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王建宙:人、數據與機器的對話

2013-06-03  NCW  
 

 

生產方式正在發生繼工業革命後的大變革,也會因之出現明星級的新企業

【對話背景】

5月28日,當財新記者來到位於北京金融街的中國移動集團辦公大樓專訪中國移動前董事長王建宙時,仍是一幅白襯衣、黑西褲“職業裝束”的他,開門迎接的第一句話就是: “只要一想到人、數據與機器之間的關係正在發生的變遷我就很興奮。 ”與王建宙一樣,許多企業領袖都看到了互聯網正在超越消費互聯網的階段帶來生產方式的新革命。正如GE 董事長兼CEO伊梅爾特在談到工業互聯網概念時所說: “一個開放、全球化的網絡,將人、數據和機器連接起來。工業互聯網的目標是升級那些關鍵的工業領域。 ”從2009年開始,王建宙幾乎每逢重要場合必說這場正在發生的生產方式革命。連續三年,他的“兩會”提案都涉及這一主題。

他還在2010年9月國際電信聯盟(ITU)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聯合舉辦的寬帶數字發展委員會上,舉手十幾次申請發言,力主將相關內容補充到寬帶發展議題中, 終獲主辦方採納。2012年3月已經退休的王建宙仍在積極擔任著這場 革命的推動者角色。

這場革命的起步,可追溯到上世紀90年代末期ITU提出物聯網概念,指通過二維碼識讀設備、 射頻識別(RFID) 裝置、紅外感應器、全球定位系統和激光掃描器等信息傳感設備,按約定協議,把任何物品與互聯網相連接,進行信息交換和通信,以實現智能化識別、定位、跟蹤、監控和管理的一種網絡。

到今天,這場革命早已脫離概念,切實提高著企業的生產效率,改造生產方式。如伊梅爾特所說 : “如今在全世界有數百萬種機器設備,從簡單的電動摩托到高尖端的 MRI(核磁共振成像)機器。有數萬種複雜機械的集群,從發電的電廠到運輸的飛機。有上千種複雜的機器網絡,從供電網到鐵路系統,這些網絡把機器和它們的集群聯繫起來。

這是一個龐大的物理世界,由機器、設備、集群和網絡組成,能夠在更深的層面和連接能力、大數據、數字分析相結合。這就是工業互聯網革命。 ”我們與王建宙對話,解讀這 場革命。

【對話摘登】

財新記者: 在這場超越消費互聯網,直接改造生產方式的革命中,中國處於怎樣的發展階段?

王建宙:互聯網從人與人的溝通擴大到人與物,物與物的溝通。這不再是一個概念,在中國也已進入快速發展階段。

我印象最深的是看到它在農業方面的應用,可以用革命兩個字來形容。新疆石河子正運用這類技術進行農業滴灌,給每一株莊稼配備滴管,你可以控制什麼時候給莊稼滴水、滴多少水。如果改成人工,簡直難以想象,但現在可以做到,這種滴灌技術可以節約50% 的水資源。

中國移動曾親身參與這個項目。

財新記者:這類應用令人印象深刻,但似乎並未被廣泛使用?

問題在哪裡?

王建宙 :確實如

此。展覽時展

示的這類應用

很多,但真正

應用的規模還

比較小,仍停留在千萬元級別。

規模化運用要解決三個問題。一要從思想變成行動,現有技術、網絡發展的條件都已具備 ;二是必須解決規範、標準問題 ;三是解決安全問題。比如,一旦我的設備聯網,如何防止別人也可以指揮我的設備?沒有安全保障,怎麼敢用?

物聯網這套技術包括三個層面,一是感知層,即通過傳感器就可以知道物體的溫度、濕度、速度、震動等特性 ;二是傳輸層,即感知的數據要傳送到網絡 ;三是應用層,指經過智能處理的數據,可通過新的方式加以運用。經過多年積累,這三層的基礎條件都已具備。

工信部還給每個運營商分配了專用號段。

大規模應用的障礙中,成本是一個,但不是主要障礙。整體來講,新技術的發展反而會降低成本。

財新記者 :怎麼看大數據與此的關係?

王建宙 :近年來IT 領域出現的新技術,如4G、雲計算、3D 打印、大數據等,都是推動互聯網與新工業革命相結合的發展基礎。

跟大數據結合起來,可以把數據的使用面擴大好幾個數量級。可以通過傳 感器與計算智能的結合,把發生在機器、建築物、道路甚至動植物上的速度、位置、溫度、濕度等各種數據進行提取、傳輸和集成。大數據的整體性、實時性及通過集成和分析產生價值的特性,有明顯助推作用。整體性,即通過強大的數據處理能力,對現實中發生的數據全面調查,而非抽樣調查。比如可以通過對司機隨身攜帶的手機與基站切換,算出每輛車的行駛速度,而不用抽樣調查取平均值。實時性,則是指大數據可以利用強大的計算能力對各種數據進行實時處理。

通過集成和分析提升價值,就是對無處不在、無時不發生的數據進行集成和分析後,可以挖掘提煉出新的數據源,使之成為類似資金、礦石、石油那樣有實際價值的新資源。

財新記者 :這種全新的生產變革到底能為我們帶來什麼?

王建宙:未來的變化體現在兩個方面。

一方面,生產方式會發生繼工業革命後的再次大變。當所有機器和裝置都裝上傳感器和傳輸模塊後, “人與機器的對話” “機器與機器之間的對話”就可以變成現實,遠程控制、實時管理、自動操作都不再是想象,這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成本、節省了資源 ; 另一方面,現代生活方式也將延續變化。比如說,當我們乘坐電梯突遇事故時,不需按緊急呼救鍵求救,電梯會自動檢測出問題並主動安慰你 : “請不要動,保持鎮靜,我們立刻來修。 ”實際上,這場新的革命,實質就是將智能賦予物體。當物體有了智能後,可以實現人與物、物與物之間的對話。

我覺得首要目標是,讓這個網絡跟手機網絡一樣大。

財新記者 :工信部和財政部一直通過專 項資金推動這場變革,各地政府也出台了扶持政策,但執行中有問題,你認為 應該政府主導還是市場主導?

王建宙:政府的支持與協同、市場的驅動這兩種力量都很重要,但總要有個過程。現在各級政府非常支持,企業積極性也很高。

財新記者 :主要市場參與者都有哪些?

王建宙:應從感知層、傳輸層、應用層三個方面來看。在傳輸層,電信運營商起到重要作用,目前主要是依靠電信運營商的無線網絡 ;感知層需要依靠各類IT企業。

在這個領域,很多企業特別是中小型企業可以發揮更多作用;應用層主要是軟件開發商,它們利用現有的數據開發出很多應用。

財新記者:這對電信運營商來說意味著什麼?

王建宙:這對於電信行業來說不是簡單 的增值業務,它完全是一個新的市場。

從電報到固定電話再到移動電話,在計算普及率時會採用每百人擁有數。大體上,當每個辦公室或家庭都擁有電話時,固定電話數量接近飽和 ;當每百人有100部手機的時候,移動電話也接近飽和 ;但這張新網絡的使用普及率可能達到每百人1000個接入。這對電信行業的發展來說意義重大。

財新記者 :誰會主導新的產業鏈?

王建宙: 前兩個層次是硬件,還是網絡。

我個人認為,最重要的還是開發出應用來。整體來說,這三個層面都是為用戶服務的,用戶才是主導者。我說的用戶不是具體的個人,而是廠商,比如說車聯網,現在就是汽車製造廠商在主導。

確實,目前這個領域還沒有看到品牌企業。但是,未來這個行業一定會出現明星級的企業、規模化的應用。隨著大數據的深入推廣,我預計在相關產業里可能會產生一批專門做數據分析的新公司,這些數據分析公司可以像管理咨詢公司一樣為企業、為用戶服務,使其數據體現出價值。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6921

王建民老戰友 翻身房仲冠軍店長


2013-06-24  TCW  
 

 

六月十二日,端午節上午,沉潛多時的王建民,重新站上久違的美國職棒大聯盟投手丘。他的背水一戰,台灣球迷感同身受;其中,有一位特別不同,他是與王建民相識二十四年、一起長大的好朋友,永慶房屋南京建國店資深店長蔡孟龍。今年,對王s建民和蔡孟龍來說,都是再起的一年。

連字都不太會寫》兩百字開發信要花一小時

第一季,永慶房屋各店業績揭曉,蔡孟龍率領的南京建國店以二八○%的達成率、總銷超過五億的成績,首次登上二百五十家直營店第一,讓他成為實至名歸的冠軍店長。但很少人知道,十年前,他放棄棒球、在房仲業從零開始,這條路,走得不比王建民輕鬆。

十三年前,懷抱著對王建民的祝福,蔡孟龍看清自己在棒球界的發展有限,選擇離開,投入房仲業。但進入永慶房屋的第一天,他便發現,打了近二十年棒球的自己,和現實社會已經脫節。

「我那天才知道,中華民國竟然有《民法》這種東西!」課程上,蔡孟龍幾乎是「鴨子聽雷」。更慘的是,對過去只顧打球、不習慣寫字的他來說,就連一、兩百字的客戶開發信,他都要花上一小時完成。

「那時,很多同學都已經是職棒選手,什麼都還沒做就有一百萬的簽約金入帳,而我卻只是到處按電鈴的無名小卒……。」蔡孟龍坦言,那是人生中最辛苦的時期:白天,當別人選擇用最省力的方法開拓業務時,他只懂得土法煉鋼;例如,挨家挨戶按電鈴、找屋主時,其他業務通常試了幾次,沒有回應後就放棄,他卻會一直站在門口,一路「往上按」,按到其他樓層有回應為止。寫開發信時,針對同一位屋主,其他業務能寫三封就算勤奮,不擅寫字的他卻寫到近二十封。

連寫十八封信》誠意攻下七成老闆級客戶

他不鬆手放棄,也因此等到生命中的貴人。

「沒有人寫過十八封信給我,只有他!而且每封內容都不一樣!」十年間,將金額超過十億、近二十個物件都交付給蔡孟龍處理的林清曜,便在他的「誠意」攻勢下大受感動。

蔡孟龍的老實與虛心受教,不只打動林清曜,也因此接觸到許多上市櫃公司老闆,現在,客戶中仍有七成是買得起六千萬起跳豪宅的企業主。光靠這十幾二十位的VIP客戶,就足以讓他在三十歲前成為永慶房屋業績前三名的經紀人,年收入達三百萬。

但是,要讓有錢人滿意、持續回流,當然不是容易的事情。蔡孟龍說,VIP客戶資訊多、時間少,挑選房仲的標準也嚴格,所以,第一次接觸時,他就把對方需求如預算、偏好、是否重視風水、工作地點等資訊都掌握好;甚至透過到家拜訪,理解客戶喜歡的格局、朝向,並觀察拖鞋數,了解家庭組成,「我遇過一家七口,想找三房,但一直沒看到滿意的;直到我建議買兩房各兩戶,他才驚覺這更適合他們!」「不只客戶想要的,你連他『需要』的都要準備好。」

因此,在實際帶看前,蔡孟龍除了針對需求尋找物件,還會先把附近預售屋行情、同棟成交價全部整理清楚,豪宅客在意的「鄰居名單」也一併備齊。除此之外,他還會額外帶看其他行政區不同價格的類似物件,讓客戶比較優缺點,「服務有錢人一定要功課做足,把所有可能被問的問題都準備好,因為他們最討厭聽到『我不知道』,而且,介紹物件,一定要先說『缺點』!」

林清曜分析,許多經驗豐富的買方早就看清業務員的把戲,所以,他們需要是透明的資料、誠實的服務,但很多房仲卻做不到,只想「高來高去」,顯得更不專業。

一度迷失揮霍成性》長官深夜懇談救了他

不過,不到三十歲就迎來人生「好幾桶金」的蔡孟龍,卻也在財富自由的同時,開始迷失自我。

「那是我人生遲來的叛逆期,」蔡孟龍說,由於從小在絕對服從的球隊裡長大,所以,當名利、自由一應俱全時,他突然失去了努力的動力,「買賓士、月花二十萬、一年出國四、五次,覺得『反正我是明星,有什麼不可以!』」

蔡孟龍透露,那段時間,他的業績剩不到三分之一,高層甚至有意讓他離開永慶,但都被當時的店長、現任永慶房屋店面事業部經理鄭朝鶴一手擋下,「直到我財務出現狀況、店長不只一次深夜到宿舍樓下懇談,我才慢慢清醒過來。」

半年後,他重回第一線按電鈴、寫開發信,並在鄭朝鶴引薦下晉升店長、開始為別人負責;學會從球場上的MVP,變成冠軍隊伍的總教練。

「如果要說我從王董(王建民)身上學到什麼,絕對是『不放棄』的精神,」他說,回首過去十年,如果他放棄寫第十八封信、店長放棄開導他,便不會成就現在的自己,一如王建民為了爭一口氣,要在大聯盟拚戰到最後一刻一樣,只要不放棄,什麼都可能發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0337

與百姓網王建碩談分類網站:下一家市值十億美元的公司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44067.html

最近我有機會與百姓網創始人王建碩聊聊他的創業經歷。數年前我曾經採訪過他,當時他還是在做客齊集,一家eBay旗下的中國分類公司。8年來,這家公司經歷了2006年中國分類網站的瘋狂,競爭對手一度達到2000多家,其中不乏微軟,google這樣的大佬;也經歷了2008年分類網站的衰退期,中國分類網站減少到20幾家,直到2009年它和另外2家網站形成了很明顯的第一梯隊。

客齊集也更名為百姓網,從當年eBay的全資子公司,轉變為eBay,金沙江創投,標竿資本(Benchmark Capital),特納亞資本(TenayaCapital)等國際頂尖資本機構投資的創業公司。

這家公司與競爭對手有著完全不同的行事風格,在競爭對手紛紛成立子品類事業部,深挖行業商機,廣招人才的時候,他拒絕開設事業部。對手公司已經擴張至近萬人,他的公司至今才只有52個人的精英小團隊。三家網站表面上的功能相似,背後是效率和成本的巨大差異。

最近他剛剛做了件看上去挺瘋狂的事兒,一手砍掉了一項利潤豐厚的新業務。原因是他認為那個業務「不夠平台」,不符合整體方向。

王建碩心目中百姓網的未來是什麼樣的?

問:你現在是在拒絕賺錢?

王建碩:我們沒有拒絕賺錢,我們是在拒絕賺小錢。

百姓網的夢想是連接所有生活需求。我們是一個信息發佈的平台。我們只做生活服務的信息:二手買賣,二手車,房產租售,工作,生活服務,交友,同城活動,寵物等。我們只是在這個領域內連接需求。

你把他想像成一個公告欄,這個公告欄的生意就是我們的生意。一個數字化時代的公告欄。

問:那你們的盈利模式是?

王建碩:首先,百姓網是給老百姓服務的,為個人用戶服務的。所以所有的用戶每個月可以在所有類目下免費發送兩條信息。

這個限制很合理,對於個人而言,一個月可以賣兩個沙發,賣兩個二手車,租兩個房子,招聘兩個員工,找兩份工作,或者找兩個女朋友。我認為這對個人而言是足夠了。但這對商家而言是不夠的,他們如果想獲得更多的資源,就需要付費。我們通過提供付費發佈、付費刷新、置頂的服務來收費。付費發佈解決多發信息的需求,付費刷新和置頂都是讓信息往前排,讓更多人看到。

但是如果付費的人比較多怎麼辦呢,我們就會通過競價來控制,直到供需平衡,這樣也能保證商家效果和用戶體驗。買的人少就便宜,買的人多就貴,百姓網不參與定價。付費發佈和刷新都是一毛錢起,最熱門的二手車等類目可以競價到20幾塊刷新一次。

問:這其實是一種媒體的收費形態?

王建碩:公告欄本來就是一種媒體形態。在美國,中小報紙主要的營收全是靠分類廣告,只有《紐約時報》之類的大報紙才會有品牌廣告。所以當Craigslist出來,這些傳統媒體一年丟失了幾十億美金的廣告收入。

你說的沒錯,我們就是一種媒體商業模式,但這個模式和媒體品牌廣告不一樣,百姓網上全是交易信息,所有用戶上來就是看這些信息的。

問:為什麼抵制把商戶引入到百姓網中來呢?

王建碩:我想要做的百姓網是為老百姓網服務的,我期望讓個人用戶直接面對面交易,過多的商家信息會影響到百姓網的用戶體驗,甚至對商家本身的效果也產生影響。所以我們需要平衡普通用戶和商家之間的關係。

問:你對百姓網未來的規劃是什麼?

王建碩:百姓網在我看來,我們在做的是中國未來互聯網的基礎設施。

你能想像一個國家沒有電麼?你也不能想像中國沒有通信設施,中國沒有搜索。同樣未來,我覺得也無法想像,中國沒有一個基礎設施可以讓個人和另外一個個人交易。

在全球任何一個國家top10 的網站都有一家是做分類廣告的。比如Caigslist是全美第七大網站,Marktplaats是荷蘭最大的網站。

我無法想像當我孩子二十歲的時候,他家裡的東西還是通過收破爛這種低效的,人力密集型的,摧毀的方式來處理二手貨。我覺得分類網站是未來中國互聯網的基礎設施。

問:這會不會和中國人的心態有關係?中國人可能就不喜歡買二手貨,或者賣出不用的東西?

王建碩:過去二十年有太多的東西都是糾結於中國人的心態。當時邵亦波在做易趣的時候,很多人說,中國人就不可能在網上買賣東西。後來變了。中國人就不用信用卡,後來變了。中國人就不喜歡開車,後來變了。中國就不喜歡開二手車,中國人就不買二手東西,這些預設,再過十年往回看的時候,會覺得是非常可笑的東西。

在十年前,你能想像到中國人,二十五歲以上的成年人會喜歡在網上買東西?這個世界不可以想像。

但是1999年的時候,你可不可以預料,中國未來有一個大的B2C的網站,你無法確定是淘寶,易趣還是噹噹等等,但是你可以肯定的是,中國未來一定有一個大的網上銷售平台。這是在1999年你一定可以預測到的事情。第一,它合理。第二,全球任何一個國家都是這樣子的。所以我現在無法想像,中國未來會沒有一個巨大的分類網站。

問:這個市場有多大?

王建碩:這是一個像百度一樣大的商業。

我舉幾個例子:荷蘭最大的分類網站Marktplaats,他去年已經有幾億美金的收入,但荷蘭的人口只有1,600萬。互聯網用戶只有1,400萬。丹麥人口只有800萬,但最大的分類網站也是億級別美金的收入。類似法國,德國,英國,最大的分類網站,它的人均貢獻收入都是10-30美金之間,而谷歌在這些市場要遠遠小於這個數字。

我不知道中國如何,但在歐美,分類網站的利潤都高於搜索。但為什麼全球範圍沒有大的類似於谷歌這樣的公司呢?歐洲因為語言的問題,切得很碎,但你假設他們都一個公司的話,它的規模遠遠大於谷歌。

在全球範圍內,可以實現這樣大的規模的市場已經不多了,一個是美國,中國和印度。

而美國已經被Craigslist佔領了,一個非盈利組織就算不賺錢,他們一年也收2-3億美金。

問:但國內的競爭對手你有了58,趕集等等。你們和競爭對手的區別在哪裡?

王建碩:在我的視角來看,百姓是分類的模式,而我們的競爭對手宣稱自己是在線交易平台。

我對分類的看法,第一,分類網站的特點是水平的。百姓網不是一個二手網站,也不是二手車或者租房網站,所以百姓網與垂直網站不競爭的,百姓網就是個發帖框。它其實是一個水平的,跨越所有城市和類目的通用信息發佈平台。這個特點清晰地標註了百姓網和其他垂直網站的區別。這種特色叫分類網站。

如果有單獨的事業部,定製的產品去深挖,我認為這不是分類網站,比如安居客,就是一個房產的垂直網站。我們的競爭對手都是事業部的模式,而我們的做法是各類目都是一樣的界面,做得「不專業」是我們的目標,我們千萬不能做得專業。否則違背了分類帶來的所有便利,便利包括我們維護的成本以及用戶在切換不同類目時的使用成本。

水平是分類的特徵,百姓是國內目前唯一這麼做的網站。

第二,百姓網的優勢還在於低成本。分類的特點是以極低的成本來提供一個社會必需的服務,並且迅速佔領整個市場。百姓目前員工數52個,我們的競爭對手的員工數少的上千,多的近萬。但是從最終的網站用戶的感受,這些網站表面是很相似的。但是在表面的相似背後,是巨大的效率差異。

第三,我們的競爭對手是為在線商戶提供服務的,所以商家是他們的上帝,而在我們這裡,所有用戶都是我們的上帝。

問:百姓網最大的瓶頸是什麼?

王建碩:百姓網最大的瓶頸是時間。

因為我們所有的假設都在於中國人的習慣會改變。而百姓網不是一個改變中國人習慣的公司,因為那要花很多錢。但是我們希望在中國人習慣改變的時候,百姓網是最好用的一個網站。

問:當年eBay做中國市場也花費了巨大的時間,而馬云很快通過市場營銷的戰術巧取市場。你不擔心這種等待會錯過時機麼?

王建碩:當時eBay花了4億美金投廣告,馬云的廣告投放量遠不及。所以不是誰花的錢最多誰就能贏。而是他是不是花對了地方,以及是不是真的產生了效果。這個例子不適合。

整個社會的改變是個漫長的過程,我們要有耐心,但不會什麼都不做,百姓網每天做大量的事情,我們每天在做優化。

對中國未來的改變,我們認為我們能預期。去年中國的二手車交易量是400萬量,而新車的交易量是1,400萬輛,在中國4-5年是個換車週期,所以2018年,中國二手車的交易量一定是1,400萬輛,這中間有三倍的增長。這個變化無法改變,只能等待到2017年。

但是到2017年,百姓網是最大的個人二手車交易平台就行。現在全國有近20%的二手車交易是在百姓網成交,所以我們只要等到那個時候,我相信40%的交易在百姓網上成交。

找工作也是隨著中國城市化進程而進行的,所有的人都是從農村到城鎮,要找工作,要租房子,要找女朋友。這是必然會發生的事情。

越是大趨勢,來得越緩慢而無法阻擋。

問:你怎麼應對專業交易網站的競爭?

王建碩:我用兩種維度來解決,一個是事實,一個是道理。

我有一個水晶球:歐洲和美國。如果所有的國家都是這樣,我就認為是趨勢。這些國家,水平的網站將越來越擠掉垂直網站。

美國最大的二手車交易網站不是Auto Trader,而是Craigslist。美國最大的招聘網站,不是monster,而是Craigslist,它的招聘類目的pv是monster的10多倍。

中國目前最大的二手車網站的日均pv是100多萬,百姓網的二手車類目每天是1,400萬。我們已經偷偷地成為中國最大的二手車交易平台,而且是第二名十倍大。而且我們還在快速增長。在美國,最大的交友租房和寵物的平台都是Craigslist。

由此推論,我不認為中國會有特例。

另一個角度,專業網站在市場推廣上會有天然的劣勢。中國最大的寵物網站是什麼?中國最大的租房網站是什麼?當你知道這些專業網站時,你已經是半個專業人士了。

從用戶使用的角度而言,百姓網可能更簡單容易,比如你賣個二手車,上專業網站,會要你填寫各種各樣的屬性,里程啊,保險啊,與車相關的細節都要什麼的,這才專業。車商喜歡,效率很高。但是百姓網就是給個框,你寫點描述,發個照片,啪就賣掉了,對於賣家是很好的體驗,簡單性比專業網站好很多。

最重要的是,百姓網有著龐大的賣家基礎。而這個市場的核心是最多的賣家會帶來最多的買家。現在這個差距只會變大不會變小。

租房也是一樣,將來中介只會做買賣房。租房將來將形成一馬平川的分類壟斷的局面。我不相信未來租房還會有中介存在?在美國,歐洲,非洲都沒有了,為什麼中國會有?

百姓網每天的招聘量很大,職位數很少,招的人很多。一個職位,每天幾十萬的工人,收銀員,保姆在流通招聘。

百姓網從2009年開始盈利,人力成本很低,幾乎從來不做市場推廣,網站流量中購買的份額不到5%。這是一個巨大的王國,且在自發地生長,且將來每個人都會用,每年以幾倍的速度增長。我們就是這麼一家網站。

據我估計,百姓網的交易額將很快超過淘寶。

在我的規劃中上海一定有2億美金的市場,再加上北京廣州,百姓網很快就會成為一個十億美金市值的公司,中國能成長為十億美金市值的公司不多,但百姓會成為其中的一家。

接下來就是時間了,一家百度級別的公司已經在地平線上了。

問:下面一段時間,你的工作專注點是什麼?

王建碩:移動。我們在移動上是落後的玩家。我們會花很大的力量把移動應用做好。這是我作為CEO將要做的事情。

我覺得絕大多數人都沒看明白我們在做什麼。我們現在需要好的人才,大量的資金,這是我們現在需要的東西。全公司裡,我們會有超過四分之一的人去全球各大行業論壇。所有工資的4%用在培訓上。要讓每個人都親眼看到歐洲市場是什麼樣的,有了這樣切身的體驗才能明白我們正在做的事情。

所以百姓網為什麼篤定,是我們堅信正在實現「連接所有生活需求」的夢想。

現在離開百姓,就好像比爾蓋茨在1975年創立了微軟,然後在2008年離開了微軟,這是巨大的損失,他花了30年才把整個PC浪潮走完。八年對整個分類市場還很少,分類走的是中國社會的革新。一旦行為習慣發生改變,他是不可逆轉的,對不對?

問:這八年裡,你對於創業的方向有過改變麼?

王建碩:一直沒有。一方面我有水晶球,我知道我是對的,我不會錯。創業最恐怖的事情是你在中間的時候,你不知道你是對還是錯,不知道是往前走,前面是深淵還是金礦?還是往後走?但已經走了這麼遠了,不想回頭。前後為難。

我們幸運的是,一直有北極星在那裡。

另外也和我的個人性格有關。你想一個寫blog,每天寫一篇,寫了十年的人,八年算什麼?寫blog的價值還遠不及做這個事業的價值大,但我就可以做這麼久。

我覺得我的性格和分類的匹配程度很高。如果讓我去做一些快速發展,賭博式發展的公司,我是做不來的,我比別人膽小。但我比絕大多數人有耐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2706

“誰都不能通吃,誰也不是中心”專訪中國移動前董事長王建宙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05768

在吉隆坡,一位華人畫師給王建宙畫了個手機推銷員形象的漫畫。 (王建宙提供/圖)

“現在是‘亂拳打死老師傅’。”

2014年11月15日,在一場互聯網論壇中,360公司董事長周鴻祎說完這句話,拍了拍坐在旁邊的中國移動前董事長王建宙,臺下觀眾都樂了。當天,周、王一個穿著布鞋、一個穿著西裝,交鋒激烈。

11月,“運營商活不了了”的話題跳出來成為熱點。當月中旬,中國移動前腳放出風聲:短信要按流量收費;後腳,騰訊的微信團隊就推出了“微信電話本”應用,網絡電話免費打,繞過運營商的通話收費。

在剛出版的新書中,王建宙喜歡用“大象快跑”來形容中國移動——全球市值最高、用戶最多的電信運營商在十余年內的體量和發展。

然而風向變了,運營商穩居電信產業鏈核心地位的局面,被網絡運營、手機制造、移動應用的“三足鼎立”所替代。“管道”,曾經是運營商們不甘心承認的身份,如今卻很快變成了捍衛自身價值的唯一盾牌。

互聯網公司洶湧而來,逆風站在“狼群”中的“大象”,怎麽跑?

在這個時點,南方周末記者專訪了已退休兩年的王建宙。他1978年進入電信業,在郵電部門工作22年;而後歷任中國聯通、中國移動的董事長,分別長達6年和8年。他工作的這三十年,也是中國電信業發生巨變的三十年。

“競爭機制是電信發展快的重要因素”

南方周末:您用微信嗎?

王建宙:我用得很少。因為通常都是用自己的產品,我們的產品是飛信。

南方周末:現在飛信落在後面了。

王建宙:確實微信的功能是超過了飛信。微信實際上就吸取了飛信、微博的特點,加上搖一搖等新技術。其實結為好友、朋友圈,都是在飛信的時候就有了。但是飛信改進得不及時。

南方周末:麽時候明顯感到市場環境變了?

王建宙:蘋果推出APP STORE(應用商店)的時候。原來是手機制造商配合我們,你看最早的時候電話機叫“終端”。所謂終端,就是網絡的一部分,價格便宜,占網絡的比重也很低,電話機當時是很不起眼的零件。沒想到它後來發揮了那麽大的作用,用戶在手機上的支出超過了給網絡的付費。

南方周末:微信本身也是“移動應用”的一股生力軍。

王建宙:對,我剛才就在跟周鴻祎討論,現在這三部分(電信運營商、手機制造商、移動應用開發商),誰都不能通吃,誰也不是中心,但是運營商的功能,是永遠永遠需要的。

南方周末:您在強調運營商“管道”的作用,但不久前運營商還不甘心只被看作“管道”的。

王建宙:對,是有過不適應。今天周鴻祎也沒想到我們現在那麽謙虛了,以前我們是不承認的。

南方周末:有消息說中國移動的短信要免費或是按流量收費了?

王建宙:那個消息不是很全面。總的來說是我們的語音和短信都要數據化了。原來有兩個系統,一個是流量數據,我們叫分組域;另一個是話音,包括短信,我們叫電路交換域。各做各的,但到了4G以後,從技術而言,沒有語音了,都通過網絡完成。

所以不光是中國移動,所有的運營商都要走這條路。以後的短信和話音都通過網絡做。

南方周末:這會不會導致運營商的收入降低?

王建宙:短期會。但是長期,只要你流量足夠多,還是能夠支撐的。

南方周末:中國移動這麽大力推4G,有沒有想要掩蓋3G網絡失利的意圖?

王建宙:4G我是花了非常大的精力在推的。我們做3G很晚了,國外2000年就有了,我們2009年才發牌照,但是我們的好處是做3G的時候已經知道4G是什麽了。

我們當時做3G,就對廠家提出了一個要求:所有設備都可以平滑地過渡到4G。4G今年一年做了50萬個基站,還可能做到70萬的基站,是我們有這個基礎。

南方周末:三十多年來,電信業有多次打破壟斷的嘗試,您如何從打破壟斷的角度回顧電信業的發展?

王建宙:我覺得競爭機制是我國電信發展這麽快的很重要的因素,可能外面的人還認為我們競爭不激烈,是壟斷的。

但實際上,從1994年中國聯通成立,就已經有了一個競爭對手,盡管很弱小。後來中國移動從中國電信分出來,兩家變成三家。再後來又變成六家,還有網通、鐵通、衛通。後來又變成三家。這就是一個在探索怎樣建立有效的競爭機制的過程。

不管怎樣,我們內部的人認為,這種競爭不僅是劇烈,而且是慘烈了。如果沒競爭,哪里會降價?如果沒競爭,怎麽會送手機?

但它還要前進,大家最希望的是民營企業參與進來,現在也開始了,虛擬運營商進來了,我覺得這也是好事。

喬布斯直率,奧利拉謙虛,庫克是“大管家”

南方周末:您個人是30歲以後才進入電信行業?

王建宙:正好是30歲。其實很簡單,因為我是郵電職工子弟。當時有一個政策,父母退休了可以頂替一個子女,但是我已經工作了,不存在頂替,就調動進來了。

那個時候誰不想去郵電呢?當時郵電職工都希望自己的子女也在郵電系統里,本人從小接觸的人、父母的朋友都是郵電的。家庭的熏陶,就是郵電的氣氛。

南方周末:1G時代的摩托羅拉、愛立信;2G時代的諾基亞;3G時代的黑莓、三星和蘋果。這些年,您旁觀了手機英雄們的叠代史,有什麽感受?

王建宙:眼看著他們都消失了、銷聲匿跡了。我跟他們的接觸,覺得他們非常努力。

比方說諾基亞,三任CEO我都比較多地見過面。每次他們都會問我從客戶的角度,對手機有什麽要求。而且他們也確實做了,一直在探索。但是,只能說更新換代了,他們的思想跟不上互聯網的發展。

蘋果原來就是互聯網公司,在這輪較量當中,傳統的電信公司明顯處於劣勢。這是革命性的變化,一般的修改是不行的。我們現在沒法說諾基亞哪里做錯,我覺得沒做錯,它盡力了,但是也沒有辦法。

南方周末:直到2013年,移動和蘋果的合作磨合了7年才成功。您跟喬布斯也接觸多次,有怎樣的觀察?

王建宙:我跟喬布斯電話會議開了很多次,當面見過一次。在這些短暫的接觸當中,他的所有特點我們都能體會到,專註、激情、直率。

比方說,他答應我要做TD-LTE(移動的4G)。後來我們開電話會議,兩邊很多同事都在。我問他:“怎麽TD手機還做不出來?”他說:“芯片呢?”(芯片他們不生產)。我說:“據我了解,已經有廠商推出芯片了。”他說:“Who?Who?Who?Who?Who!”

一下子我們當時在場的人都不說話了。後來找英語好的人問,五個who是什麽意思,有人說是感嘆詞。再後來找到真正的美國人,對方說,很簡單,就是問你誰。意思是芯片做出來了,告訴我誰做出來了?根本還沒人做,你催我幹什麽。

我的消息也不準確,我也說不出來。再說他等的其實只有美國高通的芯片。越洋的電話會議里,一般人不會這麽直率,只有喬布斯。

南方周末:還有哪些國外的企業家讓您印象深刻?

王建宙:蒂姆·庫克。他現在當蘋果CEO(首席執行官)了,其實大家不知道,在他當COO(首席運營官)的時候,角色就是蘋果的大管家:制造、銷售、創新營銷模式,都是庫克在做。銷售也好、跟AT&T訂合同也好、去富士康生產也好,都是他。他跟富士康很熟的。

我第一次見他就印象非常深,後面也有大量的時間在跟他打交道。這個人我一定要提,因為大家看到的都是他做CEO以後,不知道在這之前,蘋果的成功庫克也是起到很大作用的。

還有吉姆·巴爾西利,他是黑莓的兩個CEO之一。我覺得吉姆·巴爾西利是很成功的,因為他使你知道出差可以不帶電腦了,拿手機就能收郵件。今天看來不值一提,但是那個時候,還是讓人豁然開朗。

第三個人是諾基亞的CEO,約爾馬·奧利拉。在諾基亞可以藐視一切的時候(曾占全球手機份額的40%),他依然很謙虛。每次來拜訪我們的時候,都說你們有什麽要求、我們服務得不好之類的,非常謙虛,所以我對他印象很深。

南方周末:與國外的企業家相比,在國內做企業家是更簡單還是更難?

王建宙:我們不說是企業家吧,應該說是在國企做領導,是很困難的。既是國企的領導,又是國際上市公司的CEO,這個難度會更大一點。

你首先必須完全按照國企的規範來做,這毫無疑問。同時也不能輸給任何一家國外的上市公司,包括在達沃斯論壇,人家講英語,你也要講英語啊。

南方周末:兩種身份會有沖突,怎麽辦?

王建宙:我覺得它們有一個最大的共同點,就是資本增值。國有企業的重要任務是國有資本保值增值,不管你做什麽,最後都要來考核你在任期內,資本有沒有增值。上市公司也是一樣,目標是為投資者創造價值。

從這點來說,是完全一致的。作為CEO來說,無論是國有企業還是上市公司,你增了值,兩邊就都達到了最重要的目標。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0290

中國移動湖南公司前總經理王建根被查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09175

資料圖:王建根 (資料圖/圖)

4月13日,據湖南省紀委監察廳網站“三湘風紀網”信息顯示,中國移動通信集團湖南有限公司原黨組書記王建根涉嫌嚴重違紀,目前正接受組織調查。

簡歷顯示,王建根於1952年12月生,現年62歲,是湖南省湘陰縣人。1971年5月參加工作,在職碩士研究生學歷。曾擔任湘陰縣郵電局機務員、電信業務員,副局長、黨總支書記,局長、書記;邵陽市郵電局副局長、局長、書記;湖南省郵電管理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湖南移動通信公司總經理、黨組書記;湖南移動通信有限責任公司董事、董事長、總經理、黨組書記;中國移動通信集團湖南有限公司董事、黨組書記。

財經網消息,王建根在4月20日下午被有關部門帶走接受調查。受王建根被調查一事的影響,目前整個湖南移動風聲鶴唳。

現年62歲的王建根,自1999年湖南移動創建之初即擔任總經理一職,遲至2013年前後才正式退居二線,掌管湖南移動十余年。

在王建根被查之前,湖南移動已有兩位副總被查。1月29日下午,湖南省人民檢察院官網顯示,湖南省人民檢察院以涉嫌受賄罪,對中國移動通信集團湖南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郭小明立案偵查。而在郭小明之前,湖南移動副總經理周曉春也因涉嫌收受賄賂,被免職。

周曉春和郭小明均為王建根的老部下,關系緊密。周和郭陸續“出事”之後,有關王建根被查的消息再次流出——2012年前後坊間即有過關於王建根被查的傳言。2013年,王退休後被很多人視為已經“平安著落”。

除了湖南移動“出事”外,4月10日,山西省紀委監察廳網站稱,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山西有限公司黨組書記、董事長兼總經理苗儉中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接受組織調查。中國移動表示,集團黨組已免去其中國移動山西公司黨組書記、董事長、總經理職務。

至此,不到半個月,中國移動已經有兩位不同地方的高管被紀委調查。

今年2月底,中央巡視組進駐中國移動等央企,為期兩個月,至2015年4月29日結束。在臨近快結束之時,中國移動卻再次陷入風暴眼中。

每日經濟新聞消息,有內部人士表示,這次巡視組巡視期間,不僅限制了中國移動集團的領導出國,甚至一些地方公司把員工的護照都收了上來。而這些被調查高管基本上都是涉及經濟問題。

據不完全統計發現,自2009年底原中國移動黨組書記張春江案發後,近兩年來中國移動被調查的高管總數已過10人。在2009年中國移動有2位高管被調查,2010年有2名高管被調查,2011年有3名,2012年有1名,2013年有4名,2014年3位高管被調查。而今年以來至今已有4名高管被查。

獨立電信分析師付亮表示,相對於中國聯通和中國電信來說,中國移動用戶量大,利潤高,所以相對地各種投資也更高,這讓一些人有了可乘之機,而且貪汙腐敗主要出在網絡建設和增值業務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1712

三個轉念 讓王建民重返大聯盟 36歲滾地球王子如何在「機會渺茫」中再起

2016-04-11  TWM

再一次,王建民用他拿手的伸卡球證明了自己,也點燃了全台灣球迷的熱情。 堅持鎖定目標的毅力、不畫地自限的積極心態, 是他能重新獲得大聯盟球團肯定的關鍵。

「其實到現在,感覺還是很不真實啊。」美國時間四月三日下午,堪薩斯市皇家隊主場開幕戰前,王建民在球團安排的記者會上,訴說著重返大聯盟的心情;在球場上總是一張撲克臉的他,談起這段童話般的旅程,也不禁靦腆地笑了,表現得像個初次踏上最高棒球殿堂的年輕小伙子,在職業運動場上,年輕與未來發展性,是選手的最大本錢。

剛滿三十六歲的王建民,在平均年齡約二十八.七歲的大聯盟選手當中,是個不折不扣的老將(Veteran)。再加上自二○一三年夏天連續三場先發被打爆後,王建民就不曾在大聯盟亮相,讓許多國內外專家悲觀地認為,建仔已經「回不去了」。

事實上,過去兩年,王建民在小聯盟也時有佳作,但始終難以獲得球團青睞,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年輕人才是球隊的未來。」但這位昔日的洋基隊王牌,今年硬是粉碎專家眼鏡,憑著春訓的優異成績,讓皇家隊寧願下放年輕新秀,也要將全隊年齡第二大的王建民帶進開幕名單。

這位曾經歷重大傷痛、職業生涯又步入後半段的「台灣之光」,究竟做對了什麼,再次令挑剔的大聯盟球團動心?

相信自己永不放棄

找回致命武器伸卡球信心

巔峰時期的王建民,高度仰賴招牌的伸卡球(Sinker)與眾家打者周旋;滑球、變速球等其他球種,只是偶爾拿來混淆打者用的配菜。○七年替紐約洋基隊拿下十九勝時,王建民的伸卡球平均時速超過一百五十公里,最快曾經投到一百五十七公里。只要王建民的伸卡球臨場發揮威力,就算打者猜到他的球路,也經常只能擊出平凡的滾地球,很難以長打製造威脅。

但自從○九年肩膀旋轉肌撕裂接受手術後,王建民的球速再也無法重回昔日水準。因此自一○年加入華盛頓國民隊之後,王建民嘗試轉型,苦練變速球與慢速曲球,希望增加投球多樣性,並利用速差破壞打者節奏,彌補衰退的球速。

但王建民傷癒後重新練起的變化球,終究難以取代伸卡球的壓制力;花心力練習出手要領完全不同的陌生球路,甚至影響了王建民伸卡球的下墜幅度,讓對手能輕易將球擊往外野深處。一一年到一三年之間,王建民被全壘打的機率,是全盛時期的三倍,失分自然居高不下。

一三年,旅日名投莊勝雄就曾直言:「變化球只是一時的,建仔若想長期在大聯盟生存,終究還是得仰賴伸卡球。」今年春訓期間,王建民顯然將更多心力投注在自己的頭號武器上。

根據美國棒球數據網站Brooksbaseball資料,王建民在有紀錄的六場熱身賽中,除了對奧克蘭運動家隊先發時,因為投球局數較長,使用較多滑球之外,其他時候大多以伸卡球與打者對決。整個熱身賽裡,王建民只投了四顆曲球與六個變速球;最後兩次出賽所投的三十三球裡,更只有三記變化球。

找回對伸卡球的信心,讓王建民重新擦亮了當年「滾地球王子」的招牌,更讓教練團找到了他的定位,皇家隊總教練約斯特(Ned Yost)在開幕戰前解釋對王建民的期許時就說:「如果我們需要製造雙殺的時候,就會考慮讓他登板投球。」

對新事物敞開心胸

新訓練、窩牛棚也甘之如飴王建民今年能夠重建對伸卡球的自信,球速明顯回升是一大關鍵。一般隨著年齡增長,投手球速只會逐漸下降,一三年離開大聯盟前,王建民的平均球速已低於一百四十五公里。

但今年熱身賽,他的平均球速竟逆勢回升至將近一百五十公里,最快曾飆到一百五十四公里。當外界為這「不科學」的現象而訝異時,王建民將一切歸功於去年季後在德州棒球農場(Texas Baseball Ranch)接受的特訓。

由沃佛斯(Ron Wolforth)主持的棒球農場,宣稱是以「最科學」的方式,協助投手改善運動機制,提升投球水準與球速。但這套特殊的訓練課程,並不見容於多數大聯盟球團,被視為旁門左道。

王建民最初聽聞棒球農場訊息時,也對它的效果充滿懷疑,畢竟對已經三十五歲、又經歷多次運動傷害的他來說,若因為接受不習慣的訓練方式而再次受傷,職棒生涯可能就此終結。然而,經過審慎評估後,王建民終究下定決心勇敢嘗試;這次賭注,果然幫助他獲得了另一張重返大聯盟的入場券。

轉戰牛棚,則是王建民今年春天的另一項重要調整。加入美國職棒十六年來,無論隸屬於哪一支球隊、什麼層級的聯盟,王建民都被定位為先發投手,生涯超過三百場正式出賽紀錄,只有十四場是以後援身分登板。

今年一月剛加入皇家隊時,王建民依舊是以拚進先發輪值為目標,表現也有板有眼。但隨著球隊先發人手逐步底定,教練團開始思考讓王建民從牛棚出發的可能性,再視球隊需要,伺機轉戰先發。

如果先發投手是五天固定「打卡」出賽一次的上班族,牛棚投手就像是必須隨傳隨到的客服人員,永遠得讓自己保持在緊繃的備戰狀態,沒有充分時間放鬆休養。角色調整,對王建民這種早有一套規律作息的資深球員來說,是一項極大的挑戰。

但為了爭取重返大聯盟的籌碼,王建民欣然接受教練團提議,最終也順利在皇家隊引以為傲的牛棚陣容中,取得一席之地。

對一般球員來說,從舉足輕重的頭號先發,轉型為出賽機會不固定的「角色球員」,心態轉換大概不會比調整體態輕鬆,但對王建民來說,一切似乎都不是阻礙,「中繼的角色就是每天準備好每一天,希望身體能很快恢復,讓肩膀持續可每兩、三天投球。」當媒體詢問轉戰中繼投手的感想時,他給了這個務實的回應。

其實,一路跌宕起伏的棒球生涯,早已讓王建民學會忽略外在環境的干擾,只專注在自己的目標上;就如同一位稱職的投手,必須擁有不因觀眾鼓譟而影響場上演出的本事。

對王建民來說,這幾年的目標只有一個:「繼續在美國職棒大聯盟投球。」因此當日本、台灣職棒屢屢開出優渥合約向他招手,他始終沒有接受,寧願繼續與年輕的小聯盟球員擠長途巴士四處移動。

當去年六月因表現不佳,生平第一次遭球隊解約、一時之間還沒有其他大聯盟球團表態網羅,王建民也很快收拾心情轉戰獨立聯盟,以維持穩定的出賽頻率。

今年一月,當皇家隊宣布與王建民簽下小聯盟合約時,專家多以「難度極高」(Long shot)評估王建民重返大聯盟的機會;甚至有毒舌的美國媒體寫著:「王建民還在投球這件事本身,對許多人而言就是一則新聞。」

不理會毒舌看衰

盡全力完成要走的路

對於外界質疑,王建民並非視而不見,只是選擇相信自己,「就是做你自己喜歡的事,不要去看外面別人說的:『你不行了,要回來還是退休了?』不管怎麼樣,我就是盡自己最大的力量,去完成要走的路。」在皇家隊官方記者會上,王建民用平淡的語氣,總結過去幾年的心境。

在美國職棒體系裡,每年至少有五千名球員,為了躋身大聯盟而努力著,但就只有七百五十位最頂尖的選手,得以踏上最高水準的賽場。沒人能預測三十六歲的王建民未來會投出什麼樣的成績,但他已經對所有人證明,這世界上沒有什麼事情是「不可能」!

撰文 / 鄭閔聲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2467

他84天特訓,結束台灣之光八年探底職涯 獨家專訪 幫王建民找回奇蹟的教練

2016-04-18  TCW

「建仔回來了!」這是台灣球迷近來最激動的一句招呼語,36歲、八年低迷,大家以為傳奇到此為止,他卻沒讓故事畫下句點。

「唰!」一顆快速伸卡球竄進捕手手套,打者揮棒落空遭到三振,耳邊響起的,是美國主播喊著:「Welcome back! Chien-MingWang!(歡迎回來,王建民!)」

台灣時間四月十日週日上午,皇家隊投手王建民本季正式登板,我們熟悉的那個台灣之光,又回來了。賽後,王建民一如以往平靜的表示:就把教練給你的工作,盡量做到最好。重返大聯盟投球,王建民整整等了九百五十九日。

時間拉回到今年三月十五日,美國亞利桑那州驚奇市,皇家隊的春訓球場,記分板上球速顯示是九十五英里(約一百五十三公里),引起球迷陣陣驚呼,對大聯盟球員來說,不是個多了不起的數字,但對三十六歲的王建民而言,上次能有這種表現,已是八年前,還是個小伙子的時候了。

魔法教練,曾是失意投手

「王建民就像當時的我」

近八年來,王建民的表現可說是一路「探底」,輾轉待過數支球隊,甚至一度落到次級的獨立聯盟打拚。去年,王建民在小聯盟更經歷了職業生涯最慘澹的一季,網路上充斥「他不行了啦」、「又老一歲」、「快回台灣吧」種種酸言酸語,所以,可以理解,當今年王建民展現超人意志般的表現時,為何令人如此吃驚。

「當然是嚇到啊!這是相對反常的事情,」FOX體育台球評王雲慶直言。美國國家廣播公司NBC旗下的體育頻道,專文報導這名洋基前王牌,也對他的復活慼到不可思議。

誰也沒想到的是,最後救起王建民的,是一位從來沒有當過職業球員的私人教練,這在棒球界是相當罕見的事情,他如何讓王建民重返大聯盟?

德州棒球農場(Texas Baseball Ranch)是一家私人訓練機構,兩間簡易的訓練中心的教練連同助理不過十餘人(編按:王建民多數的訓練在佛羅里達州分校完成),既不像大聯盟的球團動輒上百人,更沒有上億美元的產值。創辦人,也是王建民訓練計畫的主持人沃佛斯(Ron Wolforth),是位「非典型」的教練,但卻有著出人意表的成績,因此,對於有著百年歷史的美國職棒大聯盟來說,德州棒球農場無異於「邪魔歪道」,然而,偏偏就是這裡,幫助王建民東山再起。

「建民絕對是我所教過的學生中的Top 5」沃佛斯在接受《商業周刊》獨家越洋專訪時,對王建民的敬業態度給予非常高的評價。有人稱他的訓練營是座「魔法學校」,但他表示,這一切並不是奇蹟,而是王建民以堅毅的決心並做好每一件事,才獲得的回報,一開始他就認為王建民絕對會回到大聯盟,但沒想要比他預期的早了好幾個月。

德州棒球農場創立於十三年前,至今已經有超過一萬名以上、來自世界各地、各年齡層的投手在此提升球技,有像王建民一樣的大聯盟球星,也有業餘選手、學生,而其中有八十四人,最後登上大聯盟,像是二〇一一年的選秀探花鮑爾(Trevor Bauer)。

沃佛斯大學時是一個普通至極的投手,學業表現甚至比球場表現還要好得多,因此他非常想搞懂「投球」到底是怎 一回事,於是開始攻讀相關學科如肌動學、運動心理學等。

「王建民就像當時的我,」他感嘆當年沒碰到一個好教練,所以對王建民四、五年來求助無門的情況感同身受。

逼球速,竟用便當激將法

振奮的五球!速度上來了

沃佛斯認為,以王建民的投球形態而言,伸卡球的球速至關重要,要維持在九十三英里(約一百五十公里)左右,才能在大聯盟生存,而王建民去年均速僅約九十英里。

這「三英里」,成為王建民近八年來最重要的功課。

在初步會診後,沃佛斯就和復健師同事蘇利文(RandY Sullivan)列出三大訓練重點:改善減速問題、前臂不正確動作、增強下盤力量的效率和分配。沃佛斯花了兩天示範正確的投球動作,同時團隊中也有教練則負責力量的重建,更有健身、營養總監負責提高移動能力和瑜伽課程等。

整個訓練過程共十二週,初期王建民的主要課題是增強運動能力,包含長傳球、準確度、重量和肩膀穩定度訓練,以及接受徒手的物理治療,接著循序漸進增加投球技巧的訓練,最後則有近似實戰的練習,每次投六十至七十五球左右。整個計畫詳細的繪製成冊,讓訓練團隊與王建民都可以按表操課。而最重要的,每週還會有一天驗證成果的催球速日。

第一次球速日,王建民全力投了十五球,最快只有八十四英里。這個球速,距離他顛峰時期,整整差一大截。

據蘇利文表示,王建民相當沮喪,為什麼球速反而更慢,蘇利文一邊安慰他、要他再努力,一邊卻暗自祈禱自己是對的。沃佛斯則認為,若王建民在室內穿一般的慢跑鞋測試,能丟出八十七英里以上,實戰球速便能達九十英里以上。

兩個月後,又是球速日。

這次也僅八十五英里。

教練團想了一個主意,找來訓練營內一個小聯盟球員,和兩個大學投手跟他比球速,輸的人要負責去買便當。這是一個有趣的嘗試,因為他們想測試王建民的鬥志有多高昂。

五球之後。

九十英里!王建民與教練團振臂高呼,在室內測試能投到九十英里,表示實戰的投手丘上,王建民很有機會投到九十三英里以上;而且,到春訓時,王建民球速有機會再提升,事實也的確如此。

整合訓練,特製復健菜單

「找出問題,才是最難的」

「高度個人化」是德州棒球農場所強調的訓練方式,指的是雖然核心理論不變,但針對每一個人都有一套特殊的訓練內容,「任何人都是unique(獨特),」沃佛斯說,甚至小孩子參加的棒球訓練營,他們都會量身訂做課程。介紹王建民前往德州的中信兄弟隊投手鄭錡鴻也說:「其實沃佛斯的訓練都很基本,但就是運用在適當的時候,」這表示沃佛斯的訓練方武雖不奇特,但卻總能對症下藥。

整合性的團隊也是德州棒球農場的特點,沃佛斯認為,大聯盟球隊之所以無法幫助王建民找回過去的狀態,是因為每個人的工作缺乏整合,他舉王建民也曾效力過的芝加哥白襪隊為例,白襪隊有很好的隊醫和教練,但隊醫幫他治療、教練教他投球,他們的工作是分開的,彼此並不會「越界」。而德州棒球農場則是團隊合作, 一起設計出王建民的復健菜單,並持續討論與改進,除了球速外,控球和進壘角度也是訓練重點。

小型團隊由於人少、資源少,相對溝通更有效率,相對於大的球隊,由於內部的明星太多,王建民能得到的關注有限,反而在農場的全心呵護下找到他的節奏。

德州棒球農場的成績單確實驚人,完成十二週訓練後,所有選手的球速平均提升超過四英里,有些人甚至能提升到八英里。鄭錡鴻也表示,接受完沃佛斯的訓練後,投球的感覺更輕鬆,現在是近年身體狀況最好的時候。

而除了王建民與鄭錡鴻,不少大聯盟大咖球星,諸如獲大聯盟「賽揚獎」的名投瓦蘭德(Justin Verlander)、年薪兩千萬美元的天使王牌威爾森(C.J. Wilson)都曾求助德州棒球農場。

雖然重返大聯盟之路踏出了第一步,不過挑戰才正要開始,對於王建民接下來的路,沃佛斯希望他能維持穩定,而王雲慶也點出兩個關鍵,一是王建民必須適應中繼投手的節奏,二則是要在有限的出場機會中證明自己的實力。

「找出每個選手不同的問題,再用結構化的方式訓練,就是我的工作,也就是最難的地方,」訪問最後,沃佛斯自信的說。

撰文者趙維孝、吳和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3546

王建民蛻變告白:上場就用盡全力 我不要再保留了! 堪薩斯現場》貼身72小時獨家專訪

2016-05-02  TWM

曾享盡榮耀的王建民,為了再次登上大聯盟,毫不保留地燃燒自我, 即使無法重拾當年頂級身手,光憑他在過程中散發的光和熱, 就已經在台灣的棒球史上,留下另一道難以磨滅的傳奇彩霞。

八局下半結束,比賽接近尾聲,美國堪薩斯市考夫曼球場(Kauffman Stadium)的駐衛警,在左外野全壘打牆上拉開一道僅能容納一人進出的縫隙,準備就緒的台灣旅美投手王建民,獨自穿過窄門踏進場內,緩緩跑向站在內野中央等候他的捕手。

背號六十七號的王建民,是堪薩斯皇家隊少數沒有專屬出場音樂的選手,在他慢跑進場的三十秒鐘裡,只有嘈雜的背景音相伴;由於到了最後一局,主隊還落後兩分,擔心塞車的球迷已開始離場,堅持到最後一刻的觀眾,也沒有太多人替這位後援投手喝采。王建民一九三公分的背影,在偌大的運動場上,顯得格外渺小。

受傷後,只有五%機率再起「做到了很爽 剩下就是打好每場球」王建民在美國中部時間四月二十日晚間八點五十五分踏上投手丘,距離上次出賽,隔了整整八天,這段空白,讓台灣球迷等得心焦。但當天下午,王建民在休息區內接受《今周刊》專訪時,表現得極為淡定:「我不會急,我已經證明自己還能回到大聯盟,現在就是每天做好準備,認真丟好每一球。」接過捕手拋來的白球,用釘鞋鏟平腳下的紅土,無論重返大聯盟舞台的路途多麼艱困孤獨,這一刻專屬於他的考夫曼球場投手丘,讓一切付出,得到了最甜美的回報。

「我受傷時,醫生說我只有五%機會能回到大聯盟投球。其實,就算他說只有一%,我也會拚。那五%我做到了,已經很爽了,剩下就是開心打好每一場球,盡情在球場上發揮。」登板隔天,王建民坐在同一張長凳上,緩緩說明他站上球場前的心理建設,臉上沒有表情。

從藍色帽緣下竄出的幾根白髮,證明了在美國奮鬥的十七年歲月,終究還是在王建民身上留下了痕跡。他在○六、○七兩年,替紐約洋基隊奪下傲視全大聯盟的三十八場勝投,雖然至今仍讓人記憶猶新,其實也是好久好久前的事了。

這位曾帶給台灣人強烈光榮感的職棒選手,近幾年受困於運動傷害,從二○一三年起,就不曾獲得大聯盟保障合約;一四與一五兩年,更完全在大聯盟賽場上消失,他憑著下沉球路壓制眾家強打的場景,似乎只能在回憶裡重演。

但今年的王建民,竟奇蹟似地從皇家隊訓練營竄起,成功搭上開往大聯盟的末班車。儘管現階段並非球隊核心主力,已足夠讓球迷興奮莫名。

被看衰,他燃起更強的鬥志要證明「王建民已經結束了」是錯的美國職棒大聯盟,是全球競爭最激烈、汰舊換新最無情的職場。王建民上一支效力的大聯盟球隊多倫多藍鳥,一三年共動用了三十一位投手,但不到三年,同一批人只剩下七人仍存活於棒球最高殿堂,王建民就是其中一位。被淘汰的二十四人,有十九人年紀比王建民輕。王建民這次東山再起,不僅戰勝了自身的年齡與傷痛,更擊敗了眾多強力競爭者。

四月二十日這晚,王建民投出的第二球就被擊出二壘安打,兩出局後又被接連敲出兩支略帶運氣的安打,失掉一分之外,跑者還攻占一、三壘;接著上場的,是曾拿過打擊三冠王的超級強打卡布雷拉,落後三分的皇家隊,禁不起再次重擊……。

當天稍早,王建民回憶力拚再起的心境與動機,側著頭停頓了幾秒,才慢慢地說出:「想證明別人說的『王建民已經結束了』是錯的,想讓大家看到不一樣的我。」一二年底,王建民離開華盛頓國民隊成為自由球員,一度無處落腳,直到出征世界棒球經典賽表現亮眼,才又吸引球探目光;但過去的傷病史,讓對他感興趣的球隊只願提供小聯盟合約。一三年季初,王建民選擇重返洋基隊,但遲遲等不到大聯盟機會,讓他在六月跳脫合約,轉投承諾將他帶上大聯盟的多倫多藍鳥隊。

加入藍鳥隊前三戰,王建民表現不俗,但到了六月底,情況產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七月二日,王建民出戰老虎隊,只投一.二局就失了六分;因為是連續第二場被打爆,賽後他立即遭到釋出。而在這場比賽第二局一、三壘有人時,以一發三分全壘打將建仔擊倒的,正是卡布雷拉。

近三年後,依舊想證明自己夠格留在大聯盟的王建民,面對同樣的打者、同樣的危機。這一次,他用一記外角伸卡球,讓卡布雷拉擊出軟弱滾地球出局。走回休息室的路上,隊友用手套拍拍他的臂膀,他通過考驗。

「我打了那麼多場比賽,不會特別記得哪一場,上來就是一個打者,就是丟出最拿手的球路,讓他打不好。」隔天下午,王建民聊起這次對決,情緒不見起伏。

「不管站在哪裡,都要用一樣的態度去比賽。」他接著補充。這句話,從曾經宰制大聯盟、過去兩年卻像個棒球浪人的王建民口中說出來,後勁格外沉重。

遭下放,重新適應菜鳥生活「辛苦,但畢竟是做你想做的事啊」過去在大聯盟,王建民唯一的責任就是保持健康,按時上場繳出夠水準的成績;訓練、飲食、洗衣、整理裝備這類生活大小事,則一概由球團人員照料。但在小聯盟這兩年,王建民必須重新體驗菜鳥時期的「精實」生活,凡事親手打理。

舉例來說,大聯盟球隊外出作戰,球團會安排包機,讓球員以最省時舒適的方式旅行;預算不多的小聯盟球隊,只能搭巴士移動,一趟跨州賽事,身材高大的運動員,很可能得在狹窄的座位上度過八個小時車程,一抵達目的地就準備比賽,毫無喘息空間。

「我上大聯盟之前,也在小聯盟待了五年,那時候就習慣了搭巴士這些。辛苦是辛苦,但畢竟是做你想做的事啊。」對於小聯盟的克難生活,王建民只用兩句話就輕描淡寫帶過。

枯燥又緊湊奔波的生活,對渴望大聯盟滋味的年輕小夥子來說就夠辛苦了,更何況是享受過頂級待遇的名將?但王建民從來沒有抱怨,「建民一直用謙遜低調的態度,和務實穩健的職業精神,面對一切的試煉與考驗。」自二○○四年起擔任王建民經紀人的張嘉元這麼觀察。

就算頂得住艱困環境,心裡難道不覺得落寞?「心情上也沒什麼不一樣,年輕時是想證明自己能上大聯盟,現在是想證明自己還回得去。」王建民依舊三言兩語解決了這個話題,像輕鬆製造另一個滾地球出局。

話雖如此,三十六歲熟男與光棍菜鳥終究有個根本差異:對家庭的牽掛與責任。王建民在美國打球這些年,無論落腳何處,妻子與兩個兒子都一路相伴;但當大兒子滿六歲得開始上學,家人無法再一路相隨,只能定居佛羅里達州,讓王建民獨自外出征戰。球季中,王建民能陪伴孩子的時間非常有限,每次短暫相聚後的離別,就是父子最心酸脆弱的時刻。

「他(大兒子)現在比較懂事,知道自己要上課,我要在別的城市打球,所以只能偶爾打電話或視訊。

」王建民攤開投球的手掌,細數所有能與家人相聚的時間,講起話來不再那麼簡短扼要。

「會不會希望兒子長大後,知道爸爸年輕時為了一件事這麼努力投入?」面對這個問題,王建民沉吟了許久說,「應該會吧。」但無論犧牲再多,都不保證能在實力至上的職棒叢林中生存。一四年底,王建民加盟亞特蘭大勇士隊,隔年開季卻只能從小聯盟出發;更糟糕的是,在小聯盟,他依舊找不到穩定的手感。

這是最低潮的一年。去年六月一個周五,王建民照例在下午一點抵達球場,但還沒開始一天工作,就先被叫進球隊辦公室,聽教練親口告知勇士決定與他解約。這是王建民十六年職業生涯中,第一次被「拋棄」,但個性內斂的他沒多說什麼,只是靜靜走回置物櫃前,收拾私人物品。

墜谷底,幾乎沒有球可打轉戰獨立聯盟 薪水連住旅館都不夠「我知道球團要把下面的球員升上來,這是常態。不過那時也覺得,可能是自己才剛到這支球隊,不那麼受重視。」從不服輸的王建民說得豁達,但中間不知經過多少自我調適。

「那個下午我接到建民的電話,說他被解約了,聲音像是有點哽咽。我趕緊告訴他:『別擔心,如果你還想打,我馬上聯繫其他球隊。如果你想到此為止,我也全力支持,因為你已經擁有不可思議的傑出生涯。』」與王建民交情深厚的張嘉元,那一刻也感受到好友兼客戶的失落與徬徨。

「我那時想說無論如何,至少打完整年再做打算。」王建民表達了強烈的奮戰意願後,經紀人立刻替他聯繫大聯盟另外二十九支球團。然而,沒有一支球隊正面回應,唯一有興趣的西雅圖水手隊,也因小聯盟名單額滿,只回答「保持聯絡」。

接近山窮水盡之際,張嘉元將觸角轉往不屬於大聯盟系統的獨立聯盟,發現位在巴爾的摩近郊的「南馬里蘭藍蟹隊」有個先發投手空缺,可以讓王建民維持比賽節奏。雖然王建民對獨立聯盟毫無概念,但在沒有其他選擇下,還是開了十小時的車到馬里蘭州,只求延續投手生命。

獨立聯盟就像是為王建民這類老將量身打造的展示平台,不少大聯盟球探會以逛露天市集的心態到場「挖寶」,球員薪水也只是聊勝於無,特別的福利是球團和當地居民協議,以贈送季票換取民眾讓球員免費寄宿;像王建民不願寄人籬下,就須自理住宿。王建民在藍蟹隊月領兩千七百美元,已經是全隊最高薪,但這筆錢,連住旅館都嫌不夠。

但王建民並未自認屈就而自暴自棄,依舊以大聯盟標準,認真準備每一次出賽;經紀公司也會在王建民登板前向大聯盟發出「採訪通知」,要球探記得王建民這號人物。終於在連續三場優質先發內容後,水手隊空出了一個球員位置,王建民又回來了。

「他在藍蟹隊表現得極為認真專注,展現了職業選手風範,我始終認為他仍具備大聯盟水準,他也憑著自身努力辦到了。」藍蟹隊總教練柯利本(Stan Cliburn)這麼形容效力藍蟹隊的王建民。

低潮時,回憶巔峰的自己「以前那麼強,現在一定也可以」儘管一五年球季後段回到水手隊,季末也接受棒球農場特訓課程,但年歲漸長的王建民並未因此更接近大聯盟;直到耶誕節前夕,他都沒等到一份合約報價,職業生涯再次亮起黃燈。就在這時候,堪薩斯皇家隊像從天而降的禮物,出現在王建民面前。

「王建民有過優秀成績,具備堅強的韌性與鬥志,又接受了棒球農場特訓,所以球團願意在可控制的風險內,給彼此一個機會。目前看來,我們做得還不錯。」皇家隊副總裁Jin Wong決定簽下王建民前,對張嘉元說了句美國俚語:Let's catch lightning in the bottle(用瓶子捕捉閃電,意指「看看運氣如何」)。至於王建民登上大聯盟是否等於捉到了閃電,他微笑地說:「過陣子就知道。」○九年動過肩膀手術後,王建民曾嘗試調整配球形態,不再只用伸卡球和打者硬碰硬,「以前年輕不懂得保留,能投多快就投多快;受傷後在小聯盟,會想要投出不一樣的球風,除了讓打者打不好,也減少手的負擔。」他說。

但今年如願返回大聯盟,王建民的心態又有了一百八十度的轉變,「我現在會想,反正再投也沒幾年了,所以上場就用盡全力,不要再保留了。」王建民鬆開交握的雙掌,像是想釋放所有的束縛。

用盡全力,難道不怕再受傷嗎?「不會啊,反正五%機會我已經做到了,很夠本了。」雖然知道再次受傷等於運動生命終結,但既然達成了艱鉅的任務,王建民也想測試自己的極限,「我想看看肩膀能承受多大的力量。」枯燥乏味的復健過程,是王建民少數承認的挫折時刻。當身心陷入低潮,他獨門的紓壓方式,竟是找出自己在洋基隊大殺四方的影片來欣賞,「看自己最強的時候,再聽播報員講的話,就會感到比較有信心。想說以前自己那麼強,現在一定也可以做得到。」他說。

這些「王建民精華」,通常在什麼時候派上用場呢?「沒事就會看一下,看完感覺會比較好,好像身體的能量會增加。

」想起全盛時期的表現,王建民露出了似笑非笑的神情。

往前走,一旦決定就不回頭「如果你沒走,怎麼會知道是錯的」四月二十三日晚間,王建民再次穿越左外野那道窄門,在球隊四分落後的情況下,接手最後一局投球。像是在證明前天說的「不再保留」,他投出的第一球,時速就催到九十三哩(約一五○公里)。

這晚王建民又失掉一分,下場時顯得有些自責,但賽後梳洗完畢,他又回復一貫的沉穩:「狀況不錯,不然球速也不會出來,但比賽有時就是這樣。」高人一等的他,眼神始終直視,像是盯著前方。

「要相信自己,有自己的想法就朝那個方向走,不要到了一半不順利就想放棄,要不斷往你的理想靠近。」無論是談拚戰十七年的心得,或是重返大聯盟的關鍵,王建民總是反覆強調,「往前走就對了。」「一決定了方向就不考慮其他可能,難道不會怕走錯路嗎?」聽他說了這麼多次,我終於鼓起勇氣提出質疑。

「走錯路?」王建民遲疑了一秒,笑了,像聽見全世界最愚蠢的問題。「可是如果你沒走,怎麼會知道是錯的。」在牛棚做好準備,等待眼前的窄門為你開啟,孤獨地奔向投手丘,認真投出每一顆球……,職業生涯接近尾聲的王建民,即使面對看似難以反攻的第九局,依舊不曾懷疑。因為他知道,比賽還沒結束,任何事情都還有可能發生!

撰文 / 鄭閔聲 攝影•吳東岳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6240

在遴選風暴中出線的中研院新科院長 廖俊智有科學家的敏銳、王建民的耐挫力

2016-06-13  TWM

甫出爐的第十一任中研院院長廖俊智,是享譽國際的生化、化工等跨領域專家, 接受《今周刊》專訪時,他說自己是「很平凡的人」,種種光環與成就,憑的就是熱情。

「盡力把每件事情做好!」即將出任中研院院長的廖俊智,在確定出線後接受《今周刊》專訪,笑談自己奉行的座右銘。即將返台在七月一日就任新職的他,如何把這個近來成為風暴中心的學術重鎮招牌重新擦亮,任重道遠。

廖俊智雖在二○一四年才成為中研院院士,但在國際生化、綠能領域上,他的名號早已響叮噹,同時擁有美國國家工程學院、國家科學院、台灣中研院的「三料」院士身分,任何一個院士資格都是難得的榮譽。雖然二十多年來都在國外任教,但他並非外界想像的對台灣陌生,反而每年都回台多次,分享所學。

世界級成就

「三料院士」擁有多項專利「我向總統說,若圈選我,願承擔責任,全力以赴。」廖俊智回憶,在六月二日與總統蔡英文的越洋視訊談話中,蔡英文先表示中研院院長遴選過程一切合法,再徵詢他的意願。曾經發表聲明,要求澄清遴選程序適法性的廖俊智強調,他不會因這件事不如人意就不愉快,「這是我們大家一起的事……。我是抱著家裡有事、回家幫忙的心情回台。」現年五十八歲的廖俊智,台大化工系畢業後,取得美國威斯康辛大學化工博士學位,曾在美國柯達公司工作三年,後來先後到美國德州農工大學和加州大學洛杉磯校區(UCLA)任教,目前是UCLA化學暨生物分子工程系主任。被詢及「三料院士」的榮耀,廖俊智說:「擁有頭銜雖然光榮,但重要的還是對新知識、新科技的實質貢獻,只要研究者找對目標、不短視近利,必然能實至而後名歸。」中研院院士蔡明道盛讚廖俊智在代謝及合成生物學領域的世界級成就,其研發成果帶來多項專利,「是少數跨多領域、對學術應用有很深見解的專家。」蔡明道形容,一四年廖俊智到中研院演講時,他對其演說內容「驚為天人」,加上廖俊智在美國發表的論文數量、以及底下研究成果和經費之豐厚,讓人意外「這麼優秀的人,怎麼還不是院士?」於是和其他中研院生命科學組成員一起提名廖俊智,並順利獲選第三十屆中研院院士。

廖俊智能進行跨領域研究,有其背景。雙親都是工程師,他從小就喜歡研究科學,高中時就對化學和物理都有興趣,大學順理成章地選擇唯一涵蓋兩者的化工系就讀。

獲柯達聘書

一頭栽入生命科學領域

畢業後,他進入當時化工系排名第一的美國威斯康辛大學念博士,也因此遇到影響他一生的貴人、撰寫化工經典教科書《輸送現象》的共同作者Edwin N. Lightfoot 教授,自此改變他對研究的觀點,從化工領域拉寬到生物工程領域。

「Lightfoot 教授向我介紹發展神速的現代生物學,他認為,一位聰明的化學工程師,應該能將化學工程的原理應用於解決複雜的生物問題,這樣先驅的觀點深深打動我。」廖俊智笑說,在此之前他幾乎沒有任何生物知識的基礎。

廖俊智說,當時學界對生物化學研究並不重視,全球經濟也還陷於兩次石油危機的谷底,「許多博士生都找不到工作。」但意外的是,在博士尚未畢業前,廖俊智就獲美國柯達公司一紙聘書,邀他在畢業後加入其生命科學研究團隊。

總結這段人生歷程的意外轉彎,廖俊智說,儘管生化在當時是冷門領域,但它「不但讓我意外順利地找到工作,也為我三十年後獲得美國國家工程學院及科學院的肯定鋪路。現在回想起來,我會鼓勵年輕學生及研究者,依循其內心的渴望及熱情做研究,而不是盲目地投入熱門的研究領域。」Lightfoot教授對廖俊智的影響深遠,他常說「研究的目的,是發現事實的真相, 而非證明自己是對的。」這句話徹底改變廖俊智在學術研究及做人處世的觀念,避免執著於自己既定的想法,對事物的真相,做選擇性的解讀。

與老教授的互動,不僅在學術研究上,也在日常生活中。廖俊智回憶,有一年冬天遇到大雪,積雪甚至把他的車子掩沒,廖俊智在與老師討論完問題,不經意地提到稍後要去剷雪,「教授說等一下,隨後就帶著他兒子來幫忙。」回憶這段過程,廖俊智滿心感謝。

求事實真相

致力打破學術與應用隔閡

除了老師的影響,在柯達工作的三年,也成為他後來能夠打破學術和應用之間隔閡的重要養分。「最大幫助是讓我了解到社會各行各業如何運作,可以同時聽懂業界和學界的語言、思考方向,有助於跨領域研究。」廖俊智說。

「他對每件事都有想法,即使不是熟悉的領域,也會打破砂鍋問到底。」中研院環境變遷研究中心主任王寶貫說,有一次當王寶貫談到大氣中減碳的研究,廖俊智不但認真追問各種作法,事後還持續關注進展。王寶貫認為,從這點可以看出,為何在所有院長候選人中唯有他能面面俱到,不只是針對理科,也對人文領域的人才養成等議題,提出具體可行的方法,令評選委員印象深刻。

「研究生涯有九九%都是挫折,假如一帆風順,就不會成為重大的研究了!」廖俊智笑言,這些年來,早已體認到要從事尖端的研究前,就要有「大部分的idea都是不可行」的認知,才能夠不輕易放棄,並且在錯誤中找到改進方法。

談到挫折,廖俊智數度提起旅美投手王建民,認為他一生堅持要回到大聯盟、那種越挫越勇的精神值得學習。熱愛棒球、游泳的廖俊智形容,就好像運動員投籃,有些時候就是怎麼樣都投不進球。做研究也會這樣,遇到各式各樣的挫折,但是若有強烈的信念做支持,就可以走得下去。

就是愛台灣

傳承知識 全力提攜後進

對學術研究充滿熱忱的廖俊智,在旁人眼中,是一位不遺餘力「愛台灣」、提攜後進的學者。認識廖俊智近四十年的老同學台大化工系教授吳乃立,直言「他很想幫台灣做事」;許多大學請他回來演講、擔任顧問等,他幾乎都會答應,包括清大、台大、台科大、成大、中山大學等,都有他傳承知識的身影。

「他非常願意接受挑戰、行動力也很強,很厲害卻沒有架子。」作為中研院邀請他到訪的聯絡人,中研院化學所副研究員余聖法說,每次廖俊智回台可能只有一、兩天,卻能很有效率地拜訪各處,隻身前往未見助理隨行,非常隨和。

在大學和博士生期間都當過廖俊智學弟、現任清華大學全球事務長的陳信文透露,當年他一到威斯康辛大學,廖俊智就提醒他,煮菜要買哪一種醬油比較好,因為有些品牌據他觀察,「放了一夜之後似乎出現變質,可能有腐蝕性的問題。」由此來看,他是一位觀察力敏銳、對事事好奇,既細心又貼心的人。

「後來若因工作有機會路過UCLA,他還會主動開車來接我一起吃飯,再送我回機場。」陳信文形容,與廖俊智相識二十多年,除了平日的書信往來,偶有見面的機會,都感受到他的熱情款待。

這次廖俊智被提名為中研院院長候選人,背後的伯樂,是中研院前副院長陳長謙。

這位八十歲的老院士,在二十二年前曾經提名李遠哲為院長候選人,今年一月親自飛到美國與廖俊智懇談,決定提名他,再度成為成功的推手。

一四年,陳長謙邀請廖俊智到中研院演講,也讓他進一步看見台灣化工產業落後國際的情況,「廖俊智是能夠帶來新路徑,用綠能方式建立新化工產業、經濟轉型模式的人選。」「研究最終目的是要應用,中研院的長遠目標,是希望能對社會有所貢獻。」這是廖俊智的期待。

這位被不少人評價為「傑出卻謙和的學者、聰明卻嚴謹的科學家」的新科中研院院長,要他以一句話來形容自己,他想了很久才回說:「我是個很平凡的人、與大多數人成長過程都一樣。」然而,廖俊智帶著不平凡的成就鮭魚返鄉,未來是否能將台灣的最高學術機構帶向國際,為台灣帶來更大的科學研究能量,值得期待。

小檔案

出生:1958年

現職: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校區化學暨生物分子工程系主任、中研院院士經歷:美國柯達公司研究科學家、德州農工大學教授學歷:美國威斯康辛大學化工博士研究專長:代謝系統改造、合成生物學、系統生物學、微生物合成燃料撰文 / 賴若函、郭淑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0354

「自找麻煩」,讓富立在房市低潮營收翻兩倍 王建民返鄉買房 三次都挑這家建商

2016-07-18  TCW

賣房,也賣好環境,富立建設董事長陳聰徒親自設計、監工,以近乎挑剔的理念打下口碑、以客帶客,在小市場滾出大生意。

他是一家建設公司的董事長,另一個身分:工地主任。

富立建設董事長陳聰徒總是習慣一身簡樸便裝、戴著工地帽,默默的在工地巡視。為了讓施工品質不要有差錯,三十年來堅持每天親巡工地,只要一有時間,就往工地跑,只要看到有疑慮的部分,就當場請員工修正。作風低調,以至於一些新進員工不認識他,常被誤認為「工地主任」。

有必要做到事必躬親?這正是陳聰徒立足台南豪宅市場最重要的精神。

富立在台南只要有新案推出,總會有貴客上門,其中最具知名度的,就是加入皇家球隊重新再起的旅美投手王建民。近年來,王建民三次在台南買房,都選中了富立建設。陳聰徒說,經友人介紹,與王建民結識,王首次來看屋,對隱私規畫、綠意環繞的庭園都相當滿意,當場就決定下訂。

近年來全台房地產吹冷風,業者苦撐經營,市場小眾的大台南房市,沒有北中高三大都會區的大型公共建設與外來人口撐盤,房價更易受景氣震盪,向來易跌難漲。要經營客群更小眾的金字塔頂端豪宅客,難度就更高了。資本額只有七億元的富立建設,近五年卻維持穩定獲利,二〇一五年年營收甚至翻近兩倍。

「富立是台南數一數二的豪宅建商。」台南市直轄市不動產仲介公會理事長黃明成指出,富立建設與府都建設,堪稱台南兩大指標豪宅建商。

堅持—》自始至終的龜毛 從設計圖盯到浴室掛鉤

台南市建築經營協會榮譽理事長吳玉山分析,在台南,五十坪到六十坪的三房大樓產品,只要總價超過一千萬元,銷售難度就會增加,建商想要掌握豪宅客,從產品品質、地段選擇到環境,都必須有獨到策略。

富立建設立足台南豪宅霸業的一大特色,就是掌握規畫設計,不斷「找自己麻煩」。

「房子規畫設計好不好,決定客人買你的房子是先嫌,還是先誇獎。」從室內設計師起家的陳聰徒,舉凡畫設計圖、室內動線規畫,甚至到家具選用、每扇窗開窗對流效果,都親自參與。他認為,住宅規畫設計得宜,才能找到會欣賞的客人埋單。為了培養像王建民這種懂得欣賞、一試成主顧的客人,沒有別的方法:就是一路「龜毛」到底。

例如去年完工交屋的指標大案,原本規畫五棟大樓,陳聰徒決定硬生生拉掉兩棟大樓,改為三棟高樓層建築,以提高每戶採光照射:這下又給自己找麻煩了,樓面拉高,制震難度、建築成本都會雙雙提高,光是制震器就用了近五百顆,總造價約一億元。富立建設工務部建築師許耀謙表示,制震器須裝置於三分之二的樓層中,該案拉高約十層樓,制震成本至少多出一倍。

陳聰徒做事極為謹慎,任何小細節都不放過,曾發生工班已把整面牆瓷磚貼完,但他認為瓷磚在牆上的光影色澤,與在當初平面設計時有落差,一聲令下,全部拆光重做。光是重做一面瓷磚牆,就得多花十萬元。

台易建設董事長陳煌億說,一般泥作牆面有瑕疵,多數建商會先以填補搶救,但富立建設通常直接拆掉重做,對建商來說,成本、時間都至少多花一倍。「他都會說,看你是要把問題留在現在,還是以後。」富立建設前建築設計部主任建築師陳智豪分析,陳聰徒對品牌形象極為重視,傾向從根本解決問題,「別人都是工班監工,我們家是老闆親自監工,從畫圖、監工到室內設計,他都親自參與!」

很多事董事長不見得要參與到底的,陳聰徒反而更謹慎,即使是住戶看不到的細節也很講究。例如建案天花板加裝隔音棉、地板增設隔音墊,甚至是浴室的水龍頭、掛鉤配件,都由他親自挑選。

也因為陳聰徒的挑剔在業界、甚至購房族的心中早已口碑傳頌,例如王建民最新買進的建案,即在還未正式推出前的三個月內,就賣了八成,「一張海報都沒印,房子就賣光了。」陳聰徒語帶自信的說。

堅持二》從點到面的規畫 顧環境品質,鄰居圍籬也修

陳聰徒的「跨區管理」,也是一大特色。旗下位於台南市北區的建案,附近土地坐落著鐵皮屋、環境紊亂,陳聰徒與所有權人幾經交涉,最後把土地買下來,重新建造與該案同一風格的三戶透天厝,總共斥資一億二干墓兀,最後花了一年才把房子賣掉,只賺了兩千萬元。

「我們常常花錢花到別人家去。」陳聰徒說,一處台南市東區的大樓建案正對面,原本圍著鐵絲網,他認為有礙觀瞻,主動向對方協商,自掏腰包重建綠樹圍籬,從裡到外改善視覺效果,讓該社區的房價從七年前到現在不跌反漲,漲幅約一倍。

陳聰徒認為,一棟房子要能吸引住戶,最重要是居住的舒適度,從內部建築品質,到外在生活氛圍都不可或缺,因此他堅持從建案的「單點」,到建案周邊的整個「面」都要要求。「房子蓋好沒有用,要有人買,買了還要住得喜歡,再幫你介紹客人。」

這一次少賺,下一次客人還會再找上你,你還是多賺,這正是陳聰徒生意不斷滾大最重要的心法。

撰文者王柔雅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538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