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虧損百億燒到本業 面板夢一場空 八十四歲不拚了 許文龍放手奇美電 僵持兩年多的奇美電兩大股東爭執大戲,終於在許文龍家族全面退出奇美電董事會後,畫下句點。宣布退出後的第三天,許文龍在自家宅邸拉琴、宴客,透露出他的好心情。他很清楚,無法再為奇美電打拚,只能選擇放手。 撰文‧賴筱凡 五月十八日,就在奇美集團創辦人許文龍捐贈博物館的那個下午,一場小型演奏會緊接著在許文龍家上演。琴聲如訴,緩緩自小提琴弦上滑出,就好像許文龍這天的好心情一般,在他心裡,企業是一時的,唯有博物館與醫院之於社會的貢獻,才能長存。 這是奇美實業宣布全面退出奇美電董事會後的第三天,許文龍表現平靜,「最困難的時候,已經過了。」貼近許文龍身邊的人士透露,奇美電與群創合併走一遭,經歷整合問題、美國反壟斷訴訟案,乃至於龐大的債務問題,五月十五日奇美實業全面退出奇美電董事會後,許文龍心中的大石終於放下。 據了解,許家不得不壯士斷腕,從去年奇美實業年報可窺一二。過去石化業有「北台塑、南奇美」兩強,奇美實業更是公認的幸福企業,但去年在龐大轉投資的業外損失拖累下,竟繳出五十年來最大虧損成績單,在本業獲利僅七十一.九七億元,不若前三年的逾百億元水準,認列投資損失達一一九億元,最後每股稅後虧損達二.二一元,原來奇美電大虧六四七億元的那把火,已經燒到奇美實業。 幸福企業五十年首見虧損 二○一一年,面板業的景氣蕭條,等不到面板報價回穩,奇美電大虧六四七億元,時任奇美電董事長的廖錦祥,為了奇美電銀行聯貸,擔心到耳中風,「他們都很清楚,聯貸案這關不過,奇美實業也會被拖下水,光看他們手上奇美電股票幾乎都質押,就曉得壓力有多大。」知情人士透露,即使奇美電與群創合併,但給許文龍家族的壓力未減。 眼看奇美電虧損累累,奇美實業只好進行內部大瘦身,「只要資源重疊的部分就整合,cost down再cost down。」奇美實業的員工私下抱怨,「虧錢的明明是(奇美)電子,卻連(奇美)實業也要一起苦。」對於奇美實業五十餘年的幸福企業員工來說,「打從○八年金融海嘯,奇美電大虧開始,奇美實業就不再幸福。」確實,過去一年來,奇美實業的營運費用大幅削減,以前一年營業費用得支出一四八億元,去年縮減到八十六億元。「(奇美實業總經理)趙令瑜上台後,整頓得很厲害,但一切還在常軌。」貼近許家身邊的人士不諱言,趙令瑜節省支出不遺餘力。 一頭灰白頭髮,面對記者追問,趙令瑜總是秉持著低調原則,一貫的笑容、快步離開,但奇美實業上下都知道,這位從基層做起的總經理,採購人員在他眼皮底下,很難搞鬼。 如果年輕三十歲 就跟它拚不過,奇美電的虧損壓力越來越大,即使奇美實業的塑化本業撐住,卻挺不住轉投資的虧損一再擴大。 甚至,奇美電兩大股東之間的矛盾,還倒打奇美實業一巴掌。 奇美電內部人士透露,在群創班底進入奇美電之後,奇美電董事長段行建把採購、財務等大權一手攬,過去奇美實業提供奇美電需要的塑化原料,可是,去年奇美實業送去的報價,居然被打回票。 這看在老奇美人眼裡,幾乎是大忌,「或許兩家公司的關係不若以往,但面對奇美電這種態度,奇美實業能忍嗎?」對此,奇美電發言人陳彥松回應,任何採購案都有其程序,奇美電不會因供應商不同而有差異,實在無需擴大解釋。 隨著外界不斷用放大鏡檢視奇美電兩大股東的關係,許文龍家族與鴻海之間的裂痕更大。就在奇美電董事會召開前兩周,許文龍家族的代表直接向段行建開口,決定全面退出奇美電董事會。段行建馬上表達挽留之意,卻已留不住許家要退出奇美電的決心。 「我很清楚,如果今天年輕個三十歲,還可能跟它(面板)拚,但我已經八十四歲,能做的有限。」許文龍曾私下和身邊的人如此透露。 最終,奇美實業不得不放手,「或許(許文龍家族)退出,對奇美電好、對奇美實業也好,許董、廖董都比以往寬心得多,所以還能釣魚、拉琴,心情也不像去年跟著銀行聯貸起伏。」知情人士說。 面對外界猜測是否要將股權轉手中資,或讓奇美電引入其他策略聯盟對象,許家人揮了揮手,「許董的立場很清楚,他是重然諾的人,答應銀行團的(對奇美電)增資都會繼續做,其他的就留給段總安排。」許文龍八十四歲的人生,從石化業起家,拓展到電子產業,要投入面板業時,他曾問當時奇美實業總經理何昭陽一句:「賠了,會不會影響到奇美實業?」何昭陽很明確地回答,「不會。」然而,時光移轉,面板景氣不再如他們當年所想,奇美電的百億虧損終究還是燒到奇美實業門口,為奇美電、也為了奇美實業好,許文龍的面板大業最終還是一場夢。

2012-5-28 TWM




僵持兩年多的奇美電兩大股東爭執大戲,終於在許文龍家族全面退出奇美電董事會後,畫下句點。宣布退出後的第三天,許文龍在自家宅邸拉琴、宴客,透露出他的好心情。他很清楚,無法再為奇美電打拚,只能選擇放手。

撰文‧賴筱凡

五月十八日,就在奇美集團創辦人許文龍捐贈博物館的那個下午,一場小型演奏會緊接著在許文龍家上演。琴聲如訴,緩緩自小提琴弦上滑出,就好像許文龍這天的好心情一般,在他心裡,企業是一時的,唯有博物館與醫院之於社會的貢獻,才能長存。

這是奇美實業宣布全面退出奇美電董事會後的第三天,許文龍表現平靜,「最困難的時候,已經過了。」貼近許文龍身邊的人士透露,奇美電與群創合併走一遭,經 歷整合問題、美國反壟斷訴訟案,乃至於龐大的債務問題,五月十五日奇美實業全面退出奇美電董事會後,許文龍心中的大石終於放下。

據了解,許家不得不壯士斷腕,從去年奇美實業年報可窺一二。過去石化業有「北台塑、南奇美」兩強,奇美實業更是公認的幸福企業,但去年在龐大轉投資的業外 損失拖累下,竟繳出五十年來最大虧損成績單,在本業獲利僅七十一.九七億元,不若前三年的逾百億元水準,認列投資損失達一一九億元,最後每股稅後虧損達 二.二一元,原來奇美電大虧六四七億元的那把火,已經燒到奇美實業。

幸福企業五十年首見虧損

二○一一年,面板業的景氣蕭條,等不到面板報價回穩,奇美電大虧六四七億元,時任奇美電董事長的廖錦祥,為了奇美電銀行聯貸,擔心到耳中風,「他們都很清 楚,聯貸案這關不過,奇美實業也會被拖下水,光看他們手上奇美電股票幾乎都質押,就曉得壓力有多大。」知情人士透露,即使奇美電與群創合併,但給許文龍家 族的壓力未減。

眼看奇美電虧損累累,奇美實業只好進行內部大瘦身,「只要資源重疊的部分就整合,cost down再cost down。」奇美實業的員工私下抱怨,「虧錢的明明是(奇美)電子,卻連(奇美)實業也要一起苦。」對於奇美實業五十餘年的幸福企業員工來說,「打從○八 年金融海嘯,奇美電大虧開始,奇美實業就不再幸福。」確實,過去一年來,奇美實業的營運費用大幅削減,以前一年營業費用得支出一四八億元,去年縮減到八十 六億元。「(奇美實業總經理)趙令瑜上台後,整頓得很厲害,但一切還在常軌。」貼近許家身邊的人士不諱言,趙令瑜節省支出不遺餘力。

一頭灰白頭髮,面對記者追問,趙令瑜總是秉持著低調原則,一貫的笑容、快步離開,但奇美實業上下都知道,這位從基層做起的總經理,採購人員在他眼皮底下,很難搞鬼。

如果年輕三十歲 就跟它拚不過,奇美電的虧損壓力越來越大,即使奇美實業的塑化本業撐住,卻挺不住轉投資的虧損一再擴大。

甚至,奇美電兩大股東之間的矛盾,還倒打奇美實業一巴掌。

奇美電內部人士透露,在群創班底進入奇美電之後,奇美電董事長段行建把採購、財務等大權一手攬,過去奇美實業提供奇美電需要的塑化原料,可是,去年奇美實業送去的報價,居然被打回票。

這看在老奇美人眼裡,幾乎是大忌,「或許兩家公司的關係不若以往,但面對奇美電這種態度,奇美實業能忍嗎?」對此,奇美電發言人陳彥松回應,任何採購案都有其程序,奇美電不會因供應商不同而有差異,實在無需擴大解釋。

隨著外界不斷用放大鏡檢視奇美電兩大股東的關係,許文龍家族與鴻海之間的裂痕更大。就在奇美電董事會召開前兩周,許文龍家族的代表直接向段行建開口,決定全面退出奇美電董事會。段行建馬上表達挽留之意,卻已留不住許家要退出奇美電的決心。

「我很清楚,如果今天年輕個三十歲,還可能跟它(面板)拚,但我已經八十四歲,能做的有限。」許文龍曾私下和身邊的人如此透露。

最終,奇美實業不得不放手,「或許(許文龍家族)退出,對奇美電好、對奇美實業也好,許董、廖董都比以往寬心得多,所以還能釣魚、拉琴,心情也不像去年跟著銀行聯貸起伏。」知情人士說。

面對外界猜測是否要將股權轉手中資,或讓奇美電引入其他策略聯盟對象,許家人揮了揮手,「許董的立場很清楚,他是重然諾的人,答應銀行團的(對奇美電)增 資都會繼續做,其他的就留給段總安排。」許文龍八十四歲的人生,從石化業起家,拓展到電子產業,要投入面板業時,他曾問當時奇美實業總經理何昭陽一句: 「賠了,會不會影響到奇美實業?」何昭陽很明確地回答,「不會。」然而,時光移轉,面板景氣不再如他們當年所想,奇美電的百億虧損終究還是燒到奇美實業門 口,為奇美電、也為了奇美實業好,許文龍的面板大業最終還是一場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041

銀行存貸中西差異--工銀瑞信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240777501019zuv.html
銀行存貸中西差異
作者為工銀瑞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監事會主席
 
德克夏銀行的拆分命
 
    2011年10月4日,比利時、法國、盧森堡三國政府聯合宣佈了對德克夏銀行(Dexia)的分拆方案,這家大型跨國金融集團在遭受2008年襲來的金融危機重挫之後,終於頂不住第二波的歐債危機衝擊,成為歐債危機中倒下的第一家銀行。
   
    德克夏銀行從1997年至2007年的十年間,總資產從1860億歐元飛快上升到6046億歐元,累計增長2.25倍,年均增速 達12.5%,保持著西方銀行少有的持續擴張,也曾在2010年「財富500強」中排名第49位,經營業績可謂輝煌。但為何又急速地轉為衰敗而被分拆呢? 這由其經營方式使然。
 
    德克夏銀行帶著西方銀行的基本特徵,在其存貸款業務的數據上表現得特別鮮明充分。其2005年至2010年期間的經營指標,在總負債結構中,存款比重不大,基本保持在18%-23%之間;其他負債中,同業拆借佔18%-33%,債務憑證佔29%-38%,其餘有次級債等,除了危機的這幾年,各項負債基本穩定在一定的區間裡浮動,變動的幅度不大;第二,貸款不少,貸存比極高。從2005年至2010年,貸存款比分別達到197%、195%、191%、322%、293%、283%。這是一個極高的比率,甚至已成倍於西方銀行的一般控制額。
 
    截至2010年末,按照該行23%(存款比重)×283%(貸存比)=65%的計算,即該行65%的資金都集中用於貸款業務上。 問題在於,該行的資產負債表中,信貸資金並不完全通過存款資金取得匹配平衡,其流動性主要依賴於資金總量的平衡,命運也就系在市場融資上。一旦遭遇金融動 盪危機,必定首先衝擊同業市場,當各銀行紛紛捂緊口袋,借新還舊難以為繼,並使資金價格走高,這種高槓桿支撐贏利的經營方式就十分艱難。正是在資金成本高 企與流動性缺口雙重打擊下,德克夏銀行風險連連,不得不乞求政府的干預處置。缺乏存款或許正是西方銀行流動性脆弱之處。
 
    西方銀行在存款缺乏的情況下,依然熱衷於貸款,能將銀行的貸款功能發揮到極致,這種經營方式源於何種經營機制呢?依中國的銀行 看,德克夏銀行的風險本不該發生,中國銀行業的資產負債表絕然不同,中國的銀行以存定貸、貸存比受限,無論如何生不出這類風險。問題的核心回歸到存款,而 揭開中西方銀行經營差異的鑰匙正是存款。
 
    存款一直是銀行最重要的負債之源,決定著經營規模、實力和方向,壘築起經營的基本平台。在中國,存款有多大銀行家的舞台就有多 大,也鑄就了銀行的命運,別無哪項業務敢與其重要性、基礎性爭高下。進入現代社會的銀行,依舊眼巴巴地盯著存款,恭恭敬敬地服務、守候著存款人,何況存款 背後牽連著一個數億國民龐大的社會呢。
 
    可西方銀行的經營方式不一樣,儘管西方強國財富比我們更多,但西方商業銀行存款卻不比中國的銀行更多,這是癥結所在,也是導致經營方式與監管政策差異的根本原因,經營風險與贏利模式就大相逕庭。
 
    商業銀行的基本功能是存貸匯,中外銀行同宗,大小銀行同源,差異不會過大。有人說,西方銀行不願意放貸,以服務為主。這是外行之見,或只從數字上做個想當然的推斷,並不瞭解銀行運作之門道與經營本性。
 
    從宏觀看,不放貸款何以創造貨幣乘數?何以資產證券化?從微觀說,不貸款何以滿足客戶信貸需求?西方企業同樣依賴貸款,信貸讓銀 行獲利,並派生存款,只是中外銀行創造存款的路徑、效果各異罷了。正是存款的種類、數量與比重不同,貸款方式、結構與處置不同,造就了中西方銀行不同的經 營方式,業務產品、贏利模式也就這樣形成了。
 
    當然,風險觀亦不同,西方模式下流動性風險最大,儘管對於個別銀行經營而言,資金平衡遠比存款平衡更容易,它有發達靈活的金融大 市場支撐。但是,一旦大危機襲來時,系統性風險的殺傷力更大,一榮俱榮、一敗俱敗,在美歐金融危機中充分地顯現出來,而德克夏銀行就是最先崩裂的最薄弱的 那一環。
    
西方銀行存款的缺失
 
    經營方式是資本對市場資源與需求做出的選擇,就銀行而言,存款起著決定性因素。存款的穩定性與結構、存款的規模與期限,賦予銀行不同的經營命運,形成銀行間經營方式差異的根源。
 
    個別銀行存款增量上不去,這是它自身的競爭力問題;當所有銀行存款都不多,就是市場方式本身特徵。在中國,無論中外資銀行都在拚命地追逐存款,否則一切皆空。
 
    不妨比較一下十家國際大銀行的存款餘額。據披露,截至2011年6月末,工商銀行20274億美元、匯豐銀行13190億美元、 摩根大通銀行10487億美元、美國銀行10384億美元、瑞士銀行10024億美元、巴黎銀行9726億美元、桑坦德銀行9569億美元、花旗銀行 8663億美元、富國銀行8536億美元、巴克萊銀行7366億美元。不難發現一個顯著特徵,工行與西方大銀行之間的存款餘額是一種倍數的關係。
 
    存款增量不多、增速不大,也是西方銀行的特徵。據對十家歐美大型銀行的數據分析,2006年至2010年五年中,半數銀行的存款年均遞增在10%以下,也有負增長的;少數銀行在15%-19%間, 主要形成於收購併賬因素。例如,巴黎銀行在2009年收購了比利時富通銀行,使得當年存款餘額增長46%,並一躍成為歐洲存款第一大行。對比之下,中國銀 行業從2006年至2010年間,存款餘額從30.0萬億元增加到73.3萬億元,年均增長28.8%,年遞增19.6%,每年都呈現兩位數的增幅,直接 推動了銀行規模的擴張。
 
    西方財富多而銀行存款不多,是銀行未重視吸收存款,還是客戶無意願存款?這是一個國情問題,更是市場本身的特徵:一定是存款被其他金融渠道分流之故,一定 是銀行利率不能滿足存款人需求之故。顯然,過大的中西方銀行差距表明,不同的資金來源必定形成不同的經營方式,中國銀行業負債的擴張由存款引發,而存款少 的西方銀行業務一定開闢金融市場。
    
存貸款資產佔比不高

    我們選擇歐美十家國際大銀行,對其2011年6月末存款、貸款比重的分析可見,在西方銀行資產結構中,信貸資產比重普遍不高,一般只佔25%-55%左右,而投資、交易類及衍生品資產的佔比不低。在西方銀行的負債結構中,存款比重一般也不高,也只有21%-55%左右
 
    在存、貸款難以持續增長的情況下,銀行的經營空間一定轉向投資交易市場服務領域伸展,從金融衍生品市場尋找出路,其他業務的比重就顯著提升。金融衍生品、回購款項、應付債券類業務的比重大,這是西方銀行在資本趨利下必然的市場選擇,經營也趨向複雜化、多樣化。
 
    對比中國的工、農、中、建四大銀行,截至2010年末,存款佔總負債比重分別為88.2%、90.7%、77.1%、 89.8%;而貸款佔總資產比重分別為49.2%、46.3%、52.9%、51.1%。這樣的資產負債表結構中,業務種類自然單純,在嚴格的金融監管制 度下,銀行業務領域及經營模式反倒變得十分簡單,經營風險涉及的範圍更窄。
 
    應當清楚,銀行資產負債結構是社會金融需求與金融監管政策的縮影,儘管各家銀行有所選擇,但在市場規律面前首先是適者生存。對比之下,中西方銀行經營範圍 的差異在存貸業務之外,中國的銀行選擇經營空間的餘地不大,而西方銀行全方位介入市場,進入衍生品、證券投資領域,擴大了三分之一的業務市場。這可是個經 營大空間,既創造中間業務收益,也形成了各自差異化的經營特徵。
    
存貸比差異

    據英國《銀行家》雜誌披露,2009年世界銀行業的平均貸存比為87.35%,其 中,東歐最高為114.58%,西歐98.38%,北美79.45%,亞洲77.61%等,這是美國金融危機氾濫中的數據。而在2008年危機剛露頭時, 全球平均貸存比更高,達到103.74%,比2009年高出18.76個百分點,其中,西歐121.02%,北美100.29%,東歐111.71%,亞 洲85.04%等,更真實地反映出國際銀行業中貸款業務的重要地位,也表現出西方銀行強烈的貸款欲。
 
    金融危機中北美的銀行貸存比下降20.84個百分點,西歐的銀行下降22.64個百分點,降幅極為罕見,商業銀行應對流動性風險必然收縮貸款,引起整個市場貨幣與信貸的緊縮。
 
    從對歐美十大銀行的貸存比分析可見,西方國際大銀行貸存比整體較高,尤其歐洲的銀行,如桑坦德銀行、巴克萊銀行、巴黎銀行、蘇格 蘭皇家銀行等持續都在100%以上,早已固化成一種經營方式。如此高企的貸存比令人咋舌,貸款早已將存款透支殆盡,資金敞口很大。顯然,這種經營方式在中 國市場上不允許、行不通,在中國,《商業銀行法》規定了貸存比75%的上限,銀監部門依法進行嚴格監管。
 
    其實,貸存比只是一個中國概念,西方國家並無此項監管限制,存款準備金亦不高。銀行貸款只需資金的平衡,無需存款的配比,貸款規模不受制於存款,只受制於 資本充足率等風險內控制度。因此,歐美商業銀行具有充分的貸款自主性,它們更著眼於把握整體的資產負債表,在信貸市場上更加靈活,並與多種業務貫通起來, 沒少放貸款,也沒少收利息,更帶來了其他收益。
    
貸款的市場切入點差異

    簡單地從貸款戶類別作區分,中國的銀行多發放工商企業法人貸款,西方銀行多發放個人貸款,這是個不爭的事實。
 
    這種鮮明的反差背後,有著極其深刻的市場根源。記得1992年,當我第一次聽說花旗銀行信用卡收入佔業務總收入過半時,大惑不 解,詫異得猜不出謎底。那時,中國的貸款姓「公」不姓「私」,沒有開辦個人貸款,銀行支持經濟發展等同於對企業放貸,教科書也如是說。如今走過了20年改 革之路,當中國的銀行個人貸款慢慢地提升到二成比重時,人們漸漸地認識了西方銀行。
 
    西方市場經濟的基本動力是消費,而中國經濟中生產投資驅動力更強,不同的動力源,導致銀行信貸對經濟的接入點不同,貸款品種、期 限、數額及貸款人各異。從中美大型銀行生息資產的對比中可見,2010年度美國大型銀行對公司類的貸款只佔17.23%,而中國的銀行對個人信貸業務只佔 15.07%,恰恰相反。貸款切入點至關重要,一方面反映了兩國銀行具有不同的經營方式,另一方面反映出銀行在經濟活動中發揮功能的差異。
 
    從一般市場原理分析,消費類貸款是啟動市場的重要槓桿。當信貸從消費端切入市場,資助了消費者購買商品,使產品得以完成向商品的 有效跳躍。其意義,使商店回籠資金,繼續向生產企業訂單,體現由市場需求推動企業組織再生產,形成良性的循環。在這種由消費決定生產行為的市場模式下,政 府總是慣用推動、擴大社會消費來組織推進經濟的發展。除了信貸功能,銀行還創造信用卡等透支工具來推進國民的消費需求,從中收穫到佣金等收入。
 
    而當銀行貸款從生產企業環節切入時,形成了另一種再生產模式。儘管企業向商店銷售產品,最終經由消費者購買後,完成生產到消費的循環,但生產並非直接決定 於市場消費。企業得到貸款容易盲目地擴大生產能力,形成產品庫存積壓,而當政策仍然不斷導向銀行放貸支持生產時,信貸效率必受影響。
    
西方銀行經營特色

    市場有神靈,天無絕人之路。缺少存款的西方銀行,貸款業務一樣順風順水,有滋有味;表面看貸款業務似乎溫存,骨子裡如虎似狼,顯露出銀行經營的本性。它們遵循著自己的遊戲規則,建立起西方銀行特有的經營秩序,幾百年傳承至今,自有經營之門道。
 
    不是銀行存款少嗎?監管當局從來不以貸存比設限,也不對信貸規模指標控制,於是,商業銀行貸款解脫了存款數量的硬約束,只需把握 住銀行流動性比率即可。儘管對銀行資本充足率有嚴格的監管,但市場同樣創造出資產證券化工具及多種銷售渠道,能將貸款轉化成其他形式的金融產品,銀行隨時 將過量的貸款銷售到金融市場中去。
 
    金融市場有兩大服務功能:其一,為融資者服務。提供籌融資過程中的信貸、結算、發債、上市等各種金融服務,滿足企業再生產過程中 的種種金融需求。其二,為投資者服務。提供交易平台、渠道、產品和工具等各種金融服務,滿足分配過程中的金融需求,使存款人收穫利息,使投資人收穫紅利, 從生產中分得一勺羹,得到財產性收入。
 
    而金融機構也從服務中獲取各種利差及服務費收入,實現金融資本的增值。就銀行經營而言,前者主要是為實體經濟服務,提供對客戶的 貸款類服務;後者是為客戶提供存款及資產管理類服務,並貫通信貸、股市、債市、保險、信託及實體公司等投資市場,其產品自然離不開各類虛擬的金融衍生品交 易。
 
    只有保障融資者與投資者各得其所,互利共贏,才能保護雙方參與的積極性,形成穩定持續的金融循環,促進經濟與社會的繁榮,才有金融業的健康發展。缺少後者,難有融資;缺少前者,難以分潤。
 
    中外經濟都依賴銀行創造貨幣,商業銀行都在放貸中派生存款。信貸功能從來都是銀行基礎性核心功能,許多種類的中間業務出自於信用,源於信貸功能延伸出來的服務。因此,儘管西方銀行存款少了,銀行絕不會冷淡貸款這道主菜。
 
    沒有貸存比監管的限制,銀行貸款發放的更多。對照2009年蘇格蘭皇家銀行、巴黎銀行、桑坦德銀行和美國銀行等歐美貸款大銀行, 能夠得出一個鮮明的結論:它們的存款遠不及工行多,但貸款餘額都超過工行,使人不能不感受到西方銀行更強烈、更旺盛的貸款欲。是什麼機制驅動?一方面西方 擁有龐大的實體經濟,企業離不開強大的信貸槓桿支撐,銀行方才成為現代經濟的核心;另一方面,在西方成熟的市場機制中,多元化的投資市場依賴於金融衍生品 等交易來維繫。只有持續不斷地將貸款轉化為金融衍生品,金融市場交易才能繁榮,得以滿足各類投資者需要,銀行的經營才靈通,作用與功能才靈現。
 
    運用資產證券化工具等有效路徑,得以保障貸款業務的持續性。出售貸款或資產證券化是西方銀行慣用的、靈活便利的經營技法,也是一條有效減少貸款餘額的後門,並有效貫通了銀行與金融市場,使其在有限資本下得以不斷地放貸。
 
    第一,迫於對資本及風險等監管要求。一旦貸款額超過資本充足率、流動比率等風險監管指標要求,銀行可隨時將過量的貸款從多渠道有效地排放,拋向金融市場。 第二,迫於滿足客戶新貸款的需求。只有保持貸款流量,才能穩定留住客戶。西方銀行崇尚客戶至上,盡力地滿足客戶要求,不輕易說「不」。第三,迫於內控管理 的要求。例如,當對某行業授信額度已經用完,但該行業中有重要企業提出貸款需求時,銀行一般採取將現有貸款賣出,騰出額度來再發放該行業的新貸款。第四, 基於優化信貸資產結構的需要。經營中常遇到高收益的市場新機會,當新貸款、新業務的比較收益更高時,自然會賣出老貸款去追逐新機遇,以求良好的財務收益。 另外,銀行也常採用打包處理貸款資產的辦法,將一些期限、質量不適合繼續持有的貸款賣出,以改善信貸資產結構。
 
    由於西方銀行具有便利的賣出貸款渠道,因此,不能簡單地依據資產負債表中貸款餘額的數量與比重,據以證實銀行對貸款的情緒,更應 當查看貸款累計發放額,以及通過資產證券化渠道及賣出貸款的數額。對以上三種因素進行綜合統計評價,才能真實地表明一家銀行信貸功能的強弱與偏好。
 
    許多銀行經營定位於投資與交易類業務,形成它們差異性專業經營的優勢。例如,德意志銀行、瑞士銀行的投行業務在業界形成品牌特 色,它們的交易性和衍生金融資產都佔總資產的40%以上,成為各自經營定位的特徵。西方銀行賬戶少、存款少,無疑核算量少,銀行無需建立龐大的負債業務系 統架構,卻開闢出豐富多樣的業務功能。服務中介使銀行與市場的關聯度更緊密,在經營中更加關注金融市場,通過投融資等渠道,大力開展企業顧問、資產財富管 理等業務。
 
    這種市場敏感度表現在:第一,銀行自身的信用評級至關重要。信用等級直接影響其投融資業務交易成本。信用等級高的銀行,發債、融 資等成本更低、更易,銀行衍生品銷售價格相對高些,市場更信任而便於銷售,而信用等級低的銀行卻相反;第二,對資金市場波動極為敏感。正因為銀行存貸款資 金缺口依賴於市場獲取平衡,市場資金鬆緊度及利率浮動幅度,都將直接影響其流動性和經營利潤。
 
    這些西方經營的機緣特色,開闢出一個廣闊的經營天地,同樣的傳統銀行,卻有不一樣的靈性。當然,這種經營方式作為西方國家金融制度下特定的經營套餐,需具備成熟的市場條件。
 
    必須有一個發達而完善的金融市場,市場擁有豐富的產品可供選擇、參與者有資格認定、有公平的定價機制、有通暢的交易渠道和靈活的 交易系統;有強大的徵信評級的體系,能對銷售者評信,能公正合理地定價產品,為其進入市場創造基本的條件規則,市場信息透明,保障投資者的基本權益;有資 產證券化的工具與路徑,只有金融衍生品源源不斷地進入交易市場,才能形成一個可持續經營的興旺市場,使參與者各得其所;有多元化的機構來消納金融產品,包 括各種金融機構、投資渠道、證券基金等,它們既是承載者,也是組織推動者。
 
    當然更離不開嚴厲的金融監管者,以及律師、會計事務所等諮詢服務中介機構,需要嚴密的制度體系與誠信的市場道德基準。缺少這些基礎因素,市場一天都難以維持,這正是西方注重規則與誠信的原因。
    
中西方經營方式並軌
    
    貸款分為「發起-持有」、「發起-分銷」兩種經營模式。前者將持有貸款作為服務客戶的基礎,藉以擴展其他的各種金融服務;後者將 貸款當做商品,隨時可賣出以收取中介服務費。各國的商業銀行經營文化不同,美國的銀行更具有後者的特徵,歐洲的銀行傾向前者,而中國的銀行貸款則是完全持 有。
 
    當然,美國的金融危機,正是過度地分銷而聚成泡沫。隨著新金融監管制度的實施,這種以結構性產品和衍生型產品為主,不斷追求高利 潤率的經營模式也在改變,資產證券化的速度在減緩,信貸流向前者回歸。危機的教訓深刻地影響著全球銀行業的發展方向,需要指出的是,金融衍生產品屬於中性 的金融工具,危機並未改變其屬性與功能作用。銀行經營方式從來不按傳統與現代劃分,只有各國監管政策、市場化程度之區別。
 
    中國的銀行在境外設立機構,當然按照所在國的監管要求與範圍經營,如同西方銀行進入中國,本土化之後才有生命力、競爭力。
 
    例如,外資銀行在中國一定會大抓存款、大設機構,因為豐富誘人的存款是經營貨幣最重要的資源,2009年存款餘額增長 25.35%,2010年增長高達44.71%,不少銀行存款翻番。又如,據披露的30家外資銀行的平均存貸比,2009年時高達149%,2010年降 為102%,2011年達到75%的監管限定。這就叫入鄉隨俗,適者生存。
 
    西方重要的資產管理、投行、衍生品等業務,其市場要素在中國尚在形成過程之中。例如,資產證券化之路仍坎坷難行,問題卡在宏觀調控指向的信貸規模上。由於貸款嚴格受到貨幣政策控制,銀行不得隨意突破,資產證券化等渠道具有避規模之嫌,自然難以興起。
 
    這就出了個經營難題:在銀行經營貨幣的範圍、渠道及產品有限的金融環境下,何以增加利潤?在一個缺少金融衍生品市場渠道的格局 中,信貸之外的富餘資金,只能進入債市及同業市場,購買企業債、金融債及國債等,更多存款資金被存款準備金、各種央票等吸納,因此,銀行頭寸反倒緊張,時 有周轉之困。
 
    簡言之,在西方是存款少的經營方式:市場機制強一些;在中國是存款多的經營方式,政策機制強一些,銀行與監管總是隨著存款起舞。
 
    未來中國銀行業發展中,有多種因素必將改變現有模式,第一,假如存款規律改變了,存款增量變得少了,以至不足以維繫貸存比的底 線,影響到了信貸支持經濟的功能,貸存比控制的經營模式勢必隨之動搖和瓦解;第二,商業銀行發展中資本金短缺之困境,也將促使監管政策的調整改變。打開這 條溢出貸款的關鍵通道,便可從容地紓困;第三,金融國際化進程將推動銀行進入衍生品交易市場。中國銀行業在這個巨大的全球市場中,不能兩手空空,總做局外 人。這事關一國銀行的職責,你不去創造並將本國衍生品推向國際市場交易,就只能去交易國外的衍生品。當然,改革需要時間。發展中國未來金融衍生品市場,不 會採用管制貸款的消極方式,定會採取開放渠道的積極措施,來啟動市場。
 
    中西方銀行的模式何時會並軌?近期很難,但在未來五年到十年定會啟動,金融市場環境是決定性因素,創造完善的市場機制不易。當然,外部的市場因素變動很 快,例如,銀行存款多的狀態不一定能持久,這由存款人說了算,銀行說了不算。原先美國銀行業存款也不少,20年後變了,它的改變並非因利率市場化驅動,而 是國家向金融化演進所至。
 
    作者為工銀瑞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監事會主席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844

延益--散戶立足點:總結顯著性差異 紅一方面軍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75565470102e3id.html

投資是混亂、困難的麼,投資需要勇氣或膽識麼?延益覺得要依靠腎上腺素才能做出的決策多半不是好的決策,比如,參與賭的決策一般都依賴於腎上腺素的水平。

投資應該是清晰、簡單、前瞻、優雅。似乎,在當前市場下要找這種心態不太容易,特別是深入套牢的情況下。其實這個心態不難找,只要我們善於「總結顯著性差異」就行。

首先我們來看總結本身的風險。投資者在市場中一般處於盈利--虧損--平穩這三個狀態。延益經歷過每一個狀態的總結,他們有鮮明的特色。總得來看,每一次回顧交易進行總結,都是一次誇大偶然因素,裁剪均值回歸的自我麻醉。這也導致,總結本身就成了極具風險的行動。因果權重分配錯亂類似因果順序弄反。比如:古代人認為是雞叫導致了太陽升起,類似得還有天狗吃月等等。這類認識與股市中的「丁蟹效應」何其類似,還有「裙子長短效應」等等。同樣,《延益--散戶立足點》幾篇文章一樣具有此類風險,誰能保證說,我對市場的認識,就是市場運作的真理?

其次,看市場的風險。市場是動態的過程,人們對市場和股票的認識也是動態的過程,其中夾雜得宏觀經濟因素和微觀因素更是隨機變化的過程,最終,反應在股票價格上,往往在一段時間內(一年甚至三年),它的表現也是一個隨機過程。

最後,我們看隨機過程下的條件反射。巴甫洛夫的條件反射試驗非常著名,但對投資有意義的是另一個條件反射試驗。「對鳥兒隨機喂食,不遵循任何規律」。一段時間後,實驗者發現鳥兒都變成了「神經質」:有些鳥兒會反覆扭動脖子,認為這個動作會得到食物;有些鳥兒則會上串下跳;有些鳥兒則乾脆發呆……

寫到這裡自嘲一下,《延益--散戶立足點》何嘗不是一隻上串下跳的鳥兒?遵循這幾點,市場就會給予回報麼?別忘了,市場在一定程度上可是隨機的。

那麼,我們如何總結?延益認為投資總結可著眼點於兩點:1,顯著性差異;2,長期積累效用。(盈虧不是重點,甚至算不上點,我們也就為了滿足虛榮,才會把盈虧掛在嘴邊。)

任何科學實驗的目的都是為了觀察某種具有顯著性差異的規律,從而讓我們瞭解事物發展的本質。投資何嘗不是?找到具備顯著性差異的規律,自然也就找到了盈利的鑰匙。顯著性規律可以分盈利性規律、虧損性規律。避免虧損性規律與找到盈利性規律一樣重要,比如:不投資IPO三年內股票就是虧損性規律。既如此,我們又何懼虧損呢?因為虧損了,就意味著我們找到了顯著性差異虧損,日後避免就是。經驗才是最寶貴的財富,因為投資越往後,資本規模往往越大。為了長期積累效用,延益寧可當前多虧一點。

對散戶而言,最可怕的是,我們本身是無規律交易者,說不清楚自己在遵循何種交易原則或投資理念。在這種情況下,輸了錢的同時,還輸了時間和經驗,長期累積效用為0如果你覺得投資是混亂、困難或者投資需要勇氣或膽識,那就意味著你做了太多無規律交易,這些隨機過程阻礙了我們的抽象總結能力。

市面上為何存在如此多無規律交易?一般來說,罪魁禍首是情緒(情緒是很難避免的),其次是消息(消息不是不能做,得清楚自己在做什麼)。這兩個因素不會絲毫幫助你成長。前輩反反覆覆強調「要有自己的投資系統」大概就是這個意思。我們必須收斂情緒交易,避免長期積累效用為0,少做無規律試驗,以免自己變成一隻神經質的鳥兒。而系統和理念,再爛,也總有改進的空間。

數量化投資也是一個找規律的遊戲,效用最高的是具有顯著性差異盈利或虧損的規律,最沒用的是無差別規律。因為避免80%的虧損也就是成功,道理很簡單。

 

延益認為:散戶需要持有具有長期積累效用遞增,且能穿透市場隨機波動的一種投資理念。不管是價值的還是趨勢的,投機的或是投資了,否則賺得再多都只是一隻神經質的鳥兒。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5074

如何判斷一個好生意(二) 從產品的差異化及複製難度來判斷一個企業的競爭力 散人

http://xueqiu.com/7267494171/22105292
三大門戶基本都是同質化競爭,但要複製一個門戶也不容易,畢竟用戶規模很難複製,鳳凰新媒體依託電視節目內容硬擠入門戶市場,有一定的優勢,但看樣子很難大有作為,畢竟這是一個同質化的競爭,除非能在內容上長期的獨樹一幟,否則很難大有作為。

搜狐和騰訊都試圖複製新浪的微博,雖起步晚了一點點點,拼盡全力,特別是搜狐,目前的結果看是失敗的。微博這個產品的技術難度對搜狐和騰訊來說都不大,但客戶的社交關係和積累很難複製,就像QQ的關係群一樣。

奇 虎是顛覆者,以免費的方式顛覆了殺毒軟件的商業模式,再侵入相關的工具及網址導航。QQ大戰後,騰訊也聯合金山搞了類似奇虎的產品(感覺騰訊的小工具效果 並不能擊倒已經先入為主的奇虎),但產品容易複製,客戶規模卻不容易,即使是實力如騰訊這般雄厚的也奈何不了奇虎了,何況其他競爭對手?但奇虎的問題是掌 握流量後,貨幣化的效果及未來的空間有多大還不確定,這有點像新浪的微博,但奇虎的客戶粘度遠比不上微博,不過,正如有人形容過的「奇虎是會打牌的人手上 一副爛牌,而新浪是不會玩牌的手上有一副好牌」。

複製蘋果的手機,難度可能有點大,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比如三星,sony, 戴 爾,google,亞馬遜等要達到蘋果手機硬件的水平,應該還是能做到的,但不能撼動蘋果手機的地位,必須能將手機硬件,apple store平台 及 平台裡的軟件三者都複製成功甚至要做得更好才能動搖蘋果的根基。蘋果已經走在前面了,要想在這三者同時超越蘋果,需要比蘋果優秀很多的公司才有可能。要有 優秀的企業文化,抓住行業發展的契機,在硬件,平台及應用軟件上超越,這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除非是產業下一次發生顛覆或巨變的時候。(蘋果也是抓住 了移動終端的市場變化趨勢,比較這幾年蘋果電腦和ipad,iphone的發展可以看出其中的差異,先入容易,追趕難)。

消費品行業看似 產品差異化不大,實際上非常大,產品的物理特性是同質化的,但產品的心理感知是巨大的差異化,這就是品牌的作用。巴菲特說給他1000億美元他也無法複製 可口可樂的品牌和渠道,那麼茅台的品牌可以複製嗎?或者可以複製出一個類似的品牌嗎?2000年前記得白酒的第一品牌是五糧液,但隨著五糧液盲目的擴展質 量低劣的子品牌,結果傷了五糧液的母品牌,讓位給了茅台。那麼中國傳統的八大名酒是否有機會與茅台平起平坐?都一樣有歷史的沉澱,都一樣有獨特的口感,工 藝及配方,一樣的目標消費群體,我個人的觀點是完全有可能。七大名酒不會取代茅台的地位,但平起平坐爭搶市場完全有條件,只不過企業的內因沒有發揮出來罷 了。但八大以外的其他酒廠要想和茅台爭市場就難了,畢竟品牌相差太遠。品牌也不是萬能和一成不變的,經營不好,品牌一樣會沒落衰退及死亡。李寧曾經領跑體 育裝備,但現在已經讓出了第一的寶座。品牌並不是天然的護城河,需要不斷深挖和加寬,否則年久失,修護城河也會消失的。

銀行業似乎是個同 質化的行業,幾乎所有的產品都一樣,很容易就可以相互拷貝,存款貸款,理財產品,信用卡等等,但服務態度和服務的感受可以形成很大的差異,特別是當一個銀 行有成千上萬家的網點時。幾乎所有的銀行都知道要提高服務質量,但執行的結果就大不相同了,都知道銀行是經營風險的行業,風控很重要,但風控的結果每家銀 行都有所不同。能在其中勝出的,競爭者很難複製這種優勢,比如富國銀行,競爭者都知道該怎麼做,但就是做不到。這種企業的競爭優勢在於企業文化,所以難以 複製。

連鎖超市是高度同質化競爭的行業,其本質是薄利多銷,低毛利高周轉,從業者都知道這個道理,降低成本的戰術方法大家都可以學習和借 鑑,但能做到極致的的就不多了,這是一個只有偏執狂才能生存的行業,和銀行業一樣,這種大家都知道戰略策略戰術,但結果就是不同的企業,其競爭優勢是很難 複製的,比如沃爾瑪和COSTCO. 好在作為投資人,不需要能夠做到,只要能找出這樣的股票及知道這種優勢是難以複製的就足夠了,而且這種企業容易跟 蹤,從財報上可以很容易就能看出這種優勢是否在持續。

類似於超市的行業是電商,高度同質化的競爭,競爭的本質是低價格高周轉同時保持基本 的客戶體驗,同類的企業還有如攜程及藝龍,攜程在眾多同質化競爭對手的圍剿下很難保持其高價策略,要麼降低價格,要麼流失客戶,薄利多銷才是這類企業的出 路。複製這類企業的難度有多大?只要有足夠的資金及低價格,京東,蘇寧,國美,噹噹,甚至淘寶,百度等等,誰具備資源及適合的戰略及時機,誰就能勝出,一 旦勝出,後來者就很難跟進,因為複製客戶規模的成本太高了。作為投資者,可以坐山觀虎鬥,等到具備條件的公司出現才出手。

連鎖餐飲是高度 差異化的行業雖然表面上看似乎是同質化激烈競爭的行業,如果能做出特色,前途不可限量,但要做出特色並標準化並不容易,這也是國內幾十年做不出中國的麥當 勞和KFC的原因,難並不是沒有可能,相信未來中國一定會有類似麥當勞和KFC的中式快餐連鎖企業,這比在中國出現沃爾瑪和COSTCO的概率更大。

連 鎖酒店幾乎是同質化競爭了,雖然表面上似乎有差異化。反正對於我來說,住哪一家體驗都差不多,雖然如家,漢庭,7天定位訴求各有不同。同質化競爭必然導致 入住率下降,利潤下降。現在的增長是行業的整體增長,一旦行業增長停滯,就如同體育裝備的情況一樣,股價可能一瀉千里,而這個行業比體育服裝更慘,因為是 低利潤和低周轉。前3名的情況看,7天的戰略策略更合適,預計到未來低利潤低周轉的情況,採取以加盟店為主的擴張策略風險最小,而如家和漢庭在行業往低利 潤低周轉發展的趨勢下仍然堅持自主經營店的擴張策略,風險極大。

最近新東方暴跌,雪球上大家討論也熱烈,湊湊熱鬧,教育產業的問題是教學 質量由教師的個體決定,短期內批量培訓優秀教師,很懷疑,也許托福培訓可以,但其他領域的培訓,難。再者,優秀教師為什麼要在新東方裡做而不是自己出來 做?這是管理者的最大挑戰。這個行業有點像A股的裝飾業,新東方就如同金螳螂。再看廣一點,諮詢公司,會計師事務所,律師事務所等和這類企業幾乎是同樣性 質的,到了一定的規模,估計就很難發展了,屬於看不懂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6179

快速因應市場變化、尋找利基市場、差異化策略 聯發 科殺出紅海給台灣企業的三啟示

2012-9-17  TWM




聯發科從股王跌落,幾度浮沉,最近公司業績增溫,成為台灣少數低潮再起的企業。蔡明介帶領聯發科反敗為勝的拚搏故事,可以給宏達電、宏碁,或目前遭遇困境的公司,怎樣的啟示?

撰文‧賴琬莉

二○○九年,聯發科三度登上股王,但隨即面臨營收、獲利、股價都往下走的瓶頸;顯而易見,聯發科面臨了成功企業必然的宿命:盛極而衰。當時,「一代拳王」成了台股難以破解的詛咒,幾乎沒有人看好窮途末路的聯發科可以再起。

英特爾前總裁安迪‧葛洛夫在︽十倍速時代︾書中指出,「策略轉折點(Strategic inflection point)出現之處,正是舊的經營環境消失,新的環境取而代之,你的企業有機會往新高點爬升,但若無法順利通過轉折點,企業便會在高峰之後往下滑落。」 根據統計,中國中小型企業平均壽命不到四歲,台灣中小企業平均壽命也不過十三年,就連全球五百大公司,存活的時間都不超過四十年。那些沒有通過葛洛夫「策 略轉折點」的公司,最終就是要陷入經營困境或淘汰。

但聯發科到底還是扭轉了外界看衰的無情眼光,從高峰到谷底,又從谷底再起,在面臨關鍵的「策略轉折點」時,聯發科董事長蔡明介如何因應?他又能帶給其他企業怎樣的啟示?

啟示一:快速因應市場變化○九年,聯發科因為中國山寨機受到官方打壓,市場急速萎縮,蔡明介當機立斷,馬上調整組織,往3G與中低階智慧型手機發展,快速的因應市場變化。

世界上沒有萬無一失的成功之路,動態的市場總帶著很大的隨機性,各種要素往往變化莫測,難以捉摸。重要的是,在面對瞬息萬變的市場時,經營者該如何動燭先機,先發制人,並以速度和彈性回應市場變化。

台大國際企業系教授李吉仁表示,很多經營者忽略外在市場變化,只從一般市調機構或新聞媒體,被動取得資訊;甚至等公司業績下滑,才發現不對勁。事實上,最 容易察覺市場變化的是公司業務部門。「企業應該建立機制,從最前端的業務,主動發現客戶,甚至客戶的客戶,了解他們的購買行為,建立蒐集情資機制。」李吉 仁甚至建議,「直接到倉庫去看,看商品庫存增加或減少,對企業而言,提早洞悉市場變化,就多了因應的時間。」但他也坦言,很多經營者看到變化,但內心存在 「改了會不會更糟」的疑問,「一般企業的可改變彈性不大,經營者很多事情看得到,做不到。」就像IBM前執行長葛斯納在︽誰說大象不會跳舞︾一書寫道: 「大多數的人還沉浸在以前的光輝時代,他們似乎忘了什麼是競爭,以及什麼是顧客需求,什麼是現金流量,他們就像活在大大的保護傘之內,而我唯一要做的事就 是告訴他們,外面殘酷的世界已經將他們逼到了死角。」IBM後來在葛斯納改造之下,一個接近垂死邊緣的企業,重新成為業界的霸主。

發明第一台數位相機的柯達,就是未因應市場變化,今年初宣布破產,雖然一九九八年,柯達就深感傳統膠卷業務萎縮之痛,但柯達的決策者們,由於擔心膠卷銷量受到影響,一直未敢大力發展數位業務,最後慘遭市場淘汰的命運。

發現市場變化,企業必須主動進行調整、改革或放棄原來的優勢領導,「多數企業自我感覺良好,但經營者必須正視市場變化這個事實,察覺變化後,下一步就要找出是企業內在的問題,或結構性市場的變化。」李吉仁分析。

啟示二:尋找利基市場

聯發科的第二堂課是「尋找利基市場」。所謂利基市場,是指在市場中通常被大企業所忽略的某些細分市場,行銷大師菲利普.科特勒(Philip Kotler)指出,在一個競爭性市場中,總是存在一定數量的市場利基者,它們的戰略與該市場中的領先者、追隨者有所不同,而是在市場中找到一個利基,然 後在利基中做大市場。

簡單來說,所謂的利基市場就是市場區隔,在狹縫中求生存,這也是管理學大師麥克.波特所指聚焦策略:「專注於特定客戶群、產品線、地域市場」。專家指出, 找尋利基市場有下列三種方法:一、「見縫插針」,找到小眾客戶群,看準時機切入,形成獨特的競爭優勢;二、「無中生有」,也就是用自己的產品定位市場,創 造客戶新需求,並服務於一個全新的市場;三、「取而代之」,在市場領導者身上找到被他們忽視的客戶群,採取進攻性策略,進而占領市場。

譬如當年沃爾瑪發跡,就是避開競爭激烈的美國一線城市,開發二線城市或郊區市場;多年前,統一超就看好平價咖啡市場,但因市場未成熟,直到星巴克掀起台灣咖啡風潮,才推出City-Café,很快以低價、便利、快速取得的優勢,發展出另一個市場,一天賣出四十萬杯。

今年聯發科推出雙核心及智慧型手機晶片,被視為反敗為勝的大功臣,「差異化策略」便是聯發科的第三個啟示。

蔡明介曾表示,聯發科在手機產業是後進者,如果只是照領先者的步伐走,一定是沒有優勢的。所以身為後進者在策略上就要有差異化,比方說IC解決方案要更好,更具性價比,給客戶更好的服務。

啟示三:差異化策略

「差異化策略」是提供與其他公司不同的產品、服務,並使顧客充分的認知,以建立競爭上的優勢,依照麥克.波特的說法,「所謂差異策略是創造獨特的價值的競爭地位」,其中創新價值是差異化的主要優勢。

微風廣場是國內精品百貨公司的始祖,其成功的要素就來自差異化。微風常董廖鎮漢提到當年的百貨公司是全方位,他先想辦法設定客層,以台灣買不到,需要出國購物的「都會女性」為主,再全力打造目標客層想要的購物環境,並引進相關品牌。

所以他當初的三步驟分別是鎖定客層、業務集中、滿足客戶。當時他常到國外考察購物中心,看賣場設計、商品力與行銷手法,「做這些事情的心血,外人難以想像。」一直到現在,廖鎮漢全家出國行程,「看商場」仍是必備行程。

其實,模仿對後進者可能是過程,但最終還是要回歸到創新,提供客戶差異化的產品。鴻海成立初期,郭台銘也常對主管說:「不懂,就先抄、再分解、再創新、再 發明。」廖鎮漢就說:「如何帶領團隊創新,才是一個挑戰。」他表示,創新最困難的不在看到不同,而是帶領團隊一起嘗試不同,因為在創新的過程中,沒有做起 來,對團隊成員是很大的壓力,「領導者要花更多時間,讓團隊相信他們判斷。」廖鎮漢舉微風為例,當年公司找來的都是業界的佼佼者,但也因為這群人容易因過 去成功的經驗,沿襲舊有的思考模式,所以創新過程中,他不斷刺激大家,再三問:「這樣就算我們做起來,也不過是另一個SOGO。」後來,微風廣場也因為精 品百貨定位,有別於當時的新光三越、SOGO等業者,走出另一條路來。

企業在謀求永續經營的過程中,都會碰到挫折或困境,聯發科成立十五年,能夠三度榮登股王,立於不敗之地,蔡明介帶領聯發科的啟示,值得國內企業學習與省思。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7662

從中澳兩國礦工的幸福差異說起 天地俠影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5afa4bb01013fsm.html
昨晚, 「2012中國幸福小康指數」關於影響工作幸福感的調查,最幸福職業排行榜出爐,公務員居首,礦工最末。

在礦業大國澳洲,礦工可是當地收入最高、最幸福的職業。澳洲採礦業的安全水平極其嚴格,事故傷亡率水平極低,儘管如此,澳洲礦工平均年收入依舊達到14萬澳元,高居社會榜首。一般礦區工人,都是乘坐公司或公司提供的免費航班,進入礦區工作。工作4周之後,又乘飛機回家休息二周,所以許多礦工,他們的家依舊在大都市Perth、Melbourne或Sydney。

我一直認為,中國傷亡事故率極高的煤炭採掘業,造就了中國帶血的GDP。

中國目前,煤炭產能過剩,安全成本提高,工資成本提高,環保壓力加大,人民幣持續升值將造成國內煤炭價格下行的風險。整體,我對煤炭行業及煤炭股票投資,持悲觀的態度。

煤炭開採,在全球範圍內,都不是暴利,除了個別的焦煤品種。過去10年,中國煤炭行業的暴利,顯然是不正常的,這一切也該結束了。

中國的煤老闆,已經成為中國最富裕的人群。

我期待,中國的煤炭工人,有朝一日,也能成為中國最幸福的職業,而不是草菅人命的煤老闆在招搖過市,更不是國家公務員可恥地寄生在幸福的榜首!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9899

說說王老吉的差異化突破 Rathman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b56fc2b0102e02q.html

近期廣藥王老吉終於有種找到北的感覺,欣喜於他們的進步。

 

對於2012年的紅罐王老吉的銷量,網上新聞有兩種說法;

《每日經濟信息》:12月27日,廣藥透露今年罐裝王老吉銷售涼茶約23億元

《中國經濟網》:26日,廣州王老吉大健康產業有限公司在京宣佈,包括冠名《開門大吉》在內,王老吉在2013年將投入20億元展開整合營銷。該公司市場總監張為民表示,廣藥王老吉在2012年的銷售收入接近30億元,機構分析人士則向網易財經透露準確數據應在28億元左右。 

不管是哪種數據,都好於我的預期。更重要的信息:

在今年10月,廣藥集團就已經推出500毫升和1.5升的王老吉涼茶。而今天下午,廣藥集團再次高調宣佈將進一步延伸涼茶新品,推出固體涼茶、低糖涼茶和無糖涼茶。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看到廣藥推出的固體涼茶有杯裝和袋裝產品,頗類似香飄飄等奶茶產品。

此外,廣藥同時還推出涼茶直飲機。據悉,廣藥此舉正是直供餐飲渠道而出。不久前,廣藥與中式快餐連鎖品牌真功夫簽約,在餐飲渠道搶奪中走出重要一步。

 

加多寶目前的紅罐和其掌控渠道,是一塊硬骨頭,品牌切換也做的非常成功。關鍵是其高額的利潤,為其鋪天蓋地的廣告提供了資金。正面的戰爭,王老吉處於弱勢或者成本巨大。

廣藥不侷限在正面戰場,在包裝、渠道等方面的創新和差異化的突破,相信是一個非常明智的決策。至少有兩個作用:

1)避其鋒芒,曲線進攻。畢竟,王老吉的品牌價值目前還是遠大於加多寶。在涼茶領域的包裝、渠道的一些創新和差異化容易收穫成功。也曲線打擊了加多寶紅罐的利潤率和市場份額。

2) 通過阻擊加多寶的市場份額和利潤率,削弱加多寶品牌的重建力度和能力。

兩者是環環相扣的。

 

因為自知之明,一般不太對公司的戰術指手畫腳。外行人給內行人提建議,先不說能力,光掌握的信息優勢,也不是一個層面的。

忍不住分析一通,說不說由我,對不對大家評判。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2042

文化產業進軍海外:國際化運營 超越文化差異

2013-05-20  NCW
 
 

 

今年4月,大連萬達集團傳出消息正在洽購英國老牌電影院線,此舉再度震驚業界。因為僅在半年之前,大連萬達剛剛以26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美國第二大院線集團 AMC 娛樂控股公司。

伴隨著中國經濟的崛起,中國文化產業正以旋風般的速度漂洋過海,這背後既有國家提升文化軟實力的努力,大力推動文化企業“走出去”的政策支持,更有企業尋找新的市場機遇,融入全球文化產業鏈的野心。

但是,與任何想要走出去的企業一樣,中國文化企業要想跨出國門,融入全球文化產業鏈,在保留自我特色的同時,更要跨越文化差異,形成國際化的運營模式。

從輸出到並購

正如許多把眼光瞄向海外的企業一樣,國內的文化產業也不甘落後。據中國海關總署統計,中國2011年全年出口文化產品187億美元,比上年增長22.2%。2012年全年文化產品出口額為 217.3億美元,同比增長16.3%。在中國製造業面臨成本高企和外需不足的雙重壓力時,文化產品的出口卻依然連續數年保持穩步增長態勢。這不僅得益于國家政策的扶持,也源於自身實力不斷增強的國內文化創意產業對於海外市場的重視。

曾拍攝電影《玉觀音》、《吳清源》等優秀影片,控股“世紀環球電影院線”的中信文化傳媒集團,早在公司成立之初就著手研究衝刺國際市場的投資方向,立志成為中國的“時代華納”。2008年,騰訊就向韓國風險投資企業 Capstone Partners 經營的 Capstone 風險基金出資100億韓元( 約合人民幣5600萬元),對韓國遊戲企業進行投資。2012年,四大出版集團的組建,也被看作是官方層面為文化企業走出去,參與國際競爭所做的現實準備。

當然,將產品送出國門,只是中國文化企業國際化的第一步。

當企業能力逐步增強,謀求海外並購,在海外建立獨立的運營平台,甚至為當地客戶開發本地化文化創意產品,也逐步納入文化創意企業跨國化發展的視野。

曾經服務過許多內地企業的匯豐銀行在香港的中國企業海外服務部負責人表示,一些企業剛開始出海常常只是為了滿足貿易需求,漸漸發展為為了海外投資需求,甚至是海外並購需求。文化產業飄洋過海的經歷同樣符合這樣的規律。

據央視報道,從 2000 年到 2011 年 8 月份,中國總共有 400 個並購案例發生于文化產業當中,越來越多的文化企業開始通過並購模式實現企業的快速擴張。就如從地產商轉型文化娛樂產業的大連萬達集團,收購AMC後,它已然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電影院線運營商。

打造國際化運作模式

文化產品不同于物質產品,從內容上看,不同文化的差異性是產生吸引力和競爭力的源泉。但在當今這樣一個由西方國家定義了遊戲規則、產業發展方式,甚至文化思潮的時代,中國的文化企業要想走向全球,需要思考自身定位,對中國元素進行重新包裝和闡釋。

就像近年來的寶萊塢電影、日本動漫和韓劇風潮一樣,中國的文化創意產品要融入全球文化產業鏈,企業的營銷運作都要更加國際化。

在海外市場,中國遊戲產業一直表現不俗。完美世界等一批中國自主研發網絡遊戲的企業,已經從單純依靠海外代理、成立海外子公司,到整合全球知識產權,直接面向全球開發產品,嘗試深度拓展全球市場。

完美世界互動娛樂公司總裁竺琦說,從成立之初公司就定下了國際化、全球化的發展戰略。完美世界最早有一條規則,就是“不做不能出口的遊戲”。如今,完美世界已成功將旗下產品出口至亞洲、歐洲、北美、南美等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完美世界還收購了日本最大的遊戲運營企業之一C&C Media,並通過一年多的磨合,最終實現了在日本市場自主經營。

而2009年9月出版的熱門書籍《走遍中國》,其在全球市場的成功,也說明瞭國際化運營模式的重要性。這本書從市場調研、框架設計、編寫大綱到撰寫,完全走國際化運作模式,外研社對漢語教學的經驗和麥克米倫出版公司對國際市場的理解,最終成就了《走遍中國》的熱銷。

跨越文化障礙

當然,即使是像完美世界這樣的成功企業,在海外並購上也需要多年準備。竺琦在總結經驗時說,海外並購,不僅要瞭解被並購的企業,還一定要瞭解當地市場,瞭解所在行業在當地的運營規則,對當地的法律法規等等細節也要有清楚的認知。完美世界每一項並購都要經過3-5年的規劃,在海外積累了足夠的經驗,才開始進行並購的運作。同時,遊戲行業,尤其是文化創意產業的海外並購,還要注意本地化的文化融合問題。

因為,文化差異實是中國企業海外投資時要跨越的一大難題,文化企業概不例外。據匯豐銀行開展的中國企業海外拓展調查顯示,有22%的受訪者認為當地語言溝通難、文化差異大是海外發展的一種市場阻力(參見表1)。而且,相對於成熟市場主要來自于經濟減緩需求萎縮的阻力,在新興市場,企業更大的挑戰則來自于文化差異38%(南美)和對當地政治環境不穩定產生的擔憂 61%(非洲)。

完美世界在並購融合中,一開始就保持了開放的心態,希望收購企業保持自己的本地化特色,即便收購後,也只是給每個公司派一位首席執行官,財務和人事都在當地招聘,在尊重創意娛樂產品自身極強的文化地緣屬性的同時成功實現了本地化融合。

其實,不單是文化企業,對任何企業來說,在並購的過程中,不僅需要強大的資金,更需要企業瞭解當地市場,融入當地文化。文化的理念和經營模式,有很多是難以憑借簡單學習就追趕的東西,國內廠商通過並購瞭解這種軟性的東西,才能真正實現文化的海外輸出。

此次,大連萬達意圖收購英國院線,也需要更加瞭解英國的文化產業經營環境。匯豐銀行在英國的中國企業海外服務部負責人表示,英國是一個非常成熟的商業社會,在以英國為代表的歐洲國家進行投資並購是一項非常複雜的工作,複雜程度遠高于貿易融資業務。

當然,除了企業自身的努力,一項成功的投資或並購案,還有賴于投行、銀行的支持,同時,還需要會計師、律師事務所、公關公司進行全方位專業化的服務。匯豐銀行在針對中國企業海外拓展的調查中也發現,許多中國企業希望從銀行得到多方位的金融服務以幫助他們開拓全新的海外市場,特別是“新市場的金融產品分析與推薦”(65%)、“新市場的中國客戶服務團隊”(56%)及“新市場的行業分析報告(商機及風險預警)”(51%)等方面(參見表2)。

擁有豐富經驗的匯豐銀行在英國的中國企業海外服務部負責人還表示,我們不會嘗試去推銷單一的產品給客戶,匯豐的整個服務可以貫穿于整個收購和並購的過程,我們會通過國內和國外業務部的聯動給客戶提供一個整體的解決方案。

借助這些“量體裁衣”式的全球性專業服務,中國文化產業有望更快地出使西域,並最終在全球文化產業鏈中扮演重要角色。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5869

歐美危機差異:失業率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5181

即使2008年危機最嚴重的時期已經過去很久,美國依然處於疲軟的復甦中。但是美國起碼在控制失業率方面比歐洲做得好。

德銀經濟學家在最近的報告中指出,「美國和歐洲在危機中表現的差異之一是他們的失業率。2009年中,歐洲和美國失業率大致處於同一水平。但是在那之後,美國失業率下降至7.5%,歐洲失業率上升至12.1%。」

相比歐洲,美國起碼在控制失業率方面還是值得肯定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6005

東西方文化差異 井底望天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21090fd0102ehen.html

其實我個人的感受就是東西方文化的不同,東方比較注意整體,西方比較注意細節,在具體的細節分解上面西方文化有人家的獨到之處。

很多年以前,當時中國有一個同學叫做金觀濤,他在研究生裡面影響很大,他就是學習西方的做法,將社會科學的研究數理化,我88年在復旦大學給經濟系的碩士和博士做了一個講座,當時有同學問我如何看,我就笑著說,一句話可以說明的問題,要用100個方程式哈。

所以西方的不少學者任何事情都要搞一個數學模式出來,對他們的這種思維方式的批判就是很多人類的東西是無法用數理模式來限定的,但是好處就是你沒法搞模糊的東西,你被逼迫必須進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所以說有的同學的研究靠不靠譜,你看他/她的模型就看出問題來了。

但是東方思維是靠整體的掌握,不是西方那種機械類的,而是有很多辯證的體系在其中,講究的是多種因素合力的相生相剋關係,所以並非一定是一個單一的結果產生。這個在進入高能物理和量子力學之後,尤其是離牛頓越遠,離愛因斯坦越近你就明白了。

但是東方的思維也有一個不好處,就是出大神。比如厲以寧同學這樣的,如果你換一個西方學者來看中國的聯產承包責任制,人家就會這樣做:

先是確定幾個因素,比如說個人私慾釋放出來的勞動積極性、集體農業基建的貢獻度、糧食收購價格提高的影響等等,最後就是一個投入產出模式給你畫一大堆圖像出來,而不是厲大神這樣張嘴就噴,然後一個制度決定一切就啥都不用深究了。

我這裡的大神是貶義詞,就是那些跳大神的朋友。

我們群裡面也有這種趨勢。記得當初大家說北京的公共交通便宜是因為全國人民養北京,這個就是沒有思考得出的結論。而現在網絡上忽悠大家一愣一愣的,大部分就是這樣的東東。我當時,就是問大家這樣的問題:

 1. 北京市政府對公共交通的補貼是多少?

 2. 中央政府對北京市政府的轉移支付是多少?

 3. 全國其他省市對中央政府的上交財政中間,多少轉移到了北京市政府?

你把這幾個數據都搞清楚才可以推斷出相應的結論。如果你發現人家北京市政府因為老出地王,土地財政發財了,那麼這個結論就可能不能成立了。

其實這個事情還是蠻難處理的。你想美國這樣公共交通是比較差,因為主要是窮人用,而窮人在政治博弈上面是沒有實力的。那麼北京的博弈就是主要坐地鐵的是北京戶口,還是外地戶口?如果是外地戶口,北京政府的大規模補貼就影響了其他地方的開支,比如如果大部分北京本地戶口都是開車出去,人家就要鼓噪:為啥不花錢在公路上,去解決堵車問題?所以地鐵提價就勢在必行。

   所以這個就是說明,大家要有點思考的常識。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131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