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中環在線:寶哥哥東亞坐艇中海補數 李華華

2008-08-27  AppleDaily




東 亞(023)今個月5號公佈中期業績,大幅倒退超過五成,拖累當日股價急挫逾8%,主席兼行政總裁李國寶見股價咁樣跌,梗要出手撐東亞。寶哥哥今個月已經 5度增持東亞,使咗8012萬銀,買入257萬股東亞。無奈東亞唔爭氣,股價每況愈下,以噚日30.4蚊收市價計,賬面損失189萬銀。噚日港交所 (388)公佈,身兼中國海外(688)獨立非執董嘅寶哥哥,8月20號以每股12.26蚊增持500萬股中國海外,涉資6130萬銀,持股量增至 0.07%。由於喺場外做,所以唔知係咪行使認股權。中國海外噚日收報12.56蚊,升0.64%,寶哥哥賬面賺150萬銀,雖然唔能夠完全抵銷今個月增 持東亞嘅189萬銀賬面損失,但總算幫補吓。

李國寶本月增持股權

中國海外(688)20日增持股數:500萬股涉 資:6130萬元19日增持股數:200萬股涉資:6160萬元11日增持股數:32萬股涉資:1043萬元東亞銀行(023) 8日增持股數:5萬股涉資:158萬元7日增持股數:10萬股涉資:327萬元5日增持股數:10萬股涉資:324萬元資料來源:港交所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90

中環在線:中海油唔認借錢畀蒙牛 李華華

2008-11-07  AppleDaily

蒙 牛(2319)創辦人牛根生禮拜一爆出一封萬言求救信,哭求內地企業老總幫忙,對抗外資敵意收購。封信仲透露,除咗聯想控股老總柳傳志即時打電話應承借出 2億銀人仔;中海油(883)董事長傅成玉亦call牛根生,豪爽話:「中海油備了2.5億,甚麼時候需要甚麼時候取。」 呢幾日網友爭相討論「傅成玉誇口借2.5億」事件,批評中海油係國企,又唔係傅家私產,傅總何來妄言「甚麼時候需要甚麼時候取」。《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前 日打電話畀中海油總公司,查問借錢真相,傅成玉冇親自回答,只透過相關負責人回應:「傅成玉從來沒有給牛根生打過這個電話,中海油更沒有給過牛根生2.5 億的承諾。」

要國資委批

呢位負責人仲話,中海油係控股公司,如果要動用上市公司任何一分錢,為董事會成員以外的企業做擔保, 必須董事會三分之二嘅董事贊成;如果動用總公司嘅錢,更要國資委批准。講到咁官腔,睇嚟傅成玉義氣借錢單嘢,都係美麗嘅誤會,但點解傅總唔親自出嚟同記者 澄清,唔使大家估估吓,以為佢咁把炮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10

中環在線:中海人事部阿頭教求生術 李華華


2009-02-28  AppleDaily





 

裁 員之聲不絕,中國海外(688)人力資源部副總經理林亢威噚日應浸會愛群社會服務處之邀,向一眾打工仔傳授職場求生術,唔使咁易被老闆叮走。佢話打工仔最 緊要抱積極心態,唔只打份工,要當係自己事業,認真投入工作;千祈唔好恃住年資或學歷,認為份人工係「應得嘅,係老闆欠我嘅」。仲有,唔好當老闆係你秘 書,成日要佢提醒你要做乜,幾時交功課;亦唔好以為老闆知道你想乜要乜,要講清楚。其實老闆係希望員工解決問題,唔係製造問題。有次有個助理經理問佢,冇 影印紙點算?幾乎令佢噴到一地血。早幾年地盤工人臨近年尾,就出現被判頭拖欠工資走佬事件。佢話業界已經解決咗呢個問題,o依家一般建築商會要求年尾時, 判頭向地盤工人發好工資同簽番收條,先至會向判頭發薪,咁就可以避免判頭走數。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208

中海油:控制成本和增加产量是生存之道


From


http://www.caijing.com.cn/2009-04-01/110131736.html


 【《财经网》香港专稿/记者 符燕艳】在国际油价低迷、前景未明之际,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香港交易所代码:00883,下称中海油)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傅成玉强调,控制成本和增加产量,是中海油的生存之道。

以成本优势对抗油价起伏

  3月31日,傅成玉在中海油2008年业绩发布会上表示,“我们无法控制油价,但我们可以控制成本。油价即使再跌到每桶30美元,我们仍有利润空间,不过是盈利少了一点。”

  据中海油提供数据,中海油每桶石油20美元的成本,是国际市场同业的最低水平。每桶石油成本最高的是美国Andarko公司,为38.79美元。花旗集团3月13日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也认为,中海油的成本控制对冲了其因过于倚重上游业务而带来的油价敏感度。

  整体而言,中海油在2008年全年油价和气价同比分别上升34.9%和16.3%,其中油价为每桶89.39美元。而在国际市场上,石油价格大涨大跌。前三季度爬到每桶147美元的高位,随后又跌至每桶不足40美元的低位。

盈利增长推动企业规模扩张

  中海油总裁杨华在当天报告会中指出,公司2008年盈利增长,主要受益于油价上升、产量增长以及公司财务成本降低。数据显示,2008年中海油 油气总净产量为195.4百万桶油当量,同比增加14%;净利润444亿元,增幅达42%。这是中海油自上市以来连续第八年实现盈利增长,创下历史记录。

  傅成玉表示,以此为基础,2009年公司将继续增加资本支出,增加雇员,加大勘探和开发力度。预计,中海油2009年将有十个新项目建成投产,产量达225至231百万桶油当量。

  “产量增长肯定是因为有需求,而新的需求是建立在目前油价的基础上。国内生产不愁市场问题。如果服务能力足够的话,我们希望产量能增长更快。”傅成玉认为,不管中国经济是否已有上行迹象,但下半年肯定比上半年好。

海外并购,慎之又慎,重在中国海域

  面对新一轮的海外并购潮,中海油仍然显得谨慎。杨华强调,仍然要以中国海域为“重中之重”。傅成玉也表示,尽管目前进行海外并购价格可能最便宜,但正因如此,风险也最大。

  不过,海外产能在中海油产能结构中将有所扩大。在中海油的产量预计中,其中海外产量预计为40-43百万桶油当量,超过2008年产量的一半。

在惠州建成亚洲最大的石化基地

  发布会上,傅成玉回答《财经》记者提问时表示,关于下游炼油厂的全国布局,母公司将集中发展位于广东省的惠州炼油厂,并建成亚洲最大的石化基地。“惠州炼油厂马上就要启动二期工程,此外,在山东和国内其他地方也会有些布局。”

  傅成玉还透露,为和下游发展的规模相适应,母公司已介入商业石油储备。主要是在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华北地区也会有一些。

  对于新能源计划,傅成玉表示,这基本上是由母公司在进行。主要是因为初期资本开支大,对上市公司压力很大。“但三年至五年以后规模做大,可能会注入到上市公司。”不过,傅成玉强调,中海油目前尚无收购母公司资产的打算。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021

母公司或增持中海外


From


http://www.21cbh.com/HTML/2009-8-18/HTML_HCEW1IT51RLB.html


8月17日,内地地产股龙头中国海外发展(00688.HK)的中报会上,主席孔庆平一开场就笑着说,“我们的业绩很好,可惜今天的股价不太好。”当天该股收报17.30港元,下跌2.9%。中报显示,中海外上半年股东应占溢利上升31.8%至30.4亿港元。

上半年,中海外未购入一块土地,而下半年则将伺机以低成本加大土地储备。孔庆平对本报记者表示,“我们决不会为了土地而去拼命,下半年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会扩大土地供应,未来4个月将会有增加土地储备的机会,目前有很多项目正在落实中。”

谈及母公司中国建筑最近在A股上市筹集了大量资金,孔庆平透露,“母公司资金充裕了,也希望增加对下属企业的支持,资源会选择向最有效率的方向倾斜,可能会增持中国海外。”

上调销售面积

在这一轮热闹的抢地游戏中,中海外表现谨慎,上半年并没有购入任何地块。8月份,中海外在济南市以38亿港元新增了3幅土地,可建筑楼面面积约263万平方米,目前总土地储备超过2563万平方米。

中海外计划下半年继续透过不同方式以低成本扩大优质土地储备,有信心完成年内补充不少于400万平方米土地的目标,可满足未来4-5年、保持每年盈利20%以上增长的开发需要。

孔庆平称,全年新增土储目标已经实现了60%,下半年完成量只会多不会少。“一线城市核心地段的地价还会继续上涨,但是大家对08年的经历遗忘得太快了,高价拿地,如果出现转变,有强劲资金实力的开发商会撑得住,而资金不强的开发商就难说了。”

至于房价走势,孔庆平相信长远而言,内地楼价有上升空间,尤其是核心区域,但不排除短期会有调整。

孔庆平透露,中海外上半年的销售均价为每平方米9270元,上半年已经完成了去年全年的销售计划。估计全年销售均价会比上半年好。

今年1-7月份,中海外累计销售达324.9万平方米,金额为303.6亿港元。鉴于销售强劲,中海外决定把全年销售目标从350万平方米上调到430万平方米。而截至6月底,中海外的待售物业为103.9万平方米。

母公司资源倾斜

最近,中海外母公司中国建筑在A股筹集了500亿元,孔庆平说,母公司在上市的时候表示过会做一些地产项目,不过两者在房地产方面的定位不同。母公司是面向大众的,而中海外则着重中高端项目,即使出现竞争,也有能力协调好。

“孙文杰先生以前就说过,凡是中海外看中的土地,母公司不会去拿。而且母公司现在资金充裕了,资源会选择向最有效率的方向倾斜,中海外最终会有所得益。”孔庆平说。

孔庆平对本报记者笑言,母公司有可能会增持中海外,至于具体的时机,“那是一个有钱的老爸要考虑的事情。”

中海外在去年12月公开发售股份,并于今年2月获得约25亿港元的资金。业绩显示,至今年6月底,中海外的银行贷款为212.8亿港元,应付担保票据为23.3亿港元,集团持有现金为185.8亿港元,未提用贷款额度为26.7亿元。

中海外的净借贷比率从去年底的46.8%下调至6月底的13.2%。不过,随着下半年新增土地和并购的落实,以及项目开发,中国海外预计,其净借贷水平在下半年会有所回升。

孔庆平指出,全球经济改善,内地经济亦有明显复苏势头,估计下半年中国经济情况仍维持上半年势头。不过,仍有很多变数,因进出口没有太大改善,故为了保持经济上升发展,料内地政策会有微调,但不会有大幅改变。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360

中海油涉嫌美国CCI贿赂案调查


http://www.21cbh.com/HTML/2009-8-18/HTML_UT3BB3JFO2QO.html


人们注意到了美国司法部关于CCI(美国控制组件公司,下称CCI)公司的“贿赂门”文件,但却忽略了它的附件。

附件不仅再次提及了其海外行贿名单,还详细罗列了其对一家中国公司的贿赂操作细节。

本报纽约特派记者掌握的这份附件显示,为了获得由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以下简称中海油)负责的、中国东海春晓气田项目的设备采购订单,CCI曾行贿6.87万美元。

一个细节是,2005年1月14日,CCI公司首席执行官Carson夫妇,通过CCI在加州的富国银行的账户,向恒生银行支付了5.85万美元。文件附件说,这个账户应该属于中海油某位人士。

6.87万美元的“支付”,让CCI公司从“春晓”油汽田项目上赚了14.2975万美元净利润。

8月17日,中海油向本报发来的一份申明表示,对中海油公司全系统自2002年至2009年8年间,与CCI及其代理商发生业务往来的情况进行了全面的内外调查核实,并未发现违规现象。

CCI是一家生产控制阀门为主的公司,注册在美国。在全球三十多个市场都有销售的产品主要是控制阀门,主要用于石油和天然气,核能和发电工业领域。

但美国司法系统的附件显示,生产控制阀门的CCI,并未控制住其在海外的市场行为,触犯了1977年生效的美国《海外反贪污法案》。

附件还显示,CCI公司已经认罪。

这是一起典型的美国公司海外贿赂“窝案”。其行贿对象,包括高级副总裁,工程技术经理,总经理,采购经理。

CCI海外贿赂遍及全球,在行贿名单上,除了涉嫌的中海油外,还有5家中国公司涉案:江苏核能发电公司(中国),国华电力(中国),中国石油物资和设备公司,中石油,东方电力公司(中国)。

继中海油之后,8月17日晚,国华电力宣布,公司从未直接或间接与CCI有业务联系,不可能涉入CCI贿赂案。

中国公司涉案疑云

CCI早在7月22日就对其海外贿赂门表示认罪(PLEA GUILTY)。

CCI公司律师团和美国检察官,双方5个签名证明,下述细节双方确认无误:“一位CCI中国销售员向公司中国及台湾市场销售负责人R.Carson(CCI公司CEO妻子)发送电邮建议,向中海油的员工实施金钱贿赂。”

该法律文件称,2003年12月30日,CCI的一位员工根据CEO的指示,找到受贿人。这单生意跟“春晓”油气田开发采购有关。

2004年4月14日CCI公司高层给CEO电邮说,中国区销售主管觉得这个订单一定要拿到。回扣最好支付。

美国司法文件附件说,回扣是这么来的,“该客户同意将价格提高到25万美元单价,但是要求得到6.5万美元的回扣,以及2%的佣金。因此,总计回扣达到6.87万美元”。这笔款项按两种方式处理,3700美元给咨询顾问,6.5万美元给最终用户。

4月15日,CCI的CEO同意支付这笔回扣。“因为我们的关系,这个单子都已经拖了三个月了……一些税收和成本上的事情弄干净就可以了。”

4 月16日,其中国区负责人的电邮说,“回扣其实是顾客在我们的报价上加的,不会影响我们的利润率。”CCI公司的CEO回复说,“18.5万的价格,我们 的利润是多少?”4月18日,中国区销售人员回电邮给公司高层说,“我们的价格是18.5万,里面还带了2%的回扣空间。顾客把价格拉到25万美元,然后 要求2%回扣和其中差价。总计6.87万美元。”

2004年,这笔净利润14.2975万美元的回扣案最终成交。

类似的方式,CCI还贿赂了韩国的一家氢核能源公司,支付了5.7万美元回扣给客户,赚了50万美元的净利润。

在司法附件中,CCI公司确认了上述事实真实无误。

2009年7月31日美国法庭最终判决该公司被罚款1820万美元,是其所有全球贿赂款项的300%,十日之内向美国政府支付。

CCI母公司IMI为中海油辩护

2009年8月17日,中海油提供给本报记者的材料显示,上述所谓法律文件并未完全确凿。

CCI海外贿赂门事件,早在2009年4月8日就事发。当天,美国司法部网站通报了CCI为获取合同向外国公司行贿的相关信息,其中涉及一些中国公司,包括中海油。

得知相关信息后,中海油即成立由党组纪检组牵头,组织审计监察部、工程建设部、集团采办部以及相关单位,组成五个调查组进行调查。

调查是针对中海油全系统的,时间上,则对自2002年至2009年8年间,中海油与CCI及其代理商发生业务往来的情况,进行全面调查核实。

中海油说,调查核实情况及时报告了有关监管部门。调查分为内部调查和外部调查。内部调查上,向所有参与CCI产品采办工作的商务合同、工程技术人员及主管领导等共计97名员工进行了调查核实。

内 查上报的结果说,自2002年至2009年8年间,中国海油共有11个单位(项目)与CCI及其代理商发生业务往来,采购的主要产品为调节阀、旁路阀及对 应的备品备件。其中美元结算合同总价155.7万美元,人民币结算合同总价为16.9万元人民币,单项最大批次采购金额为38.5万美元,最小批次采购金 额为1.6万美元。

环节均符合中国海油采办管理制度的规定和程序要求,没有发现在管理程序和管理制度上的违规现象。

中海油说,截至目前,他们尚未发现公司内部人员收受CCI及其代理商的商业贿赂。

但中海油发给本报的申明,并未对美国司法部文件附近中所详述的“春晓”油气田采购案,进行说明。

值得注意的是中海油随后的外部调查。中海油与CCI公司进行了多次沟通,共同展开调查核实。

2009年6月22日,CCI母公司IMI公司中国总裁,正式向中国海油复信说,“IMI公司的外部律师已经告知美国司法部,这些收款人并不是CNOOC(中海油)的员工,而是前CCI员工或他们的亲属及朋友。”

这位IMI中国总裁很确认的表示,“很明显,极可能是这些CCI前员工及其同伙私吞了这笔钱。”

他还重申,“并无证据证明这些钱真正到了中海油员工的手中,或者说中海油一方有人有意索贿。相关款项是通过对个人银行账户汇款的形式汇到了CCI员工或其亲属、朋友的账户上。”

CCI贿赂门手段

虽然CCI牵涉的中国企业情况未明,但美国司法部的文件及附件披露了CCI海外行贿详情,当为后来者鉴。

文件显示,为了达到销售目的,该公司的行贿的方式往来于世界各国的能源企业中。

在长长的行贿对象中,除了6家中国企业,还有马来西亚石油公司、韩国水力核电公司,阿联酋国家石油建筑公司等。受贿者涵盖高级副总裁、工程技术经理、总经理、采购经理等各个级别官员。

CCI公司的管理层中,HONG Carson在1995年到2007年期间,负责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的销售。此人是该公司CEO Carson的妻子。在2003-2007期间,HONG Carson通过下属雇员或者是代理机构,向中国的国有企业行贿近100万美元。

HONG Carson的上司担任全球销售行政副总裁的COSGROVE也通过雇员和代理公司,向一些国家的国有企业行贿190万美元,向私营企业行贿30万美元。

负责售后和更换服务的另一位全球副总裁,在同一时间内,也向一些国家的国有企业行贿43万美元,向其它私营企业客户行贿22万美元。

该公司的其它一些高管也涉及到向其业务领域的客户行贿。

具体的行贿手段是,一种是向客户的雇员直接付款;另一种则是提高给代理机构的服务费用,进行“转移支付”;第三种则是通过一位受贿人的朋友或者是亲戚,担任“咨询顾问”,来转移支付给受贿人。但是这些咨询顾问基本上没有具体业务可以做。

美国司法部文件透露,在2003年到2007年,CCI公司CEO,S.Carson向一些国家的国有企业雇员和管理层行贿430万美元,同时,他也向其它的一些私营企业行贿180万美元,以获得客户的生意。

7月22日在确认上述事实真实无误的情况下,CCI公司表示认罪。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362

中海地产回应土储保守质疑


From


http://www.21cbh.com/HTML/2009-9-2/HTML_H22D91LQCHBM.html


楼市似乎又进入了一个敏感期。

从7月份以来,深圳的成交一直呈下降趋势。北京、上海等重镇也是类似表现。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1-7月,全国房地产开发企业完成土地购置面积16309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5.8%;完成土地开发面积12789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3.4%。

从二级市场看,内地地产龙头企业中海地产(00688.HK)从8月初的19.8港元一度下挫到15.6港元,9月1日收盘于16.2港元。中渝置地(01224.HK)从月初6.6港元的高点一度“速滑”到3.85港元,9月1日收盘于4.24港元。

投 资者对地产企业的信心是否还能一如既往?8月26日,2009西部机会全球投资者大会在重庆举行,安保资本投资有限公司亚洲首席执行官威尔逊·卡玛、涌金 资产管理公司副总经理刘易军、SAC资本顾问公司威廉姆·梁等20余家投资机构的负责人出席。对于开发商而言,这更是一次难得的自我推介的机会。

中海地产董事会主席孔庆平回应了投资者的质疑,同时也不忘为投资者打气。“我们今年上半年的销售额就已经和去年的大致相当。”

中渝置地与中海地产相比没有规模上的优势,不过其董事总经理林孝文却将自己的成本优势完整地向机构投资者一一道来。恒隆地产(00101.HK)主席陈启宗则从全国布局的角度来阐述自己的战略。

不一样的情况,只为同一个目的——在这个微妙的时刻“俘获”机构投资者的信心。

中海回应土储质疑

孔庆平一上来就给投资者提振信心:“房产与经济是正相关的,从长期看,经济是向上的。”根据中海地产的内部研究,房产周期的牛市是从2000年到2050年,而在2035年前会是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

孔庆平认为,这主要基于两个原因,一是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其次是人口红利,中国的人口高峰是1962年到1978年,而这一代人现在恰好进入消费高峰。

“我们今年上半年的销售额就已经和去年的大致相当。”孔庆平说。

这似乎也能从财务数据得到印证。中海地产财务报告显示,其半年度总利润为港币53.8亿元,折合人民币约47亿元,增加21%。每股收益为港币0.37元,折合人民币0.32元,同比升25.3%。

不过,有投资者质疑,中海地产的毛利和土地储备情况并不能令人满意。

孔庆平解释,2007年中海地产的毛利率为40%,2008年更是达到了45%,中海地产对投资者的承诺是毛利率不低于30%。

此外,中海地产今年上半年结算的收入有很大一部分是2008年的销售结转,而众所周知,2008年是一个地产的冷淡期,因此对价格做了调整。“无论如何,我们的毛利率能保持30%的水平。”孔庆平对台下的投资者说。

对于土地储备,孔庆平则认为,中海地产每年的土地储备计划一般是上一年开工面积的120%。2008年,中海地产的开工面积为400万平方米,也就是说2009年中海地产应该完成480万平方米的土地储备计划。

此前有报道称,今年中海地产集团资本开支约326亿元,其中134亿元将用于土地收购,包括新增土储、已购入土地余款等。不过,今年以来中海地产一直在土地储备上小心翼翼,并没有出手。直到8月19日,中海地产才耗资38亿元,在山东拿下三幅土地。

“土地储备没有变化,不代表不超过。现在还有很多不确定性。我们不会参与地王的拍卖,现在的土地市场比较热,政府可能会增加土地供应,明年3月再看我们的数据,可能不是增加了400万平方米,或许是双倍。”孔庆平说。

中海地产目前在内地及香港、澳门共22个城市拥有土地储备约2480万平方米,实际拥有权益约为2180万平方米。“这可满足未来四年保持盈利每年20%以上增长幅度的开发需要。”孔庆平说,“2008年的痛苦很短暂,但是不要忘得太快。”

中渝置地大秀土地成本优势

与中海地产相比,中渝置地则是主场作战,这家发轫于重庆的开发商则希望通过成本优势的阐述“俘获”投资者。

根据中渝置地的研究,重庆人的房贷只占收入的16.7%,成都则刚刚超过20%,“这与无法承受的价格还有很大一段距离。”中渝置地董事总经理林孝文说。

此外,2008年很多开发商减少了开工量,导致供应减少。“我们做好了准备,迎接指数式的增长。”林孝文似乎更有信心。

不过,中渝置地最为明显的优势是低廉的土地成本。中渝置地每平方米的土地成本平均仅为1100元平方米,“仅仅是土地价格优势就会使每股盈利有很大的空间。”林孝文说。

中渝置地一人士举例说,拿地的时候就要求毛利率至少要是20%,拿地的成本一般为1100元/平方米,加上建安成本2200元/平方米,成本大概为3300元/平方米。而销售价格能达到5500元,毛利率至少在30%以上。

此外,中渝置地也没有在最疯狂的时候争夺地王,这减轻了其在2008年地产清淡期的负担,得以轻装上阵。

2009年,中渝置地拿下了3块土地。其中在都江堰的一幅土地面积为18.7万平方米,每平方米的价格仅为678元。林孝文介绍,两年之前在同一地段拿地的价格为7000元/平方米,中渝置地的价格只有两年前的10%。

中渝置地还在成都以2159元/平方米的价格拿下一幅21.7万平方米的土地,在重庆大学城则以657元/平方米的价格拿下了35.6万平方米的土地。目前,中渝置地的土地储备有16块,主要分布在重庆和成都。

对此,有投资机构质疑,如此低廉的价格取得土地是否有可持续性。

林孝文表示,中渝置地在当地的人脉关系不错,有时不是以拍卖而是收购公司股权的形式获得土地。“我们在收购前会进行一些调查,不会存在法律上的风险。”他说。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758

吞蚬壳电器三成股权 中海地产谋曲线拿地?


From


http://www.nbd.com.cn/newshtml/20090917/20090917025928306.html


每经记者  朱蔚淇  发自香港

        除了上海“长风”这样的地王之外,中海地产对小型地产项目的兴趣也日益浓厚。据悉,中国海外发展

(以 下简称中国海外发展,00688,HK)在本月悄悄收购了名不见经传的香港蚬壳工业  (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蚬壳电器,00081,HK)近30% 股权。分析人士认为,此次收购实际上是为了间接入股蚬壳电器控股70%的光大地产,从而让中海地产得以分享其丰富的土地储备。但是中海的这笔如意算盘,可 能遭遇光大集团阻拦。

电器公司坐拥大量土储

        蚬壳电器以生产风扇起家,近年来其主营业务变为房地产,旗下 光大地产本为光大集团全资子公司,后为蚬壳控股。光大地产在北京、上海、珠海、桂林等地拥有众多商业及住宅项目,记者根据蚬壳电器今年4月发布的年报初步 统计,光大地产旗下土储在238万平方米以上,按蚬壳持股70%计,相当于蚬壳电器的土储在167万平方米以上。

        蚬壳电器在光大之外的地产业务还包括广州中信广场、深圳高科技工业厂房以及位于美国加州Livermore办公楼。上个月,该公司还和惠州众望合作以9292.74万元代价拿下惠州市惠阳区19.688万平方米土地。

        坐拥大量土储的蚬壳电器却在8月11日宣布出卖控股权,称正与独立认购人磋商可能进行集团重组及可能发行新股份,并可能完成全面收购。

或遇光大集团阻拦

        当时没有人知道这个  “独立认购人”是何方神圣,直到8月21日有媒体报道,中国海外发展收购蚬壳电器本已渐入尾声,却半路杀出光大集团这个“程咬金”。

        报道称,持有光大地产剩余30%股份的AssureWin公司不满蚬壳电器擅自出售光大地产,欲提起诉讼,并认为AssureWin享有优先购买权。但蚬壳电器当日表示,对方的申诉没有根据。据记者了解,这家AssureWin正是光大集团附属公司。

        尽 管遇到拦路虎,中国海外发展铁了心要收购蚬壳电器,并与母公司中国建筑一起向港交所申报,已于本月9日收购蚬壳电器29.99%股份,每股作价2.9港 元,总涉资约4.553亿港元。而被收购方蚬壳电器从7月29日停牌至今,7月28日收盘价报3.75港元,中国海外发展的收购价较此有23%的折让。

收购落实尚存变数

记者昨日致电蚬壳电器,一位自称秘书的女士称,中国海外发展确实正与公司洽谈收购事宜,但仅签署了初步文件,交易还没落实,对于会否全面收购以及收购股权来源等细节还不便透露。

        昨日下午,中国海外发展与蚬壳联合发布公告称:可能在蚬壳电器完成重组后提出收购。

        记者致电中海地产以及光大集团在香港的公关部门,截至发稿,对方均没有回应。

        京 华山一国际(香港)房产业分析师梁锦华对  《每日经济新闻》表示,这种通过合并的方式增加土储的行为会变得越来越普遍,因为地价在不断上涨;中海以这种 方式可以低价获取大量土地,是一笔划算的交易;但全面收购能否成功,还要看光大集团方面是否愿意和解,交易可能会延期,但中海如能给予高价相信最终能化 解。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143

中海油借道抄底


http://www.21cbh.com/HTML/2010-2-5/165217.html


一向在海外并购方面给人积极印象的中海油,在自身主动出击的同时,也不忘借“船”出海。

这次的“船”是东方明珠创业(0632.HK)——一家香港上市公司,主营运输物流,亦涉足能源产业。近日,据东方明珠创业的公告,日前与中海油就可能合作勘探及开发多个天然气及油田签订了合作备忘录。

2月3日,厦门大学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中海油与私企合作并不让人意外,前提是东方明珠创业能够提供真正的优质资产。”

据了解,东方明珠创业与中海油所签订的备忘录内容包括中海油确认其联系美国、加纳、哈萨克斯坦、阿尔及利亚和利比亚等国政府和石油企业所做出的努力。同时,公司邀请中海油统筹领导有关石油区块的勘探开发事宜。

在备忘录曝光前,东方明珠创业称以总代价2.25亿美元收购了Festive Oasis油田的全部股权,后者是犹他州一处天然气油田项目。

东方明珠创业表示,在完成并购犹他州天然气油田项目后,该公司拟进一步洽购和拓展天然气储量超逾2万亿立方英尺的油气田,并将邀请大型国有油企一起合作开发。

凭借犹他州项目的并购利好,加之与中海油的合作备忘录造势,东方明珠创业拟发新股融资。

根据并购协议,交易所需首期金额约2亿美元,其中5000万美元以现金支付,其余1.5亿美元将通过增发新股支付,每股发行价1.38港元。完成后,东方明珠创业将持有该项目70%开采权,并有权在两年内再斥2500万美元,购入其余30%权益。

林伯强指出,“通过引入中海油,东方明珠创业能够获得未来勘探开发所需要的资金和技术,以及染指国内市场的可能性。”

至于中海油为何会选择东方明珠,林伯强认为,“近来三大石油公司的海外并购多与国际石油公司进行捆绑合作,这样在布局海外资源时就不会显得那么敏感。借道私企也是一样的道理,海外运作相对会容易一些。”

值得注意的是,该公司主席黄坤、副主席刘梦熊在签订并购协议前已分别斥资7000万美元、3000万美元购入该油气田项目35%及15%权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117

中海油进军煤制油:30亿美元押注澳大利亚


http://www.21cbh.com/HTML/2010-6-4/1MMDAwMDE4MDY1Mw.html


6月2日,随着在伦敦交易所上市的澳大利亚Altona Energy公司的一纸公告,中海油与其合资的30亿美元煤制油项目公布于天下。

公 告显示,估值为30亿美元的南澳Arckaringa煤制油合资项目,由中海油子公司中海油新能源国际(澳大利亚)公司与Altona Energy公司 共同投资,中海油将持有该项目的51%股权,目前项目已获得澳大利亚外国投资审查委员会批准。

“中海油肯定是要走出去的,哪里有资源就到哪 里去,这是我们近年的发展战略。”6月3日,中海油一高层人士回避了记者关于利润回报率的问题,仅表示海外投资制油项目是中海油海外战略的点睛之笔。

下 注煤制油,且是投资于此前在此领域未有建树的澳大利亚,值得疑问的是,中海油这一次豪掷能赢回牌面几何?除了南非外,此前没有哪个国家在煤制油市场推广中 获得成功。

“煤制油的盈亏平衡点是原油价格在每桶45-50美元之间,今天原油期货价格已达到75美元/桶,纵使经济二次探底,也很难达到 50美元/桶以下,所以煤制油具有成本竞争优势。”广东油气商会油品部部长姚达明对此表示乐观。

但国际煤炭贸易专家黄腾则对项目的成功与否 持有疑虑,“几十年来,国际油价大幅度波动,煤制油项目几起几落,美国、日本和德国煤制油项目还没有真正投入商业运行,只有南非Sasol(沙索)公司间 接液化技术投入了工业运营,中海油能够成功吗?”

30亿美元押注澳大利亚

据记者了解,该项目是 中海油首次在海外涉足陆上新能源项目,项目总体包括每年1000万桶煤制油(140万吨)、发电能力达到56万千瓦的联产项目,该项目的建设、投资和技术 领域将由中海油负责。

“发展新能源是中海油近年整个发展的总体设想,风能、生物质能发电及各种制油项目是其中的重要组成,主要是通过其旗下 的新能源公司运作,而海外业务的开拓近些年中海油十分积极。”广东油气商会副会长饶孝柱向记者证实,饶此前曾任中海油石油炼化立沙油品储运项目高级顾问。

据 悉,南澳Arckaringa煤制油项目于2008年便已启动,当年中海油与Altona Energy已签署备忘录;2009年11月20日,双方正式 签署合作协议,成立合资公司开发该项目。

姚达明分析,除却成本优势外,中海油启动澳州煤制油项目主要基于两大因素考量:国内煤制油项目政策 袋子两年前已收紧;中海油上岸后需要扩充油源。

2008年,鉴于国内煤制油项目的疯狂上马局面,国家发改委紧急三次下文,叫停全国煤制油项 目,仅有神华煤制油项目获得最终批准;2009年12月30日,发改委产业司副司长李宁宁表态,煤制油、煤制天然气等现代煤化工产业今后三年也不再安排新 的试点项目。

在国内空间收窄之前,2007年5月,中海油正式上岸,成立自己的加油站进军成品油零售市场。“中海油只有惠州中海壳牌一个炼 化厂,无论从资源,还是从网络拓展及销售层面,都不具备太大优势,而在国内煤制油项目紧急刹车的前提下,进军国际市场是上佳选择。”姚达明说。

前 述中海油人士表示,新能源公司是中国海油类似煤制油等新能源战略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归口管理中国海油新能源业务,同时也是中国海油新能源产业的孵化 器”。

煤制油争议尚存

对于中海油控股参与30亿美元投资南澳Arckaringa煤制油,业内 不乏争议,而这种争议的背面则是煤制油的历史与赢利前景。

作为反对派,黄腾称:“1吨煤制油需要消耗8-12吨的水,还伴随着巨大的污 染。”惟一一个煤制油成功国家南非,是因为种族隔离遭遇国际制裁得以发展煤制油,其间伴以政府补贴“救济”,方得以发展到今天规模,“但是看看现在南非煤 制油出口多少呢,而世界上除了南非,又有哪个国家的煤制油项目获得成功”。

除去南非,世界煤制油项目主要集中在中国和美国。其中,中国已经 有6个项目投产或即将投产;美国有十多个项目仍在规划讨论中。印度、澳大利亚、日本等国家仅处在考虑阶段,尚未进入规划盘子菜单。

事实上, 以目前神华集团内蒙古伊金霍洛旗境内的项目为例,其世界第一套108万吨煤直接液化合成油装置于2008年12月31日投入试生产,但随后于第二年7月才 再次开车试运行,今年一季度煤基合成油产量仅为1.5万吨。

李宁宁坦言,神华100万吨煤制油项目,虽然做了十多年,但2009年也仅出了 几万吨汽柴油,“要达产还需要很长时间”。

作为中国煤制油行业津津乐道的成功范例,沙索中国公司副总裁徐海龙在这样的光环下却格外慎重, “与煤制气项目比,煤制油投资更大,如沙索宁夏间接液化项目总投资就将达560亿元。而且,煤制油还具有高技术、资源占用量大等特点”,应该谨慎对待煤制 油行业的发展。

与国际上企业的低调相比,国内企业除却在国内运作已有的煤制油项目外,在国外亦多有布局。神华一负责人在4月13日表示,神华已经在俄罗斯建成世界 首条投入商业化运营的煤炭直接液化生产线,目前年产108万吨,实际生产能力达到500万吨。

中国神华煤制油化工有限公司北京研究院副院长 杜铭华相信,不能立足于现今看待煤制油的市场前景,“从长期来看,如果不考虑二氧化碳的捕集成本,煤制油的毛利率将至少保持在30%以上。如果国际油价保 持100美元/桶,煤制油的毛利率将超过50%,这对国内成品油市场价格会产生很大冲击。”

但黄腾、东方证券等一干人士则坚持了对煤制油前 景的悲观预测。一位知情人士告诉记者,神华的煤制油成本是50美元/桶,再加上运输及渠道销售成本,“与普通油品相比,显现不出多少竞争力”。

“俄 罗斯、澳大利亚石油价格都比较低,运回国内又有一个运距的劣势;国际油价起起落落,煤制油数十年来都没有形成有效的价格竞争力。”黄腾对此苦笑。

在 姚达明看来,原油进口已占国内市场一半以上,故此需要煤制油作为调节补充,“不占主流”。中海油的南澳Arckaringa煤制油一旦投产,或部分在澳大 利亚销售,更大部分投向国际市场,“成品油从长远来看,蛋糕是供过于求的,这时候则主要看成本,中海油需要解决两块成本:挖煤的成本与煤油的成本”。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87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