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复星国际业绩同比下滑近三成


From


http://www.nbd.com.cn/newshtml/20090826/20090826023642467.html


每经记者  朱蔚淇

        国内最大的综合民营企业之一复星国际(00656,HK)近日公布半年报,取得净利润13.16亿元,较2008年上半年下滑了31.5%,营业额也较去年同期下降23.1%,减至159.72亿元。

主营受钢价下跌影响大

        复 星的业务分别是钢铁、矿业、房地产、医药,零售、服务业等,其中占集团利润58%的钢铁板块,上半年受钢材价格下跌影响,收入为116.74亿元,同比降 20.7%,利润减少29.1%至7.7亿元。矿业收入减少了51.9%至8.89亿元,利润降为1.01亿元,剧减88.4%。

        该集团昨日在香港举行记者会,执行董事兼财务总经理丁其国在会上介绍说,7月至8月初的钢价升势明显,而最近两星期经历了微调。他预计9月底至10月的钢价会继续上升,相信在第四季度会有好的增长。

公司长期看好钢铁业发展

        对于外界普遍认为中国钢产能严重过剩的看法,丁其国代表复星国际表达了异议。他说,如果理性分析中国钢铁行业现状,年产能为6.5亿吨,实际产量为5亿吨,而20%至25%的产能过剩是健康的。

        基 于对中国未来城市化、工业化快速增长趋势不变的预期,复星国际从中长期看依旧看好钢铁和矿业的发展。该集团在记者会上披露旗下部份企业2010年的营运目 标:南钢联合钢铁产量目标为610万吨,海南矿业铁矿产量目标为400万吨,分别增长约11%及21%。

新闻链接

郭广昌:对国药控股上市传闻不作评价

        复 星国际向来以分拆旗下业务上市以及投资中国高增长行业而闻名,旗下上市企业包括上海复地(02337,HK)、复星医药(600196,收盘价17.52 元),参股上市公司包括利尔化学(002258,收盘价42.60元)以及于纳斯达克上市的分众传媒和同济堂药业。该集团在未来看好中国内地零售和医药行 业,此前有媒体报道国药控股已通过港交所聆讯,不久便可上市。

        复星国际总裁汪群斌昨日在记者会上就国药上市传闻表态 道:“目前没有进一步披露信息。”他还表示,集团一向的分拆原则是不减持老股。而在昨日记者会上一直沉默寡言的主席郭广昌于会议将结束时也补充道,集 团  “对传闻不作评价”,相较于去年6月大方透露利尔化学将上市的信息,今时的复星显得尤其谨慎。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565

星國老闆換管道 繼續來台撈金

2011-6-13  TCW




最近,台灣資本市場最熱的事,莫過於新加坡企業來台掛牌。四月底,新加坡連鎖中醫商馬光保健集團上櫃,五月底則是新加坡設備租賃商捷必勝控股(KY必勝)和裝潢商紅木集團(KY紅木)來台上興櫃。資本市場幾乎是每個月都有新加坡商來台的消息。

根據統計,二○○八年來,已在台掛牌或者提出申請的新加坡商TDR(台灣存託憑證)高達十三家,占整體TDR三三%。但最近的這一波「新加坡熱」,不同於以往的是,多了企業來台上櫃、興櫃的身影。

新加坡證交所近兩年高舉希望成為「亞洲門戶」(Asian Gateway)的策略,積極招商,但為何新加坡本土企業紛紛「叛逃」,選擇來台掛牌?

籌資效果更好!週轉率、本益比遠勝星

首先,在市場特性上,台灣資本市場「活跳跳」,散戶敢衝敢殺,相較被稱為「冷凍櫃」的新加坡股市,對大老闆來說,多了幾分刺激,籌資效果更好。「台灣資本 市場活潑,對中小企業較friendly(友善),本益比(PE ratio)可較高,」輔導捷必勝和紅木集團上興櫃的大華證券董事長許道義分析。

從衡量股市活跳跳程度的週轉率(編按:交易總股數跟上市總股數的比較)來看,台灣是新加坡的二.五倍之多,而衡量股民願意付給上市企業價格的本益比來看, 台灣是十五.一二倍,也比新加坡的十.九一倍高出許多。此外,台灣股票市場以散戶為主,對企業接受度也比新加坡多元。「新加坡的散戶最多只有三到四成,其 他多半是國際法人,」勤業眾信會計師事務所營運長郭政弘強調。

因為以國際法人為大宗,會受到青睞的,多半都是地產、金融類股或者新加坡國家持股的大型企業。台資企業或中小型的新加坡本地公司等不到大型法人關注的眼光,也難怪當年旺旺集團總裁蔡衍明打算在新加坡下市時曾說,「新加坡資本市場讓旺旺太委屈。」

不被注意,也讓辜仲立在三月份決定讓中租迪和母集團仲利控股在新加坡下市。最近半年,仲利控股在新加坡的股價持續在星幣○.五元附近盤旋。以中租迪和二○一○年EPS(每股盈餘)二.三元計算,本益比才不過四.七倍。

相較之下,同樣從事租賃業的捷必勝來台上興櫃,六月三日的收盤價五十一元,以今年前四個月EPS一.一五元推算全年EPS來估計,本益比達十五倍。類似的產業,在台灣的本益比可以是新加坡的三倍以上,也難怪新加坡老闆們看上台灣市場。

上市成本更低!費用僅香港的四分之一

吸引新加坡企業來台的另一個原因是,在台上市成本低廉,跟香港、新加坡比,台灣上市必須的會計師簽核和券商輔導費用都比較便宜,尤其對中小企業主來說,同樣要上市,成本低,吸引力更大。

一位長期觀察兩岸三地的資深會計師指出,台灣跟香港會計師和律師在企業上市的諮詢、查核費用,「收費的金額一樣,只是幣別不同。」也就是說,台灣的費用只有香港的四分之一。

一位券商員工也透露,在台灣,券商收取的承銷費用,常常是打折又打折,可能一個案子實收的承銷費用少到只有二百五十萬元。反觀新加坡、香港等地,則是按照 上市金額收取約一.五%的承銷費用,少說上市籌資五十億元來算,手續費就高達七千五百萬元。對這些海外的企業主來說,同樣要掛牌籌資,同時爭取更高的曝光 和知名度,能夠到台灣用更低廉的成本達到一樣的目的,何樂而不為?

台股的拉力加上新加坡本地的推力,一推一拉下,讓台灣成了淘金新天堂。在這股趨勢下,投資人又該如何看待這波的新企來台掛牌呢?

投資前要注意!近兩年TDR跌多漲少

事實上,過去兩年十檔新加坡企業來台掛TDR的表現,有八檔跌破掛牌價,讓投資人慘遭「套牢」。

過去的表現嚇壞了投資人,但專家多數認為,這波新加坡企業來台選擇以上興櫃的方式「蹲馬步」,對投資人比較有保障,也代表台灣資本市場往更健全的方向發 展。這波新加坡企業選擇來台上興櫃,至少蹲馬步六個月,未來不論上櫃或上市,掛牌價格不得低於前十天興櫃價格的七成,投資人至少有比較客觀的價格參考, 「這樣對一般投資人比較有保障。」

另一方面,凱基證券董事長魏寶生也分析,這一波新加坡企業來台,「原股(第一上市)來台代表他對這個市場更重視、認同度更深,」未來市場是朝「更完整」的方向邁進。

魏寶生也提醒,從這波新加坡企業來台掛牌可以發現,台灣「發行市場的國際化才剛開始。」面對來源日益多元的企業,投資人得要更勤做功課,才不會被熱潮沖昏頭。

【延伸閱讀】籌資管道,轉到上櫃、興櫃市場—新加坡企業來台掛牌現況

發行類別:TDR

公司名稱:歐聖 掛牌日期:‘09/12/31 掛牌價:10.15 6/3股價:7.66 掛牌來漲跌幅(%):-24.5

公司名稱:揚子江 掛牌日期:‘10/9/8 掛牌價:20.10 6/3股價:18.40 掛牌來漲跌幅(%):-8.5

公司名稱:超級集團 掛牌日期:‘10/9/9 掛牌價:14.95 6/3股價:16.75 掛牌來漲跌幅(%):12.0

公司名稱:中國泰山 掛牌日期:‘10/10/6 掛牌價:13.00 6/3股價:8.40 掛牌來漲跌幅(%):-35.4

公司名稱:明輝環球 掛牌日期:‘10/10/20 掛牌價:18.15 6/3股價:10.00 掛牌來漲跌幅(%):-44.9

公司名稱:聯合環境 掛牌日期:‘10/10/22 掛牌價:16.70 6/3股價:15.80 掛牌來漲跌幅(%):-5.4

公司名稱:滬安電力 掛牌日期:‘10/10/28 掛牌價:14.55 6/3股價:16.55 掛牌來漲跌幅(%):13.7

公司名稱:Z-OBEE 掛牌日期:‘10/12/3 掛牌價:10.25 6/3股價:7.78 掛牌來漲跌幅(%):-24.1

公司名稱:特藝石油 掛牌日期:‘11/2/25 掛牌價:12.50 6/3股價:10.90 掛牌來漲跌幅(%):-12.8

公司名稱:杜康控股 掛牌日期:‘11/3/9 掛牌價:18.00 6/3股價:14.15 掛牌來漲跌幅(%): -21.4

發行類別:上櫃/興櫃

公司名稱:KY馬光 掛牌日期:‘11/4/29 掛牌價:68.00 6/3股價:87.00 掛牌來漲跌幅(%):27.9

公司名稱:KY必勝 掛牌日期:‘11/5/27 掛牌價:48.25 6/3股價:51.00 掛牌來漲跌幅(%):5.7

公司名稱:KY紅木 掛牌日期:‘11/5/30 掛牌價:77.37 6/3股價:76.75 掛牌來漲跌幅(%):-0.8

發行類別:申請中

公司名稱:昶虹 掛牌日期:‘10/8/30申請上市

公司名稱:傲勝國際 掛牌日期:‘11/2/23申請TDR

公司名稱:HISAKA 掛牌日期:‘11/3/2申請TDR

公司名稱:恩利資源 掛牌日期:‘11/5/3申請TDR

註1.掛牌價以TDR/興櫃/上櫃當天收盤價為準註2.漲跌幅是統計自掛牌日至2011/6/3止資料來源:公開資訊觀測站、櫃買中心、鉅亨網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770

四敵人聯手 星國辣椒蟹東京暴紅


2013-07-29  TCW
 
 

 

是對手,也是合作夥伴,很難!但,星國四家業者共同合作的「新加坡海鮮共和國(Singapore Seafood Republic)」做到了,還是亞洲餐飲服務業第一例。

六月底,該品牌在東京展開第五家分店開幕,「餐飲業進入門檻不高,還能分享一起合作,很難得,」對這家店印象特別深刻的私立開平餐飲學校前校長夏惠汶說。這是一家由四個競爭對手合作所推出的餐廳,透過合作,五年內,「新加坡海鮮共和國」就在日本開了四家餐廳,在新加坡聖淘沙名勝世界也有一家分店。

四個合作夥伴,都是新加坡一方之最。既是競爭對手,為何要合作?

體認到打群架拚品牌,才能拚進世界市場,是主要動機。「新加坡餐飲市場競爭激烈,小島上共註冊登記了五千多家餐飲店,相當於每平方公里內就有約七家餐飲店。只有往全球市場走才能坐大,」新加坡餐飲協會成員、松園餅之屋老闆曾偉觀察。

合作取代競爭共同出資將國菜輸出日本

因此,當日本MRS餐飲集團找上門時,透過新加坡國際企業發展局(IE)協調三家餐廳(編按:同樂餐飲集團是在新加坡分店成立時才加入),共同組成以新加坡著名「國菜」辣椒螃蟹為主的「新加坡海鮮共和國」。經營方式,在日本,由四家業者菜色輸出,MRS負責餐飲集團管理,四家業者收取授權金;而在新加坡聖淘沙分店,四家餐廳共同出資新加坡幣二百五十萬(約合新台幣六千萬元),盈餘則由四家依據股份平均分配。

四家都有辣椒螃蟹,為什麼不推舉一家,而是四家合作?「品牌力大於營收力。關鍵是打出新加坡海鮮的『共同品牌』,客人可以在這家餐廳,吃到主菜辣椒螃蟹,也可以同時享受到四家新加坡餐廳的招牌菜,是『多贏』!」同樂餐飲集團執行長周家萌分析,「與其單獨與同行競爭,不如跟他們合作。」原本,只有同樂在中國與印尼設點,其他人都未有海外經驗。

平均五十多歲的四家老闆,坐下來談,不到一小時就決定技術輸出;有意思的是,新加坡所開分店,則由專注海鮮料理的珍寶集團,出任餐廳管理重任。四家企業股份持有差不多,各約四分之一,但分盈餘時,珍寶因出任管理責任,會多一份管理費用收入。

數十道菜色不重複各推拿手菜,再投票決選

只是,進入細節執行面,難題來了:如菜單的擬定。若四家餐廳菜色重複時,該選擇哪家的菜色?而且,在輸出菜色的同時,招牌菜製作的Know-how會不會被偷學?

四家餐飲集團旗下都有賣海鮮品牌,菜色重複率高達一半,取捨關鍵在於尊重專業。「珍寶的辣椒螃蟹有得過兩次獎,所以成為主菜提供者,接著各家再提出擅長菜色,經過四家老闆表決後,不得重複出現相同菜色,」珍寶餐飲集團事務高級總監黃翠芳分析。

聖淘沙分店副區域經理楊鼎輝翻開菜單,約有七十多道菜色,最前面兩頁,先交代該餐廳成立始末,接著列入四家餐廳招牌菜,其餘不特別強調是出自哪家餐廳,一律以共和國品牌菜色為隸屬依歸。

品質控制兼防弊醬料各自供應,再送烹煮

「現在我們都有各自的中央廚房,醬料就由各自的中央廚房供應,送到『新加坡海鮮共和國』廚房煮,保證味道一樣。」黃翠芳表示。

其實,上述做法,不僅控制品質,也因螃蟹味道差異主要在醬料,由中央廚房各自配送,迴避了 Know-how外洩的問題。

品牌成立五年,沒出現菜色被挪用到這四家業者其他店內的情況。「模仿只是把市場弄壞,現在已不是單打獨鬥的世界,而是在一起合作,才能走向世界。面對國際化市場,要看長一點!」周家萌語重心長的說。

珍寶集團總裁黃建銘也指出,「珍寶擁有中央廚房,同樂的菜系精緻,棕櫚灘的菜色敢創新,國際海鮮則是結合實際與精緻這兩個優點。」打群架(Associate)的合作關係中,讓他們更看清楚自己的相對位置。

聖淘沙分店目前一年可以創造約新加坡幣二百五十萬營收(約合新台幣六千萬元);在東京的店面,平均都要前兩週預約才有位置。

據新加坡經濟發展局(EDB)統計,餐飲業含在觀光服務業(含飯店業、旅遊觀光業等)中,直接和間接效益約占GDP一○%,但新加坡土地小,要擴大市場仍要走出去。

高雄餐旅大學助理教授蘇國垚分析,台灣老闆善於單打獨鬥,合作須信任,這也是台灣餐飲業無法採同樣模式出去的原因;同時,台灣多小吃,並沒有如辣椒螃蟹般的「國菜」,品牌不易聚焦,合作機會就小。

「新加坡海鮮共和國」的故事,其實讓我們看到,市場小不是問題,因為格局夠大,市場可能就有多大。

【延伸閱讀】新加坡海鮮共和國

成立:2008年東京首家分店開幕;2010年聖淘沙分店開幕團隊:珍寶餐飲集團、國際海鮮、棕櫚灘海鮮、同樂餐飲集團管理:新加坡分店由珍寶集團負責管理成績單:新加坡分店2012年營收約新加坡幣250萬元(約合新台幣6千萬元)

【延伸閱讀】各具優勢,4強合作拚世界市場!

同樂海鮮:營收最大!上市公司、年營業額逾新台幣60億元

國際海鮮:最會服務!摘下新加坡服務金星獎

棕櫚灘海鮮:成立最久!成立至今,近一甲子歲月

珍寶海鮮:最會賣蟹!每天提供上門客人的螃蟹平均約1公噸,譽稱「蟹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0819

低成本資金的誘惑 複星國際再度海外收購險企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2617

複星國際,安邦保險,郭廣昌,收購,巴菲特

繼四個月前以逾4億美元收購美國保險商Ironshore的股權後,以保險業為核心產業的複星國際又將以約4.33億美元收購美國保險公司Meadowbrook Insurance Group,進一步開拓美國房產與災害保險市場。複星、安邦保險這類中國保險公司正利用低成本的保險資金完成全球布局,獲取低成本資金被認為是他們熱衷海外收購險企的根本原因。

複星國際上述逾4億美元的溢價收購為現金交易,其收購價比Meadowbrook本月29日收盤價高24%。這不是該投資集團今年第一次向美國保險市場挺進,今年其海外投資也不僅限於美國。

今年年初,複星國際以10億歐元收購了葡萄牙最大保險集團Caixa Seguros e Saúde旗下Fidelidade、Multicare以及Cares各80%的股權,8月以4.64億美元收購美國保險商Ironshore 20%的股權。本月上旬最新的消息是,複星擬通過收購西班牙保險公司進一步鞏固其在伊比利亞半島的保險市場地位。複星保險的一位高層告訴《投資者報》,保險公司收購海外資產目的就是利用低成本的保險資金,嫁接全球和中國的投資機遇。

截至今年6月底,複星國際37%的資產為保險業務,僅次於47%的產業運營,其全球保險布局已初步形成。截至10月,今年該司已宣布11單海外收購。目前複星葡萄牙保險手頭共持有1053億元的可投資金,鼎睿再保險持有1.53億美元,所有保險公司可用於投資的資金高達1200億元,而資金的成本低至2.5%-3%。

除了複星國際,安邦保險也瞄準了海外公司。今年10月安邦保險宣布收購比利時FIDEA保險公司,這是中國保險企業首次100%股權收購歐洲保險公司。 盡管安邦保險聲稱,是為了全球戰略協同效應,但外界猜測其最根本的原因還是為了能夠取得低成本資金。這也是為什麽很多保險機構熱衷到海外購買保險、商業地產的原因。

一位分析師這樣向《投資者報》解釋中國險企海外收購:“你想想中國的資金成本有多高?20%非常普遍。躺在銀行,利率就能達到6%、7%,轉手就有一半的利潤。何況再投資高收益的產品。這是他們看重保險公司的原因。”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5535

搶年輕創業家 台灣門檻卻比星國高4倍

2014-12-29 TCW 全世界正掀起一場爭搶人才的戰爭,台灣,已找好戰鬥位置並定出戰略嗎? 先看全球的國會現場,所有人都忙著通過各種人才有關的法令。 美國,參眾兩院正有五個關於「創業簽證」(Startup Visa)的法律提案待審,美國總統歐巴馬宣示,要吸引留學生留在美國創業。 過去,美國五百大企業裡有四成的創辦人是移民出身。但去年考夫曼基金會(Kauffman Foundation)的報告卻指出,美國外籍人士新創的企業家數正在減少。北邊的加拿大、南邊的智利,正等著接收因難以取得美國國籍而出走的外國創業家。 以色列,媒體口中的「新創企業之國」。新興公司在美國那斯達克上市的數量是全歐洲的加總,它廣納全球猶太裔移民(移民來源多達七十餘國)的開放政策,被認為是創業蓬勃關鍵。十一月,英國《金融時報》網站評論,以色列對非猶太裔的外國工作者審查流程太囉嗦,它的經濟部長立刻跳出來說,將放寬法令,並要推出「創業簽證」。 台灣要搶人才必須面對的第一件事:大家搶的人才樣貌,已經跟你想得很不一樣。 改變一:搶白領也要搶年輕創業家 現在,全世界最想搶的人才,不是技術勞工,不是高額投資移民或專業白領。而是,年輕創業者。 創業人才是各國要發展網路經濟必須的條件。這群人跟技術勞工不同,他們可以創造人才磁吸效應,並且讓創意經濟氛圍擴散。 德國復興信貸銀行的研究說,移民新創的公司,比本地新公司創造就業的比率還更高。 改變二:法規鬆綁才能引菁英進來 第二個必知觀念:法規,是拿來吸引人,而非「框架」他們的。 台灣現在有進步,但,卻只是一小步。 今年八月,行政院核定通過國發會提出的「創業拔萃方案」。 原本,政府規定能聘外國人的企業,年營業額須達一千萬元以上,「這些法令是設給製造業、硬體公司的思考,但新創公司最需要人才的時候,就是最燒錢時候,」應用軟體公司Woomoo(五木一子)創辦人林坤佑說。 林坤佑對這條法規很有感觸。他在兩年半前創辦這家公司,成為YouTube創辦人陳士駿第一個投資的台灣軟體公司。「做App不是把東西放上網路就可以,還要找不同的外國人幫你打進不同的外國市場,」他原先曾想聘馬來西亞籍的留學生,幫他經營馬國市場,卻受限公司營業額規定,只好作罷。 現在,政府對創新企業稍微鬆開營收限制。但相較新加坡對創業移民的最低資本門檻只要新台幣一百二十萬,我們仍要求六百萬元以上,台灣的門檻比新加坡高四倍。 改變三:善用臨近中國的跳板優勢 台灣須理解的第三件事是,搶人才是跟時間賽跑。現在,正是台灣最好時機。因為很多國際人才,想把台灣當作進中國的跳板。 台灣新創公司Gogolook去年被Line的韓國母公司收購,原營運長邱彥錡轉任集團旗下Camp Mobile總經理,這家七、八人規模的公司正準備展身手,他說「我們碰到很多外國生想來台實習,台灣卻沒這種簽證(編按:不符我國觀光或工作簽證規定)。」 邱彥錡說,許多外國學生看上中國市場,對到台灣實習很有興趣,而台灣人正缺乏好的國際性舞台。文化同質性不高的人才能激盪出好點子,「這個制度限制了創意的發生,國際都在搶人才,台灣卻在擋人才進來,」他說。 軟體公司PicCollage在台灣也有類似處境。相較新加坡、歐洲等國沒有「移民監」,美籍台灣人陳慶梅五年前與夥伴來台創業,就苦於須連續五年、每年連續在台住滿一百八十三天的規定,讓想取得永久居留證,又必須經常跨國工作的她,為了「算日子」頭痛不已。 負責協調各部會人才政策的國發會副主委高仙桂解釋,勞動部擔心開放外國人實習,可能被利用引進藍領勞工,「許多外國人或外國雇主抱怨的政策,源自防弊心態,」她說,「轉型期間,不可諱言,有些法規仍停在過去思維。」 人才最敏感,他們,是不願意留在對他們處處提防的土地。 我們可以評論政府法令太過時,但是民間呢?大家對於人才的討論與態度是什麼?如果人們一直將眼光放在,外來人才將跟大家搶工作機會的點上,而不願意開放、管理,設法跟他們一起創造雙贏的大餅。那麼,整個台灣,是很難有大破大立的改變。 二○一六年,台灣工作人力數量正式進入衰退期。我們已經沒有時間與籌碼,用曖昧不清的法令去處理人才策略。台灣,必須拿出一個態度來! 【延伸閱讀】法規框架多,台灣吸才力道輸星國—台灣與新加坡外國人才政策比較 ■ 創業簽證 》新加坡:有「小額資金創業計畫」,21-55歲、投資約新台幣120萬元、營業滿2年可獲永久居留權 》台灣:無「創業簽證」(門檻高),投資移民須600萬元以上 ■ 永久居留權 》新加坡:僅年齡、學歷門檻,永久居留計畫:21-45歲、大專以上學歷之特定國家(含台灣)技術人才 》台灣:須特殊貢獻或創造就業(條件嚴),例如投資1,500萬元以上且創造5人以上就業滿3年 ■ 企業雇用外國人 》新加坡:無限制、無配額,受雇外國人具大學學歷,或具5年特殊專業經驗 》台灣:投資額、資本額有下限(限制多)創新企業:創投投資逾200萬元、已登錄櫃買中心創櫃板等條件其他企業:資本額500萬元、3年平均營收1,000萬以上等 ■ 留學生就業 》新加坡:無限制,畢業後可留下工作、申請永久居留權 》台灣:有薪資、名額限制(認定嚴),平均月薪須逾3.8萬元、今年實施,限額2,000名 註:表內項目係從相關法規舉出其要者整理:田習如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5923

房價跌、外商撤 逼星國貶值救經濟

2015-02-09  TCW 
 

 

二○一五年是新加坡獨立建國五十週年紀念,在這歷史性時刻,這個東南亞最亮眼的城市國家,備受推崇的「新加坡模式」,卻似乎遭遇瓶頸。

  敲醒警鐘的是自家人──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

通縮持續惡化官方緊張,出手阻升貨幣

  地位等同央行的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在一月二十八日出乎意料宣布:將降低新加坡幣對一籃子貨幣匯率的升值速度,以刺激經濟成長並對抗通貨緊縮。消息一出,新加坡幣匯價應聲大跌一.三%,至一美元兌換新加坡幣一.三五六元,創二○一○年來新低。

  回顧過去經驗發現,這是星國金管局自二○○一年十月以來,首次在既定決策會議之外突然宣布貨幣政策調整,當時是為了因應九一一恐怖攻擊的衝擊。

  匯豐銀行認為,過去幾年來新加坡金管局一手主導新幣升值,由於新加坡經濟基本面差,當地內需市場蕭條、通貨緊縮和生產成長率低,加上全球外匯市場風險升溫,新加坡幣恐會再繼續貶值下去。

  為何一個人均所得超過五萬美元、號稱亞洲最大金融中心的國家,要臨時大幅貶值對抗通縮?到底支撐新加坡經濟一路向上的底氣,出了什麼問題?

  一月二日,正當全球歡慶新年之際,新加坡貿易與工業部便傳來利空。去年新加坡第四季經濟成長率,年化季增率僅一.六%,遠低於市場預估的三%,不僅較前季的三.一%還要疲弱,更拖累全年經濟成長率放緩至二.八%,遠低於二○一三年的三.九%。

  通膨數據更差,去年十一月,新加坡消費者物價比上年同期下跌○.三%,十二月又年衰退○.二%。今年狀況一點也沒改善,官方預估,今年整體通膨率預估區間,由○.五%到一.五%,下修為○.五%到負○.五%,顯示通縮陰霾正在發生。

經濟成長率趴低李顯龍承認,須適應低成長

  對比過去十幾年,平均都能有五%以上的經濟成長率,新加坡總理李顯龍(Lee Hsien Loong)在一月中受訪時也不得不承認,新加坡人要開始適應只有成長二%到三%,更喊出「新加坡正處於一個轉折點,要換檔、要變速。」

  不過,馬來西亞券商聯昌國際銀行(CIMB)的研究部主管宋誠煥(Song Seng Wun),倒是悲觀許多,他認為除非外在需求大增或者新加坡生產力有明顯成長,否則這就是新加坡的新常態。

  從總經組成來看,新加坡經濟陷入失速的原因包括:外來旅遊人數下滑、房地產降溫和製造業下滑。

受中國禁奢衝擊旅遊人數降,外商品牌撤離

  首先是觀光客人數下滑。根據新加坡旅遊局資料,二○一四年前十一個月,國際旅客人數,較上年同期減少三.四%,只有一千三百七十二萬人,其中,中國旅客減少幅度最大,衰退高達二五.七%,背後原因與澳門賭場業績下滑一樣,都跟中國政府打貪和禁奢有關。

  雖然這可能為短期效應,但的確衝擊到新加坡零售業,許多外商投資開始暫緩,甚至退出新加坡。

  根據美國財經媒體CNBC報導,在新加坡擁有六間百貨公司的日商伊勢丹(Isetan),將自今年第二季起,停止其中一間位於烏節路鬧區的百貨公司營運,做出同樣決定還包括英國服裝品牌River Island、美國寢居品牌Aussino。

打房傷了底氣量縮價跌,空屋率創新高

  除了外來消費力驟降外,內需火車頭:房地產也疲弱。

  跟台灣一樣,為民怨之首的高房價,隨著新加坡政府二○一三年祭出鐵腕管制,終於在去年出現量縮價跌,成交量不僅降至六年新低,去年第三季住宅空屋率,更上升至七.一%,創二○○六年以來最高。

  新加坡政府為了達到打房效果,規定購屋族每月貸款還款金額,不得超過貸款人月收入的六成,同時增加印花稅與房地產稅,導致過去一年房價跌幅達到四%,如果以季度來看,新加坡房價已經連續第五季度走跌,為十年以來的最長跌勢。

  同時,新加坡也開始對於刻意囤積房屋的財團開刀,政府規定,若建商無法在完工兩年內出售所有戶數,會依照售價高低按比率課徵罰金,若房屋持續未能脫手,罰金金額將逐年增加。

  此外,新加坡政府更從需求面管控房價,大幅限縮移民人數,二○一四年上半年發出的工作簽證,只有增加○.六%,連續第二年外來移民人數增加不到一%,一改過去經常超過兩成的簽證核准率。在官方刻意壓抑買盤下,美銀美林(Bank of America Merrill Lynch)經濟學家蔡學敏(Chua Hak Bin),喊出兩年內新加坡房價將跌兩成。

  製造業方面也同樣疲弱,剛出爐的十二月份採購經理人指數,滑落至四十九.六,創二十三個月以來新低,其中新訂單指數下滑程度,更是二○○八年金融海嘯以來最大跌幅,顯示製造業在今年上半年之前,恐怕難見到春天。

  雖然整體經濟環境險峻,有趣的是,新加坡人消費信心卻不減。根據市調公司尼爾森(Nielsen)統計,去年第三季消費信心指數創下三年來新高一百零三點,第四季雖然小跌至一百,但仍屬高檔。

  或許新加坡人相信經濟低潮終將過去,畢竟新加坡從當初落後的東南亞城邦之國,至今為全球最成功經濟體之一,不斷積極轉型維持成長,已是每個新加坡人基因的一部分。

【圖表】5%以上經濟成長率,新加坡短期回不去——星國10年經濟成長率逐季變化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1480

复星国际(HK:00656)东方的“伯克希尔·哈撒维” 首募钱厚-Tcoins

http://xueqiu.com/8301293543/44001176
导读
某日一则消息悄悄投入头等舱群中却引来群中众大佬的轩然大波—复星国际拟以每股20港元的价格向控股股东复星控股配售4.65亿股。所得款项净额将用作一般公司资金用途,包括保险业并购。并且据外媒报道企业巨头马云、马化腾也参与了此次配股。
群中某大佬表示:100W干了复星的轮子
立马有大佬回应:复星的轮子可以干
企业巨头、群里大佬的态度让小编对复星产生浓厚的兴趣,复星到底有怎样的魔力?
通过小编的调查,中信证券、第一上海对复星利好总结起来就是:低成本并购保险,低负债成本,保险资金收益率大幅上升,享杠杆收益。


复星是“保险+投资”双轮驱动的投资集团复星成立于1992年,2007年在香港上市。公司在综合金融和产业运营两大领域形成了投资能力,资金来源曾经以资本金、负债、基金为主,直至2007年以投资永安财险为标志,涉足保险领域,找到稳定低成本负债。此后一发不可收拾,2012年成立合资公司复星保德信人寿和鼎睿再保险,2014年收购葡萄牙保险、美国MIG,入股Ironshore。


保险资产占比大幅上升,同时保险资金收益率大幅上升截至2014年底,复星集团总资产为3248.3亿元,同比增长77.4%,其中保险业务总资产1130.8亿元,占比34.8%;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资产494.1亿元,同比增长24.7%,其中保险业务净资产160.6亿元,占比21.2%;2014年净利润68.5亿元,同比增长24.2%,其中保险业务净利润11.49亿元,占比16.8%。2015年公司计划斥资24亿美元收购位于美国、欧洲和亚洲的5家保险公司。(来源中信证券)
代表未来复星国际融资端的保险板块在2014年表现亮眼,资金收益率大幅提升。
海外部分:1、在仅仅8个月的时间里,复星葡萄牙保险的资产配置就到了一个阶段性理想的效果,股权/不动产投资占比分别达到了10.4%/8.2%,带来的总投资收益率和综合投资收益率分别达到5.5%/8.4%,已经接近2014年国内资本市场股债双牛格局下险资收益率水平(分别为6.2%/9.2%)。而由于葡萄牙保单实际成本远低于国内,因此保险资金创造的回报率差(调整后投入资本回报率-调整后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显著高于国内。运营上,复星葡萄牙保险净保费收入达到41.85亿欧元,同比增长15.2%,除葡萄本土外的国际业务也在拓展中,除安哥拉、佛得角外,莫桑比克的新公司也在筹建。同时顺势利用欧洲宽松,开出低利率新单,资金成本下降显著。2、鼎睿再保险2014年保费收入2.88亿美元,同比增长1.2倍,技术综合成本率92.2%,可投资资产达到7.82亿美元,综合投资收益率维持在6.6%的较高水平。
国内部分:1、永安财险净利润的达到6.36亿人民币,同比增长6.35倍,综合成本率从2013年的106.7%下降到99.1%,承保实现盈利,而综合投资收益率达到12.59%,显著高于行业平均并大幅领先上市产险公司。2、复星保德信人寿可投资资产达到4.83亿人民币,同比升46.8%,综合投资收益率达到8.7%。



全球低利率的环境下,给复星带来良好的并购良机
2010年以来,欧美日市场利率持续下行。尤其2014年年初以来,欧洲利率加速下行,进入零利率阶段,目前10年期国债收益率仅为0.27%,低于日本的0.40%。美国市场利率下跌幅度相对较小,目前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为1.94%。虽然中国市场利率也在下行,但目前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为3.60%,显著高于欧美日。

在低利率阶段,尤其是零利率环境下,保险公司大类资产配置陷入困境。由于资产端收益率下行速度快于负债成本下行速度,导致利差大幅收窄,保险公司估值普遍下行。从全球市值500强保险公司的静态PB来看,目前有146家公司估值低于1倍PB,有138家估值位于1-1.5倍PB,低于1.5倍PB的公司占比高达56.8%。
保险公司估值的普遍下行,给复星带来良好的并购良机
2014年5月,复星以10.38欧亿元(1倍PB)完成了对葡萄牙当地市场占有率近30%的龙头企业葡萄牙保险(包括Fidelidade、Multicare及Cares等三家保险公司)80%的股权收购,并于2015年初又增持Fidelidade的股权至84.986%。
2014年12月,公司与美国MIG就收购订立合并协议,以购买价为每股8.65美元,总计交易额约4.33亿美元,收购MIG100%权益。MIG为一家专注细分市场的专业财险及保险管理服务公司。
2015年初,公司以每股16.62美元的价格完成收购美国Ironshore全部流通普通股份之20%(基于完全稀释),总价4.67亿美元。Ironshore是专注于特种险的全球性保险公司,拥有一个全球性的运营平台,业务覆盖百慕大、美国、英国,是劳合社成员,具有国际业务运作能力。
据媒体报道以及公司在2014年报业绩发布会表示:2015年计划再斥资24亿美元收购位于美国、欧洲和亚洲的5家保险公司。

低成本并购:降低企业负债成本,财务杠杆提升2014年公司通过债务融资平均成本为5.61%。而葡萄牙保险现有业务平均负债成本3.0%,新业务平均负债成本2.44%。随着保险资产占比上升,公司调整后加权平均资本成本(WACC)同比下降1.1个百分点。利差益(ROIC-WACC)由2013年的1.60%上升0.6个百分点至2014年的2.20%,利差益上升主要原因是负债成本下降。
保险板块资产的提升带来的企业财务杠杆的提升
截至2014年底,复星保险板块资产1130.9亿元,负债为970.2亿元,净资产160.6亿元。财务杠杆(总资产/净资产)7.04倍。其中葡萄牙保险投资资产为123.4亿欧元,净资产为14.7亿欧元,资产杠杆(投资资产/净资产)为8.4倍。由于保险资产占比上升,公司整体的财务杠杆(总资产/净资产)从2013年的2.99倍上升至4.29倍。
基于此我们不妨做个假设:假设公司2015-2017年每年投入160亿元、200亿元、240亿元并购保险公司,收购价按1倍PB、7倍财务杠杆,对应保险资产1126亿元、1408亿元、1690
亿元。预计公司2015-2017年保险板块资产年增长率分别为117.4%、72.5%、54.1%,占公司总资产的比重分别为51.3%、62.3%、69.7%。假设保险资产回报率5.1%,准备金成本3.0%,预计2015-2017年保险板块净利润增速分别为150.1%、86.7%、60.8%,占公司净利润比重分别为27.8%、40.0%、50.1%。

风险提示跨国界、跨币种、跨行业投资的风险。通过收购海外保险公司来降低负债成本的商业模型,本质上是国际利率套利。其中涉及汇率风险和周期逆转风险。由于公司投资领域涉及5大板块,投资团队400多人,存在管理风险和投资风险。
投资回报率下行风险。保险总投资收益率5.1%背后的假设是:权益回报15%、基础设施回报6%、固定收益3%。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复星国际是“中国动力嫁接全球资源”的首创者,开资产管理和保险投资之先河。公司通过并购海外保险公司,可以获得负债成本下降和财务杠杆提升的叠加收益,改变现有商业模型,更好地发挥投资优势。预计公司2015-2017年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分别为83.0亿元107.5亿元、138.1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1.1%、29.4%、28.5%,对应公司ROE分别为14.5%、16.0%、17.3%。由于公司业务模型在未来3年预计将发生较大变化,我们采用2016年作为估值基准。参照香港上市保险股2016年平均PB为1.84倍,给予公司一年内目标价17.9元人民币/股,折合22.6港币/股。给予“买入”评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5371

連續三天增持複星國際 郭廣昌寄語員工“現在應該勇敢一點”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7/4642710.html

連續三天增持複星國際 郭廣昌寄語員工“現在應該勇敢一點”

一財網 陳姍姍 2015-07-08 18:34:00

如果今天你還有足夠的資金和能力,這是一個好的機會。中國A股跌到這個時候,投資的機會已經浮現;H股、中國概念股的機會更多。

“前一陣子股民爆炒A股,泡沫比較明顯,我當時也很擔心我們的員工,因為很多人已經變得貪婪。我曾提醒過幾個懷有錯誤投資理念的員工,其中有人投資了某個在港股被爆炒但嚴重缺乏業績支撐的公司,雖然他是個人炒股,但也被我好好批評了一通。另一方面,有的員工堅持複星的價值投資理念,沒有參與A股的爆炒,也被老婆罵了,說錯過了太多的投資機會。”

在經歷了A股和H股市場這幾天的大波動後,複星集團董事長郭廣昌7月8日出面向員工分享他對目前市場的看法,在股市暴跌,市場充滿一片恐慌的情況下,郭廣昌稱:“你也許貪婪過,也許恐懼過,現在應該勇敢一點。”

“你如果不敢在別人貪婪的時候變得恐懼,就沒有資格在別人恐懼的時候變得勇敢。貪婪與恐懼相輔相成,當整個市場都在狂歡,都在縱情貪婪的時候,我們應該非常小心,要有恐懼之心。”郭廣昌指出,而今天,當市場一片恐慌的時候,價值的地板已經很堅實。這個時候,我們反倒應該勇敢起來,與市場“反向共舞”,“這就是我之前所說的,‘站在價值的地板上與泡沫共舞’”。

郭廣昌並不主張投資股票時透支自己的信用能力,他強調:“如果今天你還有足夠的資金和能力,這是一個好的機會。中國A股跌到這個時候,投資的機會已經浮現;H股、中國概念股的機會更多。當然,我本人和複星董事會對我們自己的股票更是充滿了信心。”

值得註意的是,從7月6日開始,複星控股已經連續三天增持了H股上市的複星國際(00656.HK)的股票,三天的平均價分別為15.029港元,14.23港元,以及13.24港元。據記者了解,大股東仍將根據市場情況,不排除進一步增持的可能性。

複星國際(HK.00656)執行董事、高級副總裁兼財務總監丁國其也透露,目前複星已在積極關註被市場錯殺、被低估的優質股票,主要留意醫療健康、快樂生活、消費類、金融等行業,股市低迷對複星來說是天賜的入市良機。

而對於希臘危機對複星的影響,丁國其指出,複星葡萄牙保險公司沒有持有希臘的任何債券。而複星擁有的希臘品牌Folli Follie,受惠於過去複星積極推動其到中國發展以享受中國市場成長的戰略,目前大部分的業務都位處亞洲特別是大中華地區,在希臘的銷售比例非常低。

以下是郭廣昌分享的幾個觀點:

第一,如果你在熊市的時候表現得很勇敢,在牛市的時候就不會貪婪。如果你在牛市的時候很貪婪,也很難在熊市表現得勇敢。
第二,股市到了這個地步,A股、H股都出現不少很有投資價值的股票。
第三,複星集團本身對中國經濟充滿信心,對改革帶來的紅利、中產階層的崛起等經濟發展的動力都非常有信心,目前的下跌反而是增持中國未來新興產業的好機會。
第四,複星集團今天已經增持複星國際股票,也希望我們的員工對自己的企業滿懷信心。我們要對A股、H股有投資價值的藍籌有信心,對國家未來有信心。現在是變得勇敢的時候了。

編輯:陳姍姍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2359

複星國際今年首次股份回購:1299萬港元回購139萬股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6/02/4749592.html

複星國際今年首次股份回購:1299萬港元回購139萬股

一財網 郭潔 2016-02-15 16:46:00

複星國際在香港聯交所披露信息,宣布回購複星國際股份139.1萬股。這次回購平均價格為9.339港元/股,占已發行總股份數的0.02%,共耗資1299.11港元。

複星國際(00656.HK)在香港聯交所披露信息,宣布回購複星國際股份139.1萬股。這次回購平均價格為9.339港元/股,占已發行總股份數的0.02%,共耗資1299.11萬港元。

目前,複星國際的股價較高位已回落超過50%,複星國際稱,未來視市場情況,仍不排除有可能進一步回購公司股份計劃。

據統計,自2015年7月以來,複星國際大股東複星控股已10次增持複星國際股份,已累計獲得股份高達3495.65萬股,市場分析人士認為,複星國際的此次股份回購行動,體現公司管理層對未來股價的信心,並認為其當前股價低於其內在價值。 

被海外媒體稱為“中國的巴菲特”的複星集團董事長郭廣昌,早在2015年A股市場大幅波動時,就曾鼓勵自己的員工“要勇敢一點”。當複星國際自身股價已經進入價值窪地之際,複星國際遵循價值投資理念,果斷進行股份回購。

除了堅持“以保險為核心的綜合金融能力”與“植根中國、有全球產業整合能力”雙輪驅動的發展戰略,複星集團最近又提出建立“平臺+獨角獸+產品力”產業模型、實行精英型的全球合夥人制度,將業務聚焦於富足、健康、快樂三大產業。

業內專家認為,複星的未來業績將受益於中國中產階層家庭的消費升級,股價較高位已回落超過50%,投資價值顯現。

編輯:陳姍姍

更多精彩內容
請關註第一財經網、第一財經日報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5462

松下電器星國廠房一角,變身菜園 日本人 轉進東南亞賣菜

2016-04-25 TCW

日本迎接TPP的同時,悲觀聲浪四起,有人擔心外國農產品將衝擊國內產業,卻有一些企業、一群農夫,看到機會。

跨太平洋夥伴協定

(TPP)十二個成員

國在今年二月簽署協定,海外的低價農漁產品將大量湧進日本,許多人認為TPP將嚴重打擊日本農業,但是在悲觀氛圍中,有一股新勢力,正準備藉機逆襲海外市場。

新加坡超市,賣松下種的菜二〇一五年十一月,新加坡某超市裡出現了印著松下電器(Panasonic)商標的蔬菜。不了解日本的不肖業者,想要假借「日本製」名義大賺不義之財,竟然做出如此離譜的產品——住在當地的日本人,肯定心存這樣的誤解。

包裝裡裝有營養價值頗高的日本蕪菁等蔬菜,每包售價新加坡幣六.九元(約合新台幣一百六十七元),比一般生菜要貴上近三成,人氣卻居高不下。

其實,該蔬菜是不折不扣的松下產品。從二〇一四年開始,松下利用新加坡工廠內的一角設置蔬菜工廠,從

日本帶來萵苣等三十九

種蔬菜的種子在此栽

種,即所謂「日本式農產品的當地生產」。

蔬菜工廠裡利用日光

燈和LED燈取代太

陽光的照射,配合光線調整,讓新加坡具備比

日本更適合栽種蔬菜

的環境條件。這是一個

善用資通訊(ICT)

技術的絕佳案例,目

的在於保持產品鮮度

及降低成本。

松下亞太區社長馬場英樹

說:「這是源自日本、生長於新加坡的蔬菜,新鮮度當然沒話說。雖然成本上略有差距,但價差可以用產品品質取勝。」除了在新加坡,也打算在其他地區設蔬菜工廠。

雖然蔬菜可移至海外栽種銷售,但還是有一些農產品只適合生長在日本國內的環境,因此,利用海運銷往國外的蔬果也不少。福岡農產物通商公司就斥資租下一整個「CA貨櫃」,利用低溫低氧保鮮的運送技術,將熊本縣的柑橘和鹿兒島的番薯運往海外。

集結多數產地,達到「規模經濟」,藉以降低運輸成本,經濟效益顯著。該公司社長波多江淳治說:「以福岡草莓為例,空運到香港每包(三百克)要賣兩千到二千五百日圓,但如果改用海運,每包即使賣一千五百日圓也能合乎成本。」福岡農產物通商現在不只和九州地區的農民合作,山形縣、靜岡縣也有農民來洽談合作,詢問能否一起運送櫻桃、洋梨和橘子等農產品。

香港餐桌,吃日本改良米瞄準TPP生效後的海外市場,有人開始研究稻米的新品開發,協助農民拓展海外市場的久保田公司就是一例。

「又難吃又貴的米」,這是香港和新加坡等亞洲地區長久以來對日本米的評價。當地主流的在來米,米粒較長,對日本人來說口感乾硬,沒有吸引力;但是對於吃慣這種米的在地人來說,日本越光米的口慼太軟Q,是日本米不受歡迎的原因。

然而,久保田不相信這樣的刻板印象,於是用科學分析日本米和當地主流的稻米,將甜味、彈性、米粒大小等特徵全部數據化,最後終於得到答案:「日本米不受歡迎的原因除了太軟之外,最主要其實是新鮮度太差。」久保田在二〇一二年將碾米機搬到香港,開始在當地碾米,隨後又進軍新加坡市場,拓展銷售通路,後來為了迎合當地民眾喜好,將口慼比越光米梢硬的愛知縣產「愛知之香」等品種引進當地,沒想到需求大增,估計二〇一六年的出口量將是前一年的二.三倍,達三干二百噸。

日本政府希望在TPP的架構下,能夠在二〇二〇年將農漁產品、食品的出口值提升到一兆日圓(約合新台幣二千九百億元),中期目標的七干億日圓已在去年提前達陣;預估在達成一兆日圓的目標時,不僅蔬果類表現亮眼,加工類食品亦可達整體出口值的一半規模。

東京近郊,大企業去種田東京與首都圈的重要水源利根川,流經千葉縣柏市一處兩百公頃的農地,該區除了盛產越光米、房總黃金米,還有三井化學集團所研發的多產量「三光米」,另外也種植小麥、馬鈴薯和大豆等。

負責耕作的是當地農民染谷茂,他在一九六八年繼承家業開始務農,起初只有一.五公頃的農地,雖然曾設法從周圍已放棄農耕的地主手上收購或租賃農地,仍不易擴大規模。

轉機是在二〇〇三年,柏市大舉募集願意接手休耕地的農民,染谷參加了招募活動,成功租到一百零八公頃的休耕地,他花了將近十年,讓這些休耕地活化,如願躋身大規模農家的行列。

收成一旦增加,經營面向也隨之擴展。染谷讓農地生產效率提升,產品具有價格競爭力,得以拓隈日本農協以外的其他通路。

稻米方面,透過

經銷商成功賣給

外資經營的連鎖

餐廳,馬鈴薯也

打進卡樂比食品

公司的供應鏈,

與大型企業的合

作案接踵而來。

他也以直營店的

模式,打開對消

費者直接販售的

通路;更嘗試以

乾田直接播種的

方式,省去育苗

作業來降低生產

成本。

另外,由大規

模生產農家所組

成的「大瀉村秋田小盯生產者協會」代表涌井徹表示:「光強調美味與食安是不夠的,如果不能以大規模的生產方式降低成本,並拓展通路的多樣化,就無法捍衛日本國內市場。」

加入該協會的農家約有

一百六十戶,總耕作面積約兩干公頃,相當於四百三十個東京巨蛋,透過集體採購肥料和共同使用農耕機具的方式,已達到降低成本的目的。

該協會為了提升生產力,和多家民間研究機構及企業合作,打算自行研發多產量品種的稻米;並把視野轉進加工食品,把稻米製成泥狀的食材原料,已獲得日本7-Eleven的採用,用來做麵包。由於該原料富含水分,比粘米粉的用途更廣,將來還可用於生產乳製飲料和冰淇淋。

自從二〇〇九年日本政府開放企業可以租賃方式參與農業生產,至今企業務農數量已經成長五倍。在休耕地增加、農民減少的情況下,對於打算正式進軍農業、有規模的經營「會賺錢的農家」的農民或企業來說,現在未嘗不是一個大奸時機。

隨著企業積極參與,如果大規模生產者持續增加,日本農業的風景必將大大改變。

(Nikkei Business(c)2016 Nikkei Business Publications,Inc.)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353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