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TVB交易未到終曲

http://stock.hexun.com/2011-02-28/127612799.html

  曠日持久的賣盤之後,香港傳媒娛樂巨頭電視廣播有限公司(下稱TVB)終於迎來了新主人。

  1月26日,TVB發佈公告,大股東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下稱邵氏)將擁有的26%的TVB股權出售,買家是德祥企業董事局主席陳國強、HTC董事長王雪紅以及Providence Equity Partners(下稱普羅維登斯)所組成的財團。

2006年,TVB董事局主席邵逸夫因身體原因入院,開始萌生退意為TVB尋找買家。數年中,香港以及內地豪門有意接盤者眾多,陳國強和王雪紅的名字從未被提及。

  這一交易要到3月31日方能最終完成,對於具體細節,參與收購各方均表示暫時不便多談。

  交易完成後,邵逸夫、方逸華伉儷仍將留任董事局主席和董事總經理,李寶安、陳志云等TVB管理層也將留任。但是,隨著此次股份的轉讓,極富傳奇色彩的邵逸夫時代行將結束。

  TVB是否會將迎來嶄新的陳國強時代?或是王雪紅時代?不樂觀的是,單單以資歷論,陳國強和王雪紅似乎很難讓人信服。

  陳國強的媒體投資史不堪回首,王雪紅可以帶來進軍新媒體的想像空間,運營媒體卻非其擅長。普羅維登斯可以為TVB找到整合全球媒體資源的視野和機會,但對TVB來說,PE注定是過客而非主人。

  易凱資本CEO王冉認為,財團中的買家主業均與電視業不相關,他寧願相信該財團只是接力棒中的一棒,此後可能會再交棒於他人。

  TVB仍需等待一個具有決定意義的傳媒產業投資者。此前,買家「港人身份」的限定是橫亙於內地以及其他香港以外買家面前最大的禁忌,這限定了TVB投資者的選擇範圍。但是放眼全港,誰又能堪負邵氏夫婦「託孤」重任?

  陳國強盤活了TVB股權轉讓的局面。在陳氏的主導參與下,王雪紅和普羅維登斯,以及其他的潛在投資者得以參與到交易中來,TVB可以在更大範圍內尋找合適的戰略買家。

  3月31日前,邵氏基金將會繼續出售所持TVB股份中的一部分給獨立第三方。誰將成為TVB的新主人?

  「六叔託孤」

  談及這一交易,TVB王牌節目《歡樂今宵》和《香港小姐》製作人、原TVB高級製作主任蔡和平感嘆,「邵氏時代結束。」話鋒一轉,蔡和平認為這會是TVB的轉機,「電視行業最重要的是創新。試問這十多年無線有什麼特別的節目推出?」

  邵氏伉儷經歷傳奇。因在八兄弟中排行第六,邵逸夫常被人稱為「六叔」。邵逸夫早年投身電影,其經歷近乎是華語電影發展史。上世紀60年代邵逸夫與利孝和共辦TVB,1980年,利孝和去世後邵逸夫接掌TVB,並出任董事局主席直至今日。

  邵逸夫領導之下,TVB在80年代達到全盛,至今仍在香港無線免費電視市場獨領風騷。TVB所開創的低成本、流水線式的經營模式成為華語傳媒工業的典範。

  當下,香港有兩家無線免費電視台——TVB與亞視,TVB處於絕對壟斷地位,兩家的市場份額比是8︰1,甚至9︰1。2010年上半年,TVB旗下的翡翠台黃金時段平均收視率為85%,明珠台黃金時段的平均收視率為74%。

  香港之外,TVB在全球總計擁有近30個電視頻道,電視節目以及電視劇的影響力更是遍及華人生活圈。旗下TVBS是中國台灣收視率最高的新聞綜合頻道,並在中國內地華南,特別是珠三角地區落地。在東南亞、北美和歐洲,TVB也有一定的收視率。

  撐持大局近30年,邵逸夫年過期頤,其接班人問題始終未得妥善安排。子女四人中,無人可接掌TVB王朝,將TVB託孤於人便成為年已104歲的 邵逸夫的現實選擇。承擔起選擇託孤人選重任的是同樣傳奇的方逸華。2010年,邵逸夫退居二線,77歲的方逸華一人獨力掌握TVB大局,並繼續物色買家。

  接近方逸華的人士對《財經》記者透露,方逸華十分勤勉,直至今日仍舊每天一早到TVB辦公室,加班至很晚才回家。方逸華治台頗有腕力,過去幾年中,TVB業績贏利下滑,方逸華以鐵面削減成本。在去年喧囂一時的「陳志云事件」中,方逸華的腕力尤為明顯。

  此次交易宣佈後,陳國強對媒體強調,自己不是一個電視人,不會插手TVB的日常運營,王雪紅和普羅維登斯也不會,並大方表示希望邵氏夫妻一路做下去,自己「可以坐享其成」。

  邵氏夫婦以如此高齡繼續領導TVB,暫時可穩定市場,並示好監管者。但長期而言,方逸華仍需要物色新的領導者使TVB重煥青春。

  在邵逸夫、方逸華領導後期,TVB已顯露疲態。蔡和平直言,為了避免影響收視率,不少節目墨守成規,製作人員創新空間狹窄。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院長蘇鑰機也批評說,出於資金及收視率的考慮,TVB節目停滯不前。

  香港《經濟日報》援引原TVB人士的話稱,TVB的節目沒有新意,「創業與守業不同,新老闆入主,希望拿出來的產品不同,對人才的要求也不同,對整個電視行業有正面影響。」

  批評者們均寄希望於新股東的進入,能夠為TVB帶來新的投資,帶來新的思維和衝擊。而這也正是邵氏夫婦託孤本意。

 TVB買盤

  眾多TVB的買家中,最早進入媒體視線的是TVB非執行董事、其士集團董事局主席周亦卿。2006年,就在邵逸夫傳有意出售股份之後不久,有報導稱周亦卿有意引入上海資本入股TVB。但這一消息在當時即被周亦卿否認。

 同樣在2006年,媒體曾報導,國內最大的電視傳媒CCTV希望收購TVB。知悉情況的人士對《財經》記者透露,部分CCTV下屬公司負責人確曾有意,但CCTV自身的體制幾乎沒有可能操作此事,而TVB方面也排斥過度「政治化」,竭力避免「CCTVB」之譏。

  到了2008年,碧桂園主席楊國強對TVB有意,願出價百億收購TVB股權。此後,由於國內地產市場形勢的急轉直下,融資就成為楊國強的難題,這一交易未能繼續。與楊國強同時出現的TVB競購者還包括凱雷、黑石以及貝恩等PE,但由於金融危機的影響同樣收購未能啟動。

  2010年3月,榮豐控股(000668,股吧)董事長王征宣佈收購亞視股份。在收購亞視之前,王征也曾對TVB股權感興趣。曾有消息稱,王征與方逸華有過密切接觸,但熟悉內情的人士予以否認。

  市場也曾經風傳,恆基系李兆基、李家傑父子曾經有意於TVB股權。當年楊國強牽頭的收購案中就有李兆基的參與。接近交易的人士對《財經》記者透露:「Peter(李家傑)尤為熱衷,同內地許多富豪談過,其中就包括馬云和郭廣昌。」

  在2010年中,見諸報導的競購者還包括李嘉誠、李澤楷父子。香港市場分析人士認為,李嘉誠主動出面收購TVB的可能性不大,從投資回報而言,投資TVB所帶來的回報太低。香港輿論對於財雄勢大者染指傳媒一直保持高度警惕,李氏也明白其難度。電訊盈科早已明確申請無線電視牌照,李澤楷更無收購TVB的必要。

  中國內地最受關注的競購者是上海東方傳媒集團有限公司(原上海文廣新聞傳媒集團,下稱SMG)以及旗下與國家開發銀行共同發起的華人文化產業投資基金(下稱CMC)。SMG與CMC收購TVB股權的傳聞在最近兩年不時出現,始終未得當事人證實。

  區區亞視尚能獲得各路資本追捧,TVB能夠吸引到如此眾多的買家並不難理解。分析人士認為,入股TVB在商業方面的考慮並不為重,最主要的考量 仍是TVB的媒體影響力,TVB仍是目前最有影響力的商業華語傳媒,入主TVB可一躍而為新一代華語傳媒大亨。此外,借由入股TVB,獲得更多的社會影響 乃至區域政治砝碼也是應有之意。

  對於SMG這樣的產業資本而言,TVB在中國、香港地區、台灣地區、東南亞以及歐美華語生活圈擁有廣泛覆蓋,入股TVB也可以與之開展更為深入多樣的內容合作。

  「殼王」陳國強

  1月26日的公告中,雙方並未披露此次收購的價格。港交所僅披露了該財團所購TVB股份的每股持股成本為55港元,TVB股份市值約為63億港元。除了TVB股份,邵氏還有土地等資產,此次交易價格總計在90億港元左右。

  陳國強對香港媒體透露,交易資金一半由財團現金支付,一半為銀行貸款。台灣女首富王雪紅牽線下,台灣的國泰世華等銀行組成的銀團提供所需的貸款。

  王雪紅創立的HTC和威盛在電信、IT領域頗具實力,HTC已經是全球第五大手機品牌。2008年,王雪紅曾參與當時台灣中國時報集團的競購,後來中時、中天電視等為旺旺集團蔡衍明所得,後者後來又投資了亞視。

  普羅維登斯在媒體方面的投資包括了華納音樂集團和Yes Network,因為成功投資視頻網站Hulu,近年更被內地媒體所熟悉。2008年,普羅維登斯還曾參與競購電訊盈科分拆HKT Group部分的競購,最終這一交易因為金融危機的影響而作罷。值得注意的是,該基金在全球範圍內與李嘉誠的電信業投資多有關聯。

  2010年,普羅維登斯聯手百度成立視頻網站奇藝。在李兆基父子收購TVB股份的傳聞當中,一度也曾有消息稱普羅維登斯會與李氏父子聯手。

  王雪紅和普羅維登斯入股,對TVB未來發展的益處容易理解。但是,「殼王」陳國強的入局讓外界有些不明所以。

  既往經歷中,陳國強令人印象最深的是其在資本市場所表演的高超財技。1998年,陳國強曾以5.2億港元出售德祥國際30%股權給羅兆輝,此 後,金融風暴時以3億港元購回。一年後,陳國強買入金力國際股份,出售時獲利1.7億港元。在陳國強的投資歷史中,此類高賣低買的股權交易甚多。

  高峰時陳國強一度持有15家上市公司股份。目前,陳國強個人持有德祥企業、德祥地產等多家上市公司股份。

  與其他行業的成功投資相比,陳國強的媒體投資經歷不堪回首。2000年投資《成報》,2005年投資TVB旗下的付費電視銀河電視,均蝕本而歸。投資《成報》更被陳國強看做「一生中最失敗的投資」。

  收購財團中,陳國強佔50%的股份,三家將均攤收購資金,即每家15億港元左右。一次性動用大量現金投資TVB,熟悉陳國強的地產界人士感到非常吃驚,他對《財經》記者分析認為,陳國強可能「有必贏的把握」。

  早年,陳國強曾得李嘉誠提攜幫助,在「長和系」的幾次交易中,陳國強也曾經施以援手。李嘉誠之外,陳國強更與李澤楷等一干富豪過從甚密。交易宣佈後,香港媒體多有猜測陳國強為「代客泊車」。

  接受香港《東方日報》採訪時,陳國強表示,李嘉誠、李澤楷沒有參與此次交易,此次投資確係自己個人投資行為,純粹從生意角度出發,「TVB年年賺錢、回報穩定」。對於此次收購價格,陳國強稱,TVB的價格多年未變,「價錢合理」,自己「付得起」。

  資深投行人士對《財經》記者分析認為,與亞視交易中的黃炳均類似,陳國強作為交易的主導者可以確保監管者放行,而陳國強無意過多參與TVB運營,也給其他產業投資者與PE留下了空間。

仍有挑戰

  TVB的股權交易應當比王徵入股亞視一役順利得多。但是,TVB的影響力遠大於亞視,其股權轉讓勢必會吸引監管者以及輿論更多的注意力。1月 28日,《蘋果日報》援引匿名分析師的話稱,距離交易完成尚有兩個多月,他仍將關注是否會出現變數,尤其是這次賣盤會否引起政治風波。

 交易雙方以及TVB管理層已經數度表明立場,這一交易絕不會影響到TVB的編輯方針和內容選擇。但仍有觀察人士對這一交易所帶來的後續影響表示擔心。

  香港浸會大學新聞系教授杜耀明表示,陳國強及王雪紅均在內地有大量投資,與內地關係密切,將來或多或少為內地提供更多途徑,影響TVB的運作、節目製作,以及新聞取材,或令整個電視台「大陸化」。

  香港記協主席麥燕庭表示,TVB易主是一宗足以影響兩岸三地言論自由、文化的重要新聞,陳國強應該公佈更多細節。資金來源必定影響節目方針,無論港資、台資都想在大陸有所發展,是否會有更和諧的新聞方針,甚至是言論上傾向大陸,值得關注。

  接近交易的人士分析認為,外界對於TVB編輯方針變化的擔心毫無道理,「這是一個純粹的商業交易,無論是陳國強、王雪紅還是普羅維登斯,做這個交易最終的動機是實現其商業投資目的,對TVB內容施加壓力會影響到TVB的商業成功。」

  可資參考的是,一些大陸背景的資本和操盤者近年來頻繁進出亞視,但是其基本的輿論立場仍然沒有改變。

  在挑剔地批評買方資本屬性時,身處局外的批評者們還沒有意識到TVB當前所遭遇的挑戰。

  2005年,TVB贏利增長已經漸漸放緩。2006年,TVB利潤增長僅為1%,2007年利潤增長7%。一年之後,由於金融危機的到來,TVB遭受重創,利潤下滑17%,2009年利潤再次下滑15%。

  2010年上半年,TVB利潤轉增,但是未改其增長乏力的大勢。香港市場已是充分發育的成熟市場,多年以來,亞視與TVB分享既定的市場蛋糕。過去,亞視長期陷於控制權紛爭,無力挑戰TVB的地位。2010年,王徵入主之後,亞視也正在重整旗鼓,欲有所為。

  香港特區政府正在受理電訊盈科、有線寬頻及城市電訊的免費電視牌照申請,新競爭者的湧入也勢必帶來一定的競爭。更為嚴峻的是,新生一代更加傾心於互聯網媒體,遠離電視。

  新技術變革、新競爭者湧入、大股東鬥志漸漸磨滅,TVB當前的處境一如當年的電訊盈科。作為電訊盈科大股東,李澤楷也曾經籌劃多方,計劃為電訊盈科引入新的投資者,包括大陸背景的電信運營商,但是監管者、輿論等屢有掣肘,電訊盈科也一再錯失機會而淪落至今。

  多位常駐香港的投資銀行人士認為,如果TVB最終成為坊間笑談的「CCTVB」,那麼其影響力和價值都將縮水,所以無論是投資人,還是TVB現有高層,都會達成共識,即保持言論獨立。

  如果囿於資本來源而拒絕最適合的產業投資者,TVB終不免於電訊盈科的覆轍。只有在最大範圍內選擇適合的投資者,才能助TVB穩守香港市場,並擇機進入到前景廣闊的新媒體以及中國內地和國際市場當中。

  北上之路

  2010年,SMG也曾是收購TVB股權的熱門人選,報導稱SMG會與李澤楷聯手實施收購。

  TVB若能獲得SMG或者CMC的投資,無疑將為其進軍內地市場帶來幫助。可靠消息證實,包括楊國強、李家傑在內,TVB的競購者們都曾希望聯手SMG總裁黎瑞剛。當年楊國強在決意收購TVB時曾多次與黎瑞剛會面。

  楊國強等買家所看重的正是SMG背後所蘊含的「內地故事」。歷次關於SMG收購TVB傳聞出現,TVB股價均大幅上漲。戲劇性的是,陳國強、王雪紅聯手收購TVB交易公佈後,TVB股價連續多日下跌。多家分析機構出具報告,大陸概念不再,TVB前途不明。

  2010年上半年,在TVB總計21億港元的營業收入中,中國內地市場的收入僅為0.85億港元,佔比不到5%。遠不及中國香港、中國台灣、東南亞,甚至低於北美市場的收入貢獻。

  2010年中期報告披露,TVB業已重組了內地的多媒體業務,包括與一新生意夥伴建立新的合作關係,共同發展互聯網電視以及IPTV市場。TVB上下並未談及這一合作者為誰,但是,在內地IPTV領域,SMG旗下的百視通是絕對的領導者。

  可靠渠道人士透露,CMC旗下的一家公司已經簽下了TVB內容在大陸市場的所有數字版權,包括互聯網視頻、手機電視、IPTV、數字電視、網吧 等版權分銷,該公司買斷了TVB歷史片庫及最新影視在大陸地區的所有新媒體銷售權益。多家視頻網站證實,協助CMC開展銷售的正是SMG旗下的發行代理公 司「五岸傳播」。

  SMG與TVB的合作由來已久,十多年前,邵逸夫、方逸華二人即開始支持SMG主辦的上海電視節。上海地區擁有TVB「港劇」最大的收視人 群,SMG一直是TVB電視內容在內地市場的最大買家,也長年幫助TVB拓展內地其他市場。SMG旗下的本地電視台和東方衛視均採購了大量的TVB電視 劇。

  2009年,SMG和TVB曾經合拍《摘星之旅》《刁蠻嬌妻蘇小妹》等電視劇,此前SGM也曾和TVB在內地的關聯公司合拍過《歷史的天空》等主流正劇。

  在門閥觀念盛行的香港社會中,邵氏夫婦均與上海有極深的淵源。邵逸夫的父親一直在上海經商,邵逸夫本人即生於上海,並在上海長大。方逸華亦是出生在上海,至今其仍會說流利的上海話。

  接近TVB的人士透露,黎瑞剛與邵逸夫、方逸華關係密切,接觸頻繁。方逸華看中黎瑞剛的勤奮和能力,TVB高層管理經理、總監等也對黎瑞剛非常認同。既往數年中,熟識TVB上上下下的業內人士除黎瑞剛幾乎沒有。

  作為國內傳媒界所僅見的具有國際視野的傳媒行業領軍者,黎瑞剛也是傳統電視行業中極少的既懂互聯網新媒體又懂金融資本運作的管理者。2010年 8月,CMC收購了新聞集團下屬的星空衛視的控股權,顯示了進入更大範圍華語傳媒市場的野心。TVB在內地、港台以及東南亞,歐美華語生活圈所具有的影響 力絕非星空衛視所能企及。

  值得關注的是,黎瑞剛籌組的CMC並非一個簡單的國有傳媒投資公司。這一在國家開發銀行支持下的傳媒基金採取合夥制,是一個標準的私募股權基金,管理團隊也系在全球範圍招募。

  CMC合夥人之一的董宋元,曾供職於美林證券、花旗風險投資,在兩岸三地的傳媒投資領域相當活躍。從本質上說,CMC和普羅維登斯基金是一樣的 PE股權投資機構。CMC不像國有傳媒SMG有諸多政策限制,可以按照市場原則操作投資,這賦予了黎瑞剛、董宋元更多的運作空間。

  最近多個國際傳媒併購案中,都曾風聞有CMC的參與,CMC也逐漸為國際投資界所認可,其軌跡值得關注。

  過去一段時間中,提及TVB的股權交易,CMC一直諱莫如深。1月26日,就在這一交易公佈後,當被問及是否會在接下來參與TVB交易時,黎瑞剛同樣拒絕作答。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801

債王們的賭註:美債收益率上漲時機未到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4554

看空債券市場的投資者又一次受挫了。

今年春季不平衡的經濟數據讓投資者們忙得手忙腳亂,這些投資者中不乏債券王國裡的大佬們。他們今年一開始就壓住美國經濟擴張加速將導致美債價格波動,結束長達30年之久的固定收益牛市。

那些收回看空債市觀點的大佬包括債券大王比爾格羅斯和貝萊德(BlackRock)固定收益投資負責人Rick Rieder。此外另一個債券大王Jeffrey Gundlach也認為現在看漲美債收益率還不是時候。

金融危機之後,格羅斯和Rick Rieder都曾向投資者發出警告,稱在收益率接近紀錄最低水平的環境下持有美國國債是具有風險的。然而,在經濟增長不慍不火、美聯儲寬鬆政策對債券價格提供了支撐的背景下,令人恐慌的債券下跌並沒有發生。

據巴克萊銀行統計,從2009年底開始,美國國債的總回報率已經達到19%,包括價格上漲和利息在內。即使上週五非農就業數據公佈後國債價格下滑,也基本上與2012年底的水平相當,10年期美國國債收益率週五波動到1.740%,也不到2010年4月危機後的4.01%的水平。

投資者表示,債券熊市的逆轉將突出慢增長、低利率環境下的投資風險。據華爾街日報引述另一位債券大王Jeffrey Gundlach表示,

「現在押注美債收益率上漲還不是時候。經濟增長依然疲弱,不允許美聯儲考慮減少資產購買項目的規模。」

從美聯儲2009年開始購買債券,看空債市的投資者就預測這會導致通脹風險增加,這樣一來美聯儲就會承壓撤回QE,從而導致債券價格受挫。這樣的預測在2010年、2011年和2012年都只是泡影。每年的第一個季度,美債收益率都會出現上漲,讓投資者有恐慌情緒,但是這種因基金經理拋售引發的小規模債券拋售很快就會給疲弱的經濟數據讓步,然後收益率會一直在低位保持到年底。

今年目前為止,情況也與前幾年類似。

格羅斯警告投資者:應該避免十年以上期限的美國國債,因為低收益率會增加持有者的風險,通脹升高會侵蝕美債持有者的購買力。

而貝萊德公司也警告:長期國債的上漲是有限的。

今年3月,美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從去年底的1.78%一度上漲到2%上方。但是增長勢頭抵不過疲弱的經濟數據。

4月初,格羅斯就一改口風,不再看空10年期美債,但他依然認為30年期美債會下跌。與此同時,據Rick Rieder透露,貝萊德卻在4月買入了大量30年期美債。他依然認為美債收益率會在接下來幾個月上漲,所以購買了30年期債券作為短期策略,但他還透露,最近美債價格上漲之後,他上週賣出了一部分這些債券。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5308

任志強:為什麼房地產未到拐點 西峰

http://xueqiu.com/1025819408/29341697
註:這篇報導部分數字好像也有問題,估計是記者錯漏或者未經審核。但是比之前的好不少,大家可以看看。

  近日,任志強在接受經濟觀察網記者獨家採訪時,反駁了房地產市場「拐點」說,並詳細闡釋了其認為房地產市場長期向好的原因,以及其獨特的「房地產週期」與「養豬」理論,養豬和房地產開發有著什麼樣的關係?豬肉價格和房價又有著什麼樣的漲跌規律?

  經濟觀察網:有一種觀點是,現在存銷比超過20的城市都有十幾個,有的城市消化庫存超過十年。目前房地產市場是不是供應確實過剩?

  任志強:

  什麼是存銷比?存銷比是按當月的銷售量來計算的,如果按上一年的銷售量計算,你看看他說的存銷比對嗎?是因為銷售量下降了,所以存銷比上漲了。

  比如說北京一年有13萬套房子,一個月1萬套,我們現在6萬套房子的庫存,那也就是不到6個月消化。如果現在一個月的銷售量突然下降成3000套了,那就變成要20多個月才能消化,感覺好像很可怕。

  應該按常態來計算,一年、兩年時間裡平均每個月銷售1萬套,6萬套就是6個月,我個人認為6個月的庫存是不夠的。正常情況下,應該12個月的存量是比較合理的。

  而且我們計算為存量的房子不是真正的存量,只是有銷售證的房子,但是房子很可能剛達到基礎正負零,還沒竣工。我們現在說名義上庫存5億多銷售量,可是銷售量不是5億多。如果銷售不好,我可以放慢建設速度啊。08年,萬科不就是工程到基礎正負零就停工了嘛。

  我們通常按今年的總銷售量來算,比如說去年是12個多億的銷售量,總庫存量是5億多平方米,這個比例大概是2.4吧,這個量我個人覺得大了點。

  經濟觀察網:有觀點認為,按照商品房開工口徑來看,中國千人建設套數2000年是5,到2011年已經突破20,即使在美國、加拿大、德國、澳大利亞、英國、日本等國家的城市化高度進程之中,除韓國、日本以外,一般沒有超過12的,所有國家都沒有超過14; 2011年中國的千人建設套數,已經達到了35套,說明中國房地產供應過剩。您怎麼看?

  任志強:

  千人指標和開工量是兩個概念,通常不以開工量計算,是以竣工量計算,之間有著巨大的時間差。比如說開工1000萬套房子,在美國大部分是當年開工當年竣工,除了集合式公寓,中國不是,我們一年竣工量是開工量的27%,27%是什麼概念呢?不到開工量的1/3,那就是說大大縮小 了供應量。

  另外,我們說的千人指標是指市場化的商品房。但實際上計算在內的有相當一部分不是市場化的房子,其中大約有30%以上的是保障類住房。北京保障類住房則大於50%,實際的商品房佔家庭戶數的比例就只有3%。比如通州,商品房和保障房就是各佔一半,其中有一半的房子是保障性住房,是政府分配的,它和市場沒關係,這種保障性住房就應該從千人指標裡扣掉。

  從北京去年的土地供應可以看出來,去年北京商品房土地供應大概完成了60%的計劃任務量,保障性住房完成了125%,因為土地供應計劃商品房和保障房分別是800公頃和850公頃,大致是1:1的關係,但是土地供應結果卻是保障房多出了150公頃,商品房和保障房變成了四六開的比例。

  經濟觀察網:您覺得目前房地產市場銷量下滑、價格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任志強:

  我覺得對現實房價影響最大的是信貸,是個貸收緊。從今年一季度數據看,房地產開發貸沒有減少,反而是增加了。但是影響房地產銷售最大的是個貸,08年那次也是因為個貸出了問題,11年的時候也是個貸出問題。

  銀行個貸政策對市場的影響遠大於限購政策。從0.75到1.1倍的利率變化會影響約25%的可支付能力,會大大提高購房的實際成本。我們最簡單的計算辦法,就是100萬的貸款,0.75和1.1倍利率就差了25萬,我房子降20萬,買房絕對值還是增加了5萬,房子降10萬,你買房成本就增加十幾萬。

  從我個人看來,取消這些非市場化的因素,包括執行個人購房按揭貸款利率優惠,是非常重要的。

  經濟觀察網:您覺得過去十年房價不斷上漲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任志強:

  應該說過去房價多少次暴漲,都是因為不合理的調控吧。我為什麼在過去十年屢次能把房價走勢都判斷對?就是因為它是一個非常不市場化的狀態。越是供給跟不上,越壓縮需求、不增加供給,所以才會出現一個暴漲。我判斷去年房價暴漲是因為前年的供給嚴重不足,所以我知道在這個時候會暴漲。

  但因為大家看到供給嚴重不足的時候就會增加供給,所以暴漲一年之後供給就增加了。如果完全市場化的時候,市場自己會調節,我覺得房價有上有下,在不同城市是很清楚的一個市場供求決定價格的狀態。

  毛病就在於我們過去都是用非市場化的手段去壓價,而從來不是用增加供給。我經常用豬肉來舉例子,在豬肉供給少的時候,政府就拚命的補貼,按道理說豬肉供給少的時候價格就上來了,你不補貼他也會養豬。但是補貼完的結果呢?豬肉價格又掉下去了。所以中國豬肉波動越來越厲害,如果以波動週期來看,2012年生豬週期為一年,到今年是兩個月就波動一次。

  所以今年豬肉價格「三起三壓」了,現在老百姓又開始殺豬了,殺豬就導致供應減少。養豬跟房地產不一樣,養豬農民是認賠了,我殺豬就算了,房地產是我不認賠,儘管降價我有一些損失,但我還沒到認賠的時候。

  養豬需要繼續投入,要不它就死啦。但房子不需要再繼續投入,所以養豬和賣房不一樣。房子可以爛尾,過一段時間,供給調整完了,房價漲起來了,我再建,這就是供給,供求關係。

  但過去十年,我們從來不考慮這個問題,政府總是在行政干預。現在房地產供給增加了,但是行政干預並沒取消。按道理說,供給增加的時候,行政干預就該取消了,但是行政干預並沒取消。現在,大家還反對取消行政干預,認為行政干預是「救市」行為。反對者的理由似乎就只是為了從非理性上或者是從感情上希望把房價打壓下去。

  從市場經濟理論來看,造成房價上漲的原因和結果是什麼呢?是因為你不理智造成的。如果把行政干預取消以後,房地產市場就恢復正常了,你就不用管它了,房價該高它就高,該低它就低,哪個地方供應多,哪個地方價格就下去了。供應多價格下降,市場就平衡了,那麼供應少的地方價格高,市場就會增加供給。

  經濟觀察網:近日,媒體報導,國土資源部將暫停對外發佈全國供地計劃,改由地方自行公佈各省供地計劃。

  任志強:

  房價上漲根子就是2003年的18億畝耕地紅線,2003年以前,我們每年大概房價上漲大概3.5%,收入增長九點幾,所以03年的時候,我們測算全國房價收入比是最低的,只有3.89。

  限制土地紅線以後,2004年就是「8.31」大限,開始土地招拍掛,之後房價就一路上漲。後期的房價上漲都和土地供應過緊有關,當然也和貨幣有關。現在很多人認為房價上漲只是因為發票子,最主要的還是因為土地供應過緊。

  現在為什麼土地價格不下去?如果是拐點,土地價格會下降。2008年,我們看到最先下跌的是土地價格,08年土地價格下跌,是因為07年土地上漲得太快。2007年11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兩防」,防止投資過熱、防止通貨膨脹,所以這時候土地價格開始下跌,然後房價開始下降。

  但是2009年,房價大漲的時候,為什麼沒人買地呢?是因為原來地壓了一大堆呢!這是供求關係問題。所以09年土地價格並沒有高速上漲,到10年土地才上漲,土地一上漲又推高房價上漲,這時候又開始壓這頭。10年房價漲得很快,然後11年、12年又開始限購。

  房價上漲的同時,土地供應卻下降了,所以生產就下降了,生產一下降,我就知道去年房價一定會漲。我是根據供求關係判斷的。

  所以漲到現在的結果,就是去年房價漲的同時大家買了大量土地,供應開始增加。因為房地產和養豬都有個滯後效應,養豬是9個月一個週期,3個月小豬,6個月成豬,180天出欄,房地產是三年或者兩年才「出欄」,所以它至少要滯後一年半。我們現在快的9個月開工,12個月可以買房,至少滯後一年多,現在正是一年多週期的時候。

  去年土地供應從負變正,房地產供應在今年開始增加,在部分地區供求關係實際上是轉化了,轉化的同時你又沒有取消抑制需求的因素,就出現「認賠」了。

  所以年初的時候,我提出警告,去年庫存增加,是供求關係轉化的一個表現。我不認為所有庫存都一定是真實庫存,庫存裡頭可能分為兩類,一類是永遠賣不掉的庫存,比如說遠郊區、鄂爾多斯,這種地區在城鎮化相當長一段時間內是消化不掉的,是「死庫存」。

  另外一部分庫存,是不斷增加的新庫存,這些新庫存實際上是決定當地房地產市場的供貨。現在大部分過去供應量比較穩定、沒有出現太短缺的城市,房價反而沒有大幅度下降,過去供應短缺、房價上漲比較高的城市,當供給增加後開始出現下降。

  我們城鎮化速度每年增長一點幾,可是去年房地產投資增長的速度是十幾、二十幾,暫時追不上,但是它們兩個之間總會會有重合或平衡的時候。我們為什麼這一波老是不平衡?是因為這邊老是壓著,它就不平衡。要是完全市場化,市場就自我調節了。

  什麼是拐點的概念?拐點是一直向下,如果你下來上去、上去下來叫波動。沒有人把股市波動叫做拐點,是吧?房地產現在也這樣。畢竟160多個城市房價還在往上漲。

  從全國平均來看,局部地方可能有下降,局部地區可能有上漲,還是個波動關係,不是所有城市全都垮了。從大的背景來看,我們的GDP還是在保持7%以上的增長。從全世界房地產泡沫破滅的規律來看,都沒有在經濟高速增長的情況下出現,都是在經濟低速增長的時候出現,比如說增長2%、3%,可能會出現房地產泡沫破裂,或房價會出現下跌,那可能是宏觀經濟導致的問題。

  經濟觀察網:支撐房價上漲的因素還有哪些?

  任志強:

  在世界各地發生房地產泡沫的時候,城化率是什麼情況?我們城化率很低,而且在不斷地補充城化率,日本、美國都是城化率很高的城市,出現房地產泡沫是因為它們沒有後續外來的大量補充人口。

  一個新的說法,美國這次出現房地產危機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布什要通過3000萬人的移民計劃沒有通過導致的。這3000萬移民如果轉為正式美國居民的話,美國的房子不夠用。中國現在後續的補充人口還多著呢,房價跌了,進城的人更多,後一波是不是會暴漲?

  另外人口結構中家庭分裂在加速。適齡結婚的人口高峰仍在持續,23歲年齡人囗的最高峰在2015年,如果5年後的28歲結婚,就是2020年,這一段時期家庭分裂速度是加劇的。家庭分裂速度加速的時候,在全世界任何一個國家,都是房價上漲的,都是供求關係在短期之內可以平衡,但是長期之內還需要不斷的波動。人口老齡化加速,也讓家庭分裂加速。五普與六普的數據中一代人為家庭居住的比例從27%增長到38%。

  最後,消費結構也正在發生變化。2011年時商品房銷售額第一次超越了食品銷售額,到去年商品房銷售額已經達到8萬億,食品銷售額還是5萬多億,2013年兩者的差距超過了30%。家庭消費中吃的比重下降,住的比重上升並加速。從家庭個人來說這個比例變化,住房消費是越來越多,有1000塊消費可能800塊錢吃飯,到你收入1萬塊錢的時候,你絕不會拿8000塊錢去吃飯。在美國食品消費已經在第四位了,我們的住房消費也可能慢慢變成第一位,歐洲、日本住房消費都是第一位的。與國際相比,我們住房消費比重還有3倍的增幅餘地。

  經濟觀察網:那您對現在的房地產市場怎麼看,您看好嗎?

  任志強:

  我當然看好啦!你們別搞錯了,開發商如果不看好中國的房地產,他就不干了,因為這個投資一失敗就崩啦。所以我一再強調他不是養豬,那個豬週期短,這個是長週期的。

來源:《經濟觀察網》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9827

迪拜房價飆升 但還未到真正“泡沫”?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8884

dubai-realestate-bubble

迪拜從一個近乎空白的沙漠,發展到現在已經成為了大都會中心,擁有有高聳的摩天輪,棕櫚樹頁形狀的群島,以及吸引到熙熙攘攘的外籍人士的豪華沙灘。一路走來,迪拜經歷了很多。迪拜正在籌備將於2020年舉辦的世博會,預計這項活動將會吸引到全球數百萬的觀光者。
 
2020年世博會,加上迪拜大膽的房地產開發,使得迪拜建築業蓬勃發展,房地產價格也不斷飛升。就在幾年前,迪拜才因為房價腰斬而負債累累,不得不向鄰國阿布紮比尋求救助,如今新一輪房地產泡沫的幽靈正開始若隱若現。

由於房價的快速上漲,很多中低收入的外籍人士被迫搬到城市的邊緣地帶,甚至更遠的地方。現在,在迪拜想要租到一套擁有一個臥室的公寓,需要付出每月7500到17000迪拉姆的租金,相當於2040到3540美元。而在紐約一般只需要1990到3240美元就能租到同樣的公寓。而這樣一套公寓在迪拜的售價的中位數和紐約相當,將近517360美元,折合190萬迪拉姆。

房地產咨詢公司Knight Frank表示,今年一季度迪拜住宅商品房的價格相比去年已上漲了27.7%,成為全球成長最快的房地產市場:

the-top-ten-residential-markets-by-home-price-growth-growth-from-q1-2013-to-q1-2014_chartbuilder

然而,相比於2012-2013年度34.8%的增長率,增長已經相對有所放緩。一些地區的房租上個季度上漲了近11%。但根據CBRE集團的統計,從整體來看,迪拜房價平均下跌了1%左右,迎來了連續10個季度連續上漲以來的首次回調。

迪拜是否正在經歷另一次房地產市場泡沫?

這一爭論引發了上周在迪拜舉行的一年一度Cityscape Global房地產展覽上的熱議話題。這次展會上的一個基本的共識是,自上一次泡沫以來,市場已經表現出成熟的跡象。這部分程度上得益於一些幹預措施的實施,例如按揭上限。但人們仍然擔憂,這個城市成為國際房地產投資者“磁石”後,被推高的房地產價格是否會再次形成泡沫。

阿拉伯之春帶來了更多的買家。人們逃離他們動蕩的祖國,來這里尋找新的避險天堂,來保護他們的財富。這些帶著現金大量湧入的地區買家,完成了迪拜市場70%左右的交易,這些交易大多不會受貸款調控政策的影響。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呼籲采取更強硬的抗泡沫的措施。IMF中東和中亞部主管Massod Ahmed向路透社表示,迪拜應該借鑒香港和新加坡的經驗。香港對6個月內轉售的房地產收取15%的額外稅費,而新加坡也對1年以內轉售的房屋收取高達30%的稅費。迪拜最近提高了房地產註冊費,但是只是從2%增長到4%。

阿聯酋央行註意到了迪拜房地產市場存在再一次出現泡沫的可能,但相關負責人表示這一輪信貸增長不會像上一次泡沫那樣造成大的災難。

然而,沒有現象顯示當地的房地產開發商采取了更謹慎的策略。迪拜最近宣布了一項價值70億美元的房地產開發計劃來修建世界上規模最大的購物中心,超過了另一座同樣坐落在迪拜的現紀錄保持者。

(實習生 戴博 編譯)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3705

社科院:限購明年全放開 樓市崩盤時候未到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2503

本文來源:一財網  作者:章軻

中國社會科學院住房發展報告課題組12月26日發布的最新研究結果認為,一線城市住房市場預計2015年下半年複蘇。2015年房價以軟著陸為主,限購政策有望全面退出,未來一半以上房地產開發商將轉行或在市場中消失。但樓市崩盤條件尚不具備。

12月26日,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院、中國社會科學院城市與競爭力研究中心及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共同在京發布“《住房綠皮書:中國住房發展報告(2014~2015)》。

一線住房市場明年下半年複蘇

中國社科院城市與競爭力研究中心主任倪鵬飛在發布會上表示,本次住房市場調整與此前相比,調整(衰退與複蘇)時間更長、速度更慢、程度更深;不同層級的城市調整時間、速度和程度也不同。一線、二線城市需求旺、消化快、時間短、程度深。三四線城市需求弱、消化慢、時間長、程度淺。未來住房市場將進入中速增長的常態,中國房地產進入“白銀時代”。

就2015年的住房市場走勢,倪鵬飛認為,大趨勢是整體延續衰退,一二線城市2015年下半年、三四線城市2016年下半年複蘇。

今年第四季度,住房市場受到宏觀政策放開行政措施以及穩定消費政策正向影響,住房抵押貸款和土地開發融資有所改善。但受到整體預期的影響,金融機構資金供應會持續謹慎,首套住房抵押貸款的利率優惠有限。

倪鵬飛稱,2014年4季度銷售總量和價格有所回升。2015年,住房銷售量價回升幅度不會太大。

他分析說,這主要基於以下幾方面的正反向因素作用:庫存規模大,市場預期難以較大改觀;世界經濟與住房市場的持續複蘇,美國等量化寬松貨幣政策的退出,以及境外置業的成本不斷下降,導致資本外流,海外置業增加;產能過剩嚴重局面沒有根本改變,社會需求總體不足,經濟增長進一步放緩。 但由於居民收入增長仍然較快,城鎮化積極推進,剛性需求繼續釋放,加上房地產投資過快下滑威脅經濟增長底線,中央政府將繼續采取正向調控政策。

課題組認為,在此背景下,住房市場走勢將兩重分化:短期波動周期由衰退轉向複蘇,中長期波動周期仍處在衰退調整中;一、二季度市場需求不振,開發商以價換量,市場將繼續走弱。三季度以後,一、二線城市有望逐漸轉暖回升,三、四線城市將繼續面臨調整,整個調整將在2015年難以走向複蘇。但住房租賃市場表現相對溫和增長。

在住房投資方面,綠皮書稱,受季節因素影響和住房保障投資任務完成影響,2014年4季度,投資、開工、施工和竣工將繼續下降。2015年,投資、開工、施工和竣工將有所改善,投資保持在10%的增幅水平。

此外,土地市場方面,開發商資金緩解購地意願有所增強,地方政府積極作為,一、二線城市土地市場2014年4季度將逐步好轉,三、四線城市前期供地過多,市場複蘇將延至2015年下半年。

限購全放開 樓市不會整體崩盤

課題組稱,2015年我國住房限購或將全面放開,住房價格將走下神壇。

目前,仍有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四個一線城市及三亞由於其需求結構的特殊性尚在執行限購政策。倪鵬飛說,未來一年,一、二線城市房價的繼續下滑將是大概率事件。隨著房地產市場不景氣及調控政策的主方向向支持住房消費轉變,仍在堅守限購的五個城市有望在一年內全面放開。

“住房限購全面放開後,住房市場‘供不應求’的假設難以立足,房價只漲不跌的神話將完全破滅。”倪鵬飛說。

綠皮書稱,2015年,中央和地方政府將密集推出救市政策,樓市有望實現軟著陸。

課題組分析認為,未來中央和地方政府有望推出的救市政策包括:全面取消住房限購政策;進一步放寬二套及以上住房的按揭貸款條件;進一步降低住房交易稅費包括營業稅、契稅、個人所得稅等;政府收購過剩的商品住房用作保障房之用;加大舊城區及棚戶區改造以擴張需求、減少供給;進一步放寬購房落戶政策等。

“總體而言,密集救市政策的推出對於緩解市場恐慌、避免房價硬著陸有積極的作用,可以有效防止樓市崩盤。”倪鵬飛說,但是在住房投資收益過低、住房供給相對過剩的大環境下,即便政府強力刺激,房地產市場也將風光不再。

而對於樓市可能崩盤的說法,課題組表示,“樓市以緩慢下行為主,整體崩盤的條件尚不具備”。

倪鵬飛分析說,城市人口流入的宏觀拐點尚未出現,房價不會整體崩盤。從人口流向拐點看,中國作為發展極不平衡的大國,人口的城鎮化、大城市化、郊區化、逆城市化等看似相互矛盾的動力層層遞補、並存交錯,因而宏觀總量上的人口流向拐點目前其實是不存在的。

“但開發商面臨大抉擇,未來一半以上的開發商將轉行或在市場中消失。”課題組說,隨著相對過剩時代的來臨,商品住房銷售困難而無需再進行大規模開發。這也意味著,開發商的蓋房能力相對過剩,未來一半以上的開發商將轉行或在市場中消失,房地產市場將進入真正意義的寡頭時代。

“2014年,中國住房市場發展軌跡和全球的市場發展軌跡是不一樣的,這種不一樣就源於經濟發展形勢的大背景的變化。”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院長高培勇在發布會上表示,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公報當中,基本上沒有提及住房方面的事情,但這並非說它不重要,而是因為這一屆政府對於住房市場的調控思路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或者說正在經歷著重要的改革。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5014

大藍籌與成長股切換時機未到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2606

本文作者為香港新城數碼財經臺主持人陶沙,授權華爾街見聞發表。文章亦發布於微信公眾號 “點金面對面”(微信ID: mfd-11) 

創業板的靜態PE高達70倍,泡沫化明顯;而杠桿資金在此輪牛市中的參與程度雖全面,但進入成長股的杠桿資金要較大盤藍籌股更為複雜;2015年註冊制的開啟,對某些杠桿資金痕跡明顯的小盤股或有重大打擊。

現時大盤股仍較有吸引力,用動態估值作為衡量指針,現時僅有部門大盤股的估值超過成長股。如果未來藍籌續漲、成長股仍在調整,估值切換將難以避免。

但值得註意的是醫藥領域和高端制造業中的一些白馬成長股,以及大消費中的成長股估值已回落至20倍,很有吸引力。但也有盈利見頂行業,2015年對消費電子中的硬件制造較為看淡。

隨著市場波動和風險加大,在倉位和策略上:一會容忍投資目標更高的波動;二將加多持股數量、分散風險;三則會避免已經錄的大量升幅、估值明顯偏離正常水平的板塊。

今日嘉賓:匯豐晉信大盤基金經理及雙核策略基金經理丘棟榮(匯豐晉信大盤基金和雙核策略基金。匯豐晉信大盤基金截止三季度末規模為3.5億人民幣,匯豐晉信雙核策略基金於2014年11月26日成立,成立規模為10.07億人民幣。)

以下是接受訪問的全文:

點金:您掌管的兩只基金在明年會有怎麽樣的部署策略?

丘棟榮:方向上來看,我們比較認同傳統估值比較低的板塊,尤其是一些藍籌龍頭估值提升所帶來的回報改善。正如我之前說的,這次的上漲更多是來自資產配置再平衡所帶來的估值提升,因此,我們希望還是選擇這些估值提升利好最明顯的板塊來作為投資標的。例如,大金融中銀行、保險,房地產領域的建材和鋼鐵、水泥,以及傳統耐用消費品中的汽車和家電。

在個股上,我們偏向經營穩健的龍頭公司,因為在整個去產能化的過程中,它們的相對競爭力在提高,盈利能力相對二三線城市也是在改善。而在A股市場中,大公司的估值往往有更低的情況,所以呈現估值低、盈利好,這些就是所謂的大盤藍籌股。

點金:您會怎麽看2015年的成長股?

丘棟榮:對此我們一直在關註,如果以現在的時間點來看,尤其是A股過去2年的表現來看,9月份之前的2年是典型的結構性牛市,以創業板為驅動,在這之後,成長股的估值水平已經處於歷史性的高位。最典型的特征是,創業板的靜態PE已經接近70倍,這處於泡沫頂峰的水平,目前的股價已經相當反應了盈利增長的前景。所以,我們一直保持一個謹慎的態度。

從行業周期來看,我們認為一些行業已經見頂,在15年可能出現下行的風險,最典型的例如消費電子中的硬件,因為現時智能手機的普及率已經很高,再向上的普及率會很有限,但估值現時卻不低。

資金面來看,我們發現今年盤子越小的股票上漲得越多,背後推動的力量就是來自資金的推動,例如產業資本和加杠桿,這一情況在2015年可能因為註冊制的推出和今年定增解禁的減值訴求會出現變化,這也是明年的風險點。

因此,從估值、基本面、資金來看,成長股,系統性的風險依舊是存在的,但在一段時間調整之後,其中仍然是有一些板塊是有不錯的機會的。我們已經在逐步關註醫藥領域和高端制造業中的一些白馬成長股,以及大消費中的成長股,它們的估值已經回落到2005年20倍PE以下相當有吸引力的範圍。

點金:如何平衡基金短期和中期的風險?

丘棟榮:目前來說,我們還是認為大盤股較成長股更具有吸引力,所以配置重心也不會轉向成長領域。但從動態來看,隨著市場的增長,一旦周期股的估值超過成長股的時候,成長股的吸引力就會出現,只是現在還僅僅是局部顯現。如果未來藍籌繼續漲,成長股繼續跌,總會達到進行切換的時間窗口。

點金:目前杠桿資金大多在藍籌,如果換馬,是否會加劇波動性?

丘棟榮:從杠桿資金的應用來看,我們一直是比較謹慎,這也成為了現時流動性風險的很大來源,最近股市的大幅度波動跟這也是密不可分。但藍籌股受到影響相對會小一些,因為它的流動性更好,交易也更活躍,即便涉及的杠桿資金流動性也更好,而小盤股的杠桿資金的結構會更複雜。流動性也會更弱一些,這會加大風險。現時在融資融券突破1萬億人民幣之後,顯然會讓市場的波動性顯著增加,這也是很重要的風險來源。

我們的應對會更多考慮這方面的因素,一是在投資目標的設定時容忍更高的波動;二是組合配置上也是會更加分散,持股數量會更多一些;三從估值和價格上來避免風險,盡量避免一些漲幅過高過快,估值顯著偏離正常水平的板塊。

點金:在現時A股溢價之後,您對滬港通的看法?

丘棟榮:投資永遠是要選擇更有價值的標的,兩地市場的差價的形成正是可以在同一個標的選擇更低價的來源,如果後期市場放開的話,我們也願意做這樣的配置。

從目前的AH股溢價來看,正是後期港股存在股價上升的重要動力來源,目前最大的分歧還是在於兩地投資者對基本面和風險上理解的差異,內地的投資者現時對風險的偏好更高,容忍程度也更高,而海外投資者對中國經濟的擔心依舊存在,對金融和房地產風險的擔心依舊比較高,而內地投資者則會有比較明顯的充分,所以導致了A股估值的回升。在2015年,如果基本面情況進一步明朗,H股上漲的速度可能會跟上A股。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5529

只因未到傷心處 巴黎的價值投資

來源: http://parisvalueinvesting.blogspot.hk/2015/07/blog-post_20.html

巴黎:

本次國家隊入市托市,很多食花生專家說香港巿場如何在跌市中能保持秩序,沒有於擾市場等等去批評大陸救市行動。

筆者可以肯定說,當真正股災殺入恆生指數,以現時香港政府的應變能力,死十個都未識反應。

其實恆生指數一真都未有牛市,7月份的下跌根本就不算大跌,所以當然秩序良好。

但上證一年前的7月2050點起歩對比恆指23300點,上證最高位5120點,就等同恆生指數上升至58300點,如果恒生指數在3星期下跌上證的32%幅度就是等於18600點。

是3星期下跌一萬捌千點呀大佬,你說香港會死幾多人?香港政府會如何反應?!
如果真的發生,你又見到報章寫:
"恆生指數3週狂跌一萬八千六百點,香港政府決定任佢再跌",你又會點呢?

看我網誌很久的朋友都知道筆者是一個自由經濟、主義的擁護者,但和任何一種主義一樣,都有好和不好的地方,並且有一條底線,就是當市場運作失效時,就有必要於擾,做正確的事情。

如果發現有很多人為此開始跳樓死,情況正加劇惡化,應用最快的行動制止它,就是咁簡單的道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4578

廣州交通要“限外”?市長稱時候未到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7/4661369.html

廣州交通要“限外”?市長稱時候未到

一財網 藍之馨 2015-07-28 13:07:00

“目前的情況來看還沒有到非常擁堵的時候,”陳建華說,但治理交通擁堵的措施一直在研究跟進,一項公共政策的出臺要進行大量研究,工具也很多,但出臺政策要非常謹慎和慎重。

擔心廣州“限外”的人們大概可以先松口氣。廣州市市長陳建華7月28日表示,廣州要到“非常擁堵”時才限外,目前廣州大部分時候是“輕度擁堵”。這意味著,廣州“限外”時候未到。

陳建華曾在2013年說過,廣州不到非常擁堵就不會限行。在市政府例行的市領導新聞發布會上他回答記者提問時說,擁堵分為五個檔次,交通擁堵指數0-2是暢通,2-4是基本暢通,4-6是輕度擁堵,6-8是中度擁堵,8-10是嚴重擁堵。現在廣州基本上是處於4-6,個別時段、個別路段特別是近期有些已經到了比較擁堵,但不是很普遍。

“目前的情況來看還沒有到非常擁堵的時候,”陳建華說,但治理交通擁堵的措施一直在研究跟進,一項公共政策的出臺要進行大量研究,工具也很多,但出臺政策要非常謹慎和慎重。

前段時間,受到深圳“限外”的影響,廣州“限外”的傳聞又甚囂塵上。6月,廣州市交委和交警相關負責人透露,廣州“限外”經充分調研和征詢意見,當前相關方案及配套措施已準備就緒,一旦獲批即可隨時啟動。這一表態也令人紛紛猜想是否廣州將馬上“限外”。

隨之而來的,是廣州車牌競拍價格的水漲船高,從今年5月開始,粵A個人牌就沖破“1”字頭一路大幅漲價。

根據廣州市交委的監測數據,近幾年進入廣州中心城區的外地車數量逐年上升。對中心城區15條主幹道外地車的車流量占比監測結果顯示,2012年6月是5.9%,2013年11月上升為9.4%,2014年11月為11.2%,今年5月則升至13.3%,呈現激增勢頭。目前在廣州行駛的外地牌照車輛中,深圳牌和佛山牌各占三成,其他牌照外地車占四成。

陳建華表示,政府必須提供良好的公共交通服務,廣州市委市政府一直把建設公交都市放在重要位置。陳建華有一個指標很重要,對於有1600萬常住人口的廣州,公共出行至少要有70%以上通過公交來實現,才算是公交模式。“目前廣州的公交出行率在全國比較高,是61%,但至少還要有10個百分點的增長才能叫做公交都市。”

廣州在交通建設方面提出四字方針“建、增、管、限”。陳建華強調,“限”放在最後,第一位是“建設”,建地鐵、買大巴、發展出租車事業、建設水上巴士、發展公共慢行系統、公共自行車系統和輕軌等,即五套公交體系再加公共自行車慢行系統。“增”要增加供給,增加停車位、道路面積、公共服務、公共巴士和地鐵供給等。“管”是通過大數據提高效率、降低內耗,最後才是“限”。

編輯:劉展超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5157

未到

名稱最後 代號股數買入價 交易日總價 利潤 百分比
1惠理8.290806500004.2711/8/12414,500201,00094%
2中材股份1.871893.hk1270001.7115/7/8237,49020,3209%
3海田服務8.652883.hk4000011.4215/9/30346,000-110,800-24%
4重慶機電1.112722.hk1200000.9613/9/30133,20018,00016%
5中交建10.721800310005.2214/6/30332,320170,500105%
6招商基金13.1801332400011.8114/3/31316,32033,00012%
7洛陽鉬業4.343993660003.4515/7/8286,44058,66126%
8民航信息11.440696360004.4211/8/19411,840252,720159%
9鞍鋼3.2403471000003.9015/9/30324,000-66,000-17%
股票總價2,802,110577,40126%
現金4,474
05/5/2715/10/31總額2,806,584總利潤 181%
恆指13,71522,640恆指回報 6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7081

俄羅斯鋁業:還未到投放新產能的最好時機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16088.html

俄羅斯盧布大幅貶值,本幣貶值對於俄羅斯鋁業這樣的跨國企業而言將大幅降低其生產成本,與此同時,今年以來國際鋁價連續攀升,俄羅斯鋁業的利潤正在顯著回升,回升背後俄鋁是否會有複產沖動?

近日,俄羅斯鋁業副總裁奧列格•穆哈麥德申近日接受了第一財經的專訪。奧列格•穆哈麥德申畢業於莫斯科國立大學的經濟學院。2012年被任命為俄羅斯鋁業的策略、業務發展及金融市場部副行政總裁及董事,他曾帶領公司重組逾166億美元債務,並協助俄鋁在香港聯交所、巴黎泛歐證交所上市集資22億美元。在他的領導下,俄鋁成為第一家發行俄羅斯預托證券的公司

第一財經:盧布貶值,是否對降低電解鋁生產成本是否有好處,價格低的盧布使電解鋁行業獲得更多利潤,緩解債務壓力?

奧列格•穆哈麥德申:俄羅斯盧布確實出現了大幅度貶值,這是由於受到了油價和俄羅斯其他出口產品的價格下降影響。很顯然,這幫助俄鋁降低了以美元計算的生產成本。除了貨幣貶值帶來的影響,我們還采取了一些其他管理措施來降低成本, 並取得了顯著成效。目前,俄鋁是全球範圍內生產成本控制最出色的鋁生產商之一。

債務方面,其實我們一直在對資產負債表實施去杠桿,所以凈負債額是處於持續下降的狀態。去年,我們還給股東們進行了2.5億美元的分紅,是幾年來的第一次。去年鋁價確實出現了下跌,主要原因是去年全球需求量增長放緩,包括中國。但就整體消費量而言,這個行業表現仍然良好。去年,包括中國在內,全世界的鋁消費量增長了大約7%。今年我們預計整個消費量會有6%~6.5%的增長。所以說,從消費量而言,鋁行業的發展仍屬健康。

第一財經:西伯利亞水電站發電成本很低,後期俄鋁是否有新增電解鋁產能的意願,俄羅斯現在原油出口利潤不多,會否考慮擴大電解鋁的出口?

奧列格•穆哈麥德申:俄鋁與中國鋁行業存在一項根本性的區別。俄鋁的原鋁生產90%是利用水電進行。而我們的中國同行是通過火電生產。這兩種能源對環境的汙染程度大不相同,制造成本也相去甚遠。沒錯,現在在俄羅斯,利用水電進行鋁生產是盈利的。十年前,我們計劃開展兩項大的項目以增產140萬噸,但目前已暫緩。一個是Taishet電解鋁廠項目,目前仍處於擱置狀態,另一個是Boguchansky鋁廠項目,該項目去年開始投產,但年產量也只有14萬噸。這意味著原計劃只完成了10%。因為我們一直認為還沒有到向市場投放新產能的最好時機。我們需要等待,等市場上現有的各環節多余產能消耗殆盡。這預計需要3~4年的時間。之後我們才會完工這一項目並向市場投放更多的原鋁。

關於出口方面,我們不再大量出口原鋁。我們將在俄羅斯本土提高鋁和鋁產品的銷量。我們的目標是將俄羅斯國內鋁的消費量提升一倍。有這樣的想法,也是因為一些進口的產品越來越貴,我們認為我們國內有很多本土廠家有潛力與能力,可以生產某些原本需要進口的產品。我們將支持本土行業和本土制造商,所以我們會提高對本土的原鋁銷量。

第一財經:對未來電解鋁市場格局以及價格走勢有何判斷?

奧列格•穆哈麥德申:鋁業的主要問題來自於供應側。去年在中國,鋁價下跌至相當低位。去年底,原鋁的價格低於10000元/噸,這顯然大幅低於中國鋁業的平均生產成本。我認為中國鋁制造企業已經開始采取正確措施。他們開始削減一些虧損產能,並在去年及今年初減少生產近500萬噸原鋁。目前已初見成效,原鋁價格很快就上升了近30%,現在達到12000元/噸。中國鋁制造企業必須堅持這一政策以更自覺地進行生產和產能控制。即使鋁價已回升,也不能馬上重新啟動閑置產能。目前大部分中國鋁制造企業是盈利的。現在正是好機會,大家需要好好利用現金流對現有的資產進行現代化改造,而非一味重啟閑置的產能,這樣只會迅速導致鋁價的下跌。

就現在的鋁價而言,大部分的中國鋁制造企業都是盈利的。保持這一水平十分重要,大家一定要保持原則性和自律性,切忌重啟閑置的產能。整個行業最基本的任務就是要把價格維持在高於生產成本的水平上。對於行業內所有的制造企業來說,保持自律性、維持利潤空間、重視現有設施的現代化改造投資、重視減少汙染以及保護環境,是更明智的做法。

我們認為對鋁業而言,原鋁能維持收支平衡的價格是1500美元/噸,或在中國,是每噸10000元。如果價格跌回這一水平以下,那麽所有的制造企業,或至少50%的制造企業又將陷入虧損。同時,如果鋁價大幅上漲,比如1700美元/噸或在中國13000元/噸,那閑置產能將很有可能被重啟,市場又要多出很多閑置的原鋁。所以我們預計今年鋁價會在1600美元/噸至1700美元/噸間浮動,或12000元/噸至12500元/噸間浮動。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702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