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商业模式:文具产业链商业模式研究


From


http://www.p5w.net/newfortune/cy/200909/t2569240.htm


  小产品掘金大产业

??文具产业是典型的“小产品、大产业”。据Datamonitor发布的全球文具产业发展报 告,2008年,全球文具市场规模约1000亿美元,且以每年4-4.5%的速度增长。相比之下,国内市场发展态势更惊人。自上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 初从百货业分化出来,经过近20年的发展,文具行业已成为中国轻工产业发展迅速、较为完善的一个行业,市场容量突破1000亿元,且近几年的年均增长率一 直保持在20%左右。随着国内经济的发展,消费购买力的提高,文具行业将进一步加速发展。目前,国外大型文具品牌经销商、零售商纷纷抢滩中国市场,正是看 中了国内文具消费市场的广阔前景。
从产业链角度看,文具产业自上而下包括生产、经销和零售环节,由于销售渠道日益扁平化,经销领域至今已无“大佬 ”,而拥有品牌优势的生产企业以及拥有渠道优势的零售企业正日益形成寡头之势。从文具产业价值链分布上看,生产环节占据价值链利润的30-40%,经销环 节为10-20%、零售环节50%(图1)。



??我们选取了文具产业链中的生产和零售环节的三家企业作为研究样本,试图理清产业链各公司的 成功模式、发展趋势。它们分别是生产环节的齐心文具和晨光文具、零售环节的史泰博。研究发现,就生产环节而言,打造强势品牌是成功的基础,在品牌效应的基 础上,集成供应商模式和渠道驱动模式,是两种相对成熟的商业模式,能够有效推动企业在极其分散的市场格局中胜出。就零售环节而言,规模是第一位的,不仅关 乎营收,也关乎抗风险能力。另外,文具产业中出现的新趋势值得关注:生产企业正逐步向下游延伸,而零售企业正逐渐向上游拓展。?

  
晨光文具: 渠道驱动
  聚焦于学生市场 的晨光文具后来居上,5年间营收规模增长超过20倍,成为国内最大的文具生产商。晨光快速增长得益于其渠道驱动的商业模式:通过产品创意缔造强势品牌后, 大力发展零售终端,通过高密度的网络覆盖,快速推动产品销售。当前,晨光文具正进行零售渠道升级,能否成功将决定其今后的发展空间。


  成立于2001年5月的上海中韩晨光文具制造有限公司(简称晨光文具)后来居上,公开数据显示,2003年其销售额仅6500万元,而2007年达到13亿元,2008年突破15亿元,成为国内最大的文具生产商。
据不完全统计,国内制笔企业从1978年的不足200家发展到2007年的3000多家,而晨光文具能够后发先至,凭借的是渠道驱动的商业模式。研究显 示,处于文具产业链生产环节的晨光文具,在不断丰富新创意的基础上,打造了“晨光”学生文具的强势品牌形象,同时,大力发展和深耕细作零售终端,建立了覆 盖全国的高渗透性营销网络,由此产生营销的强大驱动力。


  创意打造品牌
  晨光文具创办人陈升明出身于普通推销员。17岁时,找到的第一份工作就是推销文具 用品,10年后,其服务的公司在1999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中倒闭。陈升明自起炉灶,开设文具厂。晨光文具主攻学生文具市场,产品领域涵盖各式笔类、书包、 画材、橡皮泥、胶水、橡皮、尺类、修正工具、抄本等。
在文具行业多年滚打的陈升明,深谙品牌对销售的意义,不过,由于文具整体毛利率偏低,行业内几无企业通过广告的形式助推品牌形象,更多是通过产品的实体展示,即消费者实际体验后的口耳相传。因此,产品的创意以及流畅的书写品质,是学生文具销售的核心竞争力。
为了保持产品竞争力,晨光文具在创意设计和产品品质上力求做足工夫。公司在全球设有三个设计研发中心,拥有一支具国际视野和世界领先水平的跨国设计师团 队,以“亚洲审美观”与世界进行沟通,针对学生消费群体设计、开发新产品。晨光文具不仅推出国内市场第一款“考试专用笔”,而且根据学生的需求推出新的产 品。比如,动漫深受学生欢迎,公司就围绕动漫开发周边产品。针对大学、中学、小学每年的假期,将米菲家族、优品等系列的新品密集推出。再如,为满足不同学 生的喜好,推出“孔庙祈福”和“上榜幸运星”两大考试笔系列,其中,“祈福笔”迎合广大考生和家长心理需求,一上市就取得不俗业绩,成为晨光文具销量最好 的几款笔型之一。
“晨光总有新创意”既是公司产品的广告语,也是其愿景。为此,公司向所有的终端店发起“每周一,晨光新品到”的活动。如今, 晨光文具每周推出3款新品,一年推出160多款新品。创意推动下,其品牌形象和品牌价值得到较大提升,不仅成为中国文具行业唯一一家获得“超级品牌”称号 的制笔企业、博鳌亚洲论坛指定产品,还被评定为“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中国笔十大知名品牌”。2009年 5月,晨光文具荣获“2009年中国十大行业隐形冠军”。
通过创意源源不断推出新品,晨光文具保持住了市场新鲜度,得以不断提升产品的竞争力,让其产品始终处于畅销状态。另外,也为其渠道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确保了渠道终端在利益维系下正常运转。


  渠道驱动力
  10年推销经历,陈升明对文具渠道的特点和操作手法相当熟悉,他认为,如果沿袭以前 聘用众多销售员进行人海战术,不仅开支大,效果不见得好,而且很难全面覆盖全国市场。而文具行业毛利低,并不会遵行“多投入就有多回报”的简单逻辑。要在 较短时间内以最少的人力取得最好的渠道铺设效果,必须借力。于是,陈升明将快速消费品的渠道分销模式引入文具行业,结合保险行业的直销模式,创造性地推出 了“快速消费品大流通模式+直销模式”,构建了一个伙伴金字塔式的销售网络。
2004年9月,晨光文具在行业内提出了“样板店”概念,面向全 国启动“晨光样板店工程”。这是一项需要长期投入、持续推动的系统工程,作为对“伙伴天下”营销战略的具体实践,公司将“样板店”定位为“伙伴店”、“榜 样店”,这就意味着双方建立的不仅是“买卖关系”,而是“伙伴关系”,因此,提升服务能力就成为“晨光样板店工程”的核心。在操作手法上,公司经过研究和 实践,提炼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晨光样板店工具箱”,从样板店形象提升、样板店商品陈列优化到样板店销售额增长、经营质量提升等方面,对样板店进行全方位指 导。
如今,晨光文具的样板店已达3.5万家,全都是零售加盟店。然而,样板店只能覆盖城市市场,为了深入到农村市场,晨光文具以“晨光大篷车”形式帮助合作伙伴进行深度分销。
目前,晨光文具拥有28个省级配送中心,1800多个二、三级渠道合作伙伴,3.5万个零售终端。同时,晨光文具与家乐福、沃尔玛、乐购、易初莲花、罗森等大型超市与便利店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而强大的营销网络能够确保产品能够在7天内抵达中国的每一个城市。
不过,随着零售终端的数量达到3.5万家(平均每个行政县超过10个零售终端),新开设零售终端虽然能进一步提升销售规模,但边际效益无疑开始进入递减状态,而且也将增加管理难度,甚至出现单店销售收入下滑,损害现有零售终端的利益。因此,零售终端的升级迫在眉睫。
在3.5万家样板店的基础上,晨光文具启动了连锁零售店计划。2008年,公司在上海地区开设试点店139家,实现了单店销售同比增长30%。2009 年,晨光计划在北京、上海、广东、江苏、浙江、湖北、辽宁等5省2市进一步实施晨光文具连锁销售项目。随后,还计划在全国300多个城市拉开连锁零售店序 幕,通过建立完善的服务体系,对终端提供周期性的服务,进而带动原有的零售样板店,使得终端更为稳固。公司预计在未来的5-7年中,建立3万家文具连锁零 售加盟店,以每家平均年销售额36万元计算,实现年销售额100亿元的目标。


  未来空间取决于对渠道的控制力
  晨光文具谙熟学生文具市场特性。与办公文具相比,学生文具的购买便利性至关重要,因而布局零售渠道成为必然。晨光文具通过高密度控制零售终端,为客户购买提供了便利,也带来了销售规模的快速攀升。
近几年,制笔行业竞争日趋激烈,不仅国内企业出口转内销比例越来越高,而且跨国文具零售巨头也纷纷进入中国市场,比如欧迪办公并购控股中国最大的文具分 销商亚商,史泰博并购中国第二大文具分销商OA365。但由于率先建立了覆盖全国的渠道网络,晨光文具能够在未来的一个时期内保持竞争优势。
不过,晨光文具的最大风险点也在于渠道。由于公司产品热销,大批零售商自愿加盟旗下,但这种缺乏股权关系的合作天生就暗含不稳定因素。倘若公司不能保持持 续领先的创新力,或者其他文具生产企业提出更优厚的加盟计划,现有的3.5万家加盟商很可能“易帜”。这种隐忧并非空穴来风,齐心文具就提出建设3万家零 售终端的计划。在当前零售终端升级的背景下,晨光文具能否保证加盟商的利益并加强控制力,关乎渠道建设的成败,也关乎公司未来发展空间。


 


  史泰博:
从渠道商向自有品牌转型


  文具零售商能否成为世界500强?史泰博作出了诠释。总部设在美国波士顿的史泰博是目前全球最大的文具零售商,2008年实现收入231亿美 元,净利润8亿美元,位列世界500强第397位。研究显示,史泰博成功的奥秘在于,通过不断提高有形和无形营销渠道的覆盖率以及丰富产品供应线,打造了 一站式购物的模式,促进了营收和利润的增长。近年来,史泰博开始由纯零售商向品牌零售商转型,通过生产外包、推出自有品牌,不仅提高了盈利能力,而且在产 业链竞争格局中提升了话语权。

  提高网络覆盖率,打造一站式购物模式
  1986年在 美国马萨诸塞州开设其第一家文具零售门店的史泰博,23年后成为全球办公用品零售和分销行业的领袖企业,在全球范围内通过门店零售、目录直邮、合约订购及 网络销售(电子商务)等多种销售渠道,为从500强企业到家庭SOHO办公族的各类客户提供一站式办公文具采购服务。
史泰博的营销渠道覆盖全球,且分为有形和无形两种,分别由北美零售部门(North American Retail)、北美投递部门(North American Delivery)和全球运营部门(International Operations)负责。
公司北美零售部门负责有形渠道,在美国和加拿大共有1835个不同类型的零售门店。为了便于扩张,史泰博对同一类型的店面面积、设计风格等都进行了统一 规划。以“Dover”店为例,史泰博在全美大约有850家“Dover”门店,其面积一般达2万平方英尺。为消减成本,近年来公司放缓了开设零售门店的 速度,在北美地区,2007年新开门店120个,2008年106个,而2009年只计划新开55个。
北美投递部门负责无形渠道,即美国及加 拿大的产品投递业务。面对SOHO一族以及微型客户,史泰博通过平面媒体广告等构建品牌认知度后,又建立了网站和直邮产品目录的虚拟营销渠道。而对于财富 1000强以及中型企业客户,因服务类型相对复杂,普通的零售以及邮寄购物目录无法满足其需求,公司增设北美邮寄部门的合约部门(Contract),由 专门的销售人员,为这些大客户提供个性化定制服务。
全球运营部门则负责北美以外地区的运营。文具零售技术含量不高,营销网络覆盖率是决定销售 规模的最主要因素。为了提高公司在全球文具零售业中的地位,史泰博采取合作或并购的方式,进入北美以外的区域,进而复制成功的经验。在欧洲,史泰博通过共 享管理服务、提高执行力等方式,与各国不同的供应渠道合作。据透露,公司计划建立区域管理结构以减少管理费用。
在亚洲、南美,史泰博采取各种 不同的模式以适应当地市场的特点。比如在阿根廷,其通过零售店和邮寄服务进入市场;在台湾地区,与当地第一办公环境品牌UB Express各投500万美元,成立史泰博优美公司,提供邮寄服务;在印度,为规避当地法规禁止外资进入零售业的限制,公司与当地的未来集团 (Future Group)合资成立公司,以Staples品牌开展加盟连锁经营;在中国,公司收购第二大文具分销商OA365,布局北京、上海、深圳及广东等地的营销 网络。目前,史泰博在北美以外拥有383家零售门店。
通过有形和无形渠道,史泰博搭建了覆盖全球主要市场的营销网络,其中零售门店数量由 2004年的1680家增加至2008年的2218家。营销网络覆盖率的提升,也直接推动了公司营收的增长。2002年,史泰博营业收入为116亿美 元,2008年达到231亿美元(表9)。



除了提高网络覆盖外,能否给顾客提供便捷度高、选择性广、品质上乘的一站式服务,是文具零 售企业成功的关键。史泰博在搭建渠道的同时,不断丰富销售产品的种类,力求满足不同客户不同需求的全方位供应。事实上,通过丰富产品供应,史泰博经销的产 品已经不再局限于文具,而是涵盖了整个办公用品领域。财报显示,史泰博业务包括办公文具、办公设备、电脑及其配件和办公家具(表10)。另外,史泰博提供 “送货上门”服务,为客户尤其是SOHO一族提供了便利。


  推出自有品牌,增强盈利与话语权
  在新一轮的市场竞 争中,产业边界日趋模糊,上下游相互渗透日渐频繁,下游零售企业向生产领域拓展更成为一种风潮。以沃尔玛为例,依托强大的销售终端,通过生产外包推出一系 列自有品牌的商品,不仅延伸了产业链,而且提升了整体盈利能力。如今,史泰博也以类似的方式进军上游。
数据显示,2008年,史泰博23%的 销量来自于2000多种自有品牌商品,在其销量TOP100中,高中低三档,从一星到五星,OEM产品一个都不少。自有品牌产品在价格上比同类产品有 10-15%的折扣,但仍能贡献更高的毛利率。因为OEM方式往往可得益于更廉价的劳动力成本,还可以缩短流通环节,实现从厂商直接到消费者,在这个产业 链中,史泰博既是零售商,同时也是经销商,于是可以获得更大的利润空间。资料显示,史泰博在全球众多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培育OEM制造商,从而得以及时地把 高质低价的产品配送到全球市场。目前,史泰博在深圳设有办公室,齐心文具也是其OEM生产商之一。按照规划,公司拟将自有品牌的销量提高到销售收入的 30%。
通过推出自有品牌,史泰博实现了更高的盈利水平。2002-2007年,史泰博毛利率和每股收益稳步上扬,毛利率由25.37%提高 至28.65%,每股收益则从0.61美元提高至1.42美元,2008年受金融危机影响虽有所下滑,但仍分别高达27.06%和1.29美元(表 11)。同时,通过OEM自创品牌,史泰博提升了自身与其他品牌供应商之间的议价能力,增强了在整体产业链中的话语权。



另外,史泰博经营状况稳健,2008年公司自由现金流高达13.08亿美元,高于2006 年的6.23亿美元和2007年的8.91亿美元。更为重要的是,行业低谷成为其业务并购的有利时机。2008年7月,公司斥资28亿欧元(约44亿美 元)现金收购了专业市场上领先的企业快递公司(Corporate Express),因其在北美、欧洲、澳洲都有大量的业务,收购后其营收规模将得到较大提升,其中,北美投递部门的收入预计将提升35%,国际运营部门提 升70.4%。而这些并购,有利于公司提升整体抗风险能力,为下一轮的竞争奠定基础。
对于本文内容您有任何评论或补充,请发邮件至
[email protected]

  专家点评

  小创新推动快流转

  如果对同为日化产品的洗衣粉和化妆品做品牌忠诚度比较,我们会发现女士们对于化妆品的品牌忠诚度更高,由于化妆品与人体的接触更为“亲密”,使 用者对产品的品牌及其所传达“价值”的认同就至关重要。同样,将办公用品中的日常办公用品与笔记本电脑做比较,办公用品的品牌增值有限,一定程度上可被视 为“同质产品”。
对于同质产品而言,销售通路是产业链的核心环节。因此相比齐心和晨光,渠道巨头史泰博依靠其“专业办公用品销售商”的定位,牢牢抓住产业链终端,可以更为容易地向产业上游伸展。上游企业如何控制销售渠道?齐心和晨光采取了截然不同的策略。
齐心所采取的策略是通过品牌带动全系列产品,并通过外协等方式扩大产能,在零售商集中度相对分散的条件下,强力推动产品的销售。晨光文具则聚焦学生市 场,通过“晨光总有新创意”的策略,以极低的创新成本,不断推出吸引目标消费群眼球的新产品,而产品的热销,则为晨光吸引了3.5万个零售商的加盟。
控制渠道的办法只有一个,就是让其获利。聚焦办公用品中的“快销品”品类,以小创新推动快流转,从而控制渠道,晨光的经营模式更为符合办公用品行业的本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434

王利平:如何从造文具到玩资本


http://www.21cbh.com/HTML/2010-7-19/4NMDAwMDE4NzM4NQ.html


坐在记者面前的王利平,温文尔雅,说起金融投资来头头是道。

从股票、债券到PE/VC,从华尔街到中国,从巴菲 特、索罗斯到鼎晖、弘毅,他信手拈来,无不通晓,他甚至对新近发生的境内外财经新闻都了然于胸,并能点评一二。

但,你千万别以为他是哪家金 融机构的职业投资人。

今年50岁的王利平,是浙江广博集团(下称广博)的掌门人。广博是宁波一家靠生产和销售纸质文具起家,目前仍以文具为 主业的民企集团。

不过,搞技术出身的王利平对金融投资领域的专研已达10年之久。

这还要回溯到他的读书时代。

自 2001年前后,王利平就开始对金融投资产生了兴趣,于是,在2003年,他报考了复旦大学工商管理系的EMBA,并师从名导李若山,开启了人生的“金融 之旅”。

“导师很重要,而且有这个圈子”。在导师的帮助下,王利平顺利打入了金融圈子,比如,他接触的校友中,就有人在花旗银行任副行长, 他跟德意志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马俊“关系很好”,他还可以跟高盛的人士聊金融领域的东西。

“不进则退”,王利平始终觉得,一个企业家 的远见和独特视角是需要“不断学习,不断从实践中总结经验,不断与世界先进水平接轨中得来”。

实业:制造+科技

早 在2008年,王利平就曾为广博制定一个战略规划:要做好传统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金融服务三大产业。

在鄞州区的车何广博工业园,一条贯 穿东西的马路将其隔成南北两大区域。

“马路南面是控股公司,马路北面是股份公司(002103),”王利平说广博的业务和产权都划分得很清 晰,作为董事长的他,在马路南北的工业区各有一个办公室,到哪边的办公室就处理哪边的事情。

目前,广博股份(002103)下面共辖有14 家企业,其中,文具实业有限公司主要负责国内文具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2009财年,其营业额超过8.5亿元,营业利润7000多万 元。

而在广博控股下面,有做纳米材料公司、数码公司、房地产和股权投资业务。

文具产业劳动密集型的特点让王利平“未雨绸 缪”。

2000年,正在海外考察游历的王利平了解到纳米技术广阔的前景,产生了强烈的兴趣并试图涉足。

2002年,广博投资 1个多亿,成立数码科技公司,专业生产数码相机、电子相册、数字相框等数码电子产品,并试图填补索尼、佳能等高端品牌尚未完全覆盖的中低端市场。

对 房地产业务,王利平却“信心不大、兴趣也不大”,因为技术出身的他更关注的还是“科技性的东西”。

但即使在大方向没错的前提下,如何保证 在纳米和数码这两个新的领域里能有建树?

“产业转型最关键的是人才引进。”王利平认为。

2000年,王利平正计划涉足纳米行 业的时候,他经人介绍认识了一位携纳米技术从加拿大归国的博士陈钢强,陈也有意在国内寻找一家企业合作发展。王利平与对方一拍即合,于当年底成立广博纳米 材料公司,并让对方以技术入股,持股比例高达40%。

10年后的广博纳米公司,虽然人员规模不大,但销售额已达2亿-3亿元,利润约达 15%。

而对起家最早的文具,王利平不仅不打算放弃,反而公开表示,“要把文具这个主业做大做强做精”,在他看来,“只有夕阳产品和技术, 没有夕阳产业”。

曾经有一家欧洲的大型文具企业想以几百万美金来收购“广博品牌”,被王利平一口回绝。从1992年王利平带领20多个职工 5个月没发薪水开始到1994年接到第一张OEM订单,再到注册自己的“广博”品牌,几次跨越,王利平将广博视为自己一手带大的孩子。

股 权投资:锁定第三产业

当下,王利平思考的是,下一个10年该怎么走?

他习惯在大背景下看问题,规划广 博的未来10年,他先从研究整个中国的经济发展趋势开始。未来10年,随着制造业基地的西迁,京广线以西的资源大省逐步变成制造大省,那么东部的方向在哪 里?

王利平的答案是,作为东部的民营企业,“未来十年要抓住的新的经济发展趋势就是第三产业、中间服务业”。

具体到广博,除 了在科技领域的探索之外,他选择的其中一个新航道是,股权投资。而在金融投资领域用功颇多的王利平至少已经做好了知识储备。

2007年,是 王利平初尝资本甜头的一年。

是年1月,广博旗下集办公文具、印刷纸品、塑胶制品和进出口贸易为一体的浙江广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广博股份) 登陆深交所,股票代码为002103,融资3个多亿,也成为首家在国内上市的纸品文具企业。

王利平已经充分认识到上市给公司股东所带来的好 处,不仅可以更低成本筹到钱,还可以大大提升品牌影响力,并且可以借助监管突破企业发展的瓶颈。

在2008年,王利平提出,要将股权投资作为广博集团的战略方向之一。

在广博股份上市之后,王利平就开始尝试着 以广博旗下的广博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广博控股)为平台,试水股权投资,同时,他个人也开始在这方面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2008年2月, 广博旗下的广博控股以1.45元/股的价格,4350万元的总价从爱建股份(600643)受让对方在宁波市金港信托投资有限责任公司(金港信 托)7.37%的股权。

同时,广博控股还从爱建股份的控股子公司上海爱建信托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爱建信托)那里,同样以1.45元/股的价 格,共支付1450万元受让对方在金港信托2.46%的股权。

2009年6月,在中石油入股金港信托后,广博控股与其它股东又以现金方式对 原金港信托增资,并更名为昆仑信托。目前,广博控股在昆仑信托的持股比例为2.49%,在4家股东中持股比例最少。

截至目前,广博控股还投 资了宁波当地的一家五星级酒店和一家新材料公司。

“我们投资不是去分红,而是要把它们推上市,”王利平说,现在一张报表拿过来,他“10分 钟就可以判断这家公司可不可以上市”。

做股权投资,王利平有自己的一套方法。

首先是风险控制。王把自己做的股权投资称为“面 对面的投资”,他认为是“没有风险的”。

具体而言,投资前,他就跟企业谈好,“要等5年再上市是不可能的”;而且,在利润上,“现在每股收 益基本上要有多少以上,达不到是不投的”;同时,“往前推2年都要有利润,跟上市的时间也要刚好相符”。

在这些条件下,王利平再投进来。

另 外,在被投企业那里,王利平不介意把自己定义成“给人拎包的”,因为他觉得,这样“对方也很开心,就可能会留比如20%给广博来投,投1个亿的项目上市后 就可能变成10个亿了”。

相比控股式投资,王利平更愿意做“二股东甚至三股东”,这样不仅不至于“太累”,资金量要求也相对要低。

广 博控股的股权投资资金主要来自于一些股东及所投项目收益。

“比如一个项目投1-2个亿,投5-6个项目还是可以的”,王利平说,“如果一个 项目就要投10个亿,我们是吃不消的。”

而投资及上市过程中,王为企业提供的是“一站式服务”:从最基本的知识灌输,到答疑解惑,到企业股 改、上市方案的撰写,再到券商敲定等等。

他看好的是,“鄞州区有很多企业,他们现在对资本市场不是非常了解”,比如A公司做电子产品,B公 司做电器,就可以把A公司和B公司合起来最大化,等到“商品做好,衣服做好,扣子钉好,再卖出去”。

“现在有3-4个亿销售额的企业太多 了,未来仅鄞州区就可以推50家上市公司。”王利平认为。而已经先行上市的企业家的既有经验,可以为当地的民企上市少走弯路。

他也不愿意像 很多机构那样,去淘金互联网、高科技企业,或者早期项目,“因为没时间去等,而现成的企业也有很多”。

一位VC认为,诸如王利平这样的股权 投资者,在当地的优势是非常明显的,因为既有人脉关系、知名度,又对所投企业知根知底,但反过来,如何走出宁波也是他们要面临的挑战。






H&M總部直擊!小文具商如何變瑞典首富家族

2015-02-02  TCW
 

你知道掀起全球平價服飾革命的是誰嗎?從它起始之後,才有西班牙的Zara、日本的優衣庫(Uniqlo)。而它掀起的革命,影響的不僅是服裝業,還包含百貨業,甚至房地產業。

它是H&M,被品牌諮詢公司Interbrand評選為全球最有價值的服裝品牌,是全球營收第二大規模的成衣企業。

二月十三日,它將首度來台,插旗台北信義區,搶奪台灣平價服飾約百億元大餅;此舉,也將讓信義區百貨勢力再重組。別小看平價服飾業的影響力,以先前如優衣庫、Zara同時進駐的東區為例,因每日加總來客數近萬人,就讓忠孝東路四段第一排租金再漲一倍,引發店面洗牌。

有意思的是,這個品牌,是成衣界最神秘的傳奇。

創辦人,是個賣筆小文具商轉行做成衣,做到兒子變瑞典首富

它的資訊極少,哈佛商學院的個案,形容它神秘、特立獨行。從它已逝的創辦人厄林.帕森(Erling Persson)為首,到家族第三代、現任H&M執行長的卡爾約翰.帕森(Karl-Johan Persson),接受國際一線媒體專訪的次數寥寥可數,過去甚至未曾在兩岸媒體前露面。

但外界卻對它們充滿好奇。

厄林.帕森,一個賣筆的小文具商,到底是怎樣在五十五年間(編按:二○○二年過世)創造這個帝國?他不但不跟銀行借錢,最後還讓兒子史蒂芬.帕森(Stefan Persson)以超過新台幣七千億元的身價,成為瑞典首富?

他身處一個極地之國,全年平均溫度不到攝氏一度,卻能設計出賣到全球五十五個國家的衣服。香奈兒創意總監卡爾.拉格斐(Karl Lagerfeld)搶著跟它們合作,連美國第一夫人蜜雪兒.歐巴馬(Michelle Obama)都穿它的洋裝。

它的單價明明比Zara便宜六成,但獲利能力卻相差無幾,甚至,以二○一三年股東權益報酬率(ROE)來看,它是三家平價服飾品牌中,最會幫股東賺錢的公司。它,是怎麼做到的?

我們在它來台的前三週,飛到總部所在的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試圖找出答案。

經過十五小時飛行,抵達這個六四%國土被森林覆蓋、約六分之一領土位於北極圈內的國度;飛機還未降落,從窗戶看見地面,已是無盡的白。時間雖近正午,天空卻一片死灰,像永遠停留在天未亮的清晨。

瑞典鬧區,正值換季出清吃一頓麥當勞套餐,就能買一件洋裝

當地人告訴我們,這是一年最難捱的時候,日照時間僅有五小時,氣溫都在攝氏零度以下。這是個很陰鬱的國度。

這個氣候,和H&M店面的銷售氣氛相差甚遠。在斯德哥爾摩最熱鬧、宛如台北東區的Drottninggatan街上,五個街角,H&M與旗下副牌的店鋪,就有十家。在整個城市白與灰的單色調間,H&M的大紅色招牌、占去三分之一落地窗的「70% Sale」鮮紅字樣,配上一層樓高的LED螢幕、流行音樂,格外顯眼。

走進店裡,映入眼簾、被該公司內部稱為「A-Area」的重點展示區,模特兒已經換上春天的粉紅、粉紫色新款,外套、洋裝定價約新台幣八百元起跳。再往裡走,一排正打折出清的換季商品,吸引一群金髮碧眼、身材高挑的典型北歐美女駐足翻找,因為,這裡多的是一件約新台幣三百元的上衣、四百元的裙子;更往店內深處看,一雙平底鞋只要約台幣三百六十元。

一道大門,門內門外,像是兩個世界。門外,瑞典麥當勞的大麥克附飲料、薯條的套餐,必須付出新台幣近四百元,星巴克最小杯的拿鐵,也要新台幣一百七十元。換句話說,吃一頓午餐,就能買一件它的長袖洋裝,喝一杯咖啡,就能買一條圍巾,不枉瑞典是全球人均GDP第七高的名聲。

CEO現身,一身平價行頭穿自家三千元西裝,配牛仔褲、休閒鞋

我們訪問這個神秘家族的第三代,史蒂芬的長子,年僅三十九歲的CEO卡爾約翰.帕森。

他毫不避諱的分享,這個家族的致富邏輯:「錢,應該花在刀口上。」

他的服裝,很不辜負自己的論述。卡爾約翰身上沒有袖扣、沒有領巾、沒有皮帶,穿的是COS(H&M旗下副牌,單價約新台幣三千元)的西裝外套、H&M白襯衫,搭配瑞典在地品牌牛仔褲,腳穿白色膠底休閒鞋。

「H&M的經營是錙銖必較,」瑞士信貸前分析師考克若(Nathan Cockrell)接受《彭博商業週刊》(Bloomberg Businessweek)採訪時,曾如此形容該公司。

省,是因為厄林.帕森當初創業時,是以想賣人人都買得起的平價時裝概念出發。但,H&M身在瑞典,沒有如Zara般,有西班牙的紡織聚落撐腰,也沒有如香港對手Esprit般,這麼接近中國低成本供應鏈的優勢,把成本降到最低,是厄林想到的第一個做法。

總部走一圈,人人成本掛嘴上搭小黃不能報帳,老闆出差坐經濟艙

帕森家族是這樣貫徹它們的小氣哲學。

這家公司一年淨賺約新台幣七百億元,但這家公司的大門,竟然只是扇能容兩人一起通行的透明旋轉門。大樓裡,隨處可見的,不是漂亮的服裝照片,而是「Cost-conscious(成本意識)」的標語。

H&M Home的設計師特瑞絲(Therese Kahnlund)站在簡單裝潢的辦公室裡,告訴我們:「在這裡,成本決定一切。」她解釋,在設計師畫出產品草圖後,採購人員會依原料、製作成本初估定價,「然後,我才能知道我有多少發揮空間,可以用什麼材料、畫多少樣式、加幾個裝飾……」「每個人都要有成本意識。」

我們頓時覺得很錯亂,這是個會跟卡爾.拉格斐、巴黎世家(Balenciaga)創意總監王大仁合作的品牌,但過去他們的員工坐計程車不能報帳,即使現在,出差搭飛機也只能坐經濟艙,包含卡爾約翰在內,只要在歐洲境內,也只坐經濟艙。

根據H&M二○一三年財報,卡爾約翰的年薪約新台幣四千八百萬元,不到Zara母公司英德斯(Inditex)執行長伊斯拉(Pablo Isla)的五分之一。

「只要浪費一克朗(瑞典幣),都可能對H&M造成威脅。」這是該公司內部琅琅上口的警戒詞。

無所不用其極的尋求低成本,決定了它跟Zara不同的營運模式(詳見第六十一頁表),將生產全數外包、七成亞洲製,幾乎不用空運運送貨品,讓H&M生產成本最多可比Zara減少二○%;最後,達到單價是對手的四○%,獲利能力卻差不多的水準。

整場採訪,最常聽到成本效益該花錢不手軟,找名模和貝克漢代言

不過,小氣,不足以說明這個家族致富的關鍵。在不該花錢的地方,小氣到摳門,但在該花錢處,他們,卻又大方到驚人。

和Zara每年行銷預算約僅占營收○.三%相比,H&M達三%到四%,相當於一年砸新台幣兩百億元在行銷與代言費上。他們的代言人,包含全球身價最高的模特兒吉賽爾.邦臣(Gisele Bundchen)和貝克漢。

「把H&M和Fashion(時尚)連結在一起,建立品牌差異化,是最有效的投資。」卡爾約翰說。「我不會用節儉(frugality)來形容,我們更看重的是成本效益(cost-efficient)。」

試想一下,一件王大仁自創品牌Alexander Wang的運動衫,要價近新台幣兩萬元,但在與H&M的聯名系列中,類似商品竟只要約一千六百元就能買到,是原本的十二分之一。地攤價位的產品,瞬間讓買到的人感覺賺到,自然,就吸引大批十八歲到三十五歲區間的消費者採購。

其實,H&M的服裝質料常被抱怨不佳,但是看在大牌加持與低價上,消費者就把它當作消耗品,定期上門。《彭博商業週刊》甚至評論,該公司讓服裝變成生鮮商品,講求鮮度,創造不斷丟棄與更新的循環。

說穿了,H&M的成功方程式並不特別,它們,只是決斷的把資源,放在最重要的地方。

聽起來,真的很簡單。但,「把傳統模式執行到最徹底,就是難度,」長期觀察服裝產業的旭榮集團執行董事黃冠華說。

為了求低價,H&M全球超過八百家供應商,一萬四千款商品的生產全都外包,要確保品質,一年訪廠頻率就超過三千次,每次稽查超過三百個細項,連代工廠員工出勤狀況也管,一位供應商董事長透露,其檢查標準都高於Zara。

尾聲,CEO淡定看競爭拓點遠比Zara晚,卻最會替股東賺錢

「很少人敢拒絕,除了它,你找不到訂單量這麼大、這麼穩定的客戶,」一位台灣代工廠的董事長說。

「這個產業,供應鏈管理是基本功,即使有再好的獲利模式,在其中一環卡住、供應不及,就輸人一步,」台灣大學工商管理學系教授郭瑞祥說。

為了自己的抉擇,H&M也必須做出犧牲。

和同業相較,H&M不僅最晚來台,更比Zara晚十年進軍美國;發展副牌、電子商務的腳步,也落後。英國《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說:「H&M近年做的每個決定,都慢了Zara一大步。」

因為,H&M的模式,也不容許自己走太快。若以單店營收估算,H&M是Zara的一.七倍。因為單價低,所以其必須確保當地有相當的經濟規模可支撐,開店才能賺錢。

「要到新市場展店,租金、開店成本、人才、地點,只要一項不符合要求,我寧願等。」卡爾約翰說。

所以,為確保獲利,H&M提出的租約條件,常讓房東或通路方無法接受。像這次H&M來台,就等了三年,最後與微風集團簽訂的長約,超過十年;甚至長過微風向地主富邦承租百貨經營權的年限,必須由富邦派人出席、三方共同議約,才簽下此案,「台灣首例,H&M真的很硬!」一位國內零售業的主管透露。

針對展店過慢的疑問,卡爾約翰回答我們:「我不用拿第一,現在的步調,沒什麼不好。」

眼前的CEO,這個家族,不追求第一,不跟銀行借錢擴張,從瑞典走到美國市場,就考慮了五十年。但,他們依照自己的步伐,最後掀起全球平價服飾風潮,還成為最會替股東賺錢的平價服裝品牌。

這五年,H&M營收平均成長率約七.八%,合乎創辦人厄林「緩慢的加速」(hastening slowly)主張。

這個企業,做出了自己的選擇。這,多不簡單。

我們有多少人,汲汲營營在執行上,卻從來沒想過,自己的企業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企業;而自己,又想要成為怎樣的一個人。

一九七○年代,H&M也曾經滿懷野心,從平價跨足高價服裝市場,卻導致利潤下滑。這教會厄林,隔行如隔山,如果擅長一件事,就應該堅守最初的經營理念,他既然想要做平價服飾,就該持續做到最好,最後,做到一個全世界都勝不了你的境界,就贏了。

用六十八年的時間,專注做自己抉擇的事情,這個道理聽起來很簡單,很不花俏。但這就是我們在瑞典,看見他們能超越IKEA創辦人,成為首富的秘訣。

【延伸閱讀】第一次失敗,教H&M的五件事

在H&M前身Hennes(瑞典文的Hers)開幕一年後,厄林.帕森面臨創業第一次失敗。當時,在Hennes訂製一大批短裙後,一名巴黎時裝設計師隨即發表一款長度較長的裙子,蔚為風潮,讓厄林全倉庫的短裙瞬間顯得過時,因而滯銷。這次危機,形塑其往後的企業文化:

一、別為了成長而成長:「緩慢的加速」是厄林篤信的哲學。他認為,每年店數成長一五%到二○%已經足夠(現為一○%到一五%),因此,他想了五十年,才赴美國開店。卡爾約翰解釋,當時的他們還沒準備好。

二、跟著時勢走,別逆勢:H&M創業後很快發現,要跟隨流行,而並非創造流行。於是,該公司從最初一年採購一次,持續增加,現在是一年十二次,藉此壓低風險,以免對潮流預測錯誤。

三、零庫存才是王道:H&M信仰「零庫存」,因此傾向將所有產品、尺寸全都放上貨架。厄林認為,只要商品留在倉庫一天,就是成本。

四、做最擅長的事:一九七○年代,H&M曾因想和高定價的服裝零售品牌競爭,導致獲利下降。讓厄林決定回到本業,經營平價服飾。

五、先試驗,再上路:曾有人問厄林為何選在家鄉韋斯特羅斯(Vasteras)創業,而不是大城市斯德哥爾摩?他回答:「因為就算我失敗了,也不會影響我在斯德哥爾摩的名聲。」因此至今,H&M仍相當重視商品上市前,小規模的市場銷售測試。

【延伸閱讀】1分鐘看H&M

●1947年在瑞典的韋斯特羅斯成立,為全球第1家平價時尚連鎖品牌

●創始店為女裝店Hennes(瑞典文的Hers),後因買下隔壁的釣具狩獵用品店Mauritz Widforss,改名Hennes&Mauritz,簡稱H&M

●全球共11.6萬名員工(Zara母公司共約13萬名)

●平均單價約新台幣600元(優衣庫約750元)

●產品賣到全球55國(Zara88國、優衣庫15國)

●除H&M,還有COS、Monki等5個副牌

【延伸閱讀】關鍵成績單

●最有價值服裝品牌!全球第2大服裝零售商,獲品牌諮詢公司Interbrand評選最有價值服裝品牌

●最多品牌聯名!2004年首次聯名款與香奈兒創意總監Karl Lagerfeld合作,提升當季獲利24%;最新一次與巴黎世家創意總監王大仁合作,在中國10分鐘秒殺。其他合作方還有Lanvin、凡賽斯、Roberto Cavalli、Jimmy Choo等

【延伸閱讀】H&M店數只有Zara一半,營收卻在伯仲之間—平價時尚品牌H&M與Zara比較

一、H&M(1947年成立)

●營收4,231億元

●毛利率58.2%

●淨利率12.6%

●ROE38.5%

●平均單價新台幣600元

●展店慢:3,537家

●全外包:除了設計、採購、IT,其餘全數外包生產

●亞洲製:70%亞洲生產,做交期6個月的基本款商品;30%歐洲生產,做交期16~18天的流行款

●物流費較省:90%鐵路、海運、公路,非不得已才空運

●補貨率高:補貨率23.1%,重複生產熱賣商品,直到有庫存壓力,便降價出售;每季超過一半產品降價出售

●敢砸錢宣傳:行銷預算占營收3%~4%,主打知名設計師、名人聯名款

●款式較少:每年1萬4,000款

二、Zara母公司英德斯(1963年成立)

●營收4,519億元

●毛利率58.9%

●淨利率13.3%

●ROE27%

●平均單價新台幣1,400元

●展店快:6,570家

●多自製:70%自營工廠、30%外包,成本比H&M多了15%~20%

●歐洲製:80%歐洲製造,交期最短12天

●送貨較快:空運、卡車、地下運輸帶

●補貨率低:補貨率僅2.8%,熱賣商品賣完,改以新款取代;每季僅15%商品降價出售

●宣傳較少:行銷預算占營收0.3%

●款式多:每年2萬5,000款

註1:H&M計算區間為2013/12~2014/8;英德斯2014/2~2014/10註2:股東權益報酬率(ROE)為2013年數據整理:郭子苓

【圖表】營收連年創新高——H&M 近5年營收成長圖

【延伸閱讀】H&M 設計基地長這樣!每年1.4 萬款新衣,從這誕生

■ 熱賣秘密

排行榜》每週更新前1週的10大熱賣單品,公布於員工餐廳,藉此向全公司傳達第一線顧客回應。通常,基本款衣褲銷售最佳。

■ 空間哲學

White Room》設計師尋找靈感,將設計草圖打版成樣品、商品化的整合平台,統稱「White Room」,包含圖書室、顏色室、打版部、衣物庫等。命名來源,是因舊辦公室為省錢、無裝潢,牆面全部留白,沿用至今。

■ 靈感來源

趨勢牆》設計師透過1 年4 次靈感之旅,從街上、時裝秀等分析出最新流行趨勢,並彙整相關圖樣,製成紙板溝通。現已在構思2016 年春夏新品。

攝影棚》為掌控文宣品質,H&M 自營攝影棚,經手超過1.4 萬款新品,光造型搭配師就有10 人。參觀當天,曾登上《VOGUE》封面的荷蘭名模Cato Van Ee 正在拍照。

顏色室》蒐藏逾3,500 種顏色,並編碼保存,統一設計與生產部門的語言。該部門每季還要研發6 ~ 8 種新色,並送往英國染製,因瑞典已無傳統染坊。

■ 趣味發現

1. 瑞典日照時間短,辦公室各處都有大片落地窗、天窗,以免錯過陽光。

2. 廁所寬度約90公分,比公廁還小。

3. 總部大門僅容2人同時進出,淺灰色的H&M 字樣更是低調。

4. 23歲當上旗艦店部門經理的Marcus,大學念土木工程(瑞典人多從事建築業),畢業轉投H&M,見證瑞典熱門產業轉移。

5. 瑞典人11點就開始午餐,員工餐約新台幣250元,接近當地大麥克的單點價。

6. Cost-conscious成本意識,是該公司的核心精神,各部門辦公室都可見到這個標語。


悲劇! 賣棋違規罰逾萬 文具店明年結業

1 : GS(14)@2011-11-10 23:54:07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104&art_id=15787927

上訴人林俊明在彩虹邨經營文具精品店 12年,主要做街坊、鄰近學校及中心的生意。為了鄰近小孩及學生空閒時有娛樂,他特意採購入貨價約 2元的象棋、飛行棋及鬥獸棋共 53盒,並以約 4至 5元出售,詎料就此惹禍。
去年他賣出 20盒棋後,海關突擊巡查,指有關塑膠棋盤厚度不足 0.038毫米,覆蓋口鼻會導致窒息,違反《玩具及兒童產品安全條例》。他認罪,但須支付大額罰款及檢測費。他本想向批發商索償,但眼見對方也被罰款十多萬元,只得打消念頭。
「點知 0.038毫米幾厚」

林強調自己絕非明知故犯,批評海關指引不足,事前欠警告或通知,只在票控後才給他兩本小冊子作參考。他說:「就算有指引都冇用,我點知 0.038毫米幾厚?點度呀?海關檢查又要每件收 5,655蚊。」
林越講越無奈,說:「兩個人捉棋嗰陣,會唔會攞張棋盤去封實對方個鼻,令對方窒息?保鮮紙仲易啦!」他指文具店每月只得 5,000至 8,000元利潤,家庭開支要靠從事清潔工作的妻子分擔。惟他一直不願放棄這盤小生意。曾有人洽談接手經營,但他覺得對方不明箇中苦況,因而婉拒。「我屋企人都話我蠢,使乜幫人哋諗。」

52歲的林說:「我呢個年紀,出到去唔係靠綜援,就係做看更。家賺蝕自己事,心甘命抵。」但因難保不會再惹官非,已成驚弓之鳥的他,決定明年 2月結業。
2 : honey(6546)@2011-11-11 01:17:29

行政事務申訴專員幫唔幫到手?長毛、李國仁去咗邊?
3 : greatsoup38(830)@2011-11-11 17:12:46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11111/News/ec_gba2.htm
店東感激支持

在彩虹鸷開店的林俊明現獲不少街坊及熟客撐場,勸他「加油、撐住」,令他感到溫暖。他暫未決定下一步計劃,如無特別原因,明年2月會結束經營了12年的文具店。「除非有新轉機,如有人幫手或合資做間舖,自己不會再做老闆了。」

林俊明稱,1.5萬元罰款等於文具店兩個多月盈利,「雖不是好大數額,但好不甘心,覺得海關有心扼殺小商戶」。

林俊明的慘獲公眾支持,facebook昨出現「聲援小店,反海關惡法」群組,至昨晚約11時,有近500人支持。網友「Samuel Chan」建議為他籌款交罰款;另有網友「Wing K Law」對海關提出質疑﹕「有問題產品可以進口?進了口後說有問題,那是否海關把關不力?」
4 : wilyty(1376)@2011-11-12 23:31:31

宮盲黨不是為公義嗎? pro bono 幫佢打啦
5 : KENLIN(17685)@2011-11-13 00:48:44

如果有人幫手打, 未必鋤得入, 但係律師費一定唔止萬5
6 : idsdown(1658)@2011-11-13 08:49:21

唔知成件事的來龍去脈, 被人告之前, 店主係咪同海關有牙齒印, 似乎有人玩大左
班海關係咪要逼人攞公援
7 : honey(6546)@2011-11-13 10:13:17

海關並非聖人,有可能欺善怕惡。只有社會幫到事主
8 : GS(14)@2011-11-13 10:41:26

6樓提及
唔知成件事的來龍去脈, 被人告之前, 店主係咪同海關有牙齒印, 似乎有人玩大左
班海關係咪要逼人攞公援


有人話領野搞

文具店為街坊甘棄千萬 自由行炒貴租金舖價 地區小店幾絕

1 : GS(14)@2014-10-13 12:44:59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41013/news/ec_gba1.htm

【明報專訊】中港矛盾怎麼辦?


中港融合之路,回歸以來跌跌撞撞,回歸前,港商大舉北上投資設廠,回歸後,國企紛紛進駐香港。自由行等融合政策協助香港在SARS後恢復經濟,同時又助長了內地資金湧港令樓價急升,旅客迫爆社區,將回歸以來埋藏底下的中港深層次矛盾一次過引爆,加上政改爭拗,亦令港人思考「一國兩制」應如何走下去。本報以系列報道,嘗試為兩地融合問題提供新思維。

【商舖篇】

沿跑馬地成和道走,左邊是一排地產代理舖,右邊有多間連鎖化妝店,10年前這裏兩旁是賣家電、檀香和有名的齋堂「佛有緣」,但隨自由行遊客湧到香港,一街商店被炒賣轉手幾回。地方小店已不敵貴租而幾絕。唯獨老東主李龍亨的「普文文具」,47個年頭屹立不倒,近年不少炒家向他問價,毗鄰店舖更以「天價」3800萬元轉手,李龍亨不諱言「確實係唔知賣幾多支筆先賺到」,但他卻不為金錢所動,理由很簡單﹕「一個細路仔出世,湊到佢40幾歲,你捨唔捨得賣?」

過去10年香港土地供應不足,零售樓面增長緩慢,10年來自由行湧港購物,由前往尖沙嘴、旺角和銅鑼灣等遊客區,擴展到上水、屯門和沙田新市鎮,地區街坊店變成連鎖店,藥房藥行多過便利店。一些自置物業的商舖店主,在重建和收購等「一硬一軟」的政策和誘因下選擇離場,租舖者則難敵加租無奈結業。

67年開業 89年買舖定居

與銅鑼灣僅相隔數分鐘路程的跑馬地社區,卻有一間「反市道」而行的文具舖。850呎店舖,今時今日賣盤值3800萬元,放租可月賺8.5萬元,但業主兼老闆李龍亨選擇每天回來準時開店,哪怕你只光顧數元的一支筆、10多元的原稿紙,或數十元的筆盒,他也面帶微笑,與街坊噓寒問暖。

1967年開業的普文文具,李龍亨自八九民運樓市低潮後,便選擇自置舖頭「定居」。面積雖小,文具店卻五臟俱全,分了4條巷售賣上千種產品,李龍亨笑言「合埋眼都摸得到邊度」,「我無電腦,全部靠人腦,你話要乜,我帶你去搵,咁多樣,靠自己記」。

說起文具,李龍亨滔滔不絕,恍如提起老友,「舊時多學生買擦膠、鉛筆、木顏色筆,不過設計變好多喇……舊時你讀書有冇用過ABC擦膠?人家好想搵,四五十歲人入問仲有冇。梗係無啦!日本仔做,早就無」。

至於毛筆、「上大人孔乙己」的毛筆帖,以至粉筆及原稿紙,早已變成「無乜市場」的文具。原稿紙更只剩「街坊」蔡東豪購買,本可絕,但李龍亨說,「開店就是想服務街坊,希望人到買到想要,應該多元化」。

倘租金8.5萬 須賣萬支原子筆

李龍亨說,17歲已想經營文具店,取名「普文」正因自己是一個「普通文化」的人,「做不到大事,但又想做些幫到人、又有文化氣息行業」。現在文具舖一做50年,他說,當年八九後買舖,他無考慮過離開收山,相反向銀行借貸百多萬元買入舖位繼續經營。

現在其舖位升值了30多倍,市值3800萬元,即使放租,每月收入亦可高達8.5萬元,以7元一支原子筆計算,每月要賣出1.2萬支,不過李龍亨說,就算租給別人好過自己做,也不會放盤,「不過就是唔捨得。好多人都問,你做得咁辛苦,做做乜,但我就諗,再做先啦」。

不想社區剩連鎖 「錢夠就可」

地產代理近年不斷造訪,李龍亨都一一婉拒,「可能有人買舖投資,但如果唔想賣,你理得佢做咩,只係成日覺得,唔做真係有可惜,一個細路仔出世,湊到佢40幾歲,你捨唔捨得賣?」

整條成和道只剩下這間「老字號」,跑馬地街坊全都認識他,人人叫他「老闆」。「李老闆」笑言,他不是什麼抵抗大市場的偉人,只是在他眼中,「錢足夠就可以,唔係咁緊要」,「最緊要幫到人,自己找到興趣,見到學生哥又可以傾偈,又夠開心」。

李龍亨也不希望自己的社區只有一式一樣的店,「賣了舖就會變連鎖(店),好似你家唔會想去銅鑼灣,以前有唔同商店,家全部是金舖,賣手表;舊時你阿媽去度買對襪畀你返學,家係去買金勞」。伴隨他經歷大半生的老闆娘亦支持丈夫不要賣舖賺錢,訪問完結,老闆娘恰巧回到店內,靜靜地收拾貨品,幫他招待客人,李龍亨笑說,「佢成日都驚我辛苦,叫我退休,知佢緊,我就同佢講,做先啦,唔好賣住啦!」

【系列之三】

明報記者 鄭穎瑩
2 : GS(14)@2014-10-13 12:45:29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41013/news/ec_gba2.htm




零售10年升185% 舖量僅增16.9%


2014年10月13日





【明報專訊】本港的藥房、金舖、連鎖店近年在各區「遍地開花」,反映經營自由行生意的商舖利潤遠高於地區小店,同時地區無足夠店舖樓面供應讓小店容身。差餉署及統計處數據顯示,零售業銷售金額過去10年急升兩倍,至去年底高達4944億元,不過同期零售店舖樓面的供應量僅升16.9%(見圖)。學者分析,數據顯示自由行帶旺零售業,但商舖供應彈性極低,導致商舖租金與售價不斷上升,不少業主選擇賣舖賺錢,亦成了趕絕小店生存的主因。


內地在2003年放寬自由行政策,改變香港零售生態。2003至2008年間,零售業總額上升60%,商舖總樓面面積亦增加了14%。2009年起至2013年的5年間,零售業總額急升近80%,政府未能因應市場增加商舖總樓面面積供應,5年間樓面供應只增長2%,遠遠落後零售業需求。

賣舖比開舖更賺錢

中文大學未來城市研究所副所長姚松炎稱,從以上數據顯示,自由行帶動了本港零售業在過去10年暢旺,政府供應零售樓面嚴重不足,加上聯繫匯率令負利率衍生,店舖價格自然被炒高,「3個原因加埋,會令做生意的人覺得不如『炒』,因為舖頭賺錢,永遠少過你賣舖賺錢……寫字樓與工廈無零售舖升得咁高,因為無受自由行幫助咁大」。

於是小業主繼而賣舖、發展商接手,再發展成單一化的商店,因為只有那些商店能付得起舖租。姚坦言,小店主若希望繼續開業,只能搬到樓上舖、較小的店,甚至位置不佳的地方,因為買不起街舖。

學者﹕改變人數舖量土地限制

他說,近期零售總值開始出現跌幅,今年較後時間或會見到市場有轉變,但由於政府繼續容許二線城市的自由行旅客來港,預料市面店舖組成不會有太大轉變。長遠而言,他認為政府要「三管齊下」才有望改變現,包括先要管理好旅客人數、要平衡商舖樓面的供應,而土地使用規劃限制亦要有靈活彈性,如以往有商住樓宇,但現在已沒有了。

明報記者
3 : GS(14)@2014-10-13 12:45:44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41013/news/ec_gba3.htm



舊區重建 趕絕老店


2014年10月13日





【明報專訊】零售特色小店近年愈來愈少,除了因為小店敵不過貴租被迫結業,另一原因則是因為舊區重建。關注重建發展的「活在觀塘」創辦人袁智仁最近完成深水區重建資料,發現自2001年起,區內先後開展19個重建項目,多達187幢唐樓被清拆,當中估計約500間舊店因而消失,相等於5個旺角西洋菜街行人專區。


民生店厭惡業「被消失」

袁智仁其後分析其中238間「被消失」的店舖,發現近兩成是民生小店如士多、報檔,另外16%是手藝特色店,如醬酒店、花牌店等,另外五金工藝與車房亦分別佔兩成,但當中卻沒有一間屬連鎖店,「因為它們在重建展開前已有能力搬走了」。

他解釋,以往舊區地舖多為老店或厭惡行業,長時間扎根地區,有自己的顧客,繳交的租金亦非市值租金,本來已非跟隨市場運作,但市建局的重建計劃,迫使店主要回歸市場,但其賠償或收購金額,根本不能令他們有足夠資金在同區找到合適舖位復業,導致不少小店因重建而消失,加上市建局以地產商業模式運作,既未有協助安置或舖換舖等政策,最終只趕絕商戶。

而當不同的業權重建後變為單一發展商擁有,大多是發展成連鎖式商場。以市建局在利東街及上海街等項目為例,前者現已發展為「囍匯」,以往利東街的租戶,即使可優先遷回,但因無法承受天價租金,沒有一間重返利東街;後者則因為重建發展成朗豪坊,同樣是開辦大商場並由連鎖店入駐。
4 : GS(14)@2014-10-13 12:46:11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41013/news/ec_gba4.htm



投資者﹕繼續物色舖位


2014年10月13日





【明報專訊】同樣從事零售業多年,但多年來不時參與舖位買賣的太子珠寶鐘錶主席鄧鉅明表示,1980至90年代已開始投資舖位,當時買賣舖位是作珠寶鐘表以外的另一門「生意」,買入的舖位不是以長線持有為目標,即使舖位不適合自己本身業務需要,但只要有潛力就會入貨,亦不會考慮舖位收租多少。


3000萬細價舖 3年放售賺逾倍

他指出,隨近年舖位租金升幅驚人,公司開始購入舖位自用,購貨目標亦較重視是否適合旗下珠寶鐘表銷售的發展。過去半年鄧鉅明入貨速度已減慢,回顧今年購入的較大碼物業已是5個月前以11.8億元購入的尖沙嘴星光行舖位。

至於細價舖買賣方面,鄧氏稱,目前仍有在市場上物色細價舖作投資,例如3年前以逾3000萬元購入的一個灣仔舖位,租客為食肆,上月以6500萬元沽出,回報理想。

對於市場普遍認為自由行旅客減少對本港零售市場影響甚巨,鄧鉅明則認為,自由行旅客未見減少,只是其消費模式漸趨成熟,鑑於內地有多個城市尚未開放自由行,故對後市仍有信心,未來仍會繼續物色舖位。

千嬅湊精靈Torres快閃買文具

1 : GS(14)@2015-10-09 07:53:49

【搜羅菲林】■沒有化妝打扮的少奶奶千嬅架起墨鏡,選購了不少心頭好。


【爆相爆片】楊千嬅近排忙於為巡迴演唱會DVD出席簽名活動,又要為稍後的巡演做準備,早排3歲囝囝丁進諾(Torres)發燒,令到她非常擔心加重負擔,不過好在囝囝很快復原,還跟媽媽一起外出濕平。昨日讀者Elaine透過本報「爆相爆片」報料,指楊千嬅昨日下午12時帶同囝囝及外籍傭工,到銅鑼灣時代廣場購物。Elaine表示在時代廣場地庫見到楊千嬅3人步出電梯,相信是剛泊完車。當時Torres一馬當先跑出電梯很開心的大叫:「好嘢!」戴着墨鏡的千嬅笑笑口跟在後面。



■千嬅經過即影即有相機的菲林架,即停下腳步細看。

■Torres在店內行了一圈後,會合媽咪齊齊睇菲林。

■Torres對場內所有出售的物品都非常好奇。


■童愛玲帶兒子到中環看病,不過心情似乎頗差。 攝影:羅德光

人仔細細乜都好奇

之後一行3人入到日式精品百貨店LOG-ON,Torres先由傭工照顧,又對店內裏所有物品都非常好奇,就連家居用品都看得非常興奮,但依然表現聽話。千嬅趁着空檔選購物品,雖然她完全沒有化妝,以一身家庭主婦look出現,但仍然被不少顧客認出。千嬅先行到出售即影即有菲林的陳列架大量搜購,然後再到文具部買紙張及文具,未知是否為Torres上學時應用。前後花了大概15分鐘千嬅便買完所需用品,其後便會合囝囝到櫃位付錢。接着她們一行三人行過對面的city'super買餸,千嬅亦不假手於人,她選購了肉類外還有不少蔬菜,實行多菜少肉,食得健康,同時她又買了梨及蘋果等飯後果才離開。另外,懷有第二胎的童愛玲昨日4時許帶同囝囝到中環看醫生,臨上醫務所前她不停以英語跟兒子交談,囝囝則一直低頭受教,他們在醫務所內逗留1小時後離開。採訪:李森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51009/19325908

【專題籽】一本簿一支筆 文具王究極設計

1 : GS(14)@2016-05-19 02:35:07

高畑正幸有文具王之稱,擅長設計簡單實用的文具,本月受邀來港分享心得。



【專題籽:胚芽故事】今日個個手機不離身,但在日本,手寫筆記仍然流行。去文具店、Tokyu Hands走一轉,紙筆墨硯擦膠釘書機,款款又靚又實用。每年日本有許多文具設計比賽,得獎作品總讓人看得牙癢癢,今年的Kokuyo Design Award現正向全球招募,並與 LOG-ON合作,把昔日得獎作品帶到香港展出,又邀請日本有文具王之稱的高畑正幸親臨講解自己的設計,他覺得好的文具,「就是在設計上作出細微改良,就能大大改善生活。」


高畑正幸到哪裏訪問都戴着頂皇冠,手執巨型鉛筆,42歲的他當了11年文具王,皆因他在1999、2001及2005年東京電視台節目《電視冠軍》的「全國文具王大賽」中勝出,成為三屆冠軍後即被封為「文具王」,至今仍然專注設計貼心實用的文具。他有一個心愛的直桶形筆袋,把筆袋上半部份拉下來,就變成了筆座,他認為好的設計不必複雜,簡單一個機關,已讓生活多一份便利。高畑正幸的文具之路,源於他4歲開始拿剪刀剪東西,父母沒阻止之餘,還讚他剪得好,從此他就愛做勞作。小學時,他會在筆記本上記錄有趣的文具實驗、立體圖形的紙樣、做簡單的pop-up遊戲等等;15歲時他愛把用過的文具畫下來,連零件都以針筆仔細記錄,更寫下其原理及優缺點,「我當時科科都拿A,特別是美術科,不過運動就完全不行。」埋頭苦畫與研究,儲起了滿滿的一叠畫,念大學時更把資料重新整理,出版成書。現在身為文具王,他便不停研發創新和有實用功能的文具。



日帶十幾磅 為捉緊靈感

為免錯失任何一個設計靈感,每天他都會背着自家設計的背包,裏面有兩本記事本,一本記下日常事項,一本記錄突如其來的靈感,還有一本寫生用素描本、一本文具圖鑑、兩本小筆記本、電腦、iPad、兩部充電器、外置hard disk,以及比我家筆座更多筆的筆袋,背包有十幾磅重。他設計的得獎文具都很簡單,如2007年設計的Binder Ball Pen,因平時筆記本與筆分開放,不太方便,他把筆與長夾子合體,令筆可以夾在筆記本旁,一定不會弄丟;2008年得獎的多角TETRA擦膠,外形像防坡堤石躉的擦膠,幾隻角可擦細微的地方,用起來順手,用完隨手一丟,亦不似普通擦膠般容易滾走;更細心的卻是2015年得獎的Access Notebook,硬皮簿上有個手指位,引領讀者把拇指放到最好揭的中間位置,翻頁時亦能看到頁碼;硬皮書底有一條摺痕,翻書時書底成一直角,方便屈起硬皮簿翻頁,書頁上的格子亦有助整理資料。整本簿的尺寸比A5大一點,可輕鬆把A4紙對摺貼上去。



香港的文具控Patrick(右)跟高畑正幸相識多年,二人一講起文具,就像小朋友般開心。

高畑正幸在家裏被大堆文具和筆記本等文儀用品包圍。



香港文具控:手寫更深刻

用了一輪手機平板,近年港人開始回歸手寫。吳子謙(Patrick)是一位文具控,喜歡在簿上寫寫畫畫,記事簿裏寫滿了他的行程、心情、旅行筆記,還有手繪圖。他最喜歡高畑設計的Binder Ball Pen,原子筆本身也是夾子,夾在筆記本上,不用隨身摷筆。對他而言,執筆寫字是「拿得起的過去,寫得下的未來」,最重要是摸得揭得,空間比網絡世界更大,「我拿筆在紙上自由畫,這動作在我腦裏很立體地出現,對我而言局限少很多。而且你在手機上按鍵發訊息,訊息內容很快就忘了。手寫的,記得更深刻。」



高畑正幸得獎作品

除了是Kokuyo Design Award常客,高畑正幸更曾獲世界四大設計大獎之一的Good Design Award及亞洲最大International Stationery Award。



【2015】AccessNotebook2015 Good Design Award這本硬皮簿細節多,書皮和頁面的小半圈,引領讀者把拇指放到最易揭頁的位置。

【2008】TETRA擦膠2008 Good Design Award多角擦膠方便用家以尖角擦掉微小的範圍,防坡堤石躉般的外形,令擦膠不易滾走。

【2007】Binder Ball Pen18th International Stationery Award這支原子筆與長夾子合體,可以夾在筆記簿簿邊。



文具王設計背後事



高畑中學時畫的文具筆記,仔細拆解部件及運作分析,有助了解文具構造,方便設計新文具。

薄薄的筆記本,一年後(左)便儲起大叠文具素描及筆記。



Kokuyo Design Award經典 香港有售



蝴蝶結橡筋設計者:麻生遊2013年得獎作品,日本人視蝴蝶結為祝福,不同顏色的蝴蝶結代表不同祝福。$35

Nameless Paint無名水彩設計者:今井祐介、茂木彩海2012年得獎作品,顏料上只有紅藍黃三色標示,如中間的正是藍加黃即綠色。$148

Beetle Tip3-way螢光筆設計者:park_misaki2007年得獎作品,同一個筆嘴能分別畫出粗線、幼線及雙線。$18



Kokuyo Design Award得獎作品展

日期:2016年5月14日至6月26日(11am-11pm)地點:LOG-ON ToGather@ LOG-ON Fashion Walk店



記者:陳慧敏攝影:劉永發編輯:李寶筠美術:楊永昌部份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60517/19614488

不敵加租 麗港城文具店結業

1 : GS(14)@2016-06-01 11:27:07

■德安文具東主夫婦指營業額不可能追到租金升幅,惟有結業。 王心義攝


【本報訊】零售業表現低迷,但商場業主持續加租,逼使民生商場內的小店都支撐不住離場。屹立觀塘麗港城商場24載的第一代租客——德安文具,將於本月租約期滿離場。東主慨嘆,不斷加租,營業額不可能追到租金升幅,惟有結業。



經營24載 屬首批租戶

德安文具位於麗港城商場1樓中庭的顯眼位置,近日舖面貼上「租約期滿」、「大減價」的字眼。東主陳先生透露,文具店將於本月底結業,「如果佢唔加租都好難維持,今年業主要求加租4,000元,實在無法繼續做落去」,故只好選擇離場。目前文具店舖位約500方呎,月租4.2萬元,若以加租4,000元計算,加幅接近一成。麗港城商場自成一角,只做街坊生意。陳先生指自己是商場第一代商戶,商場人流十年如一日,不會有太多外來客。他表明,文具店毛利率約五成,「賣一支筆15蚊,賺5蚊。如果一個月做到15萬生意,我先賺到5萬用嚟交租」。目前舖位以夫妻檔經營,已節省人工,但去年生意已跌三成,情況不樂觀。他指出,賣文具店的利潤增幅追不上租金升幅,「以前賺到錢係租金平,而家租金全部係幾萬蚊起,賣文具只會步士多、雜貨店後塵,會被連鎖店淘汰」。


■麗港城商場內吉舖處處。


近兩年零售業轉差,街舖需要大幅減租覓租客,不過在商場業主依然年年加租。該文具在2014年才續約,兩年後零售及經濟狀況都轉壞,租金卻依然要加。「商場由大業主擁有,基本上每年租金都要有加幅,向股東交代,問題只係加得多定少」。麗港城商場由置富產業信託(778)於年半前以19.185億元購入,整個商場有89個舖位,據記者場內視察,現時有7個吉舖,並有4個在1、2樓的中庭位置。其中1樓68號舖,約380方呎,之前經營時裝店,搬走後放租兩年仍未租出,現叫租4萬元,呎租約105元。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601/19635924

【真文具大王】家族清朝已造紙 係紙紮舖又係文具店

1 : GS(14)@2016-09-01 06:26:23

講了幾年「準備退休」,舖頭仍好哋哋的在,方生:「我喺度做得耐嘛,啲街坊都熟晒,有嘢做,得閒打呀牙骹嘛。」



現在周時都看到老式文具舖的報道,不過都是「加租」、「逼遷」、「最後清貨」,彷彿這時代的細路都逛大公司買公仔文具,文具舖可有可無。兩年前認識大角嘴寶元號的方先生方啟坡,74歲眼矇矇,笑笑口,傾偈時,醒過你!聽個名分明是紙紮舖,望門面,牌上寫着文具、用品、香燭、紙料與日曆,下底掛滿足球與玩具,玻璃櫃裏則擺滿擦膠原子筆、七彩粉彩與油彩,閣樓收埋更多珍藏,月曆、舊月曆鐵牌、海報……成日呢頭話「冇啦啲嘢咁舊丟晒!」嗰頭爬上閣仔,又有「古老嘢」拿來給我們看。

三代紙緣


他家三代都跟紙有關,清末時候爺爺在大陸好多生意,特別是造紙。爸爸來到香港繼續造紙,不過是衣紙。原來舊時代書店兼賣文儀用品,沒有所謂的「文具舖」。紙紮舖生意不足,就兼賣文具,還開月曆工廠,香港當年許許多月曆鐵牌,日曆都出自這裏。又向大陸買來紙胚,賣給廠商加工,或自己裁剪,釘成練習簿賣給學校,甚至做埋批發,批發書簿粉筆到小店,乜都做,「有甚麼就賣甚麼,跟現在超級市場一樣。盂蘭節後就是學生開課的時候,聖誔節跟冬至又連在一起。」大時大節燒衣與學生上課梅花間竹,剛好互補。


街坊當我哋遊樂場


「嗰陣大角嘴得兩間學校,不過文具店都唔多。舖頭係而家兩倍大。附近的街坊當呢度遊樂場。我哋有玩具賣嘛。開盒棋就伏低玩。」那時少年方生見小朋友入舖,就送個汽球給他,「毫半子呀都!」端午節、中秋節,紙紮師傅們又會整紙龍船、紙燈籠送給街坊,引來好多人不時到店裏……「嚟做乜?嚟玩囉!成堆來學生來追追逐逐,賣生嗰個兒子同賣雲吞麵個仔打架,跑進來繼續打,試過逼爛玻璃!」



那時候很多東西都是人手作的,那時店裏有種叫「間線機」的東西,機裏有好多條拉直了的魚絲,逐頁印出英文習字簿上的紅色藍色線。那紙經裁剪後,又有部騎馬釘機,用力一踩腳製,把簿釘好。「那時學生還是自己出街買書簿。而家冇得做啦!學校都收書簿費,直接同印刷商做了。當然,現在看到的都是印刷時代了。」我說現在老文具店買少見少,方生本說:「仲有好多!」數了一兩間,都執了,醒起有些店由下一代繼承甚至易手,他說:「對的,第一是沒下一代承接,第二租貴,第三都是租貴。如果我有間舖可以租八萬元一個月,我做文具舖一個月都沒有八萬元生意啦!乾手淨腳就租畀人囉。而家有歷史的文具店,店主多數都係過日辰而已。」方生還留住好多舊時代的文具,他小時候讀書用的文具套裝,英國貨,當年可是貴嘢啊!雞皮紙生字簿,彩色封面印刷,當時嚟講潮極一時;木顏色上有隻「幻影鵝」,拉顏色出來時鵝頭搖呀搖,都曾是細路聞之尖叫的得意文具,「感情呢就樣樣都有感情的,如果沒感情就全丟了,每一樣都有它陪伴我大的嘛。」寫了許多小店故事,鬼唔知人要眼望前方,要進步,唔好成日諗舊時。但係,放學「去連鎖店搵收銀員買完撇」,同「去阿伯間舖頭玩」的回憶,我都係覺得後者精采難忘啊!寶元號大角咀大角咀道187號地舖記者:陳慧敏攝影:劉永發


方生說阿爺由清朝已開始造紙,1924年開了寶元號,四十多年前搬到大角嘴。

方生:「練習本上的這些間線,以前我們用『間線機』間出來的!現在都印刷了!」

以前寶元號還有師傅紮燈籠,現在剩方生自己入電芯。


雖然年代早忘了,但他說練習本上的「乘數訣」,比「九因歌」更早呢。

巨型的釘書機釘,跟設計可愛的大頭針,都是最少二十年前的產物了。

方生讀書時都有用的文儀組合,英國貨,當年可是貴嘢。


粉彩跟現在沒差別,但七十年代的鐵盒調色盤,當年還配有色磚,現在都找不到了。

方生讀書時用的彩色印刷練習簿,在當年可說是潮物,現在還不時有人來尋寶呢。

爸爸那代來港,造衣紙。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60901/19756006

【開學喇】深水埗文昌開筆禮 帶埋文具手冊去淨化

1 : GS(14)@2016-09-02 05:50:29

昔日小朋友開學第一筆,學寫人字,永遠排在腦海首位,學習做人道理。



從前,就聽新填地街興華文具店的老闆講過,他們仍在鄉村學校或私塾上課的時候,開學時都會到文具店買孔子像與毛筆,找老師或法師辦開筆禮。那些才幾歲的孩子叫蒙生,老師用毛筆沾上朱砂,在他的額上一點,開啟天眼,在萱紙上寫個「人」字,示意開始學做人的道理,是為「破蒙」啟智禮,跟成人禮、婚禮跟葬禮,被稱為人生四大禮。做人的道理喎!幻想中的畫面,是否比食ABCDE奶粉,幼稚園已識背乘數表型多了?



2011起,華人宇委員會都會在深水埗這間三太子廟,為學生辦文昌開筆禮,去年就有超過一千人參加。幼稚園、中學生、大學生到商人都跑來,排住隊摸摸神枱上代表聰明勤力的青蔥及芹菜,拜拜文昌帝君與魁星,排隊給高功法師行灑淨禮,再領一份開過光的文具套裝連朱砂筆,據說還可帶文具手冊來一起淨。執住神器的感覺,返學返工仲唔威返陣?華人廟宇委員會宣傳及發展文化小組主席葉長清先生還說,曾遇過懷孕中的媽媽,指著肚裏未出世的孩子說要「拜住先」,先拔頭籌。



完成開筆禮後,可以像日本神社般填許願咭,咭紙會在狀元榜上掛上一年,讓文昌帝保佑願望成真。

特意訂造的巨型銅筆,喻意「如椽巨筆」可以寫出有智慧又漂亮的文章。

20年代,要過海到上環文武廟可是長途跋涉大旅行了,詢眾要求,在深水埗三太子廟加建了文昌帝的神位。

三太子廟始建於1898年,隔壁的北帝廟就建於1920年,是二級同三級歷史建築。傳說,文昌帝是主管人世間功名利祿的天神。古時的讀書人每逢科舉之前,都會跑到廟裏奉祀文昌,望得保佑。而三太子廟裏供奉的,即是野性難馴,後來「改邪歸正」的哪喳,街坊話可以為小朋友驅邪驅瘟,廟裏三代都是廟祝的月姐說:「小朋友頑皮,來拜拜三太子會定好多啦!好靈架!」一場來到真的萬勿錯過。



華人廟宇委員會宣傳及發展文化小組主席葉長清先生,辦了三年開筆禮,無非想人記得民間傳統,與華人文化。

月姐說,每年除了小學生,還有大學生、商人都跑來參加開筆禮。

其實,信與不信,不外乎趁趁熱鬧,感受買少見少的傳統禮節。摸摸巨筆,3個月大到80歲大,都可以Reset再來再啟智,為自己打打氣。深水埗三太子及北帝廟文昌開筆禮日期:9月3日(星期六)時間:下午3時到5時鴨脷洲洪聖古廟文昌開筆禮日期:9月24日(星期六)時間:下午3時到5時記者:陳慧敏攝影:王國輝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60902/1975723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