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上市商會主席 公司大鑊


2004-8-12  NM




上週一,股市風平浪靜,但一隻市值二億幾的股仔——生命科技(1180),卻突然暴跌最多四成七,由一毫半跌至九仙。至本週二,股價收八仙三,累跌四成。生命科技大股東,是前年夥同賭王兒子何猷龍以及金利豐證券老闆娘朱李月華等人,一同籌組上市公司商 會,並擔任主席的陳捷。生命科技前身是九七年上市的葉氏保達,但創辦人葉錦輝九八年財困,於是賣殼予山東省背景的陳漢強,陳其後引入現任主席陳捷及執行董 事單世勇。陳、單入主後,公司只產銷一隻專治肝炎的注射劑「威佳」。該藥在內地只得六百多間醫院應用,去年營業額亦只有五千七百多萬元。業務單薄的生命科 技,去年竟然將唯一賺錢的「威佳」生產廠房出售,套現五千五百萬,只保留獨家分銷及生產管理權,令人費解!陳捷入主至今,已先後共八次配新股及供股,集資 三億元;單是去年五月,二供一股就集資了八千一百三十萬。接近公司人士指出,公司手頭理應還有現金逾億元,但翻查去年年報,發現只剩千三萬!狂骨水後炒股 管理層解釋,公司於香港及海外的辦事處有廿多處,行政費用已達三千二百萬,加上市場推廣及分銷,又投資研究新藥,資金已用得七七八八。然而熟悉該公司運作 人士卻指稱各辦事處只得寥寥數人,何況公司亦未有新藥推售,推廣支出多極有限!其實,生命科技去年大炒股票,公司的證券投資市值有七千三百多萬,已多過整 年營業額。去年供完股後,即忽然買入二千萬股公路大王劉根山旗下的茂盛控股(022)。這批股份的股價如坐過山車,去年九月由九毫忽然Ч升至三元,但至今 又跌至一元五角,未知會否令公司損手爛腳。而生命科技今次急瀉,接近公司人士透露,是有莊家見該公司盤數欠佳,故決定「斬纜」狂沽。現時持股一成半的大股 東陳捷,身家至今已縮水二千四百萬。身兼上市公司商會主席的他,原與金利豐老闆娘朱李月華關係密切,其太太更經常與朱太結伴購物。生命科技近兩、三年多次骨水,也是金利豐作配售代理或包銷商;朱太更扶持陳捷當上商會主席一職。該會於○二年仙股股災後成立,約有一百家上市公司會員,都是三、四線的熱炒股。去年十月陳捷就親自帶隊上京訪問,不過該會平時並沒有什麼動作。生命科技帳目混亂,就連年報中的核數師報告亦露出端倪:事關由九八年發表的第一份年報至今,公司核數師德勤,一直對帳目持保留意見,公司的一盤帳目,惹人關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056

鋼貿圈授信縮水:周寧商會致信銀行不要一刀切

http://www.21cbh.com/HTML/2012-6-6/1ONDE3XzQ0ODU1OQ.html

福建鋼貿商人李國清的跑路事件,在發生近5個月後,仍給其所在的周寧商幫——這一在滬乃至全國鋼貿的代表性群體,帶來發酵式的後續影響。從集體信譽受損,到銀行加速收貸。

6月6日,記者從周寧上海商會獲悉,該商會剛剛起草公佈了一份致上海國有、股份、城市、商業等銀行金融部門的公開信,希望銀行可以平穩放貸,而非對所有鋼貿企業不分好壞「一刀切」。

據周寧商會提供的數據,2011年上海鋼貿商的集體貸款規模達到1600億元,而經初步統計瞭解,今年年初到目前,周寧上海鋼貿業的融資規模已經收縮了23%以上。

「有消息說,部分銀行對鋼貿的收貸規模達30%-40%,而我們根據自身流動資金、投資建設、債務負債等實際情況,認為底線不能超過25%。」

6月6日,上海周寧商會執行會長肖志成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憂心忡忡,「而有的鋼貿商還擔心銀行會不會進一步收緊至50%-60%,那將引發更大的系統性風險,甚至災難。」

兩封公開信

如果貸款進一步被收縮,將引發更大的系統性風險

「過去融資是大型專業市場服務功能中重要部分,銀行讓市場主辦方承擔著無限連帶責任和周寧商幫的聯保互保來控制全部風險,而不是由銀行商業條款對貸款企業進行有效約束,在市場全面危機時,銀行方是否應該扶助聯保互保體和市場擔保公司。」

不要「一刀切」,實現平穩過渡,是周寧上海商會1573家會員企業通過公開信發出的最急切的籲求。在整個鋼貿商圖譜中,周寧人20年來在上海、長三角乃至全國處於絕對知名地位。

周寧全縣20萬人口,近8萬從事鋼鐵貿易的產業,在全國興辦以逸仙鋼材現貨交易市場為代表的大型鋼材等專業市場達600多家,各類企業三萬多家,年銷售總額達萬億元,年創利稅近百億元。

周 寧商會指出,與當地金融部門合作近十年,幾十萬筆的貸款,資金規模達到幾千億,按2011年上海鋼貿行業的銀行融資1600億的規模平均成本15%計算, 每年還至少負擔250億人民幣的資金成本,「15年來卻從未出現一筆不良和逾期」,履約率和聯保互保完全超越銀行的貸款條款,對於銀行而言也是一道金融安 全網。

而如今,銀行所做出的「晴天送傘、雨天收傘」的姿態,令他們無法接受也無法承受。

上海一位鋼貿商向記者舉例:「不 少鋼貿商在過去習慣了短貸長投的方式,以銀行貸款半年期為例,資金投向鋼材市場、商務樓等建設期更長的地方。在過去,貸款到期銀行會主動辦理續貸,資金流 轉可以保證。而現在,所投項目還未到利潤產出期,銀行就著急收貸,並且只收不貸。逼得企業只能轉向民間借貸等更危險的領域。」

「只有平穩 的信貸規模才是規避系統性風險發生的良藥」,在公開信中,周寧商會希望銀行能從化解行業危機的根本出發,保持信貸存量,給予能正常還款的企業續貸支持,同 時,減少對融資中間費用的收取,並可考慮給在一線承擔風險的擔保公司和鋼廠市場一定寬限——因為,擔保公司和市場承擔了100%的銀行融資風險,收益卻不 足銀行的十分之一。

6日,與致銀行公開信發佈的同時,周寧上海商會另出了一份聲情並茂的「告全體會員書」,號召鋼貿商們在史無前例的困難局面,設法自救共渡難關。

雙重困境

大批工程拖欠貨款,鋼廠保證金等被佔用,使大批鋼貿企業不堪重負

「過去短貸長投歌舞昇平的年代裡,沒有居安思危,是我們今天需要補交的學費」,肖志成向記者表示,「但我們同樣不希望出現行業的系統性災難。」

在1988年就到上海闖蕩的肖看來,浦東陸家嘴的一眾摩天大樓,及東方明珠、南浦大橋、地鐵、外灘建設等,都有周寧商幫的足跡。而在李國清「跑路」事件發生後,作為周寧商會首任會長的他,重被請回商會主持大局,應對一場來自銀行和輿論的信任危機。

今年1月,無錫一洲集團董事長李國清陷入一場涉資4.56億元(該數字一度被誇張為10億元)的「騙貸跑路」事件,令原本就處於預警鋼貿商貸款中的銀行,加快收縮了對這一行業企業的信貸規模。

「本來在此事之前,我們已與上海銀監系統,以及各行行長溝通,他們也整體認可我們。所以李國清的逃跑可以說非常不負責任,影響惡劣。」肖志成向記者表示,「但是事實上,這次事件發生在李國清這樣一個內斂老實的人身上,背後也有很大的偶然性。」

李國清所欠的銀行債務,事發後已由上海周寧商會出面出資還清。「輸人不輸陣」,「寧窮不失信」,是肖志成口中周寧人的集體「面子觀」,也是這一群體此番希望銀行理解,並平等對待的初衷。

而 雙重壓力的另一端,是鋼市、鋼鐵行業的低迷。「眼前我們要面對市場萎縮的大趨勢,自2011年開始,宏觀調控快速『大轉彎』,市政工程、鋼鐵製造業、汽車 工業、設備製造業以及房地產業均出現了近十年來少有的低迷狀況,加上西方主要經濟體復甦乏力,直接導致鋼鐵上下游產業鏈進入了漫漫寒冬。」

過去的一年,很多鋼貿商成為鋼材市場價格倒掛的承受者。即使是市場、擔保公司、銀行等支持的、做貿易而非投機的貿易商,也出現經營規模越大,虧損就越大的現象。

「鋼廠都不賺錢,中間商怎麼賺?」上海「第一鋼市」董事長周華瑞激動表示:「銀行融資成本在15%-20%,賣鋼材一噸還虧200元。但做了虧損,不做又不現實,這是我們這個行業真正的痛苦,也是幾十年沒見的怪現象。」

再加上大批工程拖欠貨款,鋼廠保證金、訂貨在途的資金佔用,大批鋼貿企業不堪重負。

據記者瞭解,同樣限於利潤困境的鋼廠,在與中間商的合作中處於強勢地位,在初期收取保證金後,如貿易商將定額鋼材銷售完畢則年底結餘給予30-50元/噸的補貼,如賣不掉,則保證金全數納入囊中。

有貿易商指出,僅僅上海地區的中間商,2011年一年為鋼廠買單的數額就將近100億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192

一個區域性商會 竟是火紅飆股大本營

2013-03-18  TCW
 
 

 

三月十六日,大台中指標企業成霖、喬山、車王電、美律、達芙妮、宏全等約九十位企業主聚集長榮桂冠酒店,他們共同所屬的磐石會,會員市值合計上兆元;而這一天最重要的事,就是見證磐石會會長的印信,由美律實業董事長廖祿立的手中,交接給金可國際集團總裁蔡國洲。

會長交接盛況凸顯政商人脈外資也看好新會長,喊買金可

這場交接典禮,出動了副總統吳敦義、台中市長胡志強與全台政商名流到場祝賀,彰顯了全台最大區域性商會──磐石會的重要性。相比起高雄港都會、三月八日也才剛交接會長的台南億載會各六十餘位會員的規模,磐石會不僅會員數高出一截,總市值更是以倍數計。

彷彿是為之造勢一般,就在這場交接典禮前兩週,從未投注研究資源在隱形眼鏡產業上的外資,包括瑞信證券、美林證券、麥格理資本、巴克萊資本等,接二連三發表相關報告,喊買兩大隱形眼鏡──精華光學與金可國際,目標價高掛在五百元至七百元區間,令人咋舌。

算算今年以來,精華光學股價雖上漲三成,盤中最高價一度達六百元,但去年每股稅後純益十二.○九元的金可國際漲勢更加兇猛,同期漲幅超過五成,其間一度站上五百元大關,直逼去年大賺至少兩個股本的精華光。

談到股價飆漲,蔡國洲連忙推辭說,「今年我們正在起步啦!還不算成功。」他指著辦公室對面的廠房,「產線(第二季)到位了,業績成長才有動力。」磐石會第二屆會長、達芙妮集團創辦人之一的陳賢民則說:「當會長是好事,人在走旺氣時,什麼都會旺!」

磐石會會長的公司股價在任內飆漲,金可國際其實不是第一人。攤開過去十年磐石會歷任會長所屬企業,任內漲幅超越台股加權指數的機率高達八成(詳右表);相較於磐石會,億載會雖同樣鎖定大台南上市櫃公司,但前後任會長──友信國際董事長吳榮彬、光洋應用材料科技董事長陳李賀任內的股價,最大漲幅不到一五%(光洋科計算至三月十二日),這讓陳李賀靦腆的笑說:「我們台南人比較含蓄啦!」

磐石會行情傳承會員金可被拉一把,站穩中國龍頭

重要幹部公司(包含會長、副會長與財經委員會主委)的股價上演慶祝行情,已成了磐石會獨有的特色。蔡國洲在接受《商業周刊》專訪時說,其實會長早在兩年前就已經決定,財委會主委是隔年的副會長、隔一年再擔任會長,已運作多年;但怎會眼光如此神準,總能選到最火紅的企業來當會長?蔡國洲連說,「是巧合啦」!

「(磐石會)會長要很有熱忱,而且有一個接班的過程,」陳賢民說,蔡國洲活動力很夠、又很熱心,陳賢民幾次為了政大EMBA課程,一週前臨時邀請蔡國洲演講,蔡總是排除萬難、一口答應,「被會中大老欽點為會長接班人,是很自然的事。」

人旺財旺的巧合也罷,資本市場追捧也罷,每年的「磐石會行情」,正是對這個台灣最大區域性商會雄厚實力的實質肯定。

蔡國洲在二○○四年加入磐石會,立刻就覺得將與它結下不解之緣。因為當年的會長、宏全國際總裁曹世忠,不僅在年度晚會把特獎液晶電視抽給了蔡國洲,更是他創業初期的貴人。

一九九一年,金可眼鏡業務應接不暇,亟須擴產,蔡國洲看上了宏全在彰化秀水、閒置兩年多的發跡老廠,宏全前董事長戴清溪雖然同意以三千多萬元出售,卻要求全數以現金立即支付;當時金可正值擴張期,規模小、又需要大量週轉資金,哪可能一次付出這麼大筆金額?最後是曹世忠幫忙,同意自銀行轉貸,才把這宗買賣給敲定。

因為秀水廠,金可不僅年產量擴大到一千萬副眼鏡,還賺到一筆足以支應隔年至中國江蘇丹陽設廠的資金,順利踏上如今的中國隱形眼鏡與護理液雙龍頭之路,「那個廠真的是風水寶地啊!我到現在還留著它,不會賣的,現在用來做物流。」蔡國洲笑說,曹世忠後來為此「虧」了他好幾次,說是自己把好風水讓給蔡國洲,當年苦哈哈的金可才有今天的局面。

這幾年金可事業範疇從眼鏡擴大到生技醫材,取自黑龍江湧泉的飲用水事業是重點之一。蔡國洲在中俄邊境蓋起中國最北的工廠,使用的瓶蓋就委由宏全國際生產。

分享中國經驗,鞏固交情會員出席因此高達七成

同為磐石會會員,主力戰場也是中國通路的陳賢民,一樣是蔡國洲經常請益的對象。陳賢民說,兩家公司的異業結盟關係已有七、八年,金可的平價(新台幣一千元以下)太陽眼鏡透過達芙妮的門市銷售,一年能賣出幾十萬副。

這幾年中國房租與勞動成本漲不停,會裡主打中國通路的成霖、巨大、喬山、百和等心有戚戚焉,經常一起討論對策,無形中更凝聚向心力。同時也參加扶輪社的蔡國洲說,很多商會社團的會員出席率遠低於五成,磐石會卻多達七成,特別團結。

「你要知道,這些大老闆在公司是很寂寞的,為了維持一定的機制,總是要戴上假面具;像我這樣(兩岸)跑來跑去,大家不知道你在哪裡,常常進了公司一整天一通電話都沒有,只能對自己講話」,蔡國洲有些落寞的說。

「(磐石)會裡頭四十歲到八十歲都有,可是大家都是老闆、都算平輩,八、九成也都是靠自己白手起家。一見了面,架子放下來,青澀、調皮的天性就跑出來了!」蔡國洲想起一位七十多歲董事長講笑話、逗大家開心的赤子神情,不禁笑了起來。

然而,金可股價勁揚,雖說有「磐石會行情」加持,若無基本面支撐,可是不行的。市場預期,金可今年營收可望挑戰五十億元,將較去年成長逾三成。

推升金可今年營運看俏的,是在中國強勢品牌的基礎上(詳後文),第二季大舉新增的產能,產線將從原本的六條一口氣擴增到十一條,不僅可紓解長期供貨不足的緊張,也將因提高自製率而拉升毛利率(市場估可拉高約十個百分點)。

身為磐石會長,蔡國洲去年帶頭響應回台投資,新增產能中,台灣中科廠占了五分之三的比重,明年此廠的規模還將超越大陸丹陽廠;金可在中科廠導入自動化,人力只需丹陽廠的三分之二,效益還更高。對蔡國洲而言,中科廠不僅是因應勞動成本上揚的積極對策,更是回頭搶攻台灣隱形眼鏡市場,與申請美國食品暨藥物管理局(FDA)廠房認證的利器。

儘管金可營運如日中天,但在蔡國洲心中仍有好幾個夢要圓,第一個是把起家的眼鏡框架事業群(現為江蘇東方光學),在三年內推動股票上市,第二個是設立控股公司整合集團內十多家品牌代理分銷公司,同樣尋求上市機會;再者則是讓集團布局六、七年的生技與醫材事業開花結果,達成集團販賣「健康」的整體定調。

「我們金可還不算明星產業,還有努力向上的空間,」訪談末了,蔡國洲含蓄的說,磐石會一個會員的公司,就代表一個產業,產業景氣輪動、此起彼落,有人當紅、也有人要休息。今年看金可表現,後頭就期待怡利電董事長陳錫蒼(副會長)、百容電子董事長廖本林(財委會主委),接棒演出磐石會行情。

【延伸閱讀】 磐石會眼光精準會長公司股價漲幅,強壓大盤

年度:2004會長:曹世忠公司:宏全國際股價漲幅%(註2):18.33 當年大盤最大漲幅%:21.14

年度:2005會長:羅崑泉公司:喬山股價漲幅%(註2):144.62 當年大盤最大漲幅%:7.51

年度:2006會長:李耀銘公司:廣隆光電股價漲幅%(註2):163.24 當年大盤最大漲幅%:19.47

年度:2007會長:柯興樹公司:順天建設股價漲幅%(註2):22.64 當年大盤最大漲幅%:26.03

年度:2008會長:曾穎堂公司:希華股價漲幅%(註2):22.89 當年大盤最大漲幅%:9.44

年度:2009會長:紀敏滄公司:邦泰股價漲幅%(註2):615.60 當年大盤最大漲幅%:78.36

年度:2010會長:蔡裕慶公司:車王電股價漲幅%(註2):14.93 當年大盤最大漲幅%:9.79

年度:2011會長:張炳耀公司:彰源股價漲幅%(註2):26.79 當年大盤最大漲幅%:2.76

年度:2012會長:廖祿立公司:美律股價漲幅%(註2):78.14 當年大盤最大漲幅%:15.53

年度:2013(註1)會長:蔡國洲公司:F-金可股價漲幅%(註2):58.64 當年大盤最大漲幅%:4.28

註1:2013年股價與漲幅計算至3月12日註2:該公司前一年股價收盤價到當年最高價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3844

商會回歸民間

2013-04-08  NCW
 
 

 

脫胎于中國行政體制的官辦行會、商會行將告別歷史舞台;民間商會

能否脫穎而出

◎ 本刊記者 藍方 何春梅 文中國醫藥保健品進出口商會(下稱中國醫保商會)在美國維生素 C 反壟斷案中扮演了尷尬的角色。

在國外,行業協會和商會多是企業成立的自治組織,但在中國,大部分全國性行業協會和商會是半官方機構,從成立到運作都與政府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部分還代行政府的備案審批職能,企業參與多帶有半強制色彩。所謂“行業自治”背後,是無處不在的“政府的手” 。這一次, 正是隱身于商會背後的 “政府之手” ,把中國企業拖上反壟斷的被告席,而商會尷尬的雙重身份,又使得企業責任無從豁免。

行會、商會所展開的“自律”行動——無論是在穩定物價下對會員企業控制價格的“倡議” “談話” ,還是市場低迷時協調產能、協議定價,既部分出自企業合謀的意願,又傳遞出政府固有的控制慣性,與市場經濟體制下的反壟斷精神和規則直接抵觸。

新一輪政府機構改革業已啓動,重塑政府與市場的關係正是主要方向。國務院最新出台的機構改革主要任務和時間表中明確,中國將用三年左右的時間讓行業協會和商會與政府部門徹底脫鉤。全國6萬多家行業協會組織,將在未來經受轉型和生存考驗。

官辦組織

在很多研究反壟斷法的專家看來,此次維C 反壟斷案敗訴,充分顯示中國式市場經濟並未與國際規則完全接軌,隨著國際貿易爭端增多,摩擦還有加劇之勢。

類似于中國醫保商會這樣協調產品價格和產量的行為,在中國最常見不過。

很多時候都是由行業協會在政府部門的要求和支持下推進,有時甚至由政府部門直接出面。如中國醫保商會這樣掌握了進出口商品審核權力的協會,其協調 能力較之一般行會更強。

中國醫保商會的成立,本身就是官方行為。1988年,中國外貿經濟體制改革啓動,當年籌建糧油土畜、紡織服裝、輕工工藝、五礦化工、機電等出口商會,具有半官方性質,下設各商品分會。有外貿出口經營權的企業必須參加有關出口商會及分會,否則不能經營該類商品的出口業務。1989年5月22日,中國醫保商會正式成立,成為現在商務部下屬的六大進出口商會之一。1997年,中國醫保商會維生素 C分會在廣州成立。

中國主要的行會、商會,基本都與上世紀80年代政府經濟管理體制從“部門管理”向“行業管理”的改革有關。

彼時,政府著手將計劃經濟體制下的專業經濟管理部門,或改為國家授權經營國有資產的企業,或改為行業管理組織,以代行政府的行業管理職能,如紡織工業部和輕工業部,分別改建成中國紡織總會和中國輕工總會。

由此,全國各個層級管理各個產品種類的行政機構,陸續轉型成該區域、行業的協會、商會。根據民政部數據,到2007年底,中國已有6萬多家行業協會。全國性行業協會,在2009年底發展到1770家。另外,還有冠名為商會的社會組織10400家。

行會、商會均屬“社會團體” ,其成立遵循中國社會組織管理的“雙重登記”體制,需先有“主管部門”批准,方可在民政部門登記。這種管理體制限制,以及中國社團管理遵循“非競爭性”原則要求“一地一業一會” ,遏制了民間行會、商會的生長,將行業管理的權力固化在政府發起的行會手中。中國民間有大量自主產生的協會沒有掛靠單位、沒有登記註冊,完全處於灰色地帶,比如北京曾有打工子弟學校協會。

行會、商會在職能上並無區別。不同的是,冠名為“行業協會”的社團組織,基本上由各級各地行政機關作為其“業務主管單位”而註冊; 冠名為“商會”的組織,一部分由原外經貿系統改製或組建, 另一部分是掛靠全國工商聯的“二級”商會,民間色彩稍強。

官辦、半官辦的行會、商會也是官員分流的一條渠道。據統計,政府和企業的離退休人員以及內部借調人員,占了行會、商會從業人員的80% 以上。其中部分還享受財政補貼或事業經費,與一些政府部門職能交叉,甚至“政會合一” ,工作人員享有公務員或事業單位編制。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中國足球協會、中國註冊會計師協會等即是典型。

正如中國醫保商會維生素C 分會秘書長喬海利在法庭上的解釋,自己乃是受商務部任命,到中國醫保商會工作。

盡管美國法庭並不認可中國醫保商會的官員等同于商務部官員,但在中國的行業管理中,他們卻往往有著近似的權威。

如中國醫保商會成立所依據的《通知》所言 :出口商會及分會有在市場、客戶、價格等方面的協調權和建議權。

對不服從協調者,可以停止其會籍,經貿部相應地暫停其經營; 對情節嚴重者,可以開除其會籍,經貿部相應地撤銷其經營權。

中國 “入世” 之後, 出口限制被廢除,但商務部又建立針對包括維C在內的36 種特定商品的出口預核簽章制度,要求出口企業申請出口報關前將合同送達相關商會加蓋預核簽章。這個制度在2005 年以來中國維生素C和鎂砂企業在美國屢遭反壟斷起訴後,才于2008年被商務部廢除。

中國不管美國管

當行業管理的職能下放到行會、商會手上後,遵循政府旨意進行價格調控,便成為這些行業組織“自治自律”的手段。

據中國醫藥保健品進出口公司企業發展部總經理吳彬介紹,上世紀90年代中後期,中國醫保商會做得最多的是協調價格和產量,甚至還給過指導價。

此次美國指控中國維生素 C生產廠商從事壟斷行為的確鑿證據,便是這些廠商從2001年開始,在中國醫保商會組織下,每年召開的限產保價的行業會議。

協商定價在最初兩年確實起到了避免價格戰的作用,維生素C價格回到每公斤6美元以上。不過, 據業內人士介紹,由於當時上線維生素 C門檻低,各地方政府和發改委在審批項目時並不嚴格,2004年開始,國內維生素 C 產能的擴張再次導致價格大幅回落,到2006年又跌至每公斤3.35美元。這一次價格的下跌,不再是中國企業與外國企業的競爭,而是國內廠商競爭國際市場的結果。

為了防止“窩里鬥” ,政府和中國醫保商會除了協商定價,對制藥企業的調控政策還有很多。比如, 從2007年起,相關部委陸續出台措施提高了維生素 C 的進入門檻,包括限制外商投資、限制發展、提高廠家在環保方面的投入等。

到了2008年、2009年,維 生素 C 價格再度高企,又引來大小企業紛紛上馬,維生素 C產能再度嚴重過剩。工信部和發改委繼續在政策上加以約束。其下發的《2011年維生素 C 生產計劃等事項的通知》要求,當年全國安排維生素C生產計劃10萬噸,較上年同期壓縮 30%。同時, 發改委2011年新修訂的《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1年本》中也明確表示,嚴格限制古龍酸、維生素 C等多種原料藥生產裝置的新建和擴建。

類似這樣的政府調控行為,中國公衆早已司空見慣。一旦物價上漲,各個協會、商會便需“約談”龍頭企業,向行業發出控制價格的“倡議”或者“呼籲” ; 一旦價格過低,又由政府發文限制產能、協會出面協商提價。國家發改委和中國鋼鐵工業協會便曾多次提出限產保價的措施。2005年,山西焦化協會曾組織數百家山西焦炭企業簽署“綿山公約” ,要求簽約企業按照投產規模的20% 至40% 的比例減產,企業出售焦炭時不得惡意降價。又如武漢網吧行業協會,從2004年開始, 便“配合文化主管部門”對各網吧實行最低限價, 目的是為了“防止本市網吧行業無序競爭” ,這一做法還被作為先進經驗,在全國文化市場的一次專題會上進行總結和介紹。

這些舉措在各國《反壟斷法》中都會被認為涉嫌價格卡特爾(即壟斷者通過聯盟操縱商品價格) ,亦逐步為中國的《價格法》 《反壟斷法》等法律所規制。

2008年施行的《反壟斷法》便明確禁止有經營關係的競爭者通過協議“固定或者變更商品價格” “限制商品的生產數量或者銷售數量” 。

不過,中國的《反壟斷法》同時預 設了七種“豁免”情形。其中包括,如果經營者能證明其所達成的協議不會嚴重限制相關市場的競爭,能使消費者分享由此產生的利益,那麼在經濟不景氣,為緩解銷售量嚴重下降或者生產明顯過 剩的情況下可以達成價格協議。還有一種情況被稱做“外經貿豁免” ,即為“保障對外貿易和對外經濟合作中的正當利益的”也可進行價格協議。但這不一定為其他國家的反壟斷法所容。

這兩條豁免規定,在《反壟斷法》制定之初便爭議頗多,尤其是“外經貿豁免” 。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研究員梅新育曾撰文表示,這一豁免的首要理由是出口貿易中的限制競爭行為一般只影響進口國的消費者利益,而出口國企業可避免惡性競爭從中獲益,因此出口國無需對之採取反壟斷行動。

反壟斷法專家黃勇反對這種做法。

“ (盡管)企業在中國卡特爾,只要證明有正當利益,就能豁免。但每個國家的反壟斷法都有域外管轄的效力,中國出口到美國的產品對美國市場產生了影響,同樣會被美國的法律‘反壟斷’ 。 ”維生素 C 一案正是這種情形的體現 :在中國法律下豁免的價格卡特爾,遭遇美國嚴厲追訴。法律界人士普遍擔心,維生素 C 案之後,中國還有更多商品可能會面臨同樣訴訟。

三年脫鉤

顯然,中國很多政府部門以及行會、商會,沉湎于行業管理和調控,對於應對 WTO 框架下的貿易挑戰已力不從心。

現在, “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更好發揮社會力量在管理社會事務中的作用” ,已被明確寫入新一輪的《國務院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方案》 (下稱《方案》 ) 。

在社會組織管理制度改革的框架下,行會、商會的“去行政化” ,被提到重要位置。根據《方案》及國務院的任務分工,2013年年內《社會團體登記管理條例》等社團管理新規將頒行,對包括行會商會在內的四類社會組織實行直接登記,無需再找“主管部門”批准。

同時,行會、商會的改革亦明確了時間表 :根據國務院要求,2013年9月底發改委、民政部會同國資委等部門,需要提出行業協會商會與行政機關脫鉤 方案,確定一批行業協會商會進行試點,同時試點一業多會 ;到2014年底,要總結脫鉤工作、一業多會試點經驗,研究提出逐步推開的意見 ;到2015年, “基本完成”行業協會、商會與行政機關脫 鈎,並出台實行一業多會的具體辦法。

在此之前,包括溫州、上海、廣東在內的一些經濟較為發達的地區,已在探索行會、商會的改革。例如溫州,從1997年開始便探索由民營企業自發成立各類行業協會,簡化登記手續,民主選舉領導人;深圳最早實現行會、商會的直接登記,並取消了“一地一業一會”的限制。

讓行會、商會回歸民間,回歸行業需求,無疑是改革的最終方向。與此相應的,是行業管理模式的改革,將過去集中于行會、商會的行政權力下放,實現行業自律、自治。

在國際貿易的大框架下,中國的行會、商會究竟應該做什麼?在一些學者看來,中國已有的許多法律政策已有描述,只待落實。

如《對外經濟貿易法》中便明確,行業協會、商會可以對其成員提供與對外貿易有關的生產、營銷、信息、培訓等方面的服務,發揮協調和自律作用,依法提出有關對外貿易救濟措施的申請,維護成員和行業的利益,向政府有關部門反映成員有關對外貿易的建議,開展對外貿易促進活動。

在中萬(北京)行業協會商會發展促進中心主任張經看來,行業協會應在競爭體系下激發自身活力,不斷提升能力。尤其是在維護國內產業利益和支持企業參與國際競爭等方面作用空間頗大 :組織國內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聯合開拓國外市場; 建設行業公共服務平台,聯繫相關國際組織,指導、規範和監督會員企業的對外交往活動 ;主動參與協調對外貿易爭議,積極組織會員企業做好反傾銷、反補貼和保障措施的應訴、申訴等工作。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4512

樓市「寒冬」:下一個倒下房地產開發商會是誰?

http://www.xcf.cn/tt2/201408/t20140829_632126.htm

  TOP50房企集中度升至33% 誰是下一個倒下的地產商?

  萬科董事長王石在今年8月的亞布力峰會上說,萬科有可能會是下一個倒下的開發商,因為原來世界最大的地產商在一輪又一輪的金融風暴之後都倒下了,而現在萬科是最大的住宅地產商。讓他擔憂的是,萬科目前並沒有找到下一步的轉型方向。

  另一方面,中小地產商也在逐漸淡出市場。「今年以來,有很多小房企過來跟我們聊合作,有些是希望項目合作,有些是希望被收購,但我們在挑選併購項目時會非常謹慎」,一家銷售規模在500億元的上市房企品牌經理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透露。

  房地產市場的持續低迷,首當其衝的是大量中小型開發商面臨洗牌出局。新城控股高級副總裁歐陽捷向記者表示,光耀地產資金鏈斷裂並不是孤例,中國房地產市場已經無法容納那麼多的開發商,未來幾年行業集中度將快速提高,會有大批中小型開發商退出市場。歐陽捷認為,如果本輪房地產市場低迷期超過三年,一批財務激進的上市房企也有可能熬不過寒冬陷入危機。

  蘭德諮詢總裁宋延慶更直言有三種地產商會倒下。一是做郊區盤的開發商,二是做旅遊地產的開發商,三是做三四線城市豪宅的開發商。這些地方的開發商的共同點只有一個:房子基本賣不動。高周轉、高溢價、輕資產,是他眼中能適應經濟新常態環境下的地產公司特徵。

  那麼,誰是下一個最有可能倒下的地產商?

  高槓桿隱藏償付危機

  從今年主流房企的銷售業績來看,「強者恆強」的商業生存法則在房地產行業越發明顯。

  根據克而瑞研究中心發佈的數據顯示,2014年上半年,TOP10的房企銷售金額佔比從去年的14.6%上升至18.6%,增加了4個百分點;TOP20及TOP50企業則同比分別增加4個百分點及4.7個百分點。TOP50企業市場集中度連續上升,從2012上半年的27.7%增至2014年上半年的33.2%。

  主流房企的市場佔有率繼續提升,也意味著中小型房企正在快速退出市場。歐陽捷告訴記者,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中國的房地產開發企業有9萬家左右,其中絕大部分是非上市企業,隨著市場增速放緩,房地產將從依靠增量發展進入到存量整合時代,市場無法再容納那麼多的房地產企業,預計在未來的三年內,TOP50房企市場佔有率有可能提升至50%。

  自3月份以來,包括寧波興潤置業、南京盈嘉地產、海寧立德房產、南京福地房產、南京亞細亞置業、青島君利豪、惠州光耀集團等十餘個企業均被曝光陷入倒閉、瀕臨破產或老闆跑路事件。

  「據我瞭解,現在四大國有銀行只會向國內約十分之一的主流房企發放開發貸款,這意味著90%的房企無法從銀行獲取貸款,它們只能依靠信託、房地產基金這樣的高息融資渠道」,歐陽捷說,如果市場環境好,這些企業還可以通過「十個瓶子七個蓋子」的方式存活下去,一旦市場不好資金回籠出現問題,這些高息負債會把它們壓垮。

  根據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統計顯示,上半年房企的自籌資金在企業到位資金中所佔比重上升至40.4%,相比今年一季度上升1.8個百分點,且高於去年同期2.6個百分點,這表明房地產行業外部融資較為困難。與之相對,今年將有5.3萬億元信託到期,其中三四季度是集中到期時間段,這將進一步加劇房地產企業的資金負擔,部分槓桿率過高的中小企業面臨著較大的償付危機。

  「雖然很多中小房企也意識到償付危機,希望通過出售項目甚至公司股權求生,但現在急著要賣的項目或者公司質地肯定不好,願意接盤的人並不多,所以未來剛性兌付很可能會被打破,中小型房企將出現大面積出局」,歐陽捷說。

  此外,歐陽捷提醒,以江浙一帶為代表的部分地區存在大量房企相互擔保的情況,一旦其中的少數企業出現償付危機,擔保鏈上的其他企業都會受到牽連,危機最終越演越大。

  銷售回款率低一樣難存活

  已經上市且具備一定規模的上市房企也並非能高枕無憂。

  在歐陽捷看來,部分上市房企這兩年以來一直在拚命提高槓桿,借用基金、信託等方式來拿地,再通過高周轉的方式對衝前期的融資風險。類似的運作模式雖然可以在短期內把規模做大,但如果本輪市場的調整期過長,銷售持續低迷導致資金回籠無法覆蓋工程開支與債務償還,這些企業會面臨生存危機。

  世聯行的研究報告顯示,今年一季度上市房企的現金償付比例(貨幣資金/短期借款+一年內到期非流動負債)已經低於2012年一季度,僅略高於2008年第四季度,預計二季度將進一步走低。如果未來流動性仍未放鬆,不少上市房企也將面臨償付壓力。

  「對於部分在前幾年頻頻高價拿地、全國化擴張過急的中小型上市房企而言,銷售回款往往跟不上投資需求,企業因此需要大舉借債才能彌補資金缺口,一旦去化不力,遇到融資渠道不暢通,資金鏈就面臨斷裂風險」,克而瑞研究中心分析師朱一鳴告訴記者。

  而在宋延慶眼裡,負債率過高,並不是直接致命的「殺手」,頂多只是病因,能讓開發商最終倒下的,還是房屋的滯銷。

  他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不少過去幾年業績看上去增長不錯的開發商接下來同樣存在倒下的可能。特別是實際銷售現金收入很差的開發商,可能會因為其相對疲弱的銷售能力最終倒下。他表示,目前三類地產公司風險最大:一是在城市郊區大面積開發樓盤,但其項目配套和人口導入遠遠不夠的開發商;二是主要產品線以旅遊地產為主的房地產商;三是三四線城市的豪宅開發商。

  宋延慶的看法,某種意義上也反映了房地產行業商業模式的變化。在過去十多年時間,受益於人口紅利、大規模的城鎮化建設以及廣義貨幣的大規模發行,房地產行業僅依靠投資需求就能拉動銷售。但是在未來,市場的投資性需求日益減少,房地產開發需要重新回歸到以消費為主的模式中。在這樣的背景下,地價和房價的上漲速度和幅度,必然跑不過固定利息的開支。以高周轉、輕資產為新內涵的商業模式顯然將是行業未來的主流。

 

  從6月20日呼和浩特明文宣佈取消限購開始,我國樓市政策出現鬆動已整整兩月。如今,在全國47個限購城市中,已有37城或明或暗地鬆綁「救市」。那麼,這些城市的「救市」效果如何?部分城市的限購鬆綁之後引起的成交回升能否持續?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調查發現,多數城市限購鬆綁後的成效不彰,個別城市成交量不升反降。在目前房貸利率優惠全面取消甚至上浮的情況下,單方面取消限購對樓市的刺激作用不大,樓市能否回暖,房貸政策成為關鍵。而從半年報來看,房企普遍面臨現金流減少和融資成本的雙重壓力。面對樓市「寒冬」,開發商的「糧草」備足了嗎?下一個倒下的會是誰? 

  自6月20日呼和浩特發文宣佈取消限購以來,「救市潮」已在全國各地蔓延開來。 

  根據中原地產研究中心的統計數據,截至8月26日,全國47個限購城市中,已有37個城市取消或調整限購政策。 

  然而,各地救市政策似乎並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綜合中原地產與克而瑞等機構的研究數據發現,除了呼和浩特、南昌、長春、蘇州,大多數出台救市政策的城市成交並未出現持續回暖,部分城市成交量反而進一步下滑。 

  新城控股高級副總裁歐陽捷告訴記者,本輪樓市價格出現調整根源在於市場供求關係發生了逆轉,除了一線城市,大部分城市供過於求,即使限購放鬆,帶來的新增需求也相當有限。除非房貸能出現大力度鬆綁,否則市場很難出現實質性回暖。 

  然而,在中國經濟去槓桿化的大背景下,加上目前處於利率市場化的過程中,銀行的攬儲成本居高不下,寄望房貸資金面放鬆的想法恐怕要落空了。世聯行認為,此前85折的房貸利率優惠恐難再現,預計接下來市場成交回升的力度有限,房企仍需積極跑量。 

  個別城市鬆綁後成交反降

  克而瑞監測發現,作為首個放開限購的城市,呼和浩特7月首週成交面積大幅飆升至41669平方米,遠高於上半年周平均24114平方米的成交,7月該市商品房成交面積178819.45平方米,環比上漲68.62%,同比漲幅也達到42.55%。 

  然而,呼和浩特的回暖只是個例。中原地產研究中心對30個調整限購政策的城市跟蹤發現,多數城市成交量出現短期沖高後馬上回落至正常水平,部分城市成交持續低迷,救市政策的長期效果仍待觀察。 

  在8個率先調整限購政策的城市中,僅呼和浩特成交出現明顯回升,無錫、南寧、瀋陽、蘭州、溫州五地則在政策放鬆初期出現短期成交沖高現象,之後又逐漸恢復至今年3月以來的水平,而短期沖高現象主要是由於集中備案所致;廈門及天津則幾乎對政策調整未作出任何反應。 

  在隨後政策放鬆的12個城市中,南昌、長春、蘇州三地在政策放鬆後的一個月內市場成交有所起色,較今年3月至限購放鬆前的日均成交量分別上升16%、16%和11%;濟南、福州、成都、杭州、寧波、石家莊等六地都有明顯的短期成交沖高現象,除成都及福州外,其他四地高位回落後的成交水平依然較前期有明顯上升,上升幅度在31%至56%之間。 

  武漢及西安政策調整後,市場未有任何明顯反應;海口在限購放鬆後日均成交量較前期反而下降了27%。 

  在最近調整樓市政策的10個城市中,青島、金華、紹興、佛山、昆明五地都有明顯的短期成交沖高現象,其中青島及佛山短期沖高時間分別達到10天和9天,而金華、昆明僅有4天和1天;徐州、貴陽、合肥、大連、長沙五地對政策調整未作出明顯反應,其中徐州由於去年末已經對限購措施作出調整,而長沙從限購令執行初期開始就較為寬鬆。 

  克而瑞研究中心分析師楊科偉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部分城市短期沖高的共同原因主要是,限購調整前累積的成交單在限購鬆綁後集中補備案或補網簽,但並沒有帶動新增成交,因此呈現出沖高後回歸常態的趨勢。」從限購取消之後各城市市場情況來看,購房者看房數量明顯上升,但基本以諮詢政策變化為主,來訪客戶的轉化量(包括意向轉簽約的轉化率)都沒有明顯提升,因此成交量並未出現明顯上升。 

  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在46個限購城市中,除了一線城市和部分重點二線城市嚴格執行限購以外,大多數城市的執行力度並不嚴厲,外地人要獲得當地戶籍比較容易,取消限購能帶來的新增購買力自然很有限。 

  目前來看,各地救市潮對提振房企業績的作用也有待觀察。克而瑞的統計報告顯示,其監測的16家重點房企7月份銷售額全部呈現環比下跌。 

  首套房與二套房貸利率趨同

  與各地方政府掀起救市潮相對應的是,困擾市場的房貸緊縮依然沒有好轉的跡象。限貸政策與房貸利率高企,是造成市場購買力疲弱的重要原因。 

  根據「融360」發佈的7月房貸分析報告,基準和上浮利率依然是房貸市場的主流,絕大部分二三線城市優惠利率已經銷聲匿跡,首套房貸利率與二套房貸利率逐漸趨同,差別化信貸政策名存實亡。停貸銀行佔比相比6月有小幅回落,但也達到12%的高位。 

  歐陽捷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今年上半年雖然各地掀起了一波降價潮,但除了部分一線城市,大多數城市成交並不理想,一個重要原因是房價下降的同時房貸利率上漲,購房者的實際負擔並沒有降低甚至提高了。 

  「我接觸過的部分城市,房價從年初算已經下降了20%,但由於房貸利率從去年的85折變成上浮10%,購房者實際需要承擔的總房款不降反升,這表明信貸政策已經成為制約市場的最重要因素。」歐陽捷說。 

  「限貸放鬆或將給市場帶來真正的轉機。」易居中國執行總裁丁祖昱認為,房貸利率下降能大大釋放剛需族的購買力,二套房首付比例下降則有利於減少改善性購房者的換房負擔,限貸與限購同時放鬆對市場產生的作用將遠大於單一政策的作用,「1+1」的效果會大於2。 

  實際上,已有部分城市在房貸層面給予政策支持。江西省政府日前印發的《關於促進經濟平穩增長若干措施》中指出,要落實首套房貸款優惠政策,適當降低二套房首付比例。 

  此外,紹興的二套房首付比例不低於40%、紹興和福建省的二套房認房不認貸等措施,成為地方政府在信貸層面救市的一大利器。 

  但丁祖昱擔憂的是,地方政府要求銀行支持房貸也許只是一廂情願,由於商業銀行的主管機構屬於央行與銀監會,加上自身的盈利壓力,商業銀行能否採納地方政府的建議還有待觀察,這可能是下半年市場最大的變數所在。 

  房企現狀 

  「糧草」不夠貸款來湊主流房企借長還短過冬 

  「至少1/3以上的房地產企業經營性現金流和投資性現金流為負,完全是靠籌資性現金流支撐。」蘭德諮詢總裁宋延慶研究多家地產企業的半年報後如是說。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查閱多家上市公司的現金流量表發現,面對樓市調整的「寒冬」,房企主要靠貸款來應對。不過,這些借來的「糧草」,並不足以應對房企銷售下降帶來的困窘。根據國家統計局公佈的企業開發資金數據,前7月房企來自銷售系統的定金、預收款和個人按揭貸款總金額,較上一年減少2170多億元,而新增的國內貸款總金額只比去年增加不到1680億元。 

  不僅如此,受上半年貸款成本較高影響,再加上開發商多數認為本輪調整期較長,諸多企業被迫使用利率較高的中長期貸款「過冬」,導致財務成本上升。如果市場無法在短期內走出困局,部分開發商的資金鏈不僅會更加緊繃,利潤也會被高額的融資成本吞噬。 

  房企現金儲備下降 

  以招商地產為例,截至6月末貨幣資金僅為185億元,而年初有242億元;泰禾集團上半年的貨幣資金,更是由年初的66.17億元,減少至上半年末的37.58億元;萬科今年上半年的貨幣資金也較年初有所下滑,截至6月30日,其貨幣資金為428.61億元,而年初是443億元。 

  當現金儲備大幅減少後,開發商還有沒有足夠的「糧草」應付漫長的「寒冬」?儘管上半年前50名房企中,不少企業的銷售業績仍然增長,有的企業銷售額增長幅度甚至超過100%。但一部分企業銷售額的增長,並沒有給現金收入帶來明顯提升。 

  以上半年銷售額101億元的泰禾集團為例,上半年銷售商品、提供勞務獲得的現金卻只有57.68億元。另一家銷售額110億元的房企金融街的現金收入也只有71.9億元。 

  億翰智庫上市公司研究中心副主任張化東表示,受銀行按揭貸款放款不及時等因素影響,房企目前回款率不高是很正常的現象,而且越是小的公司越容易遇到銷售回款被拖欠的問題。 

  此前,平安好房網CEO莊諾在每日經濟新聞報社主辦的第四屆價值地產年會上談及,為瞭解決資金的及時回款,不少開發商會選擇將已經簽訂的銷售合同抵押給平安好房網。 

  宋延慶則直接戳中了個別開發商的「痛點」:有些開發商的銷售金額可能並不存在。真正反映企業上半年業績情況的,也許並不是各公司公佈的銷售數據,而是現金流量表。 

  調整負債結構準備過冬 

  受銷售額下降,以及回款不力等多重因素影響,今年很多開發商的經營性現金流由正轉負,這使得開發商大幅度增加了貸款的規模。而業界普遍認為本輪樓市調整週期較長,開發商為此調整了貸款結構,部分短期貸款被中長期貸款替代。 

  招商地產長期借款金額由年初的170億元出頭,增加至上半年末180多億元,短期借款由上一年的425億元,降至342.5億元。金融街的長期借款由228億元增加至308億元,短期借款則由12.6億元減少至5.3億元。 

  宋延慶說,在市場回暖時間未知的大背景下,調整短期貸款和長期貸款的負債結構,能大大提高企業資金鏈的安全性。但是,上述做法的代價卻是利息支出大幅度上升。 

  招商地產中報顯示,公司上半年分配股利、利潤或償付利息所支付的現金由去年同期的10億多元,增加至今年上半年的15億多元。金融街同期上述現金支出項由13億元增加至20億元,泰禾集團的上述現金支出更是由去年同期的6億多元增加至今年上半年的22億多元。 

  值得注意的是,房企可以通過資本化利息,將部分財務費用在項目開發的成本中攤銷掉,因而在半年報中,上述成本尚顯現不明顯,但上述巨額的財務費用未來無疑將會吞噬房企相當一部分利潤,是企業業績的一大隱患。 

  政府有必要救市嗎? 

  地方政府究竟有沒有必要出手救市? 

  在「2014亞布力中國企業家論壇夏季高峰會」上,華遠地董事長任志強說,雖然目前還有較大供應量,從供應情況看,到明年9月份供求關係可能就會出現逆轉。 

  根據他的測算,今年至少到7月份為止,樓市總需求並沒有下降,而目前的庫存中有一部分是相當長時間都無法消化的,比如像鄂爾多斯的供應量。 

  按照任志強的預測,其實用不了多久,市場就會有一個自發調整,由暫時供應過剩,轉向為供不應求。 

  此前,新城地產高級副總裁歐陽捷也有過類似觀點。他認為,目前的需求其實非常旺盛,購買力也並不弱,而目前房地產在建項目的竣工率偏低,只要再經過一段時間,市場的供需就會逆轉。 

  如此看來,房地產市場所需要經歷的調整時間並不長,那麼為什麼地方政府還要出手救市呢? 

  有業內分析人士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政府救市的原因是因為房地產與多個產業直接相關,並且是地方財政資金的重要來源。 

  根據任志強的觀點,房地產投資增速從19%多下降到10%左右,對於GDP的影響大概只有0.6個百分點。另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前7月房地產企業購置土地所支付的土地成交價款4828億元,增長9.8%,增速提高0.8個百分點。 

  既然土地財政收入並未下降,對GDP影響也非常有限,那麼地方政府爭先恐後地救市的原因何在?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瞭解到,目前有救市需求的,主要是那些庫存較高,而市場需求疲弱的二三線城市。 

  其實當地擁有大片土地的開發商並不希望政府盲目救市,因為救市政策往往會成為地方政府賣地的好機會。雖然短期內救市政策可能會刺激成交量,中長期卻會增加市場供給,給本來就銷售乏力的市場雪上加霜。 

  而對各地政府來說,與其把精力放在如何救市,不如把時間用於調整地方經濟結構、促進產業優化,吸引更多人才的落戶上。 

  第一太平戴維斯上海副董事長朱兆榮說,從世界各國的經驗來看,無論經歷怎樣的經濟不景氣,那些經濟發達、就業率和居民收入較高的城市,比如倫敦、紐約,其房地產市場始終能夠保持穩定向上的趨勢;而那些經濟凋敝的地方,樓市更容易遭遇價格下跌的風險。 

  由此看來,地方經濟的轉型升級才是地方政府更應該關注的,至於房地產市場,還是交給市場的無形之手去自我調節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0202

街蜜創始人王揚:95%以上的跨境電商會死掉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5/0416/149626.html

黑馬說:那是2014年4月,距離阿里巴巴上市還有5個月。在阿里工作了6年多的王揚和其他4個阿里同事等不及了。他們賣掉期權,一頭紮入到跨境電商這片“紅海”中。

但“紅海”中的溫度也各有不同。他們獨辟蹊徑,挑選了“非標”這個較冷的領域,創辦了C2C移動端海淘代購平臺街蜜。

雖然2015年,跨境電商這個領域不斷有資本和創業者湧入,但王揚斷言,最後這個行業里95%的創業公司都會死掉。


\文 | 本刊記者 周群鋒
編輯 | 王瑞


跨境電商的“微博版本”
 
“在阿里巴巴6年多時間,除了口碑網,其他的子公司我幾乎都工作過!”王揚說,阿里的經驗讓他對於淘寶模式駕輕就熟。受到媳婦兒經常海購的啟發,他創辦了街蜜。
 
與洋碼頭等跨境電商不同的是,街蜜主推全球長尾“非標”,類目覆蓋美妝、服飾、工藝品、保健等幾乎全類目商品。從土耳其的圍巾、尼泊爾的藍寶石項鏈,到丹麥的倒影杯、瑞典的維生素軟糖,無論有多小眾,只要產品好,都可能在街蜜的平臺上亮相。這里不那麽高大上,感覺更像是一個非常有趣的世界級大市集。

“我們已經在40多個國家和地區擁有近千名實名認證買手。這些買手大多是華人,以移民或中國留學生為主,他們熟悉中國國情,知道國人需求什麽,也了解海外有什麽。他們可以一對一為用戶提供全程的代購服務,解決了海外代購的一切繁瑣問題。”王揚表示,目前,已有5萬多名用戶下載了APP,團隊也發展到40多人。
 
街蜜獲得了來自IDG的數百萬美元A輪投資。獲得融資後,街蜜將加快在全球布局,計劃到2015年底,覆蓋到100個國家,實名認證買手過萬人。
 
從“被動體育生”到“主動電商”
 
王揚,1980年出生,安徽蚌埠人,1997年,考入上海體育學院運動訓練專業。
 
“我的父親以前是一名籃球運動員,可能是來自父親的遺傳,我從小身體條件就好,耐力好,喜歡亂跑。”王揚回憶,記得小時候,父母為了防止我亂跑,專門在家里安了一道鐵門,大人出門就把他反鎖在家里。
 
有一年,家附近的體育場遊泳班在招生,王揚被招了去,一呆就是十幾年。遊泳隊里的孩子沒有童年,別的孩子在玩的時候,王揚就在水里訓練。“體校的4年改變了我的人生軌跡。”
 
2001年,在寫畢業論文時,王揚的論文題目是“體育產業如何跟互聯網結合”。在調研過程中,他對電子商務產生了很強的興趣。
 
畢業後,他毅然決然地跳入了互聯網的浪潮中。先後在奧林體育網、新浪商城旗下的某禮品網站、上海熱線商城、卓越商城華東區等負責網站運營、采購、項目搭建等電商運營工作。
 
在那個時代,王揚把電子商務訂單轉換率做到了2.7%,而那個時代B2C的轉化率只有1-1.5%。因此,他還被《計算機世界》雜誌評為“最具商業價值創新獎”。
 
但做電子商務怎能不去阿里?!2008年,王楊果斷加入阿里。從淘寶、支付寶,到良無限、聚劃算等多個項目,他都深度參與,並承擔相應的運營管理工作。
 
阿里流行輪崗,差不多每年就會換一次崗。6年多時間,王揚完成了真正的蛻變。
 
隨著海淘市場的興起,在阿里積累了豐富電商運營經驗和渠道管理經歷的王揚,萌發了創業的計劃。2014年4月,王揚辭職。7個月後,街蜜正式上線。
 
“95%以上的跨境電商會死掉”
 
近幾年,中國海淘市場異常火爆,既有阿里、亞馬遜等巨頭切入,又有京東、1號店等零售企業搶食,還有洋碼頭、蜜芽寶貝等後起之秀。數據顯示,2012年以來,國內已有超過2000家公司註冊了跨境電商業務。
 
“火爆只是表象,我感覺用不了多久,95%以上的海淘電商會死掉。”他做出這個判斷的依據是,現在很多海淘公司的創業模式幾乎沒有真正創新。所謂的海淘模式只是一個偽命題,特別是對於今天的大流量入口電商,海淘只是進口商品的供應鏈優化手段而已。
 
王揚舉例,把海淘當做商業模式只是一個虛幻的商業邏輯,海關優惠政策及跨境物流行業的整體發展,收益最大的不是創業公司,而是現在的電商巨頭。比如國內海淘領域某些已經發展到一定規模的海淘垂直平臺,在每天到2000單以內,你可以貼錢打價格戰,但是往10000單的時候,就意味著你的增速要遠遠超過互聯網大盤,超過目前的阿里,京東,聚美這些上市公司。
 
也就是說你的供應鏈效率或獲取新用戶成本要遠遠低於他們才能成立。在同質化競爭的條件下,這個商業邏輯很難成立。王揚說。“街蜜就因為看清楚了這一點,所以,我們決定做一家不一樣的公司,可以活下來的公司。”
 
“非標品”市場是沈睡的藍海
 
 “每個國家都有特色商品,只是有大量國家,海量的非標品沒有人去開發運營。同時,用戶也沒有合適渠道去了解,使得這些非標品處於沈睡狀態。這塊市場足夠龐大,需要無限量的買手去扮演消費者的眼睛,去搜羅各地好物。” 王揚認為,海淘的非標品是塊有待開發的大藍海。
 
全世界有200多個國家,各國間的非標品差別很大,在這種背景下,買手代購的優勢就體現出來了。“有一天,你會發現,通過代購,我們基於移動互聯網建立起一個世界集市,讓世界的信息更加對稱,資源更能有效利用……”
 
街蜜是海淘里面唯一沒有做商家版的。除此之外,街蜜的買手都經過了嚴格的實名身份認證審核,比如買手在海外的駕照、居留證、水電賬單、銀行賬單等等,從源頭上杜絕假貨出現的可能。同時,平臺提供擔保交易,為買賣雙方提供購物擔保功能。
 
中國的跨境電商經歷了多個階段,從2009年郭去疾創辦面向海外的B2C網站蘭亭集勢,到自建物流的洋碼頭;從限時特賣的蜜淘,到垂直母嬰電商蜜芽寶貝,跨境電商未來的機會在哪?非標品是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藍海,還有待時間的檢驗。如果95%以上的跨境電商會死掉,那誰會是活下來的那5%?


版權所有:本文作者周群鋒,編輯王瑞,文章為原創,本刊版權所有,如需轉載請與zzyyanan聯系,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中國日本商會:2014年日對華投資同比減少近40%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6/4633634.html

中國日本商會:2014年日對華投資同比減少近40%

一財網 馮迪凡 2015-06-17 19:26:00

6月17日,中國日本商會發布的《中國經濟與日本企業2015年白皮書》中顯示,2014年日本對華投資金額為43億美元,同比減少38.8%,連續兩年呈現減少趨勢,其原因在於中國投資環境變化,如人工費上升、勞動力難以確保,以及日本企業向東盟擴大投資的需求高漲。

6月17日,中國日本商會發布的《中國經濟與日本企業2015年白皮書》中顯示,2014年日本對華投資金額為43億美元,同比減少38.8%,連續兩年呈現減少趨勢,其原因在於中國投資環境變化,如人工費上升、勞動力難以確保,以及日本企業向東盟擴大投資的需求高漲。

中國日本商會副會長兼調查委員會委員長田端祥久表示,盡管日企在中國面臨著勞務成本上升的壓力,但絕大多數企業不會考慮退出中國。它們正在通過出口轉內銷、削減其他成本、提高營利部門的利潤等方式積極轉變企業戰略,適應中國市場。

田端亦表示,根據預測,由於2015年的投資項目合同數還在減少,因此有可能2015年的最終對華投資額有可能會繼續減少。

日本對華投資降幅達38.8%

與市場上對於日資在華大面積撤資的感性認識有所不同的是,從調查數據來看,轉移撤退至其他國家的日本企業占非常小的一部分,為整體受調查企業的1%。

問題在於,希望擴大業務的日資企業大幅減少,只希望維持現狀的日資企業比例在升高。

根據上述白皮書,在關於今後1-2年業務發展方向問題上,回答前景艱難的企業比例為46.5%,同比減少了7.7%,與2011年(66.8%)相比,更是大幅減少。

在維持現狀的企業方面,其比例為46%,同比增加了6.5%。

在繼續按行業劃分進行觀察時會發現,出口比例較高的行業回答希望擴大的比例較低,而在中國國內銷售比例較高的行業回答擴大的比例較高。

因此,該白皮書認為,在此背景之下,受中國投資環境變化的影響,可以說對於日企出口型企業來說,中國的優勢正在見效。

與此同時,國內銷售型企業則將中國視為潛力很大的市場,預測今後將繼續加強開拓中國市場。

在盈利方面,2014年度營業利率預計為盈利的在華日資企業的比例同比增加3.4%,達到64.1%,連續兩年超過六成。

在經營問題方面,根據問卷調查,勞動力成本上漲成為首要問題,並同去年結果一致,占比達到83.9%,格外突出,可見問題嚴重性,其次的問題依次包括員工素質,競爭對手增加等待。

為此,面臨著工資上漲等問題,提出“逼近臨界成本削減”的在華日企占到了接近半數左右(49.2%)。

看好中國市場成長性

該白皮書指出,根據國際協力銀行發布的《日本制造業企業的海外事業開展相關調查報告》,看好中國理由的第一位是“當地市場今後的成長性”,第二位是“當地市場的當今規模”。

此次,該白皮書還新增了各產業共通的對華直接投資問題的投資建議,以及有關實現公平的競爭環境方面具體執行方法等的“競爭法”建議。

建議的“主要訴求”與去年相同相同,仍為“確保公平性”。建議的具體內容可總結為以下3點:完善現代市場體系、轉變政府職能、構築開放經濟新體制。

在完善現代市場體系方面,該白皮書具體提出,在投資方面,希望能夠統一對於法律制度解釋的運用,制度變更時設置充分的準備期間、各項手續的簡化和高效化、對於申請和查詢采用書面文件回答等有利於提高可預測性的改善活動。

在轉變政府職能方面,該白皮書提出,簡化和加速行政手續辦理,廢除必要最低程度的項目以外的許可和認證,是日本企業在眾多領域希望能夠實現的內容。

在構建開放性經濟新體制方面,該白皮書認為,中方目前起草對於外國投資采取“準入前國民待遇和負面清單”管理方式的外資投資法的舉措,是中國為了成為更加開放的市場,而邁出的一大步,值得贊許,但是希望為了順應經濟全球化,更廣泛地采取全球標準。

該白皮書針對中國各地商工會所屬的日資企業(8874家法人會員)面臨的課題進行了分析,並對解決這些問題的建議進行了歸納整理。

目前,日本是中國第二大出口貿易國,第二大進口貿易國。在投資方面,截至2012年年底,在華日資企業數量在2.3萬家左右,占外資企業整體的7.9%,在以國家為單位的排名中,日本位居第一。

編輯:潘寅茹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馬雲來了,上海市浙江商會年會上“大佬”們都說了什麽?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12/4733690.html

馬雲來了,上海市浙江商會年會上“大佬”們都說了什麽?

一財網 樂琰 2015-12-31 20:42:00

這也是一個真正的商業變革的時代,商業變革,每個人對機會的判斷是不一樣的。有的人把這個機會看作機會;災難,有人把災難看成機會;有人把好好的機會做成了災難;而很多人又把災難做成機會。其實機會在沒有形成機會的時候,才是真正的機會。

2015年年末,有這樣一群“大佬”依舊還在工作中。

上海市浙江商會年會暨“聚焦十三五·中國民營經濟創新發展”高峰論壇選擇在2015年的最後時刻舉行,上海市浙江商會會長、上海複星高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郭廣昌、上海市浙江商會輪值會長、萬豐奧特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陳愛蓮、上海市浙江商會名譽會長、浙商總會會長、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雲、中國民生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洪崎,泰康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陳東升,以及上海市浙江商會名譽會長、杉杉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鄭永剛和上海美特斯邦威服飾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周成建等都作為對話嘉賓出席。

來看看這些“大佬”們在年末都說了什麽?

 

上海市浙江商會名譽會長、浙商總會會長、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雲:

商場如戰場,戰場上活著的人,是成功的,企業也一樣。戰場上,商場上年底還能站在那兒聽講座,還能交流,還能發獎金、工資,那就是不錯。做企業的第一要素就是不死,跟戰士一樣,上戰場的第一要素,有時候不是為了贏,而是活著。

2015年最後一天,我們都沒倒下,這是非常值得慶賀的!

我們每年都把未來的一年想得非常艱難。盡管我知道,第二年肯定有很多人做得比我們好,未必我們公司能做得更好,我們公司可能會有很多不可預期的困難出現,看清楚未來的災難,仍舊為之,這才是真正的樂觀。

在經濟好的時候賺錢的企業家,不能稱之為真正的企業家。股市是牛市的時候,街上買菜的老太太都能賺錢,你不能把自己稱之為投資者,只能稱之為炒股者。經濟不好,你才是優秀的企業。好企業,基本上經歷過幾個悲慘的經歷,或者是自己的原因,或者是經濟的原因造成的。所以我覺得,在危機關頭,能熬過去的企業才有“抗體”。

大家今天講得最多的就是創新,中國這個時代也是千年不遇。幾千年來有哪個國家、哪個時代真正消滅貧困?但是我們這代人正在努力實現。互聯網是一場前所未有的技術革命,我們是否能把握、掌握?

作為一個優秀的企業,我們要理解這個時代,要讀懂這個國家,我們企業家只有真正了解自己有什麽、要什麽、放棄什麽,你的企業才會走得久。我們的知識越多,越知道自己要什麽,但是缺乏智慧,因為智慧告訴你什麽我們是不要的。

這也是一個真正的商業變革的時代,商業變革,每個人對機會的判斷是不一樣的。有的人把這個機會看作機會;災難,有人把災難看成機會;有人把好好的機會做成了災難;而很多人又把災難做成機會。其實機會在沒有形成機會的時候,才是真正的機會。

企業家的職責是創新,創新的主角是企業家。企業家是社會發展過程中的科學家,企業家是稀缺資源,我們可以培養職業經理人,但是不可能培養企業家。所以這一點希望大家記住,我們企業家就是野生動物,我們就是“原生態”。我們對很多問題的反思和思考,是跟別人不一樣的,所以我們對創新的理解,也是不一樣的,創新不是講故事。如果你覺得靠概念可以成功,那麽你最後得到的,還是一個概念,如果你覺得講故事能成功,最後你剩下的,只是一個故事而已。

大家要記住,創新是逼出來的,沒有人是在順利的情況下可以做好創新。創新是要付出巨大代價的,企業家是個狀態,創新是有個時間的。

創新也是有巨大風險的。傳統銀行機構在風險處理上比我們互聯網創新要做得好。其實我們看問題的角度不一樣,傳統金融可能做的風險是把“防彈衣”做得越來越厚,越來越好,而我們的創新是讓“殺手”根本不可能靠攏你。

我們現在不知道什麽時候開始,中國的企業開始學會了埋怨。其實真正的企業家,是不埋怨的,做成功的人,永遠在檢查自己的問題。

都說我們浙商的鼻子很靈,哪兒有商機,哪兒就有浙商。所以,浙商今後不僅要擅長於發現需求,我們還要創造需求;不僅要善於追趕需求,我們要引領需求;我們不僅僅要找到外在的需求,更要發掘內在的需求。

杉杉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鄭永剛:

創新是企業家選擇的生活方式。企業家一生必須是創新的,你的全過程都是創新的,只是說你喜新不厭舊還是喜新厭舊的問題。比如說,中國的經濟發展,這個過程就是一個創新的過程,改革開放初期就是做加工業,制造業,房地產,現在到了資本的時代,這個時候企業家適不適應這樣的一個時代?如果你要不適應這個時代,那你就會被淘汰。

企業轉型升級,關鍵就是創新。很簡單,這是規律性的東西。腐敗分子不抓,是不可能的;不創新,企業升級轉型是不可能的。所以我還能坐在這兒,從1985年做廠長,還能坐在這兒,那我肯定一生都是創新的。這是一個證明,就是說你創不創新,你會不會被淘汰,大浪淘沙,核心就是創新。而創新,是全方位的,有時候是產品創新,有時候是技術創新。現在是模式創新。模式都不創新,還能幹什麽?還幹傳統行業,還做鋼鐵、水泥,那就死了。不可以再做的事情,就絕對不可以再做。該做的事情,比如資本市場開始對創新性科技企業三板也好、戰略新興板也好,大家開始做了,你就做這個創新,做這個產業。

1997年的時候,服裝行業我還是中國老大,那個時候我想這肯定不行,這麽低門檻的產業,國門一打開,你可能嗎?你的模式又不能創新,你不可能做成日本的優衣庫,也不可能做成世界頂尖的奢侈品。這個時候你就要思考,到底做什麽?

所以我就去做鋰電池材料。我們2014年的生產能力就1.5萬噸,就做了全世界的10%。而且20萬噸的生產能力已經投產了,全世界才15萬噸。但這是一個幾何式發展的產業,如果你不抓住,還是按照每年計劃的15%的速度,20%的速度,那是不行的。該創新的時候,模式要創新。

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弗里曼經濟學講席教授、清華大學中國與世界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

中國經濟2016年的首要調整便來自於經濟增速的下滑,而2016年上半年將是中國經濟最困難的時期。不過在2016年下半年,中國經濟或許能迎來一個U形的回升。

原因有三方面:一是“二孩”政策開始逐步顯現進一步拉動消費的作用。我做過粗略的計算,第一批享受二胎政策的這批家庭,應該是年齡稍微高一點,接近生育期後半期的家庭,這部分家庭對二胎消費的強度應該高於平均的二胎的能力。比較靠譜的估計是多生出來200萬~250萬嬰兒,通過消費系數,各種測算,大概能夠拉動0.2%的GDP。但是這個恐怕要到2016年下半年才開始發力。

第二,房地產去庫存的能力,尤其三四線城市,應該說開始止跌,就是房地產投資開發的速度開始止跌。目前很低,投資開發速度只有2%左右,而且目前為止基本還是逐月往下走。到2016年年中大概止跌,房地產投資開發速度開始往上走。並且2015年5月開始,房地產銷量和價格已經開始上行。

第三,固定資產基礎性投資項目,最近一年以來有所放緩,大量投資項目積壓在各個部委,由於各種原因還沒有落實。所以到2016年上半年,應該開始有所恢複。這也是國家目前的著力點,把已經規劃、資金到位的項目要貫徹下去。

這三件事,導致我們經濟在2016年下半年有一定的回升。但是這個趨勢,恐怕還難以變成一個長期的趨勢,可能我們還要做一到兩年比較艱苦的思想準備,經濟還在出現一定的下行,因為整個結構正在深刻調整。

編輯:陳姍姍

更多精彩內容
請關註第一財經網、第一財經日報微信號


天貓聯合工商聯商會發布白皮書 首次明確送裝服務標準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6-03-11/990553.html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剛剛獲悉,全國工商聯家裝商會於今日下午攜手天貓家裝、菜鳥網絡和數十家行業公司,正式發布《中國家居家裝電商行業送裝服務白皮書》。

每經記者 蔣佩芳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剛剛獲悉,全國工商聯家裝商會於今日下午攜手天貓家裝、菜鳥網絡和數十家行業公司,正式發布《中國家居家裝電商行業送裝服務白皮書》。白皮書首次明確家居家裝送裝服務標準規範,消費者網購家裝的“最後一公里”有望告別亂象。

“近年來,我國電商行業蓬勃發展,但家居這樣一個重服務的行業仍然缺乏統一的服務標準,導致了市場存在無序局面,不利於產業的健康發展。”全國工商聯家具裝飾業商會執行秘書長張仁江稱。

據悉,由於標準和規範的缺失,家裝送裝服務領域存在良莠不齊的情況,約定時間未抵達、私售配件、投訴費時費力等難題依然困擾不少消費者。

此次發布的白皮書從家居建材的分類入手,分別對送貨入戶安裝定義、服務流程、消費者須知保障和投訴等做了詳細解讀。以送貨入戶為例,若商家無法提供免費送貨入戶服務,消費者卻需要此項服務時,額外產生的費用參考標準為,住宅家具大件類每層每件10元。

天貓家裝事業部總經理王立成表示,所有入駐天貓的商家都必須遵守《中國家居家裝電商行業送裝服務白皮書》,若天貓商家無法滿足其承諾,則需向消費者支付違約金或接受平臺相應處罰。

  • 每日經濟新聞
  • 柴剛
  • 每經記者 蔣佩芳

每經網客戶端推薦下載

每經網首頁

美商會希望中美BIT談判2016年底完成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16493.html

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S&ED)召開前夕,第八輪中美工商領袖和前高官對話在華盛頓舉行,經濟協調、市場經濟地位、貿易與投資方面的諸多問題被討論。

據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網站信息,5月18日至19日,第八輪中美工商領袖和前高官對話會議期間,中方代表指出,當前中美關系基本穩定,但風險隱患不容忽視。雙方應管控好分歧,為兩國經貿合作創造條件。應澄清對全球化的誤解,客觀理智考慮對外政策,按照世界貿易組織(WTO)規則解決貿易糾紛。兩國經濟界應積極行動,積累互信,實現雙贏。

與此同時,美國全國商會會長多諾霍則表示,希望中美能在2016年年底完成一份高質量全面的中美雙邊貿易投資協定談判(BIT)。

中美就TPP和RCEP加強對話

此次,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理事長曾培炎和美國全國商會會長多諾霍率領兩國30余位代表,圍繞中美經濟形勢、雙邊貿易投資、中國市場經濟地位、宏觀經濟政策、產業與基礎設施合作、人民幣在國際經濟中的作用等問題展開坦誠討論,形成了許多建設性建議。

會後,中美雙方共同發表了《聯合聲明》,建議兩國政府緊密合作促進全球經濟增長,采取措施推動雙邊經貿關系,開展宏觀經濟政策協調,盡快完成雙邊投資協定談判,就跨太平洋夥伴關系協定(TPP)和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系(RCEP)加強對話,反對貿易和投資保護主義,加強知識產權保護,促進兩國企業在科技創新、“一帶一路”、開發第三方市場、可持續發展、健康醫藥等領域的合作。

中美工商領袖和前高官對話由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和美國全國商會共同舉辦,被稱為中美經濟“二軌”對話,旨在加強兩國經濟界溝通認知,促進經貿務實合作,向政府提供政策建議,為兩國關系發展註入正能量。

期待中美完成高質量BIT

在此次會議後,美國全國商會亦發聲明稱,期待下月在北京召開的S&ED,討論在貿易與投資方面的諸多問題。

“伴隨中國對美投資越來越增長迅猛,中美雙方人士都同意,對於雙方而言最大的機遇就是雙方政府可以在今年年底完成這項高質量且全面的雙邊投資協定談判。” 多諾霍表示,“雙邊政府也可以使用即將到來的S&ED與杭州二十國(G20)集團峰會等場合。”

根據中國美國商會在今年1月發布的《2016年度中國商務環境調查報告》顯示,約四分之三的受訪會員企業表示希望BIT能夠在2018年甚至之前簽署。

此前,據美國財政部與美國國務院於當地時間4月26日宣布,S&ED將在今年6月早些時候在中國北京舉行。美方將派出美國財長盧以及國務卿克里作為美國總統奧巴馬的特別代表出席此屆S&ED。

據美方介紹,此次對話將著重於兩國在短期以及長期具有經濟和戰略利益的雙邊、區域以及全球領域的機遇與挑戰。

據新華社消息,中國國務院副總理汪洋5月16日應約與美國財政部長雅各布·盧通話,雙方就中美經濟關系和第八輪中美經濟對話準備工作等交換了意見。

與此同時,根據路透社報道,盧在此次電話中亦呼籲,希望中國可以繼續進行經濟改革,確保公平對待美國出口商,並減少過剩產能。

當天,中國外交部長王毅應約同美國國務卿克里通電話,王毅表示,中美即將舉行新一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中美人文交流高層磋商,並就籌備二十國集團領導人杭州峰會密切溝通協調。“希望雙方繼續聚焦合作,妥處分歧,保持中美關系健康穩定發展勢頭。”

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是中美雙方就事關兩國關系發展的戰略性、長期性、全局性問題而進行的戰略對話。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