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兴业太阳能飙涨调查:建筑业中的新能源


From


http://www.21cbh.com/HTML/2009-4-16/HTML_BMBVUSP8I0MX.html


4月9日,太阳能概念火爆异常。A股市场太阳能概念股大幅上扬,港股太阳能概念股也成为明星。华基光电(0155.HK)上涨20%,阳光能源(0757.HK)上涨15%。

涨幅最大的是兴业太阳能(0750.HK)。其当日高开后,一路冲击,最高涨幅达40%,收盘涨幅仍达24.48%,报2.39港元。而之前的两个交易日,兴业太阳能已累计上涨12%。

值得注意的是,此番表现抢眼的兴业太阳能,今年1月13日上市首日,开盘价仅1.07港元,仅三个月,其涨幅已超过123%。兴业太阳能也由此迈入10亿港元市值俱乐部。

根据兴业招股说明书显示,公司主要从事传统幕墙(建筑外立面玻璃组成部分)工程的设计、装配及安装,及BIPV(光伏建筑一体化系统)的设计、装配及安装。此外,公司还生产销售太阳能产品及幕墙产品。

流血招股

 “我们也不知道为什么上涨,公司没有敏感信息未披露,估计联交所会让我们出文件解释。”兴业太阳能董事会主席兼执行董事刘红维告诉记者。

实际上,“上市与不上市,我们内部也有激烈争论。但公司管理层最终决定还是上。”刘红维说。

争论原因是,今年初,金融危机蔓延导致市场低迷,不管是A股还是港股都基本处于停滞状态。兴业太阳能正是此时登陆香港主板。

1月13日,中国兴业太阳能技术控股有限公司在香港主板上市,发行价1.05港元/股。有媒体曾将此招股价称为“流血上市”。此种说法并不为过,因为这已十分接近PE投资的成本价,有点内地“原始股”的意味。

令刘红维欣慰的是,兴业太阳能的认购和上市表现都很好:超额认购70倍;上市后三日内上涨43.8%;这都好于同期上市的其他股票。同日上市的海峡石化只超额认购2.11倍,并于上市首日跌破发行价。

幸运之神在“流血”之后姗姗而来。

4月7日,财政部及住建部联合发布《关于加快推进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的实施意见》,实施“太阳能屋顶计划”,加快光电在城乡建设领域的推广应用。

“这是重大机遇,太阳能项目国内市场就此打开,空间巨大。”刘红维表示,“补贴力度之大,超乎预期,政策出台非常突然,没想到这么快。”

在刘红维看来,上述政策出台后,中国的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将迅猛发展,这对于从事BIPV设计安装的兴业太阳能是历史性机遇。

建筑业中的新能源

在兴业太阳能生产车间。工人正将买来的电池板装到车工好的铝合金框架中。再由专业施工队伍安装到建筑物便可。与传统幕墙不同的是,其玻璃中间多了一层可以发电的薄膜太阳能电池。

事实上,记者参观的生产车间,仅是光伏幕墙示范项目。大多数项目工作在工地现场完成。

“买过来电池板,需要封装等一系列工序,有的在工地完成,有的在当地建有厂房。”兴业太阳能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 幕墙发电设备并不是人人都可以做。光伏设备发电本身具有不稳定性,需要控制系统,且要并入城市电网。优先利用太阳能发电,不够时,再使用城网电力。这就需 要太阳能方面的专业技能和经验。建筑幕墙发电安装涉及到两个行业,一个是传统的幕墙设计安装,一个是太阳能设备的设计安装。缺乏行业经验,这个事都做不 好。这一点,我们都具备。而且,具有3年运作经验。”刘红维告诉记者。

“2007年,光伏项目占主营收入的20%,传统幕墙项目占大头。2008年,光伏业务已上升到35%-40%,今年一季度,大约上升到50%。”刘红维告诉记者,“现在,光伏项目合同饱满。”

盈利能力方面,传统幕墙业务的面利率在10%-20%,而光伏幕墙则在20%-30%。

在刘红维看来,国内鲜有其竞争对手,“同时具备传统幕墙、光伏设计安装能力经验的企业很少。仅汕头一家企业是潜在竞争对手,现在它没有上市。”

“全国有500个铁路站房(铁路候车大楼)需要新建,新建规划中,太阳能屋顶被提出来。铁路站房是最适宜利用太阳能的建筑之一,庞大的屋顶面积加以利用,也节约了能源。”但刘红维没有告诉记者,已获得500个站房的多少个项目。

“威海市民广场,光伏铺设面积7000平方米,这是我们目前最大的光伏工程。”刘红维透露。

“我估计,国家新能源补贴政策力度会逐年降低,这在德国、美国已得到证实。所以说,近几年是黄金发展期。”刘红维说。

“ 传统幕墙大家都会,如果是光伏幕墙,会的人很少,兴业太阳能就是一家。” 富友富勤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唐弢告诉记者,“未来几年,很难有企业跟进。大型工程招标时,肯定看重企业的行业经验。这正是兴业具备的。”富友富勤是兴 业太阳能独立财务顾问,2004年就进入投资,并指导兴业太阳能私募融资及香港上市。

光伏行业一位研究员告诉记者。“光伏市场是扩大的,从这一点说,盈利增长的确定性非常高。”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288

1973年建築業鉅子梁振邦提出的5點意見

 

1973年2月15日,鑑於當年股市熾熱,且有大量暗箱的情況出現,這位從事建築業的梁振邦先生在香港專科市場演講中,對當時的股市提出5點意見,在此列出其意見如下:

1. 停止拍地,政府負責增建房屋

他 認為推高股價的原因主要是因為某部分上市公司成功籌集資金,使得他們資金充裕,所以他們能以高價搶地,甚至有部分人士指出如果某部分人士不和他們合作,就 會故使他們以高價搶得地皮云云,就算降低拍賣價及付款方法也無補於事。他們高價搶得地皮後,股價就上升,導致有人以高價購得股票,導致損失,且建出來的物 業價格就會相應提升,使一般市民負擔不來,導致社會不穩。

故此,他認為政府應停止拍地,把所有屋宇改由政府興建,價格則由成本加上部分利潤而定,如此樓價則會大幅下降,亦安定民生,增加庫房收入。如果政府人士不足,私人公司可以承接該等工程。

2. 政府應多發行公共事業股票

他指出政府應該以高息多發行公共事業股票,計劃愈大愈好,越多越妙,並以資金多興建基建如水塘、跑道、住屋、廠房、天橋、行人隧道等,因為公共股票較少可操縱消息,如此即可避免投資者被愚弄,亦可以改變現時股票需要達百多年才能回本之弊。

3. 明令禁止股票市場人士作出損害公司行為

他在演講中講到,應禁止股票市場人士禁止擔任董事、並禁止內幕交易、甚至關連交易中低賣高買的行為,以達致他們暴利的目的,他認為,如此即像沙蟹中股票看不清底牌一樣,但是管理層可以看到股民的底牌,如此看來,投資者不輸才怪。

4. 上市公司購買資產估值工作應由政府處理

他提出,財政司(即現時的「財政司司長」)委任小組調查重估實際之估值供股民參考,這可杜絕部分因利益關係作出的估值師報告過分提高股值,以欺騙投資者的情況出現,但因為香港是一個自由市場,「假如市民仍願以十元購入一隻只值二角錢既舊且壞雞蛋,則無話可說。」

當年他更提及當年股票的情況,「一間虧蝕中而且沒有遠景和實際地權利益的股票,卻以龐大數字號召上市,實使人迷惘感概」。

5. 交易所負責人應對投資者負責

他對此有三個建議,第一為交易所負責人應解釋每日上市公司股價變化之理由,第二為交易所主席應提高透明度,且每年輪選,避免久任主席及權力過份集中。第三為四會應合而為一,使市價更為劃一,股市不會受旁門左道摧殘,且在互相監管下,不容易作弊或貪污受賄。

在看完他的說話後,現在我逐點給予一些評論。

1. 關於他提及的停止拍地,多興建類似居屋公營房屋,這是一項干擾市場的行為,況且上市公司高價購地是私人選擇,公司後來無論高低價售出物業導致獲利或虧損, 只是管理層的眼光的問題,股價上升下降已反映一切,如果以高價投資就是指他們不理性,要禁止投地,已和他第3點指出香港是自由市場,已是互相矛盾。

況且如果高價賣地,庫房收入增加,使政府可增加財源去作更多長遠的計劃,現時犧牲這個機會,把全部地皮改為公營建議,只能低價賣屋,未能盡情釋放土地的價值,會導致庫房流失更多。

何況,如不再推出地皮,導致物業供應斷層,樓價豈不是升幅更大,更多人買不起物業?何況不再拍賣,政府減少了一項收入,且要付出資金為未來物業投建,資金需求更大,政府如何平衡預算?

政府稅基一向狹窄,主要都是在薪俸稅和利得稅,如果增加該兩項稅款,只會使商業經營抑制,商人為減少稅項,導致瞞稅情況出現,收入下降,使得政府陷入惡性循環之中。

因為政府當年沒有興建出售房屋的經驗,加上他提出可委任私營處理事項,故此在由此在權力集中於政府、配套不相符及沒有廉政公署的情況之下,將會滋生嚴重貪污的情況,將會較當年由私人建屋的情況更壞。

但是,如果任由物業價格上升,將會導致市民耗盡一生積蓄,亦不能購屋,這會導致社會不穩,我是非常認同,但不一定是政府停止拍地可以解決到的,政府在此處應扮演的是輔助的角色,不是主導的角色。

在數年後,他的建議演生成為公共居屋的計劃,以居屋補貼公屋,興建廉租的商場以方便廉租屋住戶低價購物,是一個良好的設計,可以為廉租屋建立資金來源,亦可保護社會上有流動階梯,亦可利用居屋來協調住宅供應,避免房價過高,以導致社會問題出現。

2. 關於他第2點建議,我想請問當年電力及煤氣已由私人經營,只剩下水務由政府經營,他的建議是否把其他業務國有化? 這又違反了第3點自由市場的原則了。

況且要派高息,先要有盈利來源,水務本身不能賺錢,橋樑、隧道、開發大嶼山投資資金龐大,且長時期未能回本,又如何確認高息呢?

況且,公營機構效率降低,且管理人員並不是產權的擁有者,會導致大量利益不相稱的問題出現,如果規模大了,會變成私人王國,造成大量暗箱操作,以自己利益置於公司利益之上的情形出現,導致庫房資金流失。

這和他之前講的「因為公共股票較少可操縱消息,如此即可避免投資者被愚弄,亦可以改變現時股票需要達百多年才能回本之弊」,似乎只是轉變了另一個模式。

如果你想起1和2的建議,又想起他做甚麼,自己覺得他在這兩點上完全是把公司和自己利益置於公眾利益之上,所以幾乎只能部分接納,甚至完全不接納。

3. 其實這些東西一早應該有,因為這能避免管理層耗用公司資財的情況出現。現在上市規則亦已經有相關的關聯交易的細則出現,但仍是不能防止部分大股東出術的行為出現,但我明白他們只是不懂上市公司的原理吧。

如果他們能製造多年的盈利的話,將會較他們賺一時之利更好,如果以當年100倍P/E計算,只要他們持有10%的股權,製造多1元的盈利,將會多10元的財富,豈不是更好?所以節省公司開支,把開支多歸入自己,會有好處的。

但是他們知道這原理,也要這樣做,多數也是自己財務處理失敗導致的問題所致,但是如果是後者,我們為何要購買他們的股票?

4. 我認為到現在這問題仍未能完全杜絕,亦建議政府儘快實行類似的制度,就算財政司司長、證監會不能做,也應該給一個有足夠持股量的股東可以委任自己的估值師,自由為該資產進行估值,如估值過高,股東可召開股東大會,推翻收購。

5. 第一個交易簡直是不能接受,有時升跌哪能有原因呢,只能使上市公司發佈資料要及時讓公眾得悉,就已經是良好的制度。

至於第二及第三個提議,其實絕對不錯的建議,且是可以實行的。但是第二個建議要到1987年股災時,承著主席李福兆被控受賄,才能真正處理交易所是獨立王國的現象。

至於第三項,在1974年7月已經開始,但至1986年才正式合併,詳情可參考維基百科「香港證券及期貨交易史」。

總的來說,這位梁先生所談的東西,雖不乏擲地有聲之言,但是亦可以看見當年一部分人士對市場的不瞭解,亦摻雜了私人利益,不過第4點到現在仍適用,所以仍有一定價值,值得參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341

砍掉多項保證金 建築業盤活萬億資金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28057.html

國務院再出降成本重拳,這次直接受益的將是建築業。國務院初步估算,新措施將盤活建築業企業近萬億元資金。

6月15日,李克強總理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要求砍掉種類繁多的工程建築保證金,只保留4項,並堵死新設保證金灰色通道,推薦低成本的銀行保函方式來替代現金繳納,規範保證金管理。

對這一新政,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采訪的多位建築業人士表示公司將直接受益,降低被占用的企業資金,但也對這一舉措能否真正落地表示擔憂。工程建築領域的國企和大型民企能通過低成本的銀行保函方式來繳納保證金,但普通企業卻難以享受。

建築業保證金種類繁多約1.6萬億

工程領域保證金種類繁雜,負擔沈重到令人驚訝。

去年9月18日,李克強主持召開的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和發展座談會上,中國鐵建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孟鳳朝向總理訴苦水:“總理,我們現在一個項目要交多少保證金,我給您念念。有投標保證金、履約保證金、信用保證金、質量保證金、安全保證金、入市保證金、考核保證金、文明施工保證金、審計預留保證金、複墾保證金、施工進度保證金、農民工工資保證金……確實承受不起啊!”

當場,李克強向有關部門負責人布置道:“建築市場當然首先要確保安全,但不能打著保證安全的幌子,亂收一些不相幹的費用!”

今年3月30日,住建部聯合財政部發出《關於開展工程建設領域各類保證金清查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摸清目前建築業企業所需繳納的各類保證金現狀,提出分類處理意見。結果於5月31日前上報兩部委。

清查顯示,建築業企業保證金總額約占營業收入的10%,且多以現金方式繳納。2014年全國建築業企業營收16.57萬億元,按此比例估算,當年全行業繳納保證金約1.6萬億元。

一位央企分公司總經理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保證金負擔沈重,公司一年繳納各類保證金高達幾千萬,一些地方上有時要求企業繳納誠意保證金、信譽保證金等各種名目的保證金,占用了公司大量現金。

大嶽咨詢總經理金永祥對本報稱,一些強勢的招標方,甚至會收取報名保證金,比如你只有10億以上才能報名,這完全是不規範不合理的做法,甚至借此來阻止一些競標企業。

只保留4項保證金

基於工程建設領域保證金繁亂,15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首先從工程建設領域入手,清理和規範各方面過多過繁的保證金。

上述會議決定,清理建築業企業在工程建設中需繳納的各類保證金。除保留依法依規設立的農民工工資、投標、履約、工程質量4項保證金外,其他保證金一律取消。已收取的要於今年底前退還。

本報記者了解到,農民工工資保證金意在治理和預防拖欠、克扣農民工工資行為,各地保證金標準不一。比如海南規定施工企業、建設單位按施工合同總價款的2.5%作為農民工工資保證金。

投標保證金主要是為了防止投標人在遞交投標文件後撤銷投標文件,中標後無正當理由不與招標人訂立合同等行為,法律規定投標保證金不得超過招標項目估算價的2%,而履約保證金不得超過中標合同金額的10%。此次會議則規定,工程質量保證金的預留比例上限不得高於工程價款結算總額的5%。

為了杜絕保證金層出不窮,上述會議明確,未經國務院批準,各地區、各部門不得在工程建設領域新設保證金項目。推進保證金信息公開,建立舉報查處機制。

此外,上述會議規範保證金管理,在工程項目竣工前已繳納履約保證金的,建設單位不得同時預留工程質量保證金。對農民工工資保證金實行差異化繳存辦法,一定時期內未發生工資拖欠的企業可予減免,對拖欠工資的企業要提高繳存比例。

推廣銀行保函

此次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轉變保證金繳納方式。對保留的保證金,建築業企業可以銀行保函方式繳納。收取單位要嚴格按規定按時返還。

銀行保函是指銀行應申請人的請求,向受益人開立的一種書面信用擔保憑證,保證在申請人未能按雙方協議履行其責任或義務時,由擔保人代其履行一定金額、一定時限範圍內的某種支付或經濟賠償責任。

金永祥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建築企業通過銀行保函來繳納保證金是國際慣例,它只占用你的信用,基本不占用企業的資金,一般銀行只收取保函金額千分之一的手續費,這比企業從銀行貸款利率要低得多。

上述央企分公司總經理對本報稱,應該提倡低成本的銀行保函方式來繳納保證金,因為現在社會公開透明,企業若因保函違約,將付出更高的成本。

不過一位上海民營建築企業人士則表示,目前銀行願意給國企和大型上市公司開具保函,但對普通民營企業開具保函並不容易。

 “比如說我們這家民營企業若要開具1000萬的銀行保函,就必須存入銀行1000萬,這樣其實還是占用公司資金。國企和民企待遇不一樣。”該人士稱。

金永祥認為,目前保證金采用現金模式會給企業帶來較大負擔,應該推廣保函形式,與國際接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0940

建築業百億減負措施將出臺,這次瞄準資質掛證

“考證族”僅僅依靠考取建造師、會計師資質掛靠企業,以此獲取豐厚酬勞的如意算盤或將打翻。

第一財經從建築行業內了解到,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發布征求意見稿,稱將取消《施工總承包企業特級資質標準》中關於企業經理、財務負責人、一級建造師的指標要求;取消《建築業資質標準》中關於註冊建造師、職稱人員、持有崗位證書的現場管理人員、技術工人的指標要求。

這份內部征求意見的主要內容有取消建築業企業資質標準中的一級建造師、註冊建造師、企業經理、財務負責人、職稱人員、持有崗位證書的現場管理人員、技術工人等指標;2017的1月1日起,申請建築工程、市政公用工程施工總承包特級資質和一級資質的企業,工程業績以全國建築市場監管與誠信信息發布平臺為準,未進入發布平臺的業績不作為有效業績認定。

對此消息,第一財經記者第一時間向住建部市場監管司核實,對方表示,此文件目前正在內部征求意見階段,尚未公開。

天強管理咨詢有限公司總經理祝波善及其團隊按照當前的市場價格初步估算,施工企業每年維護企業和個人資質的費用在100萬至200萬之間,如果意見實施,全年建築企業減負總和將超百億。

祝波善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資質要求一旦取消,將是建築企業得到改革紅利的機會,消除了企業資質掛證人員費用,可以說是一次‘減負’”。

征求意見函的核心思想與國家的“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改革綱領性要求相吻合,也是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於2014年頒布的《關於推進建築業發展和改革的若幹意見》中強調的“淡化企業資質管理,強化個人執業資格”文件精神的具體落實。

我國建築行業長期以來實行機構資質和個人資質掛鉤的“雙軌制”行業監管模式。以施工企業為例,現行的《施工總承包企業特級資質標準》規定,施工總承包企業特級資質標準需要具備的條件有:企業經理具有10年以上從事工程管理工作經歷;財務負責人具有高級會計師職稱及註冊會計師資格;企業具有一級建造師(一級項目經理)50人以上等。

對於資質的嚴格要求造就了行業市場中的“考證一族”,即一些個人考下建造師或會計師等資格證掛靠在建築企業,每年可輕松獲得極高的收益,這一現象被稱為建築行業“潛在的灰色利益鏈”。

據業內人士透露,一級建造師、財務負責人的資質掛靠費用在去年達到歷史峰值,平均為3萬元/年/人,今年價格下降至每年2萬元左右。一些企業和個人甚至鋌而走險,“一證多靠”的現象也是業內公開的秘密。此外,施工企業還需以每人4000元左右的價格付款給提供信息的中介。

掛靠資質的危害極大。缺少資質的建築企業,其人員的配備和工程建設實力,一般都不能滿足工程建設的要求。所以,這類企業由於缺少專業人員、技術實力不達標,在工程建設中很容易出現安全事故和質量問題。一旦出事,掛靠資質的人員無法負擔相應責任。

祝波善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專訪時還表示,如果征求意見函的內容得到執行,資質門檻的降低,可以讓資質在市場中的作用大大減小,這將進一步激發市場活力。而有實力的項目經理或將自己申請資質,且把更多的精力真正放在項目工程的質量上。從前掛靠所需的費用將分流到企業利潤和真正幹活的人身上。

“那些通過出借資質生存的企業將面臨生存危機,這類企業有必要快速提高自營能力”,祝波善補充道。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9014

【建築】建築業應該如何估值:畫一張利潤總表,分析四大子行業邏輯鏈條與投資時種(下)

來源: http://www.ikuyu.cn/indexinfo?type=1&id=11442&summary=

【建築】建築業應該如何估值:畫一張利潤總表,分析四大子行業邏輯鏈條與投資時種(下)

關聯閱讀:【建築】建築業應該如何估值:畫一張利潤總表,分析四大子行業邏輯鏈條與投資時種(上)


業工程產業鏈——重點把握上遊制造業的盈利情況,緊跟行業 FAI

 

在這個細分行業內,我們將主要探討強周期的化學工程與鋼結構公司的核心驅因素。

 

化學工程的驅動力來源於化工 、石油化工以及煤化工企業加產能的動力,而這些企業是否加產能則取決於企業自身的盈利能力以及對終端產品的價格預期。從歷史經驗看, 化學原料企業收入、利潤邊際向好——行業 FAI 加速——化學工程企業收入、利潤增加,股價上漲的邏輯鏈條十分有效,從這個角度而言找到邏輯演繹的投資時鐘就顯的格外重要。

 

 

行業 FAI 是化學工程收入、業績的核心驅動要素。歷史上,上遊化學原料及制造業企業收入、利潤增速領先行業 FAI 的周期大約為 1 年,而行業 FAI 與化學工程企業收入、股價同期變化。

 

 


 

我們選取行業龍頭中國化學作為分析樣本,2011-2012 年,伴隨著油價的上漲,化學原料及化學制品制造業企業盈利能力改善,加產能意願提升,由此帶動行業 FAI 增速不斷上行,化學工程類公司股價也在業績不斷證實的情況下上行,獲取超額收益;2013 年以後化學原料 FAI 增速從高峰不斷下滑,龍頭公司中國化學收入的增速也開始了不斷下臺階的過程,行業 FAI 驅動化學工程收入業績明顯。

 

 

 

對於煤化工項目,需要緊跟產業政策和國家環評審批,政策預期變化也將會成為化學工程行業驗證指標。相對於煤制焦炭、電石等傳統煤化工,新型煤化工主要指煤制油、煤制氣、煤制烯烴、煤制乙二醇、煤制芳烴等項目,在 2014 年以前曾是化學工程的重要訂單來源。但是由於新型煤化工項目具有投資金額大(百億甚至千億規模)、建設周期長(3-4 年)、環保要求高等特點,再加上近些年來油價也處於低位,所以近些年來環保部一直不敢輕易放行,正在進行的煤化工項目建設進度也較為緩慢,因此2013 年以後新型煤化工對於化學工程類企業的訂單收入貢獻不斷下降;從公司維度,煤化工項目曾是中國化學訂單結構中主要的貢獻力量,訂單占比在 35%以上,2015 年起隨著煤化工項目審批的收緊,中國化學煤化工的訂單開始大幅下滑,2016 年半年度時訂單占比下降到了 7.8%

 

 

 

但是在 2016 年對於煤化工項目,最大的邊際變化來源於項目環評審核的放松, 順著該邏輯市場對於煤化工項目政策放松的預期產生,2017 1 化學工程公司股價也擁有較好表現。現代煤化工項目的環評審批自 2014 年下半年起趨嚴,根據我們的統計,2014 年只有一個煤化工新建項目環評獲批,而 2015 年,環保部更是收緊了煤化工新建項目的環評,當年未有新建煤化工項目獲批,多個大型煤化工項目的環評均被否;2016年環保部環評審批通過的項目多達八個,這其中就包含 15 年審批未過的山西潞安礦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高硫煤清潔利用油化電熱一體化示範項目、蘇新能源和豐有限公司 40 億標準立方米/年煤制天然氣項目。從邏輯上,我們認為 2016 年煤化工項目通過環評,意味著新型煤化工建設的預期在逐漸修複,並且 一旦有項目通過環保部的審批,將對後面的項目產生示範效應,那麽剩下上報 的新型煤化工項目未來通過環評的概率加大,順著該邏輯市場對於煤化工項目政策放松的預期產生, 2017 1 化學工程公司股價也擁有較好表現。

 

 

 

傳統意義上,鋼結構下遊主要為設備、廠房、場館等,歸類加總可以認為認為制造業的需求是鋼結構企業業務發展的驅動力。鋼結構的上遊行業為鋼鐵等原材料供應行業,下遊主要為設備、廠房、高層建築、橋梁、軌道交通、場館等,按照結構類型建築鋼結構行業又可分為建築輕鋼、建築重鋼、橋梁鋼和空間鋼等子行業。

 

 

 

在傳統領域,鋼結構的需求方主要為制造業企業,受制造業企業固定資產投資驅動。歷史上,鋼結構公司 2010-2011 年、2013 年兩次取得較好收益;其中 2010-2011 年,受四萬億政策推動,制造業企業固定資產增速持續維持在 25%-30%高位,並在 2011 年月達到頂峰的 32.4%,制造業企業加產能直接帶動鋼結構企業需求增加,行業景氣度極高,鋼結構企業的收入、利潤持續快速增長;之後制造業固投增速逐級下臺階,在 2013 6-9 月出現一波小的反彈,公司業績也有一個低位周期複蘇,之後隨著制造業固投的下行和行業產能過剩競爭格局惡化,傳統鋼結構企業的景氣度不斷下行。

 

 

 

未來受益於普通住宅應用比例提升, 鋼結構住宅有望成為鋼結構企業新的業績驅動力。我們認為 2012 年以前影響鋼結構企業收入利潤增速的主要是工業廠房等傳統領域,但是工業廠房的量畢竟有限,未來裝配式建築推廣對於鋼結構企業的驅動影響將會更強。

 

長期看,人工成本上升要求更少的現場安裝和更短的施工周期、綠色建築要求裝配式施工以及可回收再利用的建築材料,這兩點都將在中國的未來持續增強,鋼結構建築在新增建築中的占比不斷提升有望得到驗證。

 

現階段由於技術體系的進步,鋼結構住宅的直接成本已經和鋼混結構十分接近,根據我們的測算與傳統的鋼混結構相比,小高層(18 層以上)的直接造價成本差已在 10%左右,並且未來隨著人力成本不斷提升,我們認為這一差距將在 5 年之內消失。

 

 

 

短期看,國家對裝配式建築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政策不斷加碼將成為裝配式住宅的驗證信號。2016 1 1 日起,由住房城鄉建設部住宅產業化促進中心、中國建築科學研究院會同有關單位歷時兩年多編制的國家標準《工業化建築評價標準》正式實施,對工業化建築有了更明確、科學的劃分標準。2016 2 月,《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工作的若幹意見》又明確提出,力爭用 10 年左右時間,使裝配式建築占新建建築的比例達到 30%,積極穩妥推廣鋼結構建築。地方政府對建築產業化重視程度也明顯提升,多地已經出臺針對裝配式住宅的補貼鼓勵政策。

 

 

 

企業層面,裝配式建築龍頭杭蕭鋼構不斷獲得新業務許可訂單,收入利潤推動作用逐漸顯現也是重要的驗證指標。2010 年公司開始鋼結構住宅項目開發,房產業務收入在 2013年度開始體現,2015 年起至今公司共完成 38 單技術許可訂單,帶動公司收入和利潤出現較大增長,未來行業龍頭杭蕭鋼構不斷獲得技術許可訂單也可以成為裝配式建築的驗證指標。

 

 

 

看懂建築 行業的估值

 

逃不開的周期基本面的趨勢投資才是 A 股投資的本質。建築行業估值體系可以大致分為周期類和周期成長類,具體又可以分為 裝飾、園林、國際工程、鋼結構、化學工程、綜合建築央企、基建民企、基建地方國企、設計 9 個大類。分類標準主要是根據他們的業績驅動力和企業屬性,相同板塊公司的股價波動在歷史上也表現出較高相似性。(我們使用動態 PEPE=當時股價/當年 EPS

 

通常綜合建築央企,地方國企偏周期屬性,同樣遵循低 PB 買入的周期股基本規律,在基本面和估值底部布局等待拐點會事半功倍; 而像裝飾園林類的民企(未來不排除出現新的細分行業)在市值較小的階段,如果能夠連續三年業績高速成長(30%以上),往往能夠講出大行業小公司的成長故事,估值將較一般周期建築股給出顯著估值溢價。逃不開的周期,其實建築行業的成長股本質上是周期成長,最終估值難逃均值回歸,但過程中由於成長故事被賦予了估值溢價,印證了申萬宏源策略反複強調的理念:基本面的趨勢投資才是 A 股投資的本質。

 

在裝飾板塊歷史估值主要在 12X-40X 為區間波動,板塊五年間的平均估值為 29X ,目前估值處於歷史中低位置。

 

裝飾塊板塊 2010 年漲幅較大,當時的邏輯是:1)裝飾行業是萬億級的大市場,但是上市公司僅有幾十億的收入規模,市占率不到 1%,未來有很大的提升空間;2)裝飾行業有較強消費屬性,通常每 7 年會有一次重新裝修的需求;3)行業內的公司自身處在高增長階段,業績配合。

 

之後14 年中裝飾板塊迎來一次估值大幅提升的機會,從 10-15 倍最高提升至40-60 ,當時主要是因為金螳螂開始講互聯網家裝的故事,用套餐式標準化裝修切入家裝領域,並給出家裝千億收入的規劃,改變了投資者對其未來的現金流預期,之後亞廈股份、廣田股份也切入互聯網家裝,板塊估值大幅提升。

 

裝飾板塊 由於和房地產,尤其是商業地產的相關性較高,目前景氣度偏低,估值也在歷史較低區間,不過 16 年行業訂單增長尚可,家裝電商、智能家居等新業務的發展。也都可能成為未來估值提升的催化劑

 

 

 

園林板塊歷史估值主要在 18X-50X 區間波動,板塊五年間的平均估值為 38X ,目前估值處於歷史中間位置。

 

園林塊板塊 2010 年漲幅較大,當時的投資邏輯和裝飾板塊非常類似:1)也是大行業,小公司的邏輯;2)地產銷售旺盛,企業盈利水平好,業績高增長。

 

2012 年底至 2013 年初,市政園林估值大幅提升,當時主要的邏輯是十八大提出了美麗中國的建設理念,對未來園林綠化投資的樂觀預期形成。

 

2016 年中旬,園林板塊 漲幅明顯,主要邏輯是:1PPP 模式逐漸成熟,項目大量落地;2)企業訂單業績高增長。

 

園林板塊受益於 PPP 模式推進,上市公司有望通過 PPP 模式不斷提升市占率,景氣度較高,隨著業績的高增長得到驗證,估值還有系統性提升的空間。

 

 

 

國際工程板塊歷史估值主要在 12X-40X 區間波動,板塊五年間的平均估值為 28X 目前估值處於歷史較低位置。

 

國際工程在板塊在 2009 年初漲幅較大,主要邏輯是:1 )當時國家提出“421 專項,對一批重大國際工程項目的信保和貸款加速,走出去的重視程度大幅提升;2)大市場小公司,中工國際的成長屬性再次被認可;3)中工國際 2009 年取得 46%的高增長。國際工程 板塊 2014 年底,估值提升帶動股價大漲,當時主要是受益一帶一路戰略的提出,行業整體估值大幅提升。

 

專業國際工程大板塊正在形成,從原先主要是中工國際、中材國際兩家,到現在四家形成一個完整的板塊,在板塊估值較低的情況下,受益於 一帶一路建設實質性推進,企業迎來訂單加速、業績加速階段 ,未來板塊系統性估值提升空間大。

 

 

 

綜合性建築央企板塊歷史估值主要在 6X-25X  區間波動,板塊五年間的平均估值為 11X ,目前估值處於歷史中間位置。

 

綜合性建築央企周期性較強,對基建投資、流動性周期的反應更明顯,在 2012-2014年業績出現不同程度的放緩,估值也跌到歷史最低點,估值曾殺到 4-7 倍,但是隨著一帶一路戰略的推進,流動性環境的邊際寬松,很快展開一輪快速上漲。

 

綜合性建築央企板塊收益於 PPP 模式的推薦,是目前 PPP 項目最有實力的競爭者,後續業績訂單加速、一帶一路 發力、國企改革等構成估值提升的催化劑。

 

 

 

基建民企在板塊歷史估值主要在 15X-50X 區間波動,板塊五年間的平均估值為 31X 目前估值處於歷史中間位置。

 

基建民企板塊往往可以講如成長故事,如 PPP ,外延擴張,轉型升級等等,所以估值波動性較大。該板塊受益於 PPP 模式 的推薦,率先獲得市場領先地位,並且業績能加速增長的公司有望獲取更高的估值。

 

 

 

鋼結構板塊歷史估值主要在 15X-50X 區間波動,板塊五年間的平均估值為 39X ,目前估值處於歷史中間位置。

 

鋼結構此前主要用於工業廠房和大跨度公共建築,在 2008 年大量廠房開始使用鋼結構時,股價有很好的表現,但是隨著制造業產能過剩開始,業績表現平平。 未來裝配式建築如果能夠推廣起來,將極大帶動鋼結構板塊的需求,屆時技術研發領先的企業有望獲得估值提升

 

 

 

化學工程板塊歷史估值主要在 10X-45X 區間波動,板塊五年間的平均估值為 23X ,目前估值處於歷史中間位置。化學工程板塊體現為比較強的周期性,化工和煤化工投資如果企穩,對公司利潤和股價將產生大幅帶動。

 

 

 

設計板塊歷史估值主要在 20X-45X 區間波動,板塊五年間的平均估值為 34X ,目前估值處於歷史中低位置。設計板塊是人才密集型行業,壁壘相對較高,打造大設計公司和利用好 PPP 模式是未來發展的重要契機。

 

 

 

地方建築國企板塊歷史估值主要在 11X-45X  區間波動,板塊五年間的平均估值為 19X ,目前估值處於歷史中等位置。 國企改革、訂單快增長、業績加速等是該板塊公司估值提升的核心驅動力。

 

 

 

獲取建築行業的超額收益

 

我們總結出建築行業歷史上主要四個明顯的超額收益階段,分別是:12007 1 月至 2009  1 月;22012 1 2013 6 月;32014 7 2015 5 月;42016 7 2016  12  月。

 

 

 

具體分析這四個超額收益階段:

 

2007 1 月至 2009 1 月這一段超額收益持續時間最長,實際上也是由兩個上升波段共同構成的,超額收益主要發生在大盤 2200-5500 點期間,相對滯後於煤炭、有色等強周期品種。 推動 這一波超額收益的主要原因:1 )前期主要是整個經濟過熱,地產銷售旺盛,雖然 2007 年開始收緊流動性,但是實體經濟過熱和股市樂觀情緒依然在蔓延;2)後期主要是四萬億投資 計劃 的推出,改變了投資者對經濟增長的預期,這個階段基建投資加速,2009 年初一度達到 50%的增速。

 

2012 1 2013 6 月的超額收益階段持續時間較長,但是漲幅相對緩慢,主要的原因是:1)全球尚未找到新一輪的增長動力,國內經濟增長的壓力較大,此時流動性開始釋放寬松信號,過度悲觀後,經濟複蘇的預期加強;2)房地產和基建投資增速開始回暖,商品房銷售面積從 2012 年的負增長恢複到 2013 35%的增長,基建投資從個位數增長回升到 2013 年一季度 26%的增長,帶動建築板塊不錯的超額收益行情。

 

2014 7 2015  5 的超額收益階段持續時間不長,但是漲幅大,主要原因是:1)基本面情況是流動性開始寬松,降準降息交替進行,綜合建築央企業績拐點到來;2)建築股的估值幾乎達到歷史最悲觀的時候,當時綜合建築央企只有 4-7 倍的 PE 估值,預期利潤增長在 15%-20%3)事件催化上,一帶一路戰略的推進改變了投資者對建築板塊未來成長空間的預期,綜合建築央企和國際工程公司展開快速上漲,超額收益非常明顯。

 

2016 7 2016 12 的超額收益階段持續時間不長,漲幅相對較大,主要原因是:1 PPP 主要推手,在經濟穩增長壓力增大的背景下,PPP 驅動建築企業訂單和業績一輪快速增長,得到投資者的認可,先是市政園林、基建民企板塊的公司快速上漲;2)險資舉牌低估值業績增長穩定公司,推動中國建築等綜合建築央企快速上漲;3)流動性環境維持寬松格局,建築企業訂單和業績增長加速。

 

建築板塊獲得超額收益的必要條件是邊際上正在形成對核心驅動力的樂觀預期,且股價尚未充分反映(如估值、倉位等)。基建穩增長的故事、地產數據超預期、事件性催化(如一帶一路、PPP、裝配式建築)等容易使投資者對核心驅動力開始形成樂觀預期,之後宏觀經濟、企業盈利等數據如果能進一步驗證,建築板塊就很容易形成超額收益行情。

 

流動性邊際 寬松是建築 板塊 取得超額收益的充分條件。建築板塊的業績受房地產和基建投資的影響較大,流動性的寬松與否又決定了地產銷售和基建投資的景氣度,而且流動性環境對建築企業的資產減值損失和財務費用影響很大,所以在寬松的流動性環境下,建築板塊更容易產生超額收益。我們之前總結的四個超額收益階段,其中第二和第三階段是有受到流動性邊際寬松的直接推動。

 

 

 

商品房銷售面積和基建投資增速也是建築板塊超額收益的主要驅動力,有一定的先導意義,但關鍵還是要註意把握投資者的預期,當預期和數據互相印證的時候,往往能產生大行情。

 

 

 

結語——策略思維看建築

 

本篇策略如何看建築,綜合行研和策略分析師視角,旨在構建一個建築行業股票研究的框架體系,目的是總結歷史規律,體系性尋找未來超額收益。建築行業的研究同樣以 DCF模型為基礎,行業研究員核心研究的變量是未來的現金流變化,而研究現金流變化關鍵是把握行業核心驅動力。在我們的框架里,使用 DCF 模式不是用總量思維,而是邊際思維,即在市場有效的前提假設下,判斷核心驅動力變化對股價的影響。

 

建築業由需求驅動,且其價格不影響需求,對業主投資意願和投資能力的分析是重點。建築行業居於整個產業鏈的中遊,從生產過程來看更類似於代加工行業,產量不受存貨與產能的幹擾,定價模式也多采用成本加成法易於傳導,因此無論從還是從兩個角度來看,建築業主要由終端需求直接驅動,對於行業的分析只需要看量,不需要看價。

 

裝飾園林、基建、國際工程和專業工程是建築行業的四大細分板塊,其驅動力- 信號驗證體系各有差異。裝飾園林具有明顯的周期成長屬性,地產後周期疊加消費升級所帶來的需求提升是行業發展的核心驅動力; 基建的最終付費者是政府,在投資時鐘上,需要緊跟終端政府需求以及政策變動順勢而為; 海外工程缺口長期存在,國家海外戰略支持力度特別是金融支持將直接影響該類公司項目的新簽和生效,由此延伸國家對外鼓勵政策以及信保、信貸的支持構成了國際工程行業主要的驗證指標; 專業工程屬於強周期行業細分,重點把握上遊制造業企業的盈利情況,需要緊跟行業 FAI 變化擇時參與,比如油價持續上漲可以成為化學專業工程行業公司的股價啟動信號。

 

申萬宏源策略認為以己為本,觀察市場才能推理預期變化,估值是結果,可以幫助我們衡量股價隱含多少投資者預期;估值不決 定股價方向,但能影響幅度。目前來看,國際工程、裝飾板塊估值處於歷史較低區間,其他板塊估值處於歷史的中間位置。當估值處於歷史較低區間(表明預期較低),而行業基本面正在醞釀大變化時往往有大機會,如14 年的一帶一路,16 年的 PPP 等。

 

逃不開的周期基本面的趨勢投資才是 A 股投資的本質。建築周期股的估值體系與成長股又不同,通常綜合建築央企,地方國企偏周期屬性,同樣遵循低 PB 買入的周期股基本規律,在基本面和估值底部布局等待拐點會事半功倍;而像裝飾園林類的民企(未來不排除出現新的細分行業)在市值較小的階段,如果能夠連續三年業績高速成長(30%以上),往往能夠講出大行業小公司的成長故事,估值將較一般周期建築股給出顯著估值溢價。逃不開的周期,其實建築行業的成長股本質上是周期成長,最終估值難逃均值回歸,但過程中由於成長故事被賦予了估值溢價,印證了申萬宏源策略反複強調的理念:基本面的趨勢投資才是 A 股投資的本質。

 

通過研究建築行業歷史上主要的四個明顯超額收益階段,我們的結論是,建築板塊獲得超額收益的必要條件是邊際上正在形成對核心驅動力的樂觀預期,且股價尚未充分反映(如估值、倉位等)。基建穩增長的故事、地產數據超預期、事件性催化(如一帶一路、PPP、裝配式建築)等容易使投資者對核心驅動力開始形成樂觀預期,之後宏觀經濟、企業盈利等數據如果能進一步驗證,建築板塊就很容易形成超額收益行情。 流動性的寬松(主和 要觀察基準利率水平變化和 M2  增速)是建築板塊獲得超額收益的充分條件。流動性環境影響地產銷售和基建投資的景氣度,且對建築企業的資產減值損失和財務費用影響很大,我們之前總結的四個超額收益階段中,第二(2012  1 2013 6 月)和第三階段(2014 7 2015  5 月)就受到流動性邊際寬松的直接推動。(完)


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僅供受眾參考,不代表任何投資建議,任何參考本文所作的投資決策皆為受眾自行獨立作出,造成的經濟、財務或其他風險均由受眾自擔。


新財富酷魚正在積極建立和讀者、合作夥伴的聯系,你想獲取更多有價值資訊嗎?你想成為我們網站的作者嗎?你對我們的網站的更新有什麽建議?請掃描以下二維碼聯系我們的主編(本微信號不洽談廣告投放事宜,加的時候請註明“新財富+您所在公司”):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4443

“營改增”一周年:生活服務業稅負下降力度最大,建築業最小

自“營改增”全面推行近一年以來,“四大行業”中小規模企業占多數的生活服務業可謂受益最大的行業。

27日,普華永道會計師事務所一份最新的報告分析,在建築、房地產、金融和生活服務業中,生活服務業稅負下降力度最大,建築業最小。報告也預測,未來加大對偷稅漏稅等不法行為的稽查力度將會成為趨勢。

生活服務業稅負下降近30%

2016年5月1日,我國開始全面推行“營改增”,試點範圍擴大到建築業、房地產業、金融業和生活服務業等四大行業。

根據中國稅務總局網站的數據,“營改增”涉及到將原征收營業稅的近1600萬戶企業納稅人、1000萬自然人納稅人和超過2萬億元的營業稅收入改征增值稅。

數據也顯示,2016年5-11月,建築、房地產、金融、生活服務四大行業,累計實現增值稅應納稅額6409億元,與應繳納營業稅相比,減稅1105億元,稅負下降14.7%。

其中,建築業減稅65億元,稅負下降3.75%;房地產業減稅111億元,稅負下降7.9%;金融業減稅367億元,稅負下降14.72%;生活服務業減稅562億元,稅負下降29.85%。可以看出,在上述四大行業中,生活服務業稅負下降力度和減稅規模是最大的,建築業則是最小的。

普華永道中國稅務部合夥人李敬語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建築業原來的營業稅稅率是3%,‘營改增’之後稅率增加到了11%,所以稅率的提升是它的稅負降低沒那麽快的原因之一。而且,建築行業的進項抵扣是不容易得到的,因為一些建築材料可能會從一些個體工商戶采購,這一部分的進項采購很難得到專用發票進行抵扣,這是行業的現狀。”

進項抵扣難已經引起了政府層面的註意。此前,深圳一位財政部門的官員就曾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她在做企業調查時,發現很多建房子的企業買鋼筋水泥的時候,習慣從不太正規的廠里買,這樣就拿不到增值稅抵扣發票,抵扣不了稅。

那麽,為什麽生活服務業稅負下降力度較大?李敬語分析,生活服務業中小規模企業占多數。如果是小規模企業,那麽增值稅率將從營業稅率的5%降到3%,直觀減稅;而一般納稅人雖然適用6%的增值稅率,但可以獲取較多的進項發票,如房屋租金、裝修、設備、日常用品等。

加大偷漏稅等稽查力度是趨勢

根據國家稅務總局統計,“營改增”實施以來,98%左右的試點納稅人實現了稅負下降或持平,越來越多的納稅人享受到改革帶來的減稅紅利,總體減稅規模越來越大。2012年1月~2017年2月,“營改增”帶來的減稅總規模累計已超過1.2萬億元。預計到今年4月30日,全面推開“營改增”試點一周年將實現減稅6800億元左右。這是近年來中國最大規模的減稅措施。

不過,據第一財經記者了解,有些企業仍表示對“營改增”的效果感受不明顯,極少數企業甚至出現了不同程度的稅負上升。此次普華永道的報告也分析,之所以出現稅負不減反增的情況,是因為目前增值稅抵扣鏈條仍存在沒有打通的地方。

該報告也預測,下一步政府的改革方向是更好地落實“營改增”試點政策,完善增值稅抵扣鏈條。與此同時,將會簡並稅率。

今年4月19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將推出進一步減稅措施,持續推動實體經濟降成本增後勁。在一季度已出臺降費2000億元措施的基礎上,繼續推進“營改增”,簡化增值稅稅率結構。從今年7月1日起,將增值稅稅率由四檔減至17%、11%和6%三檔,取消13%這一檔稅率;將農產品、天然氣等增值稅稅率從13%降至11%。同時,對農產品深加工企業購入農產品維持原扣除力度不變,避免因進項抵扣減少而增加稅負。

李敬語分析,目前國際上大部分國家的增值稅稅率在一檔到三檔之間,選擇統一稅率的國家比例呈現上升趨勢。“現代增值稅統一稅率的簡單透明以及高效便捷不僅具備強大的財政籌資能力,也符合市場經濟體制下產業間公平競爭的內在要求”。

李敬語也預測:“一方面要減稅,一方面稅收要實現整體增長,未來可以預見的是稅務局必然會加大對偷稅漏稅等稅務稽查的力度。”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7179

共享經濟只能打車、租房?看看這家公司怎樣在建築業“共享設計師”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8/0108/166828.shtml

共享經濟只能打車、租房?看看這家公司怎樣在建築業“共享設計師”
牟小姝 牟小姝

共享經濟只能打車、租房?看看這家公司怎樣在建築業“共享設計師”

一個傳統的2B行業與最新的共享模式結合,會迸發出怎樣的火花?

 

世界上最難的就是革自己的命。

 

t01175743704a09356d

天際數字創始人吳國平

 

在魔叮CEO段建功看來,“吳總的‘革命’帶著強烈的理想和情懷”。

 

段建功口中的吳總,是建築表現(建築設計的表現形式)行業的領軍人物——天際數字創始人吳國平。關於為什麽說吳國平是在“革命”的這個問題,要從他和天際數字說起。

 

天際數字的前身是一家為建築行業客戶提供建築效果圖、視覺動畫和建築數字展廳等業務的公司,總部設在深圳。2003年“非典”之後,吳國平奉總公司的命令,帶著6個人的小團隊到北京開拓市場,用30萬的資金註冊成立了北京天際數字公司。

 

三年之後,總公司戰略調整,打算放棄北京子公司。吳國不願放棄已經初步打開局面的北京市場,於是和他的團隊核心成員,湊錢將北京公司51%的股權買了下來,從此走上了創業的道路。

 

2008年,吳國平與國內一家知名行業機構有過短短一年的換股聯姻,但因發展理念不同而分道揚鑣。之後的事情是,吳國平同夥伴們重新註冊了“天際數字”,成為一家從事計算機三維技術在建築信息可視化領域應用的技術公司,繼續書寫他和建築行業的故事。

 

吳國平在建築行業幹了二十多年,設想過打造一個“雲平臺”——讓建築領域各個專業的設計師和工程師都不必再掛靠於某個設計院或機構,而成為獨立設計師,在雲平臺上設立自己的工作室。從某種意義來說,吳國平這樣的設想,無意是在革自己的命。

 

吳國平的“革命”想法,源於他對建築行業痛點的深度體察:從運營成本來看,傳統效果圖公司運營成本居高不下;從工作能力來看,行業門檻過低,人才缺口大,技術人才層次不齊;從地域來看,二三線城市無法找到“北上深”的優質圖形師出圖;從服務來看,一對多服務較為普遍,一個設計師很可能同時服務幾個項目等等。

 

通過朋友介紹,從搜狐離職準備創業的段建功結識了吳國平,兩個人一見如故。吳國平的“革命”情懷吸引了段建功,他覺得創業不一定只為了錢,更應該有情懷這個東西。

 

20172月,“魔叮”項目應運而生,由天際數字公司全資啟動,段建功擔任CEO

 

微信圖片_20171229112540

魔叮科技CEO

 

“魔叮”是一個優質創意服務平臺,主要提供建築效果圖、匯報多媒體影片、建築三維動畫片等創意服務。可以說,魔叮就是效果圖制作者的聚集地,以按需服務及共享經濟為特色,專註於為建築設計院與效果圖制作從業者服務。

 

20173月,在沒有大力傳播的情況下,魔叮平臺正式上線。幾個月的時間,平臺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超過2000名建築表現設計師加入,其中40%的設計師來自一線城市,合作客戶已經超過700人,合作項目超1000個。

 

 建築表現行業也能引入“共享經濟”

 

在共享成為新趨勢的時代,魔叮打出了共享設計師的概念。

 

用共享設計師模式解決供需兩端

 

對設計師來說,共享的方式不僅可以打破地域、時間限制,讓他們能隨時隨地發揮專業能力,還能讓每一個設計師在平臺的社區與素材版塊中,隨時獲取想要的信息與資料,減少畫圖的時間,從而提高工作效率;而對項目方來說,他們可以大範圍地選擇全國各地的優質設計師,突破過去單一的設計公司局限,更好地利用外部資源。

 

在此基礎上,魔叮則能實現設計“眾包”——一個項目可以是一個設計師完成,也可能是多個設計師共同完成。這不僅能提升設計師的工作效率,從市場的角度看,低於市場60%的項目發布價也能大大降低企業成本。

 

在設計師的甄選上,魔叮會通過項目經理和項目總監對每一個註冊設計師進行實名認證審核。此外,每一個設計師還要提交個人簡歷,上傳個人作品,並且要完成一份考題。通過平臺認證後,這些設計師就可以通過魔叮平臺自由搶單,優質的設計師可以優先派單,並且有機會晉升為魔叮合夥人。

 

“為了避免造假的可能性,最後的考題就成了關鍵。如果一個設計師是做模型的,那我們就從模型庫里找一道題模型的題考核他;同樣,如果是設計師是做渲染的,就做渲染的題。這就是為了保證每一個設計師都有真材實料。”段建功說。

 

對於那些註冊成功的設計師來說,挑戰依舊存在。在每一個項目完成之後,項目方都會從三個維度對設計師進行評估;第一,評估設計能力;第二,評估工作效率;第三,評估服務態度。這些評價會真實地呈現在魔叮平臺,從而督促設計師發揮出最好水平。

 

微信圖片_20171229140155

 

通過項目經理負責制實現全程把控

 

項目經理在魔叮平臺起到的作用就是連接,每一個項目經理都能對項目的全程設計進行把控,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項目方“盯圖”與跑多個設計公司的人力成本。項目方只需要對接項目經理,把要求告訴項目經理,項目經理就會把他們的需求與魔叮平臺上的設計師進行配合和對接。

 

魔叮平臺對項目經理的選擇也有著嚴苛的要求:從業五年以上,畫過上千張圖,具有良好的溝通表達能力,能對整個項目的所有流程進行品控。其中,對整個項目的把控能力是最重要的。把控能力可以細化到每一個溝通環節,項目經理通過不斷分析客戶要求和反饋的問題,提取重要的信息和內容,然後同步到項目手冊上,項目手冊也會伴隨溝通和反饋不斷更新和優化。

 

現階段,魔叮的50多名項目經理都是招聘來的。“一個平臺需要向前發展,必須有自己的發展路徑。如果項目經理全靠我們自己去招的,平臺是永遠不可能做大的。我們希望未來能有更多的項目經理出自魔叮自己的平臺,所以采用了內部晉升的方式為平臺蓄力。”

 

具體而言,新註冊的設計師一般都屬於C級,當他做到一定的項目量之後,平臺會根據他的完成情況和客戶反饋做一次評估,然後逐步升級到A級。A級設計師要經過一系列的考試和培訓以後,才有可能變成魔叮平臺的項目經理。

 

重構產業新生態的“未來畫像”

 

當前,魔叮的產品形態包括移動端APP以及網頁端產品。魔叮社區則是一個為設計師提供學習交流機會的互動平臺,設計師除了自由互動,還可以發布原創文章,分享行業經驗、軟件教程等,同時獲取打賞,魔叮也會不定期舉行魔叮課堂,幫助設計師提升專業能力。

 

“目前建築效果圖的市場規模每年可達30億,如果把遊戲、美術、施工圖都加進去,量就更大了。”段建功說。

 

201710月,魔叮獲得了500萬元天使輪投資。段建功的夢想是把魔叮打造成一個大數據服務公司,對人和項目進行精細化畫像。比如,項目方要在某地做一個項目,只要提供一個構想,魔叮就能通過平臺的數據積累,在最短的時間里推薦1015個樣板選擇,從而大幅提高設計師的做圖效率。“其實互聯網做到最後依靠的就是數據,而不是組織方式。我們會逐步積累線上的項目、素材等,當這些數據沈澱下來以後,我們將會為行業做更多的事情。”

 

 

魔叮 吳國平 段建功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0179

建築業產值哪家強?江浙遙遙領先,中西部增長快

建築業是拉動國民經濟增長的重要支柱產業之一。2017年,全國建築業總產值為213954億元,同比增長10.5%,增速略有回升。

對各地來說,建築業與當地的區域經濟和城鎮化發展狀況密切相關。國家統計局公布的2017年各省份建築業總產值數據顯示,去年有7個省份的建築業產值突破了1萬億大關,河南、貴州等中西部省份建築業產值快速增長。相比之下,東北、華北等地增速較為緩慢,不少地區甚至出現負增長。

江浙遙遙領先

數據顯示,2017年突破產值突破萬億大關的省份達到了7個,比上一年度增加了3個,分別是廣東、河南和四川。

江蘇和浙江兩省領跑全國建築業,兩省均超過了2.7萬億大關,分別為27956億元和27236億元。兩省之和占據全國的25.8%,連續多年來占比超過25%,江浙一帶產生了南通建工集團、江蘇建工、中天建設集團、浙江建工集團、廣廈建設集團、昆侖建設集團等一大批建築龍頭企業。

江蘇、浙江兩省是全國建築業發展的大省強省,其突出特點是經濟總量大、發展速度快和行業實力強。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一批江浙建企從幾千萬元的地方建築工程隊,快速成長為產值上百億的建築企業集團,增速遠超國有大型建企。從以前國有大型建企的勞務分包商成為平起平坐的競爭者,江浙民營建企在中國建築業的發展中已占據重要地位。

其中,南通、紹興則是江浙二省建築業傑出代表,兩地在建築業方面的產值占所在省的四分之一左右。例如,在浙江,從“全國建築業產值第一縣”的東陽,到“特級企業數量最多的縣級市”上虞市,以塊狀模式為主要特征的浙江建築經濟,通過區域集聚、產業集聚和企業集聚,不斷發展壯大。

廈門大學經濟學系副教授丁長發對第一財經分析,江浙地區素有經商傳統,商品經濟意識濃厚。改革開放之後,當地集體經濟、社隊經濟快速發展,很多社隊集體經濟從事建築工程。到後期,當地政府因勢利導,引導企業不斷轉型升級和產權制度改革,培育龍頭骨幹企業,實現了所有制結構由國有、集體經濟向民營經濟的轉變。

在江浙之後,第三名的是來自中部地區的湖北,總量不到江浙的一半。從歷史發展進程來看,2000年,湖北建築業總產值454億元,居全國中下遊。2012年總產值躍升至6865億元。自2014年以來,湖北建築業連續3年總產值破萬億,穩居全國第三。目前,建築業為湖北貢獻了220多萬個就業崗位,增加值占GDP的比重達到6.9%。

近年來,湖北省大力實施品牌戰略,扶持了一批傳統特色產業,培育和打造了中建三局、武漢橋建、大冶古建、黃岡窯爐等具有湖北特色的建築業“10大特色品牌”;統籌協調全省建築業企業“走出去”,共有110多家企業在全球40多個國家和地區承接業務,承攬了“中巴經濟走廊”等一批重大標誌性項目。

表1:2017年各省份建築業總產值(單位:億元)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

廣東僅位列第六

相比之下,廣東建築業產值雖然突破1萬億大關,但僅位列第六,僅為江浙的40%左右。

丁長發說,廣東毗鄰香港,改革開放之後三來一補的外向型經濟快速發展,珠三角不少地方通過租金經濟、土地升值等獲益,或者以小個經濟為主,與江浙地區的集體經濟差別很大。

廣東體改研究會副會長彭澎說,廣東的建築企業也不少,尤其像揭陽、吳川等地從事建築行業的也很多。不過相比江浙地區較高的管理水平,廣東的建築業發展相對滯後,很多還是停留在包工頭、工程隊階段,實力有限。“江浙地區的建築行業發展水平較高,管理水平高,實力雄厚,溢出效應很強,他們很多都走出到外省去,而廣東的建築隊伍都是在本地消化,走出外省的相對較少。很多央企和外地大型企業都進入到廣東市場。”

數據顯示,去年廣東建築業在外完成的產值僅為2196.9億元,僅位列全國第11位,占總產值的比重不到五分之一。

從各省份建築業在省外完成的產值來看,共有13個省份的省外產值超過了2000億元。

其中,浙江和江蘇在全國遙遙領先。浙江以14011.3億的省外產值高居榜首,江蘇省外完成產值達13093.96億元,位居第二。北京、湖北和福建分列3到5位。

從省外占比來看,北京、天津、上海三大直轄市占比最高,其中北京高達69.7%,天津和上海也都超過了50%。三大直轄市的一大共同特點是土地面積較小,經濟發達,基礎設施比較完善,因此本地的建築發展空間較小,企業必須外拓才有更大市場。

三大直轄市之外,浙江的這一比例也達到了51.41%,是除直轄市以外唯一一個占比超過50%的省份。江蘇和福建的占比也都超過40%,外溢能力位居前列。

在榜尾端,13個省份的這一比例低於20%,除了廣東和山東這樣的經濟大省以及海南這樣以旅遊經濟為主的省份外,大部分都來自西部地區和東北。其中西藏、海南、新疆、雲南、寧夏、內蒙古的這一比例都低於10%。

表2:2017年各省份建築業省外完成產值(單位:億元)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

表3:2017年各省份建築業省外產值占比情況(產值單位:億元)

增速:中西部增長快 東北等地負增長

從建築業產值增速來看,去年有14個省份的增速超過了10.5%的全國平均水平。其中西藏以32.9%的增速位居第一。貴州、雲南和廣西三個西南省份的增速也都超過了20%,分列2至4位。江西、廣東、福建、陜西、湖南和河南分列4到6位。

從前10名的省份來看,除了廣東和福建這兩個東南沿海發達省份外,其余省份都來自中西部地區。而四川、安徽和湖北的增速也都明顯高於全國水平。大體上看,長江中上遊、西南地區,是去年我國建築業增長最快的地方。

而這與區域經濟發展的狀況緊密相關。第一財經記者統計顯示,2017年,西南地區省份的增速繼續領跑全國。統計數據顯示,增速前4名的省份均來自西南地區。其中,貴州去年GDP增速10.2%,增速高於全國3.3個百分點,位居全國第1位。自2011年以來,貴州GDP增速已連續7年、28個季度位居全國前3位。此外,位於長江中遊地區的幾個省份表現也很不錯,江西增速達到8.9%,位居全國第5,安徽達8.5%位居第6,湖南也達到了8%。

丁長發對第一財經分析,全世界發展最好的地區主要都集中在沿海和沿江地區,因為江海的水運十分便利,而水運在整體的交通運輸成本中比較便宜。長江經濟帶的水資源十分豐富,擁有充足的勞動力資源和土地資源,是近幾年沿海產業轉移的重要落腳地。

在沿海產業落地的同時,這些地區的基礎設施建設快速增長。丁長發說,隨著沿海土地、房價等各種要素成本的上升和沿海產業向中西部的轉移,中西部不少地方的人口明顯回流,就近就業趨勢不斷增強,河南、四川、安徽等人口眾多、城鎮化率較低的地區將本地的人口紅利、人才紅利充分發揮出來,通過產業留人、戶籍留人等舉措,這些地方的城鎮化也快速發展,帶動了建築產業的增長。

例如,湖北省統計局的數據顯示,隨著該省經濟社會發展的質效提升,對就業人員的吸引力不斷增強,外出人員持續回流。2017年,全省流動人口為660萬人,其中流入人口為157萬人,比上年增加8萬人;流出人口為491萬人,比上年減少6萬人。安徽省統計局的數據也顯示,2017年全省人口變動情況抽樣調查顯示,安徽省外出人口1057.5萬人,外出人口回流8.5萬人。

相比之下,建築業增速較低的省份,主要來自東北、華北和西北地區。數據顯示,去年共有7個省份的建築業出現負增長,分別是天津、黑龍江、黑蒙古、甘肅、遼寧、吉林和青海。此外像河北增速也只有2.5%。

總體上看,建築業的增速和區域經濟的走勢頗為一致,大體呈現出南快北慢的特征。在本月初舉行的“中國區域經濟50人論壇2018年會”上,國務院參事、國家發改委原副主任杜鷹介紹,2013年以來,我國南方與北方之間的經濟增速開始拉開,增速的差距由2013年的0.6個百分點擴大到2017年的1.4個百分點,2017年南方GDP占全國總量的61%,是1980年以來占比最高的時期,南北經濟發展呈現出全國經濟增長南快北慢和經濟增長占比南升北降的格局。

丁長發說,建築業的發展與區域的固定資產投資緊密相關,東北、華北等地近幾年區域經濟下行比較明顯,經濟增速明顯低於南方省份,固定資產投資增幅也比較小。另一方面,東北地區如遼寧等地的工業化和城鎮化進程比較早,城鎮化率比較高,再加上人口增長緩慢,對住房的需求比較少,建築業自然也受到影響。

表4:2017年各省份建築業產值同比增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2692

大隱開發顛覆規則成淡水豪宅王 張裕能 台灣建築業的藍海開拓者

1 : GS(14)@2010-10-25 22:35:16

2010-10-18 TWM  

淡水有棟豪宅被稱為「外交村」,前外交部長歐鴻鍊、台灣駐外使館官員、前國民黨主席吳伯雄、前立委王拓、前教育部長范巽綠等人都是住戶,是誰有這麼大的本事,讓這些名人非買不可?

撰文‧梁任瑋

沿著台北縣捷運竹圍站一路往北走,一幢幢緊貼路邊拔地而起的摩天高樓,是這幾年淡水河旁新增的風景,儘管擁有面河第一排的無敵景觀,但每年上千戶的房地產供給量,讓當地房價陷入相互殘殺的紅海,每坪在二十五萬至三十萬元之間徘徊。有一位房地產「新玩家」,把這個被建商玩到爛的地段,逆勢衝出每坪五十萬元的高價,是誰有如此的能耐?

他,就是大隱開發董事長張裕能,也是台北最會賣豪宅的代銷公司甲桂林廣告董事長,五年前進軍推案一級戰區的淡水房市,接連推出「藍海」與「海納川」豪宅案,兩案高達一二○億元的總銷金額,不但在他手裡全部完銷,而且價格還越賣越高。

「同樣的河岸景觀,在香港淺水灣每坪要價四百萬元,但在台灣,卻只有五十萬元。」張裕能站在「藍海」一樓的無邊際泳池前,指著正前方的淡水河出海口說。

顛覆﹁銷售領軍﹂的規則

藍海與海納川這兩塊淡水「名地」,背後都有著一長串故事。藍海二六五○坪基地,原屬宏國集團旗下林三號公司(現已改名金尚昌),根據規畫是要蓋三十八層的摩天住宅,但因宏國集團爆發財務危機無力開發,在二○○五年將土地賣給張裕能。

緊鄰在藍海旁邊的海納川一千五百坪土地,原本是國際牌創辦人洪建全家族的私人寓所,別墅裡處處充滿洪家人四代共同的回憶,打過這塊黃金地段算盤的建商不計其數,但洪家人因為看張裕能藍海的產品規畫用心,最後也被張裕能說服賣出。

「這兩塊基地如果換到別的建商手裡,一定不是現在的樣子。」參與藍海空間設計的建築師王大君說,台灣豪宅市場向來是「銷售領導設計」,建商只敢蓋主流市場產品,但張裕能卻打破這個遊戲規則,讓「建築領導銷售」。

擅長說故事的張裕能,拿到了這兩塊難得的布料,果然顛覆了淡水沿線豪宅的樣貌。首先,他將基地退縮六十五公尺,減少對環境的壓迫性,並將容積率不同的兩塊基地,設計為國王與皇后,兩棟建築物雖然樓高差距一半,但看起來完全不突兀,張裕能形容這兩棟建築是浪漫的「雙人舞」。

只蓋﹁自己想要﹂的建築

這齣雙人舞的導演張裕能,在房地產業打滾近三十年了,看盡三波景氣循環。八○年代賣過總銷一五○億元的國內第一件大型造鎮案「宏國大鎮」,也是台灣第一個推出「豪宅」名詞的人,「輕井澤」、「元大花園廣場」、「潤泰敦仁」都經由他代銷。不過,在他五十歲時,選擇重新出發自己操刀蓋房子時,反而用一種低調而內斂的方式,鋪陳劇本。

「現在的我帶了很多理想性在做建築。」張裕能這十年來,在北京與台北兩地跑,請美國建築師Steven Holl到北京蓋房子,經歷過中國市場的磨練,視野開闊了,「藍海與海納川是去北京練了十年功夫回來台灣之後的轉型之作。」他說,與過去最大的差異是,他不再為了迎合市場,做形式主義的房子,以藍海為例,為了避免死角擋住視線,環繞建築的陽台沒有一根樑柱,因此營造費用也跟著追加三成。

此外,當現今建築市場習於打出某某大師的名號售屋,張裕能反而不強調建築師品牌,「皮跟肉是連在一起的,如果建築沒有靈魂,就算外表再美也沒用。」張裕能說。

敢用建築業界的﹁菜鳥﹂

一九九四年,剛從日本回台灣成立工作室的王大君,某天接到素昧平生的張裕能打來的電話,要他參與甲桂林開發投資興建的「長安大宅」接待中心規畫,「在此之前,我從來沒有畫過樣品屋,但張裕能卻敢用我,讓我覺得他很大膽。」王大君認為,張裕能有自己一套獨到的眼光,而且對於自己的選擇很有信心,自然能吸引看得懂的消費者上門。

「他永遠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不隨波逐流。」大聲行銷總監田大權說,張裕能的眼睛很利,建築師有沒有才華,他一眼就看得出來,所以他很樂於當伯樂,即使沒沒無聞的設計師,只要他認為是有潛力的千里馬,都可以成為他力邀的夥伴。

除了王大君,早期包括李祖原、黃永洪,近期包括龔書章、李天鐸,都是被張裕能捧紅的建築師,他們也因與張裕能合作,陸續成為建築業的票房保證。

但是,在張裕能創業二十七年過程中,並非沒有挫折,包括員工出走、接案誤判情勢,但他淡淡地說,「我的人生『抽筋』過好幾次,這只怪自己不爭氣。」張裕能不願點名是哪件事讓他遭遇困境,但他用《孫子兵法》的「修功」形容經營企業的過程,必須不沉迷於成功的絢麗光環,但又要對信念始終熱情不減,才能再造新局。

在淡水豪宅市場做出口碑的張裕能,也在去年底買下藍海第三、四期土地,一塊是紅樹林知名的「機場餐廳」,另一塊是輝瑞藥廠旁二千坪土地。他還要繼續實現對建築的夢想,眼神中除了閃爍對建築的熱情與狂熱,也看到一片人生的新藍海。

張裕能

出生:1956年12月

現職:大隱開發董事長

甲桂林廣告董事長

學歷:龍華工專

經歷:台北房屋仲介專員

震旦行業務

家庭:已婚,育有二子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1297

思城控股主席梁鵬程:大灣區興土木 惠港建築業

1 : GS(14)@2019-03-14 17:34:28

https://www.mpfinance.com/fin/da ... 7189&issue=20190314
【明報專訊】國務院上月18日發布《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目標是把粵港澳大灣區打造成國際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有望為本港不少上市公司帶來發展機會。本港建築設計服務供應商思城控股(1486)在2017年獲北京控股集團旗下公司入股成為策略投資者後,過去兩年取得內地不少大型工程訂單,業務高速發展,主席兼執行董事梁鵬程在專訪中表示,集團去年11月已在深圳成立大灣區創新中心,可望把握大灣區即將大興土木帶來的重大商機。

思城股價昨日收報2.56元,較2013年12月的招股價0.83元升逾兩倍,是少數近年有表現的本地股;股價上升亦有盈利支持,根據彭博綜合券商預測,思城去年經調整後盈利為7630萬元,每股盈利為0.24元(見圖),較2013年上市當年的0.066元升2.6倍。

去年8月思城公布中期業績,半年盈利按年勁升701.6%至2545萬元,期內集團取得245份新合約,加上補充合約,價值為4.57億元,按年增加50.4%,可望為未來業績帶來增長。思城過去兩年業績顯著上升,原因之一是集團在2017年4月引入北京控股集團旗下全資附屬北京市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下稱北京市政工程總院)入股成為戰略投資者;思城以每股1.99元向對方發行約7947萬股新股,相當於擴大後已發行股份約28.83%,集資淨額約1.44億元。

獲國企入股 投得內地政府工程

北京市政工程總院是中國最具實力的市政工程設計研究單位之一,涉及城市道路系統、高速公路系統、城市軌道交通系統、快速公共交通系統、綜合交通樞紐、城市供水系統、城市排水系統、再生水系統、固體廢棄物處理系統、河道整治、建築與城市景觀、城市地下空間綜合開發利用、綜合管廊、海綿城市等業務領域。

梁鵬程本周二在尖沙嘴海港城商廈新擴展辦公室接受訪問,形容思城獲北京市政工程總院入股及合作締造雙贏,「我們是建築師,對方(北京市政工程總院)則負責基建工程,彼此的業務有很大關連;尤其是內地基建項目一般以工程先行,我們缺乏此背景,與北京市政工程總院合作便等於打牌『齊晒章』。對方負責地面及地下工程,我們則興建地上的建築物,完成整個城市建設」。他續說,內地政府一般只會將大型工程項目的建築合約批予國企,思城與北京市政工程總院合作後,現可以參與有關項目,屬業務增長的亮點之一。

成立大灣區創新中心 搶佔先機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提出於香港和澳門兩個特區及珠三角9個城市中,要以香港、澳門、廣州、深圳「四大中心」作為區域發展核心引擎,鼓勵各自發揮獨有的優勢產業。梁鵬程估計,大灣區將會有大量基建工程上馬,故集團去年11月已與北京市政工程總院攜手於深圳成立大灣區創新中心,目標是建立平台與大灣區9個內地城市一起調研,研究如何善用區內土地作產業升級及協調發展,「政府若擁有一些未定發展用途的土地,會與創新中心一起研究如何發展,包括發展哪些產業,過程中需要如何規劃,以及需要哪些建築工程」。

內地城市可引入「鐵路+地產」模式

梁鵬程表示,思城約20年前已參與港鐵調景嶺站上蓋項目的規劃工作;另港鐵取得2011年通車的深圳龍華線30年經營權,以及該線龍勝站的上蓋項目天頌,思城亦有負責參與該項目的規劃工作,「其實當年龍華線其中4幅地有上蓋項目,港鐵只取得半幅」。他估計,大灣區不少城市均希望借鑑上述「鐵路+地產」 項目的成功經驗,思城將爭取參與相關規劃工作。

思城行政總裁符展成補充,內地城市除了認同本港「鐵路+地產」的發展模式外,對本港環境保護的成果亦趨之若鶩,「過去中國的城市化很成功,但換來的是灰天灰地,如何才可以像香港般、在城市中看到藍天綠水呢?」他強調,集團日後參與大灣區城市的規劃工作時,一定會應用本港的成功經驗,從規劃的制高點考慮對環境的不同影響。

梁鵬程總結說,回顧自己的人生歷程,每隔約20年便迎來新發展,他在1980年從澳洲來港,原因是當時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看好香港等「亞洲四小龍」的經濟發展前景;思城在2000年開始從本港進軍內地,因為他相信內地經濟將步入高增長期;目前他看好大灣區未來20年的前景,期待思城、本港建築業界及其他界別也能把握有關發展商機。

明報記者 葉創成

[名人樓市論壇]
2 : GS(14)@2019-03-14 17:35:07

https://www.mpfinance.com/fin/da ... 8405&issue=20190314
【明報專訊】特首林鄭月娥去年10月在施政報告表示,為釋放大嶼山現有土地的發展潛力,去年初為港鐵小蠔灣車廠用地啟動法定規劃程序,估計其上蓋發展於中長期可提供不少於1.4萬個住宅單位。港府希望透過該車廠用地建設一個包括公私營房屋及社區設施的小蠔灣社區;港鐵本月公布的業績報告則披露,小蠔灣分區計劃大綱草圖已於去年3月29日刊憲,城市規劃委員會於去年10月26日舉行首次聆聽會議,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於今年2月12日核准小蠔灣分區計劃大綱草圖,可見該項目正推行得如火如荼。

港鐵物業總監鄧智輝近日表示,港鐵小蠔灣車廠發展計劃日後將提供逾1000萬方呎樓面、逾100座住宅,座數為將軍澳日出康城的1倍,項目規模和發展難度相當大,因此港鐵十分重視這個項目。

1.4萬伙料2030年前落成

思城控股行政總裁符展成在訪問中透露,集團早前取得港鐵合約,負責小蠔灣車廠用地的規劃工作。他分析,在港鐵車廠上蓋興建住宅,早已在杏花邨、九龍灣及日出康城的鐵路站有先例,惟與上述項目只興建私樓不同,小蠔灣發展項目的定位是「社區」,故不但私樓,也會包括公營房屋,公私營比例料為七比三;而且社區內除了住宅外,亦有多元化設施,包括引入智慧城市的理念,希望居民能感受到「好生活」,這亦是規劃時的考慮因素。

符展成表示,小蠔灣車廠項目可以提供不少於1.4萬伙住宅單位,是港府擬收回粉嶺高球場32公頃用地、興建4600伙的近3倍,發展規模之大在今日的香港屬絕無僅有,集團能參與其中,「興建新一代的香港」。

另外,他表示,目前該項目首先要等待城規會通過規劃,其後港鐵將為地皮招標,而在車廠上蓋興建住宅的工程亦頗複雜,他估計住宅要2029年至2030年始會落成,惟具體時間表要由港府及港鐵公布。

[名人樓市論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5229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