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搜財奴:持股偏低基金慌忙追貨 鄭家華

1 : GS(14)@2011-10-14 19:22:00

http://orientaldaily.on.cc/cnt/finance/20111013/00376_003.html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6259

美國今年勢加息市場估12月出手惟長期維持偏低水平

1 : GS(14)@2015-09-22 02:20:54

■耶倫(右)表示,對中國經濟下行風險和決策能力感擔憂。 路透社



【本報訊】美國9月加息預期落空,聯儲局主席耶倫議息後見記者時刻意強調,局內大多數官員仍預期今年將會加息,不排除10月出手的可能性,惟市場普遍相信12月加息機會較大,並稱即使加息,利率也會在一段相當長的時間內維持相對低的水平。記者:黃珮琳 陳智深


耶倫拒絕透露自己取態,僅指大部份官員仍預期年內會加息。今次聲明特別提及,近期環球經濟及金融市場的發展,可能對經濟活動有所限制,短期內可能對通脹構成進一步下行壓力。



耶倫:憂中國經濟下行

耶倫表示,儲局主要聚焦中國和其他新興市場,並強調對中國經濟下行風險和決策能力的擔憂。儲局今次又將息口預測下調,現時只有13名官員預期今年最少加息一次,較6月時少兩人,令預期明年才是首次加息合適時間的人數增至4人,而至今年底利率中位數預測由0.625厘降至0.375厘,即最多只會加息一次;2016年底及2017年底分別降至1.375厘及2.625厘,長遠預期則降至3.5厘。綜合各大行看法,聯儲局維持利率不變,暗示目前美國經濟尚未完全準備好消化加息的影響,但大行普遍更關注加息路線圖,而非首次加息時間。瑞銀指出,儲局有維持全球金融穩定使命,希望避免在時機不成熟時加息,未來只有當有證據顯示經濟持續增長時才行動。渣打表示,儲局釋放的訊號對辦,但是整體語調鴿派,10月加息機會不大,若美國經濟增長仍然穩健,儲局將於12月加息,而明年加息兩次,令利率於明年6月達至1厘的相對較低水平。







陳德霖重申樓市未明朗

瑞銀和貝萊德均認為,首次加息時間遠不如加息速度來得重要,並預計未來利率正常化的過程是循序漸進的;即使開始加息,利率也會在一段相當長的時間內維持相對低水平。金管局行政總裁陳德霖昨早見記者,多次提醒置業人士,美國不會長期維持超低利率,今次無加息,不代表將來不加息。美國息口一旦上升,勢加重本港供樓人士負擔,陳德霖三日內兩度提到,樓市未來走向不明朗,提醒置業者留意收入與供款能力。他續指,過去樓市過熱主要有三大因素,分別是供應不足、美國及全球低利率,以及內地購買力強勁,惟最近上述三大因素均有所改變,金管局會密切留意市況發展,有需要時推出適當措施,確保銀行體系穩定。他續指,過去當局因應樓市進入上升周期,推出不少「逆周期措施」。若樓市轉為向下行,會於適當時候逐步放鬆。不過,他表示,不會形容有關措施為「辣招」,只會以「收緊」、「放鬆」去形容。


■馮孝忠

【專家意見】

恒生執行董事馮孝忠:「美國有機會12月或1月加息,聯儲局今年希望加息一次的意願很明顯,但受外圍金融及全球經濟波動因素所限,只能見步行步。」


■王良享


星展香港財資市場部大中華董事總經理王良享:「維持原來估計美國到12月會議加息的看法,10月加息機會微。由於美元暫不加息,美滙將輕微回吐,人民幣會暫時企穩。」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50919/1930141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2367

置業比例偏低 歡迎海外買家

1 : GS(14)@2016-10-14 06:30:57

【明報專訊】兩次世界大戰,加上以往圍牆下的共產統治,令柏林的城市發展較為落後,居民人均收入亦較西德城市為低。Benarr表示,德國居民自置物業比例較大部分歐洲國家低,而在柏林居民擁有自住物業的比例更僅為15%。

設資產增值稅 遏過分炒賣

根據美國《石英》(Quartz)雜誌報道,德國自置物業比例偏低,主要因為二戰後德國兩成房屋已成瓦礫;作為戰敗國,貨幣幾近淪為廢紙,居民無力購房建房,政府成為解決房屋需要的唯一力量。另外,德國的租金管制嚴格,雜誌甚至形容,「在德國租房子是一件不錯的事情。」

過去兩三年,柏林物業價格正以每年10%的幅度上升當中。Benarr指出,海外投資者於德國置業與本地居民有同樣待遇,並不需要繳付任何額外稅率。資產增值方面非常吸引,但需要留意,賣出持有十年以內的物業,需支付資產增值稅。就租金收入所收稅項亦偏高,扣除手續費及稅項後,目前於柏林置業年租收入約為4%至6%。Benarr同意德國政府致力控制房價,「他們歡迎海外人士於德國置業,但以資產增值稅防止房屋被過分炒賣。」

[環球樓市]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0286&issue=2016101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1904

安盛投資姚遠:京滬深堪比紐倫港 樓價實偏低

1 : GS(14)@2016-11-10 07:43:43

【明報專訊】內地逾20個主要城市於國慶假期前後聯手出招調控樓市,當地樓市成交隨即大減,市場擔心此一支柱產業降溫將影響整體經濟。安盛投資管理新興亞洲高級經濟師姚遠接受訪問時認為,內地一線城市具備經濟活力,加上其樓價對比紐約曼克頓、倫敦及香港等國際大都會仍然較低,很難說已出現泡沫;他分析,一線城市過去一年樓價升幅太快,若升勢持續金融風險便會增加,故中央始出手調控。綜合來說,他對內地樓市及經濟前景仍然審慎樂觀。

明報記者 葉創成

姚遠指出,雖然內地一線城市住宅樓價對比家庭可支配收入(Disposable Income)的比率達16倍,但這並不代表已出現泡沫。他解釋,北京、上海及深圳是中國最有經濟活力的城市,其經濟增長與創新能力不是內地其他城市可以相提並論,而是應該與紐約、倫敦及香港等國際大都會比較,樓價屬偏低,「有些人認為,內地一線城市樓價對比家庭收入比率偏高,便斷定有關樓價有泡沫,這其實值得商榷,因為北京、上海及深圳住宅的買家不只當地人,全中國的有錢人均希望在當地置業;同樣道理,過去數十年紐約、倫敦及香港的樓價對家庭收入比率亦很高,因為在這些國際大都會買樓的不止當地人,而是全世界的有錢人。」

內地一線城市住宅成為內地富豪的熱門投資工具,其中一個可以佐證的數據,是去年上海一手及二手住宅成交宗數達66萬宗,較本港二手住宅成交宗數約5.6萬宗多逾10倍。姚遠分析,上海樓市成交如此活躍,反映不少市場參與者進行短炒活動:「中國富人對於房地產不是買來住的,而是買來投(資)的,一進一出頻率很高,否則成交宗數不會如此多。」

限購令有漏洞 富豪照炒樓

近年內地一線城市政府均對住宅樓市實施限購令,理論上,非戶籍的居民不可以在當地置業。惟姚遠認為,內地富豪總有方法可以取得有關戶籍,或者簽訂協議後再委託有戶籍的朋友去當地買樓,故限購令並非滴水不入,「我印象中限購政策始於2010年,那時候出現溫州炒樓團,他們聯群結隊到北上廣深把一幢又一幢的住宅買下來,所以當地政府要出手限購,希望讓真正在該城市工作的人才可以買房,安居樂業。曾經一段時間,炒樓團的確是被限制在市場之外的,但中國人是很聰明的,如果你擁有雄厚資產,又想投資一線城市房地產,一定可以找到辦法。」

姚遠分析,除了富豪投機炒樓推高需求外,中國人家庭觀念較強,而且內地曾奉行一孩政策多年,老一輩普遍支持年輕人買樓,亦是一線城市樓價高企的另一因素:「現在於一線城市買房已不是一對夫婦的事,而是一對夫婦及相關家庭(couple plus related family)的事。夫婦兩人可能不夠首期或無力支付按揭,但兩人的父母很可能會提供協助,這點頗有中國特色,亦與其他國家房地產市場明顯不同。」

中央調控 只因升得太快

綜合上述分析,姚遠強調,內地一線城市樓價是否真的出現泡沫有待商榷。他分析,中央於上月出招調控樓市,原因是有關樓價過去一年上升太快,「一線城市住宅樓價在此水平,可能並不是特別需要調整;但問題的關鍵是增長太快,這輪樓價升浪由去年下半年開始,至今年第3季一下子便突飛猛進(編按:深圳新建住宅樓價期內升幅逾五成),這對任何一種投資品種都是值得關注的問題,所以政府出手調控是有理由的。」

他補充,內地一線城市住宅成交量上月已回落,根據過往的經驗,樓價在兩三個月後亦會略為偏軟,相信這樣便達到預期的政策目標,屆時中央不需要推出進一步的調控措施,是最理想的情况;相反,若有關樓價仍不受控制飈升,迫使當局推出更強硬的招數,樓市風險便會增加。

除了內地主要城市出招冷卻樓市外,港府上周亦宣布提高住宅印花稅至交易額的15%,只有首次置業的香港永久居民可以豁免,該政策的目的亦是抑制樓市的投資需求。姚遠分析,本港奉行聯繫匯率,故本港與美國的貨幣政策屬一脈相承,安盛投資管理預測聯儲局下月將加息,明年再加息兩次,屆時港息料會跟隨上升,按揭利率亦因此上調,對住宅樓價構成壓力,「我們預期本港住宅在2017年將向下調整。」

[名人樓市論壇]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3381&issue=2016111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4783

陳德霖提醒按息難長期偏低

1 : GS(14)@2016-11-16 05:40:06

【本報訊】樓市再轉熾熱,觸發政府早前將雙倍印花稅提升至15%,金管局總裁陳德霖指,「加辣」時間尚短,仍要觀察一段時間才能判斷樓市走勢,但市場氣氛已漸見謹慎。


指加辣後樓市氣氛已謹慎

陳德霖昨日出席立法會財經事務委員會議時指,本港樓價於11月初已升近至去年高位,推出新一輪樓市措施後,市場氣氛已較謹慎。他強調,金管局責任是維持銀行體系穩定,會因應樓市的周期變化採取適當措施,目前「加辣」時間尚短,仍要觀察一段時間才能判斷樓市走勢。陳德霖又認為,即使美國下月加息,預期僅四分之一厘,幅度不大,但明年美國利率正常化的步伐尚不穩定,或會影響全球資金流向及利息走向,提醒市民按揭利率不可能長期偏低,置業時須量力而為。金管局亦要求銀行承造按揭時,為申請人進行壓力測試,證明其負擔能力。至於近日人民幣貶值會否加速內地人來港買樓,他認同滙率升跌對投資者購買力及意欲有影響,但相信內地人來港買樓的動力來自多方面,未必只與滙率有關。陳德霖續指人民幣以往升值時,有意見指內地人覺得香港樓抵買,故加速入市;但人民幣貶值後,又有意見認為香港樓保值,令內地人加速入市。他認為,邏輯上兩種行為有抵銷作用,不可能會同時成立。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1116/1983533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5764

八十後投機客:值博率偏低

1 : GS(14)@2017-10-09 03:49:48

牛市中,不少人可以乘着趨勢,水漲船高,要追求回報並不是難,難的是要跑贏大市和懂得急流湧退。要做到攻守兼備,便要在持貨比重上作出調整,何時進攻,何時防守全在於值博率的計算,微觀的值博率的計算可以由股份的止蝕和目標作計算,而宏觀的值博率,則可由市場上股份的強弱比例計算。這次不妨以恒指成份股在不同時段的MACD周期作比較,分析成份股的強弱分佈,再計算強弱比例。關於筆者對MACD的基本理解可見於本報專欄的〈MACD周期性分析恒指〉,我會把MACD分成4個周期作分析:
A. MACD線高於signal線而MACD線低於0線以下。
B. MACD線高於signal線而MACD線高於0線以上。
C. MACD線低於signal線而MACD線高於0線以上。
D. MACD線低於signal線而MACD線低於0線以下。*Signal線為MACD的EMA(9)而每個周期反映的強度亦有所不同:
A.股份在下跌周期中,而MACD轉強反映股份在反彈期間,是偏弱訊號。
B.股份在上升周期中,而MACD高於signal反映股份上升趨勢有力延續,是強勢的訊號。
C.股份在上升周期中,而MACD轉弱反映股份在調整期間,是偏強訊號。
D.股份在下跌周期中,而MACD低於signal反映股份下跌趨勢有力延續,是弱勢的訊號。而時段的比較,可參考2017年9月5日恒指由MACD周期B轉為周期C,即由升勢轉為調整,當日恒指收報27741.35,而執筆之日2017年9月22日,恒指同樣由MACD周期B轉為周期C,收報27880.53,指數比9月5日更高。比較此2天,結果可見於表,參考表中恒指成份股的MACD周期分佈,會發現B周期的恒指成分股由9月5日的27隻大大減少到15隻,即是強勢的股份數量減少,而當中更有不少如17、144等都接近C周期的尾聲,很有機會轉入C周期。而踏入C周期和A周期的股份數量都有明顯增加,可見即使恒指點數上是較高,但事實上成份股的強勢是有所減弱,所以此次恒指由B周期轉為C周期,是更為弱勢。同時,由於強勢股的數量亦相對減少,強弱比例變差,所以要買中好股的難度亦增加了,所以安全起見,應該開始減少進攻,增加防守,減輕一下倉位,除非市場重新破頂,或有其他轉強訊號才考慮增加進攻部署,如果恒指轉入周期D便更為弱勢,到時更要防守,希望不會不幸言中。恒指成份股MACD周期的分佈周期 21/9/2017 5/9/2017
A    6     3
B    15    27
C    18    10
D    11    10灝昇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924/2016243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2305

耶倫:經濟強可逐步加息 關注通脹偏低

1 : GS(14)@2017-10-22 14:08:51

【明報專訊】聯儲局主席耶倫周日出席華盛頓召開的銀行業會議表示,不排除今年再次加息,但對美國及海外通脹低迷表示關注。耶倫稱,經濟持續轉強,為逐步加息提供依據,料未來幾年逐步上調利率,以維持經濟擴張是適合的。不過無論是聯儲局、歐央行及日本央行均認同,通脹低迷可能令寬鬆政策延長,令央行不能太快加息。

憧憬美企業績 三大指數新高

市場憧憬美企業績向好,美國三大指數早段再創新高。收市後公布業績的Netflix股價早段創新高。伊拉克局勢緊張,刺激油價升逾1%。布蘭特期油升穿每桶58美元關口,紐約期油升穿每桶52美元。路透消息指,包括中石油、中石化在內的中資財團,有意向沙特阿美收購不超過5%的股份。

中資油企傳入股沙特阿美

耶倫承認,通脹偏低是最大的意外,聯儲局官員將密切關注未來幾個月的通脹數據。利率期貨數據顯示,交易員認為12月加息的概率為86.7%。聯儲局重視的個人消費支出價格指數(PCE)在8月按年升1.4%,核心PCE僅升1.3%,遠低於聯儲局的2%目標。耶倫表示,她預期這些疲軟指標不會持續,隨着就業市場持續轉強,預計明年通脹將會趨升,多數聯儲局委員也認同這點。

不過耶倫承認,通脹增長乏力可能反映一些更根深柢固的因素,其他發達經濟體的通脹也持續偏低,令很多分析人士認為,經濟或許存在一些結構問題。

日本央行行長黑田東彥稱,儘管經濟不斷增長,但疲弱的通脹將令日本央行延長擴張性貨幣政策。

歐洲央行副行長Vitor Constancio亦稱,就業市場改善與通脹上升之間的聯繫最近已經削弱,這將促使官員維持寬鬆政策。歐洲央行行長德拉吉表示,目前沒有看到歐洲股市、債市處於泡沫。歐元兌美元昨跌約0.2%。

(綜合報道)

[國際金融]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7399&issue=2017101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2862

盧志威:美股VIX偏低 期權值博

1 : GS(14)@2017-11-04 15:33:12

【明報專訊】Under Armour前晚大幅調低2017年度的盈利預測,主因是第三季度有8500萬美元的集團重組撇帳,預計全年調整後每股純利18美仙至20美仙,遠低於此前預測的37美仙至40美仙。

其實今次股價暴跌是有遠因,早前有投行提出Under Armour在美國青少年心中的品牌認受性下滑,由於有八成銷售來自北美,這個消息是很大的警號,雖然收入只放緩5%,但如果趨勢持續,公司可能由盈轉虧,影響財政健全,所以已有評級機構因為這份驚嚇的業績而下調Under Armour的債券評級,就算公司博中Stephen Curry成為冠軍,看來亦返魂乏術。

可不博方向 買齊Call Put

今次美股業績期,可謂大生大死。大型科網股普遍向好,除了百度因為核心收入低於預期,加上第四季的收入指引不佳,發展人工智能又在燒錢階段,拖累股價急跌,其他科網股都不錯。

其實今次業績期,期權市場的引伸波幅似乎偏低,以Under Armour為例,一晚股價可以急跌兩成多,事前的期權市場都是反映約8%,就算不博方向,買齊Call Put都不是一個壞的策略。

這種現象可能是大家習慣的低VIX,只要業績輕微偏離預測,股價便會大幅波動,對於投機者來說,這種波動是有利的,只要善用工具,配合較佳的值博率,反而容易處理。

知名對冲基金經理David Einhorn認為部分科網股是泡沫,長期來說,美股的估值一定是高,但以目前的勢頭,有部分是借勢挾淡倉,對於這位大亨來說一定很難捱。

(筆者客戶持有Under Armour衍生工具)

烏托邦資產管理合伙人

[盧志威 美股搏擊]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0428&issue=2017110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364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