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Kappa利润大增86%陈义红“差异化崛起”


From


http://www.nbd.com.cn/newshtml/20090417/20090417024146515.html


每经记者  刘丹  发自北京

        现在的中国各大都市中,Kappa已是一个响当当的品牌,而对于这个品牌在中国内地和中国澳门的独家经销商中国动向,可能了解的人并不多。

        昨日,中国动向(03818,HK)董事长陈义红一行在北京总部低调亮相,对于公司2008年销售额攀升94.2%,纯利润大增86.4%达到13.7亿元的业绩,陈义红很满意。对于2009年的资本市场,他的形容是“处于猴市,开店采取审慎原则。”

Kappa的品牌之路

        与其他运动服饰相比,Kappa在都市年轻人的心目中似乎更为时尚。陈义红告诉记者:“最初的时尚路线是迫于市场竞争而不得不为之的战略。”

        陈 义红认为,2009年的主要任务是整合,集团致力成为中国最优秀的多品牌运动服装企业集团。收购日本Phenix以后,他迈向专业服装领域之心似乎更为明 显。现任集团CFO的王志强介绍,集团将分两期先后将950万美元注入Phenix,用于维护企业运营。2008年5月~12月,Phenix产生利润 770万元,还有较大上升空间。

        中国是让跨国体育用品企业最头疼的发展中国家市场。国内的“李宁”品牌常年占据市场销量第一;“安踏”又一路猛冲,紧抓低端市场。这两家公司都是以体育专业化形象出现,中国动向则是在时尚的道路上异军突起。

        Kappa 品牌中国之路颇具戏剧性:动向和Kappa曾为“李宁”旗下机构和品牌。2005年7月,时任李宁公司高层兼动向总裁的陈义红以4481.4万元的价格从 李宁手中购买了80%动向体育股份,就此正式脱离李宁公司,独立登上了中国体育用品行业舞台。2006年初,Kappa的意大利母公司BasicNet出 现财务危机。中国动向以当时被视为天价的估值3500万美元,买断了Kappa在中国内地及中国澳门的品牌所有权,为Kappa中国之路奠定了基础。

        2007年10月10日,陈义红控股的中国动向于香港联交所正式挂牌交易,募集资金达7亿美元,市值超过200亿元人民币。与李宁体育、安踏体育一道成为中国运动服饰三巨头。

        在 重塑Kappa方面,陈义红力排众议,确定了Kappa的时尚方向。但把握时尚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出于运动的需要,市场上大多数运动服都是宽松型。而陈 义红一反传统,连运动服都要做成收腰的设计。这种修身并常配有亮片装饰的款式其实并不适合专业运动,但是,它好看又时尚,因此赢得了众多的年轻消费者。

        陈义红的计划是,未来将继续在省会城市、一线城市以及潜力优厚的二、三线城市增设店铺。2009年1月,集团已分别与6家位于杭州、山西等地的主要经销商合租合营企业。

与陈义红“背靠背”的人

        从2005年陈义红离开李宁公司,3500万美元收购Kappa,中国动向在香港联交所上市,到1日元收购Phenix。陈义红的背后,公司CFO秦大中的身影时时相伴,他如今已成为CEO。

        对于公司毛利率为何高达近60%这一问题,秦大中认为主要得益于品牌市场定位高端,加工在国内,人力资源效率较高等因素。“公司目标今年平均单价增加不多于5%。”

        秦大中指出公司长远发展的两条路:单一品牌(Kappa)的国际化和区域市场的多品牌运作。他透露,集团目前手头流动资金达60亿元。公司会不断与收购目标保持沟通,“具有文化背景并被中国消费者所接受的国际品牌是我们的主要目标。”

        另 外,库存问题是服装公司面临的最大挑战,秦大中表示,面对客户的订单,公司按照75%成衣,25%面料的比例给工厂下单,“一般来说有现成面料的情况下, 成衣的制作周期为20天左右,反之则是60天,我们这么做一方面如果新品市场欢迎度高,可尽快缩短周期赶制;另一方面,一旦新品上市受冷遇,剩下的面料可 制作其他款式,避免浪费。”



媒体转载、摘编本报所刊作品时,请注明来源于《每日经济新闻》及作者姓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321

十二五系列 - 內需物流, 運輸距離大增 會計仔筆記

http://accountboyhk.mysinablog.com/index.php?op=ViewArticle&articleId=2703731

內需是之外十年的大趨勢, 這個係人都知, 問題是, 哪種內需才是高增長呢? 龍頭內需股隻隻估值比天高, 一旦增長不再, 分分鐘唔跌死都悶死。我的看法是, 要看人民的可支配收入的變化, 尢其是減去基本食物成本的可支配收入的變化。

.

 

我年頭的時間, 不斷去找民工加薪受惠股, 因為我認為民工荒一定會令工人或低收入者收入大幅增長, 令他們的可支配收入大幅上升, 於是就是以花多點, 買好些的東西。目標就是一些檔次不算太高, 或銀碼不是很大(small ticket items), 在受惠收入增加的廣大受薪階層的消費能力以內的。當時選了維達等, 耐性不足早放了, 食不了整個浪, 但方法還是對的。

.

當時的想法是, 國策支持呀! 國策就是要人民幣慢慢升值, 人民幣升值慢就會引起通漲, 而中國的各種政策就是要令工人漲工資 - 加大農民的各種優惠、令工人不足, 叫價能力提升等等。都是走這個方向的。

.

溫總年頭說過一句話, 控制通漲預期, 重中之重就是控制農產品價格。今年天氣反常, 看看, 蒜你狠、豆你玩、薑你軍, 4.4%CPI 後面, 食物成本上漲10-30%, 你叫低收入者怎麼辦? 更慘的是, 以前炒農產品的是中間商, 中史可對他們大大打擊。現在呢, 正常家庭也做囤囤族, 你他們都是保護自己還食得起飯, 你是不是把他們全都關進牢? 這個問題很難搞, 我們還是看看中央可以怎樣拆招。這個民工加薪受惠股策略肯定是行不下去了, 因為這批人就是通漲之下夾得最慘的人,他們的可支配收入正在下降, 於是就是以買少點(), 買差些(檔次)的東西。

.

什麼會受惠呢? 貴野, luxuries. 還有一樣比較可靠的, 四五六級城鎮的內需。每個人心目中的一二三四五級城市都不同, 先說我的, 未必對, 但對以下統一有幫助。一級城市只有北京上海廣州深圳、二級是所有的省會、直轄市或和省會同級的城市, 如成都;三級是其他二線的地級市, 如威海;四級是縣, 五六級則是村、鎮、旗等等。

.

大家想想, 今次的通漲, 漲在農產品, 再加上利農措施, 農民的可支配收入還是應該上升的。「十二五規劃」中也有說, 「加強縣級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務財力保障」(42), 「深化農村信用社改革,鼓勵有條件的地區以縣為單位建立社區銀行,發展農村小型金融組織和小額信貸,健全農業保險制度,改善農村金融服務。」(11). 農民賺的錢, 縣域經濟是十二五之下一個政策, 雖然不可說是很重要的政策, 但對我們了解內需是重要的。政府不斷改善農民生計, 但也鼓勵農民把賺到的錢駛番出來, 而縣、村、鎮等四、五、六級城鎮就是他們最主要的消費點。這些456級城鎮的消費將會比較高、而且比較肯定。還記得嗎? 中國搞的城鎮化, 城鎮就是指十萬人以下的人口集中地。

.

問題是, 中國每個農民年均收入只是5000元。他們可買些什麼?家電? 已買了, 也到達了環比下降期。食品? 你信不信通漲再升很快便被限價? 其他small ticket items? 你知不知道一二三線城市目標顧客被夾的影響大還是四五六線村鎮擴張的影響大? 老實說, 如果你想找一隻只做四五六線地區的內需股, 應該是找不到的。這些地方的人, 買的可能是和名牌差一個字的仿名牌, 農民花的錢, 可能性有很多, 可能是上多幾次館子吃餐好, 也可能是有病可買藥看醫生, 你點估到咁多。

.

不過, 要說內需, 不得不提兩大內需通殺之王, 是可以一定受惠的 - 一是超級市場, 二是貨車。超級市場一定要設得密集才賺到錢, 村鎮多的應該沒有, 有也不要選, 現在我們說的是貨車。不是嗎? 我理得你買蒙牛牌還是蒙頭牌, 總之就要運貨, 是不是? 貨車銷售相當周期性, 而且傾向集中爆發, 但是貨運量一定是隨內需量穩定上升的? 是不是, 車軚用量是也, 對不對?

.

運量精細分開來說,是噸公里。隨著內需增長,噸就增加,沒什麼好講,公里的故事才多。以前的貨量以外需為主,海外進料入來,廣東碼頭入口,運到廣東工廠來料加工,再運回廣東碼頭出口,貨車走了多少公里? 現在搞內銷,一件貨,賣到全國大江南北,又走多公少公里? 這是第一大點,亦是最大的一點,內需銷量每噸貨的公里數必定遠遠大於外銷公里數,從而引起運量的提高。

. 

第二點,來回的問題。比如說,我是賣鞋的,我華南運貨到華北,會不會自己買貨車,自己運? 一半半吧,運到華北的中央倉/物流中心/各小型衛星倉的一程一級運輸多數不會, 因為不想回程空車呀!而中央倉運到各零售鋪就可能會, 視乎物流時間要求。一級運輸通常都是外發就物流公司的,如順X那些,因為人家有網絡,可減少空車率。回正提了,一二三級市運輸的回程空車率是比較高的,但四五六級的空車率肯定高,這些地方工業不多,有什麼可運出來? 還有呢, 一二三級的人口密集,四五六級的人口密度低。簡單來說, 就是四五六級地方的銷售佔比越高,貨車空車率就越高,每噸貨跑的公里就越高。

. 

第三點,網購。網購如淘寶越來越盛行,這些貨物貨送都有一個時限,總不能等夠貨才出車。尢其在四五六級地方,高檔點的東西也不能在商店中找到,就要網購。網購出的車我相信肯定和一級運輸、和出口運輸不同,是裝不滿車的, 即是說,每噸網購貨跑的公里又會再高一點。

. 

第四點,西部大開發,其實這是和內需無關的,但也和噸公里有關。西部大開發大建設是國策,尢其是新彊。要用大量水泥物資對不?  但新彊基本上不可能變出這麼多物資出來,全都要來自華中的,你就看最近的甘肅蘭州吧,蘭州到烏魯木齊的距離就等差不多等於蘭州到北京的距離,即是走半個中 國。人人都想,新彊大開發要買工程機械股、建材股,但究竟之前大建高鐵用量多還是新彊多量多呢,如果減少就即是倒退,這個問題我不懂答。但這超大規模的物 資運送建設肯定是第一次。只前四川的主要是水運的,二三百元一噸的水泥,陸運就打不進四川盆地。新彊的水泥建材肯定不足,大量物資跑半過中國入去搞基建, 不是也增長每噸公里數了?

. 

食貨運量的股就是公路、車軚。興達,主要做貨車軚中的子午鋼線,貨運量大了,車軚自然換得多。市場是oligopoly,  新入行要3-5年認証。興達長年return on fixed asset 30%以上,不久之前配股擴建,還是搞新能源鋼線。是不是有些偏離本業? 興達的主要工序,就是買盤條(鋼線)回來抽線再強化,現在做新能源光珪板的切割鋼線,應有其一定優勢。十二五要求將行業子午化率提高,也是幫助。

. 之 前說新材料國策口惠實不至,可能解釋得不好。我的意思是,新材料得到的政策幫助可能只要稅務,如果只看政策幫助層面,是比較少的。新材料是一樣有前途有意 思的東西,好的產品可大幅增長盈利能力,但如何判定這種新材料有沒有市場,這個功夫真考人,技術含量相當高,斷不是有「新材料」三隻字就可以成功。如果你 要找低技術含量的,還是選水泥吧,一有政策肯定受惠,牛頭角順嫂也懂。既然興達說這種鋼線現在毛利達80%, 過去幾年管理層住績也良好,理應對這個新材料投入信心一票。15倍左右的normalised PE也不貴。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266

資助房屋令交通費大增 林本利

2011-7-7  NM




現任特首曾蔭權的管治班子共分為三司十二局,其中比較特別的是把運輸及房屋政策歸入同一個政策局,就是運輸及房屋局。但倘若我們了解過去數十年政府的運輸和房屋政策,便不難明白兩方面的政策為何相關,而且關係十分密切。

眾所周知,港英政府是在1953年石硤尾木屋區發生火災,導致5萬多名災民無家可歸,才開始興建公共房屋,給低收入家庭入住。早期的公屋,主要位於港島及九龍區。

到上世紀60年代,由於市區可供發展的土地有限,政府於是在新界開始發展新市鎮(早期稱衞星城市),以應付人口增長帶來的住屋需求。新市鎮的規劃以「自給自足」為目標,致力在房屋、就業、教育、康樂及其他社區設施方面能夠滿足居民的基本需要。

為了方便基層居民上班,早期新市鎮的規劃都包括工業區,提供就業機會給居民。但隨着工廠北移,本地工業式微,愈來愈多新市鎮的居民需要每日長途跋涉到市區工作,帶來不少交通擠塞問題。

過去屯門公路和獅子山隧道,都出現嚴重擠塞情況。政府於是擴展鐵路(包括西鐵)和公路網絡,以及邀請私人公司以BOT形式興建更多隧道和幹線,希望能夠方便新市鎮居民往返市區,但這亦直接間接導致交通費大幅上升。

經 過超過半世紀的發展,公屋問題開始不斷浮現。由於早期的公屋位於市區,不少還未清拆重建,以致出現人口老化的問題。而早期公屋居民的下一代,又往往遷入新 界或大嶼山的新市鎮,不單較難照顧父母,每日還需要花費大量金錢和時間上班和下班。公屋居民調遷十分困難,要年輕一代負擔市區的樓價和租金亦不容易。結果 出現長者無人照顧,年輕夫婦(及其子女)又缺乏父母支援的情況,產生不少家庭和社會問題。

 

港英政府在70年代開始推出居屋 計劃,同樣帶來上述問題。市民購買居屋時享有折扣,折扣可以高達五、六成。結果令不少居屋業主即使工作地點有變,但為了避免喪失政府資助而不將單位轉售。 他們像公屋居民一樣,每日要花費大量金錢和時間上班和下班。1979年,香港人口約490萬人,就業人口210多萬人,專利巴士及鐵路每日平均乘客350 萬人次。30年後,到2009年,香港人口增加至700萬人,就業人口約370萬人,兩者增幅分別是43%和72%。但這30年間,專利巴士及鐵路每日平 均乘客則上升至794萬人次,增幅高達127%,基層市民在交通方面的支出大增。香港主要的公共交通機構由地產商控制,當中包括港鐵、九巴(新鴻基)、城 巴和新巴(新世界),這四間機構每日乘客達到800萬人次。筆者曾經建議政府將所有公屋出售,之後容許公屋及居屋業主免補地價,將單位出售給其他符合綠表 或白表資格的人士。出售單位後,只要符合資格,他們又可以在其他地區購買公屋或居屋。這樣必定會大大提高公屋和居屋的流轉性,方便市民上班和照顧家人,並 且減少交通擠塞和廢氣排放。但這個政策必定會令公共交通機構的收入大減,損害地產商的利益,故此很難得到落實。市民只好被迫負擔昂貴的交通費用,每日繼續 花大量時間在全港各區乘車走來走去。

 

林本利曾任教於理工大學,現為專欄作家及教育中心校監(http://www.livingwordec.com.hk)作者網誌 - http://lampunlee.blogspot.com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186

董監酬金大增 侵蝕股東可分配盈餘 看緊財報 不讓大老闆吃你豆腐

2011-9-5  TWM




景氣回春後,不少上市櫃公司提高 董監酬金的金額。由於酬金中的報酬項目,屬於損益表中的營業費用,若報酬過高、公司業績不彰,可供股東分配的盈餘就可能減少。專家建議,投資人應檢視合併 報表中,董監酬金占稅後純益比率,避免股東權益遭到稀釋。

撰文‧周岐原

當個股逐一完成除權息,投資人收到公司 配發的股息、股利時,上市櫃公司董監事們也陸續收到擔任職務的酬金。投資人在檢視股利收入之餘,最好也比對公司支付董監酬金金額的變化。度過金融海嘯、景 氣復甦後,不少公司大幅調高董監事酬金,其調整將影響小股東分配盈餘多寡,基於自身權益考量,應該特別注意董監酬金的增減情形。

據公開資訊 觀測站資料顯示,今年全體上市櫃公司平均每家支付董事酬金約七三九萬元、監察人酬金約一七五萬元。由於景氣較往年好轉,公司業績普遍改善,和辛苦經營一年 換來的稅後純益相較,這筆平均不到一千萬元的開支可能不高,較無「肥貓」之議;但比對個別公司盈虧與董監酬金,特定公司支付的董監酬金,額度頗有討論空 間。其中一例,就是老牌上市公司大同。

大同稅後仍虧損

董事酬金總額卻增四倍

以合 併報表來看,大同連續三年虧損逾百億元,所幸去年度大同的稅後淨損一五五億元,已經比前年大賠四百億元改善不少;而且在大幅減資後,今年也頗有重回獲利的 希望。值得注意的是,就在大同力挽虧損同時,公司的董事酬金總額卻也顯著上升;今年大同合併支付全體董事七七五萬元酬金,比起去年的一四八萬元,整整增長 了四二三%。

以前一年度財務資料來看,即便大同積極瘦身有成,公司仍是處於虧損狀態,去年度股東權益報酬率為負一○.九%;在轉虧為盈實現 之前,大同提前為董事增加酬勞,而且增幅一口氣達四倍之多,這項處置是否合理,對承受虧損與減資的大同股東而言,相信心中自有一把尺。

選股 時除了應評估業績,董監酬金高低對散戶的意義是什麼?「酬金比率太高,可能會吃掉一部分盈餘分配的額度,影響小股東權益,」投保中心法律服務處長趙順生指 出。

趙順生分析,董監酬金分為酬勞與報酬兩類,報酬屬於董監事任職相對的回饋,無論當年公司有無獲利,都會作為費用扣除;但酬勞則是當年度 公司有盈餘,才會加以分配,兩者性質不同。

董監酬金高

可供分配盈餘相對就低

正因 為報酬屬於固定性質,對投資人而言,就應該把報酬與公司的經營績效變化,當作選股的篩選依據。若過去業績不彰,但報酬比率較高,打算長期投資者就應該提高 警覺,畢竟在損益表中,屬於營業費用的報酬越高,可供股利分配的稅後純益就相對減少,小股東的權益無形中便受到損害。

在分析董監酬金時,哪 些項目是投資人觀察的重點?會計師建議,分析董監酬金總額占稅後純益的比例,比觀察酬金的絕對數字,更能洞悉公司獲利分配的情形。

舉例來 說,台灣存託憑證(TDR)公司巨騰今年支付董事酬金七○七萬元,雖然絕對金額只有去年的三分之一,但計算其占稅後純益比率,即發現這個數字竟然是去年巨 騰稅後純益的四.九九倍,高居台股所有上市公司之冠。由此可見,分析董監酬金占稅後純益比率,較能精準看出公司對股利政策與董監酬金的態度。

若 以去年帳上獲利、且支付董監酬金的一○三九家公司為計算基準,可發現上市公司董事酬金約占稅後純益二.二%、上櫃公司約占稅後純益一.八%;再加上金額較 少的監事酬金,可推論台股中獲利公司董監酬金的平均水準,大約是稅後純益的二%。

投資人不妨將此當作衡量的水準,若持股董監酬金的比率超過 此數,最好多留意,觀察績效是否與酬金成正比。

根據統計,去年董事酬金超過二%的上市櫃公司共有一六○家;而在各產業居領導地位的大型龍頭 公司,由於稅後純益金額高,董監獲得的酬金雖然動輒數千萬元,但是占比相對仍較低。例如台積電董事酬金僅占稅後純益○.○三%、統一占○.九六%、裕隆占 ○.三四%、中鋼占○.一%;反而是董事酬金名列前茅的公司,以資本額在一百億元以下的中、小型公司為主。

第二個重點,是觀察合併報表呈現 的酬金比率。由於合併報表納入所有持股逾五成子公司一併計算,合併報表比母公司報表的董監事酬金比率,更能完整反映該集團支付董監酬金的現狀。

例 如以母公司報表分析,中橡董事酬金占稅後純益比率為四.○七%,但由合併報表檢視後,該比率就大幅上升至七.九二%,可見分析母公司報表,並不足以掌握董 監酬金結構的全貌。

會計師也提醒投資人,今年支付的董監酬金,其計算基準應為去年度上市櫃公司的損益,而非今年尚未完全結算完成的損益。 「性質類似年終獎金,只是拖到年中才領到。」因此估算時,應該以去年度的稅後純益,比較公司今年支付的酬金,才能得到客觀的結論。

例如今年 來宏碁因高層異動、認列營運損失,股價連番重挫;相較之下,公司合併報表中董事兼任員工酬金高達六億多元,總額高居上市櫃公司第一,就顯得相當「醒目」。 由已打消的一.五億美元損失來看,歐洲區應收帳款問題不小,去年高達一五一億元的獲利,似乎與今年的虧損有某種關聯,小股東不平也是其來有自,公司董監事 只好決定全體董監酬金刪減五成,並把員工紅利減少四成。

由此可見,投資人分析持股的董監酬金水準時,應該觀察去年合併報表的稅後純益,並與 今年支付的董監酬金比較,再比對同產業其他公司的水準,才可認定董監酬金是否過高。

上市櫃公司,應盡速揭露個別董監酬金!

自 董監酬金改為總額申報制後,董監酬金分配的實際情況即更加不透明,對公司治理形成負面影響。在金融海嘯期間,甚至引發一波「打肥貓」的風潮。今年,宏碁又 因大幅虧損及高額董監酬金引發關注,顯示社會對董監酬金議題的重視。

為回應公司治理應透明公開的趨勢,金管會宣示自今年起,上市櫃公司若前 一年度虧損,隔年年報須揭露個別董監酬金,連領取轉投資公司的酬勞,也必須一併揭露。這項政策立意雖好,但對於公司治理的改善可能有限,根本解決之道,還 是應不分公司盈虧,盡速揭露個別董監事酬金。

當年金管會改變董監酬金規定,理由是上市櫃公司基於「人身安全」,多希望不要揭露個別董監酬 金;如今改為虧損公司揭露董監酬勞,固然有助於防止虧損公司出現「肥貓」,但難道公司虧損,這些董監事便會沒有「人身安全」的顧慮嗎?

再 者,鄰近的中國、香港股市,同樣規範董監酬金個別揭露。難道賺錢能力更可觀的中、港股董監事們,都沒有人身安全考量?

更何況,「肥貓」趁公 司帳面賺錢,大肆提高董監酬金的機率,應該高於在虧損公司收取酬金,成為社會焦點的機率。故當局實在應盡速推動上市櫃公司揭露個別董監酬金,才符合公司治 理精神。

制度阻礙,官股董監人才難尋!

任職上市櫃公司董監事者,不僅有機會獲得酬金,也能參與經營決策,是不少人躍躍欲試、 熱中爭取董監事職務的主因。然而有部分公司卻是董監人選難覓,即使有酬勞也沒人想當,這就是官股企業面臨的困境。

2008年10月起,國內 實施公職財產申報新制,代表政府或公股出任私法人之董事及監察人,此後必須依法申報財產;結果是連侯孝賢、李行等民間人士也必須申報財產,在擔心個人隱私 曝光情況下,有上百位公股董監事提出辭呈、引發軒然大波。當時法務部採取的辦法是放寬實際認定標準,讓各機關自行認定董監事個人是否應該申報財產,總算暫 時化解燃眉之急。

對此監察院指出,凡擔任公股董監事者,個人財產的申報資料並不會刊登公報,而是限定於監察院現場查閱。但是對官股企業而 言,董監事人才難尋的情況並未解決,有能力承擔董監事責任的外部人士,一想到協助政府任職,還得先公開自己的身家財產,不僅手續繁瑣,更有「被人看光光」 的困擾,形成公部門召攬人才的一大阻力。如何解決困境,還有待當局認真解決。

從董事酬金總額與占稅後純益的比率,可觀察公司的獲利分配方式 股票代號 公司名稱 2010年支付

董事酬金

(萬元) 2011年支付

董事酬金

(萬元) 2011年支付

董事酬金總額

占稅後損益(%) 平均每位

董事酬金

(萬元) 稅後損益

(萬元) 每股盈餘

(元) 股東權益

報酬率(%)

9136 巨騰 2,173 707 2,032.2 320 141 1.19 7.2 2371 大同 148 775 — 102 -1,550,266 -0.63 -10.9 1464 得力 155 54 — 41 -2,290 0.17 1.5 3308 聯德 912 126 — 207 -6,026 -0.62 -4.2 4127 天良 499 56 — 111 -2,560 -0.56 -3.5 資料來源:公開資訊觀測站。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475

大增70%: 暑期檔電影「爆發」

http://www.21cbh.com/HTML/2011-9-16/3MMDcyXzM2NTM3MQ.html

國內電影市場正進一步駛進增長的快車道。

根據藝恩諮詢統計的票房數據,2011年暑期檔(6月1日至8月31日之間)的國內票房總 數高達41.5億元,較去年同期大漲76.9%。而這個數字,幾乎約等於2008年全年的票房總數。「國內影院數量增加,好萊塢進口大片的引進,以及3D 電影票房增加等因素成為暑期檔票房爆發的重要原因。」9月13日,藝恩諮詢總裁郜壽智稱。

然而,在全國票房劇增的背後,是國產片的弱勢。根據統計,在整個暑期檔之中,國產影片的票房只佔到總數的33%。郜壽智告訴記者,據不完全統計,在影院上映的國產電影中,70%都是以虧損為結局。

2011 年暑期檔票房的爆發,或將打破長期以來「賀歲檔」的壟斷。2011年中國電影暑期檔總票房數高達41.5元,這個數據相較2010年的23.5億,增幅超 過75%。而相較去年年底賀歲檔近30億的票房,也要高出近50%。考慮到今年賀歲檔電影中進口大片較少,今年賀歲檔的票房將很可能不如暑期檔。

具體到影片而言,《變形金剛三》、《功夫熊貓二》以及《哈利波特7(下)》成為今夏的票房大贏家。其中,《變形金剛三》以近11億元的票房成為今年暑期檔的票房冠軍,其一片的收入就佔據了整個暑期檔的26%。

「國 內影院數量強勁增長是電影票房總數上升的重要原因。」郜壽智分析。今年上半年,全國各地影院建設提速,全國新開影院多達298家,全國影院數已達2298 家,新增銀幕總計7674塊。同時,3D電影的高票價亦增加了電影的總票房數。在暑期熱映的幾部進口大片中,無一例外均主要以3D的形式播放,而通常一部 3D電影的票價,要高出普通2D電影近20%。在美國最新出爐的暑期檔票房報告中顯示,儘管觀影人數出現了下降,但由於3D電影的強勢,美國今年暑期檔的 票房總收入還是超過了去年。

多家機構都預測,2011全年的票房總收入,將達到創紀錄的130億。但國產影片的份額,卻呈現大幅度下降。

2011 年暑期檔中,國產影片的票房僅佔暑期檔總數的33%,只有《建黨偉業》和《武俠》兩部電影,進入了暑期票房排行榜的前六。而相比之下,2010年的暑期檔 中,國產影片一共得到了15.76億,佔67.62%,其中《唐山大地震》的票房達到了6.4億。一度刷新了國內電影票房的最新記錄。

事 實上,整個電影行業都呈現出「明星導演的現象」。以民營電影巨頭華誼兄弟為例,2011年上半年報顯示,儘管華誼兄弟上半年電影業務實現了同比增長 133%的好成績,總收入達到了1.41億,但馮小剛一人的貢獻就超過了30%,除了馮小剛的《非誠勿擾2》熱賣,華誼兄弟的另一部自制的動畫片,卻遭遇 了票房的「滑鐵盧」。

同時,由陳可辛執導,金城武等人參演的《武俠》的票房,也未達到預期的票房成績。僅以1.7億名列暑期票房排行榜的第六名。相比其近1.8億的投資總數,製作方或並未收回投資成本。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681

存貨大增、現金銳減 告別暴利年代 中國房企掙扎求生

2012-1-9  TWM

中國房地產業原本享有一段長期榮景,平均超過五成的毛利率帶來驚人暴利;不過隨著調控政策壓力加大,如今已 有房地產企業因負債比超過九成出現經營危機,本刊更發現上市房企普遍出現存貨大增、現金流入減少的情況,估 計未來一年,仍將是房地產業者經歷痛苦調整的轉型期。

撰文•周岐原

「我們最該反省之處,是……導致公司在面對房地產業嚴厲調控時十分被動。」「我們沒有預料到,調控的影響 是如此深遠。」二○一一年十二月三十日,歲末年終之際,這兩句語氣謙卑的反省,出現在中國知名上市房地產商 綠城集團的官方網站上。二年前綠城才意氣風發搶下多筆上海「地王」,揚言要挑戰老大萬科集團地位,如今卻被 打回原形,可說是中國近二百家上市房企的代表。

綠城圈地負債吃緊   

凸顯產業困境中國目前在香港、深圳與上海上市的房地產公司,總數將近二百家,可說是典 型的中國奇蹟!在中國房市紅火發展之時,甚至還有上百家礦產開採、海鮮養殖、食醋生產、熱力發電、化工原料
、白酒釀造行業的上市公司,涉足房地產開發這塊肥肉,房地產的暴利有多大,可見一斑。

但是如今風雲變色,中國官方堅持打壓房價,房地產業成為人人避之惟恐不及的行業。當中國政府使出一連串強 力調控措施壓抑房市,房地產業者紛紛承受嚴重打擊,即使綠城是中國十大知名房企品牌,也難逃受傷慘重的命運


從去年下半年開始,「綠城要出事了」、「綠城聲請破產」等不利流言,迅速在市場散播,即使董事長宋衛平一 再透過各種管道澄清,但效果仍然不彰,原因就在於綠城負債吃緊,已經是眾所皆知的事實。逼得宋衛平只能擺出 哀兵姿態,把「求生存」當作一二年集團的工作目標。

綠城負債有多高?攤開財報,實際數字令人怵目驚心。去年綠城公布的半年報中清楚顯示,公司的淨資本負債率 高達一六三.二%!即使計算負債比,也高達九一.七%!其實負債比率過高,早就是綠城的老問題。○七年底,綠城的淨資本負債率還只有八八%,隔年開始,綠城展開瘋狂擴張拿地,淨資本負債率自此處於超過一○○%的 高水準。

從逾五成毛利到政府強力打房顯而易見,如此驚人的負債水準,在面對景氣下滑時,自然容易發生動盪。而風雨 飄搖的綠城,只是中國房地產業一個具體縮影。它背後代表的意義是,中國房地產企業不僅面臨餘屋庫存銷售減緩 的挑戰,還得應付政府持續緊縮融資管道等雙重考驗。
暴利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負債壓力和交易冷清,對房地產業者而言,這個冬天真的不好過。 透過檢視財報中的存貨和現金流量變動,通常能看出企業的經營條件變化。為了了解房企在這一輪宏觀調控中受
到何種程度影響,本刊針對在香港、深圳與上海三個交易所掛牌的房企,分析其財務數據變化。結果發現,上市房
地產股普遍出現「存貨大增、現金持續流出」的現象!

分析這些企業自○八年以來的財報資料,可看出無論房地產業者選擇在A股或港股掛牌,尚未銷售完成的帳上存 貨,都有逐年上升的趨勢。以A股一二三家房企為例,全體業者的餘屋存貨金額,就從○八年第一季共三六六○億 人民幣,一路攀升到一一年第三季的一.一一兆人民幣,三年之間,存貨增幅竟然超過二倍!

在港股上市的七十餘家內地房產股,狀況也相去不遠。○八年中整體房企的存貨金額為三五七二億港幣,但是到 了去年年中,這個數字已經成長至一.一六兆港幣,存貨增加也達到二二六%之多。

帳上存貨越積越多,如果有相應的現金水位支撐,或許還不至於對營運造成風險,只可惜,中國房地產業者目前 沒有這個條件。數據顯示,近二百家上市房企股的當期現金流量,目前都呈現淨流出;雖然在一○年時,相關業者 的現金流入不少,但從去年中開始,房地產商現金逐漸流失。其中以A股房企於去年二度出現現金淨流出,最能凸 顯資金逐漸枯竭的窘境。也難怪A股的房地產類股指數,已經領先大盤跌回到○八年時的低點。

在中國,房地產業享有暴利是不爭的事實。中國社科院公布的︽二○一一年住房綠皮書︾就曾披露,○九年時
,中國房地產業平均毛利率高達五五%!這是一項極為驚人的數字,對比之下,無論是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或是國內知名營建品牌遠雄,兩者當年合併毛利率都僅有四三%,比中國房企差了一大截。在坐擁暴利情況下,房企怎麼會面臨現金減少的問題?答案是:政府限制。一家房地產企業的例子,最能說明這個現況。

進入「冬天模式」    房企股普遍現象一一年九月初,一家中國房產股天譽置業在香港發行債券,由於集資金額只 有二億港幣,最初沒有引起太多注意。後來市場人士意外發現,天譽置業儘管有董事長抵押股權作為擔保,但是債 券的利率仍然高達二○%!連一家小地產商發債,都得開出二成利率才能借到錢,可見中國房企「銷售難融資更難」的困境,情況有多艱鉅。


暴利不再,過去的榮景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大量存貨以及債務。面對這個景氣寒冬,中國地產商紛紛急於應變。例如中國房地產龍頭萬科集團總裁郁亮,一一年就曾經坦率地指出,一二年將是萬科的「過冬年」,在「冬季模式」之下,萬科將會更積極地加快賣房速度,以創造營運現金流為優先任務,獲利多寡則暫時成為次要考量。「既然無法判斷這個冬天有多長,現在就是現金為王!」郁亮直言,「上一次,金融海嘯讓中央放鬆了調控手段,這一次地產業不會再有這樣好運了。」這一輪劇烈調整過後,中國房地產業將會成為何種面貌?一位要求匿名的建商,在採訪時說出了他心中的遠景:「從○三年到○八年,各地房價都是一條很陡的線,一直上去,○九年之後又重來一次,但是今後我估計不會了,大家(業者)會比較理性。(房價)漲的可能性還有,但是會比較緩,大家也不會那麼急。」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596

正在節食的人 外遇機率大增!

2012-8-13  TCW




作者在史丹佛大學推廣中心開設的 「意志力科學」課程,是該校最受歡迎的課程之一,每次開課都有一百位以上學生選修。二○○八年第一次開課時換了四次教室,因為要容納不斷加選的學生。有學 生每週一從舊金山租車趕來上課,也有人修課好幾次。有學生上過課之後,戒掉三十年的甜食癮、不再對小孩子發脾氣、開始規律運動。超過八成的學生都認為上完 課後意志力增強了,而許多人都認為這門課改變他們的人生。

意志力是有極限的

意志力是一種有限的資源。無論是要控制脾氣、節制消費,還是要拒絕降價商品,意志力都來自同一種力量。意志力會漸漸耗盡,因此努力發揮自制力的結果,很可能導致你喪失自制力。

研究顯示,這些臨時抱佛腳的努力是要付出代價的。期末考期間,許多學生除了死命讀書之外,似乎對別的事物全失去了自制力。他們比平常菸抽得更凶,並從健康 的沙拉吧轉而投入薯條的懷抱。他們比較容易情緒失控,腳踏車的車禍也比平日更多。他們不洗澡、不刮鬍子,連換套新衣服都懶。

這就是關於自制力的科學研究中,最有力(而且令人擔憂)的發現:努力發揮意志力的人,似乎會在其他事物上喪失自制力。舉例來說,二十四小時沒有吸菸的癮君 子,狂吃冰淇淋的機率大增。愛喝酒的人如果成功拒絕雞尾酒的誘惑,身體在耐力測試上的表現就比較差。或許最令人不安的是,正在努力節食的人,背著另一半外 遇的機率會比一般更高。難道我們的意志力就只有這麼多,一旦力量耗盡,面對其他誘惑時便毫無招架之力——至少處境相當不利。

這項發現對於你的意志力挑戰具有重大意義。現代生活中有太多地方需要用上自制力,足以把你的意志力消耗殆盡。研究人員發現,自制力會在早上達到顛峰,然後 在一天之中逐漸下滑。因此,等你要在重要事情上發揮自制力時,例如下班後去健身房運動、應付大型專案、在小孩把家裡沙發畫得亂七八糟時保持冷靜,或是克制 自己不去拿抽屜裡的「緊急用」香菸,你的意志力很可能已所剩無幾。如果你試著同時控制或一次改變太多事情,你可能會把自己累到筋疲力盡。在這種情況下挑戰 失敗,不代表你的人格不夠堅強。這不過是人類意志力的特性罷了。

鍛鍊意志力肌肉

人體內的任何肌肉都能透過運動而變得更強壯,如果自制力是一種肌肉(即使只是一種比喻),那我們應該也可以加以鍛鍊。如同身體肌肉的運動,自制力的肌肉用久了也會感到疲勞,但逐漸的,一番鍛鍊可使自制力更加強健。

曾有研究人員將這個構想付諸實驗,設計出一套意志力訓練課程。在此指的不是像新兵受訓一樣的軍事訓練,也不是什麼檸檬汁排毒節食法。這套訓練方法簡單得 多:要求受試者控制一件以前不會去控制的小事,藉此來挑戰自制力的肌肉。舉例來說,有一個意志力訓練課程要求受試者自己訂下一個期限,然後努力在期限內達 成目標。這個目標可以是任何你一拖再拖的事,例如清理衣櫃。你訂定的期限可能如下:第一週,打開衣櫃門,看看裡面有多亂;第二週,處理任何掛在衣架上的衣 物;第三週,將雷根總統執政時期的舊衣物丟掉;第四週,看看慈善機構是否願意接受老舊衣物的捐贈;第五 週⋯⋯,你應該知道怎麼做了。意志力受訓者為自己訂定為期兩個月的時程表後,不只順利清理了衣 櫃、完成了工作,也同時改善了飲食、運動次數變多,甚至減少了香菸、酒精和咖啡因的攝取。這種種改變,就彷彿他們藉此強化了自制力肌肉一般。

另外也有研究指出,只要在任何小事上持續發揮自制力,包括改善你的姿勢、每天緊握把手直到沒力為止、少吃甜食,以及記錄支出,都能為你提升整體的意志力。 儘管這些小小的自制力練習看起來無關緊要,卻能為你最重要的意志力挑戰帶來助益,包括在工作上專注、維護健康、抗拒種種誘惑,並善加掌控情感。 (本文摘錄自第三章)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6159

個人投資者散戶化:市值10萬以下股民三年大增

http://www.yicai.com/news/2012/09/2081311.html
「很多散戶都是在等牛市。」資深市場人士瀚民對記者表示,從過去散戶投資方法來看,很多人都是熬到一輪牛市,有一些收益就獲利了結。其他時間都在等待,等下一輪牛市,等著被「解套」;如果等不到下一輪牛市,很多散戶就徹底絕望了。

「十個散戶九個虧損,另一個成為了股東。」這句話或許正代表了目前A股散戶投資者的現狀。

與成熟市場不同,A股市場投資者群體中散戶比例一直很高。根據中登公司的數據,2011年底,投資者期末股票賬戶總數為1.65億戶,其中個人A股賬戶1.62億戶,佔比高達98.18%;機構A股賬戶為61.32萬戶,佔比不足0.2%。

不過2008年以來,在長達近5年的熊市中,一些大資金散戶已經開始撤離股市,但很多小散卻仍然在等待牛市。

牛市入場,熊市撤離

提到散戶,每個人都會想到「追漲殺跌」。從個人新開股票賬戶數來看,在2007年大牛市入市的散戶佔比最高。

根據中登公司的數據,從2000年至2011年個人新增開戶總數為1.23億戶,最初2001年到2006年,每年個人新增開戶數均不超過千 萬,2007年伴隨著大牛市的來臨,個人新增開戶數達到最高峰值3748萬戶。也就是說過去12年中新入市的個人投資者中,超過30%是在2007年入市 的。

從2008年到2010年,每年新增開戶數基本在1400萬~1700萬之間。但2011年新增開戶數降低至1072.98萬戶,是近5年來的最低點。

「個人投資者新增開戶數的變化,一般是跟隨著股市漲跌而變化的。」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財商》採訪時表示,當市場有持續上漲趨勢的時候,更多的散戶加入股市。但當股市下跌的過程中,開戶數也逐漸降低,甚至不少老散戶退出股市。

在2007年的開戶潮之後,2008年也出現了銷戶高峰。2008年A股賬戶新銷戶總數為359.07萬戶,相比2007年增長130%。從2009年到2010年,A股新銷戶數基本在50萬戶~60萬戶之間。

除了銷戶外,空倉賬戶佔比也在不斷提高。從2009年到2011年,空倉賬戶數佔有效賬戶數比例從56.35%提高至58.73%。(註:上述銷戶數和空倉數包括個人和機構,但由於個人賬戶數佔比較高,所以,從這一數據也可以看出很多個人投資者正在撤離A股。)

「身邊很多老股民都在撤離股市。」一位老股民對記者表示,由於長達5年的熊市讓投資者在A股看不到賺錢效應,所以很多老投資者從股市轉向股指期貨、債市或其他投資領域。

不過,牛市入場,熊市撤離,這也意味著個人投資者一直在「高買低賣」。「散戶通常都是在反向操作,牛市高峰買入,熊市低谷割肉。」董登新對記者表示,散戶通常在別人貪婪時更貪婪,別人恐懼時更恐懼,所以基本賺不到錢。

大戶越來越少

從散戶持倉市值分佈來看,從2009年到2011年三年中,持倉市值1萬以下和1萬~10萬的賬戶數目不斷增多,10萬以上賬戶數目卻在不斷減少,千萬級別以上的大戶更是鳳毛麟角。也就是說,大戶正在不斷減少,小散卻越來越多。

根據中登公司數據,2009年年底,持倉市值1萬以下賬戶數為1561.38萬戶,佔比為31.15%。2011年年底,持倉市值1萬以下賬戶數為 2166.11萬戶,佔比上升至38.57%。持倉市值在1萬~10萬的賬戶數目從2622萬戶增加至2702萬戶,但總佔比有所降低。

持倉市值10萬以上的賬戶數目均處於不斷減少的態勢,其中500萬~1000萬賬戶數目和1000萬以上賬戶數目縮水比例最高。500萬~1000 萬賬戶數目從37229戶降低至29048戶,縮水比例為21.9%;1000萬以上賬戶數目從18468戶降低至15276戶,縮水比例為 17.28%。

「很多老股民在2007年的牛市中財富迅猛增長,但資金量越來越大之後,操作難度也變大。」上述投資者告訴記者,一方面資金量大不好操作,另一方面市場一直單邊下跌,所以很多大戶都已經離開股市。

「我在證券行業10多年,最大的感受是散戶通常在牛市裡交易非常頻繁,但在熊市裡止損卻很慢。」湘財證券泰興路營業部總經理周樂峰對記者表示,很多散戶在股票上一賺錢,立馬獲利了結,這樣就錯過了大牛股。但是當虧損的時候,散戶卻一直在耐心等待,等著「解套」。

周樂峰舉例說道,比如雲南銅業(000878.SZ)從10元漲到100元的過程中,很多散戶在十二三元左右就拋售了;但從100多元跌下來的時候,很多散戶可能一直從100元拿到10元,才會考慮止損。

從這個角度來說,持倉市值10萬以下賬戶數目增加,10萬以上賬戶數目不斷減少,除了大戶的逃離外,這與散戶熊市中等待解套以至財富不斷縮水也有關係。

繼續等待牛市?

「大多數散戶對獲利非常敏感,但對虧損都會主觀忘記。」周樂峰表示。

一位股民開玩笑說道,很多散戶都是「灰太狼」,每當股票下跌,都會安慰自己說「我還會回來的」,於是就是漫長的等待。

「很多散戶都是在等牛市。」資深市場人士瀚民對記者表示,從過去散戶投資方法來看,很多人都是熬到一輪牛市,有一些收益就獲利了結。其他時間都在等待,等下一輪牛市,等著被「解套」;如果等不到下一輪牛市,很多散戶就徹底絕望了。

根據中登公司的數據,從2007年6月到2012年6月,近一年未參與交易但期末持倉的賬戶數目從292.33萬戶增加至2366.58萬戶,翻了接近10倍。

瀚民指出,從2008年到現在,很多散戶已經熬了快5年了,但還沒有見到真正意義的牛市。「其實這說明散戶以前的投資方法已經不適用了,以前的市場週期可能兩三年就會出現一輪牛市,但現在市場環境已經發生很大改變。」

「首先,目前已經進入全流通時代,以前流通市值只有幾萬億的時候,很容易有大牛市,但現在流通市值到幾十萬億,重現2007年的大牛市的可能性很小。」瀚民指出,此外信用盤的增加和退市新政的出台,都意味著散戶「等待牛市解套」的操作方法已經不再適用現在的市場了。

不過瀚民指出,相比機構而言,散戶有三個優勢,第一,資金量小,船小好調頭;第二,散戶可選擇標的更廣;第三,散戶可以右側交易。「如果利用好這三個優勢,散戶也可以比機構做得更好。」

董登新則指出,在以往的投資過程中,散戶總是習慣於短線交易,但在短線交易的多空搏殺中,散戶相對於機構並沒有太多優勢。「越是做短線,散戶越吃虧,我更建議散戶以後可以嘗試多做長期投資,這樣可以避免和機構正面博弈。」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7415

美國「全現金」購房者大增

http://wallstreetcn.com/node/53361

房屋是美國中產階級主要的夢寐以求的資產。雖然過去幾年抵押貸款利率不斷走低,但使用抵押貸款買房的比例卻也不斷下降。在危機前,只有20%的購房者是「全現金」購買的,但現在卻上升到了60%。一般來說,美國的中層階級是沒有能力承擔一次性買房的資金壓力的,這意味著,超過一半的買房者不是尋求「美國夢」的美國中產階級。

高盛寫道:

上圖顯示了,通過成交套數和成交金額計算,估算的現金交易佔全部房屋銷售的比重。相對於危機前的幾年,現金交易的佔比已經上升了約30個百分點。這與數據提供商DataQuick的數據顯示的上升幅度大概是一致的。現金交易佔比30個百分點的漲幅,幾乎全部解釋了「每美元交易的抵押額」下滑(剩下的部分可以通過每筆抵押貸款平均負債率的輕微變化解釋)。我們沒有數據能搞清楚全現金交易的房屋買家是誰,但大概可以認為,那些一直購買廉價急售房地產,並把房產轉租的人,在其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WSJ也表達了一些想法:

令人驚訝的大比例現金買房,有助於解釋為什麼過去兩年房屋銷量大幅上升,但評估新增抵押貸款活動的指標卻只有溫和的上升,比如說MBA抵押貸款申請指數。

沒有明確的方法能搞清楚,誰在使用現金買房,但他們很可能包括投資者、外國買家和那些希望避免申請貸款麻煩的有錢房主。自從出現房地產泡沫以後,抵押貸款的申請標準已經大幅收緊,因為銀行會審查貸款人的稅單和銀行對賬單來驗證他們的收入和首付的來源。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3624

台灣過敏兒暴增20倍 氣喘兒大增15倍 每12個孩子就有1個過動兒 香甜的致命誘惑

2013-09-16  TWM
 
 

 

你知道嗎?甜味劑、有害香料正在殘害我們的下一代,奶粉、優酪乳裡的人工甘味劑,是免疫力下降、骨質疏鬆的主因;牙膏、芳香劑所含的人工香料,容易引發噁心、眩暈,甚至致癌;你買的調合蜜,一滴真蜜都沒有,裡頭都是有害健康的果糖。

無所不在的香甜陷阱,正全面入侵你我的生活。

製作人.李建興 撰文‧李建興、許瓊文、林麗娟 研究員‧蔡曜蓮清晨,鬧鐘一響,身兼家庭主婦的上班族Linda伸了個懶腰,展開一天的生活。她走進浴室刷牙,在薄荷牙膏的清香甘甜下,漸漸甦醒。接著拿了瓶標榜天然花香的洗面乳洗完臉,旋即坐在梳妝台前,打開抽屜,撲鼻而來的是一陣濃郁的檜木香,她愉悅地拿著周年慶購買的草本化妝品、保養品往臉上塗塗抹抹,最後灑上淡淡茉莉花香的香水準備出門。坐上老公的車,空氣中彌漫著車用芳香劑味道,小兩口先是把襁褓中的女兒送到保母家,她把濃濃奶香的嬰兒奶粉交給保母後,來到了兒子校門口,順手遞上了一瓶草莓優酪乳,夫妻倆才各自上班。

Linda工作地點是一家高級餐廳,一進門就有一陣心曠神怡的馨香,許多貴婦名媛即是衝著這種寧神的氣息前來光顧,這也是許多五星級飯店、俱樂部甚至賭場所流行的「香氛經濟」!店內供應的是各種口味的精緻火鍋,舉凡牛奶、檸檬香茅、豚骨一應俱全,同時搭配著迷迭香、藥膳等各式口感的排餐和麵食,是附近上班族和老饕的最愛。餐廳的西點也不遑多讓,尤其招牌的藍莓起士歐式麵包,飄香數公尺,往往造成大排長龍,至於飲料更是五花八門,有各式花香、果香的茶品、奶茶,也有強調養生的蜜茶,在炎炎酷暑中,更是招攬客人的武器。

回到家後,變身為家庭主婦的Linda先是倒進玫瑰花香的洗衣精洗衣,用橘子成分的洗碗精洗碗,再噴上紫蘿蘭馨香的清潔劑清洗廁所和廚房,最後在後陽台的垃圾桶旁噴上了殺蟲劑,才大功告成。累了一整天,她用國外進口的檀香皂洗了個舒服的熱水澡,愜意地在房間裡點上助眠的薰衣草精油,甜甜地入睡……。

無孔不入!

﹁香甜的誘惑﹂連睡覺都難以避免假設,Linda這又香又甜的一天,也是你的生活寫照,那麼小心了!恐怕你的身體,已默默地讓二、三十種合成香料、人工甘味劑入侵了。我們姑且來解構一下這些無孔不入的物質。先從「吃」下肚的來看,Linda女兒所吃的奶粉,曾有案例被驗出含有讓奶香更濃郁的香蘭素;兒子喝的草莓優酪乳、店裡賣的各式花香、草本、果香的飲料,則恐怕是由乙酸乙酯、黃樟素、香豆素等香基調配成草莓、咖啡、芋頭等香料,以假亂真地混進了讓人愛不釋手的飲品;就連還沒烹煮的茶葉、花茶,一打開罐子迎面而來的香氣,也可能只是一場人工合成的魔術。更別提近十種口味的火鍋湯底,又怎能確保是店家大費周章原汁原味的熬煮?

食物的「香」隱藏著不能說的祕密,而迷惑味覺的「甜」呢?則不排除是甜精、糖精、阿斯巴甜等人工甘味劑在作祟,而標榜養生殺菌的天然飲品蜜茶,是以玉米果糖混充的假蜜,更是時有所聞。

就算你絕口不吃,「致命的香甜」仍無所不在地侵害你的身體。Linda盥洗用的薄荷牙膏、檀香皂;化妝用的草本美妝產品;洗衣用的洗衣精、柔軟精、洗潔劑都已讓苯甲醇、苯乙酮等化學物質在「抹」、「洗」的過程中,從皮膚入侵了。更驚悚的是,汽車芳香劑、室內精油的二氯苯;殺蟲劑的除蟲菊精,還有百萬家具撲鼻而來的檜木香(許多是浸泡人工精油營造的),讓你在睡夢中也全「吸」進去了。

令人擔憂的是,這美麗的「香、甜」背後,卻是對健康毫不留情的隱形殺手,更是導致過敏、過動、氣喘等國人通病的元凶。台北榮民總醫院臨床毒物科主治醫師楊振昌就指出,除了上述病症外,不健康的人工甘味劑更是導致肥胖、齲齒、免疫力下降、影響代謝、骨質疏鬆、動脈硬化的主因,這也是為何高血壓、高血脂和血糖等三「高」是台灣人揮之不去的夢魘。甚至日前被發現在夜市中用來增加現切水果甜度的甘精(已禁用),更有致癌的危機。

至於現代人難以趨避的人工香料,儘管香料添加於食品的比例通常僅為千分之一,理論上難以造成人體負擔,但偏偏因為化學成分複雜,難保在不夠嚴謹的產製過程中變質,衍生出有害物質。再加上用的、吃的、搽的都接觸得到,香料在人體的累積機率更甚於其他人工添加物。營養師謝宜芳則指出,問題香料會引發噁心、嘔吐、眩暈、抑制中央神經系統等病症。

駭人聽聞!

因香甜致病 國內外受害程度與日俱增這絕非危言聳聽!美國在一九九○年代就曾發生過製作爆米花的工廠,工人接二連三地得了嚴重咳嗽、肺部阻塞、呼吸困難的閉塞性細支氣管炎(之後俗稱為「爆米花工人肺病」),還有人致死,後來才發現是導因於長期吸入製作爆米花時內含丁二酮的奶油香料所揮發出來的氣體,到了○七年,更有一名來自科羅拉多州熱愛吃爆米花的男子患了同樣疾病。

然而香料、甜味劑對下一代的戕害才是危機中的危機。一九七三年美國知名兒童過敏專家Ben Feingold就提出,過動兒一旦停吃含有人工香料、甜味劑的食物後,行為立刻有很大的改善。而七九年他與紐約八○三所公立學校合作實驗,證實學童在停用不健康的香料、甜味劑後,四年間學業成績進步了五五%。而後來在八○年代,美國又針對十二所、八千多名的少年感化院的孩子進行試驗,在去除含糖的添加物攝取後,他們的特異行為減低四七%。

很不幸的是,在以美食為尊的台灣,因為香甜而罹病的狀況更是嚴重。根據台灣兒童過敏氣喘及免疫學會、財團法人兒童過敏及氣喘學術文教基金會和醫師臨床統計指出,台灣平均每三人就有一人是過敏體質,從一九九○到二○一○年的二十年間,過敏疾病發生率迅速攀升二十倍。而台北市國小學童氣喘發生率,也由七○年代的一.三%增為十五倍,二○○○年後達一九%。至於台灣的過動兒比率竟高達七至八%,也就是十二位台灣小孩,就有一位是過動兒。

為了一探問題究竟有多嚴重?《今周刊》兵分多路從食品端、法規管理來追查台灣的香甜危機。首先在甜的方面,由於市售甜品、飲料含糖量過多時有所聞,所以我們逆向操作,查驗被國人視為天然健康的市售蜂蜜的成分為何。八月十三日,記者在台中市的南北貨批發集散地||建國市場採購了產地來自雲林土庫及台中市的三罐各為三千公克裝、產品標示為調和蜜的蜂蜜。據店家指稱,此為一般飲料店、夜市攤販、早餐店最愛用的產品,因此,我們在隔日立即送往SGS檢驗,一窺其中虛實。

獨家追查!

驚覺市售蜂蜜居然沒﹁蜜﹂的成分八月三十日報告出爐,我們有驚人發現!其中這三罐標籤上大剌剌寫著「蜂蜜」兩字的產品,在SGS採用同位素︵檢測蜂蜜真偽的分析法︶和蛋白質含量等兩道關卡比對後發現,這非但不是百分之百純蜜,更誇張的是,完全沒有任何一滴蜂蜜成分。為求謹慎,︽今周刊︾委請台灣師大化學系教授吳家誠和宜蘭大學生物技術與動物科學系主任陳裕文判讀,幾乎斷定這些蜂蜜,其實根本不含蜜。

雖然這些送驗的產品,在包裝上都已載明是由蜂蜜、果糖、香料、焦糖、葡萄糖等調配而成的「調和蜜」,但不可思議的是,怎麼可以連一滴蜂蜜都沒有?等於消費者喝下的是一堆糖水化合物,詐騙事小,危害健康才茲事體大。最可怕的是,抽樣三件產品,三件都不合格,不合格率達百分之百,可見市面上到處充斥以人工香料、糖精製造,而不含天然蜂蜜的黑心蜜。

吳家誠從同位素所呈現的數值判斷,黑心廠商用來以假亂真的蜂蜜極可能是玉米糖漿。新光醫院腎臟科醫師江守山指出,玉米果糖主要由基因改造玉米製造的,因此價格便宜,已取代高價的蔗糖,廣泛地使用於麵包、糕點、含糖飲料。而醫學報告指出,此為一種慢性毒素,現代人的脂肪肝、代謝症候群、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尿酸等,可能都與之有關。

法規疏漏!

政府管理不嚴 縱容黑心廠商一檢出問題蜂蜜後,《今周刊》旋即組成調查小組前往包裝上的產地勘查。首先一進到位於雲林土庫、品牌為「黃記」的蜂蜜工廠中,我們發現裡面高掛店家與總統馬英九、民進黨黨主席蘇貞昌、雲林縣長蘇治芬的合照相片,而產品標籤上也都貼著符合ISO和HACCP檢驗標章,顯然是要以名人加持和政府認證,讓消費者安心。而記者佯裝攤販要採買,店家表示可為客戶量身訂做不同蜂蜜比例含量的調和蜜,然而一問及「就算是調和蜜,裡面也會有蜂蜜吧?」店家斬釘截鐵地說:「有!」但我們實際進入工廠參觀,只發現滿地雜亂的瓶瓶罐罐及淡淡的化學味,並未聞到印象中蜂蜜工廠應該飄出的蜜香。

至於另外一家也位於雲林土庫,名為山水蜂蜜的工廠,從《今周刊》送驗的產品標籤上得知,是由台中烏日的福昌欣業委其製造。山水蜂蜜強調自家的產品在各大電視購物台和全聯皆有販售,但卻拒絕參觀工廠,甚至也否認替福昌代工,然而記者回頭向福昌詢問時,福昌堅定地表示,自己是山水蜂蜜的客戶,顯見市售的蜂蜜不但原料曖昧不明,就連生產流程也啟人疑竇。

調和蜜沒蜜,而市售真蜜就真的﹁不純砍頭﹂嗎?於是八月二十九日,《今周刊》更進一步到賣場挑選兩罐包裝精美,單價較高且標示「百分之百」天然蜂蜜,三十日送交SGS檢驗,看看這到底是否真如業者所標示,全都是真蜜?但九月七日的檢驗報告,竟也令人失望。其中一罐同樣來自雲林縣土庫鎮的「台灣蜂蜜」,分析檢驗其中的「糖」成分,就發現有六成是人工轉化糖,也就是連買了所謂的純蜜喝下肚,都有可能攝入一堆非蜂蜜的物質。檢測蜂蜜多年的陳裕文就表示,多半摻假的蜂蜜都是以五比五、六比四等比例作調和,卻明目張膽地標榜是天然蜂蜜,除有欺騙之虞外,更傷及消費者健康。

但令人好奇的是,蜂蜜的成分到底有沒有法規可管?《今周刊》再回頭詢問SGS和專司蜂蜜檢驗的苗栗農改場,得到的答案竟是:政府僅對蜂蜜的等級定標準,並未規定蜜的合格成分。換言之,調和蜜並不違法,至於完全由糖和人工添加物調和成的黑心蜜,只怕也不在食品安全的管轄範圍了。

換言之,政府的法規默許調合蜜的存在與販售,最多只能從商品成分的標示是否如實來論罪,拿上述三罐一滴蜜都沒有的調和蜜,和根本不純的純蜂蜜來說,都只能用標示與內容不符來究責,沒人去管有沒有添加什麼非法物質了。

相對於蜜是因為無法可管而讓黑心廠商有機可乘,問題香料之所以會充斥於生活,源頭竟也是漏洞百出的法律。《今周刊》除了詢問對香料學有專精的大葉大學藥用植物與保健學系副教授謝昌衛外,並設法找到在兩年前塑化劑事件中,擔任檢調諮詢專家,曾從事香料進口貿易多年的鄭名凡,試圖理出問題的癥結。結果他們一致認為,合法的香料大多屬於低毒或無毒性,且添加在食物上的劑量遠低於其他食品添加劑,原本應該安全無虞,「錯就錯在政府的管理、稽核等配套措施不足,導致非法的情事在合法的保護傘下,大行其道!」

漏洞一:免查驗登記

香料成為食品添加物的保護傘鄭名凡解釋,台灣早期對於複方食品添加物(由數種單體化合物調配合成)和香料的管理原本十分嚴格,每種香料都需要經過政府機關審核許可後才可使用,但在二○○○年,一紙公文卻顛覆了整個業態!該年九月二十八日,政府發布了「免除食用香料和複方食品添加物」的查驗登記,主因是衛生署順應業界呼籲,希望「減少政府干預」、「鬆綁法規增加食品科技競爭力」、「讓業界自律」;加上當局也認為,若複方食品添加物都是合法的單體調配的,只要嚴格控管單體化合物,那麼「理論上」複方食品添加物就安全了。但一切卻事與願違,﹁因為偏偏有黑心廠商利用這個方便之門,將成本較低的工業級甚至非法的添加物混進來!﹂牛津大學化學博士陳耀寬舉例,喧騰一時的塑化劑事件,就是香料中放進了會致癌及影響胎兒發育的DEHP,只因香料是免查驗的複方,而一直被隱瞞。

更嚴重的是,相對於其他食品添加物,香料又特別容易發生藏汙納垢的情事。由於香料幾乎都是複方調配的。例如煮飯時常見的蠔油香料,就由七至九種單體化合物組成,甚至有的香料還是調和數百種而成,但上述的公文,居然還特別強調香料免查驗登記,無疑又讓香料的黑洞更無限上綱。

也就是說,原本許多會被嚴格稽查的食品添加物,只要躲到香料的保護傘下,就容易「挾帶過關」。舉例而言,此次胖達人所用的人工香料,名為香料,卻內含丙二醇香基、乳化劑、藍色1號色素等添加劑,萬一所加的乳化劑和色素都是有害人體的廉價品,卻會因為是放在香料裡而得到「免死金牌」。

漏洞二:未執行查驗許可制度

元凶難以稽查

事實上,攤開歐美等先進國家的規定,官方的確也沒針對複方食品添加物和香料執行查驗許可的程序,因此衛生署為因應世界潮流,除了在查驗登記上鬆綁外,更也在上述的公文第三條廢除了許可證制度,「但政府卻忽略了,國外在法令鬆綁時有更嚴密的防漏配套機制!」鄭名凡忿忿地說。

他分析,在沒有官方審核許可制度的國家,卻會要求原料商銷售給下游業者時,須附上規格書及檢驗分析報告備查,內容載明該香料的主成分、比例、使用方法(如劑量、相斥產品),甚至警語(如某某族群不得使用)。

表面上,看似門戶洞開,實際上卻有了嚴密的文件把關,萬一出了紕漏,衛生單位也很容易從規格書中追查到是原料廠登載不實?還是下游廠商使用不當或自己再額外添加了其他化合物?

然而,沒用規格書配套的台灣,弊端一發生,不但政府難辭其咎,由於很多下游食品業者在拿到原料後,並未被告知正確的操作方法,在產製過程中若起了化學反應衍生出有害物質,往往宣稱「不知情!」推諉塞責,「總之,政府學國外開了門,卻忘了設警報系統!」謝昌衛諷刺地說。

漏洞三:充斥自由心證的模糊地帶

業者自律早已破功

有趣的是,衛生署在該公文中的第二條也表明受理業者自主性登記,譯成白話說,「若業者想登記,政府當然歡迎!」但根據○九年衛生署一次隨機抽查二十家廠商中,總體不合格率竟高達五五%,其中,單方食品添加物不合格率為五成、複方更高達七五%,而包裝標示和銷售紀錄則各分別有五成不合格,等於宣告讓業者自律「破功」!

而香料法規上另一個嚴重漏洞,則是沒有強制規定要不要標示「天然」或「人工合成」。

一位香料業者說,以目前的香料科技,已能以人工合成技術製造出與天然香料化學結構元素一模一樣的產品,例如標榜名貴松露萃取的香精,其實也可以是人造的,雖然儀器無法判別,但只要是非天然的就會對人體造成負擔,因此廠商應有告知消費者的責任。

但無奈的是,現行法令只規定「得」標示人工或天然,亦即要不要標皆可。

漏洞四:經費、罰則嚴重落後

台灣香料管理輸給中國

值得注意的是,國外的食安問題不如台灣猖獗,除了國外的罰則重於我國,還因為實施了「懲罰性賠款」條例,也就是一旦發現業者違法,會全數追回非法廠商的不法所得,甚至加倍罰款。以前文提及的○七年美國消費者罹患爆米花肺案例來說,一名患者就成功地向製造工廠和通路索賠了新台幣二億七千萬元,但台灣陸續發生胖達人、山水米事件,業者賺飽飽,卻沒辦法追索不法所得,以至於類似事件層出不窮。

除了罰得不夠重外,台灣挹注在食品安全管理上的經費也遠遠落後國外,根據統計,國人每人每年得到的食品安全預算,為新台幣三十六元,不僅低於美國的一四三.三元,更還只有香港四五八元的十二分之一。

更令人驚恐的是,被國人視為黑心王國的中國大陸,在香料上的管制竟然遠比台灣嚴謹!如大陸有明確規定香料不得添加於嬰幼兒奶粉、蜂蜜等二十七類產品,但台灣僅含糊表示:「一般認為安全無虞者始准使用」。拿一九八五年被消費者文教基金會披露黑松沙士飲料中含的致癌物黃樟素,美國、瑞典都已禁用了,而國內歷經十八年,仍屬合法添加物。

值得注意的是,歷經近年紛紛擾擾的食品安全事件後,政府終於在今年六月十九日發布了一起總統令,看似要補強現行法令的不足,如內容中有強調中央主管機關公告的食品添加物非經查驗登記並發給許可文件,不得為之,讓人以為複方食品添加物和香料的漏洞已獲得彌補,孰料,在我們進一步向衛生署和相關人士查證,上述命令仍不及於複方和香料。因此,這洋洋灑灑的總統令能否為漏洞百出的食品安全止血,仍有待觀查。

色、香、味俱全,原本代表著食品科技的進步,人類美食享受的昇華,但在無能政府、跛腳法規和黑心廠商的共業下,一場人謀不臧的香甜致命危機,正一步步入侵你我的生活。

小心!無孔不入的香料、糖精

正在侵害你的身體…

起床到出門上班:

刷牙:吸入牙膏中的薄荷香精、吃進薄荷甜味劑。

洗臉:接觸洗面乳中含苯甲醇、苯乙酮等人工花香精。

使用家具:家具由精油浸泡過,吸進香精。

化妝:接觸苯甲醇等各式香精。

坐車:聞進含二氯苯等車內芳香劑的香精。

兒童奶粉:食入含香蘭素的奶油香精。

早餐:吃下含乙酸乙酯等含食用香精的餐點。

上班到下班:

工作場所:吸入二氯苯等室內芳香劑的化學物質。

正餐:吃入乙酸乙酯、丙二醇等香料和人工甜味劑。

點心:食入麵包中含丙二醇的香料及人工添加劑。

飲料:喝下香豆素、黃樟素等香料及人工甜味劑以及假貨。

回家到就寢:

洗衣:接觸含苯乙酮等洗衣精、柔軟精的香精。

清潔打掃:吸進噴霧清潔劑含醇醚類的香精。

除蟲:吸進除蟲菊精等香料。

洗澡:接觸苯乙酮等香精。

睡覺:若使用精油,會持續吸入二氯苯等香精。

註:以上皆以曾發生過案例所模擬之假設場景。

越香的、越甜的,越可怕!

乙酸乙酯:過敏

苯甲醇:刺激眼部、皮膚、呼吸系統,引起頭痛、嘔吐、昏迷,嚴重可能致死苯乙酮:亦為安眠藥的原料,有麻醉效果,刺激眼、皮膚丙二醇:腎衰竭、代謝性酸中毒除蟲菊精:起疹子、打噴嚏、氣喘,甚至休克

二氯苯:致肝癌、腎臟癌

醇醚類:影響生殖系統及胎兒發育香豆素:引發肝、腎毒性,致癌香蘭素:頭痛、噁心、嘔吐、呼吸困難,甚至損及肝、腎黃樟素:為搖頭丸的製造成分,有致癌危險丁二酮:閉塞性細支氣管炎、呼吸困難、咳嗽,嚴重可能致命甘精:傷害肝臟及消化道,致癌

糖精:致膀胱癌

阿斯巴甜:眩暈、頭痛、癲癎、月經不順、損害嬰兒的代謝作用玉米果糖:糖尿病、肥胖、心臟病、中風註:以上病症指過量使用所導致台灣人的健康已深受香甜殘害!

過敏兒多了20倍 台灣平均每3名兒童有1名是過敏體質,而且發病率由1990到2010年間迅速攀升了20倍。

氣喘兒增為15 倍 台北巿國小兒童氣喘發生率在1970年代僅1.3%,到了1990年代增至12.7%,2000年以後更高達19%,是30年前的15倍。

1/12是過動兒 台灣的過動兒比率估計為7至8%,也就是每12名小孩就有1名過動。

調和蜜沒蜜

真蜜也不純!

《今周刊》於8月13日及30日分別採買3罐調和蜜和2罐標榜真蜜的產品送驗,結果3罐調和蜜全無蜜的成分,而真蜜也非100%純蜜。

調和龍眼花蜜 公司名稱:福昌欣業委託山水蜂蜜製造工廠地址:雲林縣土庫鎮新建路23號

檢驗結果:未含蜂蜜成分

黃記蜂蜜(左) 公司名稱:台灣黃記企業(與情人蜂蜜同集團)工廠地址:雲林縣土庫鎮建成路56號

檢驗結果:未含蜂蜜成分

台灣蜂蜜(100%純蜜)(右) 公司名稱:情人蜂蜜(與台灣黃記同集團)工廠地址:雲林縣土庫鎮建國路102號檢驗結果:僅4成為蜂蜜、6成為果糖蜂蜜 公司名稱:新聯美興業工廠地址:台中市東英13街40-1號

檢驗結果:未含蜂蜜成分

揭露真相 SGS報告指出,3罐調和蜜全無蛋白質成分,故判斷根本沒蜜;真蜜則顯示6成是果糖調和而成。

法規疏漏 默許廠商不守法!

問題1.造成非法單體化合物藏匿於複方食品添加物或香料中,挾帶過關。

問題2.造成原須查驗的食品添加物利用香料偷渡,暗度陳倉。

問題3.任由業者自律卻無制約,造成業者普遍不守法。

問題4.仿效先進國家放寬管制,卻無配套措施,只學半套。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560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