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一個記者憑啥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12206

2015年諾貝爾文學獎得獎者白俄羅斯女作家斯韋特蘭娜·阿列克西耶維奇在白俄羅斯首都明斯克參加書展的資料照片(2014年2月8日攝)。 (新華社/路透/圖)

她在國外生活多年,與批評白俄羅斯政府有關,但絕對不是被國家驅逐出境,而是一種自我流放,精神流放。她需要在遙遠的他鄉來認識自己,認識故鄉,認識祖國,甚至認識生與死。我想這是最重要的。

“知道”(nz_zhidao)為你揭開2015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的神秘面紗——一位說真話的記者。

北京時間2015年10月8日19時(瑞典當地時間13時),瑞典學院宣布,2015年諾貝爾文學獎授予白俄羅斯作家斯維特蘭娜•阿列克謝耶維奇——像加西亞•馬爾克斯和海明威等諾獎前輩一樣,她也是一位記者。

“生活、戰爭的很多細節,遠比我們作家自己去構思、編織的要真實,要生動得多。” 旅俄作家、翻譯家孫越深深記得斯維特蘭娜•阿列克謝耶維奇對自己說過的這句話。

約十年前,孫越和阿列克謝耶維奇在莫斯科有過短暫會面,交談之中,孫越對她最深的印象是:“講真話”。以下為孫越的口述。

她是記者,不是撰寫政論的人

2004年或2005年,我在莫斯科見到了她,一個很樸實的老太太。

已經過去很多年,當時雙方的文學組織有兩個“創作季”——春季和秋季,每年都會邀請有名的蘇聯作家來見面,講文學創作。她好像是這時候來的,來的時候見的人不是很多。她來前後,蘇聯時代流亡英國的作家阿克肖洛夫和寫《白輪船》的艾特馬托夫也來過。

我跟她說,我的朋友翻譯過她的一部中篇小說(註:即《戰爭的面孔不是女性的》,譯者是呂寧思)。她很自豪,說她認為自己的那部小說特別好,很高興已經翻譯成中文了。我們還談到,前蘇聯作家,包括白俄羅斯作家,現在的反思和作品,中國讀者不一定看得懂。

整體上看,她是個很自信的人,願意談論人如何面對生與死,面對遠離祖國。

她最明顯的態度就是“講真話”。為什麽《戰爭的面孔不是女性的》在蘇聯時代能夠引起這麽大的反響?她不認為是因為她的文筆、用詞、故事情節有多好。她說:“生活、戰爭的很多細節,遠比我們作家自己去構思、編織的要真實,要生動得多。”她覺得,把這些如實、真誠地寫出來,應該就是一個作家能做的最大的事情了,不需要加工、編織。

講這些話時,我們正談到蘇聯謊言滿天的年代。

阿列克謝耶維奇跟我們概念中具有反叛意識,批判當下的作家不太一樣。她雖然是記者出身,但不是一個時政作家,不是撰寫政論、批評的人。

她的理念是,作家應該站得更高、看得更遠,如果去批判當政者的戰略、治國之策,那就是和他站在一個起跑線、地平線上。她看到的是人類的終極問題,而我們所處的時代,經歷的生活,離不開哲學思考和宗教思考。

不過,俄羅斯2014年吞並克里米亞之後,出生在烏克蘭、母親是烏克蘭人的阿列克謝耶維奇,嚴厲地批評了普京政府,不能排除她的獲獎有政治因素。

10月8日,在白俄羅斯首都明斯克,白俄羅斯女作家斯韋特蘭娜·阿列克西耶維奇走出家門時與記者交談。 (新華社/路透/圖)

為什麽一直“小眾”

在蘇聯時代,阿列克謝耶維奇其實可能只能算“二三線作家”。她比較年輕,作品和主旋律不合拍,蘇聯不會大規模宣傳她。解體後,她變成“少數民族”作家,俄羅斯也不屑一顧,可能就是文學圈子還知道一些她的情況。

阿列克謝耶維奇1972年畢業於白俄羅斯明斯克大學,她學新聞,蘇聯時代一直做記者。她的文風類似於我們過去說的通訊報道,比較直接講述事件和事件引發的社會反響,沒有過多的描寫和心理活動。

1983年,阿列克謝耶維奇才加入蘇聯作協,一個原因是她的作品引起比較大的爭議。比如,她的報告文學《最後的見證人》,內容是講德國人在白俄羅斯制造的大屠殺,描寫了德國人給蘇聯造成的很多災難,還談到了戰場上蘇聯紅軍的挫折和損失。而在當時,很少人大篇幅描寫這些。

《戰爭的面孔不是女性的》是她的成名作,寫於1981年或1982年,直到1985年才獲發表。這部作品在寫作手法上獨具新奇,當時沒有人用這種毫無修飾的,新聞記者的形式、眼光去看戰爭。這部作品不僅寫了女人敢於參加戰爭,同時也寫了戰爭對女人的毀滅。

這里面有個更重要的哲學懸念。她認為,戰爭對女性生命的殘害,已經把人類推向了罪惡的邊緣,不能僅僅看到女人的勇敢。把女性和死亡結合起來,把人類最大的罪孽和悲哀結合起來,才能夠真正地展現世界的悲劇和戰爭的悲劇。但是,她又不能寫得過分直白,因為傳統意義上的“偉大的衛國戰爭”是要弘揚人們的勇敢精神。

上面提到的《最後的見證人》是她的另一部重要作品,寫於1985年,“見證人”見證了戰爭的殘酷。當時對戰爭的種種負面,包括國家在戰爭前期的抵抗無力,以及德國大規模入侵,都是不能寫的。她寫了這些作品,就比較引人註目。

這一年是“二戰”結束40周年,有很多一線大作家,像柴科夫斯基、邦達列夫、斯坦紐克,都在這期間寫戰爭,包括莫斯科保衛戰,庫爾斯克坦克大會戰。但沒人用紀實文學的手法寫戰爭,一線作家對戰爭的理解都是非常傳統,非常保守,非常“主旋律”的。

後來,阿列克謝耶維奇依然關註前蘇聯的另一方面,比如在1997年寫了《切爾諾貝利的祈禱文》,是對蘇聯時期發生的災難的反思。那依然是用紀實文學手法寫的。

不是“驅逐出境”,是“自我流放”

2000年後,阿列克謝耶維奇去了法國、德國等國家,很多著作譯成德語,在德國出版。她寫重大國際政治事件,意在表達深刻的哲學思考。之前談切爾諾貝利,現在談俄羅斯與烏克蘭的關系,都是這樣。

白俄羅斯政府對相對保守的作家比較寬容,而對有建樹,有鋒芒的作家則比較“謹慎”。在首都明斯克,住著蘇聯時代的一線作家大作家格拉寧。格拉寧90多歲了,比阿列克謝耶維奇有名得多,在白俄羅斯很有市場,上電視,報紙也宣傳。他在蘇聯時代也很有鋒芒,但僅限於蘇聯時代或蘇聯作家群體當中。

阿列克謝耶維奇跟格拉寧不一樣,她是個探索型作家。格拉寧比較滿足於蘇聯時代的成就,但阿列克謝耶維奇更追求探索人生的終極,探索生與死的問題。在蘇聯和後蘇聯的體制中,她的探索肯定會受到限制。

她在國外生活多年,與批評白俄羅斯政府有關,但絕對不是被國家驅逐出境,而是一種自我流放,精神流放。她需要在遙遠的他鄉來認識自己,認識故鄉,認識祖國,甚至認識生與死。我想這是最重要的。

據我所知,諾貝爾獎文學獎委員會已經在俄語文學圈子做了七八年,甚至十年之久的篩選了。對於多年沒有前蘇聯加盟共和國作家獲獎,有幾種說法,有人認為批評普京現政府的就是好作家,但流亡時代的好多作家還沒有提到議事日程上來,還有人認為俄語文學翻譯成英文介紹給諾獎評委的不夠多。

我認為最重要的問題是,作家們在蘇聯解體之後紛紛回歸。回歸的地方,稱為“祖國”也好,“故鄉”也好,西方並不認為是寬松的環境,不認可在那種環境產生的作品。而繼續留在國外,又是很多作家都不願意做的事情。很少人願意去異國他鄉悶頭寫東西,卻沒有什麽錢可掙。

阿列克謝耶維奇選擇的自我流放,是一種與眾不同的生活方式、創作方式。也是因為這種與眾不同,她的作品被大量地翻譯成德文、法文等比較流行的歐洲語種。

可以說,因為身在歐洲文化中心,阿列克謝耶維奇的作品得到了很好的傳播。

不過,阿列克謝耶維奇的中文譯本不是很多。原因有兩個:一個是1992年之後,大家對俄羅斯地區的文學已經很不了解,不太關註;另一個原因是,15個加盟共和國分家了,俄羅斯也不再宣傳現在屬於其他加盟共和國的老蘇聯作家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3829

村上繼續陪跑!美國民謠歌手鮑勃迪倫榮獲2016年諾貝爾文學獎

瑞典斯德哥爾摩當地時間13日下午1時,2016年諾貝爾文學獎揭曉,美國民謠藝術家鮑勃·迪倫榮獲該獎項。評委會稱贊他“在偉大的美國歌的傳統中創造了新的詩歌表達。”

文學獎頒給在文學方面創作出具有理想傾向的最佳作品的人。該獎由瑞典文學院頒發。

不同於其他諾獎獎項,文學獎極其神秘,頒發之前沒有長名單,沒有短名單,甚至連評委名單都完全保密,被認為是最難預測、懸念最大的獎項。近年來,世界上流行起用賠率賭諾獎,試圖以此窺測諾貝爾文學獎項的走向。

此前國博彩公司“立博”(Ladbrokes)開出了相關賠率榜,預測今年得主。除多年來一直位居前列的日本知名作家村上春樹之外,還有肯尼亞作家恩古吉·瓦·提昂戈、美國猶太作家菲利普·羅斯等人也占據前列。

2016年的奧斯卡金像獎頒給小李子之後,大家的目光又投向了村上春樹的諾貝爾獎。曾創作《挪威的森林》《海邊的卡夫卡》《且聽風吟》等暢銷作品的村上春樹,每年都是博彩界預測的大熱門,今年繼續與諾貝爾文學獎一再錯過。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8529

鮑勃·迪倫獲得2016年諾貝爾文學獎

瑞典學院13日宣布,美國搖滾、民謠藝術家鮑勃·迪倫獲得2016諾貝爾文學獎。獲獎理由是其“用美國傳統歌曲創造了新的詩意表達”。

現年75歲的迪倫是首個獲頒諾貝爾文學獎的歌曲創作人。他將獲得800萬瑞典克朗獎金。

據悉,從1961年發布首張專輯至今,迪倫在流行音樂界和文化界起到的影響已超過50年。他的代表作有《blowing in the wind》、《Like a Rolling Stone》等,他曾獲得格萊美終身成就獎、奧斯卡及金球獎的最佳原創歌曲獎等。

鮑勃·迪倫

【近五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

2011年:托馬斯•特蘭斯特勒默,瑞典詩人

代表作有《詩十七首》,成名後陸續出版了《路上的秘密》、《在黑暗中觀看》等。

獲獎理由:他以凝煉、簡潔的形象,以全新視角帶我們接觸現實。

2012年:莫言,中國作家

代表作有《蛙》《生死疲勞》《豐乳肥臀》《檀香刑》等

獲獎理由:用魔幻現實主義的寫作手法,將民間故事、歷史事件與當代背景融為一體。

2013年:愛麗絲•門羅,加拿大作家

短篇小說集有《我青年時期的朋友》、《你以為你是誰?》(1978,亦得總督獎)、《愛的進程》(1986,第三次得總督獎)、《公開的秘密》、《一個善良女子的愛》、《憎恨、友誼、求愛、愛戀、婚姻》、《逃離》等,2006年出版《石城遠望》是她最新的一部作品集。

獲獎理由:當代短篇小說大師。

2014年:帕特里克-莫迪亞,法國作家

獲獎作品《暗店街》、《八月的星期天》

獲獎理由:他喚醒了對最難以捕捉的人類命運的記憶和揭露了對人類生活的占領。

2015年:斯維特蘭娜·阿列克謝耶維奇,白俄羅斯作家

她擅長紀實性文學作品,曾用與當事人訪談的方式寫作紀實文學,記錄了二次世界大戰、阿富汗戰爭、蘇聯解體、切爾諾貝利事故等人類歷史上重大的事件。

主要代表作品有《我是女兵,也是女人》,《我還是想你,媽媽》,《鋅皮娃娃兵》,《我不知道該說什麽,關於死亡還是愛情》,世界文壇最高水準的感人作品,講述了這個時代的苦難和勇氣。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8600

南韓首位作家獲布克國際文學獎

1 : GS(14)@2016-05-21 13:13:31

南韓女作家韓江(圖)憑藉《素食者》(The Vegetarian)贏得本年度的「布克國際文學獎」(Man Booker Prize),是首位南韓作家獲得這項英國文壇殊榮。45歲的韓江除了是作家,亦是大學創意寫作教師,《素食者》是她第一部繙譯成英文的作品,故事講述主角透過想成為植物,遠離人性的殘暴及黑暗。評委評審委員會形容作品「有令人難忘的力量和原創性」,亦展現平凡女性對傳統社會的反抗。韓江對獲獎覺得非常榮幸,「透過極端的描述,提出作為人這個困難問題」。韓江與小說英文版譯者史密斯(Deborah Smith)平分5萬英鎊(約56萬港元)獎金。史密斯則是在2010年才自學韓語,她因有感繙譯能將閱讀和寫作結合,才驅使她學外語。布克國際文學獎是世界三大文學獎之一,頒予繙譯成英文的作品,今年其他入圍作品,來自多名作家,包括中國的閻連科。英國廣播公司/法新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518/1961664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0532

唱作人首奪諾貝爾 搖滾詩人卜戴倫 獲文學獎

1 : GS(14)@2016-10-14 06:44:31

Bob Dylan



【諾貝爾文學獎】如果許冠傑是香港歌神,卜戴倫(Bob Dylan)被封為「美國歌神」也不為過。這位獲譽為「60年代一代人良心」的搖滾詩人,歌詞創作早被公認登峯造極,但能否列入文學殿堂頂峯,爭辯多時。瑞典學院昨天冒着爭議,宣佈將今年諾貝爾文學獎頒給卜戴倫,指他「在美國歌曲偉大傳統中創作出新的詩歌表達」,令他成為首位摘下這文壇桂冠的歌曲創作人。



卜戴倫的名字昨天在瑞典學院常設秘書長達尼烏斯口中吐出來時,現場記者傳出一陣驚呼,跟着是一片熱烈掌聲和歡呼。卜戴倫近年是文學獎博彩投注名單常客,但總被視為笑話,認定瑞典學院諸公不會跨界頒獎給音樂人,博彩公司立博月初給他50倍偏冷賠率。



■《Like A Rolling Stone》歌詞手稿2014年以200萬美元拍出。

反戰歌收入文學選集

瑞典學院卻以行動令外界一地眼鏡碎,在生平介紹中指「卜戴倫擁有標誌性地位,對當代音樂有深刻影響,亦是源源不絕的二手文獻的分析目標」。卜戴倫在1960年代的一連串名曲,像《Blowin' in the Wind》和《The Times They Are A-Changin'》等民權反戰運動代表歌,以至捕捉同代青年反叛獨立異見精神的《Like A Rolling Stone》和《Subterranean Homesick Blues》,擺脫情歌框框,大大提高搖滾樂以至流行曲的社會性和文學性,甚至被收入美國當代文學選集。不過文學界有不少人認為卜戴倫充滿意象和隱喻的歌詞,唱出來感覺很好,但純粹看文字效果大打折扣,甚至雜亂無章。瑞典學院今年宣佈文學獎比平時遲一周,外界猜測學院18位院士對得主有爭議。達尼烏斯昨稱眾院士對頒獎給卜戴倫有「很大一致性」,又說卜戴倫雖然寫的是歌,但古希臘荷馬史詩當年也是有音樂伴奏。她說:「卜戴倫為人們的耳朵寫詩,但把他的作品當詩歌閱讀,完全沒有問題。」瑞典學院院士韋斯特伯格更稱:「他可能是在世最偉大詩人。」達尼烏斯又指「卜戴倫是英語傳統中一偉大詩人」,也是個「文學採集者」,把學院派和流行詩歌傳統兼容並蓄,包括英國浪漫主義詩人布萊克(William Blake)和法國超現實主義詩人藍波(Arthur Rimbaud)的詩、美國密西西比三角洲藍調和阿巴拉契亞山脈的民謠,又指不熟悉他歌曲的人,可從他的1966年專集《Blonde on Blonde》入手,指當中歌曲意象豐富,是可「給眼睛看的詩歌」。



■2012年獲美國總統奧巴馬頒發總統自由勳章。

瑞典傳媒:結果為討好大眾

外界對卜戴倫得獎反應分歧。由1996年起連續15年提名卜戴倫的美國英文教授鮑爾(Gordon Ball),指瑞典學院今年終證明他是對的。英國印裔作家拉什迪(Salman Rushdie)指「卜戴倫是遊唱詩人傳統的偉大繼承者,選得好」。《南瑞典日報》文化版作者斯文松卻指今年頒獎決定「極度令人沮喪」,文學獎為討好大眾「特朗普化」。頒獎禮12月10日在瑞典斯德哥爾摩舉行。卜戴倫將得800萬瑞典克朗(703萬港元)獎金。諾貝爾獎網站/路透社/美聯社/德新社


卜戴倫簡介

1941年:生於美國明尼蘇達州1959年:入讀明尼蘇達大學,翌年離校,往紐約展開音樂生涯1962年:推出首張專輯《Bob Dylan》1963年:推出代表作《Blowin' in the Wind》1965年:推出首張搖滾專輯《Highway61 Revisited》,同年與首任妻子薩拉結婚,至1977年離婚1986年:與第二任妻子卡羅琳結婚,至1992年離婚2012年:獲總統奧巴馬頒發總統自由勳章2016年:獲諾貝爾文學獎資料來源:美聯社/《蘋果》資料室


Blowin' in the Wind(1963)

How many roads must a man walk down
Before you call him a man?
Yes,`n' how many seas must a white dove sail
Before she sleeps in the sand?
Yes,`n' how many times must the cannon balls fly
Before they're forever banned?
The answer, my friend, is blowin' in the wind,
The answer is blowin' in the wind.上世紀60年代初美國走出古巴導彈危機,捲入越戰,黑人民權運動方興未艾,卜戴倫約21歲時寫了這首歌,連串問題和模稜兩可的「答案在風中吹」,唱出一代人心聲,成為黑人民權運動和反戰運動,以至日後全球各地社運的主題曲。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1014/1980058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191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