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不利於初創企業發展的大企業作風

http://xueyuan.cyzone.cn/guanli-yunying/234717.html

將實際工作委託他人。企業主管們通常不用親自寫備忘錄、起草合同、安排會議。他們很容易習慣讓員工去做這些「實際工作」(他們會說:「我的助理會給你助理打電話敲定細節」)。但是,這在初創企業裡不過是奢望。因此,工作會讓他們覺得痛苦。

管理團隊而非與團隊協作。這兩者截然不同。創業者必須為團隊作出舉足輕重的貢獻,承擔工作責任,以身作則。與大企業中得到的經驗和培訓相比,這需要完全不同的心理狀態和技能。

高度專業化的工作內容。在大公司中,IT團隊配置電腦,人事專家聘用和解聘員工,營銷團隊制定營銷戰略。你忘記如何處理這些事情,或者甚至瞧不起做這些「雜務」,而這正是一個初創企業新成立時創業者需要做的事情。

需要培訓課程。上崗前,你期待公司提供內部或外包培訓課程,學習相關基礎知識,比如項目管理或人員管理。初創企業不可能提供這樣的培訓,而你卻忘記了如何自學,而且也沒有內部專家可以依靠。

指望付出會得到回報。在大公司就職的專業人士常常期待工作會在近期獲得報酬。創業者卻一般在企業創立之初的幾年中都得不到回報,而且很可能永遠得不到回報。許多年後,在大多數人眼中,這就成了不見底的深淵。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9522

鐵道部小處長的大生意

http://magazine.caixin.com/2013-01-18/100484160.html
中國鐵路系統腐敗窩案在發酵近兩年後,終於拉開司法審判的大幕,若干配角率先登場。

  43歲的原鐵道部運輸局裝備部客車處處長劉作琪即是其中的小人物之一。據財新記者瞭解,劉作琪已於2012年11月底,被北京市東城區法院判決受賄罪成立,判處有期徒刑13年,並處沒收財產60萬元。

  事實上,自2011年2月原鐵道部部長劉志軍、鐵道部運輸局長張曙光案發被查以來,至少有15名鐵路系統副局級以上官員應聲而倒,此級別以下的涉案官員也不再少數,震驚世人的鐵路系統腐敗窩案就此曝光。但兩年來,遲遲未有上述人等進入司法審判的公開信息。

  此番劉作琪案的宣判,以及2012年底中鐵集裝箱運輸集團原董事長羅金保案開庭(參見本刊2012年第51期「誰向羅金保行賄」),意味著司法追責的大戲終於開場。此二人中,羅金保為局級幹部,而劉作琪只是鐵道部的處級官員,可謂該腐敗窩案中的墊場人物。

  根據法院的判決,劉作琪的受賄行為主要集中在中國高鐵「大躍進」的幾年間。2006年至2011年間,他在擔任鐵道部運輸局裝備部客車處工作人員、副處長、處長期間,一度參與主管動車組項目,為一些動車組供貨廠商中標提供幫助,先後收受無錫市萬里軌道交通設備有限公司總經理談國良、北京中鐵長龍新型複合材料有限公司總經理陳躍等七人賄賂款物共290餘萬元。

  劉作琪曾經的上司,原鐵道部運輸局局長張曙光,在此案中以證人的面目出現。張曙光曾在鐵路行業內大權獨攬:一方面分管鐵路裝備購買和招投標,另一方面負責高鐵技術引進。

  張曙光指證了運輸局裝備部客車處和劉作琪的基本職權情況。劉作琪是客車處處長,亦是鐵道部動車組項目聯合辦公室(下稱動聯辦)成員之一。在高鐵建設中,動聯辦雖然是裝備部下屬的臨時機構,但權力不小,在質量監督之外還一手插入市場——有簽合同的權力。

  權力所及,即是腐敗尋租之所在。劉作琪案僅是前述窩案之微小一角,但同樣顯示出這一規律。

劉作琪高昇軌跡

  劉作琪是張曙光嫡系,在鐵路領域無人不知。供貨商們私下曾戲稱,張曙光是劉作琪的「乾爹」。在鐵道部運輸局客車處任職之前,劉作琪曾任中國北車長春軌道客車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長客公司)設計處副處長。

  據劉作琪在長客公司的舊識透露,劉作琪一直斂財有道。十幾年前,劉擔任長客公司培訓小組組長時,就購買了長春最繁華地段數百平米的房子。

  張曙光下去視察各廠技術情況時,結識了劉作琪,對其深為賞識。張曙光先是以「駐勤」(相當於借調)的方式,將劉作琪調至鐵道部運輸局,後將其提拔為運輸局客車處副處長。

  「這相當於連升幾級,長客公司設計處副處長只相當於科級。」一位鐵道部工作人員認為,這種破格提升,顯示了張曙光對劉作琪的厚愛。

  從長客公司到鐵道部的調動,可見的好處,不僅僅是體制內連升幾級那麼簡單。2004年至2006年間,正是中國高鐵大發展之時,動車技術大舉引進,數百億金額動車項目市場,使得鐵道部運輸局成為炙手可熱的權力部門。

  正因此,運輸局成為鐵路系統腐敗的重災區。除了局長張曙光,副局長蘇順虎、客車處處長劉作琪、貨車處處長劉瑞揚(參見本刊2013年第1期「劉瑞揚腐敗漩渦」)都出事被查。

  2004年,由張曙光領銜,鐵道部運輸局成立了動車組項目聯合辦公室,簡稱動聯辦,負責動車的技術引進,訂單分配等。原本已有的審批、認證流程,隨之幾近廢棄。過去,鐵道部的裝備部門或下電文,或口頭通知指定裝配,現在,動聯辦有了這樣的權力。作為客車處處長和動聯辦成員的劉作琪,手中權力的含金量一下倍增。

「無奈」的行賄者

  據相關司法材料,2006年,劉作琪收到了有據可查的第一筆賄賂。無錫萬里實業發展有限公司(下稱無錫萬里公司)總經理談國良,於2006年至2011年,一共給予劉作琪房款等賄賂款192萬元。

  司法認定的劉作琪案七家行賄的廠商,在供詞中都有頗多無奈之語,大意是說,劉作琪掌握權力,和他搞好關係有助於維持市場份額。

  在這七家廠商中,有鐵路系統老牌的供貨廠商,比如今創集團有限公司。該公司總裁戈某,曾行賄劉作琪22萬元人民幣。他在證詞中說,因為劉對零部件供應商有審批權力,對公司技術也給予過指導。

  行賄者中也有動車領域的新產品「真空集便器」供貨商。行賄金額最多的無錫萬里公司,即在此列。另一行賄者青島亞通達鐵路設備有限公司,也是真空集便器的供貨商之一。

  據財新記者此前報導(參見本刊2012年第7期封面文章「奢侈動車」),2004年,談國良在公開訪談中提到,因美國蒙諾格不願轉讓核心技術,無錫萬里公司轉而與德國EVAC公司進行了長達兩年的談判。「最終,我們以5000萬元的價格買斷了EVAC核心技術的轉讓。現在無錫萬里在動車集便器市場的佔有率接近70%。」其中,談國良稱無錫萬里公司最吸引EVAC的就是「強大的拿單能力」——2003年和蒙諾格公司合作時,無錫萬里公司曾一舉拿下了鐵道部「和諧號」5000套系統的訂單。

  另一家當年也為蒙諾格公司生產污物箱的企業青島亞通達鐵路設備有限公司,後來也開始與EVAC公司合作,並成為京滬高鐵部分列車的供貨商。

  在劉作琪案的司法證據中,有中技國際招標公司函件,鐵路傳真電報,鐵道部鐵路運輸局關於鐵路客車、動車零部件生產資質管理說明,檢查認證通知,產品認證書,供貨合同,合同清單,技術協議,鐵道部動車組項目聯合辦公室的意見回覆,供貨商目錄,推薦供貨商的請示文件,供貨情況調查等。這些證據都證實鐵道部對零部件供應商有選擇,管理的權力以及上述涉案公司對客車零部件的供貨情況。

  根據財新記者此前的報導,原鐵道部長劉志軍上台之後,雖然制定了產品強制許可制度,但「並不太用,個人決定的東西較多」,真正發揮作用的是與動聯辦一套人馬的鐵道部運輸局。2008年底至2009年,鐵道部對CRH380統型,主機廠和主要企業都派人參加了,但是話語權在動聯辦,參與設計和統型的企業早被內定。

  此外,鐵道部把火車主要部件分為幾個層次。對A類件,在廠家審批資質之外,還需要鐵道部批覆,牽引、制動、空調、整體衛生間等稍微大些的部件都屬於A類件。所以,A類件的供貨商,成為向鐵道部運輸局官員行賄的主要來源。

攫取市場的通道

  在法庭辯論過程中,劉作琪的辯護律師認為,即使不向劉作琪行賄,這些廠家也能進入動車供貨領域。

  這種說法有一定道理,不少供貨商,常年都會向相關官員送禮,以維持關係,劉作琪只是其中一個受賄者。

  不過,事實證明情況並非全是上述的「維持關係」。司法判決顯示,在劉作琪案的七個行賄商中,有兩家公司,即是通過賄賂手段,以不合理的方式攫取市場份額。

  其中一家為北京中鐵長龍新型複合材料有限公司(下稱中鐵長龍公司),這家企業生產整體衛生間,在2008年至2010年間,其法定代表人陳躍向劉作琪賄賂20萬元人民幣和價值2.4萬餘元的金鳥巢一個。陳躍在證言中稱,給劉作琪送錢是因為劉有主管的權力,和他維持好關係對企業訂單起維持和促進作用。

  據業內人士透露,陳躍數年前曾因「北亞腐敗窩案」被認定犯行賄罪,被判入獄一年半。北亞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北亞股份)曾被稱為中國鐵路第一股,於1992年7月創立,發起人及大股東為哈爾濱鐵路局。2006年4月,北亞股份原董事長劉貴亭涉嫌腐敗被查,「北亞腐敗窩案」就此曝光,最終牽出多名鐵路系統官員及若干行賄商人。

  知情人稱,陳躍在出獄後成立了中鐵長龍公司,他在鐵路系統宣稱自己和當時鐵道部長劉志軍、運輸局長張曙光關係匪淺。在具體事情的操作上,陳躍則攀上了劉作琪。

  按當時動聯辦的規定,像整體衛生間這類動車關鍵零部件的國內供應商,必須要引進國外先進技術,才有進入鐵路領域的資質。但據相關供應商透露,當時中鐵長龍公司並未引進任何國外技術。自2008年始,在劉作琪的幫助下,中鐵長龍公司一步步取得了動車組整體衛生間的供貨資質。

  2009年左右,劉作琪為了讓中鐵長龍公司進入市場,先對原來的供貨商進行「清場」。

  青島康平鐵路玻璃鋼公司(下稱青島康平公司)是鐵路領域老牌供應商,曾為青島四方龐巴迪鐵路運輸設備有限公司(由中國四方機車車輛有限責任公司與加拿大龐巴迪公司合資的企業,下簡稱青島龐巴迪)生產的CRH1型列車供應整體衛生間。這家公司率先引進法國、日本先進技術,且在國外為美國鐵路供貨,不管是資質還是實際貨品質量,在業內皆有口碑。

  2009年,青島康平公司在購買動車組包間間壁膜板填充料時,因國外的原料供貨週期的問題,未能及時收到原料,因此擅自採用了國產質量最好,也符合質量要求的聚氨酯材料。隨後國外的材料到達,後續又全部使用國外材料。康平公司這一違規行為後來被發現,雖然對其供貨進行質量檢查未發現問題,但劉作琪還是決定,將青島康平公司剔出供貨商行列,而把中鐵長龍公司定為CRH1型列車整體衛生間的供貨商。

  但當時未進行技術引進亦無生產經驗的中鐵長龍公司,並沒有相關產品的生產能力。在劉作琪的斡旋下,青島龐巴迪公司提供產品圖紙給中鐵長龍公司,並由龐巴迪公司派工程師到北京指導中鐵長龍公司的工人生產整體衛生間。一位工程師曾對龐巴迪總經理發牢騷說:「這些中國的官員爛透了,那些工人什麼都不會,為何讓這樣的企業進來呢?」

  2009年以後,中鐵長龍公司不僅壟斷了CRH1型列車的整體衛生間生產,而且佔據了CRH2型列車整體衛生間市場40%的份額。憑藉在CRH1、2型列車的供貨資質,在CRH3型列車生產時,中鐵長龍公司亦進入供貨商行列。

  另一個行賄者,河北株丕特玻璃鋼製品有限公司的陳炳玉,2011年向劉作琪行賄15萬元。

  據業內人士透露,陳炳玉和劉作琪頗有淵源,早在劉作琪任長客公司設計師時,兩人就打過交道。

  在劉作琪的幫助下,陳炳玉的公司佔據了CRH2車型列車牆板近50%的市場。青島一位當地供貨商說,株丕特公司是先通過關係進入市場的,「開始,他們不會做,從同類廠家買產品,照著做」。

  一審判決之後,劉作琪沒有上訴。法院最終認定290萬餘元的涉案金額,在業內人士看來,在他這個位置上,這個金額極少。行賄的鐵路供貨商們大多沒有被司法追訴。在這些廠家看來,劉作琪只是他們需要打點的官員中的一個而已,「公事公辦的氛圍已蕩然無存,有時送禮只求一個心安。」一位鐵路領域供貨商說。

  如果機制和體制不變,在此番鐵路系統腐敗窩案之後,廠家們下一步要做的,很可能是尋找新的靠山。■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3265

保險股中的大藥房 朱泙漫屠龍記

http://johnchrysostom.blogspot.hk/2013/01/blog-post_6451.html
根據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公告2006年至2012年保險業經營情況,原保險保費收入由人民幣5,641.44億元上升至人民幣15,487.93億元,複合增長18.33%,其中2012年同比上升8.01%;財產險保險保費收入由人民幣1,509.43億元上升至人民幣5,330.93億元,複合增長23.40%,其中2012年同比上升15.44%;壽險保險保費收入由人民幣3,592.64億元上升至人民幣8,908.06億元,複合增長16.34%,其中2012年同比上升僅2.44%。
 
雖然自2006年伊始中國保險業原保費收入增長高速,但近年明增長動力源自財險,相反壽險保險保費收入增長則呈現呆滯,其中中國人壽(02628:HK)的市場佔有率亦由2006年的45.27%下跌至2012年的32.41%。這個亦是近年中國人壽(02628:HK)業績持續倒退而股價跑輸大市的部份原因。
 
保險業的主要收入來源有三大範疇,其一是本身的保險營運收入,其次是存款和持有債券的定息收入,其三是其投資於資本市場的的回報。因此推動保險公司股價基本上有兩條腿,前者是保險營運收入、存款和持有債券的定息收入等穩定的現金流令其有得守,後者是股權投資令其股價有得攻!由於中國保險公司股權投資仍以A股為主,因此A股走勢是推動中資保險股股價的動力。但在實際表現上又如何呢?
 
中國人壽(02628:HK)是近年三大內險股中的大藥(弱)房是也!不過其股價以長時間來計仍跑嬴A股一條街,這個正是其中由保險營運收入、存款和持有債券的定息收入等穩定的現金流所衍生的效應。以美國The Travelers Companies(TRV:US),其近五年股價在經濟低迷和歐美保險業進入低増長期仍大幅跑嬴DJIA。不過投資保險股並非穩賺不賠,若果在2007年許投資AIG這一隻千古大弱房,後果真係慘過炒五線莊家股矣!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3477

中航材:「袖珍」央企的大生意

http://www.infzm.com/content/86038

中航材誕生於計劃經濟體制,曾經擁有中國飛機採購和航材業務的專營權。歷經三十多年體制變革、權力分流、轉型突圍,這家經營業績並不佳的央企仍像一塊化石一樣頑強地活著。

賄案背後的採購權

2013年1月6日,英國《星期日泰晤士報》的一篇報導稱,全球第二大飛機發動機製造商英國羅爾斯·羅伊斯公司(簡稱「羅羅」),涉嫌通過行賄獲得中國國際航空公司與中國東方航空公司的發動機採購訂單。一個叫陳新的中國人是上述行賄案的涉案人員。

陳新曾先後任國航規劃發展部副總經理和東航規劃發展部副總經理。在航空公司,規劃發展部是負責飛機和發動機等航材引進的重要部門。有的也叫做採購部,或者航材引進辦公室。

在中國航空工業交易市場,這樁賄案引起了人們對航材採購內在機制的關注。

一位曾經在某飛機製造巨頭工作的飛機銷售人員曾經跟陳新打過交道。這位不願透露姓名的人士告訴南方週末記者,製造商行賄陳新的目的是獲取談判的重要信息。想靠行賄直接獲取訂單,在航空工業交易市場不太可能。因為在中國,購買飛機不僅僅是航空公司自主的經濟行為。

中國民航管理幹部學院前院長、現交通運輸部部長政策諮詢小組委員田保華對南方週末記者表示,飛機交易的金額動輒數十億美元,因此很多航空公司的飛機訂單往往會集中在外交活動中一起簽訂。

據田保華透露,中國航空器材集團公司(簡稱中航材)這家在計劃經濟時代誕生的微型央企,就是為此服務的,統一簽訂購機意向或者協議。

作為國家集中採購飛機的主體,中航材在過去30年裡,總共為國內各航空公司購買和租賃飛機計1700餘架。

中航材網站上的信息顯示,中航材的飛機批量採購業務是經國務院、國家發改委、民航局的批准,以中國航空器材進出口有限責任公司中立地位作為飛機批量採購的總協調,將各航空公司所認購的機型打包形成批量,以爭取到更優惠的價格和更好的技術保障及商務條件。

上述飛機銷售人士對南方週末記者透露,航空公司想買飛機的時候,先是將購機計劃報給中國民航總局,民航總局會對市場和運力做一個預測,將意見報給國家發改委,再由發改委根據外交需求,通過中航材集中採購。

中航材宣傳部門一位負責人對南方週末記者表示,中航材雖然佔據了國內航空器材採購的大半江山,但並非壟斷,國內幾大航空公司,都有自主購機的權力,另外很多金融機構比如工銀租賃,也都有採購飛機的權力。

南方週末記者通過梳理過去十年中航材的集中飛機採購歷史發現,在這些集中採購行為中,大多是國內航空公司將自己的飛機型號和數量需求,彙總到中航材,由中航材統一簽訂。比如,2003年11月12日,中航材跟波音簽訂的30架飛機的購機框架協議,實際上是中航材代表國航、海南航空、山東航空、深圳航空、廈門航空等五家航空公司簽訂的。而中航材從空客購買的飛機,則更多的是先由中航材簽訂購機協議,再去跟國內航空公司協調,讓航空公司認購。

生於計劃經濟時代的袖珍央企

按照中航材宣傳部負責人提供的數據,這家公司只有六七百人,稱得上一家「袖珍型」央企。中航材網站上的信息顯示,截至2011年12月31日,公司資產總額近70億元。 這相當於10架飛機的價格。

1980年代初到1990年代中期,是中航材在計劃經濟體制下的「輝煌期」。

經國家進出口管理委員會批准,中航材的前身中國航空器材進出口總公司在1980年成立,它是中國民航系統成立的第一家公司,專營飛機採購及航空器材保障業務。

「在這個過程中,中航材不承擔任何風險,不像飛機租賃公司,飛機賣不出去,租不出去要賠錢。」國內某銀行負責飛機租賃業務的負責人對南方週末記者說。

一位要求匿名的國際飛機製造業巨頭中國區負責人則告訴南方週末記者,中航材在集中採購時,製造商需要給中航材一定的費用。具體的飛機型號給的費用不一樣,但一般的行情是一架飛機在10萬美元左右。

對於這個說法是否屬實,中航材新聞發言人曲京榮拒絕對南方週末記者回應。

1995年,中航材更名為中國航空器材進出口總公司。這一年的1月1日,世界貿易組織取代關貿總協定。中國的入世談判進入關鍵階段。

一位民航業內部人士對南方週末記者表示,正是此時,國務院收回了中航材購買飛機的專營權,改成國家決策。

從1990年代中後期到2002年10月,中國開始對外貿易體制改革,中航材進入「徘徊萎縮期」,公司陷入虧損。

中航材總經理李海曾在一次內部講話時回憶說,那時的中航材處於一個不知道做什麼、不知道該如何走下去的時期。有人對將要做的事情感到懷疑和畏難。

那幾年,中航材開始發展一些輔業,比如成立了航空地毯公司,來滿足生存的需要。中航材的信息顯示,目前國內80%以上的航空地毯市場由中航材控制。

2002年,民航體制改革啟動,民航業進行了第一次大規模的兼併重組。這一年,民航系統組建了國航、南航、東航、中航油、中航信以及中航材等六大航空集團。

其中,前三家為航空運輸企業,中航油為航空燃油的提供者,中航信為機票銷售系統的提供者,中航材則繼續作為航空器材的提供者。這六大公司的監管者,從國家民航總局變成了國務院國資委。

中航材總經理是當年六大集團任命的領導裡最年輕的。「中航材李海出身適航技術領域,學貫中西,能用英文演講。他在中航材總經理位置上一呆就是十年,這也說明中航材這十年其實沒有太大的變化。」上述航空業內部人士說。

從2002年民航企業重組之後,航空公司開始獲批飛機進口權,開始各自獨立保障自己的航材。目前三大航均有負責採購飛機及航材的貿易企業,這些公司均有完全的進出口業務經營權,並均進行過獨立飛機購買運作。

但航科院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劉平對南方週末記者說,目前在中國,飛機不是想買就買,理論上是可以,但不具現實操作性。「航空公司有了自己的進出口公司和進出口權,但飛機的整機進口一般還是中航材統一來採購。」

據田保華透露,在這一體制安排下,買飛機的宏觀調控職責,劃歸中國民用航空局規劃司。在批飛機的時候,航空公司可以自己選擇機型,但每個公司買多少,要通過民航局的審批,批的時候,會考慮各種因素,統一由中航材簽協議,細節談判由航空公司跟製造商談。

在這個安排下,中航材開始扭虧。中航材網站上的信息顯示,中航材2004年實現扭虧為盈,並收穫了連續五年盈利。盈利之後的中航材有了擴張的衝動,希望從單純的「進出口貿易商」向「航空器材保障綜合服務商」轉型。

險些被收編

2006年,中航材對體制結構作出了重大調整,初步確定了以貿易分銷、設備工程、航空租賃、維修製造四大業務板塊為主。2007年,四個業務板塊被國資委確定為其主業。

事實上,中航材還有很多零零碎碎的多元業務。它開辦過航空專業翻譯、諮詢業務、航空清洗劑、展覽業務和培訓、IT技術、廣告服務和傳媒服務等業務。在中航材鼎盛時期,每個飛機座位上都放過一本叫做《空中生活》的雜誌,後來被航空公司自己辦的雜誌所取代。

新業務的開展,讓其在央企中的營業收入排名從倒數第二變成2008年的倒數第五。

國資委網站上的信息顯示,中國航空器材集團公司,2007年營業收入4.5億元,在118家央企中,排名倒數第二,僅僅比倒數第一的上海船舶運輸科學研究所的全年營業收入多2千萬元。這一年,中航材利潤總額僅為0.7億元,實際上繳稅金總額為0.8億元。

據國資委網站信息,到了2008年,中航材的營業收入為7億元。跟第一名中石化14624.4億的全年營業收入相差天壤之別。營業收入排名位列當年118家央企的倒數第五名。中航材的營業收入增加了2.5億元,但是利潤僅同比增加3000萬元。

儘管如此,2008年的中航材還是收穫了歷史上最輝煌的一年。中航材2008年在民航行業全面虧損的情況下更是取得了歷史最好成績。中航材的信息顯示,總資產從2003年的29億增長至2008年的近45億元。

很不幸,轉型剛進行一年,中航材就遇到了全球金融危機。

2008年底,中國民用航空局出台了拯救航空業的十條措施,其中包括鼓勵國內航空公司儘可能取消或推遲已訂購併於2009年引進的飛機,以應對全球經濟放緩環境下航空業務的疲軟局面。

民航業陷入寒冬,紛紛縮減運力,中航材的集中採購飛機業務受到衝擊。其新業務的拓展也遇到了天花板。

中航材旗下,主營民航飛機起落架、發動機維修的西安凱龍航空技術有限公司,至今依然沒有扭虧為盈。中航信網站上的信息顯示,西安凱龍2012年度截至10月實現主營業務收入330多萬,區區幾百萬元,超過了公司2008年投產3年多來的營業收入總和,已經算是這個公司的「歷史最好水平」。

中航材的轉型面臨著種種制約,其中一個就是央企基因的問題——長期跟政府而非消費者打交道。一位航空業內部人士對南方週末記者表示,過去中航材是沒有採購渠道和銷售渠道的,因為採購主要是政府出面,銷售是讓航空公司認購,同樣是政府渠道。所以,要開展航材分銷新業務,需要重新建立採購渠道和銷售渠道。

因為經營業績不佳,中航材是否有必要存在,開始成為決策者討論的一個議題。此前,縮減央企數量、通過合併同類項等方式,保留行業前三,一直是國資委對央企改革重組的重要思路之一。

2010年7月,多家國內財經媒體報導了一則傳聞:中航集團可能收編中航材。一位內部人士對南方週末記者透露,之所以選擇由中航集團來重組,是因為國資委2009年度中央企業負責人經營業績考核A級企業名單,共有38家央企。其中只有中航一家民航系統的公司。

但最後重組沒有下文。

跟中航材關係密切的航科院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劉平透露,中航材之所以在2010年沒有被重組,依然是涉及到各種綜合需求。

「飛機交易有其特殊性,這在全世界很多國家都一樣。另外,如果併入中航,讓南航和東航都從中航去買飛機是不現實的。」劉平對南方週末記者說。

誰需要中航材?

中航材躲過了被兼併重組的命運之後,從2011年開始,通過啟動重點項目入手,尋求新的突圍。

該公司在2011年成立了飛機批量採購項目工作組、航材共享項目工作組、通用航空業務項目工作組、節能減排項目工作組、國有資本金經營預算項目工作組及業務信息化建設項目工作組。

其中,航材共享平台公司的建立被中航材當做重中之重,也是中航材願意著力宣傳之處。

航材共享是一個大市場。2011年末,中國民航在冊運輸飛機總數為1810架,相應的航材儲備資金數額巨大。按照空客公司的測算方法,目前國際上的航材儲備水平約為每架飛機240萬美元。目前,中國三大航空公司分別建立了各自的航材保障體系,又在各地重複建設航材保障庫房,這帶來了較大的投資浪費。

2012年7月21日,中國航材集團公司與三大航空運輸集團共同簽署航材共享平台建設合作框架協議。為支持中國航材集團公司航材共享業務,國資委和財政部批覆給予首期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支持,中航材宣傳部門負責人告訴南方週末記者,這筆資金大概是一億元。

但半年時間過去了,這一工作推進緩慢。「這個工作很困難,雖然航空公司都覺得這是好事,但大家都想做大而全的公司。」上述中航材宣傳部門負責人對南方週末記者說。

對於中航材傳統的飛機採購業務的發展空間,田保華認為,這兩年,國際形勢不是太好,國內經濟發展放緩,中國民航局的主要思路是控制飛機的引進。

「進了太多,空域不夠,飛行員隊伍跟不上,而且沒地方飛,目前全國50個大機場,十二五期間將有一半要飽和。」田保華說。

實際上,在國資委管轄的央企中,中國五礦集團原來壟斷著鋼鐵進口權,中化集團原來壟斷著化肥進口權,後來兩個市場都全面放開了,兩家央企也先後進行了轉型,而且都做得不錯。

但在曾經擔任過國務院國資委企業改革局副局長的周放生看來,在中國,飛機採購,不可能跟進口礦石,化肥、機床和汽車一樣全面放開市場。

周放生對南方週末記者分析說,觀察中航材是否還有存在的價值,以及在整機採購領域依然存在的主導權是否合理,要看它在飛機採購上能否比航空公司自己採購更划算。

目前,川航等多家中型、民營航空公司,由於每次買的飛機數量少,仍然是通過中航材採購飛機,以便獲得一定的價格優惠。

不過,這個優惠幅度到底有多少,外界不得而知。上述飛機銷售人員對此表示懷疑,理由是,春秋航空這樣的航空公司飛機需求很少,三大國有航空公司的需求卻很大。飛機製造商吃定了這個需求,就像鐵礦石供應商吃定了中國需求一樣。

中航材對此則不願置評,宣傳部負責人表示,這是核心商業機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3644

為什麼你應該投資比特幣?這是一篇關於比特幣的大軟文!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41878.html

【導讀】《為什麼你應該投資比特幣?》這是Tuur Demeester在比特幣2013大會上所作出的演講,既然是比特幣大會,那必然是對比特幣極度的鼓吹,但讀者也可以從中探索,比特幣支持者的邏輯,至於投資與否?請謹慎決定,以下為演講全文。

 

來源:cnBeta

 

今天討論的是為什麼我們要投資比特幣。首先介紹一下我自己。我是一份金融新聞郵件的作者(譯者realdos註:Tuur在其個人網站上發佈各種金融新聞:)。 之所以做這個工作,是因為之前有段時間,各種金融問題的新聞層出不窮,如歐債危機等,這讓我覺得很不安,不知道金融專家,學者是怎麼解決這個問題的,因此 我開始自己研究,並做成金融新聞郵件。

研究的方法來自於我從商學院裡學到的知識,我讀了很多歷史書,嘗試發現裡面是否有一些規律,能讓我理解眼前的狀況。 我同時認為,為了瞭解正在發生什麼事,單純從網上讀新聞是不夠的,你還必須親自去跟各種各樣的人交流,因此我在過去的幾年,非常頻繁的出差旅行,重點關注 拉丁美洲。我覺得拉丁美洲很有趣,在這段時期之前,他們發生了很多次的金融危機。因此我也去了很多次拉丁美洲,在2011年的時候,我在那邊的朋友告訴我 很多關於比特幣的事情。我也被他們的熱情感染了,做了很多研究。在2012年,我將比特幣納入了我推薦的投資貨幣名單裡。那時它才5美元,很明顯我們目前 幹得還不錯。

但我今天來談的是為什麼比特幣是一筆好投資,即使目前價格已經達到120美元。首先我先列下重點。我會先從投資者的角度,回答兩個一直以來對於比特幣最大的疑惑,然後是對經濟、金融領域的一些制度分析,最後我們會預測一下比特幣的未來價格。

 

第一部分:比特幣是一個泡沫嗎?

 

很多人在最近6個月才知道比特幣,他們看到的是一個巨大的漲幅,緊接著暴跌和恐慌。比特幣跟互聯網泡沫一樣嗎?它是不是要完了?納斯達克指數到今天還沒回到2000年的水平,比特幣也是嗎?

有趣的是,拿這個問題問一些比特幣的老玩家們,他們無一例外的都是聳一聳肩。他們早在2010年就見過一次泡沫了。然後2011年又來了一次,從1美元漲到了30美元,接著就是2013年的這一次。

所以很明顯,關於比特幣是一個傳統意義上的泡沫,這個想法是有問題的。首先看看經濟學上泡沫的定義:泡沫是指在一個明顯偏離內在價值的價位上的高量交易。

這裡的內在價值通常是某個比率,比如價格/權益比(P/E ratio)等,你看回曆史數據,然後發現目前價格處於一個泡沫區域,這就是股票市場的情況。但比特幣不是股票。首先要明確的是我們討論的是技術創新,加 密貨幣是技術創新,而我們知道的是技術的應用通常有一個S型的增長曲線,各種著名技術轉換為日常應用所需時間的曲線,VoIp技術的SkyPe同樣如此。

所以作為技術的比特幣,其增長圖形也應該類似,我這裡以MyWallet這個應用(可使用戶在線管理其比特幣錢包)的下載人數作為統計口徑,來看看相應的圖表:

有了以上這些事實,我們可以做一個簡單的邏輯推理:1.比特幣供應量有限;2.用戶數量在以指數速度增長;3.作為個人來講,要使用比特幣,必須購買比特幣。結論是什麼不言自明。

所以說,比特幣是泡沫經濟,這其實是個假命題。

 

第二部分:為什麼比特幣的價格波動如此之大?

 

首 先要承認一個事實,比特幣的價格波動或許將永遠存在,但價格波動並不妨礙人們接受比特幣。那麼比特幣波動的原因是什麼呢?我覺得有三點:首先目前比特幣市 場還是一個很小的市場,而這個市場有很多的投機者存在。由於人性中的貪婪和恐懼,必然會導致比特幣市場的一個上下波動。第二個原因我稱之為瓶頸效應。目前 比特幣市場還遠未成熟,而很多的交易所並沒有準備好進行巨額交易,我們看到很多交易所在價格波動的時候運作不順,而這也反過來加劇了價格波動。知道這點對 於一個投資者來說很重要,你需要知道你進入這個市場之後,是否有安全的通道可以退出。對於這一個問題我想有幾個辦法來解決:

1. 試錯。我們看到之前很多交易所成立,又有很多倒下。在這個過程中,企業家會不斷嘗試,不斷犯錯,直到找到最好方案。

2. 去中心化交易。

3. 最重要的長期方案,比特幣經濟長期增長,比特幣持有者以後將直接用比特幣與其他商家進行交易,而不需要轉換成法幣。歐洲中央銀行在他們2012年的虛擬貨 幣報告裡,也確認了這一點。他們在報告了提到比特幣大概超過了150次。報告稱,不排除在將來非銀行經濟(即比特幣)將更加獨立運作,而不需要與銀行產生 關係。

對於波動性我還想說一點,比特幣是一種商品,一種非常新的商品。歷史上有過很多新產品(比如19世紀發明的汽油)進入消費領域,可以看到汽油在剛發明的時候,其價格的波動性是非常大的,而這僅僅是一個年度數據的圖表,如果你看下月度或者每週的數據,其波動性會更大。而且汽油在早期的各地價格也不統一,這跟當前的比特幣也很像。所以長期來看,比特幣價格也會像其他商品一樣,進入一個穩定的過程。

但我不覺得比特幣會像汽油一樣進入一個下降區間,因為在過去一百年裡面,石油的供應量其實是大幅增長的。所以我覺得比特幣的價格最終會穩定在一個高位。

 

第三部分:舊制度與新制度

 

比特幣將來很可能將創造一個新的體制。我們看到在70年代之後供應量大漲,因為美國政府在1971年脫離了金本位制度,美元不再盯住任何商品,美國政府可以印刷任意數量的美元。而中央政府也任意的發行債務,導致了巨額的債務泡沫。

而且每十年,債務水平就翻了3倍。所以這完全是非可持續增長的模式。問題是,是否有一個爆發點?

80年代的拉丁美洲經濟嚴重倒退,其平均債務水平達到了GDP的80%。而2008年的南歐也是類似的水平,且4年之後的今天,其情況更加惡化。

還沒提更嚴重的衍生品危機。毫無疑問的這個泡沫終將破滅。

但關鍵是這個危機何時到來。因為作為投資者,我們更關心的是這個問題發生的時間,是下個月,還是接下來的幾年,抑或更遙遠的未來?

先來看看可能採取的措施,bail-out(外部托市)還是bail-in(內部救市)?

2008年的危機,各國政府採取的都是bail-out措施。從外部注資救活這些機構、銀行,將它們變成如同一具具的行尸走肉,但並沒有從根本解決問題。

而 bail-in,具體的定義我遲些再講。我先說一下,目前塞浦路斯的情況(譯者realdos註:即通過銀行儲戶的錢來救銀行)就是一個典型的bail- in,而我不覺得塞浦路斯將只是個例外。實際上,在金融世界,救市的行為並不是一個國家的財政部所能決定的,往上走你還會遇到國家央行,世界貨幣基金組 織,以及央行的央行FSB-Financial Stability Board這個機構權力非常之大,且得到了G20的授權(譯者realdos註:可上http://www.financialstabilityboard.org/members/links.htm,看看成員都是哪些機構,我國人民銀行等三個機構是其成員)。這些才是金融業的核心機構,這個事實很多人不知道。

在2011年7月的一份報告裡,FSB提出要在避免干擾整個系統運作和損害納稅人利益的前提下,解決銀行的問題。

注意這裡的措施,「解決銀行」意味著不是從外部救市,而是採用一種較為平常的手段令其破產。而不干擾系統運作,則意味著他們不願意其他國家,其他銀行因為某個銀行的破產而受影響,「不損害納稅人的利益」意味著不能使用國家財政收入。那麼他們提出的手段是下面的這句話:

內部救市,意味著不能動用外部的任何資金,而只能從破產銀行的內部來解決。那麼破產銀行資產負債表裡,其資產是固定的了,而債務也是不能動的,因此只有從所有者權益裡動手,所有者權益包括政府借給銀行的錢,其他銀行借給它的錢,以及儲戶的錢。這意味著有一天你醒來,打開電腦,登陸網銀,發現你的賬戶變成這樣:

85%的存款都被凍結了。這是今天這個時代發生的事,這是銀行對於其無條件兌現承諾的毀約。

回到那份2011年FSB的報告,他們根據這份報告作了很多操作指引。包括促使銀行破產等的這類措施,其具體的實現日期是2012年12月。

在2012年的12月份之後,FSB做了一個統計,以決定哪些地區的銀行將會需要用到Bail-in措施。

以上這些地區,要麼bail-in已經實施,要麼正準備開始實施。我又去了各個世界金融監管機構如IMF等,查詢關鍵詞Bail-in的數量。

我們可以看到,IMF這個金融世界的警察,正在全世界推行Bail-in政策。因此,與報紙電視等公共傳媒所鼓吹的不同。

這 看起來是一幅很灰暗的畫面。不過好消息是,烏云背後總有風景線(silver lining)每一次的變革都會出現新的替代品。當下人們尋找的替代品是流動性高的資產,以便能自由轉移,以及不能存在第三方風險,如現在的債券,股票甚 至某些法幣都存在第三方風險。綜上兩點,擁有這兩個屬性的資產是我們所謂的硬貨幣,如黃金,白銀,以及比特幣。這就是風景線。

可見,比特幣擁有成為金融避難所的功能。比如西班牙,在塞浦路斯危機前,願意交易比特幣的地點散列圖,數量大增。

在 阿根廷有很多人在挖比特幣,很多人接受比特幣付款,我的朋友用比特幣買有機蔬菜。順便說一句,我的這些圖表都是我阿根廷的朋友做的,我付給他們比特幣。現 在阿根廷的情況非常困難,金錢的轉移很麻煩,而在銀行的存款會因為高通脹而不斷縮水。如果明年或後年世界也遇到了阿根廷的這個問題,那麼比特幣將會遇到更 強烈的需求。

 

第四部分:比特幣未來價值

 

這個話題我想儘可能的充分論述,因為如果只是看我給出的數字,會覺得大到不可思議。

上圖是很著名的消費者行為學裡的一個曲線,上曲線表示最終使用者比例,下圖表示在產品的各個階段,使用者的具體類型。2011年我們有過一次聚會,那時大部分人都在討論怎麼把比特幣做成人人都可以使用的貨幣,那時應該處於第一個階段。而目前我們處於第二階段:

接 下來我們來看看可能出現的情況如果對沖基金將比特幣納入他們的投資組合裡,即使只有1%的份額,比特幣的價格將達到1230美金;如果阿根廷的人不用黑 市美元而改用比特幣,比特幣價格將達到2480美元;持有黃金的人將1%的黃金換成比特幣,比特幣價格將達到3500美元。

既 然到了這一步,我們再來考慮一些更宏大的遠景。假設比特幣有朝一日做到了大眾化,連你祖母都會用了,我們再來做一些推測:如果以後影子經濟(現金收入,毒 品買賣,色情交易等)的交易都採用比特幣,那麼比特幣價格將達到86000美元;如果比特幣取代了黃金,比特幣將達到340000美元;如果比特幣變成世 界的儲備貨幣,那麼比特幣將達到520000美元。

想 像一下,你今天有3個比特幣,明天就成了百萬富翁?你有3000個比特幣,你成了億萬富翁?所以你能看出這裡面的風險/回報比率有多麼的誘人。我的建議 是,每個人都應該有一點比特幣,即使是零點零幾個,我曾經對我的讀者說,投資你資產的百分之一到比特幣裡, 現在他們的比特幣資產已佔到他們總投資組合的25%了,而且因為他們把前期投入的錢取出來了,所以現在是零風險的一筆投資。

以上是關於比特 幣的內容,但加密貨幣的市場遠不止比特幣這種貨幣。目前還有近1000萬的比特幣沒有挖出來,市價10億美元,而隨著比特幣價格的攀升,挖礦市場大有可 為。此外還有比特幣股票交易所,目前處於初期階段,但已有幾個很不錯的公司,從小規模開始,現在市價已超過2500萬美元,他們用比特幣派發股息,每年回 報高達25%;此外還有比特幣債券市場以及山寨幣市場。山寨幣目前還很小眾,但說不定在將來會有天才開發出基於山寨幣的應用,而我也十分看好他們的前景, 目前他們的市值相當於比特幣的3%-5%,未來可能會達到10%。為什麼?就像網絡世界有facebook也有其他小眾社交網站一樣,世界上總有人會有一 些特殊的需求,需要山寨幣才能滿足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6394

【每日一黑馬】80後IT包工頭劉光琳的大生意:販賣人才年入數千萬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42932.html

【導讀】北大青鳥是中國最大的IT培訓機構,文思海輝是中國最大的軟件外包服務提供商。而假如把北大青鳥和文思海輝的商業模式結合在一起,會擦出什麼樣的火花?而這正是1984年出生的劉光琳所暢想的,他的大連沅鉑科技是一家做免費IT培訓+人才外包的公司,創辦兩年來年收入已經達到數千萬元,員工達到五百多人,他也是黑馬大賽大連分賽的角逐者。

無疾而終的首次創業

2007年,23歲的劉光琳畢業於東軟信息學院,但認為軟件公司生活比較枯燥的他並沒有承襲既定的IT民工生涯,而是開始了自己第一次創業冒險——在大連做一本給外國人看的雜誌,這本小有名氣的雜誌讓他認識了不少外企高管並帶來了投資,但最終卻無疾而終。

「這群外國人純粹為了興趣而做,不想雜誌有什麼樣的商業模式,但我要賺錢養活自己,所以這個問題上我們有很大分歧,2008年10月我索性就把雜誌徹底賣給了他們​不管了。」

​之後,自感有點苦悶的劉光琳在廣州休養生息了一年,於2009年10月重返了曾經折戟的大連,苦於創業無門的他也開始重新打量自己的老本行——軟件外包業。而此時,他就發現了軟件外包行業存在的一個弊病,「因為人才比較稀缺,這個行業整天要琢磨去挖人,但是人才資源是有限的,總有一天會變成一個無人可挖的局面,或者是把用工成本提高到很高的高度。」此外,在他看來,北大青鳥這些IT培訓公司存在一些問題:首先人才進入是沒有門檻的,只要有錢就能去;其次,只負責培訓不管分配工作。

「北大青鳥+文思海輝」

而這種觀察也直接孕育了劉光琳自認為比較新穎的商業模式——「免費IT培訓+人才外包」,有點類似「北大青鳥+文思海輝」的模式。於是,2010年5月,26歲的他又開始了第二次的創業之旅——大連沅鉑科技。

所有軟件外包公司都面臨著兩個核心點:項目資源和人才資源。概莫能外,作為軟件外包公司,大連沅鉑科技也面臨著這兩個問題,不過在劉光琳看來,自己在解決人才資源上有著殺手鐧。「我們的培訓都是免費的,最長的達一個月,不過招收學員有學歷等一定的門檻,而承接外包的項目也就解決了他們的出口問題。」 在劉看來,這是自己的培訓業務最有特色的地方。此外,大連沅鉑科技的老師一般都是項目上的成員,相對比較實戰。而對學員來說,大連沅鉑會一直免費培訓他們到上崗為止,這使他們對公司產生了一定的歸屬感,不過期間學員違約的話,則需要支付賠償金。這讓劉取得了人才存儲的同時,也頗為戲劇性幫他贏得了第一個項目資源。

「2010年,我談成了第一個客戶柯萊特集團,我就去跟他說,我手上有很多人才可以幫你做項目,基本上沒到一個小時就談妥了,因為那時候我正好積累了很多學員。」

而此後的成功也水到渠成,劉光琳開始在深圳、上海、北京和成都等地開始複製這種模式來拿項目,他現在已擁有華夏、中興和武鋼集團等30多家大客戶。伴隨而來的是員工人數的劇增:2010年年底220人,2011年年底300人,2013年6月500多人。

盈利模式:賺差價

與傳統的軟件外包公司一樣,不管派遣到哪家公司,所有的員工都是和大連沅鉑科技簽的一紙合同,而劉光琳賺取的也是差價,「比如花旗銀行給我派遣員工的工資是1萬元,我可能只給他發7000元,剩下的3000元就是我的利潤。」在劉光琳看來,自己的員工應該能夠理解這種差價行為,「因為我的培訓是有成本的,課程研發是有成本的,更重要的我給的工資是跟社會水平保持一致的,並沒有盤剝他們。」

此外,劉光琳還不得不支付另外一個成本——員工過渡期的工資,因為不是所有的員工都能在項目結束後立馬過渡到下個項目,有2%—3%的員工最長需要兩個月的時間才能結束過渡期。而期間,劉依然需支付員工每月1800元的最低保障工資,對於一個初創公司來說,這是一筆不菲的支出。

長不大的煩惱

「我們緩步發展是沒有問題的,但如果想擴大規模就不容易實現。」與大多數2B企業一樣,劉光琳也面臨著長不大的煩惱,而在他看來,這多少源於現金流的限制,自己不敢把所有的錢投入到一個地方。同多數外包公司一樣,大連沅鉑科技也面臨著賬期的問題,員工工資是每月發一次,但大多數項目是長達半年甚至一年才借款,所以只能用上個項目的錢來養下個項目。

不過,在擴大公司規模這一問題上,劉光琳流露出一種淡然,「我們存在資金緊張的可能性不是特別大,因為我們知道在什麼階段做多少的量,所以我們對資金使用情況是有一個基本保證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9307

高朋網的大結局:1年9個副總離職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45770.html

這九名已經離職的高管名單如下,離職時間上無先後順序。

市場VP溫京軍、銷售VP謝宥林、技術VP王永祥與姚立強、高級VP趙一、行政財務VP石磊、客服VP吳超、分管部分區域銷售的VP林鐘潤、以及騰訊派過來的QQ團購技術負責人ivan。

我們綜合了多位內部人士提供的信息,將高朋網這一年多發生的故事和運營情況向讀者呈現。

為方便閱讀,核心內容以問答式呈現。以下僅為一家之言,不代表我們的觀點和立場。

Bianews:9位高管離職情況是否屬實?原因是什麼?

消息人士:屬實。這一年多來,相繼發生了很多人事變動。我們作為公司的一員,對這樣的情況也非常的痛心,本該屬於共同創業共同打拚,但現在已經各奔東西。

Bianews:是因為9位高管業務和素質出了問題還是?

消息人士:正常來說,一個兩個這樣的高管業務有問題可以理解,但他們9位高管同時都出了問題,這本身就很難讓人信服,這是不可能的事情。

Bianews:你覺得核心原因是什麼?

消息人士:CEO林寧根本不懂團購業務,他本身是半路出家。但這其實也沒問題,做企業你是要聚人,共同創業,各司其職。但從2012年開始,林寧已經聽不見任何意見,始終堅持自己的看法,下屬如有頂撞和不同意見,將被打入冷宮,不再和你做任何溝通。從內部管理來講,經常莫名其妙發生這樣的事情,你突然被通知你部門明天會來一個總監協助你工作。林寧一般會說,這個人我費了好大勁才挖過來,你們要好好的相處,有了他,我們這事兒就成了。但實際上,經過兩三個月的磨合,很多塞進來的員工無法達到預期,然後又開始這種更換。

Bianews:你是說問題的核心在於CEO林寧?

消息人士:我們是這麼認為的。不懂業務你可以找懂業務的人來抓,放權,但他又不放權,什麼都要控制。從2012年開始,他每天琢磨的不是業務與規劃,而是研究毛選和個人威望的樹立,和高管很少有溝通,個人內心開始膨脹。

Bianews:投資方不可能看錯人和看錯業務吧?

消息人士:說實話,高朋網的兩個主要投資方,一個遠在美國海外,美國總部已經自顧不暇,中國區業務也就停留在匯報階段。一個是中國富主騰訊,團購這點塊八毛的業務根本不看在眼裡。

Bianews:經過這麼多輪融資,高朋網股權結構是怎麼樣的?

消息人士:機構大股東是Groupon、騰訊、聯想等,林寧和另外一個孫姓創始人現在最多也就7%-8%的樣子。聽說那些高管一直到離開,都沒有拿到一分錢的股票和期權,更別提我們這些員工了。

Bianews:目前高朋網運營數據如何?

消息人士:每月淨虧損在1500萬元左右。目前還剩下不到10個分站。這兩年,基本上是拿融資沖業績,但內部混亂和消耗使得一直原地踏步。

Bianews:你剛才說的內部管理混亂是什麼意思?

消息人士:舉例來說,高朋內部運營有一陣劃分為B1和B2運營部,雙方運營理念不一,但這對財務、法務、售後等職能部門來說,一個班子要應付兩套一模一樣的編制,但風格和體系都不一致。

Bianews:內部員工情況如何?

消息人士:據我瞭解,高朋網未來將把全國員工縮減至500左右,員工都希望被優化。一個連高管都不尊重的公司,更別提普通員工。

Bianews:縮編裁員的背後是指資金出了問題?

消息人士:據上海那邊的同事說,目前賬戶上不超過3000萬人民幣左右,目前每個月的虧損在1500萬元左右。所以,現在一個是節流,另外是開源。從哪裡開源?林寧還想從大股東Groupon身上搞到融資。

Bianews:業務這麼大的虧損,大股東Groupon這麼好忽悠?

消息人士:Groupon現在也就聽聽匯報,對中國具體情況也完全不瞭解,而騰訊根本也看不上這塊業務,一直無所謂。現在林寧採取的辦法是沖上海的業績,包裝上海的銷售額去向大股東融資。講的故事是,你看我現在在上海做到了第一,如果有了這筆錢,我很快會將成功模式複製到全國。Groupon一看書面報告,還真是這樣,可能二話不說,那邊又注資2000萬美金過來了。

問答結束。

這確實是一個奇葩的網站。從F團創辦成立,再到與騰訊和Groupon合資的高朋網合併成新高朋網,兩個巨頭支持的網站甚至沒有殺進中國團購五強,投資機構中還包括聯想投資,騰訊還送上了自己的QQ團購業務。

大浪淘沙,高管飲恨。

一年之內九大高管離職,是公司業務出了問題,還是內部管理出了問題,經歷的人才更清楚,外人無從下結論,我們只是綜合相關信息,請讀者自辨。

我們也不止一次接到高朋網內部人士的留言,說現在高朋網已經重新上路,開始為商戶提供微信賬戶開通運營的事情,過往歷史就翻過去吧。

翻過去也好,但留下的經驗教訓,卻足夠深思。

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因此,這篇文章將作為高朋往事連載之大結局,就這樣結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8022

【每日一黑馬】友寶:當售貨機遇見O2O 年入8億的大生意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49102.html

2006年,完成帆船環球航行的新浪無線總經理王濱如何也想不到,4年後自己做起了傳統的自動售貨機生意,並且還做得如火如荼。

2010年底,一位「小弟」找到了在投資行業混得不錯的王濱,開口就要50萬元投資,而他的項目只是一個想法:用互聯網改造傳統自動售貨機。不久,在看到樣機後,王濱覺得項目有點意思,便投了500萬元,後來他就成了這家公司的全職CEO,再後來他又拉來了銀泰集團董事長沈國軍和漢庭酒店創始人季琦參與投資,這家公司的名字就是友寶。

為了學習傳統的自動售貨運營,王濱收購了廣州東吉,一家業內排名前五的自動售貨機運營商,還挖來了上海米源的總經理來管理線下運營。至2012年年中,友寶基本形成了從採購到物流配送,再到移動支付的商業閉環。

在王濱看來,友寶自動售貨機不只是一台售貨機,更是一台智能云終端。由於採用了互聯網的云技術,友寶可同時管理所有售貨機的軟硬件狀況,監測機器內的產品種類和數量,極大提高了補貨效率。

此外,友寶還研發了櫃門式售貨機(由一組自動櫃子+一台無線終端組成),用戶可在友寶的App裡下單支付,也可通過微信掃二維碼支付,不僅避免了傳統貨幣的弊端,還能把顧客細分得更加準確,以推送優惠信息和廣告。而大顯示屏既可以讓顧客在等待取貨的過程中玩遊戲,也可以讓商家投放廣告,增加收益。

「其實友寶還是一個互聯網項目,只不過它是在一個非常傳統的行業上長出來的」,王濱否認自己做的是線下生意。他認為,友寶做的是O2O生意,只不過不是傳統的Online to Offline(先有線上用戶,然後落地),而是Offline to Online(先有線下服務,然後再延伸到線上)。

目前,友寶主要收入來自零售,隨著機器和互聯網用戶的增多,王濱對未來充滿了憧憬,他理想中的收入構成是:30%零售+20%廣告+50%電子商務。

而至於為什會打起電子商務的算盤,王濱的回答是,「我在北京有一萬個網點,這就相當於我有一萬個智能終端,而這又相當於我有一萬個取貨點,再加上自己的物流,做電子商務很簡單。」在他的描述中,友寶電商的模式很簡單,用戶可在友寶App客戶端購買商品,之後友寶的物流員會將商品放置在離用戶最近的機櫃式售貨機中,然後用戶憑取貨碼拿貨。

目前,友寶已經完成了6億元融資,其中大部分花在了硬件上,因為一台售貨機的價格就近3萬元。2011年友寶的收入約有2000萬元,2012年就激增到2億多元。隨著前期積累的作用開始顯現,王濱預計友寶今年收入將達到8億元。

北京友寶科斯科貿有限公司

創始人王濱
成立時間2010年
所在地區北京市
員工人數1000人以上
主營業務自動售貨機運營
2012年營業收入2億元
融資狀況已獲3輪融資,總額6億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4316

【每日一黑馬】愛調研:將調研搬到線上 熬出來的大買賣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49606.html

【導讀】愛調研是一家調研公司,不同與零點調查和益普索等傳統調研公司,它是基於互聯網的在線調研平台。愛調研一手抓用戶,一手抓客戶,通過愛調研社區、問卷網和iSurveylink系統三個產品將線上調研做得有聲有色:2012年營收兩千多萬元,並獲得千萬元級別的投資。以下為愛調研聯合創始人向守軍的口述。

2007年,我偶遇一個在歐洲做在線調研的朋友,因此也得到了一個創業靈感——線上調研。很多公司都有做調研的需求,但是傳統調研方法成本高,週期也很長,如果我們能讓它簡單方便,肯定會有市場。於是2008年,我便和朋友投資了200多萬元共同創辦了調研社區「愛調研」網站。

目前,我們公司有三個產品:愛調研社區、問卷網和iSurveylink 系統。愛調研社區是樣本庫,問卷網是一個免費的問卷設計製作和分發的平台,能夠滿足公司和個人的普通需求。而iSurveylink 系統則是升級版的問卷網,能夠做根據公司做定製化的問卷服務。我們有300多家付費企業用戶,比如美特斯邦威、萬達和海爾等,其中有些是長期合作的,有些只合作一次。

相對於傳統調研公司,我們有三大優勢。首先,我們利用了互聯網覆蓋量大的特點,成本小了很多,幾萬塊前就可以完成一個調研,而很多調研公司每單至少要50萬元。其次是速度比較快,傳統調查找人的過程就很漫長,而愛調研則可以提供一個人群庫,能很快地出分析報告。第三,我們建立了問卷庫讓專業的東西更加普及了,很多專業的人願意把自己的問卷共享出來,這樣也提高了行業的整體水平。

2008年至2010年,我們通過和其他網站搞聯合註冊,愛調研社區一下子吸引了兩百多萬用戶。因為是商業調查社區,現在愛調研社區和問卷網活躍度不是特別高,它們的UV分別是6萬和3萬多。我們現在也正試圖讓用戶「動起來」,一方面會給做商業測試的用戶一些獎勵,比如積分和獎勵話費。此外,我們提供了趣味測試的內容,以黏住更多用戶,而用戶自己也可以發起簡單的投票。

我們的現金流主要來自兩個部分:iSurveylink系統和愛調研社區。其中前者佔營收總額的40%,盈利模式就是把定製軟件賣給客戶,每套的價格從十萬元到幾十萬元不等。後者約佔到營收總額的60%,盈利模式就是根據用戶註冊信息找到符合客戶要求的調研用戶,然後按人頭收費。

因為團隊人數的侷限,傳統調研公司的瓶頸在於自己無法服務更多的客戶,這意味著5000萬元就是它們的天花板。而愛調研的瓶頸在於如何快速地讓大家瞭解我們,這很就像5年前的網絡購物,大家不願意花錢在網上買東西,因為覺得不安全,而現在你不在淘寶上買東西都覺得不好意思。至於如何讓企業接受新事物,我們就一個解決途徑——不厭其煩地敲門拜訪。以前在好耶做媒體總監時,我接的單子都是幾百萬元起,如今五千塊的項目,我也會親自去談,以讓客戶充分感受到誠意。

創業五年來,我感受最大的一個字就是「熬」,特別是做企業服務的公司更要能熬,否則就掉隊了。線上調研是一個新興事物,而中國公司接受新事物的速度又非常慢,所以這就需要時間來醞釀市場。但是我們有耐心,因為隨著競爭地愈發激烈,調研需求肯定越來越多。2008年我們沒收入,2009年收入也就幾十萬,但是我們熬住了,如今愛調研每年有兩千多萬元的收入,並開始盈利,2012年還獲得了千萬元級別的風投。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4682

【每日一黑馬】樂博樂博:教孩子玩機器人的大生意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55703.html

樂博樂博主要針對五六歲兒童。與傳統的機器人課程的最大區別在於,樂博樂博將一套機器人程序匯入圖片電子卡中,讓孩子根據圖片內容來選擇讀卡、控制機器人的運行,提高了課程的樂趣,並且允許孩子將教具帶回家,家長可以通過指南手冊引導孩子學習。雖然一些機器人設備還是採用韓國的產品,但是整個機器人培訓的課程開發均由公司自主完成——公司成立前與一些幼兒園進行合作,用了將近兩年時間把課程打磨成型,還出版了多套教材。「這是我看家的東西。」侯景剛說。

樂博樂博的整體收費大概是同類機構的1/3~1/2,這樣的價格優勢得益於侯景剛控制成本的一些小策略:在店址選擇上,青睞高價商業區的對面或者附近,「好找就行」;將銷售的小部分提成攤給老師,調動了老師的積極性,客戶滿意,續費率明顯提升。

樂博樂博2011年8月在北京開了第一家店,之後拓展到16家,目前開始以上海新開的3家店以及21個加盟城市來嘗試跨區域擴張。他們的規劃是逐個城市做直營連鎖,這樣在跨區域的管理上不需要花費太大精力。公司現有150人,高管均來自國內大型教育機構,有豐富的行業實戰經驗,主要的挑戰來自讓用戶和市場理解機器人教育,明白其重要性。侯景剛說他們一直在做這樣的努力:「好多本來都要倒閉的小型機構,因為我們的努力反而能夠招到不少學員。」

黑馬導師李學凌點評:機器人培訓,其實對小朋友是必要的,隨著課程研發能力的提高,我覺得它還會有很大的市場份額。它還有個優勢是不需要老師盯著每個人,否則毛利率就上不去,到一定階段就要虧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014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