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三封公開信 終結雅虎楊致遠時代

2012-2-6  TCW




一手打造公司的創辦人,該怎麼放 手,才最漂亮?

這一課,雅虎(Yahoo)創辦人楊致遠學了五年,兩次忽略大股東來信警告,堅持親自掌舵,最後不得不離開董事會。

一月十七日,美國雅虎總公司發出正式公告,「雅虎共同創辦人楊致遠辭去雅虎董事會職務」,以及在日本雅虎、阿里巴巴等董事席位,楊致遠就此離開一手創立的 雅虎。

楊致遠為何離開雅虎?關鍵就在於大股東勒布(Daniel Loeb)的三封信把他「請走」。

勒布是雅虎第二大股東,是對沖基金管理公司第三點(Third Point LLC)的創辦人,他也是股東權益運動(shareholder activism)的信奉者,他相信,股東該積極保護自己權益,高價出售雅虎,正是合乎股東權益的好選擇。

遠因:拒絕微軟購併害股東少賺七千多億元

楊致遠卻不這麼想,他擋下高價出售雅虎的機會。二○○八年,微軟(Microsoft)宣布要以溢價六二%、四百四十六億美元(約合新台幣一兆三千億元) 的高價買下雅虎,當時出任執行長的楊致遠拒絕,他認為「雅虎的價值不止如此。」

接受微軟購併,楊致遠可獲利二十億美元,但楊致遠不但拒絕,還只領一美元年薪,他預見如果公司被購併,雅虎將成為大公司裡的一個部門,所以他不顧自己虧 損,也要扭轉公司頹勢。

他投入更多資源在首頁、信箱等服務上,甚至計畫聯合對手微軟,抵擋Google攻勢。但雅虎在創新上卻沒有突破性的進展,楊致遠主導的音樂、社群等服務, 也逃不過結束的命運。

雅虎市值不斷下滑,到一月二十七日,雅虎市值只剩一百九十五億美元,當初若楊致遠接受微軟出價,雅虎的股東會多賺二百五十一億美元(約合新台幣七千四百億 元)。

「在Google競爭下,雅虎缺乏明確的定位。」台大管理學院副院長李吉仁觀察,在Google搜尋服務的競爭下,雅虎以經營內容為主的入口網站模式,已 顯得缺乏競爭力。

讓楊致遠下台的近因,是去年五月,雅虎轉投資的中國阿里巴巴集團,悄悄轉移旗下重要公司支付寶的所有權,雅虎股東事先卻不知情。雅虎股東氣得大罵,「怎麼 能信任這群人管理公司資產。」

近因:找私募基金買股大股東質疑他搶劫小股東

勒布出招了,他的筆被形容為「有毒之筆」,因為他立論有力,句句直指核心。

二○一一年九月六日,雅虎執行長巴茲(Carol Bartz)被董事會電話閃電解聘後兩天,九月八日,勒布發出第一封公開信,表示雅虎在四年內換了四任執行長,執行長下台不夠,雅虎董事會必須為過去幾年 公司表現不佳負責。

他痛批爆發支付寶風波之後,十七億美元(約合新台幣五百億元)的資產從雅虎帳面上消失,董事長竟還在股東大會中表示對執行長「全力支持」,毫無檢討之意。 加上拒絕微軟購併造成股東損失,要求董事長博斯達克(Roy Bostock)和三名股東下台,博斯達克原本就是支持楊致遠拒絕微軟購併的關鍵人物。

十一月,勒布發出第二封公開信,箭頭直指楊致遠,他在信中指明,楊致遠積極和私募基金合作,企圖買下足以控制公司的股權,勒布認為,楊致遠一面擔任雅虎董 事,一面又找私募基金扮演買方,把雅虎股份從左手賣給右手,佔小股東便宜,控制公司經營權。

「楊致遠必須離開董事會,」勒布在信中嚴厲表示,「如果你擔任雅虎董事,涉及這種行為,我們絕對追究你的責任!」面對質疑,楊致遠只表示「我們的目的不是 待價而沽,而是尋求各種可能性。」

十二月,勒布卻又發出第三封公開信,這一次他質疑,雅虎正打算進行私募,用低於市價的價格吸引大股東入主,鞏固經營權,他再次質疑,「一家滿手現金的公 司,為何還需要私募,尋求更多現金?」他認為,公司這麼做的目的,「是搶劫小股東,鞏固楊致遠和公司董事會的地位。」楊致遠的壓力越來越大。

痛擊:董事會翻臉新執行長也希望他離職

但讓楊致遠離開的最後關鍵,卻是新上任的雅虎執行長湯普森(Scott Thompson)。

雅虎董事會從去年十一月開始勸湯普森接任執行長,他開出的條件之一是「希望楊致遠離職」。一位熟悉雅虎的產業人士觀察,湯普森計畫推動和楊致遠完全不一樣 的策略,這一次,董事會不再挺楊致遠,湯普森宣布上任後十三天,楊致遠在董事會上正式辭職,被一群他找來的人,逐出自己創立的公司。

「對創辦人來說,最難的決定,是創辦人該相信自己的信仰,還是股東的利益。」李吉仁觀察,楊致遠故事裡的教訓是,面對一個富有魅力,又對公司有影響力的創 辦人,不斷在影響董事會的決定時,「董事會裡究竟有沒有獨立的聲音,能檢查他的說法,是不是正確。」李吉仁認為,身為雅虎的董事會成員,「至少前十大投資 者的聲音,他(楊致遠)都應該聆聽。」

二○○四年,楊致遠來台時,當記者詢問他成功的秘訣時,楊致遠說,「I never give up.(我從不妥協。)」只可惜,就是少了這一點妥協,在傳奇的尾聲,留下了一個匆促下台的身影。

【延伸閱讀】股市始終不給楊致遠面子——雅虎股價近5年走勢

'07/6/18楊致遠再度出任雅虎執行長

'08/2/1微軟宣布以446億美元收購,股價大漲,但被雅虎否決

'08/11/1楊致遠辭去執行長,股價較他接任時跌掉6成

'12/1/4宣布湯普森接任,條件是楊致遠離開董事會

'12/1/17楊致遠辭去所有董事職務,雅虎股價上漲反應

註:股價統計至2012年1月27日資料來源:Google Finance 整理:林宏達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169

「突擊入股」終結之後:本土PE憑什麼打天下?

http://www.21cbh.com/HTML/2012-2-18/yNMDcyXzQwMjcyNA.html

「我們之前做的工作都是低附加值、低技術含量的」。一位知名人民幣基金合夥人私下表示。

的確,過去兩年的全民PE熱潮中,PE投資看起來是件非常簡單的工作:找到準備或者快要上市的企業,投資它並取得部分股權,等企業上市後股權價值漲十幾倍甚至幾十倍。一夜之間,PE從業者從原來的高端而又神秘,變成一群像買賣白菜一樣投企業然後賭過會的「貿易家」。

過 去半年,這種搶pre-IPO項目的熱潮在慢慢退散,首當其衝的是,「突擊入股」現象日漸減少。整個人民幣基金市場,但凡叫得上名字的本土基金都在喊「到 前端去」。而以前習慣於從一二級市場中獲取利差的投資者們,能跟手中有了人民幣的外資基金,在真正的「私募股權投資」上一較長短嗎?

漸漸消失的「突擊入股」

龍 年開春,證監會公佈了480多家排隊IPO的企業的名單。投中集團根據名單,統計了PE和VC機構入股這些企業的情形。見下圖可知,一共發生了300多筆 基金入股企業,其中投資時間的高發期是2010年,2011年入股的僅有7筆投向創業板擬上市企業以及16筆投向主板擬上市企業。

這其中有多少筆「突擊入股」呢?公開資料顯示,機構或個人投資擬上市企業的時間,符合以下條件時為「突擊入股」:創業板擬上市企業為證監會受理日前半年之內,主板擬上市企業則為招股書刊登日前一年以內。

以此規定來看,所有機構入股創業板擬上市企業,都不是「突擊入股」;而投資機構入股主板擬上市企業中,就算未來有「突擊入股」,也在極少數。

遺 憾的是,投中集團未能統計個人入股的情形。但幾位券商投行部人士都告訴記者,去年夏天,監管部門在保薦人培訓會議上,公開表示企業要儘量避免「突擊入 股」。此外,監管部門對自然人入股擬上市公司,審核非常嚴格,尤其是涉及突擊入股的,「會裡要求自然人入股的,要證明出資來源是否真實和合法,並附上此自 然人最近五年工作經歷等。」

上行下效。上海一位保薦人告訴記者:「一般如果企業不是特別缺錢,我們都會建議不要突擊入股,尤其是不要個人突擊入股。因為這可能會拉長監管部門審核的時間,為企業上市帶來更多變數。」

一家深圳券商投行部人士則分析:「就算監管部門不打擊,突擊入股也會減少。因為2009年創業板才推出來,一瞬間的財富效應,很多人去做PE,到處去找要上市的企業投資。現在,好一點的企業都有機構投了,哪裡還輪得到一般的機構去做pre-IPO。」

上述深圳券商投行部人士表示:「以前會有做投資的朋友問我有什麼好的公司可讓他們投,現在反過來,我做的項目中,有30%是我做投資的朋友介紹過來的。他們有的已經投進去了,給我們承銷;也有考慮投的時候,就告訴我,順便讓我幫忙看看,這個企業上市的前景如何。」

綜上可知,曾備受爭議的「突擊入股」,在未來這批待上市企業中,可謂蹤跡罕有。

IPO門口的「野蠻人」面臨轉型

在IPO門口,突擊入股的機構中,有一支強大的隊伍是券商直投。

為此,一家券商直投公司高管厲勝(化名)辯解:「大家總是抨擊券商『保薦+直投』模式是關聯交易,這完全是誤區。實際上是我們站在IPO門口,創業板突然開閘,我們比較容易進球。但這種快錢,也就能賺這一波。」

投 身直投部門之前,厲勝一直在券商投行部,浸淫A股十來年。在他看來,這一波快錢背後有諸多原因:以前中國新股發行時是被壓價的,所以新股上市後必 漲;2009年新股發行體制改革後,新股定價已經市場化了很多,說白了就是價格很高,但當時的投資者還是延續了過往的打新思路,一概追捧之,所以那段時間 一二級市場仍有巨大差價。做pre-IPO投資的人,賺的就是這個差價。

於是乎,2010年、2011年爭搶pre-IPO項目到一定熱度。「以前很多機構去找項目時,不問行業,不怎麼看企業基本面,一開口都是問,券商進場了嗎?慢慢的這種項目搶不到了,開始盯著地方上市辦,進入地方上市計劃前幾名的公司,創投機構會爽快投了。」

隨著去年創業板、中小板股票普跌,新股亦頻繁破發,高市盈率發行成為歷史。另一頭,一級市場過去湧進無數錢,高價爭搶項目,時至今日,一二級市場之間的差價縮小到一定程度,創投機構已經再難用pre-IPO項目養活自己。

這 個過程中,厲勝發現遊戲規則變了。他的券商直投同行像他一樣,開始專注於行業,如高端製造、消費等領域;認真琢磨創始人團隊——實際控制人能力如何,是否 能帶領企業一直成長?厲勝說他會從多種渠道,比如企業的供應商、客戶、當地的行業協會,多角度去瞭解創始人,而且他有一些偏好,比如他更喜歡投高學歷的企 業家,而不是一些初中畢業就出來做生意的。

厲勝認為,未來的券商直投會逐漸面目清晰,各自有專注、擅長的行業。被記者問到,外資基金一開始就有專注的行業,並且在這行業中深耕多年,如何與之競爭時,厲勝回答:「一開始我們這方面沒法跟外資基金比,但我們對資本市場的瞭解更為深刻。」

記者曾採訪多位券商直投人士,或是從券商出來自己做基金的人士,大多提到自己的優勢是「對資本市場的瞭解深刻」。也就是說,當pre-IPO生意不再,人民幣基金去投資更早時期的公司,它們用來對抗外資基金的利器,仍然是「對資本市場更瞭解」。

這一利器有效嗎?未來,本土基金如何挖掘新的盈利點?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287

終結泡沫經濟時代

http://magazine.caixin.com/2012-04-27/100384975.html

  上世紀80年代日本泡沫經濟崩潰前後,時任日本央行總裁的三重野康(Yasushi Mieno)頂住政治壓力,力主採取銀根緊縮措施,彼時被日本媒體讚譽為「民眾的英雄」;但之後不久,又被斥為「失去的20年的元兇」。2012年4月15日,三重野康因心力衰竭而永眠,享年88歲。對他的評價尚未蓋棺定論。

  日本央行一向被認為是一些有天分又有些「裝模作樣」的人才扎堆的地方。在邁進這座大門時,三重野康已相當引人注目。據說他是受周圍人的勸誘才求職於央行。面試時他被問及央行的作用,答「不大清楚」,居然及格。他的性格豪放磊落又隨機應變,或許正是監考官所看重的。

  1924年3月17日,三重野康生於東京。1925年,就職於南滿洲鐵道株式會社的父親轉任公司駐中國大連總部,三重野隨父親來華,輾轉東北各 地。瀋陽的小學時代,他與後來成為世界級著名作家的安部公房同班。1941年從鞍山的中學畢業後,進入當時日本國內首屈一指的名校——東京第一高等學校。 在經歷軍旅生活後,於1947年畢業於東京大學法學部。在「一高」時,他擔任學舍委員長,這對他此後構築人脈起到相當大的作用。顛沛的人生經驗,也使他成 為超越「秀才」的視野寬闊的人。

  三重野加盟日本央行之後的經歷,可以說就是一部戰後日本經濟史。在日本經濟遭遇的眾多挫折與拐點中,尤其在那些觸目驚心的破產巨劇中,必有三重 野登場。1965年證券業大蕭條時期,時任企劃課長的三重野,親自指揮實施了旨在救濟山一證券的特別融資措施。在營業局長任內,安宅產業(後被伊藤忠商事 救濟合併)等大型企業瀕臨危機時,三重野再次發揮驚人才幹,控制局面。因其同時具備紐約常駐及在匯兌業務等國際部門工作的履歷,早在課長時代,便在央行內 部得到「未來的央行總裁」的高度評價。

  任央行副總裁時期,正值泡沫資產高速膨脹的年代,三重野即以所謂「乾柴烈火論」發出警告:必須充分注意包括土地在內的資產價格通脹問題。 1985年,在各國就改善美元升值問題達成一致意見後,為應對日元急劇升值等問題,日本不得已採取了持續性的寬鬆貨幣政策。換言之,在流動性不斷積累的情 況下,日本經濟彷彿被架上了乾燥的柴堆,一遇火星,通脹之火轉眼間便會熊熊燃起。

  在昭和終結、改元平成的1989年12月,三重野康就任第26任日本央行總裁。就任後第12天,日經平均股價指數沖上史上最高紀錄——38915點,此乃經濟泡沫之峰頂。

  不久,三重野排除自民黨政府的抵制,將當時的政策性利率從3.75% 提高到4.25%,且在任後九個月內上調三次,調至6%的最高點——此即以提高利率來遏制土地價格上漲的緊縮措施。在中央政府已面露難色的情況下,仍強力推動被質疑的政策,誠非易事。倘無三重野之實力,即便有廣泛的人脈資源,也斷無法實施。

  彼時東京地價居高不下,據稱相當於全美國的土地價格總和,而東京的住宅行情相當於人們平均年收入的10倍。三重野提出:「務必改變普通白領買不起住宅的狀況。」

  巨大的成功,使媒體附會江戶時代因治理偷盜問題而一舉成名者的段子,稱三重野為「平成的鬼平」。他以提升利率來懲戒借經濟泡沫炒房的行為,以及 絕不屈從於來自政治家的所謂「緩和融資」的施壓的姿態,獲得了民眾的高度評價。歐美的專業金融雜誌也對他大加讚許,稱之為「優秀的央行總裁」。

  然而,隨著因經濟泡沫的急劇崩潰而引發的企業相繼破產,政財兩界出現了呼籲更換三重野的聲浪。1994年,三重野康在失意中卸任總裁。應該在多 大程度上重視物價穩定,央行究竟能控制泡沫到何種程度,直到今天,這些課題仍莫衷一是。三重野謝絕政府授勳,也未留下任何回憶錄之類的文字——大約有種知 我罪我,任歷史來評判的心境吧。

  《荀子》中的「為窮而不困,憂而意不衰也」,被三重野奉為座右銘。他與中國關係深厚。在世界諸國央行中,他率先與中國人民銀行展開交流。卸任總 裁後,他曾任中國金融學會顧問,持續在中國巡迴講演。通過如此交流,若真能為中國防止陷入經濟過熱或遏制正在膨脹的經濟泡沫而貢獻綿薄的話,對三重野來 說,真是無上的安慰。

  作者為日本資深經濟記者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158

「垃圾股王」王亞偉辭職 中國股市改革邁大步 中國基金教父下台 陸股野蠻時代終結

2012-5-28  TWM




操盤A股基金十三年,在市場締造淨值成長十二倍的傳奇經理人王亞偉日前辭職,在中國金融界投下震撼彈。法人分析,王亞偉下台,代表中國官方對A股的改革邁進一大步,也象徵真正的價值投資將在市場成為主流。

撰文‧周岐原

彼得林區(Peter Lynch)被外界譽為「二十世紀十大頂尖操盤手」之一,是因為他在一九九○年卸下經理人職務時,由他掌管的「富達麥哲倫基金」,規模從一千八百萬美元,茁壯到一四○億美元,投資報酬率高達二七六三%,成為實踐「價值投資」的傳奇經理人。

日前,有位號稱「中國彼得林區」的傳奇基金經理人辭職,他的離開甚至被視為一個時代的結束,他是誰?又給中國股市帶來什麼影響?

他就是有「中國基金教父」之稱的前中國華夏基金公司副總經理王亞偉,在中國股市改革的高潮中,五月六日這位操盤明星突然宣布辭職,引發數千萬股民議論。消息見報後一星期,關於這位經理人的網路新聞累計多達二十萬則,影響力可見一斑。

基金淨值十三年成長十二倍「這是中國彼得林區時代的終結!」王亞偉離職消息一出,在中國引發鋪天蓋地的報導與評論,中國媒體紛紛將王亞偉與傳奇大師彼得林區對比。

巧合的是,王亞偉的操盤資歷與彼得林區相同,兩人都花十三年時間實際負責基金投資,同樣締造不凡績效。王亞偉操作的「華夏大盤精選基金」,在他卸任時淨值成長高達一一九九%。

有市場人士感嘆,在近年陸股頗為低迷的走勢壓迫下,王亞偉還能為操盤基金帶來十二倍的驚人成長,倘若他也身處在彼得林區的年代,績效說不定更勝一籌!

王亞偉曾自稱是「價值投資者」,但他之所以成為中國股市傳奇,歷年來他一再精選類似台灣全額交割股的「重組股」(代號前標記ST的垃圾股票),趕在這些企 業資產重組或被借殼上市前低價布局,然後漂亮收割獲利,是最主要的原因。只是這與一般投資界認知的「價值投資」,兩者之間有頗大落差。

專挑垃圾股 疑靠內線獲利「『劍走偏鋒』吧,只能說他(王亞偉)的觀念和我們很不一樣,ST股一般基金經理人是不能買的,他反而注意。」一位駐上海台資券商代表私下分 析:「市場有那麼多股票可以選,經理人卻選擇重組股,在其他國家是不被允許的。」從二○一○年九月恢復交易的「ST昌河」一役,可以了解王亞偉的投資嗅覺 有多驚人。

昌河原本是一家連續三年虧損的公司,因體質不佳遭停牌並進行資產重組,照常理推斷,應該沒有法人對這檔「垃圾股」有興趣。但暫停交易前,王亞偉操盤的兩檔基金大量買進,成為持股第二、第三大股東。

經過一年半等待,﹁ST昌河」受中航工業集團借殼轉型為工業股,復牌當天暴漲一六八%,不僅轟動市場,也讓王亞偉的基金獲利上億元人民幣。

大陸垃圾股多達數十家,正因為重組消息難以捉摸,王亞偉的投資「直覺」卻屢屢命中,難免讓市場懷疑,王亞偉是因為擁有內線消息,才能提前布局,在這片灰色地帶出奇制勝。

不過去年底,郭樹清由建設銀行董事長轉任中國證監會主席,全力改革中國股市,祭出嚴厲的下市法則,讓王亞偉一再獲利豐碩的「重組股」大門大力闔上。業界普遍認為,這才是讓王亞偉掛冠求去的主因。

「以後市場會越來越規範,監管趨向嚴格,A股裡有很多內線消息。」一位券商研究員坦言王亞偉離開基金業,代表中國股市叢林時代的結束(編按:集資籌資)。

陸股改革 關上暴富大門巧合的是,在王亞偉離職同日,郭樹清也在中國證券業創新大會上公開警告券商:「把投資者當傻瓜圈錢的日子,一去不復返了。」法人直言,郭樹清全力推動交易改革,已在陸股掀起重大變化。

過去地方政府為促進就業和提升形象,即使上市公司體質再差,也千方百計挹注資源、重組資產以維持掛牌,藉此保護既得利益,令A股出現「只有慶生會,沒有告別式」的怪象,實施逾十年的下市規範形同具文。

如今連王亞偉都承認布局重組股的時機不再,個股不正常的重組將被下市取代,長期被視為「野蠻叢林」的中國股市,有機會朝制度化發展邁進一大步。

在王亞偉宣告辭職的記者會上,他還對記者分析,未來市場發展的方向雖然還不清楚,「但我比較看好藍籌股(大型龍頭股)的機會。」一位券商法人指出,這意味 陸股大行情即將到來,是王亞偉帶來的新啟示。他分析,陸股沉寂多年,官方又積極改革,等到修訂進度大致完成,「真正的價值投資才會成為主流,講基本面的人 才能在這個市場生存。」一位基金經理人離職,牽動全中國對證券業的檢討,甚至成為媒體連日報導的焦點,這恐怕是王亞偉始料未及的盛況。

王亞偉

出生:1971年

現職:無

經歷:中信國際公司、華夏基金經理人、華夏基金副總經理學歷:清華大學電子系、企管系畢業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037

終結銀聯壟斷倒計時

http://magazine.caixin.com/2012-07-20/100413146_all.html

 關於中國銀聯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銀聯)壟斷和反壟斷的討論,幾乎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出現一次高潮。

  最近的一次,是世界貿易組織(WTO)7月16日向成員發佈了美國訴中國電子支付世貿爭端案專家組報告。

  報告中,專家組駁回了美方有關中國銀聯全面壟斷中國國內銀行卡支付的指控;但認定中國要求所有在中國發行的支付卡都必須附帶銀聯標識,和要求所 有支付終端接入銀聯網絡的做法違反了世貿組織的有關規定。報告認為,中國指定國有的中國銀聯作為人民幣特定交易結算服務的壟斷供應商的做法,構成歧視。

  作為可能的直接受益者,國際上最大的支付結算企業VISA回應稱,「正在研讀WTO發佈的這份報告。我們希望這一裁定能夠為國際支付公司參與國內電子支付市場創造機遇。」

  日內瓦國際貿易與可持續發展中心戰略分析和中國項目主任成帥華告訴財新記者,他近期曾與銀聯有過接觸,感覺目前的結果在銀聯的預料之中。他認為,中方執行裁決結果難度不大。

  銀聯7月19日給財新記者的官方口徑是,「中國銀聯將一如既往地聯合銀行卡產業各方,大力推進銀行卡的普及應用,並努力提升自身的服務水平。」

  「還需等待最後的結果。因為專家組報告出來後還要經過60天磋商才能仲裁。」央行科技司有關人士告訴財新記者,如果中國的商業銀行已經準備較為充分,外方進來也不足為懼,就像一個大「聚會」,多邀請了兩個客人而已。

  國泰君安首席經濟學家、前銀聯首席研究員、銀行卡產業專家林采宜認為,目前比較明智的做法是,適度開放市場競爭,令轉接清算市場更加多元化,允許兩三家機構參與競爭,給發卡及收單機構更多選擇,通過競爭來提高市場效率。

  「從市場化角度看,這是好事,特別是對商業銀行。」一位大行高層說。

  「銀聯已經養得夠大了。現在開放市場,已經不怕了。」一位熟悉銀聯的高層人士表示。

  「沒有必要放大一張卡的恩怨。」 VISA大中華區總經理張楷淳曾如此告訴財新記者。

  一位部級高官告訴財新記者,對有關問題,中國高層已經認識得比較充分,並不存在盲點。

  「只要WTO最終裁決生效,我們就一定執行。」針對此案,商務部一位高級官員這樣告訴財新記者。

  林采宜認為,2011年向100多家第三方支付企業發放牌照,就已經體現出了央行的開放姿態。她預計,未來主管部門可能會陸續推進一系列改革, 其方向是銀聯所扮演的准市場管理機構的角色,享有的類行政權力將會逐步淡出歷史舞台,銀聯將會逐步蛻變為一個普通的第三方機構。



走向仲裁桌

  銀聯與世界最大的銀行卡組織VISA的多年恩怨未了,爭端不絕,最終鬧上了世界貿易組織的仲裁桌。

  2011年3月底,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USTR)就電子支付市場的壟斷向WTO提出申訴。中國是否會進一步開放支付結算行業,將在未來一年至18個月見分曉。按照預定程序,美方提出申訴後,WTO需要成立專家組來評估此案。

  美方提出申訴後,前USTR律師、後負責WTO事務的Stephen Kho為Akin Gump Strauss Hauer & Feld LLP合夥人,在美國華盛頓告訴財新記者,美方提出訴訟的原因在於雙方對承諾條款的解讀不同。美方認為,銀聯的壟斷使得美國相關支付結算組織無法在中國發展業務,不符合世貿承諾,違背在《服務貿易總協定》中所做出的關於市場准入和國民待遇方面的承諾,因此提起訴訟。

  前述央行官員告訴財新記者,按中國的傳統業務分工看,支付和匯劃服務是獨立於清算結算業務的,但在國外,清算業務涵蓋支付和匯劃業務。所以,就有外方專家傾向於認為,中方的承諾是允許外資機構加入清算結算體系。

  知情人士透露,2000年初參與談判的中外方專家看法基本一致,當時主導談判的主要是雙方法律層面的專家,而非行業專家,所以達成的協議也偏宏觀。近期參與提供仲裁意見的專家多為行業專家,較為關注業務細節,如此才會產生較大意見分歧。

  「專家組是由第三方仲裁專家組成,從中立的角度來評判。有的支持中方,有的支持外方,有雙方各打幾板子的意味。」央行有關人士分析。

  專家組的意見顯示,在美方提出的24點訴求中,支持中方的13點,支持美方的11點,雙方互有輸贏。專家組認定,涉案的電子支付服務屬於中方加入世貿組織時承諾開放的「所有支付和匯劃服務」。

  前述接近USTR、瞭解WTO規則的有關人士告訴財新記者,雙方不會撕破臉。因為即便WTO裁決中方應當開放,也並不具備強制力。除非中方堅持保護國內的信用卡支付清算市場,抵制相關裁決,那麼下一步雙方可能走向常見的「報復」與「反報復」階段。

焦點與爭端

  雖然專家組駁回了美方的一些要求,但在關於銀聯卡標識和支付卡處理設備的申訴方面,WTO仲裁小組支持了美方的觀點。

  美方申訴的重點,是中國要求所有商家的支付卡處理設備需與中國銀聯的系統相一致,美方認為此舉使得其他國家的支付服務提供商不得不和商家談判以獲取接入途徑。

  美方指出,中國要求包括雙幣卡在內的所有中國境內發行的人民幣支付卡必須具有銀聯標識,而美方認為上述要求實際上是對中外企業實行差別對待。

  簡言之,美方的申訴集中於銀聯作為跨行轉接通道的壟斷地位,以及在發卡問題上獲得的「行政保護」。

  「雖然在國際上一櫃多機很普遍,但在國內,卻強制實施一櫃單機,此舉無疑是通過行政手段實現的。」前銀聯人士直言。

  一家大行的銀行卡負責人表示:「銀聯利用其對系統和網絡的控制,近年來一直並逐步控制了各家銀行發卡的審批准入權。所有銀行一旦準備發行新卡,均被銀聯要求『報批』。」

  他介紹,卡面設計、BIN號標準都可能成為銀行發卡遭銀聯「拒批」的理由。2006年和2007年,銀聯曾兩度計劃取消雙幣卡,希望將62BIN號上升為惟一的人民幣卡標準。不過,由於市場對於雙幣卡的需求和接受程度已經較高,計劃無果而終。

  此後銀聯通過謀求政策保護,實現了對發卡權的壟斷,此即美方此次申訴的一大訴求。

  林采宜告訴財新記者,央行要求銀行卡上有銀聯的三色LOGO,始於1993年推進的「金卡工程」。當時銀聯遠未成立,該標誌當時只是一個聯網通用的標識,而非一個企業的品牌符號。

  直到2002年左右,央行將下屬的多個轉接中心合併成立了中國銀聯,而上述聯網標識也被銀聯作為自由品牌的標誌保留了下來。

  「問題的關鍵在於,這個LOGO現在究竟是聯網通用的標識還是一個商業機構的品牌?」林采宜直言,如果是前者,就是國家擁有的行業標誌,強制推廣無可厚非,但不能用來謀求商業利益。如果認定是銀聯的商業品牌,則不宜用行政力量強制推廣。

  林采宜亦直言,現在的問題是,如果不發銀聯卡,就不能發卡。捆綁銀聯標識,成了發卡行的惟一選擇,「別無選擇。」

境外交易通道之爭

   促使矛盾加劇的,是兩家銀行卡企業對境外通道的控制權之爭。

   就在WTO去年3月將中美對於中國電子支付爭議遞交到爭端解決機構後不久,銀聯高層與全球最大的銀行卡組織VISA高層進行了十分短暫的會晤。核心議題 是,銀聯知會VISA,如不在海外交易刷卡通道問題上做出讓步,就會考慮對VISA在中國的業務發展施加影響。銀聯方面提出的要求是「限期一週」。

  事情源於VISA2010年5月向全球會員銀行發函重申,按照協議,自去年8月1日起,凡是在中國海外受理帶VISA標識的內地雙幣卡時,不得 走銀聯的清算通道,否則要重罰收單行。銀聯則知會中國境內各發卡行,在銀聯和VISA的談判沒有取得進展之前,將不再審核批准新的雙幣卡。

  「銀聯要求,雙幣卡在國外也走銀聯通道。這造成雙幣卡走VISA通道的海外交易量不足銀聯的五分之一。」VISA有關人士認為,由於人民幣業務 並未開放,國際銀行卡組織將雙幣卡的境外交易視作主要收入來源。他進一步解釋說,「一旦VISA對銀聯妥協,其他國家和地區也會紛紛效仿,從而威脅到 VISA在全球的生存之本。」

  VISA高層曾在非公開場合表示,VISA與銀聯一直是既競爭又合作的關係,「但境外的交易是VISA的核心利益,也是目前在中國市場惟一可以做的業務,不屬於能夠合作的範疇。」

  銀聯方面堅持認為,既然是雙標識的雙幣卡,在同時有銀聯通道的地方,消費者應該有權力選擇刷卡成本更低的銀聯通道,默認為銀聯通道也無不可。

  「刷銀聯卡更便宜。」這句口號在銀聯的國際化戰略中深入人心。銀聯卡確實比走VISA通道要少一道1%到2%的貨幣轉換費。不過,這是因為VISA未獲准從事人民幣業務而造成的。因此,VISA的根本訴求,在於希望中國能開放人民幣銀行卡支付清算的市場。

  在雙方數度接觸未果之後,美方向WTO提出申訴。對此,VISA表示,這是政府行為,VISA並未參與。

「銀聯需要養一養」

  銀聯於2002年3月26日成立,總部設在上海,是經國家允許的惟一能夠在中國大陸境內進行跨行人民幣交易清算服務的銀行卡組織。在銀行卡產業 中,銀行卡品牌組織處於中心支配地位,可與主要成員機構一起通過改變業務規則和技術標準來改變發卡銀行、收單機構之間的責權利關係,從而主導整個產業的發 展。

  成立之初,銀聯就是股份制企業。「這是當時極力爭取的結果。」一位銀聯創始團隊內部成員說。而VISA作為全球最大銀行卡組織在2008年上市,印證了銀聯公司化運作的「先見之明」。

  銀聯無處不在。每一張人民幣銀行卡打上銀聯標記,銀聯就會向發卡銀行收取品牌管理費;每筆跨行存取款,就有銀聯0.6元手續費;每次刷卡交易,銀聯就能收到回佣分成。

  商戶或消費者沒有其他選擇。對於銀聯壟斷的既成事實,業界並無爭議。從各國數據來看,銀行卡的互聯互通系統在中國僅此一套,從全世界範圍看都比較罕見。

  成立之初,互聯互通茲事體大,也符合VISA持卡人的在華利益,銀聯得到了VISA的大力支持。那是雙方合作的蜜月期。VISA提出了建立全國 性互連轉接系統的建議,亦派專家常駐銀聯,提供必要的技術支持。VISA亦接受銀聯為成員,提供了銀聯從零開始發展銀行卡組織所必需的技術模板。

  在銀聯成立之初央行的籌建批文裡,曾同意匯豐、花旗、東亞銀行以其原有的對有關城市銀行卡中心的投資折合為銀聯相應股份,同意VISA等外資機構以現金入股參與發起設立銀聯。「VISA曾得到承諾:可出資500萬美元參股銀聯。」VISA有關人士回憶表示。

  然而,轉折發生在銀聯早期的一次股東大會上。時任建行行長的王雪冰提及,是否應等銀聯養大一點再引資,加之同樣的建議來自發改委財金司關於銀聯的報告,VISA的入股暫緩。

  「幸好緩了一步,要不就不會有銀聯發展自主品牌、實現國際化的機會了。」參與銀聯早期創業的一位業內人士認為。

  2003年,銀聯提出,要在國外發展銀聯卡業務,希望能夠借助VISA的通道。Visa婉拒了這種提議,稱國內走銀聯通道、國際走VISA通 道,這是VISA與各國銀行卡轉接組織合作的慣例。作為折中,2003年開始,VISA與銀聯共同發佈了雙幣卡,至今發行了5000多萬張,成為中國人使 用頻率最高的卡種。「三分之二的交易走的還是雙幣卡。」銀聯有關人士表示。

  所謂「雙幣卡」,即「雙品牌、雙線路」。雙品牌是指卡片同時具有銀聯與國際卡組織的標識;雙線路是指,銀行卡可以同時受理與銀聯和國際卡組織的受理渠道(ATM機和POS機),前者以國內為主,後者以國外為主。

  但銀聯並不滿足於此。2003年,銀聯定下走建立品牌和國際化之路。方向一定,VISA入股再無可能。無論是銀聯還是銀聯旗下子公司未來都定下一條,引資不要競爭性外資品牌入股。

  「那時銀聯還太弱小,需要養一養。」一位銀聯人士堅持認為,在當時那種情況下,如果市場開放,在VISA、萬事達的全球巨頭的光芒之下,無論是發卡行還是消費者,沒有人會選擇剛剛成立的銀聯。

龐然大物養成

  銀聯一養就是十年,迅速成長成一個龐然大物,遠超VISA們當初的預期。

  銀聯的最新數據顯示,2011年銀行卡跨行交易總額15.9萬億元,同比增長超四成。

  全國可以使用銀聯卡的商戶、POS(刷卡機)和ATM(取款機)數量分別同比增長41.4%、40.2%和34.8%,同比增速均高於去年增長水平。

  截至2011年末,銀聯卡覆蓋的國家和地區已經達到了125個。通過向商戶和合作銀行讓利,自鋪網絡及與境外銀行、卡組織多方合作相結合等方 式,甚至初期不惜「以內養外」,銀聯的國際化戰略在短短五六年間開枝散葉,結得碩果。2010年底的數據顯示,銀聯的境外交易量已經達到1800億元,同 比增幅達75%,2011年則再度同比增長58%。以交易量計,銀聯成為僅次於VISA和萬事達的第三大銀行卡組織。

  至2011年底,有銀聯標識的銀行卡已經發行約30億張。但雙幣信用卡作為主要交易量的承載者,海外走誰的通道引發前述爭端。

  雙方僵持不下之際,銀聯與萬事達簽署合作協議,推進網上支付等領域的合作。而VISA則選擇了與中資商業銀行直接聯手,給予建行相當於8000萬元的VISA股權,並與工行聯合推出了全球轉賬服務。

  不過,正如前述,VISA的根本訴求並非通道,而是進入中國市場,發行人民幣卡、建設第二套互聯互通的體系。

  VISA此前的中國戰略被業界公認存在兩大失誤。第一次是2004年初銀聯進軍香港,與中銀香港合作,讓銀聯走出去邁出第一步。這與雙方協議有悖,但銀聯以香港是中國的一部分為理由謀得突破,VISA退讓。

  香港的銀聯卡交易量爆髮式增長,中國居民海外旅遊和工作的主要目的地集中在港澳台地區,VISA意識到問題時為時已晚。VISA原亞太區總裁熊安平因此被迫提前退休。

  第二次是2008年奧運會。VISA是贊助商,但在中國境內因VISA無法發行人民幣卡而寸步難行。此前VISA贊助奧運的22年間,從未出現 過VISA卡在奧運舉辦城市無法使用的情況。如果VISA提前佈局,以奧運會為由要求中國開放人民幣市場,「沒準真能成。」一位銀聯內部人士稱,從央行到 銀聯,其時都有心理準備,「但沒想到VISA沒有借此機會死磕。奧運過後,機會當然消失了。」

壟斷何時破

  銀聯成功完成互聯互通、顯著提高了中國支付交易中的刷卡比例,其國際化戰略為中國消費者帶來了便利,在國際寡頭壟斷的銀行卡支付清算行業樹立了 新的品牌博得一席之地,確是成就。但時至今日,是否到了應該重新審視市場結構、引入競爭的時候?換言之,如果沒有競爭,誰來制衡銀聯?

  針對銀聯在中國的壟斷地位,多年來,央行的有關官員在不同場合都有過辯護,比如銀聯的性質不是「壟斷」,是「專營」等。

  銀聯現任董事長蘇寧任央行副行長期間主管銀聯多年。他曾表示,銀聯的出世,就是為了打破世界範圍內VISA和萬事達這樣的巨頭的壟斷。「此話對了一半。銀聯的國際化戰略可以說是此目的,但國內市場呢?」一位銀行卡專家表示。

  央行支付司有關官員私下也承認,VISA和萬事達雖然在全球確立了寡頭地位,但這是經過幾十年的市場競爭後形成的結果,和銀聯的性質並不相同。

  VISA們的行為時刻接受到歐美政府的監督,以防止其可能傷害市場和產業鏈其他參與者的利益。比如去年歐盟就對VISA有過一次制裁,稱其利用壟斷地位拒絕了摩根士丹利入會的申請。

  「應盡快成立第二家銀聯。」全國人大代表、合肥百貨董事長鄭曉燕在去年全國「兩會」期間稱,這代表了廣大商戶的心聲。

  「大量銀行卡收費項目不是市場競爭形成的,亦未經相關部門進行必要的成本公開和價格聽證。」一位國有銀行副行長直言。他介紹,銀聯在重大收費政策、收益分配規則的選擇更多反映了銀聯自身的利益傾向。

  銀行卡的支付清算體系對外開放是否涉及金融安全?「所有的持卡人資料和信息都是銀行掌握,銀行卡組織提供的只是標準和互聯系統,談何金融安全?」國際銀行卡組織的一位高管認為這完全是個偽命題。

  不搞基礎設施的重複建設是另一理由。但當市場能自我消化這一投資及相關風險時,這個理由也就不復存在。「一套支付結算系統其實並不複雜,幾台IBM大型機就行,幾個億就能搞定。關鍵是政府是否打算開放這個市場。」國際銀行卡組織一位內部人士表示。

走向開放與包容

  林采宜表示,去年以來,央行就已經向100多家第三方支付企業發放了牌照,意味著監管政策已經有所轉向,展現出更為開放和包容的姿態,也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產業格局。

  2010年,非金融機構從事支付服務的管理辦法正式出台;2011年5月,央行開始向符合要求的第三方支付公司發放牌照。此後,針對預付卡、備 付金、互聯網支付、銀行卡收單的相管理辦法的徵求意見稿相繼出台,而業界也將其視為央行對支付結算領域持日益開放姿態的重要信號。

  「隨著這些牌照的發放,支付市場的格局和支付結算的模式都發生了改變。」林采宜進一步解釋稱,過去收單業務和發卡業務常常發生在不同的銀行之 間,商業銀行出於競爭的考慮,往往不願意直接接入對方的業務,所以需要一個第三方機構來進行跨行轉接,而銀聯就扮演了這個必不可少的通道角色。

  但隨著更多第三方支付機構的進入,他們可以直接從事收單業務,並與發卡行實現直聯,轉接環節就不再是必不可少。

  林采宜認為,這種商業模式的變化已經在一定程度上分流了銀聯的部分業務,也在事實上推進了市場的開放。

  也有熟悉銀聯的資深業內人士直言,銀聯本身就是一個「令人糾結的怪物」,「用行政力量去推廣商業品牌,用行業規範來保護一家機構的利益,恐怕是有問題的」。

  曾任美國財政部國際貿易與投資政策高級官員、現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高級研究員Gary Clyde Hufbauer對財新記者表示,此案是中國方面未履行當初加入WTO的承諾,但他對執行還表示疑慮。「即便政府響應WTO的要求做出表態,但鑑於目前銀 聯系統網絡覆蓋已經相當到位,支付系統基建也已經基本完成,若要讓Visa、萬事達和美國運通等融入,至少需要三五年。」他認為,「可能理想的方法是建立 一個二級清算系統,每家銀行卡公司自行清算。」

  前述央行科技司官員則告訴財新記者,進一步開放市場對中國的影響究竟有多大,還有待更進一步地分析研究,很難簡單地說銀聯的網絡已經夠大,外方不容易進入。

  另一種擔心是,銀聯能否經得住開放後的挑戰。

  熟悉銀聯的林采宜認為,如今的銀聯已有相當的實力,一方面前期的行政支持使銀聯在國內的收單市場擁有了良好的市場根基,另一方面市場化的薪酬使得銀聯的員工素質和市場競爭力方面亦毫不遜色。只要銀聯願意轉變機制,完全可以應對未來的競爭格局。

  「VISA、萬事達在區域轉接方面沒有優勢,這恰恰是銀聯的長項。」她坦承,只不過「如果躺著就有飯吃,人們可能就不願意坐起來」。■

銀聯/VISA恩仇錄

2002年3月26日

  ■ 中國銀聯成立,央行曾提議允許維薩(VISA)入股,後遭否決

2003年

  ■ 中國銀聯提出要在海外發展銀聯卡業務,希望能夠借助VISA的通道,被VISA婉拒

  ■ 中國銀聯提出要走自主品牌和國際化之路

  ■ 中國銀聯與VISA共同發行雙幣卡

2004年

  ■ 中國銀聯進軍香港,雖違背雙方協議,但中國銀聯以香港是中國的一部分謀得突破,VISA退讓

2006年和2007年

  ■ 中國銀聯兩度計劃取消雙幣卡,未果

2008年

  ■ VISA錯失利用奧運贊助謀求市場開放之契機

2010年5月

  ■ VISA向全球會員銀行發函重申,按照協議,自2009年8月1日起,凡在中國海外受理帶VISA標識的內地雙幣卡時,不得走中國銀聯的清算通道,否則要重罰收單行

  ■ 中國銀聯則知會中國境內各發卡行,在中國銀聯和VISA的談判沒有取得進展前,將不再審核批准新的雙幣卡

2010年9月15日

  ■ 美國就人民幣支付卡交易由中國銀聯壟斷,對外國供應商造成歧視,向中國提出蹉商請求

2011年3月

  ■ 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就電子支付市場的壟斷問題向世貿組織(WTO)提出申訴

2011年7月4日

  ■ WTO總幹事制定的專家組正式開始受理此案

2012年7月16日

  ■ WTO公佈專家組報告,駁回美國有關中國銀聯全面壟斷中國國內銀行卡的支付指控,但認定中國將中國銀聯作為人民幣特定交易結算服務的壟斷供應商的做法構成歧視。未來60天,雙方決定是否上訴

  資料來源:財新記者根據公開資料和採訪整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5366

ST「不死鳥」神話終結

http://www.yicai.com/news/2012/08/1978619.html

星(化名)在南方一家券商自營部做投資工作,去年5月份,他經過一番潛心研究,將金融工程中的量化投資與ST股巧 妙地結合了起來。他在研究中進行模擬後發現,自2007年4月至2011年4月4年間,他的ST量化策略收益率可以達到121.59%,同期ST全組合的 收益率為95.12%,滬深300的收益率則為-10.28%。

這真是一個了不起的發現,他因此頗受鼓舞,並認為可以將其發展為一隻量化投資產品。但他想不到的是,就在短短一年多的時間內,ST股的天空已經變了顏色。

「ST股整個格局已經是風雲突變,原來ST股的投資模式在當前的遊戲規則之下已經不再適用了,也不能再期望ST股的量化策略能取得以往那樣的收益 率。」時隔一年又3個月之後,談起ST股,曾星已經完全轉變了態度,「機構也都不再做ST股了,這是大趨勢,我們的投資組合中也是儘量避免ST股。」

中國股市中一度輝煌的「不死鳥」時代或許已經迎來結局篇。

ST股遊戲規則之變

7月30日,ST板塊集體上演了一出跌停劇目,在正常交易的110只ST股中,106只以跌停價收盤。ST板塊指數暴跌4.11%,第二個交易日又再度重挫3.37%。

手持ST股的股民們一時都傻了眼,但實際上,在這場颱風來臨之前,ST板塊的遊戲規則已經在逐漸發生變化,暴風雨並非突如其來。

時間追溯到2011年年末。

A股的炒作歷史上,年底往往是爆炒ST股的黃金時期。但在2011年年末,ST板塊卻遭遇了歷史上罕見的暴跌。2011年11月18日,ST板塊指數還在3000點的位置上,同年12月30日,ST板塊指數在洩洪式的暴跌之下,一口氣跌到2200點以下,一個多月內暴跌超過28%。

ST板塊災難的開始,緣於證監會主席郭樹清履新後的一系列新政。2011年11月,深圳證券交易所提出了完善創業板退市制度的初步方案,該方案包括增加兩個退市條件、上市審核標準趨嚴等條款。在「退市」制度之下,ST股「不死鳥」的傳奇或將進入倒計時,部分市場資金開始遠離ST股。

2012年開始,監管層對ST板塊的嚴打手段更是接踵而至。

2012年4月末,滬深證券交易所分別就主板退市制度完善方案徵求意見。

7月27日,上證所公佈的《上海證券交易所風險警示股票交易實施細則(徵求意見稿)》,將風險警示股票(即ST和*ST股)上漲限制由5%調為1%,但維持5%下跌限制不變。

「退市風險加劇,再加上ST股的炒作空間也大大受到限制,ST股過往的輝煌以後將很難再出現。」曾星說。

「殼資源」炒作的末世紀

「「殼資源」是過去ST股最大的價值和炒作理由。」深圳景良投資總經理廖黎輝對第一財經日報《財商》記者說,由於我國IPO是審批制,殼資源是非常寶貴的,「殼」的價值甚至高過二級市場的價格。

廖黎輝指出,A股市場中的ST股其實都是「不死鳥」,很多虧損10億、20億的公司都能重組成功,「殼」資源的價值再加上重組概念,市場對「烏雞變鳳凰」故事的期待讓ST板塊炒作經久不衰。

中國公司上市的審核制流程較長,成本很高。根據規定,通過IPO方式上市(主板或中小板),利潤方面須滿足「最近3個會計年度淨利潤均為正且累計超 過人民幣3000萬元;最近3個會計年度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累計超過人民幣5000萬元,或者最近3個會計年度營業收入累計超過人民幣3億元」等 條件。而借殼方式上市,在2011年6月前幾乎沒有硬性要求。

同時,上市公司的數量是衡量地方政府業績的一個重要指標,保證殼資源不退市,通常是地方政府的一個底線,被當作政治任務來看待。

A股市場的中國特色也使得ST公司的退市概率較小,而重組保殼的希望非常大。自2007年12月*ST聯誼退市後,A股一直處於「只進不出」的狀態。

ST板塊「殼資源」的吸引力也成為A股市場長盛不衰的炒作主題。數據顯示,2007年~2010年期間,ST指數每年的收益率都高於滬深300指數 和上證指數。在2007年的大牛市中,滬深300收益率為161.55%,上證指數的收益率為96.66%,同年ST指數的收益率則高達202.34%。 而在2008年大熊市當中,ST指數跌幅也小於滬深300和上證指數。

但從2011年年底開始,ST板塊的這種優勢已經明顯減弱。2011年,ST指數下跌21.89%,跌幅介於滬深300指數和上證指數之 間;2012年至今,ST指數下跌了2.99%,而同期滬深300指數則上漲了1.88%,上證指數下跌1.75%,ST指數已經跑輸滬深300指數和上 證指數。

「從2011年新規定出來之後,借殼難度已經越來越大。對於想上市的公司來說,如果符合IPO條件的話,它們現在也不願意借殼,ST股的價值因此大打折扣。」廖黎輝說。

在2011年5月的新規定中,對借殼上市的要求變為「收購方注入的資產,經營實體持續經營時間應當在3年以上,最近2個會計年度淨利潤均為正數且累計超過人民幣2000萬元」,雖然門檻仍然低於IPO上市,但是借殼的門檻已經明顯抬高。

ST股投資模式演變

ST股的遊戲規則變了天,遊刃於ST股的資金也不得不改變掌舵的方向。

今年5月份,曾經的「公募一哥」王亞偉告別公募,王亞偉離職之時,正是「郭樹清新政」進行得如火如荼之際,有市場人士就預言,王亞偉離職之後,重組股將再無機會。

在關於王亞偉的業績神話當中,他對重組股的操作是最受矚目和質疑的一部分。他曾經公開表示,自己投資重組股從來不靠內幕消息,只依靠三點:公開信 息、合理推測、組合投資。王亞偉掌管的華夏大盤精選和華夏策略精選兩隻基金,從2006年開始,對ST個股的垂青始終沒有改變,尤其對披星戴帽股更是情有 獨鍾,每年持股中都會有ST股現身。

以ST昌河【現改名為中航電子(600372.SH)】的操作為例,王亞偉從2009年佈局到2011年退出,短短兩年時間內,收益率接近3倍,盈利接近2億元。

此外,關於ST股超級散戶的江湖傳說也是層出不窮。最牛散戶之一吳鳴霄就以搏殺ST股的精準揚名市場。2010年吳鳴霄在ST股上的持股市值一度達到3億元左右,持有的ST股票達到8只之多。

顯然吳鳴宵也已經在ST風雲變幻之時逐漸退出這一市場,最新公開資料顯示,目前吳鳴霄僅出現在3只ST股的前十大流通股股東席位中,合計持股市值僅為5006萬元,比起高峰時的持股市值已經大幅減少。

但是,「不死鳥」在結局到來之前,仍然不放棄最後一絲希望。

在退市新規「倒逼」下,ST板塊連日來掀起了重組的小高潮。

作為摘帽行情的「先行者」,羅頓發展(600209.SH)7月16日由「ST羅頓」變更為「羅頓發展」,復牌首日「一」字漲停,隨後一連拉6個漲停板。

8月8日,ST唐陶摘帽復牌,股票簡稱由「ST唐陶」變更為「冀東裝備」,開盤更連續兩個交易日漲停。在其帶動下,摘帽股波導股份 (600130.SH)、建設機械(600984.SH)集體走強,同樣遞交了摘帽申請、具有摘帽潛質的ST香梨(600506.SH)、ST金谷源 (000408.SZ)等也受到資金追捧。同時,*ST東碳(600691.SH)、ST昌魚(600275.SH)、*ST天成(600882.SH) 等公司紛紛拋出重組方案,未來摘帽概念仍有望繼續。

國信證券就指出,從政策趨勢看,監管對ST類股票越來越嚴,但這也將激勵上市公司開展自救或者其他方式脫困,這或許給投資者帶來一些機會。

渤海證券分析師周喜則指出,當前對ST股的投資可有兩條思路,一是「基本完成重組+深交所上市+低估值」,二是「基本完成重組+深交所上市+涉礦」。

「可以稱為ST股最後的狂歡吧。」曾星說。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6026

商業模式終結:別再期待免費音樂午餐

http://www.21cbh.com/HTML/2012-12-20/wNNDIwXzU4ODUwNg.html

「免費」模式曾重創了唱片行業,如今,曾經的毀滅者正在變身為守護者。只是,對於收費的目的,藝人、唱片公司、互聯網公司大相逕庭。

宋柯離開了。他是中國著名音樂人,高曉松的師哥,捧紅葉蓓、老狼、朴樹,第一個簽下李宇春。2012年初他撇下苦心經營的太和麥田音樂公司,開了家烤鴨店。臨走時,悲愴地在微博拋下一句「音樂已死」。

宋柯

宋柯又回來了。他的新身份是恆大音樂董事總經理。如果他預料到有人會讓音樂收費「復活」,可能他當初就不會走。近期有消息稱,QQ音樂、百度音樂、搜狗音樂、酷狗音樂等國內音樂服務類平台將聯合華納等幾大國際唱片巨頭嘗試實施音樂下載收費;百度悄悄將首頁的「mp3」標籤改成了「音樂」,並與幾大內容版權方簽署了版權合作協議;剛剛上線的京東商城數字音樂頻道,已經啟動音樂下載收費模式。

這段時間,回到音樂行業的宋柯經常坐在自己的烤鴨店裡凝思,他嗅到了來自數字音樂出版的機會:中國第一大音樂平台QQ音樂月度用戶已超過2億,每天活躍用戶超過4000萬,同時在線用戶超過1000萬。這個敏感的數字,給了音樂人不少想像空間。一個擁有2億用戶的互聯網產品已經可以被稱作「平台」,有條件在上面長出新的枝杈。

對於互聯網公司來說,一個擁有2億產品用戶的「入口」,以及由此而來的流量就是硬通貨。在中國,和音樂接近的視頻行業,用戶同樣在接近2億時進入正版化時代。2008年搜狐視頻打擊盜版曲高和寡,2010年各大視頻平台基本實現正版化,僅用了一年多時間,期間版權價格飛漲,各方都賺了個盆滿缽盈。

同樣從視頻行業得到啟發,騰訊QQ音樂開始醞釀Qplay計劃。QQ音樂高級市場總監吳偉林頻繁拜訪的不僅是音樂人、版權方,還有硬件製造商甚至汽車廠商。QQ音樂正在搭建一個能讓用戶隨時隨地無縫銜接的音樂平台,實現電腦、手機和車載音響等多終端聯動。

和宋柯同期的中國音樂人或多或少憎恨過互聯網人:是他們將樂曲免費放在網上,讓音樂人再也無法從唱片中賺錢。唱片行業因此衰落,就算有的公司願意為版權作品付出一些費用,也少得可憐,根本不夠維持生計。加上隨手可得的盜版,整個中國音樂行業被互聯網摧殘得奄奄一息。於是他們只能「把音樂當酒喝」(高曉松語)。

然而,曾經的毀滅者又變身為守望者,互聯網人在發起一場「音樂復興運動」,試圖建立一種全新的數字音樂商業模式。音樂人對此抱有希望,卻又不敢奢望。從1993年MP3技術誕生可以將一首樂曲壓縮到只有幾MB容量時,音樂人的命運就被裹挾在互聯網洪流中,而且只能是浮萍。

老故事是,音樂愛好者將自己的音樂轉成MP3放在互聯網上分享,這是最早的數字音樂傳播。當MP3開始集中,大的網絡音樂平台出現,將歌曲全部集中在一個平台上供用戶免費下載時,唱片公司的日子就不好過了。

「一種商業模式既可以統攝未來的市場,也可以擠垮當前的市場——在我們這個現代經濟社會裡,這並不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2008年前後,克里斯·安德森的《免費》一書開始風靡,中國互聯網紛紛高舉「免費」大旗時,音樂是首先被擠垮的市場。

李學凌

自中國進入互聯網時代後,音樂產業幾無巨星出現,粉絲排著長隊搶購專輯的場景也不再。歡聚時代的CEO李學凌不無感慨:「巨星周杰倫也是2000年前後出道,那時中國互聯網還沒普及。」在港台地區,以前賣出2.5萬張專輯是金唱片,白金產品是5萬張,但目前唱片銷量逐年減少,到了2007年香港市場淪落到「金唱片」歌手10人都不到,為此香港、台灣都調低了認證標準,現在是金唱片1.5萬張,白金唱片3萬張。

宋柯說,「邁克爾·傑克遜一張專輯版稅也不超過20%,因為作曲、作詞等大量音樂人在為藝人服務。藝人可以靠參加活動賺錢,但背後的音樂人根本沒有足夠的生存空間。」

其實相比傳統的音樂人,宋柯算是幸運者。他算半個互聯網人,也曾受益於互聯網。2003年彩鈴業務尚處於中國移動運營商測試階段時,他和高曉松創辦的麥田音樂就製作出中國第一條彩鈴,開始了數字音樂的嘗試。第二年,他的太樂網開始運營,第一個成功產品是刀郎的《2002年的第一場雪》。他以當時他人難以理解的高價買下刀郎作品在無線通信和互聯網的版權,之後獲得了幾千萬次累計下載,大賺2000多萬元。

好景不長,SP業務急轉直下後,宋柯開始遭遇入不敷出的「成功」。2005年他曾嘗試把李宇春的單曲《冬天快樂》放在自己的網站上供歌迷下載,售價4元多,推出不久下載量就達到了百萬次。但巨大的流量使麥田不得不按照下載峰值大量租用服務器,對於僅有個別收費單曲的網站來說,這是一筆高昂的支出。網絡支付也是個大問題,各種費用平攤下來,支付成本就高達歌曲定價的30%,最終他不得不放棄。

不過對於互聯網大公司來說,解決宋柯的問題輕鬆愉快。2002年百度音樂上線時,使用的是搜索方式,不需要佔用過多服務器。百度要獲取的是流量,而不是用戶付費,因此不必為支付環節付出成本。2005年騰訊QQ音樂上線,目的是為QQ用戶提供全方位的娛樂服務,也不是從下載音樂中賺錢。

「QQ音樂一開始就在購買版權作品。」吳偉林說,堅持下來並不容易,這些希望提供正版音樂的網站,除了要承受鋪天蓋地的盜版衝擊外,價格也是個大問題。大概是受了刀郎鼓舞,唱片公司提出的價格互聯網公司往往難以接受。

如克里斯·安德森預言,「免費可以擠垮一個市場」,但如果自己付費買版權,向用戶免費,最先被擠垮的可能就是自己。2012年10月,谷歌中國工程研究總經理楊文洛證實,谷歌將關閉中國音樂搜索業務,結束其在中國四年的運營,而谷歌曾經的合作夥伴——巨鯨音樂網,在谷歌關停音樂搜索服務後也遇到生存的問題。巨鯨CEO陳戈曾透露,巨鯨人員已縮減到不能再縮減階段,公司正在艱難轉型。蝦米網CEO王浩也對外表達了類似的無奈,「我們在2008年就開始做付費音樂下載,但是基數用戶非常少,因為其它網站是免費的。」

音樂不像視頻,可以通過廣告完成交替付費,恐怕用戶不會習慣聽幾首歌之後再插播一段廣告。如果說在PC端免費還能帶來流量,在無線終端上,由於用戶習慣的改變和產品APP化,讓用戶在界面間跳來跳去已經沒那麼容易。在移動互聯網上,由於帶寬、終端處理能力的限制,網站需要投入更多的成本,卻無法再靠大規模投放廣告獲得收入。

在美國,免費模式也遭受打擊。最著名的互聯網音樂產品是潘多拉(Pandora),用戶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選擇歌曲類別或風格,但不能自由選擇歌曲,而且必須忍受中間插播廣告。「這和電台有什麼區別?」宋柯反問。

風水輪流轉,收費的好時光似乎又降臨了,當然,還夾雜著種種糾結。在最大的音樂下載平台iTunes上,一首單曲價格0.99美元,一部專輯9.9美元。「也不是我們想要他們(互聯網公司)收費,而是市場槓桿已經調節到這個地步。」宋柯比喻,「音樂行業就是做午餐的人,而互聯網企業是提供餐廳店面和端盤子的人,如今這兩種人都做不下去了,這個免費的午餐就沒有了。」

一種收費低廉的移動互聯網包月商業模式正在流行。最有代表性的是新興公司Spotify,這家2008年才成立的公司從2010年5月採取包月付費模式以來成長速度驚人,目前付費用戶達到了500萬,估計2012年的收入將達到5億美元,幾乎比2011年翻了一番。

收費產品已推動了音樂產業。第三方機構尼爾森日前發佈的一份報告顯示,美國唱片銷量迎來七年來首次增長,自2006年以來,世界音樂產業總收入已實現了50%的增長,音樂產業正逐漸走出十年低谷。

僅僅依靠音樂產品自身還是不能盈利,收取少量費用的Spotify擁有近500萬付費用戶和1500萬的活躍用戶(這個數字相當驚人,別忘了美國人口只有3億多),得到了華納、索尼等唱片公司的支持,還順利接入Facebook平台,但由於版權費用太高,2011年還是虧損5900萬美元,隨著用戶增長虧損數額還有可能擴大。更不要提完全免費的Pandora,賺錢能力和iTunes相去甚遠,2011年iTunes為蘋果公司帶來75億美元的收入,而Pandora卻是近況不佳。

在中國,版權價格將越來越貴。宋柯來到恆大音樂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收購了3500首歌曲的版權。「以我國目前的版權環境,他們(互聯網公司)想害我們已經不太容易。像當年蠻荒一般可以大肆侵權的年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

宋柯的態度極為明確:希望明年年初可以達到收費下載MP3的目標,利益分配,應該五五分成。「這個問題必須被全行業提到議事日程上來了,否則整個行業都沒法生存。」

對這種吶喊,吳偉林則沒那麼熱衷。如此高的分成比例、「全面收費」恐怕只是唱片公司的一廂情願。雖然各大音樂平台已悄悄結盟倡導正版音樂收費,宋柯也和華納、環球等音樂公司高層幾次碰頭,但互聯網公司表現得相當低調。一位聯盟成員私下透露,「事情比較敏感,現在形勢還不明朗。」

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統計,截至去年的5.1億網民中,網絡音樂用戶為3.86億,而無線音樂用戶規模更高達7億,網絡音樂市場規模達到近28億元,這些聯盟成員佔據了半數以上的市場空間。

然而他們要麼有大公司背景,要麼佔據了優勢地位,對收費需求遠沒有唱片公司迫切。那些在免費浪潮衝擊下消亡的都是單打獨鬥的音樂平台,對騰訊、百度這樣的互聯網大公司來說,音樂只是產品體系的一部分,音樂平台本身能否盈利並不重要。只要擁有良好用戶體驗,用戶就會自然的遷徙到體系內那些具備盈利能力的產品上。在騰訊,QQ音樂和其它平台級別產品相互連通,無論手機還是QQ即時通訊客戶端都能直接進入QQ音樂,用戶聽音樂隨手就能分享到微博上,Qzone的背景音樂也來自QQ音樂。

何況美國模式在中國行不通。像iTunes這樣的下載平台收費太高,愛國者等曾建立類似平台,以失敗告終,美國另一種收費模式是運營商增值服務,在中國由於政策等原因,注定只是少數人的盤中餐。

即便是在探索新模式上走得最遠的音樂平台騰訊,啟動Qplay計劃也是對產業的探索,不會強制收費。一方面,作為中國第一大音樂平台,扶植相關產業能促進騰訊周邊生態,另一方面,騰訊產品體系龐大,具有變現能力的產品很多,最容易實現移動與互聯網以及數字音樂出版新的商業模式。

早在2006年QQ音樂就開始嘗試收費。用戶購買「綠鑽」,就能獲得高質量正版音樂,可以在QQ空間內播放歌曲,讓好友進入空間就能聽到音樂,還可以相互點歌贈送,但這賺取的是音樂的增值服務費,而不是靠下載本身賺錢。

對大部分用戶免費,向小部分付費用戶提供高質量音樂和服務,這是互聯網公司最熟悉的商業模式。《連線》雜誌前主編凱文·凱利(Kevin Kelly)在一篇名為《戰勝免費》的文章中指出,互聯網就像一台複印機,可以把一切數字產品變為免費。「當複製品免費時,你就要去銷售那些無法複製的東西。」

按照騰訊的產品「套路」,一切將從用戶需求開始。吳偉林和QQ音樂產品總監張鑫每天都在琢磨,哪些是用戶需要又無法被互聯網複製的價值。

用戶到一個平台去聽音樂首先取決於內容,歌曲全不全,新不新。QQ音樂和100多家唱片公司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係,用吳偉林的話說,是中國為數不多「真正」在向版權方付費的音樂平台。

無論從言談舉止還是裝束,吳更像個音樂人,這就是他過去泡在音樂圈裡的印記。一度,他做的事情和宋柯類似,在QQ音樂平台上做了黃小琥和叮噹的專輯,張惠妹、許嵩等更大牌藝人的專輯正在排期。「如果每個平台都有周杰倫,用戶為什麼來QQ音樂收聽?我們每個月都有三到四張首發和首推,用戶必須到我們這兒,因為別的平台沒有。今年年底S.H.E復合,新專輯也會給我們獨家首發。」

按照慣例,數字音樂平台上的獨家內容只有兩週的「保鮮期」,然後就被分發到各家平台。除了音樂發燒友和狂熱的粉絲,吸引大部分用戶靠用戶體驗。

和吳偉林不同,張鑫一點都不「潮」,典型IT男模樣。和騰訊其它產品經理一樣,他的世界可以用數據量化。每隔兩三個月,QQ音樂就會做一次用戶調查,然後根據用戶反饋不斷調整產品。

一家音樂製作公司負責人誇獎QQ音樂產品做得好,在三四線城市出差時用手機播放最流暢。「用戶體驗好沒什麼秘訣,就是不斷積累。」張鑫有些不好意思,為了保證播放流暢,在各個城市QQ音樂對服務器和節點都不斷優化。「內地太大了,先不說資金,要把整個內地城市都做好真的需要好幾年時間。」

移動互聯網時代,張鑫必須關心用戶的流量。用戶在移動終端瀏覽時會習慣性的誤點擊,音樂會被下載,很多流量被浪費。他給QQ音樂客戶端設置了一個流量保護撥鈕,用戶一撥就只能聽本地音樂,不會到線上聽音樂。很簡單,但用戶非常歡迎。

「當用戶決定放棄,我們一定不會在任何地方誤用他的流量。」他說,因為手機屏幕太小,用戶更傾向於在電腦上編輯歌曲列表。用戶用電腦編輯時,只要開著WiFi,再開著手機QQ音樂客戶端,歌曲就能隨之上傳下載。這樣,帶著手機出門聽歌完全不需要流量。

實現這些功能除了對細節的考慮,還需要QQ音樂在後台做很多技術處理。Qplay就是過往積累的拓展。「只要接上標準化的API接口,就能用手機上的QQ音樂播放歌曲」,吳偉林看到的下一個突破點在車載終端,據說到了明年第一季度,帶有「Qplay」功能的SONOS音響將在易迅開售。

QQ音樂是中國為數不多堅持正版卻盈利的音樂平台。商業模式是提供增值服務,綠鑽會員每月收費10元。

增值服務意味著更多用戶特權。吳偉林甚至做過演唱會,去年QQ在深圳舉辦了張震岳演唱會,門票優先供應給綠鑽用戶,還有特別折扣。他說,「在音樂周邊有很多不同的事情發生,演唱會、歌友會等落地活動,我們統統都給綠鑽用戶做增值服務。」

相比宋柯的深惡痛絕,吳偉林對盜版態度更理性。他贊同,「只有真正打擊了盜版,正版音樂平台才有機會」,但「這還需要時間,需要很多層面共同努力,還需要技術手段」。QQ音樂嘗試給平台上的樂曲打上數字標記,之後果然發現了幾個大量盜用QQ音樂內容的平台。這些標記還幫助他平息過一場風波,一家國際唱片公司給QQ音樂首發某位超級巨星的專輯,但還沒上線其它平台上就已經有這個專輯。吳回憶,那些老外要追究法律責任,他一個一個的查盜版音檔,都沒有水印,就回應肯定不是QQ音樂漏出來的。後來發現源頭是美國一家BBS網站,內容是由一個美國用戶上傳的。「美國打擊力度這麼大也有盜版。」

真正讓他頭疼的是版權價格。用戶眾多,要照顧各種口味,QQ音樂往往買斷一家產品公司或是一個藝人的全部作品,但價格要一家一家地去談。互聯網用戶更喜歡的是按照點擊付費,但唱片公司總覺得音樂平台會「剋扣」點擊量。目前,大多版權採購採取「基礎費用+分成」的模式。吳偉林說,「沒有收費標準,什麼價格都有,而且誰也說服不了誰。」

毫無疑問,對於那些掌握著最大牌藝人、擁有最多曲庫的大唱片公司來說,互聯網音樂平台在版權談判上沒什麼話語權。吳偉林正在策劃一個頒獎典禮,「完全以互聯網的方式,按用戶喜好、試聽量、點擊量或下載量評選」。如果能借此建立互聯網公司在音樂行業的話語權,未來的價格談判就容易得多。

或許此刻宋柯介懷的不該是收費與否,或是分成的比例。看看數字音樂平台做的事情,出唱片、開演唱會、頒獎,未來還可能簽藝人、製作音樂。可能整個音樂產業的生態鏈都要被劃至互聯網麾下了。

宋柯終究回到了音樂產業。他說自己對未來很樂觀,但又沒有關掉自己的烤鴨店,辦公桌上放著一張報紙,上面醒目的標題就是:「音樂行業的春天到了嗎?」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1775

上網本5年生命宣告終結:華碩宏碁正式停產

http://www.chuangyejia.com/archives/23770.html

據英國《衛報》報導,最後倆家製造上網本的廠商華碩和宏碁宣佈自2013年1月1日起停止製造上網本,曾被認為是PC市場未來的上網本5年生命就此終結。

在2012年的結束,標誌著這款曾被認為是PC未來之星的上網本生命的結束。而在2009年,美國市場研究公司(ABI Research)還對其持有相當樂觀的態度,稱一個新的時代開啟,並預測2010年上網本的出貨量將達1.39億台。

事實上,2013年上網本的銷量幾乎為0。台灣科技網站Digitimes發佈消息稱,2007年推出第一款上網本Eee PC的華碩宣佈2013年1月1日起不再生產上網本。這就意味著待上網本庫存銷售完畢之後,上網本就要和大家說永別了。

華碩和宏碁是最後倆家製造上網本的廠家,之前三星、惠普、戴爾都加入到這個陣營,不過它們很快又轉向了平板的製造而停止生產上網本。華碩和宏碁將目標市場定在南非以及東南亞,但是很顯然這個市場正在被智能手機及廉價Android平板所侵佔。

宏碁在2012年9月份時還表示,不管聯想、戴爾、華碩是否退出生產上網本,自己都要繼續到底。但是目前看來,宏碁也作出了產品調整。

而為上網本提供處理器的英特爾表示,將繼續生產低成本、低能耗、長續航的凌動處理器。

上網本四大殺手

導致上網本衰亡的四大殺手分別是:PC市場其他競爭對手出現例如超極本、經濟形勢、上網本價格優勢被削弱、iPad引領下的平板設備湧現。

PC市場競爭對手不斷湧現

其實在上網本推出第二年,也就是2009年5月份,那時候iPad還不知為何物,英國《衛報》專欄作家傑克•斯科菲爾德(Jack Schofield)就撰文指出上網本的光環正逐漸消退,「根據美國市場研究分析公司DisplaySearch數據顯示,09年第一季度上網本銷售量同比增長556%,但是環比卻下降了26%。同期全球筆記本銷量環比下降24%,這說明上網本的銷售量也出現下滑趨勢。

斯科菲爾德還指出,導致上網本銷量下滑的一個關鍵原因是,Linux無法滿足用戶的需求,用戶期待能在上網本上運行一系列的PC軟件,而Linux並不兼容,這就使製造商不得不轉向Windows XP系統。而這樣一來,當上網本安裝上Windows XP系統,配置上10或12吋顯示屏、160MB的硬盤,其價格優勢相比較普通筆記本而言就不再那麼突出了。

上網本給用戶的期許便是:更輕便、更長續航、能夠運行所需要的軟件。但是隨著PC市場產品不斷完善,上網本的優勢被慢慢削弱。儘管還沒有產品能直接和其價格媲美,但是一些低端的筆記本可以提供更大的屏幕、更大的存儲量,這些優勢也會漸漸的將上網本的價格優勢所埋沒。

因此,售價更低的筆記本電腦是上網本衰亡的一個重要因素。

經濟形勢

上網本誕生之時恰逢全球經濟衰退。2008年信貸危機導致了大批銀行的倒閉。自2008年第四季度以來,PC市場出貨量經歷了連續三個季度下滑。而之後2009年第四季度之後才又出現了的增長,這種增長只是相較上三個季度。從經驗來看,PC市場出貨量與經濟形勢是成正比的。

即使經濟不景氣,2008年至2009年上網本的出貨量增長盡頭十足。直到2010年年初,市場研究機構IDC高級分析師大衛·達烏德(David Daoud)向科技媒體《PCWorld》表示上網本的銷售量急轉直下,從第一季度200萬台下降至年末第四季度時的150萬台。2011年第四季度,美國上網本的銷售量已經驟降至75萬台。

全球上網本也出現了類似下滑趨勢。全球上網本出貨量從2010年第一季度的900萬台下降至2011年第四季度時的620萬台。而同期PC出貨量卻增長了20%,這說明此次上網本銷售量下滑與經濟並未有多大關係。

上網本價格優勢被削弱

上網本最大優勢是什麼?當然是其價格,當初的Eee PC售價僅為199美元。但問題是,這種定價留給製造商的利潤空間太小。一旦其採用微軟的操作系統,Windows XP授權費每台30美元左右;如果是Windows 7,授權費更是高50多美元。那麼製造商還怎麼盈利呢。

另外,正當上網本發展一路高歌時,意外事件又發生了。Windows 7定價過高以及市場向筆記本產品傾斜等一系列壓力導致PC廠商不得不謀求更高的利潤。而此後,蘋果又推出了iPad平板電腦。

iPad引領下的平板設備湧現

2010年1月份蘋果發佈iPad,4月份就開始發售。2010年年中,相繼多家公司都推出了自己的平板。突然,平板熱潮就來到了,而上網本就顯得過時了。

上網本首先在美國市場上敗陣,這是意料之中,因為iPad首先進入該市場。不過諷刺的是,iPad價格比上網本要貴的多,而且性能也不見得比上網本好。iPad也無法運行Office,無法兼容一些Windows應用,沒有光驅,硬寸也有限。不過它確實比上網本更輕便,續航時間更長。

2012年2月,勝負已分。2011年平板出貨量為6300萬,而上網本僅為2940萬。而一年之前,上網本還是以3940萬台領先於平板2300萬台的。

據IDC預測,2012年平板出貨量將達1.22億台,而上網本出貨量已經不值得探究。IDC還預測2013年全球平板出貨量或達1.72億台,而上網本,毋庸置疑,除了庫存清理的部分,銷量肯定是0.

總結:上網本,終究是一款PC

上網本5年生命,短暫而有趣,從開始被認為是PC未來的希望,到最後被認為是幫微軟賺錢的設備。售價低再加上Windows授權費過高導致上網本走向絕境:與價格稍貴一點的筆記本比,配置參數低,製造商無利可圖;與不斷湧現的平板相比,電池續航能力以及便攜性又不夠。

所以,永別了!上網本!你的出現讓我們興奮,但終究你還是一款PC!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2388

一個投資時代的終結——價值投資回歸市場?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2972

對於價值投資者來講,已經經歷了5年的痛苦煎熬了。金融危機讓那些本該便宜的股票有了一個很好的理由降價,而金融危機之後,那些本就不受歡迎的股票還將依舊不受歡迎。

然而,隨著美國股市最近飆漲接近歷史最高水平,價值投資理念又重新成為了潮流。據研究集團Lipper稱,去年,共同基金中的價值投資型基金表現最好,如今這類基金的表現有可能5年以來首次趕超注重增長類型的競爭對手基金。

這也在某種程度上反映出了一隻股票所帶來的巨大衝擊力,這只股票就是蘋果。蘋果股票佔標普500指數的比例高達5%,如今已經從去年9月份的峰值一路跌了將近四成。此外,今年科技股的表現也是標普500中表現最差的行業類別,僅僅增長了3.7%。

而隨著更廣範圍的市場上漲,投資者有可能會轉變投資策略,所以市場有可能正在醞釀一場根本性的轉變。標普資本IQ的全球股票策略師Alec Young推薦投資者購買價值股票,他表示這些股票往往估值較低,一旦市場價格回調,能夠給投資者一個更好的防禦戰線。

此外,Alec Young傾向於價值投資還有一個理由,在許多投資者押注美國大型銀行股票的時候,金融股的增長超過了其它股票,這就體現了價值的作用。目前標普500指數比一年之前上漲了19%,同期,AIG股價上漲了38%,花旗集團股價上漲了27%。

股票市場的投資回報率正在回歸正常,「risk on, risk off」的交易模式越來越少了,同時股票的走勢越來越獨立,股票與股票之間的走勢相關越來越小,所以,又到了會挑選股票的投資者的時代了。來自TD Ameritrade 的首席衍生品策略師JJ Kinahan表示,「過去4個月內,股票之間的差異分化越來越明顯,這是很久以來都沒有見過的現象。」

以股價對比公司資產賬面價值這個指標來衡量,長期以來價格較低的股票的表現都超過了價格較高的股票。據FT引述,Brandes投資合夥人公司的總裁Charles Brandes表示,過去5年內,價值投資的失敗是不正常的現象。

他還表示,許多投資者從來都沒有經歷過2008年那樣的動盪時期,「所以投資者懼怕購買存在任何問題的公司股票。而與此同時,機構投資者更傾向於指數投資,忽視了股票挑選,所以導致股票走勢之間的相關性大幅提高。」

而現在,這種相關性正在下降,股票於股票之間的差異越來越明顯。美國銀行分析師表示,股票間彼此的相關性正在回歸其長期平均水平,尤其是市值較大的公司股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3653

鋼貿生意神話終結 「點鋼成金」的不歸路

http://www.infzm.com/content/89150

鋼貿貸款的數千億巨大泡沫,最初源於為中小企業放貸的政策春風。但當銀行、鋼貿商、擔保公司、國企、倉庫、商會紛紛加入這個遊戲後,鋼材成為一種金融品。在這場轟轟烈烈的鋼貿貸款運動中,財富滾滾而來,冒險家們重複著一個循環:騙貸、放貸,直到喪鐘終於敲響。

查封、查封、全部查封!

「上海法院網」開庭公告顯示,2013年3月18日至4月17日,一個月間,上海將有209起銀行起訴鋼貿商的案件開庭,涉及23家銀行,而在2012年銀行追討鋼貿貸款的逼債高潮期——2012年10月15日至11月15日——類似起訴總共僅為27起。

2013年3月13日,上海氣溫驟降10℃,寒風裹著細雨,一直灌到脖子。

在上海寶山、虹口、楊浦交界處大柏樹區域的一幢寫字樓裡,38歲的鋼鐵貿易商李天成(化名)獨自坐著,員工已經遣散,屋裡巨型實木辦公桌和歐式沙發是昔日繁華的唯一見證。

「有什麼抵押就全部拿去吧,已經堅持了兩年,再也撐不下去了。」李天成的手機不時響起,銀行每天都會打電話來以防他突然失蹤。

此時,距離李天成欠銀行的800萬元貸款到期還有7天,他早已絕了找錢還錢的念想。2012年年底,為了年終獎不泡湯,中信銀行一家支行的客戶經理和行長甚至自掏腰包幫他還了幾個月的利息。

這樣的場景,在這片區域比比皆是。

這裡是全球最大的鋼貿企業聚集地,短短一公里,彙集了第一鋼市、柏樹鋼市、逸仙鋼市等數家大型鋼材市場。在上海的兩萬多家鋼貿企業中,來自福建周寧、寧德的鋼貿商人是其中絕對的主力,他們大多集中在這裡。

這裡也是上海除了陸家嘴外銀行網點最集中的區域。上海鋼鐵服務業行業協會會長周華瑞曾自豪地說:「幾乎每個銀行都會在商圈設分支行。」

從2009年開始,銀行與鋼貿商進入蜜月,他們一起將這片區域推上繁榮之巔。截至2012年9月5日,據上海銀監局統計,上海地區鋼貿貸款餘額共計1975億元,佔全市中資銀行貸款餘額的4%。

然而,形勢從2011年急轉直下,彼時鋼價大跌,鋼材滯銷,銀行迫於風險緊急抽貸。從此開始,針對鋼貿商的「逼債」風潮一波接著一波,到2012年12月20日,根據鋼貿商會的不完全統計,還不出利息的企業已超過七成。

很快,真正的大限就將到來。2012年為了救活奄奄一息的企業,「在他們快要嚥氣的時候續上一片人參」,也為了沖全年的信貸額度(通常銀行要趕在三季度之前放完全年貸款),2012年9月底,銀行向鋼貿企業開出了大量半年期的承兌匯票,而2013年3月20日則是付息大限。

大限前幾天,2013年3月4日,銀行業自發組織的「鋼貿企業信貸工作組」召集上海幾大鋼材市場的大佬開了一次閉門會議。組長在會上感慨:工作組開了一百多次會,也沒商量出一個方案來。

「估計九成以上鋼貿企業還款困難。」李天成判斷。而在南方週末記者走訪的數十家銀行,答覆幾乎一致,「情況一塌糊塗」。

「人死了,屍體也已經是冰涼的了。」一位興業銀行信貸經理這樣描述。他們唯一能做的就是查封這些鋼貿老闆名下可以查到的所有資產,「查封、查封,能查封的全部查封!」在上海,乃至在鋼貿貸款集中的江蘇地區,一處房產被幾家銀行同時申請查封的情況比比皆是。

而銀行行長們更是被勒令「下崗」催債,浩浩蕩蕩的討債大軍一直追到800公里之外的福建周寧,只為盤查鋼貿商在家鄉隱匿的財產。

起訴鋼貿商的銀行,也突然之間擠滿了上海的法院。根據「上海法院網」公佈的開庭公告統計,2013年3月18日至4月17日,一個月間,上海共有209起銀行起訴鋼貿商的案件開庭,涉及23家銀行,其中中國銀行、工商銀行、上海農商行、民生銀行的開庭數均超過20起。而在2012年銀行追討鋼貿貸款的逼債高潮期——2012年10月15日至11月15日——銀行起訴鋼貿商的案件僅為27起。

(曾子穎/圖)

從「垃圾」到「寵兒」

鼎盛時期,一張福建周寧縣的身份證價值50萬。有這張身份證,就能有辦法從銀行貸出500萬。

十年前,在銀行信貸員的詞典裡,鋼貿貸款含義等同「垃圾」。

「這也能申請貸款?」一位建行的客戶經理回憶,2004年,當一位鋼貿老闆走進銀行要求貸款時,他們感到不可思議。

沒有固定資產,缺少抵押物,不屬於生產型企業。因此,對於鋼貿融資,銀行素來避而遠之。

在銀行介入之前,鋼貿商的生意並不好做——這是典型的資金密集型行業,訂貨時要先向上游鋼廠支付保證金,提貨時需要付全款;賣貨給下游用鋼企業,又要先墊資,過一段時間才能收款。在這個鏈條上,鋼貿商的資金使用量大,周轉時間長。

2005年左右第一個吃螃蟹的是民生銀行,放貸給鋼貿商,利率上浮20%。業內一片驚嘆,要知道,當時的行規是中小企業按照基準利率放貸款,國字頭的企業還要下浮10%。

「當時都懷疑客戶會不會跳起來說銀行瘋了。」一位同行回憶著當時的遲疑與觀望。可是,在飢渴的鋼貿鏈條上,民生銀行這樁上浮20%的生意卻漸漸越做越大。很快,各家銀行群起效仿,鋼貿商的需求徹底打開了,頂峰時,利率上浮比例可達40%。

對於鋼貿商來說,2009年是難忘的一年。金融海嘯後「四萬億」刺激政策出台,銀根一路放鬆。國務院發佈了「金融30條」,數次強調放寬中小企業貸款。

這一年,鋼貿老闆們終於全面、充分地領略了銀行的「服務熱情」。李天成回憶,那時銀行客戶經理是倒過來求他幫忙完成貸款任務,最終的結果是李天成的貸款從原來的幾千萬飆升到兩個億:「他們每天都來公司,看著財務報表,畫以億為單位的信貸藍圖。」

為了拼搶業績,銀行展開了「服務競賽」:例如,原本五折的房產抵押率,逐步上升到最高峰1.5倍,也就是說一套價值100萬的房子,可以貸出150萬。而銀行與鋼貿商會的關係日益緊密,商會組織的活動,銀行行長們悉數到場。福州的銀行信貸員們,也飛到上海,爭相給「老鄉們」放貸,鼎盛時期,一張福建周寧縣的身份證市價50萬——在銀行眼裡,周寧就是福建鋼貿商圈的代名詞,有了這張身份證,就能有辦法從銀行貸出500萬。

服務最貼心的是民生、華夏、光大等幾家銀行,他們的信貸員甚至自發聯合組成貸款小分隊,根據鋼貿商的賬面流水,最接近哪家銀行的貸款條件,就做哪家的貸款。

在轟轟烈烈的全行業爭搶鋼貿貸款中,「金融創新」層出不窮。根據行業特點,供應鏈金融的模式應運而生——簡而言之,是銀行為鋼貿商墊資,等到貨款回收,再還給銀行。當然,其間銀行會控制風險,並獲得利潤。

於是,民生銀行的「商貸通」,深發展的「廠商銀」,建設銀行的「速貸通」,還有「興業通」等,大批符合鋼貿行業特點的銀行產品應運而生。

一夜之間,鋼貿融資成為全行業寵兒。這跟「四萬億」有關,但並不僅僅只跟「四萬億」有關,也跟銀行的激勵機制有關。

首先鋼貿商能為銀行帶來大量存款。如果採用聯保方式,鋼貿商首先要將貸款金額的20%作為保證金放在銀行。開承兌匯票也要給銀行30%到50%的保證金。鋼鐵貿易是大資金的行業,流水動輒上億,保證金的數目也非小數目。在一些支行,光鋼貿的保證金就能佔到存款的60%。

中國銀行業有句俗語:「存款立行。」在基層網點,前台客戶經理績效考核的大頭永遠是存款,指標各家不一,但差別不大。例如在民生銀行,客戶經理的日均存款不能低於5000萬,如果不達標,那麼這個月只有「裸體收入」——1450元。

雖然近來,銀監會發文指出不單獨考察存款,要考核利潤,但利潤的來源很大程度也是依靠存款。更何況,鋼貿商也恰是不可多得的利潤來源。

鋼材貿易雖為資金密集型企業,但在規模上又屬於中小企業,給鋼貿商放貸,既量大,又可完成給中小企業貸款的指標壓力,考核上佔優勢。

更讓銀行「驚豔」的是,銀行為鋼貿商開出的承兌匯票屬於表外業務,不佔銀行資產負債表內的貸款指標。於是,上海一家股份制銀行的內部數據顯示,該行向鋼貿企業發放貸款,表外業務餘額是貸款餘額的三倍。

這些業務為銀行帶來了豐厚的利潤:鋼貿商在銀行貸款,利息上浮30%。一般情況下貸款2000萬,要先把1000萬作為存款放在銀行,之後還要加收兩個點的中間業務費。

因此,在一些大規模做鋼貿的支行網點,銀行因此獲得幾十億的利潤,而按照一些股份制銀行的激勵模式,相應支行行長的年收入在千萬級並非神話。

據民生銀行的內部員工透露:西南支行曾是民生銀行鋼貿貸款最集中的支行,前支行行長陸毅文更是業內響噹噹的人物,上海最大的三四家鋼材市場都是其客戶,收入超過千萬。在這家支行,年薪超過百萬的高級客戶經理多達十人(而其他支行往往最多一兩個),能搞定鋼貿貸款的實習生,收入能供他們開上寶馬車。

2012年,陸毅文因為個人作風問題被民生銀行勸退,也上了上海銀監局的黑名單。

按照上海市銀監局的統計,上海地區的鋼貿貸款餘額約為1975億元。上海每年的鋼材交易量約為一億噸,按照鋼材價格4000元/噸計算,買賣鋼材一半的資金來自銀行。若以15%的平均融資成本計算,那麼銀行每年可從中獲取的回報近300億元。

對於基層行行長來說,銀行每年有20%-30%的業務增長壓力,2007年以後銀行分支網點越開越多,競爭日益激烈,鋼貿企業成了他們拼業務最重要的客戶。

錢生錢的好辦法

鋼貿老闆把鋼貿當成融資平台,去投資其他產業。正值地方政府著力進行鋼鐵物流行業的招商引資,僅無錫一市就上馬了四十多家鋼材市場。市場蓋起來了,更多的福建年輕人就從老家出來,成為新的鋼貿商人。

「要不是銀行主動找上門來教我們,我們這些小學都沒畢業的人怎麼可能想到去銀行貸款?」這是2013年3月,在一場鋼貿糾紛庭審現場,一個鋼貿商對彼時情境憤憤不平的回憶。

對他們來說,在那時,以往多年渴求而不得的錢,就像天上掉下來一樣從銀行滾滾而來。不難想像,鋼貿商如何以同樣高昂的熱情,投身這場財富競賽。

當錢來得太容易,鋼材漸漸變成了一種金融品,成為套取資金的工具。

李天成告訴南方週末記者,在每個鋼材市場背後都會有一家擔保公司,擔保公司承擔了融資的一條龍服務。家鄉過來的年輕人,即使什麼都不懂,用三萬元買一個註冊資金在500萬以上的公司抬頭,馬上就可以去申請貸款了,擔保公司會按照銀行要求幫忙做好一切資料。

浦發銀行客戶經理魯賓回憶,鋼貿企業送來的貸款材料都按順序排好了,走賬也非常漂亮。

這樣的入門企業,一般能從銀行貸到300萬,其中100萬要壓在擔保公司——對擔保公司的這些「抽頭」,沒人有怨言。

貸到的錢,初來乍到的年輕人先要買一輛寶馬七系級別的豪車裝點門面——在2009年至2011年,在大柏樹第一鋼市地下車庫,勞斯萊斯、賓利、瑪莎拉蒂總裁、法拉利之類的豪車比比皆是。

這些銀行貸款,有人會用來整棟整棟地買樓,去山西、內蒙古買礦,以年利率72%的高利貸借給房地產商,更高端的則玩起了PE。

2009年,李天成從一家銀行貸款3000萬,三年下來,利率和費用達到1200萬。他說,「我們沒計較過利息。」幾年裡,李在上海買了近三十套房子——銀行也鼓勵他先借1000萬買一套房子,用房子抵押從銀行貸款,這樣之前借的1000萬能還上,自己還留了一套房子。

李天成還去安徽買了塊地,建物流基地,開鋼材市場。

這是個能讓錢生錢的好辦法:2009年,上海、江蘇等地著力推動鋼鐵物流行業的招商引資,僅無錫一市就上馬了四十多家鋼材市場,蘇州也在3年內發展了近40家鋼材市場。在無錫,50畝規模的鋼材市場,就能拿到銀行20億元的授信。

「雖然商會經常提醒不要盲目開市場,但當時根本沒人聽。」李天成說。就在那時,他還借給了老鄉3600萬,給後者去無錫開鋼材市場。

鋼材市場蓋起來了,要招更多的鋼貿商入駐,於是更多二十歲出頭的福建籍年輕人從老家湧到上海、江蘇等地,搖身變成「第三代的鋼貿商」。

寧波銀行的一位分行行長告訴南方週末記者:「鋼貿老闆把鋼貿當成融資平台,去投資其他產業,銀行的人也十分清楚。只是沒有風險暴露出來,雙方都相安無事。」

2011年上海周寧商會的年會,規模極為盛大,能容納兩千人的國際會議中心擠得滿滿的。可惜,到了2012年,年會取消了,因為喪鐘已經敲響。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411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