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台股20年長線結構大轉變 傳產股大爆發

2010-8-16 TWM




自從兩岸簽署ECFA後,台股的長線結構就悄然出現變化,「傳產上、電子下」的大方向更加明顯。

尤其這波從7251點起漲的漲勢,傳產股裡的食品、紡織、橡膠、汽車、運輸、百貨、金融等,都各擅勝場,領先大盤創新高,和過去電子獨強大不相同。

台股的主流正在替換,投資人要進行腦內革命,並掌握五大趨勢,才能繼續在股海裡遨遊。

撰文‧謝金河

八月九日台股悄悄站上八千點關卡,加權指數當天上漲七十一.一九點,成交量達一二四八.五六億元。在歐美受到經濟數據表現不佳的衝擊下,股市相繼回檔;惟獨台股開高,並帶領中、港股市奮力往上漲,連南韓、新加坡股市也被台股帶上去,台股成為引領亞股強勢市場之一。

ECFA帶來的質變

台 股主力開始轉移 傳產鳳凰再生這樣的情況與二○○○年以來,台股一向是漲勢敬陪末座,跌勢一馬當先的情況迥異,原因是兩岸關係隨著簽署ECFA(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帶 來了新改變。很多在「戒急用忍」與「積極管理」時代困在台灣的產業,如今,有如火鳳凰再生一般,逐漸展現潛力。

兩岸直航 航空股大翻身最讓人感到驚奇的是航空股,華航受制於油價高漲,加上金融海嘯衝擊,○八年底股價一度跌到五.○一元,那一年華航稅前巨額虧損三六六.九億元,被迫減資一四九億元,再增資六十億元,然後又再私募六十億元。

一 樣慘的還有長榮航,○八年股價跌到五.七一元,那一年長榮航空稅前虧損一七三.九億元,被迫減資一六八億元,再增資七十億元。但是兩岸直航帶給航空業實 益,華航與長榮航從去年第四季起開始轉虧為盈,華航今年至少可賺一百億元,長榮航至少也有五十億元,最明顯的是專門飛航兩岸的復興航空。

去年復興航空小賺五千萬元,扭轉了多年來的虧損。今年上半年復興航空獲利三.五億元,下半年以每個月賺一億元的速度增加。擁有復興航空近半股權的國產實業成了贏家,業績翻揚,也帶動股價的上揚。

兩年之間,華航股價從五.○一元漲到二十.三元,長榮航空從五.七一元漲到二十三.九元,連國產實業最近也開始受到注意,股價從十一.六五元緩步推到十五.四元。春江水暖鴨先知,航空業是最早感受到兩岸互通有無的早期收割者。

連 結十三億人 中國概念股收成除了航空業外,最大贏家則是早期進入中國布局,一個是搶占通路的贏家,一個是征服中國大市場,營運規模從小變大者,我們統稱這是中國收成 股。中國從封閉的體系走向開放,最難經營的是通路,早期台商到中國投資因為收錢困難,寧捨通路,專責代工;但就因為難做,如今做成了,市場都給予極大的回 報。

台灣的通路贏家寫下了台股的傳奇,最具代表性的是中國大潤發兩大股東——潤泰創新與潤泰全球。

今年第一季潤泰全球仍然虧 損,但八月九日股價創了一○八.五元歷史新高價。最可怕的是○八年十一月,潤泰全球股價只有十二.四五元,兩年來股價大漲七七一%;同樣的,潤泰創新從十 一.四元大漲到五十九.五元,漲幅高達四二二%。推動潤泰創新與潤泰全球大漲的,是中國大潤發。

這家由台灣經營團隊打造出來的大型量販店,在中國經營績效超越跨國集團Wal-Mart與家樂福,今年全中國據點將達一六○店,今年稅後純益人民幣十七億元,搖身一變成為中國的Wal-Mart。潤泰全球與潤泰創新也跟著中國大潤發快速成長,股價節節走高。

這樣的通路贏家,至少包括在中國有百腦匯3C大賣場的藍天、嬰兒用品的麗嬰房、衛浴設備的櫻花和成霖。

而談到最大宗的則是食品股,在中國深入聯華超市據點的佳格,這兩年股價從十四.七元飆升到九十三.九元,令人嘖嘖稱奇。過去食品股都是低價股,如今因為與中國連結,全都翻了身。

具 代表性的有南僑,從油脂到餐飲,陳飛龍闖出一片天,兩年之間,南僑從三.九五元狂漲到四十八.五元。至於有康師傅加持的味全,股價從十三.一元漲到四十 八.八五元。天仁因為天福的加持,股價從二十四.八元漲到五十四.八元。休閒食品的聯華食品,也走上佳格模式,股價從六.四五元狂漲到三十一.二五元。

中 國十三億人口的市場,給台商開啟了一個馳騁的大空間,這些年來在中國布局深廣的,最具代表性的是康師傅與旺旺,這兩家在香港上市的公司,已搖身變成大型企 業。旺旺目前市值逾八百億港元,超越台灣面板大廠友達;而康師傅市值超過一千億港元,也超過台塑、南亞、台化,這是很不可思議的事。

除了食品業,台灣的輪胎大廠正新,與自行車大廠巨大,也是成功的典範。

這兩年正新輪胎的股價,從二十二.五元大漲到八十四.六元,巨大也從六十二元漲到一二六元,至少都漲了一倍多;市值大幅成長後,正新與巨大也朝大企業邁進。目前正新資本額達二○六.四億元,市值逾一千四百億元,已超過三商銀,而巨大市值也朝五百億元邁進。

另 外,從台灣成功轉戰中國的便利商店中,統一超商與全家便利商店更是成功典範。統一超商一年來從七十一.九元大漲到一一五元,完全一改昔日牛皮形象;更可怕 的是統一超商已將總市值推進到一一九六億元,使母公司統一企業成了最大贏家。而全家便利商店一年來股價從四十一.四元漲到八十一.六元,也讓大股東泰山風 光。

迎接中國觀光客 觀光類股上揚這是台股罕見能持續連漲兩年的股票,而且,以傳產股居多。從二○○○年以來,台股投資人已經很習慣電子股的操作,電子股最狂熱的時候,經常囊括總體股市成交值的七成到八成,傳產股根本乏人問津。

但是這樣的景象,在進入新的ECFA時代,台股開始質變與量變,所有大漲的類股或個股,都不是過去大家熟悉的產業或公司,而是那些能從中國十三億人口市場中,脫穎而出的內需產業或是通路。

最 具代表性的是台灣的加權指數到八月九日才正式挑戰八千點成功,但是今年食品分類指數從三六一.一七點大漲到八四○.七六點,指數大漲一三三%,成為今年漲 勢最強勁的產業。然後則有正新輪胎的橡膠股與裕隆汽車為主的汽車股。當然今年兩岸直航,從航空到貨櫃輪都有很好表現,也讓航運分類指數從四十九.三四點飆 升到一一一.八二點。

另外因開放大陸人士來台觀光,台灣觀光分類指數從五十四.二一點大漲到一五五.九八點,漲幅兩倍。百貨貿易類從一一五.二點漲到一九三.三三點,大漲了一倍多。這其中,以晶華酒店漲到五百元以上最具代表性。

西進創造想像力 金融股重燃火光但最值得一提的是,蟄伏了二十年的台灣金融股終於大牛翻身。

今年六月間,金融分類指數仍停留在七二七.九五點的最低檔,但是經過一個多月的光景,金融分類指數就漲到九二五.二五點,上漲幅度達二七.一%。對二十年來看到金融股就嚇死的投資人來說,這是十分不可思議的事。

金融業是最標準龍困淺灘的產業。過去二十年來,先是傳統產業外移,到了二○○○年以後,電子業大舉西進,惟獨金融業困在台灣出不去。

在一九九○年、那個台股漲到一二六八二點的狂飆年代,當時台灣有六檔金融股漲到千元以上,其中國泰人壽一度漲到一九七五元。

二十年的滄海桑田,有誰料到彰銀會從一一○五元慘跌到九.四六元、第一金控從一一一○元跌到十二.二元、華南金控則從一一二○元跌到十三.六元,這是全台灣最慘的產業。

但是兩岸ECFA簽署之後,台灣的銀行業可以登陸,想像空間也隨之改變,這是金融股股價蛻變的第一步。

這 兩個月來,金融股成了市場吸睛的焦點。其中彰銀從十二.三元漲到十九.三五元,股價大漲五七%;京城銀行因為宋學仁入股利多,股價從八.三一元漲到十五. 二五元;亞東集團的遠東銀行則從九.一元大漲到十五.三元。金融類股幾乎全面大漲,富邦金控更是寫下四十一.六五元的歷史天價,這是金融股的新里程碑。

富邦金控從金融海嘯的十五.九五元起漲,拉升到四十一.六五元,是上市以來新天價,也快速拉近了與國泰金控的差距,成為台灣最具競爭力的金融集團。

從食品、觀光、飯店、百貨,到航運、金融,連沉寂了二十年的紡織股也有大牛翻身的感覺。

最 近,股性溫吞的成衣股儒鴻,突然從十八.七元飆漲到三十二.二元,打出Tony Wear品牌的台南企業也寫下四十八.八元新高價,大家赫然驚覺紡織股原來也會漲。過去一年多來,紡織分類指數從一六二.八四點大漲到四三五.九點,有如 地牛翻身一般。下一個可能連造紙、化工、塑化產業都會跟著崛起。

中國市場帶給台股的新成長空間換句話說,ECFA的效應可能改變台股生態,那些二十年來殞落的產業,可能開始翻身。這是因為這些過去困在台灣的產業,開始連結中國十三億人大市場,康師傅與旺旺是過去二十年來領先到中國投資布局、成功的台商先驅。

但接下來能把產品賣到中國十三億人市場,並且能以品牌在中國市場立足的企業,可能充滿了爆發力,而這些企業不再是過去大家情有獨鍾的電子業。

例如知名的85度C,最近獲得上市審議案通過,準備回台IPO(第一上市),這家不起眼的咖啡西點麵包連鎖店交出了一張十分亮麗的成績單。

85度C去年營收達六十二.八三億元,稅後純益達八.九六億元,EPS(每股稅後純益)高達十一.二五元,毛利率居然高達五○%以上,年底掛牌上市可望成為市場矚目焦點。

這種高毛利率,高EPS的公司,過去在台灣都是IC設計公司才有可能,如今因為連結中國市場,台商開的咖啡連鎖店也能向星巴克看齊,這是十三億人的中國市場帶給台股的新成長空間。

電子股勢弱 傳產股走強ECFA時代的台股五大趨勢有了中國大市場加持,台股蓄藏二十年的底層爆發力正逐漸顯現。今年歐債危機引來了全球第二次衰退的疑慮,全球經濟詭譎多變難測,連中國總理溫家寶都直言看不懂,Fed(聯準會)主席柏南克也動輒改變自己的判斷。

但是台股不但在中國股市大挫中,守穩七千點大關,且在國際股市回穩後,立刻上攻八千點大關。在這個一千點的區間,台股出現了好幾樣過去從來沒有過的現象。

投機力增強 小股狂漲

一 是投機力增強,當央行總裁彭淮南不斷祭出打房政策後,很多投機性資金湧向股市,讓台股出現多年來罕見的投機炒作行情。例如小家電廠唐鋒,去年EPS二.一 八元,今年第一季EPS○.一四元;如今以一款防盜雷射燈新產品,號稱明年一股可賺二十元,股價居然從二十六.二元飆向一七一.五元。

這樣的情況還不止是唐鋒一家。大飲從八.六三元炒作到三十七.九五元;飼料廠興泰第一季EPS只有○.○一元,股價也炒到六十四元。

這股投機風再擴及去年回台第二上市的TDR(台灣存託憑證)。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陽光能源TDR從十.七五元炒到三十一.○五元,約等於七.四六港元,比起香港的陽光能源股價貴了近三倍。大成糖業TDR、新焦點TDR、歐聖TDR也頻頻出現飆漲的投機行情。這是台股多年來僅見。

投資股得到青睞 牛皮股開始活化其次是投資股也得到青睞,過去三家電信股是典型的收息股,股息回報率高,但股價文風不動。

但是今年中華電信從五十五.四元漲到六十九元、遠傳從三十六.四元漲到四十五.六元、台灣大哥大從四十九.八元漲到六十七.八元,都出現至少二○%的漲幅。還有REITs(不動產信託投資基金)相關個股如富邦R1、國泰R1、駿馬R1,都出現明顯漲勢。

值得一提的是國內最大市值企業台積電,今年配發近三元現金,逐漸蛻變成為高息股,但股價在除息後寫下六十三.一元高價,還原權值已超越二○○○年所創下的二二二元歷史天價;意味著台積電已站在領先台股創新高的位置,隱含台股有挑戰高點的實力,與富邦金控創新高價遙相呼應。

股王爭霸戰提前開鑼

三是經常在股價漲升末段才會跑出來的股王爭霸戲碼,在台股七五○○點左右就已經開鑼了。

在今年,生產導電膜的小型股碩禾漲到九百元,揭開興櫃股王序幕,而三檔高獲利的高價股從聯發科、大立光、宏達電,又拉出新一波股王爭霸戰的新戰場。

這回先落敗的是堅守山寨大本營的聯發科,股價從五九○元跌到四一三元,在股王爭霸中提前出局。但是智慧型手機的宏達電卻從二七七.五元漲到六二二元,在大立光除權後順利取得股王寶座。

大立光因為蘋果電腦大訂單,一度在除權前攻上六五三元成了新股王;而傳產股中,晶華酒店一口氣攻到五三一元,也為傳產股帶來新里程碑。

過去台股上演的股王效應都是大行情即將結束的秋波,是主力為掩護出貨用的煙幕彈;如今台股才剛踏出多頭步伐,股王大戰就此起彼落,代表這是台股拉大空間的初試啼聲之作。

長多題材越來越多

四是台股展現長多格局的個股愈來愈多,在香港掛牌的康師傅從二○○○年的○.三八七港元,可以一口氣漲到二十.六港元,是十年大成長典範;旺旺從新加坡轉戰香港,股價也寫下六.七九元新高價。

另外,台灣的正新輪胎從二十二.五元漲到八十四.六元、巨大從六十二元漲到一二六元、中碳從四十三元漲到一○七元、佳格從十四.七元漲到九十三.九元,都是傳產股走上長多的代表作。

而電子股走上長多的個股,則都與中國內需、通路有關。

例如,藍天因百腦匯從十六.三元走到七十六.五元;最具代表性的是全球第三大半導體通路商大聯大,在一連串購併下,股價從十.九五元漲到七十六.一元;通路商聯強股價從二十七.一元,漲到七十九.四元,表現也是可圈可點。

電子產業不能再只做代工

五 是電子產業在股市成交比重會逐漸降低。昔日電子股經常囊括大盤總成交值的七、八成比重,未來將降到五成左右。電子股仍是台灣最具影響力的產業,但是在中國 調結構,薪資成本無限拉升中,電子業純代工股很可能走入過去傳統產業二十年的厄運,成為「新傳產股」,未來電子股必須不斷推出新產品來決勝負。

例 如,今年最夯題材的PV inverter(太陽能變頻器),這是太陽能電源轉換的新產品。相關廠商科風股價今年從十九.六元,大漲到七十二.五元,台達電從九十二.六元漲到一一 九元;而漢唐因為子公司盈正豫順介入此產品,股價也從二十五.五元漲到四十三.二元。盈正豫順半年前上了興櫃,股價只有三十二.二元,如今一口氣漲到二八 五元,完全展現新產品的魅力。

兩岸連結新概念全面催化進行中

台股將朝萬點目標挺進

這五個來自底層的爆發力,展現了台股的實力,也就是說後ECFA時代,台股有如加上了翅膀的老虎,未來活力可能超過中、港。

另一方面,電子業過去二十年發展完全未設限,ECFA後,電子業只能以平常心面對,隨國際經濟景氣浮沉;反而最局限在台灣的傳產、金融業逐漸恢復活力,表現將優於電子股。

還有通路的價值愈受肯定,中國大潤發可以讓潤泰新、潤泰全走出長線兩年大多頭格局;未來食品業的通路、紡纖業的通路、金融業的通路,甚至是電子業的通路,都可享有最高本益比。在兩岸連結的新概念下,台股終將朝萬點目標挺進,甚至向失落二十年的一九九○年天價邁進。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567

汽车“三包”七年长跑撞线 自主品牌承压更大

http://www.eeo.com.cn/2011/0930/212823.shtml

经济观察报 记者 张煦 沉寂七年的汽车三包政策在长期“摸石头”之后,终于要“过河”了。

上周,国家质检总局在官网发布消息称,即日起开始对《家用汽车产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征求意见稿)》(简称汽车“三包”)规定再次征集公众意见,为期一个月,并将于10月下旬召开立法听证会,目前正面向社会征集听证陈述人参加会议。

虽然质检总局仍未就汽车“三包”修订和出台的具体时间给予时间表,但业界普遍认为,这一次,三包真的要出台了。

最新的三包征求意见稿,以2004年的征求意见稿为框架,进行了少量的修改。但是业界对于“三包”的具体执行结果,仍然持观望态度。是否明确三包主体、标准给予量化、设立第三方鉴定机构三大方面,被认为是三包能否成功执行的关键所在。

中消协统计数字显示,2010年,汽车成为投诉量同比上升幅度最大的商品。全国消协组织共受理汽车投诉20405件,同比增长51.1%,达到历史 最高位。在种种涉及汽车的投诉中,因质量问题产生的投诉占50%,但由于没有“三包”规定,消费者购车后遇到质量问题,解决方法通常是“只修不换”,即使 维修多次仍然存在问题,消费者也无法换车。因此,汽车产品一旦出现质量问题,只能靠汽车厂商、经销商、消费者以及零部件供应商等多方进行利益博弈。

执行难题

一直处于酝酿之中的“三包”政策被认为是汽车产业进一步规范和发展的助推器。但“三包”政策是否具备可操作性和执行力,还有待商榷。

在新规草案中,明确了车辆退换的具体条件,包括售出后30日之内,出现因产品质量问题而产生的车身开裂、制动系统失效、转向系统失效、燃油泄漏等严 重安全性能故障;因严重安全性能故障累计进行了2次修理,严重安全性能故障仍未排除或者又出现新的严重安全性能故障;发动机、变速器、车身因产品质量问 题,累计更换总成2次后,仍不能正常使用的;制造商在三包凭证中明示的其他总成或系统,因同一主要零部件产品质量问题更换2次后,仍不能正常使用的,消费 者可以选择退货、更换、修理。

在上述四种情况下,消费者要求退货的,销售商应当负责免费退货。

对此,消费者们自然是欢欣鼓舞,但亚运村汽车交易市场副总经理颜景辉却充满了担忧,如何定义“严重”安全性能故障?如果消费者认为很严重,而厂商认为不严重则怎么办?

“这就需要标准制定得具体、量化,给予明确的规定,才能真正具有可操作性,从而避免执行中的扯皮。”颜景辉说。

此外,新规中的责任方也有待进一步明晰。新规中称,“拟定家用汽车产品实行谁销售谁负责的三包原则”,照此推断,经销商则成为“负责”的一方。中投 顾问交通行业研究员申正远认为,从汽车“三包”的政策要求来看,执行困难的焦点是汽车生产、销售厂家的利益问题,按照汽车“三包”的标准执行,汽车生产、 销售厂家将会面临更多的产品质量风险,所以执行汽车“三包”势必还是会遇到汽车生产、销售厂家等方面压力。

对此,某经销商集团负责人称,“通常,在不予明确的情况下,均理解为‘销售方’只是指经销商,那么我们就承担了很多原本应该由汽车生产厂商承担的责任。”

这也是经销商们普遍担心的问题。在经销商们看来,如果不明确将生产厂商放在三包的责任方位置上,那么换车、退车的压力就会很大。

“有些故障和质量问题,经销商也希望帮消费者换车,但厂商通常并不支持和认可,那么我们就很为难,换车无疑会增加我们的成本”,上述经销商负责人透露,目前经销商的利润率普遍在4%至6%之间,不足以独自支撑修车、换车等庞大的支出。

“汽车一经销售就贬值数万元,而一旦退换就成了二手车。经销商无法独自承担这部分损失。此外,如果是在北京等限购城市,出现换车,经销商名下并无名额,也无法进行过户。”某4S店二手车事业部总监称。

中国质量协会秘书长助理、用户工作部部长樊天顺同时认为,如果是换车,涉及到交管部门的车牌号更换、折旧问题谁来承担等等,需要交管部门也参与进来。

此外,“三包”中要求3-5日内必须修好,由于维修需要的配件不一定有库存,有些甚至还需要返厂维修,经销商认为很难绝对达到这一标准。

对于“三包”中规定的“汽车产品售出后30日之内”期限,也有专家持怀疑态度。假设消费者购车后,因等候提车等原因并没有使用车辆,1个月内很难发现汽车的质量问题。因此,建议退换车应以实际公里数来考核,而不是以时间为截点。

而设立第三方鉴定机构,则被认为是维持三包公正性、在具体操作中承担责任的有效办法。在颜景辉看来,目前,在投诉过程中,认证、鉴定是一个专业、严谨的环节,而相对于生产厂商而言,消费者明显处于弱势。

“符合规定、符合标准”一直是厂商拒绝退换车的托辞。因此,成立一家与汽车企业毫无利益关系的第三方鉴定机构,也是汽车三包能否顺利实施的当务之急。

自主压力

一旦实施“三包”,自主品牌车企将承受比合资品牌更大的压力。

在2011年全国汽车用户满意度测评(CACSI)中,自主品牌过去三年在品牌建设和提高质量方面有了一定提高,但在影响满意度的四大要素中,自主品牌的品牌形象和感知质量与合资品牌仍有明显差距。

“自主品牌本身利润就薄,三包实施后,压力会更大,但自主品牌不可能永远在一个宽松的条件中成长。”中国质量协会秘书长助理、用户工作部部长樊天顺说。

尽管在2010年的95次召回中,涉及自主品牌的只有一次,即奇瑞宣布召回瑞麟X1 3200辆,仅占2010年国内乘用车召回总量的0.2%,但事实上,自主品牌车辆的故障率明显高于合资车辆,只是绝大多数的自主车企都采取了“坚决不召回”的政策。

某自主品牌经销商负责人告诉记者,自主品牌经过多年的征战,质量和工艺已经提升了不少,但还需要市场的引导、调控来提升生存能力,“三包”的推出,在提高自主品牌质量门槛的同时,也会相应地增加成本,给自主品牌带来更大的压力。

“但从另一方面来讲,由于有了‘三包’的规范和保障,会有更多人安心尝试自主品牌,这对那些有责任心的自主品牌来说,也能赢得更多的市场机会。”上述经销商负责人表示。

(本报记者杨小林对本文亦有贡献)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151

無線充電:5年長成百億市場

http://content.businessvalue.com.cn/post/6347.html

每當看到辦公桌周邊被各種手機、筆記本、iPad的充電電源線所佔據,一旦出門還要記得將他們都帶上,作為數字化的一代,你是不是感到壓力很大?

智能設備越來越強大的功能和蓄電電池技術近乎龜速發展讓似乎永遠都不夠用的電池成了幾年來最讓人抓狂的事情,不過這一切很快就將過去。

和電源線說再見的日子不遠了。根據市場研究機構Marketsand Markets的一份報告,全球無線充電市場將在未來五年內獲得井噴式增長,到2017年將形成超過70億美元的市場,而在2011年這一數字僅僅只有4.57億美元,年複合增長率預計為57.6%。

這裡所說的無線充電技術,是指無需使用電纜和電線就能為任何電子設備進行充電。無線充電技術源於無線電力輸送技術,利用磁共振在充電器與設備之間的空氣中傳輸電荷,線圈和電容器則在充電器與設備之間形成共振,實現電能高效傳輸的技術。

但是目前無線充電技術還處於發展階段,消費者從知曉到接受還需要一段時間,正是因為這一市場還處於萌芽階段,還未形成壟斷的技術力量,所以存在著大量的機會。無線充電技術2010年開始,2011年這一勢頭已經大增。

Marketsand Markets表示,消費者電子產品應用具有被大量使用的最高潛力。隨著諸如無線充電板(墊)、接收器和帶有嵌入式接收器的智能手機等新產品的到來,消費 者對此技術的意識正在提高。類似於智能手機、數碼相機、MP3播放器和其他產品,只要簡單地將其放置在充電板(墊)上,通過一個接收器便可進行無線充電。

這一技術當前的引領者來自日本,北美市場緊隨其後。

2010年9月,日本富士通公司宣佈了他們新的無線充電技術,可利用磁鐵立即為一個以上的設備充電並且完全不借助電線。這項技術允許設備在距離充電器最遠可達幾米遠的地方進行無線充電,同時也將促使日本政府在2012年之前在公共場所設置無線充電網點。

而在北美,除了大批通過近距離無線充電技術解決智能手機充電難題的創業公司開始湧現,美國政府也將目光投向了這一領域。據國外媒體2012年4月報導,美國能源部將撥款1200萬美元聯邦資金,資助專門從事電動汽車無線充電系統研發的公司。

美國能源部發佈公告稱,「無線充電技術應用具備顯著增長的潛能,電動汽車充電便捷性將隨之提高,電池體積也可隨之變小,從而減少車輛重量,延長電力 驅動里程並帶來經濟效益。短期內,靜態無線充電技術有望應用於泊車自動充電。從中期看,擬動態無線充電技術可望在車輛掛擋停車時提供電力,比如在紅燈停車 時為電動汽車充電。從長期來說,動態無線充電可以為電動汽車在行駛途中進行充電。」

顯然,從中長期來看,對電動車進行無線充電會是一個更加讓人興奮的領域,並且蓄勢待發。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491

2014年長城股東大會簡單既要 誰人可以永生

http://xueqiu.com/4276513245/29230046
第一感覺:

2014年參加了長城股東大會,這是我第二次參加股東大會,前一次是樂視網。

長城公司的第一感覺,人:感覺不錯,都是誠實,善良。(老大啥樣,公司基本下屬是啥樣,圈子就是這樣的,所以從下看也能看出上頭怎麼樣。)。廠區:三人長行,兩人成排,真是沒自由(公司主要考慮效率,對於非研發人員,可以這樣要求)。食堂:整潔、乾淨、有效率。(由一門進,另一門出,也是出於效率的考慮)伙食尚可,員工2元錢即可吃一餐。股東大會 9:00準時進行,事先已經安排好座位,井井有條。

樂視網的股東大會 有300人參加,長城汽車僅100人參加,與地理位置有關,也與散戶參與度有關。

魏建軍對於股票的態度:股票是看不見摸不著的。我想他明白,但並不重視二級市場,他也說不會增持股票,他的精力放在產業上,他目標是做強,不是大,對於汽車行業的趨勢判斷都是正確的,眼光很棒。(精英都是少數的,你認為錯,那是你不行)比較摳門,所以單車利潤比較高,呵呵。喜歡車,自己試車,玩的非常溜!性格上是屬於知難而上的人。

對於H8的定義:H8將是一款銷量、利潤都可觀的車型,不是用來做品牌的,是用來賺錢的車型。

H8、H9除個人消費者外,同時瞄準政府公務用車,軍隊用車,這是市場空白,將是長城的優勢。(軍方、政府未來不能採購外國車)

H8的問題,不是質量問題,不是知識產權問題,是技術問題,已經請了7撥專家,但仍不能解決,時間不好說,也許快,也許很慢。魏總態度,不解決,不上市。現在訂車踴躍,不敢接受預訂。H9不存在這個問題。

關於長城廣告投放,堅持不做電視廣告,多做網絡廣告。長城非常關注網絡的關注度,對網上的數據非常清晰。魏總認為,長城不走向高端,很快就會死。現在國內自主基本上有銷量沒利潤,而外資企業一直計劃進入低價格市場。目前中國市場是全球利潤最高的市場,現在有空間向上走,未來競爭加劇,也許沒有這麼好的機會向上走。

長城未來會有一批新車入市,cope c 定價15萬內汽車,看起來很時尚,沒想到定價很低。另外有人提起,長城標誌度不高的問題,魏建軍很在意。

參觀徐水車間,徐水一期二期產能50萬輛,三期、四期50萬量,總共100萬量。

最後說一下,很多人吐槽的利潤率問題,都說長城汽車利潤率是世界第一的,能不能保持,我敢說未來還會高!你看到的數據,是因為其他車企是全球平均,假如只看中國的,你會發現長城根本排不上第一。你看看大眾在中國賣多少輛車(1/4嗎?),而在集團佔多少利潤:50%吧。而雷諾去年在中國銷量只有1.5萬輛,不到其全球銷量的1%,但貢獻的利潤卻接近7%!(2011)。 數據不找了,自己查!長城的利潤來自於垂直整合,內飾啥的都自己做,軍事化管理,營運效率高,能不賺錢嗎?

關於技術,魏總說寶馬也沒有自動變速箱技術,我是門外漢,也許他的資訊是正確的(寶馬不是有變速器,難道是ODM或OEM)。越是豪華車,越是沒技術,動輒幾百萬的豪車可能連發動機都無法造。豪華車只有奔馳有自己的變速器技術。

H8總歸要上市,上市必熱銷!何時買入,自私量,我的建議是:H8明確上市前或者半年報前,買入。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9108

中國監管層火速清障 A股與MSCI結束三年長跑幾率大增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21448.html

A股納入MSCI(美國明晟公司)新興市場指數的預期尚未兌現,不少資金卻已蠢蠢欲動。5月的最後一個交易日,A股迎來久違的放量大漲。這真是MSCI向A股敞開大門的前兆嗎?最終結果將於6月15日揭曉。

第一財經記者日前通過郵件與MSCI取得了聯系,對方表示,將針對A股能否納入MSCI召開新聞發布會,且樂意安排電視媒體進行采訪,但新聞發布會的舉辦地點及時間等細節尚未明確。

從MSCI的這一舉動可以看出,A股本次納入MSCI指數的幾率較上次確實提升不少。2015年6月9日,MSCI臨時通知取消了原定於次日11時在中國香港舉行的發布會,改為同日7時召開電話會議。當日宣布的結果也不出預料——暫不將A股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

去年,額度分配程序、資本流動的限制、權益的所有權界定等成了A股進入MSCI的“絆腳石”。不過,“中國監管層在過去的一年時間內開展了大量工作,大部分問題已經解決,這大大增加了今年A股被納入MSCI的幾率。”中信策略團隊表示,假設A股被以5%的權重納入,將直接影響被動型資金(占1/6),也就是220億元人民幣或直接流入A股。一旦全額納入,將吸引萬億人民幣的增量資金。

踢開三大“絆腳石”

MSCI自2013年開始啟動了將A 股納入其全球指數的審議,並於2014和2015年對納入A股進行了兩輪市場咨詢,最後都以決定暫不納入A股告終,但A股繼續保留在審核名單上。從近幾個月的動作來看,中國監管層推動A股納入MSCI的決心可見一斑。

MSCI曾在2015年6月的市場分類審議中指出,國際投資者對A股的顧慮主要集中在市場準入制度方面。經過一年的努力,A股在上述三個方面均取得了一定進展。

首先,就投資配額分配程序而言,國際投資者希望可以根據其資產規模獲得相應的投資配額。同時大部分投資者也希望中國的配額分配程序能夠更加程式化、公開透明和提高可預測性。

針對這一點,國家外匯管理局於2016年2月3日頒布了《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境內證券投資外匯管理規定》:取消單個QFII(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投資額度不得超過10億美元的限制,而是基於基礎額度和新增額度重新計算;對於QFII和RQFII(人民幣合格境外投資者)基本分配額度(不超過50億美元)由資產管理規模自動決定,新增額度可向外匯管理局申請,不存在特別限制。

此前,QFII制度規定單一額度的上限為10億美元,而被動型基金必須完全複制所跟蹤的指數(如MSCI新興市場指數),它們對某一市場的投資需求是按比例由基金規模決定的,可能會超過10億美元。如今,這一問題已經基本解決。

其次,資本流動性限制也是上一次“闖關”失敗的原因。中信策略團隊指出,國際投資者希望獲得開放型基金、ETF(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等全範圍投資工具的每日流動性,提高資金周轉率;同時期望針對資本鎖定期和資本匯出的種種限制能夠減弱或消除。

針對這一問題,外匯管理局的最新規定指出,目前已經允許開放型基金按日匯入匯出資金,本金的鎖定期由1年縮短為3個月,且移除了本金的匯入期限,但QFII每月累計匯出資金總規模不得超過上年底境內資產的20%。此外,深港通有望在年內開啟,滬股通每日130億元配額的限制也有望擴容,有效滿足國際投資者的投資需求。

第三,中國證監會明確認可“名義持有人”和“證券權益所有人”概念。“在中國監管層的積極配合下,雖然仍然存在包括反競爭條款在內的一些制度不健全,但預計並不會對A 股納入MSCI產生實質影響和阻礙。”中信證券表示。

“千股停牌”警報或解除

當然,A股的MSCI“闖關之旅”並未到此結束。2016年4月,MSCI在市場咨詢中針對A股市場又加入了兩個新問題:大規模主動停牌和反競爭條款限制。

“MSCI此前也向包括我們在內的基金征詢意見,經過內部討論後,我們總體意見是支持的。” 荷寶(Robeco)中國股票基金經理中國首席投資總監繆子美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此前外資較為擔心的是出現“千股停牌”的情況。

對此,中國證監會更是積極響應。2016年5月27日,兩大交易所聯袂發布停複牌新規,嚴格控制停牌時限,並細化了停牌期間的信息披露和延期複牌程序要求,助力A股納入MSCI。

此外,中國的反競爭條款中規定,任何與A股指數相關的金融產品(包括ETF)即使在國際市場上市,都需要取得中國證券交易所的事先批準。

“除去以上的制度性因素,我們認為2015年6月MSCI婉拒A股納入新興市場指數的一個重要原因是2015年上半年A股估值階段性高企,風險過高。如果彼時將A股納入MSCI指數,其市值在整個指數中的占比較高,而MSCI指數是被動投資者進行資產配置的主要跟蹤指標,隨著被動型基金的配置成本上升,將增加被動投資者的風險。”中信證券指出,經過2015年下半年以來的幾輪調整,A股估值已回到合理區間,因此今年被納入MSCI的可能性大於60%。

境外基金紛紛看中A股

A股能夠納入MSCI之所以受到各界關註,與屆時將有大量資金流入A股不無關系。與此同時,我們也不應忽略更重要的長期趨勢——國內與國際市場的互聯互通將繼續加速。

就資金流入而言,民生宏觀預計潛在流入資金規模大約在241億美元,而中國股市總市值約7萬億美元,該數額大約僅占0.34%,對於信心的提振大於實質。

A股若納入MSCI,受影響的三個指數分別為MSCI新興市場指數、亞洲指數(除日本)及全球指數,跟蹤這三個指數的資金大約為1.7萬億美元、0.2萬億美元及2.8萬億美元。當A股以5%比例納入MSCI指數時,A股在上述三大指數中所占比例依次為1.1%、1.3%及0.1%。

“根據目前數據來判斷,MSCI中國指數前十大權重股分別為中國平安、招商銀行、民生銀行、萬科A、建設銀行、浦發銀行、中信證券、貴州茅臺、交通銀行、北京銀行。權重最高的三個行業則分別為金融服務(32%)、工業(17%)、可選消費(12%)。”民生宏觀分析稱。

“MSCI長期來看必將把A股納入,而且也肩負這一責任。”美盛環球資產管理投資董事達亞爾(Ajay Dayal)此前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去年5月,富時FTSE指數公司已經啟動將A股納入其全球過渡指數的計劃,推出兩個包含A股的新興市場過渡指數。不過,納入與否已不是重點,更重要的是A股未來的整個國際化進程。”

其實,在富時之後,全球最大的ETF管理公司之一Vanguard(先鋒集團)也宣布,其新興市場ETF所追蹤的基準指數從富時新興市場指數調整為富時FTSE含A股的新興市場過渡指數,示範意義重大。

目前MSCI China(摩根士丹利中國指數)的155只標的中,已包括H股、紅籌股、P股(香港地區上市的內地民企股)、B股和中概股,但獨缺A股。中信證券表示:“MSCI指數作為全球投資組合經理最多采用的基準指數,推動將A股納入其中,將成為‘邁向統一中國市場’的最後一步。”

值得註意的是,中國臺灣從初次納入到全部納入歷時9年,韓國歷時6年。在加入MSCI後的6個月,韓國市場下跌22%,中國臺灣市場上漲23%,納入MSCI對股票市場並非一味的利好。繆子美也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當A股獲100%納入時,相信將占MSCI新興市場指數權重的45%。假如韓國及中國臺灣日後被移離,那麽中國在MSCI新興市場指數的權重有可能上升至超過 56%,成為獨立資產類別。”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9250

主板“零食第一股”來伊份 八年長跑終上市

10月12日,“零食第一股”上海來伊份股份有限公司(603777.SH,下稱“來伊份”)在幾經波折、八年籌備之後終於登錄A股。

來伊份本次公開發行股票數量為6000萬股,每股發行價格每股11.67元。擁有代工生產企業集群以及龐大的自建線下銷售渠道,來伊份這幾年快速發展,然而,隨著線下零售專營店領域新進入者逐漸增多,以及電商的發展,給來伊份未來進一步增長帶來挑戰,上市能否幫助來伊份應對兩大挑戰成為業內關註的重點。

據悉,在此之前,恰恰食品、好想你、有友等零食品牌均通過中小板上市,來伊份此次A股IPO成功成為主板“零食第一股”。近年來,我國休閑食品行業快速發展。中國食品工業協會發布數據顯示,從2004到2014年,全國休閑食品行業年產值從1931.38億元,增長至9050.18億元,10年間凈增長7118.80億元,年均複合增長16.70%。預計2015-2019年,小品類休閑食品產值將從4719.75億元增長至10472.98億元。中泰證券數據顯示,2015年中國人均消費休閑食品11.6千克,與日本(29.6千克)、美國(51.8千克)、歐洲(83.9千克)相比還處於低位,休閑食品產業仍然具有巨大的發展空間。

據悉,來伊份此次募集資金主要投向營銷終端建設和生產及倉庫用房項目,營銷終端建設項目是在全國範圍新建275家直營連鎖門店,同時對全國範圍的1158家現有店鋪進行升級。來伊份加大線下布局背後面臨兩大挑戰,一方面,來伊份在招股書中也坦言,隨著市場不斷細分,部分傳統的休閑食品企業和新進入者也開始自建專賣店,開始涉足連鎖經營模式。另一方面,原有競爭對手和新進入者也開始利用互聯網開展新興銷售模式,有可能沖擊連鎖經營模式。這兩方面都是來伊份需要面對的,上市也正是給了來伊份更多彈藥能夠在這兩方面發力。

近年來,傳統休閑食品企業和新進入者開始通過自建專賣店、電商等方式拓展銷售渠道,三只松鼠、百草味、良品鋪子等電商零食企業成為傳統休閑食品企業的有力競爭對手。2015年,上述三家電商線上銷售額分別為25億元、15億元和12億元。盡管來伊份也開展零食電商業務,2015年來伊份線上銷售額為3.88億元,僅占總銷售額的12.4%。來伊份在電商領域尚落後於競爭對手,來伊份董事長施永雷曾表示要大力發展電商,目前主要通過自建手機APP發力移動端的電商銷售。來伊份方面也坦言,目前市場環境下,在達到大規模用戶之前,電商初期拓展成本很高,來伊份在電商領域會盡力避免燒錢模式,降低用戶獲取成本。

來伊份方面表示,上市後,來伊份將全面推進線上線下全渠道數字化發展,進一步加強營銷網絡布局,提高物流及供應鏈、研發及品控實力,並針對年輕消費者做出更多的變革與創新。“目前,來伊份正積極打通線上線下業務,實現對來自線上、線下的大數據精準分析,真實、清晰地把握用戶信息,了解消費者的消費喜好和習慣,並以此為依據開展針對性更強的精準化營銷與品牌建設。讓來伊份的企業規模越來越大的同時,跟消費者的距離反而越來越近。”來伊份董事長施永雷表示。

值得註意的是,來伊份上市之路也很坎坷。

據來伊份方面透露,來伊份從2008年就開始籌備上市,早在2012年,來伊份就公開披露計劃在深交所上市,但僅在招股書申報稿披露後的第五天,就有媒體曝光了其蜜餞加工供應商涉嫌違規生產,來伊份IPO之路隨之折戟。不過,此事後來通過質檢部門檢測並未發現來伊份產品存在問題,來伊份方面也表示自己屬於“躺搶”。不過,此事之後,來伊份也進一步加強了對上遊供應商的管控。

施永雷表示,經過長期的精益管理與積澱,來伊份早已建立起24道品質管理防線,從商品生產、流通的每一環節把控質量,建立巡檢、專項巡檢、駐場、二方審核、三方審核等系統的品控系統,以避免食品安全問題產生。

來伊份在招股書中也坦言,食品安全質量風險是來伊份需要警惕的,據悉,截止今年六月底,來伊份已經擁有超過150家供應商提供的九大類900多種產品,來伊份以自有品牌開展連鎖經營模式,就需要對上遊供應商的生產環節進行監控,保證公司不會因供應商的食譜安全問題導致公司品牌聲譽受損。

之後幾年里,來伊份經營狀況逐步得到恢複。根據其招股說明書,2013-2015年來伊份營業收入分別位27.49億、28.58億和31.27億,2016年上半年營收為17.04億;凈利潤方面,2013-2015年的數據分別位0.98億、1.36億、1.32億,2016年上半年凈利潤0.69億。去年來伊份再次沖刺上市,不過,此次上市地點變成了主板。去年股市波動IPO暫停再次將來伊份上市時間延後,今年股市平穩後,IPO再次開閘,來伊份終於在主板上市。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8337

未來15年長春新區怎麽規劃?將重點建設“兩大港口”

20日據新華社消息,吉林省政府日前正式批複《長春新區發展總體規劃(2016-2030)》。作為我國第17個國家級新區,長春新區將打造東北亞地區門戶樞紐機場和國際內陸港,以此助力東北亞區域國際物流中心和國際交流合作中心建設,推動老工業基地振興。

在19日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長春市委常委、長春新區黨工委書記孫亞明介紹,長春新區將重點規劃建設“兩大港口”。一是開辟俄羅斯、北歐等客貨運航線,建設東北亞地區門戶樞紐機場,遠期可承載客運吞吐量6000萬人次,貨運吞吐量300萬噸,成為東北亞區域航空物流樞紐。二是依托鐵路綜合貨場建設,打造智慧公路港和國際內陸港,遠期建成18條鐵路線,可承載年運量3300萬噸,成為“一帶一路”北線通道的重要樞紐節點。

目前,長春市的航空和鐵路向西北輻射俄羅斯、歐洲,向東南連接日本、韓國,國際物流線路正在布局。以長春興隆綜合保稅區為起點,德國施瓦茨海德為終點,經滿洲里通過俄羅斯西伯利亞鐵路駛往歐洲的“歐亞大陸橋”通道已經形成固定班次。經由“長滿歐”線路到達歐洲需要15到18天,比海運減少20多天。

今年2月,國務院批複設立長春新區。長春新區承擔深化圖們江區域合作開發的戰略任務,並連接東北三省經濟走廊。長春新區地處東北亞區域幾何中心,將以貿易為龍頭打通對外物流通道,積極參與東北亞區域經濟發展分工,向國際自由貿易區過渡。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9659

專家視角 | 2017年長租公寓的七大猜想

近三年,越來越多的人投身長租公寓這個傳統而新興的行業。不管是“淘金者”還是“賣水者”,有激情與夢想,也有迷茫和無奈。一次次的論壇大會,人滿為患,既是行業發展壯大的標誌,也是行業初期渴望成長的寫照。

公寓沈浮

2013年到2014年,公寓還是圈內人、少數人知道和關註的行業,大家還在討論分布式公寓好做,還是集中式公寓好做。到了2015年,隨著優客逸家、寓見、青客、水滴公寓等分散式公寓融資成功,自如上海公司成立,這一年是分散式公寓的“瘋牛”年,大家拼命跑馬圈地搶房源。

這一景象,集中式公寓在2016年接棒,今年,魔方、V領地、灣流、泊寓紛紛發力,幾乎見項目就搶,可以說2016年是集中式公寓的“瘋牛”年。也恰恰在這一年,分散式公寓融資受阻,不得不放慢腳步,潛心專研運營,優化管理,增收節支,回歸生意本質。我們不知不覺在經濟寒冬中,走近了2017年,未來這一年,公寓行業會發生哪些變化呢?

猜想一:租房金融,谷雨有霜

谷雨時節,對於來年的收成有巨大的幫助,但是還是需要註意倒春寒。租房金融創新會加快,但預測風控會更加嚴格。今年是租客分期產品豐富、完善和淘汰的一年。曾經迅猛擴張的京東白條、趣分租、斑馬王國等紛紛退出租房分期市場,而58月付、房司令、會分期、盈家金融繼續深耕,進入下半年,銀行、保險資金開始試水租房分期。

鑒於租房分期產品的實質性風控要點是職業房東,所以現有的租房分期產品更多的是針對財務規範的品質公寓,中小職業房東越來越難獲得租房分期產品的支持。明年會有更加創新的租房分期產品,強化風險控制的手段,為中小職業房東提供金融服務。今年還在摸索的裝修貸、房東貸、項目貸,在明年都會得到發展和完善,優質的職業房東會率先得到資金支持。

猜想二:供應鏈產業與智能硬件,夏至日盛

供應鏈產業會更加豐富,智能硬件快速增長。公寓的供應商們沒有專門開發公寓用的產品和服務,基本上是用廉價品替代研發適應公寓需求的新品,稍微講究一些品質的公寓運營商,會部分使用快捷酒店的供應商體系。

分散的供應商不利於產品研發和成本降低,隨著公寓市場容量的成長,明年會有更多的供應商研發公寓的產品和服務,如基礎施工、瓷磚地板、收納家具、保潔維修。智能門鎖、電表、水表今年完成了市場教育,而且確實可以幫助公寓運營商提高效率,明年會快速增長,特別是智能電表。而水滴公寓在智能軟件方面與九豬網團隊合力開發“水滴管家”租房管理系統,主要為職業二房東提供房源管理SaaS工具。“水滴管家”一邊獲得B端客源和租房運營數據,另一邊其對接租房發布平臺,此後,團隊計劃在金融、租房裝修上對接服務商,“水滴管家”提供服務。

猜想三:PMS分化豐富,小暑入伏

PMS管理系統的商業模式會分化,產品更加豐富。今年除了集中式公寓熱,還有就是PMS系統熱。今年的PMS主要在產品定位上體現差異,有的選擇對管家進行管控的業務邏輯,有的選擇了對管家進行賦能的產品邏輯,有的針對相對大型公寓設計產品功能,有的針對中小公寓設計產品功能,但除了幾家選擇收費進行變現外,其他企業還沒有開始變現。

隨著資本市場對盈利的期望,明年各家在商業模式和盈利模式上會加大探索,並逐步分化,有些重點發展智能硬件,有些走到線下參與公寓運營,有些選擇金融服務,有些選擇租房服務。相信,明年會有新的系統開發者進入這個市場。

猜想四:分布式開始盈利,小得盈滿

部分領軍的分布式公寓會實現盈利,發展逐步提速。分布式公寓的運營非常重,能把分布式公寓運營好,一定能把集中式公寓運營好。2015年分布式公寓忙於趕路,擴張的速度太快,運營工作不夠深入和細致。為了生存,今年大家都勤學苦練,控制發展速度,提高入住率,降低運營成本,優化管理流程,打磨創業團隊。

雖然分布式公寓一個完整的周期是5年,但經過今年的磨礪和快速成長,隨著租金的上漲、成本的降低、效率的提升,明年會有企業實現月度盈利,一旦實現盈利,債權融資的路徑會更多,股權融資也有機會實現,進一步提速擴張是必然。

猜想五:集中式加盟創新,芒種春播

正所謂,四月芒種麥在前,五月芒種麥在後。領軍的集中式公寓會創新加盟模式,輸出管理經驗,快速複制自家公寓基因。這兩年雖然集中式公寓一直探索加盟,但效率不高,也許是長租公寓和快捷酒店業主的需求和痛點不一樣,酒店加盟模式水土不服。今年,商業嗅覺敏感的人開始關註長租公寓的機會,但考慮到機會成本,有資源的人會選擇加盟模式試水長租公寓。到底長租公寓的加盟模式如何做才能切中要害,相信明年會有更多創新。

猜想六:中小職業房東,玉露則分

“白露”正處夏、秋轉折關頭,而中小職業房東會分化和加速叠代,但依然是市場主角。今年明顯感覺到傳統職業房東的壓力,一方面是來自品牌公寓競爭的壓力,一方面是自身產品和服務不升級或者升級不及時。在品牌公寓的市場教育下,租住消費升級的速度非常快,簡單裝修、沒有服務、拼價格的傳統職業房東會被市場淘汰,而曾經在公寓運營商工作過的管家,陸續進入職業房東市場,也有一些從經理人、其他行業轉過來的職業房東,這批新興的職業房東受過比較好的教育和職業訓練,有較強的學習能力,逐步會成為職業房東的主流。

猜想七:開發商公寓布局,立夏迎滿

開發商會加快公寓布局,接棒“瘋牛”角色。今年有數十家開發商正式進入公寓行業,大部分開發商也在積極觀望。房地產調控、房價上漲、地產低成本融資能力,都會加速開發商思考轉型,進入公寓市場。一旦開發商批量進入市場,資源爭奪戰迅速升級,特別帶著開發商買地的邏輯慣性來拓展物業,2017年“瘋牛”的角色非開發商莫屬。

(作者系水滴公寓創始人,馮玉光)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2900

蔡東豪:「未來5年長和系業績都會增長。」

1 : GS(14)@2012-08-08 11:46:44

http://www.sharpdaily.hk/article ... 3%E5%A2%9E%E9%95%B7
「未來5年長和系業績都會增長。」
李嘉誠
李嘉誠一向慎言,在公開場合不會下巴輕輕。以前記者問他關於收購或批股傳言,他的「這一分鐘沒計劃」已成經典。上周,李嘉誠豪言未來5年旗下各公司均會增長,是一個意外,這句話他不需要說,而說出來前他慎重考慮過。
李嘉誠肯說這句話,我相信是外面風大雨大,政經環境不穩,為人為己,他覺得有必要向未來投下信心一票。李嘉誠敢說這句話,是因為長和系這幾年業務性質其實在變,變至不再是周期性生意。長和系垂直控股,可把業務簡化為香港地產及和黃(013)。
香港地產告別大上大落時代,長實(001)入貨出貨像工廠生產,利潤受到一定程度保障。基建投資佔和黃業績比重越來越大,雖然傳媒關心3G業務。李嘉誠肯說和敢說,是經過周密部署。
蔡東豪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0781

大閘蟹兩年長成 脫殼體積翻倍

1 : GS(14)@2015-09-22 02:23:10

■蟹農展示甩出來的殼十分完整。《蘋果》記者


一隻大閘蟹由出生到成蟹需要兩年時間,每次蛻變體積都會翻倍,《蘋果》記者走訪之際,正值陽澄湖蟹最後一次脫殼。目睹一隻剛脫完殼的螃蟹揮舞雪白的鉗遁入水草,留下一副完整「盔甲」,感覺生命奇妙。等新殼堅硬,牠將奮力爬上網,幻想掙脫樊籬往大海交配,並不知餐桌才是終站。



湖蟹比塘蟹鮮甜帶韌

待螃蟹成熟爬上網時,蟹農老王就要住進湖裏的破船守夜,以免辛苦兩年的成果被偷。湖面有限,不少蟹民也挖塘養蟹,養殖條件更可控,蟹苗也密集一倍。據說陽澄湖大閘蟹最獨特是殼上光彩。就算同是用陽澄湖水養,湖蟹和塘蟹的色澤乃至味道卻確有明顯分別。記者請一蟹戶分別拿了兩隻湖蟹和三隻塘蟹,湖蟹殼明顯較塘蟹圓潤光澤;蒸後試吃湖蟹肉更鮮甜,腳爪殼更具韌性,擠出肉來,殼仍然完整,不似塘蟹殼一咬即粉碎。除了水質,養蟹還看飼料,餵螺和冰鮮魚是令蟹黃多油的秘訣。不執着名牌的話,固城湖的蟹商趙先生教你揀蟹要揑腿,千萬別賣「軟腳蟹」:「揑蟹倒數第一、第二隻腿看看硬不硬。上海話『軟腳蟹』形容男人沒用,就從蟹而來。軟腳蟹是很差的螃蟹,越硬越好。」《蘋果》記者



■剛脫完最後一次殼的大閘蟹蟹鉗雪白。《蘋果》記者

■蓮花島近兩百蟹農都開餐廳賣大閘蟹。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50919/1930149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238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