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即使沒有富爸爸 書中自有富爸爸 以清崎為師用「好負債」月賺六位數

2010-11-29  TWM




台北市士林區青商會會長盧集義,父母親是單純的上班族,沒有富爸爸與富媽媽的他,以《富爸爸窮爸爸》作者羅伯特.清崎為師,靠著一個理財觀念的大改變,年僅三十一歲,累積上千萬元身價,他是如何做到的?

撰文‧謝富旭

六年前,盧集義二十五歲,人生路途上遇到兩條岔路,讓他面臨抉擇!

第一條路是:要不要繼續做他已經做三年之久的物理治療師?這是一份收入穩定的工作,月薪約五萬元;然而工作內容單調、乏味,長期間缺乏成就感,讓他對工作愈來愈提不起勁來。

實踐富爸爸理論 不再領死薪水第二條路則是,徹底實踐《富爸爸窮爸爸》一書作者羅伯特.清崎(Robert Toru Kiyosaki)的理論,成為一名專業的投資者,大膽追求財富自由之路。

事實上,在辭掉物理治療師之前,盧集義已經是清崎現金流理論的忠實實踐者。他在台北縣買了一戶中古公寓,隔成四間房間出租,扣除每月房貸本金及其他必要支出後,每個月還有近一萬元的「淨現金流」。

在擔任物理治療師期間,他為了實踐清崎的理論,踏進了房地產界。原本只想物色報酬率較高的房子作為出租之用,卻好運地碰上房地產榮景,幾筆中古屋買賣,讓盧集義賺近二百萬元。

這幾筆獲利,使盧集義更篤定地走向專業房地產投資客之路,向上班族生涯說拜拜,成功地實踐了清崎的現金流致富理論。

過去七年多來,盧集義看過上千戶房子,為的就要精挑細選找出租金扣除房貸本利支出後,還能出現正現金流的物件。目前的他,擁有三戶房子,隔成總計二十間套房出租,背負房屋貸款達一千一百萬元。

「富 爸爸羅伯特.清崎教我的最重要的一堂投資課是,先搞清楚什麼是好負債?什麼是壞負債?」盧集義說,「如果是好負債的話,即使背再多負債也不怕;如果是壞負 債的話,最好一毛錢也不要欠人家!」現金流三招 房地產、股票與開店在盧集義眼中,所謂好負債就是能創造正現金流的負債。比如說,你向銀行貸款五百萬元買一戶房子,房貸本金與利息再加上其他開支,假設每 個月須繳三萬元,如果這戶房子每月能收租三萬元以上,代表這筆五百萬元房貸,能為你創造正現金流;講白話一點,就是能為你「生錢」的好負債。相反地,如果 你向銀行借錢,是用來買車、出國遊玩、買奢侈品等無法帶來正現金流的用途,那這種負債就是「壞負債」。

盧集義在鑽研羅伯特.清崎所有富爸爸系列的書籍後發現,能穩定帶來現金流的投資標的不外乎三種——房地產、股票與開店做生意。房地產每月能帶來租金收入,股票每年有現金股利,開店做生意則每天都有營業額。他辭去物理治療師後,決定每樣都去嘗試。

首先的嘗試就是房地產。但盧集義的問題是資金不足,單靠原本四間套房創造每個月近一萬元的正現金流,還是不足以維持生活開銷。於是,清崎《富爸爸》書中所傳授的第二個觀念——合作,便派上用場。

盧集義於是找了許多好朋友一起研讀富爸爸書籍,然後糾集認同書中理念的朋友一起集資,包括他在內總計四人,一人出資一百萬元,合計四百萬元,搜尋適合的投資物件。

四 百萬元自有資金,約可操作至少一千三百萬元的房地產物件,選擇的範圍更大。幸運的是,這四位年輕人初闖房地產市場時,是房地產景氣正從SARS(嚴重急性 呼吸道症候群)谷底快速翻升的二○○四年。在還未正式當包租公之前一年多的時間,靠著幾筆買賣,竟賺進了八百萬元,一人分得二百萬元利潤。

「賺 房地產買賣差價,不是我們的本意,但時機來了,卻很難抗拒!」即使如此,盧集義想當包租公的初衷一直沒改變過,他把賺房地產差價的短線獲利,陸續投入套房 出租的長期投資。「賺差價是可遇不可求,算是意外之財,穩定的租金收入才能長長久久!」從七年多前,買進第一戶舊公寓隔成小套房出租迄今,盧集義個人目前 已經擁有三戶房子,總計隔成二十間套房出租。這三戶房子的房貸從原本一千四百萬元,經過幾年的本利還款後已降至一千一百萬元。每個月可收租十二萬五千元, 但每月貸款加支出計六萬五千元。

以盧集義常掛在嘴邊的話來說,這二十間套房每月可創造六萬元的正現金流;這當中的潛在獲利,還不包括大台北地區房地產過去六、七年來驚人的增值。

由於房子增值,盧集義向銀行貸款的額度也水漲船高。他不惜向銀行增貸,以增加「好負債」,投入清崎富爸爸理論的第二個實驗——開店做生意。

為了尋找好的生意,盧集義參觀了加盟展,而他的第一家店是八五度C北市天母雨聲店,與其他二位朋友合資,占股三分之一。接著又與友人合夥投資御錢殿日式豬排店,並在今年又入股一家泰式料理餐廳。

以房地產為投資主力

開店做生意是每天都可以收現金的投資,但卻是盧集義最辛苦的一項投資。他說,八五度C雖然生意不錯,但利潤率實在過於微薄,投資這三年多下來,僅能維持小賺局面,與他所花的時間與精力不成比例。

至於御錢殿屬於熱食料理,管理上更為複雜,身為餐飲門外漢的他,由於占的股份不低,須負起管理責任,最後因為太累,決定停損,結算個人約虧二百多萬元出場。

盧集義體認到,開店做生意必須很專注,付出極多的時間,模式與包租公大不相同。如果不能專注,盯緊每一個管理上的細節,利潤不容易擠壓出來。於是,今年投資的泰式料理餐廳,他選擇以純入股當股東的方式經營,不涉入經營。

整 體而言,盧集義開店做生意的「富爸爸實驗」目前仍處虧損,還看不到成效。不過,他說,這不代表開店不是一門好生意,「在富爸爸現金流遊戲中,開店是現金流 最豐沛的項目,只是我力有未逮罷了!」第三個富爸爸理論實踐戰場——股市,盧集義也曾嘗試過。不過,在買進股票後,心情容易受股價漲跌而起伏,加上台股中 現金股利殖利率每年穩定高過七%的標的難尋,最後也選擇放棄。

現在的盧集義,把大部分精力放在房地產,以套房出租為主,房地產差價買賣為 輔。除了獨資的三戶房屋二十間套房,與合夥人共同投資的套房將近一百間。即使不當上班族,每月平均收入已達六位數。他把清崎當作富爸爸,以他為師,付諸行 動實踐富爸爸理論,不論成功或失敗,均從中萃取到財富累積的智慧,邁向富裕自由之路。

富爸爸羅伯特.清崎

教盧集義的投資課

第1課:勇於增加好負債,盡量降低壞負債第2課:投資標的首重現金流,資本利得擺其次第3課:團結力量大,資金不足時想辦法找到合夥人

盧集義

出生:1979年

現職:包租公、富裕自由國際管理公司總經理學歷:陽明大學物理治療學系

經歷:物理治療師

盧集義的現金流投資獲利方程式負債-(本金+利息+其他成本)=正現金流如果你以自有資金200萬元,再向銀行借500萬元房貸,購進一戶總價700萬元的中古公寓。

如以你能找到月租金4萬元的物件(約隔成5間套房)為例:40000(每月房租收入)-27500(房貸本金含利息)=12500(每月正現金流)12500×12(個月)=150,000 150,000÷2,000,000=7.5%(年報酬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884

虧損百億燒到本業 面板夢一場空 八十四歲不拚了 許文龍放手奇美電 僵持兩年多的奇美電兩大股東爭執大戲,終於在許文龍家族全面退出奇美電董事會後,畫下句點。宣布退出後的第三天,許文龍在自家宅邸拉琴、宴客,透露出他的好心情。他很清楚,無法再為奇美電打拚,只能選擇放手。 撰文‧賴筱凡 五月十八日,就在奇美集團創辦人許文龍捐贈博物館的那個下午,一場小型演奏會緊接著在許文龍家上演。琴聲如訴,緩緩自小提琴弦上滑出,就好像許文龍這天的好心情一般,在他心裡,企業是一時的,唯有博物館與醫院之於社會的貢獻,才能長存。 這是奇美實業宣布全面退出奇美電董事會後的第三天,許文龍表現平靜,「最困難的時候,已經過了。」貼近許文龍身邊的人士透露,奇美電與群創合併走一遭,經歷整合問題、美國反壟斷訴訟案,乃至於龐大的債務問題,五月十五日奇美實業全面退出奇美電董事會後,許文龍心中的大石終於放下。 據了解,許家不得不壯士斷腕,從去年奇美實業年報可窺一二。過去石化業有「北台塑、南奇美」兩強,奇美實業更是公認的幸福企業,但去年在龐大轉投資的業外損失拖累下,竟繳出五十年來最大虧損成績單,在本業獲利僅七十一.九七億元,不若前三年的逾百億元水準,認列投資損失達一一九億元,最後每股稅後虧損達二.二一元,原來奇美電大虧六四七億元的那把火,已經燒到奇美實業。 幸福企業五十年首見虧損 二○一一年,面板業的景氣蕭條,等不到面板報價回穩,奇美電大虧六四七億元,時任奇美電董事長的廖錦祥,為了奇美電銀行聯貸,擔心到耳中風,「他們都很清楚,聯貸案這關不過,奇美實業也會被拖下水,光看他們手上奇美電股票幾乎都質押,就曉得壓力有多大。」知情人士透露,即使奇美電與群創合併,但給許文龍家族的壓力未減。 眼看奇美電虧損累累,奇美實業只好進行內部大瘦身,「只要資源重疊的部分就整合,cost down再cost down。」奇美實業的員工私下抱怨,「虧錢的明明是(奇美)電子,卻連(奇美)實業也要一起苦。」對於奇美實業五十餘年的幸福企業員工來說,「打從○八年金融海嘯,奇美電大虧開始,奇美實業就不再幸福。」確實,過去一年來,奇美實業的營運費用大幅削減,以前一年營業費用得支出一四八億元,去年縮減到八十六億元。「(奇美實業總經理)趙令瑜上台後,整頓得很厲害,但一切還在常軌。」貼近許家身邊的人士不諱言,趙令瑜節省支出不遺餘力。 一頭灰白頭髮,面對記者追問,趙令瑜總是秉持著低調原則,一貫的笑容、快步離開,但奇美實業上下都知道,這位從基層做起的總經理,採購人員在他眼皮底下,很難搞鬼。 如果年輕三十歲 就跟它拚不過,奇美電的虧損壓力越來越大,即使奇美實業的塑化本業撐住,卻挺不住轉投資的虧損一再擴大。 甚至,奇美電兩大股東之間的矛盾,還倒打奇美實業一巴掌。 奇美電內部人士透露,在群創班底進入奇美電之後,奇美電董事長段行建把採購、財務等大權一手攬,過去奇美實業提供奇美電需要的塑化原料,可是,去年奇美實業送去的報價,居然被打回票。 這看在老奇美人眼裡,幾乎是大忌,「或許兩家公司的關係不若以往,但面對奇美電這種態度,奇美實業能忍嗎?」對此,奇美電發言人陳彥松回應,任何採購案都有其程序,奇美電不會因供應商不同而有差異,實在無需擴大解釋。 隨著外界不斷用放大鏡檢視奇美電兩大股東的關係,許文龍家族與鴻海之間的裂痕更大。就在奇美電董事會召開前兩周,許文龍家族的代表直接向段行建開口,決定全面退出奇美電董事會。段行建馬上表達挽留之意,卻已留不住許家要退出奇美電的決心。 「我很清楚,如果今天年輕個三十歲,還可能跟它(面板)拚,但我已經八十四歲,能做的有限。」許文龍曾私下和身邊的人如此透露。 最終,奇美實業不得不放手,「或許(許文龍家族)退出,對奇美電好、對奇美實業也好,許董、廖董都比以往寬心得多,所以還能釣魚、拉琴,心情也不像去年跟著銀行聯貸起伏。」知情人士說。 面對外界猜測是否要將股權轉手中資,或讓奇美電引入其他策略聯盟對象,許家人揮了揮手,「許董的立場很清楚,他是重然諾的人,答應銀行團的(對奇美電)增資都會繼續做,其他的就留給段總安排。」許文龍八十四歲的人生,從石化業起家,拓展到電子產業,要投入面板業時,他曾問當時奇美實業總經理何昭陽一句:「賠了,會不會影響到奇美實業?」何昭陽很明確地回答,「不會。」然而,時光移轉,面板景氣不再如他們當年所想,奇美電的百億虧損終究還是燒到奇美實業門口,為奇美電、也為了奇美實業好,許文龍的面板大業最終還是一場夢。

2012-5-28 TWM




僵持兩年多的奇美電兩大股東爭執大戲,終於在許文龍家族全面退出奇美電董事會後,畫下句點。宣布退出後的第三天,許文龍在自家宅邸拉琴、宴客,透露出他的好心情。他很清楚,無法再為奇美電打拚,只能選擇放手。

撰文‧賴筱凡

五月十八日,就在奇美集團創辦人許文龍捐贈博物館的那個下午,一場小型演奏會緊接著在許文龍家上演。琴聲如訴,緩緩自小提琴弦上滑出,就好像許文龍這天的好心情一般,在他心裡,企業是一時的,唯有博物館與醫院之於社會的貢獻,才能長存。

這是奇美實業宣布全面退出奇美電董事會後的第三天,許文龍表現平靜,「最困難的時候,已經過了。」貼近許文龍身邊的人士透露,奇美電與群創合併走一遭,經 歷整合問題、美國反壟斷訴訟案,乃至於龐大的債務問題,五月十五日奇美實業全面退出奇美電董事會後,許文龍心中的大石終於放下。

據了解,許家不得不壯士斷腕,從去年奇美實業年報可窺一二。過去石化業有「北台塑、南奇美」兩強,奇美實業更是公認的幸福企業,但去年在龐大轉投資的業外 損失拖累下,竟繳出五十年來最大虧損成績單,在本業獲利僅七十一.九七億元,不若前三年的逾百億元水準,認列投資損失達一一九億元,最後每股稅後虧損達 二.二一元,原來奇美電大虧六四七億元的那把火,已經燒到奇美實業。

幸福企業五十年首見虧損

二○一一年,面板業的景氣蕭條,等不到面板報價回穩,奇美電大虧六四七億元,時任奇美電董事長的廖錦祥,為了奇美電銀行聯貸,擔心到耳中風,「他們都很清 楚,聯貸案這關不過,奇美實業也會被拖下水,光看他們手上奇美電股票幾乎都質押,就曉得壓力有多大。」知情人士透露,即使奇美電與群創合併,但給許文龍家 族的壓力未減。

眼看奇美電虧損累累,奇美實業只好進行內部大瘦身,「只要資源重疊的部分就整合,cost down再cost down。」奇美實業的員工私下抱怨,「虧錢的明明是(奇美)電子,卻連(奇美)實業也要一起苦。」對於奇美實業五十餘年的幸福企業員工來說,「打從○八 年金融海嘯,奇美電大虧開始,奇美實業就不再幸福。」確實,過去一年來,奇美實業的營運費用大幅削減,以前一年營業費用得支出一四八億元,去年縮減到八十 六億元。「(奇美實業總經理)趙令瑜上台後,整頓得很厲害,但一切還在常軌。」貼近許家身邊的人士不諱言,趙令瑜節省支出不遺餘力。

一頭灰白頭髮,面對記者追問,趙令瑜總是秉持著低調原則,一貫的笑容、快步離開,但奇美實業上下都知道,這位從基層做起的總經理,採購人員在他眼皮底下,很難搞鬼。

如果年輕三十歲 就跟它拚不過,奇美電的虧損壓力越來越大,即使奇美實業的塑化本業撐住,卻挺不住轉投資的虧損一再擴大。

甚至,奇美電兩大股東之間的矛盾,還倒打奇美實業一巴掌。

奇美電內部人士透露,在群創班底進入奇美電之後,奇美電董事長段行建把採購、財務等大權一手攬,過去奇美實業提供奇美電需要的塑化原料,可是,去年奇美實業送去的報價,居然被打回票。

這看在老奇美人眼裡,幾乎是大忌,「或許兩家公司的關係不若以往,但面對奇美電這種態度,奇美實業能忍嗎?」對此,奇美電發言人陳彥松回應,任何採購案都有其程序,奇美電不會因供應商不同而有差異,實在無需擴大解釋。

隨著外界不斷用放大鏡檢視奇美電兩大股東的關係,許文龍家族與鴻海之間的裂痕更大。就在奇美電董事會召開前兩周,許文龍家族的代表直接向段行建開口,決定全面退出奇美電董事會。段行建馬上表達挽留之意,卻已留不住許家要退出奇美電的決心。

「我很清楚,如果今天年輕個三十歲,還可能跟它(面板)拚,但我已經八十四歲,能做的有限。」許文龍曾私下和身邊的人如此透露。

最終,奇美實業不得不放手,「或許(許文龍家族)退出,對奇美電好、對奇美實業也好,許董、廖董都比以往寬心得多,所以還能釣魚、拉琴,心情也不像去年跟著銀行聯貸起伏。」知情人士說。

面對外界猜測是否要將股權轉手中資,或讓奇美電引入其他策略聯盟對象,許家人揮了揮手,「許董的立場很清楚,他是重然諾的人,答應銀行團的(對奇美電)增 資都會繼續做,其他的就留給段總安排。」許文龍八十四歲的人生,從石化業起家,拓展到電子產業,要投入面板業時,他曾問當時奇美實業總經理何昭陽一句: 「賠了,會不會影響到奇美實業?」何昭陽很明確地回答,「不會。」然而,時光移轉,面板景氣不再如他們當年所想,奇美電的百億虧損終究還是燒到奇美實業門 口,為奇美電、也為了奇美實業好,許文龍的面板大業最終還是一場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041

讀費雪: 優秀的公司,即使高估,也應該抱牢嗎? 淡泊明志 岩棲谷隱

http://hi.baidu.com/yeboyan/blog/item/bc8d9dec445ce62362d09fc3.html

最近重讀費雪的<保守的投資人夜夜安枕>, 費雪是令人尊敬的大師,
在書中費雪反覆提到, 他不會因為優秀的股票高估而賣出,這正是我一直以來也不能理解的.

費雪舉自己的例子說明,當時他的一些客戶在買入德州儀器之後,利潤達到100%,希望他賣出,
費雪勁力說服他們不要賣,
後來利潤達到125%的時候,客戶施加更大的壓力,
那些客戶的觀點是,他們同意德州儀器是一個優秀的公司,
但現在確實漲的太高了,現在賣出將來等待股市回調的時候再買入,於是他們賣出了德州儀器.
後來,幾年後一次股票市場的調整,德州儀器暴跌,跌幅達到80%,
但是即使是跌80%之後的價格,仍然高於當初那批人賣價的40%多,
而且又過了幾年之後,德州儀器的價格不但恢復,而且超過前期高點的一倍.
費雪的意思是,如果是好的公司,即使是高估的時候,抱牢不放也是好的策略,

我從前後文揣測他這樣做的理由是:
   1) 根據費雪的經驗,很少有人在賣出一個好股票之後,還能在更高點買入的.他們會一直觀望等待,但這個股票再也不會回到他們心理價位.
   2) 雖然現在價格高估,但因為他是優秀的企業,隨著企業的發展,幾年後這個價格就不顯得高估了.
   3) 如果當時賣出了高估的優秀的股票,那麼手裡得到現金,非常大的可能是買入另外一些沒有高估,但不夠優秀的公司. 做股票的人很少能長期在手裡保持大量現金的.不是買這些股票就是另外一些.

但其實我一直也不是很同意這樣的觀點.我有個詭辯式的推論:
既然德州儀器曾經暴跌80%,比方說100元跌到20元,那我推測德州儀器存在過非常高估的時候,
即使暴跌的非理智導致跌過頭, 但也可以推測, 例如我們推測他的合理價值是40元,
那麼當時在德州儀器100元的時候,作為價值投資大師的費雪,他應該很清楚這個股價應該是高估了一倍有餘,
但他仍不肯賣,理由是他認為,"即使是高估的時候,抱勞不放也是更好的策略."
我假設,當時他有個助手,因為操作的失誤,在100元的價位賣掉了他的股份,
那麼,當他發覺之後,他還要再把這些股份買回來嗎? 於是這個問題就演變成,
   1) 德州儀器是一家優秀的公司
   2) 當時德州儀器的合理估值應該再40元附近
   3) 當時德州儀器的市場價格是100元
費雪會買嗎? 如果他的答案是no,就等於自我否定,
如果他那時候的答案是:yes
那等於建議我們在48塊的位置買入中石油, 不是嗎?

此外,我們至少得到一個警惕,即使是優秀的公司,倒霉的時候暴跌80%也是很有可能的. 呵呵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5467

高通入股夏普 美、日、台抗韓聯軍大洗牌 即使「鴻夏戀」生變 郭台銘仍是贏家

2012-12-17  TWM
 
 

 

高夏戀成局後,鴻夏戀到底如何演變,引起市場關切,從夏普將堺工廠與母事業分開處理的原則下,鴻海入股夏普的機會已更加渺茫。不過郭台銘入股大阪堺工廠推動的大電視計畫,已大大改變全球電視產業生態,也讓鴻海成為美日台聯盟的抗韓大將。

撰文‧林宏文

日前高通確定入股夏普,預計投資九十九億日圓(約合一.二億美元),取得夏普五%左右股份,紛擾快一年的「鴻夏戀」,終於出現新的進展。接下來,鴻夏戀將面臨更大變數,美、日、台聯合陣線的戰鬥位置也重新排列組合,國際大廠聯合對抗三星的大戲,更加高潮迭起,將是二○一三年最重要的年度大事。

高通入股夏普,基本上是各取所需,對雙方都有加分的效果。對夏普來說,一方面當然是希望藉高通的資金挹注,解決其財務缺口;另一方面,也可透過高通在行動裝置IC的優勢,強化未來中小尺寸面板的出海口。

從高通角度來看,入股夏普的策略性意義就更高了。高通原本就專精於行動通訊上的各種IC,這些布局,讓高通占據全球3G行動通訊的龍頭,市值甚至超越英特爾;不過,高通在面板技術的投資也很早就展開,但成績卻一直不理想。

高通的下一步?

掌握面板技術 強化行動方案高通會布局面板,主要是IC與面板顯示器的關係相當密切,如何研發出省電的裝置,已是行動產品最重要的需求。高通在面板的布局上,早先是與正崴合作,共同成立高強光電,高強光電位於桃園龍潭科學園區,為全球第一座四.五代Mirasol顯示器製造廠;○九年二月正式投產後,由於生產良率一直不佳,去年六月,高通買回正崴全部持股,Mirasol顯示器由高通獨資研發及生產。

今年七月,高通宣布停止生產Mirasol,未來改以技術授權為主,高通的面板開發計畫,終因量產不順無法問世。

因此,此次高通入股夏普,就是希望掌握中小尺寸的面板顯示技術,並且藉由夏普既有的中小尺寸面板實力,強化在行動解決方案上的能力。

至於目前正與夏普洽談入股事宜的英特爾,想法也非常類似。因為英特爾要發展行動通訊事業,要開發出省電的產品,以英特爾晶片較ARM耗電高出甚多的情況下,與擁有省電技術的夏普合作,絕對是最佳組合。

至於高通入股夏普案確定後,對於談了快一年的鴻夏戀影響到底如何?就值得探究了。

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所長詹文男表示,鴻海與高通看中的都是夏普的技術,故未來高通與鴻海在夏普技術的爭取上,勢必會因此產生角力;甚至未來鴻海與高通在中小面板的應用布局上,是否產生競爭衝突,都是後續可以觀察的重點。

鴻夏戀的下一步?

進一步合作機會已微乎其微確實,「高夏配」確定後,鴻夏戀的變數愈來愈多,甚至到了破局邊緣。對擁有百年歷史的夏普來說,雖然面臨巨額虧損,急需資金挹注,但每一筆錢背後到底代表什麼意義,非常重要。與鴻海結盟的意義,恐怕更加複雜,讓夏普不得不再三考慮。

鴻夏戀最大的障礙,第一個原因是郭台銘想要介入經營,而且姿態擺得太高,讓夏普社長奧田隆司產生戒心,擔心可能「引狼入室」。更別說兩個集團一強一弱,鴻海營收規模大三倍,連知名策略專家大前研一都認為,鴻海雖僅入股不到一成,但形勢上卻有如併吞夏普。

更重要的意義是,鴻海背後影武者就是蘋果,蘋果執行長庫克最近在接受美國NBC電視專訪時就猛烈批評,認為現有的電視都太過時了,強烈暗示明年蘋果將推出 iTV應戰。

iTV若推動順利,對夏普來說,雖然面板可以去化,但對夏普核心的電視品牌事業卻形成直接競爭。

事實上,過去幾年,夏普之所以業績衰退這麼快,正是因為在品牌發展與面板零組件供應上一直猶疑不定、角色錯亂。不僅讓原本使用夏普面板的索尼、東芝等品牌一一求去,讓夏普的大阪堺工廠面板產能利用率掉至一成,夏普本身的電視品牌市占大幅下滑,更是造成大虧損的關鍵。

因此,奧田隆司很清楚,夏普當務之急除了擴大面板的銷售,更要同步發展本身的電視品牌。所以,在鴻夏戀的談判中,夏普已經明確劃分,堺工廠引進郭台銘個人資金,透過鴻海的大電視讓產能利用率快速提升,止住流血虧損;夏普母公司則全力發展面板等核心技術,首要工作是重振夏普品牌聲勢,讓夏普可以進一步創造更大的價值與利潤。

在夏普確認堺工廠與母事業分開處理的政策主調後,夏普母公司引進高通、英特爾,對於提升品牌及技術幫助最大。而且這兩家公司都是零件供應商,對夏普的終端品牌不會有衝突,也因此,鴻夏戀情的降溫冷卻,基本上已經很清楚。

郭台銘的下一步?

以大尺寸電視優勢重創三星雖然,在高通入股夏普後,郭台銘特別說明,高通入股夏普對鴻夏戀沒有影響,還說幾天前夏普方面就已通知他。不過許多產業界人士都表示,鴻海恐怕已經在夏普入股案中出局。

不過,在鴻海與夏普的談判中,郭台銘並沒有輸,甚至可以說已贏得第一回合。關鍵原因就在郭台銘以個人投資取得堺工廠半數股權後,成功發動大電視的突擊。在面板產業逐步脫離三年來的不景氣,加上六十吋電視的大降價策略,對以三星為首的電視產業生態投下重大變數,更讓郭台銘成為抗韓陣營的大將軍。

郭台銘的大電視計畫,至少有三個大贏家,一是夏普的堺工廠產能利用率已大幅提升至七成,虧損問題迎刃而解;二是在美國發動價格戰的Vizio,銷售量大增,市占明顯超越三星,有機會再度取得龍頭地位;三是鴻海與郭台銘都受惠,尤其是郭台銘低檔入股堺工廠,在面板景氣逐漸回升下,將是獲利最大的贏家。

其實,夏普、Vizio及鴻海郭台銘這三方的組合,也是當今全世界面板、電視品牌及組裝廠中,獨一無二的超級夢幻組合。因為全球僅有的夏普十代線,最佳切割尺寸是六十及七十吋,價格也最便宜;加上Vizio在美國向來以低於韓、日三成售價的超值定位,以及全世界最具經濟規模及價格競爭力的鴻海,讓這張牌一出手就震驚全市場。

事實上,六十吋大電視的策略,已成為改變電視產業生態最重要的力量。這場電視大降價行動,好比PC產業在一九九二年,美商康柏(Compaq)發動大降價,結果造成PC產業血流成河,許多體質不佳的二、三線品牌紛紛退出。而之後PC產業開始大幅外包,而價格競爭力更強的雙A(宏碁與華碩)也展現後續成長力道。

透過大電視的降價,鴻海對全球電視龍頭品牌三星造成很大打擊,因為三星若跟著降價,受傷最大的就是三星自己;但若不跟進,市場大餅必然被瓜分。今年六月接任三星執行長的權五鉉,接下來要如何接招,將會傷透腦筋。

鴻夏戀演變至今,雖然郭台銘沒有取得入股百年企業夏普母公司的機會,但至今仍與夏普合作,並已取得重大成績的贏家;至於陷入百年困境的夏普,卻意外成為美、日、台聯合抗韓的戰線中心,未來如何發展,將是一三年最重要的觀察重點。

從歡喜牽手 到「戀情」冷卻?

──鴻夏戀大事紀

2012 3/27 鴻海董事長郭台銘宣布鴻海將以每股550日圓取得夏普普通股,合計持股達9.871%,交易金額669.05億日圓。但之後因夏普股價一路下跌,鴻夏戀並未定案。

7/12 郭台銘的投資公司SIO取得夏普旗下大阪堺10代面板廠(SDP)共132萬股,約46.48%股權,SIO與夏普並列夏普10代廠兩大股東。

8/27 郭台銘赴日與夏普重新討論投資價格,但並未談出結果。

8/31 鴻海公布上半年財報,並表示認列與夏普股權認購合約,損失約新台幣45億元,但7月31日已回轉損失金額,因此對損益並無影響。

11/11 鴻海60吋液晶電視開賣,主要由夏普大阪堺10代廠面板組裝而成,為雙方合作的第一個「結晶」。

12/4 夏普公告年底前將以每股164日圓,向高通發行價值49億日圓的新股,雙方攜手開發顯示器技術。郭台銘表示,不會影響鴻夏未來合作。

整理:楊寶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1663

中國信貸泡沫——即使非危機 也將異常痛苦

http://wallstreetcn.com/node/49666

By Gavyn Davies

最近讓新興市場遭受打擊的金融衝擊,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中國貨幣市場嚴重的現金短缺所造成的,這一問題現在得到了一定的控制。然而,中國所面臨的問題是長久累積的慢性問題,而不是突發問題。

考慮到中國一直是金磚五國中的領頭羊,如果其經濟增長放緩的過程持續過長,勢必會導致整個新興市場資產在更長一段時間內承壓。

雖然說中國現在正經歷著「雷曼」時刻的說法有些過頭了,但是要想解決好繼2008年的「4萬億」所引發的的過度信貸和過度投資問題,至少也需要數年時間。這筆超大規模投資引發的「宿醉」如今才在李克強總理的改革下被予以承認。

中國目前正處於一場典型的信貸泡沫之中。2008年以來,信貸總規模佔GDP比例從115%飆升至173%(估算),這樣大規模的信貸擴張如果放在其他經濟體中早已釀成重大危險了。

而更值得注意的是,信貸中的相當一部分都來自於疏於監管的影子銀行系統,這部分信貸以每年50%多的速度擴張,目前中國官方已經明確表示必須要限制這部分信貸的擴張。

受信貸擴張影響,中國的償債比率也大幅提升,這個指標被國際清算銀行(BIS)看作是衡量銀行業危機風險的有效指標。償債比率的危險水平在20-25%左右,如果這一比例增長了5個百分點以上,將會引發一些問題。

在這方面,很難找到中國的官方數據,但是法興銀行經濟學家姚偉估算中國的這一比率已經達到了39%,這個水平已經超出了危險水平,而最近的信貸增長也被廣泛認為是為了償還以前的舊債,這又是一個典型的警告。

地方政府以往通過賣地而得到融資的渠道日漸枯竭,所以會訴諸於替代性的融資資源。

要想避免經濟硬著陸,實現軟著陸,信貸增長需要連續多年降到一位數的水平,而這個指標在2008年曾達到23%。

更令人擔憂的是,許多新增的信貸流向了經濟增長回報較低的領域。要想達到需求在平衡,私人部門的新增信貸需要在未來十年內放緩至4%的水平。

多年以來,中國經濟增長對投資的依賴都過大了,但由於中國人均資本存量水平較低,而經濟增長飛速,這種擔心在某種程度上被抵消了。

而2008年的投資刺激使得投資佔GDP比例從2007年的42%一躍上升到2013年的47%。

那麼,為什麼這些因素至今還沒有造成嚴重的金融衝擊呢?中國貨幣市場最近承受的壓力,讓人不禁想用2008年的美國作對比。不同的是,中國的「錢荒」來自於相關部門有意釋放的嚴打小型銀行和影子銀行借貸的信號。大型銀行的資本看上去還是充足的,而且大部分在公共部門,而不是市場經濟中。

目前中國公共部門債務佔GDP比率低於50%,如果有必要的話,還有一些為銀行進行資本重組的財政空間。從以往的案例來看,當局一直避免破壞性的銀行破產或者係統性銀行業倒閉。與1997年亞洲其它國家不同的是,目前中國有過量的國內儲蓄,以及3.5萬億美元的外匯儲備,而且銀行的長期國內資產和短期外國債務也沒有不匹配。

所以,目前中國的狀況可能還不足以造成一場危機,但是最有可能的結果是一個漫長而艱難的試驗階段。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4855

全明星分析師:即使加息 美股也將牛氣沖天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101368

美股今年表現亮眼,標普500指數今年已經26次刷新歷史最高紀錄。那麽,隨著美聯儲加息的腳步臨近,美股牛市即將到頂了麽?(更多全球財經資訊,請加微信號:wallstreetcn) 加拿大Gluskin Sheff財富管理公司首席經濟學家David Rosenberg認為,無需擔心美聯儲加息,“歷史告訴我們,在任何時候,首次加息都不會終結美股牛市。” David Rosenberg此前任職美銀美林首席北美經濟學家時,位居《機構投資者(Institutional Investor)》雜誌“全明星分析師”之列。 他預計,美聯儲最早將在明年上半年提高利率。最近一次加息是在2006年。而這一次的加息可能姍姍來遲。 一般而言,在標普500指數達到峰值之前,在美聯儲首次加息之前,當前的股市在沖頂途中僅僅走過了1/3。這還只是個平均數,但是,中值幾乎是相同的,在首次加息之前,美股周期從未超過一半。 David Rosenberg進一步指出,標普500指數的歷史峰值發生在十年期國債和二年期國債息差少於或等於50個基點的時候。但是,當前這兩者的息差超過了200個基點。 在某種情況下,美聯儲加息的確會導致市場回調。但那通常發生在加息周期的成熟階段,屆時國債收益率曲線也將變得平緩。我更多地將它(股市回調)看作2016年的故事——這意味著市場目前可以無視(加息),直到利率增加的影響在平緩的收益率曲線上體現出來。不過,那很可能也是明年下半年的事了。 他還認為,當美聯儲加息之門真正開啟,股市只會開始“爆發和延續漲勢——當然,這是就規模而言,而不僅僅是時間。” 在標普500指數最終開始屈服於流動性短缺而調整之前,美聯儲加息幅度須達到平均350個基點(中值為220個基點)。自1960年以來,能夠誘發熊市的小幅加息曾是130個基點。 截止7月24日,標準普爾500指數收盤報1987.01點。同時,美股軋空頭也已經連續進入第五天。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7332

美國智庫:即使周小川離任 中國貨幣政策也不會大變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8648

郭樹清,中國人民銀行,周小川,PBOC,貨幣寬松

多年研究中國問題的專家、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高級研究員Nicholas Lardy認為,即使未來幾個月中國央行會有新的行長上任,也不要期待中國的貨幣政策會有任何大的改變。

在中國進入經濟結構調整的關鍵期,面臨持續的經濟下行壓力,市場人士大多猜測中國央行不會全面降息降準,而是將推出有針對性的定向寬松。是要增長還是要改革的爭論逐步升溫時,《華爾街日報》昨日傳出了中國央行行長周小川可能離任的消息。其報道稱知情官員透露,前證監會主席、現任山東省省長郭樹清是主要候選人。

對上述未經證實的消息,Lardy認為,即使高層確實在考慮替換人選,也不意味著周小川近期離任是板上釘釘的事。周小川的第三任央行行長任期本來就跨越了通常高層官員65歲退休的年齡門檻,如果這時離任倒有點讓人意外。

周小川的繼任人選方面,Lardy認為,郭樹清也支持改革,主張要讓市場發揮更大的作用,並且支持反腐。假如中國政府對當前貨幣政策的分歧很大,就不會選擇郭樹清這樣的改革派。郭樹清就任山東省省長以來從嚴金融監管,他青睞的經濟改革方式應該也是周小川青睞的那種。

Lardy指出,中國政府爭論的問題不是政府要看牢利率,而是利率應不應該更受市場影響。至於是否這次人事更叠體現出加快利率市場化之爭,Lardy認為,如果對利率市場化的速度存在巨大分歧,也不會選郭樹清出任央行行長。

從高層的立場看,Lardy認為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也大力支持改革,即便經濟指標已普遍下滑,預計他也不會認同目前應全面貨幣刺激。當前的首要任務還是改革。而且周小川的看法也基本與他一致,周小川此前並沒有為外界對央行降息刺激經濟的呼聲所動。

假如郭樹清接任,Lardy預計中國央行的政策也會繼續保持下去,即更有可能體現政策的延續性。而市場可能要花一些時間適應央行行長的更叠。

Lardy認為,這對市場來說是略有點負面的消息,畢竟市場已經很習慣周小川,他傳遞了一種穩定的力量。不論是出席BIS的國際會議,還是和全球主要央行行長溝通交流,周小川都做得很好。郭樹清一時之間還難以立即起到和周小川完全同等的穩定作用。

雖然郭樹清上任後會稍有不同,但Lardy預計那只是短期現象,而且就貨幣擴張的速度來說,中國國內的貨幣政策還不會有什麽大變動。

何況,對中國經濟而言,更重要的是推行改革,不是央行的政策。Lardy認為,中國的經濟增長目標取決於多快推行結構改革,如果按日程推進改革,未來三到五年中國平均經濟增速可以達到7%-8%。(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3285

標準回報率以下,即使資產折讓,也不吸引 巴黎的價值投資

來源: http://parisvalueinvesting.blogspot.hk/2015/01/blog-post_13.html

巴黎:

唔知幾時開始,筆者選股已經不著眼PB市賬率

試以互太解釋,互太的PB有3.74倍多,這可能嚇到一些價值投資同道朋友。

但互太的ROA資產回報是20%,2013年息稅後盈利是11億元,而行業對手連7%ROA也沒有,都是3一5%回報率,互太大幅領先。

現互太的總資產約為55億,減除長短負債的16億,資本淨值便是39億左右。

它的市值現在是145億,PE是13倍,表示投資者和筆者願意多付了106億(145-39=106)。

為何要多付資產溢價的道理如下:

假如有對手B公司同樣要賺11億元,但ROA只有5%,長短負債和互太同比例約是65億,它的資產便需要220億,即股東資本淨值是155億(220-65)。如果現在以折讓8成出售,市值僅為120億,PE也是11倍。

大多數人認為B公司只需付120億就能獲同樣11億元利潤,又較互太資產實心和多些,買入應該較化算。

但筆者認為,ROA公司低的公司,通常是一些未能善用科技、管理有效利用資產的企業,他們較受通漲困擾。例如若彼此公司每年都需要10%更新機器資產設備,而通漲率是8%,其它東西不變的話,互太第二年的盈利會下降4千4百萬至10億5千6百萬(55億x10%更新x8%通漲),但對手盈利卻會下降1億7千6百萬(220億x10%x8%),新盈利是9.24億較原11億利潤下降16%,B公司次年的PE馬上增加至13倍。

若大家都派9.24億股息,對手便無錢再加大資產產能,而互太卻仍有1.32億(10.56億減9.24億)去加大產能2.4%(1.32除以55億),有更大條件在通漲下維持或擴大産能,且相同的現金下,對手所增加的產能,因利用率低,比例上亦大幅低於互太,年復一年,對手碗飯就會越食越細。

高於行業ROA的公司的內在價值,會隨每年上升,而低於平均ROA的會一路下降。

道理是非常簡單和明顯,卻很多人忽略,而筆者認爲這是選好股最最重要的因素。

因此筆者漸漸把低資產回報率的上市公司的資產不當成資產,也就不覺得折讓出售有吸引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7814

【手記】“即使改變不了什麽,也希望醜陋能被看見”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09912

2013年5月,教育部通知,要求“為保證中小學正常教學秩序,2013年秋季學期各地仍沿用2012年使用的教材版本”。廣東江門卻強制要求當地180多所學校放棄正在使用的英語教材,去選用只有當地10多所學校在用的另一種英語教材。 (新華社發 趙乃育/圖)

“大家都知道教材背後有利益。”是的,大家都知道。但不是每一個人都清楚教材背後的潛規則。我想把它揪出來。

一本中小學教材如何產生,到最後來到小朋友的課桌上?就像維修師傅一樣,把機器的每個零件翻出來,看是哪一節壞了,就能知道爛教材為什麽能存活下來。

“知道”(微信號:nz_zhidao)帶你跟隨南周記腳步,聆聽在調查過程中來自一位教材圈內人的自白。

《逐利的教材》能獲得月度新聞獎我感到很意外。這是我來到南周的第一篇報道,評報會上引起許多爭議,我想,就在這簡單說說選題初衷和做題感悟吧。

教育局長的啟示

2013年暑假,那時我還是南方日報的記者,央視曝出江門市違規更換英語教材的新聞,省內媒體紛紛跟進,江門市教育局先是站出來“喊冤”,後隨著教育部一紙責令,江門突然偃旗息鼓。真冤假冤?我決定去看一看,有料的話就給省里寫個內參。

那天一大早,我和實習生一行從廣州坐車前往,到了江門直奔教育局,一看表,10 點鐘,到機關堵人是個不錯的時間。教材更換直接涉及的是教研室,我們佯裝來辦事的普通市民,和一位行政大媽打探教研室在哪屋。

但或許因為還處在輿論風口,大媽很警覺,“都開會去了。”她說。我想先不急著強攻,就從大媽的辦公室出來,逐層樓溜達。很快找到了標著教研室的辦公室,燈開著,沒人。看來大媽沒騙人,但這會肯定不是在外頭開,否則怎麽亮著燈,桌上還有好幾個手提包。於是我們調頭回去找大媽,那大媽一看我們進來,臉一沈,但剛要開口就被我打斷。“我剛跟××× 教研員說好了,就在您這等他開完會。”還好,提前搜集的相關報道中出現了一位教研員的名字,我順勢拿來唬她。她或許是怕給自己惹麻煩吧,想趕緊把燙手山芋支走,就說:“他們在頂層會議室開會,去那門口等他吧。”

總算找到突破口。順著她的指示尋去,一段通往頂樓的樓梯盡頭就是兩扇掩著的門,側耳一聽,里頭確實有說話聲,這會議室位置還挺奇特。我們就靠在樓梯欄桿上站著等。大約12 點,門開了,一位留著寸頭、方臉的男士先走出來。咦,這不是教育局黨委副書記黃明亮嗎?我在江門市教育局官網上看到此人的肖像照和簡介,主管教育宣傳。我們趕緊追上他,自報家門。他一聽來意,蹙了蹙眉,但還是邀請我們進辦公室坐下。

“哎,教育部都定性了,我們也照著要求改正了,實在不想再糾結於這件事了,你們也別追蹤了,沒什麽意義。”剛坐下,黃明亮一邊客氣地給我們倒茶,一邊委婉地下“逐客令”。“黃書記,但你們當初決定換教材總有個理由吧。”不知道是不是問題激起了他內心的委屈,黃明亮竟開始滔滔不絕起來。他還翻出了江門市前幾年初中英語的成績表,及更換教材的投票記錄等,聲明更換理由是現階段使用的仁愛所英語教材水平太差,影響學生成績,而更換程序符合教育部相關文件規定。

如果這本教材質量確實堪憂,那麽以前又是如何被選作該市教材的?如果更換教材程序正當,卻被打上“違規”標簽,背後是教材出版業的蛋糕之爭嗎?教育部又扮演著何種角色?過去就曾耳聞,教材選用中間有很多黑幕,地方行政操控把持選用權,權力尋租,利益交換,比比皆是。江門事件,難道親歷了一次“狼來了”的悲劇?

一連串問號蹦出來後,我感覺,中小學教材遠比我想象的複雜。後來,因為某種原因,這份關於江門教材更換事件的內參黃了。領導告知的是,先放下吧。轉眼就是一年,2014 年9 月,清遠、河源因更換教材風波再起,十萬學子手拿兩本教材上課。一樣是更換,一樣是仁愛版英語書,一樣是教育部發文,一樣是地市喊冤。和江門事件如出一轍。

“大家都知道教材背後有利益。”是的,大家都知道。但不是每一個人都清楚教材背後的潛規則。我想把它揪出來。

2014年8月28日,在山東省聊城市茌平縣新華書店教科書發放點,工作人員在整理分類教科書。 (新華社 趙玉國/圖)

圈內人的自述

我用了最笨的辦法。一本中小學教材如何產生,到最後來到小朋友的課桌上?就像維修師傅一樣,把機器的每個零件翻出來,看是哪一節壞了,就能知道爛教材為什麽能存活下來。於是依次從編寫、審定、出版、發行、選用入手,在編輯的指導和幫助下,我開始展開大搜查。

采訪對象有教材主編、教育部教材審定委員、地方教育部門里頭的教研員、一線骨幹教師。他們處在一本教材問世的不同環節中,但共同之處在於,都是這個行業潛規則的實施者、參與者、獲利者或見證者,就是“內人”。因為過於敏感,這些人的頭銜和姓名都做了不同程度的掩飾,因此從刊出的稿件來看,未必能看出采訪對象個個是“江湖中人”。這也是寫這篇稿最大的遺憾吧。如果哪怕有一位“圈內人”願意,稿件文本形式以一位潛規則獲益者的自述展開,或許將有更好的呈現。

值得慶幸的是,采訪對象是富有正義感的一群人,他們都很誠實,並不諱言自己作為曾經或現在的圈內人所經歷的種種。比如編寫者給審定者送錢送禮盼後者手下留情,出版社每年請地市教研員度假旅遊開拓發行市場,各省級出版集團爭搶教材發行地盤,形成地方壟斷割據,利用手中權力開圖書公司、辦教育培訓機構、幹預學校教材教輔征訂的教研員,等等。

到最後,聊了一圈我發現,這是一條環環相扣的利益鏈,避開哪一個不說,都不足以道明真正的教材江湖。

無奈之處在於,很多時候矛頭直指地方政府和教育部。比如,教育部有禁止地方行政幹預教材選用等明文規定,但在教材市場地方壟斷的局面下,各省並沒有恪守這些三令五申。廣東省政府曾明文規定:“2008 年秋季至2009 年春季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免費課本的選用和政府采購工作,由廣東省出版集團有限公司承擔和統一供應”。

廣東不是個例,絕大多數省份的省級出版集團在教材選用上有絕對發言權。江門、清遠、河源的教材更換風波發生後,多位采訪對象直言,仁愛收買了相關主管部門。雖然這個疑點真實存在且非常可疑,但他們不是事件直接相關方,並不能提供指控的證據。直到有一天,一位退休的教研員向我講述了廣東一本教材從教育部審查組的初審“死亡名單”中“複活”的真實故事。當時參與審查的一位廣東籍專家向這位教研員親口講述了這個奇怪的現象,原本初審已經淘汰的教材,又出現在二審的桌上,誰被買通了?我也沒能調查出來,留給讀者判斷吧。

稿件刊出後,我的采訪對象來電,感慨了大半個小時,她說:“其實像我等這些教育系統圈內人,都對這池渾水再清楚不過,但仍希望它的醜陋能被更多普通老百姓所看見,即使最終改變不了什麽。”掛了電話後,她不停地給我發微信截圖,是她把文章轉載至微信朋友圈後收到的幾十條回複。“總算見報了!希望能一石激起千層浪。”一位留言者這樣說。此後不久,報社收到了讀者關於教材亂象的舉報信,希望本報給予關註。我想我會的。

(相關報道:《逐利的教材》,刊登於2014 年11 月27 日,獲2014 年11 月南方周末新聞獎)

請記住,我叫知道(微信號:nz_zhidao),南方周末每日網絡專稿。

要嚴肅,有知識;要八卦,有內幕。每天一篇,無需翻墻,盡享你想知道的和不知道的。我們只想,讓知道成為一種享受。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8289

奇瑞董事長談轉型:即使跌出銷量前十,也要革自己的命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7/4663041.html

奇瑞董事長談轉型:即使跌出銷量前十,也要革自己的命

一財網 秦夕雅 2015-07-31 09:22:00

轉型的過程是痛苦的,五年時間里,奇瑞致力於全價值鏈體系的全面改善。“很多人不能理解,我們非常痛苦地進行理念轉變。過去五年時間里,我們打造了九大體系,九大體系正在發揮作用,未來將進入加速發展的階段。”

一張泛黃的照片上,安徽省蕪湖市的幾位官員正在討論規劃蕪湖汽車工業發展的藍圖。

“這是在1995年,這幾個人中甚至連會開車的人都沒有。”7月30日,在“發現雙創之星”之創客說主題分享活動上,奇瑞汽車董事長尹同躍身著白襯衣、灰西褲,戴著半框眼鏡站在燈光下笑稱。

作為一名曾經的創業者,尹同躍回憶起自己20年前離開一汽來到安徽蕪湖準備創業的情景。1996年,出生在安徽巢湖余崗村的尹同躍在時任安徽省副省長詹夏來的感召呼喚下,回到家鄉主持奇瑞汽車項目。

“當時來的時候,我從長城一汽‘騙’了幾個人過來了,八個人,在一片農村,連路都沒有,說這一塊地給我們做汽車,糊里糊塗的開始做這件事情。”

奇瑞汽車就從這一片長滿荒草的空地上開始。

創業不易,不過因多了些懷念回憶也變得甜起來。

“費了很大精力,第一臺車子做出來了,我們很激動。出來以後,我們立即開著這個車到合肥報喜,開到合肥龍塘就壞了,也沒得瑟成。”尹同躍笑著說。

僅僅十年時間,奇瑞完成了從首款產品上市到累積銷售百萬臺車的跨越,銷量規模被迅速做大。

在這段野蠻生長的成長經歷中,尹同躍認識到其品牌建設、產品升級、產品質量已成為了阻礙企業向上發展的短板。

“我們當時感覺到一種風險了,奇瑞下決心進行戰略轉型。”尹同躍稱,“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終極目標是創造品牌。奇瑞轉型的出路就是做品牌;品牌的基礎是質量;質量的基礎是體系。

轉型的過程是痛苦的,奇瑞下了“即使跌出銷量前十,也要革自己的命”的決心。

五年時間里,奇瑞致力於全價值鏈體系的全面改善。

“很多人不能理解,我們非常痛苦地進行理念轉變。過去五年時間里,我們打造了九大體系,九大體系正在發揮作用,未來將進入加速發展的階段,”尹同躍總結,“質量形成口碑,口碑成為品牌,這就是我們現在的邏輯。中國制造要變成中國質量、中國品牌。”

尹同躍向本報記者介紹,在汽車產業鏈條上下遊,奇瑞也投資了很多項目。

“我是一個‘老母雞’,比較善於孵化企業,當然也孵化了一些石頭,沒有抱出小雞了。”尹同躍介紹,像一棵大樹長出新枝一樣,很多孵化企業即將上市,或者已經孵化出了新的企業。

工程師出身的尹同躍,演講也無不顯示出這一特質,開場白里他自嘲:創業要特別能講才行,感到壓力很大。

他說,我是非常喜歡技術的人,我不是董事長,也不是總經理,我就是工程師,特別熱衷於和年輕人做汽車。

編輯:李秀中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540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