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中環在線:四叔要湊孫天匯丟埋一邊 李華華

 

2011-7-29  AD
 

 

 

政府不斷發功,樓市震不停,唔知啲發展商係唔當一回事,定係驚風雨欲來,近期加速推盤。港島區啲樓花盤突然熱鬧起嚟,樓價仲紛紛創同區新高o忝﹗不過,華華收到風,部署重新包裝發售嘅話題新盤──恒地西半山干德道天匯,全球路演時間表,仲要等大老闆四叔李兆基拍板先至可以作實。

環球路演計劃未扑槌

啱啱再做爺爺嘅四叔,可能忙住弄孫為樂,非緊急嘅商業項目,話唔定暫時要擱置落嚟。華華搵咗首席代理第一太平戴維斯住宅銷售部副資深董事張作基收風,佢話,天匯嘅環球路演計劃書已經交咗畀恒地o架喇,但恒地就仲未回覆幾時落實個時間表。佢估,最快都要暑假之後先至可以喺首站開show。張作基仲話,「周圍book場都好難,海外嘅同事都問過啲酒店,話檔期相當緊迫。」

話晒天匯曾經擁有破亞洲呎價新高紀錄前科,但係遇上連環撻定風波,要重新塑造新形象,正所謂「欲速則不達」,上半年恒地單靠賣貨尾都套咗130億蚊,差唔多達到舊年訂下嘅150億全年賣樓目標,環球路演慢得……都有道理嘅﹗

李華華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626

韵达快递:一边“手术” 一边奔跑

http://www.21cbh.com/HTML/2011-10-1/5MMDcyXzM2OTc5MA.html

上,还是不上?

上一套SAP的ERP管理系统,少则几千万的投入,对于一家还未上市的企业来说,不仅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更是一项“开弓就没有回头箭”的浩大工程。

但在韵达快递创始人聂腾云看来,这个问题的答案是毋须置疑的,创业十几年,对于IT管理系统在快递公司中的重要性,他是深有体会的。

“聂董是我们看过的快递行业中最懂IT系统的创业者”,一位曾深度接触韵达快递的PE投资人告诉记者。而正是这一点,也是他们下决心投资这家公司的一个重要原因。在PE投资人的看来,这样的公司才具备走得更远的潜质。

据说,韵达快递给自己定下的目标,是在年业务量增速达到60%的情况下,完成相对应的配备,包括人员、车辆和场地;尤其是场地要预估未来五年乃至十年的业务量,越发要“深挖洞广积粮”。

同时,无论是思考着韵达如何“发展”的创始人团队,还是以企业上市为目标的外部投资者,都希望企业能规范一点,再规范一点——要上SAP系统、建立中转站、要慢慢收归一些网点为直营、要开始财务规范,这些每一条都需要时间、精力和金钱来做。

业内传闻,韵达快递已经成为第一家获得PE投资的全国性快递公司,但是,如何在保证发展速度的同时,同步完成管理规范化体系的升级?相对于PE投资者而言,韵达快递的投资价值和发展潜力又何在?

从“番茄炒蛋色”的规范开始

从工作服的统一,到加盟商的管理和回购、后台IT系统的提升,韵达的规范化管理体系的建设,是一条颇具挑战性的漫长之路。

上海市青浦区盈港东路的尽头,是韵达快运(全称“上海韵达货运有限公司”)的总部所在地。这里占地几万平米,空旷着坐落着几栋不算高的楼,唯一抢眼的是统一的“番茄炒蛋色”——这里无论是大楼,还是车辆,或是往来的人群,都是鲜艳的黄底红字。

对此,韵达快运高级副总裁周柏根告诉记者:“用统一的黄底红字,是为了我们的车辆在外行驶时特别显眼,这样相对安全些。”

说 这句话时,周柏根坐在记者面前,穿着韵达快运标准的夏日工作服,黄底红字T恤。过来跟记者打招呼的韵达快递董事长聂腾云也穿同样的衣服。如果不是周柏根介 绍,记者看不出他和其他员工有什么区别。据说这位才三十多岁的董事长,出差基本不坐飞机,而是火车或者汽车,这样更便于考察每个站点的快递业务情况。

周柏根穿工作服的背后,是为了在韵达快运所有网点,推广统一着装。这个所有网点,包括加盟商,韵达的服务站点有一万多个,覆盖二千多个县级以上城市。为了实现标准化管理,韵达总部出了较多管理规定,统一着装也是其中一项,由董事长带头推动。

今 天我们耳熟能详的这些快递公司,除了顺丰速运基本是直营外,其他快递公司多采取加盟制,不过加盟商的架构不同。一位一直关注快递业的PE人士告诉记者,一 些大快递公司,他们可能有湖北、武汉、武昌区几级加盟商。每一单业务会被层层转包,这些加盟商每送出一单,就能拿到一单的钱,这是很强的激励。就是这种激 励机制,使快递公司自身和加盟商形成统一的利益体,实现货物的日常运送。

加盟商的参与降低了快递公司总部的经营成本,加盟商的经营效率也比直营的高;但加盟制的弊端显而易见:如果对加盟商的管理力度不强,就可能比直营快递公司更容易发生货物丢失、延误派送等现象。

2003 年,韵达董事长在渡过创业开初最难的时光,解决了企业的生存问题后,开始考虑企业发展模式的问题。如果韵达速运要实现稳定高速“发展”,而不仅仅是赚钱, 那么加盟制的一些弊端一定要克服。韵达想出来的对策是:先建立中转站,再逐步收归省会级城市的加盟商为直营;而后在通过上线IT软硬件,规范操作流程来实 现标准化管理。

例如,韵达在建立武汉中转站之前,湖北地区的货物由武汉的省会加盟商来分配;建立中转站之后,货物先运到中转站,而后由中转站的韵达快运员工将货物分拨给襄樊市、十堰市等地的加盟商。这样,韵达总部将“物”控制在自己手中,也将管理下沉到当地市场。

韵达快递:一边“手术” 一边奔跑

全国几十家中转站成立后,韵达快运再着手将一些加盟商收为直营。周柏根告诉记者,通过合资和收购的方式,现在公司已经将省会级城市收回直营,接下来将会根据必要性,开始收地级市。

如 果以人体来比喻,韵达快运的总部像心脏,那么中转站像神经中枢,省会级城市之间的通道像大动脉;地级市城市像普通血管;而再下面的县级市和农村,就像毛细 血管。韵达董事长认为,对中转站和省会城市的骨干网络直营,由总部控制整个网络的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辅以市、县级加盟商做货物的收取和发放,既能保证 总部管理的力度和经营的规范性,又能充分发挥加盟商在业务方面的经营优势,是比较理想的管理架构。

为实现构想,韵达除了实现骨干网络的直 营,还需要IT方面的投入。今年公司已经为上线SAP花了几千万,接下来还有1个多亿的IT硬件预算,韵达希望这些软硬件到位后,能够通过IT系统管理每 个快递员的货物收发,管理货物的运输路径,在技术上保证对加盟商、快递员和货物的管理。

“鸡肋”电商业务

快递公司成为PE基金眼中的热门行业,跟高速发展的电子商务也有关系。在电子商务行业掘金时,如果说好的电商企业是金矿,那快递公司卖的是挖矿工具。

周柏根告诉记者,现在电商业务占公司总业务量的40%还多,到年底会占到一半。公司2010年业务量增长60%,电商主要是淘宝网的业务增长了超过80%。

在淘宝网购物的人会知道,几家民营快递公司的快递费是非常便宜的,比如首重不超过1公斤的货物,在长三角区域内,运费是5块,最多6块;上海到北京或者山东,不过是10块。

周柏根坦陈,这是给一般客户的价。像淘宝网上那些大一些的卖家,比如一次性发货1000件的,他们给的运费还要低。而韵达快运接单后,很多单子会转由加盟商去运送,主要运费是让加盟商赚走,利润之微薄可想而知。

这是所有做电商业务的快递公司要面临的境况:不做这一业务,市场份额立刻萎缩;做这一业务,赚的是吆喝而没赚多少钱。

而且,电商业务带来公司业务的飞速增长的同时,也要求公司的人员、车辆、场地配备必须随之配套。

所以,如果淘宝网突然有大促销,首先吃不消的肯定是各大快递公司。去年淘宝网“光棍节”全面促销,立刻让几大快递公司的很多员工,从此记住了“光棍节”。

刘子龙在去年11月11日前后,在韵达快运无锡中转站工作。那一天前后共一周时间,淘宝件的数量猛增,是平时的2倍还多。首先他们在客户那取件时就工作量很大,然后到转运中心分类时又比平时慢,最后每天多调十几辆加班车才够用。

刘 子龙告诉记者,在大家熟知的中秋节、情人节等节假日前后,公司会在人员和车辆配备上有安排,能应对得好一些。“我们平时就怕过节;但更怕这样没有准备的 ‘过节’。那几天好多同事一天工作十四五个小时。希望以后淘宝要促销时,最好是分类促销,比如这几天纺织类的促销,过两天零食类的促销。”

某种程度上,电商业务对于大型快递公司来说有一点“鸡肋”。但周柏根毫无放弃的意思,相反想出了应对的措施:“我们广州和上海开始做仓储业务,让这些大的卖家把货物存储在我们的仓库里。这样大家就省了取件的环节,我们能多赚仓储费,另外这样的客源会更为稳定一些。”

但仓储业务意味着,需要更大面积的中转站。随着业务的飞速发展,韵达快运的中转站,已经由最开始的一千平米、几千平米,发展到占地一万平米。由于快递业来往的车辆特别多,需要的场地非常开阔,韵达要找的场地最好还不能是标准厂房。

人 员配备的成本,随着物价在飞涨。周柏根告诉记者:“韵达快运的员工现在有几千人,今年我们员工的工资,人均涨了20%甚至30%。除了人员费用,汽油费、 过路费等物流费用也是逐年提高,公司大部分的收入都被人员和物流成本吃掉了。公司目前一是提高机械化、自动化水平,二是会通过IT系统优化运输线路,控制 物流成本。现在快递行业发展很快,无论怎样,未来机械化和信息化肯定是方向之一。”

作为长期跟踪快递行业的PE投资人士,上海复星创富投 资管理有限公司执行董事白涛告诉记者,从国际和国内来看,快递都是一个壁垒很高的行业。一方面单件货物的快递费非常低,另一方面快递企业的仓储、物流和 IT成本都很高。因此对于全国化网络的快递公司而言,如果没有海量的业务量支撑,就不可能盈利。他分析,全国性快递公司的盈亏平衡点是每年1亿票件,全国 达到这个业务量的快递企业也就七八家,这也是无论国际还是国内,快递行业的集中度都很高的原因。

白涛认为,对比海外的快递公司,目前国内 快递公司的自动化程度还相当低,美国UPS的分拨中心没有几个人,其自动分拣设备的效率是手工作业的百倍。随着中国自动化技术的发展,以及国内人工成本的 倒逼,快递公司的自动化水平也会快速提高。对比海外四大快递公司几千亿的规模,中国的快递公司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207

股票市場和商品市場的分化——一邊是火,一邊是冰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3611

儘管遭遇黑色星期五,但從近期趨勢看相比商品價格的暴跌,股市的表現仍然算的上優異。

道瓊斯指數迎來1998年以來表現最佳的一季度,上漲幅度超過11%,與此同時道瓊斯商品指數卻下跌1.1%,成為2010年以來表現最差的一季度。道瓊斯一路高歌猛進,在上週早些時候連創新高,但商品方面卻一片慘淡,白銀步入熊市,現貨金價格也是自2010年以來首次跌至標普點位以下。

銀價走勢

金價走勢

商品和股市負相關的一個可能解釋是全球經濟遠沒有股市反應出來的那麼好,週五悽慘的就業數據就說明了問題。

Douglas C. Lane & Associates的投資組合經理Sarat Sethi則對近期商品的疲軟有另外看法:他認為原因之一是熱錢正在迅速逃離商品。

QE剛開始的時候,商品交易中有許多投機存在,Sethi說,當時利率非常低,對沖基金和其他機構就非常容易利用槓桿,同時其他央行也緊跟美聯儲QE的步伐——歐洲還經歷經濟危機——導致美元兌其他貨幣依然升值。由於大部分商品都用美元計價,因此美元的強勢也就意味著商品價格疲軟。

「除此以外,對於很多商品來說,供應已經逐漸跟上需求,」Sethi說,「如果投資者知道這個信息並因此開始拋售商品,那麼拋售的預期就會自我實現。」

當然,並非所有的商品都表現糟糕——天然氣和棉花價格就在一季度顯著上升——有可能商品價格目前的疲軟只是因為全球經濟增速暫時減緩而已。

但無論如何,至少目前Sethi相信商品價格不斷下跌是積極的,會促使投資者尋找新的增長機會或者繼續將資金投入到那些傳統的防禦性部門,比如公用事業和大宗消費品

特別的,他建議投資那些全球性的製造企業(如Danaher和Emerson)或是交通行業,尤其是航空業。

「航空公司做的很棒,而且假如他們的成本由於商品價格的下跌開始降低,那麼在未來的3-5年內他們將會做的更好。」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4341

三星為何在中國能戰勝蘋果:時間站在三星這一邊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46254.html

目前尚不完全清楚蘋果應對三星,以及眾多中國手機廠商競爭的策略。

在中國市場爭奪戰中,三星戰勝了蘋果。市場研究公司IDC的資料顯示,三星在中國800億美元智能手機市場上的份額為19%,2017年中國智能手機市場將擴大到1170億美元。蘋果中國智能手機市場份額比三星低10個百分點,只是中國市場上的第五大智能手機廠商。

庫克說,未來2年蘋果計劃將專賣店數量翻一番。目前蘋果在中國大陸和香港地區分別有8和3家專賣店。但他指出,蘋果在銷售方面的投資將「極其謹慎,因為我們的目標是推出高質量的產品」。

三星目前在中國的專賣店數量是蘋果的3倍,在吸引消費者、與移動運營商合作方面更為積極,在應對聯想、華為、中興等中國手機廠商競爭方面,三星的形勢也更為有利。

型號眾多

深圳一家電子產品市場的情形頗能說明三星智能手機出貨量高於蘋果的一個原因。由於型號眾多,貨架上擺放的三星智能手機數量與蘋果iPhone之比至少為4:1。

蘋果每年只推出一個型號的iPhone,定位在高端市場;三星則每年在中國市場上推出多款型號的產品,配置不同,價位也不同。

分析師稱,三星手機具有針對中國市場的功能:例如中國人氣最高的照片分享應用POCO.cn,手機支持兩張SIM卡(iPhone只支持一張SIM卡)。

科技諮詢公司RedTech Advisors董事總經理邁克爾·克蘭德林(Michael Clendenin)說,「中國人喜歡更多的功能,他們希望手機具有50項壓根用不上的功能。蘋果不奉行這樣的策略。令人遺憾的是,要想佔領中國主流手機市場,手機廠商必須提供滿足用戶需求的產品。」

領先優勢

分析師認為,三星在中國越來越大的優勢,是蘋果有意在全球範圍內推出廉價iPhone機型和大屏機型的主要原因。一名有在中國市場工作經驗的三星高管稱,「我們確信我們在中國市場獲得了領先優勢,其他廠商必須跟隨我們。」

三星挑戰蘋果的手段不僅包括推出價格更低的智能手機,還包括高價機型。三星聯合CEO J.K. Shin在一次採訪中說,「我們非常重視中國高端智能手機市場。」

三星與中國電信聯手推出了名為「心繫天下」的智能手機,由成龍代言,售價約為人民幣12000元。三星手機業務部門執行副總裁Lee Young-hee說,「中國有大量高端用戶,這有助於我們面向小眾用戶,提高品牌知名度。」

儘管這類奢侈品手機銷量不大,但與移動運營商合作開發這類手機,彰顯了三星進軍中國智能手機市場,滿足小眾市場需求的意願。IDC分析師TZ Wong說,「關鍵在於三星始終如一地適應本地市場。」

蘋果最新版本的iOS包含新浪微博等應用的鏈接,但應用本身需要用戶下載,三星的手機則預裝有這些應用。Wong說,「人們知道三星是韓國品牌,但它添加了一副中國面具。」

零售業務

三星1985年在北京開設了在中國的第一家辦事處。三星是中國市場上的先行者,主要在中國生產在外國市場銷售的電子產品。相比之下,蘋果直到最近才大規模進軍中國市場。

先期進入中國市場使三星獲得了無可否認的優勢,三星能快速適應不斷變化的環境。野村證券分析師Choi Chang-hee說,隨著1990年代中期中國經濟高速增長,三星改變了策略,不再僅僅將中國作為生產基地,開始在中國銷售價格較高的電子產品。

這意味著三星在中國的零售業務遠遠超過蘋果。除與三大移動運營商合作外,三星還與國美、蘇寧,以及眾多小型零售商建立了密切的合作關係,在中國開設「體驗」(Experience)專賣店。

蘋果的銷售渠道與三星類似,但進入中國市場較晚意味著其零售業務規模要小得多。例如,三星在廣東省有逾200家授權經銷商,相比之下蘋果則只有95家。

三星與移動運營商保持了密切的合作關係。據Shin稱,「與移動運營商保持密切合作關係是我們的核心政策。」在中國,每家移動運營商使用不同的技術,要求三星「根據它們的要求優化我們的手機。這並非易事,但我們充分考慮了移動運營商的要求」。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蘋果與中國移動的談判。多年來,兩家公司不能在收入分成上達到一致,使得蘋果與數億名潛在客戶無緣。

三星前高管馬克·紐曼(Mark Newman)表示,三星在中國的成功是有原因的,它不希望重蹈日本對手的覆轍,「三星花大量時間研究索尼、東芝和松下。研究的結果之一是,孤立的策略存在缺陷,因此三星過去十年一直在大力推行全球化。在中國這一點尤其明顯,三星在中國的員工數量僅次於韓國。

據IDC稱,目前,三星是中國高端和低端智能手機市場上的領頭羊。在中國,人均月薪約為640美元,許多考慮換用智能手機的用戶買不起蘋果手機。

通過推出多款產品,三星與中國消費者建立起很深的關係,隨著年齡的增長,許多消費者會購買價格更高的手機。同時推出高、低端機型還有助於三星應對來自聯想、華為等中國對手的競爭。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9678

一邊賣香港超市、上海頂級商辦 一邊購併歐洲電信 華人首富李嘉誠「脫亞入歐」的盤算


2013-9-16  TWM
 
 

 

過去三年,和記黃埔與長江實業不斷在海外進行購併行動,不論是電力公司或行動通訊公司,已讓李嘉誠成為歐洲基礎建設大腕;但在港、中,李嘉誠卻是反手大賣資產,這位華人首富的盤算為何?

撰文‧乾隆來

李嘉誠王國的旗艦,香港上市公司和記黃埔與長江實業,從七月下旬開始,陸續啟動出售香港百佳超市、上海陸家嘴頂級辦公室東方匯經,以及廣州西城都薈廣場等案,預定的總交易金額超過新台幣一六○○億元。

相對於出售香港與大陸資產的計畫,和記黃埔與長江實業過去三年卻不斷在海外進行購併,總共完成十一筆重大收購案,投資金額高達新台幣五五六三億元,其中九七%投入歐洲地區,買入電力公司、瓦斯配送網路、行動通訊公司等;華人首富李嘉誠經過快速地資產購併,已經成為歐洲基礎建設、電信產業的大腕。

相較之下,過去三年李嘉誠只在香港參與了兩個購併案,都是買進貨櫃碼頭的權益,但是買入之後卻遭到碼頭工人激烈抗爭,演變成史無前例的工運抗爭活動,持續數月不退,讓李嘉誠裡子面子盡失。

在香港套現 轉攻歐洲

李嘉誠賣香港、買歐洲,不禁讓人想起去年香港特首選舉,代表港英傳統官僚體系的唐英年,與有共產黨背景的紅色特首梁振英劇烈競爭。當時李嘉誠一反商人無政治立場的慣例,義無反顧地公開支持唐英年,甚至在選舉結果揭曉,唐英年落敗之後,李嘉誠仍然公開坦言:「投票給唐英年是為香港人好!」「我向來做事不是從功利角度出發,希望大家了解,在選舉的事情上,我既然認為這樣做對香港好、對國家好,我就會做。」公開與特首梁振英決裂,不會是李嘉誠出走香港的唯一關鍵因素,但是,梁振英獲得李克強的支持,加上香港回歸至今已經過了十六年,逼近「五十年不變」的三分之一門檻,香港從九七年之前的「港英統治」,到董建華至今十六年的「港人治港」,最終北京政府必然需要完成統一的最終目標,在這個過程中,李嘉誠雖然貴為華人首富,但是依靠港英政府取得壟斷地位起家的他,最終,還是必須將利益逐一歸還給北方的共產黨。

大陸的《二十一世紀商業評論》引述廣州中山大學陳永傑教授的評論,堪稱是一針見血。陳永傑說,當下大陸最賺錢的都是壟斷性行業,而且全部頭頂「國」字號,香港回歸之後,所有國字號的資本都要進入香港,李嘉誠應該了解,從北京的角度來看,作為華資商人的他,不過是個民營企業家,在五星旗下,「國企要進入的領域、民營企業家的去向都有著清晰的軌跡。」陳永傑說:「持加拿大護照的李嘉誠,如今在香港套現,轉攻歐洲……,對於香港,這是一個時代的終結。」北京權力交替 對李嘉誠不利在香港回歸的最終架構下,李嘉誠當然不可能沒有任何對策,一九八九年六四天安門事件之後,李嘉誠率先高舉愛國大旗,成為中國最大的僑外投資者,也是江澤民擔任國家主席最重要的後盾之一。李、江兩人成為默契十足的親密戰友,後來江澤民的兒子主導中國網通增資,李嘉誠兒子所屬的電訊盈科,二話不說就投了五百億港幣的資金;而全中國最精華的一塊土地,李嘉誠取得紫禁城旁王府井地塊的「東方廣場」,更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歷史留名的開發案。

李嘉誠與江澤民密切的合作關係,在習、李上台後成為沉重的包袱。習、李政權與江澤民代表的上海幫漸行漸遠,去年出事的重慶市委書記薄熙來,與江澤民原是政治盟友;再之前遭到撤職法辦的鐵道部長劉志軍,更是最貼近江澤民的鐵衛部隊;而八月拉下國資委主任蔣潔敏,更直搗江澤民的大總管曾慶紅的利益核心。

在北京政權世代交替的過程中,李嘉誠的利益與集團策略,沒有被考慮的空間,而他二十年來與江澤民、曾慶紅建立的密不可分的關係,也讓李嘉誠在北京權力交替的過程中,處於極度不利的劣勢。

歐洲資產價格下跌 有利布局當然,李嘉誠不只個人精明,更有全香港最專業的投資團隊,北京與香港政局縱然對他不利,李嘉誠也不至於一氣之下就走上脫港入歐的不歸路,商業上的評估仍然是最重要的關鍵。近年香港經商成本大增、獲利衰退,相對上歐債危機之後,歐洲資產價格大幅下跌,有利長期部署,已經全球化布局的李嘉誠,自然做出賣亞洲、買歐洲的決策。

香港是和記黃埔的大本營,近年對公司貢獻的利潤卻逐年下滑,○八年金融海嘯之前,香港每年貢獻集團一一五億港幣的稅前盈利,到了一一年跌破百億大關,去年則剩下九十一億港幣,只有○八年的七九%。但是,香港衰退的同時,其他地區業績卻強勁成長。

盈餘成長最快的,應該就是從金融海嘯之後持續購併的歐洲行動通訊業務,從今年上半年的半年報以及投資銀行的報告中顯示,和記黃埔在歐洲的行動通訊業務,稅前盈利年增長率超過四成,摩根士丹利的報告說,和黃的歐洲行動通訊業務在一○年突破關鍵的營運規模之後,獲利就不斷向上攀升,並且讓它更有實力藉著持續購併成為市場的領導者。

例如去年,和黃奧地利3G就從法國電信手中,以十七億美元買下奧地利第三大的Orange行動電信公司。今年六月,和黃3G又宣布從西班牙電信公司手中,買下愛爾蘭的O2行動電信,買價十一億美元,購併之後,和黃已經成為愛爾蘭第二大的電信營運商。另外在北歐的瑞典,和黃的行動通訊業務排名全國第四,以消費客戶數計算有一二%的市占率,以營收計算則有一六%的全國市占率。

歐債危機衝擊下的歐洲電信市場,其實面臨了消費力欲振乏力、法規嚴格、市場分散難以整合,以及未來必須持續投入大筆資金升級網路等不利的環境,但是和記黃埔卻不斷藉著購併各個市場第三、四名的後段班,逐漸整合成為歐洲電信市場的主要玩家,目前和記黃埔已經進入英國、愛爾蘭、義大利、奧地利、丹麥與瑞典六個歐洲國家,客戶總數逼近兩千四百萬戶。

今年八月一日和記黃埔公布一三年半年報,稅前盈利高達一二四億港幣,年增率二三%,超出市場預期,香港與中國仍然疲弱不振,但是歐洲通訊業務獲利勁揚、英國天然氣通路WWU首次入帳,整體歐洲業務對和黃的貢獻度已經高達三五%。而號稱「大本營」的香港加上中國業務,卻只貢獻了二八%的盈餘,已經遠遠不如歐洲了。

在電信事業之外,李嘉誠對於熟悉的英國著力最深,甚至被英國媒體以「李嘉誠征服大不列顛群島」來描述。一○年由長江基建帶頭,以九十一億美元買下英國最大電力供應公司UK Power Networks,一一年買下自來水公司Northumbrian Water Group,又買下供應英國四分之一家庭天然氣的WWU。另外還投資美容保健零售商 Superdrug、行動通訊公司Three、倫敦泰晤士港等十七家公司,談判中的還有曼徹斯特機場等。時至今日,李嘉誠已成為英國最大的外國投資者。

百佳出售 「中資入港」意味濃在回答為何對歐洲如此積極的問題時,李嘉誠的答案饒富趣味,他說,他喜歡投資在法律制度健全的民主國家。

這次掛牌出售的百佳超市,是香港第二大、僅次於惠康超市的連鎖系統,和黃從一九七三年創立這個超市品牌,至今已有四十年,並且早在八○年代就已經進入廣東,現在香港、澳門、中國大陸共有三四五間店,去年營收達新台幣八三五億元,稅前、折舊前的盈餘則為新台幣五十四億元,相當於一億八千萬美元。

百佳超市在香港占有三三%的市場,僅次於惠康超市的三九%,壟斷地位穩固,但是受到不斷上漲的租金與工資影響,進入中國市場又面臨流血競爭,利潤微薄。李嘉誠集團大總管、被稱為全球華人收入最高的「打工皇帝」霍建寧曾經說,經營百佳超市與「做善事」相差不多。

雖然利潤微薄,但是買賣的本益比卻極為誘人,惠康超市的母公司上市本益比就高達三十倍,而且香港第二大的市場地位,對於追求壟斷的中資有戰略上的吸引力。和黃在七月「放盤」出售,找了高盛與美林擔任賣方財務顧問,公司說明書才發出去,就吸引了中資華潤、泰國卜蜂謝國民、日本零售商 AEON、澳洲零售商 Woolworth、韓國Lotte集團等進場估價,另外包括KKR、TPG等私募基金也舉牌進場。

遠走歐洲 是必然的宿命經過第一輪初步出價,私募基金全數出場,原因就是出價無法進入和黃的目標區。有趣的是,︽華爾街日報︾、︽路透︾等歐美媒體,似乎站在李嘉誠這邊,不斷報導出售價格區間「在三十億至四十億美元之間」,換算稅前盈利的本益比高達二十八至三十四倍。但是大陸的中文媒體報導百佳時,卻都引用買方、特別是華潤的估價,「可能值不到二十億美元」。看來,百佳出售,還是有濃濃的「中資入港」的政治硝煙味,真正的買主就是北京國務院直屬的華潤,至於卜蜂謝國民、日本AEON等,還是湊熱鬧、拉價格的成分多一些。

中資華潤如果買下百佳超市,在香港將取得五○%以上的超市市占率,具體向統一進程又邁進了一大步。

此外,長江實業在上海第一個甲級辦公樓、位於陸家嘴金融中心的「東方匯經OFC」大樓放盤出售,也讓外界對於李嘉誠退出中國市場產生豐富的聯想。長江實業過去在大陸以賣樓為主,去年原本宣稱要繼續持有OFC大樓,還委託第一太平戴維斯招租,今年八月二十一日卻又改變放盤出售,三十五層樓、十一萬平方米(三萬三千坪)的大樓開價人民幣六十億元(約新台幣三百億元),含車位與公設,平均每坪九十一萬元,不算高價。

香港的壟斷事業,讓李嘉誠成為華人首富,但是遇到壟斷起家的共產黨政權,遠走歐洲是必然的宿命。畢竟,已經高齡八十五歲的李嘉誠,不可能再參與習近平、李克強這些五十幾歲﹁年輕人﹂的政治長征。不過,李嘉誠是愛國華商,與當年怡和退出香港、匯豐銀行遷籍英國相比,李嘉誠的出走還是溫和、有秩序、給雙方保留面子的,歷史的必然,誰也無法違逆,想通了,就沒有情緒了。

(本文作者為紐約大學金融碩士、曾任金控公司副總經理)

買與賣之間的盤算

——李嘉誠近期買賣資產概況

2010年 從法國電力公司(EDF)手中拿下英國電網業務

金額91億美元

2011年 英國配氣網絡Wales & West Utilities(WWUs)

金額11億美元

2011年 收購英國水務公司(Northumbrian Water Group)

金額40億美元

2012年 收購奧地利 Orange 電信公司

金額17億美元

2013年1月 從DP World收購亞洲貨櫃碼頭全部股份

金額5億美元

2013年6月 成立一家合營企業收購荷蘭廢物轉化能源公司AVR-AfvalverwerkingB.Vs

金額12億美元

2013年6月 收購愛爾蘭 3G電信公司 O2

金額11億美元

2013年7月21日 賣香港百佳超市交易未敲定,和黃與5位準買家正進行商討,最快9月初宣布結果

意向價40億美元

2013年8月21日 賣上海東方匯經OFC 交易未敲定,潛在買家有交行、新加坡資產管理公司ARA Asset Management Limited

逾60億人民幣

2013年8月29日 賣廣州西城都薈廣場和記黃埔、長江實業將所屬公司50%股權出脫,買家為離岸公司GCREFA Cquisitions 22 Limited

32.68億港幣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5604

吳伯凡:客戶洞察,從望遠鏡的那一邊看

http://new.iheima.com/detail/2013/1115/56386.html

【導讀】當我們在大談「客戶洞察」時,我們無意中把客戶當成單純的研究對象,當作是一群在那裡等著被我們研究進而等著被我們擺佈的人。事實上,當我們在「洞察」客戶時,客戶也一直在洞察我們。在此黑馬哥分享這篇21商評網(吳伯凡)的文章,要想創造偉大的產品和服務,我們必須走到望遠鏡那一端,回過頭來看看我們自己。

靈感、挖黑馬、評熱點、抄本質-這裡是黑馬通訊社:「客戶洞察」近來成了很多企業在內外溝通中使用的熱詞。但由於缺乏切實有效的獲知客戶真實需求的工具和方法,不少企業的「客戶洞察」最終流於表態和說詞,就像如果醫生沒有先進的檢測設備和手段,只是憑著傳統的「望、聞、問、切」來問診,是很難開出有實效的處方的。大數據技術之所以被寄予厚望,是因為這種技術的確有可能讓企業在瞭解消費者需求和行為方面未卜先知,能夠在浩瀚的數據之海撈到一把打開客戶內心的鑰匙。但大數據技術並非萬能,何況對大多數企業來說,大數據的採集、挖掘和解讀存在著巨大的技術障礙,所以所謂大數據,也仍然是流於表態和說詞。

但技術障礙並非企業在從事客戶洞察時遭遇的唯一且主要的障礙。觀察客戶時,讓企業一葉障目的,往往是非技術性的因素。就算你擁有了最先進的技術,如果使用技術的方法和心智模式錯了,越先進的技術很可能讓你錯得越遠。

一則很多人聽過的老故事說明思維模式比技術更重要。美國宇航局苦於不能開發出一種可供宇航員在失重條件下使用的自來水筆,於是向全社會招募方案,但大多數招募來的方案一看便知不可行,直到有一天,一名小學一年級的學生用鉛筆寫的一封信讓宇航局的科學家恍然大悟又慚愧不已,信上只有一句話:「為什麼不用鉛筆呢?」

當我們在大談「客戶洞察」時,我們無意中把客戶當成單純的研究對象,當作是一群在那裡等著被我們研究進而等著被我們擺佈的人。事實上,當我們在「洞察」客戶時,客戶也一直在洞察我們。我們以自以為聰明的方式對待客戶,卻很少認真地想過客戶怎樣看我們。這就像父母常常以自以為正確的方式琢磨、教育孩子,卻很少從孩子的角度,反過來看看自己看待、教育他們的方式。我們渾然不知,我們的每一句話都被孩子以特有的方式「翻譯」成他們的話,就在這翻譯的過程中,話的意思已經大不同於我們的「本意」,而我們這個時候能做的只是指責孩子「不聽話」。

在很多時候,領導對下屬、廠商對客戶說話,有點類似於身在美國的農業專家給澳大利亞的農民打電話:「春天快到了,你們該準備播種了。」專家渾然不知現在的澳大利亞正好是秋天。我們總是站在自己的位置去「洞察」別人、擺佈別人,不假思索地將別人的位置與我們自己所處的位置畫等號,並且疑惑、指責別人如何「不可理喻」。

一個從事零售業的朋友對我說,百貨商場的收銀台都大同小異——狹窄、侷促,因為所有商場的管理者都秉持著同樣的心思——在商場的中心位置儘可能讓每平米創造的利潤最大化,收銀台看似在收錢,其實是一個成本中心而非利潤中心,所以要儘可能地壓縮。他們從來沒有想到,收銀台是顧客購物體驗的最後一站,他們在這裡的漫長的等待會讓他們在商場裡的整體體驗大打折扣,收銀台前的侷促感、阻塞感,相對於商場其他地方極力營造出來的寬敞、舒適、豪華感,無疑是狗尾續貂而不是畫龍點睛。

長期使用微軟Windows操作系統的人都有一個體會,操作電腦出現問題時,系統會給出種種提示框,但這些提示框十有八九你是看不懂的。長期以來,我都想不明白微軟為什麼要讓這些提示語這麼難懂。其實微軟並非成心讓用戶不懂,而是微軟的工程師把他們對於電腦的知識當作了用戶「本來該有」的知識。微軟的用戶服務最初叫「用戶教育」(User Education),後來覺得這種說法實在過於傲慢,就改成了「用戶幫助」(User Assistant),最後才改成了「用戶體驗」(User Experience )。名稱雖然變了,「教育」(Education)的「魂」並沒有變。

有經驗的父母知道,要想與孩子進行卓有成效的溝通,就必須在相當程度上成為孩子。父母與子女之間存在溝通障礙,首先是因為在他們與孩子之間有一道堅實而無形的「玻璃牆」。在廠商與客戶之間,往往也有這樣一道玻璃牆。因為透明,所以極不容易覺察到,因為難以覺察,所以難以踰越。如果我們永遠站在玻璃牆的這一邊「洞察」客戶,我們永遠難以捕捉到真正的客戶需求。

麥克盧漢說過:「我不知道世界上是誰最先發現了水,但肯定不是魚。」水作為魚與生俱來的環境,成為了最易被魚忽略的東西。人用眼睛洞察外物,但不能用眼睛洞察眼睛。當我們的視力不夠的時候,我們會借助於眼鏡、望遠鏡去洞察世界,但眼鏡、望遠鏡同樣成為我們最易忽略的東西。

高瞻遠矚對企業領導人來說是一種很好的素質,先進的技術和管理手段能為我們提供「望遠鏡」,讓高瞻遠矚越來越有可能,但我們不應該一味地沉浸在這種感覺裡。有時候,「高瞻遠矚」會把我們囚禁在自我牢籠裡,讓我們看見一切,卻看不見自己,尤其是看不見別人眼中的自己。正如《快公司》雜誌的創始主編阿蘭.韋伯說過的,要想創造偉大的產品和服務,我們必須走到望遠鏡那一端,回過頭來看看我們自己。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1977

印尼礦產出口禁令前夕:印尼政府一邊忙著國內“滅火” 而另一邊扣押中國貨船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71792

印尼本周日將禁止未經加工的金屬礦石出口。印尼政府為了應對禁令沖擊,出臺了一些放寬的政策,允許Freeport、 Newmont Mining Corp等公司2017年前仍能夠出口銅、錳、鉛、鋅和鐵等礦石。印尼政府一邊忙著在國內出臺放寬政策,而另一邊卻在扣押中國的貨船。 據二十一世紀經濟報道,包括中遠香港等多家中國航運企業的十余艘貨船在印度尼西亞東部的蘇拉威西島被當地政府扣留。對方要求每艘貨船繳納至少30萬美元才可放行,且被扣船舶的數量有增加的趨勢。但讓被扣船企擔心的是,如果這批船舶不能在12日大限前被放行,裝運的鎳礦就有被要求卸貨的危險,屆時可能會產生更大的經濟損失。 出口禁令旨在提高印尼礦產財富的長期收益率,但是短期內不可避免地會減少外匯收入,導致經常項目赤字增大。而經常項目赤字一直以來都困擾著印尼經濟,影響著投資者的信心和印尼盾的走勢。 盡管礦產法有五年時間準備,禁令生效之前數天政府官員才開始發話,希望減少新政策面臨的壓力。 能源礦產副部長Susilo Siswoutomo表示,印尼政府仍將持續執行這個礦產禁令,但是政府也希望這個禁令不造成太大的影響,導致很多人失業。 Freeport McMoRan Copper & Gold等礦產公司在周日禁令執行前瘋狂地把礦產裝船外運。在周日之後它們還能否這樣還是個未知數。 能源礦產部已經批準了一些政府條例,允許Freeport、 Newmont Mining Corp等公司在2017年之前仍能夠出口銅、錳、鉛、鋅和鐵等礦石。 但是,鎳礦和鋁土礦還是不能出口,這兩種礦以往每年出口20億美元。煤和鋅出口不受影響。 貿易部外貿總幹事Bachrul Chairi表示,他們貿易部正在準備兩個法令條例,一個針對精煉礦出口程序,另一個針對出口禁令本身。 這兩個條例仍在糾結之中,最後還要總統蘇西洛的批準。毋庸置疑,這是他上任十年來面臨的最重要的經濟政策抉擇。 對中國的影響 此禁令對中國影響巨大。 印尼的鎳、錫和動力煤出口量世界第一,同時金礦藏量全球第一,銅礦藏量世界第五。據世界銀行統計,2012年印尼出口104億美元礦產,大約占印尼總出口金額的5%。 據二十一世紀經濟報道,中國2012年鎳礦需求為6500萬噸,其中一半以上來自於印尼,其紅土鎳礦一直是中國鎳生鐵冶煉的重要來源,此外中國五分之一的鋁制品也依賴於來自印尼的鋁土礦。 據FT,此禁令對中國來說影響最大;中國嚴重依賴印尼進口礦石以生產含鎳生鐵。目前,中國已通過從印尼進口儲備了大量鎳礦石以及鋁土礦,至少能夠維持一年。 對印尼的金融沖擊 盡管政府出臺政策緩解禁令負面影響,印尼經濟仍然會受到不小的沖擊。 財政部長Chatib Basri表示,由於特許使用權費用和出口關稅減少,政府收入今年將降低10萬億印尼盾(相當於8.2034億美元),相當於印尼GDP的1%。 印尼央行也表示,短期內將會對經濟產生影響,但是長期的回報非常可觀。 央行行長Agus Martowardojo周四稱:“我們將密切關註事態的發展,探討禁令對經濟的影響。” 由此而生的政治風波 今年由於是印度的大選年,礦石出口禁令可能成為比較大的政治敏感事件。 因而,禁令任何大的經濟影響,特別是下崗工人大幅增加,可能都會在轉化成熱門的政治問題。 在禁令發布之前,已經有100多家小煤礦停業,上千工人失業。 印尼主要銅礦公司Freeport上個月警告:如果出口禁令不進行修正,它旗下的Grasberg就會減產60%,將會使7500工人失業。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8188

一邊開會一邊塗鴉 竟更有效率

2014-06-30 TCW
 
 

 

我們的社會以智商(IQ)做為智性能力的最佳衡量指標已達近一世紀,大家普遍認為,智商越高者,不論做什麼,成功的可能性越大。其實,高智商未必意味你能做到你想做的,獲得你想要的。另一方面,那些智商測驗得中低分的人,如何成為商業大亨、暢銷書作家、或創新的發明人?我們想告訴你,智商並不是智性能力的最佳衡量指標或人生成功與否的最佳預測指標,尤其在二十一世紀。

感謝Google及其他類似的搜尋引擎問世,我們在尋找、濾除、及吸收資訊方面出現了徹底的變革,如今,我們生活在Google時代,Google對人們的學習與認識做出了很大的貢獻,它顯著減少了我們必須查詢、探究、排除的資訊與事實數量。

如今,只需要幾個按鍵與點選,我們就能取得我們需要的任何資訊。不過,現在的智性能力要素是要能夠彙總那些事實,判別資訊的優先順序,並對資訊做出建設性的使用,工作記憶是最能幫助我們做到這些的最重要技巧。智商是你知道什麼(你的知識),工作記憶是你能夠運用你知道的東西來做什麼。

成功者最愛三種習慣慢跑健腦,半小時就有效

當布魯斯.史普林斯汀(Bruce Springsteen)唱著:「寶貝,我們生來就該跑」時,這可不是一句玩笑話,克里斯多福.麥道格(Christopher McDougall)的著作《天生就會跑》(Born to Run)提倡一個概念:人類的身體構造天生適合跑步,尤其是長跑。

雖然,現今大多數的人不需要再為食物而跑,但跑步對我們的腦有益。研究顯示,跑步使我們較不會沮喪憂鬱,有助於產生新的腦細胞,分泌腦內啡(endorphin),幫助我們應付壓力狀況。

根據伊利諾大學的研究,跑步也有助於改善工作記憶。跑步對腦力很有助益,尤其是在剛跑時,工作記憶能力大增,但就算跑完半小時後,工作記憶的表現仍然優於運動前。

跑步對工作記憶如此有益,原因之一在於跑步使前額葉皮質活絡起來。

若跑步需要的控制注意得仰賴工作記憶,那麼,以更高度的控制注意來跑步,是否對工作記憶更有益?為解答此疑問,我們自己脫掉鞋子,「腳踏實地」的測試赤腳跑步的效果。哈佛大學的李伯曼教授是這個研究領域的先驅,他的研究指出,從運動力學來看,赤腳跑步比穿鞋跑步好。

你必須注意視覺刺激(你能看到的東西),以及穿鞋跑者視為理所當然的觸覺刺激(你的腳能感覺到的東西)。

我們檢視這些資料,得出有趣發現:跑步時,穿不穿鞋,對工作記憶能力有影響,赤腳跑步者的工作記憶能力優於穿鞋跑步者。

開會塗鴉,更快理解新資訊

你可曾在課堂上或會議中塗鴉而被抓?嗯,其實,你這麼做可能在幫助你更瞭解資訊。當你在試圖理解新資訊(例如成長率的預測)時,你需要運用你的工作記憶,問題是,在冗長的課堂上或會議中,你的工作記憶可能耗弱,尤其是當授課或會議內容乏味時(就算那些資訊很重要),最終,你會失去注意力,資訊從你的左耳進,飄過你的腦袋,右耳出。但新研究顯示,塗鴉使你徵召你的工作記憶,因此能幫助你記住資訊。

這種「塗鴉效果」可能是因為塗鴉使你的工作記憶不會飄走,塗鴉把你的工作記憶保持在起碼的清醒狀態,於是,你仍然在注意談話內容,而不是做白日夢去了。塗鴉的另一個好處是,它其實並不會爭用你的工作記憶資源,塗鴉不需要運用多少專注力,因此,在塗鴉的同時,你仍然能夠聚焦於手邊工作。

臉書查看狀態,腦袋更靈光

如今,臉書已變成無所不在,就算你沒有臉書帳戶(例如羅斯),你也認識有臉書帳戶的人。一項研究指出,臉書成癮症可能比菸癮更難戒。

這當然有可能,不過,有節制的使用臉書,可能對你的工作記憶有益。

青少年加入臉書會員的時間越久者的工作記憶技巧較佳。我們也在二○一二年發表另一項研究發現,我們詢問近三百名成人,他們在臉書上從事各項活動的頻率,像是更新他們本身的狀態、查看朋友的狀態更新、線上聊天等。我們發現,其中一項臉書活動特別有助於提高工作記憶能力測驗得分:查看朋友的狀態更新。這是有道理的,因為當你查看朋友的狀態更新時,你使用你的工作記憶去刪除儲存在海馬迴區的此人先前狀態資訊,以新資訊取而代之。(本文摘自第一、第六、第十一章)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4404

“一邊跟著內地走,一邊主宰自己的命運”訪香港九龍倉集團副主席周安橋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03190

香港九龍倉集團副主席周安橋。 (南方周末資料圖/圖)

如果要歷數中國擁有獨立傳承,並能在世界擁有一席之地的“百年企業”,可能香港會為此添上最濃墨重彩的一筆。而歷經歷史風雨洗禮,無論戰亂與和平、無論何種社會制度都能屹立不倒,它的商業邏輯、處世之道自然有其可取之道。

剛剛過去的7月,香港是新聞大熱。諸如產業空心化、李嘉誠撤資疑雲、內地與香港之間的齟齬、“占中”與“反占中”、外企(包括港企)在內地的生存不易……舊的、新的都會被拿出來翻炒一番。那麽,一家百年企業如何看待這些問題,也許就是一件值得玩味的事情。

這一次,南方周末采訪的是九龍倉集團副主席周安橋先生。

“是生意來不及做,不是沒事做”

南方周末:數據顯示,制造業不足10%,服務業的比例幾乎90%,不少香港人對此有擔心,你覺得這對香港的經濟有什麽樣不好的影響嗎?

周安橋:由於內地的發展,香港的確也經歷了很大的變化。

很早以前,香港和內地隔絕,許多方面要自給自足。現在,香港的定位變成了為13億人服務,像種糧食、搞制造就不需要再自己做,與之相關的中小企業基本都沒有了,也就是所謂的空心化。但今天的情況是光做服務都做不過來。最近一二十年,開餐廳的明顯多起來了,現在來香港的遊客5000萬,20年前才幾百萬;再比如IT相關產業多了很多。香港作為一個有活力之都,企業容易長大,也容易淘汰,還是這個規律。

來往多了,難免有矛盾,現在香港比較常見的抱怨是來的人太多了。事實上,香港從政府到企業都在檢討這個問題,是要限制人進來,還是繼續讓人進來。10年前開放自由行的時候,覺得至多來一兩千萬人,多多益善。但現在足足5000萬,地鐵、巴士、酒店、餐飲……各種問題都出來了。如果當初能想到這個局面,是不是就可以做好一點呢?對香港來說,問題可能是,700萬香港人能不能提供高質量服務。

這個事情,好在今天發生了,還有時間。

今天的香港,是生意來不及做,不是沒事做。

南方周末:香港還有哪些比較優勢?

周安橋:香港能提供最優質金融服務和其他專業服務的平臺,這方面不亞於紐約、倫敦。其服務不僅面向香港居民、企業,而且覆蓋全球範圍,尤其是亞太地區。中國內地及亞太地區主要大城市正在蓬勃發展,滿足它們對於成熟專業服務的高端需求,當然是香港。

至於亞太地區的航運中心、貿易中心和金融中心,以及豐富的現代管理經驗也不是能輕易被替代的。

“內地市場是需要去適應的市場”

南方周末:前一陣子,關於李嘉誠先生從內地撤資的議論很多,內地房地產不像以往那麽好做,九龍倉曾有過撤退的想法嗎?

周安橋:李先生撤不撤資,你們現在比我們權威。

九龍倉跟李先生不一樣,香港和內地是我們97%的主戰場。從2013年下半年開始,九龍倉投的地就比較少,主要是因為內地對房地產政策的宏觀調控,這些調控本身確實對市場有影響。在這種情況下,內地的房地產不容易做。

內地住宅市場的“政策市”特征非常明顯。對香港企業來說,內地市場是要去適應的市場,要花腦筋去應對。這方面,本地公司會自如一點。每年地產企業排名,香港公司都在十名開外。當然,九龍倉會有自己的特長,比如說做一些城市綜合體,招商能力、管理能力這些軟實力出來了,內地企業還是有距離。

南方周末:說到軟實力,香港很多年都位居全球最具競爭力城市的前列,你覺得香港的核心競爭力具體體現在哪些方面?

周安橋:廉潔高效的公務員隊伍,高度國際化的經濟體系,自由開放的市場環境,政府基本不幹預,成熟的資本市場與金融環境,還有勤懇工作又遵紀守法的民眾,還有多年來穩定的社會環境……當然,香港與內地經濟的融合度也是國際上任何其他城市都無法比的。

軟實力的東西看起來很簡單,但是要堅持下來,把它當做(人必需的)空氣一樣就不容易了。九龍倉認同“誠”,我們在香港如此,在內地也會如此。

其實,投資者到了香港,如果他們覺得香港社會也好,人也好,具有了一些基本的東西,這就是核心競爭力了,不然的話每樣事情都要去正反兩面,一百樣事情有一百個正反,那很糾結。

南方周末:我們知道內地的商業環境還不盡完善,比如,有些內地人甚至認同“無商不奸”,堅持在內地投資做企業怎麽避免糾結?

周安橋:“無商不奸”代表了中國古代重儒輕商的社會風氣和中國社會傳統上對商人的偏見,其實在中國古代,成為大商人也必須是有很好的道德觀念與知識修養。而在西方,良好的信用記錄可能是成為工商精英的第一要素。

商業誠信更重要的是來自企業的內心,不管商業環境如何,按照自己的內心做事。

當然也要努力去適應。九龍倉投資內地幾十年,過去,我們習慣了每樣東西要批、要申請,我們成立了中國組,按內地的習慣做事。現在,李克強強調,要把不需要政府批的拋掉。我覺得,現在中國組的陽光快要出來了。

“七百萬人口的香港, 還是太小了。”

南方周末:從1997年至今,很多學者、專家設想了回歸後的香港與內地融合的種種景象。從一個香港企業家的角度來說,哪些領域的融合對香港來說是至關重要的?

周安橋:陸港融合差不多是每天都在發生的事情了。從前,香港是內地聯系世界的中轉站,現在我們希望有一些能夠落地在香港,不要只是轉一圈就走了。

香港作為全球最自由的經濟體和亞太地區的貿易中心和金融中心,在中國經濟的國際化過程中扮演關鍵角色,還有越來越多的香港企業正在內地紮根,帶去香港領先的管理經驗、技術、商業文化,內地經濟的快速發展和日益增長的居民消費能力也在給香港培育出更多的商業機會,以上種種因素,都會增進香港與內地的融合。

相對而言,香港經濟開放的時間比內地更早,與國際經濟體系接軌的程度也更深,因此在商業文化、商業規範、金融制度、管理體系上有很多積累與經驗,這些方面如果與內地有更好的融合,對於兩地未來的經濟融合會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南方周末:對內地給香港帶來的“機會”,香港人也會有害怕、擔心,如何理解這種擔心?

周安橋:我覺得企業界里面主要是喜歡的比較多。為什麽全世界很多人羨慕香港呢,就是因為有內地這麽大的經濟體在旁邊。

當然香港與內地沒有語言上、感情上的隔閡。而在行政、法律上,又有相對獨立性,如果一下子一樣了,香港變成深圳,那就難了。

對內地來講,700萬人口的香港,還真是太小了,香港再大一點就好了。所以現在我們有些方面也在討論,是不是應該放開一些人口的限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8876

貨幣戰爭擱一邊 弱勢歐元是良藥?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8277

歐洲央行試圖讓歐元貶值本該引發貨幣戰爭之憂。然而,各國領導人對此卻保持了緘默,因為他們明白,在保持歐元區經濟增上,歐洲央行已幾無選擇。

歐元區二季度經濟停滯不前而通縮風險持續盤旋,歐洲央行行長德拉吉闡明以歐元貶值為經濟註入活力的必要性。

通常,類似的言論會被視為觸發異常貨幣貶值大戰和貿易保護主義的開端。因為它意味著該國將通過貨幣貶值增強自己的競爭力。

從口頭幹預到存款負利率,再到承諾通過資產購買項目為銀行系統註入巨額流動性,歐洲央行自5月以來采取的措施已令歐元/美元匯率從1.40跌至1.30下方。然而,歐洲央行卻並未因此成為眾矢之的。

路透社援引一位直接知曉匯率政策的日本官員稱:

人們並不認為歐洲央行在引發貨幣戰爭而橫加指責,因為他們擔心歐洲央行可能會陷入通縮。

歐洲避免陷入通縮關系到全球經濟的利益。

日本也從G20國家那里獲得了類似的“通行證”。自去年上臺以來,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推行了一系列激進的貨幣和財政刺激措施,致使日元大幅貶值。

在連續多年催促日本對其疲軟的經濟采取行動之後,主要經濟體對於“安倍經濟學”也就忍氣吞聲了。

對於歐洲央行來說,問題在於,它為銀行系統註入的資金可能不會如其所願地流入企業和家庭消費者手中。畢竟,歐元區的很多銀行仍然在壞賬的負擔中苦苦掙紮,同時又要滿足建立更多緩沖資本的監管要求。而且,烏克蘭危機和俄羅斯與西方的制裁與反制裁也可能讓企業們失去對貸款的胃口。

因此,路透社稱,讓歐元貶值反而可能是個更有效的方法。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經濟學兼政治學教授、著名貨幣系統專家Barry Eichengreen認為:

歐元區經濟形勢弱於美國和英國,讓歐元相對美元和英鎊貶值就如同醫生給病人開出的處方。

那麽過去四年由歐債危機對美國金融市場產生的沖擊也將隨之結束。

美國過去曾經抨擊過多國的貨幣政策,例如敦促中國向利率市場化前進。然而現在,它更大的擔憂是歐洲會陷入通縮。

美國財政部官員上周五表示:

歐洲近期圍繞著更加寬松的促增長戰略所采取的措施和進一步的討論令人感到鼓舞,但是擴大內需是關鍵,並且這種嘗試應該從財政、結構到貨幣政策上獲得全面的經濟政策的支持。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203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