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退休安心 勿單靠積金 拉利Larry 的投資日記


http://stock-challenge.blogspot.com/2010/04/blog-post_11.html


記得升讀中一嗰年,媽媽正式由家庭主婦轉番做職業女性,主要因為佢覺得我開始識得照顧自己。不經不覺,媽媽返工已有十年,到我今年大學畢業,我可以為家庭 肩負多一份責任,供養父母,媽媽決定正式開展退休生活,享受人生。

相信每一位打工仔都有諗過退休問題,即使身邊未畢業嘅同學仔都會經常提起退休,始終現代人講求生活質素,無人想打工打成世,反而想早些退休,更多時間做自 己想做嘅事。不過,要妥善安排退休絕非容易,因為物價一般會隨時間上升,加上未來難以猜測,譬如金融危機、個人健康問題等等,大家難免都會擔心手上擁有嘅 資金是否足夠將來使用。

其實社會上嘅退休計劃都缺乏周詳資訊,好多時淨係粗略估計個退休年齡,而從來冇諗過自己要擁有幾多資產才可以「安全」退休,到最後佢哋會因為缺乏計劃而工 作到退休年齡,都唔敢真正退落嚟。

管理費蠶食回報

讀者朋友可能會話:「香港現時有強積金嘛!市民可以唔使擔心退休之後無錢使!」我覺得政府強積金計劃,出發點絕對是為市民着想。不過,實際情況係強積金對 市民嘅幫助極為有限。當我哋仔細研究強積金嘅投資組合時,你會突然發現每年收管理費用的投資經理,買入股票都係大家耳熟能詳嘅藍籌股,結果係強積金投資回 報喺扣除費用後大縮水,計劃並唔能夠幫到供款者為資產產生豐厚回報。因此退休計劃宜包括其它投資類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053

齊海濤:單靠低成本的軟件外包企業前景不容樂觀

http://xueqiu.com/1287305957/21541972

雪球此今日(3月6號)邀請到中國外包網CEO齊海濤,與大家交流中國軟件外包行業投資機會話題,以下為訪談內容整理,欲與齊先生直接交流,請直接@齊海濤 

 

1、談美股上市軟件外包公司:

$軟通動力(ISS)$  $文思信息(VIT)$   $海輝軟件(HSFT)$

 

提問:$文思信息(VIT)$Q4營收$8720萬,淨利潤大減至$490萬美元。$海輝軟件(HSFT)$Q4營收6490萬美元,淨利潤大漲至$680萬美元 。為何不同企業之間差距會這麼大?

齊:1、企業內部的經營基礎不同;2、經營策略和發展策略不同;3、訂單的質量不同。兩家企業相對而言,文思經營更積極,擴大規模是策略主線;海輝相對更均衡,更強調規模與收益並重。btw,這二個企業都是我非常看好的外包企業。

 

雪球網友提問:那您怎麼看$軟通動力(ISS)$,有些人認為其發展有點激進

齊:呵呵,是有這種說法。做企業本身就是一個平衡的藝術。當年聯想收購IBM有更多的人說激進呢,關鍵在於把控的能力。

 

提問:請問從您的角度看,軟通動力相對於其他競爭對手其最大的優勢是什麼? 謝謝

齊: 客觀來說,在目前階段中國外包企業,哪怕是TOPs的外包企業,也還沒有真正形成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和比較競爭優勢領域。軟通是我非常敬佩的一個外包企業, 在過去的五年裡面實現了高速的發展。最核心的一點,我個人的體會是劉總對機會的把握和企業高速發展情況下對企業架構和流程的把握。

 

提問:您怎麼看東南融通事件對中國外包行業的影響?是否只是個案?

齊:東南融通事件絕不是個案。中外會計準則的差異以及中國企業對於誠信、經營守則的理解都有問題。這個事件導致了中國企業(包括外包企業)在海外上市時間窗的關閉(博彥已經回歸國內上市了)、海外上市企業股價大跌,中國企業集體誠信喪失等等。

其影響可以從三個方面來看:短期對於海外上市外包企業以及離岸外包企業獲得國際訂單造成了衝擊,特別是品牌的損失很大;中短期看,中國企業需要這樣的教訓來熟悉海外市場的遊戲規則,從而加強內控和品牌建設,因此對於企業發展是好事;3、這個事件也不需要過分強調和強化,2008年印度出現的薩蒂揚造假事件,與東南融通非常類此,當時也對印度外包產業造成了很大衝擊,現在看也沒事了。外包服務關鍵在於自身的服務能力、價格和給客戶帶來的價值。

 

2、談A股上市軟件外包公司:

$東軟集團(SH600718)$ $浙大網新(SH600797)$  

$中國軟件國際(00354)$ $博彥科技(SZ002649)$

 

提問:請問您怎麼看中軟國際和華為最近達成的協議?會如何會改變中國外包行業的格局?

齊:中軟與華為的合資,個人認為是一個趨勢的標誌性事件。其最大的標誌性意義在於中國服務外包產業的格局發生了一個根本性的變化,即行業外的大鱷們開始進場。就是說從以往的外包企業自說自話,自己圈子內的競爭,現在新的player可以進入服務領域了。

從全球的視角下,華為與中軟的合資,與戴爾收購畢博、HP收購EDS、施樂收購ACS一脈相承,是軟硬結合,產品服務化這個大趨勢的體現。

就其影響來看:1、會有越來越多的類華為企業進入外包服務領域,產業競爭格局出現變化;2、軟硬結合的解決方案式的外包服務日趨流行,並會給市場帶來更多的競爭;3、依照華為的風格,合資公司應該只是試水,未來一定會有連續性的動作來加強其外包服務能力。

就這一事件,鼎韜有專門的一篇研究,可以參考:http://www.chnsourcing.com.cn/research-insights/article/24699.html

 

雪球網友提問:華為是很多軟件外包企業的大客戶,您估計和中軟合資以後,華為是否會減少對其他外包公司的分包量?

齊: 這個是必須的,我也瞭解華為內部的訂單會由合資公司華為的人員去打,這樣勝算要大很多。

 

提問:王星先生之前有文章分析博彥科技因為股權分散而導致其發展較為保守,不知道您對這家公司有沒有研究?

齊: 不敢說有多麼深入的研究,博彥是老牌的TOP級外包企業,這些年發展相對穩健,可能從速度上不如其他幾家,不過我更願意理解為這是一種不同的商業策略,畢 竟做企業是一場馬拉松,從企業當家人的角度,持續發展的百年老店其實更是追求的目標。不過從旁觀者的角度,我倒是建議博彥可以關注一下企業在某些細分領域 打造出競爭優勢和競爭力,畢竟發展到一定規模後,企業需要有自己獨特的niche market作為大本營。

 

3、談軟件外包市場

 

提問:請問您覺得純對日的外包領域面臨的最主要問題是什麼?目前來看純做日本企業的離岸外包開發如果要轉型,哪些方面值得嘗試?

齊:對日是中國的傳統優勢領域,因此競爭激烈、層層轉包、利潤率和單價不斷降低;同時日本市場成長緩慢,屬於成熟型市場,在這個市場發展的壓力會越來越大。從企業發展的角度,單純一個市場的風險確實比較大,可以考慮國內市場、歐美市場或者企業自身的軟件產品化,這些都是可以的路徑。具體如何要看企業的自身稟賦能力了。

 

提問:您覺得中國軟件外包未來最大的增長點來自哪裡?國內還是國外?哪個下遊行業會貢獻最多?

齊:內需市場,沒有國內市場,中國外包產業就沒有和世界比肩的機會。金融、電信、政府、醫藥和製造業是最值得關注的領域。

 

雪 球網友提問:想請教一下對國內外包內需前景的看法。現在的外包我們還主要關注離岸外包,發包方都是歐美或者是日韓,國內發包的情況現在怎麼樣,能發展起來 麼?個人覺得國內政府、企業的ITO、BPO空間都很大的啊,但是好像發展很慢。另外有沒有可能我們也發展成日本那樣,國內的頂級外包企業接高端外包,再 將下層的編碼、測試再分包到一般的企業或者比我們成本更低的地方?

齊:總體來說,國內市場還沒有完全真正啟動,這個其實也是巨大的機會,因 為一定會爆發的,鼎韜預測就應在在十二五期間。另外,國內外包的產業鏈缺失也是一個因素,咱們同樣缺乏像TPI、Gatener這個的諮詢機構,因此未來 也一定會有這樣的機構伴隨著國內市場的發展成長起來。

 

 

4、談軟件外包行業發展

 

提問:請問外包行業和經濟週期是什麼的關係?有人說是反週期,也有很說是稍微延後整體經濟週期。

齊:外包應該是半反週期的一個產業。在 經濟衰退初期,外包同步也會衰退。但會領先經濟週期就步入復甦通道,在經濟景氣期外包同樣會非常景氣。究其原因在於外包的兩個關鍵屬性:在經濟衰退期,外 包的降低成本屬性造成企業會採取外包降低成本,以往不採取外包的企業也會考慮利用外包;而在經濟的景氣期,外包提高企業運營效率的特徵則顯現出來,成為企 業快速進入市場,支持企業高速發展的有利手段。

 

雪球網友提問:很多投資者認為軟件外包行業無法形成有效的護城河。東軟集團劉積仁最近也認為純粹的外包行業再走下去是死路一條,您怎麼看?

齊:這個觀點有其合理的一個方面,不過也不盡然。嚴格來說,單純依靠低成本的軟件外包無法形成有效的護城河,發展前景不樂觀。相 對於軟件企業來說,軟件外包企業屬於服務型企業,服務型企業的護城河在於其服務形成的核心能力,這種能力可以是通過服務積累的技術實現能力;可以是模塊化 生產(服務)能力;可以是服務形成的解決方案能力;可以是快速部署快速實施的能力;可以是對行業的理解能力。任何一個能力都可以成為軟件外包企業的護城 河。進一步說,軟件外包本質上是一種服務,其核心能力的表現和養成與產品型企業截然不同,但其作為一種服務是市場的比如需求,不會有死路一條的情況。

 

提問:也就是說,必須有高端的技術/業務/管理人才才有可能成功突圍,對嗎?低成本的外包型企業是不是只有持續做大規模學富士康這一條路了?

齊:其實富士康模式並不算不好,未來一定有一批以規模低成本制勝,同樣也發展企業的外包企業,畢竟現實的市場需要這樣的服務企業。

 

提問:您覺得軟件外包產業更像製造業還是更像服務業,哪些外包企業能在產業升級中存活下來?

齊:現在的軟件外包產業更像製造業,很多外包企業都以富士康的管理為模板呢。因此只有真正成為服務業的外包企業才有望在未來的產業發展中生存發展。鼎韜對此也有一篇分析文章,可以供參考。http://www.chnsourcing.com.cn/outsourcing-news/article/11150.html

 

提問:多謝齊總,您覺得服務業的外包和製造業的外包最根本的區別是什麼?國內哪家企業最有希望完成這個轉型

齊:其實本質上沒有區別,只是交付物是有形的產品還是無形的服務而已。製造外包也在轉型想微笑曲線上端升級,服務外包也是如此。至於國內誰能完成轉型,現在說為時尚早,而且路徑也絕不唯一,最終一定有一批企業而不是一個企業。

 

 

提問:請問您覺得中國外包行業的人力成本還能維持多長時間?向二線城市轉移能在多大程度上延緩勞動力成本上升的壓力?

齊:中國人工成本的提升是一個不可逆轉的趨勢,十二五應該是最需要抓住和把握的五年。與製造業不同,外包行業所面對的白領勞動力,在中國主要集中在大中型城市,產業轉移會延緩成本的壓力,但不是決定性要素。產業從成本領先型向價值驅動型的轉移才是中國外包行業的大勢所趨。

 

提問:能否解釋下外包企業「人員利用效率」在實際交付中是什麼概念?會有哪些因素影響人員利用效率?

齊: 在實際交付中,單個項目實際投入的人工數量是外包企業人員利用效率的最直接表現。人員利用效率的影響因素,可以從兩個方面評估:狹義上是項目收費工時與實 際投入工時的比例;影響因素主要包括人數、時間、人員的水平等;廣義上,企業整體年度收費工時比率、知識的沉澱率、項目人員的交叉使用率等。影響要素還有 市場、溝通、管理、單人效率與平均效率等。

 

提問:軟件外包公司的競爭力主要集中體現在哪些財務指標上,一般從財報中如何找出有優勢的外包公司?

齊:人均銷售額,人均利潤率,應收款賬期和周轉率,客戶集中度等等

 

提問:上海增值稅改革對我國服務外包產業會有啥影響?

齊:總體來說是利好,不過要全國都實行之後了。可以參考鼎韜的研究:http://www.chnsourcing.com.cn/outsourcing-news/article/21535.html

 

5、談中印外包行業對比

 

提問:中國外包公司和印度巨頭如$Infosys(INFY)$等相比,差距到底在哪?

齊: 現狀而言,中印外包企業的差距表現為規模、能力、經驗、品牌等等,大而化之的一句話就是暫時不在一個量級上。從本質上來說,我認為根本在於對服務的理解和 感覺。外包本質上是一個服務的形態。中國企業最缺乏的其實是不知道什麼是服務,服務應該怎麼作為一種產品來經營。這與我們的傳統和經濟發展的歷程也是息息 相關的。我們現在需要的就是如何用全球通行的「語言」和流程來提供客戶想要的東西。

 

雪球網友提問:中國的軟件外跑企業現在規模相比TCS、infosys都顯得非常的小,而且在外包產業鏈中也處在比較下層,請問中國的軟件外包企業有可能成長到像TCS、infosys那樣的規模嗎?阻礙中國外包公司成長的最大障礙是什麼?

齊:我有充分的信心,中國頂級外包企業一定可以成長甚至超過TCS、infosys。其實我們現在還小的關鍵因素是時間,畢竟我們的企業才發展10年左右,相對於印度企業有20多年的發展了,這個不是拔苗助長的事情。中國外包企業成長的最核心障礙是高端人才和市場。我的解決方案是:海外用併購解決高端人才,順便獲得海外市場資源;國內利用國家政策支持,特別是啟動內需市場的政策支持獲得穩定的內需市場,同時訓練人才。

 

提問:對於印度的塔塔、infosys、高知特等公司進入中國,您認為他們是否會對中國的外包企業形成衝擊?對整個行業又有什麼影響?

齊:

印度外包企業進入中國,從商業策略上基本基於兩點考慮:1、進入中國市場,獲得中國以及東亞地區(日韓)的訂單和服務能力;2、均衡中國的低成本人力資源,在全球競爭中可以將中印合二為一,規避歐美客戶在中印之間的平衡佈局。

從 目前來看,印度外包企業在中國的發展一般,似乎只有infosys的實質動作比較大,這裡面有水土不服的情況。因此我倒不認為會對中國外包產業造成太大的 衝擊:至少從市場情況看,印度企業在中國和東亞地區的接受程度並不高。對於中國外包產業來說,可以的一個借鑑就是:到印度去!這其實是國際策略的一個重要 跳板,但並沒有引起中國企業的足夠重視。

 

(雪球xueqiu.com獨家稿件 轉載請註明出處)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680

振興經濟非單靠減息 恍如重回2007年海嘯前

來源: http://www.gelonghui.com/portal.php?mod=view&aid=2176

振興經濟非單靠減息  恍如重回2007年海嘯前
作者:John M


近日與投資界以至身邊的友好交談,發現大家心情愈來愈忐忑不安,無論是專業市場觀察家、交易商還是不常留意金融市場的旁觀者,都對當前形勢大惑不解。金融市場異常波動不在話下,就連經濟數據看來也自相矛盾,今天有數據顯示發達國經濟逐漸放緩,翌日卻有正面數據出爐;經濟仿佛像一艘無舵船,隨波逐流飄泊不定。

家父每遇見失常的人和事,就會稱之為「半個氣泡偏離了正中央」(about a half a bubble off dead center)。此話源自老一輩利用氣泡水平儀測量平面是否水平或垂直,再引申過來的。

經濟金融狀況顯得不對勁,必定事出有因。筆者相信,各國中央銀行想盡辦法恢複流動性及經濟增長,同時亦帶來意想不到的後果,相關後遺癥如今開始浮現。本文將回顧央行過去幾年出於好意的種種行動,以尋找未來經濟形勢的線索。

流動性陷阱揮之不去

數年前,筆者與泰珀(JonathanTepper)合撰《殘局》(Endgame)一書,探討債務超級周期進入尾聲時所出現的「流動性陷阱」。環顧世界各地,「流動性陷阱」果然無處不在,各國央行紛紛采取相當激進的手段應對,以當時情況而論實屬恰當,但就像那接上勁量電池的小兔子一樣,激進行動沒完沒了,一直維持下去。

今時今日的中央銀行有能力制造便宜且用之不缺的資金,但這些新增資金既沒有在經濟體系流動,亦未能刺激需求。央行可以用力踏油門,為引擎註入更多動力,問題是傳動裝置失靈,輪胎自然不會運轉。同樣道理,在缺乏傳動機制之下,貨幣政策一樣徒勞無功;學術研究已一再顯示,以成本效益而論,量化寬松未能收到央行的預期效果。在某些信貸危機案例中,央行事後即使把名義利率減至零,也不足以刺激經濟複元,部分經濟學家稱之為「流動性陷阱」。

金融海嘯令經濟陷入「流動性陷阱」,面對此情此景,不少人發現手持現金更劃算。上世紀30年代經濟大蕭條,世界多國陷入「流動性陷阱」,日本1989年泡沫爆破至今,大部分時間亦備受「流動性陷阱」煎熬。研究「流動性陷阱」的經濟學家發現,一旦經濟處於這種困局之中,一些行之有效的經濟定律亦不再適用,例如巨額預算赤字無法推高利率,狂印鈔票不會引發通脹,削減政府開支會對經濟帶來異常大的打擊。

事實上,看看繼債務危機而來的不同經濟衰退個案,不難發現經濟增長十居其九都非常疲弱。霍伊達(Oscar Jorda)及泰勒(Alan Taylor)兩位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經濟學教授聯同波恩大學經濟學研究院教授舒拉里克(Moritz Schularick)進行的研究就顯示,隨著信貸多年高速增長而來的經濟衰退,幾乎一定比普通經濟衰退嚴重;他們的一大發現是,債務泡沫過後要恢複經濟增長,難度極高。

然而,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魯明(PaulKrugman)日前大贊現時最流行的經濟模型,認為美國經濟複蘇正是拜此所賜,又批評歐洲拒絕照辦煮碗:

「的而且確,當年預測到金融海嘯來襲的經濟學家絕無僅有,但自此之後,教科書式基本經濟模型卻行之有效,這是經濟學界幹幹凈凈的小秘密。這些模型反映經濟衰退及複蘇的應對方法,半世紀前念經濟的學生定不陌生,問題是歐洲政策制訂者拒絕這些基本模型,寧願采用另類救市措施,雖然創新又令人興奮,但卻大錯特錯。」

其實,美國經濟之所以比歐洲強勁,幾乎全拜頁巖油革命所賜,歐洲正是缺少這方面的助力。假如沒有油產推動增長,美國經濟增長恐怕連疲弱的2%平均值也不保,只能錄得1%左右增幅,最近一季的經濟增幅相信亦只有1%。

今時今日的中央銀行公開表示,希望通脹能處於他們認為溫和的2%左右水平,但只適用於短期而非長期(在當前經濟環境下,他們大概願意忍受通脹升至3%至4%一段時間,然後才重手加以壓抑)。

正如美國聯儲局主席耶倫(JanetYellen)所言,向來一言九鼎的央行一旦要對未來通脹作出承諾,就會出現信譽問題。假如大家深信一旦通脹失控,央行就會把價格升勢壓下來,那當局要刺激當下通脹升溫就會非常困難。不少經濟學家認為,央行為今之計是采取更大膽、更瘋狂的行動,借用太平洋投資管理(PIMCO)前首席經濟師麥卡利(PaulMcCulley)的妙語,就是要「負責任地不負責任」(responsibly irresponsible)。愈來愈多一本正經的經濟學家及觀察家提出,讓利率保持在零水平6年之久才算到位。

一旦出現「流動性陷阱」,經濟法則亦隨之改變,行之有效的做法頓告失效,上述提及的經濟模型不僅變得不可靠,所建議的對策甚至可能對經濟造成相當嚴重的破壞。

債務黑洞引發經濟奇點

經濟模型何故失效?理解複雜問題的最佳方法莫過於打譬喻,筆者2012年借用數學概念提出「經濟奇點」(EconomicSingularity)之說,想不到跟過去幾季的經濟發展不謀而合,值得再次重溫。

「奇點」(singularity)原為數學概念,意指沒有解決法的方程式。此外,物理學亦證明,宇宙間巨大星體一旦塌陷,最終會形成黑洞。黑洞本身引力極大,足以在時空結構中產生「奇點」,以致不少標準物理學方程式亦無從破解。

黑洞又有所謂「事件視界」(eventhorizon),一旦越過界限,則任何模型也無法發揮作用。在黑洞之中,此界限也就是所謂的「不容折返的臨界點」(the point of no return),只因其中引力極大,任何事物都擺脫不了。

當前環球經濟狀況實可與黑洞相提並論,任何形式的經濟泡沫都可演變為黑洞,其中尤以債務泡沫為然。泡沫一旦爆破就會如星體塌陷時一樣變成黑洞,處於「事件視界」以外的任何傳統經濟模型都會徹底失效。任何經濟理論若未能兼顧過度舉債所形成的特殊情況,將無法提出解決經濟危機的有效對策。更有甚者,根據傳統學理依本子辦事,更可能令危機進一步加劇。

金融市場快將超越「事件視界」,屆時投資數理分析將不再管用;從傳媒報道所見,歐洲約25%的債券出現負利率,德國債息過去3年徐徐下跌,如今8年期或以下的國債孳息率全部見負值【圖1】;瑞士如今發行的10年期債券也是負息。歐洲貸款活動回勇了嗎?瞇著眼晴細看,也許會發現貸款活動略有起色【圖2】。然而,仔細檢視經濟數據,當可發現近日貸款額增幅幾乎全數來自金融業,而非家庭或商戶。

歐洲國家相繼壓低利率,同時任由主權債日積月累,超過相關國家按常理所能負擔的水平;希臘只是首例,其他歐洲國家亦會走上同一條路。各國央行自以為擁有超自然力量,可以讓環球經濟免於被政府制造的債務黑洞吞噬,卻反而把大家推到「事件視界」之外;筆者相信,真相自會大白於天下。

由討論債務跳到經濟增長也許有點奇怪,但要理解當前經濟困局,就不得不搞清楚經濟增長從何而來的問題。克魯明與筆者均認同,類似美國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經濟增長,最能解決債臺高築的煩惱。名義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6%至7%,預算赤字不出2%至3%(有時更錄得財政盈余),可以大大減輕債務負擔。經濟增長不僅有助減債,更可創造就業,並提高民眾生活水平,可謂法力無邊的靈丹妙藥。

經濟增長從何而來?不妨重溫克魯明上述見解:

「教科書式基本經濟模型行之有效,這是經濟學界幹幹凈凈的小秘密。這些模型反映經濟衰退及複蘇的應對方法,半世紀前念經濟的學生定不陌生。」

問題是上述模型大多把因果關系與相關性混為一談,根據「教科書式」模型,在利率低企及資金唾手可得的環境下,經濟增長自會出現。因此,中央銀行一旦減息,就會預期經濟增長轉強,職位空缺亦會增加,實情似乎亦確是如此。

對於減息的短期刺激作用,筆者並無異議,然而,日本壓低利率,刺激作用並不顯著;歐洲過去數年采取相同策略,也不太成功。筆者相信,振興經濟不是單純放寬貨幣政策這麽簡單。

振興經濟非單靠減息

實則經濟衰退過後,企業家及商戶均會調整生意模式,最初可能透過裁員及降低總體經常性開支以減省成本,假以時日可望逐步扭虧為盈。大部分商戶的目標就是利用一部分利潤擴充業務,自由企業家在正常情況下亦總會想到辦法把生意做大做強,美國近700萬商戶及2200萬自雇人士各自打拚力爭上遊,綜合起來就是經濟增長動力。

商業信息網站BusinessInsider年多前刊出一張圖表,羅列美國小企業的各項統計數據,內容豐富,極具參考價值,以下是部分有趣數據:

‧美國五成勞動人口受雇於小企業;

‧自雇人士超過2200萬,其余近700萬商戶則合共聘用近1億勞工;

‧1995年以來,職位凈增長超過65%來自小企業;

‧每月新開業的公司多得驚人,達54.3萬家。過去數十年來,開業的商戶一直比結業的多,但情況已經逆轉,創造職位的引擎已告停頓。

‧創業風險很高,10個新雇主中有7個可以支撐兩年或以上,一半可以屹立5年或以上,三分之一可以經營10年或以上,經歷15個寒暑仍然健在者則只有四分之一。

‧自雇市場占GDP比例超過6%。

經濟衰退過後重拾增長,是數以千萬計大大小小企業力爭上遊的結果,認為經濟欣欣向榮,貨幣政策及央行功勞最大,不僅捉錯用神,甚至可以說扭曲事實,形同歸功於載貨車廂,抹煞拉車馬匹的功勞。

沒有生機勃發的創業活動,就沒有聘用成千上萬雇員的大企業,問題在於監管嚴苛及稅制複雜,以致創業難上加難。

約在10年前,聯儲局推行寬松政策,任由息口在過低水平徘徊過久,成為日後樓市泡沫及金融市場扭曲的溫床,為經濟大衰退埋下伏線。聯儲局如今又重蹈覆轍,任由息口在過低水平徘徊過久,所制造的扭曲在世界各地釀成泡沫,新興市場的情況尤其嚴重。

利率不尋常地低企,變相鼓勵大家為求回報而押註更高風險的投資,營造富貴險中求才是常態的環境,仿佛中央銀行官員及經濟師均認為,小市民太笨,不懂得盡力為自己謀幸福,因此要鼓勵他們冒險投資,問題是小市民的積蓄及資金理應投放於較低風險項目,本金收益理應足以應付退休後多年的生活。

恍如重回2007年海嘯前

主要經濟體的中央銀行再一次扭曲實體經濟,以為逐步把利率加至區區兩厘,企業就會賺不到錢,這種想法未免太離譜。在利率處於零水平才能支撐下去的企業只是茍延殘喘,根本無法在正常的經濟情況下立足,為了支持這些企業而壓制存戶,摧毀畢生勤於儲蓄者的收入,代價似乎太高,變相犧牲存戶投入實體經濟的消費。為了讓金融機構得益而這樣做,值得嗎?這些金融機構正是對上一次經濟危機的始作俑者。學界中人近年抨擊的貧富懸殊問題,正正是當前貨幣政策主流思想的產物。

過去7年,全球負債急升33%,總額達驚人的57萬億美元。筆者憂慮,「明斯基時刻」(MinskyMoment)將再次來臨,債臺高築加上中央銀行不斷扭曲經濟,終歸釀成另一場金融危機。

一切是否恍如2005年,大家不久之後就要自食其果?抑或現時更近似2007年年中,大家必須為另一輪環球經濟危機做好準備?在該兩段時候,金融市場均顯示一切相安無事;但在2007年,大市轉趨波動之象逐漸浮現,經濟增長看來亦轉弱。環顧四周,閣下看到是哪一番景象,可有時光倒流2005年或2007年的感覺?對筆者來說,世界如今恍如水平儀上的氣泡偏離正中心一樣。

(來自前沿思考/Thoughts from the Frontline)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1206

臺灣TVBS董事長顧問阮淑祥:生態文明建設不能單靠政府

“參加這個國際論壇,給我最大的感動是大陸的生態文明已經被列為國家最重要的發展策略之一,而且是動員全國之力,從上到下來做。”在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2016年年會的“生態文明與新媒體責任”主題論壇上,臺灣地區TVBS董事長顧問阮淑祥表示,過去大陸給人的印象是汙染很重、排碳量很高,而現在高層在生態文明建設的態度上實現了這樣一個大轉換,能說到做到,而且是持續地在做,每個縣市都會有成績展現出來。

但阮淑祥接受《第一財經日報》專訪時也表示,大陸的生態文明建設不能單靠政府的力量,因為如果民眾依然是“應付”的心態,生態文明建設的各項方針政策就無法真正貫徹下去,因而還需要發動非營利性組織、企業和民眾來參與,讓整個國家一起來做這件事。

在談到臺灣地區生態文明建設的經驗時,阮淑祥告訴記者,臺灣生態文明(在臺灣叫“有序發展”)做得比大陸早,其中很可貴的地方在於民間自發性地參與,比如很多非營利性組織、保育組織、環境資訊組織等一直在倡議,企業也主動來做,慢慢就形成了每一個人都會想要參與實踐。但這個事情也是經過一代人才得到改變,在二三十年前的臺灣,亂丟垃圾、隨地吐痰的現象十分嚴重。

這二三十年,在環保人士的倡議、民間組織的參與、媒體的宣傳、學校的教育和當局的法令配合等多重作用下,臺灣人的習慣都改變得很文明,亂丟垃圾、使用塑料餐盒與一次性筷子都會覺得是很丟臉的事,會有罪惡感。

談到媒體的宣傳,阮淑祥對記者表示,當初臺灣媒體扛了非常大的宣傳倡議責任,到處宣導怎樣保護生態、地球,不浪費資源,如何節省水、電,盡可能地不制造那麽多垃圾,垃圾回收至少要分三四種。

那時候,臺灣媒體的宣傳報道甚至會細化到告訴你從早到晚你的哪些行為會造成對地球的哪些傷害,並把這些行為都一一列出打叉;如果你今天中午在外吃飯,就會告訴你帶環保筷,不要用塑膠盒餐具;如果回家用水,就會告訴你水龍頭要用點放式開著,或者裝省水龍頭。

談話間,阮淑祥指著桌子上的一瓶礦泉水說,她每次喝完就自動會把瓶子壓扁,以減少垃圾的空間,而她平時喝水也盡量不用這種一次性的瓶裝水,更多是用茶杯。

在臺灣,環保意識、生態理念,從幼稚園就開始教,從小學到高中臺灣,每個學校都有環境教育的小時數,學生在每個學期都必定要修滿這些課時,臺灣的小孩子對節能、碳排放都很有概念。

阮淑祥感嘆道:“文化內化的改變還是需要一代人的時間,民間自發的力量真的能促使心里有這個意識,應付著去做跟真心去做還是不一樣的,單靠政府的力量去做是不夠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4087

綜合施策調房價,不能單靠房地產稅

定調2017年經濟工作,不久前閉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備受關註,其中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發展又是焦點。

外界註意到,在官方簡短的新聞通稿中沒有直接提到房地產稅。但會議提出,“綜合運用金融、土地、財稅、投資、立法等手段,加快研究建立符合國情、適應市場規律的基礎性制度和長效機制”。

國家行政學院經濟部教授馮俏彬告訴第一財經記者,雖然此次會議沒有明確提出房地產稅,但里面提到促進房地產健康發展需要“財稅”手段,其實就包含了房地產稅。不要指望單一的房地產稅就能降低房價,調控房價還需要結合土地供應、信貸資金等綜合施策。

上海財經大學不動產研究所執行所長陳傑對第一財經記者分析,按照上述會議表述,“房地產稅立法進程可能有所放緩。”陳傑說,房地產稅的殺傷力比較大,現在房地產市場其實很微妙很脆弱,一有風吹草動容易引起很大震蕩,因此中央對房地產稅很謹慎。

馮俏彬透露,官方已經設計出幾份房地產稅草案,但對方案內容未形成共識。對於房地產稅推出的時間,各方預期差別較大,但一致認為2017年不可能推出。中國人民銀行參事盛松成18日在上海公開表示,房地產稅設計複雜,估計5年內難推出。房地產稅是此輪財稅改革的重頭戲,按照2020年建立現代財政制度總目標,馮俏彬認為2020年左右可能推出房地產稅。

抑房價不能單靠房地產稅

房地產稅立法在2013年被正式提出,當年11月份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幹重大問題的決定》,其中提到完善稅收制度時,首次談到“加快房地產稅立法並適時推進改革”。

目前我國與房地產相關的稅種種類繁多,包括增值稅、土地使用稅、土地增值稅、耕地占用稅、城鎮維護建設稅、房產稅、契稅、印花稅和個人所得稅。而房地產稅與現行征收的房產稅僅一字之差。

到底什麽是房地產稅?2014年時任財政部部長樓繼偉在《求是》撰文提到房地產稅構想,總的方向是,在保障基本居住需求的基礎上,對城鄉個人住房和工商業房地產統籌考慮稅收與收費等因素,合理設置建設、交易、保有環節稅負,促進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使房地產稅逐步成為地方財政持續穩定的收入來源。

馮俏彬告訴第一財經記者,現在居民在住房保有環節免稅,房地產稅將增加保有環節稅負。

通過房地產稅來對住房征稅被視為調節房價的“利器”。

住建部原副部長仇保興今年9月公開表示,影響整個房地產趨勢的有兩把劍,第一把劍是房地產稅,第二把劍是房產的續期問題。而這兩項政策的出臺並非易事,其中夾雜著太多的敏感地帶與利益博弈。

馮俏彬表示,學界對房地產稅已經討論了20多年,在房地產稅控制房價方面基本達成共識,即房地產稅能在調控房價上起到一定作用,它的目的是增加持房者保有成本,會一定程度上改變購房者預期,持有多套房的稅負難以承受時,會選擇賣掉。2013年大家預期房地產稅即將出臺,那時候房價就很平穩。但是房地產稅不可能對房價調控起到決定性作用,不是“定海神針”,房地產稅必須結合土地供應、貨幣政策等綜合施策,才能真正調控房價。

單一房地產稅通過增加居民持房成本並不能控制房價。一個明證就是上海試點了4年居民住房征收房產稅,但房價調控效果幾乎可以忽略。

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研究員楊誌勇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在當前賣方市場下,房地產稅推出不大可能降低房價。

“由於房地產稅是保有環節征稅,而非交易環節,因此賣家不容易將稅負轉嫁給買家。”馮俏彬稱。

房地產稅草案已有

房地產稅立法得到重視,目前內部已經有立法草案,尚未正式向公眾征求意見,立法進度低於預期。

2015年8月,房地產稅正式列入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立法規劃。房地產稅還在2015年和2016年被列入全國人大常委會當年立法工作計劃,屬於立法預備項目。

今年全國兩會上,全國人大常委會預算工作委員會副主任劉修文透露,房地產稅法由預算工作委員會和財政部牽頭研究,調整後的人大常委會立法規劃已將房地產稅法列入第一類的立法項目。

“目前我們正在按照立法規劃和立法工作計劃的有關要求,對房地產稅改革與立法當中的重點、難點問題進行深入的調查、研究、論證,同時做好起草草案等相關工作。”劉修文當時表示,待草案比較成熟,並綜合考慮各個方面的因素後,適時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

7月2日,全國人大財政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委員郝如玉在第十屆“中國經濟增長與周期”論壇上表示,目前房地產稅仍在起草過程之中,操作難度很大。

10月11日,北京大學財經法研究中心主任劉劍文表示,“目前草案已經有了,到了下決心的時候,要走全國人大的三審制程序,還要有征求意見,如果明年能夠提交全國人大審議,就已經很快了。”

馮俏彬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從目前了解情況來看,房地產稅法草案有好幾個版本,但沒形成共識,在房地產稅面積抵扣等細節問題上存在不同意見。未來房地產稅草案公布還需要根據方案可接受程度、時機、征管能力等做出一個政治權衡。

華夏新供給經濟學研究院院長賈康認為,目前立法進度與原來計劃時間表已經不匹配。賈康此前樂觀預計2017年房地產稅可以完成立法,但截至目前房地產稅草案還未征求公眾意見,也未提交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

盛松成對房地產稅推出比較悲觀,認為目前對房地產稅征稅目的等都有爭議,5年內不大可能推出來。

房地產稅是此輪財稅體制改革中重要一環,按照此前中共中央政治局通過的《深化財稅體制改革總體方案》要求,2016年基本完成重點工作和任務,2020年基本建立現代財政制度。馮俏彬認為,2020年左右房地產稅可能正式推出。

稅制細節引關註

作為一個新稅種,未來房地產稅納稅人、征稅範圍、稅率、免征或減征等具體細節受到外界關註,一些學者也有不少建議。

目前與房地產相關稅種繁雜,交叉征稅和稅率不合理問題比較突出。

中國社科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汪利娜認為,在保有環節開征房地產稅不是簡單的增加稅種和稅負,還要做減法,以改變開發、交易和保有環節稅種重疊、稅負不合理的問題。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倪紅日曾表示,房地產稅改革要把現有的房產稅和城鎮土地使用稅合並起來。

中國住房情況較為複雜,按產權性質大體可分為:央產、軍產、單位產權和私有產權房;按取得和交易的方式可進一步細分:原有私房、房改房、商品房、經濟適用房、安居房、限價房、自住商品房和共有產權房等。未來征稅對象如何確定將是一大難題。

從房地產稅征稅稅基來看,學界有原價值、租金、量和市場價值計征等多種主張。

上海財經大學朱為群教授表示,房地產稅作為一種財產稅,是按照房地產的價值作為計稅依據的。從稅收公平角度去看,未來房地產稅計稅依據將是以市場價格為基礎。目前上海房產稅計稅依據是按照住房市場交易價格的70%來征收的。

業內普遍認為,未來房地產稅施行後,對房屋價值的評估將成為難題之一。

房地產稅稅率如何確定,也是大眾最為關心的一大問題。目前上海和重慶的試點可以參考,上海實行0.4%~0.6%的差別化稅率,重慶房產稅為0.5%~1.2%。

汪利娜認為,國外房地產稅多實行比例稅率,稅率從0.3%~3%不等。中國的房地產稅正處在起步階段,稅收法定和預算管理制度不健全、依法納稅觀念淡薄,要以調節財富和消費差距為目的,選擇一個公正公平的最優稅率,而不是簡單考慮財政收入,“取之有度”,制定合理稅率,是確保房地產稅推進的關鍵。

目前多數專家認為,房地產稅開征後應該設計免征範圍,只針對超出個人基本住房需求以上的部分征稅。

關於免征範圍,目前市場上主要有兩種觀點,一類觀點支持免稅標準按人均居住面積,比如上海試點房產稅按照人均免稅住房面積為60平方米。另一類觀點認為免稅標準應按照房屋價值確定免征額,因為不同地區相同居住面積的價值可能相差很大,按照人均居住面積免稅,就會有利於高價房主而不利於低價房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8537

吳曉靈:勿單靠「灑錢」救經濟

1 : GS(14)@2016-07-06 08:08:11

【本報訊】中國經濟增長放慢,人行前副行長吳曉靈昨日在博鰲論壇認為,不應單靠貨幣政策解決全部問題,應集中結構性改革。她指出,自金融危機後,市場信貸需求下降,大量壞賬亦使商業銀行減少信貸投放。故此,部份央行將利率降至零,甚至推行量寬,直接向社會購買資產,提供流動性以刺激信貸。吳曉靈認為,「直昇機式灑錢」並非好辦法,因實際上並無解決實體經濟發展動力不足的問題,消費及投資活動仍然不足,若經濟無優勝劣汰的轉換機制,新動力亦難以發揮作用。故此應透過各種稅收及財政政策,鼓勵創新及對社會有貢獻的人,才可創造更多財富。



外管局:走資情況轉穩

另外,外管局副局長方上浦表示,中國在2003至2014年間都錄得資金淨流入,但2014年起中國資本賬出現逆差,反映資金流出壓力加大,中國外滙儲備更由3.98萬億美元跌至現時的3.2萬億美元。他指,包括利率槓桿及逆周期措施,都令中國資金流走情況穩定下來。他亦認為中國整體資本流動仍算穩定。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706/1968282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2653

陸振球:澳門樓證單靠低息難撐樓價

1 : GS(14)@2016-07-17 15:24:53

【明報專訊】周四晚筆者為《明報》主持投資講座,兩名講者——基金經理黃國英和嶺南大學前經濟學系主任何濼生教授都認為,一些國家的負利率會環境或會成為「新常態」,美國加息也不容易,於是令到不少投資者接受低回報,如香港收租住宅一類投資項目,但其實相對高息而穩陣的股票,比如房託可能更吸引。

頗多代理或網上討論區的業主,都會說只要低息,房產便值得投資,那是否不加息,任何時候都可以高追買樓?筆者覺得不如看看其他地區的例子。與香港僅一個小時船程的澳門,當地樓價過去數年也曾因賭業興旺而大升,政府也曾如香港推出辣招打壓樓巿,而息率與香港相若,近年一直都是低息,那澳門樓價是否只升不跌?

當然不是,香港樓價自去年9月才開始下調,但澳門樓價早在前年第二季已隨賭業不景而落回。根據仲量聯行的一份研究報告,澳門賭收現在較高位回落達58%(圖1),GDP按年增長也減少了約13%(圖2),加上住宅落成量在2014和15年急增(圖3),當地的一般中小型住宅樓價較最高峰時跌了約三成(圖4),遠較香港過去9個月最多跌了約13%嚴重,由此可見就算澳門與香港一樣維持低息,但當經濟急劇轉壞和供應大增,樓價要托也托不住。

賭業不濟 澳門樓價回落三成

相對之下,香港經濟確是較澳門優勝,主要是不會只集中賭業一途,所以難以會出現如澳門的GDP可以一年內收縮達13%,不過增長確也開始放緩。根據野村的最新研究報告便指出,香港的採購經理指數(PMI)由5月的47.2下跌至6月的45.4,反映今年第2季GDP將錄得負增長,進入技術性衰退。

野村指出,受外圍因素影響,加上一直倚重的零售及旅遊業市道下滑,香港料將陷入「徹底衰退」,未來將面臨遠超本港可控制的巨大風險,並將今年GDP增長展望由增長0.8%下調至-0.2%,遠低於港府預期的1%至2%增長,2017年的GDP增長預測則由1.5%降低至0.5%。

港經濟轉差 野村預測樓價跌30%

報告指出,美元持續升值帶動港元持續強勢,將進一步打擊本港表現欠佳的旅遊業及零售業;加上全球經濟不穩,嚴重拖累金融市場交易量,不利本港金融業發展。野村特別指出本港樓市脆弱,樓價將由2015年第3季高位下跌30%,樓市調整會為香港經濟帶來重大負面影響。

內地經濟差 港難獨善其身

野村預測香港樓價會較高位跌30%會否成真,有待考驗,但香港經濟轉差卻極為明顯,香港私人住宅供應也確實是在明顯增加,單靠低息,是否便可令香港樓巿再次大漲小回,實在令人懷疑。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魯明(Paul Krugman)日前在新加坡表示,全球利率難望回升,低息已成新常態,又指繼英國公投脫歐出現黑天鵝後,中國將會另一隻潛在的黑天鵝。他對中國經濟前景頗感悲觀,指中國正面對很多難題,現時宏觀經濟情况一如上世紀80年代的日本,又認為人民幣已由5年前被低估變為今天被高估,主要受內部需求疲弱及資金外逃影響,明顯地中國所面對風險就正是下行風險,相信人民幣亦未見底。大家認為,如中國經濟繼續放緩而人民幣續跌,香港的經濟和樓巿可獨善其身嗎?

低息環境可以單天保至尊?

克魯明最令世人熟識的為其當年準確預測會出現亞洲金融風暴,他當時的理據是亞洲多國雖經濟呈現高速增長,但只是不斷靠借貸加大投入而得出的結果,其實每單位投入的邊際生產力在下降,不能長久維持。套用克魯明的分析架構,香港在2003年SARS後因自由行等令香港經濟大好,巿民收入大增,配合低息和少供應,樓價大升也可以解釋,但當經濟增長已放緩,供應又在大增,只靠低息來維持樓巿上升動力,可以持久嗎?

明報記者

[陸振球 樓市解碼]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3122&issue=2016071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3879

廣告經綸:成功絕非單靠僥倖

1 : GS(14)@2016-09-29 08:03:11

前天難得一早推掉所有會議,騰空一整個下午去了HKMA(香港管理專業協會)每年一度的TVB傑出市場策劃獎候選得獎品牌的award seminar,有機會看看那些出色的marketer用甚麼策略及技巧去推動一個有影響力而又有效果的marketing campaign。在那十個入圍個案當中,三個是快餐,三個保險,兩個電訊,一個屬銀行界,一個汽車品牌。為何會是這些行業及品牌呢?我想到的可能性有四個:這些皆是當下打得火熱、仍有相當可觀的A&P預算去打新產品、打廣告的大品牌;另外,很有可能是他們行得比人前些少、快些少或大步些少,所以採用的市場策略、推廣方法、選取的媒體渠道都夠大膽夠新,拿獎的機會自然也高一截;除此之外,大概這些行業類別的生意表現,好與壞都很直接跟transaction、開多咗幾多張單、賣多咗幾多個漢堡包及幾多台新車掛鈎,市場效應及表現非常容易比較及measurable。還有最後一個唔知是否原因的原因,就是要看每間公司的老闆及團隊,他們到底想不想去參加比賽、贏了這些業界認可的獎項,對這些人有如何重要的價值。有些一直領先或在市場上做得挺不錯的品牌,根本就對拿獎毫無興趣,叫他們參賽,反應只是嗤之以鼻。說回來睇睇他們的個案分享,既然在坐的都是marketing、廣告、公關公司的同業,對於那些個案,至少都聽過見過,略知一二,所以沒有耐性、attention span極短。另外,就如我抽空來得會場一看行家的案例,自然是想偷下師、睇下有甚麼可以學下啦!有的個案本身不俗,但演講者生硬沉悶,再精采的策略及產品,也教人聽到打瞌睡;相反,亦有些個案本身沒啥特別,但精采的簡報(ppt)加上演講者好似黃子華上身般的生動演繹,就能將平平的變得吸引。其實,我們對着行家同業,與賣廣告同顧客溝通的成功因素都是一樣:你說的及你賣的,他們有否興趣、是否relevant;演繹手法有無創新、有無別於或勝過他人;過程中有沒有互動性、有沒有趣,不然他們會中途轉台及離場;完事後,有甚麼可以拿得走。要提高知名度不太難,但要提高偏愛度及做成一單生意就難。當中用上的市場策略及創意,配合各種人為及外在環境因素,有時再加些少運氣,成功大概就不遠矣!文廸晞
mailto:[email protected]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929/1978470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0533

周顯﹕股神炒股 非單靠研究

1 : GS(14)@2017-08-02 05:44:27

【明報專訊】上星期,我在本欄寫了一篇文章,說股神巴菲特的第一桶金,是靠着內幕消息賺回來的。有一名叫「阮逸恆」的長期讀者,他不但常常追看本人的文章,還不時引用和轉載,這一次則引用了《雪球‧巴菲特傳》的內容,指出巴菲特在1954年賺到了第一筆財富,靠的是細心研究公開資料,而不是內幕消息。

大家知道,周顯大師是歷史學家,著有《古史密碼》和《易經密碼》,在史學的世界,史料的可信性非常重要。《雪球‧巴菲特傳》的本質是授權傳記,這往往有着隱惡揚善的傾向,從史料的角度看,好處是有很多第一身獨家資訊,壞處則是可信性存疑。

有研究無消息 賺錢慢

巴菲特出生於1930年,1952年他21歲時,對保險公司「GEICO」(Government Employees Insurance Company)很有興趣。由於Benjamin Graham是這家公司的主席,巴菲特坐火車到華盛頓找Graham。

當年一個寒冷的周末晚上,巴菲特沒找着Graham,卻見到了GEICO的高層Lorimer Davidson,兩人談了4個小時。在下一個周一,巴菲特開始買進了GEICO,數目是他全副身家20,000美元的65%。

有消息無研究 易輸錢

後來,他加入了Graham的公司……以後的故事沒找出處,因為書弄丟了,純靠本人記憶……他對Graham說,買了這股票,Graham問他原因,他說是因為得悉Graham買了,Graham有點不屑地走了,巴菲特很後悔說了這句話,他想補說,我也研究了這股票很久和很詳細。

總括而言,炒股票發財的秘訣是消息+研究,缺了前者,仍然可以賺錢,但速度會慢很多,缺了後者,則輸錢的機會率高很多。

[周顯 投資二三事]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5902&issue=2017080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9174

難單靠農地轉住宅 作土地主要來源

1 : GS(14)@2017-10-01 20:12:09

【明報專訊】政府半年度推地單位數目已提早超出全年目標,主要來自私人發展及重建項目,涉及超過1.3萬伙。不過,有業界人士認為,政府並非擁有百分百主導權,故這種方法並不可以穩定地成為土地供應的主要來源。

事實上,今年市場上已有多個大型項目完成補地價,撇除鐵路項目外,保守估計所涉金額隨時逾200億元,其中新地(0016)西貢十四鄉項目,便可提供約480萬方呎樓面,涉及4000多個單位,市場估計有關補地價金額有機會超過120億元,同系屯門兆康第54區商住項目,亦於今年完成補地價,金額達65.3億元,可提供近170萬方呎住宅樓面。

若壓低補地價 發展商或加快轉用途

對於透過補地價能否成為重要的土地供應來源,發展局長黃偉綸昨稱,政府對重建項目提供單位數目無保證,單位供應在季度與季度之間的差距可以非常大,未來兩季數字遠不及首兩季多。高力國際亞洲區估價及諮詢服務副常務董事張翹楚表示,政府並非擁有百分百主導權,始終政府不可以強迫發展商一定要補地價,故這種方法並不可以穩定地成交土地供應的主要來源,除非政府壓低補地價金額或提供折扣鼓勵發展商完成補地價,否則最多只可加快程序。

有測量師批評補地價透明度低

普縉控股集團企業發展部總監(估值及物業管理)張聖典表示,今季住宅供應來自私人發展商透過更改地契及私人協商轉化成土地供應大增,這相對政府賣地透明度較低,市場掌握資訊亦不全面,唯對整體供應量起重要鞏固作用。

保留「子彈」 稍後或推啟德地

另外,連同來季,政府已連續兩季並無推出啟德住宅地,張翹楚相信,由於沙中線仍未通車,政府並不希望太多屋苑同時入伙,否則會造成交通災難,他又指,由於今年土地供應已達標,實際供應數字比預測的目標太多或太少都不是好事,故政府會保留部分地皮於明年才推出。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5837&issue=2017093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160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