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貸幫壞賬事件調查:危險的個人賬戶,危險的“捂家醜”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06993

問題“平臺”出事包括詐騙、跑路、失聯、網站關閉、停止運營,體現困難等。 (東方IC/圖)

一位四川企業家被捕、深圳兩家P2P平臺遭殃,上千位全國各地的投資者資金難以收回……一筆互聯網上的壞賬,將這些本不相幹的人攪纏到一起。

貸幫事件,正是P2P行業一個典型樣本。平臺監管粗糙、資金賬目混亂、法律訴訟困難等問題一一暴露。

在平臺“寵”著投資者的潛規則下,“家醜”往往被捂著,騙了錢的人逍遙法外,形成一個奇特的騙子、網貸平臺、投資人“三贏”的局面。

年關,也是P2P網貸行業的“鬼門關”。

2014年12月,87家網貸平臺“告急”,其中,六十余家提現困難,二十余家詐騙跑路,2014年全年270家“問題”平臺,12月占近三分之一。

很多P2P中小平臺的資金鏈一扯就斷,脆弱無比。原因何在?看起來,互聯網提高了金融效率,卻也使風險漫過了地域、人際圈的邊界,四散開來。

歷時半年以上,至今尚在發酵的貸幫事件就是典型樣本:在這個故事中,四川的一位企業家跌了跤,千里之外的深圳兩家網貸平臺同時遭殃——這樣的“蝴蝶效應”在P2P圈中並不罕見。

禍起之源

連貸幫網創始人尹飛、人人聚財創始人許建文都不知道,這筆巨資的消失會和那位八竿子打不著的企業家被捕有關。

2014年5月底,四川官場震蕩期間,廣安市一位名叫王成的明星企業家被捕了。

同一時間,金融從業者悅琳(化名)發現自己投資P2P網貸平臺的17萬元沒了。跟她同樣遭遇的,還有五百多人,他們總共投了1280萬,連本帶息消失了。

他們投的平臺叫“貸幫”,是眼下火熱的P2P行業(通常指個人與個人之間通過互聯網進行借貸)中的一員。踩雷的不止貸幫,還有另一平臺“人人聚財”,損失1290萬。

不僅悅琳們不知道,甚至連貸幫網創始人尹飛、人人聚財創始人許建文都不知道,這筆巨資的消失會和那位八竿子打不著的企業家被捕有關。

因果關系浮出水面:悅琳們原本投於汽車融資租賃的3000萬,被合作公司負責人轉手投入了王成的地產項目。王成出事,地產停建,資金鏈斷裂,平臺才被告知攤上了壞賬。

投資者的錢如何被挪用?這一切要從P2P行業流行的“債權轉讓”模式說起。

2007年,貸幫創始人尹飛從平安銀行副行長秘書任上辭職創業,這位16歲考入清華的農家子弟一心想在中國複制孟加拉小額貸款之父尤努斯的神話,做農村的金融服務。

2009年,貸幫成立。一開始是他自己墊錢給農民貸款,始終入不敷出。2013年,他終於找到一筆300萬的融資,對方要求另立公司,撇開老貸幫不賺錢的業務,單做P2P,就此有了現在的貸幫網。

新貸幫的一個主要做法是,跟其他公司合作,對方負責線下項目,貸幫負責互聯網融資,做“債權轉讓”的模式。這意味著在借款人、投資人之間,除了網貸平臺,又多了一道手,即挖掘線下項目的公司。它們可能是小貸公司、擔保公司或融資租賃公司等。

人人聚財創始人許建文說,這樣的模式從規則上是允許的,但顯而易見的是風險也加倍了。

危險的第三方

為什麽公司間的業務要把錢打給個人?

前海融資租賃(天津)有限公司就是尹飛為新貸幫找到的第三家合作機構。

在湖南衡陽,貸幫和前海融資租賃同時做線下業務,後者利息更高卻做得更好。兩個公司合計,不如聯手,一邊負責網上,一邊負責做線下,各取所長。

能夠合作,更重要的原因在人:這家公司的實際控制人劉鵬(化名)是某大型股份制銀行總行的部門副總。“以這樣的社會地位,他不可能為了幾百萬騙我的錢。”尹飛考慮。

前海租賃的註冊資本金1000萬美元,法定代表人劉玉林是劉鵬的父親。總經理袁琳傑,清華畢業,曾就職於大型金融機構。許建文也表示選擇這家公司合作,就是看重其資本金、牌照和管理者的背景。

因為P2P行業缺乏陽光、有效的評價機制,“看人”就成了最重要的判斷方法,學歷背景、工作經驗都是信用背書。

貸幫和人人聚財這兩家平臺,跟前海融資租賃合作的都是小筆的汽車融資租賃項目,每筆借款約10萬元。

根據雙方協議,平臺把募集的資金,通過第三方支付,轉給前海融資租賃的指定賬戶:法定代表人劉玉林的個人賬戶。

在P2P行業,第三方支付機構負責資金托管:由它來保證借貸雙方賬戶的一一對應,匹配期限和資金量。在整個過程中,P2P平臺本身應該是不碰錢的。

根據P2P行業觀察機構網貸之家的數據,目前全國共有P2P平臺1500家左右,它們絕大多數都采用了與第三方支付合作的模式。

問題在於,第三方支付卻無法監管借款項目的真偽,也無法篩選賬戶,有大量借款公司提供的是個人賬戶。

為什麽公司間的業務要把錢打給個人?許建文說這是行業內的一些現狀:除了銀行、小貸或信托公司有放貸權、可以走對公賬戶外,其他如擔保公司、融資租賃公司不能合法放貸,大多通過個人賬戶走賬,很多民間借貸機構都采用這個辦法。

大筆資金打到個人賬戶,就為挪用創造了“空子”——2014年11月下旬,從兩個平臺流入的資金從前海租賃法定代表人劉玉林的個人賬戶上轉到了前海租賃總經理袁琳傑的賬戶。

根據貸幫和人人聚財的描述,袁琳傑分別向兩個公司提出變更收款賬戶的要求:增加一個持卡人為宗春蘭的個人賬戶,他同時拿出了公司蓋章的《信息變更確認函》。多方信源透露,宗春蘭是袁琳傑的母親。

然而前海融資租賃一位不願具名的負責人向南方周末記者表示,公司對這一新增賬戶毫不知情,變更信息的郵件已被袁琳傑刪除,無從核實。

他們還出具了聲明:2013年10月起,公司法定代表人賬戶劉玉林分別收到過三筆貸幫的債權轉讓款,合計42.3萬元,並都已於2014年4月還清。他們與貸幫的合作僅此而已。

事實上,貸幫、人人聚財與前海融資租賃更大規模的合作從2014年2月才開始:兩家平臺分別有近百筆的項目融資,期限3個月左右,前後金額合計約有4000萬。

對於投資人而言,這樣債權轉讓的項目,在貸幫網的“優選債”一欄,年化收益率10%左右。最近的項目,每筆融資約10萬,期限90天,絕大多數的投資人,都只投了三五百、一兩千。

出了問題怎麽辦?在投資人悅琳提供的《風險揭示書》中說明,貸幫擔保客戶購買的前海融資租賃債權,“在一定條件下由前海融資租賃回購”,保障本金安全,但不保證收益。

同時,《債權投資協議》的服務費一欄說明,甲方(投資人)需向丙方(貸幫)支付交易額的年化1.5%作為擔保費,乙方(前海)向丙方(貸幫)支付交易額的年化1.5%作為平臺管理費。

在追問這兩個合同時,尹飛也說這個表述“不妥”。至於擔保費,尹飛估計是工作人員溝通檢查不細致,把管理費誤寫成了擔保費。

據一位長期關註P2P領域的律師透露,P2P平臺的合同並無統一文本,大多是各家自找律所、外包服務,措辭與嚴謹程度也參差不齊。

實際上,如果沒出事兒,投資人也不會太關心合同的措辭。而在合作初期,貸幫和人人聚財都能正常收到回款,分別有六七百萬左右。直到2014年5月底,大批融資的3月期限已到,逾期開始蜂擁露頭。

5月24日,前海融資租賃總經理袁琳傑,親自到了貸幫的深圳總部“負荊請罪”。他開門見山地說:上千萬資金被挪用了,投到一個廣安的地產項目,很難追回。

前海租賃的態度很明確:這是袁個人的行為,與公司無關。按照合作協議,出現壞賬應由前海融資租賃回購,但公司卻表態不知情,拒絕墊付。

接下來的日子,貸幫和袁琳傑一起踏上了漫漫討債路。

貸幫創始人尹飛。 (CFP/圖)

“恒立王”的債務帝國

即便正常開工、售樓,拿回款項,但因為是個人借條,網貸平臺沒有直接債權,怎麽還給投資人也仍是問題。

他們的目的地是四川廣安——一個位於四川東北部、有著三百多萬人的地級市。2014年廣安前鋒區建了一組高層商住樓:“恒立恒順星城”,共七棟,占地3萬平米,網上標價3300元/平米。

在兩人面前,這組“2013廣安最具關註價值樓盤”已是一副蕭索的模樣:幾棟樓孤零零地站在那里,裸露著鋼筋水泥,只有大概一半封了頂。售樓處人去樓空,有網友說這里已停工半年了。

項目介紹說它的打造者是“四川民營企業50強之一的恒立集團”,南方周末記者未能查到這一集團。但找到了四川廣安恒立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簡稱恒立),董事長王成恰好是貸幫追債的債主。

工商資料中,恒立成立於2000年,註冊資本2000萬,其中王成認繳1400萬。經營範圍主要是機械配件加工等業務,並無地產開發。

1990年代國企改制,王成曾是令恒立起死回生的“救星”:作為首任集體化改制後的廠長,他自掏腰包、挖掘新技術,盤活了這家老廠。

該廠60周年慶典資料顯示,壯大後的恒立多次收購、重組國營工廠的閑置資產,2011年更是3次購買土地使用權,最大一筆買了100畝。

此後十幾年間,被網友稱為“恒立王”的王成也風光無限:廣安市優秀人才、勞動模範、人大代表……直到2014年,他50歲時出了事兒。

據廣安人大常委會公報,2014年4月28日,市公安局成立專案組調查王成的問題:“發現他以高息回報為誘餌,通過職工或社會其他人員對外宣傳,向社會不特定對象非法集資,數額特別巨大,嚴重擾亂了金融秩序,並騙取銀行巨額貸款,擅自改變資金用途。”5月29日,市公安局請示對王成采取行政拘留等強制措施。當時正是四川官場地震期間。

在袁、張二人來討債的同時,當地的工人也在討薪。7月,本地論壇有網友說,王成當年欠著兩百多位工人的四百多萬元工資,前年的工資也沒發。

在王成“債務帝國”中,袁琳傑挪用的三千多萬也是其中一部分。借由網貸平臺的便利和經手人的貪婪,王成的“非法集資”領地已邁出小小的廣安。

據貸幫總經理張淩回憶,袁琳傑是在3月以個人名義跟該項目簽了借款協議。回溯動機,應該只是為了投機:挪用資金,打個短期時間差,放高利貸賺暴利。卻不承想,王成巨額債務鏈的“擊鼓傳花”恰好停在了袁的手上。

然而采訪中,多位信源透露,此舉可能並非袁的個人行為,早在他介入之前,前海融資租賃就參與到了廣安項目借新債、還舊債的鏈條中。

是個人行為,還是被當槍使?在風暴中的袁琳傑一直保持沈默。南方周末記者數次聯系他皆無回音。不僅對媒體,面對受騙的平臺,袁琳傑的態度也是積極追債,但不表態。

在發現廣安追款困難後,他又帶著平臺的人去了遵義和重慶,試圖用個人資產做出彌補:他在遵義有一套七八百平米的商品房。房子的產權手續處理完後,預計能回款數百萬。

至於廣安的那組樓盤,仍然停滯在寒冬中。即便正常開工、售樓,袁拿回一筆款項,但因為是個人借條,網貸平臺沒有直接債權,怎麽還給投資人也仍是問題。

“三贏”?

“小孩子才分對錯,成年人只看利弊。”

面對著一千多萬的壞賬,貸幫和人人聚財采取了截然不同的兩種做法:

人人聚財默默墊付了這筆壞賬。許建文說補上一千多萬並不困難:平臺的註冊資本金5000萬,目前貸款余額近7億,墊上的只有2%不到。

這是業內大多數平臺的做法。2014年9月,作為國內最大的P2P平臺之一,紅嶺創投墊付了一筆高達1億元的壞賬。

投資人對“兜底”帶來的安全感十分受用:兩家平臺都在壞賬事件後迎來了用戶量的猛增。人人聚財本不想披露此事,在被曝光兜底後,用戶量反而跳升了10%-20%以上。論壇上,投資人贊它“有擔當”。

“老百姓是非常簡單的,不管你公平道義,我的錢沒了,就要賠。”許建文說。當下的P2P市場,平臺像是颶風前的遮擋板,坐在後面數錢才是投資人的預期。如果某張板子撤掉,大家立刻會去選擇別家。

尹飛選擇了一條少有人走的路:不兜底。他認為平臺也是受害者,要跟投資人一起追債。相應的,事件爆發後,貸幫的用戶量增長緩慢。

資深網貸評級人羿飛覺得尹飛不懂行,是純學院派,“大家都是能吞就吞了,品牌比那一千多萬值錢”。

但銀行出身的尹飛認為這是在醞釀更大的風險——P2P兜底等於是在做高息存款業務,卻既沒有銀行的風控能力,又未遵守做存款業務國際通行的規則(資本充足率、存款準備金、存貸比等),遲早會出事。

雖說如此,尹飛也是自己出錢安撫了一部分投資人:他拿出約200萬元,以七八折的價錢回購了約兩百位投資人的債務。目前剩下的三百多位投資人基本持觀望態度。

與是否兜底相似,此事如何利用法律手段維權,也分為了兩派意見:

許建文說,因為平臺先行墊付了,所以最重要的訴求是回款——通過法律途徑盡快查封其資產,能追多少是多少,而不是起訴、打官司。“這種事情立案在中國非常難,經偵(公安系統經濟犯罪偵查部門)幾乎就根本不理睬。”

張淩的觀點與他類似。7月,他是貸幫最早去報案的人,但經偵認為情況複雜,難以立案。後來,他反而不希望司法介入了:袁琳傑正為追款東奔西跑,如果他被警方控制,可能追款效率反而會降低。畢竟跨省的案件追償更為繁瑣。

而尹飛希望通過法律手段澄清是非、懲治騙子。這一事件中的兩派立場,都讓人想起電影《後會無期》中的一句臺詞:“小孩子才分對錯,成年人只看利弊。”

如許建文所言,為這場騙局立案,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投資人代表事發後立刻去報案,公安局未立案,讓他們去法院;而後貸幫的工作人員幾次三番去經偵部門,終於立案。

立案至今歷時5月,仍未出結果。南方周末記者致電辦案人員,對方稱不便透露進展。一位事件相關人士透露,據說卷宗都有五六十厘米厚了。

大成律所律師肖颯長期關註互聯網金融領域的案件,她分析此案審理慢的原因有三:

首先,該事件屬於個人詐騙還是公司違約的民事糾紛,性質難以確定;其次,起訴主體的資格認證不明確,應該是投資人起訴、P2P平臺作為第三人參加訴訟,還是平臺作為直接利害關系人請求檢察院提起公訴?最後,網貸交易形成的電子數據複雜,證據的搜集、固定和舉證上均存在難度。

四川的明星企業家王成、一心做小農金服的創業者尹飛、金融業高級人才袁琳傑、普通投資人悅琳……一筆互聯網上生成的壞賬,將這些本不相幹的人們聯系在一起,甚至會改變其中一些人的命運。

在這個案例中,P2P領域的平臺監管粗糙、資金賬目混亂、法律訴訟困難等典型問題一一暴露了出來。在平臺寵著投資人的潛規則下,“家醜”被捂著,秩序得不到清理,騙了錢的人們逍遙法外,似乎構成了一種騙子、平臺、投資人“三贏”的微妙局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6894

海通證券:暫停新開兩融賬戶直接影響不足1千萬元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3324

海通證券19日晚間公告稱,公司因存在違規為到期融資融券合約展期問題,受到暫停新開融資融券客戶信用賬戶3個月的行政監管措施。

公司存在為少數融資融券六個月到期並提出逾期負債暫緩平倉申請的客戶,在維持擔保比例處於150%以上的前提下暫緩平倉的行為,這部分客戶數占公司融資融券交易的總客戶數不到1%。

公司表示,經初步測算,暫停新開融資融券客戶信用賬戶3個月,對公司融資融券業務收入的直接影響不足1千萬元人民幣,因此,對公司整體經營業績不構成重大影響。

1月16日收市後,證監會在例行的新聞發布會上,通報證券公司融資融券業務檢查情況,提及中信證券等3家證券公司由於存在為到期融資融券合約展期的問題,對這3家證券公司采取暫停新開融資融券客戶信用賬戶3個月的行政監管措施。

信達證券表示暫停新開融資融券信用賬戶對相關公司業績影響有限。截止 2014 年 12 月,滬深兩市信用交易賬戶為 587 萬戶,占 1.8億總賬戶的比重為 3.2%;目前融資融券余額在 1.1 萬億元左右,占滬深兩市總市值的比重為 2.5%。融資融券相關數據(包括融資融券余額、賬戶數及占比等)在去年年底大幅飆升,但是隨著 A 股行情的變化以及基數的增大,近期已經大幅放緩,融資融券新開戶的需求並不算太大。因而證監會對中信、海通和國泰君安等三家證券公司的處罰對其業績影響不大。 

東莞證券則表示,中信證券、海通證券作為資金實力雄厚的券商,存量客戶的兩融業務開戶在2015年後應該是進入了平緩期。而新開戶方面,2015年1月往前回溯3至6個月即2014年8月、9月、10月,這三個月市場新開個人戶數分別是64萬、87萬和82萬,遠遠低於11月、12月的107萬和297萬戶。因此,綜合來看,處罰決定對中信證券和海通證券的融資融券業務業績有一定影響,但影響不大。 

海通證券去年12月宣布將在香港通過私人配售募資299億港元(合39億美元)。

海通2014年12月業績報告顯示,公司當月營業收入204466.67萬元,凈利潤73476.06萬元,11月凈利潤7.33億元,環比基本持平。公司2014年12月31日凈資產6496447.43萬元。

海通證券周一盤跌停並收於跌停價。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8012

證監會:監管部門沒有聯合打壓股市 兩融賬戶低於50萬不用平倉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3328

QQ圖片20150119220219

今日(1月19日),中國證監會新聞發言人鄧舸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上周五對12家違規券商采取行政監管措施旨在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促進融資業務規範發展,不存在監管部門聯合打壓股市的情況。此外資產低於50萬的融資融券賬戶不會被強行平倉。

以下是這次采訪的主要內容:

問:上周五,證監會通報券商融資類業務現場檢查情況,銀監會發布《商業銀行委托貸款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同時央行貨幣政策司官員撰文稱要防止過度“放水”。受這些因素影響,今日股市暴跌。請問,金融監管部門是否有意聯合打壓股市?

答:周一股市跌幅較大,引起各方高度關註。你所提到的幾方面的情況,被市場解讀為監管部門聯合打壓股市,這與事實不符。大家都知道,我會於2014年12月中下旬,對45家證券公司融資類業務進行了例行檢查,1月16日我會通報了檢查情況。從檢查結果看,目前證券公司融資類業務運行平穩,整體風險可控。對12家存在違規行為券商采取行政監管措施,旨在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促進融資業務規範發展,市場不宜做過度解讀。

問:對證券公司開立融資融券信用賬戶時證券資產低於50萬的客戶是否要平倉?這類客戶是否繼續參與融資融券業務?

答:對證券公司開立融資融券信用賬戶時證券資產低於50萬的客戶,繼續按證監會原有政策和規定執行,不因為這一資產門檻而強行平倉。對這類客戶,證券公司要加強風險評估,切實做好風險提示和客戶服務。

今日早些時候,證監會主席肖鋼在出席“亞洲金融論壇2015”時表示,要培養“賣者有責、買者自負”的契約精神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8018

【美股ETF科普貼】如何用一個美股賬戶投資全球市場 富途證券

來源: http://xueqiu.com/3951307517/35529565

近一年國際市場風雲變化,原油暴跌,俄羅斯陷入經濟危機、盧布貶值,美股頻遭唱空……當這些新聞頻上頭條的時候是不是都在想:如果我也可以投機一把,去分一杯羹就好了。這不是奢望,你其實完全可以在富途證券開一個美股賬戶,購買相關ETF就能投資全球市場,實現撈一把的想法。
一、何為ETF?
ETF的英文全稱是Exchange Traded Funds,它在中國大陸被譯為“交易所交易基金”,在香港被譯為“交易所買賣基金”,在臺灣被譯為“指數股票型基金”。
ETF是一種跟蹤市場指數、可以在證券交易所自由買賣的開放式股票基金。大家可以把ETF理解為一種特殊形式的共同基金(Mutual Fund):發行機構把不同的股票買來,匯合到一起形成共同基金,然後再分成一小塊一小塊拿到股市上賣,它們就成了可以自由買賣的ETF指數基金。你買一支ETF就相當於購買了這個指數的所有成份股。
二、ETF有何優勢?
1、投資品種多。ETF在北美股票市場發展很快,有近一千種產品,而且種類繁多:有跟蹤大盤指數的,也有跟蹤行業指數的,還有跟蹤其它國家股市的……更有追蹤債券價格、黃金價格、石油價格、外匯價格、以及農產品價格等不同種類的ETF,真是讓人眼花繚亂。普通投資者可以通過富途證券在美股市場像購買普通股票一樣去投資大宗商品、貴金屬、貨幣等。
 2、表現較穩健。ETF比較適合於中長線投資者,因為他們最看重的是“大勢”,沒有精力研究各種公司的業績,不希望看到自己的投資組合因為突發事件而大起大落(持有個股會時常發生這種現象)。這樣的投資者可以選擇幾支流通性好的ETF,在股市觸底後買進,等大勢逆轉後拋出,每年的交易次數不多,風險相對較低,能夠踏踏實實地睡個好覺。
3、杠桿ETF可多倍做多或做空你如果覺得一倍做多或者做空不過癮,你還可以投資兩倍、三倍做多或者做空這些指數的ETF,當然加杠桿後風險性也會加大。這樣就為不能利用保證金進行杠桿交易的投資者提供了多倍杠桿。
三、熱門ETF整理
下面,富途小編匯總整理一些常見、熱門的ETF。
1、大宗商品相關ETF
(1)原油相關ETF:
因為很多朋友在論壇里咨詢原油的ETF,所以先以原油為例,介紹下ETF。國際油價近一年來持續暴跌,想必大家都知道了。

USO  石油指數ETF-美國  與原油走勢保持同步。 $石油指數ETF-美國(USO)$   
UCO  原油指數ETF-ProShares DJ-UBS兩倍做多 $原油指數ETF-ProShares DJ-UBS兩倍做多(UCO)$   
SCO  原油指數ETF-ProSharesDJ-UBS兩倍做空  sco則與油價走勢完全相反。$原油指數ETF-ProSharesDJ-UBS兩倍做空(SCO)$   
DTO  原油ETF-PowerShares DB兩倍做空  $原油ETF-PowerShares DB兩倍做空(DTO)$   
如果你認為油價已見底,想抄底原油,可以買做多的ETF,USO、UCO等,如果油價上漲,你買的ETF也會跟著漲。如果你認為油價還會繼續跌,可買做空的ETF,如SCO、DTO,油價越跌,你買的做空的ETF就越漲。

(2)黃金相關ETF

做多
GLD  黃金ETF-SPDRIAU 黃金ETF-iShares
DGP  黃金ETF-PowerShares DB兩倍做多
UGL  黃金ETF-ProShares兩倍做多
做空
DGZ  黃金ETF-PowerShares DB做空
DZZ  黃金ETF-PowerShares DB兩倍做空
GLL  黃金ETF-ProShares兩倍做空


(3)白銀相關ETF
做多
SLV  白銀ETF-iShares
AGQ 白銀ETF-ProShares兩倍做多
做空
ZSL  白銀ETF-ProShares兩倍做空

2、美股大盤指數ETF
SPY $標普500指數ETF-SPDR(SPY)$   
美股歷史上的第一個ETF,追蹤的是著名的S&P 500指數,如果你要買美股藍籌股,就是它了。

SSO  標普500指數ETF-ProShares兩倍做多
S&P500指數兩倍杠桿ETF。這個ETF設計初衷是當S&P 500指數上漲1%時,其凈值上漲2%,這樣就為不能利用保證金進行杠桿交易的投資者提供2倍杠桿,對於日內交易者是很好的交易工具。當然,SH和SSO,就有了SDS這個兩倍反向ETF,S&P 500指數下跌1%,其上漲2%。

UPRO  標普500指數ETF-ProShares三倍做多
SH   標普500指數ETF-ProShares做空
S&P 500指數反向ETF。這個ETF設計的初衷就是當日如果S&P 500指數上漲1%,那麽這個ETF凈值就下跌1%,如果S&P 500指數下跌1%,它的凈值就上漲1%。
SDS  標普500指數ETF-ProShares兩倍做空


SPXU  標普500指數ETF-ProShares三倍做空


DIA $道指ETF-SPDR(DIA)$   
追蹤的是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曾經最著名的美股指數,相比S&P 500指數更為大藍籌。不過道瓊斯指數編制規則比較老舊
DDM道指ETF-ProShares兩倍做多
DOG 道指ETF-ProShares做空
DXD 道指ETF-ProShares兩倍做空
SDOW道指ETF-ProShares三倍做空


QQQ $納斯達克100指數ETF-PowerShares(QQQ)$   
追蹤納斯達克100指數,你如果要投資科技股,這個是不二之選。比如蘋果、谷歌之類都是其中的重要成份股。
QLD  納斯達克100指數ETF-ProShares兩倍做多
TQQ  納斯達克指數ETF-ProShares三倍做多
PSQ  納斯達克100指數ETF-ProShares做空
QID  納斯達克100指數ETF-ProShares兩倍做空
SQQQ  納斯達克指數ETF-ProShares三倍做空

IWM  $羅素2000指數ETF-iShares (IWM)$   
追蹤羅素2000指數。羅素2000指數大體追蹤的是美股市值在1000位到3000位的企業,可以視為是美股中小盤股的代表。
UWM  羅素2000指數ETF-ProShares兩倍做多
TNA  羅素2000指數ETF-Direxion三倍做多
RWM羅素2000指數ETF-ProShares做空
TWM 羅素2000指數ETF-ProShares 兩倍做空
TZA  羅素2000指數ETF-Direxion三倍做空


3、美股恐慌指數的ETF
VIX  $VOLATILITY S&P 500(VIX)$   
恐慌指數又稱芝加哥期權交易所VIX指數(CBOE Volatility Index),是芝加哥期權交易所市場波動率指數的交易代碼,常見於衡量標準普爾500指數期權的隱含波動性。通常被稱為“恐慌指數”或“恐慌指標”,它是了解市場對未來30天市場波動性預期的一種衡量方法。在股市暴跌市場發生恐慌性拋售時,該指數上漲。
VXX  做多VIX短期期貨指數
是由VIX衍生出來的ETF中交易最活躍的一只,投資者悲觀情緒蔓延,恐慌指數再度高企,VIX飆漲,而跟蹤恐慌指數的ETF VXX也隨著狂漲。同期,標普500 ETF SPY下跌。
VXZ   做多VIX中期期貨指數
UVXY  兩倍做多VIX短期期貨指數  $ProShares Ultra VIX Short-Term Futures(UVXY)$   


TVIX  兩倍做多VIX短期期貨指數
XIV   做空VIX短期期貨指數
SVXY   兩倍做空VIX短期期貨指數


4、區域ETF
(1)A股相關ETF
做多
CAF  摩根史坦利中國A股指數基金
FXI   中國25指數ETF-iShares FTSE
XPP   中國25指數ETF-ProShares FTSE兩倍做多
ASHR  Deutsche X-trackers Harvest CSI300 CHN A
做空
YANG  Direxion Daily FTSE China Bear 3X ETF
YXI   中國25指數ETF-ProSharesl FTSE做空
FXP   中國ETF-ProShares FTSE兩倍做空
(2)俄羅斯相關ETF
RUSL 三倍做多俄羅斯ETF
RUSS三倍做空俄羅斯ETF


5、外匯相關ETF
(1)美元相關ETF
做多
UUP   美元ETF-PowerShares DB
EUO   歐元ETF-ProShares兩倍做空
做空
UDN   PowerShares DB US Dollar Bearish ETF
FXE    歐元ETF-CurrencyShares
(2)歐元相關ETF
做多
FXE   歐元ETF-CurrencyShares
做空
UUP   美元ETF-PowerShares DB
因為美元和歐元的走勢幾乎完全相反,美元ETF可以與歐元ETF互相反向操作。
(3)人民幣相關ETF
CYB    人民幣ETF-WisdomTree Dreyfus  跟蹤人民幣短期匯率變動情況;如果人民幣升值,其收益相應提高。

註:本文由富途證券搜集整理而成,僅供投資者參考,不構成任何的投資建議和決策。

@今日話題 @不明真相的群眾  @梁宏  @TAKUN  @onedot  @雲蒙  @招財資本  @老套牢之不良人  @方舟88 @Alwaleed @SnowMaster @MCorleone
  @財智力量  @中軒山流水 @富蘭克淩
歡迎各位老師指正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8131

為什麽一定要設計成全賬戶NDC訪中國社科院世界社會保障中心主任鄭秉文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07354

現在這個制度之所以運行這麽差,其中最大的一個原因就是錢沈在下面兩千多個縣里。

28%全都進入個人賬戶以後,就完全變成了產權明晰的個人資產了,一下子就可以上解到中央層級進行管理,不存在統籌層次低的問題。

南方周末:為什麽一定要這麽設計成全賬戶?全賬戶NDC方案是否取消了共濟性?

鄭秉文:全賬戶NDC方案里由繳費形成的社會統籌部分就沒有了,我們又另外創造了一個系統,是以2013年財政對城鎮職工的投入3200億元為基數,相當於當年社平工資的5%,每年指數化增長。這樣的社會統籌就跟以前性質不一樣了,以前是來自雇主繳費,現在是財政轉移支付,也沒有資金池,每年支付多少就轉移多少。沒有形成資產池有很多好處,首先它與地方利益分隔開,是現收現付的,不存在資產池的管理問題。同時也沒有增加財政的負擔,財政拿的錢不多,相當於GDP的0.6%。

我們現在這個制度之所以運行這麽差,其中最大的一個原因就是錢沈在下面2000多個縣里。全國總共3萬億元結余,實際上一分錢看不到,全在地方手里把得死死的,也不能投資。改成財政轉移支付後,就徹底消滅了地方割據的現象。

28%全都進入個人賬戶以後,就完全變成了產權明晰的個人資產了,一下子就可以上解到中央層級進行管理,不存在統籌層次低的問題。

還有個好處,這個制度還是統賬結合,又跟新農保完全一致了。新農保的每個月55塊錢是來自財政轉移支付的,賬戶里是個人繳費形成的,跟現行城鎮職工的不同僅在於沒有雇主繳費的部分。這樣就為公共財政的公平性創造了條件。

南方周末:你從何時關註NDC,為何決定把它引入中國?

鄭秉文:NDC一出來我就註意到了,第一個搞NDC的國家是1995年的拉脫維亞,真正引起世行重視是2000年瑞典運行之後,瑞典的制度精細、嚴謹,世行組織了幾次專家學者去考察研討,2010年第二次會我去了。

這個辦法符合中國國情,比如它融資方式現收現付可以避開不成熟的資本市場,避免投資失敗;避免龐大的轉型成本,因為做實賬戶需要天量的資金;有非常好的便攜性;非常好的激勵性,多繳多得,賬戶清晰透明,本金利息一目了然等等。

南方周末:對於中國的現行體制,如果早年下決心變現國有資產一舉做實個人賬戶,結果是否不一樣?

鄭秉文:你說得對,但對了一半。國際上解決轉制成本就三種方式,一是私有化,二是發行認購券,三是變現某一種資源。假設我們做實了,實現了真正的部分積累制,制度可以運轉起來。但同時我們將遇到一場災難,做實的這些資產都變成了沈沒成本,不可收回,形成巨大的福利浪費和損失,幸虧沒有做實。因為中國的特殊情況是,改革開放之後社會平均工資水平增長太快,養老金投資效率追不上,福利損失太大。

南方周末:如果從一開始不搞個人賬戶,就搞現收現付呢?

鄭秉文:那另一方面又會出問題,計劃生育政策下,老齡人口增長太快了,完全現收現付馬上就贍養比提高,要麽待遇降一半,要麽繳費增一倍,到最後也會出大問題。

要使兩方面的優勢結合,就是NDC。它一個核心的優勢就在於,繳費是與人的生命周期聯系在一起的,把老齡化這個因素自動內嵌到制度里面去了。老齡化來臨時,NDC給你選擇,或是提高繳費率,或是降低待遇,或是延遲退休,或是財政介入,它給你預警。而現收現付不是,它是個非精算型的政治承諾,不管你運作的績效,不管你財政情況。

假設明年是改革元年,養老金結余應該是3.4萬億,我們假定這3.4萬億馬上就封閉運行,以此為基準,投資收益率假設是5%,算到2087年,當這個制度出現不平衡時,緩沖基金介入,那時候緩沖基金已經超過100萬億了。緩沖基金是繳費形成的,跟財政沒關系,完全靠制度自己精算平衡。

南方周末:但如果不取消可繼承,NDC是否也難以持續?

鄭秉文:是有這個問題,標準的NDC是不繼承的,因為它是個遵循大數法則的保險制度,靠短壽補長壽實現自我平衡。如果不是這樣,這個制度從誕生第一天就有風險。風險有多大呢,非常慶幸的,我們測算的結果風險不是很大,但這里涉及到修法。瑞典的做法是短壽的人的個人賬戶資產,用於同齡組的高壽者。

名詞解釋:

DB:現收現付制。由德國在120年前創立,即政府向企業和職工征繳養老保險金,用於支付當期退休職工的養老金。它是待遇確定型制度,即參保人繳費時已確定未來自己的養老金水平。好處是運行成本低,弱點是應對老齡化時缺乏彈性。

DC:個人賬戶制,又稱基金積累制。為克服DB制的弊端,由世界銀行的一些專家設計,並於1980年代在智利等拉美國家付諸實踐。國家給每個參保人建立個人賬戶,實賬積累自己的養老金,退休後多繳多得。同時委托專業機構管理,到資本市場上投資增值。它是繳費確定型制度,即參保人的養老金水平取決於自己的繳費積累和投資損益。好處是更顯公平、更具激勵性、資金效率更高,弊端是運行成本高、共濟性差、資金投資有風險。

NDC:個人名義賬戶制。介乎上述兩者之間,在融資方式上它是現收現付制,在計發方法上,它又是繳費確定型。NDC的個人賬戶中沒有實際資金,而是對個人繳費進行記賬,結合工資增長率與人口增長率等因素,作為將來養老金的計發標準,同時不可繼承。是1998年誕生的一種歷史最短的養老保險制度,目前有瑞典等歐亞7國實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8869

為什麽一定要設計成全賬戶NDC訪中國社科院世界社會保障中心主任鄭秉文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07354

現在這個制度之所以運行這麽差,其中最大的一個原因就是錢沈在下面兩千多個縣里。

28%全都進入個人賬戶以後,就完全變成了產權明晰的個人資產了,一下子就可以上解到中央層級進行管理,不存在統籌層次低的問題。

南方周末:為什麽一定要這麽設計成全賬戶?全賬戶NDC方案是否取消了共濟性?

鄭秉文:全賬戶NDC方案里由繳費形成的社會統籌部分就沒有了,我們又另外創造了一個系統,是以2013年財政對城鎮職工的投入3200億元為基數,相當於當年社平工資的5%,每年指數化增長。這樣的社會統籌就跟以前性質不一樣了,以前是來自雇主繳費,現在是財政轉移支付,也沒有資金池,每年支付多少就轉移多少。沒有形成資產池有很多好處,首先它與地方利益分隔開,是現收現付的,不存在資產池的管理問題。同時也沒有增加財政的負擔,財政拿的錢不多,相當於GDP的0.6%。

我們現在這個制度之所以運行這麽差,其中最大的一個原因就是錢沈在下面2000多個縣里。全國總共3萬億元結余,實際上一分錢看不到,全在地方手里把得死死的,也不能投資。改成財政轉移支付後,就徹底消滅了地方割據的現象。

28%全都進入個人賬戶以後,就完全變成了產權明晰的個人資產了,一下子就可以上解到中央層級進行管理,不存在統籌層次低的問題。

還有個好處,這個制度還是統賬結合,又跟新農保完全一致了。新農保的每個月55塊錢是來自財政轉移支付的,賬戶里是個人繳費形成的,跟現行城鎮職工的不同僅在於沒有雇主繳費的部分。這樣就為公共財政的公平性創造了條件。

南方周末:你從何時關註NDC,為何決定把它引入中國?

鄭秉文:NDC一出來我就註意到了,第一個搞NDC的國家是1995年的拉脫維亞,真正引起世行重視是2000年瑞典運行之後,瑞典的制度精細、嚴謹,世行組織了幾次專家學者去考察研討,2010年第二次會我去了。

這個辦法符合中國國情,比如它融資方式現收現付可以避開不成熟的資本市場,避免投資失敗;避免龐大的轉型成本,因為做實賬戶需要天量的資金;有非常好的便攜性;非常好的激勵性,多繳多得,賬戶清晰透明,本金利息一目了然等等。

南方周末:對於中國的現行體制,如果早年下決心變現國有資產一舉做實個人賬戶,結果是否不一樣?

鄭秉文:你說得對,但對了一半。國際上解決轉制成本就三種方式,一是私有化,二是發行認購券,三是變現某一種資源。假設我們做實了,實現了真正的部分積累制,制度可以運轉起來。但同時我們將遇到一場災難,做實的這些資產都變成了沈沒成本,不可收回,形成巨大的福利浪費和損失,幸虧沒有做實。因為中國的特殊情況是,改革開放之後社會平均工資水平增長太快,養老金投資效率追不上,福利損失太大。

南方周末:如果從一開始不搞個人賬戶,就搞現收現付呢?

鄭秉文:那另一方面又會出問題,計劃生育政策下,老齡人口增長太快了,完全現收現付馬上就贍養比提高,要麽待遇降一半,要麽繳費增一倍,到最後也會出大問題。

要使兩方面的優勢結合,就是NDC。它一個核心的優勢就在於,繳費是與人的生命周期聯系在一起的,把老齡化這個因素自動內嵌到制度里面去了。老齡化來臨時,NDC給你選擇,或是提高繳費率,或是降低待遇,或是延遲退休,或是財政介入,它給你預警。而現收現付不是,它是個非精算型的政治承諾,不管你運作的績效,不管你財政情況。

假設明年是改革元年,養老金結余應該是3.4萬億,我們假定這3.4萬億馬上就封閉運行,以此為基準,投資收益率假設是5%,算到2087年,當這個制度出現不平衡時,緩沖基金介入,那時候緩沖基金已經超過100萬億了。緩沖基金是繳費形成的,跟財政沒關系,完全靠制度自己精算平衡。

南方周末:但如果不取消可繼承,NDC是否也難以持續?

鄭秉文:是有這個問題,標準的NDC是不繼承的,因為它是個遵循大數法則的保險制度,靠短壽補長壽實現自我平衡。如果不是這樣,這個制度從誕生第一天就有風險。風險有多大呢,非常慶幸的,我們測算的結果風險不是很大,但這里涉及到修法。瑞典的做法是短壽的人的個人賬戶資產,用於同齡組的高壽者。

名詞解釋:

DB:現收現付制。由德國在120年前創立,即政府向企業和職工征繳養老保險金,用於支付當期退休職工的養老金。它是待遇確定型制度,即參保人繳費時已確定未來自己的養老金水平。好處是運行成本低,弱點是應對老齡化時缺乏彈性。

DC:個人賬戶制,又稱基金積累制。為克服DB制的弊端,由世界銀行的一些專家設計,並於1980年代在智利等拉美國家付諸實踐。國家給每個參保人建立個人賬戶,實賬積累自己的養老金,退休後多繳多得。同時委托專業機構管理,到資本市場上投資增值。它是繳費確定型制度,即參保人的養老金水平取決於自己的繳費積累和投資損益。好處是更顯公平、更具激勵性、資金效率更高,弊端是運行成本高、共濟性差、資金投資有風險。

NDC:個人名義賬戶制。介乎上述兩者之間,在融資方式上它是現收現付制,在計發方法上,它又是繳費確定型。NDC的個人賬戶中沒有實際資金,而是對個人繳費進行記賬,結合工資增長率與人口增長率等因素,作為將來養老金的計發標準,同時不可繼承。是1998年誕生的一種歷史最短的養老保險制度,目前有瑞典等歐亞7國實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0022

路透:中國警方凍結托克兩個銀行賬戶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4844

據路透,瑞士大宗商品交易巨頭托克的兩個銀行賬戶遭到中國警方凍結,因該賬戶與一起3200萬美元的汽油貿易欺詐案有關。

路透消息源稱,該案件緣起於中國大宗商品交易商青島聯合能源公司(QUE)向警方報案,稱一名叫張偉(音譯)的交易員在未經他們允許的情況下,使用該公司的信用證來“處理”個人交易損失,致使公司損失3200萬美元。

路透援引托克的消息源稱,張偉自2011年開始與托克進行衍生品進行交易,並用當地政府背景的信貸用作抵押。截至2013年底,他累計虧損了超過3200萬美元。為了處理這筆損失,他與托克的田姓員工及其新加坡團隊合作,同意了托克的一項融資計劃。

他使用青島聯合能源公司的信用證作抵押,以市場價格從托克那里買入70萬桶汽油,然後將他們以3200萬美元的折扣返賣給托克。

早在2014年12月,路透就報道稱托克的一名田姓員工因涉嫌該欺詐案而被中國警方逮捕,該員工自8月起就一直被拘留在河北滄州。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4432

銀行存款大流失來臨?券商賬戶代客理財放開!

來源: http://www.gelonghui.com/portal.php?mod=view&aid=1643

銀行存款大流失來臨?券商賬戶代客理財放開!

作者:智信

中證協針對券商和證券投資咨詢機構下發《賬戶管理業務規則》征求意見稿,擬允許合格的券商和投資咨詢公司等機構依法從事投資顧問開展賬戶管理業務。意見稿明確表示符合賬戶管理資格的持牌機構可以代理客戶執行賬戶投資或交易管理。


這個事情的影響不容小覷。小編給你八一八美國利率市場化的歷史,鬥膽預測此舉有可能引起銀行存款的大流失。


1978年起,美國銀行業的存款利率市場化正式拉開序幕。1978年,美聯儲規定銀行發行成熟期為6個月定期存款(CD),利率則受到每周的國債拍賣市場價格的限定。盡管CD最低限額門檻較高,存款機構的資金仍大量流入到這些監管較松的CD產品之上,截至1980年年底,存款余額驟增到1780億美元。同期,美國銀行業的儲蓄存款余額下降了約200億美元,顯示客戶開始將資金從支付較大監管利差的賬戶中轉入到較低的監管利差賬戶之中。


而在美林證券公司開發出首個現金管理賬戶以及貨幣市場共同基金(MMMFs)盛行起來之後,資金遷移勢頭加速,這即為美國歷史上典型的“脫媒化”過程。


由於存款客戶上述的遷移行為導致美國銀行業存款大量流失,各銀行開始施壓和遊說金融監管當局提供新的平等競爭條件,與不受“Q條例”監管的非存款類金融機構展開競爭。為了滿足銀行業的要求,1980年3月,美國國會通過了“1980年存款機構放松管制以及貨幣控制法”。同年建立了存款機構放松管制委員會(DIDC)。1981年,DIDC宣布存款利率的市場化過程將在6年內分階段完成。


1982年頒布的“加恩-聖傑曼存款機構法案”責成DIDC創造一個與證券業MMMFs競爭的金融工具,被稱之為“貨幣市場存款賬戶”(MMDA)。截至1983年底,僅商業銀行吸收的MMDA存款余額高達2300億美元。1982年存款機構法也取消了銀行跨州經營的限制。這即美國歷史上所謂“反脫媒化”過程。值得註意的是,美國金融業的“反脫媒化”過程系通過金融監管當局主導的產品創新過程來推動和實施的。1983年10月,DIDC進一步修訂“Q條例”,消除對一個月以上定期存款的所有利率的管制,“監管利差”從而受到進一步縮窄。1986年1月1日,DIDC宣布滿足利率放松監管的賬戶最低金額不再受到限制,從原來的2500美元降至零。1986年3月31日起,客戶存款利率管制被完全取消。


這段歷史,與中國的現在有一定的相似性。


【延伸】賬戶管理業務意見稿簡評:券商深度進軍財富管理領域,借"賬戶"優勢應對牌照價值稀釋帶來的惡性競爭


作者:杜麗娟、毛軍華 來源:中金證券研究


昨日晚間媒體報道中證協針對券商和證券投資咨詢機構下發《賬戶管理業務規則》征求意見稿,擬允許合格的券商和投資咨詢公司等機構依法從事投資顧問開展賬戶管理業務。意見稿明確表示符合賬戶管理資格的持牌機構可以代理客戶執行賬戶投資或交易管理。


評論:


顯著提升證券板塊短期估值,有利於證券公司坐實基礎賬戶功能,提高客戶粘性,更好應對牌照放開趨勢下的惡性競爭環境。建議關註資管實力雄厚的中型券商興業證券(未評級)和東興證券(未評級)。


1. 準入門檻有多高?


主流證券公司基本均符合條件,部分第三方投資咨詢機構或將不滿足5,000萬註冊資本的硬性限制條件。按征求意見稿規定,只要具有證券投資咨詢業務資格,註冊資本不低於5,000萬元,擁有超過10名取得證券投資咨詢從業資格並滿足相關條件的從業人員,以及滿足其他法務、內控相關制度的公司均可以開展賬戶管理業務。這意味著目前市場上主流證券公司全部符合條件,但是部分第三方投資咨詢機構或將受困於5,000萬準入門檻限制。


2. 與券商傳統資管計劃和其他類似產品有何區別?


a)低門檻。目前券商設立的限定性集合理財接受單個客戶資金不得低於5萬元,非限定性集合理財接受資金不低於10萬元。而《征求意見稿》中並無明確規定賬戶管理業務的準入門檻。理論上只要券商願意與客戶約定,客戶可以幾乎零門檻享受賬戶管理業務。


b)一對一定制服務。與其他集合類或公募資產管理計劃相比,此次賬戶管理的亮點在於“定制化”。通過《賬戶管理服務協議》,券商與客戶可對服務內容、方式、期限、當事人權利義務等等方面進行約定,針對客戶需求打造量身定制的投顧類產品。


c)券商可代理賬戶投資交易,客戶體驗更優。意見稿明確表示符合賬戶管理資格的持牌機構可以代理客戶執行賬戶投資或交易管理。這意味證券公司終於可以在特定賬戶突破不能動用客戶資金和客戶證券規定,主動替客戶理財投資。只有約定明確,客戶不需要實行投顧給予投資建議→客戶篩選→下達交易指令→投顧下單的繁瑣流程,投顧直接就投資結果向客戶負責。


3. 對券商的利好體現在哪些方面?


a)收入來源進一步多元化,增量管理費和業績提取費可期。


b)有資管能力的券商可以借此類業務進一步擴大客戶來源、提升客戶粘性、提高券商賬戶資產留存率,並為其他增值服務提供空間。


c) 券商行業逐步回歸定價、資管等屬於券商“主場業務”的項目競爭,資管特色鮮明的中小券商或將借此實現彎道超車。而傳統大中型券商,也可通過賬戶管理等專屬增值服務,增加應對互聯網金融沖擊的有力籌碼。


4. 哪些券商最受益?


截止2014年末,券商資管規模市占率前20名如下表。上市券商中,華泰、廣發、海通、中信、招商的市占率位居前茅,而興業、東興等中小型券商資管實力同樣引人註目。我們認為此事項將提振券商板塊短期估值,彈性較高的興業證券(未評級)和東興證券(未評級)值得重點關註。




附:賬戶管理業務規則(征求意見稿)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法律依據為規範證券公司、證券投資咨詢公司等機構依法從事投資顧問開展賬戶管理業務,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根據《證券法》等有關法律法規及中國證券業協會(以下簡稱協會)有關自律規定,制定本規則。


第二條 業務界定本規則所稱賬戶管理業務,是指取得證券投資咨詢業務資格並符合本規則條件的機構(以下簡稱持牌機構)接受客戶委托,就證券、基金、期貨及相關金融產品的投資或交易做出價值分析或投資判斷,代理客戶執行賬戶投資或交易管理。法律法規另有禁止性規定的,從其規定。


第三條 基本原則持牌機構及其人員應當遵循誠實信用原則,勤勉、盡責、審慎地為 客戶提供賬戶管理服務,保證客戶利益優先,保障客戶賬戶安全,實現客戶利益最大化。


第四條 制度建設持牌機構開展賬戶管理業務,應當建立健全業務管理制度,加強合規管理和風險控制,防範利益沖突,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


第五條 監督職責協會依據自律規定對持牌機構賬戶管理業務實行自律管理。


第二章 業務資質


第六條 機構資質開展賬戶管理業務的機構應具備以下條件:


(一)具有證券投資咨詢業務資格,註冊資本不低於5000 萬元人民幣;


(二)至少有 10 名取得證券投資咨詢從業資格並且具有 2 年以上證券、 基金或者期貨業務經歷的業務人員,高級管理人員符合有關規定;


(三)有與開展業務相適應的業務管理、內部控制和投資者保護制度;


(四)有與開展業務相適應的經營場所、業務設施及技術系統;


(五)最近 3 年未因違法違規行為受過刑事處罰或者行政處罰,且不存在因涉嫌違法違規經營正在被立案調查或者正處於整改期間的情形;


(六)有關法律法規和協會規定的其他條件。


第七條 人員條件從事賬戶管理業務的人員應當取得證券投資咨詢從業資格,並在協會註冊為投資顧問,且具備一定的證券投資、研究、投資顧問或類似從業經歷,具備良好的誠信紀錄和職業操守,最近 3 年未受到刑事處罰或行政處罰。


第三章 業務規範


第八條 客戶適當性要求參與賬戶管理業務的客戶需要符合下列要求:


(一)合格客戶符合本規則客戶適當性管理的要求;


如果是持牌機構的股東、高管、員工或其他關聯人,應當按照公平對待客戶的原則,防範利益沖突和做好信息披露工作;


(二)了解客戶和風險評估投資顧問應與客戶溝通交流,充分了解客戶的財務狀況、投資知識、投資經驗、投資目標、 風險偏好等信息, 對客戶的風險承擔能力進行評估;


(三)風險適配持牌機構應當對其賬戶管理投資配置方案進行風險評估,資產配置方案應當與客戶的風險承擔能力相匹配。


第九條 制定投資策略投資顧問應當根據客戶的投資目標和風險偏好以及風險承擔能力,制定相應的投資策略,確定具體的投資方案,包括投資範圍、投資限制等,在客戶確認並同意後由持牌機構以適當形式存檔。


第十條 業務推廣持牌機構應當規範賬戶管理業務推廣和客戶招攬行為,禁止對服務能力和過往業績進行虛假、不實、誤導性的營銷宣傳。


持牌機構應當按照規定和協議的約定,向客戶充分披露與客戶權利和義務有關的信息,不得欺詐客戶。


第十一條 簽署法律協議持牌機構提供賬戶管理服務,應當向客戶全面揭示賬戶管理業務風險,與客戶簽署《賬戶管理服務協議》和《風險揭示書》。


《賬戶管理服務協議》應當就服務內容、方式、期限、當事人的權利義務、代理權限、收費標準、支付方式、爭議或糾紛解決方式、終止或解除協議的條件或方式等方面進行約定。


《風險揭示書》應當向客戶充分解釋賬戶服務的委托性質可能帶來的市場風險、操作風險、賬戶因鎖定期帶來的流動性風險、持牌機構及投資顧問的投資判斷風險等。


第十二條 賬戶規範客戶應指定獨立的賬戶用於賬戶管理業務,此賬戶應與客戶的其他賬戶相互獨立。在協議有效期內未經簽約持牌機構同意, 客戶不得進行轉賬、 取款、資產轉移等操作。


第十三條 賬戶安全持牌機構及其人員應當按照管理賬戶的不同性質,按照法律法規以及其他規定進行相應的操作。


持牌機構及人員應當在簽署服務協議時,提示客戶應當將交易密碼與轉賬、 取款密碼分開設置和管理, 不得將轉賬、取款等可能產生財產轉移的密碼委托持牌機構或者投資顧問管理。以互聯網等自助方式簽署協議的,應當以獨立頁面做出上述提示,並經客戶確認。以紙面方式簽署協議的,上述提示文字應當醒目。


第十四條 投資管理持牌機構及投資顧問開展賬戶管理業務,應當遵守法律法規和協會自律規定,本著專業審慎、勤勉盡責、誠實信用的原則,按照協議約定和投資策略進行投資管理。


第十五條 崗位隔離持牌機構可通過建立崗位隔離制度,將投資決策崗位與交易崗位隔離,加強對投資顧問管理,防範業務風險。


第十六條 信息披露持牌機構應當按協議約定,定期向客戶發送賬戶信息,包括配置狀況、凈值變動、交易記錄等情況。


第十七條 止損及再授權制度持牌機構與客戶應當在服務協議中就是否以及如何設置止損線或再授權進行約定並確保止損或再授權能切實執行。


經客戶同意設置止損線的,持牌機構應當采取有效措施保證止損操作得到切實執行。


經客戶同意設置再授權制度的,客戶賬戶資產累計虧損(含浮虧)占委托資產的比例超過一定數額的,應當最遲於當日收市結算後半小時內通知客戶,並再次獲得客戶授權方可繼續進行賬戶代理操作。上述比例不得超過 20%。


第十八條 舉牌義務客戶委托賬戶內持有單家上市公司股份達到或超過該公司股份總數的 5%,持牌機構應當及時通知客戶並督促客戶履行相關義務。客戶拒不履行或怠於履行義務的,持牌機構應當及時向證券交易所、持牌機構住所地證監會派出機構報告。


客戶委托賬戶內持有上市公司股份達到或超過 5%以後,持牌機構操作客戶委托賬戶再行買賣該上市公司股票的,應當在每次買賣前取得客戶同意;客戶未同意的,持牌機構不得買賣該上市公司股票。


第十九條 服務協議終止情形發生下列情形之一的,賬戶管理服務協議終止或解除:


(一)賬戶管理服務協議期限屆滿;


(二)服務協議約定的終止或解除情形出現;


(三)法律法規及中國證監會、協會規定的其他情形。


第二十條 客戶回訪及投訴處理持牌機構從事賬戶管理業務,應當建立客戶回訪及投訴機制,明確客戶回訪及投訴的程序、內容和要求,並指定專門人員獨立實施。


第二十一條 收費模式持牌機構為客戶提供賬戶管理服務,應當按照公平、合理、自願的原則,在協議中與客戶約定賬戶管理服務報酬的安排,服務報酬包括管理費和業績報酬等。


服務報酬應當以持牌機構的賬戶收取,持牌機構及其人員不得以個人名義向客戶收取賬戶管理服務報酬。


第四章 內控管理


第二十二條 管理制度持牌機構應當建立健全與其開展賬戶管理業務形式相適應的業務管理、內部控制、合規管理、風險控制和投資者保護等各項制度。


第二十三條 業務隔離持牌機構應當建立賬戶管理業務與公司自營業務、資產管理業務、承銷業務以及其他存在利益沖突的業務之間有效信息隔離墻制度,防範內幕交易和利益沖突。


第二十四條 公平對待賬戶管理客戶持牌機構提供賬戶管理業務,應當公平對待賬戶管理業務客戶,以及其他業務客戶,有效防範和管理利益沖突,禁止進行利益輸送。


第二十五條 交易相關指引持牌機構開展賬戶管理業務進行交易要堅持如下原則:


(一)爭取最佳執行價格原則;


(二)堅持對客戶有利原則;


(三)公平對待不同賬戶的交易;


(四)嚴格禁止在違反客戶投資目標、策略、財政能力及風險承受能力情況下,為賺取手續費而進行的過度交易。


第二十六條 防範關聯交易持牌機構開展賬戶管理業務投資於本公司以及有關聯關系的公司發行的證券、基金、期貨產品,應當事先將相關信息以適當形式通知客戶,並要求客戶按照協議約定在指定期限內答複。客戶未同意的,持牌機構不得進行此項投資。客戶同意的,持牌機構應當及時將交易結果告知客戶。


服務協議應當對前款所述投資的通知和答複程序作出明確約定。


第二十七條 合規檢查要求持牌機構應當對賬戶管理業務進行合規檢查,發現違反法律、法規、中國證監會、協會規定行為的,應當及時糾正處理,並向協會和住所地證監局報告。


第二十八條 留痕管理持牌機構應當采取必要的技術措施,對賬戶管理業務推廣、協議簽署、服務提供、客戶回訪、投訴處理等全部流程實行留痕和檔案管理。


第二十九條 客戶信息保管持牌機構及其從業人員應妥善保管客戶信息,禁止泄露客戶資料及所管理賬戶的投資品種、操作計劃。客戶資料、交易記錄、服務協議等相關資料保存期限不少於 10 年。


第三十條 禁止行為開展賬戶管理業務的持牌機構或其從業人員,不得有以下行為:


(一)挪用客戶賬戶資產;


(二)以獲取傭金或其他利益為目的,用客戶賬戶進行不必要的證券交易;


(三)將賬戶管理業務與其他可能產生利益沖突的業務混合操作;


(四)以轉移客戶賬戶收益或虧損為目的,在客戶賬戶與自營賬戶、資產管理賬戶之間,或者不同的客戶賬戶之間進行買賣;


(五)違規承諾或保證資產本金不受損失或者取得投資收益;


(六)法律、法規、中國證監會和協會等規定的其他行為。


第五章 自律管理


第三十一條 協會依據本規則對持牌機構開展賬戶管理業務的情況進行執業檢查。


持牌機構違反本規則的,協會視情況對其采取談話提醒、警示、責令整改、行業內通報批評、公開譴責等自律管理措施或紀律處分並記入持牌機構誠信檔案。


投資顧問違反本規則的,協會視情況對其采取談話提醒、警示、行業內通報批評、公開譴責等自律管理措施或紀律處分並記入從業人員誠信檔案。


協會發現持牌機構、投資顧問違反法律、法規或證監會規定的,移交中國證監會處理。


第六章 附 則


第三十二條 本規則已報中國證監會備案。


第三十三條 本規則由協會負責解釋、修訂。


第三十四條 本規則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來自信托圈)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6157

騰訊2014年凈利大增五成 微信月活躍賬戶破5億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3/4587607.html

騰訊2014年凈利大增五成 微信月活躍賬戶破5億

一財網 劉佳 2015-03-18 21:52:00

移動業務加速變現的同時,微信的用戶仍在高速增長,2014 年末,微信及 WeChat 合並月活躍賬戶同比增長41%至5億

被業界視作拿到第一張“移動互聯網船票”的騰訊 (00700.HK),在移動領域的投入回報如何?

騰訊剛剛發布的第四季度財報顯示,騰訊結合QQ手機版及微信的智能手機遊戲收入增加人民幣9.07億元。如果按天計算,這意味著在第四季度騰訊來自手遊的收入平均每天增加了人民幣985萬。

移動業務加速變現的同時,微信的用戶仍在高速增長。2014 年末,微信及 WeChat 合並月活躍賬戶同比增長41%至 5 億。

與此同時,在O2O與紅包大戰的刺激下,騰訊綁定銀行賬戶的微信支付和QQ錢包賬戶超過1億,在支付領域邁進了“億級俱樂部”,進一步縮小與支付寶的差距。

2014年全年的成績單也隨之出爐:騰訊總營收789.32億元,較上年增長31%;凈利潤238.1億元,較上年增長54%。不按通用會計準則計算,騰訊全年凈利潤242.24億元,較上年增長43%。

月活躍賬戶

騰訊財報顯示,2014 年末微信及 WeChat 合並月活躍賬戶同比增長41%至 5 億。那麽,新增的月活躍用戶主要來自在哪里?

騰訊財報稱,就微信而言,主要增加新功能及服務增強了用戶互動及參與程度,並提高了微信公眾號的普及率;就WeChat而言,繼續提升重點海外市場,尤其是新興亞洲市場的用戶參與度。

在進軍國際化方面,騰訊董事局主席馬化騰在今年3月初接受包括《第一財經日報》在內的媒體采訪時表示,目前微信、Whatsapp、Line、Kakao等等4家在很多國家的市場上的競爭格局基本上塵埃落定,“原來領先的就領先,原來落後的也很難打破。因為即時通信它的特點就是這樣,一旦占領了就很難去撼動。唯一的是你需要從更豐富的超越即時通信以外的增值服務等等角度去看這個競爭。”

而如果從收入角度來看,遊戲業務仍然占據騰訊收入的“半壁江山”。2014年第四季度,騰訊網絡遊戲收入增長41%至人民幣119.64億元。平均每日收入高達1.3億元。騰訊透露強勁增長,主要歸功於推出新遊戲的增長帶來的2014 年收入的增長,以及《英雄聯盟》的用戶及收入大增。

網絡廣告業務的收入較2013年第四季增長75%至2014年第四季的人民幣26.27億元。由於觀看用戶數增加使得視頻廣告收入增長,而QQ空間手機版及微信公眾賬號所推動,令移動社交網絡效果廣告收入增加。

電子商務交易業務的收入較2013年第四季下降87%至2014年第四季的人民幣4.46億元。這主要是因為騰訊在2014年3月與京東進行戰略交易後,騰訊的電子商務交易業務進行了戰略轉型,將流量轉移至京東致使騰訊的電子商務收入、成本及虧損大幅減少。

過去一年騰訊的大筆投資也在財報中有所顯現。騰訊現金凈額為人民幣227.58億元,較去年同期下降37%,主要因為公司所作的戰略投資,此部分被全年新增的自由現金流抵消。所持已上市投資公司(包括聯營公司及可供出售金融資產)股份的公允價值總額於2014年第四季末為人民幣600億元。

“互聯網+”連接一切

過去一年時間里,圍繞“連接一切”的騰訊,投資了京東、大眾點評、58同城、丁香園、滴滴打車等,和新東方成立合資公司。一系列投資分別對應布局實物電商、服務商戶、O2O、在線醫療、打車、在線教育等生活服務領域,並在不少投資中送上了“超級嫁妝”微信入口,圍繞O2O領域進行投資和布局。

關於騰訊未來的發展方向,馬化騰不久前接受記者采訪時說,騰訊並不會進入每個行業來自己做,而是提出“互聯網+”的理念,並且把騰訊在關系鏈、支付、社交廣告等等方面的能力做成基本的零件和工具,作為“武器”開放給廣大第三方合作夥伴去改造、提升他們所在的行業。

例如,在醫療領域,“互聯網+醫療”的模式使得“口袋里的醫院”正在成為現實。目前全國已有近100家醫院上線微信全流程就診,超過1200家醫院支持微信掛號,服務累計超過300萬患者,為患者節省超過600萬小時,大大提升了就醫效率,節約了公共資源。在交通領域,滴滴打車等移動互聯網運用的出現,正在改變了人們的出行方式。

“過去走了很多的彎路,覺得這個好像跟我們有關不能放,但是最後發現其實反而做不好。現在心態更加放開了,不再想什麽都做。”馬化騰說。

而騰訊也在財報中稱,2015年,除了發展現行業務,騰訊將發展移動生態系統,把騰訊本身及合夥夥伴的產品及服務帶給中國的消費者。

其中發展移動生態系統的策略包括: 與各個垂直行業領域的現有及潛在戰略夥伴合作,為用戶帶來更好的O2O及交易服務;與主要內容提供商(例如網絡文學作家、HBO、NBA、索尼音樂、華納音樂及YG娛樂公司)合作,開發數字內容業務;平衡用戶體驗的同時,透過增加更多移動廣告存貨、優化廣告投放工具及擴大騰訊的廣告客戶基礎,以推動騰訊的效果廣告業務;豐富支付場景使支付服務更受歡迎。

編輯:彭海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6366

旗幟鮮明做多“港A股”新股民必讀:如何開港股賬戶

來源: http://www.gelonghui.com/portal.php?mod=view&aid=1849

旗幟鮮明做多“港A股”新股民必讀:如何開港股賬戶
作者:格隆匯

近期港股活躍吸引了很多內地投資者的關註,由於滬港通中對內地投資者有50萬元的門檻限制,同時,港股通標的中只有284只個股也很大的限制了投資者的選擇余地,因此不少投資者詢問在內地如何開通港股賬戶,本期港股那點事整理和分享一些開港股賬戶需要註意的事項,供大家參考。


一、香港券商與大陸券商有哪些不同?


香港證券市場提供經紀業務的公司主要有三種:

1,以機構為主要服務對象的十幾家歐美大投行的亞洲公司

2,以中小客戶為主要服務對象的400多家香港本地中小型經紀公司

3,部分銀行


值得註意的是,歐美大投行憑借強大的業務實力占據了發行業務2/3和經紀業務一半以上的市場份額,而400多家本地中小型經紀行和銀行分割余下的市場份額,競爭非常激烈,小型經紀公司的素質良莠不齊。香港證監會及交易所並不保證經紀公司的信譽及對投資者的償付責任,因此如果選擇在證券經紀公司或銀行開戶,投資者的股票首先是托管在該證券經紀公司或銀行,該證券經紀公司或銀行將客戶和其自有的股票集中起來,托管於香港結算公司。經紀公司或銀行對投資者在帳戶內的股份有完全控制權。如經紀公司或銀行破產,投資者可能招致巨大的風險。


因此,選擇經紀公司非常重要,在下決定前須審慎比較,從不同渠道了解經紀公司的業務類別、資信、業務資格等情況,盡量選擇資質比較可靠的公司為宜。

二、目前可開立港股賬戶的機構有哪些?

隨著互聯網的普及,現在開通港股賬號已經非常方便,無論傳統的金融機構或券商還是互聯網券商都逐漸實現了互聯網化開戶,甚至內陸的投資者可以通過網絡實現所有開戶流程,而不需要親自去香港辦理各種繁雜的手續。據了解,目前資信較好且已開通直接網上開戶的機構有國京證券、國信證券(香港)、富途證券、國都證券香港、香港耀才證券、盈透證券。


以下機構可以網上預約開戶:第一上海證券、廣發證券香港、交銀國際、招商證券(香港)、安信證券國際、國泰君安(國際)、中信證券國際、越秀證券、中信建投香港、海通國際證券、時富金融、國都證券(香港)、新鴻基金融、信誠證券、國元證券(香港)、華富嘉洛證券、光大證券香港、申銀萬國(香港)、耀才證券、富昌證券、工銀國際、凱基證券、金道投資、中銀國際。

目前中信證券、海通證券、國泰君安、申銀萬國、中信建投、平安證券、華泰證券、招商證券、光大證券、長江證券等券商已設有香港子公司,可在其境內券商營業部申請開立港股賬戶。


以下從“傭金”、“行情”、“支持市場”、“交易軟件”四個方面對比市場上比較受歡迎的幾個券商的不同點,希望能給想要開通港股賬戶的投資者一些有用的參考。



三,部分券商及銀行港股交易費用比較


以下是部分資信比較好的銀行和券商的交易手續費比較,投資者可以通過比較選擇適合自己券商和銀行進行開戶交易。(數據是根據網上摘錄,可能有一定變動,實際具體費用需咨詢相關券商或銀行)


四、港股賬戶怎麽開?


傳統券商營業部櫃臺開戶流程:


準備資料:身份證證明、地址證明、銀行卡複印件。

1、身份證證明:身份證正反複印件或護照複印件均可。

2、銀行卡複印件:銀行卡正反面複印後在複印件上簽字即可。

3、地址證明:物業公司開具的住址證明,或個人信用卡三個月內的月結單、水電費單、煤氣費等能證明本人住址的單據。


步驟:

1、攜帶開戶資料到券商營業部櫃臺,填寫開戶表格。可選擇現金帳戶和保證金帳戶(保證金帳戶是可以進行股票抵押的帳戶)

2、開戶資料(身份證複印件、地址證明、開戶表格)將由工作人員每日晚五點快遞到香港總部。

3、三天左右後會接到該券商的香港公司員工的信息確認電話,如果表格中有填錯的或不妥的,也會在電話中說明,如果一切順利,就進入到下一步中。

4、過幾天收到電子郵件,郵件中有帳號信息和密碼,說明開戶成功,只有按提示匯款就可以進行港股交易了。

5、開戶成功後,招商香港公司將會給你在香港渣打銀行以你的名字開一個信托戶口(用於資金托管)。


網上一站式開通港股賬號方式:

以富途證券為例,具體流程如下:

1、註冊賬戶:並填寫個人資料

2、風險披露:填寫一下個人炒股的經驗

3、視頻見證:打印開戶表格,使用QQ視頻的方式進行見證。

4、郵寄資料:順豐到付的方式郵寄。(三天左右)

5、開戶成功:收到資料之後,審核通過,開戶成功。

(小編親測,感覺非常簡單,傻瓜式開戶)

五、資金劃撥:


資金轉入:如果投資已經有香港銀行賬戶,那麽投資者可以在開港股交易賬戶時與該銀行賬號關聯,然後可直接匯款或轉賬;如果沒有個人香港銀行賬戶,則可以去任何一家國有銀行進行匯款至選擇的券商機構開立的公司賬戶上,對方會根據轉入的資金直接劃撥到投資者個人交易賬戶里。(資金轉入需要一定的手續費及時間,具體各銀行收費標準各有差異)


資金轉出:對於內陸投資者來說,如果已有香港銀行賬戶並已關聯港股交易賬戶,資金轉出與大陸股票賬戶一樣可直接轉出至個人銀行賬戶,如果沒有港銀賬戶,則必須需開一個香港銀行賬戶(必須要與自己港股賬戶同名,基本各個城市的各大銀行的支行都能代辦)才能把錢轉出。(資金轉出也需要手續費及時間,具體各銀行收費標準各有差異)


目前比較方便的例子是在招商證券開港股戶,然後辦理香港一卡通,再與自己的港股帳戶關聯,那麽資金進出就跟大陸一樣方便。


開戶必備文件和證件:港澳通行證、身份證、招商銀行香港一卡通申請表

相關費用:港澳通行證申請費約人民幣兩百元,招商銀行香港一卡通申請費港幣五十五元,北京可以辦理香港一卡通的支行為招商銀行亞運村支行,辦理周期大概為一個月左右。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801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