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香港熱錢的來龍去脈及對中港股票市場的影響 摸啊摸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bce994010192xr.html

1,香港熱錢來源

 

由於香港是金融自由港,所以海外以歐、美、亞洲(香港以外地區)為主的資金素有投資香港金融資產和房地產的習慣(股票市場+債券市場+房地產)。

 

香港金管局自10月20日以來,連續出手干預港元匯率(其實是被迫的),買進外匯賣出港元,累計入市24次,注資金額達932.38億港元,如此密集快速的海外資金流入香港是不同尋常的情況,因此將這932.38億港元稱為熱錢(HotMoney),在本文中簡稱「香港熱錢」。

 

與之對比,2011年從香港淨流出700億港元。

 

(註:香港實行聯繫匯率制度,資金流動自由且頻繁,上述熱錢的定義及時間背景有侷限,是較為簡易和模糊的說法。更為深入的定義和計算會更為嚴謹。)

 

2,香港熱錢去向

 

如前所述,海外資金投資香港主要包括股票市場+債券市場+房地產,由於香港房地產市場目前處於高位,香港政府今年10月又宣佈了新一輪樓市降溫措施,提高購房額外印花稅稅率至最高20%,同時向非居民以及公司買家徵收15%的印花稅。所以,目前香港熱錢流向主要是香港股市、香港債市和中國股市。

 

等等......投向香港的熱錢怎麼會流入中國股市?

 

這些熱錢相當一部分進入了香港股市,而其中多數進入了投資內地股市的基金(如ETF-交易所基金)和紅籌國企股。

 

香港熱錢進入內地股市路線圖:

 

香港熱錢買入投資內地股市的基金(含ETF)和紅籌國企股

->這些投資內地的基金(含ETF)將港幣轉換為人民幣購買內地股票

->紅籌國企股在香港籌資(IPO、配股等),其中有少部分資金間接進入內地股市,如新近IPO的人保集團會將部分募集資金用於投資

 

順便說下,香港金管局總裁陳德霖不認同熱錢通過香港進入內地市場,從上述路線圖可以看到陳德霖的這個觀點是不對的,在本文的第4部分還有數據支持。

 

3,對香港股市的影響

 

截止2012年12月17日,香港恆生指數今年累計上漲22%。而在美國股市自10月進入調整的背景下,香港恆生指數卻在近期屢創今年的新高。這意味著有資金看好香港市場,是熱錢流入港股的體現。

 

簡單說下資金看好香港股票市場的原因,香港恆生指數今年累計上漲22%,遠高於美股標普500指數今年累計漲幅12.22%,但是標普500指數目前市盈率14.4倍左右,而香港恆生指數的市盈率在11倍左右,也就是說港股即使大漲後,整體市場還是比較便宜的。至於看好內地經濟反彈等宏觀因素,就不再展開。

 

4,對中國股市的影響

 

如前所述香港熱錢買入投資內地股市的基金(含ETF)和紅籌國企股->這些投資內地的基金(含ETF)將港幣轉換為人民幣購買內地股票。

 

2012年10月20日是重要時間點,因為香港金管局自10月20日以來,累計入市24次。

 

以在香港上市的兩隻ETF為例,從2012年10月19日到2012年12月14日,南方A50(2822.HK)新增管理資產99.468億人民幣,華夏滬深三百(3188.HK)新增管理資產89.367億人民幣,合計換算為236億港元,扣除掉指數上升部分的增值(滬深300指數從2139.66點到2355.86,上升10%),實際帶來新進入內地股市資金超過212億港元,這些錢是實打實的從香港來的資金(其中部分是熱錢、部分是存量)流入內地買起指數!還只算了2只ETF,其他香港投資內地的基金、投資紅籌國企輾轉入市的資金還沒算,實際流入內地股市的香港資金更多。

 

所以說,近期中國大盤藍籌是海外熱錢拉起來的也不為過!(其他因素包括市場本身較低有上升空間、大量的QFII獲批等等...)

 

順便說下,這也是內地銀行股大漲的重要原因之一,因為滬深300和A50這些重磅指數的重磅標的就是銀行業,佔滬深300指數權重20%出頭。

 

我們可以看到ETF在此過程中起到的紐帶作用十分大,現在內地股市也有兩隻投資港股的ETF基金,分別是華夏恆生ETF和易方達恆生中國企業ETF。以後如果見到內地大量資金申購、買入這兩隻ETF基金導致香港恆生指數和中資走強也不要奇怪。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1443

衛計委最新政策解讀及對互聯網醫療的啟示

來源: http://www.gelonghui.com/portal.php?mod=view&aid=2175

衛計委最新政策解讀及對互聯網醫療的啟示
作者:徐寧寧  凡凡


編者按:第一作者徐寧寧為互聯網醫療的跨界人士,6年新聞記者經歷,4年騰訊和新浪高級經理,長期從事整合營銷與商務推廣,也是一名財經作家,著有《網絡營銷的小眾時代》,凡凡為我司珍立拍合夥人,上市後將接替我成為新公司的CEO。

一、遠程醫生和互聯網醫療不是一回事兒

政策:國衛醫發【2014】51號《國家衛生計生委關於推進醫療機構遠程醫療服務的意見》

關鍵詞:跨區域分級診療、優質資源下沈、北京醫院對地區醫院、打破醫院信息孤島、醫患溝通。

政策緊迫度:★★★★★

原文摘要:遠程醫療服務是一方醫療機構邀請其他醫療機構,運用通訊、計算機及網絡技術(信息化技術),為本醫療機構診療患者提供技術支持的醫療活動。醫療機構運作信息化技術,向醫療機構外的患者直接提供的診療服務,屬於遠程醫療服務。

解讀:國家對各個醫院之間的信息孤島深感憂慮,為了從全局出發,優化醫療資源配置、實現優質醫療資源下沈,衛計委推動中心醫院和地區醫院形成“醫聯體”,進行戰略平衡。具體方式是通過建立跨區域分級診療機制、信息化工程和推進遠程醫療服務。

此政策再次讓我們看到國家深化醫改的決心。大家都知道,美國遠程醫療蓬勃發展得益於奧巴馬的平價法案——以醫療價值來決定賠付金額,這促使醫生盡量減少病人複發的可能,以及可以遠程解決的問題不再主動推動患者積極複診,以降低社會總成本,同時也可以自身受益。那麽遠程醫療的意義就體現出來了。而中國的醫保剛開始試點賠付遠程醫療,即使未來全面放開,也可能在比較長的時間內,是以實際完成的診療數量來決定付費。那麽以目前較低的醫保診療費用來說,醫生和醫院的動力嚴重不足。

從目前這個政策,我們似乎可以管中窺豹,政府希望看到的結果是:就一些比較可以標準化治療的單病,其醫療水平和共享能夠形成有效的臨床路徑,從而降低單病成本,提升單病治療效能。屆時對常規疾病,我們最關心的問題不再是,去哪里看病、去哪里找最好的醫生。而是找哪個醫療機構看病成本最低最方便,哪種治療方案性價比最高,哪種方案是相對於醫院和病人來講,都是最佳的診斷方式、治療方式和康複方式。不但並不排斥遠程醫療,而且這種技術手段是一種有效的輔助方式。

順便辟一個謠之前大肆宣傳的“禁止醫生開展遠程醫療服務”,其實屬於故意偷換概念,危言聳聽。流言的基礎來源於衛計委的法規:“遠程醫療的參與兩端和責任主體為醫療機構”,而醫生不是醫療機構,所以按目前規定只能是在醫療機構內可以開展遠程醫療服務,政策一直如此,根本不存在所謂禁止醫生行為的新意見,而且《意見》清楚表示了遠程醫療的範圍和醫生在遠程醫療時的職責。

那麽這里要表明,不明真相者首先誤讀了政策中“遠程醫療”和“互聯網醫療”的概念,上面引用了原文,遠程醫療是指提供“診療”服務,而不是指“互聯網醫療”,現狀是真正的互聯網醫療還在不斷探索中,互聯網目前及未來也不可能解決所有的醫療問題,不過可以和線下醫療構成“互相競合”的生態,隨之不斷演進,都能形成有效的解決方案。

其次,國家在遠程醫療方面的關註點並不在醫生身上,更不可能對醫生進行相關方面的禁止,或者出現大家臆想的禁止醫生使用互聯網醫療工具問題。2014年9月,衛計委醫政醫管處處長王楨公開表示:“我們一直鼓勵醫生在個人微博、微信等網絡通訊工具上服務更多的患者……醫生理應扮演好患者的健康咨詢師角色。”

機會:遠程醫療服務平臺。可供允許的項目主要包括:遠程病理診斷、遠程醫學影像診斷、遠程監護、遠程會診、遠程門診、遠程病例討論等。目前遠程醫療的技術提供機構很多,如……,但在遠程會診、病例討論更適合一些互聯網醫療咨詢平臺。未來當推進醫生自由執業後,每個醫生為其診療行為獨立負責,或者從權利義務角度來說,和醫療機構處於同等主體地位的時候,由法律而不是政策來進行規範的時候,這些過渡性政策自然就會終止,同時在部分落後地區可能會更加激進地試點,我們接著往下看新政策。

規模:百億以上

二、遠程教學查房可獲最細顆粒度數據

政策:發改委【2015】84號《關於同意在寧夏、雲南等5省區開展遠程醫療政策試點工作的通知》

關鍵詞:繼續教育、遠程醫療信息系統、試點資金自籌

政策緊迫度:★★★★★

原文摘要: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衛生計生委研究決定,同意寧夏自治區、貴州省、西藏自治區分別與解放軍總醫院,內蒙古自治區與北京協和醫院,雲南省與中日友好醫院合作開展遠程醫療政策試點工作。醫院可以設立遠程醫療診室,遠程視頻會診、病理診斷、影像診斷、遠程監護、手術示教指導、遠程門診咨詢和遠程教學查房。

解讀:是第一個政策的具體落實。這說明,國家急於建立試點進行實踐,並看到效果。甚至可以建立突破原有醫療模式的遠程醫療服務模式和運營機制。

《通知》中提到,“以上項目均需自籌資金進行”說明國家已經意識到上輪醫改失敗的原因之一就是完全行政主導,所以也不能完全解決資金和運營效率問題,這次明顯釋放了自由市場化的信號,民營資本大有可為。

其中,遠程教學查房,就可涉及到“醫對醫“的遠程疑難病例討論、危重病例托管、教學查房和講座培訓等。在住院期間,患者通過視頻、音頻和書面資料進行病歷信息的完整傳輸,專家在詳細詢問了患者的相關情況後,根據檢查結果及影像學資料,對聯網醫院醫務人員提出的臨床問題進行解答,提出診療建議,這樣就可獲得最細顆粒度數據(臨床上最有價值的部分“醫囑”)。

2014年9月,陜西省西京消化病醫院首次將最新的谷歌眼鏡技術應用於臨床遠程查房,讓千里之外的專家教授如置身現場般閱片、查體和討論,並制定治療方案。這既體現了醫療機構對於尋找互聯網工具進行遠程幹預的急迫性,也說明了國家對此項新生事物的認同和支持。

據統計,漸江省每年能夠開展20000余例遠程專家會診、近千例遠程持續監護、250 余次遠程教學查房、300 余次基於臨床案例的遠程專題教學和學術研討、350 余次遠程健康知識講座。在遠程繼續教育平臺尚屬不成熟的現狀下,這個數量說明了這部分市場的需求之大,而這個閉環和這些數據規模,也會幫助各位創業者到尋找到未來移動醫療的真正的產品方向之一。

機會:遠程繼續教育平臺及遠程教學查房技術(醫對醫再對患)

規模:數十億


湘雅骨科與新疆克拉瑪依中心醫院成功開展首次遠程教學查房


西京醫院醫生佩戴谷歌眼鏡向出差在外的教授進行病例匯報、閱片

三、臨床路徑管理提升診療透明度

政策:衛計委發布《關於印發進一步改善醫療服務行動計劃的通知》

關鍵詞:診療透明度、臨床路徑管理、優化流程、急慢分治

政策緊迫度:★★★

原文摘要:在三級醫院逐步轉診高血壓、糖尿病、心腦血管疾病、呼吸系統疾病、腫瘤、慢性腎病等診斷明確、病情穩定的慢性病患者,由基層醫療機構實施治療、康複、護理、複查、隨訪,緩解三級醫院就診壓力。

解讀:這個通知主要還是希望緩解三級醫院的壓力,實現分級診療和雙層轉診的一個具體落實,即在住院時確定診斷以後按標準路徑進行治療。另外讓慢病在基層管理起來後,可以提高醫療資源的均衡配置和運營效率。同時說明我們也接受了海外先進的醫學理念,即診斷明確的慢性病,最重要的是“疾病管理”而非過度診治,同時要有效降低社會總成本。因此現在慢病管理的移動醫療創業項目特別多,已經超過200個,一類是醫生的隨訪工具,如杏仁醫生、青蘋果健康等。一類是智能硬件監測患者生理和病理指標,如益體康和糖護士等。但是這兩種工具的問題都是,這些數據理論上暫時不能用於指導醫患,也不能用可穿戴設備采集的數據來做確診,不管是在法律上還是臨床的精確度上都有欠缺。

數據不被廣泛應用於臨床診斷,所以此類模式的慢病管理工具也都是不溫不火。要想實現輕問診向更深入的方式轉變,依托醫院和把線下做重都是“術”的層面,但從宏觀上來說,道還在於順勢而為,如何以市場的角度做出提升“診療透明度”、優化“臨床路徑管理”的產品。而其中一個天王山將是“學術”,誰能占領學術制高點,誰能獲得大量真實數據證明其療效,並發表頂級醫學雜誌,將會獲得大發展!

機會:分級診療雲平臺、醫生臨床隨訪工具和科研管理工具

規模:數百億以上,將會改變疾病診療的方式,成本結構和醫患溝通的方式,未來互聯網醫療決勝的主戰場!

(未經允許文章不可盜用,轉載請註明出處和作者,願意與Dr.2交流的請加微信號:282309572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1207

鋼鐵業何去何從?美國去鋼鐵產能經驗及對中國的啟示

來源: http://www.gelonghui.com/portal.php?mod=view&aid=2250

本帖最後由 jiaweny 於 2015-4-26 11:42 編輯

鋼鐵業何去何從?美國去鋼鐵產能經驗及對中國的啟示
作者:付略

20世紀70年代以來,石油危機、布雷頓森林體系瓦解、亞洲金融危機等一系列事件對世界經濟造成巨大沖擊,西方國家工業產值急劇下滑,內部矛盾不斷,同時,美國的經濟霸主地位不斷受到日本和歐洲的挑戰,全球產業結構調整和產業轉移大勢所趨。在此背景下,西方國家鋼鐵需求萎縮,產能過剩、人員冗余、企業盈利變差等問題突出,鋼鐵行業去產能過程不可逆轉。縱觀鋼鐵強國去產能的過程,實際上也鋼鐵產業結構調整的過程。產業結構調整必定伴隨著落後產能的淘汰和轉移,同時去產能也是產業結構調整最核心的問題,各國政府均將之視為政策目標和行業健康持續發展的必要條件。

一、美國鋼鐵產能過剩的原因分析

1、進入工業化後期,美國鋼鐵需求增速下滑;制造業及鋼鐵工業的地位在下降

20世紀80年代後期,隨著冷戰結束和日本歐洲經濟的迅速崛起,美國的經濟戰略發生了重大變化,開始把重心轉到發展高新技術產業上。產業的轉移造成鋼鐵行業固定資產投資增速的下降,設備的更新和維護出現滯後,最後變成落後產能。

圖表1  美國歷年制造業增加值占GDP比例


數據來源:美國經濟分析局

在產業結構調整上,美國不斷改進改進農業生產設備和農業技術,在農業勞動力絕對人數大量轉移的同時,農業的產值占GDP的比重由二戰後的8%遞減到1%以下。

第二產業由戰後的800多億美元增加到近30000億美元,增長了30多倍,但占GDP的比重卻有30%左右下降到12%。第二產業內部的建築業產值有所下降,但就業人數從1990年以來逐年增加。從制造業內部構成來看,包括通訊設備、計算機及電子制造業、航空航天、生物工程等行業產值占比呈持續上升趨勢,化工制造業占比相對平穩,金屬制品制造業、交通運輸設備制造業、機械制造業和食品制造業占GDP比重下降幅度較大。

第三產業產值占GDP的比重呈顯著上升的趨勢,目前已經上升到80%左右。從20世紀90年代中期開始,美國服務業逐漸取代鋼鐵、汽車、建築等傳統支柱產業,成為支撐美國經濟的主要產業。

圖表2  2012年美國制造業細分行業總產值


數據來源:美國經濟分析局

2、西歐和日本鋼鐵企業崛起,美國鋼鐵企業國際競爭力下降,受進口沖擊較大

20世紀60年代以前,美國以其完善的公司組織結構、生產聯合化、設備大型化、經濟規模合理而長期保持全球領先地位。然而20世紀60年代後,其他國家和美國在這方面的差距正在縮小,日本開始在工資和基建成本方面已經超過了美國,主要原因如下:

——隨著技術的進步,世界範圍內鋼鐵工業燃料的消耗在大大降低,美國五大湖和內陸地區的鋼鐵企業原有的資源優勢在50年代後逐步消失。

——大規模海運成本的降低,使得在沿海地區興建大型鋼鐵企業成為更具有優勢的一種產業布局選擇,這也使沿海建廠的日本鋼鐵企業在產品價格方面更具有競爭力。

——日本鋼鐵工業是“外向型”產業,即鋼材產量的30%左右用於出口,美國是其重要的出口國,這也使美國鋼鐵工業直接面對日本鋼鐵工業的競爭,而美國鋼鐵產品成本要遠遠高於日本鋼鐵產品的成本,從而使美國鋼鐵企業失去競爭優勢。

可以說,自20世紀70年代起美國鋼鐵企業在技術創新、技術應用、設備投資、生產規模等方面開始落後於日本鋼鐵工業,造成美國鋼材進口占比的逐年擴大。1960年,美國進口鋼鐵400萬噸,占其產量的4%;1970年,進口1460萬噸,占比11%;1989年,進口2205萬噸,占比22.5%。

圖表3  美國、歐盟、日本的粗鋼產量和凈出口對比

數據來源:AdamsandMueller(1986)

3、生產成本(尤其是勞動力成本)高企

1984年,美國噸鋼主要投入成本為403美元/噸,分別比歐盟、日本、巴西和韓國高89美元/噸,101美元/噸,107美元/噸和147美元/噸。二戰結束至1973年的28年時間里,工會多次罷工,最長一次歷時180天,每次罷工基本都以工會的成功和鋼鐵企業的妥協而結束,工資成本成為美國鋼鐵行業的一個重大負擔。

圖表4  1984年美國與其他國家噸鋼主要投入成本對比


數據來源:AdamsandMueller(1986,107)

4、技術路線過早鎖定,同時設備結構落後

美國鋼鐵工業的技術路線過早鎖定,設備投資和國際上鋼鐵工業技術革新(如LD轉爐、連鑄、大型高爐、計算機控制軋機等)不同步。而日本及部分歐洲國家則是同步將這些鋼鐵工業新技術進行應用與創新,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同時,設備結構落後也是美國鋼鐵工業技術進步的瓶頸,特別是軋制加工工序當中有相當多的設備無法滿足用戶的“小批量、多元化”需求。

5、產業調整政策執行力較差

20世紀70年代,美國國內由於反托拉斯法嚴格執行,美國沒有出現同日本一樣強有力的鋼鐵聯盟、產業研究會等業界團體,加之早期企業的兼並重組方案也沒能通過議會審核,導致美國工業在產業調整方面缺乏有效的執行力及靈活性,自接影響了美國鋼鐵企業對落後產能的淘汰及新產能的形成。

二、美國去鋼鐵產能的措施

1、政府保護

以兩次石油危機為標誌的西方發達國家工業化結束之後,美國對鋼材的需求大幅下降,為了保護國內市場,美國先後實行了“汽車自願限額協議”和“鋼材自願限額協議”,但這一切沒有阻止鋼鐵行業走下坡路的局面。

自上世紀80年代開始,由於效益低下,美國鋼鐵工業無法吸引必要的投資來對鋼鐵行業進行升級改造。盡管有美國各級政府及機構提供的資金和政策支持,如80年代美國政府提供的補貼超過300億美元,鋼鐵企業的折舊年限從12年縮短為5年等,但仍無法減輕鋼鐵工業的經營壓力。美國開始鼓勵外國公司在鋼鐵領域從事經營活動,這對美國鋼鐵工業的更新改造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1983年9月9日,里根總統發表了《國際投資政策聲明》,這是美國歷史上首次由總統發布的歡迎外國來美投資的聲明。

盡管美國政府提供了包括補貼在內的保護措施,但由於生產工藝裝備落後,人員負擔過重,嚴重缺乏資金等,使得美國鋼鐵工業積重難返,終於在1998年末開始出現危機,先後共有31家鋼鐵公司申請破產保護或倒閉,大約占全國鋼鐵企業總數的近一半,數萬鋼鐵工人失去了工作。

到2001年,當鋼材價格下降到新低時,時任美國總統布什在6月宣布對美國鋼鐵業提供保護,並提出了三項措施,一是努力減少全球的過剩鋼生產能力;二是努力消除補貼和市場不公正現象;三是按照1974年的貿易法第201條款開始就“實施保護”進行調查。

2002年3月5日,政府宣布對美國國內鋼鐵業實施保護,對部分進口鋼材實施為期3年的關稅配額保護,希望能給美國鋼鐵業一個“喘息的空間”,促使其進行結構調整和增強競爭力。其具體講就是從2002年3月20日起,美國對進口的板坯、板材、長材等10個鋼材品種實施為期3年的征收8%~30%關稅或配額限制(即201條款)。

除了設置關稅及配額外,美國還將對進口鋼材實行許可制,以使美國政府能夠及時了解鋼材貿易的信息及變化趨勢。同時還宣布美國總統有權根據形勢的變化隨時更改或終止這一措施。

2、大量兼並重組

美國政府的保護措施本身並沒有重組與聯合的內容,美國政府對美國鋼鐵企業具體的結構重組並不介入,而是利用市場配置資源的力量,由企業和投資者按照市場的原則進行結構調整,兼並重組,淘汰落後產能,提高行業集中度。一方面,在市場壓力下,那些虧損的企業不得不申請破產保護或關閉,從而減少鋼產量,緩解市場供給壓力;另一方面,那些幸存的企業積極通過聯合和並購實施低成本的擴張。最終,實現了產業振興,不僅使產業的產能利用率顯著回升,同時也使鋼鐵企業重新盈利。

3、大幅提升管理效率

先進的企業管理曾經給美國企業帶來過輝煌,鋼鐵行業也不例外。以美國紐柯鋼鐵公司為例,它擁有十分精簡的管理機構。1993年,紐柯產鋼600萬噸,員工5000人,總部人數僅有21人;2004年,產鋼超過1900萬噸,總部人數約有50人,管理人員與員工比例約在1:300。其總部職責主要是戰略規劃與控制、財務監控與資金集中管理,經營充分放權至一線工廠,管理層級保持在4級,扁平化的管理層級和精幹的管理隊伍提高了決策速度,也為周期下行時成本費用的控制創造了條件。

4、環保倒逼

同其他發達國家一樣,美國鋼鐵工業也面臨環境汙染、節能減排的問題。為此,美國鋼鐵行業積極推廣最新的工藝流程,實施節能降耗。其主要措施有:先後投入數十億美元淘汰效率低的老舊設備,應用噴煤技術以減少焦炭用量,使大多數鋼廠關閉其煉焦爐,轉而進口焦炭,以減少能源消耗;對高爐進行技術改造,增設了頂壓發電,提高了爐頂氣體利用率;配合使用預熱廢鐵的電爐熔煉,為電爐提供熱鐵水;采取熱裝熱送、直接熔煉等技術,並率先開發出廢鋼電爐薄板坯連鑄連軋工藝,盡量減少工序轉換過程中的能源消耗。通過環保倒逼,逐步淘汰技術落後、汙染嚴重、生產成本過高、市場競爭力弱的企業。

三、美國去鋼鐵產能的效果

1、產能方面

據統計,1997年12月31日至2003年10月6日,美國淘汰了大量落後產能,期間共有41家企業宣布破產,涉及粗鋼產能大約5280萬噸。當然,這其中有相當多的產能後來又重新投入生產,但其中仍然有大約1500萬噸產能被關閉了。

2001年時,美國共有19家板材生產企業(7家為主要企業),其中有超過40%的企業處於破產中或處於嚴重的財務困境。通過一系列的聯合重組,到2008年美國板材生產企業數量減少到只有9家,其中4家為主要企業。

2、行業集中度方面

全球第二次並購浪潮對美國鋼鐵行業影響巨大。本世紀初至今,美國鋼鐵行業CR4大幅提升,2010年達到70%。

圖表5  1991-2010年美國鋼鐵行業CR4


數據來源:Bloomberg

3、就業方面

美國鋼鐵行業從業人數變化情況:1974-1984年,下降53.9%;1980-1990年,下降53.1%;1990-2000年,下降27.7%;2000-2010年,下降36.7%

圖表6  美國鋼鐵行業從業人數


數據來源:美國統計年鑒2012、美國制造業統計1994

4、行業盈利方面

1994年至2001年,美國鋼鐵行業平均毛利率5.8%;經過行業並購重組,美國鋼鐵行業平均利潤率有所上升,2002-2008年平均值為11.73%;2008年金融危機後,美國鋼鐵行業處於逐漸恢複的過程中。

圖表7  1994年至今美國鋼鐵行業毛利率


數據來源:Bloomberg

四、美國去鋼鐵產能過程對中國的啟示

1、大幅提升管理效率

受體制等因素的影響,中國鋼鐵行業勞動生產率較其他鋼鐵強國明顯偏低。西方鋼鐵強國在鋼鐵行業產能過剩調整期均有過大規模產業工人分流的現象,歐盟還出現過鋼鐵企業私有化的浪潮,這些因素都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而中國鋼鐵行業一直受政府保護,加之國有企業規模巨大,造成龐大的過剩人員,給企業造成較大負擔。同時,西方鋼鐵強國註重提高生產自動化、設備大型化和管理科學化程度,也大幅提高了生產效率。

圖表8  鋼鐵強國不同時期勞動生產率對比


數據來源:MRI

2、持續地技術創新

從全球鋼鐵行業發展的歷史來看,世界鋼鐵生產中心的前幾次轉移都伴隨著重大的科技創新和生產成本的下降。如日本從20世紀50年代大膽引進氧氣頂吹轉爐、連鑄以及連鑄連軋等新技術,在沿海新建大型鋼廠,逐步顯示出優越性。而美國一直因循守舊,沿用平爐、模鑄等落後工藝技術,生產效率低、消耗高、成本下降慢。反觀20世紀後世界鋼鐵生產重心向中國轉移的過程可以發現,國內並沒有出現革命性的技術。這可能說明兩個事實:一、鋼鐵行業的技術突破已經變得相當困難,或者換種說法,新的重大技術需要投入巨大的資金,且風險極大;二、國內鋼鐵企業、科研院所的技術創新能力與國外還有差距。通過拉開企業之間的生產技術差距,規避同質化、低水平市場競爭,使技術創新能力差的企業被自然淘汰。

3、環保倒逼

環保倒逼不僅在美國鋼鐵企業去產能過程中發揮過作用,在日本和歐洲鋼鐵企業的去產能過程中同樣起過重要作用。中國當前面臨較為嚴峻的環保現實問題,通過環保倒逼鋼鐵企業進行技術改造,也能達到優勝劣汰的目的。由於監督不嚴和地方保護主義的存在,中央公布的環保方面的法律、法規所起的約束性不大。國有企業做得相對好一些,在環保上投入較多,也能大體上對照環保標準排放,但大多數不能達標,民營企業做得要差得多,不僅在環保上投入不多,更是沒有按照環保要求來排放。國有鋼企是高附加值、高成本、高費用的代表;民營鋼企是低附加值、低成本、低費用的代表。二者的利潤差異在50元/噸左右。民營企業的低成本一方面來自管理的高效率和對成本的控制,另一方面來自於環保投入少。如果嚴格實現環保標準,或將扭轉國有鋼企和民營鋼鐵的成本差異,把原來低環保投入的落後產能變為行業的高成本區,用市場化的方法淘汰。

4、就地發展第三產業吸納鋼鐵行業過剩人員

眾所周知,在鋼鐵行業去產能的過程中,不可回避的問題是過剩人員的安置。在美國去鋼鐵產能的過程中,汽車、造船等下遊制造業的興起有效地帶動了高級鋼材的需求,使得鋼鐵企業進入良性循環,改變了鋼鐵企業的競爭環境;第三產業的繁榮,吸納了鋼鐵行業的過剩人員,同時也改變了經濟增長的方式,使經濟逐漸擺脫了對鋼鐵等重工業的依賴。國內當前面臨的情況與其他鋼鐵強國有所不同,改革開放後,中國的勞動力要素與國外的資金、技術等要素相碰撞的結果,是鋼鐵工業與其他工業齊頭並進,未來出現新興的汽車、造船等重量級的用鋼行業的可能性不大,因而通過發展第三產業吸納鋼鐵行業過剩人員顯得更為重要。

5、順應全球鋼鐵生產重心轉移的歷史趨勢,讓鋼鐵產能“走出去”

縱觀全球鋼鐵生產重心轉移的歷史可以發現,促進鋼鐵生產重心轉移的動力主要有:新興消費市場的崛起、革命性生產技術的發明、生產成本窪地的形成等。中國雖然是當前全球鋼鐵生產的重心,但隨著國內鋼鐵消費市場逐漸飽和、生產成本的提高,以及全球化和產業轉移的深入,這一地位也會被逐漸削弱,鋼鐵產能“走出去”是必然趨勢,提前進行戰略布局是極為必要的。

生產重心轉移的動力主要有:新興消費市場的崛起、革命性生產技術的發明、生產成本窪地的形成等。中國雖然是當前全球鋼鐵生產的重心,但隨著國內鋼鐵消費市場逐漸飽和、生產成本的提高,以及全球化和產業轉移的深入,這一地位也會被逐漸削弱,鋼鐵產能“走出去”是必然趨勢,提前進行戰略布局是極為必要的。( 來自鋼聯資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204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