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中環在線:華潤廣西搞希望小鎮 李華華


2009-02-24  AppleDaily





 

噚 日華潤集團搞新春酒會,兼且宣佈正式成立華潤希望小鎮基金。佢哋董事長宋林好開心咁話,希望工程搞咗咁耐,啲希望小學越嚟越少人讀,於是舊年開始諗,點樣 可以透過善用集團嘅人力物力,幫啲內地貧困偏遠嘅農村居民自己改善生活同居住環境,舊年5月選咗廣西百色永樂鄉西北樂村做試點,搞起第一個希望小鎮,目標 係每個省搞一個喎。宋林話,華潤創業(291)將啲良種番茄同豬仔帶入去,豬仔長大同農產品收成後,再同佢地買番;華潤水泥同華潤置地(1109)就教村 民做規劃同埋起新村,就連員工都出錢出力做義工。呢個基金起動金額5000萬港銀,淨係員工就夾咗超過千三萬,其他由集團旗下各公司自願科水。佢話呢個構 思喺中國係全新嘅,華華希望,日後有更多大集團響應就好嘞。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204

500萬元,去美國買個小鎮

http://www.infzm.com/content/62327

美國中西部的南達科他州(South Dakota-SC)一個名為Scenic的牛仔小鎮被放上「貨架」,標價79.9萬美元——約合510萬元人民幣。

如無意外,當地時間2011年8月17日,這筆交易將最終達成。

Scenic佔地面積共46英畝(約276公畝,18.6萬平方米),擁有廣袤的土地,鎮中心有一個加油站、一間郵局、一間酒館、一所博物館、兩幢民房和兩個小型監牢,所有這些都在出售之列。

對小鎮的所有者Twila Merrill而言,這是一個迫不得已的選擇,這位當地居民眼中特立獨行的女人多年來一點一點買下小鎮幾乎所有土地,但因為患上癌症,她不得不搬到800公里外明尼蘇達州的羅切斯特就醫,這才有了賣掉小鎮的想法。

現在這個小鎮交到了當地房地產經紀人David Olsen手裡,他正在接洽來自世界各地的買家,在接受南方週末記者採訪時,他聲稱自己「幾乎要被電話淹沒」。

Scenic小鎮人口從當年的幾百人減少到了現在的9個人。 (Olsen/供圖)

「垂死」但迷人的小鎮

農業是南達科他州由來已久的文化和經濟支柱,Scenic鎮也不例外。這個小鎮位於南達科他州第二大城市——拉皮德城(Rapid city)以東約80公里,建立於美國鐵路時代,曾一度繁華甚至有些喧囂。但從上世紀的美國大蕭條時期開始,小鎮的店舖紛紛關門,很多居民離開,年輕人也 不再回來。

當地的政府報告顯示,小鎮人口一直在減少,從最初的幾百人減少到現在的9人。

不過,這個小鎮並不像中國的農村那樣偏遠,Scenic附近有高速公路,有著名的惡地國家公園(Badlands National Park),開車一個小時就可以到拉皮德城,這裡有機場,出行方便。

Tom是Scenic鎮的居民,已經在這裡生活了8年,他和妻子居住在距離小鎮8公里的地方。在他看來,Twila Merrill像這片土地上曾經的印第安人一樣,熱愛土地、習慣於圈地和建設牧場,但她無法阻擋這個小鎮數年來一直走向衰敗。

乾旱和極端氣候阻礙了Scenic鎮的農業發展,該地區極度缺水,每年降雨僅為381毫米;在夏天,這裡的氣溫最高會達到43攝氏度,而到了冬天往往會下降到零下23攝氏度。

Tom對記者說:「我們生活在一個非常偏遠的農村,拉皮德城一直從它周邊400公里的土地上吸引人口,美國的人口流動趨勢和中國一樣,農村人不斷進入城市。」他認為這是小鎮衰敗的原因。

被風雨打落的商店招牌、破爛斑駁的房屋外牆、年久失修的道路,稱Scenic為「鬼城」也不為過。但在經紀人Olsen眼裡,這正是小鎮的獨特之處,「自1906年建成以來,小鎮一直保持著它的原貌。」

有趣的是,這個小鎮儘管荒涼,但「紀律嚴明」,如果你到郵局裡上廁所,會被婉拒,原因是「9·11後政府規定所有的廁所『恕不外借』」。

大甩賣:你還想怎麼樣呢?

保持一百多年前的「原貌」對小鎮的未來是桎梏還是優勢?Schultz是埃嘉索(Agracel)公司CEO,堪稱美國小鎮專家,自稱「我不用驅車 繞中西部就能研究危急中的小城鎮」,在他看來,Scenic在南達科他州並非個案,這些小鎮有一個共同特點:地處山區、以農業為生、孤立於美國現代經濟。

這裡土地貧瘠,但就商業而言,由於缺少積澱,當地經濟機會也很稀少。「Scenic鎮緊鄰香農縣邊境,那是一個只有1.4萬人口的縣,80%左右是本地人,是美國貧困率最高的地區之一。」Schultz對南方週末記者說。

或許是受夠了幾十年來的蕭條,即便Tom說Scenic鎮的「農村人」是保守的、對新的變化態度謹慎,但小鎮居民一直都在期待買家能夠給小鎮帶來改變。

「我不在乎買主是誰,這對我沒有什麼區別,我只想看到他們做的事。」Leo Stangle說。他1949年移居到Scenic鎮,當時還是一個8歲的小男孩。六十多年來,他從來沒有離開過小鎮。「小鎮現在有很多破敗的建築,需要 進行清理。」Stangle說,他不關心誰會買走小鎮的土地,只要能帶來新的生意,並且修繕小鎮外觀。

兩年前,Scenic鎮曾標價300萬美元出售,但無人接手,2011年的現在,價格則驟降至79.9萬美元,Olsen在現在的銷售廣告中寫道:「你還想怎麼樣呢?」

買下整個牛仔小鎮Scenic只需要79.9萬美元(約510萬元人民幣),而美國房價最貴的小鎮——面朝大西洋的紐約Sagaponack小鎮,買一套別墅就需要逾400萬美元(2500萬元人民幣左右) (CFP/圖)

「中國人只願到 大城市買房」

美國全國房地產經紀人協會在5月發佈了一份報告,顯示出中國人在美國房地產市場的購買力:截至2011年3月的12個月內,海外購房者已在美國房地產市場上投資了大約410億美元。其中,來自中國的購房者佔全部海外買家人數的9%,居第二位。

2010年,由於美國房地產價格的大幅跳水,大批中國人就開始到美國尋找投資機會。搜房網組織的第一批考察團有40個人到美國,再組織第二批時,已有超過500人申請加入。

Scenic鎮的出售廣告登出之後,亦被認作2010年以來美國房地產價格跳水的一個典型事件,買家裡同樣出現了中國人的身影。

Olsen告訴南方週末記者,他現在已經收到很多買家的收購要約,在和他聯繫的買家中,有三位來自中國大陸。這三位在網上看到了Scenic鎮出售 的消息,因此向Olsen詢問了小鎮的一些具體信息,但最終都沒有表明購買意向。當記者問到是否有類似搜房網這類中介機構與Scenic接觸 時,Olsen迴避了這個問題。

Olsen說自己瞭解中國的房地產市場,並且知道中國「房地產市場很熱」。在出售小鎮的時候,他也考慮到可能有中國買家會參與,但還是覺得中國人熟悉的是美國的大城市,對於地處偏遠的Scenic小鎮,中國人「並不太瞭解」。

這倒是符合Schultz的預料,他遍數美國小鎮,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一個小鎮的所有者是中國人。他相信中國人買下一個美國小鎮,並將其建設成為「中國城」是可能的,但這不會發生在Scenic鎮:「我會擔心他們做什麼謀生,在經濟更發達的地方可能會有更好的機會。」

改造設想

Schultz和他的埃嘉索公司一直在觀察美國的「第三次人口大遷徙浪潮」——從大城市郊區到「鄉村都市」,但他並不認為Scenic鎮有成為「鄉村都市」的潛質,這個小鎮只是「走向衰亡的中西部小鎮的一個極端案例」。

即便如此,很多買家依然向Olsen提出了改造小鎮的設想:有的買家表示希望保持美國西部原生態的狀貌;有的則希望在小鎮建設工廠,創造就業機會;一位來自中國內地的買家則告訴Olsen可考慮把這個小鎮變成「新唐人街」。

Scenic臨近的那條高速公路,每天約有700輛汽車從此通過。Olsen說:「小鎮只需要一些人口和創造力就可以發展起來。」在他看來,小鎮未來的主人至少可以在遊客身上打打主意。

但Tom卻說了一句拆台的話:「遺憾的是大部分遊客往往停留高速公路附近,並沒有多少人會來到鎮上。」但他也相信,如果在這個小鎮堅持農業的話,將無以為繼,Tom的建議是將小鎮建成一個旅遊勝地。

自從小鎮所有人Twila Merrill離開小鎮後,她的女兒Keester就負責小鎮的出售,她將選擇最後的買家。Keester在小鎮出生並長大,對這個小鎮充滿留戀。對於未來的小鎮主人,她說新業主購買的是一段歷史,同時她也很期待看到有人能讓小鎮起死回生。

如無意外,當地時間8月17日,這筆交易將最終達成,將有新面孔進入這個「少數人的社會」。不管新主人怎樣改造這個小鎮,Tom給的忠告都是:「保持足夠的耐心和良好的品行。」畢竟他用了8年時間才感覺到剛剛被這個「社會」所接受。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059

小鎮CEO 改造老農大賺國際財

2011-11-07  TCW




為何,在Google Map找不到的嘉義縣大林鎮花場,在鐵牛車比年輕人多的雲林縣東勢鄉農地,到北京、東京的距離,比到台北還近?

因為,這裡有兩個人,在別人眼中弱勢的小地方,整合在地資源與人脈,變成通往國際市場的金脈,改變小鎮與世界的距離。

嘉義大林三班副班長曾明進,帶領全台外銷第一的文心蘭聚落,打頭陣把這會跳舞的蘭花,銷往中國;東勢果菜生產合作社主席王文星,是國內胡蘿蔔最大出口商, 把胡蘿蔔以高於台灣四倍的價格,在東京超市販售。他們證明,只要有心,在窮鄉僻壤,也能點石成金。

曾明進.勇闖新「蘭」海撰寫產銷革命劇本,打開中國市場

管理大師彼得.杜拉克(Peter F. Drucker)認為,CEO(企業執行長)的首要任務,是「連結內部及外部的『橋樑』,內部是公司組織,外部是社會、經濟。」

曾明進與王文星,正是連結內外資源,讓小鎮發光的CEO。

三年前,北京國際花卉展覽會上,舞台燈光打向二樓,「哇!哇!」聲此起彼落,模特兒走下樓梯,穿著一萬朵文心蘭黏貼製作的晚禮服,「來自台灣會跳舞的文心 蘭」,吸走全場目光。

「太驚訝了,我根本沒想過文心蘭能做禮服!」北京最大花卉貿易商、奧恩花卉總經理夏靜蘭說。

曾明進是這場秀的幕後導演。原本這小小黃花在展場最角落,乏人光顧;但這場秀,卻把最冷的攤位炒熱,也開啟台灣文心蘭在日本之外的第二市場。

大林三班是台灣第一個踏入中國市場的文心蘭產銷班。有別於在日本主攻家庭需求,在中國則鎖定奢華消費,如今,它已進駐北京五星級酒店大廳鋼琴、吧台上;就 連吉林、長春、瀋陽的婚宴現場,也能看到這來自熱帶的跳舞蘭,在寒地裡綻放金色光芒。

文心蘭是本土蘭花產業後起之秀,過去十五年內,產值成長百倍,去年切花外銷金額達四億六千萬元,市占率在全球、日本,均屬第一。

大林三班今年預估外銷中國四十萬支文心蘭,雖然,這只占台灣去年文心蘭總出口量的二%,但長遠布局,卻能分散市場,避開火鶴、洋桔梗,受制單一市場,價格 不斷下滑的宿命。

劇本一:先空運再海運整合失敗,班員脫隊大出走

文心蘭先攻日本、再攻中國,過程一路艱辛。最難的,是如何糾眾一起「改變」。

要糾眾改變,須先描繪願景,要有一個擅「寫劇本」的幕後推手。

投入文心蘭產業前,曾明進是嘉義最大傳播公司負責人,兼地方有線電視台廣告短片製作導播。從導播轉花農的第三年,一九九九年,他碰上產銷失衡、一支賣一元 的大崩盤。

之後,花農嘗試外銷日本,但,空運切花壽命僅兩、三天,價格不佳,扣掉昂貴空運費,農民幾無利潤。

當時,台灣區花卉同業公會理事長李仍亮,找上霧峰農業試驗所黃肇家博士,希望研究讓文心蘭外銷花期變長的方法,以利從空運改海運。

當時,不到三十歲的曾明進是配合研究的花農。

「他(指李仍亮)說不做不行,一直叫我做,」黃肇家回憶。一年後,還是找不出答案,黃想放棄,李仍堅持。

彷彿在坍方的山洞中前行,前面沒有光源,後退是死路一條,至少,往前走比往後退的生路更大。

果然,再經數月,黃肇家研發出讓文心蘭延後老化的保鮮技術,從原本兩至三天,延長到七天,實現由空運改走海運的可能。

這讓文心蘭產業完全改觀,沒幾年就攻下日本市場,把泰國逐出,甚至連日本農民,也逐漸不養文心蘭。

少數人的堅持,讓產業死而復生,這整個過程,讓年輕的曾明進震撼,也埋下其後他發動產銷革命的種子。

但,技術突破難,人心突破更難。

海運運費是空運的三分之一,但須滿櫃才能出貨,須集中貨源,但整合,卻成為曾明進痛苦的回憶。

當時他提出的劇本是,海運先發、空運後至,搶攻日本耶誕節花卉採購旺季,讓所有產品能賣出好價錢,產銷班班員口頭支持,但裝櫃集貨前一刻,部分班員擔心日 本買家對海運未必埋單,脫隊走空運,來的花不到半只貨櫃,海運成本跳高。

「雙殺」計畫破局,曾明進氣得在班會上摔電話、大聲咆嘯,有班員哭著離開。整合不成,班員鬧出走潮,原本四十戶掉到二十來戶。

其後,他陷入低潮,再加上導播轉花農,問前輩土壤裡的氮磷鉀、維他命酸,為什麼這樣用?花農都說,問這麼多幹嘛?碰壁、挫折,讓他更想增進專業知識,於是 報考嘉義大學進修推廣部,唯一的志願是「園藝系」。

一邊念書,一邊種花,長期一天只睡一小時,導致顏面神經痲痹。換得的是,許多嘉大園藝系教授變成他的蘭園顧問。逐漸,他才走出低潮。

緊接著,靠海運搶來的日本市場,又被強敵逼近。

三年前,越南攻進日本市場,加上日本市場面臨飽和,當時已擔任文心蘭產銷協會秘書長的曾明進意識到,再這樣下去,恐將步上國產外銷花卉,自己人殺價搶單後 塵。

他上書建議農委會,主張「大船才能耐得住風浪」,全台文心蘭應劃為北中南三大產區,建立產銷秩序,開啟日本以外的市場,卻遭同業冷眼。

劇本二:故意先賠再賺高價收購做大規模,讓客戶主動上門

於是,他決定以大林為基地,推動產銷革命。

先前經驗讓他體悟,光談願景不行,須先誘之以利;有理想,也要有手段。他與大林三班班長張朝晏與幾位核心幹部,規畫出一套劇本:一、用高價收購花卉,吸引 花農加入產銷班;二、擴大規模後,將買方市場轉為賣方,可跳過貿易商,直接與國外買家接觸;三、撥出部分產能,進行風險分散的嘗試,中國是第一站。

○八年十月,他們找來雲嘉南花農開會,用高於市價近兩成價格收購。產銷班從二十六戶增到四十五戶,出貨量大增。

此舉的代價是,頭兩個月出貨,產銷班虧損六、七百萬元,直到年底日本採購旺季,才反手大賺一千萬元。「一開始,是要故意要虧給大家(指其他產銷班與貿易 商)看,你們不敢賠、我們敢賠!」曾明進說,「先虧後賺」是策略的一環,對外宣誓決心,對內鞏固信心。

文心蘭出現新的領導勢力,貿易商、日本客戶主動上門。情勢逆轉後,如今,大林三班開出的收購價,比市場高四成,花農平均淨利超過三成。

劇本三:仿造荷蘭投資溫室做給花農看,有六成把握就要幹

去年,全台文心蘭產值五億多元,大林三班占了十分之一。雲嘉南六成文心蘭花農,都是該班班員。

產值增加,嘗試新市場的風險承受度也增加。

接下來,他描繪出下一個劇本──仿造荷蘭花農打造溫室。他的電腦桌面,擺著一段荷蘭花卉工廠,自動化作業、整齊畫一分級包裝的影片檔案,他經常問自己: 「荷蘭能,台灣為什麼不能?」

但,這投資極大,花農們觀望,他決定自己先做,有初步成果後,揪眾一起做。 「有六成把握我就幹,當然也可能失敗,」他說。

走進這占地千坪、耗資四千萬元的溫室,內部配備地熱太陽能節能系統,是亞洲最先進的文心蘭溫室,它將使文心蘭從網室栽種走入全溫室模式,以利產期調節與多 品種培育。

「曾明進正在做的,是把台灣文心蘭產業推進到下一個二十年!」嘉義大學園藝學系系主任徐善德評論。

王文星.自創胡蘿蔔品牌三大撇步,帶阿公阿嬤進軍日本

比曾明進小一歲的雲林縣東勢果菜生產合作社主席王文星,是另一個在小鎮點土成金的CEO。

王文星的事業夥伴,是平均年齡屆《勞基法》退休年齡的阿公、阿嬤,更有八十歲以上,連保險公司團保都拒保的上百胡蘿蔔農戶。

他的挑戰是,要帶領這群長輩,從東勢走到東京。

王文星是台灣外銷胡蘿蔔最大出口商,外銷國家包括日本、新加坡、馬來西亞;他成立的東勢果菜生產合作社,胡蘿蔔年產值占全台一七%。

兩支一小袋的東勢胡蘿蔔,在東京超市標價一百九十日圓,是台灣傳統市場的四倍身價;今年,更收到日本通路商預定生產,提前支付的新台幣百萬元訂金,在國內 生鮮蔬菜出口業中,極為罕見。

躋身台灣農產品外銷新兵,固然與王文星大膽舉債投資八千萬元,打造全台最昂貴的胡蘿蔔一貫化清洗廠有關;但比更難被超越的門檻,是征服人心的本事。

身為中部胡蘿蔔契作收購戶第二代,他一開始繼承的,不是資產,而是負債。

退伍之後,他接下曾讓家族負債四千萬元的胡蘿蔔契作事業,當時胡蘿蔔價格大崩盤,農村人口外流、高齡化,契作小農生產效率低等困境,典型的台灣農業難題, 一樣都不少。

二○○八年日本爆發毒水餃事件,讓他看到本土農產品的外銷生路︱︱必須打品質仗。但這背後要有一群用一樣的習慣、觀念、態度做事的生產者。

撇步一:找工頭當樁腳顧面子,招待坐商務艙出國觀摩

要說服這些只收現金、不給帳號,不配合生產履歷建檔,不給地籍,擔心存款、土地,因帳號、地籍外流,一醒過來就變成別人的老農,建立無農藥殘留採收,符合 生產履歷作業規範,無異緣木求魚。苦思之後,決定請每天和老農們互動的契作產區「工頭」當樁腳疏通。

但,他碰到軟釘子。

工頭們收入頗豐,自種蔬果加上代人管理產區,年收入輕鬆超過兩百萬元。雖承自父親的人脈,但這群未必缺錢的父執輩工頭,沒意願替年輕小毛頭辦事,更遑論理 念一致。

磨了一年多,他找到成事之鑰:面子。

顧面子,說來容易,做起來卻頗費心思。首先,是「花要插在前頭」,託人做事禮遇在先。

王文星邀請三位工頭前往北海道,尋找合適的大型採收農機,並藉機教育,看日本人如何重視食品安全。

他刻意的買了商務艙機票,以貴賓級的規格款待,請這一群只願意在兒子婚禮上穿幾小時鞋子、也幾乎未踏出國門的「赤腳大仙」們,一出國門就享受尊榮。 「我要讓他們體會,這是一趟很慎重的考察。」

當大家拉著同款式行李箱下飛機,可能是這樣的組合太怪異了,一行人還被日本海關盤查,以為是運毒集團。

撇步二:重建尊卑倫理「指桑罵槐」讓長輩戒掉壞習慣

其次,他運用「指桑罵槐」的方式,改變長輩習慣。

胡蘿蔔冬天收成,一大早下田寒風刺骨,老農們習慣小酌一杯維士比再上工,但可能導致工安事故,幾十年老習慣現在卻戒了,靠的是王文星刻意在老農面前,斥責 自家年輕員工輕忽工安,「他們(指老農們)人生閱歷豐富,一點就通了。」王文星說。

他也與長輩達成默契,私底下,王文星稱工頭「昆寶叔」、「進來伯」,但在契作戶和外界面前,這些叔叔伯伯,卻是以「主席」稱呼王文星。

畢竟,農業生產不像開工廠,開一個模子就能生產出相同規格的產品,同樣一分田地,長出的胡蘿蔔從國際規格M、L、2L、3L的都有,日本市場偏好M、L尺 寸,一百戶農戶中,卻只有十戶可挑出八成合乎規格,其他平均僅五成。

如何讓這一成適用全部農戶?王文星想靠數字化管理,提高良率。

撇步三:導入E化管理活用老農抓感覺的田間管理智慧

他嘗試連結外部人才,和中興大學合作,把老農看節氣播種、抓感覺施肥的田間管理智慧,導入E化流程,掌握各產區土壤、雨量、溫度等成長參數,提高單一規格 的產出良率,強化大規模接單實力。

王文星產學合作對象、中興大學土壤環境科學系講師吳正宗說,把生產技術進行知識管理是台灣農業的弱項,全台八十萬公頃農地,據他所知,王文星是目前唯一自 力嘗試,開發田間資訊化的業者。

他還找來設計公司,建立自有品牌「活力東勢VDS」企業識別系統,設計紙箱、信封到馬克杯紀念品。

今年六月,國內第一支有品牌名的胡蘿蔔在台北國際食品展覽會上露臉,即被新光三越相中,力邀年底進駐百貨公司設櫃。

「人對了,事情就對了!」這是奇異(GE)前執行長傑克.威爾許(Jack Welch)的企業管理名言,放在農業聚落亦然。曾明進與王文星,在別人看似欠缺資源,時、地都不對的農村鄉下,扮演對的「橋樑」,把點滴資源,運用想像 力與執行力,串成台灣通往國際市場的路。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100

13個黃金小鎮 出列!

2011-11-07  TCW




十月秋風,給人一種蕭瑟的感覺, 但沿著省道的十三個小鎮上,許多人卻正揮汗拚經濟。

傍晚五點半,大甲的巨大機械,生產線員工不是準備打卡下班,而是等著用餐,六點半繼續加班,趕著組起一台台比筆記型電腦更貴,準備明年春天在歐洲開賣的新 品自行車。在這裡,加班趕出貨是常態。

大肚山下的中科園區,推土機正轟隆隆來回整地,迎接鴻海集團返台投資百億,打造機器人研發創新園區,郭董看上的,是從神岡到南投,短短六十公里內,擁有全 球最完整的工具機聚落。在這裡,要搶政府釋出的建廠用地,得和五百家公司競爭。

高雄岡山,擔任台灣區螺絲公會理事長的陳明昭,忙著「勸退」會員參加明年三月在高雄登場的國際扣件(螺絲)展,過去三年,公會新成員增加六十家,總會員達 五百八十八,是國內傳統產業最大的公會組織。在這裡,路上經常可見售價千萬的藍寶堅尼「蠻牛」跑車呼嘯而過。

除大甲、台中西屯、岡山,還有潭子的光學聚落、鹿港的玻璃聚落、後壁的蝴蝶蘭聚落等,總計十三個以中小企業為主的黃金小鎮(編按:指非由中央政府主導成立 的產業聚落,靠建立技術門檻、出口有品牌或具附加價值產品,且產值持續成長。見上圖),小從百來戶大至兩萬人,它們不鄰近機場、高鐵,甚至連台鐵自強號都 過站不停,但過去十年,這些小鎮聚落搶下的訂單,單價逐年成長,打破東西越賣越便宜的魔咒,九成以上產值賺的全是國際財,創造出台灣聚落競爭力奇蹟。

小鎮為何成功?把危機變成轉型好天時!

今年九月,世界經濟論壇(WEF)發布的「二○一一全球競爭力評比」即指出,在一百四十二個接受評比的國家當中,台灣在「產業聚落競爭力」項目,超越義大 利、日本,排名第一。

二○○八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魯曼(Paul Krugman),就貿易與地理條件,強調聚落對於經濟成長的重要性。在他著作《地理與貿易》便提到,在經濟活動中,發現一個最有利的地理特性,就是「集 中」,生產同樣類型產品的公司,聚集在同一個地區,不但不會讓報酬遞減,反而因為同樣的需求同時擴張,締造規模的優勢,使得供應鏈上、下游的廠商也願意進 駐,形成一個相互依存的關係,進而增加彼此的收益。

聚落的另一特色,則是不建立在以量取勝的基礎上,而是利基於其在全球市場,所扮演的獨特、不易被取代的地位。

哈佛商學院曾對全球產業聚落進行調查,群聚廠商家數最多的,是超過九千家的義大利中部的普拉托(Prato)紡織聚落,以及荷蘭花卉聚落;最小的聚落僅三 家廠商,譬如美國波士頓的離子植入半導體設備群,但該項半導體設備即曾占全球市率高達九成以上。

可見聚落勝出的關鍵,不在於大。到底台灣的十三個黃金小鎮,如何招來一隻又一隻的春燕?

「『天時』是最重要的條件,自行車產業遇上這樣的外在環境。」巨大集團執行長羅祥安表示。

自行車聚落串聯同業,採豐田模式

羅祥安口中的完美天時,是二○○三年,台灣自行車出口量萎縮至三百八十五萬,僅是全盛時期的三分之一,廠家集體出走中國,產業聚落面臨幾乎要被連根拔起的 空前衝擊,「好像再怎麼努力也看不到明天,大家都認為沒救了。」巨大集團董事長劉金標形容。

從分頭生產車胎、座墊、煞車線等零件,到組裝外銷,供應鏈關係緊密的自行車產業,是本地中小企業的縮影,合作,則是台灣總數超過一百二十萬家中小企業,面 對眼前危機,唯一的生路。

羅祥安表示,危機讓業界凝聚起變革的共識,「這時談改變,大家才聽得進去。」當時,以巨大、美利達兩大組裝車廠為首,召集十一家自行車產業上下游組成的 A-Team(台灣自行車協進會)成軍,攜手導入豐田式管理,敞開生產線讓競爭對手觀摩、檢視,「互相漏氣求進步」的群戰模式,串起全球最強的自行車產業 價值鏈。

根據自行車輸出公會統計,過去七年,台灣自行車出口產值增加兩倍,成車出口平均單價,也從一百五十美元,躍升至今年的三百五十四美元,囊括全球自行車高級 車市場八成,遠高於成車出口平均單價不到五十美元的中國自行車。

「老實說,這個成功遠超出我們當初的想像。」A-Team首任會長羅祥安說,原本只是希望力挽狂瀾,但不出三、五年,卻造就整個產業的飛騰。

危機的天時,同樣也把螺絲聚落再次推向高峰。

螺絲窟分散市場,航太、醫療都做

也是在二○○三年,當年,中國螺絲出口產量首度超越台灣,岡山「螺絲窟」首度浮現危機,長期依賴的美國市場被中國取代,業者被迫必須分散市場,於是,公會 出面領著大家,年年出團,勤跑中南美洲以及巴西等金磚四國新興市場,並嘗試轉攻汽車、航太用途,甚至醫療用的植牙螺絲,「趁中國大卻還不強,走進全世界, 走到哪裡都有商機。」陳明昭表示。

但轉型要投資人才,為注入新血,春雨等八家當地螺絲業者,也與當地的技職學校岡山農工簽訂建教合作合約書,每年提供四十個名額,全額學雜費補助,培訓螺絲 產業新兵。自掏腰包,全額補助公司主管讀碩士專班的陳明昭拍胸保證:「員工念完碩士如果想跳槽,不必賠我任何一毛錢,因為,他們走到哪,都是為螺絲產業所 用。」

靠開發新市場、厚植人才,兩頭累積轉型能量,今年以來,台灣銷美螺絲占比,雖從最高峰的七成降至三成半,但依據前三季海關出口金額估算,今年台灣螺絲總產 值估計達四十四億美元(約合新台幣一千三百億元),總產值更較八年前的七百七十三億元,大幅成長近七成,將再創歷史新高,中國螺絲產業崛起並不對我造成磁 吸效應。

聚落競爭力再起,改變的不僅是一廠一地的就業供需,更讓台灣在世界地圖的位置,從邊陲移到中心。

今年三月的台北國際自行車展,不但躋身全球三大自行車展,參展廠商從A-Team成立前的二十七國、六百零一家,暴增至三十六國、九百四十八家,且尚有八 百個攤位向隅,日本Shimano等大廠,繼荷蘭、東莞後,也來台設發貨倉庫,變速器大廠Sram,更落腳台中成立亞洲開發中心。當聚落具備國際競爭力, 面對競爭心態也從「迎戰」變成「迎接」,多數產業還期待靠政府,提高貿易關稅障礙維繫競爭力之際,自行車產業則是大方「讓利」,希望能兼善其他產業。

自行車輸出同業公會即曾做成決議,行文國貿局,表示國內自行車進口關稅願意主動降至為零,做為我對外貿易談判時,換來其他產業關稅保護的籌碼。

王國為何沒落?無法自我升級,步入衰退

形成聚落不保證就有競爭力,若原地踏步,「就算五十家襪子工廠綁在一起,也是死路一條。」羅祥安認為。研究台、日製造業聚落效應的東海大學工業工程學系教 授劉仁傑指出,危機是天時,但更要有轉型策略,否則,再有歷史的老聚落,也可能隨時瓦解。

《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曾報導,素以紡織、沙發、製鞋聚落聞名的義大利,一百零四個官方認定的產業聚落,由於無法順利轉型自我升級,當生產成本優勢不再,聚 落競爭力隨即瓦解,超過九十個正陷入衰退危機。

洋傘聚落,大咖棄守失去轉型良機

在台灣,曾經年賺一百二十億元外匯、占全球洋傘七成市占,締造「洋傘王國」美名的彰化和美,亦是未能把握轉型天時的黃金小鎮殷鑑。

今年初,留守當地的秀裕工業總經理王守仁,赴上海禮品展售一把開價人民幣四千八百元(約合新台幣二萬二千元),碳纖電鍍為骨架的自有品牌皮革傘,儘管買家 搶著要他讓售,但經歷一九八○年代末期,台灣工資上漲、勞工短缺的產業危機,和美傘業聚落已走得一家都不剩,要組起一把高檔雨傘,還是得回廣東惠陽找人組 起來,成為打響MIT品牌的第一道難題。

台經院三所所長林欣吾分析,製程相對單純、勞力成本占比高,在國際貿易分工的大趨勢下,傘業如同多數傳統產業,從台灣移出並不令人意外,但聚落消失如此徹 底,勢難再起爐灶,原因出在當危機出現時,連業界大咖都棄守,不見龍頭登高一呼,錯失轉型黃金關鍵期,「王國」從此「亡國」。

俄國小說家托爾斯泰的名著《安娜.卡列尼娜》開場白寫道:「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十三個黃金小鎮,共同掌握的幸福之鑰,皆來 自它們當面對危機的天時,迅速擺脫負面心態,把身處的小鎮當作是世界地圖的中心,用企圖心、想像力,與時俱進定義產業的新賣點,讓在地原鄉,成為不曾被世 界遺忘的黃金小鎮。

【延伸閱讀】13個黃金小鎮 出列!

台中烏日 手工具機:20家廠商 全球產值第三大聚落大甲 自行車:23家廠商,15,000名從業人員,全球均價最高的單車聚落西屯 工具機:6,300名從業人員,全球單位面積產值第一聚落潭子 光學元件:2,000名從業人員,全球最大光學聚落

彰化鹿港 玻璃:210家廠,Ikea玻璃家具前三大代工聚落

雲林東勢 胡蘿蔔:100戶,台灣胡蘿蔔最大外銷聚落

嘉義大林 文心蘭:43戶,台灣唯一外銷中國團隊

台南後壁 蝴蝶蘭:50家廠商,全球最大的蘭花生態園區

高雄岡山 螺絲:1,300家廠商,全球最大螺絲聚落小港 遊艇:約31家廠商,5,500名從業人員,巨型遊艇訂單居亞洲第一

屏東林邊 石斑魚:600戶,養殖石斑魚產值全球第一里港 毛豆:400-500名從業人員,日本毛豆最大供應地枋山 愛文芒果,400戶,外銷日本,價格、數量均最高

【延伸閱讀】3大原因,這9個「台灣驕傲」消失了

原因1:成本優勢不再因技術門檻低、勞力密集、新台幣升值,失去價格優勢。

產品:紡織成衣 聚落位置:新北市 光榮事蹟:1987年出口產值44.4億美元,世界第四 轉移地點:東南亞、中國、中南美洲

產品:製鞋 聚落位置:台中 光榮事蹟:1987年出口產值36.9億美元,世界第一 轉移地點:中國、東南亞

產品:玩具 聚落位置:新北市泰山 光榮事蹟:1987年出口產值10.7億美元,世界第二 轉移地點:中國、東南亞

產品:雨傘 聚落位置:彰化和美 光榮事蹟:1987年出口產值3.8億美元,世界第一、市占7成轉移地點:中國

產品:蘆筍罐頭 聚落位置:台中、彰化 光榮事蹟:1978年出口產值1.2億美元,世界第一 轉移地點:泰國、澳洲

產品:洋菇罐頭 聚落位置:彰化 光榮事蹟:1977年出口產值1.1億美元,世界第一 轉移地點:越南、中國

產品:鳳梨罐頭 聚落位置:高雄 光榮事蹟:1971年出口產值2,200萬美元,世界第一 轉移地點:東南亞、非洲象牙海岸

原因2:單一市場危機日本開放市場競爭,缺乏危機感的台商生產量不足、價格高昂,失去競爭力。

產品:香蕉 聚落位置:高雄旗山 光榮事蹟:1967年出口日本達38萬公噸,全世界單價最高 轉移地點:菲律賓

原因3:自然資源耗盡產業快速發展,忽略環境品質,因水質污染與白斑病變,失去養殖條件。

產品:草蝦 聚落位置:高雄紅毛港 光榮事蹟:1987年出口產值4.7億美元,台灣出口第一 轉移地點:泰國

整理:吳和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102

留洋三姊妹 小鎮賣法國藍帶甜點

2011-11-28  TCW




雲林斗六,一個連百貨公司都沒有 的中部小鎮,人口不過才十萬人。在這裡,能夠存在一家價格平均百元起跳的甜點店嗎?

在老街邊,就有一家歐式建築的法式甜點店,聖人泡芙、檸檬塔、蘋果千層酥,五顏六色、精品般的甜點陳列櫃內,價格平均百元起跳,假日排隊人潮蔚為奇觀,從 台北南下朝聖的也大有人在,附近的停車場常不夠停……。

剛開幕時被笑……買一個甜點的錢,能買兩個便當

但這家店剛開張,就被人吐槽:「來你們這邊買一個甜點的錢,可以去對面買兩個便當!」當地人習慣吃的西點麵包不過二、三十元,一粒肉圓也只要二十五元。

然而,開店近五年來,這家店不但沒倒閉,業績反而蒸蒸日上,小店單月營收可達上百萬元,假日最多一天可賣出兩百個,因為備料有限,常常「做到來不及賣」。

這家店名叫「法米」,由當地三個姊妺共同經營,姊姊李嘉敏是主要發想者,三十四歲的她,大學畢業後,還到法國藍帶廚藝學院(Le Cordon Bleu Culinary Arts Institute)學做甜點。另外兩個妹妹,也分別赴日本、瑞士進修。

照理說,這樣的國際學歷,不是該在台北發展?五星級飯店、知名大企業才應該是她們的出路?

「為什麼法式甜點店只能開在都市,小地方就不能有?」李嘉敏說,在法國,很多精緻甜點店,也開在偏僻小鎮,一樣受歡迎。

她不是沒想過在台北開店,但是經過一番研究,李嘉敏決定回到斗六。她盤算,在台北,租金高、競爭激烈,比資金、比經驗、比管理,她相對不具優勢,「一開 店,不是成功就是失敗,最慢三個月之內就被決定。」還有,台北人凡事講條件,相對疏離的人際環境,在她的創業企畫書裡,是一大扣分。

在父母的支持下,她決定回老家,先用自宅抵押貸款五百萬元,再把家裡屯貨的倉庫,改成店面,省下店租費用。接著,她開始購買機器設備,這是一筆不小的投 資,像是一台急速冷凍設備,就要近百萬元,還有冷凍冰箱、烤箱等器材。

「機器設備穩定,我們的手工才不會白費,這是必要的投資。」李嘉敏沒有因為店鋪開在鄉下,就用簡陋的設備,即使有財務壓力,還是選用高規格設備。

食材也是。法國甜點多使用杏仁粉,價格是一般麵粉的十倍以上;她不用普通平價巧克力,選用法國頂級巧克力品牌米歇爾.柯茲(Michel Cluizel);千層派裡的香草蛋奶醬不用化學濃縮香草醬,而是天然的大溪地香草子……。

一開始,她就決定採取台北規格。但畢竟這裡只是斗六,台北的價格能被鄉親接受嗎?

即便前面的路看不清楚,但她永遠記得,住家附近一位賣紅豆餅的老阿伯,「從小我就看他在路口賣,到現在還是。那時我要開店,心裡就想,我就要像他一樣,願 意一輩子都賣甜點,我才要開。」

一開始沒人買……寧願送親友吃,也不放棄高價路線

過去家裡從事食材行的經驗,是她的信心來源之一。

她在家幫忙時,就對進口食材很有興趣,進了許多法國奶油、新鮮乳酪、香草豆莢等食材,一開始沒人買,保存期限又短,「放到過期,只好丟掉。」但當她細心向 客人介紹這些食材,解釋它們和化學食材的差異,客人接受度就會提高。她發現,消費者是可以被教育的,即便價格高一倍,但只要價值被了解,價格就不是問題。

因此她相信,只要東西好吃、品質好,就一定有市場,這也是她堅持使用進口食材的原因。

志向遠大,現實卻殘酷。

創業初期,生意冷淡,親戚、鄰居潑冷水:「妳以為這裡是台北東區嗎?」好友也勸她:「要開這種店,不開在台北,至少也要開在台中市區吧。」一次,有位客人 走進店裡,看到一個甜點要賣一百二十元,直接掉頭走出去。甚至,還曾有直率的客人問她:「你們沒有做過市場調查嗎?怎麼會把店開在這裡?」

就算是生意不好,李嘉敏也要把甜點櫃都填滿,「如果自己都沒有信心,怎麼打動客人?」賣不完的,就分送附近鄰居或親朋好友。「第一年,鄰居都吃到很歹 勢!」她苦笑。

為了要擺滿甜點櫃,她每天六點就起床,到店裡備料,晚上等到最後一位客人走,才關店。打烊後,又獨自留下來打掃收拾,到廚房準備隔天的材料,常常忙到超過 晚上十二點。

「我要撐住,不能丟爸爸媽媽的臉,要為自己生長的地方爭氣。我要證明,小地方也能有最道地的法式甜點店。」李嘉敏為自己打氣。雖然一度低潮,她甚至猶豫: 「要不要把甜點的售價調低?」但爸爸為她加油:「不怕妳賣貴,只怕妳東西不好!」

「不怕賠錢嗎?」李爸爸回答:「錢是賺不完的,要有耐心,等久了就是你的,我看是三年,三年還是等不到(賺錢),再收掉也不遲。」

父母不拘泥於傳統的價值觀,是她最大的支持。

法國學歷、創業貸款,都來自父親,這麼大的投資,卻沒要求任何成績單,親友不解。李爸爸笑答:「女兒是一輩子的,讓她們都能做自己喜歡的事,有一個事業, 又留在我身邊,這樣不是很好嗎?」

李家女兒,比別人幸運,讓她們能在人生的道路上放手闖蕩、實踐自我。

第二年賺錢了……有客人拍照上傳部落格,傳出口碑

還好,不到三年,甜點店的生意就出現曙光。

第一年,每個月的營收勉強應付材料和人事成本苦撐著,第二年開始出現盈餘。最初,都是親戚朋友來捧場,例如李嘉敏以前的同學,在當地教書,會來買兩、三千 元的禮券,請學生來吃,也有好奇的客人上門,從店裝到食物,通通拍照上傳至部落格。時間久了,口碑逐漸傳開來。

李嘉敏把握每一次客人上門的機會,耐心的向客人介紹甜點,「麵粉和杏仁粉就有十幾倍價差,鮮奶油選用法國通過產區認證的,不加任何香料和色素……,」「這 個甜點是用手工一個一個慢慢捏成的,捏完還要經過好幾次烘烤……,」慢慢的,消費者也可以體會到她的用心和品質的差異,「讓客人知道為什麼賣這麼貴,是有 道理的,要讓他們付錢付得心甘情願。」李嘉敏說。

台中知名甜點店亞森洋菓子負責人陳撫洸說,李嘉敏雖有藍帶學院背景,卻不會刻意去表現技術,也不會死板的只是承襲學校配 方,反而會針對當地口味做微調,像是加入香蕉、哈密瓜等水果當餡料,用料又實在,「難怪有客人會不遠千里跑到雲林去。」

法米的咖啡設備和原料供應商顏金源,和多家甜點店都有合作,他觀察,開店地點好,不見得生意就會好。法米和當地市場的落差,反而讓它更引人注目,「這樣的 店,如果開在台北就沒什麼,特色反而消失了。」但他也說,要把一家賣高單價甜點的店開在斗六,還是有一定的風險,「我很佩服嘉敏的勇氣。」

連開兩家分店……北上台中,營收相當一家小型企業

三姊妹的創業,倒吃甘蔗,越來越順手。去年開始,法米從斗六為創業基地,陸續在台中開了兩家分店,開店模式迥異於一般由北往南、從城市到鄉村的邏輯。如 今,三家店每月總營收約兩百萬元,相當一家小型企業。

在咖啡館、甜點店林立的台中市區,「來自斗六」,成為法米的最大特色。「我很喜歡聽人家說,這裡居然有這樣的店,」李嘉敏用自己的例子證明了,不是只有開 在大都市,才能成為名店。

口碑的建立,法米展開多角化經營,李家三姊妺在甜點店旁,另外開起冰淇淋店、服裝飾品店,一樣走的是高單價、有質感的個性店形態。

當然,隨著戰線拉長,三家店共雇用了三十多位員工,管理難題也會一一出現。例如,各分店的員工工作量可能不同,要如何設計獎酬制度,才能維持公平?再如甜 點製作的流程,過去都依靠人的感覺,尚未建立起SOP,這些問題,隨著事業體成長,都是挑戰。

然而,三姊妹的創業故事告訴我們,人多的地方,未必好。在鄉下,其實有許多市場空缺,一旦你找到利基商品,在競爭近乎真空的市場,商機反而更大,優勢更容 易被凸顯。

法米,就像是一顆來自異地的種子,憑空掉下來,硬生生栽進原本根本沒有這種植物的土地上,如今,卻枝葉茂密的生長、茁壯。

原來,台北之外,存在了這樣的可能!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645

【吾鄉吾民】一樣的家鄉,不一樣的小鎮

http://www.infzm.com/content/68246

在從農業加速向工業化躍進的過程中,一個中部小鎮人們出走和留守的故事。

打工候鳥留下來

這是一個因礦而建的小鎮,生於1985年。

從北京坐7點的早班機,差不多9點飛抵南昌,再花10塊錢坐一個小時的機場大巴到洪城客運站,買張17元的汽車票,差不多中午12點到達縣級市高安。再花5塊錢打個摩托車,十五分鐘到汽車站,然後花13元錢買張汽車票,下午2點,你可以到達這個叫做「建山」的小鎮了。

一個好消息是,聽說省裡考慮到方便高安輸出勞動力,不久將在高安建成一個火車站。

這個3萬人的小鎮有數千人在外打工。每年春節,打工隊伍像候鳥一樣在臘月下旬陸續回村,然後在正月初七前後集體離鄉,回到珠三角和長三角的無數個中國製造工廠裡。

但2012年春節,這數千農民工開始了不同的道路選擇。

一部分人選擇進入小鎮2011年的最大招商引資項目——陶瓷廠。這個工廠去年7月投產,已解決就業約1000人,人均工資2000元上下。

這部分80後的所謂新生代農民工,將跟他們的父輩們競爭飯碗。2011年這個陶瓷廠還沒有開張的時候,60後的中年男女們,就有不少放棄種田,選擇了去鄰鎮的陶瓷廠上班。一個月1800元左右,包吃住。

另外一些人選擇繼續外出打工。不過地點從珠三角變成了省城南昌的開發區。

謝金輝,30歲,12歲就開始外出打工,他去南昌尋生計的決定,帶動了一批在外打工近十年的農民工留在江西。跟他們一同遷移回江西的,還有珠三角和長三角以產業轉移名義搬遷進來的眾多中國製造生產線。

18年遠離農活,謝金輝被鎖定在了打工這條路徑上。但那些不願意跟80後們爭奪飯碗的60後農民工們,決定撿起他們的老飯碗——種田。

過去的一年,這個小鎮的很多村莊完成了「園田化」改造。原來田連阡陌的一塊塊小稻田,被幾條粗大田埂切割成大塊稻田。這讓水利灌溉系統趁機得以重新 歸置,水渠得以挖深挖寬。原來要三個小時灌溉,現在15分鐘完成。原來的土壤因為施肥太多而造成板結,現在則全部進行翻耕,此後的糧食產量有望提高。

很多人選擇留下來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小鎮的巨大變化。

2007年,建山鎮鎮委書記簡愷剛上任時,鎮上的年財政收入只有800萬元,2011年超過了5000萬元。

農村信用合作社在消失多年之後,又重新回到了村民們走路五分鐘能到的集市。但不少村民則選擇把錢放到在集市上做日用百貨生意的一個老闆那裡,比銀行的利息高很多,而且隨取隨給。

為了讓留下來的人安心做點小買賣,鎮上出面解決了困擾鄉民多年的地方貿易保護問題。過去,建山鎮的人到附近的鄉鎮去做生意,經常遭到堵截。鎮上乾脆決定今年在「邊境」地區設立一個商貿廣場。

以前老百姓牽著牛到鎮上的街道上吃草,吃完了再牽到鎮政府吃。而如今,小鎮已經面貌一新,有了第一個「高檔」商品房住宅區。

傳統的鄉村文化開始得到恢復。新的建山寺廟也將建成。雖然很多村民很多年都沒有看到露天電影了,但像採茶戲、刺繡和剪紙等民間藝人重新「出山」,其中一個大隊還組織了農民春晚。

「鎮裡對非物質文化遺產開始加大保護和重視。要不,後生們回來沒有歸屬感,沒有宗教感。」簡愷說。

小鎮醫療條件也得到了巨大改善。在鎮上的衛生院看病,住院的話可以報銷百分之九十左右。社保上,一年交100元,最高500元,到了一定年齡後就可以領錢。

鎮上最好的醫院是一家叫做「山背醫院」的二級甲等醫院,還有一家衛生院。這是全鎮所有的醫療資源,但算得上是整個高安市醫療資源最發達的鄉鎮。

不一樣的童年

5歲的謝子能就出生在「山背」醫院。正月初七,是謝子能的父親謝耿峰的生日。生於1984年的謝耿峰,大學畢業5年了,戶口遷回了村裡。這一天,謝耿峰帶上自己在大學時候認識的妻子杜鵑,開赴福建。然後兩人再從福建分別兩地,開始又一年的週末夫妻生活。

妻子杜鵑跟往年一樣,流著淚躲開兒子的視線,快速鑽進班車。這個高中女教師不願意按照村裡的習俗給兒子按照輩分取名,而是悄悄拿著戶口本去給兒子登記了「謝子能」的名字。

出生後的謝子能,大部分時間都跟著爺爺奶奶在田間地頭長大。暑假的時候,他會被接到福建待一段時間。杜鵑會以一個嚴苛的教師角色給他一次短暫的學習 培訓。於是,謝子能現在經常是普通話和家鄉話夾雜著說。每次進城,謝子能的膽子會變小,說話聲音也變小。一回到鄉下,撒出去野幾天,聲音又逐漸變大。當 然,髒話和罵人的話也會重新多起來。

再過一年,謝子能就要上小學了。不過他只能在離家5分鐘的大隊小學讀到4年級。從5年級開始,他就要前往十公里遠的鎮中心小學上五年級和初中。這意味著他從10歲開始需要獨立住校生活。

作為政策的推行者,建山鎮黨委書記簡愷對南方週末記者說:「不能讓孩子輸在人生起跑線,到鎮裡上五年級便於學好英語。很多老百姓一開始不理解,我們做了很多工作。以前鎮裡教育不行,這幾年鎮裡每年都是高安市中考第一名。」

有的村小學,只有二十多個孩子,但也得配備5-6個教師。本來就匱乏的教育資源被浪費掉了。按照簡愷的計劃,建山鎮下屬12個大隊裡的多個村小學, 需要進行合併。但合併村小學容易產生群眾矛盾。留哪個,不留哪個,是個大問題。被撤掉小學的大隊,意味著小孩將走很遠的路去別的大隊小學上課。在這個扁擔 型的小鎮裡,每個大隊之間都是近5公里的距離。大人們農活多,又沒有校車,小孩上學基本靠自己結伴步行。

更難的問題是,臨時代課老師剛轉編成公辦老師之後,就面臨年齡偏大即將退休的尷尬。教師的工資和人事不歸鎮上管,鎮上沒有權力將教師下放到鄉下去教書,也沒有錢聘請願意下鄉的教師。在鎮上,養一個老師一年要3萬元左右。

謝耿峰應該不用再為自己的兒子擔心。鎮委書記簡愷告訴南方週末記者,鎮中和礦中已經完成了合併。而且新鎮中的教育資源投入在加大,造價上百萬元的一個學生食堂已經啟動開建。

讓大學生回鄉

在汶川當公務員的謝少飛比謝耿峰要早一天離家。他在汶川的一個少數民族鄉鎮裡當了計生辦負責人。

謝少飛的很多兒時玩伴都勸他考回建山當公務員。

吸納年輕大學生回鎮發展,也是簡愷正力推的事。2011年他引回來了一個大學生,23歲不到,在鎮下轄的一個大隊當幹部。

「我這幾年最大的體會是,選人用人的面還是相對來說窄了點。農村的黨員,年齡稍微老化了一點。我希望一些能人能回來。但很多農村的能人,特別是青年,外流和外出務工的比較多。這是我面臨的最大的困惑。」簡愷說。

謝少飛也希望能有機會回家發展,但作為外省公務員,跨省調回鎮裡的可能性幾乎沒有。而且他所在的是少數民族鄉鎮,政策優惠多,村民管理相對容易,他擔心回到家鄉後工作壓力太大。

為了開新風氣以吸引人才回鎮,簡愷在全市率先做了不少鄉村民主治理的嘗試。

其中重要一條是在全鎮範圍內推動村支部公推直選,村委會自薦直選的嘗試。而且當場投票,當場選舉,當場公佈。

小鎮的巨大變化,是在財政上。過去,小鎮的財政收入主要靠煤礦。如今,煤礦開始萎縮。前幾年,煤礦跟周邊的煤礦合併了,總部遷走了。煤礦高管們的個人所得稅到外地繳納了,這讓鎮上一年損失了幾百萬元的個人所得稅。

要補這些財政窟窿,就只能是招商引資和土地財政兩條路。鎮上交的國稅,返還百分之二十五。地稅,返還情況不一樣,有的全部返還,比如賣地收入。

「我很討厭花錢買稅。」簡愷說,他是一個不敢賣地的書記。但他也坦承,目前鎮上的賣地收入跟投入到基礎設施的資金基本平衡。

遠去的殺豬聲,空了的村

隨著集鎮化的加速,很多村民搬遷到了集市。於是,養豬的人少了。

關於殺豬的記憶開始在謝子能這一輩消失。

謝耿峰小時候,基本上家家戶戶都養豬。經常很早就被殺豬聲吵醒。那時候,村民們養的豬,都是自己屠宰後拉到集市上去賣。後來屠宰和銷售豬肉這事就不能完全自主決定了,得接受政府的統一指導和監管。

於是很多人覺得肉價自己定不了,索性不養豬了。村裡外出打工的有增無減,剩下的老人和小孩為主,而養豬是個體力活,老人們於是也不養豬了。再加上精壯勞力外出打工,種糧人少了,可餵豬的糧食也少了,這又流失了一部分養豬戶。

村民大量搬入集市後,村子正在空心化。村裡的老屋主要變成了存放稻穀糧食的倉庫。每天,這些新搬入集市的村民們,都要走上幾里路回家牽著耕牛去喂水,然後再給耕牛放點幹草。隨著機械化的普及,耕牛也在逐步被「解放」。

一些有錢人則到縣城高安去買房子了。這個縣級市的房屋均價已經到了四千多元,是北京10年前的房價水平。

那些從村裡走出去的「能人們」,每年春節回家過年,都期待著下雪,而且最好是中到大雪。白雪,是這些「喝過墨水的人」最想給村子修飾的顏料。它能掩蓋隨處可見的牛糞、白酒瓶、泥巴、塑料袋,以及斷壁殘垣的祠堂,還有小時候差點淹死他們,而如今荒草瘋長的池塘。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940

商「鹿港小鎮」高價易主 林士廷 一碗滷肉飯上海灘致富傳奇

2012-11-05  TWM
 
 

 

只要去過上海的人,大多數都知道「鹿港小鎮」這家餐廳。這家二十年前就在上海開幕的台式餐廳,一直是許多台商想念台灣家鄉味時的第一選擇;如今,餐廳易主,但創辦人林士廷精采的奮鬥故事,早成為上海台商圈的一頁傳奇。

撰文‧劉俞青

只要待過上海,或常到上海出差的台商,幾乎沒人不知道「鹿港小鎮」這家餐廳。這家從二十年前,就在上海賣滷肉飯、剉冰等台灣小吃起家,到如今在全中國擁有四十多家分店的餐飲連鎖店,是過去二十多年來,許多台商魂牽夢縈台灣家鄉味時,第一個要去報到的地方。

然而,從去年底起,上海的台商圈就傳出鹿港小鎮即將轉手的消息。根據本刊持續追蹤,這個購併案從去年底進入最後收網階段,到今年年中,確定公司負責人姓名從原本的「林士廷」,改為「韓定國」;韓定國是中國百勝餐飲集團營運部副總裁。這樁傳言多時、讓很多上海台商都關注的購併案,終於拍板定案。

以韓定國為首的私募基金,外傳以數億人民幣的代價,買下鹿港小鎮,林士廷從此退居幕後。

餐廳開幕,連上海人都朝聖鹿港小鎮或許只是近幾年來,不斷有台商退出中國市場的其中一例;過去包括賣糖果的徐福記、賣保養品的丁家宜,都是台籍大股東出售股權、衣錦還鄉的例子。

但鹿港小鎮不同的是,這不僅僅只是一樁購併案,因為對許多台商而言,鹿港小鎮這個餐廳,曾經牽動許多台商的思鄉心情,因此很多當地台商聽聞這個購併案成局,難掩不捨,很怕這個伴隨自己多年的家鄉記憶,就要失去原味。

其實鹿港小鎮幾乎是第一波進入上海的餐廳,當一九九一年,第一家鹿港小鎮在上海古北區開幕時,幾乎轟動整個台商圈,一來當時很少「台灣味」餐廳進駐上海,但更重要的是,為人海派的老闆林士廷,大手筆推出長達二十多天的台商完全免費試吃活動。

在當時,「幾乎所有在上海的台商都來吃過」,他的招牌滷肉飯,有台商吃下一口就感動不已,也從此奠定鹿港小鎮在台商心中不可撼動的地位。

而今年六十八歲的鹿港小鎮創辦人林士廷,更是上海台商圈的一則傳奇。

在上海,「聽聞過」林士廷的人很多,但真正認識他的人其實不多。朋友口中,從年輕就愛穿漂亮衣服的林士廷,以現在術語來說,就是很潮;三十出頭,就在台灣的成衣界闖出一片天。一九八○年代,他創立自有品牌「蘭克斯」西服,是國內極少數的服裝品牌。後來這個品牌還輾轉賣給連勝文妻子蔡依珊家族經營,直到前幾年才收攤。

林士廷出身竹東的醫生世家,家境優渥,一九八三年就踏入上海這座城市,至今近三十個年頭,是最早登陸的台商之一。當時的台商不多,林士廷和旺旺集團蔡衍明、曾涉入扁案的台商龔金源等都是好友。

剛到上海時,他還是繼續做老本行成衣業,和當時的摯友一起成立「尼克成衣」,走高價位的女裝品牌,在上海開了許多專賣店。後來兩人雖然無緣相守,但重情意的林士廷,大方地把整個公司送給這位摯友,自己則專心經營鹿港小鎮。

從九一年開幕打響第一炮後,店裡的台商幾乎是從早到晚川流不息,生意興隆不打緊,而且獨有的菜色,在上海帶動一股風潮,連上海人都趨之若鶩。

成立初期,只要走進鹿港小鎮,常常會看到林士廷坐鎮店內;他的好友說,只要是朋友登門用餐,林士廷有幾個原則一定堅持,第一,無論這位朋友是富商巨賈還是市井小民,為人四海豪氣的他一律買單;第二,他從不因此占股東便宜,回頭一定自掏腰包結清所有請客的帳單,以示負責。

不過,如果就此以為林士廷高調社交,那可就錯了。儘管對朋友很熱情,但他為人卻低調到不行,例如多年來,他打死也不吃一頓應酬飯,經常有台灣高官到了上海,邀他一起出席相關場合,他說什麼都不去。這在處處講人脈、重關係的台商界,簡直是奇葩。

這種個性多年來不改,他的一位三十年老友還透露,有一回,林士廷在香港買了一套房給新婚不久的兒子,朋友笑他真是「孝子」,林士廷不經意地回說,他的親家不久前才剛買了一戶一千萬美元的房子給小兩口,他不好意思不「跟進」。

朋友驚訝哪來出手如此豪氣的親家,林士廷平淡地說,親家的觸控公司最近上市賺了不少錢,一問才知,這位「豪氣的親家」,就是TPK宸鴻的董事長江朝瑞,但低調的林士廷,從不張揚這份關係。

據了解,宸鴻上市前,市場上的籌碼搶都搶不到,林士廷也有機會認購股票,但他卻說,「關係越簡單越好,當親戚就別當股東了。」硬是把錢往外推,股票一張都沒認。

蔡宏圖、江朝瑞都是姻親

除了經營鹿港小鎮,林士廷還很喜歡四處看房、買房,這些年下來,在上海置了不少產。不過,根據上海地產人士透露,林士廷的身分其實敏感特殊,他自己看房的同時,如果看到不錯的物件,也會同時幫台灣一位金融界的重量級人士置產,這位重量級人士,就是國泰金控董事長蔡宏圖。他和蔡宏圖其實是連襟,但這層關係,他更加低調,連許多好朋友都不知道。

曾經有一次,林士廷看上上海郊區一棟住宅大樓,地點、價格都適當,因此也請蔡宏圖飛一趟上海親自過目,兩人都很滿意,差一點就要下訂,但後來因為業者把蔡宏圖的身分曝光而作罷,也才讓兩人這層關係稍微傳開來。

林士廷豪爽的個性也展現在置產上。有一回,他帶著台灣友人一起閒逛兼看房,結果看上一個不錯的物件,當場就要買。林士廷喊出一個價錢,銷售人員半開玩笑地說好啊,他二話不說,要司機馬上打開車子後車廂,提了一個行李箱的人民幣進來,當場嚇得銷售人員說要請示主管,也讓這群台灣好友對他載著一車人民幣四處看樓的手法,直呼開了眼界。

不過,英雄終有白頭,「鹿港小鎮」儘管在上海餐飲業留下難以磨滅的紀錄,但林士廷已經六十八歲,餐飲連鎖的經營似乎也不易再快速成長,此時剛好有國際資金登門求售,林士廷評估多時,在尊重所有股東的意見下,終於點頭成交。他自己只留下副品牌「彩色盤」六家店,繼續經營。

成功出售鹿港小鎮的他,現金落袋,人生繼續神采飛揚。最近他待在台灣的時間更多了,在台灣,他反而不愛住在家裡,喜歡嘗試各種新鮮、有趣的飯店,他曾說:「要不是為了讓跑車有地方停,按照台灣現在的高房價,其實連置產都可以省了。」愛超跑,砸二億當進口商儘管年紀逼近七十歲,但仍愛在半夜開著超跑馳騁,享受速度的快感。他曾說,在速度達到巔峰的那一刻,人生的低潮、煩擾,都可以拋諸腦後。也因為這項嗜好,現金滿滿的林士廷,決定為自己再開啟下一個事業。

近日,台灣海關異常忙碌,因為林士廷一口氣訂了十多輛新台幣一千萬元以上的高級跑車,已經進到海關,場面甚為壯觀。林士廷決定跳進高檔房車進口商這個領域,將自己從年輕到現在的嗜好,轉為事業經營。

林士廷已經在北市內湖的瑞光路找好地點,招牌也已掛起,黑底白字的「euro car」招牌,引來附近許多法拉利、保時捷的同業打聽,到底有誰敢在瑞光路著名的「名車巷」裡插旗?

不過,從平價餐飲到千萬名車,儘管改行換業,但林士廷依舊不改其豪邁作風,根據台灣高級汽車的水貨商表示,一般水貨經營,都是客戶下單才進口,以降低庫存成本;很少有人像林士廷這樣,店都還沒正式開幕,已經一口氣砸下近二億元,下訂十多輛車。

更何況,這些車型的環保耗油等規格,可能都還未必符合台灣的環保規定,能不能上路還是未知數;這種大手筆的經營手法,也是業內創舉。

不過,根據林士廷的事業夥伴透露,林士廷高級跑車事業不只要在台灣做,過不久,上海也要開張營業,下訂的車子同樣已經進到上海海關,正等著林士廷提領入關。

儘管鹿港小鎮出售,但林士廷的傳奇故事顯然並未畫下休止符,這位快要七十歲的「潮男」,還在繼續實現人生的夢想,寫下一頁傳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9659

潘越飛:一個三線小鎮的數字生活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33080.html

浙江東部一個三線城市裡,有個以菱角聞名的三線小鎮,那就是我老家。

和所有人一樣,回家過年被問到工作。遇普通親戚,答「記者」,遇牛氣親戚,答「研究互聯網的記者」,遇一站到底看多了的親戚,答「修電腦和手機的記者」。

於是我在春節期間被拉到各種親戚面前表演維修技能,卻也乘機瞭解了下小鎮的數字生活。

可能城裡的IT老爺們快進化到更高級的物種了,相比之下,小鎮居民的數字生活很「落後」。非得概括出「落後」原因啥的,真心太累,我就把看到的都說道說道,你們感受一下。

 移動互聯網

 手機:小鎮人覺得,手機只有兩種,手機和跟電腦一樣的手機。

手機待機長,睡前一扔就好,打電話發短信夠用。可惜過年要群發短信時,手機裡找個聯繫人、群發20人以上都很難。

跟電腦一樣的手機,是高科技,是一般人弄不懂的。據說2000塊錢買這麼個小東西,比10年前6000塊買的賽揚CPU電腦還牛。不過最大的問題是待機太短,每天要伺候這玩意充電,有點累。

一般情況下,2000塊買個手機是可以的,1000塊以下的手機也夠用了,只有當地小老闆家會給兒子買台蘋果手機,小老闆自己決計是不買的。

鎮上的老人家麼(40歲以上),就安安耽耽別換了,如果女兒實在要給自己換新的,就勉強拿來試試吧,不過太複雜了肯定學不會,基本就是當普通手機用。

  運營商:小鎮的運營商只做三件事,賣手機,充話費,裝寬帶。

城裡面搞手機體驗式專區,那是要騰出地來裝修一番,不擺上20台智能手機,不放台IMAC就是沒做到位。小鎮的運營商很簡單,隨便般張桌子,堵在路上,上面放三台華為的機子,就完工了。

因為小鎮運營商心裡很清楚,在這裡買手機的,沒人弄得懂小米和大米的區別、三星牛還是蘋果牛、OPPO是韓國牌子還是步步高的馬甲,所以,有沒有現場體驗不重要。

同樣沖1000塊話費,選華為就送一台原價1699的,附贈菜油一桶,贈送500話費,選三星就只能原價2999的變成1999的,那當然選華為。啊,你說要看系統版本、GPU、屏幕亮度?都啥東西啊。華為手機能切水果不,能玩湯姆貓不,可以,那就成了。

至於話費,撐死了不能超過50元,除非是年輕人在談戀愛,天天打電話。

流量套餐麼,30M夠了,為什麼,手機就是打電話的,上網就是發微信用的。

手機壞了怎麼辦?找運營商隔壁修手機的張三,就算把壞手機給了運營商李四,最後還是到張三那裡的。

寬帶大概是4M 1000元的樣子,電信、鐵通都能辦。最熱門的是裝寬帶送手機送話費的套餐,多出來的手機其實用不上,但就算放在家裡存著也舒坦。

無線路由器要不要用得考慮下了,整了這個東西據說輻射很強,如果不是兒子逼著要裝,能不裝就不裝。

APP:最常用的APP分別是:1、手機手電筒,2、微信,3、網易新聞客戶端,4、我查查,5、搜狗輸入法。

手電筒穩居第一名是因為,小鎮上燈光不好,樓道里烏漆墨黑,本來要隨身帶實體手電筒,現在手機能用了,自然不能浪費。

微信也是好的,本來給兒子打電話,還得擔心他是不是在忙,現在有啥事直接說句話,就只用等著回音了,關鍵是說再多都不花錢。微信裡一般會出現的好友不超過10個人,都是熟到不能再熟的人。朋友圈偶爾會開一下,看看兒子發的照片就能知道他最近在幹嗎,不過肯定不說話,因為打字不方便。

實在要打字發短信了,那就用搜狗輸入法吧,因為以前電腦裡用的就是這個,牌子夠硬,現在搬到手機上了還能手寫,更好。總不能要老人家每次發短信都拿出老花鏡一個鍵一個鍵找吧。再說了,手機裡那些個鍵都是虛擬的,一不小心手指會滑到旁邊去,還是算了。

我查查能火我也很好奇,一問才知道,自從知道掃瞄商品裡的條形碼,就可以看到價格後,用的人就多了。別人來送的禮,一查,就知道那傢伙把人情看多重,店裡的東西一查,城裡原來賣的這麼便宜,想宰人,沒門,趕緊給我按照這個城裡價格來一份。

哦,對了,這些APP基本都是手機買來時,已經被運營商預裝在裡面的,或者是兒子城裡回來時順手裝的。以後的日子裡,APP絕對不會去更新,更不會去安裝新的,誰讓現在有幾十萬種應用,根本看不懂呢。

 O2O:真的有O2O麼,不就是在手機上買東西麼。

樓下買煙花爆竹的已經是三年的朋友了,對面超市的店長以前是同一個廠的,十家飯館裡九家都是熟到不能再熟的朋友,煙店老闆很扣門懶得搭理他,所有這些人、這些店,全部去打一圈招呼也不超過半小時,還有O2O什麼事。

要優惠?朋友那裡隨便拿折扣貨。要送貨上門?走兩步就直接可以拿了,還麻煩人家多不好意思。要在線瀏覽海量商品?你丫該是有多懶,連逛街都不肯了,飯後去店裡逛兩步不就是鍛鍊麼。

而且手機上買東西動不動就要輸入個人信息啊銀行卡啊,太不安全了,萬一被扣費了找誰都不知道。

淘寶倒是不錯的,上面都是城裡漂亮女人在買的東西。不過,買這麼花哨,鎮上好像不合適啊,會被說心太野的,還是小鎮的裁縫店直接要件指定花紋的羊毛衫更好。

 PC互聯網

 電腦:買電腦,最早為了小孩子學習,孩子畢業後就是拿來炒股的。

電影倒是喜歡看,不過基本就是鎮上有點文藝細胞的人做的事情。對一般人來說,平時電視裡節目就很多了。你看部電影,大家都沒看過,平時有什麼好聊的,還不如大家一起追央視黃金檔的抗戰片,見了面互相交流下心得,誰在電腦上搶先看誰是小狗。

就是保養電腦比較麻煩。動不動就死機,只能把整個主機吭哧吭哧搬到店裡去修一下,那個小老闆真是神了,重新開了次機就修好了,也就10塊錢的事情,小老闆要是說毛病比較厲害要重裝系統,也只要50塊錢。萬一小老闆說是硬件問題,那就搬到城裡去修吧。

據說,電腦裡病毒很多的,亂七八糟的網站就不敢上了,看新聞有網易、新浪,聊天有QQ,遊戲麼有邊鋒和QQ遊戲大廳,微博裡的東西都是話啊沒說完的還是不玩了,優酷和土豆看看視頻挺好的。

以防萬一,還是裝三個殺毒軟件吧,瑞星、金山、360都用上,這樣就安全了,雖然好像電腦變慢了,但沒事,總比中毒好。

對了,還有平板電腦,小鎮人眼中,這和傳統電腦沒多大區別,同樣都是不會帶出家門的玩意,最大的區別是,傳統電腦放在書桌上,平板電腦放在床頭或者馬桶邊。

  遊戲:小鎮的遊戲有兩種形態,網吧形態和棋牌形態。

網吧是年輕人的最愛,鐵打的營盤是浩方,因為CS和DOTA萬年長青,一幫人抽著煙大聲嘶吼著,這才是爺們。每年總有幾款遊戲在網吧貼滿海報,那定然是當年最火的,傳奇、仙劍、仙境、西遊、完美、奇蹟都輪流當過頭牌。

年紀稍大,就開始玩棋牌遊戲了。反正平時吃完晚飯沒事就會去棋牌室玩兩把的,那哪天不去的時候就在電腦上玩吧。要是老婆管得緊不讓去棋牌室,那電腦上玩總不說了吧。而且學會電腦玩棋牌遊戲,萬一年紀大了外面跑不動了,家裡一個人也能繼續開心。QQ遊戲最火,邊鋒其次,因為不少邊鋒的遊戲,例如紅十之類的,只在當地流行。

  其他數字產品

  3D電視:這個真心不靠譜。看個電視還要帶眼鏡,多麻煩。

過年時,十多號人去親戚家拜年,圍著電視機啃瓜子。這時候,你換台3D電視試試,先別說家裡不會配那麼多3D眼鏡,就算真配了,10多號人都戴著眼鏡,找瓜子都難找。萬一有個小孩子還大哭,這電視看到我頭暈,那主人家真是尷尬大了。

像創維、TCL、LG等在小鎮豎起的那些絢爛標牌,只會讓大家看不懂。對小鎮居民來說,看電視,是一幫人圍著聊天的解悶工具而已。

佩戴式設備:我和好幾個人談起了iWatch,大家都很興奮。

相比起突兀甚至太招搖的谷歌眼睛來說,一款智能的手錶更讓小鎮居民容易接受。

在他們的想像中,這個智能手錶的功能應該有:時間、計步器、GPS定位(防止小孩子和老人丟失)、檢測身體指標(老人的心跳情況等)、緊急呼叫(自動在身體指標出現異常時聯繫醫院)、低耗電(至少能用一週)、牢固(諾基亞那水平)。

不應該有的功能是:顯示(屏幕太小,看了眼睛酸,除非是牛逼的3D投影)、多手勢操作(原因如上)

  數字閱讀:對於新聞,小鎮居民認為就該免費,對於書籍,他們覺得這該收費。

當我掏出Kindle,顯示出裡面的多看書城,父親難得稱讚了一款數字產品。

讀書要專一,因此單純的閱讀器讓他們喜歡。讀書要保護眼睛,因此看著和實體書差不多的電子墨水讓他們放心。讀書該花錢,因此一個可以花了錢就能看到好書的網絡商城讓他滿意——不過父親居然對幾本在香港才能買到的書感興趣,這就是中國互聯網上找不到的資源咯,愛莫能助。

小鎮上,讀書的氛圍已經很淡了,唯一的新華書店店面被分成兩部分,一部分賣教科書,一部分叫誠品書店(囧),賣文具。

我說現在Kindle不如iPad賣得好,我爸的反應是:讀書人一直是少數。

  後記

小鎮的數字生活,有點反潮流,但我覺得應該被重視起來。

城裡的各位IT老爺們,你們每日關注那些搜索新技術、顯示新科技、大數據玩法、云端新概念,也許是時候該接下地氣,不是只有拿到投資人數千萬的投資就算成功,讓更多人感受到科技對生活的改變才有幸福感。

這不是要求企業都舉起社會責任感的大旗,而是為了新的商機。一二線城市裡的競爭很激烈了,每天都有新的團購網站死亡,每天都有進行到一半的項目無疾而終。而我文中描述的小鎮,在中國應該有數以萬計,這片市場不要求你的項目必須領先全球,不拒絕C2C,要求就兩個字:實用。

我聽說一個縣城小超市請了顧問,十多萬的費用,顧問給員工們帶去的最大改變是,每天有了開晨會的習慣,小超市迅速成了當地龍頭。

我最近在看一本叫《顧客為什麼購買》的書,作者用攝像機、數據點、表格、算法來跟蹤商場顧客的行為,結果發現音像店唱片排行榜太高,很多人要踮起腳尖看,降低排行榜標牌的一週後,唱片店銷量提升了25%;超市把領帶貨架放在主通道,結果行人老是被撞,為了避免被撞,顧客只能離開,工作人員把貨架挪到固定通道後,銷量迅速增長……我想,如果作者安心跟著學術界巨頭去研究大數據啥的,估計就是一默默無聞小助手,但將自己所學放在生活中後,帶來的改變豈止是小小的行為分析結論。

互聯網圈那麼多聰明人,只要帶一點關於互聯網用戶體驗的心得去改變小鎮,也許其報酬與幸福感,都比死撐著要做偽喬布斯強許多。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4161

破落小鎮 翻身中國第二賺風景區


2013-06-03  TCW
 
 

 

五月九日,國際知名劇場評論家布魯斯汀(Robert Brustein)、台灣劇場導演賴聲川、中國演員黃磊等人,兩岸劇場界名人齊聚浙江省小鎮,都是為了第一屆烏鎮戲劇節。

戲劇節的開幕式吸引百家中外媒體,六場戲約兩萬張票在一天內銷售罄空。「屬中國民間舉辦規模之最,且國際戲劇節該有的內容與元素都有,」《南方都市報》編輯總監謝湘南觀察。

烏鎮,擁有一千三百年歷史,從文革、歷經戰火破敗至今,搖身一變觀光度假小鎮。負責管理的烏鎮旅遊股份有限公司總裁陳向宏表示,去年參觀人數達六百零八萬人,營收約人民幣六億五千萬元,淨利約人民幣二億四千萬元,與目前中國景區類上市公司比較,營收和獲利僅低於黃山,居第二位。

江南水鄉古鎮,論文化積澱,南潯並不比烏鎮差,古建築也不比烏鎮遜色;論開發時間,烏鎮也比周庄來得晚,何以烏鎮以後起之秀引領而上,從一個百廢待舉的小鎮,名列聯合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清單,還獲得了「亞太地區遺產保護傑出成就獎」?

一部曲 :設國立旅遊公司》環繞名作家故居進行重建

時間回到一九九九年春節,烏鎮西大街一場大火,燒毀了原本殘敗不堪的住家。時任桐鄉市市長助理的陳向宏,是大火善後小組負責人,當市政府決定將烏鎮開發成旅遊觀光景點,身為烏鎮人的他,順勢留在家鄉,成立國營公司烏鎮旅遊,進行重建與開發。

但當時人們認為,烏鎮只有幾間破房子,沒有青山綠水,每年遊客僅三萬人,要開發旅遊,簡直天方夜譚。市政府也僅給予人民幣一千三百萬元的啟動基金。他選擇從東大街開發起,「選擇那?堙A是因為文學家茅盾故居在那?堙A可以利用名人效應,」陳向宏從司機、助理三個人和一把拖把做起。

「我是從景區旁五層樓高的百貨大樓拆起的,當時罵聲一片。」為了硬體改造,他又跟銀行借了人民幣八千多萬元。隔年營運,新穎加上遊玩路線清楚,遊客人數超過一百萬人,三年間就將貸款還完。然而,兩到三小時觀光行程,僅能創造門票效益,無法將人留下。

二部曲:把旅客留下住宿》回購古建築,內裝現代化

為了轉型,陳向宏決定開發西大街,建造一個集觀光、住宿合一的度假小鎮。這是一場人民幣十億元的「賭注」,隨之而來的質疑也更多,「東柵成功了,為什麼還要冒這麼大的風險去搞西柵景區。」也因此政府在區開發時沒給一分錢。

但陳向宏說:「即使自籌資金也一定要搞西柵景區開發。」他將東柵景區抵押給銀行,前後貸款約十億元。這段時間,他去最多的地方就是銀行,以及坐在河邊畫建築圖紙。

這是一場全新推翻的工程。為能夠「修舊如舊」,一方面保護古物,一方面開發,陳向宏第一動作就是將西大街居民全部遷出去,確保日後景區營運開發品質。其實,為了產權分散一事,早在一九九九年,在市政府的支持下,烏鎮對景區原不屬單位及個人的古建築房屋進行了大規模回購,使得東、西柵產權均歸為烏鎮所有。

因此搬遷後,每家每戶依居住面積得到一筆人民幣上萬到幾十萬元的錢,如果不想買房子,則在外頭興建廉租房提供搬遷居民租借,少了住的問題,也讓千戶居民願意遷移。且蓋好後,還聘請居民回來工作,少了過去離鄉打工的刻苦。

地方部分居民回憶,當時搬遷時,一些不願意搬出去的老人,甚至還站在鎮上最長的新華橋上,指著一邊在畫圖紙的陳向宏說:「數典忘祖,拆老祖宗的房子。」疑問聲中,在他不斷溝通下,僅存三、四戶的人家終於答應遷出。

人搞定了,接著就是建物整體翻修。「我們留不住過去的生活方式,只能在舊的殼中裝新酒。烏鎮對我來說,我保留了這個舊殼子,但裝了新酒在裡面。其他小鎮是把舊殼毀掉了,然後仿古外表中裝舊酒。著眼於中高端與國外市場,陳向宏一開始清楚定義了:保護古蹟與現代化設備並行的路。

闢專用田,飲食自給自足》

在老瓶(古蹟保護)方面,他根據烏鎮鎮志記載進行全新復建,如景區的廟宇、水上市場和老店都是曾經存在過的建物;或者將外鄉的石橋拆下來,在整治的河上造橋,這是工人們口中的:「整舊如舊」。

新酒則是灌注現代化建設,一開始就將電線、污水處理和自來水管都埋在地下,讓天際線看見的是風景,而非一條條雜亂無章的電線。

為確保景區內食的安全,還特別在附近開闢了三十畝的田,專門提供區內需求;而區內使用的大宗米、油、鹽也是由管理處統一採購。餐桌上的菜餚,除了牛肉不是自己養的外,其他全部能自給自足。

避免同質化,一店一特色》

同質化是目前中國水鄉發展課題,烏鎮旅遊副總裁陳瑜指出,商店要賣什麼東西,須先提出企畫書,再由委員會評估才得以營運,「採取一商店一特色原則,」不可能看見兩家銷售相同商品的商家。

只是在計畫經濟下,吃得是大鍋飯,服務品質待提升是一關鍵。走進專賣絲巾店面,客人一進門不見小姐招呼,詢問價錢時,還有一搭沒一搭回應。

景區內的高消費,連帶也帶動景區外的物價。詢問一位在烏鎮車站外拉三輪車的當地居民,一碗乾拌麵從人民幣三元、五元跳到八元,三年翻了一倍多。「掙的工資趕不上物價上漲,」他戲謔的說。

三部曲 :塑造新文化地標》創造中國亞維儂戲劇節

文化小鎮與「類烏鎮」管理輸出,是小鎮下一個企圖。「繼續走下去要有文化地標。戲劇是可發展品項。江南是戲劇之鄉;也是中國茅盾文學獎永久頒獎地,在中國由小鎮主辦戲劇節,也是從來沒有過的。法國有亞維儂戲劇節,為什麼我們不行?」陳向宏表示,第一屆戲劇節讓小鎮轉型工程再次啟動。

戲劇節集中在烏鎮「西柵」舉行,由兩條長一.八公里的臨水老街組成,上百組中西團隊營造出嘉年華氛圍,就在碧綠水面、來往小舟、七十二座古橋、上百處古樸店面及巷內劇院上演。一時之間,古鎮彷彿穿梭在新舊交融的光影間。光展演期週末,遊客比平常多出兩成。

這一年,烏鎮團隊除了忙戲劇節外,一半時間都在北京長城司馬台下的古北「造鎮」。明年就能在耗資人民幣四十億元、比烏鎮景區大兩到三倍的北方,看到江南水鄉的風景。

誰說古鎮不是一門好生意,賣舊能賣得好,也是一門文創好商機。

【延伸閱讀】「台灣不要賴聲川,我們要!」一個耗資人民幣五億元(約合新台幣二十四億四千萬元)、為期三年的烏鎮戲劇節,為什麼發起人,不是中國戲劇導演,而是來自台灣的賴聲川?

二○○六年,一齣《暗戀桃花源》,兜攏了三派人馬。

一開始,黃磊提議在小鎮辦戲劇節。「但我們只懂旅遊,不了解戲劇。看《暗戀桃花源》時,發現看戲劇的人,與到烏鎮旅遊客群是一樣的,就覺得可以做,」陳向宏表示,經由黃磊引薦認識了賴聲川,也開始了一場三人口中的「大夢」。

因「夢想家事件」失意於台灣的賴聲川,在浙江小鎮找到另一個舞台,出任第一屆烏鎮戲劇節發起人兼藝術總監,並邀請國際建築師姚仁喜,耗資人民幣四億元、蓋了符合國際規格的烏鎮大劇院,他創作了七個半小時的《如夢之夢》,也成了烏鎮大劇院第一部上映劇碼。

賴聲川在大陸受歡迎的程度,走在烏鎮古街上,遊客一一跟他打招呼就可見。也難怪,《如夢之夢》大陸版製作人王可然說:「你們台灣不要賴聲川,我們要!」

賴聲川表示:「這裡與台灣八○年代舞台劇剛開始很像,有機會定義台灣現代劇場,這是很令人興奮的事,放到大陸市場更放大好多倍。以前是台北、台中、高雄演出,現在是台北、北京、上海、成都、回到高雄演出。」他話鋒一轉:「我到現在還是把台灣當成我的中心地,再也沒有一個地方比台灣更具創新意。台灣明明可以把自己做更大,卻自己把自己做更小。」

三年之間,小小的烏鎮,蓋好了六個劇場,但台北三十年沒有新的劇場。小小的烏鎮戲劇節,是兩岸文創差距的縮影,也是一種警惕。

【延伸閱讀】烏鎮旅遊成立:1999年資本額:約新台幣6,340萬元總裁:陳向宏成績單:去年營收約新台幣31.7億元,淨利約10.7億元,門票占50%,住宿占35%,二次消費占1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6947

擁抱科技 小鎮姑娘帶領BURBERRY締造三倍股價 艾倫慈能在蘋果重演「冷門」傳奇?


2013-10-28  TWM  
 

 

一位美國小鎮出身的女孩,沒有顯赫學歷,隻身到紐約闖天下,成為美國時尚品牌的副總裁,更讓英國百年品牌回春,現在,她被蘋果挖角挑戰年營業額五兆元的銷售業務,這位非主流派的女戰將,將如何再攀人生高峰?

一位美國印第安納州小鎮出身的女生,父親是小公司的老闆,母親是鎮上的兼職模特兒,大學畢業後買了一張單程車票,隻身到紐約闖天下,從小品牌助理做起,一路攀升成為美國時尚品牌的高階主管。

二○○六年,四十六歲的她再度隻身飛往倫敦,扭轉了曾經輝煌、卻老態龍鍾的英國時尚品牌BURBERRY,為百年老店注入科技與新潮的回春妙藥,讓股東的財富暴增了三倍,自己也以將近八億元新台幣的年薪,榮登「全英國最高薪水執行長」的寶座。

今年五十三歲的艾倫慈(Angela Ahrendts),正是這齣現代灰姑娘故事的女主角。然而,年薪八億元時尚新貴的成績只是「首部曲」;十月十五日,蘋果公司執行長庫克宣布挖角艾倫慈,請她擔任蘋果「零售與線上通路資深副總裁」,肩負起年營業額新台幣五兆元的銷售重任!

庫克挖角 時尚人轉戰矽谷在全球的商業舞台上,女性企業領袖的地位與日俱增。在《財星雜誌》每年公布的「全球最具影響力商業女性」榜單上,擔任全球五百大執行長的女性人數年年增加,艾倫慈當然是這群執行長的領頭羊之一,但是她的成功,與絕大多數女性執行長又有顯著的不同。

在加入蘋果之前,艾倫慈三十年的工作生涯,都帶有「邊緣人」(an outsider)的另類色彩,只是她都能將邊緣人的劣勢,扭轉成工作上的助力,甚至超越主流核心族群。

BURBERRY(博柏利)創立於一八五六年,十九世紀時因為發明了耐穿、防水又透氣的布料,取代了厚重的橡膠雨衣而大受英國消費者歡迎;二十世紀初,英國的探險家穿著BURBERRY外套穿越南極大陸;一次世界大戰,英軍以BURBERRY風衣為軍裝,使得BURBERRY風衣成為英國、甚至全球最具代表性的秋冬大衣。

在二十世紀的絕大多數時間裡,BURBERRY都是世界著名的高檔品牌,由黃駝色作底,灰、白、紅線條組成的方格,成為全世界消費者鑑識度最高的企業標記之一。然而,進入科技狂潮吹襲的九○年代,英國老紳士的企業品牌遭到科技新貴的拋棄,BURBERRY的招牌快速蒙塵。

到了新世紀的交口,BURBERRY為求生存任意授權,不只在中國、印度遭到大量低價品的仿冒,連英國老家都被品味低俗的不良少年族群CHAV攻占,BURBERRY方格被CHAV一族拿來放在棒球帽、低級車輛改造,甚至馬桶蓋上,淪為不良少年的象徵。

一張單程票 勇闖紐約

印第安納州小鎮出身的艾倫慈,原本和BURBERRY搭不上邊,她只是數以千萬計在美國小鎮長大、懷抱時尚夢想的少女之一,紐約的第五大道,是她們夢想的極點。

艾倫慈生長的小鎮人口只有兩千人,她念當地高中,大學念的也只是當地的波爾州立大學,沒有常春藤名校的光環;在大學畢業之前,紐約、舊金山、好萊塢只是她偶爾旅行拜訪的景點,陌生且無親無故的企業叢林。

但與大多數鄉下女生不同的是,她不只懷抱夢想,更勇敢向前衝。大學畢業那一天,艾倫慈買了一張單程車票,隻身從印第安納鄉下一路來到紐約,一開始做服飾業的助理,而後進入內衣大廠華爾納(WARNACO,擁有Calvin Klein等品牌)擔任採購;二十九歲時,加入服飾品牌Donna Karan的國際業務部門;到了三十八歲時,她已經是美國知名服飾品牌麗姿克萊朋(LIZ Claiborne)的副總裁了。

LIZ是美國七○年代經濟發展的代表作,創立第一年營業額兩百萬美元,兩年後成長十倍達二千三百萬美元;五年後股票上市;公司慶祝十周年生日的一九八六年,LIZ已經晉身為美國前五百大企業,年營業額十二億美元,短短十年之間,業績成長六百倍。

九六年,LIZ因創辦人離職而面臨空前危機,董事會找來新的執行長力挽狂瀾,三十八歲的艾倫慈跟著報到擔任救火隊員,主導公司所有二十多個服飾品牌的出路,有的轉售,有的整理,有的國際擴張,成功維持LIZ品牌與上市公司的業績,直到二○○六年離開。

艾倫慈在LIZ的成績被BURBERRY董事會相中,決定跨海聘請她出任執行長。當然,艾倫慈的任命在當時充滿了爭議,因為她是如假包換的美國經理人,熱忱、日夜工作、有專業的組織與管理能力,問題是,怎麼看都很難與巴黎、米蘭這些時尚之都的大師相提並論,對於時尚圈來說,她就是個外來的邊緣人。

美式作風 讓英國老牌回春艾倫慈知道如何穿出時尚,也不排斥五大酒莊的紅酒,只是,頂級時尚圈充滿了優雅的法語,必須用極端的故事來打造個人與品牌風格,人人都是離婚、同性戀,或是堅持同居的不婚族,艾倫慈簡直就是來自十九世紀農村的舊人類。她從未刻意模仿巴黎的時尚大師,也不介意他人鄙夷、看笑話的捉弄,她只是將全副心力都放在「扭轉」的工作上。

艾倫慈說,關鍵就在收回授權代理,例如被CHAV青少年拿去亂用的授權品項,她一上任就立刻回收減量;還有造成大量仿冒的海外代理,也痛下決心逐步回收。這個堅持獲得股東支持,每回收一個重大市場的代理權,公司的股價就有一波漲幅。

艾倫慈與創意總監貝里(Christopher Bailey)的合作,更是公司回春的重要關鍵。貝里比艾倫慈小十歲,同樣是英國鄉下約克夏長大的「邊緣人」,差別在於貝里的作風前衛。在兩人的合作下,BURBERRY即使最傳統的風衣系列,也大膽使用新的材質、色彩、合身窄版,成功在一百多年的傳統上,轉換成尖端流行的時尚創作。

艾倫慈讓公司營運翻紅的另一個關鍵,則是她義無反顧地擁抱尖端科技的決心。

BURBERRY發表當季服飾的伸展台上,永遠搭配了最尖端的多媒體科技;此外,從倫敦攝政王街的旗艦店,到中國烏魯木齊的新疆旗艦店,最新的聲光影音、觸控體驗,讓逛BURBERRY成為視覺科技的體驗之旅,艾倫慈用最尖端的科技,將這個老牌公司轉化成為無可挑戰的科技時尚殿堂。

擁抱科技 線上銷售業績旺艾倫慈不只堅持所有店面都要最頂尖的科技,公司內部管理也徹底科技化,Twitter、Facebook(臉書)是公司行銷活動的核心工具,她領先所有奢侈品牌發展線上銷售。

早在一○年接受《華爾街日報》專訪時,艾倫慈就公開推崇蘋果公司說:「蘋果是我的典範,這家公司有令人驚豔的設計能力,創造了全新的生活形態(lifestyle),我希望我們公司能向蘋果看齊。」艾倫慈藉由熱烈擁抱新科技讓BURBERRY徹頭徹尾轉變,公司員工的平均年齡降到三十歲,臉書的粉絲數超過一千六百萬人,是所有時尚品牌公司的冠軍,線上銷售的比重也領先所有時尚品牌,今年春夏新品促銷影片,不到兩天就吸引了超過一百萬次的YouTube點閱數,最終連客戶的平均年齡都大幅下降,BURBERRY一五七年的傳統獲得保留,成功在新科技的沃土上長出了新的營收與利益。

轉戰到蘋果,對於艾倫慈是個全新的挑戰,BURBERRY在多年高速成長之後,營收才剛剛要突破新台幣一千億元,而蘋果已經是年營業額新台幣五兆元的超大型企業,艾倫慈擅長的授權、品牌、通路管理等,能夠帶給蘋果多大的助益,誰也說不出來。

對艾倫慈來說,正如同三十年前從印地安納州買的那張單程車票、也像七年前隻身從紐約到倫敦,這次她來到加州庫柏提諾的蘋果總部,同僚變成一整群科技怪傑,又是一次全新的開始。

不過我們知道,艾倫慈一點也不怕,她一樣喝著最喜愛的可口可樂,戴著方框眼鏡,沒日沒夜地工作,以「邊緣人」的姿態,大爆冷門、一步步向中央進攻。

(本文作者為紐約大學金融碩士,曾任金控公司副總經理)

安琪拉.艾倫慈

出生:1960年

現職:BURBERRY執行長、2014年任蘋果零售與線上通路資深副總裁經歷:Liz Claiborne副總裁學歷:美國波爾州立大學藝術學系

撰文‧乾隆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006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