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李曉佳﹕資金沒着落 國企不務正業

1 : GS(14)@2017-01-05 08:11:51

【明報專訊】中國神華(1088)昨日股價收報15.12元,升3.3%,為表現最佳藍籌,但帶動神華上揚的原因並非公司業務盈喜或行業傳出利好消息,而是公司前日宣布,在上月與多家銀行訂立理財協議,共斥352.5億元(人民幣‧下同)購買了一批保本型委託理財產品。

再簡單翻查一下紀錄,過去半年,包括中國中車(1766)、熊貓電子(0553)、廈門港務(3378)、紫金礦業(2899)等多家上市公司亦有類似的投資動作,其中紫金礦業撥出用作購買理財產品的閒置資金達到30億元,佔其市值4%。

A股情况則更誇張,據內地統計,截至去年12月8日,共有711家A股上市公司以閒置資金購買理財產品,累計金額達到6326.88億元,而2015年同期,只有599家上市公司共斥4930.88億元進行相關投資,兩項數據按年分別增長19%及28%。

去年711家A股6326億購理財產品

上市公司用「閒錢」買理財產品過去幾年均有出現,部分公司更出現理財收益高於正常業務的情况,被批評不務正業,但去年上市公司買理財產品有上升趨勢,反映的問題已非不務正業,更多是內地供給側改革之下出現的資源錯配現象。

首先,融資難問題去年繼續困擾着內地企業,尤其民企仍然面對融資成本高昂,雖然中央三申五令金融機構要給予中小企經濟支持,借貸要向實體經濟傾斜,但考慮到整體經濟層面、銀行自身壞帳風險等因素,銀行仍然傾向於給予國企融資支持,結果形成民企無錢可借,資金緊張,像中車及神華等國企反而資金滿溢,甚至有「閒錢」買理財產品。

另一方面,多數上市公司對於用「閒錢」買理財產品的原因都很單一,就是提高資金使用效率,獲得更多投資回報。逆轉思考,即是企業就算有「閒錢」都不願投放到與主業相關的投資,就連國企都對生產意欲低迷,這一方面反映企業對內地經濟增長信心有限,另一方面在中央力促去產能改革之下,例如神華,就算有意擴產也受限,何况煤價低迷,在愈生產愈虧損之下,難免企業寧願將資金買理財產品,也好過投入實務之中。

中小企借錢難 國企荷包滿瀉

再者,即使內部欠投資機會,過去內地企業也能於海外尋找具投資回報價值的項目,惟人民幣去年受壓,外儲流失嚴重,外管局對企業海外投資的匯兌行為有所收緊,就連國企海外投資也受到更嚴格外匯管制。當連海外投資也受限,企業要提高資金使用效率,能考慮的選擇便更少。

部分國企理財收入更勝本業

但愈多企業有閒錢買理財產品,對銀行而言其實愈受惠。在盈利空間收縮,表外業務受更嚴監管之下,銀行業務發展面對一定的困難,去年初內地樓市爆升,貸款向地產傾斜,但年中之後中央再度調控樓市,房貸再度受壓;此外,企業經營困難及去產能任務,也令銀行呆壞帳風險增加,但同時受中央提出「脫虛還實」要求,銀行不得不將貸款集中在實體經濟之上,形成了矛盾。然而,當貸款投向國企,國企因此增加了「閒錢」,並將「閒錢」用來購買銀行的理財產品,等於資金轉了一圈還是回到銀行手上,且合法合規地可以用作金融投資。

[李曉佳 財經澡堂]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4230&issue=2017010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1424

周顯﹕殼股正業唔重要

1 : GS(14)@2017-04-22 10:13:43

【明報專訊】昨日說福澤集團(8108),未完,今日再續。

查福澤集團出現的虧損,並非因為經營不善。我當然不能說它經營良好,但是經營專利事業,日日都有人死,殯儀館的數目又不多,這根本是賺梗的生意。所以,它的經營狀况,實際上是有微利,不過加上了上市公司的諸多雜項支出,以及利息,才由賺變蝕而已。

至於它的提早結業,其實不過是早了幾天,因為它接手經營了九龍殯儀館,只是把生意從紅磡搬到大角嘴而已,提早結業也沒有「推客」,沒有任何損失。不過,說穿了,這隻股票不過是一隻殼股啫,它的業務的來龍去脈,只是資為吹水聊助,無需深究。

玩政治 也要講「誠信」

有一位朋友說,希望在參加立法會補選時,我幫口問問人,可不可以助以一臂之力。我本着助人為快樂之本,於是輕輕力去問一下有關人士,誰知得來的答案是:「呢條友講嘢唔算數,無可能同佢有任何交收㗎噃。」結果梗係搖頭啦。

於是我得出答案,就是在政治的世界,也是最講求誠信,立場反而是次要的,如果反口覆舌,常常講過不認數,甚至是食夾棍,那就永不錄用了。

有讀者問,我的《易經密碼》幾時出版?其實全文已經寫好,也已經配了圖片和寫了圖片說明,只是距離《古史密碼》的出版日期太過接近,因此必須隔多幾個月,才能推出市場,以免「撞書」。

其實搞咁多嘢,都只是想賣多幾百本書,賺多幾千元啫,陰功。在股票世界,手續費都唔止。可以見得,正行錢是多麼的難賺!

[周顯 投資二三事]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9360&issue=2017042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0977

斥一個撕裂社會 一個不務正業泛民促削梁振英馮煒光薪酬

1 : GS(14)@2017-04-29 22:57:11

【預算案辯論】【本報訊】立法會昨繼續討論預算案撥款,完成有關「法治、管治、選舉及地區行政」辯論。多名民主派議員狠批特首梁振英和新聞統籌專員馮煒光,要求大幅削減特首辦開支和馮薪酬。民主派議員批評梁不但未能團結香港,反用不同手段撕裂社會,令港淪為另一國內城巿,要削梁薪酬以示其未能做好特首工作。記者:林俊謙立法會昨續審議預算案撥款,民主派議員未見拉布,全日11小時會議只曾3次要求點人數,耗時42分鐘。立法會昨完成第二節辯論後,下月10日將繼續審議預算案撥款。


指梁令港淪國內城市

民主黨主席胡志偉會上要求削減特首今年4至6月薪酬,指今次修訂主要針對梁振英過去5年為香港帶來的撕裂,認為梁不信任香港可成為一國兩制下的香港,事事只以國內省巿為依據,令香港淪為另一國內城巿,「梁振英冇資格領任何俸祿酬金」。人民力量陳志全則提出削減特首辦全年開支共1億1,736萬2,263元,令特首辦明年開支減至777元。他以林鄭月娥選舉申報為例,指林鄭原屬意特首競選口號為「reconnect(重新連繫)」,遭旁人反對下才改用「weconnect」,「即係連林鄭都暗寸梁振英冇用,覺得現時政府同香港人disconnect,要reconnect返」,又批評梁過去4年多透過不同手段撕裂香港,臨卸任特首前兩個月,仍大搜捕抗爭人士,任內又發律師信予傳媒和議員,打壓言論自由。多名民主派議員亦狠批新聞統籌專員馮煒光表現。民主黨議員鄺俊宇提出削減馮煒光全年薪酬和約滿酬金,批評馮任內不務正業,「返工時間可以隨時喺facebook同人開戰」。鄺俊宇又批評,馮煒光自稱「白宮發言人」,2016年連同約滿酬金在內獲近381萬元公帑,任內共獲近1,072萬元,比美國前總統奧巴馬真正的白宮發言人年薪44萬美金「仲要多一截」。另一獨立議員劉小麗亦批評,馮煒光「質素之低,應該嘔返晒所有人工出來」,批評馮任內「引致關公災難多過公關技巧」,令梁振英更受香港人討厭。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428/2000432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178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