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消失12年後,官方版重出江湖 基尼係數混戰

http://www.infzm.com/content/86040

衡量社會收入差距的風向標——基尼係數突然重新出現,很可能是為收入分配改革「鋪路」。

在沒有官方版本的12年裡,民間版本層出不窮,但注定都充滿爭議。

久違的官方基尼係數

12年了,官方版基尼係數終於再現。

2013年1月18日下午,中國國家統計局局長馬建堂就當年國民經濟運行情況召開記者招待會。被問到「基尼係數」發佈計劃時,馬建堂出人意料地公佈了2003-2012年十年間的全國居民收入基尼係數:2003年是0.479,此後波動向上,於2008年達到峰值0.491,2012年回落至0.474。

統計局基尼數據一經公佈,引來一片爭議。經濟學家許小年質疑該數據過低,「連童話都不敢這麼寫」。而北京師範大學收入分配研究院執行院長李實等學者則認為統計局的數據相對可信。

但更為引人關注的,是這次官方基尼係數發佈的時機——國家統計局上次公佈基尼係數還是在12年之前,因而此次公佈該數據,被普遍解讀為是在為即將啟動的收入分配改革「鋪路」。

「政府已經承諾到2020年居民收入翻一番,若想兌現它的目標,就必須在收入分配製度改革方面做出一些調整,這可能是一個契機。」李實告訴南方週末記者。此外,他認為統計局也受到一定的壓力,一是社會公眾希望知道收入差距的現狀,二是一些民間研究機構發佈的基尼係數越來越高,「統計局再沉默下去,就不好交待了」。

在許多國家,政府均每年發佈基尼係數。根據公開資料,統計局曾公佈2000年中國基尼係數是0.412。南方週末記者查詢到,統計局曾在2001年第一期《中國國情國力》的期刊上,發佈過1978年至1999年間歷年的農村和城鎮居民基尼係數:1978年的農村居民基尼係數為0.2124,城市為0.16;1995年全國居民基尼係數為0.389,1999年為0.397。

但為何2001年至2012年十一年間,統計局未再公佈基尼係數呢?

名詞解釋

基尼係數由意大利經濟學家基尼於1922年提出,用以測定收入分配差異程度。其值在0和1之間,越接近0表明收入分配越趨向平均,數據越大表示收入差距越大。按國際通行標準,基尼係數小於0.2時表示收入分配高度平均,達0.4以上表示收入差距較大,達0.6時表示差距懸殊。

1月18日的記者會上,馬建堂提到之前國家統計局尚未建立全國統一的城鄉居民住戶調查體系,因此基尼係數的計算經歷了從城鄉分開走向全國統一、城鄉可比的過程。統計局進行了近兩年的準備,對全國40萬戶居民分城鄉的、老口徑的住戶基礎資料進行了整理、計算,才得出2003年到2012年的居民基尼係數。

但一位專家告訴南方週末記者,據他所知,前些年統計局也都會按老口徑統計基尼係數,之所以沒有公佈,「可能是怕數字比較敏感」。

基尼係數的高低與社會穩定指數呈反比,國際上通常將0.4作為「警戒線」,即基尼係數超過0.4時,貧富差距將使社會不穩定。因此,當13年前中國居民基尼係數超過0.4時,統計局不再公佈,或許是出於此種考慮。

上述2001年第一期《中國國情國力》中,國家統計局在「從基尼係數看貧富差距」一文裡指出,1978至1999年21年裡,城鎮居民基尼係數增長了84%,農村居民基尼係數增長了58%,「如果這種勢頭不適當加以遏制,那麼,就可能快速地達到甚至超越警戒線,從而造成嚴重的兩極分化和劇烈的社會動盪,對保持安定團結的政治局面產生不利的影響」。

同時文章判斷,在衡量全國居民之間的收入分配差距時,可以將警戒線上限定為0.5,而非國際警戒線0.4,「實際工作中按0.45操作」。

上述判斷的主要依據是,各國國情千差萬別,居民的承受能力及社會價值觀念都不盡相同,也確實有一些國家基尼係數超過0.4卻並沒有出現大的社會動盪,比如南非、美國、菲律賓、巴西、墨西哥等。

來自民間的「超級替補」

與官方基尼係數的長期失語相對應的,則是民間或國際組織對基尼係數和貧富差距的長期和持續的關注。

1985年第3期《經濟研究》雜誌上,發表了一篇研究平均主義背後的收入不公平現象的文章《勞動者個人收入分配的若干變化趨勢》,作者是時任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副研究員趙人偉,因為那篇文章的巨大反響,他獲得了1986年的「孫冶方經濟學獎」。從此趙人偉開始了對中國收入分配不公問題長達二十多年的研究生涯。

1980年代,趙人偉專門研究城鄉之間的收入分配不公問題。雖然當時城市和農村內部的基尼係數屬於平均主義範疇,但新中國成立後的「工農業剪刀差」的工業化戰略,使改革開放初期中國城鄉居民收入比是2.5︰1(世界銀行的數據),而世界上絕大部分國家都沒有超過1.5倍。同時,二次分配的財政支出和轉移支付進一步對城鄉進行了「抽瘦補肥」的逆向再分配——僅城市居民享受住房、養老、教育和醫療等補貼。

不過,1980年代城鄉收入分配不公的矛盾並不十分尖銳和激化,這一方面是因為當時對人口流動的限制較死,使城鄉之間的收入差距對比不強。另一方面,1970年代末實行農村聯產承包制之後,農村居民的收入水平顯著提升,一度縮小了城鄉之間的收入差距。在城市中,居民收入分配格局同期也在發生巨變。一些脫離計劃經濟體制「下海」經商的人迅速富裕起來,1990年北京亞運會召開時,相聲節目裡調侃的是「搞原子彈的不如賣茶葉蛋的」,「拿手術刀的不如拿剃頭刀的」。

趙人偉概括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中國收入分配經歷了三個階段,一是1985年以前,基本是平均主義下的不公平,農村承包責任制使城鄉差距縮小;1985年-1990年代中期,平均主義和收入差距拉大兩種現象並存,體制內平均主義,體制外收入差距拉大;1990年代中期至今,則基本是收入差距不斷擴大階段。

1988年,趙人偉領銜的社科院經濟所居民收入分配研究課題組正式成立。美國福特基金會資助了該課題組20萬美元,趙人偉和他的學生李實等人,用這筆錢進行了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居民收入付費入戶調查。

歷時4年,在調查了19000戶農村和城市居民後,1993年課題組發表的調查結果顯示,中國的城鄉居民收入差距在1980年代初期有所縮小,但從1980年代中期開始呈擴大的趨勢。城鄉之間居民人均實際收入的比率1985年為1.86︰1,到1994年,城鄉居民收入之比反彈至2.9︰1。1988年中國農村的基尼係數達到0.325,城市為0.233,全國基尼係數為0.382。

1995年,趙人偉帶領課題組做了第二次居民收入差距調查。結果顯示,中國農村和城鎮的基尼係數在上升,農村的基尼係數上升到0.429,城鎮則上升到0.286,全國的基尼係數上升到0.445。這一結果與世界銀行的報告相符,世行報告估計,1995年我國城鄉收入的比率應為4.3︰1。

趙人偉退休之後,2002年李實在福特基金和瑞典國際開發署的贊助下主持完成了第三次大規模居民收入調查。結果顯示城鄉收入差距拉大到約2.44倍,全國收入分配的基尼係數達到0.454,超過了國際警戒線。2007年,李實組織的第四次居民收入調查發現基尼係數已介於0.48-0.49之間,城鄉收入差距則接近3.3倍。

趙人偉和李實等人主持的幾次基尼係數調查結果在國際、國內都贏得了廣泛認可,並被權威學術雜誌多次引用。

與他們發佈的基尼係數相映照的,還有世界銀行、國際經合組織OECD、亞洲開發銀行等國際組織,以及眾多民間學術機構組織的口徑各異的收入差距調查。據《瞭望東方週刊》統計,近十餘年來,市場上相繼出現了不少於十種版本的中國基尼係數。這些數據的共同點在於,它們都顯示中國的收入差距在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不斷擴大,已經成為全球基尼係數最高的國家之一。

2013年李實和同事會再進行一次基尼係數調查。他估計,自2009年起城鄉之間和農村內部的收入差距可能會縮小,原因是農產品漲價,經濟刺激計劃拉高了農民工工資,以及政府對農村的轉移支付和補貼。「但這三個因素只有最後一個有可能是持續的,還不好判斷差距縮小是否是一種趨勢。」李實說。

值得一提的是,趙人偉告訴南方週末記者,在主持基尼係數調查的後期,他明顯感覺到從統計局查詢數據變得越來越難,「以前跟局長打個招呼就能查數據,後來數據保密,給錢也不行了」。

1月18日記者會上,馬建堂評價民間基尼係數調查時說,「規範的民間調查是官方統計的重要的、有益的補充」。

最霧裡看花的數據

就在統計局的官方版本公佈之前一個月,2012年12月,西南財經大學與人民銀行總行金融研究所共同成立的學術調查研究機構——中國家庭金融調查與研究中心(CHFS)——發佈報告稱,2010年中國家庭的基尼係數為0.61。這一數字不僅大大高於0.44的全球平均水平,也遠超過統計局後來公佈的0.481。

這是一個令人震驚的數字。南方週末記者所能查到的世界銀行及OECD各國數據庫中,僅有2009年的南非基尼係數達到0.631超過了此數。

該數據公佈後,眾多學者表示了懷疑或質疑。比如中國勞動學會副會長兼薪酬專業委員會會長蘇海南對媒體表示:「我國目前的基尼係數水平處於『高位運行』階段,現在肯定過了0.4,只是西南財大說的0.61有點兒太嚇人了。」

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教授岳希明和李實隨後也撰文指出,如果在兩個機構公佈的基尼係數之間加以選擇的話,更加相信國家統計局公佈的結果,西南財大的基尼係數被高估。他們認為,在抽樣覆蓋率和樣本量上,國家統計局的住戶調查都佔有比較優勢,且其日記賬方式樣本信息也比西南財大的一次性回憶的數據收集方法更為準確。

不過,針對這些質疑,西南財經大學CHFS中心主任甘犁撰文從技術角度進行反駁。目前這場論戰還沒有結束。

由於涉及大規模的居民收入調查和專業性極強的數理統計工具,學者或機構對收入差距的調查測算結果,往往會引來無盡的爭議。

比如中國改革基金會國民經濟研究所副所長王小魯在2010年發佈的《灰色收入與國民收入分配》研究報告認為,2008年,中國居民的「隱性收入」為9.3萬億元,其中「灰色收入」為5.4萬億元,約佔當年國民收入的17%,且收入最高的10%家庭與收入最低的10%家庭的人均收入相差65倍。這一組數字不僅受到國家統計局人士的公開質疑,也被包括李實、岳希明、北京師範大學教授羅楚亮在內的多名學者質疑。

事實上,中國基尼係數和收入差距問題中最富有難度的調查,正在於對高收入人群收入水平的調查,尤其是其中的非法收入部分。岳希明和李實曾在一次研討會上向統計部門建議應該解決非法收入的統計問題。一位長年從事統計工作的參會者半開玩笑地說:「統計貪官收入可不是統計局的事,那是中紀委的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3642

大資管混戰

2013-04-22  NCW
 
 

 

中國財富管理版圖迅猛擴張 新舊勢力正面交鋒,

8號文暫時控制發展速度

格局將如何因此變化

◎ 本刊記者 張宇哲 文業界逐漸冷靜下來:銀監會理財新規對泛資產管理行業(即大資管)的效應,沒有一開始市場反應的那樣糟糕。

3月27日,中國銀監會發佈《關於規範商業銀行理財業務投資運作有關問題 的通知》 (下稱8號文) ,對商業銀行理財資金直接或通過非銀行金融機構、資產交易平台等間接投資于“非標準化債權資產”業務做出規定。

與業界最初普遍第一反應的悲觀觀 點不同,北京產權交易所董事長熊焰認為,銀監會明確了理財投資于非標債 權的合法性,界定了非標債權的適度空間,提出了 “一一對應”的風控原則和相關信息披露要求,這對泛資產管理行業應屬長期重大利好。

多位信托及券商人士稱,銀監會推出的8號文力求規範非標準債權市場,或將大大壓縮包括券商、信托公司、第三方機構的通道業務,但這並不能改變高歌猛進的券商創新,中國財富管理版圖迅猛擴張會得到適度控制,但以往與銀行合作最為密切的信托,以及新崛起的券商資管、基金公司子公司資管、保險資管開始正面交鋒的格局並未改變。

自2012年上半年開始,證監會、保監會頻出新政,各自發力為其監管的券商、基金、期貨公司、保險公司的資管業務放鬆管制、降低投資門檻、大大拓寬投資範圍。

首先就是券商資管 “大鬆綁” 。2012 年10月, “一法兩規” (即證監會正式下發的《證券公司客戶資產管理業務管理辦法》 《證券公司集合資產管理業務實施細則》和《證券公司定向資產管理業務實施細則》 )打破桎梏,券商資管業務格局、遊戲規則重構,券商資產管理幾乎從無到有,升至1.89萬億元,2013 年1月,規模更突破2萬億元大關。眼下,熱鬧的中國財富管理市場的崛起,契合了中國金融轉型的需要。銀行理財、信托、證券、基金子公司、保險五大機構都在運用信托關係進行財富管理,金融機構走向全面資產管理的“大資管時代” 。

但是,這些資管業務目前仍停留在主要是幫助銀行搬運資產,為規避資本金佔用監管要求,把表內貸款轉表外。

“與其說是‘影子銀行’ ,不如說是‘銀行的影子’ 。 ” 一位接近央行的人士說。

2012年12月財政部、人民銀行、發改委、銀監會四部委聯合下發的 《關於制止地方政府違法違規融資行為的通知》 (即463號文) ,並未約束證券業,信托公司受到政策約束的地產領域、政府平台領域正成為券商資管、基金公司子公司的套利機會。

央行有關人士表示,不管是“影子銀行”還是 “銀行的影子” ,關鍵是,這些“影子業務”到底有多大規模?融資人是哪些人?結構如何?潛在不良資產 有多少?風險點在哪裡?特別是由哪些人持有?“如果監管部門對這些都心裡有底,風險就是可控的” 。

券商資管凶猛

這一輪理財市場資產管理規模呈現爆發式增長。截至 2012 年底,中國財富管理市場的總規模近 30 萬億元,規模和廣度大大超越從前信托公司可謂中國最大的非標準資產證 券化服務提供商,享有在中國分業監管的金融體制下的制度紅利,即信托能夠整合運用幾乎所有金融工具,是中國的“實業投行” 。

不過,眼下信托公司的制度紅利正受到“正牌投行” 的迅猛衝擊。

在2012年5月的“券商創新大會”上,證監會提出11條推進證券公司創新發展的思路與措施。

其中,對信托業外部經營環境產生較大影響的包括:鼓勵證券公司發展資產管理業務,將集合資產管理計劃由“審批制”改為“備案制” ,並擴大投資範圍;證券公司由僅能代銷公募基金產品,擴大至可代銷各類合規金融產品(包括信托產品在內) 。

多位信托業人士向財新記者透露,眼下信托公司的從業者是“香餑餑” ,“基金公司子公司、券商都來找信托公司取經,高薪挖信托公司的人。 ”目前基金公司子公司處於招兵買馬階段。 “實業類業務基本是靠信托挖過來的人組隊做。 ” 一位基金公司子公司人士亦對此證實。

“做的是和信托公司一樣的業務,但是基金公司做慣了買方,營銷能力不如券商;保險資管的優勢是資金,劣勢是偏保守、人員素質偏差。券商的競爭對信托公司威脅最大。 ”一位中海信托人士表示。

中信證券董事長王東明認為,無論是在行業開放,還是在產品創新方面,證監會都進行了很大的管制鬆綁。有許多原來屬於禁區的領域也開始鬆動放開,現在基本上是“只有想不到的,沒有不讓做的” 。

由於放鬆管制而獲得較大發展機會的證券公司,正成為財富管理市場中強有力的參與者和競爭者。受通道業務拉動,券商資管規模迅速膨脹,短短一年間,已從2011年底的2800多億元發展到目前突破2萬億元,其中80% 為通過定向計劃發行銀行產品的通道業務。這類業務屬於銀信合作的變體。

招商證券研報稱,2013年銀行與券商合作的業務種類和規模仍會快速增加,券商也將成為變相為社會提供資金供給的重要渠道。

資金供應的主導方銀行樂見其成,因為過去以信托作為理財產品主渠道的交易成本可以大大降低。券商通道手續費已從3?降到0.5?至1?,遠低於以往銀信合作中3?的手續費。

前述中海信托人士告訴財新記者,在券商資產管理業務放開之後,證券類的投資信托公司將很難展開,信托公司只能傾向做固定收益類和實業類投資,業務範圍大為縮小,而地產信托、銀信合作的通道業務由於受政策限制,信托公司規模不斷被壓縮,但券商可以做這些業務,且只佔用很少資本金。

在 “券商創新大會”之後,證監會對淨資本監管政策也有所放鬆,降低了各類業務的風險準備比例,放寬了淨資 本的計算方法。銀證通道業務合作中,券商淨資本佔用1%,但在銀信合作中,信托的淨資本佔用達3%。

“券商資管、保險資管、基金公司子公司都來找信托學習怎麼做業務,但它們的業務准入門檻、監管標準比信托公司寬鬆多了,信托公司面臨多方面的不公平競爭。 ”多位信托公司人士表示。

比如,券商發行的小集合資管計劃,發行的自然人投資者人數在200人以內、單個資管計劃投資門檻不低於100萬元,比信托公司寬鬆;新的 《證券基金法》于2013年6月1日實施之後,300萬元以上投資門檻限定在200人以下;而信托公司發行的集合信托計劃,單個信托計劃的投資門檻在100萬元 -300萬元,單個集合資金信托計劃的自然人人數不得超過50人,300萬元以上沒有限制。

“各地銀監局對信托公司的信托產品管得較死,比如房地產信托計劃一事一報;券商發行的資管計劃也開始投向地產,而各地證監局並不管。 ”一位信托人士說,券商資管新政已取消此前資管集合計劃的審批制,改為事後由證券業協會備案管理。

證監會的市場化新政,贏得了證券業的好評。

一位安信證券資管部人士認為,證監會雙向放開,券商可以發行公募基金產品、基金可以做資管業務,讓牌照的壁壘越來越小。

一位信托公司高管則對此反問, “既然大資管時代全放開,就應該對等放開,所有牌照都放開,規則一致。既然券商、基金可以做信托業務,反過來,信托公司是不是也可以做股票的承銷業務、經紀業務、公募基金?證監會至今不允許信托計劃作為擬上市公司的股東,這是制約信托公司PE 信托業務開展的最主要障礙。 ”不惟信托、證券資管業的監管標準不一致,從資產管理主體的角度,在理財市場上地位優越的銀行,與基金等主體從事資產管理的監管標準亦不一致,包括不同理財產品的投資起點區別待遇、在公開市場開戶的待遇等。

中國工商銀行資產管理部副總經理馬續田表示, “以銀行的服務能力,應該能服務更多的客戶。 ”據馬續田介紹,按照2011年的數據,銀行對理財產品收取的銷售費率是0.4%,基金是1%,而且基金是先行扣除費用,銀行則是實現收益後才收取;交易所債市和股票市場也沒有向銀行理財產品放開;銀行理財也沒有 Pre-IPO 的投資資格和新股的詢價資格等。

銀監會有關人士亦認為,所有的金融機構應該在一個開放、公平的環境中競爭和開展業務,這應是未來金融改革的方向。

監管套利

除了通道業務,信托公司受到銀監會政策約束的地產領域、政府平台領域等利潤更高的融資類項目正成為券商資管、基金公司子公司延伸

業務觸角的新領域

一位券商資管人士證實, “2012年看到的券商定向計劃涉及很多地產、政府平台項目,期限一般都在一年、兩年,現在兌付日期還未到,暫時看不到風險,如果持續下去,遲早券商會‘中槍’ 。最大的風險積聚並不是在小集合、大集合產品,而是集中在各種名目繁多、號稱‘萬能’ 的定向計劃上。 ”一位信托人士稱, “除政策壁壘,信托公司融資成本壓不過券商,因為券商有分佈全國的網點渠道優勢,信托公司沒有自己的營銷渠道,在當地直屬地經營,主要借助其他渠道銷售,直銷能力有限。 ”“從現在的市場需求看,放貸的需求很大,銀監會8號文之後,券商不和銀行合作,可以和信托合作放貸。 ” 前述券商資管人士稱。3月中旬,證監會曾下發 《關於加強證券公司資產管理業務監管的通知》 (下稱26號文) 。26號文封堵了用小集合購買定向資管、單一信托來變相放貸的做法,但並沒禁止券商資管計劃借道集合信托來放貸。多位券商資管人士預計,未來業務重心將轉向主動管理的小集合定向資管計劃。

按照券商資管的“一法兩規” ,定向資管計劃投資範圍由合同約定,投資範圍並無限制; 但是, “券商並無放貸資格,用收益權售後回購等融資方式,這是變相放貸,而銀監局監管的信托公司是按照 《貸款通則》的風控審查要求發放信托貸款的。 ” 信托業內人士稱。

“一個普遍問題是,與信托公司的做法相比較,券商對資管計劃的後續資 金管理薄弱,券商只是模仿了一點皮毛,因為它沒有約束。 ”一位信托公司人士認為。

“券商資管委托銀行放貸款,屬於相對規範的;膽子大的券商自己就做地產資管計劃,主要是中小券商比較激進,特別是中小民企券商;未來券商資管會有各種名目繁多的產品,對接不同類型、不同需求的私募、機構、大戶。

只要有資金,資管賬戶都可以開;到最後就拼兩個東西,一是從業者的職業操守,二是風控;這是兩個矛盾的東西。 ”一位券商資管人士稱。

此 外,2012年11月 基 金 公 司“鬆綁” ,開始進入實業投資領域,打造 “投融資平台” ,亦壓縮了信托公司跨市場投資優勢。

2012年11月,證監會頒佈了 《基金管理公司特定客戶資產管理業務試點辦法》 ,允許基金公司通過設立專業子公司開展專項資產管理業務,並允許專項 資產管理計劃除投資股票、債券、證券投資基金、央行票據、短期融資券、資產支持證券、金融衍生品、商品期貨,還可以投資非上市公司股權、債權類資產、收益權類資產以及中國證監會認可的其他資產。這意味著,基金公司通過設立專業子公司,可進入實業投資領 域,與信托公司的投資範圍趨同。這打破了信托公司跨貨幣市場、資本市場、實業領域投資的優勢,也意味著基金公司在傳統的資產管理業務之外,增加了投融資平台的功能。

很快,與券商資管一樣,基金公司子公司也開始進入信托受限的地產領 域。2013年2月,剛成立不久的嘉實基金子公司嘉實資本推出其首個投資于房地產項目的專項資產管理產品。這個專項資產管理計劃,將投資于鎮江恒福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開發的“美瀾園”項目,是由嘉實資本聯手知名房地產投資基金公司盛世神州共同推出的。由嘉實資本募集1.4億元的“優先級” ,鎮江恒福負責0.6億元的“劣後級” 。其中,嘉實資本募集的“優先級”將根據資金量情況享有9%、10%、11%三檔預期年化收益率,認購門檻100萬元起步,產品期限為18個月至24個月。這個產品在一天之內就全部預約賣出。

“基金公司子公司做的地產基金業務,沒有資本金風險權重約束。信托公司想幹都幹不了,因為對淨資本敏感,做多了就虧了。 ”前述信托公司人士稱。

“理論上看,基金公司子公司可以設計出類似銀行、自己籌資自己放貸的模式,這將極大地考驗基金公司對信用風險的識別、管理能力。基金公司長期從事股票、債券二級市場的投資,對實業企業信用風險的把握能力,還有待培育。 ” 安信證券人士對此評價。

“資管業務券商、基金公司子公司可以做,但不應該做信托公司已經禁止的業務。對於監管部門而言,證監會並沒有監管負債業務的經驗,出風險的概率很大;現在還沒有出現很慘痛的例子,一旦出現,銀監會就該‘開槍’了。 ”上述信托公司人士說。

風控放鬆

“現在 60 多家信托公司,100 多家券商, 相當于 200家公司在做業務,後果就是價格戰、惡性競爭,只能去做一些有風險的業務。整個資管行業風險控制標準大大放寬。 ”一

位信托公司人士說

原來一鍋粥三個人吃,現在是十個人搶;現在一家企業的項目,原來可能是三家信托公司做,現在銀行理財、保險專項計劃、券商理財一起上,券商壓價壓得厲害,好項目基本做不了,因為價格壓得太低。 ”中海信托有關人士透露。

一位諾亞財富人士證實: “好項目搶得厲害,以前信托的手續費是百分之幾,現在券商只收千分之幾;第三方財富機構自己拿項目也難多了。 ”競爭加劇帶來風控門檻降低。前述中海信托人士稱,以前只做大國企的項目,現在開始做中型國企和不知名、抗風險水平差的民企項目,只有這些企業可給高收益率,結果整個資管行業,包括銀行理財、券商、信托行業的整體風險都在提高,早晚全行業又會面臨整頓。 “以前有牌照效應,現在信托公司面臨重新洗牌,更要憑經營能力生存。 ”中國的經濟複蘇尚不明確,近年地產信托、政府平台利用各種渠道借新還舊。這些不斷膨脹、數據不清、外界看不清產品結構的表外金融產品的風險,正越來越受到市場參與者的關注。這個擊鼓傳花的遊戲,誰會接最後一棒?

在業內人士看來,信托、券商、基金公司子公司三類資管機構中,未來基金公司子公司風險最大。因為基金公司子公司資本金通常只有兩三千萬元, “管理幾十億元、上百億元資產,資本金怎麼夠用?一兩單業務出風險都賠不了!

像一家信托公司管理2000多萬元資產,監管部門、市場都很關注,投資者把錢放到基金子公司,如何放心?”上海一家信托公司高管稱。近年信托公司不斷增資,資金實力明顯增強,資本金20億元以上比較普遍。

瑞信分析人士表示,大部分“影子銀行”的股權基礎薄弱,一兩個項目違約,就可能卷走資本基礎;市場此後會更關注這些機構的信用風險,因為它們的資金枯竭和債務久期錯配可能曝光。

收益率怪狀

“跨市場套利機會是信托高收益來源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中國現行利率雙軌制下,信托產品收益更接近真實市場利率水平。 ”有信托公司

高管稱

中國財富管理市場的投資渠道仍然很窄,投資標的類似,無論銀行理財、信托計劃、券商集合、基金公司子公司,標準類產品主要投向股票、債券,非標準類產品主要是地方基建項目。

雖然非標準類產品標的類似,但收益率差距不小。其中,信托產品的收益率長期顯著高于其他同類理財產品。

比如,通常高收益信托產品,指的是固定收益類集合資金信托計劃,這類信托計劃的投資門檻在100萬元 -300萬元,期限一年到兩年,單只信托計劃的平均規模在3億元至5億元,年化收益率為10% 左右,這類投資標的通常為地產項目或者政信類基建信托項目;同類標的的銀行理財產品,年化收益率則在8%-9%。

“這是因金融管制導致不同金融市場隔離,通過產品創新來拉平不同類別金融產品管制帶來的收益差異。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研究員巴曙松在“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13年會”上稱。

業內人士亦稱,不同金融機構資金來源渠道不一,從銀行、信托公司、證券公司、保險公司獲得的資金渠道不同,資金成本、收益差異也大,這種差異並非因為投資標的風險不同而收益不同。

工行資產管理部人士亦表示,從投資對象和模式來看,有很大差別;從銀行角度來說,銀行的投資管理能力還不強,有政府提供的保護利差空間,可以從央行給予的固定利差空間拿到貸款項目做為投資標的,就可以將其轉化為其他產品,投資者、銀行則都可以取得固定收益;而券商投向主要是股票和債券,價格波動大,不能獲得一個穩定的回報。 “一旦利率市場化,銀行不可能拿到一個收益明確的投資標的,也就不可能給客戶一個明確的投資品收益。 ”中信證券的研究報告分析認為,2013年固定收益產品的整體收益率趨向下行:隨著監管規範加大成本,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將基本穩定或略有下降;收益率大幅上行的可能性不大;競爭加劇,收益率大幅下降的可能性不大;流動性趨穩,銀行高息攬儲的意願不強;信托產品收益率中長期有下行壓力,收益率與相關項目風險相關性不高;隨企業債等直接融資渠道拓寬,收益率將向債券靠近。

呼喚統一監管

各類資產管理參與者、投資管理人,都應逐漸在同一個基本法下進行標

准模式的資產管理

從金融發展看,綜合化經營成為必然。中國財富管理行業爆炸性的增長,隨之而來的便是監管新題。

有觀點建議,以新《證券投資基金法》為未來財富管理大法的基礎。但業內人士認為,新法初衷是為公募基金走向財富管理機構奠定法律基礎,並不適合全資管行業。

2012年11月,證監會發佈 《證券投資基金管理公司子公司管理暫行規定》 ,基金公司子公司的投資範圍亦大擴展,包括股權、債權、收益權等。但這並不符合當時已公開的 《證券基金投資法》所規定的業務範圍。

北京國際信托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曉龍認為: “在財富管理行業,各家有各家的監管尺度,需要儘快統一監管尺度。

鑒於大家都在運用信托關係進行財富管理,應該做到功能監管,而不是現在的機構監管。 ”“財富管理是中國未來金融業非常重要的一個領域。它是銀行、證券、保險三業的交集。基本法律關係都應視為信托關係。但現在,對這類相同法律關係的產品卻不能用同樣規則來管理。 ”在“中國財富管理50人論壇”上,出任該論 壇學術委員會總顧問的全國人大財經委副主任委員、人民銀行原副行長吳曉靈表示,法律規制上的滯後,已經對財富管理行業的發展造成制約。

馬續田稱,從發達市場的經驗來 看,上世紀90年代以後,歐美市場上各類資產管理參與者、投資管理人,都逐漸在同一個基本法下進行標準模式的資產管理。

馬續田建議,應設立國家層面的《資產管理法》 ,統一監管標準,實行分級持牌,要求基金、保險、證券和銀行的資產管理,在統一的資產管理法下,合規經營,不同的主體享有同樣的法律地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4891

新股擂台:中港混戰新股攻略

2014-01-09  NM
 
 

 

承接一三年的新股熱潮,一四年已有多隻新股排隊上市。除了一月底掛牌的港燈電力信託,還有剛收購美國豬肉商Smithfield的內地肉製品龍頭雙匯集團。另外,科網巨頭聯想控股亦有意來港整體上市,還有隨時捲土重來的屈臣氏。中港幫混戰,股民擔定櫈仔,睇清楚再入飛。

上半年集資高峰

新一年,新股市場將延續去年尾的強勁氣勢。安永合夥人賴耘峰表示,目前有超過一百間企業準備來港上市,加上有幾間大公司計劃分拆旗下業務,估計上市數目及集資額都會有支持,不會因為內地重啟A股IPO而受到影響。德勤中國全國上市業務組合夥人歐振興更估計,新一年本港新股集資額將高達二千億元,「A股開綠燈,會令更多大企業考慮用A+H形式上市,令香港更多新股。」歐振興續稱,近期不少資金回流歐美市場,港股表現已逐漸反映資金流出及企穩,預料美國聯儲局退市對本港影響不大,因此新股仍會有支持。單計上半年,已有約四十隻新股排隊上市。香港幫中,最矚目是首富李嘉誠旗下的電能(6)分拆出來的港燈電力信託,預計於一月二十九日掛牌。雖然港燈保證一四年的分派回報率介乎五點五至七點二六釐,但上市後第五日已要向電能償還約二百七十億元債務,且不再享有長和系的免息或低息貸款,再加上一八年的電力利潤管制協議將屆滿,種種不明朗因素隨時影響股價表現。內地幫代表,有稱霸內地肉類製品市場的雙匯。去年透過本港子公司雙匯國際,天價收購美國豬肉生產商Smithfield。據悉雙匯考慮將Smithfield分拆上市,或是將雙匯集團整體上市,集資額高達四百七十億。

科網熱持續

去年備受追捧的科網股氣勢仍強勁。除了仍未死心的阿里巴巴外,內地另一科網巨人聯想集團(992)母公司聯想控股,亦有望今年來港整體上市。有分析員指,聯想控股旗下除了有個人電腦市場排第一的聯想集團外,還有涉足地產的融科智地,以及弘毅投資,投資領域包括化工、現代農業及消費等。「香港投資者淨係知道聯想搞IT,但其實集團業務好廣闊,整體嚟香港上市估值係會以千億計。」該分析員表示,聯想是近年少有仍有高增長空間的巨型新股。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7829

SENSE隨筆140407電鰻論証:演化sense大混戰 掌門天地

http://www.tangsbookclub.com/2014/04/07/sense%E9%9A%A8%E7%AD%86140407%E9%9B%BB%E9%B0%BB%E8%AB%96%E8%A8%BC%EF%BC%9A%E6%BC%94%E5%8C%96sense%E5%A4%A7%E6%B7%B7%E6%88%B0/

SENSE隨筆140407

電鰻論証:演化sense大混戰

掌門執筆

 

〈創造說的皇牌:鐘錶論証〉

「我們在地上拾到一塊石頭,可以合理地說它從來就在那兒。 但是如果拾到一隻錶,我們仍說它從來就在那兒;或者說它是藉由自然界風化侵蝕等力量隨機組合而成的,那就太不合理了。因為錶的性質複雜,不能藉由隨機組合而生成。」*** 十八世紀末神學家William Paley如是說。

這就是曾經擲地有聲的「物種創造說」的皇牌:“地上執到錶論証”。

 

演化生物學家 道金斯Richard Dawkins在其名著《盲眼鐘錶匠》中批判「創造說」的時候,引述過上面該派最完備的“設計論証

用現代術語重申:複雜系統的本質在於其有序的層級組織,局部間結合緊密,性質互動,不能由基本原料隨機組合而成。 這論証非常有說服力,道金斯自承如果自己是那時代的人,定必服膺此說。***

 

〈演化說的新意〉

達爾文Darwin在十九世紀中葉提出「演化論」,其驚天動地之處,正在於首倡單純物質性的機制, 足以演化出複雜的生物機體。**** 他等於回應了Paley的論說,指陳自然界的力量足以釀嵌出一隻“生化有機錶”。

(請參閱《讀書札記130206盲眼鐘錶匠》。)

 

演化論可以簡述為兩個核心假說:「突變說」和「天擇說」

演化基本上是一個無盡重複的生殖過程,每個世代的個體從其親代獲取基因,並把它們傳遞到子代去。但基因在複製的過程中,往往會發生極細微的誤差—–是為「突變」。*** 突變暗含著變化必定是細微的。

「天擇」意指物種的個體在自然環境中競爭繁殖機會,優勝劣敗。 這種揀選力量可以看作是一種“非隨機死亡機制”***,透過生存和繁殖競爭,使基因存廢有所依憑。

舉例:長頸鹿的“頸長基因”。因可吃到較高處的樹葉,輕微的頸長在荒年便成為“適應優勢”,較長頸的基因得以在子代擴散。

 

突變是隨機的,但經由天擇引導方向,再積累龐大世代的進程,使到生物的性狀產生巨大的差異。差異的程度超過了某個界限,便形成了新的物種

Th. 基因突變是隨機的,但經由世代積累起來的性狀變化卻不是隨機的。*****

 

〈創造說的反擊:電鰻論証〉

針對演化論的理路,創造說也曾發動凌厲的反擊。 反擊的劍尖鎖定在“突變”和“適應優勢”的結連點:如果突變是微弱的,那麽突變的效果也是微弱的,如此微弱的效果有何優勢可言?

就算在身高體重之類的單向度性狀,稍勝一籌便生優勢 (例如較長頸的長頸鹿。) ;但是有些性狀是高度建構的、複合的與及和別的物種互動時才生效的,那麼低度發展的性狀管用嗎?***

舉例:身軀只有5%像枝枒的竹節虫能逃過鳥兒的銳眼嗎?

 

防禦這路劍法有兩種辯護策略:

A“依然管用”策略。道金斯即認為基於天擇原理上是同種競爭(即不是要勝過鳥眼,而是要勝過其他竹節蟲。),只要5%像枝枒的竹節虫在天色昏暗的情況下具有優勢便成了。(請參閱《SENSE隨筆130125B竹節蟲的擬態演化》。)

 

為了克服A策略,創造論再創出見血封喉的一劍—- “電鰻論証”

電鰻以電流獵食,5%電量在 “任何情況下” 都沒法電暈獵物,即 “絕對揾唔到食”,如此何適應優勢之有?

為了防禦這辣招,演化生物學家使出迂迴劍路:

B “另有妙用”策略

〈演化說的辯護:同樣是電鰻論証〉

在自然界中,至少有六種魚類演化出可產生電流的器官,牠們運用電流達致的功能共有六項:

1偵測獵物;2在混濁的水域中通行;3相互溝通;4直接殺傷獵物; 5自衛逃生;6捕捉獵物,指電暈之。

其中第六種“電暈功能”因要遙距發功,需要製造最強勁的電量。

電鰻是自然界用電的最高手,身負上述全部武功,最強紀錄能發600伏特電流,曾經電暈過一匹落水的馬! 電鰻施電起初是用來偵測環境和獵物,“捕獵功能”是後來附加的副產品。***

同樣的事例極多,肺是由膘演變出來的,起初的功能是施浮沈,魚類遷徙岸上濕地之時才轉施呼吸。 鳥翅的羽毛起初的功能只是保温護體,因要從樹枝躍到地面,轉作“降落傘”滑翔之用。鳥類有可能最初是向下“飛行”的,後來才演化為向上飛。

 

基於 “突變” 的極度緩慢漸進性質,生物軀體設計的改動其速度也是極度緩慢的。不單如此,任何改動均必須從已有的基礎出發,即必須 “見步行步” “摸著石頭過河”,因此設計藍圖常呈現為拖泥帶水,效率不佳。

舉例:人並沒有演化出天使的雙翼,或汽車的輪子,儘量那是極具適應優勢的設計。

演化生物學家因此辯說:生物軀體設計的無效率性,適足以証明演化說是對的,而創造說是錯的。****

反正是設計,何不設計到最好?這招“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利害嗎?

 

以上學理出自《昨日世界The World Until Yesterday:What can you learn from traditional societies?》(2013) Jared Diamond

《盲眼鐘錶匠 The Blind Watchmaker》(1996)Richard Dawkins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5787

新股混戰 Money Cafe

http://moneycafe-icable.blogspot.hk/2014/06/blog-post_30.html
新股好玩,抑或被新股玩死,投資者自有領會。

半年市況總結之餘,如果總結新股市場的話,今年確實奇奇怪怪。

首先,數最大落空,當然是BABA轉去美國、其次是屈臣氏不上市、萬洲大割價仍要擱置、公開發售新股一池死水。

但中信泰富來個數百億新股定向發售,撇除並非IPO的話,其實已為年內最大股份集資!!

六月新股特別多,亦特別亂,亦特別經典。

例如,天朗氣清,風和日麗,可以有上市、無儀式,難免令人聯想,有人膽小!

但對新上市公司,絕對不是味兒! 有上市、但儀式延遲,難道今次上市費,可以打個折?

三十家搶灘,集資二百多億,三年最多,但個別潛水幅度,更令人難忘。

賣涼茶上市、賣中國意大利品牌錶上市、床上用品、內衣用品、環保、洋參、軟件,有如一碟揚州炒飯配料,幾乎應有盡有!!

新股上市不是必升,只是投資者一直假設: 認購好,又有知名度的話,就會掂。

但知名度及認購,幾多屬於自然? 多少帶有人工成份? 值得留意。

細細粒、容易食,可以用於炒新股,但今個六月更為實際是對上市保薦人而言。

事關翻查多間新股,上市費佔集資額大部份去到百分之六左右,部份更加高,遠超以往平均百分之二至五左右水平。

環顧個別新股,大部份上市費涉及數千萬,洋參為例約六千三百萬,但云云之中,國瑞上市費高得驚人,招股書顯示,該公司上市費估算高達一點二四億,相當於集資額百分之七以上,算是昂貴上市例子。

招股書偶有精彩。國瑞財務概要第二頁顯示,去年總收入達六十八億多人民幣,按年急升六成,原因是忽然有為數廿億,來自一級土地建設及開發服務收益入帳,有關方面收益按年大升四倍八,佔收入比重由原本百分之八左右,升至近三成。

一級土地開發既帶動收入,亦令盈利爆升,毛利及淨利潤率均大升十數個百分點。

一級土地開發係咩?按上市招股書指,正正涉及土地改造的住戶遷移,而當中,提供回遷房,亦可以計算估值上市因素!!!

國瑞到底屬於內房商,抑或遷拆商?有趣!!!

同樣有趣為,公司四成二發售股份,分予三名基礎投資者,最大為北京第五建築工程,其餘兩名為中國生物製藥,及Best Class。

而Best Class持有人,原來就是中國生物製藥主要股東之胞妹!! 到底係咪可以理解為,國瑞這四成發售股份,其實得兩個投資者要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5390

互聯網公司混戰鄉村

http://www.infzm.com/content/102771

在大城市市場競爭白熱化之後,阿里巴巴、京東、噹噹等電商紛紛下沉,借助刷牆廣告、大篷車巡遊等頗具鄉土氣息的活動,爭搶擁有全國七成人口的農村市場。

「生活想要好,趕緊上淘寶」、「老鄉見老鄉,購物去噹噹」、「發家致富靠勞動,勤儉持家靠京東」。這些斗大字號的標語刷在農村的白牆上,替換了那些計劃生育的廣告。

這些標語並非惡搞,而是互聯網公司潛入鄉村社會的真實行動。阿里巴巴甚至順勢而為,推出「隨手拍農村刷牆贏獎品」的活動。

京東的「刷牆」項目從2013年四季度開始,持續到今年3月份。全國一百多座城市的八千多面牆上出現了這個剛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的公司名字。

「(刷)一面牆幾千塊錢,每個地區都有對應的合作公司,農村刷牆早就是專業化分工的工作了。」噹噹網高級副總裁姚丹騫將這些牆視作廣大農村地區的LED大屏,「有時在高速路上都能看到,效果挺好」。

淘寶網依託那些發展成「淘寶村」的小賣家群體,早已在鄉村社會紮下根。而京東、噹噹這些電商則是在大城市市場漸趨飽和之際,將戰場下移到了三線城市以下的區域——這裡被它們視為一片正在上升的「藍海」。

電商的願望很美好,只是,鄉村社會的消費力真的有這些電商想像的那麼旺盛嗎?他們又如何解決這些偏僻之地的物流難題?

「郡縣治,天下無不治」

一大波刷牆廣告預熱之後,裝在大篷車裡送來的,是二維碼。

至少從2013年年底開始,各大電商的年度計劃中,鄉村就已經成了重點詞彙。阿里巴巴甚至搬出源自《史記》的「郡縣治,天下無不治」,來說明鄉村市場的重要性。

縣域經濟的廣闊天地早已旌旗滿佈。十多年前轟轟烈烈的「三下鄉」似乎又回來了,但主角由政府變成了電商。一大波刷牆廣告預熱之後,裝在大篷車裡送來的,是二維碼。

在城市的繁華路段,配著大功率音箱的文藝表演先將人流吸引住,淘寶的促銷員背著移動wifi發射器,在熱鬧的現場幫助消費者們「不走自己流量」地刷二維碼購物;京東的大篷車路線途經百城,延續半年,不斷重演著同樣的場景。

電商對三線城市以下市場的關注源於數據。阿里研究院的數據統計表明,2013年縣域網購消費額同比增長速度比城市快13.6個百分點。該研究院發佈的《全國縣域地區網購發展報告》數據顯示:2012年縣域人均網購54次,超過一二線城市的人均網購39次,縣域人均網購金額也超過了一二線城市。

中國社科院信息化研究中心主任汪向東對南方週末記者說,從家電大戰到五花八門的購物節,城市的電商之間競爭已經白熱化,「相對而言,農村和農產品市場,像藍海一樣在等待佈局」。

來自中國社科院的數據顯示,縣域經濟在中國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GDP佔全國約50%、人口占全國約70%。

對於三至六線城市強勁的消費增長,各大電商「英雄所見略同」。京東率先喊出了「渠道下沉」的口號。京東配送部總監王輝對南方週末記者說,「目前所謂三四五六線城市的物流需求增速明顯高過平均水平50%左右」。

在噹噹網年初的經營管理戰略會議上,高管們毫無疑義定下的第一個戰略,也是渠道下沉。噹噹網高級副總裁姚丹騫表示,儘管一線城市市場空間尚在,但是對於電商的接受程度已經很高,推廣活動集中到鄉村是情理之中的事。

與京東不同,噹噹網還面臨著從網絡圖書商城向銷售多種商品的綜合性商城轉身的任務。噹噹網2013年財報顯示,百貨業務總交易額年增速達95%,總成交額達11.5億元,從而超過圖書業務的9.3億元,百貨業務佔比首度超越圖書。

它的品牌形象在三四線城市尚付之闕如,此時渠道下沉,正好是噹噹網一個轉型的契機——可以在一張白紙上建立一個百貨零售商的形象。

噹噹網提早確定了下一季刷牆的主題——服裝三折。姚丹騫說,「短期之內,服裝的適用人群會更廣泛,重複購買率也會更高」。她的目標是,二線以下城市顧客數佔比達到之前的2.5倍。

在電商下鄉的同時,縣長們也希望能盡快對接電商,拉動區域經濟發展。

7月,在杭州召開的首屆中國縣域經濟與電子商務峰會上,來自176個縣市區的主副官們用二維碼報到,然後擰亮本縣在中國地圖上的位置。參會代表團中路途最遠的奎屯市在新疆西北部,據媒體稱,這個人口僅31萬的城市擁有14萬手機用戶和2萬互聯網用戶。

縣長們一面分享經驗,一面在會上積極推銷著本區域的特產和旅遊資源,甚至宣傳起本區域的創業環境。一個明顯的趨勢是,由政府引導和牽頭促成產業集群的案例已不在少數。

京東也意識到了這一點,主動接入了農業部的「信息進村入戶」項目。

京東方面提供的資料顯示,農業部2014年將在全國10個省市20個縣先期開展「信息進村入戶」試點工作。京東則直接對接全國農村信息服務站,將其作為網絡代購點,以及農村物流的配送站和自提點。每一個農村信息站均可申請成為京東銷售聯盟會員,然後獲得京東特製的含有聯盟代碼信息的門店二維碼。

京東負責對信息站的工作人員進行培訓,教他們如何下單購物。農民通過京東購買的商品也將直接配送至信息服務站。

「向下沉」與「向上拉」

「別以為我們都在淘寶上買便宜衣服,我們買的,可能比你們城裡買的還要貴。」

對於各家電商來說,縣域市場尚是一片陌生的區域,要進軍這一市場,首先需要揣摩這些人群的消費習慣。

據麥肯錫全球研究院測算,網上商品的價格平均比線下價格低 6%-16%。價格的刺激作用或許能夠部分解釋類似於紅蜻蜓、九牧王、全友、飛亞達、Kappa、卡羅萊、七匹狼、水星、美特斯邦威、達芙妮等品牌在縣域網購市場中受到熱捧的現象。

「這些消費者關注品牌,往往對性價比的要求高。」唯品會相關負責人表示,三四線城市的消費者對性價比的追求,促使電商們進行了對應的倉儲配貨和落地推廣策略。

讓淘寶「大牌下鄉」項目負責人夏濟印象深刻的是,在一個西部縣城的體面家庭裡,女主人的小瓶雅詩蘭黛眼霜卻只在有重要場合出席的時候才涂一點點,然後就收到櫃子裡了。「小地方顯然不容易買到這些東西,我們現在就來填補這個渠道。」夏濟說。

夏濟自己到村裡調研時,老鄉也告訴他,「別以為我們都在淘寶上買便宜衣服,我們買的,可能比你們城裡買的還要貴。」

在夏濟看來,這確認了縣域城市消費者對大品牌、優質商品的購買意願和消費能力。數據顯示,包括淘寶、天貓、聚划算在內的「淘系」成交額中,三四線城鎮佔比已經過半;大家電在三四線城市的銷售佔比甚至接近七成。

對於新市場的特點,電商們還有自己的理解和把握。「3-6線城鎮消費者的住宅面積比城市用戶大,因此大屏電視、大容量冰箱、高功率空調成為主推;其次就是鄉鎮電壓不穩,產品有針對性優化。」淘寶系一名工作人員對南方週末記者說。

縣域電商發展中,熟人社會的「禮尚往來」也帶動了一大部分消費需求。阿里內部人員表示,可能原先送禮送的都是一些食品,現在小家電或者大家電也成為了送禮的選項。

受到熟人口耳相傳的影響,從眾的心理也更強。在縣城做生意,電商們自然不會放過這一點。阿里巴巴就發起了一個以縣為單位每天公佈各類銷量的「跟著土豪縣,瘋搶大家電」活動。

據阿里巴巴工作人員介紹,把電商標語刷在牆上的做法,事實上亦發軔於淘寶村。淘寶村生意做大了,就自發刷牆,希望借此吸引來更多的老鄉一起上淘寶。

不過最令電商頭疼的,仍是用戶「會用」和「敢用」電商的教育問題。夏濟對南方週末記者表示,「不會用還是最大的障礙,會用的人都去城裡了。」

如果僅僅做到將渠道下沉,激發縣域購買力,恐怕百餘縣長們不會如此有興趣。事實上,除了渠道「往下沉」,以阿里為代表的電商們也熱衷於把縣域內的銷售渠道「往上拉」。

年初馬云的內部信中放出的「All in移動電商」策略,在農村著力頗重。「我們希望能夠把縣域特色的商品和產品能夠被更多人看到,同時激活消費和生產。」夏濟向南方週末記者說。

為了下沉而進行的物流建設也將反哺到農產品進城的通道。京東商城集團CEO沈皓瑜說,「未來,我們還會反向將農產品送到城裡人的餐桌上,通過減少中間環節,讓農民可以多掙一些,城裡的居民也可以更便宜地買到新鮮東西。」

京東的刷牆廣告。 (CFP/圖)

如何打通物流

如今的縣鄉一級物流,多依靠「小賣部模式」運作。

電商要「治郡縣」,打通物流是其最大的挑戰。申通快遞相關人士對南方週末記者說,「在三四線城市佈局難度較大,投資和效益目前還不能完全匹配。」

淘寶下鄉打的第一張牌——大家電銷售,就極度依賴物流。早在2006年,阿里巴巴就與中國郵政合作推出了快遞產品「e郵寶」,憑藉郵政覆蓋範圍廣的優勢,試圖解決農村等偏遠地區的物流問題。但是最終合作並不理想。

2013年年底,阿里與海爾達成協議,向後者投資28.22億港元,重點扶持海爾電器旗下的日日順物流。聲稱擁有26000個鄉鎮專賣店和19萬個村級聯絡點的日日順物流,恰是阿里最希望得到的三四線城市的物流「毛細血管」。

其實,為解決物流難題,互聯網企業大多採用開放式平台,在「最後一公里」接入當地物流服務商,主幹網絡則部分自營。姚丹騫認為,「吸引更多合作夥伴就是我們社會化模式的特點,有那麼多快遞公司,互聯網企業沒必要把模式做得很沉重。」

7月3日上午,噹噹網在天津宣佈啟用「銀河1號」倉庫。在發佈會現場,噹噹網副總裁段宇稱,噹噹網不會自建物流,「自建物流是電商渠道下沉到三四線城市的噩夢。」

京東的策略看上去似乎就是噹噹網所言的「噩夢」,其最新的抓手是設到區縣的「先鋒站」。專門為此培養的「500強儲備站長」將跑完物流的「最後一公里」。京東希望用配送員的本地資源,填補三到六線城市的物流空白。其官方資料顯示,全國已完成新建並投入運營的「先鋒站」為135個。

不過,與外界理解有出入的是,京東新設的「先鋒站」,並非純粹「沉重的自營」:被挑選的京東員工回到本地擔任「先鋒站」站長,將自行負責物流站點的建設,包括交通工具和運輸成本。他們仍領著京東的工資和補貼,享受單量計提,但更像是京東在純自建物流和開放的社會化物流之間找到的一種折中辦法。

京東配送部總監王輝同時表示,在配送上,京東同樣歡迎與各方合作。

事實上,合作模式更多出於無奈的成本考慮。前述申通快遞人士分析,由於農村地區人口居住較分散,快件量較少,快遞服務面臨點多、面廣、線路長、單位運輸成本和投遞成本較高的問題。基層網點若由某一家快遞服務商自營,將面臨較高的空轉率。

物流業內專家趙小敏對南方週末記者說,如今的縣鄉一級物流,多依靠「小賣部模式」運作。各大快遞公司將貨品運到接近目的地的最低一級收發站點,付給當地「雜牌軍」額外的服務費後,再由他們將貨品最終送達。在這個模式下,客戶體驗以及退換貨等售後服務問題,都是電商必須面對的挑戰。

為了使物流更為規範,唯品會的辦法是扶持這些物流合作方。唯品會小額貸款公司總經理倪慧平對南方週末記者說,「我們會把一些在小城市合作的落地配作為一個主要服務的客戶群體,為他們定製金融產品,支持他們的拓展。」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7772

阿根廷債務混戰再起 索羅斯加入戰團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106911

鬧得沸沸揚揚的阿根廷違約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因不滿美國法院對阿根廷資金的“凍結”,持有大量阿根廷歐元債券的傳奇投資者索羅斯聯合Kyle Bass等大佬,將紐約梅隆銀行告上英國法庭。

倫敦法院的文件顯示,包括索羅斯旗下的Quantum Partners基金在內的一批機構對紐約梅隆銀行提起訴訟,要求其支付2.26億歐元阿根廷歐元債券的利息。一起參與起訴的機構還有投資大佬Kyle Bass的海曼資本管理公司,該公司擁有13億美元阿根廷的歐元債券。

在此前美國法院的判決中,法官判決阿根廷政府向包括保羅·辛格爾(Paul Singer)的Elliott Management在內的一批對沖基金支付15億美元的全額本息賠償,並要求受托人紐約梅隆銀行在阿根廷支付完這筆賠償之前,禁止向阿根廷的其他債權人支付任何費用。

但Quantum Partners、海曼等公司指出,盡管根據判決紐約梅隆銀行不得向辛格爾等之外的其他人支付本息,但該判決在美國之外的地區不應該適用。

彭博援引Bass的評論稱:“我們的利息收入受到英國法律的監管,除非英國法院也作出同樣的判決,否則梅隆銀行應該向我們支付利息。”

受東南亞危機和巴西金融動蕩沖擊,阿根廷爆發世界經濟史上罕見的政治、經濟和社會危機,並於2001年12月發生創紀錄的950億美元主權債務違約,同時宣布本幣貶值。包括Elliott Management、NML Capital、Aurelius Capital在內的一批對沖基金乘機以極大折扣搶購了大量阿根廷國債。

隨後的2005年和2010年,93%的債權人接受了阿根廷提出的債務重組方案,以價值減記超50%的新債券替換債權人持有的原有債券。但這批對沖基金拒絕參與並將該國政府告上法庭,要求對方100%全額償付本息。阿根廷女總統克里斯蒂娜將這些國際債權人稱為貪婪的“禿鷲”。

這批禿鷲基金窮追不舍,打著討債的名號與阿根廷一路打了近10年的官司。今年美國最高法院維持阿根廷敗訴的原判。但阿根廷始終不接受該判決,拒絕與禿鷲基金們達成和解。這也導致了接受債務重組的債權人無法收到阿根廷存在紐約梅隆銀行的利息,從而在事實上構成違約。

在英國的起訴中,索羅斯、Bass、Knighthead、RGY等投資者指責梅隆銀行倫敦分部“一直在維護自己的利益,而不顧受益人的利益。”他們要求倫敦法院判決梅隆銀行向他們支付的阿根廷歐元債券的利息。

梅隆銀行新聞發言人Ron Gruendl表示:“該要求沒有法律依據,在這起案例中,梅隆銀行一直都遵照法院的要求執行。”

在阿根廷違約之後,阿根廷歐元債券的表現要優於美元債券,2033年到期的歐元債券收益率僅上漲了2%,而對應的美元債券的收益率上漲了2.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9911

支付業混戰“收單市場”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05216

2014年9月,四家第三方支付公司——匯付天下、富友支付、易寶支付、隨行付收到了央行正式下發的處罰意見。 (CFP/圖)

為了搶市場和“應付”監管,銀行和收單機構頻頻聯手;“剪不斷,理還亂”的行業混戰背後,銀行卡的價格體系正待修補重塑。

2014年9月,四家第三方支付公司——匯付天下、富友支付、易寶支付、隨行付收到了央行正式下發的處罰意見。匯付天下受到的處罰最為嚴重,一年內要退出15個省市的現有收單業務,富友及易寶將撤離7個省的收單業務,隨行付將撤離5省2市的收單業務。

收單業務是指消費者在商戶那里刷卡消費,銀行將刷卡消費的資金在規定周期內結算給商戶,並從中扣取一定比例的手續費。發卡行、收單機構和銀行卡組織分成的比例為7∶2∶1。

每季度,中國銀聯會發布一份“銀行卡受理市場規範工作通報”:2014年上半年,全國確認違規商戶比2013年底相比增長了三倍;在46萬違規商戶中,有77%來自第三方支付機構,其余來自銀行類機構。

在銀行卡發卡量突破42億張之後,央行支付結算司正在草擬新一輪銀行卡調價的方案,業界呼籲良久的“借貸分離”、“統一商戶類別”等原則將貫穿其中。重塑銀行卡價格體系正在成為監管和產業各方的共識。

沖動的分支行

愈演愈烈的違規行為不僅在非金融機構和代理服務商中盛行,銀行也加入其中。《2014年上半年銀行卡受理市場規範工作通報》(以下簡稱通報)顯示,銀行違規商戶106,101戶,占全部違規商戶的22.97%。

非金機構將大量交易通過套用交易渠道、線下轉線上等手段,繞過卡組織直接連到發卡行。這種行為違反了央行和發改委刷卡手續費規定的監管條例,也違反了非金機構與中國銀聯的協議約定。

《通報》中記錄了這樣一個案例,2014年6月,快錢將自身拓展的商戶交易變形改造後大規模轉移給北京銀行上海分行、中國銀行北京分行和湖北銀商處理,導致接收交易機構交易量暴增,其中包含大量套用、冒用、大商戶等違規行為。

銀行正在絞盡腦汁繞過銀聯與第三方支付等非金機構單獨連接,“最多的時候,一個分行接了二三十家非金機構。”招商銀行負責收單業務的人士稱。

根據發改委2013年的定價,收單手續費分為四個等級,餐娛類的手續費是1.25%,民生類手續費0.38%。如果非金收單機構直接與發卡銀行進行連接,兩方就會私下商定一個價格,或是打包售賣通道費,這個價格要比發改委的定價低很多。

不僅如此,原本發卡行、銀行卡組織、收單機構的分成模式也不再適用。因為這筆交易繞過了銀行卡組織,令其受損,而分行與收單機構的分成也是私下商定的。

“違規的沖動在分支行,與非金機構單獨連接能夠帶來幾十億的結算和存款。”上述銀行人士稱。對分支行來說,結算量、存款都上去了。但是,總行的利益卻在受損。

以賓館消費為例,通過卡組織轉接,發卡行可以拿到千分之九的手續費收入。如果,分支行違規操作,繞過卡組織,只能拿到千分之二到千分之三。一年下來,全行就是幾十億的損失。

此外,通過卡組織轉接,需要填寫很多信息,從而保證交易的完整。卡組織也會對風險進行偵測。但單獨連接卻不需要,“商戶是不是真的,支行無法辨識。”這對銀行來說,孕育著巨大的風險。

《通報》顯示,招商銀行違規商戶數最多,達到14843家,占比6.35%。排在前三名的還有中國銀行和農業銀行,違規商戶數超過一萬家。

以民生銀行為例,對於批發類商戶大量采取補貼手續費的方式,並通過由此帶來的存貸款業務獲得收益。銀行會給小商戶手續費一價封頂的優惠政策,刷多少錢,手續費都是26元。

但銀行和非金融收單機構的私下聯系,也使價格市場化初露端倪。“從歐美市場的經驗來看,銀行或者非金融機構對商戶的服務是有差異的,政府將商戶手續費強行定價並不科學。”一位在收單行業浸淫多年的市場人士稱。

計劃與市場

2006年以前,國內收單市場的參與者只有四大行和銀聯商務。銀行會把一些收單業務外包出去,做一些商戶拓展、布放POS機、維護機具的工作。

之後,股份制銀行開始進入收單市場,在沒有實力和國有大行展開直接競爭的情況下,他們所采用的競爭策略和支付機構現在用的差不多,即通過套碼的方式來搶商戶、擴規模。

套碼是指收單機構為商戶設置的“商戶類別碼”,以此標明接受刷卡商戶的主營業務和行業屬性,為此商戶需要繳付的刷卡手續費也不同。比如“5812”代表餐館,手續費率1.25%;“5411”代表超市,手續費率僅為0.38%。

費率不一,就帶來了套利空間。不少收單機構為了搶占市場,會為商戶安排費率低一檔,甚至低兩檔的MCC碼,商戶為此就能少付手續費。其中,公益類交易和大額交易的費率較低,這類業務一度占到銀行跨行交易額的70%。

但對銀行來說,收單業務不是主營業務,利潤也並不豐厚,是吃力不討好的事。於是,外包漸成趨勢。

2010年,《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管理辦法》(二號令)給了這些機構一個名分。非金收單機構的數量一下增加了上百家,外包代理商也多達上千家。

其間,中國的銀行卡市場也經歷了三次定價。開始,央行曾經區分商戶的類別制定了兩種費率,即2%和1%;聯網通用和銀聯成立後,2003年,央行以批複的形式同意了銀聯提交的銀行卡跨行交易收益管理辦法,也就是業內所稱的“126號文”。126號文確定了發卡行、銀行卡組織和收單機構7∶1∶X的利潤分成,固定了發卡方和轉接清算機構的收益,放開了收單機構,並針對商戶類別做了差別定價。

然而,2013年2月,國家發改委主導了最新調價,形成的格局是:發卡行、收單機構和銀行卡組織分成的比例為7∶2∶1。

2013年7月,央行出臺的《收單業務管理辦法》再次加劇了市場的博弈。

第26條規定,收單機構將交易信息直接發送發卡銀行的,應當在發卡銀行遵守與相關銀行卡清算機構的協議約定下,與其簽訂合作協議,明確交易信息和資金安全、持卡人和商戶權益保護等方面的權利、義務和違約責任。

這一條款實際上承認了收單機構可以與發卡行直接聯通,前提是征得轉接清算機構的同意。“文件出臺後,越來越多的收單機構開始繞過卡組織,和銀行直連。”接近央行的人士稱,征求意見稿中有規定銀行卡轉接必須經過央行認可的銀行清算組織來處理。最終的版本選擇了折中的表述,是各方博弈的結果。

改革方向

10月17日,央行支付結算司副司長樊爽文在“價格體系重塑——中國銀行卡產業發展論壇”上表示,央行正在研究新一輪銀行卡調價的方案。業界呼籲良久的“借貸分離”、“統一商戶類別”、“線上線下統一定價”等原則都將貫穿其中。這也被市場各方視為理順市場秩序的根本。

上海交大產業發展與技術創新研究院院長陳宏民是該領域的專家,在他看來,歐美國家的銀行卡始於信用卡,我國則是基於工資卡等原因推動的借記卡先發展起來,之後引入信用卡。為了普及信用卡,監管機構和卡組織都未對借貸記卡區別定價,以避免因借貸分離定價後,信用卡相對較高的手續費導致商戶拒刷。

建設銀行信用卡中心曾經測算,信用卡資金成本約為0.4%,風險成本為0.2%,這還不包括運營和市場營銷等成本。目前的銀行卡定價機制不足以覆蓋信用卡的成本。

但擺在銀行面前的現實問題是,如果實行差別定價,信用卡的收費標準勢必要高於借記卡,很可能會導致大量商戶拒絕受理信用卡。因此,央行也需要評估借貸分離對持卡人、商戶的影響範圍及持續時間,以及對銀行利潤的影響。

陳宏民認為,在定價結構上,應從商戶差別定價轉為卡種差別定價。在渠道管理上,基於線上線下一體化發展趨勢,應從線上線下雙軌制的管理模式轉為線上線下統一管理。

目前,線下實行政府定價和政府指導價,而線上價格政府未出臺明確規定,由市場定價。從商戶手續費標準看,線上價格整體上低於線下價格。

近年來,移動互聯網的發展加速了線上線下支付場景的融合。2014年9月,擁有4億用戶的微信則悄悄在其“錢包”模塊中嵌入了“刷卡”功能——掃碼支付。在指定商家,只需點開這項功能,手機上便會出現一個二維碼,商家掃碼之後,消費者可以直接用手機完成付款。

如果在線下餐飲走線上交易,那麽信用卡手續費將從1.25%變為低於0.7%。

包括中國銀聯業務部總經理黃建軍在內的多位行業領導者認為,線上線下價格並軌也被業內視為未來發展的趨勢。將線上定價納入政府定價體系並與線下價格統一,消除套利空間,同時結合不同線上支付產品的風險水平可對價格做適當調整。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7278

“感謝中國婦女” 全民混戰“雙十一”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05569

“雙十一”天貓交易額超571億。 (CFP/圖)

天貓在六年前發明的“雙十一”網絡購物狂歡節,時至今日已經演變成為全社會參與的節日。其核心吸引力來自促銷打折,從電商到紛紛搭便車的各行業商家,從年輕人到老年人,這個購物狂歡節如同一劑雞血針,給了中國經濟短暫跳高的機會。

2014年11月11日淩晨四點多,韓都衣舍媒體公關總監魏力爬上床睡覺,兩個小時後又爬起來回公司幹活。他沒想到的是,公司今年在“雙十一”期間破億元會這麽快。

“今年破億元只用了50分鐘,比去年提前了16小時,我自己預測怎麽也得早上七八點,最早也是五六點。”魏力對南方周末記者說,今年雙十一的最大亮點就是交易額增長太快了。韓都衣舍是一個女裝網購品牌。

截止到11月11日24點,天貓雙十一交易額達571億元。過去兩年,阿里(淘寶+天貓)這一數據分別是191億元和350億元。

據易觀最新數據顯示,2014年上半年中國網上零售,阿里(淘寶+天貓)占據75%以上的市場份額,京東商城緊隨其後居第二位,占8.4%。

11月11日被稱為“雙十一”,也叫光棍節,是天貓創造的網絡購物狂歡節,今年是第六個年頭。

美國的打折促銷節出現更早。從2005年開始,美國商家發現,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選擇在感恩節過後的第一個星期一上網購物,於是很多電商便把這個日子變成了促銷打折的節日——“網絡星期一”。據新華網報道,2013年美國“網絡星期一”的在線銷售額達20億美元左右,約122億元人民幣。

11月11日當天中午,阿里巴巴董事會主席馬雲在接受央視《對話》節目采訪時,兩次表示:“感謝中國婦女。”

他表示,剛開始的幾年里,幾乎所有的銀行都會在雙十一期間“癱瘓掉”。但這一次,只有一家銀行稍微出了一點故障。

馬雲說自己真正關心的是後續的配送問題。配送是雙十一的老大難問題,尤其是今年受到亞太經濟合作組織(APEC)在北京開會的影響,雙十一能否順暢配送引人關註。

據國家郵政局統計,2014年雙十一期間(11月11日至16日)全國快件業務量將突破5億件,最高日處理量將達到9000萬件。

京東內部一位匿名的人士說,雙十一其實是一種累積消費,過去一個月的消費熱情積攢到同一天,很多人在雙十一之前很長時間不消費,這並不合理。但該匿名人士也承認,雙十一對電商肯定是利好。

實際上,隨著電商的做大,政府對於電商和雙十一越來越重視,對於消費者過去抱怨和投訴較多的先漲價後降價等問題都做了要求。

天貓要求所有參加11·11購物狂歡節的商品真折明扣優惠消費者,並且參加促銷的商品價格承諾50天里(9月15日至11月10日)是最優惠的。京東要求不標註市場參考價。

盡管有不少批評聲音,但“雙十一”確實造就了一股全民消費熱潮。特別是2014年的“雙十一”,傳統企業借勢營銷,往年被動挨打的線下零售店鋪也主動促銷。雙十一從線上走到線下,成了繼春節、國慶和五一之後的一個新的消費節日。這對於當下的中國經濟無疑是一劑興奮劑。

京東和蘇寧齊鬥阿里

相比往年,2014年雙十一期間,電商網站們也升級了玩法,除了過去的秒殺和零元購外,有了搶紅包、預購、預充、拼團等新玩法。但低價依然是雙十一的主要噱頭。

雙十一的具體打法,京東從2013年就調整為拉長戰線,從單日促銷改成11月1日到12日的多日促銷。

11月10日晚上八點半,位於北京東南六環外幾百米的馬駒橋鎮團瓢莊村,這里距離京滬高速和京津高速很近,京東商城在華北區的物流倉儲中心就在這里。

十幾層樓高的庫房門口插著紅色的戰旗,庫房上是紅色的條幅,寫著“誰解電商物流愁,還看京東倉儲牛”。倉庫里飄蕩著很響亮的《小蘋果》歌聲。

中央電視臺的記者扛著攝像機往其中一個倉庫走,這是京東華北3C倉,主要是以手機和數碼類產品為主的小件商品倉庫,覆蓋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山東和內蒙古這幾個省份的訂單。

幾個20歲出頭的京東員工從倉庫里走出來,見到攝像機後說:“我們今天錯過了上電視的機會了。”

京東華北區總經理邵繼偉告訴南方周末記者,京東拿出了3000萬元來保障這次雙十一期間的作業穩定。主要是增加運力和人力投入。為了備戰“雙十一”,這里的人力和運力是平時的1.5-2倍。

備貨工作也早就開始。京東華北3C倉庫從10月中旬就開始備貨,平時這個倉庫備貨到三分之二,現在是滿倉狀態。南方周末記者看到角落里還堆著沒法上貨架的商品。其中備貨最多的是蘋果的產品。

與此同時,京東和蘇寧等電商都各施營銷手段,試圖跟阿里巴巴爭奪話語權。

蘇寧易購在一些平面媒體刊登廣告說,“熬夜撲個空,你丫神經啊,這個TM的雙十一,你該多一個選擇。五折買假貨,你丫很LOW啊,這個TM的雙十一,你該多一個選擇。”

京東則更是打出了“同是低價,買一真的”的廣告。為了在阿里巴巴占據優勢的三線到六線城市之間擴大影響力,京東在農村做了八千多塊刷墻廣告,還在農村做了露天電影的推廣,開頭和結尾有京東的廣告。

物流大戰

因為舉辦APEC,在國家會議中心旁邊辦公的京東集團,從11月10日開始,連續三天搬到了亦莊的朝林廣場辦公。那里是京東的技術部門和京東旗下拍拍網的辦公地點。

在APEC期間,京東申請了很多配送車的特別通行證,保障從倉庫到配送站的配送時效。另外還租了一些不限號的社會車輛幫忙配送。

南方周末記者在京東倉庫里看到一個在11月10日20點44分打包完的包裹,京東員工介紹,這是半小時前下單的,包裹上寫著第二天9點到15點要送達到用戶手里。這個訂單從一個自動化的分揀線自動歸納到一個寫著“清河站”的黃色大筐子。這些黃色的筐子對應著幾乎北京每一個大型的居民區,比如清河和通惠家園。

邵繼偉說,這個自動化的分揀線一小時能分揀約1萬個訂單,能滿足日常使用,為了備戰雙十一,這次臨時增加了一條人工的分揀線。

因為APEC的原因,倉庫還特別調整了作業模式,平時一天三個班次,現在一天五個班次。同時京東還利用淩晨不限行的窗口期從倉庫發貨到配送站。

此外,京東還發動員工家屬幫忙配送和尋找社會車輛參與配送,公司給以補貼。其中,大家電安裝服務工程師是京東重點尋找的外援。

與馬雲的菜鳥物流合作的14家物流快遞公司則動員了125萬名快遞員,按照5億件的包裹數量,每個快遞員要配送的包裹數在400件左右。

天貓則采取了一種叫做預售的辦法來緩解配送的壓力。消費者提前在天貓和淘寶下定金,這款產品很快配送到消費者所在地區的倉庫,等雙十一那天再付尾款,正式發貨。

一些電商公司則把配送完全外包給順豐這樣以速度快著稱的快遞公司。比如凡臣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就把倉庫在雙十一期間外包給了順豐。順豐將今年雙十一電商服務首單送達客戶手中時,從用戶下單到簽收,全部流程僅85分鐘。

順豐公司公關部員工告訴南方周末記者,為幫助商家迎戰“雙十一”,順豐早在10月就推出分倉備貨、保時達、買賣保等服務,針對商家爆倉、物流時效、壞件等痛點設計產品。

現在物流服務在天貓平臺評分體系中的權重越來越大,很多賣家開始願意使用收費較高的順豐來配送。雙十一期間,順豐也開出一個“綠色通道”,賣家在每票運費基礎上加幾元錢,如在規定時效內沒能送達,順豐將主動賠付。

魏力告訴南方周末記者,今年韓都衣舍招募了一千多名大學生投入到倉儲和客服隊伍中。有了這些準備,雙十一期間的龐大訂單,預計5天之內會全部發貨完畢。為此,韓都衣舍專門租了一個可以容納七八百人的賓館當做臨時宿舍。

同時,公司還調整配送模式,過去一個商品從倉庫出發,先要被快遞公司運到自己的分揀中心進行二次分揀後再發給顧客,雙十一期間二次分揀環節被取消,快遞公司派專人幫助韓都衣舍進行打包,然後用專車直接拉到消費者所在城市。

大家都來“搭便車”

跟過去相比,2014年雙十一已經不僅僅是電商的節日,各個行業都意識到搭便車的促銷價值。

京東集團副總裁李曦告訴南方周末記者,她母親和婆婆都讓自己在網上買東西,都說知道雙十一能買到便宜貨。

李曦在自己家對面的一個購物中心,聽到一個逛街的小姑娘抱怨說:“你們店怎麽沒有促銷活動啊,現在雙十一了,旁邊的店都在促銷。”

往年,線下實體店每逢雙十一,基本都是“挨打”的份,今年這些線下店也主動出擊開始借勢促銷。

蘇寧門店提供二維碼掃描功能,消費者可以到店領取店鋪優惠券,享受跟線上一樣的折扣價。國美則讓消費者拿著其他商家的報價到店後再減11元。

美國的一些購物網站也來湊雙十一的熱鬧。Dealmoon(北美省錢快報)聯合一百余家大商家推出“北美雙十一”購物節。促銷時間為美國時間11月10日-15日,即中國時間11月11日-16日。

身在中國的消費者也可以通過這些國外電商網站購買美國商品。Dealmoon是全美國最大的中英雙語折扣信息網站。

以往擔心互聯網擾亂自己價格體系的傳統企業,也積極擁抱雙十一,主動降價促銷。茅臺就選擇通過廠家直供方式參與雙十一,但只在自己的電商網站、阿里巴巴、京東和工行融E購四個網絡平臺銷售。

一些跟電商毫無關系的傳統行業也跨界到雙十一當中來。比如汽車、地產、金融和航空等領域。奧迪汽車北京經銷商告訴南方周末記者,平時38萬元的車,打折到33萬元,這個促銷將持續到11月底結束。

每年習慣了在國慶和五一促銷的房地產行業已經把“雙十一”當做重要促銷機會。京東金融和遠洋地產在雙十一當天推出1.1折購房活動。支付11元就可參與1.1折購房的抽取資格,遠洋地產當天拿出11套房,吸引了超過17.9萬名消費者參與,在一天內的眾籌金額超過1220萬元。

“雙十一”的促銷活動延伸到了各個行業。一些P2P平臺也推出“雙十一”理財產品,收益率定在11.11%。甚至保險行業也參與進來,中國人壽保險集團就跟酒仙網合作,開展網上買酒送保險活動。

國航和深航在南通始發的航班,在“雙十一”期間推出了11月11日當天全票價三折優惠的活動。連賀歲檔的電影也利用“雙十一”提前促銷,12月中旬的電影,已經開始提前一個月低價促銷。

2014年11月10日晚,廣東佛山,為迎接雙十一的到來,林氏木業共五百多名客服人員加班加點。250萬現金獎勵給優秀客服。 (東方IC/圖)

移動端發力, 國際化起步

無線和國際化也是2014年阿里巴巴“雙十一”的新主題。

天貓方面數據顯示,和去年相比,今年“雙十一”無線成交占比大幅提升,0點開場前兩分鐘,用手機、平板搶購的買家占比66%。“雙十一”開始後7小時36分,移動端成交額就突破100億元。今年“雙十一”當天,無線成交占比保持在45%左右。

京東方面提供的數據則顯示,11月11日12時49分,京東商城的當日交易額已經達到去年11月11日全天的交易額。移動端訂單量增長迅猛,占總體訂單量的比例達40%。而在今年6月18日的京東店慶大促中,無線對銷售量的占比只有25%左右。

京東無線銷量的增長,要歸功於今年入股京東的騰訊。一些在PC端難以露頭的小件商品,比如佛珠,在微信上賣得特別好。

微信的用戶集中在一線到三線城市,手機QQ則在三線到六線城市有廣泛用戶。李曦告訴南方周末記者,今年“雙十一”期間,騰訊手機QQ和微信作為“一級入口”提供給京東使用。比如微信用戶點擊“發現”按鈕,里面的購物頻道里會飄出一行京東“雙十一”購物狂歡的提醒文字。

對於韓都衣舍來說,無線端的貢獻更大。魏力告訴南方周末記者,公司“雙十一”期間56%的銷售額來自無線端。

在國際化方面,“雙十一”的表現則難如人意。魏力說,目前公司有不少國際訂單,主要集中在美國、俄羅斯、巴西和東南亞等地區,但國際訂單的銷售貢獻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此前,阿里巴巴曾宣布,今年“雙十一”期間,其“速賣通”提供了上千萬件八五折以上的商品,100萬件五折商品,還在網絡購物主平臺提供500個全球包郵的商品。一些國際品牌承諾“雙十一”購物國際貨運期縮短至五天。

這一規定確實擊中了一些目標群體的消費需求,但很多國外用戶並不真正需要這些包郵的商品。

一位在美國的中國留學生告訴南方周末記者,自己很想參加中國的“雙十一”,但在目前中國電商的產品郵到美國太貴了,包郵的產品不多,而且有的包郵產品卻不是自己想買的。最終他還是選擇了不下單。

在英國留學的宋桑對南方周末記者表示,她自己經常在淘寶上買自付郵費的商品,一般是買完後找轉運公司寄到英國,更多的是直接寄回家,讓家人再寄到英國。但這樣很麻煩,最終她從淘寶的重度用戶變成了亞馬遜英國的忠實粉絲。

(應被訪者要求,宋桑為化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9280

定製旅遊,可以避開在線旅遊的混戰嗎? 從易

來源: http://xueqiu.com/6313049521/33578871

中國在線旅遊這兩年是一片混戰,藝龍和攜程的酒店對戰還沒結束,去哪兒與攜程的平臺大戰已經開始;這兩天同程和途牛又在度假領域掐起來了。結果弄得整個行業除了攜程沒有一家盈利;現在倒好,攜程也宣布說第四季度要大幅虧損了;整個行業都不盈利了。那在線旅遊還有沒有哪個細分市場可以避開這樣的混戰,不依靠打價格戰可以發展壯大的領域呢?今天與6人遊的創始人賈建強交流一番之後我看到了些希望。

一個行業打價格戰一般需要同時具備幾個要素:首先,產品是大眾消費的標準品,並且供給充足或者過剩;其次,行業要還有很大的空間;第三要有足夠的資金支持。

現在的在線旅遊行業剛好具備了所有這些要素:旅行已經成為越來越多人的一種生活方式;整個行業在快速發展,現有企業的市場占有率都還很低;資本市場都非常看好,一二級市場都有大把的錢往里砸。同時,旅遊中最大的兩塊--機票、酒店、門票是非常標準化的產品;一架飛機上的座位、一家酒店的客房、同一個景區的門票都是非常標準化的同質產品。度假雖然標準化程度相對低許多,但是對於擠在熱門景點或旅遊目的地的中國人來說,去同一個城市、玩同樣的熱門景點的相似線路也沒有什麽區別。於是乎大家一塊講一個大市場的故事;一級市場的投資人也喜歡這樣花錢就可以買來流水的行業,和創業公司一起燒完錢然後再去融下一輪的錢;見效快,增長高,都想著燒個兩三年就上市去了。(這對於用戶來說倒是很好,大家可以乘著這幾年多出去旅遊幾次)

一個行業里的所有企業都虧損肯定不是一個正常的現象,虧錢之後的結果肯定是少數企業在燒完錢之後變寡頭了,而大多數的企業錢燒完之後就死了。一個還在創業中的企業,如果選擇了正在價格戰之中的細分領域;和巨頭一起燒錢是找死,不燒錢相當於是等死。那有沒有一種選擇是可以不燒錢,又可以不等死的呢?6人遊的創始人告訴我說,就是把產品做成非標準化;當我聽到這個答案時頗有些驚訝。

通常企業做產品時都會想著如何把產品做到標準化,這樣可以節省成本提高效率。6人遊反其道而行之正式為了應對行業目前混戰的狀況。他們選擇的是自由行和組團遊之間的定制遊市場,讓用戶自己提交需求,6人遊幫忙完成規劃和產品采購。這樣,每一個消費者的產品都是不同的;公司提供的重點也變成了其中的服務;其他競爭對手自然也就很難跟他打價格戰了。

當然,成本也是個重要問題;6人遊之所以能這樣做跟度假旅遊的行業特性有很大關系。定制旅遊和組團遊一樣,大多數用戶都不熟悉目的地;所以購買前都需要電話問很多的問題,定制一個線路和購買一個團隊有產品的售前成本不會差別很大;只是在產品采購端因為量少價格會高一些,這可以通過與地接社合作部分解決;另一方面,定制旅遊在其中提供了有針對性的服務是有溢價的,在銷售價格方面可以高一些。相對自助遊而言,定制旅遊可以省去用戶做攻略的大量時間,而且在產品的采購上與地接社的合作會比用戶自己購買零售產品價格有優惠一些。

定制旅遊還有個好處是不需要控制庫存,也就沒有了銷售壓力;所以不需要燒錢去搶用戶。6人遊現在通過微信和線下活動營銷的方式獲取了20萬用戶,慢慢積累做出品牌來發展壯大。聽了賈建強的介紹,我總算看到了旅遊行業中還有不打價格戰的細分領域。旅遊這麽大的市場,只要找到一個可以慢慢發展的細分領域都會活的不錯。以6人遊現在5-10萬的銷售單價計算,只需要獲取1萬個用戶就有5-10億的市場,2-4萬個用戶就可以達到途牛上市時的規模了。而且,通過定制旅遊出行的用戶感受到的公司服務更多;更容易建立品牌意識;從而提高用戶的忠誠度和重複購買率。這樣也可以部分緩解現在的在線旅遊企業長期花大量的錢購買用戶的問題。

但願旅遊行業能出現越來越多這樣不依靠價格戰成長的公司,在線旅遊行業的價格戰也就可以盡早結束目前這種混戰的局面;二級市場的投資人也就能享受到行業增長的果實!

文/i美股資產管理 吳桑茂
聲明:本人及本人所在機構未持有$攜程(CTRP)$ $去哪兒網(QUNR)$ $藝龍(LONG)$ $途牛(TOUR)$ 任何倉位;文章所述內容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190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