轉移。2016年東臺人均GDP就超過1.2萬美元,連續多年進入全國百強縣。

5月14日至16日,120多名客商雲集東臺參加“2018東臺新經濟發展投資說明會”。

產業是核心

2018東臺新經濟發展投資說明會期間,簽約的企業多數來自長三角地區,包括江蘇華東造紙機械有限公司、日本富樂德集團上海申和熱磁電子有限公司和江蘇迪飛達電子有限公司等

此前落戶東臺的企業亦如此。例如江蘇廣謙電子有限公司新型電子元件項目,由昆山萬源通集團投資10億元建設,公司專業從事高端線路板、新型電子元器件的研發制造,是寶馬、奧迪、通用、LG等世界名企的優質供應商。項目計劃新建廠房15萬平方米,全部建成投產後,每年可實現銷售30億元,利稅3億元。

產業還需要有專長和特色,不然很容易陷入縣域經濟的同質化競爭。東臺主打的是電子信息和機器人產業。前者在以生輝、東強、捷士通為代表的一批本土企業轉型發展邁上行業高點,同時,以領勝、科森、科馬特、和熙、金瀚為代表的一批新興產業項目在東臺落地生根,東臺電子信息產業如今已升格為成長空間廣闊的新興特色產業,形成移動智能終端、4G通信設備、LED等產業集群,產值從2015年的50億元,增長至2017年的200億元。

機器人方面,僅5月15日東臺就集中簽約了12個機器人項目,涵蓋技術研發、產業孵化、生產制造等多個領域。機器人產業江浙滬區域,以上海、南京、杭州、蘇州、無錫、昆山為中心,這些重點區域之外,東臺市南面的張家港、南通海安以及常州等地的機器人產業園正嶄露頭角,而其北面的徐州及兄弟縣射陽也躍躍欲試,東臺則在“南北夾擊”中贏得了一席之地。

產業的興盛帶來的是就業的機會。資料顯示,東臺市2012~2016年新增就業12.4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1.7%以內。

招商引資、承接產業轉移,不可或缺的是營商環境,特別是當前隨著中國經濟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營商環境可以說是吸引企業的制勝法寶。東臺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周愛東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稱,市委市政府要求負責承接產業的經濟開發區和相關部門全力當好“店小二”,主動為項目建設提供服務,確保各落地項目建設全程暢通無憂,盡早實現竣工投產。

生態為優勢

與中大城市不同的是,中國幾乎每個縣(市)都有廣袤的農村地區作為腹地,給予了農業和生態旅遊等產業廣泛的空間。

上海、蘇南等的大城市人口密集,對農產品需求旺盛,所以蘇北沿海地區的不少地方成為了長三角的“菜籃子”。以鹽城市大豐區為例,境內有307平方公里土地歸上海管轄,成片稻田、魚塘、養雞場、豬場、奶牛場組成的農場,乃上海重要的“米袋子”、“菜籃子”和“肉盤子”生產基地。且這塊特殊的“飛地”和區位政策優勢,讓鹽城市累計吸引了上海1700多億元投資。

東臺位於鹽城最南面,農業同樣是優勢產業。周愛東介紹,“一只瓜、一根絲、一籃菜、一棵樹”已成為代表東臺農業特色發展的四大品牌。

資料顯示,目前全市共種植西瓜28萬畝,年產值20億元;14.5萬畝桑園年產鮮繭30萬擔,年銷售超過30億元,並建成全球最大的高檔生絲生產基地;青椒、韭菜、西紅柿等總面積120萬畝的十大蔬菜基地,產值40.8億元;苗木年銷售20多億元,成為沿海地區最大苗木基地。農業的產值直接給農村帶來了收入,2017年全市農民人均收入19727元,高於江蘇省平均數2121元。

東臺作為沿海地區,發展新能源發電產業可謂得天獨厚,除了風力發電,每年因地球運動增長的土地面積,是新能源發電的理想場所。根據規劃,今年東臺市新能源產業規模將達到120億元,發電裝機容量將1500兆瓦,實現全市工業用電量“自給自足”。

生態旅遊是縣域經濟的另一大優勢。鹽城全境無山,歷史文化在全國優勢並不明顯,但依靠東臨黃海的自然條件,也發展出了自身特色。

其中東臺市有建於上世紀60年代的黃海森林公園,是全國沿海地區最大的平原森林,占地6.8萬畝,目前森林公園擁有320多種植物、240多種鳥類,且每年新增成片造林3萬多畝。

值得一提的是,在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後,蘇北地區逐漸開始舍棄此前對經濟貢獻不小,但汙染較重的化工企業。以東臺市為例,到今年6月,市域範圍內將實現“全域零化工”。

今年初,鹽通滬高鐵已正式開工建設,未來從鹽城到上海(東站)200多公里的距離,通行時間將縮短到一個小時左右,這對蘇北沿海全境對接上海大有裨益,也將有助於當地縣域經濟的發展。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467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