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他們創的商業模式 全世界都跟


2010-11-01 TCW




這是你一定要認識的中國年輕團隊。因為他們,正跨過中國創業者最難超越的藩籬——全球化與創新。

但其實你可能早已經聽過他們。「你偷菜了嗎?」去年風靡全台灣的社交遊戲——開心農場,就是由他們原創。

這個名為「五分鐘」的創業團隊,3人都是中國的八○後,在全球估計約有2千5百萬個用戶,從日本到台灣與美國市場都囊括。

他們的成績很厲害 每天吸引全球上千萬玩家 他們是中國八○後網路創業團隊,在全球影響力(使用人數)最大的一支。他們所開發的遊戲,單是開心農場,累積全球上線遊戲的人次,每天平均有1千6百萬人在上面種菜、偷菜。

「他們應該也是兩岸最有創意的社交遊戲團隊。」愛情公寓營運長林東慶說。原創的開心農場一現身,就引發其他開發商跟進,連全球最大的社交遊戲廠商Zynga所推出,有超過6千萬用戶的「FarmVille」都與其有不少相同處。

這是一群中國八○後的新國際人,而他們正是用中國變種人的新價值,跨越文化隔閡的藩籬,在由七○後占滿位子的網路業裡,打開新路,影響全球。

五 分鐘團隊的營運長徐城,穿著T恤、短褲與球鞋,坐在位於上海市淞滬路上的新軟體園區內的新辦公室內,放眼看過去,整個辦公室幾乎沒有任何隔間,100多個 以八○與九○後為主的年輕人,常常就隨興的3、5人聚在一起討論。牆壁上,貼滿了大家一起出遊與每月聚會的照片。負責表演節目的主角,常常就是當月遲到的 員工,這是他們的另類處罰方式。

徐城笑嘻嘻的告訴我他們創業的目標:「就是讓大家在五分鐘內,就有可以分享的快樂事能做,」看來比較嚴肅的技術長程延輝在旁點了點頭。「我們真的很喜歡透過互聯網的方式改變人的生活,」執行長郜韶飛坐在一旁,換個角度說。

這是非常互補的3人團隊,低調的郜韶飛擅長整合,是團隊幕後總指揮,徐城是他在華東理工大學同學,個性活潑,負責對外業務交涉,寡言的程延輝負責技術發展。這3人會結合創業,只是想跟志同道合的夥伴合作,找件值得「折騰」的有趣事情,從無到有做出來。

社交遊戲,就是他們看到的機會,也是他們心目中可以改變生活的管道。「過去大家社交是聚會打牌,現在,如果有個媒介,能把人以前只能在生活中交流的快樂,用更廉價的時間成本去實現,那該有多好。」郜韶飛說。

快樂可以簡單,社交可以輕鬆,這是八○後跳脫嚴肅中國人樣板的新人生觀。

只 是,選擇以快樂做為創業主題,五分鐘選擇的是一條沒人走過的道路,即便今日,在中國社交遊戲的開發者仍是鳳毛麟角,一流公司不超過5家。要成功,需要有體 會人性需求的敏銳度,何況,五分鐘一開始就設定要做全世界的生意。「只要是人,都想得到朋友的關注,跟朋友進行有意思的交流,這無關地域,」徐城說。

「社交遊戲確實是有做全球市場的特質,但是,中國大多數的企業都不敢去嘗試。」長期觀察網路社交遊戲發展的專家李大維分析。

「我們沒想過失敗怎麼樣,因為我們一直都忙著想怎麼改進。」郜韶飛說。其實,在開心農場誕生前,有連續3次的失敗。

他們的想法不一樣 好遊戲,要能與好朋友互動 一開始,五分鐘推出的是由國際象棋改造的遊戲,結果發現因為不夠輕鬆,用戶數受限。第2款以拼圖為主的「愛拚才會贏」遊戲比較簡單,用戶數一下衝上原來的10倍,但過沒多久,成長卻又停滯了。

「我 們那時候發現玩家的話題都是,我贏了,我怎麼贏的,我分數更高了,這是很功利的遊戲行為,而不是情感的行為,大家不會有『我得到朋友的關注』這種感覺,不 會產生快樂的。」郜韶飛說。五分鐘再接再厲,推出「賽車總動員」,因為是車子,跟所有人的現實生活有關係,也創造了大家聊天的話題。但「我們允許了用戶跟 陌生人去互動,卻分散掉跟好朋友互動的注意力與興趣。」

這3個大男孩,3次失敗,每天琢磨的,都是一個關鍵︰什麼才是真正的快樂交朋友?

「你知道,父母這代不太在乎自己感受,那是那個時代背景下養成的習慣。」「但我們這代,沒這種壓力,」生長在河南澠池縣農村小康家庭,父親是獸醫的郜韶飛說。

「在我們力所能及的情況下,會盡可能讓自己舒服與快樂。」而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就是郜韶飛認同的快樂。雖然要達到這個聽來「籠統」的目標,「幾乎所有的管理與產品,都無前例可循。」連用人,「怎麼辨識出能解決問題的人,也要摸索。」

他們的文化很另類 要員工放空,拿掉條條框框 為了拿掉更多條條框框,他們替五分鐘制定出的4條企業文化裡,第4條只有一個字:「空」。「要不斷放空放下,要不斷包容,有開放引導性的價值觀,才能去真正體會用戶的需求。」郜韶飛說。

在五分鐘團隊的公司內,組織設計與多數的遊戲公司不同。所有人依照專業分工,但隨時會因為任務不同,組成臨時團隊,「我們要的是學習效率很高,不是執行效率高,」因為大家,可以很快把上個任務的學習經驗帶到下個任務來。

除 了心理學與管理學的知識,「我自己也學國學、儒家、道家、雜家、易學跟八卦。」郜韶飛說。「以前我們組團隊,最討厭急功近利的人,但天地不仁,聖人不仁, 我們自以為正直,但可能你太執著的價值觀,對公司是種阻礙。文化不該是一種很明確的標準,把人框住。」「這樣組織裡才能容下更多價值觀的人,」郜韶飛表 示。

老實說,跟這3個年輕人交談,很不同於其他七○後網路企業家的經驗。我談執行效率,他們說:「學習更重要,」我問長期目標,他們不談數字與排名,而是告訴我:「創造可分享的快樂。」

「聽起來都好抽象,」我說。

「不,這就是企業的價值跟影響力。」郜韶飛回答。

郜韶飛說,「我們這一代,沒有像上一代這麼強的直接目標感,一定要賺一億,不符合不做,但我們這一代,覺得不一定是賺錢而已,可以讓大家都快樂,有這些你的力量會更大,最後還是會變成商業價值,只是可能沒這麼快。」

《商業周刊》調查研究中發現的中國八○後嚮往良善美好的特質,似乎在這個團隊中得到極大化,而且成為擄掠全球市場的力量。

這就是八○後創業家新能耐。他們跟你想像的,完全不一樣。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926

台灣宅男創的保養品牌 星馬熱賣

2013-02-11  TCW
 
 

 

是哪一家台灣醫美保養品牌,能讓亞洲最大美妝通路——莎莎國際掏錢入股,又出力打進東南亞市場?答案是,由兩位台大化工宅男博士所創立的品牌「霓淨思」。

不像DR.WU、寵愛之名等醫美保養品牌的創辦人,創業之初已有相當財力,霓淨思的兩位創業者——德典生技總經理謝玠揚與副總經理蔡松霈,沒上過一天班,一步出校園就創業,從八位親朋好友集資的二千四百元起家,而德典以「霓淨思」為品牌名,現在不僅是購物網站PayEasy非自有品牌醫美保養品銷售第一,更是新加坡、馬來西亞、香港熱銷的台灣醫美保養品牌。

從校園發跡,打開知名度

同樣是自製保養品概念,念台大化工的謝玠揚不像當年牛爾靠著電視節目暴紅,而是在二○○二年時幫學妹調製保濕原液,沒想到從此自台大校園內打開了謝玠揚的知名度,讓同學、房東、甚至醫學系同學都成了愛用者。

謝玠揚靠著親友口碑相傳與一台送貨腳踏車,三年就賺了一百萬元。二○○五年公司正式成立,當年他所開發的保濕原液配方至今未改,更是營收貢獻度一六%的主力產品。

在學校暴紅,但步出校園後,真實的創業生活,才是困難的開始。公司成立後整整一年半,在廣大市場還沒有名氣的謝玠揚,嘗試接觸了當時所有的美妝網站與實體通路,卻全都石沉大海。每天吃閉門羹的日子裡,謝玠揚只想著:「只要能讓消費者用到我的產品,一定會認同!」

以試用號召,攻網購通路

打開困局的,是二○○六年底PayEasy好不容易才給的一次機會,謝玠揚孤注一擲,打出低價、大量的試用號召,賣一元、十元的試用品組合,而且一給就是七天到十四天的用量,「我就是要讓消費者試到有感覺!回頭來買產品。」謝玠揚說。

短短三個月,霓淨思營收就衝破百萬元,速度之快創PayEasy紀錄。

直到現在,它都高居PayEasy銷售前三名排行榜上,「去年台灣美容保養市場掉了兩成,但霓淨思還能成長,」PayEasy行銷處副總經理謝莒方說。

免費贈送打開了一扇門,但顧客會不會回頭買,最後仍得靠產品力。為了把產品做到最好,霓淨思不像其他業者委外生產,而是在年營收一千萬元時,就砸五百萬元自設工廠,從原料端控管品質;別家買三、五千元的天平調配方,謝玠揚偏要花五萬元買最精準的,還有個晶圓廠等級的無塵室,不容許絲毫誤差。

用多品項,闖東南亞市場

雖然網路銷售的毛利率高達七成,但更貼近消費者的實體通路才是最後決戰點。

二○○八年,謝玠揚鎖定台灣中型、卻是亞洲規模最大的莎莎國際通路,先以寄賣、自己背庫存,而非業界慣用的賣斷方式取得合作機會。

謝玠揚與蔡松霈頂著台大化工博士的頭銜,跑遍台灣所有莎莎據點,親自教第一線的美容顧問使用產品,進而推薦給顧客,這種由下而上的方式,很快就讓總部注意到霓淨思,雙方因而攜手前進星、馬與香港,「兩個博士老師」的名號也打進東南亞。

「比起很多國際大品牌,霓淨思很積極、產品開發資源也多,只要我們分析出哪些市場獨特的需求,他們很快就能開發出新品,」莎莎國際首席財務總監陸楷說,新品是最能激勵買氣的做法。

雙方合作第一年,霓淨思的品項就從七個增加到三十個,成為莎莎在星、馬、香港一百多個據點中,銷售第一的台灣醫美品牌。看好它產品均價約新台幣八百元的高性能價格比,莎莎在二○一○年取得霓淨思一二%股權,是唯一獲選入股的台灣保養品牌。

去年開始,霓淨思與莎莎把合作重心延伸到中國,而霓淨思堅持自設的工廠也發揮了作用。挑選原料時,謝玠揚就已經把中、星、馬、港等國的法規一併考慮進來,還避開了回教世界對豬製品(可提煉膠原蛋白等)的禁令,「先把規則看很清楚,就免了後續的麻煩,」謝玠揚說。

別的品牌因為委外生產,檢驗手續繁複,通常要花兩年、人民幣五萬元才能拿到中國藥監局的許可審批,霓淨思平均只要一年兩個月、人民幣一萬元,目前獲許可品項數居台灣醫美保養品牌之冠。

子彈備齊,今年霓淨思的目標就是衝刺中國市場,此地據點數將從兩百店擴增到五百店,末端營收上看新台幣五至七億元。陸楷認為,雖然中國金字塔頂端商機誘人,但高性能價格比的產品,才能吃到最廣大的市場,這恰好是霓淨思的強項。

從台大校園裡意外暴紅,到進軍國際、挑戰中國市場,霓淨思成立第八年,今年挑戰末端銷售額跳增至十七億元,這最大的難關,比的不僅僅是產品力,更大的考驗是通路經營能拿到多好的壁櫃位置(編按:指貼牆面、上有品牌的整面櫃位,營收是非壁櫃的三倍),因此繼去年底引入興奇科技創辦人何英圻等的資金後,今年仍將增資導入策略性夥伴,而霓淨思更艱鉅的挑戰,仍在前方。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3888

毛大慶創的什麽業:WeWork估值50億美元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5-03-08/901561.html

每經記者 區家彥 發自廣州

2015年,萬科高級副總裁毛大慶對自己的人生做出了全新的選擇:創業,懷著夢想再度出發。

邦地產獲悉,他選擇自主創業,試圖打造中國版的WeWork,這讓創業辦公社區這一新穎的商業模式浮出水面。

去年12月,位於美國、主打辦公場地租賃服務的WeWork宣布完成一筆3.55億美元的融資,公司由此估值高達50億美元,這足以顯示資本對該商業模式的看好。巧的是,SOHO中國於今年1月宣布推出短期租賃辦公空間SOHO3Q,而去年獲得著名天使投資人雷軍投資的YOU+國際青年公寓也將於今年內在四個一線城市推出YOU+國際創業社區,創業辦公社區這一新的創業模式,在國內漸露鋒芒。

這個被戲稱為“另類房產中介”的商業模式,到底隱藏著怎樣的魔力?

“二房東”有了融資功能

從商業模式來看,WeWork的做法是先用折扣價格租下整層寫字樓,然後分拆成單獨的辦公空間,再租給願意挨著辦公的創業型公司。單從這一點來看,WeWork與所謂的“二房東模式”並無區別。

但50億美元的超高估值表明,投資人並不認為WeWork是一家單純的房地產中介。除了辦公場地,WeWork還可以為這些創業型公司提供辦公家具、協作服務等,甚至成為創業項目的孵化器,這才是最為資本看重的地方。

在國內,為創業者提供低成本辦公場所最有名的莫過於車庫咖啡。2011年,投行出身的蘇菂率先開辟了創業者和投資者的聚集辦公場地--車庫咖啡,每個創業者只需每天點一杯咖啡,就可以在這里享用一天的免費開放式辦公環境。據蘇菂說,3年間有400多個項目在車庫咖啡獲得投資,成功IPO的有3個項目。2014年,蘇菂以聯合創始人的身份加入YOU+國際青年社區,意在打造整合了辦公室與公寓為一體的YOU+國際創業社區。

YOU+國際青年社區創始人劉洋向邦地產表示,隨著移動互聯網的高速發展,創業者隊伍正在不斷壯大。近年來政府也陸續出臺政策鼓勵支持創業,李克強總理在2015年政府工作報告中,再次提出要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可以預見,市場對創業辦公室的需求將出現爆發性增長。

國內到底有多少創業群體?具體數字難以統計。但根據騰訊開放平臺於去年11月公布的數據,僅該平臺的創業者人數就已達500萬,同比增長400%,其中二、三線城市創業者增長率超過200%,超過50%的創業者在25歲以下。

“不僅是創業者增多,天使投資者也在增多,他們也在思考如何能提高效率找到好的投資項目。”劉洋向記者表示,建立創業社區的目的不止是為創業者提供價廉物美的辦公環境,更大意義在於整合各類資源,為創業者提供創業所需的各種服務,甚至嫁接天使投資者,最終從單純的辦公室租賃,變為帶PE(風險投資)性質的創業項目孵化器。

盈利模式需要艱苦探索

盡管市場需求龐大,但要在其中分羹並不容易。

香港粵海證券投資銀行董事黃立沖向邦地產表示,相對於美國,中國的辦公樓租賃占企業營運成本的比例較高,這是因為創業辦公場所往往對地點與交通便利性有較高要求。如果按照正常的價格,大多數青年創業者承受不起這一成本,這也是像雷格斯這種在美國很成功的短期租賃辦公室服務商,卻在中國無法成功的主要原因。

“如果按照互聯網模式去經營,給予青年創業者很優惠的租賃價格,這意味著辦公場地與後續服務基本無法盈利,那麽創業社區的盈利模式更接近於風險投資,即通過入股一個成功的項目獲取投資回報。”黃立沖告訴記者,但在國內,目前PE/VC股權投資的成功率只有5%,如此低的成功率很難覆蓋創業社區高昂的成本投入。

一位不願具名的房企高管也告訴記者,其實近幾年國內出現過不少零散的創業社區,但都無法把規模做大,最大原因就是難以找到盈利點。在國外,所謂的創業孵化社區,多為政府出資補貼,如果完全市場化運作,實現盈利的屈指可數。

“當然,毛大慶在行業的影響力與人脈資源也許有助於他獲得較佳的創業項目,但如果沒有政府的補貼支持,要實現盈利也並不容易。”上述人士說。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4854

24歲旅遊王 讓1,800萬人用他手機玩香港 他創的「手機導遊」,富比世看好、鴻海捧4億投資

2015-02-29  TCW

全香港4成飯店,房裡都放著這支免費手機,你迷路,它當導航;你血拼,它告訴你哪裡有折扣,想出這服務的,是一個大學肄業的24歲CEO。

我走進一家位於香港北角的新創公司,在寸土寸金的香港,它才成立三年多,租起兩百多坪的辦公室,容納來自各國近六十名員工,每月光租金,就超過新台幣八十萬元。這樣的規模,和我過去見過的新創公司,很不一樣。

帶著我到處參觀的,是一個看起來像大學生、講起英文比中文流利的年輕人,他指著堆滿倉庫的上千支鴻海牌InFocus手機,聳聳肩膀說:「其實,我們跟他們(鴻海)買的手機是這裡的幾十倍,差不多十二萬支手機,可以覆蓋六個台北(飯店房間總數)了!」

他坐在撞球桌上,一邊跟我對話。難以想像,這個二十四歲的年輕人,正是被《富比世》(Forbes)雜誌點名,最看好的香港新創公司之一Tink Labs創辦人。

「我是全公司最年輕的員工。」郭頌賢說。二〇一二年,他成立Tink Labs,起初包括自己在內,只有兩名員工,但現在,他開發的手機handy,成為全球旅客到香港觀光的「入口」。

當你到香港住飯店,房裡常擺著一支名叫landy的手機,可以免費打電話、上網;它也像本旅遊指南,內建各種資訊,不管走到哪,都會自動提醒你附近的促銷活動,甚至結合購物,按一個鍵,你就能買迪士尼樂園門票,省去排隊時問,還隨飯店帳單付款。

handy包辦旅客各項需求,推出不到四年,全港飯店逾兩萬間房間採用,覆蓋率近四成,使用人次達一千八百萬,放眼兩岸三地,沒有業者推出同樣服務。

當出國電話費總是爆表他出租手機,你打電話、上網都免費

郭頌賢二十歲時,便想出了這個全新商業模式,改造原有的Android手機系統,建立串聯旅客、酒店、商家的三方平台,「他革新了我們的旅遊經驗。」《彭博商業週刊》如此評論郭頌賢和handy提供的服務。

因此,亟欲轉型的鴻海集團也嗅到商機,其子公司富智康在去年十一月,宣布投資Tink Labs近新台幣四億元。

「如果有人做過、有經驗,那就不叫創新了。」近期,郭頌賢將帶著一份圖文並茂的近七十頁簡報檔,寫著一路走來遇到的挑戰,來台灣鴻海土城總部,對年紀比他大四十歲的鴻海董事長郭台銘,以及其他主管分享創業經驗。

臉書創辦人佐伯格(Mark Zuckerberg)二十一歲輟學,打造出全球會員數十五億的帝國,郭頌賢也一樣,就讀芝加哥大學時,一次旅行回來,手機帳單金額竟達港幣七千元,他疑惑:「為什 出國打電話、上網那麼不方便?」如果有人可以解決這些痛點,該有多好?

「想做就做吧!為什麼要放棄?」即便同儕畢業後大多進入美國政府或大企業工作,選擇一條不一樣的路,對當時只有二十歲的他來說,並沒有太大掙扎,「學校可以讓我先休學兩年,如果回去(香港)做不起來,再回來念完書也可以啊!」

於是,他決定休學,回到故鄉香港創業。起初他花一個月畫出草圖,重新設計手機介面,但沒錢沒資源,夢想,此時還只是一張白紙。

當時智慧型手機發展逐漸成熟,硬體業者玩不出新把戲,淪為殺價競爭,唯有蘋果,打造出逾九百萬App開發商組成的生態系,靠平台黏住用戶,才能獨占九成利潤。

這給他一個靈感:「一個手機公司,賣一支手機賺不到一〇%,所以我也不賣這支手機,而是做上面的服務。」郭頌賢拿起桌上的手機,語氣堅定的對我說。

他估計,比起賣手機,每支handy從飯店租金、廣告、商品拆帳等收入帶來的價值,至少是前者的五十倍!

當等客人上門錢賺太慢他結盟飯店,讓你免排隊服務就到手

中歐國際工商學院戰略學副教授陳威如也在著作《平台革命》中提到,從蘋果、Google到阿里巴巴,全球企業正在改變過去的獲利模式,從賣硬體,轉變成媒合資源的平台,當大家開始透過平台互動,就能達到「一加一等於十,二加二等於一百」的效果,創造最大利潤。

這正是郭頌賢想做的事。但想做平台生意,最大的挑戰是,如何說服各方人馬加入,一起打仗?

他找來通訊、軟體業人才,負責營運和技術,並跟電信商談合作,在機場設櫃,方便旅客上門租handy,慢慢打響知名度。生意最好時,一天可以租出去上百支,還一度走出香港,到新加坡機場設點。

事業正在起飛,郭頌賢卻察覺不對勁,「到底要怎麼把產品覆蓋整個城市?透過機場太難scalable(規模化)。」

尤其,每月光機場租金、人事開銷就要港幣數十萬元,營業時間還受限制,他心想,與其坐等客人上門,有沒有更有效率的賺錢方式?甚至,幫旅客把排隊租手機的時間省下來,把服務送到手?

「如果把手機放在香港所有酒店的房間裡,是不是代表我可以一次接觸那麼多旅客?」他靈機一動。全香港三星到五星級飯店房間數約六萬間,如果能和飯店合作,等於打通通往旅客的最後一哩。

於是,他決定收掉機場業務,專心投入飯店市場。但沒有知名度的新創公司,該如何說服像W酒店等五星級飯店合作?

況且,handy提供的免費通訊服務,將侵蝕飯店原有的長途電話、上網等獲利來源,光談第一間飯店,就花了快九個月,「因為沒有人做一樣的事,飯店也沒有其他benchmark(參照)的業者,對他們來說,這個決定是很冒險的。」Tink Labs營運副總裁馬家輝坦承。

對飯店來說,在房間裡提供handy等於多一道服務,萬一手機弄丟怎麼辦?使用完畢,裡頭的旅客資料該如何清除?一旦個資外洩,會不會影響飯店名聲……?面對質疑,唯有站在對方角度思考,才可能成功,這也是郭頌賢思考的關鍵。

首先,為了讓飯店方便,他研發一套和訂房系統連接的軟體,只要旅客辦理入住,放房間裡的handy,螢幕上便會顯示旅客姓名,達到提醒效果;同樣的,當旅客一退房,手機裡打過的電話、發的簡訊、或任何瀏覽紀錄,軟體都會自動清除,不用飯店人員多花功夫,一支支處理。

他也設法替飯店帶來更多商機。過去,飯店常透過電子看板、DM打廣告,難以引人注意,但郭頌賢讓handy變成行動廣告平台,為飯店推送客製化訊息,不管旅客在哪,都能即時收到折扣資訊。如此,不只幫旅客省錢,也替飯店提升各項設施來客數,形成雙贏

「我們旅客使用handy的滿意度都在八成以上。」千禧新世紀香港酒店總經理Bernard Rodrigues說。透過網路口碑傳播,香港又是各大連鎖飯店一級戰場,競爭壓力下,逾百家三星至五星級飯店選擇和郭頌賢合作,四季酒店也將在今年導入服務。

收租外還賺商家廣告費數據協助行銷,待機畫面也能賣廣告

飯店按房間數付他手機租金,另外兩大塊收入來源則是廣告、賣商品與賣票拆帳。下一步,他想的是,該怎麼做到三贏,讓更多商家願意加入平台?

香港做為全球知名旅遊城市,根據香港貿發局統計,二〇一四年,入境香港旅客消費總金額達港幣三千五百九十億元(約合新台幣一兆五千五百億元),精品、零售商無不努力搶攻這塊大餅。因此,如何有效接觸目標消費者,是各大業者思索的問題。每年逾五百萬旅客使用的handy 手機,便成為最好的管道。

為了吸引更多商家下廣告,或提供折扣,郭頌賢必須協助他們精準行銷,讓更多旅客從handy得到資訊後,實際轉化成購買行為。

馬家輝也說,雖然中國戶外廣告商的分眾傳媒,也會在旅客常出現的地點,例如車站、商場等地點下廣告,但因為接受的群眾廣,難以評估成效,不像handy的使用者都是旅客,直接抓住目標族群眼球,連手機的待機畫面,都能變成廣告板位,加強宣傳效果。

handy三年超過一千八百萬的使用人次,就像一個現成的數據庫,透過分析便能知道,不同背景的旅客喜歡住在哪裡?常點選哪些旅遊資訊?或者,當他們來到合作商家附近,只要手機定位,就可以即時推送折扣訊息,刺激購買欲。

因此,郭頌賢要求團隊先設計兩到三種不同介面,放在各地區飯店測試,了解旅客反應,例如,每個頁面置入多少廣告、搭配哪些內容,點選機率最大。反覆測試一年多,現在已經更新到第五版介面,讓旅客操作方便,商家又能達到廣告目的。目前,卡地亞、Hugo Boss等四十多家精品品牌都是其客戶。

把手機當旅客中心平台未來可能結合電商、支付,擴大服務

「現在大家想的都是,如何不只做一次性銷售,他(郭頌賢)能把所有服務整合在一起,形成平台,價值是比較高的,」聯發科前財務長、開宇投資諮詢公司總經理喻銘鐸回憶,兩人第一次在香港碰面,他對郭頌賢印象深刻:「那麼年輕的創業家不多,他大學都還沒畢業,卻把商業模式想得很清楚,問他十個問題,他都有能力回答。」於是,便把郭介紹給富智康董事長童文欣,間接促成鴻海的投資案。

對此,童文欣表示,之所以決定投資,是因為看中handy的整合力,未來還可能結合電商、支付等更多服務,成為一個以旅客為中心的平台,這也有助於鴻海把旗下相關事業,推廣到海外市場。

有了平台,和鴻海提供的手機,軟硬體結合,郭頌賢築起一道對手難進的門檻。

如今,他準備跨出海外,把handy拓展到新加坡、杜拜、巴黎……等地,為了打通當地業者關係,弄清楚手機進口規範,郭頌賢每個月花一半時間出差,他的同學可能才踏出校園、正在找工作,而他煩惱的,卻是如何找到下一個投資人,讓公司走得更遠。

訪問尾聲,我在郭頌賢的辦公室裡,發現一組高爾夫球桿和練習具,原來,他正準備參加今年底的香港高爾夫球公開賽,忙碌之餘,只能抽空在公司練球,「這是我得到富智康投資後,買來送給自己的禮物。」他笑說。

「我認為這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所以我才在這裡。」當初休學兩年,投入創業,兩年過去了,公司規模不斷擴大,郭頌賢只好放棄學位,再也沒回到校園。

現在,這個才剛滿二十四歲的年輕人,正舉起桿子,準備把球打得更遠。他的創業故事也告訴我們,在劇變的時代下,守著過去思維,注定出局,如何結合眾人力量,做到共贏,才可能勝出。

撰文者康育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7395

徐紹史:加大制度和金融對雙創的支持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6/03/4761003.html

徐紹史:加大制度和金融對雙創的支持

一財網 王子約 2016-03-13 12:01:00

徐紹史說,制度上將進一步簡政放權,為創業者創造更好的環境;此外,還要加強金融支持,加大創業投資、天使投資等建設,給海歸人員、大學生、農民工等人加入雙創創造更多更好的條件

“雙創”作為經濟新動能的重要引擎,一直是發改委等部門政策部署的重點。13日,國家發改委主任徐紹史在回應“雙創”部署時表示,將在制度和融資等多個方面出臺更多措施,支持不同群體的人員加入“雙創”領域。

徐紹史說,供給側改革的重點之一是要依靠創新引領。目前全球經濟複蘇緩慢,但新產品新業態發展很快。國際上已經初步達成共識,將經濟複蘇寄望於科技發展和產業創新。目前,世界各國都特別關註制造業發展,德國和美國等已經展開了相關戰略部署,這一輪產業和科技潮流更與我國創新驅動戰略交匯,為我們創造了發展和趕超的條件。

徐紹史表示,要根據不同產業的特點和發展階段,分別在跟蹤、平行和超越方面進行努力。目前,國家出臺了多個戰略部署,“互聯網+”的部署將引導傳統產業升級,有關部門也在為“雙創”打造眾投、眾創、眾籌等平臺,目的就是要讓雙創繼續發展。

談到下一步的政策部署路徑,徐紹史說,制度上將進一步簡政放權,為創業者創造更好的環境;此外,還要加強金融支持,加大創業投資、天使投資等建設,給海歸人員、大學生、農民工等人加入雙創創造更多更好的條件。

編輯:楊小剛

更多精彩內容
請關註第一財經網、第一財經日報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8825

專訪香港TVB集團CEO:TVB期待與成都文創的合作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7-08-21/1140427.html

每經記者 丁舟洋 攝影記者 張建 發自香港

出租車停靠在香港TVB電視城大門前,從銅鑼灣到將軍澳18公里車程一直默默不語的司機師傅終於忍不住開口:“你們去TVB啊?不錯啊,香港人都看TVB。”在香港,TVB依舊是“都在看”的電視業龍頭。

8月21日至25日,“川港澳合作周”舉行,期間,將在香港舉辦“川港澳合作周”成都建設國家西部文創中心專場活動。這為香港與成都之間的文創合作再次打開了一扇窗口。

一邊是文創產業蓬勃發展的西部重鎮——成都,一邊是香港文創的名片——TVB,她們會擦出怎樣的火花。近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走進TVB總部,對TVB集團CEO、執行董事李寶安和TVB副總經理杜之克進行了獨家專訪。杜之克說,TVB的合作大門永遠打開,我們期待未來與成都文創產業的合作機會。

TVB大樓

期待與成都文創的合作

成都發展文創可謂得天獨厚。過去一年,成都文創產業實現營業收入2614.2億元,創造增加值633.6億元,占地區生產總值5.2%,成為支柱產業之一, “演藝娛樂西部第一城”“中國時尚第三城”等諸多名片證明成都文創產業的蓬勃發展。近年來文創產業成為資本的風向標,而成都實施“文創+”戰略,為蓉港之間的文創合作創造了優良的土壤。

NBD:成都的文化歷史悠久,天府文化獨具一格,在發展文創產業方面,您有沒有什麽建議?

李寶安:建議談不上啦,但我們可以提供一個經驗分享,就是一定專註、專業,做自己擅長的、做自己條件比別人好的東西,去集中力氣發展。

杜之克:其實站在電視制作人的角度,巴蜀地區的文化有太多有趣的元素。過去幾年有幾部重慶特色的電影《火鍋英雄》《瘋狂的石頭》,從這里面出來的影視風格,在其他地方都看不到。我很期望能看到成都也能有這種具有當地獨特文化風格的成功影視作品。

NBD:香港與成都兩地企業之間的合作結出了豐碩的成果,TVB有沒有考慮過和成都的文創市場、企業進行合作?

杜之克:TVB的合作大門永遠打開,成都的影視文化企業也好、媒體也好,如果有什麽與我們合作的想法,歡迎常常溝通。我們也期待未來與成都文創產業的合作機會。

李寶安(左)和杜之克

TVB的成功經驗

我們每個人都能脫口而出TVB電視劇的經典臺詞,“做人最要緊的是開心”。全世界都再難找出第二家TVB模式的電視臺,就是“把關於生產電視內容的全行業都放進了一個公司里來運作。”這種全產業鏈模式對於正在建設西部文創中心的成都,或許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NBD:在電視劇制作方面,TVB的成功經驗是什麽?在激烈的傳媒競爭中,TVB集團為何能屹立不倒?

李寶安:TVB有幾方面跟別人不同。第一,非常專註的做與電視相關的這一件事,其他的領域都不做。第二,非常專註的做粵語地區文化相關的電視節目和影視劇,其他的比如像好萊塢風格的那種影視作品我們也不做。這就是我們的兩個專註。

另外我們還有一個特點,是全世界範圍內都罕見的。那就是我們的電視臺擁有制作影視類產品的全產業鏈,我們有能力自己生產大量的電視節目,包括新聞、綜藝、電視劇等等。

杜之克:TVB在50年來做的比較好,都是我們能把握、控制自己的制作和發行能力。這種方式當然也有它的好處和壞處。但總體來說,最大的優勢就是我們做內容不求於他人,不管香港地區市場還是其他市場,面對不同的競爭我們能根據自己的情況做出有效反應。

李寶安(中)接受每經記者(右)采訪

NBD:那為什麽近年來TVB電視劇影響力,確實不如上世紀90年代了?

杜之克:這就是上述模式不太好的一方面。我先說背景吧,當TVB開始把電視劇整個工業的流程和人才配備到公司里來操作時,當時全亞洲大多地方都還沒把電視劇的工業規格做起來,TVB起步早,占據了先發優勢。

後來其他各地都發展了自己的影視產業,而且和香港比起來,其他市場都大得多,比如內地的影視產業,一旦把工業基礎做起來以後,在廣闊的受眾市場空間中成長速度就會非常快。所以我們的影響力單從競爭環境來講,就有一定的變化。

而且後來者用的都是當下最先進的設備和流程,一開始就沒有包袱。可TVB用的整套體系都是上世紀90年代建立起來的,當時非常先進,到現在有些已經被時代淘汰了。所以我們過去三年有一個很大的動作,就是提升內部質量。把我們的制作基礎優化到市場先進的標準,並夯實我們的人才庫,才能把我們有港劇特色的內容產品在市場上爭一席之位。
過去一年,我們還和騰訊、愛奇藝、優土合作,將制作規格和對每部劇的投資規模進一步提升。所有的提升加起來,未來一兩年之內TVB電視劇的面貌會有大幅改觀。

李寶安

演藝人才的吸引力

發展文創產業,人才是關鍵。成都本土創作人不斷產出中國優秀的電視劇作品,如張勇編劇的《偽裝者》、海晏編劇的《瑯琊榜》,以及新晉暑期檔“劇王”《楚喬傳》,其三位編劇中有兩位來自成都。此前,我們在采訪記影視行業的資深人士中。他們不約而同談到,成都具有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和豐富的影視創作人才,成都影視產業待培育和挖掘的寶庫正是人才。在這方面,TVB就像一個藝人的黃埔軍校,他們的培養機制是怎樣的?

NBD:您說到的TVB有一套完備的人才配置,TVB就像一座藝人的黃埔軍校,那培養出來以後,如何留下藝人?流失了怎麽辦?

李寶安:藝人衡量要不要留下來,主要看兩個因素。第一是收入,第二是未來的發展前景。為什麽藝人願意待在TVB,是因為他們知道幾年之後可能會從nobody變成somebody。如果看不到未來發展機會,那只要有更高的工資,他馬上就跑掉了。

所以我們非常註重給新人機會,最近我們有幾個影視劇,《不懂撒嬌的女人》《盲俠大律師》,給到這些藝人機會,提升他們的知名度和職業空間。

NBD:如果他們已經變成大明星了,怎麽辦?還能留下來嗎?

李寶安:老實說,這就很難留了。TVB也培養了很多變成大明星的藝人,他們變成大明星以後很多都選擇去外面發展,這是擋不住的。

但是大家都開心嘛。他們進來和我們一起工作幾年,我們彼此成就,做出成功的影視劇,他們也因此而獲得成功。雖然他們要離開了,但正因為他們的成功,就帶來一種示範效應,可以吸引跟多人來。所以這個模式是不變的。

TVB大門

振興之路的甘苦

內容自產自銷、收入主要依靠廣告,這依然是TVB目前的商業模式。2016年TVB全年廣告收益為27億元港幣(約合人民幣23億),而同年湖南衛視僅《快樂大本營》的冠名權就賣了7億人民幣。近三年,是TVB最艱難的時光。

NBD:從財報上看,2013年~2016年收入連年下滑。今年是TVB成立的第50周年,對振興TVB有什麽想法?

李寶安:過去幾年,香港經濟大環境不景氣,零售業和廣告業均出現較為嚴重的縮水,實實在在的波及到了我們的業績。

另外互聯網對傳統媒體都造成了很多沖擊,這是無法回避的。TVB面臨和所有傳統媒體一樣的焦慮:“傳統媒體會被互聯網取代嗎?”我的答案是:“如果你什麽都不做,一定會被取代。不改變就是死路一條。”

所以我們也要適應這種互聯網發展的趨勢,進行變革。從2014年開始,我們開始構建自己的互聯網新媒體平臺。我們做了OTT(編者註:“Over The Top”的縮寫,是指通過互聯網向用戶提供各種應用服務)的布局,觀眾可以任何時間、任何地點、用任何設備、以任何價位(付費或免費)、觀看我們的任何內容。把我們的用戶體驗提升到了和互聯網一樣的便捷程度。通過這種方式,我們的觀眾數量提升了10%。

另外我們也推出了TVB自己的社交娛樂App,觀眾在上面玩小遊戲、和藝人互動,我們幫廣告客戶在這個平臺上進行定制化的營銷和推廣。

TVB48周年紀念(翻拍)

NBD:搭建新平臺需要大量資金的投入,這期間業績的壓力就更大了。

李寶安:我們盡量把投資回報的時間縮短,但這個發展過程中必然會犧牲掉一些眼前利益。我們要付出這個犧牲。好在我們的股東也支持我們做這些變革。

我們已經為建設綜合網絡平臺做了三年的工作了,已經基本完備了,明年開始我們就將進入新一個層次的發展。所以這三年就是最辛苦的三年。

2015年年初,內地公司華人文化開始投資TVB,他們也對我們有很大的幫助。他們看的市場更宏觀,也給我們帶來很多資源,而且大家在大方向上的看法都是一致的。有了股東的鼓勵,我們更加有信心、有決心來做這些轉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7018

他們創的商業模式 全世界都跟

1 : GS(14)@2010-11-01 23:41:52

http://realblog.zkiz.com/greatsoup38/1892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1393

一分鐘投資筆記:騰訊融創的政治任務

1 : GS(14)@2018-02-04 23:55:43

買「大到不能倒」的內地公司股票時,投資者必須考慮的是,這些公司會有多一層政治風險。就以「股王」騰訊(700)及「話題之王」融創(1918)為例,周一聯同蘇寧及京東,以340億元人民幣「入股」萬達商業。用內地媒體的說法是,今次交易可打造「線上線下的新消費模式」云云。如果投資者過往對萬達及騰訊的合作有留意,應知道雙方與百度曾在2014年高調成立「萬達電商」,同樣被外界認為做電商,對抗阿里巴巴,結果兩年後拆夥,無疾而終。今次購入萬達商業股份,又用同一種說法,只好套用一句內地流行的說話:你可以騙我,但請注意次數。事實上,用「入股」也有問題。如果留意融創公告,可以見到其說法是向協助萬達商業2016年H股私有化的財團購入其持股,而非入股注資。找回當時的新聞,就會知道財團的資金大部份是來自國家隊,包括平保(2318)、國開行、社保基金、中國人壽(2628)、中國中鐵(390)等。母公司萬達去年出事,不斷賣資產,到日前才由騰訊及融創出手,國家隊完美撤資。是入股還是「為國接盤」,是商業行為還是政治任務,不言而諭。如果再多想一步,為何偏偏選中它們?其中一個猜測方向,可以留意騰訊及融創過去兩個月進行的融資活動,分別配股及發行中期票據,向市場抽水10億美元及50億美元。兩間公司共通之處,都能夠借香港抽水,然後為國接盤,國家隊順利甩賣資產,改善企業資產質素,完成「曲線救國」的大計。誰說香港對中國不重要?有功必有回報,否則只會變成民企爆煲。微信一統內地即時通信市場,融創接完樂視再接萬達,不斷起樓不斷賣,但市場從不擔心公司資金流會出事。要投資這些公司,不能忽視政治風險,但所謂「一朝天子一朝臣」,在中央的庇蔭下,未來幾年或者有運行。徐風
http://facebook.com/1min.investment/本欄逢周五刊出



來源: https://hk.finance.appledaily.co ... e/20180202/2029334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791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